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洛维茨跟普雷特涅夫:惟楚有材:历史上湖南出了哪些名人(7)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3:30:53

惟楚有材:历史上湖南出了哪些名人(7)

http://book.sina.com.cn/  2011年12月06日 10:35  新浪读书微博   文章摘自《湖南人的性格读解》
  作者:常建   出版社:中国电影出版社
  本书简介:湖南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湖南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湖南也有钟灵毓秀的潇湘美景。湖南辉煌的明天,要靠湖南人身上那股霸气和傲气来实现。  从清末中兴名臣曾国藩到横刀向天笑的谭嗣同;从呼唤民众警醒甘蹈大……[连载内容]

  9月28日,古老的北京城笼罩在一片阴沉昏暗的风沙里。在宣武门外菜市口刑场上,竖立着六根木柱,木柱上绑着六位被捕的维新志士,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怕夜长梦多,怕外国干涉,便赶快处决这些人以绝后继,决定下午四时行刑。

  在行刑前,“六君子”面不改色,横眉冷对。谭嗣同面对行刑的刽子手高声朗诵: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大声呼罢,哈哈大笑,这等血性和精神,将行刑的刽子手笑得心里发毛。刽子手手起刀落,谭嗣同最终还是倒在了顽固派的屠刀之下,成为了因变法而牺牲的第一人。

  谭嗣同死后,大刀王五为他收尸。第二年,骨骸运回原籍湖南浏阳,葬于城外石山下,后人在他墓前华表上刻上一副对联,以表彰其不屈的精神:亘古不磨,片石苍茫立天地;一峦挺秀,群山奔趋若波涛。

  9.民国第一骁将蔡锷

  1. 军界豪杰蔡松坡

  蔡锷,今湖南邵阳人,原名艮寅,字松坡,1882年12月18日出生。蔡锷从小聪明过人。6岁读书,13岁即考中秀才,一时传为佳话。15岁时便从2000多名青年才俊中脱颖而出,考入设立于省会长沙的时务学堂。在这里,蔡锷认识了对他的一生具有决定性影响的人物,这个人就是维新派的先锋人物梁启超。

  时务学堂开办之后,两年间共招考三次,录学生200余名。蔡锷是同学中年龄最小的,但成绩却很出色,与李炳寰、林圭并称为三大高材生。梁启超对他特别赏识,勤加点拨,师弟之间建立了历久弥坚、终身不逾的深厚感情。

  戊戌政变发生后,湖南巡抚陈宝箴去职,时务学堂被迫停办。蔡锷先后到武汉、上海辗转求学。1900年回国参加唐才常在武汉组织的自立军反清起义,事泄失败,师友多人遇难。受到强烈刺激的蔡锷便不顾梁启超等人的反对,下决心投笔从戎。次年再去日本,改学陆军。

  1904年10月,蔡锷以优异成绩在日本士官学校第三期毕业,与蒋方震、张孝准并称“中国士官三杰”。

  回国后,蔡锷先后在江西、湖南、广西、云南担任军政要职,备受各方器重,此时的蔡锷名声已经传播开来。

  1911年夏天,蔡锷在云南编撰出版重要军事著作《曾胡治兵语录》。云贵总督李经羲奏准朝廷任命蔡锷为新军第十九镇第三十七协协统,此时正好武昌起义爆发。而昆明也发生起义,11月1日,起义官兵组成“大中华国云南军都督府”,蔡锷众望所归,被推举为云南都督。时年仅二十九岁。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建立。第二年10月,蔡锷奉命调往北京,在中央政府担任多项职务。当时,他对袁世凯持理解、支持态度,试图帮助袁世凯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但袁世凯利令智昏,欲自立为帝的野心日渐膨胀。蔡锷已看穿袁氏的鬼蜮伎俩,不为其利诱所打动,暗中盘算脱离袁的控制,在云南起兵反袁。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在北京称帝。19日,蔡锷成功摆脱监视,历尽艰辛,抵达云南昆明,与云南督军唐继尧等决策反袁。25日,蔡锷、唐继尧等宣布云南独立,组织护国军,武装讨袁。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护国战争爆发。

  1916年1月,蔡锷率军出征四川,与袁军进行坚苦卓绝的战斗。袁世凯人心丧尽,内外交困,做了83天皇帝后便一命呜呼。第二天黎元洪就任大总统。中华民国国体得以保持,护国战争取得了胜利。当时的中央政府任命蔡锷为四川督军兼省长。

  然而不幸的是,一代骁将蔡锷因患当时还属不治之症的喉结核,又戎马倥偬,尽瘁国事,已经病体难支。后东渡日本,入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部治疗。1916年11月8日,再造共和的一代名将蔡锷在日本逝世,时年仅34岁!

  2. 英雄与美人的一段传奇

  蔡锷一生将自己献给了近代的革命事业,就是这样一位名声赫赫的将军,却与一位青楼女子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历史上传为一段趣话和佳话。

  宣统元年,李经羲升任云贵总督,蔡锷跟着担任云南陆军协统。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爆发,蔡锷和滇军将校起而响应,一举光复昆明而被推举为云南都督。袁世凯深知蔡锷智勇深沉,不但是革命党中最优秀的人物,也是卓越无比的军事人才,所以千方百计将蔡锷诱进京师,软禁跟班。后来又接受首席谋士,“愿为帝王师”的旷代逸才杨度的建议,封蔡锷为“始威将军”,担任一些有名无实的职务,加以笼络。

  蔡锷终日无所事事,内心烦闷,便到当时的八大胡同走走,想不到第一次就碰到小凤仙。小凤仙,又叫筱凤仙,原藉浙江钱塘,光绪年间全家流寓湖南湘潭,父亲经商颇有所成,后因被不肖友人拖累而导致倾家荡产。小凤仙被父亲卖为奴婢,不久被卖到妓院,辗转到了北京。小凤仙谈不上是美人胚子,但却颇通文墨、喜缀歌词,特别是生有一双慧眼,能辨别狎客才华,因而那天一眼便认定蔡锷是一位非常人物。

  小凤仙一见来客就断定他不是一般寻常的狎客。略作寒暄后,问及职业,蔡锷诡称经商。小凤仙嫣然一笑道:“我自坠风尘,生张熟魏阅人多矣,从来没有见到过风采像你这样令人钦仰的,休得相欺。”蔡锷讶然道:“京城繁盛之地,游客众多:王公大臣,不知多少;公子王孙,不知多少;名士才子,不知多少。我贵不及人、美不及人、才不及人,你怎么就说我风味是独一无二的呢?”小凤仙不以为然地说:“现在举国萎靡,无可救药,天下滔滔,国将不国,贵在哪里?美在哪里?才在哪里?我所以独独看重你,是因为你有英雄气慨。”蔡锷故作不解地问:“何以见得?”小凤仙叹息道:“我仔细看你的样子,外似欢娱,内怀郁结。我虽女流之辈,倘蒙你不弃,或可为你解忧,休把我看成青楼贱物!”

  蔡锷与小凤仙经过几番接触后,蔡锷便把自己不能离京的苦恼告诉了小凤仙。于是在小凤仙的精心策划下,二人演出了一段经典的“双簧戏”。

  蔡锷与小凤仙表面如胶似漆,蔡锷到处扬言要为小凤仙建造华屋。蔡锷的举动惹恼了原配夫人刘侠贞,她对丈夫又是指责,又是劝戒:“酒色二字,最是戕身,何况你身体欠佳,更不应征花逐色。大丈夫应建功立业,留名后世,怎能寄情勾栏,坐销壮志呢!”蔡锷恼羞成怒,先是把家具打得稀烂,接着又对刘侠贞拳脚交加。袁世凯得到了消息,派王揖唐和朱启铃两人前去调停、慰问,也不得要领。

  袁世凯听到蔡宅乱七八糟,不屑地说:“我道蔡锷是个干练之才,可参与国家大事,谁知道治家都还不妥贴!”大大松懈了对蔡锷的戒心。蔡锷继续在小凤仙的香闺中留连往返,刘侠贞天天大哭大闹。蔡锷扬言要把小凤仙接回家来,刘侠贞就说:“既然如此,我回湖南老家好啦!让你们称心如意吧!”刘侠贞不惜与丈夫决裂,蔡锷嚷嚷着要休掉这个泼妇。蔡老太太一开始就站在儿媳一边,经常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数落儿子的不是,并说严冬将届,北方天气大冷,老年人实在吃不消,倘若媳妇要回老家,她老人家也要一齐南归。就这样,蔡老太太和刘侠贞离京南下。过了许久,等蔡锷也趁机离开虎口,袁世凯这才恍然大悟,这是他们母子、夫妻,还有小凤仙使出的一条苦肉计,而小凤仙正是这条计谋的主要角色。

  3.为国民争人格

  蔡锷以起兵反对袁世凯称帝而名垂史册,不幸英年早逝。在他的追悼会上,他的恩师梁启超先生沉痛地说他之所以反袁是“为国民争人格”。

  1915年8月,在袁世凯的操纵下,要求袁世凯称帝的舆论已甚嚣尘上,先有“筹安会”,后有“全国请愿联合会”,甚至还出现了妓女请愿团、乞丐请愿团等。在这样的形势下,为早日离开京城,蔡锷韬光养晦,一方面终日沉湎于八大胡同以迷惑袁的耳目;一方面领衔签名支持帝制,使袁对他深信不疑。因此,后来袁的统率办事处才会责问他为什么反复无常,他坦然答复:

  “国体问题,在京能否拒绝署名,不言而喻。若问良心,则誓死不承……若云反复,以总统之信誓旦旦,尚可寒盟,何论要言!”

  其实袁世凯对蔡锷的能力非常推崇,袁曾对身边的亲信说 “此人之精悍远在黄兴及诸人之上,即宋教仁或亦非所能匹”。现在远走高飞必为心腹大患,并感叹“纵虎出柙”,言辞之间隐有悔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