英语4级重要吗:TPP戰略最新動向及中國應對策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18:24:59
今年夏威夷APEC會議的主題被確定為為“無縫的區域經濟”,重點討論加強區域經濟一體化、擴大貿易和就業,以及加強規章制度合作等議題,而這其中旨在讓美國重返亞太戰略的重點——“泛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PP)”正是串聯上述議題的核心。TPP會否衝擊亞洲乃至經濟合作和貿易格局,面對這背後的大國利益博弈,中國到底應該如何應對?
一、TPP發展的最新動向及其特點
目前,TPP談判已經進行了九輪,加上日本已經宣佈將參與TPP多邊談判,這樣參加TPP的國家達到10個,即包括美國、澳大利亞、智利、馬來西亞、新西蘭、秘魯、越南、汶萊、新加坡和日本。作為第一個跨越太平洋東西岸,覆蓋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的多成員自由貿易安排,TPP最初由四個中小經濟體組成(又被稱為P4),經濟規模和影響力有限。但是,隨著美國決定加入TPP,TPP從一個不見經傳的小型FTA,成為一個號稱“高品質的21世紀”自由貿易協定,引起了全球的廣泛關注。
近兩年隨著國際經濟重心從大西洋兩岸向太平洋兩岸轉移,TPP正以超乎尋常的速度發展並呈現出以下特點:
一是進程加快。TPP從最初動議發起到簽訂,用時4年(2002-2005年),新成員准入談判一直沒有大的進展。2010年一年時間裏,TPP即完成四輪新成員准入談判,並有望于2011年達成最終協定,進程之快,史無前例。
二是參與國家擴大,經濟占比提高。目前,P4已經發展為P9(除日本外),由於美、澳等經濟大國的加入,經濟總量在APEC成員國占比從1.47%躍升至51%,經濟影響力非同尋常。
三是引起多方重視,影響加深。2010年以來,除P9國家外,東北亞地區的日、韓,東盟國家中的印尼、菲律賓、泰國,北美自貿區中的加、墨等國家都對TPP表示出明顯的興趣,如果這些國家能夠加入,P9將擴大至P16,成為APEC框架下規模最大的FTA,對周邊地區的影響非同尋常。
二、美國熱衷TPP背後的全球戰略意圖
美國之所以全力推進TPP,其背後既反映了不以美國意志為轉移的全球經濟貿易格局的深層次變化,也凸顯了美國主動進行的經濟結構和政策的戰略性調整。
1、美國內需不振,外需引擎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
今年上半年美國經濟增長幅度僅為0.9%,而美聯儲預計今年美國經濟增長率僅為1.6%-1.7%,比早前下調了2個百分點以上,其中房市和就業的持續低迷是美國經濟的兩個最大的拖累。2008年以來,已經有近1400萬人失業;近10%的美國家庭喪失抵押品贖回權;28%的按揭房屋所有人為負資產。受此影響,美國國內市場萎縮嚴重,投資嚴重不足,而主權債務高懸也讓美國財政擴張難以為繼。因此,在美國經濟增長內生動力嚴重不足的情況下,外需引擎比以往任何時候更重要。
2、全球經濟和貿易重心正在從大西洋地區向太平地區偏轉
進入新世紀,國際政治經濟格局發生了巨大變化,新興國家的快速崛起衝擊著以美國為首的全球力量架構。特別是近年來,亞太地區的重要性日益升高。有包括APEC21國、太平洋經濟合作理事會25國、東盟10國、太平洋島國論壇16國等眾多經濟和貿易同盟,其人口總數、GDP總量均占世界第一。其中,僅APEC成員國人口數量即達27億,占全球40%,GDP和貿易量總額分別占全球的43%和54%。後危機時代,亞太地區在全球經濟中的引領和推動作用更加明顯。根據2009年的實際經濟增長,在世界平均增長率為-1.1%的情況下,亞洲新興國家(中國、印度、印尼、馬來西亞、泰國、越南、菲律賓等)達6.2%,亞洲經濟帶動了世界經濟的復蘇。OECD預測,2010年OECD國家的平均增長率為2.8%,相比之下,2010年亞洲經濟(不包括日本)的平均增速可以達到8.2%-9.4%,相當於OECD國家的三倍,亞太地區成為推動全球經濟增長的“發動機”。亞洲新興經濟體潛在需求巨大,內需活力漸趨形成,對歐美經濟依賴度下降,對內需求依存度開始上升,更是在全球有效需求不足的情況下,扮演著向全球輸出總需求的重要角色。這是美國全力推動TPP的最深層次的原因。
3、美國希望通過“重返亞洲”完成全球佈局的總體戰略
在這種格局演變下,不僅中國和日本成為了美國最大的債權國,美國的跨太平洋貿易也已超過跨大西洋貿易。僅2007年,美國同太平洋彼岸的商品貿易額就達到了1萬億美元,四分之一的美國貿易來自東亞地區,而美國似乎又置身于亞洲貿易同盟夥伴之外。2009年,東亞第15次峰會首次明確將以“10+3”機制作為實現東亞共同體長期目標的主要載體。2010年,“中國-東盟”自貿區啟動,令美國倍感壓力。此外,日、韓、印、新等5國與東盟的FTA談判也基本完成。“10+3”區域內貿易已占各國外貿的58%,高於北美自貿區近3個百分點。美國卻完全置身於上述進程之外,有被邊緣化的危險。對此,美國既焦慮又擔心,所以試圖以TPP為突破口,建立以其為主導的橫跨太平洋的亞太經濟合作體系,並由此建立美國主導的“亞太自貿區”(FTAAP),進而贏得全球的戰略優勢。
4、美國正在全力推動經濟模式和結構的重建
奧巴馬政府將出口促進戰略提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並提出了在五年內使出口翻番的口號。根據奧巴馬的出口戰略藍圖,美國政府日前已成立了“出口促進內閣”和“總統出口委員會”,按其目標測算,美國出口將以年均15%的速度增長,5年後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總出口額將超過3萬億美元,同時解決200萬個就業崗位。其中貨物出口額達到2.1萬億美元,回歸世界第一的位置,而亞太地區自20世紀90年代起就成為美國最大和最具潛力的出口和投資市場。美國著名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估計,一個沒有美國參與的亞太自貿區可能使美國公司的年出口至少損失250億美元,或者約20萬個高薪崗位。為扭轉這種狀況,美國急於通過TPP,充分發揮其技術和金融優勢,打開更多的亞太國家市場,以提升出口總量,助力美國由“消費驅動”向“出口驅動”轉變。
5、TPP也是“平衡中國戰略”的一部分
金融危機中中國的強大與快速崛起衝擊著以美國為首的全球力量架構,中國經濟總量占世界經濟的份額從1978年的1.8%提高到2009年的8.5左右。2010年中國經濟總量超過39萬億元,超過40多年保持全球“老二”的日本成為全球第二經濟體。並連續兩年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第一引擎。在這種力量的升降的大背景下,美國的霸權心態因為自身實力的相對下降而變得愈發不自信,中國的迅速發展和在東亞區域經濟一體化中的事實領導作用,令美國感到十分不安。2010年1月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向美國貿易代表處提交了一份關於“支持TPP”的提議,強烈建議美國積極參與TPP談判。這背後是希望以此全面架空、取代“10+3”,“10+6”,甚至是APEC和擬議中的亞太自由貿易區,進而主導亞太經濟合作的未來,塑造以美國為中心的亞太地區新秩序,制衡中國的全面崛起。
此次夏威夷APEC峰會之際,美國表示TPP談判可能會取得實質性進展,而一旦TPP成行,它或將改變亞太地區現有經貿格局,深刻影響未來全球經貿關係和區域經濟合作,並將對區域內其他形式的多邊貿易體系構成衝擊。區別於一般性的自貿協定,TPP定位於高標準和全面。以往大多數自貿區協定主要限於降低商品關稅,促進服務貿易,很少涉及勞工和環境保護。而TPP不僅將規定取消或降低商品的關稅,還將涵蓋安全標準、技術貿易壁壘、動植物衛生檢疫、競爭政策、知識產權、政府採購、爭端解決,以及有關勞工和環境保護的規定,標準之高和覆蓋領域之廣遠超一般自貿區協議。從近日日本的最新表態來看,儘管日本存在著農業和農產品保護問題的種種障礙,但日本也希望要分得亞太市場紅利的“一杯羹”。如果日本加入,TPP成員國GDP總量將達到22.3萬億美元,占世界35.5%,成為世界最大自貿區,幾乎可以與APEC的規模相匹敵。而與TPP通過法律約束不同的是,APEC由於缺乏制度性約束機制,存在邊緣化風險。
三、應對TPP挑戰中國如何贏得戰略性主動權?
從美國這些戰略意圖看,TPP無疑已經成為美國重新塑造亞太經貿格局,強化經濟控制能力的新工具。如按目前的發展趨勢,它或將改變亞太地區現有經貿格局,深刻影響後危機時代的全球經貿關係和區域經濟合作,並將對區域內其他形式的多邊貿易體系構成衝擊。對此,中國必須引起充分重視,並加緊制定應對策略,爭取在繼續強化其他多邊合作機制的同時主動加入TPP。根據美國的設想,2011年很可能完成TPP所有多邊談判的最後協定,屆時TPP有可能會帶來一種全新的FTA標準和規則。早日參與,就可以成為標準的制定者,贏得戰略上的主動。否則,在TPP基本框架搭建完畢之後,我國將可能面對新的“跨太平洋貿易壁壘”,從而付出更大的成本代價。此外,早日參於TPP還具有如下積極意義:
一是從亞太經濟佈局的角度考慮,加入TPP可以從內部瓦解力圖通過TPP構成的針對中國的自貿體系壁壘,避免被排除在“亞太自貿區”發展進程之外。同時,可以繼續保持對東盟的經濟互補性和影響力,使得“中國-東盟”機制更加穩固。
二是從地緣戰略角度考慮,如果亞太地區的多個國家加入TPP,而我們不加入,這對於拓展周邊關係,營造外部良好環境都將是不利的。
三是從現實經濟角度考慮,加入TPP不但可以充分發揮中國與美、澳等國的經濟互補性,並且隨著日韓的加入,這種互補性還會擴大,市場容量也將繼續增加。同時,發展多邊FTA,相對於雙邊FTA而言成本要低得多。
四是從國內經濟轉型角度考慮,加入TPP需要對現有的出口體系結構、生產標準做出全面調整和升級,直接面對北美和東亞市場,以一種“倒逼機制”將中國的製造業向國際化和高端化推進。同時,加入TPP不但可以擴展海外市場,提高國際競爭力,更能借助國際資本的雙向流動為中國資本進軍海外創造良好條件。
【中國發展門戶網】(張茉楠  國家資訊中心、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研究員)
http://cn.chinagate.cn/experts/2011-11/14/content_239113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