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砖头养兰花:井底望天:美国战略转变后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5:52:44

井底望天:美国战略转变后记

分类: 大国关系--大战略--世界风云评论 2011-12-26 17:13

    (这篇是为之前的美国战略转变,而写的后记)

后记:

在写完Y先生的白皮书的评论之后(2011年5月),看一下美国今天的战略态势,发现基本看法,没有太大的变化。那就是美国确实希望能够进行战略收缩,把精力集中在东亚和太平洋,以此应付中国越来越大的地区影响力。

这个表现,从希拉里等在《外交杂志》上的“美国的太平洋世纪”文章,作为吹响的进军号角,到一连串的外交行动,比如说奥巴马在澳洲的达尔文港,宣布建立新的军事基地,到希拉里突然对缅甸进行国事访问,围堵中国的姿态非常明显。

另外从经济层面上,美国提出了排除中国在外的TTP(泛太平洋合作协定),以此作为取代WTO的经济合作组织,表明了和中国在东亚博弈的态度。

而在中国的西部,则是希拉里提倡,有土耳其背书的伊斯坦布尔会议,企图建立在美军主导下的中亚新丝绸之路计划。

但是给我的感觉,还是觉得有点雷声大、雨点小,没有看到多少落在实处。

我在关于TTP的系列《TTP和反制措施》里面建议,中国的应对之道,是在东盟区里面,加强对大湄公河地区的经营。其中的重点在于老挝、柬埔寨和泰国,这样加上和中国相对关系不错,没有太大利益冲突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文莱,还有就是虽然对依赖中国太多而存有一定戒心的缅甸,就形成了东盟内部,和中国利益相关的国家,出现两个层次。一个就是前面说的内层,一个就是剩下来的外层。

这个外层,就是三个国家,越南、菲律宾和新加坡。

中国在越南的操作,其实也比较简单。越南在经济和外交上,一方面是积极在大湄公河地区合作的胡萝卜利益,另一方面是积极在南海地区和中国冲突的大棒下的损害。而引进美国力量来平衡中国,又会引发越南内部的南北之争,从而导致越南南部的带路党和颜色革命党的实力大增,从而危及河内政权的稳定。

这也是最近习近平出访越南的基本框架。那就是和越南合作为主,争端自己兄弟关起门来解决。至于非区域内的国家(就是美国你啦),要想参加地区性的经济合作,必须发挥建设性的作用,不然的话,后果自负。

其实中国在越南的操作,也可以用于缅甸。在缅甸军政府,希望同昂山素姬和解,并引入美国来遏制中国利益的时候,中国自然可以和昂山素姬开始公开打交道,从而造成对军政府的困扰。

我在以前的《新年展望》印度洋系列里面,早就提出中国需要多方面地缅甸政策。以前昂山素姬的联络办公室,还是非官方地在昆明运作,和中国保持一定的信息通道,现在中国驻缅甸大使,直接和昂山素姬会谈,表明了中国的缅甸政策开始成熟。

考虑到缅甸对中国西南和印度洋战略的重要通道作用,中国政府千万不要犯一个战略错误,就是为了讨好缅甸军政府,加深合作,而牺牲了缅甸北方的少数民族的利益。

其实如果将来缅甸如果更多地走向民主化和宪政化,北方的各少数民族,尤其是佤邦和克钦邦,最好就是享受更多的地区民族自治的政治地位。

要是缅甸还是由军政府控制,希望用武力解决少数民族问题,那么中国就必须给缅甸适当的压力,保持这些少数民族武装可以自保。

在这种情况下,一旦缅甸出现对中国利益不利的政治集团当政,那么中国就可以保持对实兑、马圭、东枝一线的影响,以曼德勒,这个华人影响大,称为华城的缅甸第二大都市,作为中心,依靠当地人民和北方各少数民族,那么中国的缅甸战略通道,就可以得到保障。

从美国的情况来看,虽然有战略收缩和转移之心,但是明显看得出来,尾大不掉,大船要转头,还是需要不少的时间。

现在美国文官部门国务院和武将部门国防部,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政策道路上,发生了明显的分歧。国务院的主要思考,是以谈避打,和国防部的主要思考,是以打促谈,导致了美国的南亚政策,在后霍尔布鲁克时代,因为缺乏强势的政策协调人,而出现内斗状态。而相映成趣的,是巴基斯坦自己内部的军队和民选政府的权力之争。

所以看未来美国战略的走向,还要看当事人的个人性格,和背后受到的利益集团的导向牵制。因为美国在中东还有以色列这个包袱要背,暂时看不出美国可以腾出手来经营东亚。

从目前朝鲜金正日去世之后,美国表现出来的相对克制,可以知道美国在中东和中亚暂时还是脱不了身。伊朗的核问题,一天解决不了,就导致美国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军事态势,一直处于走还是留的战略犹豫。

只有美国在伊朗的政策彻底清晰之后,或者是无奈而选择了军事干预和战争解决方法,或者是无奈而接受伊朗获得事实上的制造核武器的能力(但没有实际进行制造),美国对东亚的真正动作,还是只能停留在嘴皮子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