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jart真假:西柏坡精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9 15:47:36

西柏坡精神刍议

  西柏  

弘扬西柏坡精神

坡时期,毛泽东思想继续得到丰富和发展,包括军事思想、战略战术思想,特别是建立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多党合作制度的思想,以及从国情出发,走中国式的建设道路,通过建设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都得到了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西柏坡精神,不仅是我们党,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特别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发扬光大。  时值党中央进驻西柏坡50周年,西柏坡——这个党领导的“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自然成为人们瞻仰的必去之地,西柏坡精神也自然成为专门研究者的热门话题。

本质上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

  石  

弘扬西柏坡精神

家庄市社会科学院夏月娥主编的《建设一个新世界》一书指出,内涵是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本质属性的总和。我们认为可以这样表述:西柏坡精神是中国无产阶级在革命即将取得全国性胜利的历史转折时期所表现出来的既善于破坏旧世界、又善于建设新世界的革命精神,它既是对中国共产党传统和优良作风的概括和总结,又是中华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升华。

领袖集团集体智慧的结晶

  中共河北省委党校常瑞平撰文指出,什么是西柏坡精神呢?其基本内涵十分丰富,包括万众一心的团结精神,自强不息的赶考精神;团结进取的大无畏精神等。它是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以周恩来、朱德、任弼时、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组成的领袖集团集体智慧的结晶。

一、精髓是实事求是

  唯  

弘扬西柏坡精神

物辩证法认为,革命精神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一定的客观物质条件,只有建立在一定的客观物质基础上的革命精神,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影响力和促进力。西柏坡精神作为历史的产物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后人不论从何种角度去概括总结,都不能超越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周恩来同志曾经指出:“西柏坡是毛主席和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指挥三大战役在此,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此。”三大战役和七届二中全会都是决定中国前途和命运的大事件,在西柏坡这个农村指挥所里,党中央,毛主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吹响了彻底埋葬蒋家王朝,建立新中国的号角,这就是历史事实;人民革命力量发展壮大,革命形势急剧高涨,群情振奋,胜利在望,这就是革命精神产生的客观物质条件。  正是在如火如荼的革命高潮中,产生了两个“敢于”(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两个“善于”(善于破坏旧世界,善于建设新世界)的科学精神,两个“坚持”(坚持依靠群众,坚持团结统一)的民主  

弘扬西柏坡精神

精神,两个“务必”(务必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创业精神等多种革命精神,但这些革命精神的精髓只能是实事求是,是实事求是在不同方面的表现。正确地分析敌情、我情、友情,适时作出战略决战的决策,动员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光辉思想;正确分析中国国情和革命胜利后的形势,提出夺取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因此务必要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光辉思想;深入调查研究,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建立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前方打老蒋,后方搞土改、建政权等无不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光辉思想。总之,实事求是是研究西柏坡精神的指导思想,也是西柏坡精神的精髓。

二、本质特征是两个“敢于”、两个“务必”

  毛泽东  

弘扬西柏坡精神

同志曾指出:“对于物质的每一个运动形式,必须注意它和其他运动形式的共同点。但是,尤其重要的,成为我们认识事物基础的东西,则是必须注意它的特殊点,就是说,注意它和其他运动形式的质的区别。”①革命精神是在继承和发扬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的,后者是包容了前者,因此,历史愈向前发展,革命精神的内容愈丰富。不,“注意它和其他运动形式的质的区别”,就只能笼统的称为革命精神,而不能区别为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了。  研究西柏坡精神的本质特征,就是具体分析西柏坡精神产生的历史条件。西柏坡精神是在战略决战的殊死搏斗中产生的,是夺取全国胜利的前夜产生的,是党中央在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的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因此,西柏坡精神有大决战硝烟的洗礼,有迎接胜利喜悦的撞击,有摧毁旧政权、建设新政权的各种困难的挑战,有长期从事农村工作得心应手、炉火纯青经验的升华。这一历史阶段虽然短暂(不足一年,连同中央工委在西柏坡的活动不到两年),但由于这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时刻,是中国历史上最生动、最活跃、最威武雄壮的一幕,因而,这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革命精神更具有创造力和表现力,应该有别于被逼上井冈山产生的井冈山精神,有别于被迫踏上长征路的长征精神,有别于极端困难条件下依靠自力更生发展壮大产生的延安精神。  党中央  

弘扬西柏坡精神

进驻西柏坡期间,解放战争已进入第三年,敌我力量对比虽然在数量上仍然表现为敌优我劣,但如果加上人心向背和质量对比,我则已占优势。正是这种形势下,我们党发出了“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号召,用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鼓舞人民,藐视敌人,夺取胜利,毅然发动了三大战役,展开了空前决战;三大战役胜利后,夺取全国胜利己成定局,面对纷杂万端的社会矛盾,我们党一方面要求全党、全军再接再厉,将革命进行到底,不要半途而废,另一方面提出两个“务必”,要求在夺取政权后,警惕糖衣炮弹的袭击,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两个“敢于”体现了大无畏的英雄革命主义精神,两个“务必”体现了积极进取不断革命的精神。这两种精神贯穿于党中央在西柏坡期间革命斗争的全过程,成为最突出的特点,并且两种革命精神互相辉映,相得益彰,成为夺取胜利,迎接解放,战胜困难,实现转变的强大精神支柱。这一时期还有许多鼓舞军民奋斗的革命精神,诸如,着眼大局服从大局,全心全意依靠人民群众,坚持团结统一,善于破坏旧世界、善于建立新世界等革命精神,这些革命精神是以往革命精神的继承和发扬,是围绕两个“敢于”、两个“务必”革命精神的展开,并为其服务的。总之,西柏坡精神尽管有多种概括,但其本质特征,应该是两个“敢于”、两个“务必”。

三、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升华

  党在领导革命斗争中产生的精神总是一脉相承的,这是由党的事业是在连续不断中开拓前进,后一时期总是包含前一时期斗争成果的客观规律决定的。一种革命精神一旦形成,就会转化为巨大的精神财富,具有长久的影响力。因此在概括某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革命精神的涵义时,总会包含以往革命精神的成分。如井冈山精神包含着坚定的理想信念,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血肉相连的党群关系,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长征精神包容着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坚韧不拔的英雄气概,维护团结统一的高尚品德,联系群众艰苦奋斗的崇高思想;延安精神包含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爱国主义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由于历史条件的不同,其中各自包含的理想信念、艰苦奋斗、联系群众等革命精神都有其特定的内涵,但在其表述上却很难分开,且这些革命精神都是用实事求是这根红线,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大目标联在一起的,本质上是一致的。  革命精神一脉相承的特点,决定我们在概括西柏坡精神时,应着眼于继承、发扬、发展、创新。所谓继承和发扬,就是看党中央在西柏坡这个历史阶段,有哪些老的、好的传统和精神发扬光大了;所谓发展创新,就是看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哪些是新产生出来并形成巨大影响力的思想作风。继承和发扬了的革命精神,发展创新的革命精神,结合起来才能构成西柏坡精神的全部内涵。  总之,西柏坡精神是党直接从事武装斗争20余年积累了丰富斗争经验的产物,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重大历史转折关头的一次大检验、大总结、大发展,是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锻造的革命精神的一次大升华,它的内涵十分丰富,在注重研究它的本质特征时,必须历史地、全面地概括它的全部内容。

四、全党精神风貌的集中反映

  西柏坡精神是与西柏坡紧紧连接在一起的,这是因为党中央在西柏坡,党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在西柏坡,西柏坡同井冈山、延安一样是革命圣地。但是,如果仅仅考查西柏坡的地理环境、战略地位、风土人情,研究西柏坡军民的精神风貌,并据此概括西柏坡精神,那是不完全的。因为,西柏坡和井冈山、长征路、延安的特定的时代条件和地理环境不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是敌强我弱对比悬殊的条件下,红色政权被四面包围或者被迫实行战略转移的特定环境下产生的。艰难困苦的环境要求党领导下的军民,以顽强的革命意志,坚毅的革命精神,顶住压力,战胜困难,求得生存和发展,因此,与之相适应的革命精神是被逼出来的,有自发产生,逐步发展的特点。而西柏坡精神则是党已经取得了战略决战主动权的条件下产生的,它汇集了党的传统的革命精神,反映了党进行战略决战的决心,体现了全党和各解放区军民的精神风貌,具有主动性、集中性的特点。  党中央在西柏坡期间,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进入高潮,战略决战战场上军民浴血奋战,第二条战线的斗争持续不断,解放区人民分田地、建政权全力支援前线,国统区人民抗税反暴此起彼伏,这些汇成了时代的最强音,产生了伟大的时代精神。因此,西柏坡精神是伟大时代的产物,是全党和全国人民革命精神的象征。党中央所在地的军民固然在创造和实践着党的革命精神,并且成为全党和各解放区军民的典范,但如果仅从当地的环境和当地军民的奋斗中,概括西柏坡精神,会局限思路阻碍眼界,不能深刻揭示西柏坡精神的内涵。

五、具有指导现实、昭示未来的不朽意义

  革命精神是一笔财富,具有凝聚党心、军心、民心的巨大作用。概括西柏坡精神,既要尊重历史,总结出反映当时时代特征的革命精神的内涵,又要遵循历史为现实服务的方针,挖掘出在当时产生,但对现实和未来都有指导作用的革命精神的内涵,以使其成为中华民族永久的精神财富。  凝结在西柏坡精神中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有的是我国传统美德的反映,如艰苦朴素、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等;有的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如爱国主义、维护国家统一等;更多的则是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革命精神的汇集和发展,如坚定信念、敢打必胜、求真务实、艰苦奋斗、服从大局、联系群众等。这些精神对夺取三大战役的胜利,对解放全国大陆,对顺利实现工作重心由农村向城市的转变,对建立和巩固新生政权,对恢复国民经济都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由于这些精神并非一时一地的产物,而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财富,因而能够产生广泛影响,具有强大生命力,乃至对新时期推动四化建设,对在改革开放和实行市场经济中保持清醒头脑,对在取得改革开放巨大成就时刻跨入二十一世纪,迎接更大的挑战,都具有不朽的重要意义。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革命精神是十分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他还将我党、我军在长期斗争中所形成的革命精神概括为:“革命和拼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③应该说,在西柏坡革命精神中,“五种革命精神”都有体现,而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服从大局、严守纪律、自我牺牲的大公无私精神,密切联系群众、坚持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则表现的更为突出。  西柏坡精神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样,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历史的长河中,它们作为不朽的丰碑,将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振兴中华而拼搏奋斗的精神支柱。

编辑本段思想内涵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开拓进取精神

  西柏坡时期,革命形势迅猛发展,我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已转入全国反攻,是否敢于不失时机地发起战略决战,将革命进行到底,是党在西柏坡时期面临的一个历史性课题。中共中央发扬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精神,不失时机地组织了伟大战略决战,歼灭了国民党赖以维护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大大加速了中国革命胜利的进程。针对蒋介石1949年《元旦文告》发动的“和平”攻势和当时国际势力提出的“划江而治”的主张,毛泽东号召全国人民“将革命进行到底”,在全国范围内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不使革命半途而废,显示了中共中央在复杂的政治风云和决定中国人民前途和命运的历史关头,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彻底精神,这是一种抓住机遇,顶住压力、挑战,争取最大胜利的革命进取精神。

坚持依靠群众,坚持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

  西柏坡时期,中共中央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地发动农民群众参加伟大的解放战争,为战争的胜利提供巨大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要加强党内的团结统一,克服存在于党内的某些无纪律无政府状态,为争取革命的最后胜利并顺利实现两个“转变”提供了组织保证。这是中共中央面临的又一重要课题。为此,共产党依靠群众、发动群众,进行土地制度的彻底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参战和生产的积极性,使解放战争“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的条件”。同时党中央把加强纪律性和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作为具有重要意义的事情来抓,先后作出了建立报告制度、健全党委会议制度等决议、决定,要求克服依然存在着的某些无纪律、无政府状态,克服地方主义和游击主义,将一切可能和必须集中的权力集中于中央和中央代表机关手中,达到全党、全军在政策上、行动上的高度统一,并要求把加强纪律性与发展民主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坚持依靠群众、坚持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

戒骄戒躁的谦虚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在西柏坡时,中国革命即将全面胜利。执政问题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提到党中央的议事日程。共产党人会不会变成李自成?能否避免重蹈“其亡也忽”的历史覆辙?能不能经受得住胜利与执政的考验?这关系到革命成果能否巩固,社会主义目标能否实现,中国式的建设道路能否走下去?在解决这个重要课题时,毛泽东在中央七届二中全会上向全党敲起警钟:“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在他看来“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革命以后的路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毛泽东坚信:“我们有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武器,我们能够去掉不良作风,保持优良作风。”在离开西柏坡前夕和进驻北平途中,毛泽东多次强调:我们是“进京赶考”,发誓“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所有这些,蕴含了对共产党人理想、宗旨、奋斗目标和作风风范等极为丰富的时代要求,科学地回答了共产党人应怎样经受革命胜利和执政考验的历史性课题,为共产党在执政条件下如何防止腐化变质,永葆革命者本色,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编辑本段西柏坡精神的基本特征

彻底革命性

  1.军事上将革命进行到底。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蒋介石凭借军事上的优势,出动160多万军队,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毛泽东洞察形势,以大无畏的革命胆略,不被国民党汹汹气势所吓倒,与国民党反动派针锋相对、坚决斗争,并且提出人民解放战争分为防御阶段、进攻阶段、决战阶段等三个阶段的理论。在解放战争的第一个年头,以防御为主,歼灭国民党军队正规军98个旅78万余人,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和重点进攻。接着又以大无畏的革命胆略敢于斗争、敢于反攻,开始了战略反攻阶段。人民解放军遵照毛泽东同志的战略部署,刘邓大军强渡黄河,挺进大别山;太岳兵团强渡黄河,挺进豫西地区;华东野战军挺进鲁西南,三支大军打到国民党区域,转入外线作战,拉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1948年5月26日,毛泽东从阜平县城南庄移驻西柏坡后,运筹帷幄,在国民党军队数量上占优势的形势下,敢于战略决战,组织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1949年元旦,毛泽东发表元旦献辞“将革命进行到底”,旗帜鲜明地提出“敌人不会自动消灭”,告诫人们不要象寓言中的农夫可怜冻僵的毒蛇,而要“坚决地主张彻底消灭反动势力,彻底发展革命势力”,“建立人民民主共和国”,把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进行到底。当国民党政府拒绝了和谈协定,毛泽东、朱德于4月21日向全军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保卫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中国人民解放军奋勇追歼国民党残敌,至1949年12月,解放了除西藏以外的中国大陆,把胜利推向全中国。纵观整个解放战争的历史,每个战略阶段、每次战略决策,全部体现着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2.政治上的不断革命。在我党历史上,西柏坡时期是中国革命形势急剧变化的伟大时期,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最后胜利的关键时期。毛泽东总是站在历史的潮头,以跨越时空的目光洞察世界,不断用马克思主义的不断革命论,及时指导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第一,全面否定封建专制,实行民主政治。  第二,彻底消灭盘根错节的封建半封建土地制度。  第三,高瞻远瞩,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的伟大转变。  第四,敲响“警钟”,告诫共产党人时刻警惕“糖弹”的攻击。  第五,不断地调整政策,提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的著名论断。

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西柏坡精神是中国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它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样,都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为内在动力。目标明确,表现坚定、持久。

具有明显的时代性

  西柏坡精神只有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历史转折时期才能形成,而且只有在这个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时期,才能集中地表现为善于破坏旧世界、善于建设新世界的革命精神,它是对长期以来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精神的概括和总结。  西柏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军队和人民,在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和建设新中国的伟大实践中表现出来的革命精神,它既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革命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又是对未来的昭示,激励人民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

本质特征是两个“敢于”、两个“务必”

  中共平山县委宣传部阎保印、宋乐恒撰文提出,西柏坡精神的本质特征是两个“敢于”、两个“务必”。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对于物质的每一个运动形式,必须注意它和其他运动形式的共同点。但是,尤其重要的,成为我们认识事物基础的东西,则是必须注意它的特殊点,就是说,注意它和其他运动形式的质的区别。”研究西柏坡精神的本质特征,就是具体分析西柏坡精神产生的历史条件。西柏坡精神是在战略决战的殊死搏斗中产生的,是夺取全国胜利的前夜产生的,是党中央在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的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因此,西柏坡精神有大决战硝烟的洗礼,有迎接胜利喜悦的撞击,有摧毁旧政权、建设新政权的各种困难的挑战,有长期从事农村工作得心应手、炉火纯青经验的升华。这一历史阶段虽然短暂(不足一年,连同中央工委在西柏坡的活动不到两年),但由于这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时刻,是中国历史上最生动、最活跃、最威武雄壮的一幕,因而,这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革命精神更具有创造力和表现力。  党中央移驻西柏坡期间,解放战争已进入第三年,敌我力量对比虽然在数量上仍然表现为敌优我劣,但如果加上人心向背和质量对比,我则已占优势。正是这种形势下,我们党发出了“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号召,用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鼓舞人民,藐视敌人,夺取胜利,毅然发动了三大战役,展开了空前决战;三大战役胜利后,夺取全国胜利己成定局,面对纷杂万端的社会矛盾,我们党一方面要求全党、全军再接再厉,将革命进行到底,不要半途而废,另一方面提出两个“务必”,要求在夺取政权后,警惕糖衣炮弹的袭击,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两个“敢于”体现了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两个“务必”体现了积极进取不断革命的精神。这两种精神贯穿于党中央在西柏坡期间革命斗争的全过程,成为最突出的特点,并且两种革命精神互相辉映,相得益彰,成为夺取胜利,迎接解放,战胜困难,实现转变的强大精神支柱。这一时期还有许多鼓舞军民奋斗的革命精神,诸如,着眼大局服从大局,全心全意依靠人民群众,坚持团结统一,善于破坏旧世界、善于建立新世界等革命精神,这些革命精神是以往革命精神的继承和发扬,是围绕两个“敢于”、两个“务必”革命精神的展开,并为其服务的。总之,西柏坡精神尽管有多种概括,但其本质特征,应该是两个“敢于”、两个“务必”。

编辑本段西柏坡精神的实质和核心

  夏月娥主编的《建设一个新世界》一书指出,西柏坡精神的内容十分丰富。可以说,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美德,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都汇集到了西柏坡精神之中。但我们认为,它的实质和核心是: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这是因为:

破坏一个旧世界、建设一个新世界

  当时一切工作的中心。当时我们国家处在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时期。大转折是国民党反动派的即将被推翻、人民自己的新中国即将诞生的历史性转折,是我们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向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转折,是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的伟大转折。在这个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时期,我们党面临的任务十分繁重、艰巨和复杂。既要同国内外敌对势力作斗争,同国民党军队进行决战,解放全中国,又要为新中国成立后如何建设国家制定政治、经济、外交等各方面的方针政策;既要加强党和军队的自身建设,又要做好群众工作、统一战线工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建设新中国而共同奋斗。这一切工作,都是围绕破坏一个旧世界、建设一个新世界而进行的。

任务提上了具体日程

  只有在这个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时期,破坏一个旧世界、建设一个新世界的任务才提上了具体日程。中国共产党从成立那一天起,就把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她领导的中国革命的整个过程,都是破坏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过程。然而,在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及抗日战争时期,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主要是一种理想和信念。当时的主要任务是探索革命道路,求得革命力量的生长。发展和壮大,主要是进行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完成民主革命任务,为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准备条件。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建立新中国、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任务,还没有提到日程上来。只有在解放战争开始后,特别是在人民解放军向国民党反动派全面反攻时,“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才作为现实的问题摆在了党和人民面前;只有在大决战以后,彻底砸碎国民党反动派旧的国家机器,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才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只有在这个时候,特别是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才能把如何建设一个新世界、应当采取哪些基本政策作为会议的基本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三大改造,终于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转变。

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集中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无私无畏、彻底革命的浩然正气和崇高风范。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伟大民族,中华民族也是一个苦难深重的民族。特别是在近代,中华民族受尽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蹂躏和压迫。中国共产党为了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把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有组织、有纲领、有计划、有步骤地领导人民同三大敌人艰苦斗争二十多年,才夺取了中国革命在全国即将胜利的大好局面。为了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彻底砸碎旧世界,我们党制定了在战争、整党、土地改革、工商业、镇压反革命中的政策和策略,并对各方面工作做了周密的部署。全党全军团结一致,严守纪律,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克服了各种困难,终于解放了全中国,使国家政权回到了人民手中,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总结过去,展望未来,铿锵有力地说:“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这正是对西柏坡精神的最好解释,它说明,中国共产党是无私无畏、能够战胜一切敌人、克服一切困难、为了民族的利益而英勇战斗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破和立是不可分割的。破中有立,立中有破,破是为了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闹革命,就是为了破坏压迫、剥削人民的旧世界,建设人民民主、自由、幸福的新世界。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时,我们党即将成为执政党,党的工作重心开始由农村转移到城市、由战争转移到和平建设新中国。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西柏坡精神也可以概括为建设一个新世界。

编辑本段弘扬西柏坡精神的时代意义

  西柏坡,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毛泽东同志和中共中央曾在这里领导了全国的土地改革运动,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伟大的革命实践产生伟大的革命精神。这就是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严守纪律,团结一致;谦虚谨慎,实事求是;依靠群众,为民创业;艰苦奋斗,不断革命为主要内涵的西柏坡精神。  西柏坡精神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两个务必”,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是这一精神的主题。“两个务必”的核心是鞭策共产党人面向未来,把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两个务必”:成功实现

新的历史转折的强大思想武器

  1949年初,决定中国前途和命运的两大阶段的战略决战已近尾声,中国革命面临着从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第一次历史性转折。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而是进行着清醒的思索:中国共产党人能否避免重蹈“其亡也忽”的历史覆辙?深谙中国国情的毛泽东同志预见到:“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如果任其泛滥,我们队伍中的某些人就可能被“不拿枪的敌人”所征服,“其亡也忽”就可能成为现实。在毛泽东同志看来,夺取全国胜利,只不过是万里长征走完的第一步,革命以后的路更长,更伟大,更艰苦。为此,他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向全党敲响“两个务必”的警钟。在离开西柏坡前夕和进驻北平途中,毛泽东同志多次强调:“我们是‘进京赶考’”,发誓“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毫无疑问,“两个务必”是中国革命第一次历史性转折的产物,它集中反映了时代的要求,科学地回答了共产党人应怎样经受革命胜利和执政考验的历史性课题。三年后处决刘青山、张子善的枪声,再次向国人表明中国共产党坚持“两个务必”的坚强决心,从而使中国共产党团结和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了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取得建国初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  三十年后,中国革命的第二次历史性转折又在中国大地上发生。如果说第一次历史性转折的中心任务是巩固革命胜利成果,走向社会主义;那么,第二次历史性转折的中心任务则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较之第一次历史转折,第二次历史转折面临的任务更加艰巨,环境更加复杂,挑战和考验更加严峻。其一,在我们这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发展落后且极不平衡的大国里,要完成现代化建设任务,其艰巨性、复杂性是空前的。其二,为完成现代化建设任务和推进改革开放,我国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这必将引起社会结构和利益关系的剧烈变动,使社会矛盾日趋复杂,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加。其三,面对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际敌对势力也正以“西化”、“分化”的各种手段干扰我国现代化进程。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防范“西化”、“分化”,将长期成为党必须面对的艰巨课题。显然,历史条件虽然变化了,但西柏坡精神并没有过时。邓小平同志曾告诫全党:“我们一定要恢复和发扬毛主席为我们树立的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1989年邓小平同志又一次号召全党坚持“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1991年江泽民同志在西柏坡挥笔题词:“牢记两个务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93年江泽民同志又提出全党必须继承、发扬、深化和发展“两个务必”的“64字创业精神”。可见,“两个务必”是我们党实现新的历史转折,完成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任务,经受执政考验和国际斗争挑战,推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

进行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精神柱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的工作重心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经济建设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改革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到政治、科技、教育乃至社会各个领域,正成为改变中国面貌的第二次革命;对外开放从沿海到内地,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格局。改革开放十七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是与坚持“两个务必”分不开的。  在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我们就能做到:其一,以正确态度对待成就与挫折。我们没有理由为所取得的成就而骄傲自满,因为我们所取得的成就与需要完成的宏伟目标相比是微不足道的;我们也没有理由为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而悲观失望,因为完成如此艰巨的事业,遇到一些困难与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和十分正常的:任何骄傲自满和悲观失望的情绪都将延误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进程。我们应当在成就与进步面前谦虚谨慎,在困难与挫折面前乐观自信,在任何情况下都坚定不移,稳步扎实地将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推向前进。其二,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新情况、新问题。伴随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推进,无数前所未有、难以预测的新情况、新问题必然纷至沓来,需要我们认识和解决;许多新课题、新领域等待我们去研究、去探索。党的各级干部只有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才能虚心学习各种新知识,努力提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尽量减少因意气用事、盲目决策而导致的失误。其三,以正确的态度实行对外开放。我们既要虚心学习国外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为我所用,又要克服崇洋媚外、全盘西化的倾向,避免因盲目引进、决策失误引起我国政治经济利益的重大损失,警惕国外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袭;既要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与各国人民和有关人士的友好合作关系,又要时刻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权益,保持中华民族的尊严、气节和风貌。  在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就能做到:其一,胆子大,步子稳。胆子大,就是克服僵化保守、因循守旧的思想观念,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大胆试验、敢为人先、不畏艰难、不怕挫折,在探索创新中走出社会主义新路;步子稳,就是充分认识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艰巨性、复杂性,通过民主化、科学化程序,制定各项重大决策,并在实施过程中及时“总结经验,对的坚持,不对的赶快改”。其二,永远保持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本色。当前,我国贫穷落后的面貌还没有彻底改变,人民生活水平还较低,7000万人口尚未解决温饱问题。即使将来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富裕了,社会财富丰富了,我们也没有任何理由丢弃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本色。其三,永远保持自强不息、奋斗拼搏的精神。邓小平同志告诫我们,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就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厦只能靠全国人民一砖一瓦建成,只能依靠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埋头苦干、不畏艰险、励精图治、艰苦奋斗来实现。如果我们贪图享乐安逸,懒于探索创造,现代化只能是可望不可即的的海市蜃楼。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不提倡艰苦奋斗、勤俭建国,人们只想在前人创造的物质文明成果上坐享其成,贪图享乐,不图进取,那么,这样的国家,这样的民族,是毫无希望的,没有不走向衰落的”。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将永远是中华民族不断进取,攀登人类文明高峰的精神柱石。

党经受执政和改革开放考验的理性长城

  在新的历史转折时期,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是顺利推进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根本保证。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党员和干部牢记“两个务必”,不仅经受了执政和改革开放的考验,而且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信赖。今天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和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凝聚力、号召力,是党70多年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求解放,领导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结果,是中国人民对此作出的历史性选择。“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党的执政地位能否巩固,取决于人民群众对党的信赖和拥护,而这又取决于全体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取决于党的干部正确使用人民授予的权利,勤政廉洁。所以,各级党组织要关心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倾听群众呼声,解决人民群众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制定和贯彻执行符合人民根本利益和愿望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每一个党员都应从维护党的执政地位和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战略高度来认识腐败和官僚主义的危害,增强彻底消除腐败现象和官僚主义作风的紧迫感,采取坚强有力的措施,将反腐败斗争卓有成效地进行下去。锦州人民十里相送张鸣岐,焦裕禄30多年来活在人民心中,孔繁森的事迹从阿里高原传遍全国,在亿万人民心中引起震撼,正说明人民群众对端正党风,继续发扬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作风的强烈呼唤和渴望。  坚持“两个务必”,有助于我们提高执政能力。首先,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只要以谦虚的态度,认真研究我党自身现状及肩负的任务、所处的国内外环境、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和考验,认真学习现代科技知识和管理技能,探索未知领域,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以谦虚的态度深入群众,学习和总结人民群众创造和探索的新经验,集中全体人民智慧,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就可以避免因脱离实际而导致执政过程中的种种失误,以高超的领导艺术慎重处理各种复杂问题和矛盾,协调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在内的各种复杂关系,努力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自觉行动。其次,坚持“两个务必”,开展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就可以提高党员和群众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免疫力,增强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实现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的全国人民的大团结。而最重要的是,坚持“两个务必”,就能够激励鞭策全国人民奋发图强,艰苦奋斗,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进一步增强综合国力,根本改变我国贫穷落后的面貌,最终以强大的、统一的社会主义中国崛起,使国际敌对势力“西化”、“分化”图谋彻底化作泡影。总之,坚持“两个务必”,强化执政意识,我们就能像安泰那样从人民群众这个广袤无垠的大地母亲身上汲取无穷无尽的力量,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就不动摇。

走向新世纪的党魂、民魂

  20世纪将要过去,21世纪即将悄然来临。站在世纪相接的交点,展望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任务将更加艰巨,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将更加复杂,遇到的挑战将更加严峻。这对跨世纪一代特别是青年党员和青年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思想作风、知识水平、工作能力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而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须臾不可丢弃的优良作风也同样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继承发扬下去,从总体上看,当今跨世纪一代特别是青年党员和青年领导干部,与前辈相比,具有文化素质高、视野开阔、思想活跃、改革创新意识强、业务水平较高、工作能力强等优势。但是,由于年龄和阅历的局限,他们缺乏必要的政治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缺乏必要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由于生活在和平环境里,他们缺乏新旧社会纵向体验和严酷阶级斗争的磨练,缺乏对党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极端重要性、必要性的切身体验,不容易了解建立一个美好社会需要经过怎样的艰苦奋斗;由于生活较为优裕,缺乏艰苦生活的磨难,他们也因而缺乏对艰苦朴素、勤俭节约、量力而行的极端重要性、必要性的深刻体验。显然,跨世纪一代特别是青年党员和青年领导干部在政治素质、思想作风等方面还存在不可忽视的差距。因此,加强革命传统教育,使“两个务必”的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两个务必”,不仅应当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永远保持的优良作风,成为中国共产党永远拥有的党的党魂,而且应当成为全体中国人民永远保持的优秀品质,成为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民族之魂。

编辑本段其他相关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指挥的重大战役

  宛西战役 1948年5月2日至5月17日,歼敌合计21700人。  出击冀热察战役 1948年5月2日至6月25日,歼敌合计24390人。  宛东战役 1948年5月29日至6月3日,歼敌合计11300人。  莱芜战役 1948年5月29日至7月18日,歼敌合计63620人。  开封战役 1948年6月17日至6月22日,歼灭敌人合计100000人。  洼水战役 1948年6月20日至7月15日,歼敌合计10240人。  济南战役 1948年9月16日至24日,歼敌合计84290人。  荔北战役 1948年10月5日至18日,歼敌合计25550人。

太原战役

  第一阶段1948年10月5日至12月4日,第二阶段1949年4月20日至24日,歼敌合计124790人。  睢杞战役 1948年6月27日至7月6日,歼敌合计54290人。  襄樊战役 1948年7月1日至7月16日,歼敌合计20500人。  辽沈战役 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歼敌合计472000人。  保北战役 1948年7月15日至20日,歼敌合计10770人。  察绥战役 1948年9月14日至10月31日,歼敌合计21060人。  郑州战役 1948年10月20日至24日,歼敌合计11270人;  解放应城 1948年10月24日至25日歼敌合计3500人。  淮海战役 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歼敌合计555570人。  西北冬季战役 1948年11月5日至28日,歼敌合计24660人。  平津战役 1948年11月29日至1949年1月31日,歼敌合计521000人。  樊城战役 1948年12月20日至22日,歼敌合计8620人。  荆门战役 1949年2月2日至2月7日,歼敌合计8620人。  西北春季战役 1949年2月20日至3月24日,歼敌合计7330人。

中央工委在西柏坡指挥的几个战役

  (1947年5月—1948年5月):  青沧战役 1947年6月12日至15日,歼敌合计9530人。  保北战役 1947年6月25日至28日,歼敌合计7270人。  清风店战役 1947年10月11日至22日,歼敌合计17250人。  解放石家庄 1947年11月6日至12日,歼敌合计2428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