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出来了怎么塞回去:道德经札记 【7】 Sunyata 儒释道 better smth水木社区newsmth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0:32:22

道德经札记 【7】

http://www.btsmth.com/show_topic.php?en_name=Wisdom&gid=325640
楼主 Sunyata (光明之君)
28: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
    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
    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
    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帛书: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恒德不离。恒德不离,复归於婴儿。
 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恒德乃足。恒德乃足,复归於樸。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恒德不忒。恒德不忒,复归於无极。
 樸散则为器,圣人用则为官长。夫大制无割。

================================================
 
札记:

老子这本书中颇有韵文,而韵文的修辞、句式、韵式都大类《诗经》。此即一例。诗经是民歌体,因此一诗之中,可分多章,章章相应,多有回环,或称连章叠句。有些诗歌,除韵脚外,各章几乎字字相同。如:


芣苡
采采芣苡,薄言采之;采采芣苡,薄言有之。
采采芣苡,薄言掇之;采采芣苡,薄言捋之。
采采芣苡,薄言芣之;采采芣苡,薄言擷之。


東門之池
東門之池,可以漚麻。彼美淑姬,可與晤歌。
東門之池,可以漚紵。彼美淑姬,可與晤語。
東門之池,可以漚菅。彼美淑姬,可與晤言。


老子在这里就很有诗经的风格,比如三五字的短句,密集用韵,章与章之间的同与不同都可以看出来。类似这种诗经体的,在《老子》中还有其他的例子,如:

第36章: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

第54章: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   
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

当然,以此处最为典型。所以说,称《老子》为哲学诗,是有依据的。更难得的是,老子韵文与非韵文的部分浑然一体。比如本章的“樸散則為器”已经是散文部分了,但其意境和前面的诗体,简直可说是一以贯之的,“绝无刻意模仿作诗的痕迹”。(按:以上分析基本参考刘笑敢的《老子古今:五种对勘与析评引论》一书)

在上世纪中叶以前,帛书尚未出土,很多人对此章的文字有疑问,因为在庄子天下篇中曾经引用过此章,但只是“知其雄,守其雌,爲天下谿;知其白,守其辱,爲天下谷”两句话,所以彼等学者怀疑从“守其黑”到“知其荣”这一段,是后人加进去的。古代白可以不与黑对,可以与辱对,就像老子四十一章“大白若辱”那样。
 
我的想法是这样的。《庄子》引经据典,未必就百分百的原样照搬。白与辱相对,未尝不可,但如果为恢复原始文本,删掉一段,那就不必了,因为孤零零两韵句气势上毕竟差些,也略少了点诗味。从帛书版本来看,甚至在秦末汉初的年代,《老子》在这里也是三韵句的。当然句序不一样,第二句和第三句换了个,且果有“知其白,守其辱”的说法。但是仔细赏析,通行版本为佳,比如“復歸於樸”和后文的“樸散則為器”呼应在一起了。

另:诗人荷尔德林曾有一首《怀念》,其中写道,他看见光明与黑暗结合于杯中的葡萄酒。大哲海德格尔在解诗的时候,就用了“知其白,守其黑”的德译“那知晓其光明者,藏身于它的黑暗之中”。看来本章不但和诗经体有瓜葛,和西诗也还是有冥契的。

此章重点在“知其雄,守其雌”上。

河上公:雄以喻尊,雌以喻卑。人雖自知其尊顯,當復守之以卑微,去雄之強梁,就雌之柔和,如是則天下歸之,如水流入深谿也。

王弼:雄,先之屬;雌,後之屬也。知為天下之先也,必後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也。谿不求物而物自歸之,嬰兒不用智而合自然之智。

唐玄宗:夫物貴全和,法求中道。雄則過亢,雌則卑弱,俱未適中於善行,必當緣篤以為經。故知其雄躁,則當守其雌靜。守其雌靜,亦當知其雄躁。守雌則可知雄則敗,敗則妨行,持戒守雌。能守雌柔,是為謙德,物所歸往,如水歸谿矣。(杜光庭狗尾续貂:上清有雌一之道,又有三奔五雌之法,皆柔弱其志,和靜其神,以致長生也。)

苏辙:古之聖人去妄以求復性,其性愈明,則其守愈下;其守愈下,則其德愈厚;其德愈厚,則其歸愈大。……知其雄,守其雌,知性者也。知性而爭心止,則天下之爭先者,皆將歸之,如水之赴谿,莫有去者。

徐梵澄:此言雌雄者,符节也。“知其雄,守其雌”,守信约也。守辱、守黑者,遵养时晦也。(参左宣十二传)。此皆有似乎用兵之术。然倘人皆如此,则亦可以不用兵。老氏之本旨盖有在于是。

按:守雌非一味柔弱,而是建立在“知其雄”的基础上的。譬如两国相争,吾人虽持非暴力主义,但也要有一战之力,才能维系和平。雄强雄燥,虽非至谛,亦有用武之处,宛若如来佛性,也存性恶法门。以上诸家,或未会意于此。 严复说:“今之用老者,只知有后一句,不知其命脉在前一句也。”信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