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个牛杂店需要多少钱:固涩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22:08:59

固涩剂

(2009-07-10 07:50:51) 转载标签:

养生

保健

固表止汗

固涩

诃子

健康

分类: 经典方剂     【定义】
  凡以固涩药为主组成,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以治气血精津滑脱散失之证的方剂,统称固涩剂。
  【立法依据】
  本类方剂是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散者收之”,及“十剂”中“涩可固脱”等原则为立法依据的。这也是治疗滑脱不禁的基本原则。
  【功用与适应范围】
  固涩剂具有敛汗,固脱,涩精,止遗,止泻,止带等功用,适用于气血精液耗散滑脱不禁之证。症见自汗,盗汗,久泻,遗精,滑泄,小便失禁,崩漏带下不止等。
  【分类】
  气血津液的滑脱散失,由于病因和发病部位的不同,其表现就有自汗盗汗、遗精滑泄、小便失禁、泻痢日久、崩漏带下等。因此,本类方剂根据其不同作用,分为五类。
  自汗盗汗――固表止汗
  肺虚久咳――敛肺止咳
  遗精滑泄――涩精止遗
  小便失禁
  久泻久痢――涩肠固脱
  崩漏带下――固崩止带
  【注意事项】
  1.有实邪者,如热病汗出,痰饮咳嗽,火动遗精,伤食泻痢或血热崩漏者,均非本类方剂所宜。用之则有“闭门留寇”之弊。
  2.固涩法是为正气虚乏而精气滑脱的病证而设,但终属治标之法,故在治疗用药时除以收敛药物外,应根据“治病必求其本”的原则,找耗散滑脱的原因,并根据其气血阴阳精气津液伤程度的不同而配伍相应的药物,使标本兼治,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不可一味固涩,以防留邪。
  12.1  固表止汗
  固表止汗法具有固表止汗的作用,适用于卫表不固,肌表疏松,或阴虚有火,症见自汗盗汗,面色 白,心悸短气,舌淡,脉虚细弱等。治疗时宜以固表止汗的药物为主,常用药物有黄芪、牡蛎、麻黄根等。并可根据具体病情,分别选配相应的药物。如属体虚卫阳不固的自汗,可配白术以增强益气固表之功;如属阴虚火扰之盗汗,可用滋阴清热、固表止汗法选配滋阴清热药与泻火药,如熟地、生地、黄芩、黄连、黄柏等配伍组成方剂。代表方如牡蛎散。
  牡蛎散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命名】本方以主药命名。
  【组成与方解】
  牡蛎――咸涩微寒,敛阴潜阳,固表止汗   君
  黄芪――味甘微温,益气实卫,固表止汗   臣 
  麻黄根――甘平,功专止汗         佐
  小麦――甘凉,专入心经,养心气,退虚热  使
  本方证为正气虚弱,腠理失固,阴液外泄所致。汗有自汗、盗汗之分,如不分寤寐,不因劳动,自然汗出,谓之自汗;睡则汗出,醒则汗止,谓之盗汗。自汗者属阳虚为主,盗汗者属阴虚为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阳气虚弱,卫表失固,则阴液外泄,而常汗出;汗出过多,耗伤心液,阳不潜藏,虚热内生,故汗出夜卧尤甚。汗出过多,不但心阴受损,亦使心气耗伤,故心悸惊惕,短气烦倦。治宜益气固表,敛阴止汗。方中煅牡蛎咸涩微寒,敛阴潜阳,固表止汗,为君药;生黄芪味甘微温,益气实卫,固表止汗,为臣药;麻黄根甘平,功专止汗,为佐药;小麦甘凉,专入心经,养心气,退虚热,为使药。诸药合用,可益气固表,敛阴止汗,使气阴得复,汗出自止。
  【功用】益气固表,敛阴止汗。
  【主治】自汗、盗汗。常自汗出,夜卧更甚,心悸惊惕,短气烦倦,舌淡红,脉细弱。
  【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  本方为固表止汗专方,不论气虚自汗或阴虚盗汗均可使用。凡汗出过多属虚证者,均可以本方加减使用。
  2.使用注意  本方收敛固涩之功较著,汗多因实邪而致者禁用。
  3.随证加减  若阳气虚弱而畏寒者,加白术、附子以益气助阳;若气虚较甚而倦怠乏力者,加人参、白术以益气补虚;若阴液不足,口干舌红者,加生地、白芍以滋阴生津;若心悸惊惕较著者,加酸枣仁、柏子仁以助养心安神之功;若阳气欲脱,大汗淋漓者,急予参附汤以回阳固脱。
  4.现代应用  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病后、术后、产后体虚,以及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等出现的自汗、盗汗属于正虚不固者。
  牡蛎散内用黄芪,小麦麻根合用宜,
  卫表自汗或盗汗,固表收敛见效奇。
  12.3  涩肠固脱
  涩肠固脱法具有涩肠固脱的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寒之泻痢日久,滑脱不禁等病证。症见神疲乏力,泻痢不禁,腹痛喜按喜温,饮食减少,舌淡苔白,脉沉迟。治宜以涩肠固脱的药物为主,常用药物有肉豆蔻、诃子、罂粟壳、赤石脂等。并应根据具体病情,选配相应的药物。一般常与补气药、温里祛寒药配伍,如人参、吴茱萸、干姜、肉桂。如气滞胀满可配行气之陈皮、木香;如兼阴血不足,可配滋阴养血之品,如当归、阿胶、白芍等。代表方剂如四神丸。
  真人养脏汤#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命名】以药物功能命名.功能温中涩肠,养已伤之脏气,故名“养脏”,由于功有神效,尤如神丹妙药,故命名真人养脏汤。
  【组成与方解】
  肉豆蔻――涩肠止泻                        君
  肉豆蔻、诃子――暖脾温中,涩肠止泻                臣
  人参――大补元气                         佐
  白术――益气补脾,燥湿助运                    佐
  肉桂――温肾暖脾,益火消阴,散寒止痛               佐
  当归――养血和血                         佐
  白芍――养血敛阴                         佐
  木香――理气醒脾                         佐
  炙甘草――补中益气(人参、白术),缓急止痛(白芍),调和药性   佐使
  本方证为脾肾阳虚,肠失固摄所致。脾胃虚寒,不能腐熟水谷,或因久泻久痢,积滞虽去,脾胃已伤,大肠失固,以致泻痢无度,滑脱不禁;脾气虚弱,清阳下陷,故脱肛坠下;脾肾阳虚,阴寒凝聚,纳运失司,故脐腹疼痛,不思饮食。泻痢滑脱不禁,精微外泄,脏气亦衰,当以涩肠固脱为要,急则治标。方中罂粟壳乃固涩收敛要药,本方重用以涩肠止泻,为君药。肉豆蔻、诃子暖脾温中,涩肠止泻,同为臣药。君臣相协,收涩之功颇著。人参大补元气,补五脏,安精神;白术益气补脾,燥湿助运;肉桂温肾暖脾,益火消阴,散寒止痛。三药味甘温热,温补脾肾阳气而以健脾补中为主,使脾气健运,固摄有权。泻痢日久,耗损阴血,故又配入当归养血和血,白芍养血敛阴。木香理气醒脾,使诸补涩之品不致壅滞气机。以上六药俱为佐药。炙甘草合人参、白术以补中益气,合白芍可缓急止痛,并能调和药性,用为佐使药。诸药合用,可涩肠止泻,温中补虚,养已伤之脏气,故名“养脏”。
  【功用】涩肠止泻,温中补虚。
  【主治】久泻久痢。泻痢无度,滑脱不禁,甚至脱肛坠下,脐腹疼痛,不思饮食,舌淡苔白,脉迟细。
  【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  本方为脾肾虚寒,久泻久痢者设。以泻痢日久,甚至大便滑脱不禁,腹痛,食少,舌淡苔白,脉迟细为证治要点。
  2.使用注意  本方所用药物多为敛涩之品,凡泻痢初起,湿热积滞未去者,不宜使用;服用本方期间,忌食生冷、鱼腥、油腻之品。
  3. 随证加减  若脾肾虚寒较甚,下利完谷不化,洞泄无度,四肢不温,脉沉微者,可加干姜、附子以温肾暖脾;若脱肛坠下者,加黄芪、升麻以益气升阳举陷;若腹痛较甚者,可重用缓急止痛的白芍,并配入延胡索以增行气止痛之效。
  4.现代应用  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慢性结肠炎、糖尿病顽固性腹泻、小儿秋泻、肠结核等久泻久痢属脾肾虚寒证者。
  真人养脏木香诃,当归肉蔻与罂壳,
  术芍参桂甘草共,脱肛久痢可固脱。
  四神丸*
  【来源】《证治准绳》
  【命名】药用四味,效果迅速如神,为丸剂,故名“四神丸”。
  【组成与方解】
  补骨脂――温肾暖脾,补命门之火。   君
  肉豆蔻――温脾暖胃,涩肠止泻。    臣
  吴茱萸――暖脾胃,散寒除湿      臣
  五味子――固肾益气,涩精止泻     佐
  生  姜――散寒行水          使
  大  枣――滋养脾胃          使
  肾泄。五更泄泻,不思饮食,食不消化,或腹痛肢冷,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脉沉迟无力。
  肾泄,又称五更泄、鸡鸣泄。《素问·金匮真言论》说:“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
  泄泻――脾肾阳虚,阳虚则生内寒,而五更正是阴气极盛,阳气萌发之际,阳气当至而不至,阴气极而下行。
  不思饮食,食不消化――肾阳虚衰,命门之火不能上温脾土,脾失健运。
  腹痛肢冷――脾肾阳虚,阴寒凝聚。
  神疲乏力――脾肾阳虚,阳气不能化精微以养神。《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精则养神”。
  治宜温肾暖脾,固涩止泻。方中重用补骨脂辛苦大温,补命门之火以温养脾土,《本草纲目》谓其“治肾泄”,故为君药。肉豆蔻辛温,温脾暖胃,涩肠止泻,配合补骨脂则温肾暖脾,固涩止泻之功益彰。吴茱萸辛苦大热,温暖肝脾肾以散阴寒,共为臣药。五味子酸温,固肾益气,涩肠止泻,为佐药。生姜暖胃散寒,大枣补脾养胃,为使药。诸药合用,俾火旺土强,肾泄自愈。方名四神,是方中四药效果迅速如神之意,正如王晋三在《绛雪园古方选注》所说:“四神者,四种之药,治肾泄有神功也”。
  本方由《本事方》的二神丸与五味子散二方组合而成。二神丸用肉豆蔻、补骨脂组成,能温补脾肾,涩肠止泻;五味子散用五味子、吴茱萸组成,能温中涩肠。今两方合用为四神丸,温补固涩之功更佳,对脾肾虚寒之泄泻不止,或五更泄泻,用之更甚。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补骨脂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肉豆蔻除有抗菌作用外,还有抑制胃肠蠕动。五味子具有肌肉松弛及抗菌止痛作用,吴茱萸具有抑制胃肠蠕动和抑菌作用。全方组成药物具有抗菌止痛、止泻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 
  【功用】温补脾胃,涩肠止泻
  【主治】脾肾虚寒
  【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  本方温补脾胃,涩肠止泻,凡属脾肾虚寒的泄泻均可使用。凡主治中所列病证,只要伴见五更泄泻、不思饮食,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者,均可使用。亦可用于治疗久泻,属命门火衰,火不生土者。
  2.随证加减  久泻气陷而脱肛者,可加黄芪、升麻、枳壳;腰膝肢冷较甚者,可加附子、肉桂;
  3.现代运用  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慢性腹泻、溃疡性结肠炎、肠道易激综合征、糖尿病并发顽固性腹泻、五更泄泻、遗尿症、滑精、过敏性鼻炎、脂肪泻、肠结核等属脾肾虚寒者。
  【注意事项】本方为脾肾虚寒之五更泄而设,如肠胃积滞未清的泄泻禁用。
  【现代研究】 现代实验研究表明,四神丸对家兔离体肠管的自发活动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对抗乙酰胆碱引起的痉挛,与阿托品对抗肠痉挛的作用相似。本方还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抗菌、镇静、收敛作用。
  四神故纸吴茱萸,肉蔻除油五味齐,
  大枣生姜为丸服,五更肾泻最相宜。
  12.4涩精止遗
  涩精止遗法具有涩精止遗的作用,适用于肾虚失藏,或肾气不摄,膀胱失约,以致遗精滑泄及小便失禁的病证。症见腰酸乏力,耳鸣健忘,遗精滑泄,遗尿或小便失禁,舌淡苔白,脉细弱无力等。治疗时宜以涩精止遗的药物为主,常用药物有龙骨、牡蛎、莲须、桑螵蛸、金樱子等。并根据具体病情,选配相应的药物,如属阴虚火扰而致的遗精,宜配伍滋阴清热药,如龟板、女贞子、黄柏、知母等。如属肾虚精关不固的滑泄,宜配伍补肾之品,如沙苑蒺藜、枸杞子、杜仲、补骨脂等;如属肾阳不足,膀胱失约而遗尿的,宜配伍温补肾阳的药物,如补骨脂、附子、肉桂、益智仁等;如兼气虚宜配伍补气之药,如人参、黄芪等药。代表方如金锁固精丸。
  金锁固精丸
  【来源】录自《医方集解》
  【命名】以功能命名。固精丸功专固精,功效尤如“金锁”之固,故名金锁固精丸。
  【组成与方解】
  沙苑蒺藜――补肾涩精         君
  莲子、芡实――补肾涩精        臣
  莲须、煅龙骨、煅牡蛎――固涩止遗   佐使
  《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
  遗精滑泄――肾虚封藏失职,精关不固。
  神疲乏力――精亏气弱;
  腰痛耳鸣――腰为肾之府,耳为肾之窍,肾精亏虚。
  本证病机为肾虚精亏,治宜补肾涩精。方中沙苑蒺藜甘温,补肾固精,《本草纲目》谓其“补肾,治腰痛泄精,虚损劳气”,《本经逢原》谓其“为泄精虚劳要药,最能固精”,故为君药。芡实、莲子甘涩而平,俱能益肾固精,且补脾气,莲子并能交通心肾,共为臣药。佐以龙骨甘涩平,牡蛎咸平微寒,俱能固涩止遗,莲须甘平,尤为收敛固精之妙品。诸药合用,既能补肾,又能固精,实为标本兼顾,以治标为主的良方。因其能秘肾气,固精关,专为肾虚滑精者设,故美其名曰:“金锁固精”。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沙苑蒺藜能提高机体非特异性与特异性免疫功能。莲子有强壮作用。芡实能调整机体,加强抗病能力。龙骨能收敛固涩。煅牡蛎能镇静,收敛,并有增强免疫作用。全方组成药物有强壮滋养,收敛,增强免疫作用.从而有利于治疗肾虚不固所致的遗精、滑泄、带下、乳糜尿、泄泻、遗尿等病症。
  【功用】补肾涩精。
  【主治】肾虚精亏
  【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  本方补肾涩精,凡属肾虚精关不固所致的各种病证,均可使用。凡主治中所列病证,只要伴见遗精滑泄,腰痛耳鸣,舌淡苔白,脉细弱者,即可使用。亦可用于治疗女子带下属肾虚滑脱者。
  2.随证加减  若大便干结者,可加熟地、肉苁蓉以补精血而通大便,大便溏泄者;加五味子、莬丝子、补骨脂以补肾固涩;腰膝痠痛者,加杜仲、续断以补肾而壮腰膝;若兼见阳痿者,可加入锁阳、巴戟天、淫羊藿以壮阳补肾。
  3.现代运用  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遗精、滑泄、带下、慢性泄泻、乳糜尿、遗尿、糖尿病、男性不育等属肾虚不固者。
  【注意事项】
  本方药物多为收敛固涩之品,故下焦湿热或相火妄动所致之遗精、带下者,不宜使用本方。
  【现代研究】  现代实验研究表明,金锁固精丸具有降脂、降酶、抗炎、收敛及止泻的作用。
  金锁固精欠莲须,龙骨牡蛎与蒺藜,
  莲粉糊丸盐汤下,补肾涩精止滑遗。
  12.5固崩止带
  固崩止带法具有固崩止带的作用。适用于妇女崩漏不止及带下淋漓不断等病证。症见心悸气短,腰酸乏力,面色 白,崩漏不止或带下清稀连绵不断,舌淡,脉虚细弱等,治以固崩止带药物为主。常用药物如龙骨、牡蛎、海螵蛸、五倍子等。并应根据不同的病情,分别选配相应的药物。常配伍补气之黄芪、人参;活血止血之茜草、棕榈炭;健脾利湿、燥湿之白车前子、苍术、陈皮等。代表方如固冲汤。
  固冲汤
  【来源】《医学衷中参西录》
  【命名】
  【组成与方解】
  白术、黄芪――补气健脾                君
  山萸肉、生白芍――补益肝肾,养血敛阴         臣
  煅龙骨、煅牡蛎、棕榈炭、五倍子――收涩止血      佐  
  海螵蛸、茜草――化瘀止血               佐
  冲为血海,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主统血摄血。若脾气虚弱,统摄无权,或冲脉不固,而致血崩或月经过多。亟宜益气健脾,固冲摄血为治。
  方中重用白术、黄芪补气健脾,俟脾气健旺则统摄有权,故为君药。肝司血海,肾主冲任,故以山萸肉、生白芍补益肝肾,养血敛阴,共为臣药。煅龙骨、煅牡蛎、棕榈炭、五倍子收涩止血;在大队固涩药中,又配海螵蛸、茜草化瘀止血,使止血而无留瘀之弊,以上共为佐药。综合全方,补气固冲以治其本,收涩止血以治其标,共奏固崩止血之效。
  【功用】益气健脾,固冲摄血。
  【主治】脾气虚弱,冲脉不固证。血崩或月经过多,色淡质稀,心悸气短,腰膝酸软,舌淡,脉微弱者。
  【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  本方益气健脾、固冲摄血,凡属于脾气虚弱、冲任不固的各种子宫出血之证,均可使用。凡主治中所列病证,只要伴见子宫出血量多、色淡质稀,腰膝痠软,舌淡,脉微弱者,即可使用。
  2.使用注意  本方偏于温补,故崩漏及经血过多属血热妄行者,不宜使用本方。
  3.随证加减  兼肢冷汗出,脉微欲绝者,为阳脱之象,需加重黄芪用量,并合参附汤以益气回阳;少腹痛者,加香附、丹皮、桃仁;血色暗黑,下之不畅者,加益母草;气虚下陷者,加升麻、柴胡、党参。
  4.现代应用  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月经过多、消化道溃疡、遗尿等属脾气虚弱、冲任不固者。
  固冲汤中用术芪,龙牡芍萸茜草施,
  倍子海蛸棕榈炭,崩中漏下总能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