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义母的秘密2:桑园围——珠江三角洲最大的堤围工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11 01:34:04

桑园围——珠江三角洲最大的堤围工程

邓 芬

广东南海博物馆

《农业考古》2006年第1期

桑园围是珠江三角洲著名的大型堤围,位于广东省南海和顺德境内珠江干流之一西江的下游,是西、北江干流主要堤围,分东、西围,抵御西、北江洪水。据《南海县志》记载:桑园围在宋代徽宗年间(1101—公元1125年)始筑东、西堤,4年后再筑吉赞横基,分别分为沙头中塘围、龙江河澎围、桑园围、甘竹鸡分围。至明、清年间陆续筑保安围等14条小围。顺德县龙江段至民国初期才加高并联成围,1924年增建歌、龙江、狮颔口三座水闸后,成为一条较完整的难能可贵园围。桑园围全长68.85公里,围内面积133.75平方公里,捍卫良田1500公顷。据1817年《桑园围志》记载:“南海县属桑园围基延袤万二千余丈,捍护良田千五百顷,为广属中基围最大者。在清代桑园围被称为“粤东粮命最大之区”(1),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桑基鱼塘的集中地。

珠江三角洲堤的兴起和发展

珠江三角洲地区江河堤围众多,区内河道纵横交错。自古以来,珠江三角洲人民就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耕作、生息,当地人民利用堤或围的形式与江海争田、和水作斗争。在历代开发利用的过程中,有的则是沿着河流两岸,顺河道水流的方向修筑成单向的较大堤防;但有的则圈筑成闭口的小围。靠近珠三角洲上部地区,在一些已经开垦的冲积平原上,以修成堤的形式为多;而汊河和滨海附近地区,包括了一些未垦的荒坦,或即将浮露的水下沙坦,大都是筑成围形式。随着珠江三角洲的发育扩展和当地人民的开垦利用,原来海坦圈筑的小围,又演变发展成沿河的大堤围,而主要江河两岸修筑的堤防亦可延伸到干流的各支流小河里,干堤与支堤相联,使堤防又闭合成围。堤围更成为保护当地珠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防洪障碍。

珠江三角洲历代海坦开垦利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先垦后围,由“潮田”(不筑围便进行利用的沙田)发展为围田;另一种是先围后垦,就是在荒坦上或即将浮露的沙坦,先经采取抛石种等促措施,然后拍围垦耕,所以不仅是人工围田,而且是人造田。

珠江三角洲的堤围,由于河网交错,堤防多闭合成围,高度一般从2至3公尺到10公尺,堤顶宽度约1至3公尺,捍卫面积大的有20至30万亩,小的则只有几百亩甚至几十亩。但是,各江堤围修筑都由上游渐及下游,由分散小围逐渐并成巩固的大围,由河岸平原发展至滨海沙坦,筑堤和围垦的速度愈来愈快。南海、顺德两县间的桑园围是当时比较著名的堤围。

唐代,珠江三角洲的成沙范围已到南海,当时人少地多。兴建的堤围规模不大,数量亦不多,不少地区还是以潮田方式进行生产,尤其以靠近丘陵边缘和三角洲顶部。成沙时间早,坦地高程,一般在潮峰(涨潮)、潮谷(落潮)水位之间,有些到达这个水位之上,故不筑堤也可以利用。当地人民为了防御一般的潮、洪、成灾害,在靠近丘陵的边缘,居民聚集点附近,兴建一些短小的、零星分散的、用泥筑的拦水小基,即如今所说的“秋栏基”,用以捍护田地,从事农业生产,这些小围基为后来宋代堤围兴建打下了基础。

广东堤围发展是“私基以起,逐后村族日众,联全组织,扩大圈筑,遂成公基,进而联防合作之统筹”。而联筑成大围的。据史料记载,宋至道二年(公元996年),珠江三角洲的堤围才开始建筑的,至今已有千年历史。

宋代修筑的堤围是当时人们巧妙地利用地形、河床等自然条件,针对不同的地貌特点,将一些堤围修成堤的形式,有些则筑成围的形式。宋代的堤围多沿东、西、北三江两岸修筑,以筑堤为多,极少修成围,一般能顺水势,不和水争地,且堤大而直。如《南海县志舆地图)(1910)记载:桑园围内,有古基围和古闸和遗迹(2)。古基围和古闸位于南海西樵山南的波斯庵前,据当地老农反映,认为当地的吉庆围是在北宋末,桑园围修筑之前就已经存在。由此看来,宋代有些堤围是有可能在宋以前兴筑小围的基础上逐渐联筑而成的。

自修堤围固定了河床后,水流加速,减水泥沙在河床上的停积,对水道的流畅和加速珠江三角洲平原的发育是有利的。由于大规模兴修水利,宋代珠江三角洲农业发展很快。其耕地面积大为扩大,且有堤围捍水护田,“潮田无恶岁”,因而粮食生产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据史志记载,宋代堤围共28条,堤长共达66024丈余,捍卫农田面积达24322顷。自宋代堤围兴建之后,对促进珠江三角洲农业生产发展起到极大的作用,在当时发挥了巨大的效益,繁荣了当时的社会经济。

元代修筑的堤围只是对宋代的一些堤围加高培厚扩大。随着珠江三角洲平原的发育,面积扩展,河道的延长,河床的淤浅,加上古时未设水利专业机构,缺乏全面规划,堤围在没有经常保养的情况下积弊日深。绝大多数堤围都是矮小单薄,不能抵御较大的洪水。据南海县《罗格围围志》载:“罗格围,自宋真宗(998—1022)……及至元朝英宗时代(1321—1323),河床高积,水势加强。”因此,在相同的流量下,水位一般是抬高的,原来堤围防洪能力因而减弱,有需要“扩大围之范围,加高培厚。”故元代对一些矮小的旧堤加以培修扩大,使其达到当时一般堤围的高度。

明代堤围较前代有了较大的发展。当时河岸堤防,筑堤总长达22,0399丈,约共181条,捍护耕地面积达万顷以上,在西、北江干道及其支流沿岸基本上筑上捍水的堤围。当时除了江河两岸堤围有较大的发展外,在海坦围垦方在同样得到极大的发展。据粗略估计,屯垦和民垦包括在内。围垦的面积亦达万顷以上。充分体现了珠三角洲地区人民在制服水患、征服自然过程中,与江海争田,扩大了耕地面积,提高了粮食产量,对促进当时的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

清代,珠江三角洲平原面积迅速扩大,河岸平原的堤围修建迅速向滨海地区扩展,在小围或潮田基础上发展成较大的堤围;海坦围垦的发展速度也极快,由“新成之沙”又扩展到“未成之沙”上,因此,清代珠江三角洲的堤围和围垦发展进入较盛的时期。如南海的堤围修筑从西北部河岸平原向东南的河网地带发展,集中在佛山涌以下至平洲水道两岸和桑园围内九江一带。堤围扩展的特点是:速度快、规模小、堤系凌乱。(3)

桑园围修筑的工程技术和方法

宋代堤围规模虽然长且大,但堤矮小,其筑堤工程技术十分简陋的。宋代修建的堤围,主要为防洪而在河岸修筑的堤围,亦有为防减、防潮在海坦上修筑的海堤或滨海小围。两种堤围在当时修筑的规模和工程技术上都有所不同,而修筑方法亦能根据不同地区特点而异。当时海坦围垦,在筑围之前,一般均采用促淤工程,比以闪单在沙坦筑泥堤的工程是复杂得多。据史志记载,清代用于海坦围垦的促淤工程有以下两种做法:1、筑石坝或木、石桩坝,通过利用石坝阻流聚沙,以加速坦面淤高。2、种芦、种草。到了清末,各口门沙坦的种草技术和选用口种等方面均已积累了较完善的经验。

1、修筑的工程技术筑堤材料改泥为泥石并用。珠江三角洲的堤围,原来修筑方法极为简陋,但在长期实践过程中,逐步认识了筑堤材料以泥、石并用比单独取用泥土修建来得坚固。并且在泥石兼用兴建村和修筑堤围的方法上,以及护堤和围垦方面都积累了不少经验。《南海县志》(1835)记载“昔筑坝以护既成之沙”,说明当进筑围工程都是选择在担面高程较大,而低潮时已露出水面的沙坦或草坦上来修筑的。可见当时的堤围,一般是用泥土叠筑而成。只有在番黄阁一处堤基是以石料修筑,黄阁在当时即为海中一孤岛,受风浪大,而又近处山岗,有石源可采,故基修筑工程技术与河岸修筑的堤围是所有不同的。

明代修筑堤围高度一般在1.5丈至2丈左右,在珠江三角洲顶部的堤围,采用石料修筑的逐渐增多。由于当时出海口门沙逐渐增多,海坦围垦圈筑围田较盛,每当洪水盛发,便阻塞难消,致使过去多用泥土修筑起来的堤围很容易被洪水冲坏。因此,宋、元两代的土堤大多在明代被改砌石坡,换用石窦。

在桑园围东南的倒流港,原是宋代建围时留下的一个水口,没有设闸堵水,任其自然宣泄。但到了明代,因为出水口外河床高积,每遇洪水暴涨时,不仅围内积水无法排出,且西江洪水反会倒流逆灌而入,使水位抬商,淹浸农舍庄稼,受灾害日见加重。所以,桑园围在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因当今倒流港“洪流激湍,人力难施”。当地人民总结以往堵口合拢的经验,在桑园围倒流港采取“取大船、实以石、沉于港口”使“水势渐杀”。这种创造载石沉船截流堵口的方法,堵住了倒流港这个水口。用“载石沉船”的堵口工程和海坦上用“种芦积泥成田”以加速围垦的做法,标志着明代珠江三角洲水利围垦技术方面已具有较高的水平。

此外,由于珠江水位渐高,桑园围外围筑用石堤封闭,全围按地形高低分为14堡,各堡之间有子堤相隔,围内水港与西江相通,各堡和外围堤上设有闸门,围内可通航。明洪武末年曾对桑园围全围进行了大修,自甘竹滩至横岗,长数十里。此后下至近代多次修治。围堤共长14700余文,围田1800余顷,因有不少桑树园而得名。

清代,珠江基角洲不少地区修筑堤围或围垦方面,用石与泥两种材料来修堤已是普遍的做法,如在桑园围等一些较大的堤围的堤坡及决口处砌石。桑园围在西北二江之间,三面临水,最初的围堤是上堤,雍正五年(1727)始将最危险的海舟堡三丫基改用石砌。此后,不断改土为石,至嘉庆二十五年(1820),有l900余条围基改为条石砌筑,7000余丈的土堤也在临水面加砌石扩坡。内水和外水经由堤上的石窦调节,灌溉用水经由上游的石窦引入围内渠系,降雨过多,经过下游的石窦向外江排水。乾隆时桑园围全围共有石窦16座。桑园围东南部地形最低,宋元时代留有泄水口,后因河道淤积抬高,外水涌入,遂于明清间陆续堵塞了水口,并增建小围和闸门,防止江水倒灌。桑园围在运用过程中,陆续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的《桑园围志》,记录了桑园围的历史和管理维修的经验,此后各代又陆续增补。

民国5年(1916),桑园围全围加高三尺,部分堤段用三合土筑基骨。民国37年(1948),实施沿江主要堤围,堤顶宽3公尺,外、内坡比1:2(即横2公尺,高1公尺);内河基围依照大汛水位加高1公尺,堤顶宽2公尺。

2、筑堤方法上 桑园围等新建堤围工程技术都比较高,完全改变了以往筑堤随便取土的落后方法,改用经过选择的干湿得宜的好泥筑堤。到清中叶,对河岸堤防的修筑方法已有较完整的记载。据《南海县志江防》(1835)记载:“筑堤必择好土,毋用浮杂沙泥”,同时泥土必须“干湿得宜,燥则每层须用水洒润”,然后,“新制石夯,每土一层用夯密筑一遍,次石杵,次铁尖杵各筑一遍,复用夯筑平”。而“每土六寸行硪,其歧缝处用夯坚筑。”为了防御雨淋冲崩,无论堤围是新建或培修的,“总以老土为佳,即老土难觅,杂用新土,于堤完后务寻老土盖顶”,并于堤边“栽种草根”。注意“堤根宜阔,堤顶宜狭,堤毋太峻”。在新旧堤交界处再“用铁杵力筑。层层夯硪,期于一律坚实。”要使堤防坚固,也提出了“堤底以八丈为度,面以五丈为准,高以五丈五尺为凭,每堤一丈,应用土九十七方半”的标准。在堤围建成之后,清道光十五年(1835)的《南海县志》记载了一些护堤的方法:指出办法之一是“载柳”。以“卧柳、长柳相兼栽植”。卧柳需用“密植”,“大者入地二尺余,出地二、三寸许”,柳相距“堤址约二、三尺”。使其“枝叶搪御风浪”。长柳则需“距堤五、六尺许”,以便捍水。栽种时间宜于“冬春之交,津液含蓄之时”。还有一个办法,是栽种“茭苇草子”,凡于堤临水一面的堤下要“密栽芦苇或茭草”,“计阔丈许”,“使其茁衍丛布,根株纤结”,“即有风不能鼓浪”,认为这是护临水堤的要法。

对于修堤的位置,记载中认为“必须远筑离岸三、二里”,“切勿逼水,以致易决”。故因基外坦面大小,将堤围的修筑分为固工、平易工、再次险工、三次险工和顶冲极险工等几种类型。在基外有沙坦其“距水百数十丈或坦虽不多而内枕岗阜”的,称之为“固工”。“有坦一、二十丈,控临顺流”的,称之为“平易工”。“坦面不满十丈,控临逆流”的,称之为“再次险工”。“坦不满十丈,控临逆流”的,称之为“三次险工”。至于“尺坦全无,陡勘力壁立,基拱江腹与水争衡”,或有“中流沙渚突起”,致流水至此分流,“横射基身”的,称之为“顶冲极险工”。对于这种基围,“亟宜筑石坝以护之”。也有因堤围的位置和作用不同,更将之细分为以下三种:把近临河滨的“各围之外基”,称为“缕堤”;离河颇远或一里余或二、三里的“各围之内基”,称为“遥堤”;而“各围之横间基”,称之为“格堤”。

此外,甚于在修复崩决的基围方面,亦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记载中指出,对于“基决百数十丈”,而“冲决口撞刷成潭”的崩基,认为是不能按旧基堤址与左右堤岸接筑,因“因深址浮”,“落石而石满则卸,下土而土散则松”,故是“工艰费巨”,事倍功半的做法。因而,必须选择“深潭处内地址坚厚处,或前或后湾。而筑之为偃月形、为眠弓形、为荷包形、为垂肾形、为半筐形、为勾股折角形,因地势长短深浅定局”(4)。

桑园围的管理制度和防洪工程

桑园围依山岗、丘陵、台地而建,西临西江正干流,东临北江正干流,三面有堤,设计上利用西、北江洪峰向下流游降低的水文特征建成开口围。其经济地位十分重要,而行政上横跨南海、顺德两县。自北宋徽宗年代(公元1101—1125年)建筑桑园围东、西两基及吉赞基以后,随着江河之演变,地域之改易,沿江堤围逐渐增多,有一乡一围、一村一围甚至是一小片耕地一围,且防洪管理上各自为政。由于桑园围设计上的特点也是其管理维护的难点,加上自乾隆以来南海、顺德水患频繁。如无协调统一及完整的管理,桑园围很难起到应有的防洪作用,所以此桑园围的管理维护引起清代广东地方政府一定程度的重视。首先,由于清代广东地方政府的倡导,促进了桑园围岁修制度与管理机构的确立。清初期,北、东江水利分别由沿江州府专访官员管理。乾隆元年两广总督鄂弥达上疏言:“前经分设(西、北、东江)各属水利专员,动项岁修”。(5)可见三大河流重要堤围岁修制度大致始于清初康熙——乾隆年间。桑园围各基段自有基主,平时各堡、各甲自行维修。大修时施工总局机构扩充设总理、协理若干人,首事若干人。全围又分为7段,各设工程所。设知理或首事。大修时的施工总局机构庞大,组织严密,对工程规划、资金筹措与各基段管理,施工组织与管理,施工技术及工程验收,材料采买,堤围日常维护都逐渐形成一套严密的章程、制度。岁修制度确立以后。由围内各村、各堡落实堤围维护的分段负责制。道光十四年由广州知府核定的“章程”规定:“堤围巩固,全赖岁修,若非分段责成,必致岁修推诿。岁修废弛,则基患多而冲决易,分段经营,所以专责成而勤岁修”(6)。岁修制度的确立是桑园围安全的重要前提。如光绪十一年五月间,珠江水系汛期到,三江水齐涨,“沿江基围十决八、九”,独桑园围基段只是“间有颓塌”,当时人认为是“籍岁修之功”(7)(8)。

民国期间,经过民国4年(1915)大洪水,虽然修筑堤围没有很大发展,但堤围的防御标准有了较大的提高。民国23年(1934)开始,县设围董联合会,各地堤围设围董会。民国37年(1948)县组成民工总队,县长任总队长,各围董会长或各乡长兼任民工总队的大队长。民国38年(1949),县设围联合会、各围设围董会。建国后,于1951年成立“南(海)、顺(德)桑园围管理处”。

桑园围堤长64公里,跨南海、顺德两县,捍卫南海县的西樵、九江、沙头和顺德县的龙江、勒流五个区。桑园围西基从西樵河岗村起(上接三水县堤段)沿西江干流而下,经太平、九江区沙口,入顺德县境。东基自樵北大围联成后,官山海口以上成了官山涌内基,海口以下至扣口止。属南海县堤段。捍卫耕地面积20.05万亩,人口21万人,其中,南海县境内堤长38.3公里,堤面宽5米,外坡坡比1:3,内坡1:2.5,堤身高于7米的堤段,在堤面下3米设戗堤,面宽2米,戗堤上坡比1:2,戗堤下1:25。捍卫耕地面积13.18万亩,人口15.31万人,围内除西北片有水田4.05万亩外,其余大部分是鱼塘、桑基和经济作物基地。1953年樵北大围联成后,桑园围东基从官山海口沿北江干流而下至扣口,以下属顺德县管理的堤段。官山海口以上堤段变为官山涌内基。西基从西樵区河岗村起(上接三水县堤段),沿西江干流而下,经太平、九江区沙口人顺德县境。

原桑园围堤矮小而单薄,堤面宽2米左右,如官山海口—寨边村、真君庙、岗头村、河岗、李村、上西等堤段。堤围险段有周家口、苏万春、李村、三角塘、文澜书院、冠甲大塘、铁牛坦、铜鼓滩、猪行、真君庙、筷子塘等。桑园围由于原来水位不高,南方无基堤或筑了基堤而未设闸,堤围的防御能力很低,每遇洪水稍高,堤围虽不致崩决,洪水倒灌围内,常常淹没农耕,故围内先后修筑过十多条小围以防倒流洪水。清末,现有堤围规模基本联成。其中顺德龙江段至民国初期才明显加高并与大围相联。民国12年增建歌、龙江和狮颔口三座水闸后,才真正成为较为完整的闭口桑园围。

1950—1957年期间,李村基段削坡退建,裁弯取直下圩新筑堤长1.1公里。1954年开始整治铜鼓滩险段,在外坡抛筑挑流石坝4条。在上西、河清、寨边、真君庙等堤段用灌浆的方法处理隐患。对旧谷埠、扣口闸一龙江分界、海口等三处弯曲堤段,进行裁弯取直。兴建了人字水船闸,对尺窦、蟹眼窦、旧谷埠窦、扣口闸等进行维修加固。

1958—1968年期间,冠甲大塘、文澜书院两险段抛石护岸,填塘固基。1964年后培修了沙头段、下下东段、沙口—龙江分界段、河清等堤段。于1968年开始整治猪行、真君庙两险段,筑挑流石坝7条。

1968—1985年期间,培修下西堤段、洛口段、渡口所段、红炮楼堤段。1978年维修人字水船闸,并在前后闸加设提升式防洪、抗旱两用的钢闸门。1983年扩建九江沙口船闸,孔宽从原来6米扩为7米,闸室长度从原来35米增至70米。1981年起,对岗头涌、书陀庙、公生码头、清远渡头、真君庙、猪行等堤段外坡加固石坝,抛石6500立米,改变流态,进行护岸。

从1950—1985年共完成培修加固堤围土方285万立米,石方7.47万立米。重点整治了周家口、苏万春、三角塘、李村、文澜书院、冠甲大塘、铁牛坦、铜鼓滩、猪行、真君庙、筷子塘等险段。特别是对铜鼓滩、真君庙险段的整治,效果显著。目前,已达到50年一遇防御标准的堤段有19.072公里。

清朝及清朝以前,桑园围采用“四防”、“二守”办法进行防汛。

1、四防

昼防:洪水到来对堤围冲刷很大,做到随刷随补,力避渍决。

夜防:护堤人员夜晚巡视,置立牌片,分发两岸,定时传递,互相监督。

风防:水发之时,多有大风猛浪,护堤人员要捆扎“龙尾小扫”摆列堤面,如遇风浪大作,将前扫用绳桩悬系附水面,纵有风浪,随起随落,足以护卫。

雨防:护堤人员各置斗笠、蓑衣以应用。乃无疏虞。

2、二守

官守:洪水盛发,管河官一人不能周巡两岸,需添委一人协守职官分岸巡督。每堤三里(按180丈为一里)设铺一座,每铺夫30名计,每夫分守堤18丈为宜。每夫二名共一段于堤面之上,共搭一窝铺,乃置灯笼一个。遇夜在彼栖止,以便传递更牌巡视。管河官并协守职官,时常催督巡视,庶防守元刻懈弛,而堤岸可保无事。 民守:每铺三里,照往年旧规,于附近临堤乡村多添乡夫10名。水发上堤,宜同铺夫拼力协守,水落回家,量时去留,不妨农业。

除“四防”、“二防”外,还需防盗决。

定员巡视,险段4人巡逻100丈,一般的4人巡逻200—300丈。另4个流动巡视。风雨不改,互相配合,密切注视随时都会出现的险情。

民国期间(1912—1949年),经过民国4年(1915年)大洪水,虽然修筑堤围没有很大发展,但堤围的防御标准有较大的提高。当时,县政府设建设科兼管水利业务。民国23年(1934年)开始,县设围董联合会,各地堤围设围董会。民国37年(1948年)县组成民工总队,县长任总队长,各围董会长或各乡长兼任民工总队的大队长。民国38年(1949年),县设围联合会、各围设围董会。(9)

附:桑园围全图(碑记)、桑园围图说

桑园围全图(碑记)

南顺江防,以桑园围最大。邹征君特夫与其徒罗、邹二子图之,不失尺寸。图中诸君以镌石,番禺陈璞为篆其题并识之。

夫作图之法,古有成规。盖必深明测量准望诸夫,然后图斯为精妙。丙寅重修邑乘,承邹特夫师命,与同门罗君诲母分绘阖邑舆地。桑园围一区,余任其劳。适图中绅士明君、立峰等领事修基,欲得全图真形,梁君香林属余董其事遂并亲履顺邑西龙、甘竹之地而图成,今为斯图,以省城中心为中线,每方格为经纬各一分,每纬一分法地面三里三分里之一,每经一分当地面三里十三分里之一有奇。复于图之旁绘阑线每分析为六十秒。依率计里,广袤可知。以双线为基围,基中有圈为窦穴,单线者为涌滘,阔者为大河,作狗牙为山边。围中村乡庙宇,桥梁、道路,备详邑志,因石坚难以尽刻,故删繁就简焉。若各堡则明备矣。同治庚午仲秋邹 罗昭沧书丹

桑园围图说

绘图之法,失传久矣。……者,未经历其地,摭拾故……,以讹传讹。而生其一者,不晓摹描,虽了然于心,不了然于笔。间有晓者,不过用画师写山水法,能翻空以取神,不能征实以求是。以东南互移,位置颠倒,常不免矣。吾友邹特夫徵君,精专算学,其绘图依晋书裴秀传分率准望等方法而画精之,命其弟子邹君景隆,罗君诲田,手执指南分率尺,水道则驾舟循其曲折,陆路则步行记其方向。足所到即日即到,足未到宁阙而不诬。计步而知里,视线所旋转行迂曲袤直之数,故分之界限了如,合之布置无舛,可谓惟妙惟肖者也。吾桑园围向有旧图,全失古法。因此图尚在,其故迹可按索而得矣。同治九年六月李徽蔚记,诸洲马浚泉刻。

注释:

(1)潘斯濂:《清设法筹还提用桑园围岁修本息银片》,(光绪)《重辑桑园志》,卷1《奏议》。

(2)《广东围堤与防洪》,《珠江水利》,第二期,1948。

(3)《珠江三角洲农业志》(二)《珠江三角洲堤围和围垦发展史》。

(4)1990年《南海县水利志》。

(5)《清实录广东史料》第一册,373页。

(6)(光绪)《重辑桑园志》卷11《章程》。

(7)(光绪)《重辑桑园志序》。

(8)佚名:《清代珠江三角洲三种类型的农业工程》。

(9)1990年《南海县水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