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式禁忌1泡泡影视:客家人历史上的五次大迁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7 00:52:04

客家人历史上的五次大迁徙

        公元前(西汉平帝刘衎始为公元1年)三明地域已有闽越族人居住在泰宁、建宁、将乐县域。随唐之际,大批畲民从广东、浙江、江西迁入三明境内。
    客家人历史上的大迁徙一般称为五次。

 
第一次大迁徙


        西晋末年,由于统治阶级的腐败、民族矛盾的尖锐化,在永康(公元300~301年)元年发生了“八王之乱”,诸王间连年混战,永嘉年间(公元307~313年)爆发了各地人民反对晋王朝的战争,加上瘟疫、灾荒,“百姓……相与入汉川者数万家”。移民高潮长达百余年,而其余波延续300余年。这时期的中原移民,迁至后来的南宋疆域约90万户,占南宋户口数的六分之一。这些移民由中原经河南南阳,进入襄樊沿汉水入长江迁向湖北、安徽、江苏、浙江一带;朝东则由九江到鄱阳湖,或顺赣江进入赣南山区。尽管到达闽粤赣连结地区的不多,但其前锋已抵达今之福建省西北部三明市的宁化(含清流、明溪)、将乐等县。


第二次大迁徙


        唐代的“安史之乱”,导致第二次中原汉人南迁大潮。“安史之乱”后,又发生了黄巢起义,中原汉人为避战乱,举族往南迁徙。这股汹涌澎湃的迁移大潮延续至五代十国,乃至北宋,历时90年。客家研究的拓荒者和奠基人罗香林先生指出:“考宁化旧为黄连镇地,属闽绥城县,而绥城全境甚广,凡今日建宁、宁化、将乐、归化等县,唐时皆其属地,就中除建宁一地较不安靖外,其余似皆为避难良所”。于是大批客家先民由江州溯赣江而上,进入“避难良所”地区定居。唐至北宋迁入闽西北今之三明市的宁化、清流、明溪、将乐、建宁、沙县、永安等县(市)的姓氏众多,据不完全统计,迁入宁化县60支118姓。迁入清流20姓统计有16姓,占总数的80%。迁入明溪31姓统计有24姓,占总数的77%。迁入建宁40姓、将乐17姓、沙县7姓。迁入泰宁据泰宁县1985年调查全县247姓,有资料可查的53姓,他们迁入时间是:唐6姓、五代3姓、北宋10姓、南宋10姓、元7姓、明3姓、清4姓。唐至南宋迁入29姓,占54%。这次南迁大潮,涌入闽粤赣边连结地区的客家先民成为孕育客家民系的主体。

第三次大迁徙


        北宋末,“靖康之乱”引发第三次中原汉人南迁大潮。公元112年北宋都城开封为金兵攻占后,宋高宗南渡,在临安(今杭州)称帝,建立南宋王朝。随高宗渡江南迁的臣民达百万之众。早先迁入此地的客家先民又继续南迁,进入闽粤赣连结地域。有许多迁入三明境内各县。南宋迁入宁化的有63姓,大多从江西迁入。宝祐元年(1253年),宁化全县达3.8万户、11万余人,是清之前人口的最高峰。唐宋时期迁入宁化的最多,其次是清流、明溪、将乐、建宁、泰宁、沙县。(当时,永安、梅列、三元尚未设置县区,其地分属今之沙县、明溪、清流等县)。到南宋,客家先民大规模的南迁活动基本停止。至此,闽粤赣边交汇的连片山区由于客家先民的大量迁入,出现大户以南下汉人为主体的占90%,又经与当地少数民族长期融洽,形成了独特的客家民系。在这期间,三明地域客家人逐渐往龙岩、梅州等地迁移,这可从罗香林先生的论述中得到印证,他指出:“广东各姓谱乘,多载其上世避黄巢之乱,曾寄居宁化石壁村葛藤坑,因而转徙各地。”


第四次大迁徙


        明末清初,因为清人南下和客家内部人口膨胀,以及清初奖励人口定向迁移,即“移湖广,填四川”,客家人从闽粤赣边客家大本营向周边迁移,多从梅州、闽西、三明等地迁往桂、湘、台、川等地,使客家人分布全国20多个省区。也有部分客家人从闽、粤返迁赣南。


第五次大迁徙 

        清咸丰年间(1851-1864年),洪秀全领导的大平天国起义失败,客家人备受株连(洪秀全是客家人,军中将领多为客家人),又受粤中地区发生持续12年土客械斗影响,清政府为解决土客之争,特划出台山赤溪地区用以安置客家人。这导致客家人再次迁徙,迁往海南、广西,并向海外播衍,使客家人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