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bj11地面做法69:中国教育报拥抱高中教育多样化与特色化发展的春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4:46:2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强调,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同时还提出了“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的教育发展新思路,“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在《规划纲要》的指导下,学校结合自身办学时间短、生源基础差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明确了“差异教育、错位竞争、特色发展”的办学策略,另辟蹊径,发奋图强,勇敢地踏上了“负重奋进、爬坡上坎”的崛起征途…… 拥抱高中教育多样化与特色化发展的春天 ——河北省衡水市第十三中学办学实践与思考 王福巨 衡水市第十三中学 学校建立了完善的奖学金制度,图为副校长李咏忠为学生颁发奖学金。 同学们在舞台上展示出了青年人的自信和朝气。红军扮演者李和平2009年成为我校第二个考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学生。 “孩子,十八岁,长大了!”图为副校长安志萍在成人仪式上为学生加冠。 学校实施了“我与十三中一起成长”校本研训工程,图为教师发展处主任车惠敏与青年教师一起研讨新课改。

  以错位竞争培育特色品牌

  乔木和小草,哪个更重要?答案是两者一样重要。现今的社会既需要乔木,也需要小草,它们都是不可替代的。教育的关键就在于,要让乔木长成最好的乔木,小草长成最好的小草!——题记

  2004年7月,衡水市第十三中学由石家庄铁路分局划归市政府管理,同时由以初中为主的完全制中学改办规范性普通高中。当时全市普通高中的教育格局已经基本形成:12所省级示范性高中兵强马壮,在硬件、师资、生源等方面占尽先机,规模扩张势头强劲;而一批薄弱高中则普遍面临“招生难-提高难-生存难”的危机,有的甚至无可奈何地关、停、并、转。十三中当时每届只有两个高中毕业班,毕业生百人左右,高考成绩即使与同类普通高中相比也仍处于下风。学校生存于强手林立的夹缝中,会有出路和前途吗?领导班子和全校教职员工无不忧心忡忡,感觉犹如泰山压顶。

  众所周知,普通高中的生源状况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甚至决定学校的高考升学率。在分数至上和升学第一的质量观的误导下,人们往往会不考虑生源实际,单纯地以高考分数和升学率来评判学校和教师,从而导致优质生源高度集中,形成学校间恶性竞争和两极分化的局面。不少薄弱高中也盲从这种大众化的价值取向,跟在名牌优势学校后面亦步亦趋,抢优质生源而不得,比高考升学而居下,结果迷失了自我,陷入了困境。普通高中千校一面的办学模式和同质化的发展道路,已无法适应社会对优质教育的需求,甚至成了当地教育事业发展的“软肋”。

  衡水市委、市政府和教育局的领导都十分关注十三中的生存与发展,并对这所新校寄予厚望。他们反复强调,一定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坚持内涵发展,创建别具一格的特色品牌学校,这就为十三中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认为,真正的教育不仅是对成绩一流的学生的教育,更是面向全体学生实现有教无类的教育。中考成绩“非一流”的学生能否得到很好的高中教育,不仅会关系到学生的前途、家庭的幸福,甚至还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国家的发展。因此,教育工作者应怀着“爱满天下”的博爱精神,勇于担当教育每个学生成人成才的社会责任。

  当时,学校学习和运用国际最新的“蓝海战略”理论,在冷静地分析教育市场后,判断出人民群众对高中教育的需求是多层次、多样化的。我们认为,与其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围绕优等生源展开恶性竞争,不如另辟蹊径,走“价值创新”之路。为此学校定位为“为中考成绩非一流学生提供一流的高中教育”,争取让全社会认同“衡水市第十三中学同样精彩”。

  何谓“同样精彩”?在我看来,普通高中无论大小强弱,都应该各有特色,没有必要也不应该局限在同一种模式下,更不必非得拼出个高下强弱。打个比方,美国的汽车宽敞但费油,德国的汽车安全性高但价格贵,日本的汽车省油但安全性差,中国的汽车或许不宽敞、不省油但价格便宜……各国的汽车制造业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世界汽车行业才能够异彩纷呈、竞相发展、互相促进。十三中改办普通高中时间短,在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生源质量和管理水平等方面都无法与名牌优质学校比肩,因此学校高考成绩一时低于“老大哥”学校,大家都能理解。当然,不背心理包袱并不意味着甘居人后、无所作为。学校应保持高昂的斗志,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育人模式,使每个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提高,要让乔木长成最好的乔木,小草长成最好的小草!只要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优势,具备了不可替代的个性品质,学校就可以在教育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并与名牌学校合作共生、共存共荣。

  2006年6月,《衡水日报》对笔者进行了走访,并发表访谈文章《理性择校:适合自己的学校才是最好的学校》。在访谈中,笔者建议家长择校应从孩子实际出发,宁让孩子当“鸡头”,不让孩子当“凤尾”。文章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众多当年中考成绩“非一流”的学生开始觉得十三中的定位适合自己的发展,争相前来就读。2009年高考时,这批学生全部达到了专科分数线,四分之三的学生达到了本科分数线,部分学生的高考成绩甚至超越了当初中考成绩一流的学生,跨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天津大学等知名高校。学生获得了远高于当初心理预期的成绩,也因此体验到了“后来者居上”的兴奋与快慰!

  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加快内涵发展。在市政府和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实施了校园标准化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工程。学校新建校舍20000平方米,塑胶操场和各功能室等基本配套。教室装备了有线广播、多媒体、电子监控和空调四大系统,教师配备了办公电脑,课堂教学基本告别了粉笔黑板时代,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也因此跻身全市高中学校前列。办学条件的巨大改善为学校发展插上了现代化的翅膀,也激发了广大师生爱校敬业和求知成才的积极情感。

  为了培育办学特色,学校审时度势,不失时机地确定了“以普高为主体,以艺体为两翼,三元并行,互相促进”的发展路径,一批有艺术或体育特长的学生得到应有的关注和培养,艺术教育和体育教育的特色逐步显现。特色教育不仅成了学校的亮点,还成了撬动学校快速发展的支点,把十三中推到了一个错位竞争、异军奋起的平台上。

  不抢一流生源,但求一流教育。随着越来越多的学生、家长从盲目的“名校崇拜”走向“理性择校”,十三中特色品牌的优势日渐凸显,生源状况呈现出“数量充足、结构优化”的良好态势。本校教职工(包括笔者)的孩子初中毕业后,主动放弃了重点高中的录取通知书而留在了本校就读,一些社会知名人士也陆续将自己或亲友的孩子送入十三中,这表明大家对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充满信心,学校正在成为中考成绩非一流学生享受优质教育的理想学校。

  以做人教育促进成才教育

  想让孩子多喝水,方法有很多:你可以在水中加糖哄他喝,也可以连打带骂逼他喝,甚至可以掰开嘴巴灌他喝。但在笔者看来,最好的办法是在饭菜中稍稍多加一点盐。孩子口渴了,自然就会喝,而且喝得主动,喝得快乐。——题记

  相似的智力水平,同样的教师授课,为什么学生的学习成绩相差悬殊?为什么人家的孩子成龙成凤,自己的孩子偏偏没出息、不争气?这个问题不知困扰了多少家长。有的学生说,课堂上一听就懂,可是考场上一考就错;有的家长说,如果孩子能够听话点、细心点、刻苦点该多好啊……

  笔者常想,能把成绩一流的学生培养成才的学校和教师,固然是好学校和好教师;但能把成绩“非一流”学生转化出色的学校和教师,同样是好学校和好教师,甚至是更好的学校、更好的教师!多年的教育实践经验告诉我,学生的成长往往像一条曲线,他们原本都是一流的,只不过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中途呈现出了差异性和不平衡性,但暂时的落后并不意味着最后的失败,只要善加教育和引导,后来居上也是大有可能的。

  与成绩一流的学生相比,“非一流”学生的区别和差距究竟在哪里?其实不在于考试分数的高低,而在于小学或初中阶段是否形成了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是否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成绩“非一流”的学生大多缺乏对求知成才的强烈期盼,有的甚至沉迷于网络游戏、武侠小说,或是热衷于穿衣打扮、男女生交往,长此以往,学习成绩能不差吗?其实学习成绩差只是“非一流”的表面现象,精力分散、粗心大意、贪玩厌学、怕苦畏难才是“非一流”的直接原因,而没有目标和志向,缺乏责任感、自信心和意志力正是造成“非一流”的真正病根。因此,要解决“非一流”学生的升学成才问题,首先得端正他们的认识、规范他们的行为,即解决好他们的做人问题。学生学会了做人,改掉了坏毛病、坏习气,进入了良好的学习状态,其他问题也就都能迎刃而解。学生如果不会做人,就算成绩一流也未必能人生圆满。更多陷入道德滑坡、人格缺失、心理扭曲和生存危机的悲剧人物,只看重学习成绩是不行的,要想学生人生完满,首先还是得教他们学会做人。

  应该教育和引导学生做什么样的人?在这一点上,学校坚持以小见大、避虚就实,选择了一个紧贴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的切入点:“孝父母、敬老师、爱同学”。结合“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工程”,学校把“孝道”教育设定为做人教育的突破口:在教学楼里悬挂了著名的《古代二十四孝图》,用鲜活生动的历史故事激发学生对真善美产生共鸣;把“孝”的内涵划分为“听父母话”、“养父母老”、“为父母争光”这样三个循序渐进的层次,使学生形成下有底线、上不封顶的目标追求。学校大力宣讲古今优秀知识分子“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和抱负,教导学生立志做一个对个人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的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每月各班举行“集体生日”主题班会时,班主任总会深情地提醒学生:“儿女的生日就是母亲的难日”,教导学生铭记父母的生养之恩。学生在家校联谊会上给父母敬一杯茶,放假回家给父母洗一次脚,每逢节日给父母打一个问候电话……孝道教育激发了孩子的反哺情和责任感,改变了他们唯我独尊和坐享其成的观念。很多家长深有感触地说,孩子进入十三中后,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有了很大转变,知道关心父母了,变得更懂事、更成熟了。

  做人教育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学校借鉴临沂三中的德育经验,用“五自”简明扼要地诠释了做人教育的内涵,即:“人格上自尊,行为上自律,学习上自强,生活上自理,心理上自立”,并提出了极易操作的24字标准,即:“诚诚实实、端端正正、安安静静、板板眼眼、干干净净、平平安安”。教育往往是复杂和无奈的,但如果得法,教育也可以是简单和从容的。因此学校始终坚持从细处入手、小处抓起,大力开展“讲文明、讲纪律、讲卫生、讲责任、讲节约”的养成教育,让良好习惯成为学生受益一生的财富。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学校把对学生的爱护、尊重、赏识和激励作为做人教育的重要手段,提出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让100%的学生都进步、都成才。教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家庭困难的学生、伤感自卑的学生、违纪好动的学生、自暴自弃的学生进行分类管理,因材施教,利用他们的“闪光点”刺激“增长点”,鼓励他们自强不息。全校干部和教师做出了“带着感情善待学生,充满激情干好工作”的“两情”承诺,努力成为学生“学业上的导师”、“精神上的领袖”和“生活上的保姆”。每逢传统节日,班主任都会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来学校为学生煮元宵、蒸粽子、发月饼。学生从中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校园生活的美好,感受到成长的快乐和人生的责任,感受到传统节日所包含的文化营养和思想启迪。

  这些年来,学校领导和教师曾先后收到过众多学生家长或毕业生发来的短信、贺卡或信件。随新新的父亲随国军在给班主任张永胜老师的信中写道:“是你们手把手地辅导让孩子的成绩一次接一次提高,是你们领着孩子游览衡水湖领略了人间美景,是你们在孩子生日时点燃了蜡烛……”如果不是亲眼看到信笺,我真的无法相信如此富有诗意的句子是出自一位农民家长的笔下。做人教育以“润物无声”之势悄悄渗入学生和家长的心田,激起一道道经久不息的回响,这不正是我们期待的那种丰厚而珍贵的回报吗?

  如果说教学生做人是根,那么育学生成才就是叶。根深,方可叶茂;叶茂,才能果香!

  以人文素养保障学生可持续发展

  只要稍加观察我们就会发现,那些事业有成、生活美满的人在中学时代并不一定是所谓的尖子生,而那些羡煞旁人的“高考三甲”也未必能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顺风顺水、扶摇直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这个问题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深思。——题记

  孩子考上大学了,欣喜;孩子大学毕业了,茫然;孩子找不到工作,愤懑;孩子上班多年却没有进步和发展,无奈。在今天的中国,不知有多少人正感受着这样的大喜大悲,咀嚼着这样的酸甜苦辣!

  2010年春天,笔者在参加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办的全国高中校长高级研修班时,曾听到一些大学校长和教授对中国教育现状的议论。据说,由于中学时代的学习生活给学生留下了太多乏味、痛苦、失败和无奈之类的消极体验和记忆,使得学生考上大学后往往缺乏探究求知的热情和兴趣,很多数理化生的奥赛冠军甚至完全放弃了自己曾经获奖的科目,另辟他途。学生缺乏研究探索的兴趣,奥赛成绩成了叩响名牌高校之门的“敲门砖”,这使得我国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和专业人才面临严重的“苗荒”。这种现象不仅对学生个人的专业发展不利,还会对国家的人才培养形成阻力,实在令人扼腕痛心。

  《规划纲要》明确指出:“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反观现阶段的高中教育,除了给学生一纸大学录取通知书外,可曾为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幸福做过什么呢?冰冷的现实向现行高中教育提出了质疑和挑战。“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已经成为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热点和焦点课题。

  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国教育目前存在的三大缺失:缺乏做人的教育,缺乏传统历史的教育,缺乏创造力的教育。诚然,考试分数是体现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方面,但教育不能唯分数论成败,一味围着分数转。在校园以外的世界里,在人生漫漫的旅程中,还有许多比分数更重要的东西,如品质、性格、毅力、悟性以及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等,而这些因素往往能从根本上决定一个人的未来走向和幸福指数。美国著名成功学家卡耐基认为: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是依靠专业知识,85%却要依靠软本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人文素养。然而,人文素养是抽象的,看不见,摸不到,要提升的话短期内也很难奏效。相反,考试分数不仅可以直观明了地跃然纸上,甚至还可以通过拔苗助长的外部作用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再加上目前高考的“指挥棒”作用,教育难免会过分偏重分数。当学校、教师和家长都怀着急功近利的心态,完全以学生的分数为追求目标时,当高度复杂与充满智慧的教育被简化为机械做题训练时,我们的教育活动实际上已经和教育的本质背道而驰,走向了肤浅化和片面化。

  德国著名教育家、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言:“教育首先是精神成长,其次是科学获知。”学校教育行为中对学生影响最深远、最有意义的其实不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帮助学生考上大学,而是让学生在校园生活中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高尚的思想品质、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活跃的创新精神。它也许不会在高考中立显其光,但必定会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幸福描定底色,并将随着学生步入社会对整个国家和民族产生影响。

  现在的高中生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备受宠爱,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在伦理道德、心理素质、文化认同、待人接物和自立自律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欠缺,因此需要学校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并将其内化为学生的人文素养。现在有不少学生高中阶段整日埋首于书山题海,但进入大学和步入社会后,却出现了生存能力缺失、为人处世窘迫、可持续发展乏力甚至道德滑坡、心理扭曲、行为极端等现象,着实令人觉得遗憾和惋惜。这种现象的出现恰恰印证了著名院士杨叔子的那句论断:“没有科学技术,一打就垮;没有精神文化,不打自垮。”因此,大力加强人文教育,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既是当务之急,又是百年大计。

  针对人文素养教育匮乏的现状,学校于2005年策划实施了“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工程”,即借助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以传统文化诠释时代精神,以时代精神弘扬传统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落实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它的显著特点是生活化、具体化、多样化和趣味化,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它的实施有效地克服了过去德育工作“目标过于远大,内容过于抽象,形式过于单一,过程过于乏味”的弊端,通过持之以恒的感染、熏陶和渗透,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让德育工作也能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学校从精心完善校园环境入手,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为一体,相得益彰。花香蝶舞的“养德园”、托物言志的“山水坛”、绿草茵茵的“诵读角”、图文并茂的“文化长廊”,无一不在规范和引领着师生的行为。学校还倡导班级、宿舍通过个性化命名体现集体的共同追求,师生也可以为自己取名、字、号,表达个人与众不同的情趣和志向。例如,男生宿舍楼取名“健行轩”,寓意着男儿自强不息的气概;女生宿舍楼取名“兰竹阁”,寄托了女子纯贞高洁的追求。学校还精心设计了极具人文意蕴的校服,融入多种文化元素,如领角缀一对精巧的中国结,象征团结和爱国,也代表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肩章上一颗大星与十二颗小星交相辉映,大星代表祖国,星星的总数代表着十三中,肩章的整体设计预示着十三中的学子肩负着母校的荣辱和祖国的未来;纽扣采用了“内方外圆”的造型,教育学生在做人上要讲正气、有信仰,而在与人相处时又要讲融洽、求和谐。整套校服既渗透了民族文化,又洋溢着时代风情,因此深受同学们欢迎。

  此外,学校还把人文教育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充分挖掘各学科的传统文化内涵,并在此基础上开设了“文化与人生”、“名人风采”等选修课,陆续开发出了一系列的校本教材,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览》、《清风廉香》、《衡水纵横》等。学校还组建了怡心广播站、知行文学社、兼济天下志愿者等一批学生社团,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和道德实践活动,力求通过课堂把传统美德、文明礼仪、民族精神等人文精神传递给学生。

  为将人文教育深深地印在学生心中,学校每年举行“十八岁成人仪式”、“亲近自然”远足拉练和“衡水百里行”之类的实践活动,并将每年的9月定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月”。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人文教育也无处不在:每学期学校举办一次体育文化艺术节,每月召开一次主题校(团)会,每周第一天全校师生参加升国旗仪式,每天下午师生合唱“课前一支歌”。学校还将每周的7天分别命名为“励志日”、“进德日”、“勤学日”、“爱心日”、“尊师日”、“孝悌日”、“自省日”,让全校师生的每一天都在人文教育的濡染中充实度过。在民族传统节日和革命纪念日,学校会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利用这些特殊日子所蕴含的人文教育因素,滋养广大师生的心田。

  学生说,人文教育像一盏灯,让我们知道了应该怎样往前走;

  家长们说,这是90后的孩子最需要的一课,这是他们升入大学和步入社会后受益一生的宝贵财富!

  抚今追昔,年轻的十三中已经走过了7个春秋。其间我们有过困惑、苦闷和感喟,却从来没有抱怨、懈怠和退缩。完美的高中教育是一尊令人神往却又无法企及的巅峰,而我们只是一群平凡而执著的攀登者。在高中教育多样化与特色化发展的春天里,我们矢志不渝地努力着,只为让中考成绩“非一流”的学生也能享受到一流的高中教育,让大家看到后起的十三中同样精彩!

  (作者系河北省衡水市第十三中学校长、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