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网3威望装备在哪换:《资本论》的精髓与现实意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08:06:48
 《资本论》的思想精华可以高度概括为“一个主题,三大系列”。“一个主题”,就是《资本论》的主题思想是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所谓“三大系列”,就是《资本论》在阐明其主题思想的过程中,也多层次地分析了社会化生产、社会化商品经济以及共产主义社会的一系列规律和科学原理。

一  主题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从《资本论》的主题思想看,《资本论》实质上是一部“资本主义必亡论”。其主要内容可以归结为“五大要点,一个结论”。
     
    五大要点是:

    1.“基础”,就是劳动价值论。这是科学地剖析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本质和必然灭亡趋势的理论基础。对劳动价值论的理解要把握这样几点:(1)区别社会财富的两种形态。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源泉有两方面,是人的具体劳动与物质资源结合的产物。价值财富是商品经济条件下具有共同的社会实体和尺度的财富形态,是人们综合考察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根据,因此,创造商品价值的源泉是惟一的,就是人类的抽象劳动。多要素不可能成为共同创造价值的多种源泉,因为它们不可能形成具有同一性、公约性和基础性的社会实体和尺度。(2)创造价值的抽象劳动包括体力劳动、脑力劳动以及科学劳动、管理劳动等一切活劳动。就部门来说,马克思当时主要考察的是物质生产劳动创造的价值,对非物质生产领域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他虽然看到了一些,但很不够,对此必须突破,承认现代第三产业的许多流通、服务业的生产劳动是创造价值的。(3)必须看到,同一活劳动由于和优劣不同的生产资料(包括资本的规模)相结合,形成的价值量是有差别的。这表明,非劳动因素对价值的形成及其量的大小有一定的作用,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有所贡献。但这不是创造源泉的作用,而是条件制约性的作用。(4)坚持劳动创造价值的科学真理关系重大,因为它是马克思揭示阶级社会必然向无阶级社会过渡的理论基石,否定了它,就否定了科学社会主义,从而把共产党的立足之理给否定掉了。(5)中国现在面临的一个主要任务是发展市场经济,为此,就要充分调动多种经济主体包括私营企业主的积极性。在这种条件下,将资本等财产所有权的收入称为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并视为资本等财产要素对社会财富所做贡献的回报,是合适的,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但这不能导致否定劳动创造价值的真理。因为,这里所说的贡献,不是形成价值的源泉和实体的作用,只是资本等要素对劳动创造价值过程的一种物质制约性的作用,至于非劳动收入的概念,更不包含否定劳动创造价值的逻辑。当然,劳动价值论必须要发展,但只能在坚持根本真理的基础上合乎实际和逻辑的发展。

    2.“关系”,就是资本与雇佣劳动对立的生产关系。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根基和整个社会生活运转的轴心。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资本代表的是资产阶级,不是个人,作为资本家个人是有参加劳动的,而作为资产阶级,其阶级属性,则属于剥削阶级。

    3.“实质”,就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动机、目的和实质是剥削剩余价值。这是在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起主导作用的基本经济规律。这里所说剥削的实质,同样是就整个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的经济本质而言的。

    4.“作用”,就是资本主义制度具有二重性的历史作用。一方面具有对生产力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又有其固有的消极、破坏作用乃至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反动作用。当然,在资本主义制度必然存在的历史限度内,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

    5.“矛盾”,就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它既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又决定了资本主义制度终究会趋向灭亡。为什么说这个矛盾必然决定资本主义制度走向灭亡呢?第一,从社会化生产发展的本性要求来看。生产社会化主要表现为生产资料使用的共同化,劳动过程的协作化,劳动成果的集体化,劳动素质的全面化,所有这些方面的充分发展,必然使生产力的实际运作和占有方式的公共性日益强化,因而终究要求实现所有权的公有化。第二,从阶级的存在和消灭的条件来看。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阶级的存在是生产力相对不发展的结果。这是因为,随着阶级的产生,出现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工和对立,少数脑力劳动者承担着发展科学文化和管理社会的重任,因而他们需要较为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但由于生产力不发达,剩余产品不太多,社会只能采取强制的方式将大多数人束缚于沉重的体力劳动,并从他们身上榨取剩余产品,以保证脑力劳动者的需要,所以阶级的存在是必然的。当社会化生产经过长期的发展,达到更高水平,产品达到极大丰富的程度,能实行按需分配和保证所有人的全面发展时,私有制和阶级就失去存在的历史理由了。第三,从资本主义社会几百年发展的轨迹来看。随着生产越来越社会化,财产占有的方式也越来越社会化,从最初的独资企业到合伙企业,到股份制企业,到国有企业,最后发展到跨国公司,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还出现了工人合作工厂等社会主义因素。所有这些变化,虽然没有改变整个资本主义制度的性质,但确实显示了历史发展的趋势: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不断向着扬弃私有制,建立社会公有制的大方向运行的。

    一个结论是:整个资本主义制度必定要走向灭亡。这是铁的历史必然性。

    以《资本论》的上述主题思想为指导,怎样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呢?我认为同样可以归结为“五个要点,一个结论”。五个要点是:

    1.如实承认当代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变化。20世纪50年代以前,资本主义由于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使各种矛盾激化,形成了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从而使资本主义陷于垂死的态势。20世纪5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过一系列调整,矛盾得到了缓解,出现了“起死回生”的变化,又具有了相当的生命力。

    2.当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仍然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有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积极的进步的作用,在“一球两制”的世界格局中,当代资本主义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处于优势;另一方面当代垄断资本主义大国也有落后性、腐朽性和反动性,其突出的表现就是经济上的垄断主义,争夺世界霸权,干涉别国内政,推行强国政治,大搞军国主义,到处发动侵略战争,造成严重的灾难。

    3.当代资本主义的本质、基本矛盾和历史的总趋势没有改变。尽管当代资本主义经过调整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但资本主义剥削制度仍占统治地位,贫富两极分化的趋势仍严重存在,在资本主义世界范围内更加突出,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固有的种种社会弊病日趋深化。因此,无论经过多么长期而复杂的过程,资本主义制度必然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代替的历史总趋势是绝对不会改变的。

    4.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的新途径。按照传统的观念和实践,这个过渡的途径是暴力革命,战争解决问题。将来的过渡是否也是这个办法呢?很可能不是,而会按照量变到部分质变再到根本质变这样一个历史的辩证规律和平地实现。这里所说的量变,就是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导致资本主义矛盾的不断加深;质变,就是随着生产社会化水平的日益提高和资本主义矛盾的日益深化,会出现若干社会主义的因素。

    所谓根本质变,就是在长期量变和部分质变积累的基础上,在有关条件成熟的时候,人民大众起来通过多种形式的斗争,掌握社会的控制权,自觉地实现社会制度的全面更替。这个社会制度的大变革尽管也不会一帆风顺,但很可能不是采取战争而是和平的形式。在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度发展,城乡差别消灭,国家暴力系统日趋强大精致,特别是出现了原子弹等大规模杀伤武器,在这种条件下,很难想像将来一定要通过战争的形式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我相信,未来人肯定比现代人聪明得多,他们一定能找到成本最小效益最大的方法实现共产主义全面代替资本主义的伟大变革。

    5.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根本变革的条件。我认为既有内在条件,又有外在条件。前者是指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矛盾的发展。后者是指现实的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社会主义优越性发挥的水平。社会革命的本质是人民大众对社会制度的选择,在“一球两制”格局和当代资本主义经过调整出现了新变化的态势下,只有社会主义国家通过长期的努力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日益充分发挥出来,真正成为全人类向往的社会制度,这时,资本主义世界的人民大众就会选择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制度,起来进行根本变革。
一个结论,就是要把我们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建立在“持久必胜论”的基础上。这一理念,首先坚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同时又清醒地认识到实现这个伟大理想的过程的长期性。既区别于悲观论,又区别于速胜论。从而,使我们的理想信念具有科学求实的精神,真正坚定起来。

二  《资本论》关于三大系列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一)关于社会化生产一般规律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资本论》及其手稿在这方面的思想是很丰富的,下面试列举10条:

    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经济的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无论哪一种生产关系,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始终只能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

    2.生产总过程是直接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四个环节的统一。其中,直接生产是基础,它决定着其他三个环节;另一方面,后三个环节又反作用于直接生产,并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例如,生产决定消费,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反过来,消费又决定生产,因为没有消费也没有生产。

    3.科学是重要的生产力。科学知识应用于生产能变成巨大的直接的生产力。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耗费,较多地取决于所运用的科学知识的力量。要从一切方面去进行探索,以便不断发现新的使用价值和新的社会需求。

    4.社会生产必须按比例发展。生产的发展必然促进社会分工和协作的扩大。社会分工和协作能产生无形的生产力,不费资本分文,资本家利用的是整个分工制度的优点。建立在分工协作基础上的社会生产客观上要求按比例发展,这种必要性决不可能被取消,而可能改变的只是它的实现形式。因此,每个部门生产的结构与规模必须符合社会生产按比例发展的要求,如果超过了社会的需要,就等于废品,同时还会影响社会再生产的有效实现。社会生产所要求的比例有许多,马克思当时主要分析了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料两大部类生产的比例,积累与消费的比例,两大部类内部的比例,以及农业与整个社会生产之间的关系等。强调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

    5.社会再生产的不同类型。社会再生产分为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社会化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而简单再生产是每个规模扩大的再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是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扩大再生产的物质基础是由简单再生产创造出来的,简单再生产的维持过程还包含着扩大再生产的潜力。所以,一定要在维护好简单再生产的基础上实现扩大再生产。扩大再生产又分为外延与内涵两种类型。外延扩大再生产是主要靠增加人力、物力实现的扩大再生产,属于粗放型经济增长;内涵扩大再生产是主要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实现的扩大再生产,属于集约型经济增长。在实际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这两种类型的经济增长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但在不同的阶段侧重面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在工业化的初期,以外延扩大再生产为主,当工业发展有了一定的基础以后,就应该以内涵扩大再生产为主,转到集约型经济增长的轨道。

    6.节约劳动时间与提高经济效益。真正的经济就是节约,即劳动时间的节约,或者说把生产费用降到最低限度,这种节约等于发展生产力。真正的财富在于用尽量少的价值创造尽量多的使用价值,或者说,在尽量少的劳动时间里创造出尽量丰富的物质财富,并使商品尽可能便宜。劳动时间的节约与合理分配,是一切社会生产的首要经济规律,更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生产的首要经济规律。

    7.人类生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马克思把劳动过程看成是人类与自然界间的物质变换关系。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人类的生产活动简单地归结为改造和战胜自然,忽视人与自然物种变换的良性循环。对此,恩格斯早就告诫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其实,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进行了报复,因此,我们决不能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对待自然界,而要与自然界保持协调的关系。恩格斯希望并相信,未来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在最无愧于人类本性的条件下合理地调节他们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

    8.全面发展人的素质。马克思非常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他认为,社会化大生产由于以大工业为物质技术基础,科学知识日益应用于生产,分工协作不断变换,必然要求全面发展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过程也为此创造了多方面的条件。而人的素质的提高,又成为推动社会化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马克思还进一步从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的视角,深刻地指出,要发现、创造和满足新的社会需要,培养社会的人的一切属性,使他具有尽可能丰富和广泛的需要,即把他作为尽可能完整的和全面的社会产品生产出来。因此,社会化大生产不仅要发展不断扩大和日益广泛的劳动体系,而且要发展不断扩大和日益广泛的需要体系。

    9.社会化生产必然走向世界化。建立在社会分工协作基础上的社会化生产的发展,必然推动流通和市场的不断扩大,其发展趋势必定要突破各国的国界,形成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多方面的交流往来和互相依赖所代替。在这种情况下,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关起门来搞现代化建设,必须对外开放。社会生产的世界化与资本的世界化是紧密相连的。资本主义必然发展为世界体系。这样,资本主义的矛盾也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了,一旦发生危机,往往带有世界性质,后果严重。对此,不发达国家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和有效的防范措施,做到趋利避害。

    10.社会化生产需要必要的指挥管理。凡是由共同劳动组成的直接生产过程,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因而必然产生监督和指挥劳动。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要有一定的权威,另一方面要有一定的服从,这两者都是必需的。如何认识这个问题呢?恩格斯在谈到权威与服从的关系时指出:把权威原则说成是绝对坏的东西,而把自治原则说成是绝对好的东西,这是荒谬的。权威与自治是相对的,它们的应用范围是随着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而改变的。这对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管理中的权威与民主的关系无疑是很有启迪的。

    这些关于社会化生产一般规律的基本原理,对于我们在现代化建设中建立合理的所有制和收入分配关系,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结构优化战略、启动内需战略、开发人力资源战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扩大对外开放,重视增产节约,加强对经济的科学管理,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高效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关于社会化商品经济一般规律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商品经济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基础,因此,《资本论》为了深刻地揭示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规律,必然详细分析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马克思把商品经济分为两个阶段,即简单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前者建立在小生产基础上,以个体的私有和劳动为特征;后者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由于历史的局限性,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商品经济,但实践突破了这个观念,商品经济已经扩展到社会主义体制中来了,并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有许多共性,这就有必要确立一个“社会化商品经济”的新概念,以便系统研究其运行的规律性。理论研究和实践表明,《资本论》的内容,如果抽掉其对资本主义剥削性质的分析,就是一部“社会化商品经济论”。这方面的思想是极为丰富的,前面已作过系统介绍,下面摘其要者归纳为10条。

    1.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1)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它们分别由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所创造。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对立的统一,这个矛盾只有在交换中才能解决。(2)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是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交换以价值为基础进行。它通过价格波动的形式起作用。(3)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具有推动生产技术的发展、调节社会劳动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分配等重要作用。(4)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价值规律作用的发挥,要求平等竞争的环境,坚持等价交换原则。

    2.货币和货币的运行规律:(1)货币是商品交换的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货币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纸币是金属货币的符号。(2)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在商品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货币是再生产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的推动力,商品向货币的跳跃是致命的一跳,商品经济必然发展为货币经济。(3)一定时期流通中的货币(这里指金属货币)数量不是随意决定的,而是有一定的规律,即货币流通量规律,其公式为:一定时期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待售商品价格总额÷单位货币平均流通次数。纸币的发行量必须反映这个规律的要求。(4)由于货币是再生产的第一推动力,因此,再生产的有效实现要求货币必须回到它投放的出发点,这是个客观规律,可称之为货币回流规律。

    3.资本和剩余价值规律:(1)根据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应区别资本的一般和特殊。资本一般即资本的共性,就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是价值不断增值的运动过程,是商品经济运行的纽带。资本特殊即资本的个性,就是资本所有权及其体现的生产关系的特殊性质。(2)根据同样的原则,剩余价值也要区别一般和特殊。剩余价值一般就是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大于劳动力价值的差额,它是社会化商品经济中企业生产追求的直接目的。从这个意义上看,剩余价值规律也是社会化商品经济的共同规律。剩余价值特殊就是占有的社会性质不同。(3)剩余价值分配由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决定,分别表现为利润、利息、地租等形式。劳动者在投资的条件下,也参加剩余价值的分配。这些分配的社会性质也因所有制关系的不同而有所不同。(4)同以上分析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原则相联系,对劳动力商品也要作一般与特殊的分析。劳动力成为商品不是资本主义的特殊现象,在社会主义公有经济中,劳动力也是商品。这是因为,劳动力都属于劳动者个人所有,具有价值与使用价值,与企业的结合都要通过市场交易,签订契约,这是劳动力商品的共性。它的特殊性,在于所有制决定的劳动者的社会经济地位不同。承认社会主义劳动力的商品性质,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与劳动者的社会主人地位不存在根本矛盾。

    4.资本积累和资本集中的规律:(1)资本积累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社会主义经济不仅同样要重视资本积累,而且更要用好积累,不断提高积累的使用效益。(2)扩大资本的基本途径包括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后者是多个资本的联合,是扩大资本更快的途径。而股份制则是实现资本集中更有效的方法。(3)马克思认为失业人口是资本主义积累的特殊产物,但实践证明,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也出现了失业人口。可见,失业的产生与社会制度没有必然的联系,它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不过,社会主义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把解决劳动就业问题、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重大的国策,经过努力,在实际效果上超过类似国情的资本主义国家。

    5.产业资本循环和周转的规律:(1)产业资本的循环是从货币出发,经过购、产、销三个阶段的变化,实现价值增值,最后又回到货币形式这样一个运动过程因此,产业企业的经济活动是生产和流通的统一,购、产、销三者的统一,而销售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2)实现产业资本循环的条件,一是企业的总资本在购、产、销三个阶段按比例分配,二是三个环节的资本连续不断地运行,也就是说,企业的生产经营要均衡地运转。(3)资本周转是连续不断的资本循环。加快资本周转速度的主要途径,一是合理安排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例。由于固定资本周转慢,流动资本周转快,在其它因素相同的条件下,企业总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与固定资本比重的大小成反向变化。所以,要提高企业的效益,既要重视提高生产设备的技术水平,又要重视固定资本的节约。二是适当提高固定资本的折旧率,缩短固定资本的更新期。三是通过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产品的生产时间。四是通过改进交通运输,缩短流通时间。(4)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有利于节约预付资本,提高投入产出的效率,促进社会再生产的协调发展。

    6.利润和平均利润率规律:(1)商品的成本价格是所费资本的转化形式。它具有重要的经济作用,成本的收回和补偿是再生产的必要条件,成本是衡量商品生产盈亏的界限,成本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商品生产者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2)剩余价值作为预付总资本的转化形式就成为利润,它是企业生产追求的直接目的。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就是利润率,它是衡量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尺度。决定年利润率的主要因素是:剩余价值率、资本有机构成、资本年周转次数等。(3)由于各经济部门的利润率有差别(多种因素引起),而资本的本性最低要求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这就驱使不同部门的资本展开竞争,通过资本的转移,引起各部门商品供求关系和价格水平的上下变化,从而导致不同部门利润率的平均化。所谓平均利润率就是社会一般利润率,即不同部门的特殊利润率的加权平均化,不过,这只是一种总的趋势。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为不同部门的职能资本家在自由竞争条件下分配利润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市场调节机制。当然,这不排除各部门内部的某些优势企业仍可以获得超额利润;(4)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的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成本价格+平均利润。生产价格的形成,使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在这以前是市场价格直接围绕价值运动,在这以后是市场价格直接围绕生产价格运动,不过,价值仍然是深层的基础。(5)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值得研究。

    7.信用制度和借贷资本的运动规律:(1)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产生资本的借贷关系和信用制度,从而使商品经济、货币经济进一步发展到信用经济。(2)借贷资本是以贷放为特征的资本商品,其所有权与使用权发生了分离,目的是为了获得利息,它的运行表现为双重的支出和双重的回流。所谓双重支出,就是货币资本家先把货币资本借给职能资本家,然后职能资本家再投放货币资本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谓双重回流,就是职能资本家通过生产经营先收回资本和剩余价值,然后向货币资本家支付贷放资本和利息。这个运动过程的顺利实现,一是要以职能资本的有效增值为基础,否则就无法还本付息,二是以信用作保证,否则货币资本家也不敢贷放资本。(3)利息是借贷资本的单纯所有权的收入,是职能资本家获得的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利息率一般低于平均利润率,在这个限度内,利息率的水平由资本的供求关系决定。(4)信用制度是借贷资本的实现形式,包括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商业信用是在商品交易中产生的信用,它是信用制度的基础形式。银行信用是银行提供的信用,是信用制度的高级形式。银行资本同产业资本、商业资本一样属于职能资本,要按照银行自有的资本获得平均利润。银行在商品经济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社会的货币资本的总管理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最精巧、最发达的产物,是社会范围的公共簿记。中央银行是整个信用制度的枢纽。(5)资本主义信用制度具有两重性的作用,一方面促进了资本的集中和运动以及世界市场的形成,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滋长了投机、冒险、欺诈行为,加深了资本主义的矛盾,促进危机的发生,同时又为向新社会的过渡创造了条件。

    8.股份公司和虚拟资本的运动规律:(1)信用制度的发展,必然促进股份公司的建立,使越来越多的资本采取股份资本的形式。股份资本是社会资本,股份企业是社会企业,在它里面,资本的所有权与使用权进一步分离,资本的所有权与劳动进一步分离。(2)股份公司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马克思当年就指出,股份公司标志着现代各国经济生活的新时代,它们是发展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强大杠杆,对国民经济迅速增长的影响估计再高也不为过。同时,股份资本是私有财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范围内的扬弃,是资本主义社会向新社会的过渡点,股份资本作为最完善的形式是导向共产主义的。(3)随着信用制度和股份公司的发展,必然产生各种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形成虚拟资本。其主要特点,第一,它不是投入生产和流通的现实资本,而只是现实资本的证书或纸制复本;第二,它是收入的资本化,股票、债券不仅可以获得固定的收入(股息、债息),而且可以作为资本商品出卖,获得更大的收入。(4)虚拟资本作为有价证券,它的价格形成有特殊规律,以股票为例,股票价格=预期股息额÷社会平均利息率。此外,股票的供求关系也是一个重要的甚至主要的因素。正因为这样,虚拟资本的积累与现实资本的积累之间的差别很大,一方面,现实资本的积累是基础,虚拟资本的积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现实资本的积累,另一方面,两者的积累又很不一致,虚拟资本的积累并不反映现实资本的积累,甚至相脱离。(5)虚拟资本的作用。以有价证券为代表的虚拟资本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证券市场为企业资本的扩大开辟了新的更有吸引力的融资渠道,为资本的自由转移和结构的调整提供了便捷的平台,还为国家进行财政和金融的宏观调控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同时虚拟资本又有一定的消极作用。

    9.地租和土地价格决定规律:(1)地租是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必然产物,是土地所有权借以实现的经济形式。资本主义地租是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的产物,是剩余价值的一种转化形式。(2)地租主要有级差地租、绝对地租以及垄断地租等形式。所谓级差地租,就是投在土地上的等量资本具有不同生产率而形成的地租。为满足社会需要而耕种的土地总是有差别的,由于土地的有限性和经营垄断,土地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是由劣等条件决定的,这就使中优等条件的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从而稳定地获得超额利润,形成级差地租。级差地租又有两种形式,由土地的肥沃程度、交通远近等横向差别形成的级差地租叫级差地租Ⅰ,由同一地块上多次投资的生产率差别形成的级差地租叫级差地租Ⅱ。所谓绝对地租,就是租种任何有所有权的土地都必须交纳的地租。所谓垄断地租,就是由对特殊的自然或社会条件的垄断地位而形成的地租。(3)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土地的所有权可以成为商品,进行交易。土地价格是资本化的地租,土地价格=地租额÷利息率,此外,决定土地价格的因素还包括土地的供求关系、土地资本的折旧及其增值和利息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土地属于国家和集体所有,其所有权不能作为商品买卖,但土地使用权可以进入市场转让,其转让费也要反映土地价格的决定规律。

    10.商品经济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1)商品经济是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其存在的经济条件,马克思讲了两条,一是不同的社会分工,二是不同的所有制(主要是私有制)关系。但他没有看到,即使是全社会范围的公有制,只要人们之间还存在经济主体的差别,商品经济就不会退出历史舞台,更何况多种所有制结构将在社会主义社会长期存在。(2)商品经济的历史作用具有积极与消极两重性。当然,在它必然存在的历史限度内,其积极作用无疑是主要的,但其消极作用也不容否认。这一点,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例外。社会主义制度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兴利避害,但不可能完全消除市场经济固有的弊端。马克思当年分析了商品经济的不少弊病,其中之一就是产生货币拜物教,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拜金主义。理论和实际表明,这是导致社会各种病态现象的因素之一。(3)马克思还分析了商品经济必将走向消亡的历史趋势。不过,他把这个问题看得简单了,认为一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就没有商品货币关系了。然而,他指明的商品经济社会将为自由人联合的共产主义社会所代替这个历史的大方向仍然是正确的。

    因此,深刻理解《资本论》关于社会化商品经济一般规律性的思想,对于深入认识市场经济的基础作用,自觉运用价值规律、货币规律、资本运行规律,建立和完善商品、劳动力、资本、土地等市场体系,更好地发挥价格、利润、利息、地租等市场机制的作用,搞好经济体制特别是金融体制和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坚持用“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指导市场经济,强化市场经济法制秩序,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充满活力、健康有序和卓有成效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简介]

    鲁从明(1935-),男,湖北武汉人,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3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