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道环保透水砖:孔子的沟通哲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9:51:56
有效沟通的中心不是发出者而是接收者,所以在说的时候要三思,在听的时候要听话听音。

  孔子在论语里有很多关于如何说话,如何来听的论述,说与听是沟通的两大主要工具,如果这两个方面做好了,就能有效的提升沟通的效率。那如何来说如何来听呢?说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听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武则天说:“嘴巴好比一道管卡,舌头好比射箭的弩机。一句不妥当的话说出去,即使使用四匹马拉一辆车那么快的速度也不可能追回来”。嘴巴和舌头犹如一把双刃剑,一句话说的不恰当,就会反过来伤害自己,因为话是你说出去的,具体别人怎么想、怎么去说不是我们控制的,带来的影响也不是我们所控制。像苏东坡、刘墉这样的名士都吃过大亏。三国里的杨修他的心地是善良的,初心是好的,就是因为他管不住自己那张嘴才招来的杀身之祸。   孔子说的沟通哲学: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孔子说:“一个君子对自己的言过其行要感到耻辱。”我们在沟通的时候,不能通过自己的吹嘘和耍嘴皮子去站上风,一个老是在说话中站上风的人是没有朋友的,也很难与别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因为你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在这一点孔子给出了一个结论:智者善听,愚者善说。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孔子说:“一个君子你看他表面说话好像很迟缓很笨拙,不会说话,但是做起事情来却很敏捷。”这句话用现在的话来说,一个人要先了解对方,让对方说,然后再提出自己的观点,很多事情做起来就会很快。   话不能太多,凡事最好理说三分。你若有理,聪明人一点就通,你讲三分就够了。对于钻牛角的人,你怎么说他都听不进去,不如假以时日慢慢的跟他沟通。对于蛮不讲理的你就是讲到十二分也起不到任何的作用,对于这种人还不如说三分点一下他,他能听就听不听就算了,就像两夫妻吵架吵得很凶的时候,谁有道理谁没有道理已经失去意义了。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孔子说:该提醒别人的时候,你话没说到,这是失人;不应该说的时候你说了,这时失言。一个智者既不会失人也不会失言。孔子的这句话是很有艺术的。该说的时候就说,不该说的时候不说。如果我们知道前面是悬崖,而不告诉别人看着别人从悬崖上掉下去,这是害人。我们对他人明知道他这样下去会出大问题,而不去提醒他,让他知道了我们就会失去这个朋友。不该说的时候说了就是失言,你的同事正在犯一个严重的错误,如果你当着大家的面去指责他的错误,这是失言。因为你说话的场地不对,你应该私下里给他说而不是当众给他说。作为一名沟通高手我们既不能失人,也不能失言。   孔子听的沟通哲学:   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孔子说:从路边(他人)听来的话,不问其真实性,就到处传播,这样的人是不道德的。 孔子告诉我们在听的时候,要进行判断,看对方说的是真是假,说话的水分是多少,不要以讹传讹,人云亦云,如果不经过判断就说出去了带来的危害是很   孔子告诉我们在听的时候,要进行判断,看对方说的是真是假,说话的水分是多少,不要以讹传讹,人云亦云,如果不经过判断就说出去了带来的危害是很大的。三人成虎,众口铄金,谎言千遍成真理。据说孔子的学生曾参住在郑国的时候,一个与他同名的人杀了人,有人跑去告诉他母亲说:“可不得了啦,曾参杀人了!”曾母不信,只管织布。一会儿,又有一个人来告诉曾母:“曾参杀人了!”曾母还是不信。可是,等到第三个人来说同样的话时,她便立即起身而逃了。这就是谗言三至,慈母不亲的来源。   那我们怎样来辨别别人说话的真伪呢?苏格拉底给了我们一个方法。有一次,苏格拉底的一位门生匆匆忙忙地跑来找苏格拉底,边喘气边兴奋地说:“告诉你一件事,你绝对想像不到的……”   “等一下!”苏格拉底毫不留情地制止他。   “你告诉我的话,用三个筛子过滤过了吗?”   他的学生察觉情况不妙,不解地摇了摇头。   苏格拉底继续说:   “当你要告诉别人一件事时,至少应该用三个筛子过滤一遍!”   第一个筛子叫做真实,你要告诉我的事是真实的吗?”   “我是从街上听来的,大家都这么说,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那就应该用你的第二个筛子去检查,如果不是真的,至少也应该是善意的,你要告诉我的事是善意的吗?”   “不,正好相反。”他的学生羞愧地低下头来。苏格拉底不厌烦地继续说:   “那么我们再用第三个筛子检查看看,你这么急着要告诉我的事,是重要的吗?”   “并不是很重要……”   苏格拉底打断了他的话:“既然这个消息并不重要,又不是出自善意,更不知道它是真是假,你又何必说呢?说了也只会造成我们两个人的困扰罢了。”   行动指南:   有效沟通的中心不是发出者而是接收者,所以在说的时候要三思,在听的时候要听话听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