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奶茶:文言文重点篇目复习知识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1:33:45

八上文言文重点篇目复习知识点

 

《三峡》(郦道元 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
  1、 文学常识:作者:郦道元 , 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 。《三峡》一文出自《水经注》这是记叙我国古代水道的一部地理书。
  2、实词:自:从。 嶂:像屏障一样的高山。 曦月:阳光,月亮。
  襄:漫上。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御:驾。 献:山峰。 良:实在、真。
  肃:寂静。 属:连续。 引:延长。 绝:消失。
  清荣峻茂 素;白色。旦;早晨。
  3、特殊用法:奔:飞奔的马。 湍:急流的水。
  4、 区别:
  属:属引凄异(连续) 绝:久绝(消失)。 自三峡……(从)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类) 绝 献:极 自非……(如果)
  属予作文以记之(嘱咐)。 阻绝:断
  5、通假字:阙;同“缺”,中断。
  6、重点句翻译: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7、理解性背诵:
  1)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写山高峻的句子: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写夏水的句子:

(1)写水势凶险的句子: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2)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4)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5)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6)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8、中心内容及结构:文章先写三峡地貌,(总写)(第一段)再写三峡四季壮丽景色,表现作者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分写)
  9、运用:(1)2003年6月,世界人民见证了“三峡蓄水315”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象,郦道元所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三峡秋日的凄异景象将一去不复返。
  (2)由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一诗句,你想到《三峡》中与此意境相同的句子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10、探讨:(1)文章为何先写夏而后写春冬、秋,春冬为何放在一起写?
  (2)文章第一段写山,第二段写水,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写山的特点,为写水设置了条件或为下文作铺垫,山高水的落差大,水速自然急速。)
  11、欣赏:(1)你喜欢文中那一点?说出喜欢的原因。如;用词精当,趣;表愉快心情。或引用渔歌起反衬作用。
  (2)本文语言精致、洗炼,用语俏丽贴切,选一点分析。
  (如:描写三峡深秋清幽静寂,说明人们感伤程度。如:描写三峡春冬时,因急流险滩,雪浪飞溅,故以“素”字修饰“湍”,因潭水澄碧,深沉宁静,故以“绿”字修饰“潭”字。)
  

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南北朝]
精要笔记: 
(1)写普通山川之美,清丽自然,浑然天趣,表露居身其中的欢乐、愉悦、悠然自在之情。 
(2)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视“清流见底”,又平看“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又分“晓”,“夕”两层来写,一句一景,次第井然。同时注意了山水的相映、色彩的配合、晨夕的变化,动静的结合等。 
(3)高峰为静,流水为动;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
一、解释下列词语:         答案
1五色交辉               交相辉映
2四俱备                 季
3晓雾将                消散
4未复有能其奇者       参与,这里指欣赏
二、翻译句子
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巍峨的山峰直插云霄,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3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4实是欲界之仙都          实在是人间天堂。
三、简答:
1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情。
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言外之意是自从南朝谢灵运以来,只有自己才会欣赏这种奇境。表达了作者对谢灵运的仰慕之情,又抒发了欣赏山水时不同凡响的审美感受,以及自我欣赏、自鸣得意之情。

《记承天寺夜游》
     一、作者:苏轼,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学过他的文章有《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密州出猎》
   二、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念:考虑,想到 寝:睡 但:只是 相与:共同,一起
   闲人:清闲的人 空明:形容水的清澈透明。 户:窗户
   水(月光)中藻、荇(水草,这里指竹子和柏树的影子)交横 。
   三、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张怀民也没睡,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散步。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光照在庭院中,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和荇(水草)。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哪一夜没有月亮呢?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很少有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四、填空
   1、全文以“月光”为线索,依据作者的行踪,以诗的笔触描绘了夏夜月光图,创设了一种清冷皎浩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旷达心境。
   2、文中描写月光美景的语句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语句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主旨句)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的复杂感情。(旷达胸怀)(1)贬谪悲凉。(2)人生感慨。(3)赏月喜悦;(4)漫步悠闲。
   五、结构: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请按不同的表达方式划分层次,并写出各层次大意。
   记叙 描写 议论。
   第一层:(1-3句)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庭院漫步。(表达方式是叙述,交代清楚了时间、地点、同游者、游历的缘由)
   第二层:(4句)观月赏景。(写景、描绘月夜庭中美景)
   第三层:(最后3句)月夜问天,自喻闲人。(庭中月色或月光如水,议论,点出作者旷达乐观的襟怀)
   六、思考1、你是如何理解文中“闲人”的含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尽在其中。(或表现作者虽遭贬谪仍强作轻松愉快的复杂心情。既有由赏月咏月而发的自豪自慰,又有为'闲人'的境遇而生的惆怅和苦闷。)
   2、文章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旷达(豁达)乐观的胸怀。
   3、 作者游承天寺的原因:月色入户,无与为乐。
   五、欣赏、“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段写出了月光和竹柏倒影的什么特点?点染出一个怎么样美妙的境界?
   (此句用比喻手法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陋室铭》(刘禹锡 唐)(2002年河北省中考题)
   ①《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③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003年河北省中考理解题)
   ④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⑤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⑥《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孔子云:何陋之有?
   ⑦作者在文中结尾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话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⑧《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爱莲说》 (宋代哲学家 周敦颐)(2001年河北省中考阅读题)
   一、 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3 分)
   1、 益: 副词,更。 2、 植:树立。   3 、鲜:少。 4、濯:洗涤。 5、亵:亲近而不庄重。  6、 妖:妖媚。 7、蕃:多   8、宜:应当 9、独:只,仅
   二、翻译:
   1、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只爱莲花,(因为它)出于污泥却不受污染,在清水中洗净后却不妖冶。
   2、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芬芳远播。(就)更显清香,高高地洁净地直立在那里。
   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能轻易地玩弄它。
   4、噫 !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唉!爱菊花(的人),(从)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过。
   三、“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照应了上文的“世人甚爱牡丹”。结尾这一句感叹表达了作者对追求逐利(追求富贵、贪慕富贵)、趋炎附势的世风的鄙弃。
   四.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课文中的“牡丹”、“菊”、“莲”分别象征什么样的人?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1) 牡丹---“ 花之富贵者“象征:追求功名、富贵的人。
   (2) 菊---“花之隐逸者”象征:不趋炎附势的隐士。
   (3) 莲---“花之君子者”象征:品行高尚的贤能之士。
   (思想感情)答: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五、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莲“不染”“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净植”“不可亵玩”的特征所代表的可贵品质。
   答:莲花代表的可品质是:质朴、高洁,胸怀豁达,品行无邪;不拘繁文苟礼,美德广布四方,独立自主,威严不可亵渎。
   六、本文概括莲花高洁品质的句子的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全文的中心句是:花之君子者也。
   七、本文所用的修辞有:排比、设问、比喻 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 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
   补充说明:上文之字的标号①③④⑤的意思都是结构助词,的。②⑥⑦⑧的意思都是结构助词,无义。本文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用菊正衬莲,用牡丹反衬莲。文章的最后一段运用了多种句式:分别有感叹句(噫 !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设问句(莲之爱,同予者何人?)陈述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理解背诵:①周敦颐《爱莲说》:咏莲名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②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③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④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
   ⑤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003年河北省中考理解题)
   ⑥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香远益清。
   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莲,花之君子者也。
   ⑦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桃花源记

1、作者:陶渊明,朝代:晋宋诗人,散文家。本文选自《陶渊明集》。还学过他的文章有:《归园田居》(其三)《饮酒》《五柳先生传》等
   2、文章知识:(1)线索:渔人(武陵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发现——访问——离开——再寻,贯穿起来。(2)顺序:时间先后
   3、重点字词、(1)通假字:要通“邀”,邀请。
   (2)古今异议:交通,交错相通。 无论:不要说,要不必说。
   妻子:妻子和儿女。 绝境:与世隔绝之地 。 鲜美:鲜艳美丽
   (3)一字多义:志: 处之志之; 标记,寻向所志。
   (4)重点词:欲穷其林穷:穷尽。 具答之具:详尽。 悉如外人,全部、完全。
   咸来问讯咸,都。 黄发(老人)垂髫(小孩),并怡然自乐,都。
   4、成语:(1)世外桃源:与世隔绝,没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后用此成语指虚构的超脱现实的安乐美好的地方。
   (2)豁然开朗:豁然,开阔明亮的样子。形容有狭窄阴暗突然变为开阔敞亮。也比喻心理突然悟出道理而感觉明朗。
   (3)无人问津;津:渡口。没有人来问渡口。后用此成语比喻没有人过问受到冷遇。
   (4)落英缤纷;落英:落花。缤纷:繁多凌乱的样子。鲜花纷纷飘落,形容春天美好的景色。也指花儿凋谢的暮春天气。
   5、理解背诵;(1)本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桃花林奇异景象)的语句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本文中是什么吸引渔人'欲穷其林'的?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3)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2003年河北省中考填空题)
   (4)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宁的句子: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5)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人民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或: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6)本文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 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7)本文'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人为何叹惋不已?问今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8)交代桃源人来历的句子: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5、思考、(1)本文中第三段描写了桃花源人社会风尚的哪两个方面?(简答):生活幸福;民风淳朴。
   (2)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社会?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
   (3)从文章那些地方知道内容是虚构的:从“桃源世界”,结果“不复得路”,而后“无人问津”可知。
   (4)虚构目的:描绘无剥削,压迫,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宁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同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作者和广大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5)作品意义:尽管这种理想不可能实现,但它体现了人们的追求和向往,也反映出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
   6、讨论、 回答下列问题
   1、 为什么“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设下悬念,使故事更加离奇)
   2、“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世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它呢?
   (为了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广大人民的意愿。或:为了寄托美好理想,追求自由生活)
   3、 渔人离开桃源后,还写太守与刘子骥先后探访未果的情形的作用是什么?
   (① 增添神秘色彩。②暗示这是一个虚构的无法实现的理想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