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温粘合剂:职业化铸就卓越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5 08:26:50

 

  我们对事物的判断和以此带来的结果,取决于我们看待事物的心态。对事物的看法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却一定会有积极和消极之别,而积极和消极的方式产生的结果却又大相径庭。

  

  两个不同的人迁移到同一个小镇。第一个人来到了市郊的一个加油站停下来,问这里的一位职员:“这个镇里的人怎么样?”

  加油站的职员反问:“你从前住的那个镇的人怎么样?”

  第一个人回答:“他们真是糟糕透了,很不友好。”

  加油站职员回答:“这里的人也一样。”

  过了一段时间,第二个人也开车来到同一个加油站,问职员同样的问题:“这个镇的人怎么样?”

  加油站职员同样反问:“你从前住的那个镇上的人怎么样?”

  第二个人回答:“他们对人十分友好,真是好极了。”

  加油站职员于是说:“你会发现我们这个镇的人完全一样。”

  我们用什么样的眼光和心态看待别人,别人就会在我们心里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同样道理,我们用什么样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就会得到什么样的答案。

  心态消极的人,看问题的眼光也是消极的,因此他们得到的信息也沾染了消极的成分,而这些沾染了消极成分的信号又反过来增加了他们消极的情绪,结果他们越来越消极,客观世界中的一切在他们的眼里都是灰暗的,而真正灰暗的却是他们自己。

  心态积极的人思考问题、看待他人的眼光都是积极的,他们所获取的信息也是积极有利的。接下来,积极的信号又会强化他积极的心态,从而使人更加积极,一切艰难挫折在他们的心中只是通往成功的考验,他们不但不会退却,反而会以顽强的斗志迎上前去!

  积极的心态是成功的关键。有积极心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而持消极心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心态决定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未来。

  积极的心态创造人生,消极的心态消耗人生。积极的心态是成功的起点,是生命的阳光和雨露,让人的心灵成为一只翱翔的雄鹰。消极的心态是失败的源泉,是生命的慢性杀手,使人受制于自我设置的内心阴影。选择了积极的心态,就等于选择了成功的希望;选择消极的心态,就注定要走入失败的沼泽。如果我们想成功,想把美梦变成现实,就必须摒弃这种扼杀潜能、摧毁希望的消极心态。

  纳粹德国集中营的幸存者弗兰克林尔曾说过:“在任何特定的环境中,人们还有最后一种自由,就是选择自己的心态。”成功的人,他们之所以成功,就是在任何情况下,哪怕是处在十分险恶的环境中,他们都能用积极的心态来思考问题,别人认为不能成功的事情,他们却始终充满信心,因为他们在看到困难的同时,也看到了积极的因素和光明的前途。正如歌德所说:“往前看的人,总比往后看的人要聪明”。

  在职场中,心态对员工的成长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这种作用是隐性的,短时间内难以发现。能力相当而心态不同的两个人,同在一个环境里工作,最初是看不出多大差别的。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心态积极的人和心态消极的人就会拉开差距。原因在于,拥有积极心态的人看待问题积极、与他人相处融洽、工作方面热情,能够做到服从上级安排,同时还能够创造性地完成工作任务……而心态消极的人看问题消极、人际关系处理得不好、工作情绪不佳、对待工作也只有应付了事……久而久之,后者在企业里的口碑和业绩与前者相比,都会相差甚远。这正是为什么两个能力相当的员工,却常常受到重用程度不同的最大原因。这一切都值得我们每位员工朋友高度重视,我们应该努力培养和建立以下积极的心态:

  自信——美国诗人爱默生曾这样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的确如此,自信正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没有自信,就挖掘不出我们的内在潜力。

  主动——如果我们不够主动,那么就只能将命运交给他人安排,苦苦等待机遇的降临而不得。只有主动的人,才能真正把握自己的命运。

  热情——没有哪一个领导愿意提升一个毫无热情的下属。只有充满热情的人,才具有感染力、号召力,才有资格担当领导工作。

  进取心——进取心是指,达成自己预期目标的成功意愿。要想成功,必须具备积极向上的进取心。进取心如同一股强大的动力,推动着我们不断向前。

  决心——决心是最重要的积极心态。记住,是我们自己的决心,而并非外在环境决定我们的命运。能否获得成功,就看我们有没有决心改变自己,把自己改变成为主动积极的人。

  积极的心态对我们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具备了这些积极的心态,我们就能客观、理智地应对职场中的任何事情,做到以不变应万变,最终赢得成功!

  缔造人格魅力

  人格(personality),这个概念源于拉丁语persona,当时是指演员在舞台上戴的面具,与我们今天戏剧舞台上不同角色的脸谱相类似。后来心理学借用这个术语,用来说明每个人在人生舞台上,各自扮演的角色及其不同于他人的精神面貌。人格也是评价一个人的标准,拥有什么样的人格,就会得到他人怎样的对待。拥有高尚人格的人,都会受到他人的敬仰和爱戴。

  

  周恩来总理高尚的人格是有口皆碑的。正是因为有着高尚的人格,拥有强大的人格魅力,周总理赢得了人民的尊敬、朋友的尊敬,甚至还赢得了敌人的尊敬。许多人在不同的情况下,或转到革命立场,或解开心中疙瘩,或提高思想觉悟,并不一定是听到了多少高深的道理,而是受到了周总理人格的感染和影响。

  人格,乃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人格是一种精神,也是深藏于人身内部的一种“物质”,一种非凡的力量。人格反映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是个体行为的全部本质。

  人格魅力指的是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非凡的吸引他人的力量。只有具备高尚品德的人,才能真正拥有人格魅力。在任何一个社会里,一个人能否受到他人的欢迎、容纳,取决于此人是否具备了一定的人格魅力。同样地,在如今的商业社会以及职场,人格魅力也非常重要。

  

  莫洛是美国纽约最著名的摩根银行的董事长兼总经理,他那总经理的宝座,使他年收入高达100万美元。他最初不过在一个小法庭做书记员而已,后来他的事业得以如此惊人的发展,究竟靠的是什么法宝作后盾呢?莫洛一生中最重大的一件事,就是他博得了大财团摩根的青睐,从而成为全国瞩目的商业巨子。摩根挑选莫洛担任这一要职,不仅因为他在经济界享有盛誉,更多的是因为他的人格非常高尚。

  

  杰弗德是另一个因人格魅力而从平凡的会计,步步高升至美国电报电话公司总经理的例子。他常对人说“人格”是事业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他说:“人格在一切事业中都极其重要,这是毋庸讳言的。”

  松下公司强调,真正的培训是对一个人的人格培训,知识的传授只是教育的第二意义。松下公司认为,真正的教育应该以提高一个人的人格为重点,培养一个人的人格为第一。至于知识、技术之类,可以说是附属的教育。

  一个人要想让他人尊敬他、欣赏他,应该有自己的人格魅力。一个高尚的人格不是本身就具有的,需要一点一点地积累,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有意识地培养自己正确的思想观念、良好的心态、乐观的生活态度,来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

  人格和心态是职业化素养的核心。没有高尚的人格、不具备一定的人格魅力,很难成为企业需要的职业化人才。

  一个真正能够对企业负责的职业人,除了具备相应的能力之外,还应该具备良好的个人品质和人格魅力。许多企业在招聘员工时,都把招聘者的诚实正直等人格要求放在了第一位。

  上个世纪,企业招聘和提拔员工看重的是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重能力轻人格的选才策略受到了极大的挑战。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加重视员工的人格,是否具备人格魅力,已经成为企业选人用人必不可少的评价标准。并且,一些世界级公司在全球化过程中开始引入人格测评,在评价员工方面尤其重视人格。人格已经成为人才素质高低的核心因素。可以说,在现代职场,人格要求已经成为最高要求,人格较量是最高层次的较量。

  

  有一位学大提琴的年轻人,去向本世纪最伟大的大提琴家卡萨尔斯讨教:“我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卡萨尔斯面对雄心勃勃的年轻人,意味深长地回答:“先成为优秀的人,然后成为一名优秀的音乐人,再然后就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

  —位老教授昔日培养的三个得意门生事业皆有所成,一个在官场上春风得意,一个在商场上捷报频传,一个埋头做学问如今也苦尽甘来,成了学术明星。于是有人问老教授:“你认为三人中哪个会更有出息?”老教授说:“现在还看不出来。人生的较量有三个层次,最低层次是技巧的较量,其次是智慧的较量,他们现在正处于这一层次。而最高层次的较量则是人格的较量。”

  在人的素质结构中,人格起着近乎决定性作用。进入21世纪,学历、家庭背景、外语和计算机操作等,这些过去曾经决定了许多员工命运的人生变量,都将让位于人格。对于21世纪的员工来说,人格的优劣,将成为决定其命运的重要因素。

  由此可见,人格魅力是我们每个员工必备的竞争要素。职场竞争中,谁的人品高贵、思想纯正、职业道德高尚、责任心强,谁就会获得企业领导者的信赖。让我们一起为此而努力吧!

  永保进取心

  进取心,是指不满足现状,坚持不懈地向新的目标追求,蓬勃向上的心理状态。成功永远离不开进取心。试想,人类如果没有进取心,社会就会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上,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不满是向上的车轮”。社会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进步,一个重要推动力量,就是我们拥有这只“向上的车轮”,即我们常说的进取之心。一个人有进取心,才会取得成功。

  

  苏秦,东周洛阳轩里人。他周游列国,向各国国君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希望能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但无一国君欣赏他,苏秦只好穿着旧衣破鞋回到洛阳。洛阳的家人见他穷愁潦倒,都不给他好脸色,连苏秦央求嫂子做顿饭,嫂子都不给做,还狠狠训斥了他一顿。但是,苏秦进取之心并没有磨灭,而是坚持不懈地苦心攻读。甚至把头发束住吊在房梁上,用锥子刺自己的腿,以确保自己能够全神贯注地学习。著名的“头悬梁,锥刺骨”就是由此而来的。

  进取心对我们每一个员工来说,尤为重要。企业当中的员工不管有多少,都可以根据做事方式简单分为四种:

  第一种人,能够做到积极进取、自我实现,无论做什么事都积极主动,不需要别人催促,更不需要别人的监督就能把事情做到最好。这一类人能够自动自发地完成各项任务。

  第二种人的做事方式仅次于第一种人。他们也能够做到有事不推诿,一旦有人告诉他该做什么事时,他们能立刻去做。但他们只做他人吩咐的事。

  第三种人,比起第一和第二种人就被动得多了。这一类人做任何事都要别人的督促,一旦没有人监督,他们就懈怠了。这一类型的人做事犹如挤牙膏,别人挤一下他才动一下。

  第四种人,已经谈不上做事方式了。因为这一类人根本不愿意去做他们本应该做的事。这一类人成天无所事事、浑浑噩噩。如果他们不能及时改变,其结局只能一事无成。

  以上这四种人,哪一种最有可能得到企业赏识和重用?又是哪一种人最有可能获得不凡的成就?毋庸置疑,一定是第一种人。因为在第一种人的身上有一种精神叫做进取。第二种人也能把工作做好,但由于缺乏足够的进取精神,他们很难在工作上有所突破。第三种人做事被动,进取精神更加匮乏,这种做事风格使他们很难把工作做好,更不用说取得不凡成就了。第四种人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不会有哪个用人单位愿意用这样的人,这种人如果不能反省改过,一辈子一点出息都不会有。

  卡内基就曾说过:“有二种人绝不会成大器,一种是非别人要他做,否则绝不主动做事的人;另一种人则是即使别人要他做,也做不好事情的人。”只有那些不需要别人催促,就会行动起来,而且不会半途而废的人才能成功,这一类人懂得要求自己多付出,而且做得比别人预期的更多。卡内基的话告诫我们:进取心,是实现目标不可少的要素,它会使我们不断进步,使我们受到关注并给我们带来好机会。

  拿破仑·希尔也曾说过:“进取心是一种极为难得的美德。”进取心不仅是生命的动力,人生价值的自我体现,更是一种求知欲望,一种好奇心。有了进取心,我们的思维才能始终保持活跃状态,才有了进一步获取新知识的渴望,以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让自己能更好地体现价值。

  进取心还是一种激励我们不断前进的伟大力量。进取心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它就潜藏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一旦进取心被激发出来,就会释放无穷的力量,成为一种推动自我不断向前的巨大能量,激励着我们克服种种艰难,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行。这种内在的推动力胜过一切外来力量,并能及时将外在的压力转变成内在的动力,使得我们不但能够在一帆风顺时不断前行,而且还能够在逆境中勇往直前。拥有进取精神的人,不但能够到达自己事业的高峰,而且还能够勇敢地面对与他人的竞争,并做到用自己的不断进取获取竞争中的优势。

  在各行各业激烈竞争的今天,只有那些永葆进取心的人,才能够勇敢地参与竞争,也才会有所发展。企业需要的是具有高度进取心的人。缺乏进取心,漠视竞争,害怕竞争的人早晚将会被竞争淘汰。

  一名真正卓越的职业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永不满足现状,不断自我激励。真正卓越的职业人,永远是那些积极进取的人。这样的人不仅主动积极,而且对自己严格要求,从不依赖他人的督促。他们深知在领导面前的装腔作势,虽然在一时间是糊弄了他人,但就长久而言糊弄的却是自己。想要真正有所成就,必须在长期的实际工作中做到不断进取、厚积薄发,只有这样才能到达事业的顶峰。

  积极进取、百折不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古至今,多少伟大人物往往都是在痛苦中挣扎,在逆境中成长。

  

  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记述: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坚硬的沙石挡不住小溪奔向大海的步伐,拼搏进取才是生命的主旋律。想要成为一个有进取心的人,就必须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激发自身的进取心。以下四个步骤可以帮助我们永保进取心。

  首先,我们必须克服拖延、推诿的习惯。做到主动积极地对待我们的每一项工作任务。

  其次,要有对现状永不满足的精神。一旦我们对自己的工作现状感到满足,就会停滞不前。只有“不满足”的激情,才会促使我们产生改变现状的“进取心”,才能激发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追求尽善尽美。

  第三,要树立远大的目标。伟大的思想家和诗人歌德说:“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树立远大的目标,并且以足够的才能和坚强的忍耐力来实现它。”狭隘的目标只能限制进取精神的开发,唯有鸿鹄之志才能激发我们强烈的进取心,在获取我们个人价值提升的同时,助企业的发展更上一层楼。

  第四,要有坚定不移的信念。只有这样才能不畏工作中的艰险,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确保创造性地完成工作任务。

  现代企业发展壮大所必须的持续、均衡的竞争力,正是来源于企业员工。只有员工具有永不满足、努力进取的精神,企业才有生机和活力,才能在更广泛的竞争中获得优势。俗话说得好:“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们的进取心有多大,成就就有多大。想要成为一名卓越的职业人,必须时刻保持进取心,才能有高瞻远瞩的气魄,才能在工作中不断挖掘自己的潜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前进,收获更多,实现我们的价值!

  沟通无止境

  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曾经说过:“未来竞争将是管理的竞争。竞争的焦点在于,每个社会组织内部成员之间,及其与外部组织的有效沟通之上。”松下幸之助也指出:“伟大的事业需要一颗真诚的心与人沟通。”由此可见,沟通对于每个职场人士以及每个企业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沟通就是指为了设定的目标,把信息、思想、情感在个人或群体之间传递,并达成协议的过程。世界上几乎没有一种能力是万能的,如果有,那就是沟通。沟通的力量之大,真可谓是“人神敬畏”。

  

  传说中,人类的祖先最初讲的是同一种语言。他们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发现了一块异常肥沃的土地,于是就在那里定居下来,修起城池,建造起了繁华的巴比伦城。后来,他们的日子越过越好,人们为自己的业绩感到骄傲,他们决定在巴比伦修一座通天的高塔,来传颂自己的赫赫威名,并作为集合全天下弟兄的标记,以免分散。

  因为大家语言相通,沟通畅捷,能够同心协力,阶梯式的通天塔修建得非常顺利,很快就高耸入云。上帝得知此事,立即从天国下凡视察。上帝一看,又惊又怒,因为上帝是不允许凡人达到自己的高度的。他看到人们这样统一强大,心想,人们讲同样的语言高效地进行沟通,就能建起这样的巨塔,日后还有什么办不成的事情呢?于是,上帝决定让人世间的语言发生混乱,使人们互相言语不通。人们各自讲起不同的语言,感情无法交流,思想很难统一,最终导致沟通不畅,就难免出现互相猜疑,各执己见,争吵斗殴。这就是人类之间误解的开始。修造工程因语言纷争导致沟通不畅而停止,人类的巨大力量消失了,通天塔终于半途而废。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沟通的力量无比巨大,如果我们想要干成一件事,必须懂得沟通、善于沟通。沟通成则事成,沟通败则事败。

  美国著名学府普林斯顿大学,曾对一万份人事档案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智慧”、“专业技术”和“经验”只占成功因素的25%,其余75%在于良好的人际沟通,沟通的重要不言而喻。

  从我们进入企业工作的第一天起,我们就在为企业以及企业的外部客户和内部客户服务。想要做好服务,必然离不开沟通。是否具备沟通能力,关系着我们能否提供良好的服务。与此同时,员工之间、部门之间的工作协同合作,离不开良好的沟通,团队成员为某一共同工作任务走到一起,也必须建立良好的沟通。

  如今,那种只需要员工独自去做,就能顺利完成的工作越来越少了。越来越多的工作需要员工之间、上级和下属之间相互配合。想要互相配合默契,就更少不了沟通。

  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做好工作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没有哪个老板会欣赏性格孤僻的员工,他们总是欣赏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充分理解对方、不以针锋相对的形式对待其他的员工。因此,现代企业十分注重员工的沟通能力。沟通能力已经成为职业人不可忽视的重要能力。

  在选拔员工时,越来越多的企业都更加关注沟通能力。比如,许多企业在面试求职人员时,往往会问求职者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如果求职者的回答是和朋友聚在一起,与朋友一起分享快乐,那么这个人的求职过程就会变得简单和容易。但如果求职者的回答是听音乐、看书等个人活动,那么企业的招聘人员就会从答案中发现,此人在与他人沟通方面有所欠缺,这样的人往往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企业高效率的工作机制。

  高效率的工作机制,不仅要求员工具有相当的书面表达能力和写作技能,而且还要求员工在语言沟通方面做得更加出色。钢铁大王施瓦伯说过,他愿意付给有演说和表达能力的人较多的报酬。一个具有沟通能力的员工,不仅具备高明的表达能力和表达技巧,还具有理解他人意图的高超能力。由于这种人掌握了高效的沟通技巧,使得他能够在工作中与他人合作更好,更容易在工作中取得成绩,脱颖而出。

  更重要的是,具备良好沟通能力的人,更能胜任团队工作。在越来越强调团队合作的今天,良好的沟通能够确保团队成员更加团结、行动一致,在遇到变化时能够反应快捷、更加灵活,从而大大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保证了整个团队的工作绩效。优秀的沟通者能够明确地陈述自己的观点,也能够很好地理解借鉴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不但能够吸引团队其他人的注意力,而且久而久之,还能成为团队中的核心人物,这就是沟通能力带来的影响力。

  不仅如此,擅长沟通的人还能够提供优质的客户服务。信息时代出现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传统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变。这种转变是如此普遍,全球许多大型企业正在从以产品为主的企业向服务型企业转变。而优质服务关键取决于同顾客的沟通能力。拥有有效的沟通技能,就意味着能够清楚而有力地传递信息、观点以及态度,意味着能够更好地与顾客进行沟通,这对于现代服务型企业而言是制胜的法宝。因此,良好的沟通能力已经成为卓越职业人必不可少的一项关键技能。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获得信息的数量与速度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影响着企业的成败。沟通能力在获取信息方面也起着关键的作用。如果把信息比做力量,那么能够最有效地进行沟通的人就是最有力量的人。由于,过去学校教育对沟通技能方面培养的欠缺,而导致绝大多数高校毕业生缺乏有效的沟通技巧。而在企业从事工作的员工中,具有高效沟通能力的人却是凤毛麟角。在这样的背景下,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对我们每位员工而言就显得格外重要。沟通能力的大小不仅是我们个人在竞争中制胜的关键,而且也是我们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为企业做出更大贡献必不可少的要素。

  那么,我们该做些什么来提升我们的沟通能力呢?

  首先,彻底改变我们对工作的传统思维,建立全新的观念;

  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的工作需要得到大家的支持和认可,而他人的工作也需要自己的协助和配合。个人独自努力工作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代企业科学的工作方式是:全员协作,团队制胜。

  其次,强化沟通意识,做到主动与他人沟通交流;

  沟通意识的培养是第一位的,沟通技巧的学习是第二位的。沟通意识到位了,人人主动参与,沟通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我们每位员工都必须树立与他人更好地沟通的意识,做到主动与他人沟通。

  第三,不能过分依赖电脑和网络,而要重视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

  电脑和网络运用是现代工作的一种辅助手段,但这并非意味着电脑和网络可以取代人与人之间直接的交流。团队工作中至关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协助和合作,这是电脑无法替代的。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交流与配合,即使工作手段再先进也不能带来资源的合理利用,甚至造成资源浪费。更严重的是,缺乏交流和合作,还会导致工作中发生扯皮的事,造成企业的内耗,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损失。因此,我们必须建立面对面这种直接与当事人交流的方式,以便取得对方更好的协助和配合,获取更高的工作效率,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效益。

  第四,端正为人处事的心态,改善为人处事的方式;

  在工作中,每位员工都应该充分理解和信任自己的工作伙伴。一方面,应以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态度对待他人提出的协助或合作的请求;另一方面,还应以诚恳友好的态度寻求他人对我们工作的支持。这样做不仅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收益,而且还能为自己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第五,加强有效沟通技能的学习,提高理解他人的能力和表达自己的能力;

  具备了沟通意识之后,我们还必须花一些时间和精力来学习有效沟通的基本技能。现代社会中,有效沟通已经成为一门非常重要的学问。如何说话能够一语中的,如何听别人说话能够了解他人真实意图,如何运用肢体语言以求沟通中的事半功倍等等,这些都是高超的技艺,并非一天两天能够做到,而是需要我们长时间的学习和运用。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都大有裨益,花在这上面的时间是非常值得的。

  第六,积极参加有效沟通技巧的培训。

  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员工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史无前例地重要,而交流与合作的有效性是由沟通决定的。因此,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员工之间的沟通交流,把员工高效沟通视作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砝码。各个企业纷纷开展有效沟通的培训课程,以求员工在短期内取得重大进展,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我们每个员工都应该积极学习沟通技巧,一则是为企业的发展尽到自己的义务,二则也为自己的发展寻求更大的突破。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高度重视沟通,重视沟通的主动性和双向性,重视自身的沟通能力提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进步得更快,企业才能够发展得更顺畅、更高效。

  培养团队精神

  每年美国职业篮球赛结束之后,都会从各个优胜队中挑选最优秀的球员,组成一支“梦之队”前往各地比赛,但是结果总是令球迷失望——胜少负多。原因究竟何在?原来这些球员虽个个优秀,但他们组成的队伍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团队。由于他们平时并不在一起打球,而是分属各个不同的球队,所以缺乏团队协作,不能形成有效的团队出击。因此即使他们都是最顶尖的篮球明星,也不能发挥最高水平。由此可见,如果没有团队协作,即使每位成员都是最优秀的,也无法拧成一股绳共同出击,成员之间不但没有凝聚力,反而还会相互干扰无法发挥个人的最高水平。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约翰·马克斯韦尔也曾指出:世界杯中大部分甚至全部“打进的球”、“好看的球”都是“配合”的结果,是“团队精神”的结果。即使是最有名的球星也需要这种精神。

  团队精神是团队成员为了团队的目标与利益而相互协作,全力以赴的意愿与作风。团队精神是精神文化、组织文化、制度文化在团队中创新性的应用,也是塑造企业团队的一种有效的手段。

  团队精神是员工思想、心态的高度整合,行动上的默契和互补,是个人与团队的同步发展。如果一个团队中的成员具有了团队精神,那么在这个团队中,成员之间就能够相互宽容,彼此融洽,干劲十足。在全体成员齐心协力的不断努力下,团队的成就蒸蒸日上;如果缺乏团队精神,成员就会相互猜疑、推卸责任、貌合神离,甚至勾心斗角,久而久之这群人就不再是一个团队了。

  现代企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视团队精神。对于今天的企业而言,员工是否具有团队精神,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一面,团队成员相互之间的取长补短,互相合作所产生的合力,要远远大于成员各自为阵中力量的简单迭加。只有注重团队精神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长久的胜利。

  

  某著名企业招聘市场开发人员,9名优秀应聘者经过初试,从上百人中脱颖而出,进入了复试阶段。人力资源经理给这9个人出了一道题。

  经理将他们随机分成甲、乙、丙三组,并分别指定这三个小组调查本市不同商品的市场。经理解释说:“此次招聘是为公司新产品开发市场,所以,应聘者必须对市场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这次的市场调查就是要看看你们对市场的观察力和灵敏度。希望大家全力以赴!为避免大家盲目开展调查,我已经叫秘书准备了三份相关的行业资料,请各位到秘书处领取。”

  一周后,9个人都把自己的市场分析报告送到了经理那里。经理看完后,站起身来,走向丙组的3个人,分别与之一一握手,并祝贺道:“恭喜3位,你们已经被本公司录取了。”经理看着大家疑惑的表情呵呵一笑说道:“请大家打开你们的资料,互相看看。”

  原来,每个人得到的资料都不一样,每组3人分别得到了产品市场过去、现在和将来的资料。经理说:“丙组的3个人很聪明,互相借用了对方的资料,补充了自己的分析报告。而甲、乙两组成员却抛开队友,各干各的。我出这样一个题目,最主要的目的是想看看大家的团队精神。甲、乙两组失败的原因在于,你们缺乏团队精神,忽视了队友的存在。要知道,高度的团队精神才是现代企业成功的保障。”

  这个案例充分说明了现代企业对团队精神的重视。各企业在招聘,以及考核员工时,都把是否具有“团队精神”当作一个重要的指标。没有团队精神,不能与其他成员通力配合的人,即使有很强的个人能力,也难以在职场立足。

  前段时间,国内某著名招聘网站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半数以上的跨国企业在考察应聘的大学生时,并不重视应届生的毕业学校,而是最看重求职者的团队精神。调查表明,这30家跨国企业对人才的各种能力和素质的判断标准表现出惊人一致,几乎都要求应聘者具备“团队精神、创新能力、忠诚度和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这四项基本条件。特别是“团队精神”这一条,最受重视。可见,不具备团队精神的人,即使是个天才也很难受到器重。想要得到企业的认可和重视必须赋有团队精神。

  法国斯伦贝谢公司是一家大型跨国石油公司,这家公司最看重应聘者的团队精神。该公司领导者认为企业分工越来越细,任何人都不可能独立完成所有的工作,个人所能实现的仅仅是企业整体目标的一小部分。团队精神已成为企业文化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对员工而言,它要求员工在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敏锐的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工作技能之外,还要善于与人沟通,懂得尊重别人,懂得以恰当方式与他人合作,学会领导别人与被别人领导。

  美国视算电脑科技公司(sgi)人力资源部经理,曾有过这样的表述:“sgi公司生产世界上最先进的计算机,但世界上有一种仪器比计算机更精密,也更具有创造力,那就是人的身体。团队成员就好比人体的每个部位,一起合作去完成一个动作。对公司来讲,团队精神就是让每个人各就各位,通力合作。公司的每一项奖励活动或者业绩评估,都要把个人能力和团队精神作为最主要的评估标准。如果一个人的能力非常好,而他却不具备团队精神,那么我们宁可选择具备团队精神,而个人能力稍逊的人。”

  微软中国研发院的总经理张湘辉说:“如果一个人是天才,但团队合作精神比较差,这样的人我们不要。中国it业有很多年轻聪明的人才,但团队精神不够,所以简单的程序都能编得很好,但编大型程序就不行了。微软开发windos-xp时有500名工程师奋斗了两年。软件开发需要不同类型、不同性格的人共同奋斗,缺乏团队精神是难以成功的。”

  在企业里,“我们”永远比“我”重要,每位员工应该学会从“我们”的视角出发,取代“自我”视角来看待我们的工作以及与企业有关的一切。在团队中,我们应该树立“我为团队”和“团队为我”这两个目标,才能为企业贡献最大的力量,同时也才能将个人的才华发挥到最佳水平。

  团队精神可以强有力地凝聚团队成员的力量,使整个团队拥有最强的战斗实力,因此团队的每位成员都应具备团队精神,以整个团队为荣,将自己融入团队,由衷地把自己的命运与团队的前途联系在一起。这种精神对现代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ibm人力资源部经理说:“团队精神反映了一个人的素质。一个人的能力很强但团队精神不行,ibm公司也不会要这样的人。”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没有任何人能够不借助别人的力量,凭借自身之力,就可以撑起一片天空。想要在企业里干出一番事业,每位员工都必须具备团队精神。如果团队中每个人都具备了很强的团队精神,那么这个团队的战斗力就一定是惊人的,个人只有在这样的团队中,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实力。

  培养团队精神,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员工必不可少的任务。可以说,团队精神的培养是我们每个人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具备这种精神的人,才能真正适应现代企业团队作业的新型工作方式,也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

  首先应该抛弃以自我为中心、独来独往以及我行我素的作风,有意识地将自己的一言一行融入到团队中。时刻牢记自己是团队中的一员,要为团队负起应有的责任,将团队的利益永远置于个人利益之上。

  第二,我们应该对团队和团队工作充满热情。发自内心地热爱团队和团队工作是团队精神的基础。只有建立深厚的情感联系,一个人才能真正具备某种精神,培养团队精神也是同样的道理。

  第三,我们应该树立对团队使命的认同感。认同团队使命才会产生奋斗的激情,才会有工作的动力。如果我们对团队使命没有一种认同感,那么不论我们面对的是丰厚的薪水还是严厉的惩罚,也无法强迫自己与团队站在同一立场上,甚至还有远离团队的危险。只有对团队的使命具有了认同感,才能激发内心的工作激情,产生向心力和凝聚力,最终为实现团队使命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四,必须加强合作意识。团队精神是人的社会属性在当今企业,和其他各社会团体中的重要体现。事实上,团队精神所反映的是一个人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和能力。真正具备团队精神的员工,必须具有强烈的团队合作意识。

  第五,积极参与团队工作。生活工作在群体之中,我们必定要与他人分工合作、分享成果、互助互惠。因此,想要具备良好的团队精神,必须积极参与团队的各项工作。

  第六,做到主动分享。如果一个团队想要获取成功,尤其是在激烈竞争的今天,团队的每个成员都应该学会分享知识、经验、新思想等一切资源,实现对资源畅通无阻的交流。一根铁链最弱的一环决定它的强度,一个木桶最短的一块决定它的容量,而团队中最弱的成员也决定了团队的实力,因此我们应该毫无保留地相互帮助,以提高整个团队的综合实力。

  另外,培养团队精神还必须做到信任团队其他成员,与之进行有效沟通。团队成员之间应该相互依存、同舟共济,互敬互重、礼貌谦和,彼此宽容、尊重个性差异。团队成员之间是一种信任的关系,应做到待人真诚、信守承诺,互相帮助与关怀,以达到共同提高。

  培养团队精神,积极投入团队之中,不仅能带给每位员工物质方面的收益,更重要的是精神方面的充实和提高。具备团队精神,与所有团队成员一起前进,不但能够为我们建造一个更好的发展平台,而且还能鼓舞我们的信心,激发我们的奋斗激情。

  学习力决定竞争力

  不断学习,提升竞争力

  学习是人类自由翱翔、探索未来的导航器,是人类文明进程的推进器和加速器。没有了学习,人类文明就永远失去了未来之路。任何一个时代的一切个体和群体都无法脱离学习而前进。尤其是在当今这样一个十倍速、百倍速变化的时代,全球一体、资讯共享更加深了我们所有人对学习的需求。

  整个社会不论是家庭、企业、政府机构、民间团体都在致力于学习型组织的建设,整个社会正从工业社会向学习型社会转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个人更应将学习作为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广泛深入地学习,为提升我们的竞争实力掌握大量新知识。

  21世纪,伴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高速发展,知识在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知识已经成为最重要的资源和生产要素,“智能资本”成了最重要的资本,在知识基础上形成的科技实力成为最重要的竞争力。知识的生产、学习、创新,业已成为人类社会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活动。这一切表明,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以高科技信息技术为主体的知识经济时代。

  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现代企业正面临着史无前例的严峻挑战,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必然要依赖于对知识的掌握和创造性的开拓与应用。在现代企业竞争中,谁掌握了先进的新技术,开发了科技含量高的新产品,谁就能把握市场,获取竞争优势。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科技产品不断涌现,现代企业争相开发和应用这些先进技术,必然会提高对员工运用新技术,操作新设备方面的要求。比如,现代企业办公系统都是自动化和网络化的,不能熟练地操作电脑,不懂如何应用现代化办公系统的人,是不能符合现代化办公要求的。

  现代企业在生产经营方面,从产品研发到批量生产,无一离得开新技术的开发和运用。而在管理方面,现代企业也纷纷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以提高管理水平,并不断研制开发各种管理软件,以求管理技术更加科学高效。

  企业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掌握运用,来自企业员工对知识、技术的学习、掌握和运用。换句话说,离开了员工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掌握和运用,企业是不能真正发挥这些先进技术的实际效用。离开了员工的操作,再先进的设备也只是一堆废品。而离开了员工的掌握和运用,再先进的技术也只是一纸空文,不可能转变成新产品。因此,少了员工对新知识、新技术的不断学习和利用,企业的产品革新、技术创新都不可能真正实现,企业就得不到真正的发展和壮大。

  有鉴于此,为了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更快更好地发展,现代企业一方面正在致力于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另一方面,对企业中个人学习力的重视远远高于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想要成长为卓越职业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增强学习意识,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力,成为现代企业的一名学习型员工。

  增强学习意识,做学习型员工

  当代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总量的翻番周期愈来愈短,从过去的10年、20年,甚至50年缩短到5年、3年、1年。这表明,历史绵延很久的“一次性学习时代”已告终结,取而代之的是终身学习,以不断掌握新知识、新技能。

  当知识成为竞争中制胜的关键要素时,我们每一位员工在敬业的同时更要做到“精业”。这是社会和企业发展对员工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必须不断补充学习各种新知识、新技能,以提高自身的价值,为企业做出更多的贡献。

  福特公司cto(首席技术官)路易斯·罗斯有一个著名的观点:“在你的职业生涯中,知识就像牛奶一样是有保鲜期的,如果你不能不断地更新知识,那你的职业生涯便会快速衰落。”

  当今社会,再高的学历也不能成为不学习的理由。事实上,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学历在职场上的有效期越来越短。

  一家大公司的总经理,曾对前来应聘的大学毕业生说过这样一段话:“你的文凭是你应有的文化程度,它的价值体现在你的底薪上,但有效期只有3个月。要想在这里工作下去,就必须知道该学什么。如果不知道该学习些什么新东西,你的文凭在这里就会失效。”这位总经理是要告诉我们:企业招聘人才,文凭只是敲门砖,不断学习才是开锁的钥匙和向上的阶梯。进到企业之后要学的东西还多着呢!

  现代社会知识和技术不断更新,大学里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用不了几年就已经过时淘汰了。我们现在所掌握的一切技能,很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就被新技术取代而毫无用处。在企业看来,文凭只是一个知识积累的标志,企业用人更看重的是发展潜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果我们不及时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空有一纸文凭不仅对企业毫无价值,对我们自己的伤害会更大。

  众多国际著名的大企业都倍加重视员工这方面的潜力。德国独立软件供应商sap公司就十分重视学习力。在sap公司看来,技术和知识都是可以经过实践获得的,与学历的高低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因此在招聘员工时更注重应聘者还能吸收多少新知识,还能提高多少。飞利浦公司也非常注重员工的学习潜力,除业绩评估外,还对员工做潜能评估。

  诺基亚更是一个学习型的公司。每一个进入诺基亚的新员工,都会有一个入职培训阶段,这个阶段大约持续3-6个月。在这一阶段中,新员工将在与老员工、高级技术人员甚至专家的共同合作中学习,如果有必要,他们还有可能被派出国学习几个月。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效仿这些国际著名企业的先进理念,员工的学习力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不论是谁想要持续适应社会需要必须不断地学习,作为企业的员工更应如此。我们每一名企业成员都必须不断加强学习,成为学习型人才,使自己适应社会发展、企业发展。我们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一方面为企业创造价值,另一方面实现我们自身的价值和追求。

  

  亨利是英国bbc晚间新闻当红主播,他虽然连大学都没有毕业,但是却把事业作为他的课堂。他当了3年主播后,毅然辞去人人艳羡的职位,到新闻第一线去磨练,干起了记者的工作。他在英国国内报道了许多不同的新闻,并且成为英国电视网第一个常驻中东的特派员,后来他又成为驻美洲地区特派员。经过这些历练后,他重回bbc电视台。此时,他已由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小伙子成长为一名成熟、稳健而又受欢迎的主播了。

  在这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我们必须主动抓住一切机会学习,还要学会从工作中学习。学习运用我们的眼睛去看,用我们的耳朵去听,更要用我们的脑子去学习去思考,这样我们才能有效提高学习能力。

  目前学校教授的知识,与企业发展的所需还相距甚远。大学里大多只重视基础理论的学习,而这些理论知识在企业里是远远不够用的。想要在企业里做好工作,成为一名优秀的职业人就必须学习最新知识,特别是实践工作中的技巧和技能。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也是学习的重点。

  一个人走出校园走向工作岗位,不但是人生的一个飞跃,更是人生的又一个开始。我们应该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不断接受新事物、新知识,不断学习并运用新的科学技术。更重要的是学习如何做一名职业人,学习成为卓越职业人才必须的知识和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有所突破、不断超越。

  

  曾在一家跨国公司担任销售经理的张刚,5年来一直忙于日常事务,无心学习,在与形形色色的客户的应酬中度过了每一天。然而,他的一位下属,暗自学习,最终拿到了管理硕士学位,学历比他高,能力也比他强,在数年的商战中获得了丰富的经验,羽翼日渐丰满,销售业绩惊人。在公司一次大型商务洽谈会上,他以出色的表现,令一位眼光很高、很挑剔的大客户大为赞叹,也赢得了总裁的青睐,破格委以重任,反而成了张刚的顶头上司。

  壳牌美国石油公司总裁卡洛说:“应变的根本之道是学习”。这也印证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舒尔茨的一句名言:“投在人脑中的钱比投在机器上的钱能赚更多的钱。”投资学习是绝对明智的选择。

  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并加速出现,每一位员工必须在学习中不断成长,才能生存下去。我们必须努力通过各种方式,向身边的人学习一切有用的知识和技巧,学会与同事交流,通过思想的碰撞、经验的汇聚,以及知识的共享提升自己的能力。新世纪的职业人才必然是学习型人才,我们必须增强学习意识,努力争做学习型员工,只有这样才能成长为卓越的职业人。

  提高学习力,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学习力,是一个人学习动力、学习态度、学习毅力、学习创新力和学习能力的总和;是人们获取知识、分享知识、使用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是动态衡量一个组织和个人综合素质、竞争力强弱的真正尺度。学习力已经成为最根本的竞争力。

  时代的发展,社会知识更新换代很快。21世纪个人和企业面临的竞争,其实质是学习力和知识应用的竞争。谁会学习,谁具备超强学习力,谁才能够适应社会,能够成功。不断学习就是不断进步,提高学习力就是增强竞争力。为了提升竞争力,现代企业对员工学习力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我们每位员工都必须努力养成不懈学习新知识、不断研究新情况、努力解决新问题的好习惯,并且还必须提高学习力以提升竞争实力,做致力提升学习力的实践者。

  当今世界变化是惟一不变的,想要具有持久的竞争优势,具备更快更好地学习的能力是关键。学习力的提高已远比学习知识重要得多,学习力已经成为个人立足社会的基本。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不管我们从事什么职业,都不能忽视对学习力的培养和提高,否则迟早会被无情地淘汰出局。反之,谁具备了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谁就掌握了竞争的主动权。

  想要有效地提高学习力,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树立学习意识,建立良好的学习态度。我们应该乐于接受各种信息、知识、资源和变化,大胆尝试新思想和新经历。

  第二,学习要有动力。没有动力就没有前进,也不会去追求进步。一方面,我们在工作中要自我加压,要有上进心,自身才会有大的提高;另一方面,学习动力来源于学习兴趣与动机,我们应努力培养学习兴趣与动机,增加我们的学习动力。

  第三,学习要有毅力。学习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应持之以恒,有恒心才能成就一番事业,不能以工作忙而找借口,而要合理安排时间保证必要的学习。

  第四,学习要有效率,要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好的学习方法是学习效率的保证,是学习是否具有成效的关键。做到精力集中,善于用功,努力掌握对实际工作有价值的新知识,积极关注时代发展最前沿的东西。

  第五,学习要做到学以致用。学习不是最终目的,“用”才是关键。学习要立足于实际应用,要做到活学活用,学是为用服务的。要努力将学习与实践不断结合。

  第六,学习不忘创新。用开放的态度广泛地学习,大胆学习和运用各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以便寻求新的创新点。

  第七,学习要发扬团队精神。学习中要加强交流与合作,在整体提高下,个体才能有更大发展。

  第八,终身学习。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社会行为和生活方式。只有终身学习,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变化。

  总之,学习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提高个体的竞争力,进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我们每一位企业员工都应努力做到善学、会学,用我们掌握的新知识、新技术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提升思考能力

  现代原子物理学的奠基者卢瑟福,对思考极为推崇。一天深夜,他发现一位学生还在埋头实验,便好奇地问:“上午你在干什么?”学生回答:“在做实验。”卢瑟福不禁皱起了眉头,继续问:“那下午和晚上呢?”“也在做实验。”这个学生本以为能够得到导师的一番夸奖,没想到卢瑟福居然大为恼火,厉声斥责:“你一天到晚都在做实验,什么时间用于思考?”

  勤奋的学生遭到斥责,看似委屈,然而大师却是在传授真经。很多时候,人们将岁月淹没在实际没有多大价值的忙碌中,却极不情愿拿出时间用在极具价值的思考上,以至于白白浪费了我们人类独有的高级能力——思考力,最终一无所获。

  如果说智慧是创造的起点,那思考便是智慧的源泉。面对现代多元社会的种种资讯,我们必须善于思考,从中挑选有价值的信息。具备思考的能力是21世纪制胜的关键之一。

  目前,企业对职场中人最大的不满是,大多数员工缺乏思考能力。当市场变得越来越变幻莫测时,企业更加迫切地需要具备思考能力的员工。这样的人不但能够解决新问题,并能够从新的角度看待老问题,这对企业的发展而言意义重大。尽管实施战略、执行任务的角色也很重要,但是从长远来看,企业缺乏思考是绝对不行的。

  

  在全世界ibm管理人员的桌上,都摆着一块金属板,上面写着“think”(想)。这个字的精粹,是ibm创始人华特森创造的。

  一天,寒风刺骨,阴雨霏霏,华特森一大早就主持了一个销售会议。会议一直进行到下午,气氛沉闷,无人发言,大家逐渐显得焦躁不安。突然,华特森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很大的“think”,然后对大家说:“我们共同缺的是,对每一个问题充分的思考。别忘了,我们都是靠脑筋赚得薪水的。”从此,“think”成为了华特森和ibm公司的座右铭。

  每个人都应该透彻理解思考的真正内涵,只有学会思考,善于思考,才可能有出路;学会思考,我们才能更好地做事;善于思考,我们才能铸就成功。

  思考能力的培养对一个人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思考是智力的核心。一个人思考能力的高低反映了他智力水平的高低。

  人类的脑细胞约有165亿个,一般人仅仅只用了不到1000万个。看来我们真应该好好地动动脑筋思考,否则我们的脑细胞就发挥不了作用,白白被浪费了。

  现代企业的发展,关键是靠全体员工积极主动地发挥创造力,而这种创造力的来源便是思考,因此我们每位员工都必须充分发挥思考能力,为企业的创新之路贡献自己的力量。哈佛商学院领导学教授亚博拉罕·泽尔斯尼克说过:“正是这些‘思想者们’使当代企业发生改观。”对此,许多企业老板都表示深有同感,所以他们更愿意为具备思考能力的人提供机会,希望这些人能够为企业的生产、销售、客户服务以及各项管理提供新的思路。

  现代企业对思考能力的高度重视,体现为对工作要求的不断提高。企业已不能满足于员工机械地完成工作任务,而是要求员工能够思考性地、创造性地完成工作任务。企业领导者们认识到,员工的思考能力决定着企业的竞争能力。而那种具备高超思考能力的人,既是企业最需要的人才,又是企业最缺少的人才,具有这种能力的人才已经成为企业竞相笼络的对象。因此,想要成为职场的宠儿,必须首先成为高水平的思考者。能够显示自己不凡的思考能力,将使我们在职场中受益匪浅。而如果我们在思考方面缺少竞争力,即使我们其他方面表现出色,也会因此而遇到危机。

  

  某公司非常重视员工的主动性,并针对新员工制定了这样一个规定:任何一个具有专业技能、有竞争力的新人,必须在最初的3~6个月证明自己的主动性,否则就意味着他和别人毫无区别。

  六个月后,新人小蒋和小郑都完成了工作任务。从技术上讲,他们的工作都完成得不错,小蒋还略显优势。然而,公司最终决定留下来的人却是小郑。小蒋心中不服,找到公司人事经理申辩,他认为自己也是一个主动性很强的工作者,没人要求他收集最新的技术资料,但他做到了。可是,人事经理却给了他这样的答复:“主动性并非仅仅是如何出色完成手头的工作,而是在工作时能够积极思考,使业务具有发展前景。主动性是主动工作与主动思考的结合,失去了思考,人不过是生产过程中的死板器械。这一点至关重要,小郑做到了,而你却忽视了。”

  企业所渴求的人才,不仅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埋头苦干的精神,更需要具备在工作中积极主动地思考的能力。这个世界,从不缺乏会干活的人,却一直缺少会思考的人。一个人不会思考等于没有灵魂。有些人,每天到企业上班只带了自己的躯壳,而把灵魂丢在了家里。在普遍机械化作业的今天,企业对员工体力劳作的需要越来越少,而急需的是员工的灵魂劳作。看来不会思考、没有灵魂的人,势必要面临被企业淘汰的危机。

  然而,思考能力的提升又绝非一天两天的事,想要拥有超常的思考力,必须首先培养勤于动脑的好习惯,做到主动自觉地思考。

  我们的大脑是会越用越灵活的,若是不用就会“生锈”,等到哪天工作中出现问题时,就只有束手无策了。若要做到出现问题及时想到办法解决,甚至做到在问题尚未出现之前,就能预料并将问题解决于萌芽状态,就必须在平时养成爱动脑筋的好习惯,开发并激活我们的每一个脑细胞,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迅速提升思考力。

  第二,想要在工作中提升我们的思考力,还必须将思考运用到日常的每一件工作中,做到带着思考工作。

  日常的工作不仅需要我们每位员工动手去执行,更需要我们动脑去思考。并非所有的工作都是一帆风顺的,工作中遇到任何问题,出现任何突发状况,都需要员工必须主动积极地思考以应对危机。否则,我们的工作就不能顺利完成,我们自身也会被视为能力不够。如果我们不能把握好机会为企业的难题效力,今后就很难有机会被重用去做高难度的工作了,更不可能被提拔负责大局事务。

  即使我们的工作任务是我们最熟练的,也不能毫无思考,否则一旦企业在员工和机器之间做一个抉择,其结果一定是以机器胜利而告终。要知道,一台机器的工作速度和效率是远远超出十个、甚至上百个人的。因此,在机械化作业的今天,如果员工不能发挥思考这一人类特有的功能,那么只能被机器取代。如果我们做不到在工作中思考,那么我们早晚有一天也会被机器取代。因此,我们每位员工必须注重在日常工作中培养思考能力,以实际的工作成果向企业证明我们是不可取代的。

  第三,想要在人人思考的今天超越他人,我们还必须学会创新思考。

  想要成为企业需要的卓越职业人,我们必须做到在思考中创新,在创新中不忘再思考,以求不断创新。现代企业对员工的要求,早已不再停留在完成任务即可的层面上。而是要求员工不但要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更要优质高效地完成工作。探求工作方法的科学高效,业已成为摆在每一位员工面前的一道新课题。

  我们的工作蕴涵着巨大的开创性,靠以往的经验工作已不再受到企业的欢迎。现代企业急需的是创新思考的工作方式,只有这种工作方式才能真正适应企业自主开发、自主创新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每位员工,在着眼于每项工作任务基本要求的同时,大胆借鉴和效仿其他企业,甚至其他行业在类似工作方面的成功经验,全方位地思考并制订出灵活而又不失全面的工作方案,以及稳妥而又不乏新颖的实施计划。并做到积极谋求企业领导以及其他部门的支持配合,力求工作任务高质高效地完成。只要我们做到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大胆思考、努力创新,就一定能够出色地完成企业交给我们的任何一项任务。

  具备创新精神

  世界万物无一不是处于变化之中,时代和社会也在不断变化更新,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是人类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努力探索客观世界中尚未被认识的事物规律的过程。我们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才能不断为我们的事业开辟新领域、打开新局面。英国哲学家培根300多年前就强调:“不愿用新式疗法的人必见新灾,因为时间正是最伟大的改革者。”我们必须突破常规思维的束缚,摆脱惯有思维的定势,变换我们做事的方法,以求创新和适应时代。

  

  古代,有一个国王为挑选继承人,给两个儿子出了道难题:“给你们两匹马,白马给老大,黄马给老二。你们骑马到清泉边去饮水,谁的马走的慢,谁就是赢家。”

  老大试图采取“拖”的办法取胜。而弟弟计高一筹,他抢过老大的白马飞驰而去。结果,当然是弟弟胜利了。

  故事中的弟弟敢于打破常规,进行创新。他不是像老大那样按照人们的一贯方式思考问题,把注意力集中于自己的马上,思考如何使它走的慢,而是跳出这个框架分析问题、大胆创新,牢牢掌握了制胜的关键,取得了制胜的主动权。

  在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的今天,我们面对的世界已不再是一个固步自封的世界,而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世界,因此我们必须以变应变,必须不断创新才能不断前进。一个经营良好的企业,如果不能不断创新、持续改进也会逐渐衰退。因此,现代企业必须不断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发展机遇,才能在竞争中屹立不倒。在同样的环境中,一个企业、一个人如何脱颖而出,最快的途径就是跳出平庸,出奇制胜,所以在社会各个领域,赢家往往是那些具有创新精神的人。

  创新深受现代企业推崇,被赋予极高的价值。创新在现代企业未来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的经营离不开创新,管理也需要创新。好的创意不仅可以使企业起死回生,还会使企业兴旺发达。那些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比如西门子、惠普、3m、索尼等等,都是通过不断创新,获得了更高的投资利润。

  随着信息经济的飞速发展,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愈来愈短,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的用人观念也随之不断更新。那种上世纪80年代,拥有一张金光灿灿的大学毕业文凭,就可以在人才市场上成为“不愁嫁的皇帝女儿”,90年代固守经验就能在职场上得势的年头,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在创新能力越来越受到现代企业重视的今天,企业选人用人不是只为现在,更是为了未来的前景。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一个企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时代,创新越来越成为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成为决定一个企业发展进程的关键要素。

  在企业对员工的各项要求不断提高的同时,创新能力被提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创新精神和能力越来越成为每位员工的必需。尤其对知识型企业来说,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前提。具有创新精神的人,越来越受到广大企业的欢迎。清华同方股份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经理曾表示:“有创新能力的员工才是真正的人才。”

  世界知名的大公司也非常重视员工的创新精神,为了使公司的技术、产品、服务领先,就要做到与众不同。具有灵活的思路,乐于创新,从不满足现有成绩,能够产生新的创意,并将其成功实现的员工才是真正的好员工。正如巴西吉西利华公司董事长阿普里莱所说:“年轻人不能满足于众所周知的现成答案,应该善于向旧事物挑战并提出新建议。”

  微软公司也非常注重应聘者的创新能力。在面试时往往会有这样的面试题:“你现在用的电话有什么缺点?怎么改进它?”或者“龟兔赛跑时,如果兔子没有睡觉,乌龟怎么赢得比赛?”这些问题看似与工作本身毫无关系,但这恰恰是微软很重视的问题。根据应聘者对这类问题的回答,面试官可以准确地判断出这个人是否具有创新精神。

  索尼也十分注重员工的创新精神。提倡培养员工的创新精神和国际化意识,是索尼公司企业文化的重要部分。“创新精神”是索尼公司的dna。对于很有发展潜力的员工,索尼公司还会安排海外工作或实习机会。

  在这个以变革为主基调的时代,作为企业的一员,我们应该懂得,惟有改变和创新才能实现工作效率和质量的质的飞跃。拒绝变革就意味着被淘汰,每一个员工不但不能抗拒和阻挠变革,相反还应该成为变革的推动者。

  企业开发新产品需要创新,新产品问世后从宣传到销售这一系列的工作都需要创新;企业发展到一个阶段能否更上一个台阶需要创新;企业能否在市场竞争中永立不败之地更需要不断创新。而企业的种种创新来源于何处?当然是来源于企业的每一位成员!只有具备创新精神的员工,才能认识新事物、发现新方法、获得新思路。创新对企业和个人都意味着竞争力的极大提升。

  我们每一位员工都应该具备探索与创新精神,努力在每天的工作之中追求改变,做到在工作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为企业开创新局面贡献一份力量。这种自我超越式的创新精神,是我们成为卓越职业人的必要修炼。

  第四篇做好充分准备

  卓越职业人,不但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更应具备高度的职业素养与能力。想要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飞跃,我们必须致力于职业化能力的提升和职业化素养的培养,为成为卓越职业人做好充分准备。

  只要我们全力以赴,锻炼各项职业化能力与素养,为成就卓越不凡做好充分准备,我们就具备了卓越职业人所必须的内在条件。从此刻开始,让我们一起,为成就卓越着手准备吧!

  97

  第四篇做好充分准备

  

  110

  关键词:心态人格沟通进取团队思考创新

  培养团队精神

  构建学习力的八个纬度

  抛弃自我

  中心观念

  开放的沟通

  树立对团队

  使命的认同感

  相互信任

  相互尊重

  加强合作意识

  做到主动分享

  积极参与

  团队工作

  对团队工作

  充满热情

  树立学

  习意识

  终身

  学习

  学习要有动力

  21世纪

  学习力

  学习要有毅力

  学习要发扬团队精神

  学习不忘创新

  学习要学以致用

  学习要有效率

  严格遵守企业制度

  人类通过各种制度以及更为严格的法律,维系着整个世界的合理性和有序性,没有制度的世界是不可想象的。世上的任何一个组织都必须有制度的保障才能正常运营,企业也同样如此。没有哪家企业没有自己的规章制度,越是大企业越是重视规章制度的制订和执行。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严明的纪律,企业就如同一盘散沙,什么工作也做不成。只有制度明确,才能让每位员工清楚自己应付起的责任和义务,以及可以获取的权益。这样才能保证起码的赏罚分明,才有了一切科学管理的基础,如若不然,企业根本无法生存下去,更不要说发展壮大了。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也有自己的员工手册,这些绝不是墙上的摆设,也不是员工看完就可以置之脑后的,而是要求全体员工严格遵守的企业法典。没有员工的严格遵守,企业的制度就形同虚设,这是任何企业都不允许的。

  企业的制度就像是企业的灵魂,有了它就有了企业发展的动力。相反,没有了它,企业就像是失去了根基的树木,不论现在看似多么强大也只是个假象。

  

  海尔总裁张瑞敏在各种场合讲到海尔的成功历程时,总是不忘提到13条制度,其中包括不准迟到、不准早退、不准在工作时打毛衣、不准在工作时闲聊……这些看起来琐碎、细小,简单得令人发笑的规定,却切实地击中了当时海尔管理的要害。通过海尔领导者的严格管理,这13条管理规定得到了有效地执行,使海尔员工工作面貌有了很大改善,同时在海尔内部树立了有规必行的观念,规章制度不再是可有可无的摆设。此后,海尔的管理者又逐步推出各种新的细化规章制度,做到了有规可依。逐渐地,海尔的企业管理由无序转向有序,开始了海尔的辉煌之路。

  

  同样地,英特尔从创立开始就非常强调制度,处处都有清楚的规定,每天早上的上班制度就是最明显的例证。在英特尔,每天上班时间从早上8点整开始,8:05分以后才报到的人,就要签名在“英雄榜”上,背负迟到的“罪名”,即使前一天晚上加班至深夜的人,第二天上班时间仍是上午8点。

  企业不能没有制度,制度是有序的前提。企业制订各项制度是为了更好地管理、有效地运营。其中的每一条规章制度都不是臆断出来的,而是在长期的运营中吸取了各项工作的经验教训之后,科学地总结出来的。制度是组织正常运作最基本的保证。

  企业的每一个部门,都会依据本部门的职能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以保证本部门工作顺利而高效地进行。生产部门的规章制度,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以确保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服务管理制度是为了加强企业的服务,以提升企业的形象;人力资源部门制订的规章制度,是为了更好地为企业培训和招募人才等,以提高企业人员素质……世界五百强公司的管理制度都很严明,从制造、工程到财务,以及行销部门,每件工作都有清楚的规范,人人都以这些规范作为自己工作的准则。可以说正是这些制度的制订和执行,缔造了这些伟大的企业。

  每位员工都是企业的一份子,有权力也有义务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以及本部门的各项制度。这是企业对员工最基本的要求,做到这一点才能算是合格的职业人。一个连企业的规章制度都不遵守的员工,决不是一个好员工,更不可能成为卓越的职业人。这样的人会首先被企业淘汰。因此,我们必须时刻提醒督促自己,务必做到严格遵守企业的各项制度。

  务必做到高度服从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500强企业的高层领导者中,有1000多名董事长、2000多名副董事长、5000多名董事一级的高层领导者,都来自同一所学校——西点军校。美国任何一所商学院,都没有培养出这么多优秀的管理人才。美国各大商学院和各大企业,纷纷开始向军校寻找优秀管理人才。他们发现,西点军校是全世界最崇尚高度服从精神的学校之一,服从在西点人的观念中是一种高尚的美德、必备的能力。他们还发现,正是懂得服从使得西点军校的学员更胜一筹。

  服从是一种可贵的精神

  作为企业的一员,每个人都有权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以求为企业献计献策。这样做不但体现了我们对企业的责任心,也体现了我们善于思考的精神,这样做是绝对正确的,也是值得提倡的。

  然而,一旦企业领导层就某个项目,或某项工作做出了最终决策,就要求企业每位成员无条件地服从。做到这一点,更体现了我们忘我无私的精神。

  有些人,当企业需要他们发挥思考力和创造力,为企业献计献策时,他们无动于衷、一言不发;而当企业决定了行动方向和计划后,他们却又无理地抱怨这个行动计划如何糟糕。接下去,要么按自己的意愿行事,要么干脆应付了事。这种人处处与企业格格不入,毫无服从意识。

  服从是对自由散漫的一种制约,对自己行为的一种约束,是自我管理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服从就必须放弃个人主义,抛开自我中心,将个人的利益得失完全融入组织的价值中,做到个人服从集体、下级服从上级。只有懂得服从的人,才是真正有使命感、有责任感的人;只有懂得服从的人,才能做到为人严谨、做事认真;也只有懂得服从的人,才能担当重任。服从是一种内涵、一种素质、一种美德。服从更是一种可贵的精神。

  服从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责任

  人的一生是从服从开始的,可以说服从是人生的第一项责任。年幼之人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对父母和师长谆谆教诲的服从。一个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主观创造能力无不建立在服从的基础之上。人在服从中学到的所有常识、技能,以及在服从中养成的素质品德,都能促成一个人潜能和创造力的发挥。

  服从不仅是人生的第一项责任,更是一生都不可缺少的责任。“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论是服从领导的指挥,服从组织的安排,还是服从团队的决定,都是一个人一生必须遵守的规则和承担的责任。作为企业一名成员,服从企业的工作安排、上级的任务分派,以及团队的分工合作是每一位员工应尽的责任。

  没有服从的企业,只是一盘散沙,经不起任何竞争的考验。不能做到服从的员工,企业是坚决不会要的,因为这种人的存在势必会大大降低组织的凝聚力。个别不懂服从之人的才华,与整个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比起来,孰轻孰重一目了然。企业领导者是绝不会因为个别人的一点能耐,而拿整个组织的整体利益开玩笑。也绝对没有哪个企业愿意冒这样大的风险。因此,作为个人请务必深信,不懂服从是万万不可的。不论是为企业的发展做贡献,还是为自身前程着想,服从都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能做到担负起服从这一责任的人,企业才有可能考虑录用和提拔。否则,即使我们有一身的本领,也没有用武之地,只能被浪费。

  从现在起,让我们学会凡事从大局出发,从整体出发,将服从企业的整体安排放在首位,在各项工作中为提高企业的凝聚力、战斗力而奋斗不息。

  服从是能力的表现、前程的保证

  提到服从,许多人有这样的困惑:“上级的见解就一定完全正确吗?我有我自己的想法,凭什么服从?什么都服从,我的才华怎么发挥?”并由于这些困惑而不甘心服从。

  首先,服从并不等于盲从。

  不问是非黑白,不讲科学合理是盲从,而非企业要求的服从。许多人将这两者混为一谈,是对服从的曲解。如果以此作为拒绝服从的借口,未免太不科学,也太不明智。要知道,企业需要的是我们的服从,并非盲从,我们根本没有理由对企业的这一要求产生抵触。

  其次,服从不等于没有民主。

  企业之中,在决策决定之前可以有多种声音,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可以充分讨论。很多企业都有这样一种文化,就是大家破除职务上的差别,平等地聚集在一起,把自己的创意、见解、观点完完全全的表达出来。也就是说,决策之前是可以畅所欲言的,是可以高度民主的。

  但是,一旦一种决定成为企业的统一决策,所有的人都应该毫不犹豫地贯彻。我们必须做出承诺,因为我们是企业的一部分。企业全体成员必须在决策之后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以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各项计划。

  第三,作为企业的一名员工,要摆正自己的心态,明确自己的职责。

  上级的见解是否正确无误,不在我们的职责范围之内,这是他的责任,他自己会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并且,他的上级也会对他的工作做出客观的评价和合理的裁断。我们的职责是认真做好自己的每一项工作,对上级负责,为企业做贡献。而且,给予自己的上级以充分的信任与支持,也是我们的职责之一。身为现代企业的一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各人有各人的职责,各级有各级的任务,不找任何借口,尽职尽责做好自己的工作才是我们的要务。

  第四,员工高度服从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

  企业领导者,制订战略目标和实施计划,统筹生产作业与经营管理,必需每一位员工高度的支持与配合,才能将这些宏伟的目标、计划变为现实。这是企业要求每一位员工高度服从的根本原因。这一要求科学、合理,不容置疑。企业要求员工无条件地服从,是为了确保企业短期计划与长远目标的执行与实现,是为了企业更好地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企业不仅仅需要我们高度地服从,也需要我们每位员工发挥才智,为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为企业献计献策与高度服从并不矛盾,企业的发展需要每一位员工的聪明才智,然而企业最终的决策权是在企业的领导者手中,为了确保决策的落实到位,必须要求全体员工高度服从。高度服从不仅仅是我们的职责,更是企业员工必备的能力。这种能力是执行力的保证,是企业上下一心、团结一致的保证,是企业真正落实科学管理的保证。

  第五,高度服从是能力的表现、前程的保证。

  服从并非许多人想象,上级要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这么简单。真正的服从,首先是思想上对上级安排工作的高度重视,而后以积极负责的态度全面思考,依据上级的要求制订合理的工作计划,全力以赴地执行,并在这个过程中积极思考、大胆创新,力求超值完成工作任务。

  真正高度的服从需要对上级命令的重视,需要认真负责的态度,更需要我们发挥智慧创造性地工作。真正高度的服从是积极探索、完美工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每一名员工都可以,也必须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展现我们的能力才华。可见,高度服从不但不会埋没我们的聪明才智,相反,更有利于我们才华和能力的发挥!

  另外,在服从上级命令的过程中,如何化解与上级以及同事之间的分歧,力求达成一致,如何赢得上级以及其他部门的支持,如何协调同事关系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积极认真地对待。

  总之,真正意义上的高度服从决非不问是非、不假思索的盲从,而是发挥自身能力、展现自身才智的大好机会。做到这一点,才是对企业负责,也是对自己前程负责。

  实干是一切的基础

  贵在脚踏实地

  我国著名史学家司马光,为编辑《资治通鉴》翻阅了大量的书籍资料。司马光不仅借阅了当时“集贤”、“昭文”、“史馆”三大书库的所有书籍,并经宋神宗特许可借阅“龙图阁、天章阁及秘阁”的藏书。皇帝还将自己私藏的两千四百余卷书献出来,供其参阅。此外,司马光还参阅了大量的民间资料共222种,计三千多万字。其阅读的资料之多、数量之大,令人叹服。

  司马光学风严谨,对自己要求很严格。他为自己规定,每三天修改一卷。一卷史稿长四丈,平均一天修改一丈多,若遇事耽误了,事后必须补上。他每天凌晨起床,工作直至深夜,十九年如一日。开始编书时,司马光48岁,编完时已是67岁的老人了。司马光曾问其好友邵雍:“你看我是怎样一个人?”邵回答说:“君实脚踏实地人也。”意思是说司马光研究学问,勤奋刻苦,踏实认真。这就是“脚踏实地”的来源。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任何宏伟的工程都是始于一砖一瓦的堆积,任何耀眼的成功也都是从第一步开始的。一口不可能吃成胖子,一脚也不可能登上山顶。世上绝没有一步登天的事,历史上所有的伟大成果,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刻苦努力的结果。拿破仑一开始在部队服役时,只是个很普通的炮兵;卓别林是从跑龙套走上演艺之路的;美国前总统里根和林肯在年轻时,前者做过电台播音员,后者当过邮递员;而伟大的文学巨匠莎士比亚,年轻时是剧场的看门人……详细了解他们成长的过程就会发现,他们惊人的成长无不源自于脚踏实地、刻苦努力和忘我拼搏。

  天底下没有不努力就能随便成功的人,也没有不付出就能随意完成的工作任务。如果想要担当企业重要职务,成就一番风光事业,更加需要脚踏实地的作风。

  

  20世纪70年代,一家国际连锁企业看好台湾市场,决定在当地培训一批高级管理人员。他们选中了一个年轻的企业家,但是商谈了几次都没有定下来。最后,总裁要求企业家带他的夫人一起来。总裁问:“如果要你先去打扫厕所,你会怎么想?”企业家沉默不语,脸上现出了尴尬的神情。他想:要我一个小有名气的企业家打扫厕所,太大材小用了吧!这时他的夫人说:“没关系,我们家的厕所向来都是他打扫的!”企业家这才通过了面试。

  让这位年轻企业家没有想到的是,第一天上班,总裁就让他去打扫厕所。后来,看了公司的规章制度后才知道,公司训练员工的第一课就是打扫厕所,就连总裁自己也不例外。连总裁都必须从打扫厕所开始,可见这家公司对脚踏实地的重视程度。

  从古至今,干大事的人无一例外都具备脚踏实地的作风。不管我们现在所做的工作多么微不足道,我们都必须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好它。然而,很多初入社会的年轻人,在步入职场后,却把这个简单的道理忘记了。他们妄想一步登天,恨不能立刻做上总经理的位置。有的甚至成天做着,如何一下子成为亿万富翁之类的大头梦。他们错误地以为自己是干大事的材料,瞧不起自己现在的工作,缺乏踏实的作风,最终只能一败涂地。有一位企业家曾经对其员工说:“比其它事情更重要的是,你们需要踏踏实实地把每件事情做好。谁能够做到这一点,谁就永远不会失业。”

  曾经有一位大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说过:“年轻人只有沉得下来才能成就大事。无论你多么优秀,到了一个新的领域或新的企业,刚出校门就想搞策划、搞管理是不可能的。你对新企业了解多少?对基层的员工又了解多少?没有哪个企业敢把重要的位置让刚刚走出校门的人来掌握。那样做,无论对企业还是对本人都是很危险的事情。”

  成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得来的,更不可能靠空想得来。成功,只有那些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工作的人才能够得到。因此,无论做什么工作,都应该静下心来,脚踏实地去做。“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们在哪里踏实努力、刻苦修炼了,才能在哪里得到成就。

  万物都有其成长的过程,人的成长也需要一个过程,这是自然规律。一段过程之后,我们成长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做了些什么。如果这个过程中只有空想、懒惰和马虎了事,那么我们只能成为一个平庸无能的人。

  如果要想成长为一个有所成就的人,就必须拒绝浮躁,沉静下来,脚踏实地从基础的本职工作做起,一点一滴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全力以赴为自己的人生积累雄厚的实力。只有这样,才能成就我们理想中的自己。

  实干胜过一切言论

  “生活中有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英国哲学家约翰·密尔这样说,“不管是最伟大的道德家,还是最普通的老百姓,都要遵循这一准则,无论世事如何变化,也要坚持这一信念。它就是,在充分考虑到自己的能力和外部条件的前提下,进行各种尝试,找到最适合自己做的工作,然后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地做下去。”这段质朴而又伟大的阐述,告诉我们实干精神是实现一切伟大设想的惟一途径。

  爱迪生是一位著名的科学家和发明家,更是一位伟大的企业家、实干家。没有反复探索、不断实践的实干精神,他就不可能拥有一生创造二千多项发明的奇迹。

  爱迪生23岁时,开办了自己的工厂,招募了一批工程师、工匠,层出不穷地推出各种电气发明。这些人都热爱自己的工作、迷恋自己充满创造力的头脑和双手,都是工作狂,而爱迪生是“总工作狂”。他每天的睡眠时间不到四个小时。他的办公桌就在车间一角,每当完成一项发明,他就站起来,跳起非洲大陆的原始舞,嘴里还念念叨叨:“这么简单的解决办法,怎么原来没想到。”这已经成了一种标志、一种信号,工人们一看到老板跳舞,就围过来,他们知道又有新鲜事可做了。订单像雪片一样飞来,在不断增加人手的情况下还要日夜开工。在爱迪生实干精神鼓舞和带动下,工人们也对工作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就是这种强烈的实干精神,给爱迪生的工厂、给他本人以及与他一起奋斗的工人,带来了巨大的收益。

  人世间每一项发明创造、每一件艺术作品、每一本文学著作都是实干的杰作。生活中,小到一件日用品的生产,大到城市和国家建设的成果,也都出自实干。人类所有的事业,平凡如教书育人工作,伟大至天文航空事业,人类在任何领域取得的或平凡或伟大的成就,都离不开实干的点滴积累。是实干将人类崇高伟大的理想变成了真实,也是实干将个人的远大目标变成了现实。

  现代企业更加重视员工的实干精神。某大型集团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说:“我们最忌员工夸夸其谈而不实干。在招募新人时,我们对应聘者用华丽词语描述的过去不感兴趣。我们关心的是应聘者曾经做过哪些具体工作,这些具体工作是如何实现的。因为,对我们来说他们以往工作的结果如何并不重要,而他们在工作过程中的实干才是真正有价值的。”

  在选拔人才时,企业看重的也是候选人的实际工作业绩和工作能力,而绝不欣赏那些嘴上说得漂亮却没有实干精神的人。许多企业的领导者谈到对重要职位候选人的要求时,都这样表示:“关于候选人对将来工作的设想,我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只听口号,而是要了解候选人的具体设想,并且更加关注他们打算怎么做来实现这些具体设想。”由此可见,无论时代怎么发展,科技如何进步,实干精神永不过时。实干精神是企业的基础,没有实干精神,一切都只是空谈。

  对个人而言,没有实干也就没有一切。罗斯金说过:“来到这个世界上,做任何事都要全力以赴。”不论在哪个领域,要想获得成功,都离不开实干。世上任何人,都不可能通过幻想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想要获得成就,必须踏踏实实地从点滴做起。职场中人更应该重视实干精神,无论是新员工还是老员工,想要在企业中有所作为,都必须具备实干精神,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一项工作任务,从每一天的实干中积累各种经验和能力。

  对于刚刚步入职场的大学毕业生来说,他们的理论知识比较丰富,但动手能力却不强。相当一部分人还有自以为事、好高骛远的坏毛病。有些年轻人对工作挑肥拣瘦,一方面干不了大事,另一方面又不爱干小事,严重缺乏实干精神。这正是许多企业不愿意录用刚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最主要的原因。

  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所具备的理论知识不但不精深,而且由于教育内容与社会实际要求存在脱节,导致他们的理论知识往往与企业实战有着相当的距离。对这些刚参加工作的新手而言,最好的自我培养模式就是踏踏实实地工作。因为,只有在实干中才能学习到实际工作所需的各项技能,并从中积累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在短时间内成长为企业需要的职业化人才。

  中国目前的大学教育,已经不再是十多二十年前的精英教育,而是大众教育。换言之,拥有大学文凭只是进入职场的一个敲门砖,而不是通行证,更不是长久协议书。抛开不切实际的幻想,踏踏实实地在企业基层锻炼几年,为将来的道路打好坚实的基础,这才是广大大学生朋友的出路。

  一名刚入企业的新员工,平时工作懒懒散散,在转正前一个月,他问老板:“如果我兢兢业业工作一个月,我能转正吗?”老板答道:“你的问题让我想到一个冷房间的温度计,你用热手捂着它,能使表上显示温度上升,不过房间一点也不会温暖。”其实,今天的成功正是因为昨天的积累,明天的成功则有赖今天的努力。真正的成功是一个过程,是将勤奋和努力融入每天的实干中。

  平凡的工作值得每一位员工用心去做,要尽可能争取锻炼的机会,从中学习借鉴别人工作的经验,同时还要学会如何在企业中与他人共事。成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仅仅有良好的愿望,而没有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成功是很渺茫的。唯有实干精神能够让我们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最终实现更高的理想。

  对于在企业里工作时间较长的老员工来说,实干精神仍不可少。实干对企业每一位员工而言是最基本的工作态度,也是一切工作成就的来源,更是自己忠诚敬业最朴实、最根本的证明。实干,在我们每位员工的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实干是忠诚和敬业的真实表现;

  忠诚和敬业不是嘴上说说这么简单,口头上的忠诚和敬业不是真正的忠诚、敬业,只有身体力行的忠诚和敬业才是企业真正需要的,也是每位员工应该努力做到的。

  第二,实干是绩效的来源;

  企业重视员工的绩效,而员工的绩效来自什么?空谈?想象?当然不能!员工的所有绩效全部无一例外地来源于实干。只有在工作岗位上勤恳专注、踏实努力,才会出成效、有业绩。

  第三,实干是一切的基础;

  没有实干精神就没有一切。实干是企业员工行为规范中最基本的一条,是企业对员工其他要求的基础。没有了实干精神,什么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都是一纸空谈。脱离了实干的学习和思考是没有实效的,而脱离了实干的创新更是神话。

  更重要的是,没有实干精神的人根本就不可能做到学习、思考和创新。一个人一旦失去了实干精神,对企业而言等于完全丧失了价值,企业就再也没有任何理由让这个人继续呆下去了。可以说,有了实干精神才有谋求发展的基础,而没有了实干精神就失去了一切可能。

  第四,实干的人机会多。

  对企业来说,勤勤恳恳、全神贯注,充满热情的员工更有价值。如果人们都能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即便是能力一般的人,也能取得很好的成绩。老板自然而然会信任我们,把重要的工作交给我们。因此,实干是谋求良机最有效的办法。

  无论是为了自身的发展,还是顺应时代和企业的要求,我们每个员工都必须在工作中踏实勤奋、身体力行,做一个真正的实干家!

  立即行动

  传说五台山上有一种鸟,长着四只脚和一对翅膀,人们叫它“寒号鸟”。春天,百花盛开,寒号鸟身上长满了羽毛。寒号鸟懒得动,也不去找食物,饿了吃树叶,渴了喝露水。春夏秋就这么过去了!

  冬天终于来了,天气寒冷极了,小鸟们都回到自己温暖的巢里。这时的寒号鸟,身上漂亮的羽毛都脱落了。夜间,它躲在石缝里,冻得浑身直哆嗦,它不停地叫着:“好冷啊,好冷啊,等到天亮了就造个窝啊!”等到天亮后,太阳出来了,温暖的阳光一照,寒号鸟又忘记了夜晚的寒冷,于是它又不停地唱着:“得过且过!得过且过!太阳下面暖和!太阳下面暖和!”

  寒号鸟就这样一天天地混着,过一天是一天,一直没能给自己造个更好的窝。最后,它没能混过寒冷的冬天,冻死在岩石缝里了。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只顾眼前,得过且过,不作长远打算,不知道用辛勤劳动去创造生活。他们行动拖拖拉拉,做事情喜欢推诿,总是拖一天算一天,他们跟寒号鸟没有多大区别。

  当他们有了好的创意,或是面对有利机会时,总是患得患失、犹犹豫豫。把一切行动拖延到明天、后天……这样一直拖下去,结果可以想见。

  拖延的坏习惯是立即行动最大的敌人,关键时刻的拖延甚至会带来致命的后果,历史多次以血的教训证明了这一事实。

  

  拿破仑说,他之所以能打败奥地利军队,是因为奥地利人不懂得立即行动的意义;恺撒没有及时采取行动,所以在到达议院时丢了自己的性命;驻扎在特伦顿的雇佣军总指挥拉尔总督,正在打牌时收到一份情报,情报的内容是说华盛顿的军队正在穿越德勒华,要向这里进攻。但他没有立即打开信,看看里面的内容,而是随手把信塞到口袋里,一直等到牌打完了才拿出来看。结果,等他仓促地把队伍集合起来时已经晚了,仅仅几分钟的耽搁使他丧失了尊严、自由和生命!

  和平时期虽然没有战争的威胁,但社会的竞争也是非常激烈,成功的机会也是转瞬即逝,谁能够做到立即行动,谁就能够把握住最佳时机。否则,就会错失良机。

  

  美国西部山区,一位淘金的父亲,给儿子科尔留下了一大笔淘金所得的钱财,以及几千吨可作绝缘材料的黑云母矿石。父亲去世后,众多商家都来找科尔谈判,要求购买矿石,科尔因为有钱,所以并未把谈判放在心上,黑云母出售的事便一拖再拖。后来科尔的钱用得差不多了,惟一剩下的就是这批黑云母。

  然而,当他兴致勃勃地去找那些生产绝缘材料的厂商时,才得知市场早已发生了变化,黑云母已经不是理想的原料了,其价大跌。这个价钱刚好是把黑云母送到厂家的运输费,也就是说科尔的黑云母矿石已经一文不值了。为了生计,科尔只有加入到淘金者的行列,干起他父亲生前所干的异常辛苦的淘金差事。

  拖延让科尔失去了一个发大财的机会,他为拖延的恶习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世间之事就是如此,好的机会往往稍纵即逝,有如昙花一现。如果不及时采取行动,错过后悔莫及。

  我国史上著名的《明日歌》,就是劝告世人一定要学会立即行动——“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著名生物学家科顿也曾这样说道:“明天?你是说明天,我不要听。明天只是个一毛不拔的吝啬鬼,它用虚假的许诺、期待和希望大量地剥削你的财富,它开给你的是永远无法兑现的空头支票。明天!在亘古不变的时间长河中,明天是你永远都找不到的狡猾家伙。只有傻瓜才会对它念念不忘、情有独钟。智者从来不会相信所谓的明天,也从来不屑于与津津乐道明天的人为伍。”

  有人问一名法国政治家,他是凭借什么在政坛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还承担多项社会职务,政治家答道:“我从不把今天能做的事情拖到明天,仅此而已。”由此可以看出,明天在成功者的眼里永远都不会到来,只有抓住现在,立即行动,才能获得成功。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唐代大诗人欧阳修也曾对好友说:“我一生所做文章,多是在‘三上’构思的。‘三上’就是在马背上、床枕上、厕所上。”欧阳修做文章多在“三上”的故事流传至今,成为千古美谈。如果欧阳修不是有了创作灵感立即行动,而是今天拖明天,明天复明天,恐怕他连一篇好文章也写不成。那些从不拖延的人深深懂得,在明天复明天的懒散中,殊不知多少个明天悄然而来又悄然而去,岁月流逝,这些数不清的明天早已成了昨天。

  做事拖拖拉拉的习惯有百害而无一利,这种习惯不仅会令人变得越来越懒惰,时间长了还会使人反应迟钝、行动迟缓、思维僵化,从而严重破坏我们的行动力、思考力以及创造力,大大降低我们的竞争力。而且一旦决断好了的事情拖延不做,还会对我们的人格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

  一个人如果做什么事都拖拖拉拉,久而久之就会变得软弱无能,整个人的精神面貌也会变得呆头呆脑、无精打采、萎靡不振,这样持续下去会严重挫败一个人的上进心和斗志。企业领导以及同事、下属都会怀疑这种人的工作能力和内在品质。只有按照既定计划果断行事、立即行动的人,才能保持对工作的高度热忱。这种人不但富有思想,而且还有旺盛的精力和永不言败的斗志,这种人不但是企业领导信得过的下属,也是同事乐于合作的工作伙伴,更能团结和影响下属。

  现在,我们已经深深地了解立即行动的重要性,那么当我们面对自己的工作任务时,我们还等什么呢?要知道,行动速度决定着工作成就的大小。因为,只有立即行动的人才能够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也只有立即行动的人才能够迅速在工作上积累各种经验,不久这些人就能够取得质的飞跃。任何一个在企业里表现突出的人,都具备这样的素质。正是这种雷厉风行、果断干练的工作作风,成就了这些人的不断成长。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那些工作业绩不怎样的人,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总是喜欢为原本应该立即去做的事找借口,将这些事拖到以后再说。而在工作中取得优异业绩的卓越职业人,都有这样的特点:工作任务一旦确定,立即付诸实施,从不搪塞拖延。“立即行动,绝不拖延”是卓越职业人必备的作风。想要成为这样的卓越职业人,以优异的工作成绩证实自己的价值,就立即行动吧!

  热忱地工作

  纽约中央铁路公司前总经理佛瑞德瑞克·威廉生说过:“我愈老愈相信热忱是成功的秘诀。”那么到底什么是热忱?热忱源自希腊语,意思是“受了神的启示”。热忱是一种精神特质,是出自内心的兴奋,它发自内心,而不是虚伪的表象。热忱是一种内在的精神质量,散布充满到整个的为人。

  热忱和人的关系,就好像是发动机和机器的关系;热忱是行动的主要推动力,能够鼓舞激励一个人对手中工作采取行动。热忱是一种重要的力量,懂得如何利用这种力量的人会给自己带来用不完的精力,并发展出一种坚强的个性。

  

  拿破仑·希尔的母亲曾对他语重心长地说道:“我从没有放弃过给你忠告。无论以前的忠告你接受不接受,但这一刻的忠告你一定得听,而且要永远牢记。那就是:世界从来就有热忱和兴奋的存在,她本身就是如此动人、如此令人神往,所以,你自己必须要对她敏感,永远不要让自己感觉迟钝、嗅觉不灵,永远不要让自己失去那份应有的热忱。”拿破仑·希尔一直没有忘记母亲的话,并且做到了保持热忱的心,最终成长为成功学始祖。

  热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所有和它有过接触的人都会受到深远的影响。把热忱和艺术追求放在一起,能够成就旷世杰作和伟大艺术家;把热忱和商业追求放在一起,能够获得巨大利润,并成就商业帝国;把热忱运用到平凡的工作中,同样能够成就不俗的业绩和职场精英。把热忱和任何一项工作混合在一起,都能让原来看似枯燥单调的任务变得趣味横生。热忱还能使工作的人充满活力,提高工作的效率,使工作量在同样的时间内达到平时的二倍或三倍,甚至更多倍。

  热忱代表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热忱还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巨大力量。在所有促成伟大成就的要素中,热忱是最具有活力的因素。它融入在世间每一项令人激动的发明、每一部让人惊叹的小说、每一幅书画、每一尊雕塑当中……热忱不但能够让平凡的人成就丰功伟绩,也能赋予平凡的工作以深远的意义。热忱也因此融入到了每个默默无闻奉献者的劳动成果中。

  成功学大师卡耐基说过:“一个人成功的因素很多,而居于这些因素之首的就是热忱。没有热忱,不论你有什么能力,都发挥不出来。”他在全美发表的演讲中、在广播中、在与教师开会中,都一再提到了这一点。他也常常把他所说的话应用在自己的生活工作中,他自己的成功也可以说归功于他热忱的力量。

  卡耐基的办公桌上摆了一块牌子,他家的镜子上也吊了同样一块牌子。巧的是,麦克阿瑟将军在南太平洋指挥盟军的时候,办公室墙上也挂着一块牌子,上面都写着同样的座右铭——“你有信仰就年轻,疑惑就年老;有自信就年轻,畏惧就年老;有希望就年轻,绝望就年老;岁月使你皮肤起皱,但是失去了热忱,就损伤了灵魂。”

  在人类历史上取得过光辉成就的发明家、艺术家、音乐家、作家等等,这些引导着人类从野蛮社会走向文明的人类文明先行者,无不是充满热忱的人。爱默生说过:“有史以来,没有任何一件伟大的事业不是因为热忱而成功的。”爱德华·亚皮尔顿——伟大的物理学家,曾协助发明了雷达和无线电报,诺贝尔奖获得者——说过:“我认为,一个人想在科学研究上有所成就的话,热忱的态度远比专门知识来得重要。”

  我们的工作也同样离不开热忱,热忱使我们保持清醒,是战胜所有困难的制胜法宝。热忱能给予我们强大的力量,当我们充满热忱地工作时,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神奇效果。

  热忱是工作的灵魂,甚至就是工作本身。同样一份职业,由具有热忱的人和没有热忱的人去做,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前者工作充满活力,干劲实足,创造出许多辉煌业绩;而后者无法从每天的工作中找到丝毫乐趣,更没有工作劲头,他们从事工作,仅仅是因为要生存才不得已而为之,他们对工作冷漠,什么潜能也无法发挥,这样的人注定是要失败的。

  对工作饱含热忱,是高质量完成工作最重要的因素。一个热忱的人,不论从事什么职业,都会对自己的每一项工作充满热情,将自己的工作视为人生的乐趣和神圣的天职。这种人不论工作有多大的困难,或需要付出多少艰辛,都不会轻易放弃。热忱的人,同时具备了胆大、心细这两种高质量完成工作所需的要素。因为热忱,我们能够对工作保持一如既往的旺盛斗志,使我们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会被吓倒。也是因为热忱,我们绝不会轻易放弃对工作中任何一个细节的把握,追求完美是热忱之人一贯的作风。热忱之人往往能在对完美的探寻中,进入到一种常人无法领会的境界,从中感受到无限的乐趣。这种大胆和细心并存的特质,使得每一个热忱的人,都能轻而易举地达到高质量完成工作任务的水平。

  对工作抱有热忱,也是保证高效完成工作最重要的因素。热忱的人,做任何事都极其投入,一旦投入工作就把与工作无关的其他事忘得一干二净。热忱能够使人更加专注,使我们能够在工作中保持精神的高度集中。热忱能给我们无穷的力量,使我们在工作时精力旺盛。热忱还能使我们热爱思考,一旦我们带着热忱投入工作,大脑就开始高速运转,带给我们许多灵感,我们就能一边工作一边探寻和尝试新的工作方式。这些源于热忱的特质,使得我们的工作超常地高效,我们自己也能够在这样的工作中,不断享受到思考求新和专注高效带来的成就感。

  

  乔·吉拉德就是一位混身的细胞都充满热忱的人。由于他的高度热忱,他很快就成了全美汽车销售冠军。他曾感叹地说:“我从事推销工作多年,见到过许多人,由于对工作保持热忱的态度,他们的绩效成倍地增加。我也见过另一些人,由于缺乏热忱而走投无路。我深信热忱的态度是成功推销的最重要因素。”

  

  威廉·费尔波,是耶鲁最著名而且深受欢迎的教授之一,他也是一位对工作充满热忱的人。他曾经这样谈起过自己对工作的热忱:“对我来说,教书凌驾于一切技术或职业之上。如果有热忱这回事,这就是热忱了。我的爱好教书,正如画家的爱好绘画,歌手的爱好歌唱,诗人的爱好写诗。每天起床之前,我就兴奋地想着有关学生的事……人的一生之所以能够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对自己每天的工作抱着热忱的态度。”

  如果我们不能使自己的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工作中去,那么无论做什么工作,都不可能成就不凡。只有拥有对工作发自内心的热忱,兴致勃勃地从事工作,并努力在工作中探寻一种忘我境界,我们才能获得奇迹般的效益,保证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我们可能没有办法左右工作中其他人的行为,也没有办法选择自己的工作环境,但我们完全可以努力培养自己对工作的热忱,而这才是成就一番事业的关键所在。从现在起,让我们每个人将深埋于心灵之中的热忱火种开发出来,全身心地投入到我们的工作中吧!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广告部章经理一时疏忽,在发布的广告中写错了电话号码。这给公司带来了一系列的麻烦和损失。公司不但业务发展受阻,而且还因此遭到控告。原来,错误号码是一户住家,这家人在好长一段时间内,从早到晚接到打错的电话,精神上受到了伤害,因此将公司告上了法庭。最后,公司被判道歉并赔偿一笔费用。

  朋友小方在公司做出纳。在一次划账时,不小心多写了一个零,结果多付给客户三百万元。此后,公司几经周折,一方面与银行沟通,另一方面又与客户沟通。最后,在客户的一片怨声载道中,事情总算了结了。公司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终于避免了一场巨额的损失。但公司为此事浪费了许多人力、物力以及宝贵的时间,公司的形象也大打折扣。小方本人也因此遭到公司的严厉批评和处罚。

  第一次没把工作做对,并非许多人想象那么简单,花点时间修改就行了。案例中的章经理以及小方,第一次没有把工作做对,给自己和企业带来了非常大的麻烦,还留下了后患。可见,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对于企业和员工来说意义重大。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是著名管理学家科罗斯“零缺陷”理论的精髓。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是最有效的经营之道,也是使企业成功的必由之路。

  将这一经营理念,运用在员工行为准则的贯彻执行上,同样非常科学。试想,如果事情不能在第一次就做对,一定会给以后的工作带来巨大的后患。

  

  某公司招聘部门在发布招聘信息时,把公司的邮件地址写错了一个字母。就是这件不起眼的事没有在一开始做对,一个多月过去了,公司一封求职信也没有收到。起初工作人员还为没有收到求职信而感到困惑,当他们发现这一错误再来补救时,已经延误了整个公司的人员调整计划的执行,给整个公司带来了一系列的麻烦和损失。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对于企业和我们自身非常重要。如果一件事情是有意义的,而又具备了把它做好的条件,为什么不在最初就把它做好呢?

  第一次没有把事情做对,不但这件事情本身的效率和效用不高,而且还延误了其他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的事,一开始错了也许还有得补救,但即便事后补救了,浪费的时间已经再也找不回来了,效用的降低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事实,无可挽回。此外,一件事没有做对,还会对相关的工作造成恶劣影响,导致一系列工作无法按原定计划开展,致使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大大降低,甚至还会导致整个组织错过发展壮大的大好时机。从这个角度来讲,没有什么工作能够被允许做错。更重要的是,有的错误一旦发生,根本没有办法补救!

  

  也是因为同样的错误,写错电子邮件地址,另一家公司损失了与一家大型企业合作的宝贵机会。这个小小的错误虽然可以在今后的工作中得以改正,但错过这次合作机会的重大错误已永远无法补救了。

  企业中每位员工的目标都应是“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力争将工作一次性做好、做到位,这是提高工作效率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是对员工的期待,他时时刻刻警醒员工们,要尽最大的可能,在接手每一件事情时,抱着“一次就做对”的信念;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是对“质量”品质的要求,只有“第一次就做对”,才能尽可能减少废品,保证质量;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需要员工有扎实的职业技能基础,需要员工对“第一次”从事的工作有充分的准备。

  想要做到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对”,如何做才能达到“对”这个标准。所谓“对”,就是做正确的事、并用正确的方法做事,力求工作准确绝对到位。这就要求每个员工具备严谨的工作作风。不仅如此,把事情一次做对,还要求员工在工作中追求精益求精,力求完美。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的第二个关键在于“第一次”。许多人错误地认为,工作怎么可能第一次就做对?这种想法是极为有害的,有这种想法的人,在潜意识里就已经允许自己在工作上犯错。大学毕业,刚刚走进职场的年轻人特别要摒弃这种错误的思想。为人的严谨和对工作的执著,是做人最起码的道德标准,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而一个严谨执著的人,不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实际工作中,都不能允许自己犯一丁点错误,哪怕这件工作是第一次做,都要尽最大的努力严格要求自己力争完美。

  看来,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对是完全办得到的,也是必须办到的。那么,就请每位员工从现在开始,力争事事都能在第一次就做对!

  有计划地工作

  有一句谚语说得好:“没有计划就等于在计划失败!”意思是说,任何人不管干什么事,事先都要有明确的计划。只有预先制订好目标,做好了安排,有了计划,才能把事情办好。计划并不是一种束缚与管制,而是达到事半功倍神奇效果的一种科学工作方法。科学的计划不但能够保证我们更好地安排和利用时间,还能使事情按科学的进程顺利地完成,以便大大提高我们的办事效率和效用。

  在我们开展工作前,首先应考虑的是如何用最简单、省力的方法去获得最佳的成效。对我们来说,工作要的是事半功倍,而非事倍功半。一切高效的背后都有得当的方法,其中安排好工作计划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每个员工都应该意识到,合理的计划对于工作的重要作用。大多数人之所以没有及时有效地完成工作,并不是他们没有完成工作的目标。相反,大多数人在工作之前,都为自己规划了相当不错的目标。只可惜他们只有目标,而没有制定完成这些目标的工作计划。工作只有目标而没有计划,很容易导致眼高手低,这样的目标常常只是一时兴起想想而已,因为缺乏有计划地实施而成为一纸空谈。只有将远大的目标划分为详细的工作计划,才能条理不紊地实现这个目标。

  磨刀不误砍柴功,为制订详细工作计划而投入时间是完全值得的。有了合理科学、确实可行的工作计划,时间就会得到合理安排,自己也能够做到心中有数,办事的效率自然就会提高。因此,工作效率的核心问题是工作计划得如何。如果没有计划,我们始终不会成为一个工作有效率的人。

  合理科学的工作计划,可以有效地避免工作忙乱。如果我们把所有要做的事都清晰地安排出一个顺序来,一一列在纸上,而后一条一条地完成,我们会发现工作比过去轻松,而工作的效用却更大了。养成这样一个良好习惯之后,我们就能清楚地看到,自己正一步一个脚印地向自己的目标靠近。

  

  罗斯福总统是一个十分注重计划的人。他时时把自己该做的事记下来,然后拟定一个计划表,规定自己在某一时间内做某事。如此,他便能够按时完成各项事务。通过他的办公日程表可以看出,从上午9点钟与夫人在白宫草地上散步起,至晚上招待客人吃饭等为止,整整一天他总是有事做的。当该睡觉的时候,因为该做的事都做了,所以他能完全丢弃心中的一切忧虑和思考,放心地去睡觉。

  细心计划自己的工作,这是罗斯福之所以办事有效的秘诀。每当一项工作来临时,他便先计划需要多少时间,然后安插在他的日程表里。因为能够把重要的事很早地安插在他的办事程序表里,所以他每天都能够将所有的事完成于预定时间之内。

  有了合理科学的计划之后,我们还必须认真坚持执行计划,否则再高明的计划也只能是一纸空文。我们绝不能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对自己放任自流,而必须有足够的勇气和毅力坚决地贯彻执行到底,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松懈。有人认为一份长期的计划,偶尔松懈几天不会造成多大的损失。然而只有在工作中持续不断执行计划的人,才能将点滴进步积累为显著成长,只有这样才能脱颖而出,成为企业管理者关注和提拔的对象。而那些无视计划,或只知道制订计划而不坚持执行计划的人,只能停留在无序的工作状态之中,不得长进。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从现在开始,重视工作计划的制订和执行,踏踏实实地为自己的工作拟订一份合理的计划,并忠实地执行到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轻轻松松、高效完美地完成工作!

  工作做到位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有一天把他的助理叫过来问:“这是不是你所能拟订的最好计划?”

  助理犹疑地回答:“我相信再做些改进,一定会更好。”

  两周之后,助理呈上了新的计划。基辛格又问他同样的问题。

  助理后退一步,喃喃地说:“也许还有一些可以改进的……也许需要再说明一下……”助理日夜工作,甚至睡在办公室里。三周过后,他得意地将计划呈给基辛格。

  当再次听到那熟悉的提问时,助理激动地说:“是的,先生!”

  “很好。”基辛格说:“这样的话,我有必要好好地读一读了!”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得知,基辛格为了获得最佳计划,两次退回了助理的计划。可见,追求精益求精,把工作做到位,对一位工作者而言何其重要。

  做事做到位,不仅是对国务卿助理这样重要职位的要求,也是对平凡岗位上的每一个员工的要求。事实上,根据调查研究发现,世上许多灾祸发生的原因,是看起来很不起眼的岗位上的人一时轻率马虎。

  工作中马虎了事往往会造成巨大的损失,细微之处的疏忽也能导致巨大的灾难。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升空后不久发生爆炸,事故原因只是一个价值仅900美元的小垫片的爆裂,造成的损失是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价值十几亿美元的航天飞机成了一堆废铜烂铁。美太空飞行也因此而停顿了约两年半时间。

  中国的神舟5号载人航天飞机成功升空,并安全返回指定地点,成为中国航空事业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载人航天系统极其复杂,共由500多万个零部件组成的。即使精确度达到99.9%,也仍然有500多个零部件有可能有缺陷。要达到百分之百的精确度,必须保证全部零件无一缺陷。航天事业的成功容不得一丝一毫的错误,要想保证这一点就必须确保所有岗位、全体员工,哪怕只是拧螺丝也要做到百分之百准确到位,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万无一失。

  不论身在任何岗位,我们的职责都同样重大,任何一项工作都马虎不得。一位伟人曾经说过:“轻率和疏忽所造成的祸患将超乎人们的想象。”排除掉一些偶发的重大事故,存在于日常工作中的马虎轻率,更是不胜枚举。企业中,有些技术人才,对专业技术工作不求进取,马马虎虎,得过且过,对存在的技术问题懒得思考,遗漏的技术隐患不去克服,没有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有些营销人员,总想着公司做大规模的广告,不好好做经销商的工作,做事不能精益求精,只求差不多了事;还有一些人胸怀大志、满腔抱负,想要在社会闯荡一番宏图伟业,却对眼前实实在在的工作嗤之以鼻、毫不重视……这些人忘记了一条真理:成功来自点滴积累,不可急功近利,对细微之事的认真到位是成功的关键。如果不遵守这一原则,只会做什么错什么,哪怕是一件极其微小的事,也会给我们带来严厉的惩罚。

  

  有这么一个年轻人,毕业于某著名大学,并以优异成绩考入一家省级机关单位。他豪情万丈,一心想要鹏程万里。不料上班后却发现,每日面对的尽是些琐碎事务,既不需太多智能,也看不出会有什么成就,他的心头像是被淋了一盆冰水,凉到了极点。从此,他的万丈豪情烟消云散,整个人变得无精打采,做什么事都提不起精神。

  一次单位准备开会,部门同仁彻夜准备文件,分配给他的工作是装订和封套。主任一再叮嘱所有人:“一定要把工作做到位,绝不允许出任何差错!”他听后心中甚是不快,心想:“没有上过学的人都会做的事,交给我做就算了,竟然还怕我做不好,把我当成什么人了。”他越想越生气,干脆坐在座位上看报纸,不去理会主任的告诫。同事们忙忙碌碌,他也视若无睹。终于,一大堆文件交到了他的手里。他漫不经心地起身,拿出装订机准备装订文件。意想不到的事终于发生了,只听得装订机“咔”地一响,向他宣布装订针已经用完了。他立刻发动所有人翻箱倒柜寻找装订针。不知怎的,平时满眼皆是的小东西,现在竟连一根都找不到。他的脑袋顿时一片空白。

  此时已是深夜十一点多了,文件必须在次日八点大会召开之前发到每位与会者手中。主任大发雷霆:“不是告诉你要把准备工作做到位的吗?这么点小事也做不好,要你这个大学生有什么用!不管你用什么办法,一定要把文件在明天天亮前给我订好!”他低头无言以对,脸上像被打了一拳。几经周折,他终于在凌晨三点找到一家通宵服务的商务中心买到了装订针,最终赶在开会之前,将文件发到与会者手中。事后,主任严厉的话语一直深刻于他的心中,使他一生受用不尽:“一定要把工作做到位,绝不允许出任何差错!”

  这个案例给了我们所有人一个深刻的启示:用十分的谨慎迎接三分的工作并非浪费,而以三分的谨慎来面对十分的工作,将带来意想不到的恶果。在通往成功的路上,许多人大风大浪都经历过来了,却因为疏忽了不起眼的小节而导致功亏一篑,真是太不值得了。我们每位员工都应避免对工作中细微之处的疏忽,对待任何一件工作都要认真到位。

  做事做到位,就是要求每个员工在工作中追求尽善尽美、精益求精。我们不应该放纵工作中的任何一点缺陷,哪怕是一个螺丝不够紧,哪怕是长篇文件中的一个错字……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仅仅满足于尽力而为,而要全力以赴地追求品质上完美的无缺。

  

  在一家历史悠久的瑞士手工钟表店里,有一对师徒,师傅手艺精湛,徒弟也技艺高超。一次,师傅给徒弟一个任务,让他为客人打造一块怀表,并且给了徒弟这块表的详细型号与规格。徒弟严格地按照师傅的吩咐做了。可是,当徒弟将这块表交给师傅时,师傅却没有对徒弟给予很多赞赏。徒弟对此很奇怪,便问师傅。师傅语重心长地对徒弟说:“虽然你所做的完全符合我的要求,但仅仅是做到了工作的本分而已,要想成为真正的优秀者,还必须在我所要求的这100分之上加上更多的努力,向完美努力。”

  按照标准做事不马虎,是把工作做到位基本的前提。真正的做事到位还应该在工作中融入思考和创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精益求精,这样才符合了做事到位的最高标准。

  重视工作绩效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碰到关于绩效的话题。其实,绩效的概念很广,它可以是一个结果,也可以是我们工作的效率、工作产生的效益或对待工作态度、人际关系等等。可以这么说:只要有目标、组织、工作就必然存在绩效问题。绩效广泛存在于工作、学习、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等各项活动中。只要有需求、有目标,就存在绩效。国外有位教授做了一项很有意思的社会调查,分析人的第一需求,调查结果是“要使自己进步”。进步就意味着要提高绩效,所以人的一生也可以说是提高绩效的过程。每个人都应该研究绩效,努力从各方面有提升绩效,提高我们生命的品质。

  对企业而言,绩效同样至关重要。高绩效是现代企业竞争力的有力保证,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强大动力,是每个企业梦寐以求的。提升组织绩效是现代企业最重要、最紧迫的工作之一,现代企业想方设法提高管理水平、生产技术,无一不是为了追求更高的组织绩效,并将注重绩效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企业对员工的个人绩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将绩效观作为员工的重要素质标准之一。

  个人绩效是员工对企业的承诺,一个人进入企业,必须对企业所要求的绩效做出承诺,这是进入企业的前提条件;个人绩效也是员工职位任免升降最直接、最重要的考核项目之一。想要成为企业的一员,想要在企业立足并赢得更广阔的生存空间,就必须重视自己的绩效。要知道,在这个以绩效为主要竞争力的时代,没有能力改善公司业绩,或者不能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的员工,是无法在企业生存的。

  个人绩效包括显性绩效和隐性绩效。显性绩效即显而易见的,企业可以直接考查的员工本职工作成绩与效果。不论我们在什么岗位,企业都会提出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即必须把规定的工作做好,并就工作的量与质作出了详细规定。这种显性的绩效标准大多可以量化,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数据或图表形式加以衡量和对比。一般企业都为各个工作岗位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说明书和考核标准。而隐性绩效则体现在显性绩效以外的一切方面。包括我们的道德品格、工作态度、人际关系等,以及这些因素在工作方面的体现。随着现代企业对隐性绩效的重视程度的提高,企业在这方面的规定也会越来越详尽和规范。对此,我们必须加以高度重视。

  首先,我们必须重视个人显性绩效。

  员工的显性绩效即现实工作能力、工作结果,也就是工作成效,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存亡。企业组织绩效是以每个员工工作成效的实现为基础的。每个员工保质保量完成自身工作是整个企业高绩效的有力保障,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依托。而企业的生存发展与否,也直接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与前途。重视和保证工作成效,既是企业对每位员工的要求,也是每一位企业成员的责任和义务。

  为了提高工作成效,一方面,我们应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做好工作计划,妥善有效管理分配时间,借以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我们还应重视自己的工作质量,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不忘追求工作的高质量,尽全力做到尽善尽美、精益求精。这两方面既保证了我们工作的高效,又确保了工作的高质,是提高工作成效最直接的途径,缺一不可。

  其次,在重视个人显性绩效的同时,更应重视我们的隐性绩效。

  过去企业往往更加注重员工显性绩效,不太重视隐性绩效。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现代企业无论对员工的显性绩效或是隐性绩效都非常重视,并且越来越关注员工隐性绩效。研究表明,员工隐性绩效对企业长远发展影响重大,对企业而言价值更高。企业已经将员工隐性绩效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不论是招聘录用新人,还是考核在职员工,无一不将人品道德、工作态度这些隐性绩效考核指标放在头等位置,以确保企业长远发展。

  由此可见,现代职场竞争不仅仅是工作能力与成效的竞争,更是道德人品等方面的竞争,通过前面的相关章节,我们已经了解到各大企业如微软、google都将人格品德等内在品质放在用人标准的头一条。想要在职场上获得认可并得以长足发展,我们必须重视自己的隐性绩效。努力提升我们的道德品格,摆正我们的工作态度,做到积极主动的工作,主动请愿、主动改进、主动思考与创新。同时,我们还必须努力提高人际关系能力。

  正视企业考核

  企业界有句名言:“没有考核,就没有管理。”企业绩效考核的总目标是为了确保企业科学合理地管理。就个人而言,绩效考核的惟一目的,是提高被考核者的业绩,提升我们个人的能力。

  员工的工作绩效,指的是那些经过考核的工作行为、表现及其结果。对组织而言,绩效就是工作任务在数量、质量及效率等方面完成的情况;对员工个人来说,则是上级和同事对自己工作状况的评价。企业考核的作用非常明显,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绩效考核是人员任免的依据;

  绩效考核是判断人员的德才状况、长处短处,进而分析其适合何种职位的最有效的方式,是知人善用的最佳手段,通过绩效考核能够对人员的任免去留做出科学的决策。

  绩效考核是决定员工升降、调配的依据;

  绩效考核就是了解员工当前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成果,是人员调整前必须的工作。通过全面、严格的考核,了解每位员工的实际工作能力与水平以及其他方面的素质,再以此为依据进行合理地晋升或降职,才能更好地调配企业的人力资源。

  绩效考核是进行员工培训的依据;

  人力资源开发最基本的手段之一就是员工培训,有针对性的培训能够及时补充和训练员工的不足。有效培训的前提,便是准确掌握各类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了解员工的优势和劣势。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绩效考核是制定薪酬的依据;

  按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是社会普遍公认的分配原则。合理的绩效考核,即科学地衡量员工的劳动付出与收效,是制定薪酬的公正标准。

  绩效考核是对员工进行奖罚的依据;

  奖罚分明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科学严格的考核是检验员工努力程度、工作态度、工作效果等最有效的手段。经过考核,员工的工作成绩一目了然,奖罚的对象以及奖罚的等级也就随即有了公正的依据。

  另外,绩效考核是企业领导层了解人力资源现状的依据,使今后的工作更加明确。同时,绩效考核的结果也是生产、采购、营销、研发、财务等部门制定工作计划和决策时的重要参考依据。

  考核对企业而言非常重要。当一个企业决定主动去把握自己的命运,而不是让企业的发展放任自流时,就必须要有系统完善的绩效考核,以此将员工与企业的利益和员工个人的绩效结合起来。

  企业考核对于我们每位员工而言同样重要。企业考核对个人而言是一段时期工作的总结与评价,既是鞭笞自己努力奋斗的外在压力,也是激励自己不断前进、不断提高的内在动力。企业考核是应证我们能力的最佳方法,是展现我们价值的最佳途径,也是认识自身不足的最好方式。考核使我们对自身的优势与有待改进的方面更加清楚,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我们每位员工都应该正确认识,并认真对待企业的各种考核,做到认真参与、积极配合。首先,我们要明确考核内容与目标,并以此为依据做好本职工作。第二,我们应视每一次考核为检验自己工作成绩,验证自己工作能力的大好机会,以及确保我们通向成功的阶梯。第三,以考核结果为导向,反省自己工作中的不足,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总之,每一位希冀提升自身能力、实现自身价值的员工,都必须正视企业考核,认真对待企业考核,否则我们将无法得到企业的认可,更不要说重用了。

  树立荣誉感

  树立荣誉感,为荣誉而工作,是我们每位员工人生价值的最高境界。当我们树立了荣誉感,就不会觉得工作是为老板打工而无精打采,我们会认识到自己的工作无尚光荣而热情高涨;我们在工作时,就不会错误地觉得工作与我无关而敷衍了事,而是将做好工作视作自己的荣耀。一旦我们树立了荣誉感,我们就拥有了一种强大的推动力,我们不再视工作为一种谋生的工具,而是看作我们自己的事业。我们将满怀激情地从事我们自己的事业,过上一种负责尽职的生活,并从中找到乐趣与幸福。

  

  责任、荣誉、国家,是美国西点军校闻名于世的校训。在西点的教育中,荣誉教育始终处于优先的地位。西点人将荣誉看得至高无上。

  在西点,要求每一位学员必须熟记所有的军阶、徽章、肩章、奖章的样式和区别,记住它们所代表的意义,同时还必须记住皮革等军用物资的定义、西点会议厅有多少盏灯,甚至校园蓄水池的蓄水量有多少升等诸如此类的内容。这样的训练和要求,会在无形中培养学员的荣誉感。西点军校荣誉教育使人追求完美。荣誉感促使每一位西点毕业生,尽全力发挥自己的能力去为国家效力。

  西点军校对荣誉感的重视和培养值得所有企业、所有员工学习。实际上,企业荣誉与个人荣誉是一体的,作为企业的成员,我们必须树立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荣誉感,以能够成为企业中的一员为荣,时刻不忘为企业争光。

  树立对企业的荣誉感,首先要求我们每位员工做到爱岗敬业。我们应该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出色的成绩,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树立对企业的荣誉感,爱岗敬业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每位员工必须做到的。

  事实上,只要我们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地努力工作,我们在工作中取得的一切成就,同样会赋予我们自身无尚的荣誉。当我们每个人真正将自己的成长与企业的发展融合在一起,我们的工作不但更有意义,我们自身也将得到更多的机会。

  第二,树立对企业的荣誉感,还要求我们每位员工对企业和企业产品高度热情。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当我们面对客户时,响亮地说出自己企业的名字,并热情地把企业以及企业的产品介绍给所有的客户。用我们对企业的热情让客户动容,用我们对产品的信心让客户放心。比尔·盖茨对卓越职业人的十大准则中的第一条和第二条分别是:“对自己公司的产品抱有极大的兴趣”、“以传教士般的热情和执著打动客户。”由此可见,要想成为具备对企业有荣誉感的卓越职业人,就必须对企业及其产品拥有极大的热情。

  第三,我们每位员工都必须设法对企业进行有力的宣传。企业员工应该时刻不忘宣传自己的企业。抓住一切机会宣传企业,是每位具备高度荣誉感的职业人都会设法做到的事。优异的工作成绩足以令人获得荣誉感,荣誉感又会反过来促使我们获得更大的成绩。只有对企业具有高度荣誉感的员工,才能成为一个积极进取、自动自发、卓越不凡的职业人。

  第四,树立对企业的荣誉感,我们必须以大局为重、精诚团结。树立对企业的荣誉感必须要有大局意识,能够做到顾全企业大局,维护企业的整体荣誉,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不仅如此,我们每位员工还必须做到团结一致、同心协力。因为只有企业强大了,我们才能有更大的发展。

  荣誉感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如果我们每一位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有足够的荣誉感,对自己的工作引以为荣,对身处的企业引以为荣,我们必定会焕发出更高的工作热情,取得更好的工作成绩。

  第五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只有正确的观念、高超的能力,没有行动,同样一无所获。想要真正成长为一名卓越的职业人,赢得这场赛事,我们必须付诸行动,用规范的职业化行为要求自己。

  我们务必要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我们的才华和能力,展现我们的品德与素养。现在,该是我们振作精神,整装出发的时候了!

  171

  第五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绩效考核对企业管理的作用

  168

  关键词:制度服从实干行动热忱计划绩效荣誉感

  人员任免

  员工升降、调配

  员工培训

  制定薪酬

  员工进行奖罚

  了解人力资源现状

  人员任免

  开发无限潜能

  人的潜能是无限的,这就犹如一座有待开发的金矿,蕴藏无穷,价值无比,而我们每一个人都天生拥有这样一座潜能金矿。许多小时候被人视作“笨蛋”的人,长大后让那些曾经看不起他们,嘲笑过他们的人成为了千古笑柄。爱迪生的老师曾称他为劣等生;爱因斯坦和丘吉尔也曾被老师认为是不可救药的家伙;歌剧明星卡罗素无法唱到高音,所以他的歌唱老师不给他好脸,还多次劝他放弃,但他并未因此放弃,最后成为世界上最负盛名的男高音。

  还有许多曾经屡遭失败的人,也通过努力将自己潜在的能力发挥出来,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林肯的失败是很有名的,一生曾经历了十多次惨痛失败;亨利·福特也曾在40岁时破产过;拿破仑·希尔一生也失败过多次……但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证明了自己的实力。爱迪生说过:“如果我们能做到所有我们能做的事,我们会使自己大感惊奇。”真的,人人都具有巨大的潜能,但如果不努力开发,我们的潜能就会被浪费。

  现代企业的发展,需要企业员工尽最大努力挖掘和发挥自己的潜能。比尔·盖茨如是说:“我们更愿意雇用有潜质的人,因为从长远来看,潜质更有价值。”很多公司也是这样考察自己员工的。西门子公司希望员工的能力能够超过所设定的基本“工作标准”,具备很强的发展潜能。诺基亚公司也非常看重一个人的潜能,诺基亚公司认为,最重要的是潜能而不是专业。是否具有潜能也是欧莱雅公司招聘员工时的重要标准之一。欧莱雅希望所招聘的人才不但能够满足基本的要求,更要具备潜能,能够担当更大的责任。

  许多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负责人,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企业关心的不是求职者在学校中的表现和学分排名,而是看重员工是否有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潜质。现代企业在选拔人员时,不但注重此人能否胜任现有的工作,而且更注重此人有多大发展潜力,是否具有培养价值。通俗地说,就是企业选人时,不但希望招来的人有能力完成现有的工作,更能够在不远的将来成为企业的核心骨干。现代企业的招聘,不仅仅是为现在招募员工,更是为将来选拔可塑之才。这样做是为了满足企业人才储备之需,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为了更好地为将来选拔人才,企业都会依据自身的需求,对员工进行潜能考核和评估。而后再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培训,给员工提供有效的指导,激发员工潜能的挖掘与开发。这样做不仅有利于企业提高经营管理的效率和效益,而且有利于员工的成长和发展,真正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同步发展。

  在企业越来越重视潜能的今天,我们的晋升机会不能仅仅凭借目前的工作状态和业绩。如果我们不能拿出实际行动证明我们的巨大潜能,即使我们在目前的工作岗位上成就突出,也不能证明一定能胜任更高的职位。

  现代企业选拔人才的一个重要的科学依据就是建立素质模型,以此来比对候选人能力,看其是否具有胜任某一更高职位的潜能,帮助企业更好地考察候选人的潜在能力。这一科学方式正日益成为现代企业选用人才的重要手段,并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趋势,这又从另一角度证明了企业对员工潜能的高度关注。

  

  花旗集团的战略定位就是做世界金融领域的领导者。为了有效地实施集团战略,花旗银行推行了一种独特的人才发展战略,其重要实施内容就是对每个员工进行潜能考核。花旗潜能考核有三个级别:

  1.转变的潜能。具备转变潜能的员工,通常具有广泛而深入的操作和专业技能,具有在下一个更高级别工作所需要的执行力和领导技能,朝着整体业务目标努力,而不是只关心自己管理范围内的业务是否成功;

  2.成长的潜能。具备成长潜能的员工,在执行和领导技能超出现在的级别所需,渴望在同一级别上有更大的挑战,具有承担更多工作的愿望,在关注整体业务目标的前提下,关注自己业务的成功;

  3.熟练的潜能。具备熟练潜能的员工,常常学习和运用新的技能,对目前工作中的成长感到满意,希望能够在目前的工作岗位做得更出色,具有目前的工作岗位所需的商业眼光。

  花旗银行运用统一的标准来考察团队的工作表现和潜质,同时也顾及员工个人的发展需求和愿望。将绩效与潜能的理念结合在一起,根据绩效和潜能两种考核结果,将员工分别进行管理。一方面能够识别企业发展需要的各种人才,另一方面能够真正开发员工以及团队的潜能。

  此外,为了提高潜能考核的客观性和有效性,力求考核的科学和严谨,企业对员工潜能的考核一般要持续相当一段时间。

  

  日本索尼公司创建于1946年,当时只有20名工人,500美元资产。索尼公司能够迅速发展壮大,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重视员工潜能开发。

  在索尼公司,业绩考核要求所有主管级以上的人员,都要客观地撰写素质报告,然后交由非直属上司做出评价。领导层还会挑选出那些得到较高评价的员工进行更加严格的评估。评估之后还要进行书面考试,即对员工的常识、观点等各个方面进行考核。接着,公司高层领导,再对员工进行全面考核。最后,被筛选出来的员工需要面对至少五个公司高层陈述自己的想法、建议,公司高层将依据这些陈述进行评估,看这些员工作为将来的领导,有没有优秀的发展思路。通过这样一系列严格的综合评估,索尼公司才能证明一名员工到底有多大发展潜力。

  面对企业科学而严谨的潜能考核,每个员工都不能停留在现有的工作成就和业绩上沾沾自喜、不思进取。企业对潜能的重视给了我们这样一个重要信息,一切辉煌的成就都只能代表过去,而不能代表现在,更不能代表未来。如果我们想要在将来得到企业更多的重视,就必须不断挖掘、开发和运用我们的潜在能力,证明我们的个人价值在不久的将来会远远超出现有的水平。只有这样,企业才会放心大胆地重用我们。相反,如果我们不能更多地开发潜能、利用潜能,为企业谋求更长远的价值,而只是停留在现有的水平,那么无论我们在现有的工作岗位上做出多大业绩,也只能被自己的固步自封和不思开拓禁锢在原地。

  在我们奋力开发个人潜能的同时,还须切忌脱离团队单打独斗!世界杯足球赛,精彩纷呈,激动人心,球场上每名队员,都为赢取胜利而奋力将自己潜在的能力发挥出来。然而,真正能够获得胜利的是那些注重团队配合的球队。比赛中队员的单打独斗是致命的,不论个人的能力有多强,没有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就是不合格的队员,这种人不但不能用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带来全队的胜利,相反还会带给整个队伍巨大的灾难。

  球场上的英雄一定是那个,在团队合作中将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发挥到极至的人。是这些人,整合了全体队员的优势,凝聚了全体队员的力量,激发了全体队员的斗志,成为团队的灵魂人物,给整个团队带来了巨大力量。相反,不懂合作的人,越是单打独斗越扰乱了整个团队的作战,这样的人不是团队中的灵魂人物,而成了团队中的幽灵,他们拖了团队前进的后腿。

  职场中也是同样的道理,个人能力和才华的开发利用,必须以团队合作为中心,以大局为中心。而绝不能单打独斗,自立一派。我们应该在团队合作的基础上挖掘和发挥个人的潜能,而决不能以牺牲团队整体利益为代价谋求个人的业绩。这样的人绝不会得到企业的赏识,也不可能成为企业的英雄。

  开发个人潜能和塑造团队精神对任何一名优秀的员工而言,一个都不能少。少了团队精神的个人潜能开发是危险的,少了个人潜能开发的团队精神是空洞的,没有价值的。应该二者并存、相互促进,只有这样做我们才能成长为团队中的核心人物,并带领整个团队走向新的胜利!

  合作集聚力量

  帮助他人才能成就自己

  翻开世界“富翁史”,世界景泰蓝大王——香港亿万富翁陈玉书的创业经历有着传奇色彩,可以说他成为富翁的第一步,是得益于一件偶然的小事。

  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政治上的原因。陈玉书离开了任教的中学,寄身岳父“篱下”,做地盘工人。一天,辛劳了一个星期的陈玉书到维多利亚公园游玩,看见一位妇女将孩子抱上秋千,可是体弱无力,几次都无法把秋千荡起来。见此情景,他走上前去,加力推了一把,秋千立刻大幅度地荡起来。母子俩高兴得眉飞色舞。后来在交谈中,他得知这位太太是印尼华侨,其夫在印尼驻香港领事馆工作。

  巧的是,在公园与那位太太相遇的第五天,他遇见了另一位印尼华侨。在与这位印尼华侨的交谈中,他得知这位印尼华侨遇到了一个大麻烦:由于领事馆的商业签证问题遇到麻烦,一批准备运往印尼的货物迟迟不能起运,时间一天天耽误,令其十分焦急、苦恼。陈玉书听完,忽然灵光一闪,脑海里显现出刚刚认识的那位太太,于是他提出要帮忙。他带上文件和礼物,来到那位太太家。这位太太看在那一臂之力的分上,将他引见给丈夫。这位领事馆的官员了解了个中原委后,立即补了一些手续,便把签证办好了。朋友得到这个意外喜讯,兴奋得不得了,当即给陈玉书5万块钱,充当谢礼。陈玉书以这5万块钱为资本,涉足商场。他稳扎稳打,搏击10年,终于成功,如今已成为拥有14亿资产的世界景泰蓝大王。

  热心于帮助他人,对一个人的成功来说,其好处是不言而喻的。仅凭个人的力量是无法生存的,想要在这个世上立足,就必须懂得助人就是助己的道理。真诚地帮助他人,能使我们广结善缘,与人和睦,这样做于人于已都有好处。如果我们的人际关系好,在工作竞争中会占有优势,因为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借用”别人的智慧。依靠别人的智慧,可以弥补自己的不足,使工作事半功倍。

  合作才能生存

  互助合作既是人类的一种高尚品质,又是人类生存的法则。人类本身是社会性很强的,人与人之间必须依靠相互间的合作才能生存和发展。如果一个人只知道自己,一味自私,不懂得与人合作,这种人必然会被他人和社会所抛弃。美国波士顿犹太人被屠杀纪念碑上,刻着一个名叫马丁的德国新教神甫留下的一段话:“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我不说话;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不是犹太人,我不说话;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不是天主教徒,我不说话;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从不帮助别人的人,当自己为难之时是不会有人来帮他的。而懂得助人的人,必定会在帮助他人的同时施惠于自己。

  有一个盲人在夜晚走路时,手里总是提着一盏明亮的灯笼。人们很奇怪,就问他:“你自己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着灯笼走路呢?”盲人说:“我提着灯笼,既为别人照亮了路,同时别人也容易看见我,不会撞到我。这样既帮助了别人,又保护了自己。”

  北宋哲学家和教育家程颐认为:“遇到事情肯替别人着想,这是第一等的学问。”是的,遇事能够主动为别人着想,不仅是一种胸怀、一种博爱,更是精神上的一种境界。倘若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时时处处为他人着想,在心中点亮一盏灯,既照亮别人,又照亮自己,那么我们每个人都能够获得更美好的生活,正如故事中的盲人夜晚走路提明灯,既照亮他人,又获得了自身的安全。

  

  一个年轻的和尚,在化缘回来的路上被蒙面人绑架,双手被死死地捆在身后,双脚也被绑得牢牢的,站都无法站起来。后来,眼也被蒙上了,嘴也被堵住了,还被关进一间湿漉漉的屋子里。他气愤、恐怖,又万分无奈,甚至感到一种阴森森的死亡气息。

  就在他挣扎了一阵,终于筋疲力尽、彻底绝望时,他听到身边不远处也有挣扎、喘气的声音。于是,他一点点地艰难地朝那个有声音的方向挪动。

  当他终于接触到另一个同样被绑架的人时,他感到了一种求生的希望。他凭感觉挪动过去,与那人背靠背,然后开始用自己尚能活动的手指寻找那个人手腕上的绳头。

  经过一翻努力,他真的解开了那人的绳子。那人的双手解脱之后,马上扯掉了蒙眼条,又把他的双手解开。更令人惊喜和感慨的是,他们是同一座寺院里的和尚。

  二人配合默契地打开了房间的后窗,并先后爬出去获得了自由。之后他俩用最快的速度跑回了寺院。当二人惊魂未定地向老方丈述说他们的遭遇时,老方丈微笑着,又不无神秘地说:“你们二人在危难之际悟出找到了解脱的途径,祝贺你们。明天,就由你们二人去帮助另外两个师弟开悟吧。”说完,方丈把两个头套和四根绳子交给了他们。

  老方丈口中的“开悟”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原来,他指的是帮助别人才有自己的生存。

  在竞争中合作

  小猴和小鹿在河边散步,看到河对岸有一棵结满果实的桃树。小猴说:“我先看到桃树的,桃子应该归我。”说着就要过河,但小猴个矮,走到河中间,被水冲到下游的礁石上去了。小鹿也争着过河摘桃子,他非常顺利就过了河,来到了桃树下,但因为不会爬树,怎么也够不着桃子,只得回来。

  这时身边的柳树对小鹿和小猴说:“你们要改掉自私的坏毛病,团结起来才能吃到桃子。”于是,小鹿帮助小猴过了河,来到桃树下。小猴爬上桃树,摘了许多桃子,分给小鹿一半。他俩吃得饱饱的,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故事中的小猴与小鹿,就其个体而言,尽管都有自己的特长,但如果“单枪匹马”是摘不到桃子的。然而,一旦他们懂得了合作,就出现了取长补短的奇迹——轻而易举地摘到了桃子。

  英国心理学家凯普勒做过一项研究,结果说明懂得合作对于一个人事业成功和生活舒畅都是十分重要的。凯普勒的实验对象都是智商很高的工程师和科学家,但他们之中有的人出类拔萃,有的人却碌碌无为。原因就在于那些有突出成就的人懂得合作,这对他们的成功是非常有利的。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曾有位成功人士颇有感慨地对朋友说:“在这个竞争的社会里,什么人都不能忽视。”的确,只有懂得在竞争中合作,懂得运用和依靠他人智慧的人,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现代社会崇尚合作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各种知识、技术不断推陈出新,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不断增加,企业的分工日益细化。社会生产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变革,由过去的作坊式生产发展成为现代企业流水线作业,产品的生产需要的是整条流水线上所有员工的相互合作。许多高科技产品的生产已经超越了国界,这类产品的零件往往来自多个不同国家。人类在生产领域的合作达到了空前的水平。

  社会化大生产不仅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而且还能大大降低产品的成本,提高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这种先进的生产方式得益于科技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由于生产力的提高,企业在加大硬件设施投资的同时,更加强了对员工分工合作的要求。随着企业硬件设施的纷纷改善,对加强合作的需要业已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企业从采购、仓储,到生产,再到销售的整个过程都离不开高度合作。而企业的管理更是如此,不论是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专项管理,还是企业的日常事务管理,都离不开企业各部门的通力合作。

  在全球化竞争日趋紧张激烈,市场需求越来越多样化的今天,企业经营和管理都面临极其复杂的局面。企业想要获得市场竞争的优势地位,就必须要求全体成员上下一致、齐心协力、通力合作。没有合作,就不可能在竞争中取胜。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莱因哈特·赛尔顿教授,有这样一个著名的理论:假设有一场比赛,参与者可以选择与对手是合作还是竞争,如果采取合作策略,可以像鸽子一样瓜分战利品,那么对手之间浪费时间和精力的争斗就不存在了;如果采取竞争策略,像老鹰一样互相争斗,那么胜利者往往只有一个,而且即使是获得胜利,也要被啄掉不少羽毛。正因为如此,现代企业更加崇尚合作精神。所以,不论对个人还是对企业而言,单纯的竞争是恶性竞争,只能导致内耗,使成长停滞;只有在竞争中合作,才能真正做到双赢。

  企业员工必须合作

  有这么一个动人的故事:

  一位一生行善无数的基督徒,临终前有一位天使特地下凡来接引他上天堂。天使说:“大善人,由于你一生行善,成就很大的功德,因此在你临终前我可以答应你完成一个你最想完成的愿望。”

  大善人说:“神圣的天使,谢谢您这么仁慈。我一生当中最大的遗憾就是:我信奉主一生,却从来没见过天堂与地狱究竟是什么样子?在我死之前,您可不可以带我到这两个地方参观一下么?”

  天使说:“没问题,因为你即将上天堂,因此我先带你到地狱去吧。”

  大善人跟随天使来到了地狱,在他们面前出现一张很大的餐桌,桌上摆满了丰盛的佳肴。

  “地狱的生活看起来还不错嘛!没有想象中那么悲惨!”大善人很疑惑。

  “不用急,你再继续看下去。”过了一会,只见一群瘦骨如柴的饿鬼鱼贯入座。每个人手上都拿着一双长十几尺的筷子。每个人用尽了各种方法,尝试用他们手中的筷子去夹菜吃。可是由于筷子实在太长了,最后每个人都吃不到东西。

  “实在是太悲惨了,怎么可以这样对待他们呢?给他们食物的诱惑,却又不给他们吃。”

  “你真觉得很悲惨吗?我再带你到天堂看看。”

  到了天堂,同样的情景,满桌佳肴,每个人用一双长十几尺的长筷子。不同的是,围着餐桌吃饭的是一群洋溢欢笑,长得白白胖胖的神仙。他们同样用筷子夹菜,不同的是,他们喂对面的人吃菜。而对方也喂他们吃。因此每个人都吃得很愉快。

  原来,天堂与地狱的区别就在于与成员之间是否合作!

  这个故事深刻地揭示了合作的意义:在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的今天,任何人都不可能独立完成所有的工作,因为单靠个人能力,难已完全处理各种错综复杂的信息并采取切实高效的行动,个人所能实现的仅仅是企业整体目标的一小部分。因此,企业乃至社会中的每个人,对他人的依存度越来越高,不懂得与别人合作,就等于把自己送入了地狱。我们每个员工都必须牢牢记住:助人就是助己,生存就是共存。

  

  一群男孩来到一段早已废弃的铁轨旁边。一个男孩跳上一条轨道,只走了几步,就失去了平衡。另一个男孩也想试试,同样也失败了。

  这时,有两个男孩耳语了一会儿,其中一个向其他伙伴发出了挑战,说:“我能在铁轨上一直走到头,他也能。”他指了指他的同伴。

  “不可能,你们办不到。”一个试过的男孩说。

  “赌一根棒棒糖。”发出挑战的男孩说。伙伴们都接受了这个赌注。

  两个男孩分别跳上一条铁轨,伸出胳膊,牢牢地牵着手,小心翼翼地走过了整条铁轨。

  人与人之间不但充满竞争,更需要合作。因为仅靠一个人的力量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如果与人合作,很可能会轻而易举地获得成功。正因如此,几乎所有的企业在招聘和提拔员工时,都把“善于与他人合作”作为重要标准。北京某著名企业的人事经理曾直截了当地说:“我们公司从不录用不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的毕业生,也从不提拔合作意识淡漠的员工。”如果我们想要在职场中获得一席之地,并得以发展,就必须懂得与他人合作。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日益突显。想要在这个时代脱颖而出,成为竞争中的佼佼者,我们不仅需要不断学习并掌握各项技能,更要加强素质建设,提升我们在竞争中的综合实力。而合作精神的培养是素质建设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在社会和企业崇尚合作精神的今天,谁具备了这种精神,并在工作中真正做到与团队成员高度合作,谁就掌握了在竞争中取胜的主动权。

  

  某著名企业录用了两名工程师,于先生和徐小姐。在三个月的试用期内企业对他们的安排是一样的,早上听课,下午完成工作任务。

  于先生每天下午都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阅读技术文件,学习一些日后工作中可能用得着的软件。他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他是否能向同事们证明自己在技术方面是如何的出色。

  而徐小姐除了每天下午花一、两个小时看资料外,她用剩余的时间向同事们介绍自己,并询问有关项目的一些问题。当同事遇到问题或忙不过来时,她也会主动帮忙。

  三个月后,于先生和徐小姐都完成了工作安排。他们的两个项目从技术上讲完成得都不错。可是,企业领导发现于先生是一个独行者,无法与同事分享他的能力。而徐小姐则是一个合作型的工程师,善于为别人提供帮助。因此,最终得到这份工作的人是徐小姐。

  具备良好的合作能力,对个人的成长大有裨益。我们完全能够通过合作使得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用。并且,合作的过程也是沟通和交流的过程,在合作中我们完全可以学习到他人的经验和长处,借以充实和提高自己。那些善于合作的员工往往更容易获得成功。

  抱团打天下

  在非洲的草原上,如果见到羚羊在奔逃,那一定是狮子来了;如果见到狮子在躲避,那一定是大象发怒了;如果见到成群的狮子和大象集体逃命的壮观景象,那一定是蚂蚁军团来了!

  一只蚂蚁的个体和力量小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谁也不会将一只小蚂蚁放在眼里,但众多的蚂蚁团结一致、抱成一团,谁也不敢忽视它们。就连凶猛的狮子和强壮的大象都害怕它们!抱成一团的蚂蚁,战斗力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大自然中,不仅蚂蚁懂得团队作业,大雁也深谙此道,总是组成团队一起行动。科学家研究表明,雁群共同飞行时,飞行能力比孤雁单飞增加了百分之七十一。当它们飞翔在天空时,每只雁鼓动的双翼都是对尾随同伴的鼓舞。队伍中后面的大雁,总是以叫声鼓励前面的伙伴继续前进。当带头大雁疲倦时,它会退回队伍,由另一只取代它的位置。当其中一只生病或受伤时,会有两只大雁从队伍飞下协助保护它。保护者会一直伴随在它的旁边,直到它康复或死亡为止。然后它们自己组成队伍继续飞行,或者追赶上原来的雁群。这种团队作业方式使得大雁彼此之间能互相推动,因而它们能更快速、更容易地到达目的地,它们的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类似这样团队作业的动物,大自然中还有很多,比如狼、鬣狗、蜜蜂等等。团队生活作业的物种战斗力强大,生命力也强,这些物种比起喜欢独来独往的物种更有优势。科学研究早已证实,团队作业的物种更有利于繁衍生息、竞争生存。而独居物种,由于它们独来独往的生活习性不利于竞争和繁衍,因此不论是种群数量还是竞争力都远远不及团队作业的物种,这类物种更容易被大自然淘汰掉。

  团队的力量如此巨大,值得我们每个人思考与学习。如果我们想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取得胜利,我们就必须意识到团队的重要性,要善于与他人组成一个团队,抱团打天下!我们要乐意接受他人的协助,也要愿意协助他人。必须认识到个人的力量再大也是有限的,要懂得依靠团队力量,与团队所有成员一起,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前进。

  

  “一级方程式锦标赛”即f1,是方程式赛事中的顶级赛事。f1车手往往是最强壮的运动员,他们拥有迷人丰采,成为万人瞩目的焦点,但大家一般不太清楚,此项比赛非常注重团队作业。

  最关键的就是中途加油换胎(pitstop)时的效率。在pitstop浪费一秒钟,就可能对比赛的胜负有致命的影响。停站时的失误不但会损失时间,也可能引起火灾。赛车每一次停站,都需要22位工作人员的参与。从他们的分工便可看出其团队作业的精密程度:

  12位技师负责换胎;一位负责操作前千斤顶;一位负责操作后千斤顶;一位负责在赛车前鼻翼受损需更换时操作特别千斤顶;一位负责检查引擎气门的气动回复装置所需的高力瓶,必要时必须补充高压空气;一位负责持加油枪,这通常由车队中最强壮的技师担任;一位协助扶着油管;一位负责加油机;一位负责持灭火器待命;一位被称为“棒棒糖先生”,负责写有“刹车”和“入挡”的指示板,当牌子举起,即表示赛车可以离开维修区了。一位负责擦拭车手安全帽。就是这样的一个明确分工,而又合作无间的22人工作小组,使得整个pitstop只用数秒就能完成。可见团队作业的神速与高效。

  如果我们企业中的每一位员工,都能象pitstop中的工作人员一样抱成一团,我们何愁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团队的作用与意义,也早已被企业界人士发现,各大企业纷纷将团队作业模式运用到生产与管理之中,并取得了巨大收益。

  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企业接连地在世界工业技术领域取得领先地位。为此,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日本式的奇迹产生了浓厚兴趣,他们得出的结论是:日本企业强大的竞争力不在于其员工个人能力的卓越,而在于其员工整体“团队合力”的强大。

  至此,团队管理迅速风靡欧美,经过近40多年的发展而日臻完善。如今,团队作业已经成为管理界倍受推崇的运作方式。实践证明,团队有着巨大的潜力,以团队为基础的工作模式取得了巨大成绩。有人不禁要问:团队的力量何以如此巨大?

  团队不是任何在一起工作的群体,而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通过人们彼此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行为上有共同规范的介于群体与个人之间的一种组织形态。团队并不是一群人机械地组合在一起,一个真正的团队应该具有共同目标,其成员的行为之间相互依存和影响,并能默契配合。团队成员因为共同使命感和责任感而共同努力,所以会产生“1+1>2”的群体效益。

  团队作业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制胜之道。首先,团队就是力量。共同的愿望、目标、规范、行动,使团队浑然一体,成为企业的中流砥柱。第二,团队作业的模式更适应企业的新发展。团队方式为管理工作的提高和业绩的改善提供了新的途径。第三,团队作业的战斗力强大。团队能够获得更多、更有效的信息;团队能集思广益;在团队中工作,人们对出现的变化总是有一定的准备……总之,团队作业的神速与高效是有目共睹的。

  

  恐怕很少有人知道,一枚针的制造工序多达18道。制造一枚针需要一个人抽铁丝,一个人拉直,一个人切截,一个人削尖铁丝的一端,一个人磨另一端……,磨出一个圆头需要两到三种不同的操作,安装上源头又是一种操作。另外还需要涂色、包装等。

  看似简单的工作,如果由工人单独完成全部工序,一个人一天顶多只能制作20枚针,这样的效率实在太低了。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工厂采用团队作业,每道工序都由不同的人完成,人少的小厂里有的工人会身兼两三种操作。让我们一起猜一猜,采用团队作业后,一个只有10个工人的小工厂,一天能够生产多少枚针?

  答案相当惊人:12磅!以平均每磅4000枚计算,10个人每天就能做出48000枚针,平均每个工人每天可以制作出4800枚针。团队作业的生产效率竟然达到了单独作业的240倍!

  科技越发达,效率越重要,越能显现团队作业的巨大作用。团队作业化程度越高越能提高生产效率,越能降低成本,更能赢得市场。

  

  美国汽车制造商曾经为自己的产品无法超越日本汽车而烦恼,于是有一天他们购得一辆日本汽车,并进行了一番仔细的研究。没想到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日本汽车的每一个零件并不比美国汽车强,有的甚至远远不及美国汽车的零件。然而,当把这些并非一流的零件组合到一起,整车的性能却超越了美国汽车。原来,日本汽车制造商在生产汽车时,注重的是团队作业,各部门在决定到底制造或使用哪种配件时,一定要考虑到其他部门的情况,并注重汽车的整体性能。而美国汽车制造商各个部门从来都是单独行动、各顾各的,虽然各部门都用最好的配件,但这些配件组合到一起的效果却并不理想。

  美国的汽车制造厂商从未整体上考虑汽车的性能,结果制造出的汽车性能不比日本汽车好,价格却由于高成本的零件而远远高于日本汽车,因此销量大跌。而日本汽车制造商,以注重汽车整体性能为基础的团队作业,使得日本汽车因性能优良、价格低廉赢得了竞争优势,大受消费者欢迎,占据了更大的市场份额。

  从上世纪80年代起,沃尔沃、丰田、通用等公司,都将团队管理理念引入生产过程,掀开了企业管理新篇章。到现在,通用电气公司、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惠普公司、摩托罗拉公司、强生公司、苹果公司、联邦快递公司、3m公司等等众多国际大企业,都采用了团队方式为企业的主要作业形式,并大大提高了生产和管理的效率、效用,从而在各自的领域赢得了竞争优势。

  中国已经与国际完全接轨,中国企业将不得不与世界强劲企业站在同一舞台上进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企业要想与世界名企抗衡,就必须全体成员精诚团结、团队作战,抱团打天下!

  管理大师德鲁克曾说过:“现代企业不仅仅是老板和下属的企业,更应该是一个团队。”现代企业管理强调的是“我们成功”而不是“我要成功”。作为企业一员的我们,都必须认识团队的力量——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必须仰赖全体成员的精诚合作、团结一致;我们每个个体想要在竞争中站稳脚跟、取得胜利,更离不开我们身处的团队。团队成功,就是团队每个成员的成功!成功的团队没有失败的个体!只要我们全力以赴,紧密地抱成一团,为共同的目标不懈努力,我们就一定能与我们的企业一起开创一片新天地!

  追随企业的领导者——老板

  了解老板

  这个世界上绝没有天生的老板,谁也不可能不经世事就成为企业的接班人,更没有人什么都不懂就能开创一个企业。我们的老板在成为老板之前,也曾经和我们一样。不同的是,他们后来从千百人中脱颖而出,开创了自己的事业。在此之前,他们的努力不但不比任何人少,相反,他们的付出比别人要多得多,因此他们才能快速积累不断成长,最终才有了自己的一番事业。

  老板现在的成就来之不易。没有人敢说创立一番事业,或是担当企业的领导者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领导者不是人人都有能力担当的,也不是人人都能承受得起领导者必须承担的重大责任、繁重工作和巨大压力。任何一个企业的领导者都是在商战的摸爬滚打中成长起来的,他们具备了常人没有的坚强和韧性,他们还具备了超越常人的毅力,更有着非凡的能力,因此才能肩负起整个企业的重任。

  老板仍在不停地努力奋斗着,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使得所有的老板都不敢掉以轻心。他们还肩负着要使企业得到更大发展、更大突破的使命。他们正在为努力探索企业新的发展战略和新的增长点,为带领企业走向更美好的未来而不懈奋斗、全力以赴。

  老板坚毅的作风和敬业的精神,是我们每位员工学习的榜样。我们每位员工都必须学习老板的尽职尽责和兢兢业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成长,也才能成为企业里不可缺少的顶梁柱。

  正视老板

  如果有人觉得自己的老板又坏又没本事,这种评价是非常主观的,而且也是极度武断的。客观地想一想,一个又坏又没本事的人能够成为企业老板吗?这个世界上有这么容易的事吗?如果再追问一句,这种人为何会对老板产生此类想法,他们的答案无外乎:老板对我不好;老板对我有偏见;老板重用那个小子,不重用我;老板扣我工资;老板没有升我的职……事情显而易见,这种人犯了自以为是和自我中心的严重错误。他们的视野仅仅局限在自己的那点小利上,很难想象这样的人能够为企业做出多大贡献。即使他们真的才华过人,然而狭隘的视野和不良的心态只会阻碍他们在工作中的发挥才智。如果他们不反省自己的心态和工作表现,不但无益于企业的发展,而且对他们自己的成长也是极为不利的。

  永远都不要从个人的角度看待这个世界,否则就会陷入自私和狭隘中,失去了公正和客观。我们应该学会从大局,从整体去看待问题,这样不仅有利于我们看清事实的真相,而且对保持良好心态,获得健康成长也是非常有利的。

  作为企业的一名员工,我们不可以也不应该事事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这样做不利于我们在企业中的发展。毕竟任何组织的各项事务,都不可能以某个人为出发点(这一点员工和老板是一样的),而是以组织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为出发点(任何一个领导者或是管理者都会这样做)。为了企业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领导者和管理者有时不得不以牺牲自己的利益为代价,有时也不得不牺牲其他个体的利益,这样做短期看似不近人情,但从长远来看是公正合理的明智之举。

  我们每位员工都应该学会从企业的大局看待问题,以全局的眼光看待企业的一切事物,包括自己的利益得失和晋升与否。为了一己私利而不顾大局的人,是不会受到任何企业欢迎的,无论这个企业的老板是谁。我们每个员工也不能以狭隘的眼光看待老板,而应该把老板视作企业的领导者,至于老板的心胸气度、个人嗜好等等这纯属老板个人事务,我们不应该受此影响而怠慢我们的工作。

  现代企业的雇佣方式,是建设在科学的用人机制之上的,员工与企业签订合同,是为企业效力,而不是为企业的某个人效力。而老板的用人,也是依据企业的客观需要,不再是过去那样凭借个人情感和个人喜好。因此,每位员工都不应该在工作中感情用事。那种“老板关注我,我就多干;老板没有关注我,我就少干”的心态要不得。我们应该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之中,做到摒弃一切与工作无关的杂念,甚至做到忘我。事实上,越能够做到为企业负责,为企业尽忠的员工,越能够得到老板的赏识和重用,因为这种人才是老板真正需要的人,也只有这样做才是真正为老板尽忠。而那种一味奴颜媚骨却又不踏实工作的人,只会令老板反感,不但不会得到重用,反而会被淘汰出局。

  现代企业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和用人机制,使得老板在与不在,抑或是老板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没有出来,对我们每个员工而言都是一样的。要知道,现代企业考核员工的方式,是看此人实实在在的业绩能力,而绝非以表面现象为依据,谁想要在老板面前装模作样已经是不可能的了。而且,谁要是以为老板真的会无视制度而感情用事,谁就真的小看了老板。我们永远都要相信老板是英明智慧的,否则他就不会成为企业的老板。因此,我们每位员工都应该永远以老板为核心,在老板的带领下为企业尽职尽责,与老板一起再创企业的辉煌。

  追随老板

  现代企业新型的雇佣关系,实际上是劳动者与所有者之间的一种融洽的关系,一种共荣的关系。企业就好比在大海中航行的巨轮,老板就是船长,员工就是船员,船长和船员之间的关系是生死与共的关系。老板和员工既然同在一条船上,就必然有着共同的目标,也有着共同的利益,老板和员工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一旦企业这条大船在风浪中倾覆,那么遭受损失的决不仅仅是老板,员工也同样会遭受损失。把企业做到更好不但对老板有利,对每位员工的成长和发展也有利。为了使企业的发展更上一层楼,老板必须选用忠诚和有能力的员工。同样为了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员工必须全力以赴地努力工作。

  战场作战,既离不开指挥官的英明指挥,也离不开士兵的勇猛作战。没有指挥官的英明决策,士兵无论怎么勇猛都不可能赢得作战的胜利。同样,如果没有士兵对指挥官命令的执行,即便指挥官的决策天衣无缝也无济于事。企业中老板与员工的关系俨然就是战场上指挥官与士兵的关系。老板是企业的领头人,是员工的领导,企业的发展依靠老板的英明领导,同时也离不开全体员工的支持与配合。为了使企业这艘大船能够经历市场竞争中的大风大浪,老板和员工就必须团结一致、共同奋斗。

  企业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商战中获取胜利,势必需要老板与员工的齐心协力。作为企业的一名员工,我们必须做的就是将自己的工作做到更好、再好……,并且尽力帮助同事,与企业的领导者一起共同奋斗,努力取得商战的胜利。

  想要成为一名卓越的职业人,我们必须首先做到尽忠职守。坚守岗位,做好本职工作是企业对员工最基本的要求,因为任何一个人的工作不到位,都很有可能造成整个企业运作的失利。

  老板是企业的领导者,作为员工,我们必须以老板为核心,追随老板,相信、支持老板,配合老板的工作,并坚决服从和执行老板的决策,绝不找任何借口。只有这样,企业才能上下一心、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最终推动企业走向更大的辉煌。

  与企业同舟共济

  春秋战国时期,吴国和越国经常打仗。两国人民都将对方视为仇敌。一次,两国的人恰巧共同坐一艘船渡河。船刚开的时候,他们在船上互相瞪着对方,一副要打架的样子。但当船行驶到河中央时,突然天降大雨,眼见船就要翻了,为了保住性命,他们顾不得彼此间的仇恨,纷纷互相救助,并且合力稳定船身,才逃过这场天灾,安全到达了河的对岸。同舟共济因此得来。

  同舟共济用来比喻利害相同,利益共存,只有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才能战胜困难。员工与企业正是同坐一条船,彼此相互依存、同舟共济!

  对我们每位员工而言,企业不但提供了我们生存的资本,还提供了我们成长和发展的空间。更重要的是,企业给了我们每个人培养各种能力、积累各种经验的机会。这些对于我们的成长,以及实现我们的价值都是非常宝贵的。我们只有勤奋努力地工作,才能不辜负企业对我们的厚望,也才能不枉此生。

  如果我们对待工作不负责任,我们既对不起给了我们生存发展机会的企业,又浪费了自己宝贵的时间和机遇,更对不起自己。真正明智的员工,懂得只有依赖企业这个最好的舞台,才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才能为自己开创一片天地。真正成功的人总是与企业休戚与共,与企业共同发展。他们明白企业的发展与自身的成长是息息相关的,企业的存亡与自己的命运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为企业贡献才智的同时,更是为自己的成长积蓄力量,为自己的增值努力!

  只有懂得将为企业效力与为自己奋斗结合起来、相得益彰的人,才能缔造企业与自己的共同辉煌。那些将自己的个人私利凌驾于一切之上,无视企业大局的人,绝不会受到任何企业欢迎的,这样的人根本不可能获得事业的成功。他们因自私而失去的长远利益,更是远远超出费尽心机占得的那一点点小便宜。

  不论我们在什么样的工作岗位上工作,我们要把现有的工作看作是向企业其他人证明自己能力和价值的大好机会,更要把这份工作看作是奋斗的基点和人生的基础,用最佳的工作业绩将自己与企业紧紧联系在一起。

  作为企业的一名成员,我们不能视自己为局外人,我们每个人不但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而且只要是关系到企业大局的事,我们就不能置身事外。要知道,对企业的发展而言,每个岗位都不能少。每个员工都应该全力以赴,成为确保企业顺利前进的推动者,而不要做一个阻碍企业前进的人。否则,我们非但不能与企业一起前进,反而会成为大浪淘沙后的落败者。东芝株式会社社长土光敏夫对员工提出这样的要求:为了事业的人请来,为了工资的人请走。土光敏夫认为:“能够因为事业的价值聚集在一起,才能真正把事业做大,即使当企业面临困境时,这些人也会和企业风雨同舟,荣辱与共。”

  

  有一名叫阎小平的年轻人,在当地一家有名的建筑公司工作。在阎小平刚进入公司时,公司经营得很好。当时,公司承接了几个大型楼盘的建设项目,预计可以给公司带来极为可观的利润。

  不料,半年之后风云突变。公司因决策失误,资金严重匮乏,致使这几个项目完全陷入停滞状态。公司前景暗淡,欠款数目巨大,银行也不再给予支持。面对公司经营不景气的现状,许多人都汲汲营营另谋工作,不到一个月,人员所剩无几。只有阎小平自始至终不愿放弃,当有人高薪聘请他时,他说:“公司经营好的时候,给了我许多。现在公司有困难,我必须与公司共渡难关。只要公司存在一天,我就必须努力挽救公司!”老板也曾歉疚地问他为什么要留下来,阎小平微笑地说:“既然选择了这里,就应该与公司同舟共济、风雨共度。”

  后来,老板与阎小平背水一战,多方求援,想尽一切办法,终于得到一家大集团的注资。公司成为这家集团的下属企业,重新运转起来。老板明白,像阎小平这样时刻与公司风雨同舟的人,才是公司真正的人才。

  此后,在老板与阎小平的共同努力下,这家建筑公司发展得相当好。如今阎小平已经成为了这家公司的总经理。他不仅实现了与公司同舟共济的誓言,也因此拥有了自己的一片天地,获得了辉煌的人生事业!

  企业需要许多精英人才,但更需要与企业共命运的人才。员工与企业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正所谓:“企业兴我兴,企业亡我亡”,作为企业成员的每一个人,都必须时刻心系企业的兴衰,关注企业的发展,与企业共进退,将自己全部的热情和活力融入到为企业做贡献中。

  当企业处于顺利发展、不断开拓时,我们应该竭尽全力以推动企业的发展更上一层楼。只有企业发展得更好,才有我们每位员工更高的收益,更多的机会。相反,如果我们陶醉在企业的顺境中不再努力,再辉煌的企业也会衰败。市场激烈竞争的今天,企业停止前进就等于倒退,一旦掉以轻心,就会被竞争对手迎头赶上,甚至一夜之间被竞争对手击溃。到那时,企业倒闭或者经营不善,每一个员工也都没有丝毫好处。因此,不论何时,我们都应该为企业的强大而奋斗,为自己的未来而奋斗。

  当企业的发展遇到瓶颈时,无论是为了企业,还是为了我们自己,我们每一位员工绝不能坐视不理。本杰明·鲁迪亚德曾经说过:“没有谁必须要成为富人或成为伟人,也没有谁必须要成为一个聪明人。但是,每一个人必须要做一个负责任的人。”我们必须时刻不忘为企业献计献策、排忧解难,用我们的聪明才智与企业共渡难关。这样做不但是责任、义务,更是我们的权利;这样做不但有利于企业,更使我们自己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帮助企业解决问题、渡过难关的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阅历更加丰富,这些对个人日后的发展极有帮助。不仅如此,这样做还有力地彰显了我们的潜在才华和高贵品质,让企业的领导者深深了解到我们难能可贵的价值。

  无论何时,我们都应该做到为企业尽职尽责、忘我工作,不计个人得失,一切以企业大局为重,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做到与企业风雨同舟、荣辱与共,企业就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也只有这样,才有我们每位员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只有在企业这个大舞台上不懈地努力奋斗,才能拥有我们自己的事业和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只有缔造了企业的成功,才有我们每位员工自己的成功!

  职业化,赢!

  团队的职业化程度,决定着一个团队的战斗力。企业的职业化程度,决定着一个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拥有一支强大的职业化队伍,是每个企业都梦寐以求的,而这取决于企业的每一名员工。只有团队和企业的每一名员工,都具备了高度职业化,才能成就高度职业化的团队和企业,才能提升团队的战斗力和企业的竞争力。职业化对现代企业而言意义重大。

  正因为如此,现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我们具备良好的道德人品、高超的才华技能、规范的职业行为等个人方面的素养,还要求我们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人际关系,赋有合作和团队精神……一句话,现代企业需要的是高度职业化的职业人才。我们能否做到符合企业的要求,即是否具有高度的职业化,将成为立足职场、长足发展的关键。职业化对我们每个人而言意义重大。

  提升个人职业化,是我们在团队中立足的基础,也是赢得企业信任与重用的保证。高度的职业化是个人竞争力的保证,有助于我们自身在职场中获得成功。不仅如此,提升个人职业化,也是提升团队战斗力和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基础。企业整体职业化水平一旦得到了提升,企业就拥有了强大的竞争力,也就拥有了在商战中获胜的根本。团队和企业又是个人职业化水平得以发挥其价值的平台,离开这个平台,我们的职业化水平再高也没有了价值。只有团队与企业的成功,我们每位员工的职业化素质与能力,才有发挥的场所,职业化提升才有真正的意义和价值。

  事实上,企业实现职业化管理,与员工提升职业化素质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企业职业化管理与员工职业化素质的关系可以这样形容:企业职业化管理如同高速公路,具有职业化素质的员工就像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这样的搭配才能使企业高速运转。试想,如果企业的管理是一条崎岖的乡间小路,具有职业化素质的员工都像宝马、奔驰一样,再好的车在这样的乡间小路上行驶也跑不快。相反,如果企业的职业化管理是一条笔直的高速公路,可在上面跑的都是拖拉机,那么,这么好的公路又有什么用呢?企业要成功必须推行职业化管理,这样一来企业必然会对员工的职业化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一点势必应该得到每一位员工的高度重视。

  企业员工职业化整体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团队作业与企业竞争的成败。个人职业化水平的提升,是团队战斗力与企业竞争力的保证。同时,提升团队战斗力和企业竞争力,是提升个人职业化水平最根本的目的。

  我们每位员工都必须深刻理解个人与团队、企业的依存关系,必须深刻认识到提升我们个人职业化水平的根本目的,并通过有效提升个人职业化水平,助我们的企业更上一层楼,与我们的企业赢得辉煌!

  为胜利而战!

  我们正与危机赛跑,谁落后了,谁就只能以失败而告终。为了生存和发展,我们必须跑在最前面。想要保持领先,获得胜利,我们必须拥有制胜之本——铸就高度职业化,成为卓越职业人!

  没有职业化,寸步难行;有了职业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对个人而言,职业化是进入企业、立足职场的准入证,是不断提高、长足进步的源泉,更是取得辉煌事业的基础。对企业而言,职业化是战略贯彻、执行得力的根本,是注重细节的保证,是管理到位的基石。对于员工和企业而言,职业化有如高楼大厦的根基、大树的根系。职业化是一切的基础。职业化影响竞争力,决定成败。高度职业化是竞争取胜最有力的保证,是战胜一切危机,赢得这场激烈赛事最强大的力量。

  要想铸就高度职业化,成为卓越职业人,我们必须牢记职场规则,具备职业化观念,培养职业化能力与素养,用规范的职业化行为要求自己,构建强势职业品牌,并与企业其他成员牢牢抱成一团。

  学习本书的过程,正是实现高度职业化的过程。现在,我们已经胜利地完成了对本书的学习,了解了成为一个卓越职业人必备的素质、技能等。我们应该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复习本书的内容,不断加深对职业化的理解,将书中的知识牢记于心,并付诸行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所学到的化为我们的内在品质,真正成为卓越的职业人,提升我们的职业竞争力。

  与此同时,我们必须牢牢记住,不论我们个人的职业化程度有多高,离开企业这个平台就失去意义与价值。我们提升职业化的目的决不仅仅为了个人,而是为企业的兴旺发达更好地贡献力量。因为,要想在今天这个激烈竞争的时代,赢得职场中的一席之地,并不断发展,必须得到企业的认可。而获得企业认可,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做到为企业做贡献,与企业共同前进。

  企业是全体员工的企业,员工是企业的员工。企业成员与企业的命运是紧紧连在一起的,谁也不可能孤立前进。企业要在竞争中取胜,必需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同样地,企业员工想要在职场上赢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必须先助企业生存和发展。我们只有为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得到企业的认可,才能实现自己更大的价值。想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想要战胜各种危机,企业全体成员必须凝聚力量,与企业一起共同前进、共谋发展、共赢辉煌!

  奥斯特洛夫斯基曾经说过:“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不至于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至于因为过度的碌碌无为而羞耻。”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牢牢记住这句话,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努力使我们的人生过得更加充实,更加有价值,我们必须拥有为胜利而战的坚定信念!

  就让我们每个人从现在起,坚定必胜的信念,为我们在职场中的胜利而战斗!为我们的企业在商战中的胜利而战斗!为我们与企业共同战胜危机,赢得胜利而战斗!

  第七篇全员行动

  想要最终赢得这场赛事,单打独斗是决不可能成功的。仅仅具备优秀的个人职业化素养不能算是卓越的职业人。我们必须学会合作,并牢牢抱成一团,凝聚最强大的力量。只有在具备了个人职业化素养的同时,具备团队精神,懂得合作,能与企业同舟共济,才是真正卓越的职业人。

  在这场赛事中,全体员工的命运与企业的命运牢牢捆在一起。只有全体员工拧成一股绳,与企业共同前进、共谋发展,我们才能战胜共同的对手。

  让我们携起手来,团结一致、共同奋斗,为战胜危机,赢得最终胜利而全力以赴地行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