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达岭老虎丈夫不救人:中国古今地名对照总表 (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2:16:40

中国古今地名对照总表 (中)  

 

引用sun 的 中国古今地名对照总表 (中)

 

                        仁和——五代吴越分钱塘、盐官(今海宁)置钱江县,宋改仁和,两县均在杭州。民国初合钱塘、仁和为杭县。

  仇池——魏晋南北朝时氐族杨氏世居之地,在今甘肃成县西西汉水北岸,有仇池山,山顶有池,又有平地百顷,故可长期据山扼守。

  月氏——“氏”旧读“支”。古月氏族本在敦煌、祁连一带游牧,汉文帝时为匈奴所迫西迁,至今新疆西部伊犁河流域及其以西之地,称大月氏。以后又因乌孙攻击,再迁大夏(中亚阿姆河上游)。公元一世纪中,贵霜(大月氏五部之一)翕侯兼并各部,建立贵霜王朝。

  丹阳——①古楚国原在丹阳,即今湖北秭归东南。楚文王东迁至今湖北枝江西,仍名其地为丹阳。②丹阳(杨)县,秦置,在今安徽当涂东北,唐并入当涂。⑧汉置丹阳(杨)郡,治宛陵(今安徽宣城),三国吴移治建业(今南京),隋灭陈后废。炀帝又以蒋州(今南京)为丹阳郡。

  乌江——项羽自刎处,在今安徽和县东北乌江镇。

  乌林——孙、刘破曹操处,今湖北洪湖县东北长江北岸乌林矶。

  乌程——旧县名,在今浙江湖州,宋与归安县同城而治。民国并为吴兴县。

  乌蒙——原为土司,治今云南昭通。清中叶改流。

  乌孙——古游牧族,本在河西走廊,汉文帝时西迁至今伊犁河、伊塞克湖一带。南北朝时迁至葱岭以北。

  乌浒水——中亚阿姆河古名。

  乌思藏——“思”一作“斯”。元明称前后藏为乌思藏。

  乌里雅苏台——旧城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扎布汗省省会扎布哈朗特。清定边左副将军驻此,统辖喀尔喀四部与科布多、唐努乌梁海二区。故又为清政区名,当时通称外蒙古。

  凤翔——唐凤翔府(本为郡)治天兴,即今凤翔。金为路,明清仍为府。民国废府。

  文州一一北周至元为文州,治所先在今甘肃文县西,元移今文县。明为县,阴平道经此。

  方城——楚在春秋时所筑长城,战国时扩展,自今河南方城沿伏牛山脉,南至今邓县北。方城县东北有方城山,楚方城在其东麓。又湖北竹山县东南亦有方城山,春秋时庸国在山南筑城,也叫方城。有人认为春秋时楚大夫屈完说的“楚国方城以为城”的方城,指大别等山而言,当时还没有筑城。

  巴——古有巴国,周以前在鄂西,后迁川东。公元前316年为秦所灭。

  巴东——东汉末置巴东郡,治鱼复(今奉节东)。南朝梁以鱼复为治所,建信州。隋以信州为巴东郡。唐改夔州,以秭归、巴东另置归州。以后又曾以归州为巴东郡,夔州为云安郡。

巴郡——秦以巴国地置巴郡。东汉末刘璋改巴郡为巴西,治阆中(今属四川)。另以江州(今重庆)为治所,置巴郡。南北朝后期为楚州,隋改渝州,又以渝州为巴郡。

  巴陵——即今湖南岳阳。晋置巴陵县,南朝分长沙置巴陵郡。隋唐巴陵郡即岳州。治所都在岳阳。

  邓——古国,在今湖北襄樊市北,或曾发展到今河南邓县。公元前678年为楚所灭。

  邓州——隋置邓州,治穰县(今邓县)。

  双岛——辽宁金县西南海中有二岛南北对峙,名双岛。袁崇焕斩毛文龙处。

  双屿港(山)一一在浙江宁波东南海中。明王直与倭寇据此。

  双城子——在绥芬河下游北岸,傅尔丹河西岸。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签订后入俄。名尼古拉斯克,后改乌苏里斯克。

  孔庙、孔林——曲阜孔庙在县城内,原为孔子阙里故宅,历代修筑,现占地32,700平方米,有房屋460多间。孔林在北门外,为孔子及其后裔的基地。历代修筑,碑刻极多。孔林现有面积约3,000亩。

  邗沟——吴王夫差所开江淮间运河,开凿时间在公元前486年。南起今扬州市南,向北过高邮西,向东北进入射阳湖,然后向西北至淮安北入淮。汉末陈登开从高邮一直向北至淮安的河道,但不甚通畅。隋复加疏通。

  玉门关——汉置,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在疏勒河南岸,六朝时移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玉壁城——西魏筑玉壁以御东魏,在今山西稷山西南,四面皆临深谷。

  未央宫——汉长安未央宫,至唐末始全毁。前殿台基今存,在西安西北郊马家寨村。

  邛州——南朝梁置。唐时治所从依政(今四川邛崃东南)迁临邛(今邛崃)。民国改邛崃县。

  甘州——今甘肃张掖。甘州之名始于西魏。

  甘肃——元有甘肃行中书省,辖今甘肃省河西及青海、宁夏各一部。明九边有甘肃镇,辖嘉峪关以西,总兵驻甘州卫(张掖),行政区划则全属陕西省。清康熙时置甘肃省,辖区包括今宁夏及青海北部。1928年,青海、宁夏建省。

  甘露寺一在江苏镇江北固山上,三国吴始建。演义有刘备、孙权拔剑试石事,其实当时寺尚未建,哪里会有孙刘在此相会之事。

  石头城——在今南京清凉山。

  石堡城——在今青海西宁市西南。唐曾置振武军、神武军、天威军。唐与吐蕃争此城,屡得屡失。

  石国——西域古国,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一带。

  左冯翊——汉与京兆尹、右扶风称三辅,左冯翊与右扶风既系官名,又系政区名。即将京师附近地区交给三个地方官治理,治所都在长安城内。东汉始分出。魏改左冯翊为冯翊郡,治临晋(今大荔)。

  左国城——在今山西离石东北。十六国汉刘渊都此。

  右北平——战国燕置右北平郡,西晋改北平郡。秦时治无终(今天津市蓟县),汉治平刚(今辽宁凌源西南)。

  右扶风——魏改扶风郡,治槐里(今兴平东南),参见“左冯翊”。

  布达拉宫——在西藏拉萨西北角布达拉山上。七世纪松赞干布始建。清初,达赖五世大加扩建。高十三层、178米,东西绵亘四百米以上。

  龙门——①黄河禹门口,在山西河津西北与陕西韩城东北间。②即伊阙,在洛阳市南,伊河东岸有龙门山,西岸有香山,对峙如门。从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起,四百余年间,开凿石窟,雕刻佛象。今存1,352窟,造象97,000余尊。

  龙城一一①匈奴单于祭天处,在今蒙古国鄂尔浑河西侧和硕柴达木湖附近。②十六国前燕旧都,后燕、北燕都城,在今辽宁朝阳。

  龙编——在今越南河内东天德江北岸,东汉至南朝为交州及交趾郡治所。

  平卢——唐开元七年(719年)置镇,治营州(今辽宁朝阳)。安史之乱期间,平卢反正。上元二年(761年),节度使侯希逸为史朝义部所迫,南迁淄青(青州),从此淄青有平卢之号。

  平州——汉末辽东即有平州之名。北魏以旧平州为营州,另设平州。唐时治所在卢龙(今属河北)。

  平江府——宋徽宗征和三年(1113年)升苏州为平江府。

  平阳——隋以前的平阳,在今山西临汾西南;从隋起,在今临汾。隋避国号讳曾改平河。

  平城——在今山西大同东北,北魏时曾为都城。

  平原——汉平原郡,治平原,在今县西南。隋唐曾以德州为平原郡,治安德,即今山东陵县。汉唐平原郡辖区也不完全相同。

  平凉——十六国前秦置平凉郡,治所平凉在今县西北。北魏迁治鹑阴(今华亭西),辖境亦有出入。隋唐曾以原州为平凉郡,治所在今宁夏固原,平凉仅为州内一县。金置平凉府,治今县。民国废府。

  平虏渠——曹操攻乌桓时所开运河,上起呼沲(即滹沱河),下入泒水(上游即沙河,下游入海处在今天津)。

  平地松林——在今内蒙古克什腾旗一带,南至河北围场以北,为奚、契丹族活动的地方。

  打箭炉——清雍正时置打箭炉厅,治打箭炉,即今四川康定。

  打牲乌拉——原为明海西女真乌拉部乌拉城,在今吉林省吉林市北乌拉街。努尔哈赤灭乌拉,改称打牲乌拉。 

    东川——①唐至德二年(757年)分剑南为东川、西川,各置节度使。东川治梓州(今四川三台),辖区在四川盆地中部。②明清东川府,治今昆明市东川区北。

  东平——汉有东平国,南朝为郡,治无盐(今山东东平东)。隋唐曾以郓州为东平郡,治须昌,在今东平西北。宋宣和时以郓州为东平府,治须城,即今东平。明清为州。民国改县。

  东吴——指三国孙吴,亦为苏州别称。

  东坡——在今湖北黄冈东。宋苏轼谪居黄州,因地名取号,称东坡居士。

  东昌——元以博州为东昌路,治聊城(今属山东)。明清为府。民国废府。

  东京——①东汉、北周、隋、唐都以洛阳为东京(隋唐亦称东都)。②渤海有东京龙原府,在今吉林珲春八连城。⑧五代北宋以开封为东京。④辽五京道之一,治所在东京辽阳府(今辽宁辽阳市)。

  东郡——秦置,治濮阳(今河南濮阳西),辖境包括鲁西及豫东北。隋曾以兖州为东郡,此兖州由滑州改名,并非今山东之兖州。

  东都——见“东京”条。

  东莞——汉有东莞县,治今山东沂水。东汉末设东莞郡,治所在今沂水东北。东晋侨置于晋陵(今江苏常州市)东南,南齐末废。今广东东莞县置于唐代,与此无关。

  东海郡——秦汉东海郡治郯(今山东郯城北),秦汉之际曾称郯郡。东晋侨置于海虞县(今江苏常熟)北境,旋移京口(今镇江)。隋唐以海州为东海郡,治朐山(今连云港西南海州镇)。

  东陵——清太宗后昭西陵、顺治孝陵、康熙景陵、乾隆裕陵、咸丰定陵、同治惠陵、慈禧慈安定东陵,均在河北遵化马兰峪,称东陵。另有西陵,在易县西梁各庄,有雍正泰陵、嘉庆昌陵、道光慕陵、光绪崇陵。

  归绥——呼和浩特市旧名(1954年以前)。

  归安——旧县名,在今浙江湖州市。

  归德——金改原宋应天府为归德府,治所在宋城(今河南商丘南),移睢阳;明置商丘为治所。民国废府。

  北平——古代以北平为郡名、县名者甚多,今从略。明初改元大都路为北平府,属北平行中书省。永乐建都,改为北京顺天府,北平省所领直属中央,遂称直隶。国民党政府建都南京,改北京为北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复以北平为北京。

  北邙——即邙山,在洛阳北,古为葬地。

  北地——秦汉北地郡,秦时治义渠(今甘肃宁县西北),西汉移马岭(今庆阳西北),东汉移富平(今宁夏吴忠西南)。

  北京——①唐与五代后唐、后晋、后汉以太原府(今太原西南)为北京。②宋仁宗时以大名府(今大名东北)为北京。⑧金先一度以辽上京临潢府为北京,后又改中京大定府为北京。④明初曾以开封为北京。永乐于今北京建北京,称京师。

  北庭——唐都护府名,又为方镇名。702年,分安西都护府置北庭都护府,治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辖境远达今咸海(一说里海)西突厥各部族。712年,设北庭节度使,辖伊、西、庭三州及北庭都护府境内军、镇等。后地入吐蕃。

  北徐、南徐一一南朝有北徐州、南徐州。北徐州,东晋治彭城(今徐州);齐治燕县(今安徽凤阳东北),辖区在淮南。南徐州,刘宋治京口,辖区初在江北,后移江南。

  北海——①苏武牧羊处,今贝加尔湖。②汉北海郡治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隋唐北海郡即青州,治益都。今潍坊等地,汉唐都在北海郡境。⑧今北京市北海,元为太液池的一部分,引玉泉山水入城为湖泊,明清均为御苑,清顺治八年,在湖中琼华岛上建藏式白塔。1925年辟为公园。

  北假——秦汉称河套以北、阴山以南地为北假。

  卢龙——①古塞在河北喜峰口附近。从今天津蓟县东北,经遵化,沿滦河河谷出塞后,东向可直趋大凌河流域。②卢龙县,旧名肥如,隋改卢龙。唐卢龙又为方镇名,幽州(范阳)节度使兼卢龙节度使。

  史国——西域古国,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南。

  旧港(巨港)——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东南岸,即巴林冯。

  旧柔佛——新加坡旧称,亦作息辣、石叻。

  占城——即占婆。地在今越南中南部。二世纪中建国。中国史书初称林邑,唐中叶后称环王,九世纪后期称占城。后为越南所并。

    且末——西域古国且末,在今新疆且末县。

  田横岛——在山东即墨县东北海中;一说即江苏连云港市东云台山一带,古为郁洲,不与大陆相联。

  由拳——古县,秦置,在今浙江嘉兴南。吴改嘉兴。

  申——①姜姓古国,在晋、陕间。周时一部东迁至谢(今河南南阳),为楚所灭。与犬戎联合攻杀幽王者,系留在原地的申戎。②上海市称申,以春申江(简称申江,即黄浦江)得名。

  四川——1000年以前无此地区名。l001年,宋将西川路、峡路分为益州、梓州、利州、夔州四路,称川峡四路,以后始有四川之名。

  四大镇——明清以朱仙镇、景德镇、佛山镇(今广东佛山)、汉口镇为四大镇,因四处工商业繁荣得名。

  出河店——阿骨打破辽处,在今黑龙江肇源县西。

  代郡——战国赵武灵王始置。秦汉代郡治代县,在今河北蔚县西南。北魏置代郡,治平城(今大同)。

  仙人关——南宋吴玠破金兵处,在今甘肃徽县南。

  白下——旧时南京的别称,因沿江旧有白石陂,晋陶侃于此筑白石垒,后入又筑白下城,故名。

  白门——旧时南京的别称,因六朝建康南门宣阳门又名白门,故称。

  白马——秦汉白马县在今河南滑县旧滑县城东,当时在黄河南岸,白马渡口在今滑县东北,与北岸黎阳津相对。

  白沟——①曹操遏淇水东入白沟以通粮运,此白沟在今河南浚县西,经修治后水量增加,连同与它接连的清河,成为河北水运干线,至隋为永济渠取代。②宋辽界河,指巨马河,从今白沟河店以北向东流,经霸县、信安镇北,东至今天津。明永乐末改道南流,再折向东,故道遂堙。

  白马寺——东汉明帝永平十一年(68年),于洛阳城西(今洛阳东郊)仿天竺式建。

  白龙堆——新疆罗布泊以东至甘肃玉门关间的砾质荒漠,因流沙堆积,蜿曲如龙,故名。亦称龙堆。

  白帝城——东汉初公孙述所建,在今奉节县东白帝山上。公孙述自以为是白帝,故以此为山及城的名字。

  白山黑水——长白山与黑龙江,旧作东北地区的别称。

  白沙瓦——在今巴基斯坦西北部,距开伯尔山口仅16公里,为交通要冲,法显、玄奘都曾来此。

  瓜州——一敦煌一带,古为允姓之戎所居,号瓜州。北置瓜州,治敦煌(今县西),辖酒泉以西。唐分置瓜州、沙州。瓜州治晋昌(今安西东南);沙州位瓜州以西,治敦煌。

  瓜步——江苏六合东南有瓜步山。山下有镇,称瓜步镇。

  令支—一指今河北滦县、迁安一带。齐桓公灭令支,即在此地。汉晋有令支县,在今迁安西。

  令居——汉魏有令居县,在今甘肃永登西北。汉护羌校尉驻此。

  外黄——秦置县,在今河南民权西北。唐废。

  处州——隋置处州,唐曾改括州,后复原名。治所先在括苍(今浙江丽水县东南),元移今丽水。元为路,明为府,民国废府。

  句章——秦置县,在今浙江余姚东南城山渡。东晋后期移今宁波南。唐初曾为鄞州治所,公元625年废。

  句注山——亦作陉岭、雁门山、西陉山,在今山西代县北。

  玄武门——唐长安宫城北门,即太极宫北门。建大明宫后,其北门亦名玄武门。

  兰亭——绍兴西南兰渚,有亭名兰亭。今亭系1673年重建。

  兰陵——战国楚置兰陵县,在今山东苍山县西南兰陵镇。西晋置兰陵郡,治丞县(今枣庄峄城镇南,在古兰陵县西)。东晋侨置于江南,郡治(县)在今江苏常州西北,后称南兰陵。隋与金均改丞县为兰陵县,治兰陵镇。元初废入峄州。

  汀州——唐开元时置,治长汀(今属福建)。明清为汀州府。民国废府。

  汉中——战国楚置郡,治南郑(今陕西汉中东)。魏晋南北朝隋唐以汉中地区为梁州,治所均在南郑。784年后为兴元府,宋府治南郑移至今汉中市。元为路。明清为府。民国废府。解放后于南郑原地设汉中市,另置南郑县。

  汉阳——①东汉永平十七年(74年)曾改天水郡为汉阳郡,魏恢复天水原名。北魏有两个天水郡,都在今甘肃境内,北周废。隋又曾以成州为汉阳郡。②五代后周置汉阳军,即今武汉市汉阳。

    汉皋——汉口的别称。皋意为水边之地。

  宁州——晋在今云南置宁州,治所在今曲靖,其地兼有黔桂各一小部。梁末废。元也在云南置宁州,所辖仅今华宁等数县地。元又于今江西修水置宁州。1801年,清改为义宁。又今甘肃宁县,西魏置宁州,以此为治所。民国废。

  宁江州——辽置,治混同(今吉林扶余东石城子)。金废。

  宁远——明宁远即今辽宁兴城。清乾隆时在固勒札(今伊宁)筑宁远城。1888年改县,民国改名伊宁。

  宁波——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改明州为宁波。

  宁夏——元在西夏故地置宁夏行省,以西夏故都为中兴府,改宁夏路。后将宁夏行省并入甘肃行省。明宁夏亦属甘肃,又为九边之一。清有宁夏道,辖宁夏府。民国废府留道。1928年以甘肃宁夏道及西套蒙古之阿拉善、额济纳两旗置宁夏省。解放后,于1954年废宁夏省,县市归甘肃,两旗归内蒙。1958年改建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古塔——满语“六个”的意思。清宁古塔在今黑龙江宁安县西海林河南岸旧街镇,康熙初于今县城处筑新城。

  宁武关——在今山西宁武。

  永乐——宋永乐城在今陕西米脂西。

  永州——隋置,治零陵(今属湖南);又,辽亦有永州,在潢河与土哈河(今西拉木伦河与老哈河)合流处。

  永安——①今山西霍县,旧名永安,隋改今名。②明中叶于今广西蒙山置永安州,太平天国于此封王建政。民国改蒙山县。

  永昌——东汉于今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及哀牢山以西地置永昌郡,治不韦(今保山东北)。东晋时废。

  永顺——明清土司有二永顺,一在湖南,治今永顺县;一在广西宜山县境。

  永嘉——温州原即永嘉,今永嘉于1949年自温州分出。

  永乐宫——即纯阳宫,原在山西芮城永乐镇,今照原样迁至县北龙泉村五龙庙附近。传为吕洞宾故居。元明清迭经修建。有精美壁画。

  永兴军——宋置,治京兆府(今西安),辖今陕甘各一部,豫西一小部,金为京兆府路。

  永安宫——在今四川奉节。刘备驻白帝城,建此宫。

  永宁寺碑——明建永宁寺于奴儿干都司城西南、黑龙江恒滚河口对岸山上,两次立碑。原碑今在俄罗斯伯力博物馆。

  弘农——汉弘农县即旧函谷关地,在今河南灵宝北,为弘农郡治所,郡境包括黄河以南、宜阳以西一带。

  尼布楚——在黑龙江北源石勒喀河与尼布楚河(即涅尔查河)合流处。本蒙古人牧地。十七世纪四十年代为俄国所占,俄名涅尔琴斯克。

  司州——三国魏、西晋、北朝以京师周围地区为司州,东晋南迁不设,南朝在淮南地区设司州,刘宋初置治悬瓠(今河南汝南),再置治平阳(今信阳)。

  奴儿干——明置都司,治今俄罗斯境内黑龙江下游东岸特林地方。辖境包括黑龙江、精奇里江、乌苏里江、松花江流域与库页岛。

  皮岛——即椴岛,在朝鲜西朝鲜湾内。明毛文龙驻兵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