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哈伊尔 库图佐夫心得:董永故里与孝感建县由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4:25:18
董永故里与孝感建县由来

    现在的人们一般都认为孝感县是因为出董永这个孝子才建县的,其实并非如此。孝感建县是在董永故事发生后四百六十多年的南北朝时期,原县名孝昌,当时这地方属安陆县管辖。

一、清代学者认为“孝感”因董永得名

    前面我们考证了董永故事是发生在西汉晚期的,至于他是怎样迁徒到孝感来的,古书没有明确记载,眼下在孝感县很难查到证实的材料。近年来孝感编篡新县志,我们考察了现在居民姓氏,绝大部分都是明代初年从江西和本省麻城迁入的。其中也有董姓者,但族谱均未涉及董永事,自然不是董永后代了。目前能见到的古代文献资料明确地说到董永南来孝感的就是明末清初人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该书卷77孝感县云:“汉安陆县地,刘宋置孝昌县,以孝子董永名也。”另一位清代史地专家徐文范的《南北朝郡县表》在安陆郡下也说:“孝武帝(刘宋)孝建元年,因孝子董永析置孝昌,而立安陆郡。”徐氏又在重城郡下说:“重城郡属安州,引《舆地纪胜》旧经云,吉阳(今孝感县西北)县城,本名董城,因孝子董黯得名。”

    近代学者藏励和等人编的《中国古今人名大辞典》第1311页中记:“董永,后汉千乘人,少失母,奉父避兵,流寓汝南,后徒安陆……”这条记载虽未注明出处,资料当有所本,决不会是编者杜撰。但是这条资料是值得引起注意的,因为它明确地说出了“汝南”、“安陆”这两个古老地名。汝南郡为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所置,治所在今河南上蔡县西南,辖境相当今河南的颖河、淮河之间的地区,东汉移治所于平舆(今河南平舆县北),晋代移治悬瓠(今汝南县),南北朝时期,其治所辖地屡有变更。北魏占领时治所仍在悬瓠。由于中原地区战乱兵灾,许多士族和劳动人民逃迁到南方,他们难忘故土,因此东晋王朝和以后的宋、齐、梁等王朝常在其统治区内侨置中原州郡,汝南郡也曾侨置于今武昌县的金口镇,到刘宋元徽年间(公元477年左右)又在今河南信阳、罗山与今湖北大悟、应山的接壤处建过南汝南郡;梁天监年间也在这一带建过西汝南郡。那么,这个“汝南郡”,正好临近古安陆(包括今孝感县)。无论是汉初的汝南,还是宋梁的汝南,都是距离孝感不很远的,这就是说董永从家乡山东南逃,先至汝南逗留了一个时期,然后再翻越大别山来到古云梦泽畔的安陆(孝感)来落户,则是顺理成章的了。

二、《舆地纪胜》中说“孝感”因董黯得名

    孝感县始名孝昌县,是否因董永行孝之故,是值得研究的。因在《宋书·州郡志》、《隋书·地理志》、《新唐书·地理志》、《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等书均未涉及建县原因。只是南宋王象之的《舆地纪胜》有记载,该书卷77荆湖北路德安府条云:“孝感县,在府东一百三十里。旧唐志云,孝昌县,宋分安陆县置,武德四年置环州(后有人称澴州、澴阳),领孝昌、环阳二县,八年环州废,以环阳、孝昌二县属安州。图经云:因孝子董黯立名也。西魏置安州及岳山郡,开皇初废,以孝昌县属安州,后唐改孝感,避庙讳也。”又“沿革”云:“晋董黯碑,图经云即董城,在孝感县北一百三十里,昔孝子董黯家焉。故后魏大统十六年改为董城郡。然明州慈溪县亦有孝子董黯墓,唐徐浩所书碑碣见存,当考。”这里明确地说是董黯而不是董永。

三、“孝感”(孝昌)得名并非独指董永行孝

    从上述情况分析,笔者认为孝昌建县之始名,并不是因董永一人之故,这可以从孝昌的“昌”字得到一些解释,“昌”字《说文》训美也,《博雅》曰盛也,即美好昌盛之意。孝感县在汉晋为安陆县地,属江夏郡,旧传其地多孝子,除董永、董黯之外,东汉时有“扇枕温衾”的黄香(在今云梦、安陆境),三国时有“哭竹生笋”的孟宗(今孝感北部有哭竹港)。一个小地方出了四个大孝子,可谓多矣,故名曰昌。其实早在清代初年的孝感知县张擢士就说过:“环(孝感),孝子之渊薮也……孝感以永名,而孝感之孝子不独永也。”为什么后人只提董永不及其他呢?这可能是由于董永故事富于传奇性之故吧!

四、宋孝武帝建“孝昌”县的政治用意

    我们认为孝感始名孝昌,还有着更深的政治原因。公元420年南朝刘宋王朝建立后,到宋文帝元嘉三十年(公元453年),太子刘劭弑父(文帝)自立,改元太初。在封建社会这是大逆不道的罪行,历史上称为“元凶”。宋文帝的第三个儿子武陵王刘骏在西阳(黄冈与浠水间)地区的伍州起兵讨伐刘劭。以孝为号召,笼络人心,一时兵力大盛,自浔阳沿江东下,很快到达新亭(南京附近),打败了刘劭,做了皇帝,并且用孝为帝号,称为孝武帝,其年号也称为“孝建”。他的廿八年儿子都以孝字排名,如孝师、孝德、孝良等。由于孝武帝刘骏出于政治需要而提倡孝道,为了使“诸德之本”的孝在社会上蔚成风气,他从多方面宣扬和标榜孝道。所以,在孝建元年将安陆这个传说出了几位大孝子的地方的东部析置为孝昌县。

    孝昌建县至五代后唐的同光年间(公元924年),大约经过四百七十年才改名为孝感。那是因为后唐皇帝庄宗李存勖的祖父名国昌,“昌”字犯了国讳,因而改名。

五、另一个董孝子——董黯其人

    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特别提到孝昌建县的孝子故事是董黯。董黯和董永同在孝感县,很容易被人们误认为是一个人,今天孝感县人就是只知有董永,不知有董黯。然而根据有关文献资料考查,他们虽同处一县,但时代有别,一为西汉,一为东汉,其事迹差异更大。顺治《孝感县志》卷十六流寓云:“董黯字叔达,其先句章人,汉江都相仲舒裔孙也。事母孝,比邻王寄母以黯能孝讽寄,寄忌之,伺黯出,辱其母,黯恨寄,及母死,黯斩寄首以祭母。自陈于官,和帝诏释其罪,旌表异行,诏拜郎中,不就。后侨寓孝感,今邑北百三十里有黯墓。”句章即今浙江慈溪,董黯是怎样到孝感来的,不得而知,其居住地可能就是后魏的董城郡。《隋书·地理志》说董城郡治京池县,南朝刘宋时为司州南汝南郡,梁改为平阳,西魏改京池,隋曰吉阳。其范围大致在今孝感西北五十里之花园、王店一带与应山、安陆的部分地区,是以吉阳山(海拔328米)为中心建的县。该县大约建于梁初(天监三年,即公元504年),比孝昌建县要晚50年左右。据《元和郡县志》说:“吉阳县,本汉安陆县地,梁于此置平阳县,西魏改为京池县(属董城郡),隋大业二年改为吉阳,因县北吉阳山为名。”由此可知,梁平阳县是从安陆、孝昌两县划出部分地建县。唐以后吉阳县即不存在,其地可能仍归属原县管辖。故宋以后地理书记董黯事多言在孝感,则是正确的。

    董黯事迹在《艺文类聚》、《太平御览》中有记载。《太平御览》引晋虞预《会稽典录》说:“董黯事母孝,家贫采薪供养,母甚肥悦。邻人家富,有子不孝,母甚瘦。不孝子疾黯母肥,常辱之。黯不报,及母终。负土成坟境,杀不孝子置冢前以祭。诣狱自系,和帝释其罪,旌异行,诏拜郎中。”另《敦煌变文集·卷八孝子传》中亦载有董黯故事,内容同。《湖北金石录》载有唐吏部尚书徐浩题“汉孝子董黯之墓”碑。《孝感县志》亦记此碑,但墓地不可考。至于他为什么要迁到孝感来,则可能是因为母亲死后他杀掉仇人王寄,在故乡无以自处而远走他乡的吧!因为清《慈溪县志》记有董黯行孝事及其遗迹,如“孝子宅”、“孝子井”、“孝子寓亭”等,唯独没有孝子墓,这决不可能是疏忽遗漏,只能说明董黯是出走了,后半世并不在句章。

六、董永故居何在

    我们考证了历史上的孝昌建县,是因为这个地方先后出了董永、董黯等几位著名孝子而置县。但是董永却是传说中最早的一位孝子,而且又极富传奇色彩,天上神仙“七仙女”下凡婚配助织的神话,在民众中广为流传,以致人们只知的董永,而竟不知有董黯及其他孝子,因而“孝感”以董永行孝感天得名,就被认为是顺理成章的事了。那么他的家乡究竟在今孝感何处呢?根据清代的《孝感县志》记载:“汉孝子董永墓在城东董湖滨(亦即其生前住地),其左一墓为永父,即永鬻身以葬者也。”这个地方就是今孝感市城区东四公里老屋乡董家湖畔。早在明代就有两位孝感知县,亲到董家湖拜谒过董墓,并为之修建坟茔(墓地)和孝子祠。光绪《孝感县志》载明知县罗勉,曾修建董孝子祠。明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瞻仰董坟并赋诗:“佣身葬父孝名存,马鬣犹存汉代坟,冉冉春云长不散,曾迎织女到天门。”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知县黄巩主持修建董孝子墓,并写《修董孝子墓记》,首语云:“孝感县旧为安陆地,后置县,以孝子董永名。按图志、杂记、小说皆云孝子千乘人,丧母,汉季奉父避兵来居,家贫佣耕以养,父亡,以身贷钱始克葬。天降织女为织,以偿所贷,即腾空去。今县之董家湖有董父墓,即孝子贷身所营者,右稍南为孝子墓,与小说合,其信然也……。”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有孝感县人王兆俊(曾任贵州广顺府候补同知)在墓前竖立两碑。一为“汉孝子董公永之墓”,一为“汉孝子董公永先代之墓”。董家湖古为一湖泊,风光绮丽,旧时诗人有:“野花随地发,春水逐门生”,“水阔含秋色,峰青映远天”的佳句。所谓“孝感八景”的“董墓春云”就是这地方。现在湖沼早已变成良田,每到夏日稻菽翻浪,荷香四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