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马哈 罗兰:历史百家争鸣 2011-11-28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2:54:45
历史百家争鸣 2011-11-28 历史百家争鸣

中国古代四大青楼奇女子:谁脱离晚景凄凉厄运

本文摘自《中外文摘》2005年第18期,作者:湘海,原题:《青楼四大奇女子》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 之一:薛涛 薛涛,字洪度。父薛郧是一京都小吏,“安史之乱”后居成都。薛涛于唐代宗大历三年出生。 薛涛幼时即显过人天赋,八岁能诗,其父曾以“咏梧桐”为题,吟了两句诗:“庭除一古桐,耸干人云中”;薛涛应声即对:“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薛涛的对句似乎成了她一生命运的谶语,终于65岁。 她14岁时,薛郧逝世,薛涛与母亲裴氏相依为命,迫于生计,薛涛凭自己过人的美貌及精诗文、通音律的才情开始在欢乐场上侍酒赋诗、弹... 全文↓

中国古代四大青楼奇女子:谁脱离晚景凄凉厄运

来自:三品小衲  2011-11-28 09:43:23  |readOriginalLink( 'http://www.hxory.net/1378.html' ); 阅读原文

本文摘自《中外文摘》2005年第18期,作者:湘海,原题:《青楼四大奇女子》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

之一:薛涛

薛涛,字洪度。父薛郧是一京都小吏,“安史之乱”后居成都。薛涛于唐代宗大历三年出生。

薛涛幼时即显过人天赋,八岁能诗,其父曾以“咏梧桐”为题,吟了两句诗:“庭除一古桐,耸干人云中”;薛涛应声即对:“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薛涛的对句似乎成了她一生命运的谶语,终于65岁。

她14岁时,薛郧逝世,薛涛与母亲裴氏相依为命,迫于生计,薛涛凭自己过人的美貌及精诗文、通音律的才情开始在欢乐场上侍酒赋诗、弹唱娱客,被称为“诗伎”。

唐德宗时,朝廷拜中书令韦皋为剑南节度使,统略西南。韦皋是一位能诗善文的儒雅官员,他听说薛涛诗才出众,而且还是官宦之后,就破格把乐伎身份的她召到帅府侍宴赋诗,薛涛遂成为成都著名营伎(供镇守各地的军事武官娱乐所用的乐伎)。

一年后,韦皋惜薛涛之才,准备奏请朝廷让薛涛担任校书郎官职,后虽未付诸现实,但“女校书”之名已不胫而走,同时也被世人称为“扫眉才子”。

当时与薛涛交往的名流才子甚多,如白居易、牛僧儒、令狐楚、裴庆、张籍、杜牧、刘禹锡、张祜等,都与薛涛有诗文酬唱,但真正让薛涛动了深情的却是元稹。薛涛初见元稹时已42岁,比元稹大11岁。当时元稹任监察御史,于唐宪宗元和四年春天奉朝命出使蜀也,两人在蜀地共度了一年。薛涛对元稹的思念是刻骨铭心的,她用自己的全部身心等待能与心上人再度相逢,直到她终于明白自己只是他生命中的一个小插曲。

薛涛的诗流传下来的有很多,其中有一名句:“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在当时广为传诵。

暮年的薛涛索性穿起道袍,隐居楼中,不再参与诗酒花韵之事。她过了近二十年这种清淡的生活,在65岁时与世长辞。当时的剑南节度使段文昌为她亲手题写了墓志铭:“西川女校书薛涛洪度之墓”。

之二:李师师

李师师原本是汴京城内经营染房的王寅的女儿。三岁时父亲把她寄名佛寺,老僧为她摩顶,她突然大哭。老僧认为她很像佛门弟子,所以就叫她“师师”,因为大家管佛门弟子叫“师”。过了一年,父亲因罪死在狱中,师师由邻居抚养长大。渐至成人,师师出落得花容月貌,娇媚可人,遂被经营妓院的李媪收养。李媪教她琴棋书画、歌舞侍人,一时间,李师师遂成为文人雅士、公子王孙竞相争夺的汴京名妓。最后连宋徽宗也闻其名而想一亲芳泽。

李师师住在金线巷,宋徽宗坐着一乘小轿,带着几个太监,偷偷摸摸地从宫里出来,跑到李师师那儿去做嫖客。假如一觉睡到天亮赶不及早朝,就对大臣们说自己的疮痍发作不坐朝。

秘书省正字曹辅,上疏请皇上不要偷偷去嫖妓,宋徽宗不仅把他贬到了郴州,还索性册封李师师为李明妃,并把金线巷改为小御街。

宋江想投降,又不好意思,也去走李师师的后门,这件事在《水浒》里说得很详细。据说宋江那天见了李师师后还作了一首《念奴娇》,里面有几句说:“翠袖围香,绛绡笼雪,一笑千金值。神仙体态,薄幸如何消得?”大意是说,绿色的袖子多香啊!深红色的绸衣外笼着一袭雪一般的白纱,她一笑呀值得一千金。这神仙一般的体态,我这薄情人如何消受得起?

宋徽宗玩物丧志,对边境上的危机满不在乎,终于在靖康之难成了俘虏。金军本想连李师师一起俘虏,但没有成功。宋朝南渡后,李师师的下落不明,有人说她捐出家产抗金,自己遁入空门。有人说她被金军掠走,吞金自杀。也有人说她随便嫁了个商人,后来在钱塘江淹死了。

之三:梁红玉

抗金名将韩世忠的夫人梁红玉是位青史垂名的巾帼英雄。她击鼓退金兵,黄天荡大破金兀术等业绩历来被传颂,可她作为一代名妓的身世却很少有人知晓。

梁红玉生于宋徽宗崇宁元年。原籍池州,祖父与父亲都是武将出身,梁红玉自幼随侍父兄练就了一身功夫。宋徽宗宣和二年方腊起义,祖父和父亲因贻误战机被杀,梁红玉也沦落为京口营妓。红玉天生丽质,又在妓家习得歌舞弹唱,一时名声大噪,成为京口大名妓。当时有口碑云:“南有梁红玉,北有李师师”。

红玉虽身寄风月场中,但气傲心高,不慕荣华,一心寻找一位真正的英雄,以为终身之托。

高宗迁都临安,朝野动乱。这时京口来了位落难公子,名韩世忠。他本是河南周同的弟子,是岳飞的前辈师兄,在汴梁无以报国,落难来江南投姨丈谋军职的,不想姨丈调任陕西。他身无盘缠,又无亲靠,只好流落街头,借宿在京口大庙天后宫的破厢房里。

《鹤林玉露》中说,梁红玉在京口做营妓,有一天夜里,出去陪客,见到庙柱下蹲卧着一只老虎,鼻息如雷。后来仔细看去才知道不是老虎,而是一个小兵。梁红玉的下人过去将那个小兵踢醒,问他是谁,那人说自己叫韩世忠。梁红玉暗叹这位落难公子绝非等闲之辈,便心中有意。

日后,在平定方腊的庆功宴上,韩世忠与梁红玉再次见面,二人对视生情,终成眷属。

红玉本通武艺,又习战略,常随丈夫征战,参赞军务,屡立战功。建炎四年,韩世忠留守秀州。元宵节,金兀术下战书与韩世忠,约定第二天开战。韩世忠听从梁红玉的计策把宋军兵分两路,看中军摇旗为号,进行包围截杀。结果金军大败。

岳飞被害后,韩世忠也被罢去兵权,他索性辞去官职,与梁红玉白头偕老度过余生。

之四:柳如是

明天启五年,吴江盛泽镇鸨母徐佛买了个8岁女子云绢,天生丽质且极乖巧,料必成名妓,便精心教她读诗填词,习琴棋书画,改名朝云。

朝云13岁已不同凡响。当朝宰相周道登的老夫人一眼看中,重金买作侍婢。周道登一见而怜爱,依李义山“对影闻声已可怜”诗句改名影怜,亲自教她作诗习书法,后收为侍妾,宠爱难言。崇祯五年,周道登去世,影怜15岁,因遭众妾嫉恨,遂被赶出周家大门。

影怜久经世故,极有主见,因慕复社领袖之一的陈子龙大名,便千辛万苦找到松江陈子龙家。陈子龙号卧子,忧愤国事,指斥时政,风流放达,才情操守为士林所重,曾在宰相府中见过影怜,今得她来投,心中自然十分高兴。才子佳人,情才投机,对酒共枕,联诗咏志,一时美不可言。影怜依唐人许尧佐《柳氏传》中章台柳的故事,改名柳是,字如是。

陈妻张氏精明过人,见卧子一心在柳如是身上,妒火中烧,时时为难如是,家中因此不和。

崇祯六年,如是劝卧子进京会考,两人诗酒作别。此后,张氏放肆整治柳如是。如是大度宽容,苦苦忍耐等待卧子归来。不想因陈是复社领袖,虽文章盖世,陈子龙还是免不了名落孙山。陈子龙无颜南归,决心在京苦读三年,得中方归。家中,张氏日日紧逼,不久就借故把如是赶出陈家。如是无路可走,只好返回盛泽镇徐佛妈妈的妓院。

盛泽镇为江浙交接处,是明末党社文人会聚之所。柳如是此时正是二十年华,诸事俱晓,一回妓院,便轰动一方,多少才子高土都拜在她石榴裙之下。三年后,徐佛妈妈嫁人去了,柳如是独立门户,富贵甲一方。她名高节亮,只挑忠耿之士应答。选中才子宋辕文为至交,几经考验,觉他可靠,就决定从良嫁他。不想宋家父母嫌她是妓家出身,决不同意,辕文至孝,只好作罢。

崇祯十三年,大学士钱谦益来访柳如是。这位文坛泰斗,东林党魁原也是个风流教主。两人从诗谈起,投机人巷,成了忘年情侣。崇祯十四年六月,钱谦益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以正妻礼仪娶柳如是为如夫人。一个60岁,一个20岁,却才子惜美人,情好无间。如是学问奇高,钱学士作史书,如是能随时为他查证资料。钱翁在其书斋后造一藏书楼,供如是读书,命名“绛云楼”,尊如是为“绛云仙子”。

李自成破北京,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建弘光南明王朝,用钱谦益为礼部尚书,如是随任。统光二年五月,清兵攻人南京。如是对钱翁道:“你殉国时我殉夫。”但钱翁畏死,当如是步人荷花池时,他把她拉住。后钱谦益屈节迎清兵,做了半年的清廷礼部侍郎,经如是苦劝,他才告病回乡。

柳如是真正爱的是陈子龙,而陈子龙也才是值得柳如是去爱的男人。他真是死心塌地地反清复明了,后来被清兵抓住,找了个机会,投水而死。

柳如是的词,《金明池·寒柳》,末尾几句是:“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妙极!

(摘自《故事报》)

extendActions("0","20111","390000000213224692650104267700","",{title : "中国古代四大青楼奇女子:谁脱离晚景凄凉厄运", summary : "本文摘自《中外文摘》2005年第18期,作者:湘海,原题:《青楼四大奇女子》\x0a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x0a 之一:薛涛\x0a 薛涛,字洪度。父薛郧是一京都小吏,“安史之乱”后居成都。薛涛于唐代宗大历三年出生。\x0a 薛涛幼时即显过人天赋,八岁能诗,其父曾以“咏梧桐”为题,吟了两句诗:“庭除一古桐,耸干人云中”;薛涛应声即对:“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薛涛的对句似乎成了她一生命运的谶语,终于65岁。\x0a 她14岁时,薛郧逝世,薛涛与母亲裴氏相依为命,迫于生计,薛涛凭自己过人的美貌及精诗文、通音律的才情开始在欢乐场上侍酒赋诗、弹...",orgUrl : "http://www.hxory.net/1378.html"}); 分享到微博评论 (1) 收藏 (137) 取消收藏 (137) 您已收藏成功! 现在去看看? 笔记:    修改 添加笔记  确 定  取消 您还可以输入 70 字 收起笔记 添加评论  发 表  取消 您还可以输入 70 字
    查看更多评论 loading....收起评论

    揭秘李淳风:传下推背图与“武女代唐”传说 本文摘自《唐朝的黑夜Ⅲ》,作者:魏风华,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武则天刚出生不久,唐朝相面大师袁天纲就来到其父武士彟的官邸,当时在襁褓中的武则天穿着男孩的衣服。袁天纲看过后大惊:“龙睛凤颈,极贵... 全文↓

    揭秘李淳风:传下推背图与“武女代唐”传说

    来自:三品小衲  2011-11-28 09:42:49  |readOriginalLink( 'http://www.hxory.net/1376.html' ); 阅读原文

    本文摘自《唐朝的黑夜Ⅲ》,作者:魏风华,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武则天刚出生不久,唐朝相面大师袁天纲就来到其父武士彟的官邸,当时在襁褓中的武则天穿着男孩的衣服。袁天纲看过后大惊:“龙睛凤颈,极贵之相。若是女孩,当为天下主!”说完,没分清男女的袁大师走了,空留下武士彟在那里愣神。而本故事,说的是袁天纲的老友,著名预言家李淳风的故事。

    这年冬天,负责天象的太史令李淳风正在校正大唐新历,推算出正月初一将要发生日食。关于日食,现代人当然有科学的解释:当月球转至太阳和地球之间,且地球、月球、太阳呈一条直线时,太阳光被月球挡住,对地球而言即发生了日食。在古代,日食出现算得上是大事,因为古人无法理解为什么天空中的太阳突然消失不见。李淳风立即将自己的推算禀报皇帝。在新年的第一天发生日食,当然被认为是凶兆,唐太宗李世民很不高兴,问李淳风:“你预测的天象真的会出现吗?假如正月初一没有日食发生怎么办?”

    李淳风道:“如果那样,我愿被处死。”

    正月初一到了,上午的时候,皇帝在庭院中等候日食,但天空毫无变化征兆。皇帝有些不耐烦,对李淳风说:“我现在放你回家,与妻儿作别。”

    “不忙。”李淳风微笑,“此时尚早,陛下莫急。”说着,他在墙壁上做了个记号,告诉皇帝,当日头照到那个记号时,当有日食发生。正如我们所猜测的,后来就真的有日食发生了,不差分毫。皇帝大惊,更多的是高兴,因为他身边有这样一位大师。在此之前,还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贞观年间,李世民得到一本秘谶,也就是一本预言书,里面对唐朝的未来作了这样的推测:“唐三代后,有女武代王!”说的是唐朝三代之后,皇帝羸弱,有武姓女子取代李家,成为新皇帝。天下初定无多,江山真的会迅速埋葬于一个武姓女子之手吗?世民深为不安,大喊:“快快给我找到这个该死的女人!”怒吼在深宫回荡。有近侍劝皇帝安静一下,建议传李淳风入宫,询问究竟。

    “李淳风?”皇帝疲倦地翻了一下眼珠。

    “是啊。”近侍说,“他不是我们大唐第一号预言大师吗?听听他的看法,也许有不错的收获哦。”

    世民点头称是。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皇帝秘密召见了我们的主人公太史令、预言家李淳风先生。李淳风坐在幽暗的室中,面对着曾天下无敌的李世民。世民将所得预言书展示给李淳风看。李淳风看后回答:“书中预测的征兆已生成,这个武姓女子现在就生活在皇宫!四十年后,她将成为帝国的统治者,李家子孙会被她诛杀很多。”

    世民道:“那我现在就找到她,斩杀之!如何?”

    李淳风说:“不可。武姓女子为帝,乃天命,不可改。天命不绝此女,假如妄加行动,会伤害及无辜。而且,此女为皇帝,当在四十年后。到那时,她也老了,会仁慈一些。大唐朝王朝中途易姓,只是暂时的,此女人终不能彻底断绝唐朝。但如果现在就寻找此女,捕而杀之,那么还会出现其他人篡夺李唐江山。而据我推算,新出现的人,会比那武姓女子更强力和凶狠,到那时您的后代恐怕就不会有遗留了。所以,相比较而言,留着武姓女子之命比现在杀了她更有利。”

    世民低头不语。

    唐太宗之代有《秘记》,云唐三代之后,即女主武王代有天下。太宗密召李淳风以询其事,淳风对曰:“臣据玄象推算,其兆已成。然其人已生在陛下宫内,从今不逾四十年,当有天下,诛杀唐氏子孙殆将歼尽。”帝曰:“求而杀之如何“淳风曰:“天之所命,不可废也。王者不死,虽求恐不可得。且据占已长成,复在宫内,已是陛下眷属。更四十年,又当衰老,老则仁慈,其于陛下子孙或不甚损。今若杀之,即当复生,更四十年,亦堪御天下矣。少壮严毒,杀之为血仇,即陛下子孙无遗类矣。”(《朝野佥载》)

    世民最终采纳了李淳风的建议。于是,在后宫一角战栗的武则天得活了。事实上,世民皇帝的恐惧并未到此为止。

    贞观年间,有大将李君羡,原籍河北武安,被封为武连郡公,又出任左武卫将军,守卫玄武门。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李君羡跟皇帝所厌恶的“武”字太有缘分了。当然,这还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一幕出现在这天晚上:李世民在宫内宴请他的武将,行酒令时,叫大家各自报出自己的小名,轮到李君羡,他不好意思地说自己的小名:“我叫五娘子……”众人大笑,男人竟有此女人名。但李世民心里紧了一下,当然没流露出来,而是打趣道:“李君羡,你是何样的女子啊,如此勇猛?!”夜宴散了,众武将告别皇帝,李君羡也走了,他还要去玄武门值夜班。在偌大的皇宫中,李世民难以入睡。后来,找了个借口,把李君羡给处死了。直到武则天时期,女皇得知原委,叹息良久,下令给李君羡平反。

    接着说李淳风。当时他非常受李世民信任。皇帝病危时,令淳风入见。后者流泪无言。皇帝问,对道:“陛下今晚当驾崩!”

    世民道:“生死由命,有什么可忧伤的?”

    在世民死的当晚,他被留宿宫中。这是极大的信任。李淳风是陕西岐州人,小时就聪颖秀彻,博览群书,尤精天文、历算和占卜学。早年有过漫游经历,曾在浙江天台山学道,得高人秘传。入仕途后,贞观十五年,任太史丞,掌管天象与历算。七年后转为太史令。按我们现在的看法,精通天象的他是这个地球上第一个“给风定级的科学家”,比欧洲早了千年。李淳风最大的名头,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预言家,著有《推背图》,该书被认为是古中国最神奇的预言书,据说很多都灵验了。在匪夷所思的同时,令人不寒而栗。李淳风写作《推背图》,大约还是受到那个风雨交加的黑夜的启发。在那个夜里,他被皇帝传去询问关于“武女代唐”的事情。在说服了皇帝不要轻易捕杀身边姓武的女子后,也深感武女祸国之乱象,于是突然想写一部关于后世的预言书。关于此书的写作过程,我们不得而知,按史上零星记载,只知道那段时间他一直把自己关在秘室,直到有一天好友袁天纲闯进来,在他后背上推了一下,说:“别预测了,天机不可泄漏!”他才打住。这时候,已预测到近两千年之后了。

    现在流传下来的《推背图》共有60卦,每卦一幅图象,每幅图象旁是神秘玄奥的四言谶语,并配以进一步解释的七言诗。除了首尾外,共有58卦预言。到了明末,名士金圣叹对《推背图》进行解读,该本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在此前,有人认为这是部伪书,但实际上,早在《宋书》“艺文志”中就有关于此书的记载了。而金圣叹批注也没什么问题,是一段史实。或者至少可以这样认为,《推背图》在元朝以前就已存在。当然,由于书中涉及朝代兴衰,所以在后世被列为禁书。

    extendActions("1","20111","390000000213224692650104267700","",{title : "揭秘李淳风:传下推背图与“武女代唐”传说", summary : "本文摘自《唐朝的黑夜Ⅲ》,作者:魏风华,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x0a 武则天刚出生不久,唐朝相面大师袁天纲就来到其父武士彟的官邸,当时在襁褓中的武则天穿着男孩的衣服。袁天纲看过后大惊:“龙睛凤颈,极贵...",orgUrl : "http://www.hxory.net/1376.html"}); 分享到微博评论 收藏 (46) 取消收藏 (46) 您已收藏成功! 现在去看看? 笔记:    修改 添加笔记  确 定  取消 您还可以输入 70 字 收起笔记 添加评论  发 表  取消 您还可以输入 70 字
      查看更多评论 loading....收起评论

      慈禧当政时的谣言:安德海不是太监 与她有私生子 本文摘自《慈禧外传:宫廷档案和太后管家的私人日记》,作者:(英)约翰·奥特维·布兰德 埃特蒙德·白克浩斯,出版社:河南文艺出版社 从安德海到李莲英,在慈禧当政的五十年间,清宫内外大小事宜多与太监有着... 全文↓

      慈禧当政时的谣言:安德海不是太监 与她有私生子

      来自:三品小衲  2011-11-28 09:41:46  |readOriginalLink( 'http://www.hxory.net/1374.html' ); 阅读原文

      本文摘自《慈禧外传:宫廷档案和太后管家的私人日记》,作者:(英)约翰·奥特维·布兰德 埃特蒙德·白克浩斯,出版社:河南文艺出版社

      从安德海到李莲英,在慈禧当政的五十年间,清宫内外大小事宜多与太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中国现代史学家、言官及皇帝太保太傅等人无数次强调,明朝之所以逐渐腐朽衰落,直至灭亡,主要原因在于宦官对宫廷及官员的恶劣影响。因此,数百年来,不断有人以此规劝皇帝废除宦官制度,尽管在这些人中,大部分人的官职都靠那些皇帝宠信的宦官的帮助,而且还想通过他们继续高升。中国官僚系统中像这样虚伪空泛的陈词滥调数不胜数,这些奏章陈条只是冰山一角。不独中国如此,其他各国都有。尽管在慈禧统治下,宦官弊端日益严重,但慈禧本人表面上却似乎非常诚挚,对这些谏官之言深表赞许,对手下宦官的恶性深恶痛绝。

      当然,也有一些真正痛斥宦官制度弊病的人。事实上,在过去五十年中,任何一个当之无愧的改革家都会提出,中国要想跻身于文明大国行列,首要措施便是废除宦官制度。1898年的戊戌政变,首要原因之一便是因为太监李莲英本人对光绪不满,只因光绪以前曾经处罚过他,另外,李莲英也担心皇帝一旦实施改革,肯定会大权在握,废除宦官制度。同样,事实证明,义和拳闹起义时期,也是这位臭名昭著、权倾朝野的宦官利用自己对慈禧太后的影响,替那些反对外国的拳匪帮腔说话。事后,如果不是俄国公使包庇,李莲英肯定名列和平协定“黑名单”之首。之所以在此提到李莲英在这两件大事中的表现,主要目的是为了强调这样一个事实:当时的士大夫阶层对于宦官制度一向深恶痛绝,而且中国各省对此也是怨声载道。因此,近年来一些爱国进步人士(比如袁世凯和唐绍仪等人已经深刻地意识到,这种毫无人性的宦官制度极大地贬低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以及一些报刊杂志,纷纷敦促朝廷废除宦官制度。表面看来,太后也倾向于这种态度,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早在1906年,《泰晤士报》的驻京记者就一直在讨论,清朝政府正在酝酿的变法措施肯定会废除这一弊制。不过,中国当时仍然大行其道的保守派认为,宦官制度由来已久,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它非常符合中国根深蒂固的一夫多妻制,而中国人同时又十分重视继承先辈传统。另一方面,有些人指出,周朝初期明君统治下的黄金时期,宦官在政治上根本没有任何地位,但是在衰败腐朽的周朝末期及此后的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曾批评宦官的种种弊端,他们借古论今,认为贤明的统治者理应废除宦官旧制。

      1644年清朝在北京建都伊始,满族统治者就接管了前明朝留下的所有政府旧制,包括宦官制度,但同时也严格限制宦官的活动和权位。年轻的顺治帝即位后第一次召见臣工时,满汉官员就联合上奏,批评近来皇宫宦官的专横行为,称这些奴仆“只宜于洒水扫地,根本不宜接近上主”。顺治帝当即立下数条法令,它们至今仍然被奉为金科玉律(至少在纸上如此)。法令禁止宦官担任官职,品衔不得超过四级。更重要的是,清政府吸取明朝宦官魏忠贤祸乱国家的沉痛教训,下令禁止任何太监以任何理由离开京城。此后的二百年间,由于康熙和乾隆两位皇帝的英明统治,宫中太监一直安分守己。然而,时至今日,早在叶赫那拉氏入宫之前,清政府在咸丰帝的统治下就已日渐衰落,于是太监的权势在紫禁城内又死灰复燃。慈禧掌权后,明朝末期太监的种种行贿受贿、横行霸道行径逐渐浮出水面,最终充斥了整个宫廷。

      慈禧统治期间,在她的庇护下,太监权倾朝野,专横跋扈,胡作非为,甚至达到了明目张胆的地步。1898年,深受慈禧青睐的贴身太监李莲英就曾大言不惭地宣称,自己可以随心所欲地升降百官,并且公然藐视皇上。关于宫内荒淫无度以及太监和优伶为慈禧安排纵酒狂欢等传言,根本没有任何真凭实据。官吏指责的和广东人所著之书涉及的至多是偶然事件而已,特别是康有为等人所写纯粹是出于怨恨之心,与常理不合,对太后和荣禄之事纯属无中生有,造谣中伤,实不可信。但另一方面,无风不起浪,任何谣言都有其来源。尽管京城中人非常爱戴慈禧,但对于皇宫的奢侈放荡以及太监的胡作非为却众口一词。皇帝软弱,一些太监小人就借机欺主瞒上,生出许多事端,这也加速了君主的死亡,慈禧的亲生儿子——同治皇帝就是极好的证明。同样,咸丰帝和光绪帝的早亡即便不是由身边这群小人直接导致的,至少与他们不无关系。近七十年来,清朝皇宫内外,一切事宜都与太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慈禧当政五十年期间,皇权实际上由其宠信的太监控制。慈禧中晚期最器重的太监名叫李莲英,外号“皮硝李”①。此人臭名昭著,一手导演了许多宫廷悲剧。李莲英对皇太后影响重大:除正式上朝外,其他场合下慈禧对这位太监态度和蔼,不加约束,或许除了荣禄之外,这样的待遇是其侍臣,甚至慈禧家人都可望而不可即的。

      1861年咸丰帝病重于热河之时,年轻的叶赫那拉氏在随身太监中发现了聪明伶俐、得力能干的安德海,加以重用。后来,在载垣谋逆的危急时刻,安德海成为了慈禧忠心耿耿的心腹,并且充当了叶赫那拉氏与荣禄之间联系的信使。两宫垂帘听政之后,安德海更是成为慈禧的贴身随从和密使,甚至后来成了她的智囊和左膀右臂。慈禧所有的计划和决定都要与之商议,当然安德海也从中渔利不少。另外,慈禧喜欢看戏,安德海便投其所好,想方设法在宫中建造豪华的戏园,深得女主人欢心。安德海本人长相俊美,戏也唱得不错。

      两宫垂帘之初,政权不稳,载垣逆谋余波仍未平息,就有谏官上奏,指责宫中豪华奢侈,言之凿凿。年轻的叶赫那拉氏刚愎自用,此时已经开始听不进批评之言,同时她深信随身太监对自己忠心无二,不会犯错,于是毫无改正之举。不过,这样一位固执己见的人也非常注重礼节,看重“面子”,所以对于身边道德家们的指责也乐意深表赞同。太后当政最初几年,经常可以看到此类语言得体的诏书,但其中的诚信度却令人深表怀疑,实际上也从未有人把诏书所言当真。下面这份诏书颁布于太后垂帘的第三年,即1864年,非常具有典型性。有趣之处在于,其中提到了宫中太监的偷窃行为,但直至今日,情况依然如故。这份以两宫太后之名颁布的诏书说:

      朕奉慈安皇太后慈禧皇太后懿旨,据御史贾铎奏,风闻内务府有太监演戏,将库进贡缎匹裁作戏衣,每演一日,赏费几至千金,请饬速禁止,用以杜渐防微等语。

      上年七月因皇帝将次释服,文宗显皇帝梓宫尚未永远奉安,曾特降谕旨,将一切应行庆典酌议停止,所有升平署岁时照例供奉,俟山陵奉安后,候旨遵行,并将咸丰十年所传之民籍人等永远裁革。原以皇帝冲龄践祚,必宜绝戏愉之渐,戒奢侈之萌。乃本日据贾铎奏称,风闻太监演戏,费至千金,并有用库存缎匹裁作戏衣之事。览奏实堪诧异,方今各省军务未平,百姓疮痍满目,库帑支绌,国用不充,先皇帝山陵未安,梓宫在殡,兴言及此,隐恸实殷,又何至有如该御史折内所称情事?况库存银缎,有数可稽,非奏准不能擅动,兹事可断其必无。

      惟深宫耳目恐难周知,外间传闻,必非无自,难保无不肖太监人等,假名在外招摇,亦不可不防其渐。着总管内务府大臣等严密稽察,如果实有其事,即着从严究办,毋得稍有赡徇,致干咎戾。

      皇帝典学之余务当亲近正人,讲求治道。倘或左右近习,恣为娱耳悦目之事,冒贡非几,所系实非浅鲜。并着该大臣等随时查察,责成总管太监认真严禁所属,嗣后各处太监如有似此肆意妄行,在外倚势招摇等事,并着步军统领衙门一体拿办。总管太监不能举发,定将该总管太监革退,从重治罪。若总管内务府大臣等不加查察,别经发觉,必将该大臣等严加惩处,其各懔遵毋忽。此旨并着敬事房内务府各录一通,敬谨存记。

      京城人人皆知慈禧深爱戏剧,因此这份谕旨也不过是一纸空文而已。值得注意的是,从此时开始直至慈禧宠爱的总管太监安德海命丧他乡,言官一直不断上言太后,称宫中太过奢侈,致使户部财政紧缺,又新征各省物资进京救急。

      1866年,两位敢于直言的谏官上奏,痛斥安德海胡作非为。奏折中说:

      皇帝贴身太监的遴选应多加慎重。前明之所以灭亡,直接原因就在于宦官为乱。此等小人巧舌如簧,深谙恭维之术,往往以小忠小信向主上邀功,得其信任喜爱。凭借皇帝的信任和保护,这些人结党营私,地位逐渐稳固,以至最终坚不可摧。为了避免此等悲剧,臣等恳请皇上身边之人应老成持重,品行兼优。主上应该摒弃貌美的年轻太监,以防这些小人蒙惑上听,图谋不轨。

      太后以皇帝之名对这份奏折的批复为:

      奏折所言极是。宦官扰乱朝纲之事史上历来多见,我朝深以为戒。自大清始建以来,列祖列宗圣明有加,不仅明令禁止太监干预国事,而且不许他们夺取圣听。因此,近二百年来,这些跳梁小丑根本没有机会扰乱朝纲,太监乱政之事已成历史陈迹。垂帘听政以来,两宫太后也严格遵守我朝家规,禁止奸佞小人接近主上。阅览此奏折,朕如履薄冰,深感太监为害之严重后果。特命如有太监欺上瞒下,必立即严惩不贷。百官大臣对于此类奸人应及时禀报朝廷,好做处罚。朕希望所有太监应忠诚耿直,远离奸邪。

      表面看来慈禧欣然纳谏,但实际上,深宫中吃喝玩乐的生活依然如故,而安德海对慈禧太后的影响更是有增无减。京城酒肆茶楼中广为流传,说安德海口出一言犹如圣旨一般;慈禧和安德海经常身着戏装在御花园游玩;安总管还穿着只有皇帝才可以穿的龙袍;太后还公然赐予他象征皇族权力的玉如意。在这种形势下,一些夸大事实的流言难免流传于大街小巷。有的说安德海根本不是太监,更有甚者说慈禧和他还生了一个私生子①。还有许多类似的栩栩如生的故事,都是关于内宫的荒淫无度,或者是戏子伪装成太监入宫,后来被关入地下冷宫之类的传闻。当然,此类传言大都毫无根据。但这也是由于咸丰帝执政时期,朝纲紊乱,内宫失纪,后来太后又宠信太监,遂使谣言频生,京城内议论纷纷。

      慈禧违例之举中影响最大的是她公然违背禁止太监出京的大清制度。1869年,由于资金紧张,慈禧没有征求恭亲王和东太后的意见,便特命心腹安德海前往山东,以她的名义征缴贡银②。此前,由于安德海对慈禧的影响越来越大,而且对王公大臣所有人等态度傲慢,已经得罪了几位王爷,其中尤以恭亲王为甚。有一次恭亲王要求觐见,但西太后却派人说她正与小安子说话,不见恭亲王。此事使恭亲王受辱,恭亲王对此耿耿于怀,最终借机除掉了这位不可一世的总管太监。

      安德海前往山东有违法令,并且他还在该地胡作非为,终于给恭亲王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报仇良机,而且恭亲王还以此挑拨两宫太后,可谓一举两得。山东巡抚丁宝桢为人耿直,曾在平定太平天国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对安德海借太后之名敲诈勒索、傲慢无礼的恶行,他深感愤怒,便将此事报告给恭亲王。丁宝桢的奏折到达恭亲王手中之时,慈禧正在观戏取乐。于是,恭亲王便径直求见东宫太后,并利用慈安爱好虚荣及脾气温顺的特点,当面拟定一道懿旨,请她签名。旨意下令立即捉拿安德海问斩,不必来京审问。慈安受恭亲王所迫,不得已在懿旨上盖上东宫太后的印玺,料想慈禧如果得知此事定会勃然大怒,说:“西太后必要杀我。”得到谕旨,恭亲王立即派特使火速送至山东巡抚丁宝桢。

      以下就是这份懿旨的详细内容:

      丁宝桢奏太监在外招摇煽惑一折。据德州知州赵新禀称,七月间有安姓太监,乘坐大平船二只,声势炫赫,自称奉旨差遣,织办龙衣。船上有日形三足乌旗一面,船旁有龙凤旗帜,带有男女多人,并有女乐,品竹调丝,两岸观者如堵。又称本月二十一日,系该太监生辰,中设龙衣,男女罗拜。该州正在访拿间,船已扬帆南下,该抚已饬东昌、济宁各府州饬属跟踪追捕等语。

      览奏深堪诧异,该太监自远出,并有种种不法情事,若不从严惩办,何以肃宫禁而儆效尤。着马新贻、张之万、丁日昌、丁宝桢派委干员,于所属地方,将六品蓝翎安姓太监严密查拿。令随从人等指证确实,毋庸审训,即行就地正法,不准任其狡饰。如该太监闻风折回直境,即着曾国藩一体严拿正法。倘有疏纵,惟该督抚等是问,其随从人等,有迹近匪类者,并着严拿分别惩办。毋庸再行请旨,将此由六百里各密谕知之。

      此时,慈禧仍旧不知自己宠爱的太监身处危难,对他的死讯也毫不知情。恭亲王和慈安太后之所以能秘密行事,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安德海平日专横,不得人心。十日后,慈安受恭亲王所迫再下一道懿旨,公布了处死总管太监一事:

      兹据丁宝桢奏,已于泰安县地方将该犯安德海拿获,遵旨正法。其随从人等,本日已谕令丁宝桢分别严行惩办。我朝家法相承,整饬宦寺,有犯必惩,纲纪至严,每遇有在外招摇生事者,无不立治其罪。乃该太监安德海竟敢如此胆大妄为,种种不法,实属罪有应得。经此次严惩后,各太监自当益知儆惧。仍着总管内务府大臣严饬总管太监等,嗣后务将所管太监,严加约束,俾各勤慎当差。如有不安本分,出外滋事者,除将本犯照例治罪外,定将该管太监一并惩办。并通谕直省各督抚,严饬所属,遇有太监冒称奉差等事,无论已未犯法,立即锁拿,奏明惩治,毋稍宽纵。

      这份谕旨行文委婉,似乎担心惹怒叶赫那拉氏,与平日慈禧定人死罪时的懿旨大相径庭。慈禧言词用语向来都是直言不讳,而这种“笔中有刀”的方式也正是她掌握权力的一个秘密。

      安德海在山东被正法之后,他的几个随从太监也被当即绞死,但又有六人逃脱,后来其中五人被捉拿处死。安德海家人发配西北边关,充作军奴。安德海被处死几天后,那名逃脱的太监返回京城,通过李莲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慈禧太后。起初,慈禧几乎不敢相信,一向胆小怕事、不爱抛头露面的东宫太后竟然不与自己商量,径自颁布两道懿旨,无视严重后果。待终于明白过来之后,慈禧怒不可遏,当即直奔仁寿宫,怒气冲冲地质问慈安。东宫太后心惊胆战,将责任都归于恭亲王,但这仍然不能平息慈禧之怒。慈禧与慈安争执一番后,恨恨地拂袖而去,发誓要报此仇。这件事成为叶赫那拉氏政治生涯的一个转折点。此前,对于性格温和的东宫太后,慈禧表面上还算友好,礼节周全。但此后,她在国事方面花费了更多的时间和心思,以巩固自己的地位和权力,决意阻止大权旁落。从此以后,慈禧太后完全架空了东宫慈安,从而真正成为了清朝政府独一无二的统治者。

      大发雷霆后次日清晨的早朝上,慈禧严辞斥责恭亲王,还威胁说要罢免他的职务,收回他的爵位。不过,慈禧暂时并未处罚恭亲王,但心里却一直耿耿于怀,等待适当的机会报复。同治帝驾崩后,慈禧并未立恭亲王之子为帝,此乃她有心报复恭亲王。不可否认,慈禧后来又提升恭亲王,但其原因则在于她的政权离不开恭亲王辅佐。另外,慈禧对恭亲王的女儿的确非常喜爱,认她做了干女儿。

      extendActions("2","20111","390000000213224692650104267700","",{title : "慈禧当政时的谣言:安德海不是太监 与她有私生子", summary : "本文摘自《慈禧外传:宫廷档案和太后管家的私人日记》,作者:(英)约翰·奥特维·布兰德 埃特蒙德·白克浩斯,出版社:河南文艺出版社\x0a 从安德海到李莲英,在慈禧当政的五十年间,清宫内外大小事宜多与太监有着...",orgUrl : "http://www.hxory.net/1374.html"}); 分享到微博评论 收藏 (15) 取消收藏 (15) 您已收藏成功! 现在去看看? 笔记:    修改 添加笔记  确 定  取消 您还可以输入 70 字 收起笔记 添加评论  发 表  取消 您还可以输入 70 字
        查看更多评论 loading....收起评论

        努尔哈赤因仰慕岳飞 让两个子孙改名为岳 文章摘自《杭州日报》2007年10月25日 原题为《千古岳王庙》 游西湖可以参加旅行社的一日游,也可以自己一个景点一个景点慢慢地游上两日、三日,偏偏我到了杭州,时间已经有些吃紧,只能选择前者。好在看... 全文↓

        努尔哈赤因仰慕岳飞 让两个子孙改名为岳

        来自:三品小衲  2011-11-28 09:40:08  |readOriginalLink( 'http://www.hxory.net/1371.html' ); 阅读原文

        文章摘自《杭州日报》2007年10月25日 原题为《千古岳王庙》

        游西湖可以参加旅行社的一日游,也可以自己一个景点一个景点慢慢地游上两日、三日,偏偏我到了杭州,时间已经有些吃紧,只能选择前者。好在看了看行程安排,虽然舍弃了杨公堤、万松书院等几个景点,岳王庙还在。

        西湖美景千百年来一直为历代文人墨客所称颂,几乎是古代美誉度最高的旅游胜地。不过随着现代交通的日益发达,许多藏在深闺人未识的风景区成为了游客的新宠。我认识的一位资深驴友就觉得论自然景观,西湖显然没有九寨沟、张家界、凤凰等许多地方更吸引人。不过大凡历经千百年考验,始终不衰的风景区都有厚重的历史人文积淀,这点不是所有美丽的所在都能拥有的。

        对于西湖,最著名的比喻是将她比作“西子”,就很符合江南特色,事实上大多数江南城市都被世人女性化了。不过在偏于阴柔的色调中,西湖却不乏阳刚之气,这股阳刚之气就来源于栖霞岭南麓的岳王庙。

        走进岳王庙,中间是一条青石铺成的甬道,两旁古木参天,正殿忠烈祠重檐中间悬着一块“心昭天日”的横匾。此时每个游客都会被一种对于英雄的敬慕之情笼罩,极少有人会像在别的景点那样打闹。虽然我之前没有来过岳王庙,可是因为对于岳飞的故事太了解了,眼前一切都觉得那么熟悉。岳飞草书“还我河山”的巨匾,秦桧、王氏、万俟卨、张俊的四跪像,明代莆田人洪珠书写的“精忠报国”……

        在匆匆的游览过程中,我忽然觉得岳王庙里似乎少了两个重要人物的雕像,一个是小人物狱卒隗顺,一个是大人物宋高宗赵构。“岳鄂王死,狱卒隗顺负其尸,逾城葬于九曲丛祠。”明代民族英雄袁崇焕被凌迟处死,被蒙蔽的老百姓还唾骂他是卖国贼。在封建统治者掌握话语权的年代,不知当年岳飞冤死时,普通老百姓的真实反应是什么?好在有隗顺这样一个小小狱卒,让我们略感欣慰,那个年代良知并没有被毁灭。这样一个伟大的小人物,似乎应该得到后人更多的尊敬。至于宋高宗赵构,他比四跪像中的任何一人更应该对岳飞之死负责,可是千百年来,他却始终逍遥“墓”外。

        目前的岳王庙大多是清代建筑,作为岳飞敌人的后裔,清朝皇帝对于岳飞却是格外推崇。据说努尔哈赤曾经让他的两个子孙改名为岳(编者注:即努尔哈赤长子代善之长子、克勤郡王岳托,第七子阿巴泰之第四子、安亲王岳乐),康熙帝曾钦赐给岳飞23世裔孙、刑部掌印岳镇九伴朝銮驾和蟒服。乾隆帝曾多次到杭州岳飞祠墓造访,并亲自撰写《岳武穆论》。乾隆帝对岳飞名言“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非常赞赏,曾亲自题词赞颂为“两言臣则师千古,百战兵威震一时”。

        历史是一本厚重的书,置身岳王庙中,你会感觉到这种厚重。有了岳王庙的西湖,不再是“暖风熏得游人醉”的那个西湖了。

        extendActions("3","20111","390000000213224692650104267700","",{title : "努尔哈赤因仰慕岳飞 让两个子孙改名为岳", summary : "文章摘自《杭州日报》2007年10月25日 原题为《千古岳王庙》\x0a 游西湖可以参加旅行社的一日游,也可以自己一个景点一个景点慢慢地游上两日、三日,偏偏我到了杭州,时间已经有些吃紧,只能选择前者。好在看...",orgUrl : "http://www.hxory.net/1371.html"}); 分享到微博评论 收藏 (11) 取消收藏 (11) 您已收藏成功! 现在去看看? 笔记:    修改 添加笔记  确 定  取消 您还可以输入 70 字 收起笔记 添加评论  发 表  取消 您还可以输入 70 字
          查看更多评论 loading....收起评论

          朱元璋:参加起义是被妖人逼的 饿死都比造反好 本文摘自《同舟共进》2010年第8期,作者:张宏杰,原题:朱元璋为什么删《孟子》,本文为节选 起义 与“天命观”相配合的是“恩德论”。 快要登上帝位之际,朱元璋遇到了一个理论难题:怎么看待农民起... 全文↓

          朱元璋:参加起义是被妖人逼的 饿死都比造反好

          来自:三品小衲  2011-11-28 09:37:05  |readOriginalLink( 'http://www.hxory.net/1369.html' ); 阅读原文

          本文摘自《同舟共进》2010年第8期,作者:张宏杰,原题:朱元璋为什么删《孟子》,本文为节选

          起义

          与“天命观”相配合的是“恩德论”。

          快要登上帝位之际,朱元璋遇到了一个理论难题:怎么看待农民起义?

          肯定农民起义吗?似乎当然应该肯定,因为他和他的追随者都是起义者。

          但是,且慢。如果肯定起义无罪,那么再有后来者效仿他起兵反对他怎么办?事实上,在新王朝还没正式建立之时,他就已经开始忙着四处镇压自己根据地内的农民起义了。

          推翻旧王朝时,他当然可以大喊造反有理,起义无罪。但是,成了新王朝的统治者,他就必须让老百姓认识到,不许造反,更不能起义。这个弯可不太好转。所以,他要大力打造“朱氏恩德论”。

          在朱元璋以前,中国人认为“有德者有天命”,而无德者就失去了“天命”。天下无道,人民就可以起来推翻它。而朱元璋要打造的“朱氏恩德论”是:因为你身处的王朝对你有恩,所以不管它有道无道,你都不应该带头起来背叛这个王朝。

          朱元璋说,一个人有了天命,也就从上天那获得了天下的所有权,其他所有人,都是“寄居者”。

          所以,开国皇帝对天下百姓来说有两大恩德:一是开创了太平,使天下人不再相互残杀,可以保全性命;二是既然天下土地都是皇帝家的,那么所有的粮食就都是在皇帝家族的土地上长出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天下人都是皇帝一个人养活的,每个人都应该对皇帝感恩戴德。

          不要以为这是玩笑,此乃中国历代统治者的真实想法,只不过朱元璋表达得最透彻。

          从这个理论出发,朱元璋认为,元朝皇帝虽然统治低能,但毕竟也建立了一套法律,安设了几名官员,比天下大乱还是要好。所以朱元璋说:“元祖宗功德在人。”在给元世祖的祭文中,他更这样颂扬元朝的统治:“惟神昔自朔土来主中国,治安之盛,生养之繁功,被人民者矣。”他朱元璋虽然生不逢时,没赶上元朝统治秩序良好的时候,几十年吃不饱穿不暖,但毕竟也算是吃了人家蒙古皇帝的,喝了人家大元天子的,怎么能忘恩负义不予承认?更何况,他的祖父和父亲,在元朝,毕竟是吃过饱饭的:“如予父母生于元初定天下之时,彼时法度严明,使愚顽畏威怀德,强不凌弱,众不暴寡,在民则父父子子夫夫妇妇,各安其生,惠莫大焉!”“朕本农家,乐生于有元之世!”

          所以洪武四年,朱元璋命人在北平给元世祖盖了庙。洪武六年,又在南京建历代帝王庙,把元世祖和汉高祖、唐高祖、宋太祖都供在一起,还把元朝开国功臣木华黎等四人牌位也供在边上,他自己恭恭敬敬前去行跪拜大礼。

          在内心深处,朱元璋对元朝当然充满愤怒,但对于他这样级别的政治家来说,考虑问题不能从个人恩怨,而要从天下大局出发。进一步说,不能从正义与否而要从“实用”与否的角度考虑。他如此礼敬元朝,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给天下百姓作个示范,让他们也礼敬新朝,告诉他们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

          既然承认皇帝是天下所有人的大恩人,那么即使一时统治得不好,偶有雷霆雨露,那也都是天恩,大家永远不能起叛逆之心。这就是朱元璋建立天命恩德论的最终落脚点。

          “殃归首乱”

          理论构建到这儿,朱元璋发现遇到了一点难题:他本人就是大元王朝的推翻者。他食元朝之毛,践元朝之土,世受元朝雨露之恩,却起兵打倒了大元,这怎么解释?

          虽然谁握住了刀把子谁就有了话语权,但要把这个道理讲圆满,也实在太考验人的智商了。

          朱元璋开始是这样解释的:他当初参加起义,只是为了吃饭活命,并不是为了推翻元朝。他不断强调自己加入起义军实在是迫不得已,是人生的一大污点。他说自己加入起义军是“昔者朕被妖人(红巾军)逼起山野。”(《与元臣秃鲁书》)他又说:“朕本淮右布衣,暴兵(红巾军)忽至,误入其中。”(《洪武实录》卷37)在《皇陵碑》中又说:“元纲不振乎彼世祖之法,豪杰(起义领袖)何有乎仁良(也没什么好东西)。”他宁肯污辱自己,也不能给臣民作坏的榜样。

          后来他又进一步解释:“盗贼奸起,群雄角逐,窃据州郡。朕不得已起兵,……当是时,天下已非元氏有矣。……朕取天下于群雄之手,不在元氏之手。”

          也就是说,元朝的灭亡跟他没什么关系。他参加起义,不是为了推翻旧王朝,也不是为了当皇帝,而是因为实在不忍心看人民遭受痛苦,要救万民于水火。天下取自群雄,而非元朝之手。

          这两种解释似乎还不圆满。编写《大诰》时,朱元璋又发明了“殿兴有福”理论。他天才地将起义者分为“首乱”者和“殿兴”者两部分。首乱者,就是带头造反的那一批人,而殿兴者,就是他这样半路参加起义的人。《御制大诰三编?造言好乱第十三》中,朱元璋说:“元政不纲,天将更其运祚,而愚民好作乱者兴焉。”就是说,因为天下无道,所以愚民作乱。朱元璋认为,带头做乱者都是忘恩负义、胆大妄为之徒,注定没有好下场。因为这些人引起了战乱,造成了流血,老天爷讨厌这样的人。

          这就是所谓的“殃归首乱。”

          朱元璋还举大量例子论证他的观点:历代大型农民起义中,最早揭竿而起的那批人,确实多数都做了后人的铺路石:“秦之陈胜、吴广,汉之黄巾,隋之杨玄感,僧向海明,唐之王仙芝,宋之王则等辈,皆系造言倡乱首者,比天福民,斯等之辈,若烟消火灭矣。何故?盖天之道好还,凡为首倡乱者,致干戈横作,物命损伤者既多,比其成事也,天不与首乱者,殃归首乱,福在殿兴。”至于那些后来才参加起义的人,就没什么责任了。因为动乱的大火已经烧起来了,他们再加把火,是为了使火灾早点结束,早点还大家以太平。所以“福在殿兴”。

          这一说法充满矛盾。既然天下无道,“天将更其运祚”,被推翻是必然的,总得有第一个起来反对它的。站在“首乱”者的尸体上取得成功后,却又这样大言不惭地辱骂他们,实在是匪夷所思。绞尽脑汁,朱元璋的理论其实是要落脚于天下无道,为了生存,反抗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万万不要第一个揭竿而起。

          说他狡猾也可以,说他愚蠢也可以,说他阴险也可以,说他坦率也可以,反正理论构建至此,朱元璋图穷匕见:不论怎么说,你们可千万不要造我大明的反。

          为了说服愚民,他费尽口舌,推导出了宁可饿死,也强于造反之说。他说,元朝承平时,富无旁忧,贫有贫乐。纵迢天灾,“饥谨并臻,间有缺食而死者,终非兵刃之死。设使被兵所逼,仓惶投崖,趋火赴渊而殁,观其窘于衣食而死者,岂不优游自尽者乎?”也就是说饿死强于战死。所以宁可饿死,也不能反抗他的统治。他又从多方面论证这个主张,说造反其实没什么好处:从乱者并非俱能为人上人,除了那些“乱雄”和文武官吏外,“其泛常,非军即民,须听命而役之。呜呼,当此之际,其为军也,其为民也,何异于居承平时,名色亦然,差役愈甚。”

          他在《大诰三编·造言好乱》一节中说:

          且昔朕亲见豪民若干,中民若干,窘民若干,当是时,恬于从乱。一从兵后,弃撇田园宅舍,失玩桑枣榆槐,挈家就军,老幼尽行,随军营于野外……与官军拒,朝出则父子兄弟同行,暮归则四丧其三二者有之……饮食不节,老幼悲啼,思归故里,不可得而归。不半年,不周岁,男子俱亡者有之,幼儿父母亦丧者有之,如此身家灭者甚多矣。

          也就是说,从概率论上分析,参加起义和叛乱,获得功名富贵的可能性是极低的。相反,给人家当炮灰的可能性却几乎是百分之百。通过这种“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的理论,朱元璋郑重警告百姓:宁可饿死,也不要起来造反。

          extendActions("4","20111","390000000213224692650104267700","",{title : "朱元璋:参加起义是被妖人逼的 饿死都比造反好", summary : "本文摘自《同舟共进》2010年第8期,作者:张宏杰,原题:朱元璋为什么删《孟子》,本文为节选\x0a 起义\x0a 与“天命观”相配合的是“恩德论”。\x0a 快要登上帝位之际,朱元璋遇到了一个理论难题:怎么看待农民起...",orgUrl : "http://www.hxory.net/1369.html"}); 分享到微博评论 (1) 收藏 (14) 取消收藏 (14) 您已收藏成功! 现在去看看? 笔记:    修改 添加笔记  确 定  取消 您还可以输入 70 字 收起笔记 添加评论  发 表  取消 您还可以输入 70 字
            查看更多评论 loading....收起评论

            国民党丢掉大陆后蒋介石最恨谁:并非毛泽东 本文节选自《东方早报》2009年9月13日B02版 作者:张明扬 原题为:高华谈国民党失败 国民党马上失天下,中国历史在1949年由枪杆子翻开了新的一页。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高华认为,尽管国民党的失败... 全文↓

            国民党丢掉大陆后蒋介石最恨谁:并非毛泽东

            来自:三品小衲  2011-11-28 09:35:26  |readOriginalLink( 'http://www.hxory.net/1367.html' ); 阅读原文

            本文节选自《东方早报》2009年9月13日B02版 作者:张明扬 原题为:高华谈国民党失败

            国民党马上失天下,中国历史在1949年由枪杆子翻开了新的一页。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高华认为,尽管国民党的失败是“历史的合力作用”,但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军事上的失败。作为“党国”重心,以一人领党、国、军,蒋介石对军事失败负有最大的责任。

            迁台之后,蒋介石对国民党的失败有什么反思么?

            高华:民国将亡,人心涣散,大势已去,蒋不是恨毛泽东,而是一恨美国,二恨桂李。蒋责美袖手旁观,不救他。1949年1月31日,他在日记中写道:此次革命剿匪之失败并非失败于共匪而是失败于俄史(斯大林),亦非失败于俄史而是失败于美马(马歇尔),“美必后悔莫及而马歇尔须负全责”。蒋自欺欺人地认为,如果他不是被逼下野,中共就不会获胜,所以他在1949年5月的《上月反省》中大骂:“桂李投机取巧争权夺利寡廉鲜耻忘恩负义。”

            当然蒋介石也是清醒的,他知道自己的过失所在:1949年2月1日,蒋介石在故乡溪口写道:“为政二十年对于社会改造与民众福利着手太少,而党政军事教育人员,更未注意三民主义之实行,今后对于一切教育,皆应以民生为基础。亡羊补牢未始已晚也。”到该年年底,蒋介石在台北草山的革命实践研究院曾总结出国民党军队失败的原因:“我们此次失败,并不是被共匪打倒的,实际上是我们自己打倒了自己。”因为“我们的军队”是“无主义、无纪律、无组织、无训练、无灵魂、无根底的军队”,“我们的军人”是“无信仰、无廉耻、无责任、无知识、无生命、无气节的军人”。

            1949年的最后一天,蒋在日记中自省:“一年悲剧与惨状实不忍反省亦不敢回顾。”而最令蒋感到苦痛且悔之已晚者,乃是“军队为作战而消灭者十之二,为投机而降服者十之二,为避战图逃而灭亡者十之五,其他运来台湾及各岛整训存留者不过十之一而已”。

            延伸阅读:蒋介石日记1949年5月节选 来源:中国网

            1949年5月3日,日记右侧大字“本日杭州撤守”。次日负气似的写:“余主张早撤不再为美国守门上当也” (1949-5-4) 。

            5日下午,蒋氏带着儿子去虹桥路拜别宋美龄父母的墓,然后去东平路上当年他与宋结婚时的新居“爱庐”看最后一眼。那时宋美龄还在美国,归期未知,蒋氏当时凄惶的心情不禁流露在日记里:“晡与经儿同往虹桥路岳父母墓前敬谨告别回程到东平路爱庐视察全室皆空但觉凄凉与愧惶而已”(1949-5-5) 。

            (出于好奇,我回头找来1927年12月1日蒋宋结婚那天的日记。果然新婚之日照旧写日记,蒋氏这点坚持确是与众不同。日记里记述先到孔宅换礼服、再到宋宅行教会婚礼,然后到大华饭店礼堂行正式西式婚礼,“见余爱姗姗而出如云霞飘落平生未有之爱情于此一时间并现不知余身置何地矣”。礼成后乘车游行、晚宴,最后进入新房。可惜以下的三行字被墨笔涂去,隐约看出最后三个字好像是“乐无穷”。以后几天他都称新婚夫人为“爱”,又过几天变成“三妹”,两人偶有“欢争”─ ─玩笑的争执,到月底就开始吵架了。)

            5月7日蒋氏乘““江静轮”离沪赴舟山,在船上写日记,说想建设台湾为实现三民主义的省区,“台湾”两字原为“福建”,被划掉改成台湾。

            17日飞澎湖,发现澎湖的要塞和营区破败无人,气愤愧悔得无地自容,几乎想“遁迹绝世了此一生”。5月25号由澎湖赴高雄,接报宁波沦陷,上海已不能降机,而爱将汤恩伯已在吴淞口指挥各军撤退了﹗终于,5月27日他写下:“上海已于昨日沦陷矣”。

            1949年5月的“上月反省”内容是反省他人的责任过错,一是桂系李宗仁:“桂李投机取巧争权夺利寡廉鲜耻忘恩负义”,另一当然是美国人:“美必后悔莫及而马歇尔须负全责”。

            6月初再反省上海与浙赣线的溃败,又发现白崇禧要负全责,因为白牵制了汤恩伯的主力部队:“失败实数已知其大概白崇禧如不强制汤部主力西移皖南则不惟无此重大损失而且保卫上海之战亦必会胜矣”(1949-6-4 上星期反省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