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三打坐要多久:杜聿明死前逼问国军最大共谍:你是不是共产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9 20:28:02

核心提示:杜聿明的怀疑,一直没有停止过,直到他1959年大赦,做了全国政协委员。杜聿明病逝前,郭汝瑰前去探望,他还抓住郭汝瑰的手说,我最后再问你一次,你当时是不是共产党?郭汝瑰断断续续地说,我们是属于政见不同。

凤凰卫视2011年1月29日《凤凰大视野》,以下为文字实录:

陈晓楠:1949年10月31号,蒋介石在他63岁生日这一天的日记里,这样写道,本日为余六十三岁初度生日,过去之一年,实为平生最黑暗、会悲惨之一年。而一年前的1948年5月20号,在为他举行总统就职大典那一天,蒋介石也曾经这样写道,心绪愁鬰,精神沉闷,似乎到处都是黑暗、悲伤、凄惨。的确,这一段时间蒋介石的心情可谓是坏到了极点,这不仅仅是因为战场上的节节失利,局势一日数变,一夕数惊,更是因为内部人的离心离德。而最令他震怒的还是自己的周围,竟然长期潜伏者共产党间谍。这其中不仅有他的侍从室侍卫段伯宇、段仲宇兄弟,更有国防部作战厅的厅长郭汝瑰。而郭汝瑰呢,被称为是打入国民党内部的最大的“共谍”。

田昭林:他这么大年纪,他对于中国古代的战例和一些名言、警语,他背诵如流。他作战的那个计划,国民党的军官只能看到一步两步,甚至于最多看到三步,就是说怎么样有发展,怎么有发展。他看到四步、五步、六步。

解说: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中,郭汝瑰率旅与日军反复争夺七天七夜而阵地不失,名扬军界,受到陈诚的器重。武汉会战中,郭汝瑰保卫武汉又不战于武汉的全新防御方案,更是获得陈诚的赏识。

田昭林(军事博物馆特约研究员):就是因为战略,就是防守武汉的计划的改变,而这是郭汝瑰的功劳,所以这样,陈诚就认为他高,所以在背后都说他好,所以顾祝同也想办法拉他,别人都说,顾祝同要挖陈诚的墙角嘛,何应钦也想拉他嘛。

王晓华(历史学者):正是由于他这方面的理论功底吧,就是他制订的一些作战计划,不但是蒋介石、顾祝同、陈诚这些人感到满意,就是包括当时这个美军顾问团,他有一个团长叫巴达维,就看到郭汝瑰制订的作战计划,都认为不错。

解说:郭汝瑰是黄埔五期的学生,他在黄埔读书时,正值国共第一次合作,周恩来、恽代英等共产党人先后在学校任职,并公开宣传共产主义。郭汝瑰深受影响,就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开始清共的时候,郭汝瑰秘密参加了共产党,并暗中筹划组织兵变,后暴动失败,郭汝瑰受重伤,堂兄郭汝栋送他去日本士官学校学习,他的组织关系也由此中断,日本学习期间,九一八事变爆发。

王晓华:作为黄埔军人又在日本学习,日本又是侵略中国,把东三省都占了,郭汝瑰这些人当时就表示抗议。日本方面就把他们抓起来了,关起来了,后来通过中日方面交涉,这些人就放出来了。

解说:有人继续留在日本,而郭汝瑰却选择了回国。回国后,他考进陆军大学,当时蒋介石自任陆大校长,郭汝瑰又一次当上了天子门生,陆大毕业后不久,郭汝瑰进了陈诚的第18军。由于善于谋划,才干突出,郭汝瑰得到陈诚的赏识,晋升迅速。抗战胜利后,郭汝瑰已置身国军上层,进入到国民党高层的郭汝瑰开始接触军政要员。这时他亲眼目睹到,国民党的腐败黑暗,并开始寻找机会设法与共产党恢复联系。

田昭林:如果郭汝瑰不是真正相信共产主义,如果他不是认为国民党腐败的肯定要垮了,那他也不会这样做,他认清了中国的发展前途还得共产党。在当时来比较起来是很明白,共产党多么地廉洁,共产党多么爱民,共产党多么精诚抗日。

解说:194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官至国民党军务署副署长的郭汝瑰,意外地和大革命时代的老朋友地下党员任廉儒重逢,郭汝瑰的人生轨迹由此改变。在任廉儒的安排下,他与中共在重庆的代表董必武秘密会面,希望重新回到共产党的队伍中去。但董必武认为,他在国民党内已身居高位,有利于获得国民党的绝密军事情报,便决定让郭汝瑰潜伏于此。此后的日子里,每遇到一些重要的战役,郭汝瑰都会将制定好的作战方案,报送蒋介石的同时,复制一份交给中共联络员任廉儒。

田昭林:他根据国民党军队所处在的位置,友军在哪里?都分布在什么地方,就是战略格局什么样的,然后又考虑到我党的,共产党那边的军队主力在哪里?哪些军队在哪里?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打起来以后,共产党军队得什么时候才能够调动过来,国民党可能进到什么程度,他考虑的很周到。这样的话做对计划来,你一看那它前面都是很好的,但是打到一定程度之后了,国民党的将官一般的看不出来了。在这个时候,人家共产党正好又知道你的计划,那这不就很明显,他的军队也能调动过来了,这个时候呢,那你就起码要吃亏。

解说:1946年9月,郭汝瑰进入国防部第五厅,任副厅长。负责编制和训练两个月后升任厅长,国民党中枢对郭汝瑰的赏识与日俱增。次年3月被授予作战厅厅长一职,任职作战厅厅长后,郭汝瑰周旋于陈诚、何应钦、顾祝同、白崇禧四个军事要人之间,如鱼得水。

王晓华:对山东解放区的这个进攻,郭汝瑰就通过这个王葆真,把这个计划就送出来了。这个计划当中就告诉他国民党准备对鲁南的这个解放区,发动一个大规模的一个进攻,或者一个包围吧,派了多少多少部队。他说有这个李天霞的整八十三师,黄百韬的整二十五师。还有,他说你们尤其要注意,还有这个整七十四师,就是张灵甫那个部队。

张灵甫原来他的计划是这样,以我这一个人占到这个孟良崮,因为是在山上嘛,我把枪什么的都架好了,你共军想打上来也不是很容易的。我外线有那么多部队,最多一天的路程就赶来了,就把你们所有的共产党的部队都消灭了,他是这样想的。但是他就没有想到,国民党部队当中的派系林立,你是校长跟前的红人,那你去打吧,就这样。后来是张灵甫(被)包围了以后,蒋介石命令他们去增援,这些人也打了,但是不卖劲,最后张灵甫就被消灭了。所以这个张灵甫被消灭呢,多多少少跟这个郭汝瑰的情报是有一些关系的。

解说:淮海战役前夕,郭汝瑰拿出了一套作战计划,当时杜聿明也制定了一套向山东共军进攻的计划,由于郭汝瑰的计划得到蒋介石、顾祝同的认可,杜聿明的计划并没有被采纳。

王晓华:他(郭汝瑰)这个计划呢,主要是个什么特点呢?就是说国民党当时是沿陇海线和津浦线布防的,他认为呢,就是把部队,所有的部队集中,把徐州这个重要的据点给它放弃了,把郑州、徐州,所有这个陇海线上的重要的几个据点,商丘啊,都给它放弃。所有的部队呢,集中在哪儿呢?集中到这个蚌埠附近,沿着这个津浦线两边布防,比如说我几十万部队都集(中),都一块儿搁在这儿,你共产党的部队来,你攻也攻不动我,你来得少了,我能把你消灭掉,他是这么一个计划。

解说:但是由于共产党的部队突然集结,淮海战役爆发,郭汝瑰的计划未能实行。

陈晓楠:三大战役之后,遭到重创的蒋介石似乎感到败势已难挽回,他一面盘算着借长江天险和共产党隔江而治,将上海作为第二战场的中心,一面作着退守台湾的准备。1949年3月1号,蒋介石到达上海之后呢,单独见了伞兵司令张绪滋和刘农畯等人,决定将伞兵部队从上海调往福建,然后去台湾。不过一个月后的4月15号,这个被蒋介石视为心腹的伞兵三团在驶离吴淞口之后,却宣布起义了。蒋介石后来才得知,策反刘农畯并协助伞兵三团起义的人,正是他曾经的贴身侍从,段伯宇、段仲宇兄弟。

解说:侍从室是蒋介石的权力核心机构,掌握军机、党政、人事大权,规模虽然不大,但是地位却凌驾于国民党政府各部门之上,侍从室的人不仅可以左右蒋介石对人事的罢黜,甚至可以决定将何种情报上呈给蒋,其影响性冠绝一时。

夏继诚(《打入蒋介石侍从室》作者):侍从室这个单位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多少人对它,就是一听到侍从室三个字敬而远之,包括像何应钦这样子的国民党的元老,都说侍从室是挟天子以令诸候。就是我们这些人都要听蒋介石的,蒋介石不直接找我们,就找侍从室。

解说:对于进入侍从室工作的人都要经过严格审查,蒋介石还要一一亲自会见,那么段氏兄弟,又是如何取得蒋介石的信任而进入侍从室的呢?

夏继诚:段(仲宇)老进侍从室,他是有一个人给他推荐的,是当时侍从室的主任叫钱大钧,钱大钧跟宋美龄的关系都是很好的,是国民党里,也是蒋介石很宠幸的一个亲信。他(段仲宇)是通过他(钱大钧)把他介绍进了侍从室的。

段仲宇(侍从室上校参谋95岁):凡是团以上独立单位的首长、领导任命之前,他(蒋介石)都要接见,还有一种他要调到他跟前去,调进侍从室,都要见过。

夏继诚:钱大钧就跟他(段仲宇)打招呼了,说委座对进侍从室的人要求很高,不仅要政治上要绝对忠诚、忠于党国,而且在生活上、仪表上都很讲究,礼节上各方面都很注意。

那么段仲宇因为他是黄埔,他是黄埔军校,后来叫中央军校,正规军校毕业,后来又陆军大学毕业,所以军事上面是个标杆,作为我们部队的用语,养成方面他非常讲究。所以他自己讲,他是在国民党里头的标准军人,是标准军人,你说他的个头也很好,仪表堂堂,是吧。生活上各方面,一穿上军装非常神气的。

解说:段仲宇,1934年毕业于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九期,五年后的1939年,他又考入陆军大学第十七期,之后留校任教官。1944年随远征军入印度,任驻印度总指挥部军务处科长、处长。同年从印度奉调回国后,得到侍从室一处主任钱大钧的保荐,再加上父亲段云峰同蒋介石是保定姚村速成武备学堂同学的这层关系,终于得到蒋介石的首肯,在侍从室呆了下来。

哥哥段伯宇却走上了另外一条路,段伯宇原本毕业于保定河北大学医科,但是学医并不是他的心愿,他从小就立志要做一名军人。当他从报纸上得知黄埔军校第一期招生的消息后,立即要去报考,可身为军人的父亲却坚决反对,认为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去参军,是条绝路,还不如学医来得实际些。

不过在河北大学就读期间,段伯宇因多次参加学生运动,被学校开除。抗战爆发后,他曾到太行山寻找八路军未果,后随国民党第三十二军南下。1938年春他只身奔赴延安,参加抗大学习。8月初,他返回原部队,由中共秘密党员王兴纲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一年后的1939年他在重庆见到了周恩来。

夏继诚:周恩来就当面交待他,就是说你这个父亲有很多社会关系,你想想有什么办法,能不能进到蒋介石身边去工作,段老段伯宇他自己告诉我说,我就说,我想了想可以,我得想办法要进去,但是要进去也很难,因为他说我这样子,那么蒋介石这个用人标准,一个是黄埔(军校),一个陆(军)大(学),一个浙江(人),我不是浙江人,我也不是黄埔,但是我要想办法进陆军大学,结果他就去考陆大。

解说:1943年10月,段伯宇考入陆军大学第七期特别班,经过两年多的学习,终于迎来毕业的一天。1946年3月10日,这一天是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七期在重庆举行毕业典礼的日子。蒋介石以校长的名义带领国防部长何应钦,军令部长徐永昌,以及在重庆的高级将领亲临学校主持典礼。

夏继诚:陆大毕业典礼上,蒋介石就去了,去了以后,就特别点名,段伯宇同学到上面来,不是讲别的人啦,就上去了,上去了以后,他(蒋介石)就问他(段伯宇),蒋介石当面问他,你父亲是干什么干什么的,当面就问,最后就问他,你陆大毕业准备干什么?段伯宇他也精得很,他说我报告校长,我写了一片论文,论文里就讲到我毕业以后要带兵,要打仗,我要和共产党较量较量,他要和共产党较量较量。

那么我当时就问段老,段伯宇,我去采访,我说你这么跟他说,他说我怎么不这样子写,我怎么能够潜伏得下去呢,我要长期埋伏啊,我必须要使他能够信任,不信任我的话,我不可能进侍从室,所以我故意写了篇毕业论文,取了个题目,叫做什么什么东西,专门提出那个跟蒋介石报告,我毕业以后要带兵打仗,要跟共产党较量较量,蒋介石听了很高兴,而且讲你们家门父子,你们一家三个陆大毕业生,在我们建国是很少的,你父亲是陆大,你弟弟陆大,你也是陆大,你们一门,一门当中三个陆大学毕业生,那在全国是极少的,所以蒋介石听了很高兴。

解说:受蒋介石召见不久,段伯宇就接到通知到军事委员会军务局报道。此时,侍从室已经在抗战结束后撤销,另设了政务局和军务局,由军务局统一掌管原先侍从室的业务。其实在此之前,段仲宇离开侍从室,就任上海港口副司令一职时就已经向军务局长俞济时推荐了自己的哥哥段伯宇。

段仲宇:是侍从室主任(俞济时)跟我谈话,你走了谁来接(替),跟我说。说你走了,谁来接(替)?这个我不敢这么说,我就说可以考虑这个人怎么样,然后他去审核,我介绍了我哥哥,我哥哥没有目标,他那时候没有说是一定到哪里去工作,我走了,我想侍从室那个时候任何时间都是很权耀的,我觉得他比我强。

解说:1946年6月,段伯宇随军务局从重庆到了南京,不久就晋升为少将,并被任命为剧务局第四情报科科长。

陈晓楠:情报科掌握着全国各地的形势报告和国民党内部的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方方面面的信息资料,每天都有大量的机密情报,从各个系统报上来,那么这让段伯宇有机会掌握大量的机密情报。

蒋介石当然怎么也不会想到,他亲自挑选的侍从参谋竟是共产党员,身居要职的段伯宇实现周恩来先前的战略部署的同时,利用自己在军务局的有利条件和部分陆大同学的联系,加强了策反工作,弟弟段仲宇在哥哥段伯宇的影响之下,也逐渐转向了共产党一边。1949年3月,在哥哥介绍之下,段仲宇秘密加入了共产党。

陈晓楠:1948年,中共上海局的地下工作者,获悉了蒋介石策划空军伞兵团南下出逃的意图,便派人和段伯宇取得联系,段伯宇和刘农畯同为陆大二十一期的同学,中共地下党指示,段伯宇以隶属关系和同窗之谊接近刘农畯。老同学见面,自然是非常地亲切和随意,但经过几次交往,刘农畯表明了心意愿意投奔共产党。段伯宇向刘农畯转达了中共上海局的指示,利用南撤之机在海上举行起义,然后掉头北上,直驰苏北连云港中共解放区。

解说:1949年4月14日,伞兵三团2500名国民党官兵在团长刘农畯的带领下,在上海前往福州的途中调转船头驶向青岛,将船直接开到了连云港中共解放区,宣布起义。

夏继诚:这个伞兵是天之骄子啊,对不对?这个伞兵起义还得了啊,那么当时就觉得,那么当时就怀疑段仲宇,所以这个汤恩伯召见他。

段仲宇:所以他(汤恩伯)才说那个话,你不要胡闹,胡闹我要杀你的头,他怎么走我怎么知道的,我有时候反问,好像我与他,我跟这个伞三团一点粘连都没有,工作关系,那一笔一笔的都有根据的,不该说的一句不说,不该亲手做的一个行动也没有,很干净、很利索,不能黏黏糊糊的。

夏继诚:汤恩伯也抓不到证据,对不对,只能警告他你不要胡闹,胡闹我杀你的头,有一点怀疑他了。后来他(段仲宇)又怀疑电话局窃听,中统窃听他的电话,后来他有那个中统站长,那个书里面写了,上海中统上海站的站长,两个人搞好关系了,搞好关系了以后就是这个事情,也就化险为夷了。

解说:段仲宇机智地躲过了一劫,伞兵三团起义五天后的4月20日晚,解放军突破长江天险,被视为固若金汤的陆海空长江立体防御体系一夜之间土崩瓦解。

郭汝瑰为中共提供绝密的军事情报,其实已有明眼人察觉,这个人就是杜聿明。早在1948年春,顾祝同任参谋总长时,杜聿明就曾对顾祝同说过,郭汝瑰与解放军有联系,反对郭汝瑰任第三厅厅长,顾祝同当时批评杜聿明,让他不要疑神疑鬼。

在淮海战役前夕,杜聿明就已经不再让郭汝瑰知道自己的作战方案,如果郭汝瑰知道了他就不再按原方案执行。

王晓华:有这么一个事儿,就是官邸汇报的时候,杜聿明他就不说,他说郭小鬼子在场,我就不说,顾祝同当时呢就劝他,因为顾祝同是他们的老师,都是黄埔的,他是黄埔的教官。杜聿明是一期的学生,郭汝瑰是五期的学生,说我们黄埔学生之间,黄埔之间不要闹,不要内讧,对吧,已经到这个地步了,如果我们自己再内讧,就没办法了。

杜聿明就说那他是共产党,那顾祝同就说了,你说郭汝瑰是共产党,可以,你拿出证据来,我们好向校长汇报。如果你拿不出证据,那就是在这个国难这个临头的,在这个关头吧,你自己搞内讧,那肯定是不利于团结,不利于作战的。

解说:淮海战役结束后,郭汝瑰向国防部递交辞呈,关于辞职的事,郭汝瑰晚年在自己的回忆录中有这样详细的描述,近来我多少有点敏感,觉得有人中伤我,蒋介石已经开始对我不信任,一想到万一事情败露,被严刑拷打、血肉横飞,确实有点不寒而栗,不如引咎辞职,早日离开,受怀疑的境地为好。

王晓华:国防部的这个作战厅,制订了这个徐蚌会战计划,后来包括这个淮海战役,国民党最后等于把主力全部丧失了。蒋介石这个人,他是要找这个替罪羊的,郭汝瑰就害怕,蒋介石会指责他,你们制订的计划,为什么我们每次打败仗,这个是一个问题,逃不了的。

另外这个跟这个郭汝瑰,单线联系的一个重要的人物就是我们前头说过的王葆真,带着郭汝瑰的情报,到上海以后,他被捕了。但是这个人呢,因为他参加过辛亥革命,在国民党内部有一点关系,再加上他就是打死都不说,没有把这个郭汝瑰给他暴露出来。但是郭汝瑰知道王葆真被捕了,他认为他在这个位置上岌岌可危了。

解说:杜聿明也曾直接向蒋介石明述,怀疑郭汝瑰是共产党,只是由于蒋介石太过信任郭汝瑰,根本没有把杜聿明的话当回事。再加上杜聿明又拿不出任何证据,他也只能是敢怒不敢言。

田昭林:杜聿明怀疑,但是他跟蒋介石说不行,为什么?有个笑话,故事,当时,他跟蒋介石汇报了,他就说什么呢?说郭汝瑰有嫌疑,因为蒋介石比较信任他,他说你怎么看有嫌疑?他说我就够,就是说廉洁的啦,说他比我还廉洁啊,他的生活这么俭朴,什么东西看见没有,蒋介石一听火了,就说了,那你说我们国民党里面,就都是贪污犯了嘛,廉洁就是国民党,就是共产党吗?杜聿明不好说了。

解说:杜聿明后来在《淮海战役始末》中曾这样写道,我想质问郭汝瑰,不照原定计划将主力撤到蚌埠附近,正在犹豫不决之际,见顾祝同等人都同意郭汝瑰报告的这一方案,觉得争亦无益,一个人孤掌难鸣,争吵起来,反而失去了蒋介石的宠信。

杜聿明的怀疑,一直没有停止过,直到他1959年大赦,做了全国政协委员。杜聿明病逝前,郭汝瑰前去探望,他还抓住郭汝瑰的手说,我最后再问你一次,你当时是不是共产党?郭汝瑰断断续续地说,我们是属于政见不同。

1949年12月11日,郭汝瑰以国民党二十二兵团司令兼七十二军军长的身份,率部在四川宜宾起义。

陈晓楠:郭汝瑰在晚年写成的《郭汝瑰回忆录》出版之后,在台湾引起了一片哗然,有人在惊愕之余,把这一股的怨水也泼到了郭汝瑰头上,大骂他是叛徒,有人甚至认为呢,没有郭汝瑰投共,国民党根本就不会败走台湾。

1997年,郭汝瑰因车祸去世,昔日国军战友各寄一张白纸给他的家人。不过鲜为人知的是,这位1927年就加入中共的老党员,在共和国成立之后的三十多年时间里,只有一个国民党起义军人的身份,直到1979年,他才被批准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段伯宇建国之后长期在外交部和科学院工作,2000年在北京逝世。而段仲宇如今已经是九十五岁高龄了,在南京一个干休所安度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