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纱照内景外景都有吗:《美元刀》:?货币只是一种公共商品,美元却是硬邦邦的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06:29:40

《美元刀》: 货币只是一种公共商品,美元却是硬邦邦的刀!

(2011-12-21 22:33:08) 转载

 



美元是如何炼成的(1)
货币只是一种公共商品,其价值是由需求决定的。黄金之所以为黄金是因为全世界都需要黄金作为货币。万物唯心。美元等同于黄金,真的是因为信心战胜了黄金?美元打败英镑用的却是硬邦邦的黄金。
诸法所生,唯心所现。


题记
一、由黄金到纸的蜕变
海外的华人,尤其是生活在北美的华人,习惯将美元的计量单位叫做 刀 。比如花了10美元,就说花了 10刀 ,因为美元 Dollar 的英文发音,中文音似 刀 落 。
美利坚合众国的国名的中文简称是 美国 ,中国人把最好的汉语词汇给了大洋彼岸的这个国家,其货币美元的简称却为刀,怎么听着也觉得阴森可怕。虽是无心插柳,美元刀的称呼,却真实反映了美元的侵略本质。
美元正是 刀 ,一把悬在世界各国头上的利刃,美元刀是美国的货币武器, 刀落之处 ,必是财富浩劫,且无一幸免。
本书要说的,正是美元刀的锻造、磨砺、出鞘、小试锋芒、锋芒毕露、逢敌亮剑、所向披靡、独霸天下的美元经济殖民战略历程。
其实美元被世界人民所熟知,不过100年时间。在人类数千年的货币史上,使用范围最广、历史最长的货币一直是黄金或者是白银等硬通货。
银行的产生据说最初是由为黄金、白银等硬通货提供保管服务的仓库演化而来的,人们由于持有和消费滞后的原因需要把金属货币储存在货币仓库,物主对存储品的权利是以仓库存单为凭据,并可以随时取回物品。
人们发现,现实中的交易其实可以不必转移仓库中的黄金,只需要转移仓单就可以,如此一来,货币的仓单就逐渐具备了货币替代品的功能,越来越少的交易是转移实体黄金,而越来越多的情况是以黄金的书面凭证等纸制品代替交易,这就是我们今天的银行存单。
随着银行的发展和人们对银行信赖度的提高,客户发现在很多情况下不必转移银行的银行存款,这是黄金到纸的第一步蜕变。收据,由于拥有银行账户上货币的要求权,只要写个指令给银行,银行就会把账户上的一部分货币转给某人即可。这种书面指令就是支票。
中国的货币仓库最早就叫 票号 ,当时作为货币功能的银行存单叫做 银票 。
这就产生一个疑问,人们把黄金存入银行是寻求保管以备将来之需,应该付给银行保管费才对,而银行不仅不收保管费还付给顾客利息,而且存的时间越长,利息越高,银行岂不里外都赔钱?
据说最初是因为贪婪的商人发觉多数顾客并不是很快就取出全部的货币,也不会关心取出来的黄金是不是就是当初存进去的黄金,于是银行把仓库里越来越多的黄金做成新的仓单借贷给别人以谋求暴利,也就是说银行发出去的书面凭证(或者叫票据)价值其实已经超出了银行实际拥有的实物货币(比如说黄金)的价值。
但这里有个必要条件,就是来存钱的顾客足够多,银行才能做出更多的 假存单 (现代语言叫信用货币)。如果只有一个客户,存进去100盎司的黄金,估计银行除了收取该位顾客的黄金保管费外别无他法,因为顾客随时会取出自己的黄金。于是银行鼓励大家都来存钱,而且存的时间越长越好,好处就是银行付给你利息。当银行的实物黄金或者放贷的信用货币不够时,他们还可以从其他银行互相借还,这就是同行拆借,借钱的一方要向另一方支付利息,这就是 拆借率 。
在一个封闭的经济体内,如果货币总供给是100万盎司黄金,其中60万盎司被存在了银行,银行发行等量的黄金存单,有效的货币供给量则是40万盎司黄金加上以存单形式存在的60万盎司黄金的要求权,总货币量没有改变。但是如果银行发行了包括存单在内的200万盎司的票据,那时人们拿着的200万的票据一齐到银行要求取回黄金,能取回200万盎司的黄金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而且银行马上就会倒闭这就是银行的噩梦挤兑 。


美元是如何炼成的(2)
了防止挤兑,银行多采用部分准备金制度 。古典金本位的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如美国莫瑞·罗斯巴德和艾尔津·格罗斯克斯等)赞成 100%准备金制度,就是有多数通货(黄金)就发行多少的票据(货币),目前的黄金够用,不够用时可以体现在货币的购买力上。现实是,没有一家银行实行100%准备金制度。
如果银行准备金是10%,那么它就可以把剩下的储备盈余借贷出去,从借款人那里获得以新的存储形式存在的收入,信贷就创造了10倍的新的货币,这就是 乘数定理 ;如果要求银行用5%的储蓄做准备金,那么倍数就是1/5×100=20。
非100%银行准备金制度,是黄金货币化的标志,是黄金变成更多纸的第二步蜕变,也是对人类社会影响最大的一步蜕变。
信贷货币的产生,是关于财富定义扭曲的开始,也是人类贪婪和一切非文明现象的 潘多拉之盒 的开启

通过银行的信贷创造,原来1盎司黄金可以买的东西,现在却可能需要2盎司黄金。因为钱虽然增加了,但是实物(社会财富)并没有增加,于是人们发现钱毛了,不值钱了 这就是通货膨胀。旧中国蒋介石政府和美国革命战争时期,或欧洲各国在一战及二战之后经历的恶性通货膨胀时期,银行纸币一文不值。
显然,货币跟其他商品不同的是,货币并不是越多越好。
黄金就是这样被银行一步一步加工成纸,为了使人们相信这张纸等同于一定数量的黄金,国家就以法律形式加以确认,这种纸币就是国家发行的法定货币。
法定货币的产生是黄金货币化的标志。
这个 一定数量 ,就是纸币对黄金的计量功能。比如英镑,只是白银的计量符号,最初代表一磅的银,英文叫PoundSterling。美元呢?最初是1盎司银子的通称,来源于16世纪一位银匠。据说因为他铸造的硬币整齐划一而且纯度高而赢的信誉,后来被称作Joachim sthalers,美元Dollar就来自Thaler。
美元刀也是纸。
对于美元,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米尔顿·弗里德曼在他的《美国货币史》中这样写道:
美元与其他纸片的区别,就在于这张绿色的纸上面印着 美利坚合众国将向其持有者立即支付 美元,或者其他具有该作用的文字,此外还加上这是一种法定货币的申明。法定货币的身份意味着政府在对其债权的清偿中接受这些纸,而且法院将把这些纸的支付看做是对以美元表示的债务进行的清偿。
美元这张绿纸,被美国政府接受为纳税手段和其他所有国家的收入工具,即美元债务的清偿。为什么在私人的产品与服务交易中,这些纸也能被私人接受呢?
一个简单而正确的答案是,每个人都接受这些纸,是因为他坚信别人也会接受这些纸。
这些绿色的纸具有价值,这是因为每个人都认为它们具有价值;而每个人都认为它们具有价值,是因为在人们的经历中它们之前已经具有了价值。
这一共同的被人们普遍接受的交换媒介,本质上却是一种社会惯例,这种社会惯例的存在完全归功于人们对一种可以说是虚构之物的广泛接受。
作者的说法完全正确,深刻地揭示了美元的货币本质:美元只是一种被广泛接受的 虚构之物 的符号而已。
伊朗总统内贾德说过,美国人拿走我们的石油,却给我们一张没用的纸。话虽无奈和愤懑,但是这张纸并不是没用的,因为它曾经一度是世界公认的纸黄金,或者叫美金。
为什么这张纸被人们称作 美金 呢?这就要说到货币的信用本质。


二、货币的信用本质
法定货币,实际上是由国家垄断性供给的一种公共商品。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货币发行权是国家主权的基本体现。很多国家最早的金银币及后来的法定货币多以历史伟人肖像作为图案,正反映了这一点。政府通过强制独占铸币权和法定货币机制掌控国家货币,建立了中央银行和其领导下的商业


美元是如何炼成的(3)
银行的现代银行体制,进而管理以法定货币为核心的金融体系。
具体说来,货币有三种价值:一是,国内购物能力的价值,即一个单位的货币能买多少东西,这个价值的变动表现为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最终体现为利率。二是,信贷价值,银行贷款借来的信用值多少钱,标度为利息。三是,对他国货币的价值,用汇率来衡量。这三种价值都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或者说国家货币体制下的货币政策来实现的。
政府通过中央银行控制商业银行来实施货币政策,实现社会资源的配置,达到经济增长、控制通货膨胀(稳定物价)、充分就业以及国际收支平衡的宏观经济目标。
从货币本质来讲,一国的法定货币即纸币,其实只是一个计量单位,本身并没有价值。
如果非要说这张纸还是有价值的,那仅仅只是因纸币有印刷成本而具有价值(因为包含了劳动)。在现代社会,由于更多地采用电子货币,纸币就实实在在只是一个记账符号了。
不同国家发行的纸币所代表的黄金数量是不一样的,因为各国拥有的财富不一样。美国不一定拥有全世界最多的财富,但是美元确是全世界使用最多的纸币。美元可以换回全世界所有的东西,别的纸币却不一定能。原因就在于,美元这个记账符号和虚构之物不仅被美国自己广泛接受,也被全世界广泛接受。换言之,就是美元在全世界具有广泛信用。
货币信用实际上是国家信用的体现,包括地缘政治、经济实力、国家意志、外交谋略、军事地位和金融体系等国家实力,甚至包括文化和创新等软实力。
美元由于是代表美国信用,曾一度因为美国国力强大,全世界都 相信 美元等同于黄金;而且,二战后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以国际法律形式规定美元等同于一定数量的黄金,因此美元曾一度被称为 美金 或者叫 纸黄金 。
既然这样,美国是不是就可以大量印纸,从而购买全世界的黄金和实物财富?不是。美元是美国的国家债务,是对美国债权的清偿的工具。就是说,当美国政府收到美元时,表示缴纳美元的人(或经济实体)与政府两清了。一国债务的清偿,必须使用本国的货币。金本位时,黄金是任何国家都收的货币。既然是债务,货币的发行是受到制约和限制的,实物财富是其发行的基础。政府发行货币,印的钞票越多,就表示债务越多。
换言之,美国政府发行美元,个人取得以美元计价的工资收入或者企业取得以美元计价的赢利,最后都会变成储蓄或者其他货币资产再流回到中央银行。通过这样一个循环,就使用完了美元纸币的信用价值。
既然货币是债务,那美国为什么还印制了那么多美元,甚至出现流动性过剩?按照欧洲中央银行(ECB)的定义,流动性过剩,是实际货币存量对预期均衡水平的偏离。
为了便于理解,让我们先从一个企业资产负债平衡说起。
一个公司的最初资产就是股东的本金,如果公司本金不够还要借款(借款就是负债)去运营,最后赚钱了,那么本金就增加了,股东年底就可以分红,会计总能在年底平衡资产和负债。因此,公司不会出现流动性过剩。如果公司亏损了,那么本金就减少了,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也总是平衡的。如果公司严重亏损资不抵债,连本金都亏完了,公司就要破产,因为资金周转不开了,不能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了,这叫流动性缺失,也叫 资金链断裂 。
中央银行和企业一样,也需要保持总资产和总负债平衡。但是银行不会出现资金链问题,因为它可以印钞票,银行只会出现 流动性过剩。
中央银行负债表的资产一项,包括商业银行放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政府债务(政府预算赤字向银行借的债务,一般是政府债券)、外汇储备以及中央银行为保障银行系统信用而收购的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等等。
中央银行以一定的利率借钱给商业银行作为准备金,借钱的利率叫 再贴现率 。这


美元是如何炼成的(4)
些借款也是中央银行的资产(债权)。降低再贴现率,商业银行融资成本低就会多借款,这也会增加央行资产。
市面上流通的货币 包括银行的居民储蓄,也是银行的负债,是国家对于货币持有人的债务清偿。
政府如果发行过量债券(向老百姓借钱开支,即财政赤字),然后指挥中央银行购买,中央银行的资产就会增加;如果外汇储备增加和不良资产增加,也会出现银行总资产大于总负债。要平衡资产和负债,中央银行就得不断增加发行货币,这就会出现流动性过剩。
那么,什么是全球流动性过剩呢?全球流动性过剩就是流入全球银行系统的货币比流出银行系统的货币多。在中国这体现为储蓄多于投资,人们存更多的钱到银行,却没有相应的贷款投资去用这些储蓄。美国则相反,变成了储蓄很低,负债很高,资产价格泡沫化严重。
目前全球流动性过剩原因很复杂,主要体现为美元的流动性过剩,也就是说美元发行过量。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美国的双赤字,即连年政府赤字,连年国际收支赤字(包括贸易逆差,进口额大于出口额)。赤字导致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即美联储,相当于美国的中央银行)的资产连年增加。
要平衡资产债务,美联储就得年年增加发行美元。美元再通过贸易赤字,流向全球,变成石油美元、欧洲美元和新兴经济体的外汇储备等。
美元发行过度和流动性泛滥,由于没有相应的实物资产去吸纳这些美元投资,就出现了大量的国际投机资金。所谓投机资金,本质上就是以生息和套利为目的的货币资本,对冲基金、私募基金等就是其中的主要代表。目前国际金融市场上仅对冲基金就有8000多只,持有以万亿美元计数的资产。美国国内的共同基金、退休基金及保险业基金,这些基金控制的资产超过20万亿美元,是全球外汇存底总和的四倍。
一般认为,国际投机资本主要有五大来源:国内短期资金外溢、跨国公司暂时闲置或过剩的流动资金、国际银行的外汇和信贷业务资金以及各种专项投资基金。
2001年以来,全球各主要经济体普遍实行了超低利率政策,就是鼓励大家借钱投资和消费,于是全球流动性泛滥,国际热钱活动频繁。这些数量庞大、行踪神秘的热钱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全球股市房市泡沫以及一些新兴国家出现的货币金融危机以及接下来要讲的货币战争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这些国际投机资本活动猖獗是美元脱离黄金本位以来,尤其是冷战结束及允许资本自由流动后,国际金融市场出现的一个重要变化。这些与实体经济没有直接联系的国际资本流动规模迅速膨胀,其中,具有高度流动性的资本又占据主流地位,这些资本被称为国际游资、 国际投机资本 、 热钱 等。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辞典》对国际游资的定义是: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资金持有者或者出于对货币贬值(或升值)的投机心理,或者受国际利率差收益明显高于外汇风险的刺激,在国际间掀起大规模的资本流动,这类短期资本通常被称为游资。实际上,我们可以把那些以追逐投机利润为目的而在国际金融市场之间流动的资本统称为国际游资。
显而易见,是美元的过度发行催生了大量的国际游资。
既然美国发行了这么多的美元,其货币信用已经严重透支,可为什么全球经济体还都储藏美元?为什么严重贬值的美元在汇率市场上却是一统江山的强势货币?是美联储炼就了强势美元吗?

三、是美联储炼就了强势美元吗?
货币是一种公共商品,中央银行就是生产这种商品的公司。美元是美国的中央银行 美联储发行的,依照美国联邦储备法(FederalReserveAct),美联储却是独立的,连美国总统和美国国会也不能干涉,是一个实实在在的 公司。
美联储有2000多名员工,年度预算将近3亿美元(2007年),自负盈亏,专有一名委员负责公司的运营。美联


美元是如何炼成的(5)
储决策机构由7名委员组成,全部由总统提名,并经国会通过,任期为14年,比国会议员和总统的任期都要长得多。决策机制为投票制。这7名成员全部为国家公职人员,不得兼职于营利机构,也不能拥有股票,更不能打理自己的生意。美联储指导并监督下属的12家联邦储备地区银行开展信贷业务。设在全美国的数以千计的银行网点只是一个简单的存贷机构,收款放款而已。美联储仅仅有权力决定存款准备金率,以及窗口贴现率等操作手段。
但是,经营美元商品的公司却不是美联储,而是美国联邦公开市场操纵委员会(FederalOpenMarketCommittee,FOMC)。
美国的长期利率联邦基准利率的决定权并不在美联储手里,而是被FOMC控制。这个委员会由美联储的7名委员和12家联邦储备银行的董事长组成。FOMC的主席也是投票产生,虽然传统上是美联储的主席兼任。12名银行董事长每次只可以投5票。这样,19人的委员会投出12票决定FOMC和美国的货币政策。就是说,如果美联储的其他6名委员反水,美联储主席也不一定是FOMC的主席。
对长期利率的调整采用投票制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当FOMC要调整联邦基准利率时,会指示美联储设在纽约的公开市场交易柜台买卖财政部的政府债券(就是国库券),每天的交易通常是数十亿美元。美联储卖出国债,通过交易把货币抽离经济,促使短期利率上升,就好像踩刹车;买进的作用则相反。
以前的联邦基准利率调整是暗箱操作,今天都是公开透明信息。美联储主席是对外宣布和政策之人,也是美国总统和美国国会要了解FOMC的长期利率政策必须传询(作证)之人,所以曝光率相当高。
这就是多少年来,人们一直误认为是美联储在操作美元的货币政策的缘故,格林斯潘担任了14年的美联储主席一职,故而有格林斯潘的大师的时代的说法。有意思的是,格林斯潘出生之际,却是美元取得国际货币垄断地位之时(1926年)。
美联储管理的联邦储备银行中属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实力最大,代表着华尔街利益。如果财政部长也来自华尔街如克林顿时代的高盛证券公司的董事长罗伯特·鲁宾和小布什政府的亨利·保尔森就担任财政部长,就会有华尔街美国 和 国会美国之争。本书的后面还要讲述,在此不再赘达。
美国总统有财政部(负责国债发行)和预算管理局(负责政府预算开支),也有自己的经济政策委员会,国会众参两院也都有自己的金融委员会和预算委员会。正是这些机构和职能的联动,构成了美国的货币政策和经济政策的确立、实施。
美联储的工作职责只是创造合适的货币环境,维持就业(保持经济增长)和稳定物价(防止通货膨胀)。因此,保持美元的购买力是其基本任务。放手让美元贬值并不是美联储的初衷,强势美元也不是美联储的功劳。
强势美元其实是由其他国家对美元的强势需求炼成的,这种外部需求的内因又是以美国的国家信用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霸权做担保的。
外汇市场上,各国货币就是参与竞争的商品,作为国家法定货币的美元、英镑、欧元和人民币等也都是商品。既然是商品,就必然存在竞争,存在倾轧,存在大鱼吃小鱼的现象。换言之,就存在垄断,就存在寡头和霸权。这些货币商品之间的竞争,是在交易市场即汇率市场按供需关系这一基本原理来进行的。
资本是趋利的,投资到生产部门获利多的背后是金融部门的获利少。反之,如果投资到金融市场(它们往往体现为股票和债券)能产生更多和更快的利润,生产部门往往就会缺乏资金。
对一个国家而言,如果一国能吸引外国资本,比如经济增长和收益率有优势,该国货币就对外资有吸引力,而外币是不能在该国流通的,于是就被要求兑换为本国货币,于是对该国货币的需求就使该货


美元是如何炼成的(6)
币的汇率有升值的压力。美元是国际货币,也是参照物,所以一国货币的升值压力主要体现为美元的升值压力。这种压力就是投机资本所谓的升值预期。
以中国为例,中国便宜的地租和廉价的劳动力以及巨大的消费市场吸引外资来投资办厂,同样也带来了投机资本对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套利欲望。换言之,付地租、工资和购买原材料,收购中国企业和其他资产,以及购买中国的商品和进口资源类产品,都需要人民币,资本套利的热钱也需要人民币,于是人民币汇率就走强了。强大的需求决定了人民币的汇率升值。
正是供给与需求这一古老永恒的原理决定着一国货币的涨跌。市场需求又取决于什么呢?当然是一国法定货币后面体现的国家信用价值。货币之争,其实是国家实力之博弈。
供需关系原理是我们分析汇率市场、理解货币竞争和美元金融谋略最基本的出发点,也是制高点。忽视了这个基本原理,必然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导致可怕的短视和误导。
在全球化的初步扩张时期(1500 1914年),以英国为中心的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大多采用金本位的货币政策,即黄金是国际货币,也就是硬通货,各国的法定货币与黄金按一个固定比例结算。如英国的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金币(1823年),金币也是全世界自由流通的,在美国的一些州县甚至到了20世纪40年代还有别国的金币的流通。
国际金本位制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国际资本的流动,还起到了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的作用。随后的两次世界大战和20世纪30年代初的经济大危机最终瓦解了金本位制,直至1944年以来以美元本位为特征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成为新的国际货币体系。
这就是从黄金到与黄金挂钩的纸美元,再到脱钩的纸美金,再变成现在美元纸的过程。美元成为国际货币后,美国曾企图推行黄金去货币化政策,就是连黄金都不是通用货币,只是作为金属用途(如做行业原料、装饰品等),但是没有成功,这是后话。
于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国家,一方面由于其国家法定货币是美元,而美元同时又是国际贸易结算货币、国际金融投资货币和国际外汇储备货币,这导致了全球资本市场对美元的巨大需求,美元开始成为国际强势货币;而日元和随后出现的欧元由于同样原因成为次强货币。
虽然,这些脱离金本位的强势国家的法定货币的信用正如脱缰的野马一样再也不受黄金的控制了,它可能含金量很低由于发行过量导致其信用价值很低,但是却能由于巨大的外部需求而保持它的强势地位,强势美元 就是这么形成的。
换言之,不是美联储炼就了 强势美元 ,也不是美国炼成了美元刀而是非美元国家自己炼就的强势美元,并亲手打造了锋利无比的美元刀。
正是强势的美元,为美国进行资本投机和控制新兴经济体的国家主权货币提供了条件,尤其是在汇率市场上。


四、麦当劳的贡献
没有黄金作为价值参照物的各国货币如何确定各自的汇率呢?经济学家卡赛尔在1922年提出了把汇率的确定同实体经济联系起来的方法,这就是货币的 购买力平价 ,或者叫 麦当劳原则 。
这个方法很简单,就是把各国都生产和消费的麦当劳的汉堡包 巨无霸 作为参照物。
美国的麦当劳是一个 标准化的 企业,生产的巨无霸是一种标准商品,在世界上任何地方几乎都一样,它包含了所有商品包含的土地、劳动和资本等生产三要素。如果一个 巨无霸 在美国卖2 0美元,在加拿大卖2 2加元,在中国卖12元人民币,那么两种价格之间的比例关系2 2/2 0即代表了加元和美元之间的 实际汇率 是1 1加元比1美元,12/2 0即代表了人民币和美元之间的 实际汇率 6元人民币比1美元,12/2 2即代表了人民币和加元之间的 实际汇率 5 45元人民币比1加元。

美元是如何炼成的(7)
这就是麦当劳定价原理。
汉堡包的生产者们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的面包会成为人类最重要的发明货币的价值的度量衡。当然,如果一国汇率建立在一家美国快餐店的产品价格上岂不滑稽?!
这种测算方法是否就完全表达了两国之间的真实汇率呢?显然不是,因为两国国内价格是变动的,这种变动是与国家货币政策密切相关的,因此真实汇率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只是用作参照的汇率。如果 名义汇率 发生了变化,比如加拿大变成了1加元对1美元,中国变成了6 8元人民币对1美元,那么相对于实际汇率来讲,加元就升值了(或者说美元贬值了),人民币就贬值了(或者说美元升值了),人民币对加元也贬值了(或者说加元升值了)。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名义汇率代替了实际汇率,实行固定汇率制的国家就可以通过汇率的调控实现本国的货币升贬。
既然是这样,那么一国如何确定汇率及货币政策?按照蒙代尔-弗莱明理论,在国际金融中,一国政府存在三种选择:一是汇率稳定;二是资本自由流动;三是政策自主(充分就业、利率政策、反周期的财政扩张等),但是政府只能选择其中的两项,这就是三元悖论三元悖论,也称三难选择,它是由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就开放经济下的政策选择问题所提出的,其含义是: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资本的完全流动性不能同时实现,最多只能同时满足两个目标,而放弃另外一个目标。例如,在1944年至1973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各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的稳定性得到实现,但资本流动受到严格限制。而1973年以后,货币政策独立性和资本自由流动得以实现,但汇率稳定不复存在。
根据三元悖论,在资本流动,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汇率制度三者之间只能进行以下三种选择:(1)保持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必须牺牲汇率的稳定性,实行浮动汇率制。(2)保持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稳定,必须牺牲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实行资本管制。(3)维持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和汇率的稳定性,必须放弃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而美国例外。
因为,在现代国际金融格局下,任何国家,无论采取固定汇率制还是浮动汇率制,只要其为合法的国内需求进行融资而引发的本币超过外汇储备,其可自由兑换的货币在外汇市场上就会遭到攻击。英国如此,东南亚国家亦然。
货币攻击的方法、手段及后果会在下面的章节具体阐述;应对本币遭受如上攻击的唯一办法是取消其货币的可自由兑换,而这样做就会赶走外国投资。
因此,所有非美元经济体(包括欧盟国家),在满足国内需求时,被迫吸引美元投资,增加其出口盈余,一些新兴经济体的国内发展和货币政策甚至财政政策更是受到了外国贷款和投资的牵制。
尽管国家货币理论认为,一国政府可以无须背负主权债务,也无须外国贷款或投资,就能够以发放主权信贷为国内发展融资,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平衡高速增长,而且不受恶性通货膨胀的惩罚。但是,在当今经济全球化体系下,尤其在无管制的全球金融和货币市场中,参与自由贸易的国家由于存在外汇问题,这个理论就不适用了。
这就导致一个结果,非美元经济体为了增加出口,以获取国内经济发展所需的美元贸易盈余,其本能偏好就是低估本国货币价值(名义汇率高于实际汇率,即贬值)以增加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因为这样一来同一种商品相对于它的竞争对手其产品价格会更低。
这种竞相贬值造成的结果就是美国得以进口了大量物美价廉的产品,低价商品压制了与之竞争的美国商品的价格,同时也压制了工人工资,从而抑制了美国的通货膨胀
这就形成一个局面:美国生产美元(其实就是纸),其他地区生产美元可以买的产品;美国的贸易赤字是可容忍而且可控的,美元超额发行对美国国内通货膨胀的


美元是如何炼成的(8)
影响也是可控的。
除了美国之外,其他任何国家只要维持美元贸易赤字,其本国货币都将遭受崩溃的惩罚。这就是为什么今天几乎所有国家都维持对美国的贸易顺差。
美国正是以美元为武器,通过操纵利率等手段控制美元的涨跌,再影响到国际汇率,达到美国利益最大化,这种思维逐渐演变成美国的金融战略。
美国的美元战略家们充分利用了这一偏好和对美元的巨大需求,有预谋有组织地通过增发货币使美元逐渐、有序地贬值,虽然美元的信用价值越来越低,但是由于向美国出口的国家还必须以美元的形式(投资美元资产)储备贸易盈余,从而被动投资或贷款于美国经济,造成了美元的巨大市场需求和强势美元。
后面还会讲到,从20世纪20年代美元取得国际货币垄断地位到60年代,美元之所以支配世界经济,是因为美国的债权国地位;在这之后,美元的支配地位却是源于美国的最大债务国地位,而且,它们的杠杆作用与之前作为净债权国一样强大。
换言之,美国不管是靠放贷过日子还是靠借债过日子,美元一样都是强势货币。这是传统经济学理论解释不了的经济现象。
而非美元经济体由于缺乏坚强的国家意志和协同作战的传统,只能被迫接受美国的巨浪甚至海啸赤字的一波又一波的冲刷和剥削。
从根本上讲,一个国家发行法定货币取决于政府意志和征税的能力,货币是为了纳税人支付税收而发行的。美元的过度发行(贬值)实质上就是向非美元经济体征税。这与大英帝国在其全球殖民地实现的英镑区政策,与资本主义国家第一次全球殖民运动期间向殖民地掠夺资源和征收土地税没什么两样。
不同的是,通过美元的过度发行和美元霸权地位进行的第二次殖民地运动,对非美元经济体尤其新兴经济体进行的财富掠夺更具欺骗性而已。
作为强大经济体的欧共体和日本,同样也遭到了来自美元的垄断压迫和经济压榨。但是由于其货币也是很多国家储备外汇货币和贸易结算的一部分,在货币竞争中也采用了和美元一样的汇率政策剥削新兴经济体,甚至很多时候发达经济体之间都有共谋。
这样说来,国与国之间的货币竞争,在现行的美元本位体制下的经济全球化中,各国的法定货币其实就是美元的附属货币,与美元的博弈实际上一场不对称战争,在与美元的货币战争中没有战胜的可能,即使美元的霸权地位也受到其国内经济问题的困扰和其他货币的挑战。
那么美元是怎么成为货币竞争的金字塔尖,成为关键货币呢?这要从美元博弈英镑说起。
1926年博弈英镑(1)
战火磨砺
长期的英法战争和两次世界大战削弱了英国的经济实力和英镑地位,美国人用世界的黄金打败了英镑,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取代英镑成为新的国际结算货币。英镑只是美元霸权的第一个祭品,而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和解体正是美元这一人类前所未见的货币武器的磨刀石。
盛者衰之始,福者祸之基。


题记
一、英镑引发的鸦片战争
有人讲过一个故事,说的是中国清朝的道光皇帝(1782 1850年)和英镑的事。
当时英国跟大清的贸易和现在一样,大清向英国出口了大量的茶叶、丝绸、瓷器,只进口了英国工业化的产品如钟表、呢绒等少数商品,因此拥有大量贸易顺差。清朝朝廷认为应该用白银或黄金来结算,但英国提出用英镑结算。
道光皇帝就问英镑是啥东西,是铜?是金?是银?英国大臣回答,既不是铜也不是金也不是银,是纸票子。道光皇帝想,啊,就是我们大清的银票啊。于是又问英国大臣,你们印刷多少纸票子能否通过我们大清同意?英方答复,那是英国的主权,不得侵犯,印多少,是英国的事。道光皇帝哈哈一笑,你这不是明摆着玩人吗?你把擦屁股纸印成票子换走我们的茶叶、瓷器、丝绸,那不是拿我们当傻子玩吗?
英国大臣说,英镑与白银可以随便兑换,是流通货币。你留着英镑跟留着白银是一样的,可以用英镑到任何国家买黄金白银和任何东西。道光皇帝说,这个我知道,可等我们储存了足够多的你们的纸票子后,你们就随便加印,那我们还能买那么多东西吗?!
英国人反复说英国哪能随便加印票子,国家信用不是闹着玩的。清朝政府坚持说,既然你说英镑纸票子跟白银是一样的,那你就付白银好了。按照你说的,纸票子可以随便兑换成白银,反正是一码事,你就兑好了。英国人说那白银比纸票子重太多,运输不方便啊。不管怎么唠叨,大清只有一句:你们的纸票子我们不收。于是,也就只好用白银付账。
可是英国人发现如果大量印刷纸票子必然导致白银升值,这就极大限制了英国印刷英镑的数量。等到英国国库里的白银全部用完,即使不加印英镑,用英镑换白银,供求关系的原理也会导致白银升值。
英国人终于想到了另一途径把付给中国的白银换回来:在英国殖民地印度和阿富汗种植鸦片,卖给中国,换回白银。这种东西不能在英国种,而且印度和阿富汗跟中国是邻居,鸦片的运输费也省了一大笔。后来中国出了个林则徐,要全面禁烟,结果,鸦片战争爆发了。
故事真假暂且不论,但从中可以看出关于贸易平衡、结算货币、储备货币和经济衍生战争的本质。
事实是,英国在与大清国的贸易中,自1820年代起,一直有高达每年数百万两白银的巨大贸易逆差而无法弥补。英国每年就买入1 4万吨中国茶叶,英国对大清朝的贸易早就事实上难以为继。于是,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在印度殖民地种植和提炼鸦片,自乾隆、嘉庆时代起就开始贩运给天朝的民众来享用,并使之上瘾而逐渐成为有购买力的烟民生活必需品,就如同现在的香烟。
事实是,到了19世纪30年代的末期,满清因为鸦片输入导致白银外流量竟高达每年600万两之巨,以致国内发生严重银荒,造成银贵钱贱,财政枯竭,国库空虚,清王朝面临一场真正的金融货币危机和国民体质危机。于是道光皇帝于1838年12月,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禁烟。一年后鸦片战争爆发,中国的近代历史,由此翻开了沉重的第一页。
事实是,当时英镑,在英国人自己眼里和世界人们眼里,确实是和金银一样的硬通货,可以自由兑换黄金和大多数国家通用,就如二战后的美元。
事实是,早在清乾隆中后期,英国就在中国的舟山以植物科学考察为名进行了大量的间谍活动,妄图以此作为侵略中国的跳板。在乾隆皇帝关闭了除广州之外的所有通商口岸后,英国以乾隆80寿诞进贡为名,从舟山出发沿海北上


1926年博弈英镑(2)
到抵天津,完成了对中国海防部署和航海水文的军事侦察,为鸦片战争作好了军事准备。
事实是,鸦片战争的结果是英国占领香港,中国被迫开放更多口岸,鸦片贸易合法化
正如一位欧洲人说的,如果我们的商品不能越过边界,那么就由我们的士兵越过边界。贸易与战争就如同孪生兄弟,如影随形。贸易争端、金融乱局以及经济危机背后,都有战争的影子。
英镑就是战争打出来的英镑。


二、英镑曾经的辉煌
我们都知道,17世纪的欧洲,每一个欧洲国家都面临着其他国家的战争威胁,战争成为所有国家面临的最严峻的考验。在16世纪打一场战争需要几百万英镑,到17世纪末,则需要几千万英镑,而在拿破仑战争末期,战争开支就要达到上亿英镑。当时最繁荣的国家都无法靠平时正常的税收收入来应付这一时期的战争开支,于是国家便开始借钱打仗了。
其中,欧洲两大强国,英国和法国在长达百年的战争中,如何筹到战争款项成为英国王室最头疼的问题。
在中国古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当时的英国王室借钱却是要还的。由于战争的长期性和胜败等不确定性,没有人敢借钱给政府。终于在1694年,伦敦有1286个冒险的商人,他们以股份制的形式,贷给国王一笔钱,当时的利息是8%,这就促使了英格兰银行的诞生。短短的11天内,英格兰银行就为政府筹借到120万英镑,极大支持了英国在欧洲大陆的军事活动。当然,这些商人,最后赌赢了,英国赢得了这场战争。
为了避免英国王室滥用这笔资金,同时建立起银行的信任体系,英格兰银行制定了非常严格的规定。据说,当时,英国财政部拿着议会刚刚批准的100万英镑军费的批文前往英格兰银行支付,时任审计长格伦威尔发现上面没有盖国王的印张,就拒绝支付这笔上百万英镑的军费。
正是有了如此严格的法制化银行信用体系,源源不断的民间资金才流入到英格兰银行资助英国进行战争,而一次次胜利又给这些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收益。英国当时的对手法国,无论从国土面积还是国家经济实力,都比英国要强大,为什么英国在战争中总能获胜,就是因为法国财政在筹集军费中遇到了困难,而英国的军费却非常充足。当时的欧洲有一句名言:战争中,获胜的一方往往拥有最后的一块金币。
南京大学欧洲研究中心主任陈晓律就指出:英国的对外战争基本都能获胜,人们愿意支持这样一个能够一本万利的战役,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它这个战争,也可以称之为某种意义上的货币战争,就是通过钱来打胜自己的对手,从而最后获取最大的利益。,换言之,就是中国古人说的,战争打的是钱粮。
1816年,英国通过了《金本位制度法案》,从法律的形式承认了黄金作为货币的本位来发行纸币,英镑成为英国的标准货币单位,每1英镑被定义为1/4盎司黄金少一点,即含7 32238克纯金。美元呢,则被定义为1/20盎司黄金。按照折算,英镑兑美元的汇率,传统意义上就等于1 4 86美元。
1821年,英国正式确立了金本位制,这就是经济学家眼中的古典金本位制时期。所谓金本位制,就是以黄金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在该制度下,各国政府以法律形式规定法定货币与黄金挂钩。
这一制度的典型特点就是自由铸造、自由兑换及黄金自由输出和输入:公民可以将持有的纸币按照货币含金量兑换为金币,各国之间不同的金铸币按各自含金量形成固定比较,建立比较稳定的国际货币联系,并允许黄金在国际间自由流动。
1844年,英国颁布了《英格兰银行条例》,英格兰银行成为英国的中央银行,是唯一能够发行英镑的银行。如果说欧洲的国家银行是私有的,从英格兰银行的诞生到形成法律,就可知其言不虚。
1850年,英国的城市人口已经超过了60%;铁产量超过了世界上所有国家铁产量的总和;煤产量占世
1926年博弈英镑(3)
界总产量的2/3;棉布产量占全球的一半以上。而且,有了国内军费源源不断的支持,英国已显示出不可阻挡的强劲力量:连续的征战中,英国建立起一支欧洲最强大的海军,它的商业触角已经伸向全世界。
1886年的统计表明,当时有近一半的英国船只都在从事美洲或印度贸易,而在1914年一战前夕,英国的海外投资曾高达40亿英镑,占西方国家总投资的一半。
英镑在全世界的广泛使用,加上数百年英镑同黄金汇率的稳定,让伦敦成为当时的世界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凭借其经济、军事优势,英国让葡萄牙、德国、丹麦、瑞典、挪威、法国、比利时、意大利、瑞士、荷兰、西班牙等国也先后过渡到金本位制,促成了国际金本位体系在19世纪80年代的最终形成,英镑成为世界货币,亦成为国际结算中的硬通货,与黄金一起发挥着世界货币的功能。
金本位的确立,加上英国在当时经济贸易的迅猛发展,很快也确立了英镑的霸主地位,世界货币进入了英镑世纪,其情形就和今天的美元一样。
大量的商品需求促进了英国生产技术的进步,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无与伦比的产业大国。利用自身首屈一指的工业优势,英国开始积极推行自由贸易政策,逐步建立起了自由主义的经济体系。它率先采用取消贸易限制的办法来扩大国外市场,也就是用取消别国产品输入英国的限制,来换取别国取消对英国产品的限制。自由贸易成为英国的国策,当时弱小的美国则实行贸易保护主义。
在当时的全球贸易中,如果一国让货币贬值(增加货币供应量),以使其产品更具竞争力就像今天的大多数国家所做的一样,那么该国物价就会上升,那么就会导致进口的商品价格比国内商品价格相对低,反倒刺激了进口,阻碍了出口,结果就会造成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反映一定时期一国同外国的全部经济往来的收支流量表。它是对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交流过程中所发生的贸易、非贸易、资本往来以及储备资产的实际动态所作的系统记录,是国际收支核算的重要工具。通过国际收支平衡表,可综合反映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收支结构及储备资产的增减变动情况,为制定对外经济政策,分析影响国际收支平衡的基本经济因素,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提供依据,并为其他核算表中有关国外部分提供基础性资料。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内容:经常项目;资本与金融项目;净差错与遗漏;储备与相关项目。出现逆差。当有贸易盈余的国家拿着该国的纸币要求兑换黄金,黄金外流就会迫使逆差国紧缩纸币,减少发行量,以免失去所有黄金,这就会通货紧缩,币值升高。通货紧缩又会降低物价,于是贸易顺差又使黄金回流,直到该国与其他国家的商品和货币价格达到平衡。
这是 金本位 制度的好处,它具有天然的调节纸币币值的作用。正是黄金这个紧箍咒强制各国央行不能随意扩大货币供应量,否则就会被贸易盈余国家挤兑该国黄金,导致黄金流失。
美国就是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契机,作为最大债权人和贸易顺差国家,在1926年用兑换黄金手段取代英镑成为新的强势货币,同时世界金融中心也向美国转移。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更是以新的 金汇本位制 替代英镑成为国际垄断货币。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50年后,也是由于战争美国的越南战争,欧洲人用同样的手段,挤兑美国黄金,导致当时的美国尼克松政府宣布美元的金本位解体。
不幸的是,与黄金脱钩的美元再没有其他货币可以取而代之,美元成了纸黄金,一场世界经济浩劫和第二次全球殖民运动就这样拉开帷幕。
读史可以知今。让我们先来看看美元如何博弈英镑。


三、强势的美元与弱势的英镑
如果以黄金作为财富基础,各国发行的法定纸币是受到限制的,否则就会出现要纸币就会流失黄金、要黄金就会缺少纸
1926年博弈英镑(4)
币的窘境。但是,世界上黄金生产量的增长幅度远远低于商品生产增长的幅度,导致黄金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商品流通需要,这就极大地削弱了金铸币流通的基础。这是生产发展和定义财富的瓶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更是导致了古典金本位制度的崩溃,也导致了英镑走向衰落。
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储在萨拉热窝被刺,以此为导火索,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大战前夕,各参战国为了准备这次战争,加紧对黄金的掠夺。战争爆发以后,由于军费开支猛烈增加,各国纷纷禁止黄金输出和输入,同时停止了金币铸造和纸币与黄金之间的自由兑换,大量增加本国纸币的供给,结果通货膨胀一发不可收拾,货币竞相贬值当然,这种贬值实质上是对国内纳税人的盘剥。
到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作为世界金融中心及世界霸主的英国,在战争中士兵伤亡约80万,军费开支近100亿英镑,国民财富损失了1/3。对外贸易方面,1918年贸易额为13 16亿英镑,同时英国的出口额仅为进口的1/2。巨额的贸易逆差,迫使英国变卖海外投资的1/4即10亿英镑去补偿贸易的巨额逆差。这场战争使得英国变成了一个债务国,只能通过举借外债解决财政困难和贸易逆差。
战前美国欠英国国债约30亿美元,战后英国倒欠美国47亿美元,同时,英国内债因战争而直线上升,战前英国内债为6 45亿英镑,战后猛增为66亿英镑。在这样一个背景下, 日不落帝国 经济出现衰退,英镑的强势地位也就遭到了质疑。
而在大西洋另一岸,第一次世界大战却给美国带来了普遍繁荣,大规模的战争物质采购极大地促进了美国各行业的发展。美国的繁荣不仅建立在新兴工业的蓬勃发展上,还建立在竞争对手的经济牺牲和信贷增长上。从1924年到1929年,分期付款销售额从20亿美元增为35亿美元,1926年,美国70%的汽车是通过赊销实现的。更重要的是,美国工业品价廉物美,国际竞争力强劲,工业品出口越来越多,进出口相抵年年顺差,数值由三四亿美元至10亿美元不等,积累起强大的资本盈余。与此相对应,则是英国经济停滞、日本经济危机频频和德国巨额外债。到了1929年,美国的工业产量至少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42 2%,这一产量大于所有欧洲国家的产量,世界经济格局因为一战而完全改变。
除了美国,世界各国的货币竞相贬值,膨胀的英镑、法国法郎和德国马克等,相对于黄金和美元贬值,国内则是物价飞涨、大量失业,典型的经济滞涨现象(stagflation)。但是称霸世界一百年的英国是不愿意看见金本位和英镑的强势地位崩溃的。
在最大债权国的美国和战胜国英国的共谋下,1922年4月10日,在意大利热那亚召开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国际经济会议,史称热那亚会议。这次会议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胜利者协约国战后委员会决定召开的,也因其是对付共产主义苏联而著名。
会议的目的是创造被经济学家称为金汇本位制的国际货币秩序。其内容主要是,美元继续与黄金挂钩,美元还是1/20盎司黄金;其他国家不将自己的通货换成黄金,而是换成英镑。英国承诺允许英镑换成黄金,同时也将它换成美元。作为条件,美国答应英国使美元与英镑同时贬值,以免英国的大量美元准备金或黄金流向美国。
英国在1926年通过了该项法案,其他国家也约在同时期实行。法律规定,英镑和其他通货不能用金币支付,只能用金条(块)。就是说只有外国政府才可以拿英镑或者美元兑换黄金,老百姓无法在生活中使用黄金。美国甚至立法禁止民间黄金交易。
正是在1926年,美元和英镑在金汇本位制中成为两种关键货币,成为各国贸易结算和外汇储备的国际货币。而1926年的美国经济实力,远远超过英国,美元对其他货币的垄断正是形成
1926年博弈英镑(5)
于此。
美国的如意算盘是,英镑由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经济遭受重创,英国的通货膨胀导致1英镑在外汇市场上的价位跌到3 5美元。而英国当局基于英国的国家 尊严 ,并企图让伦敦重新成为 强势货币 的世界金融中心,错误地依旧依据传统意义上的4 86美元兑现黄金。这种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现象与今天的中国人民币的 反常现象 如出一辙。
美国人断定,这种 高估 了的货币英镑,必然导致外贸盈余国家对贸易逆差的英国进行黄金挤兑,这足以使英国货币崩溃这与现在的国际热钱投入新兴市场然后撤出导致的风险是一样的,只不过前者流失的是黄金,后者流失的是外汇。这样,英镑倒下来后,美元就可以取而代之。
果不其然,为了维持1英镑等于4 86美元的高价,英国应该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货币紧缩,缩小货币流通量,这样可以使货币的含金量更高,这样必然就要降低工人工资,使物价降下来,正如后来美国尼克松政府在1971年的工资和物价管制法案一样。但这就要冒损害国家福利政策的严重政治后果 政治家们显然不会选择这条路。
还有一条路就是相反,继续选择膨胀货币和物价,保证维持高价英镑所需的流动性。但是在通货膨胀和货币高估的双重压力下,一方面企业的国内产品成本增加(因为工资和物价都上涨了),一方面出口却相对失去了竞争力(以英镑标价的英国产品比它的竞争对手贵了),导致英国的出口在整个20世纪20年代一蹶不振。加上随后发生的源于美国1929年大萧条的世界经济危机,更使英国的经济雪上加霜。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经济出现极不平衡的繁荣。美国靠对德国贷款和国内信贷消费繁荣,法国靠巨额赔款和贸易保护取得经济增长,德国虽然要对外支付巨额战争赔款并失去阿尔萨斯和洛林,国内社会动荡,却依靠巨额外债更新了工业设备,重新成为世界第二工业强国。
英国经济则在国际竞争中衰落,经济停滞,对外贸易也大幅下降,出口值从1929年到1931年第三季度降低了30%,对外贸易的逆差从1930年的3 9亿英镑增加到1931年的4 1亿英镑,与此同时,投资利润回流从4 1亿英镑减至3亿英镑,英国第一次出现国际收支逆差。
随着美、法及其他国家的英镑盈余攀升,英国银行业危机频频。当法国1931年企图将英镑兑换成黄金时,英国终于放弃高估的英镑,放弃金本位制,最终放弃自由贸易政策,建立帝国关税特惠制,英镑大幅度贬值。与此同时,美国继续着强势美元战略,虽然为了摆脱1929年大萧条,美元贬值到1美元等于1/35盎司黄金,但是外国政府仍可以拿美元自由兑换黄金,维持了美元的信心。由于欧洲的货币混乱,导致黄金与美元源源不断地流入了美国这个相对安全的货币庇护所。
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期间,美元与英镑博弈的结果是,美国并没有征服英镑,而是保持着垄断地位,与英镑一起作为两种关键货币在全球流通。
一直到二战之后的1945年,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即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正式确立,英镑作为世界结算货币才逐渐被美元所取代,世界货币开始进入美元世纪。
英镑也开始了长期的逐步贬值的过程。1949年9月,英国宣布英镑贬值30 5%,将英镑兑美元汇率从1英镑兑3 5美元贬到2 8美元;1967年11月,英镑再次贬值,兑美元汇率降至2 4美元,英镑含金量也降为2 13281克。最终,英镑于1967年成为美元的附属货币,尾随美元进入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时代。
曾经傲视群雄的英镑自此沦为二流货币,被失败的英镑更是在1990年遭到了国际游资的狙击。让我们看看索罗斯如何狙击英镑并迫使其退出欧洲汇率体系的。

四、索罗斯如何打败了英格兰银行本节内容摘自 独钓寒江雪
1926年博弈英镑(6)
http://profile blog sina com cn/ofourunis,有删节。
在1974年美国取消美元与黄金的自由兑换后,美国用纸美元加紧了世界财富尤其是欧洲财富的掠夺。对为了摆脱对美元的依赖,1990年,英国决定加入西欧国家创立的新货币体系欧洲汇率体系(ERM),这是欧元的前身。
欧洲汇率体系使西欧各国的货币不再盯住黄金或美元,而是相互盯住;以德国马克为核心,每一种货币只允许在一定的汇率范围内浮动,一旦超出了规定的汇率浮动范围,各成员国的中央银行就有责任通过买卖本国货币进行市场干预,使该国货币汇率稳定到规定的范围之内;在规定的汇率浮动范围内,成员国的货币可以相对于其他成员国的货币进行浮动。
这种欧洲共同体内的以德国马克为中心货币的欧洲汇率体系,实际上就相当于当今以美元为中心货币的国际金融体系,附属货币与中心货币的汇率有其名不副实的矛盾。国际炒家索罗斯就认为英国犯了一个决定性的错误。
早在英国加入欧洲汇率体系之前,英镑与德国马克的汇率已稳定在1英镑兑换2 95马克的汇率水平。但当时英国经济衰退,以维持如此高的汇率作为条件加入欧洲汇率体系,对英国来说,其代价是极其昂贵的:一方面,将导致英国对德国的依赖,不能为解决自己的经济问题而大胆行事。例如,不能独自决定提高或降低利率,为保护本国经济利益而促使本国货币贬值;另一方面,英国中央银行是否有足够的能力维持其高汇率也值得怀疑。
特别是在1992年2月7日,欧盟12个成员国签订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这一条约使一些欧洲货币如英镑、意大利里拉等显然被高估了,这些国家的中央银行将面临巨大的降息或贬值压力,它们能和经济实力雄厚的德国在有关经济政策方面保持协调一致吗?一旦这些国家市场发生动荡,它们无力抵御时,作为核心国的德国会牺牲自己的国家利益来帮助这些国家吗?
索罗斯早在《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订之时就预见到,欧洲汇率体系将会由于各国的经济实力以及各自的国家利益而很难保持协调一致。一旦构成欧洲汇率体系的一些链条出现松动,像他这样的投机者便会乘虚而入,对这些松动的链条发起进攻。当这些投机资本出手的时候,就会使汇率摇摆不定,最终,只要德国马克坚持不贬值,强弱货币的利率套利就会比市场容量大得多,直到整个体制被摧毁。
果然,在《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订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一些欧洲国家便很难协调各自的经济政策。当英国经济长期不景气,正陷于重重困难的情况下,英国不可能维持当时的高利率的政策,要想刺激本国经济发展,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降低利率。但假如德国的利率不下调,英国单方面下调利率,将会导致资金外流,削弱英镑,最终迫使英镑退出欧洲汇率体系。
此时此刻,索罗斯及其他一些投机者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却在不断扩大美元头寸的规模,为狙击英镑作准备。
随着时间的推移,英国政府维持高利率的经济政策受到越来越大的压力,它请求德国联邦银行降低利率,但德国联邦银行却担心降息会导致国内的通货膨胀并有可能引发经济崩溃,拒绝了英国政府降息的请求。
英国经济日益衰退,英国政府需要贬值英镑,刺激出口。但英国政府却受到欧洲汇率体系的限制,必须勉力维持英镑对马克的汇价。英国政府的高利率政策受到许多金融专家的质疑,国内的商界领袖也强烈要求降低利率。
1992年夏季,英国的首相梅杰和财政大臣虽然在各种公开场合一再重申坚持现有政策不变,英国有能力将英镑留在欧洲汇率体系内,但索罗斯却深信英国不能保住它在欧洲汇率体系中的地位,英国政府只是虚张声势罢了。
外汇市场上英镑对马克的比价在不断地下跌,从2 95跌至2 85,又从2 85跌至2 7964。英
1926年博弈英镑(7)
国政府为了防止投机者使英镑对马克的比价低于欧洲汇率体系中所规定的下限2 7780,下令英格兰银行购入33亿英镑来干预市场。但政府的干预并未产生好的预期,这使得索罗斯更加坚信自己以前的判断,他决定在危机凸现时出击。
1992年9月,投机者开始进攻欧洲汇率体系中那些疲软的货币,其中包括英镑、意大利里拉等。索罗斯及一些长期进行套汇经营的共同基金和跨国公司在市场上抛售疲软的欧洲货币,使得这些国家的中央银行不得不拆借巨资来支持各自的货币价值。
英国政府计划从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借入资金用来阻止英镑继续贬值,但这犹如杯水车薪。仅索罗斯一人在这场与英国政府的较量中就动用了100亿美元。索罗斯在这场豪赌中抛售了70亿美元的英镑,购入60亿美元坚挺的货币马克;同时,索罗斯考虑到一个国家货币的贬值(升值)通常会导致该国股市的上涨(下跌),又购入价值5亿美元的英国股票,并卖出德国股票。
如果只是索罗斯一个人与英国较量,英国政府也许还有一丝希望,但世界许多投机者的参与使这较量的双方力量悬殊,注定了英国政府的失败。
索罗斯是这场赌局最大的赌徒。下完赌注,索罗斯开始等待。1992年9月中旬,危机终于爆发。市场上到处流传着意大利里拉即将贬值的谣言,里拉的抛盘大量涌出。9月13日,意大利里拉贬值7%,虽然仍在欧洲汇率体系限定的浮动范围内,但情况看起来却很悲观。这使索罗斯有充足的理由相信欧洲汇率体系的一些成员国最终将不会允许欧洲汇率体系来决定本国货币的价值,这些国家将退出欧洲汇率体系。
1992年9月15日,索罗斯决定在外汇市场上大量抛售英镑。英镑对马克的比价一路下跌至1 2 80,虽有消息说英格兰银行购入30亿英镑,但仍未能挡住英镑的跌势。到傍晚收市时,英镑对马克的比价差不多已跌至欧洲汇率体系规定的下限。英镑已处于退出欧洲汇率体系的边缘。
英国财政大臣采取了各种措施来应付这场危机。首先,他再一次请求德国降低利率,但德国再一次拒绝了;无奈,他请求首相将本国利率上调2%~12%,希望通过高利率来吸引货币的回流。一天之中,英格兰银行两次提高利率,利率已高达15%,但仍收效甚微,英镑的汇率还是未能站在兑2 778马克的最低限上。
在这场捍卫英镑的行动中,英国政府动用了价值269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但最终还是遭受惨败,被迫退出欧洲汇率体系。英国人把1992年9月15日退出欧洲汇率体系的日子称作黑色星期三 。
索罗斯却是这场袭击英镑行动中最大的赢家。英镑空头交易中获利已接近10亿美元,在英国、法国和德国的利率期货上的多头和意大利里拉上的空头交易使他的总利润高达20亿美元。在这一年,索罗斯的基金财富增长了67 5%。
索罗斯也因此被《经济学家》杂志称为 打垮了英格兰银行的人 。
索罗斯成功狙击英镑,是现代国家货币战争的缩微版。也正是索罗斯所代表的国际投机资本,在全球外汇市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不见硝烟的战争,1997年东南亚的金融危机就是这次欧洲汇率体系内货币战争的翻版。
前面讲过,美元是催生大量国际投机资本的始作俑者,国际游资的全球出击正是以美元作为武器。
传统政治经济学理论认识到了逐利资本的剥削本质和由此而生的资本泡沫带来的金融危机的必然结果,但却未能揭示一国货币如美元,如何能掠夺别国财富甚至控制别国货币和经济。
美元博弈英镑,用的是黄金,而索罗斯等国际游资1992年成功狙击英镑,用的却是美元。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和解体成了美元刀这一人类前所未见的货币武器的磨刀石。


1945年美元霸权(1)
刀剑出鞘
布雷顿国际货币体系,就是美元纸的试金石和美元刀的磨刀石,金融化和帝国化的美国从此以这虚拟之物呼风唤雨,开始了美元霸权下的全球殖民运动,日元就是继英镑后美元刀的下一个祭品。
风动耶,幡动耶,心静风幡俱不动;
山无尽,水无尽,觉来山水本来无。
题记
一、1929年大萧条:击鼓传花与 庞氏骗局
历次金融危机都是投机泡沫被挤破的过程,区别只在于泡沫大小、挤破的方式、危机的表现形式和后果不同而已。而发生危机的根源是通货膨胀,最后解决危机的还是钱。再具体一点就是,妄图钱生钱的通货膨胀是危机的根源。
要是危机发生前的经济体没有踩好刹车,或者根本就没有刹车机制,危机发生后的解决方式不够完美(如刹车过猛),金融危机就会影响到实体经济,最后演变为经济危机。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一国发生经济危机,就有可能演变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
以上就是笔者看待过去和现在以及将来肯定要发生的各种危机的基本观点只要有逐利的货币资本存在,以后还会发生周期性的金融危机,这不需要预测。为什么说通货膨胀是危机的根源呢?
假设经济体与社会财富对应的货币供应量是100吨黄金,而政府却发行了120吨黄金的货币 这就是通货膨胀,最先拿到货币的人拿者新钱购买了商品和劳务,首先获益。新钱接着会在经济体内散播而抬高物价,稀释了每一元钱的购买力。但是这种稀释需要时间,在这个时间差里,几家欢乐几家愁。处在经济体偏远地带的人收入还没有增加,就尝到了物价上涨的苦果,而处在上游或者金字塔顶的人,就会相对获益。
发行货币的政府当然是最大的获益者,通货膨胀可以稀释其税收债务清偿的成本,是变相加税,而且代表国家利益的银行会因通货膨胀获益。例如,吸收的居民存款是要连本带利按时缴还的,如果因投资失利银行赔了钱,到时还要还储户的钱(钱不是银行的,是借来的,银行只是个管钱的仓库),就赔得更多了,但是因通货膨胀就可以减轻银行的不良放贷的损失。
这就是经济学家所说的 银行具有天生的通货膨胀偏好 。
一国发行的货币是这样,全球发行的美元也是这样。中国在前几年美元的贬值过程中买什么,什么就大涨,而且是50%甚至更高的涨幅,而美国人却拿着新发的美元(新钱)到中国来收割实体资产,就是这种情形的真实写照,更是美国金融殖民过程的写照。
著名经济学家莫瑞·罗斯巴得形象地称,通货膨胀好比是赛跑,看谁最先拿到新钱。
幸运的是,通货膨胀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因为到最后人们会对货币购买力的持续缩水而觉醒。
莫瑞继续描述道:
刚开始物价上涨时,人们会想,这不是正常现象,一定是某种紧急情况下的产物,那我就晚点买,等物价回落再说。在通货膨胀的第一阶段,这是一般人的态度,这种想法使物价上涨趋缓,但其中隐藏着会进一步通货膨胀的事实,因为人们持币待购,货币需求因此还会增加。但随着通货膨胀的进行,人们开始领悟到价格因不断通货膨胀而不断攀升,这时人们会说:虽然价格很贵,但我现在就要买了,再等下去的话,价格恐怕就进一步升高。结果物价上涨的比例要高于货币供给增加的比例。在这个时点上,政府往往被要求缓解因物价加速上涨而导致的货币短缺(商品价格高了,超出政府预计的流通量,所以货币短缺),结果使通货膨胀雪上加霜。不久,国家到了濒临崩溃的繁荣阶段。这时人们会说: 我现在一定要买点东西只要能甩掉手中不断贬值的货币,管它买什么都行。货币供给冲上天,需求跌落谷底,物价连创新高,生产量急剧下降,人们花更多时间设法把钱脱手。货币制度几近崩溃。只要有办法,经济体将转向他种货币其他金属、外国通货,如果这只是一国之内的通货膨胀的话甚至回到以物易


1945年美元霸权(2)
物的状况。通货膨胀冲击下的货币制度已然垮台
这种恶性通货膨胀的状况在历史上并不陌生,法国大革命的 交付券 、美国革命时期的 大陆币 、旧中国蒋介石政府的金圆券,还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其他一些国家的货币经历的都是如此的通胀。
这也是为什么一国货币政策最基本的任务就是稳定物价,其本质就是抑制通货膨胀。而货币的信用本质决定货币正是通货膨胀的元凶,最后解决通货膨胀的办法还是用钱。这就相当于货币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所以,今天美国发生了金融危机,以后还会继续发生金融危机是一点也不奇怪的。这并不需要经济学家的预测,更不需要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专业智慧。
货币贬值就是这样一步一个环节传递,最后的一步就是货币自己自食苦果而崩溃。这个过程,就有点像我们谁都玩过的中国古老游戏击鼓传花,鼓声戛然而止的最后一个接棒人就要受到惩罚。
说了这么多,这和美国1929年经济大崩溃有什么关系呢?有关系。
1929年大崩溃的前夜,就是击鼓传花的投机游戏盛行的时期,2008年金融危机重新变为热点的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庞氏骗局,就是在那次的股市和房地产投机盛宴中横空出世的。
庞氏骗局源自于一个名叫查尔斯·庞齐(CharlesPonzi)的意大利人,发现快速赚钱的方法就是钱生钱,现代语叫金融。于是,从1919年起,庞氏设计了一个投资计划,向美国大众兜售。投资计划说起来很简单,就是投资一种欧洲的某种邮政票据,再卖给美国,便可以获得高额回报。庞齐故意把这个计划弄得非常复杂,国家之间由于政策、汇率等因素,让普通人根本搞不清楚。他宣称,所有的投资,在45天之内都可以获得50%的回报。而且,他还给人们眼见为实的证据:最初的一批 投资者 的确在规定时间内拿到了庞氏所承诺的回报。于是,后面的 投资者 大量跟进。
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差不多有4万名波士顿市民,傻子一样变成庞齐赚钱计划的投资者,而且大部分是怀抱发财梦想的穷人,庞氏共收到约1500万美元的投资。1920年8月,庞齐破产了。他所收到的钱,按照他的许诺,可以购买几亿张欧洲邮政票据,事实上,他只买过两张。
庞氏留下的遗产是 庞氏骗局 这个专门名词,意指用后来的 投资者 的钱,给前面的投资者以回报的集资骗局。这就是中国古老的击鼓传花游戏的美国版。理论上讲,只要永远有接棒的人,这种资金链不会断裂的话,这场游戏确实会无限期进行下去,庞氏就不会破产,在某一个时间点,他还能拥有巨额财富。就如同物理学说中的熵一样,其财富过程是一个动态的混沌状态。
自庞氏以后,不到100年的时间里,各种各样的 庞氏骗局 在世界各地层出不穷。大家熟悉的中国的 老鼠会、传销、万亩造林、非法集资等,都是庞氏骗局 的翻版。
在庞氏投机盛行下的极不平衡的繁荣,其实孕育着极不平常的危机。美元战胜英镑后的1927年,德国工业危机已经开始形成。由于沉重的债务和赔款偿付,德国国内市场狭小,巨大的新增生产能力必须在高速出口增长中实现。然而,美、英、法等国既要德国的赔款,又拒绝进口德国的工业品,使德国的巨额投资利润无法实现。
1929年3月,英国裴熹爵士就在全国贸易会议上发出警告说:由于世界上有不少国家的政府采取贸易限制政策,以致债务国无法还债,我们正面临着这种危机。我们现已无法阻止一次金融崩溃,因为那些贷款国家的钱收不回来。
当投资人大量抽回对德国的投资转而投资于美国疯狂的金融市场时,德国经济立马全面崩溃。于是美国银行在德国的贷款回收无望。
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市暴跌。从那时起至1932年,纽约股票价格跌掉1/6以上,全美证券贬值总计840


1945年美元霸权(3)
亿美元。纽约股市暴跌后,美国经济陷入危机。
英国在德国也有大量投资,英国证券市场应声倒地,英国经济陷入危机。法国经济的独立性相对高一些,但也摆脱不了对国际市场的依赖,而且此前法国经济本身的也早已出现投资过热,到1930年,法国终于陷入危机。这样,一场席卷全球的大萧条拉开了序幕。
美国是债务繁荣的受益者,也是债务链断裂的最大受害者。从1929年到1933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从2036亿美元降为1415亿美元(按1958年价格计算),降幅高达30%。工商企业倒闭86500多家,工业生产下降55 6%,进出口贸易锐减77 6%,企业利润从100亿美元下降至10亿美元。
危机最严重时,美国主要工业企业基本停止运行。汽车工业开工率仅为5%,钢铁工业为15%。农业也惨遭劫难,谷物价格下降2/3,农业货币总收入由1929年的113亿美元减少为47 4亿美元,失业率(不含半失业者)高达25%。
银行系统首当其冲,破产数高达10500家,占全部银行的49%。黄金外流,存款被挤兑,到1933年3月时整个银行系统陷入瘫痪。1933年以后,美国经济进入长时间的所谓特种萧条时期。
美国在世界工业总产量中的比重从1929年的48 5%下降到1938年的32 2%,低于1913年时的36%。美国所拥有的巨额战债化为乌有,外国投资大量抽回。1938年,美国国外投资存量减少为115亿美元,比1929年减少1/3。美国的国际贸易地位也急剧下降 1929 1938年,美国的进口份额由12 2%降至8 1%,出口由15 6%降至13 4%。
正如现任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所阐述的, 1930 1933年,金融系统全面崩溃,市场信用创造和信息收集效率急剧下降,真实融资成本大幅上升,获得贷款极其困难,信贷紧缩将经济下滑转变成大萧条,即金融危机信用成本上升 真实产出持续下降 的生产链,始于股灾的大萧条,迅速蔓延到实体经济领域。
通货膨胀正是这场危机的根源。1923 1929年,美国的贷款业务增长了37%,有价证券的发行增加了1 5倍,股票价格上涨了2倍,而在此期间,工业生产却只增长了18%。因此,经济危机一旦爆发,货币信用突然紧缩,便导致货币信用危机接踵而至。
美联储紧缩政策由于刹车过猛则成为又一诱因。
1929年8月9日,美联储根据宏观经济过热情况,将利息提高到6%,将证券交易商的利率由5%提高到20%,导致了资金匮乏,使当时投机商们顷刻间陷入了资金短缺状态,只好逃出股市。由于此举也引领其他投资机构跟随,股市流动性顿时陷入紧缺状态,失去了支撑。而前期出逃的示范效果,股民对股市升值预期也发生180度转变,出现股市抛售风潮。
然而,错误的政策更是加重危机的关键因素。1930年为挽救因股市崩盘造成的大失业,美国国会通过 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 (Smoot-HawleyTariffAct),筑起史上最高的关税贸易壁垒,造成银行业更大的衰退。再加上1931年联储局加息,把利率从1 5%提高到3 5%,并警告银行不该大量自贴现窗口借款,债券市场也随之崩盘。后来联储局虽然将利率降为1%,并维持十多年的低利率,但经济仍然萎靡不振,形成流动性陷阱的恶果。
英国的危机相对缓和一些。从1929年的最高点到1932年的最低点,英国工业生产仅下降了32%,远低于美国,但主要工业部门也受严重冲击。
但是,上帝总是惠顾美国。大崩溃持续到30年代末,当美国人依然看不到经济曙光的时候,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美国坐山观虎斗,最后四两拨千斤,又重新夺回失去的国际市场份额,并再度称雄世界。而且,依靠战后新的国际货币体制,


1945年美元霸权(4)
开始了战后最大的全球经济殖民地运动。
二、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霸权的确立
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29 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衰退之后,国际金本位制已经退出历史舞台。各个货币集团的建立和各国外汇管理的加强,使国际金融位置更加不稳定,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障碍。因此,建立一个统一的国际货币制度,改变国际金融领域的动荡局面,已成为国际社会的迫切任务。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英美两国政府的战略家们出于本国利益的考虑,开始构思和设计战后国际货币体系,分别提出了 凯恩斯计划 和怀特计划。
以美国财政部官员名字命名的 怀特计划 是在1943年4月提出的,全称为 联合国外汇稳定方案 。怀特计划反映了美国的经济力量日益强盛,从而试图操纵和控制世界财富,获得国际金融领域的统治地位的野心。对此,尚有相当经济实力的英国当然不甘示弱。
为了分享国际金融的领导权,英国于 怀特计划 发表的同时抛出了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的凯恩斯计划,试图说服同盟国共同建立并发行一种新的国际货币,叫本柯尔,作为国际清算单位,说白了就是阻止在世界贸易和货币中建立起以美国自己发行的美元为中心的体系。
经过长期的讨价还价,英美两国终于达成协议。1944年7月,在美国的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了有44国参加的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会议通过了以怀特计划为基础制定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宣告了战后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其核心内容是,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国际间就货币事务进行共同商议,为成员国的短期国际收支逆差提供信贷支持;成立世界银行,这是一个由多个国家金融机构组成的银行集体,靠提供中长期信贷来促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破坏的国家的重建。具体货币政策是:
美元与黄金挂钩,成员国货币和美元挂钩,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
取消经常账户交易的外汇管制等。
美国作为储备货币发行国的基本责任有两点:美联储保证美元按照官价兑换黄金,维持协定成员国对美元的信心;提供足够的美元作为国际清偿手段。
可见,布雷顿森林体系实质上还是20世纪20年代的金汇本位制,只不过以粗糙的手法用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关键通货,这时1美元相当于1/35盎司黄金,即外国政府可以以35美元兑1盎司黄金的比例兑换黄金。美元与黄金挂钩,且可以自由兑换是该体系的基石。
可以说,该体系的建立,标志着美元彻底打败英镑,英镑从此沦落为美元的附属货币。但是,百年前美元博弈英镑的历史,美国很清楚接下来会发生什么,那就是贸易盈余国家将对美国黄金的挤兑,迟早会造成美国黄金的流失。
战后美国拥有大量黄金储备(约250亿美元,1949年),因此应付兑换黄金的要求还很富裕。该体系得以运行了20多年。
这样一来,由于美元是主要的储备资产,享有纸黄金之称,美国可以印刷美元直接对外投资,购买外国企业,或利用弥补国际收支逆差,美国货币金融当局的一举一动都将波及整个世界金融领域,从而导致世界金融体系的不稳定。美元享有的特殊地位导致美国货币政策对各国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但是,以美元作为主要的储备资产,必然给国际储备带来难以克服的矛盾。
战后,由于世界黄金储量的限制以及黄金生产的停滞,美元在国际储备总额中的比重显著增加,而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发展要求国际储备相应扩大。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各国储备的增长需要仰仗美国国际收支持续出现逆差,才能保证国际市场上有美元不管是以欧洲美元还是石油美元形式(因为如果顺差,美国的美元又转回美国了)。但是收支逆差又必然影响美元含金量,引起美元信用危机。另一方面,如果


1945年美元霸权(5)
美国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稳定美元,则又会断绝国际储备的美元来源,导致国际清偿能力的不足。
这是一个不可克服的矛盾,是美元两难,此即 特里芬之谜 。
但是,美国政府清楚,即使这样,着急的不会是美国,而是对美国有逆差和顺差的其他国家。逆差国家因为入不敷出,那就只能借债过日子,自然着急。借吧,就承受巨大的利息和国内主权经济被侵蚀的风险,20世纪60年代的拉丁美洲国家的债务危机就是这样过多举债惹得祸。不借,就要忍受国内经济的缓慢发展或者扩大主权货币供应带来的通货膨胀之苦。俄罗斯就是在1998年的卢布危机中先借款后来却拒绝了美元贷款而导致卢布崩溃。这正是国际收支逆差国家的两难。
顺差国家呢?因为美元这种纸黄金的盈余,一方面要增加发行与美元等值的本国货币,使主权信贷受制于美元和美国,另一方面要忍受美元贬值导致美元储备缩水,而美元贬值同时还会降低美国产品价格而导致本国产品出口与美国的竞争力不足。
同时,汇率机制却有反弹性,导致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失灵。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过分强调汇率的稳定,各国不能利用汇率的变动来达到调节国际收支平衡的目的,而只能消极地实行外汇管制,或放弃稳定国内经济的政策目标。前者必然阻碍贸易的发展,后者则违反了稳定和发展本国经济的原则,这两者都是不可取的。可见,缺乏弹性的汇率机制不利于各国经济的稳定发展。
而美国则收放自如,通过对美元的货币政策的利用达到了美国利益最大化。
正是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系,成就了美元的国际货币垄断地位,为美国战后一系列政治、军事、经济等国家战略奠定了经济基础;也使美元刀这把利器锻造成型。
实际上,美国在战后的政策目标正是尽可能长久地维持国际收支赤字,一直持续通货膨胀,即发行大量美元,膨胀信用。到了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国的通货膨胀逐渐扭转了国际贸易形势,美国贸易持续逆差。而欧洲和日本的生产力上扬,持续顺差。美国逆差得以让美国有借口压迫欧洲和日本采取货币升值政策;根据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游戏规则,这些国家的顺差美元就是外汇储备,而这些储备的增加还必须膨胀本国的货币和信用。
正如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赫德森所言:
除非其他国家真正画定底线并停止吸纳过剩美元,否则谁知道美国以借贷买入进口品甚至公司的能力能够持续多久?美国人明白,只有发生世界性货币危机,才能结束免费搭车的现象。显然,在外国的经济生活中,外贸和外资越是重要,越意味着世界性危机对它们的打击比对美国更大。因而,1972年至1973年,随着美元泛滥的加剧,触发一场世界货币危机的威胁,成为美国挥舞的恐吓世界的大棒。
这一时期,还有一件事必须提到,就是1949年4月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的成立和同年8月英美在德国占领区内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即西德),相应地,苏联则成立东德,这是冷战格局形成的重要标志。
北约的成立和顺理成章的美国在欧洲驻军,使 欧洲美元 成为现实,与后面讲到的石油美元一样,这对美元控制欧洲的军事和经济具有极大的战略意义。
在20世纪60年代,还出现了另外两件重要的事,一是美国政府一手炮制的,与苏联展开的以氢弹为主的核子军备竞赛,和以升太空登月球为主的太空军备竞赛,并使美国和苏联的冲突以古巴导弹危机达到高潮,最终以美国的美元战略拖垮了苏联,赢得了冷战。这将在本书第七章讲述。
另一件事就是美国开始介入越南战争为核心的印度支那冲突。越战使美国政府和国际收支双赤字空前膨胀,黄金急剧流向欧洲,成为压垮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最后一根稻草。
到了20世纪60年代后期,欧洲加速囤积了至少800亿美元(即 欧洲美元),这将会买空美国所有的黄金储备。和当年击垮英镑一样,美


1945年美元霸权(6)
元面临着与欧洲货币的大决战。
三、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美国金融资本主义的兴起
战后,美国的经济实力空前增强,1949年美国拥有世界黄金储备的71 2%,达到250亿美元。但是饱受战争创伤的西欧、日本为发展经济需要大量美元,但又无法通过商品和劳务输出来满足,从而形成了普遍的美元荒。
于是美国采取对其双赤字的善意忽视政策,大量增发美元。加上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发动侵朝战争,国际收支由顺差转为逆差,全世界的美元多起来了。
但是逆差导致黄金储备开始流失。1960年,美国的黄金储备下降到178亿美元。与此同时,西欧和日本的经济已经恢复,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出口大幅度增长,国际收支由逆差转为顺差,同年10月,国际金融市场上掀起了抛售美元抢购黄金的风潮,伦敦金融市场的金价暴涨到41 5美元每盎司,高出黄金官价的18 5%。第一次美元信用危机爆发了。
美元危机的爆发严重动摇了美元的国际信誉。为了挽救美元的颓势,美国与有关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维持黄金官价和美元汇率的措施,包括 君子协定、巴塞尔协定 、 黄金总库 以及组成 十国集团 签订 借款总安排等等,目的在于当汇率波动时,运用各国力量共同干预外汇市场。
但是,这些措施虽可见效一时,却不能使局势从此稳定,这主要是基于两个原因:一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不断加强,美国的经济实力地位仍在下降;二是美国用以弥补其国际收支逆差的美元数字越来越大,1950 1972年的23年间,美国国际收支逆差累计额达886亿美元,其中绝大部分是用美元偿付的,这就造成了美元泛滥的局面。
这期间还发生了一件美国人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就是石油输出国组织即欧佩克(OPEC)的成立。
美国于1961年发动的长达14年的旷日持久的越南战争把美国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远东,无力再腾出更多的精力去控制中东,使得由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和委内瑞拉五国联合起来成立的石油输出国组织,进一步发展成包括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一些主要石油生产国的国际性石油组织,进而逐渐掌握了国际油价的主导权。OPEC从而成为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一股重要力量。但是石油输出国在美元战略的威慑下,其石油净收入和新兴经济体的贸易盈余一样,沦为给美国输血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是后者是贸易美元,前者是石油美元。这是后话,在美元的石油战略中专有讲解。
越战的失败不仅使人们对美国失去了信心,对美元也失去了信心,引发了空前的美元信任危机,史称 第二次美元危机 。
国际汇率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美元抛售,这些美元反过来在欧洲的黄金自由市场上买进黄金。虽然美国在1934年就立法禁止美国民众在世界各地持有黄金,而欧洲却在当时给美国人留下了一个陷阱:金币和金块不能用作货币,但是可以持有。伦敦和苏黎世黄金自由市场黄金就是世界最大的市场。要维持35美元等于1盎司黄金的价位,美国就得被迫用已经越来越少的黄金储备买回别国抛售的美元。
为了消除黄金自由市场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冲击,美国在该体系崩溃前的1968年3月还实行了一段时间黄金双轨制,即自由市场黄金价格自由化,美国没有义务在自由市场维持在35美元兑1盎司的价位,而政府间的黄金兑换拥有维持在1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各国政府承诺不在市场上抛售黄金以获取差价。
这个双轨制竟然得到外国政府的 一致同意 ,为两年后美国彻底让美元与黄金脱钩奠定了基础。
从这点可以看出,美国政府的政治外交和军事手段之高超,也反映了欧洲各国从来就缺乏对抗美元垄断地位的统一的国家意志。
同时,美国还大力推行一种新的世界纸币准备金,这就是在2009年成为中国焦点的


1945年美元霸权(7)
特别提款权(SpecialDrawingRight,SDR),希望最终完全用美元替代黄金,由世界银行发行,充当新的世界纸币,为美元未来控制全球经济埋下了伏笔。
黄金双轨制往后的事情大家都很清楚,正如当年法国威胁英国,要拿英镑兑换黄金一样,当欧洲各国终于威胁要将膨胀的美元盈余兑换成黄金时,尼克松政府于1971年单方面撕毁协议,彻底取消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于是美元成为没有黄金依托的法定货币和世界货币。
4个月后,世界主要经济体签订了《史密森协议》,其内容是世界各国再次承诺维持固定汇率,与美元挂钩,但是美元小幅贬值到38美元兑1盎司黄金。这似乎是新的国际货币体系,但是由于不能兑换黄金,不到一年,该协议就分崩离析了。
至此,全球经济出现货币竞相贬值、外汇管制、贸易争端、经济大战的混乱局面。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是美国金融战略的一部分,解体后的美国仍是世界金融中心,当时贬值的美元给美国出口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现实收益;没有黄金紧箍咒的约束,美元成就了世界货币霸权,美国开始了以美元为武器的全球经济殖民地运动。
从这时起, 美元经济学 成了美国政府和华尔街的金融大鳄们秘不外传的战争教科书,直到最近10年来,才陆续被各国政府所认识、了解并有所反制。
传统经济学认为,个人财富是由他外在的财物中能用货币衡量的实物构成的。国家的财富狭义地说也是由个人财富构成的(广义的国家财富是由物质财富比如土地、河流及海洋等,以及非物质财富比如国家组织,甚至文字等)。生产的目的是获取物质(财富),而生产是由土地、劳动和资本三要素构成的。资本当然包括金融资本它使生产更容易、效率更高。
但是金融资本本身不是财物,更不是财富,虽然它往往表现为财富的货币形式。金融资本只是润滑剂,是为物质生产的要素之一,是为物质生产服务的。这是经济学原理之一。
但是美国的战略家们 科学地发展 了这一理论,把失去黄金物质支撑的美元,转换成了另外一种 经济形式 ,姑且称为虚拟经济。这种虚拟经济反过来反制着实体经济。这是教科书上找不到答案的现象。亚当·斯密、李嘉图或凯恩斯如果在世,也许会为我们解答。
而这一切全是因为美元是国际货币,是全世界必须承认的通货。美元战略家们对于美元这一霸权工具的运用开始得心应手,美国从此进入了一个金融资本主义新时代 这也就是美国的 帝国化 和金融化。
帝国的生存必须依赖垄断。美元更须依赖垄断。美元发展历史就是垄断经济学的历史。
垄断是什么意思?垄断的英文Monopoly,其原意就是对某种公共物品(城市的或者国家的)限于某一私人使用。这个使用者,就叫垄断者。
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关键货币,而其发行只有美国政府控制,世界他国无权干涉(货币发行是一国主权),这不是垄断是什么?!经济学家认为,只有政府授权的垄断才能长期存在。那么美国和美元的垄断谁授权的?正是世界各国的政府。
正如美国经济学家廖子光先生指出的:
美元霸权导致全球金融处于一种恐怖平衡状态,任何实质性的变革都可能招致全球金融和经济体彻底崩溃。正是害怕彻底崩溃,全球经济体的上层国家如欧洲和日本,虽然已经感受到美元霸权对全球经济平衡持续发展的危害,但是却不敢提出任何具有实质性改革内容的替代方案动摇美元霸权。世界金融体系就日益混乱而脆弱,危机四伏。
这种明显服软的 国家意志 ,在接下来的逼迫欧洲和日本货币升值的战斗中暴露无遗。
四、1973年美元横扫欧洲货币与日元
美国曾经是一个量入为出的好政府,是以家庭财政模式为主的经济模式,为自食其力,平衡自己的预算。事实上,当1958年美国国际收支第一次出现33


1945年美元霸权(8)
5亿美元的逆差时,当时的艾森豪威尔总统还向美国人道了歉。
而15年后的1973年,美国的财政赤字是当年的10多倍,1975年财政赤字高达532亿美元,是二战后赤字最高年份1968年(当时正值越战高峰)的两倍多。按照艾森豪威尔总统的思维逻辑,尼克松总统还不自动下台?后来,尼克松确实提前下台了,可不是因为赤字,而是因为水门事件。但是尼克松却正是推动美国赤字政策的幕后推手。
为什么?因为美元贬值推动的赤字政策是美元战略的重要部分,美国国际收支逆差是有利于美国利益最大化的。
当时,战后西德和日本由于生产力强大,比如,1955年之后的18年里,日本经济保持了年均10%以上的高速发展。而美国反对全球共产主义恐怖而要投入大量兵力。因此,在与这些传统强国拼实力的时候,美国看不到胜利的希望。因此,美元需要美元贬值获取垄断利润,并延缓对手发展。对此,迈克尔·赫德森在其《金融帝国》中有深刻的描述:
发行美元的战略家认识到,由于美国国际收支赤字而投放的过剩美元正被兑换成马克和日元,从而抬高一种接一种的货币价格(也就是输出了通货膨胀,笔者注)。这种金融波动可能导致贸易协定失效,因为对于外国政府来说,使本国货币与贸易体系脱钩,并安排实物贸易来保护变动的货币关系,甚至实施关税和出口补贴浮动,是阻止美国通过美元贬值获益的唯一方法。(但是)美国战略家对欧洲和亚洲将会采取这些措施表示怀疑。他们的怀疑证明是对的。国外经济体最终选择了支持美元,而不愿意冒因美国采取行动而导致货币无序状态的风险。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前的1967年,美国尼克松政府就意识到,外国政府无力实施有意义的报复,也无法完全断绝与美国及美元本位的联系。两位银行经济学家美国银行的鲁道夫·皮特森(RudolphPeterson)和大通曼哈顿银行的约翰·迪瓦尔(JohnDeaver,芝加哥货币主义学派米尔顿·弗里德曼的门徒之一)径直建议,如果欧洲威胁要将其不需要的美元兑现为美国黄金,美国应该断然中止黄金销售,切断美元与黄金的联系并使美元下跌,从而阻止其他国家倾销美元。
迪瓦尔博士认为:
如果美国财政部开始自行随意地买卖美元,外国中央银行将面临一个严重的两难境地。由于它们持有的美元不能自由兑换为黄金,它们就不得不决定如何处理其拥有的美元,以及如何处理本国商业银行为兑换本国货币而提交的美元。但这是一个令人最不愉快的选择。一方面,如果它们允许美元贬值,美国出口品价格相对于它们国内产品价格就会下降。进言之,这会使美国出口品在第三方市场更具竞争力。大多数出口商和海外商人极力反对这个解决办法。另一方面,如果外国中央银行继续支持当前的美元汇率,这会使它们更加毫无疑问地捍卫美元本位如果毫不含糊地给外国一个明确信息,就是一旦发生危机,美国就会立即终止给予外国中央银行自由购买黄金的特权,那么,决定是否捍卫美元的重担就从美国的肩上转移至欧洲和其他国家中央银行的肩上。
这是一种赤裸裸的侵略言论,只不过从一银行家嘴里说出来而已,事实上,美国政府就是这么做的,一直到今天也是这样。
被尼克松称为 世界上最伟大的货币协议的《史密森协议》,从表面看,是允许美元小幅贬值,实质上是世界各国承认了美国的赤字政策。
该协议促使美国把所谓的善意忽视赤字政策转变为故意忽视政策;该协议迫使其他国家要么将其盈余贷给美国,为美国赤字融资;要么让美元贬值,从而对美国出口商而不是欧洲出口商更有利而美元贬值又使其美元盈余价值缩水。显而易见,美国的美元政策招招都是杀招、绝招。
正如戈登·特赛尔(GordonTether)在伦敦《金融时报》 银行家 专栏中所写


1945年美元霸权(9)
的:
尼克松政府的意图是运用分而治之的手段,通过经济压力来约束外部世界,正如它长期以来通过货币控制手段维持其地位一样。在近期的货币会议上,对于在必要情况下,合作设计支持美元的安排的提议,美国采取了拒绝的态度。总体上,美国对力挺美元缺乏任何坚定的承诺,这意味着华盛顿依然保留着完全的自由,可以允许甚至鼓励市场力量推动美元再一次贬值如果世界其他国家没有表明适当的意愿,来纵容美国寻求其他走向的欲望和野心的话。
因此,美元的霸权地位使美国处于极佳地位:美国不仅能够指使一国对抗另一国,还能够在其实施经济殖民计划时,向友好国家施恩,向不愿意合作的国家施压。因为这些国家若在汇率领域招致美国的歧视,美国就会利用美元武器迫使其货币升值,从而摧毁其出口竞争力,这是它们不愿意承受的这样做的代价是不言而喻的。
同时,由于美国是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美国利用《贸易法案》,对不同的国家实行不同的配额限制和关税壁垒,其中就有中国人熟悉的 301条款。显然,这将把美国摆上更有利的地位,能够惩罚任何反对它的国家。
有分析认为,美元之所以成其霸权,问题在于欧洲不能形成统一战线来对抗美国,特别是,德国已经取代英国,成为美国打入欧洲团结的楔子。在当时冷战状态下,一旦面对美国威胁要从欧洲撤军,西德就会妥协,以至于倾向于以美国的立场来看待事情。
德国分裂成西德和东德,苏联是出于冷战的世界霸权争夺战的需要,而美国,则利用美元的国际货币垄断的特殊地位,在与苏联的大国博弈中,充分显示出美国地缘政治战略的成熟和远见。
特赛尔先生在另一个专栏中写道:
美国政府的最重要目标是推动美元贬值达到相当的程度,以促成美国的出口远远大于进口,从而为无限制的美国海外投资提供机动的空间,这不是什么秘密。
这可能有利于美国的出口型企业,但对美国的消费者不利。毕竟,这种形势需要的美元持续贬值将增加美国国民不必要的生活成本但是,美国工业部门将有足够的外汇,来收购欧洲和亚洲最有利可图的和技术性的关键部门。实际上,这一直是过去三十年指引美国政策的目标,该政策在购买智利、英国和俄罗斯等国私有化的公共企业时达到顶峰。
正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美元与黄金脱钩,冷战形势下的战争威胁和欧洲驻军的存在,使得美国找到了一条其他国家尤其是苏联不可能有的新的战略核武器美元,得以形成了美国的金融霸权,为美国成为人类历史上唯一的超级帝国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
对于美国在1971前后几年的损人利己的美元政策,欧洲和日本都进行了有效反击。这在1973年逼迫马克和日元升值的战斗中一览无余。
当时,美国和日本之间的贸易关系,由于日本对美国日益增大的顺差,美日出现了1969年到1971年的纺织品贸易摩擦。当时美国威胁要实行进口配额和征收10%关税,并要求日本实行浮动汇率。但是日本仍然坚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此举是为了防止美元单方面贬值而把日本推向出口竞争的不利地位。
但随着1971年尼克松访问中国,形势大变,日本很快感受到了边缘化压力,就不得不放弃这一政策,顺应了美国的希望。尼克松访华事件,日本称为尼克松冲击,违背了日美同盟关系中 事先协商 的原则,让日本有被欺骗的感觉。
最后结局就是,日元升值,默认美元贬值,美国也取消了10%的附加税。这次纺织品贸易争端,是两国以后不断的贸易摩擦的开端。除了贸易摩擦以外,美国也对日本的资本自由化程度不够要求表示强烈不满。
这些现象也说明,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增强,两国的经济关系已经从从属转向竞争,日元成为美元的博弈对象,为1985年的美国逼迫日元升值埋下了伏笔。
同时,为了打击欧洲和制约中国,美国利
1945年美元霸权(10)
用了1969年中苏关系破裂的重大事件,又与苏联走到了一起,提供信贷、出口小麦、技术合作、油田开发等等这就是当时有名的,被后人认为是以亨利·基辛格所称的美苏共管来威胁欧洲和亚洲的做法。也就是说,美国和苏联要联合起来对付各自的卫星国。显然,美日联盟对抗苏联的意义比以前有所减弱,这让西欧感到了压力,与欧洲的农业产品谈判最终也以欧洲的让步而告终
这就是1973年货币战争的写照。恰如中国的三国演义:美国为魏,欧洲为蜀,日本为吴。三方各有天时、地利、人和,本来蜀国可以联吴抗曹,但被美国外争苏联和中国,内施分而治之,最终被各个击破。
最终在美国的政治外交和军事压迫下,对于美元贬值,各国均没有采取任何的贸易报复手段。在威胁从欧洲撤军时,西德政府不得不购买80多亿美元,支持对美元的汇率。法国也宣布力挺美元。日本在当年一年就投资34亿美元投资于美国国债,欧洲投资了136亿美元,其他地区投资5亿美元,以贸易盈余和美元储备为融资。同时,各国保持本国货币的高估,支持了贬值的美元。
至此,针对美元过度发行而贬值引发的,1973年史上规模最大一次全球抗议活动,因为缺乏协同作战和清晰的国家意志,最终以美元的胜利结束。
自那以后,因为害怕出现国际金融体系崩溃,欧洲、亚洲、欧佩克国家再也没有对美国的赤字政策和美元贬值进行过实质性对抗,也包括2008年的全球最大的金融危机。
值得一提的是,美元贬值导致当时的黄金价格高到每盎司100美元,但是美国却企图突然倾销其全部黄金储备到世界市场上去,妄图使黄金价格雪崩。
包括本书多次提到的货币学家弗里德曼就坚持,失去了流通货币功能的黄金将由于失去需求而跌至每盎司6美元。而21世纪的今天,黄金的价格已接近达到每盎司1000美元。
黄金作为通货,是人类数千年的财富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智慧结晶,黄金去货币化,是对全人类几千年的智慧的挑战,其结果当然是不言而喻的。
对美国而言,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形成美元纸黄金的垄断,然后与黄金脱钩形成美元等于黄金的霸权;如果再能让黄金非货币化,就能彻底消除其他国家以黄金储备作为武器对付美元。这是美国长期的美元战略思路。
这时,美元战略正式成形,一直贯穿于21世纪,而今天中国就面临着当年欧洲和日本的一样的命运。
可以这样说,1973年的美元危机,实际是美元贬值导致的西欧主要是德法两国,以及日本反抗美元霸权的最全面也是最后一次对抗。
当然,由于美元的过度发行,也引起美国国内急剧的通货膨胀,随后爆发了1973 1975年的全球经济危机,这是战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许多人却把它归因于1973年10月的爆发的石油危机。
依笔者看,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正是美国策动的,所谓经济危机后就会有一场战争,这是实现石油美元战略的第一步。战争使原油价格增长了近20倍,战争使石油美元化石油美元变成了可能。而且,其间对日益增长的美元外汇储备不断缩水深感愤怒的欧洲和日本,由于石油价格的暴涨,让能源匮乏的与美国竞争的这两大经济体,一下子觉得手中的美元其实不多,不得不乖乖地继续储存美元,以购进经济食粮石油。
于是,美元打败了黄金,控制了石油,控制了全球大部分的重要自然资源。美国提高政治、外交和军事等国家机器,与美元战略联合使用,开始了人类历史上第二次全球经济殖民运动。
毋庸置疑,石油危机对美国越战时和战后的国内经济无疑是雪上加霜。美国人经历了战后没有的加油排队和数年的通货膨胀,1974年产生了两位数的通货膨胀率,达到11%,美国经济遇到1929年大崩溃以来的最大衰退。
格林斯潘在其回忆录中说, 石油危机,严重地
1945年美元霸权(11)
伤害了美国的信心和自尊 。
但是衰退是获取更大利益必须付出的成本。而且,美国人清楚地看到,这种国内危机正通过美元这个媒介,传递到全世界经济体中。这是以前没有过的,是黄金美元化的新现象。
于是,石油价格的波动、汇率武器、美国国内的通货膨胀、经济波动如何传导,成了美元经济学的内容。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危机就是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的预演。
美国推行美元贬值和赤字财政的政策,并没有就此罢休。在接下来的1985年,逼近日本签署日元升值的广场协议,随后90年代初克林顿政府抄底日元,最终封杀企图国际化的日元,是美元发动的不对称战争的又一个里程碑,日元成为美元刀下的又一个牺牲品。


1985年 广场协议 (1)
小试锋芒猎杀日元
去黄金化后的各国货币博弈完全就是汇率之争了,美元是成为最主要的世界货币。任何与美元对抗的其他货币,都承担着巨大的风险,是一场不折不扣的不对称战争,根本没有胜利的可能。美元猎杀日元的过程其实就是日本如何金融战败的过程,没有任何悬念。
自净其心,有若光风寻月;
他山之石,厥惟益友明师。
题记
一、现代版三国演义与日本
中国古代先哲荀子从农业角度论述过天时、地利、人和的问题,三者并重,缺一不可。孟子的天时、地利、人和之说因为古典小说《三国演义》而广为人知。
书中提到,曹操得天时,孙权得地利,刘备得人和。实际上,稍作分析即可看出,魏蜀吴三方都是兼具天时、地利、人和,只不过各有侧重。魏蜀吴三国凭借天时、地利、人和各具特色的综合实力,形成了三足鼎立的竞争局面。然而到了三国后期,吴蜀两国最终还是失败了,他们败在失去 人和。
三国演义中决定各国命运的有三大战役,分别为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
官渡之战是袁(吴国)曹(魏国)两大强国之间的较量,是决定双方力量转变的战役。战争结果是袁绍仓皇带八百骑退回河北,曹军先后歼灭和坑杀袁军7万余人,官渡之战就这样以曹胜袁败而告结束。后曹操北征乌桓消灭袁绍之子,并在秦皇岛碣石山上写下《观沧海》的名句。
但是官渡之战打破了曹操 挟天子以令诸侯 的神威。
后来发生的赤壁之战大家都很熟悉,诸葛亮舌战群儒,成功地联吴抗曹,打败魏国,三国鼎立。后人苏东坡则留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名句。
夷陵之战则是真正的三国演义。吴蜀为争夺荆州大打出手,魏军坐山观虎斗,蜀军镇北将军黄权所部正在江北防御魏军。刘备败退后,黄权的归路为吴军所截断,不得已率众向曹魏投降。刘备败退白帝城后,吴将潘璋、徐盛等人都主张乘胜追击,扩大战果。陆逊顾忌曹魏方面乘机浑水摸鱼、袭击后方,遂停止追击,主动撤兵。次年四月,刘备亡故于白帝城。夷陵之战就这样结束了。
夷陵之战对于三国鼎立的局面有很大的影响。对蜀汉来说,则大损国力,基本上毁灭了当年诸葛亮隆中对策时制定的宏伟战略蓝图。对东吴来说,虽然打赢了战争,但是却进一步损害了吴、蜀关系;从战略上看,亦打破了孙刘两家联合抗曹的可能,给日后吴蜀两国的先后覆灭埋下了伏笔。
1973年美国就是挟美元以令诸侯,对欧洲和日本两大经济体进行美元贬值、欧币和日元升值的货币战争。其中,利用苏中分裂,拉拢苏联制欧,造成美苏共管的强大政治压力,为了避免边缘化和战争危险,欧洲作出了让步;同时拉拢中国反制苏联,中美接触也制约了日本。而日本,虽然熟知中国的三国演义,却没有能与欧洲联手抗衡美国,在真正的金融战争中败北。
在当时全球经济危机和中苏关系破裂的大环境下,美国重新排列美中苏三角关系,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最终取得了1973年的货币战争的全面胜利。美国非常善于利用危机谋取利益,包括战争、恐怖袭击、经济危机以及重大国际事件,其中也不排除美国自己制造危机、输出危机,2008年金融危机就是一例,这是后话。
对美国来说,到了20世纪80年代,用美元猎杀单打独斗的日元,自然就是不费吹灰之力了。
我们应该了解的倒是日本是如何成为三国中的一国,以至于美国对这个亚洲盟国大动干戈的呢?
从1931年开始,日本政府通过以《重要产业统制法》为首的一系列经济统制法令,把工、农、金、贸等领域控制起来;又在各个部门中强行组织卡特尔和托拉斯(垄断组织),把中小企业置于财阀的控制之下。然后对各垄断企业发出大批军事订单,从1931年到1936年,军事订单共达50亿日元之巨。在此期间,政府还投资10多亿元兴建、扩建和


1985年 广场协议 (2)
改组国营军事工业。国民经济军事化的最大受益者是新老财阀。
到1937年,八大老财阀(三井、三菱、住友、安田、大仓、浅野、川崎、古河)以及五大新财阀(日产、日氮、日曹、森、理研)拥有的资本达417亿日元,占全国公司总资本的27 2%。在接受军事订货的110家企业中,拥有实力的工厂几乎全是属于三井、三菱、住友、大仓、久原等少数财阀的。在经济垄断化的前提下,日本企业在国内市场保持垄断性高价,对外则实施低价倾销,以获得必要的外汇,购买战略资源和工业设备。
从1931年到1934年,日本出口额由11 5亿日元增至21 8亿日元。其中棉纺织品的输出,在1933年超过英国而居世界第一,震动了欧美各国。
二战结束后,美国的原本政策是利用美国统治的全部优势,为美国资本取得最有利的地位,迫使各国开放市场,接受价廉物美的美国货,摧毁德国、日本、英国、法国、意大利的经济,夺取这些国家对原殖民地的统治和影响,从而实现美国独霸西方世界的美梦。
美国以防止德、日再次侵略他国为名,制定了拆毁德国、日本军事工业的计划,从根本消灭这两个新兴工业强国的竞争能力。如果这一切都成为现实,则美国将成为新的世界工厂,而欧洲和日本将成为美国的原材料及初级产品加工地,那里的经济需求将无法增长,一个长达二十多年的繁荣期也就不可能出现。
但是,尼克松政府出于冷战战略的需要,对外经济政策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变化,变消灭竞争对手为扶植竞争对手,此即美国第13-2号法案。其主要措施有三:一是著名的马歇尔计划,支持欧洲重建;二是停止拆毁德国和日本的军事工业;三是允许日元、英镑、马克等货币贬值,如战后日元曾贬值到1美元兑360日元,从而减少美国货对各国市场的冲击,并使各国有能力对美出口。
为了把日本培养成对抗共产主义中国的堡垒,美国对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多方面的援助,提供了大量的外资、技术、订单,给予了日本优惠的贸易政策,支持日本加入了主要的国际经济组织。
此后,由于朝鲜战争爆发,日本又成为美国军火的前线供应商,发了一笔战争财。
1950年到1960年,仅美国累计向日本订货就高达600亿美元。此外,美国以盟国的保护伞自居,军费长期居高不下,也增加了美国产品的出口成本。这些措施从效果来看,美国采取了单方面自由贸易,而允许各国贸易保护的友好态度。
此后,欧洲和日本生产能力得以重建,内需扩大,给美国商品提供了更大的市场;欧洲和日本产品输出美国的数量不断增长。
由于1973年的第一次石油危机,美国发生了持续两年的经济危机,美国的支柱产业钢铁和汽车等部门的生产量下降一半以上,而两个部门正是日本和西德发展最迅速的部门。随后1978年,伊朗发生推翻巴列维王朝的革命后的第二次石油危机,石油价格由最初的1~2美元/桶经过两次中东战争飙升到近40美元/桶。
虽然石油暴涨使能源匮乏的日本经济发展受到极大的冲击。但日本的应对措施看来最得力。在萧条期间,日本企业减量经营,抑制企业规模的扩大,同时加强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生产能力数量扩大的投资占设备投资的比重1965年为57 5%,1971年为49%,1975年下降为24 3%,1978年更降为15 3%。经过技术改造,日本企业的生产成本大幅下降,其中人事费下降27 8%,金融费节约27%,库存费用节省8 9%,营业所和工厂关闭节减费用9 5%,其他费用23 9%。
以钢铁工业为例,连铸比从1973年的21 2%提高到1980年的60 7%。日本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下降到0 35~0 4之间,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平均为0 76。这样,日本既有效地抑制了生产过剩,同时又增强了企业的国


1985年 广场协议 (3)
际竞争力。
这两次石油危机和高油价,成就了日本的汽车工业。被当时的美国人成为玩具的以省油为特征的日本本田、丰田及尼桑等日本汽车逐渐占据了美国和欧洲市场,至今在美国市场拥有半壁江山。
总的来说,由于日本经济力量的强大和美国优势的减弱,使两国在政治关系上向平等伙伴关系更进一步,在军事关系上以日本防卫力量的壮大而进入了新的合作阶段,在经济关系上已经从从属转向竞争。
日本从此成为第二大经济体,与当时的西德以及后来的统一德国成为除美国之外的最强大经济体。
日元也因 要有与其经济实力相匹配的国际地位 走向了与美元的对抗和国际化道路。
二、强势日元的野心
如前所述,法定货币的产生是黄金货币化的标志,不同国家发行的货币带来了如何兑换的问题。
在各国货币的竞争中,英镑因为大英帝国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以及广袤的殖民地经济支撑,成为通行100多年的关键货币,获取了巨大的货币垄断收益,这就是黄金英镑化的过程。
一战和二战后,美元逐渐取代英镑,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开始了30年的黄金美元化历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货币战略和经济战略,为美国争取了利益最大化,并逐渐演变成为美国国家战略和地缘政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美国人比英国人聪明,他们没有继续黄金美元化。因为美国是用黄金打败英国的,保不齐美国之后还有人一样用黄金来打败美国。
美国人的理解是正确的。只过了30年,美国就遭到了欧洲的反击,用的武器就是黄金。于是美国就一直妖魔化黄金,甚至立法不允许美国居民私藏黄金。这就是所谓自由美国所做的对财富的重新定义,也是对人类智慧的最大的亵渎。
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1945 1971年),黄金即美元;该体制解体后,黄金是去货币化的,也就是说黄金不再是货币了这是美国的货币战略的一部分。
因为以当时的国际经济和可预见的将来的情势,黄金去货币化的现实对美国最有利,这也是当时美国一大批自由经济学家包括弗里德曼等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倡导履行的。他们甚至叫嚣黄金非货币化后,黄金因为失去了货币价值和功能,由于没有需求,一盎司黄金价格会跌到6美元。
如果他们看到黄金现在每盎司1000美元的天价的话,美国货币之父弗里德曼肯定会死不瞑目的 虽然本书也多处引用了他的观点。
去黄金化后的各国货币之争就完全体现到汇率之争了,这背后就是政治军事外交等国家实力之争。美国是最强大国家,美元是最主要的世界货币,美元的崩溃意味着全球金融体系的崩溃,从这些因素讲,非美元货币与美元对抗,承担着巨大的风险,是一场不折不扣的不对称战争,根本没有胜利的可能。所以说汇率是美国的战略武器毫不过分。事实上,本书讲到的货币战争其实就是各国如何被战败的过程,没有任何悬念。
1985年9月,应里根政府财政部长詹姆斯·贝克的邀请,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英国五国财政部长及五国中央银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会议达成了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的汇率有秩序下调的决议,这就是著名的广场协议。
其背景是,1955年之后的18年里,日本经济保持了年均10%以上的高速发展,索尼、日立、东芝等一大批电子企业从模仿到创新,把产品行销到全球各个市场。在美国的扶持下,1985年,日本GDP超过1 3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GDP的1/3,出口总额42万亿日元左右,其中对美国出口额为568亿美元,贸易顺差高达312亿美元。同年,日本外汇储备也达到279亿美元。
就在日本经济崛起的同时,美元已经占据了全球货币的霸权地位,然而这个霸主却给日本经济带来多次的伤害。美国利用霸权地位增发货币,把自己的战争开支以及经济危机的成本向全球摊派,


1985年 广场协议 (4)
不仅造成日本巨额外汇储备大幅缩水,同时也打击了日本企业。根据统计,1960、1968、1971、1973年四次美元危机,日元先后两次分别贬值7 89%和10%,增加了日本的出口竞争力,而美国呢,自20世纪世纪80年代初期,财政赤字剧增,对外贸易逆差大幅增长。美国希望通过诱导美元对主要货币的汇率有秩序地贬值,来增加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以改善美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而这也一直是欧洲日本一直强烈要求和希望的,于是顺势而为,召开了这次以日元升值为主题的国际会议。
广场协议签订后,上述五国开始联合干预外汇市场,在国际外汇市场大量抛售美元,继而形成市场投资者的抛售狂潮,导致美元持续大幅度贬值。
与此同时,日元拉开了不断升值的序幕,1985年2月至1988年11月,日元兑美元升值111%,也就是说,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美元对日元贬值了50%,日元对美元升值了一倍。1990年4月至1995年4月,日元兑美元升值89%;1998年8月至1999年12月,日元兑美元升值41%。
在这之后,以美国财政部长贝克为代表的美国当局以及以弗日德·伯格斯藤(当时的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为代表的金融专家们不断地对美元进行口头干预,表示当时的美元汇率水平仍然偏高,还有下跌空间。在美国政府强硬态度的暗示下,美元对日元继续大幅度下跌,最低曾跌到1美元兑120日元。
与之前的对抗欧洲汇率,逼迫非美元货币升值的阻力相比,这场逼迫日元升值的协议,顺利得让美国人都想不到。前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克事后回忆说,最令人吃惊的是当时日本的大藏大臣竹下登,主动提出允许日元升值10%以上,这大大出乎我们的预料,甚至竹下登在表示愿意协助美元贬值时,还大度地说:贬值20%,没问题。
1987年G5国家再度在法国罗浮宫聚会,检讨广场协议以来美元不正常贬值对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以及以汇率调整来降低美国贸易赤字的优劣性。结果是此期间美国出口贸易并没有增长,而美国经济问题的症结在于国内巨大的财政赤字。于是罗浮宫协议要美国不再强迫日元与马克升值,改以降低政府预算等国内经济政策来挽救美国经济。也就是说,广场协议并没有解决当时美国的贸易赤字,而日元与马克升值对其经济疲软的状况根本于事无补。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日本主动作出如此大的让步呢?虽然日本银行行长天丰雄后来解释说:日本政府对当时美国日益上升的保护主义感到惊慌,准备接受一次日元的大幅度升值,以缓解对美贸易关系。其实,日元升值的背后隐藏着日元国际化的图谋。
日元对美元的大幅度升值,虽然削弱了出口企业的价格竞争力,但日元能够兑换更多的美元,也让日本的财富大幅增长。于是,日本拉开了对美国资产的收购潮,索尼公司以34亿美元的价格购买了美国文化的象征之一哥伦比亚影片公司,三菱公司以14亿美元购买了更重要的美国国家象征洛克菲勒中心。到20世纪80年代末,全美国10%的不动产已成日本人的囊中之物。美国人惊呼,狼来了。
在这之前,对英美两大帝国因为其英镑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所占据的优势以及对他国经济的盘剥,作为受害者的日本太清楚不过了。
日本知道,作为国际货币最大的好处就是把风险给别人,安全给自己,因为企业都用自己的货币,它不存在汇兑风险了,然后兑换风险都给人家;兑换多,风险就多。而当时,同样是出口大国的西德已经开始货币国际化的进程,最高时西德马克占国际总储备货币18%的比例,成为继美元之外的另一种主要货币。
1978年12月,日本大藏省提出了正视日元国际化,使日元和西德马克一起发挥国际通货部分补充机能的方针。1985年,日本贸易总额高达3052亿美元,


1985年 广场协议 (5)
日元不断升值,各国外汇储备总额中日元所占比重也达到8%。在这些有利条件下,日本外汇审议局于1985年发表了《关于日元的国际化》等一系列官方文件或协议,正式推进日元的国际化进程,挑战美元霸权。
但是日元国际化面临一个问题就是,日本是当时全球最大的贸易顺差国,每天大把收进美元,把日元花出去的机会并不多。还有,如果持续保持日元顺差,日本发行的日元就都转回来了,就会造成市场上日元的匮乏这就是前面提到了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特里芬之谜 ,也是美元流动性泛滥的理论基础。
为了破解这一难题,日本首先瞄准了东亚。日本利用资金雄厚的优势,开始向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大量发放日元贷款。
1972 1982年,日本对东盟五国的直接投资总计为101 66亿美元,1960 1978年,日本向东南亚提供政府开发援助总额为35亿美元,而在中国,北京地铁一号线、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武汉长江二桥等项目建设中都使用了日元贷款,靠着这些贷款和援助,日元在亚洲国家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国际化。
1990年,在日本出、进口额中,按日元结算的比重各为37 5%和14 5%,分别比1980年提高了8 1和12 1个百分点;在世界各国的外汇储备中,日元的比重为8 0%,虽然仍大大低于美国的50 6%,也低于德国马克的16 8%,但却超过了英镑3 0%的1倍以上。
由于在日元国际地位上升的过程中美元的国际地位相对下降,所以,世界就出现了美元、日元和西德马克三极通货体制并存发展的趋势。应该说,日元的国际化进程初见成效。
但是,1997年,一场席卷东南亚的经济危机爆发。这场危机中,日本本来有机会稳定日元的汇率,树立东南亚国家对日元的信心。然而,和美国一样,当外围发生危机后,美元是大规模的逃逸,加剧了危机的冲击力,日本在自保的同时,也选择了逃避,日元大幅贬值。
东南亚是日元全球化最重要的市场,然而日本在危机中的表现却失去了这些国家的信任。正如日本一桥大学经济学博士、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丁建平所言:日本当中扮演了很不好的角色,日本在东南亚资金全抽回。东南亚不稳,我抽回资金,抽回资金的时候日元也贬值,贬得比东南亚还厉害。这次亚洲金融危机当中,东南亚对日元贬值是群起而攻之的。
东南亚金融危机后,一部分国家在外汇制度方面已开始放弃盯住美元随美元浮动的做法,转向了浮动汇率制。各国又都在摸索新的通货体系,并有可能选择盯住货币篮子,随一揽子货币汇率浮动的办法。
在货币篮子制度下,由于亚洲各国货币的汇率将随美元、德国马克和日元等主要国际货币的汇率一起浮动,从而就为日元发挥亚洲基础货币的机能创造了条件,日元的国际化再次蠢蠢欲动。
1998年5月,在加拿大举行的APEC财政部长会议上,前大藏大臣松永在发言中提出了采取紧急措施,进一步促进日元国际性运用问题;随后,大藏省又提出了《关于推进日元国际化的政策措施》。以此为契机,日元国际化再次成了日本政府的政策课题。
但是,截至2005年,日本持有美国国债超过了世界各国持有总额的1/3,成为世界第一的外汇储备大国。然而,日元的国际化进展却并不成功,在国际金融市场以日元标价的,只是一直保持在可以忽略不计的7%左右。
而且,美国捍卫美元霸权的国家意志力是不容侵犯的。从尼克松单方面撕毁条约,取消美元与黄金的兑换协议,就可以看出,对于日元的国际化,美国人心中是有数的。
广场协议 其实还有一个中心思想,就是日本央行不得过度干预外汇市场。因为日元升值是个相对概念。美元如果主动贬值,日元却与美元固定汇率,就达不到日元升值的效果;而且,日本当时手头有充足的美元外汇储备,如


1985年 广场协议 (6)
果日本央行干预,日元不想升值也就升不了值。
所以,美国留下了一个 伏笔 ,就是要解除日元汇率的 国家干预 武装,为美国的下一轮金融攻击打下了埋伏。
三、克林顿政府抄底日元
目前并不清楚,美国诱导日元升值是不是有更长远考虑,是不是货币战争阴谋,但是我们可以看到日元升值后的美日两国货币政策的互动和日本失去的十年。
广场协议后,美元开始有秩序下调利率。1986年2月,时任美联储主席的沃尔克宣布开始下调利率。美国利用开放式利率平价4%原则的手段,迫使日本1987年以后进入利率2 5%的宽松货币政策,并一直压制至1989年。
日元升值虽然增加了国际购买力,使得日本能买下美国以前想也不敢想的美国洛克菲勒大厦和好莱坞的哥伦比亚影片公司,但同时也带来国内房价和股价的飙升。
东京的商业地价指数从1985年到1988年,在短短的3年间暴涨了近2倍,其中中央区地价上涨了3倍。1990年,仅东京都的地价就相当于美国全国的土地价格,制造了世界上空前的房地产泡沫。1985年,日经平均股指只有14000点左右,但到1989年12月,已经达到38900点,上涨了近2倍。在地产和股市双重泡沫的压力下,日本银行开始不断降低利率。
1989年2月格林斯潘大幅提高美元利率50个基点,由6 5%到7%。同时,1988年后美国联合英国强制推行银行 自有资本8% 的标准,不执行此标准的银行不予交易。为执行该标准,国际银团贷款规模由1988年的1260亿美元降至1990年的1080亿美元。
随后,一个重要的日美结构协议开始在1989年谈判,后在1990年签订。协议主要涉及两国储蓄投资模式问题,其中,日本的问题在于改革流通市场、企业组织形态,促使开放市场。包括将银行公司持股标准由5%降到2%,反对垄断等等。
在这些组合拳的打击下,闻风而动的日本银行资金于是开始抽离股市,很快波及实体经济。
1990年开始,日本股价与地价纷纷坠落。1990 1996年,银行业损失惨重,1995年7月,日本大藏省银行厅公布日本银行业不良资产高达50万亿日元。日本破产企业年均高达14000家左右。有统计显示,日本因股市和房地产暴跌而造成的损失达6万亿美元。而大批日本企业难以应对资金困局,不得不把以往购买的美国资产廉价出售。
广场协议 之后的10年里,日本经济陷入停滞,就是有些经济学家口中的失去的十年。关于这方面各种版本的讲解就比较多了,在此不再赘述。
美国人满足了吗?没有。接着看下去,从1993年2月至1995年4月,当时克林顿政府的财政部长贝茨明确表示,为了纠正日美贸易的不均衡,还需要有20%左右的日元升值,当时的日元汇率大致在1美元兑120日元左右,所以,根据美国政府的诱导目标,日元行情很快上升到1美元兑100日元。以后,由于克林顿政府对以汽车摩擦为核心的日美经济关系采取比较严厉的态度,到了1995年4月,日元的汇率急升至1美元兑79日元,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日元升值的后果是什么?洛克菲勒广场重新回到了美国人手中,通用汽车在这个广场的一卖一买中净赚4亿美元。日资在艰难度日中大规模亏本退出美国。美国成功地击退了日本的经济进攻。1995年之后,日本和美国的GDP之比重新拉开了距离,而且越来越大。
有人算了一笔账,假设我是美国财团,我当然知道1985会发生什么。假设在1983年,我用100亿美元兑换成24万亿日元,进入日本市场,购买日本股票和房地产,日本经济的蓬勃导致股市和房地产发疯一样的上涨,1985年广场协议签订,日元开始升值,到1988年年初,股市和房地产假设我已经赚到了一倍(5年才翻一倍是


1985年 广场协议 (7)
最低假设了),那就是4 8万亿日元。这时,日元兑美元升值到120 1,我把日本的房地产和股票在一年中抛售完,然后兑换回美元,那么,就是400亿美元。在5年时间中,我净赚300亿美元。(还是最低假设)。那么日本呢?突然离开的巨额外资就导致了日本金融体系的崩溃经济学用词叫泡沫经济破灭 。
获利的资本400亿美元回到美国,促进了美国的经济发展。所以,日本 失去的十年 ,却正是美国兴旺的十年。此言不虚,虽然美国经历的是所谓的 非理性繁荣 。
事实正是如此。美国赚够了,日元兑美元现在又重新回到了1140的位置上,美元依然和30年前一样坚挺。美元暂时性的贬值,并没有损害到美元的国际地位。这场美日的经济战争,以美国完胜而告终。
故事还没有结束。
因为过度的升值之后,导致全球很多持有日元资产的这些投资者发现,日元这样大幅度地升值,那未来一定是要贬值的,所以就纷纷开始抛售日元资产,导致日元大幅度地贬值。
尤其起始于1997年的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日本从亚洲市场抽回资金,大幅降低利率,日元大幅贬值。虽然挡住了国际游资和热钱的进攻,但是当日元贬值到144日元兑换1美元时,盛传美国克林顿政府出手了,它动用了国家基金抄底日元。1999年,仅一年时间,日元大幅升值,103日元兑换1美元,美国获利30%。
如果在这几年日元的升值贬值通道里,美元一进一出2个来回,利润率能达到200%。而日本损失了多少国民财富?
日本学者吉川元忠在《金融战败》一书中悲哀地写道:
太平盛世中,谁能意识到战争已打响?若是真枪实弹的战争,谁也不会将自己的利益亲手送给敌对一方,而在人们看不到摸不着的无形战争中,往往败就败在心甘情愿地将自己的大好河山拱手送给对手还浑然不知,这样的战败更惨更痛。
四、日本 金融战败 对中国的启示
有媒体曾专门报道说,30年前的日本经济和今天的中国经济有几分相像:
当时,日本制造的产品源源不断地输往境外,日本的GDP年均增速高达9%,日资的金融机构纷纷跨入全球十强之列。当时也有很多人乐观预测,日本会在不久的将来超过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
然而,30年过去了,曾经踌躇满志的日本却深陷经济低迷的困境难以自拔,漫长的衰退期使它的GDP总量至今只有美国的40%,日经指数在2007年重上高峰时也只有1989年最高水平的46%。与此同时,日本金融机构也纷纷退出世界十大银行之列。
一位有心的经济学家,还专门比较了今天的中国和当年的日本的相似之处:
1 投资过热:岸信介内阁在1960年下台,换上了池田勇人内阁。当时的池田内阁提出了 所得倍增计划,日本经济在这一时期迎来了被称为岩户景气的繁荣时期,从1959年一直持续到1961年,特点是设备投资急剧增长,带动经济繁荣。
2 银行信贷量增加:为了满足旺盛的设备投资的需要,当时的金融机构增加信贷,形成了慢性信贷过剩局面。
3 金融紧缩:日本银行在1961年8月和1962年1月两次下调官定利率,配合所得倍增计划,但这一做法却加速了经济的过热。1962年进口急剧增加,国际收支出现逆差,为此,日本银行在7月和9月两次上调官定利率,岩户景气从此宣告结束。
4 经济恶化和放宽金融:在金融紧缩政策下,日本的物价逐渐回落,设备投资趋于减少,库存不断增加,生产出现了下降的局面。为此,日本银行转而放宽金融政策,结果,日本的工矿业生产开始恢复,设备投资逐渐增加。然而,设备投资增长水平并不及岩户景气时期,日本政府公布的1962年度经济白皮书认为,日本经济已经摆脱了单纯依靠设备投资促进增长的模式。此后,日本各银行又展开新一轮贷款竞赛。


1985年 广场协议 (8)
5 东京奥运会:1964年10月10日,东京奥运会在日本举行,政府为筹备奥运会而投入巨款。
6 1965年不景气:在恢复经济的同时,从1963年下半年开始,日本的经常项目收支再度出现逆差。12月,日本银行又一次紧缩银根,提高了存款准备金率。在实行金融紧缩政策后,经济开始急剧衰退。
7 证券危机:在1961年岩户景气结束前,日本证券市场一直呈现繁荣的状态。1958年年初,日本的平均股价指数为471点,到1961年7月上涨到1829点。然而,日本从1961年下半年开始实施金融紧缩政策,导致债券价格急剧下跌,股价在1961年年末也跌至原来的2/3。
8 发行公债:由于经济衰退导致税收不足,日本政府在制定1965年度补充预算时决定发行特别公债。由于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政策,日本经济从1965年秋季开始走出谷底,再次步入高速增长的轨道。
9 美元危机:1971年8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了旨在保护美元的政策,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日本政府在外汇市场投入39亿美元进行干预,但到11月,日元汇率从原来的1美元兑换360日元一下子升到1美元兑换308日元,升幅达14 14%。由于担心经济衰退,日本政府实施了大幅度扩张财政和放宽金融的措施,结果货币供应量在1971年下半年以后增加了20%,从而大大增加了市场的流动性。日本股价和房价从1971年年末开始上涨。特别是日本土地价格在1972年上涨了25 1%。
10 石油冲击:1973年10月,欧佩克7国将原油价格提高了21%。结果,日本到处刮起了涨价风,1974年第一季度的物价平均上涨了14 6%,物价上涨近乎疯狂。
将1965年前后10年的日本经济与中国经济的现状作一比较,可以发现中国经济与日本存在着以下的相似之处:
1 中国政府也以 所得倍增 作为口号;
2 中国从2003年开始投资水平就居高不下;
3 中国从2007年开始出现消费拉动增长的势头,政府强调说,以往投资主导型的增长模式正在发生变化;
4 银行贷款的积极性很高,信贷大幅增加;
5 工资和物价都处于上升趋势;
6 2005年以后中国出现了股票热;
7 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
8 2007年中国股市暴跌70%;
9 中国也举办了奥运会,相关投资增加;
10 美元也在2002年之后发生了严重贬值的信用危机。
当然,另一方面,目前的中国经济与日本当年存在很多不同,主要表现在:
1 当时日本经济出现过热之际,国际收支会出现逆差,但中国的国际收支顺差在扩大;
2 当时日本金融机构陷入了慢性信贷过剩,但现在中国银行信贷低于存款;
3 当时日本实行固定汇率,而中国现在实行管制下浮动汇率,人民币处于升值趋势;
4 当时日本初级产品价格基本稳定,而中国的物价处于上涨趋势;
5 当时日本还没有出现土地泡沫,而今天中国房地产价格急剧上涨;
6 当时日本市场还不够开放,而今天的中国对外开放已经取得很大进展。
从这些不同点来看,现在的中国经济似乎更像当年日本在遭受美元危机和石油冲击时的情景。换言之,现在中国的内部环境方面与1965年经济不景气前的日本非常相似,而外部环境则与1971年至1973年时日本的处境相类似。
日本之所以能摆脱60年代的不景气局势,重新走上了高速增长的道路,应该归功于很多因素。
当时的技术革新给日本带来了新机遇,同时,日本也加强了出口竞争力;掀起了耐用家电产品的消费热;将设备投资投入更具增长潜力的部门;发展了新的流通企业;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的生产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在20世纪90年代所谓的 失去的十年 期间,日本政府和企业对科


1985年 广场协议 (9)
技的投资始终有增无减,并且提出由过去的 技术立国 转为 科学技术创造立国 、知识产权立国。2001年,日本在第二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中还提出50年内培养30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诺贝尔奖计划,至今已有7名科学家获此殊荣,反映了日本原始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
有人认为20世纪90年代是日本失落的十年,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日本正是利用这个时期实现了经济结构新的转型,并且积累起了更加丰厚的知识资产和人力资本。
从日元升值的最后结果看,人民币的升值虽然能相对解决中美贸易的顺差问题,但是升值后减少的顺差会很快被其他东南亚国家或地区所代替。简单地说就是,中国不顺差,台湾地区、泰国或者说越南就会顺差。
因此,美国总的对外贸易顺差并不会因为人民币的升值而减少,相反,人民币升值将会带来出口产品价格上升的冲击,将会助长美国的通货膨胀。这种迹象从2003年开始就已经很明显了。
美国不会看不明白这种国家分工下的贸易转移带来的国际收支失衡的现象。减少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从而逼人民币升值只是美国的借口和幌子,背后的美元战略图谋是我们应该警惕的。
有评论认为,日本的经济大起大落、日元的命运跌宕起伏,固然与本国宏观货币政策连续失误有关,与美国施加的外部压力有关,但更与日本自身的决心和目标有关。
在几次日美贸易摩擦中,日本总在关键时刻选择了退让妥协,以息事宁人,虽暂时缓解了争端,却为日后长期衰退埋下了伏笔。
在亚洲金融危机中,日元跟风贬值,以为能挡住热钱狙击,保护资产安全,却失去了东南亚国家的信任。
日元与美元之争,让我们看到了围绕世界货币背后,是国与国的全方位较量。除了拥有财富和梦想,一个国家的货币能否实现国际化,更重要的还得看这个国家是否敢于面对压力,是否敢于承受风险,是否敢于承担起巨大的责任
国家意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美元打败英镑,固然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有关,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美元霸权的建立,固然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关;但是美元的去黄金化,美元贬值等过程,美国经济政策的单边主义和双重标准,却是清晰的美国意志体现。相反,面临美元对其他货币主权的挑战和财富剥削,欧洲、西德和日本从来都是退缩忍让,一直持续到21世纪的今天。
秦国灭亡后,杜牧的《阿房宫赋》结尾云: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意思是说,秦人没有闲暇哀叹自己的过错,后人如果只为秦人的种种过错哀叹却没有从中借鉴吸取教训,也会让后人的后人再次哀叹。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元猎杀日元,给了我们教训和启示,美元刀的破坏力,也值得我们警惕。


1994年墨西哥比索危机(1)
逢敌亮剑清理后院
拉丁美洲是美国的后院,保持后院的稳定是美国地缘政治需要。但是这种稳定是动态的稳定,不是铁板一块的稳定,局部的金融动荡更符合美国利益。美国一方面在拉丁美洲独立之时就开始加紧对亲美的拉美国家领导人的培养和扶持,一方面从军事上压制甚至侵略拉美国家,另一方面加紧从经济上肢解其民族产业,利用美元战略引导拉美成为美国的附属经济,形成对外的资本依赖、市场依赖和技术依赖,力图打造一个顺从的后院。
一家饱暖千家怨,半世功名百世冤。
题记
一、从 玛雅文明 到美国经济殖民地
有人说,美洲印第安人来源于古代中国,是武王伐纣后的原殷商人逃亡到南美洲并在这块大陆上繁衍生息。他们每天见面都说 殷地安,意思是殷人新地平安 。也许,当哥伦布初次踏上这神奇的土地,见当地居民友好地向他道 殷地安 ,他便以为是传说中的 India 了。
这也许不是事实,但有一个事实是,印第安人曾创造了举世闻名的玛雅文化,是美洲古代印第安文明的杰出代表,以玛雅印第安人而得名,史称玛雅文明。
就是这样一块有着悠久文明的美洲大陆,随着1492年哥伦布的探险队第一次踏上了美洲的土地,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拉开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全球殖民地运动的序幕。西班牙人占领了除巴西和圭亚那之外的全部拉丁美洲领土;葡萄牙人则占领了占拉丁美洲全部领土3/7的巴西。后来欧洲强国法国和英国也加入到美洲大陆的殖民主义运动中,开始了长达300年对美洲大陆的殖民统治。
在黄金成为通用货币和财富的象征后,到美洲寻找黄金是欧洲殖民者殖民的最原始驱动力。实际上,从16世纪初到19世纪的整个殖民时期,西班牙从美洲殖民地榨取了250万公斤黄金和1亿公斤白银。同一时期,葡萄牙也至少从巴西搜刮了价值6亿美元的黄金和3亿美元的钻石。西班牙、葡萄牙殖民者对拉丁美洲金银财富的掠夺,是造成欧洲16世纪价格革命的重要因素之一。
美洲现在一般称为南美和北美,以巴拿马运河为界限。除了美国和加拿大两个发达国家以外的所有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统称拉丁美洲。拉丁美洲是美国以南,包括墨西哥、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地区的通称。由于殖民统治长达300年之久,拉美国家深受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社会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的影响,而且当地的印第安语逐渐被属于拉丁语系的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所取代,这两种语言成为许多国家的国语,所以人们便把这些地区称为拉丁美洲。
美国在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独立后,逐渐成为美洲大陆上的强国。拉丁美洲绝大部分国家早也先后在19世纪初中期摆脱了殖民统治,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拉丁美洲现有33个国家,总人口5亿多,经济总量高达1 8万亿美元,在世界政治和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出于地缘战略需要,拉美国家一向被视为美国的后院。因此,在欧洲殖民者退出美洲后,美国很快开始了自己的新的殖民行动。不同的是,野蛮的黄金掠夺和种植园的奴隶剥削被取代了,改为更隐蔽和更具欺骗性的新的殖民形式经济殖民。
经济殖民是指通过经济等非军事手段控制他国经济,使经济强国利益最大化的过程。其主要手段包括:通过各种附加不合理条件的援助,从接受援助国获取各种特权甚至控制其关键产业;通过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占领市场、垄断技术、获取高额利润;低价购买发展中国家的原材料和初级产品,进行不等价交换;培植当地精英作为利益代言人等等。
新殖民主义和旧殖民主义虽然采取了不同的统治方式,但其本质都是以金融资本统治为基础的对发展中国家剥削、掠夺、控制和压迫的过程。
乌拉圭作家爱德华多·加莱亚诺所著《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一书,讲述了旧殖民主义围绕拉丁美洲金银、


1994年墨西哥比索危机(2)
农作物和其他矿产进行的掠夺史;接着,该书又告诉我们,以美国为代表的新殖民主义如何通过自由贸易、贷款和暴力将拉丁美洲的民族工业发展扼杀在襁褓之中,解析了投资、技术、经济援助、合资企业、金融机构、国际组织等现代文明手段如何不文明地参与了古老的掠夺战。
就是这样一本书,前不久,被视为反美代表的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送给了新任美国黑人总统奥巴马,其用意不言自喻,这是后话。
美国对其后院的殖民控制过程,是列宁所谓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因此了解拉丁美洲的历史,对理解当今经济全球化下的美国殖民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拉丁美洲由于长期没有经济上的独立,文化程度普遍比较低,而又由众多国家组成,形成不了一个统一的政治和经济联盟,军事能力也明显落后于其他大陆。美国对其的战略,就是分而治之,有拉有打,避免其中出现超强国家。墨西哥(与美国接壤)、阿根廷(经济实力较强)、巴西(农业大国,矿产资源丰富)和委内瑞拉(丰富的石油储备)是其主要的地缘政治博弈对象。
在不可能有强大军事对抗的背景下,美国的经济殖民的战略,基本上就是以资本输出为主,实行组织实施、理论欺骗、经济控制等手段,从 门罗主义到泛美主义 再到 新自由主义 就是其演变过程。
在拉丁美洲争取独立的民族解放运动中,1823年美国第5届总统门罗提出 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 、你们别插手的对外政策的原则,实际上就是阻止欧洲列强继续染指拉丁美洲,史称 门罗主义 ,是美国对外扩张政策的重要标志。
19世纪初提出的泛美主义基本内容是:美洲各国人民团结、抵抗欧洲殖民主义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美洲各国在贸易、经济、社会、政治和军事等方面进行广泛合作;实现泛美团结并成立美洲国家联邦。
1889年美国在华盛顿主导召开了第一次泛美会议,决定成立美洲共和国国际联盟(1910年改称 美洲共和国联盟 )及其常设机构美洲共和国商务局,该联盟成为美洲国家组织的前身。从此美国接过泛美团结的口号,利用泛美会议,宣传美洲各国有着共同利益。在加强美洲各国之间的经济、社会和文化联系下,实现美洲是美国人的美洲的目标。
一般认为,泛美主义是为美国对拉丁美洲进行侵略扩张的思想武器,这是门罗主义在帝国主义时代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泛美会议开过8次,泛美联盟总干事始终由美国人独占。
1948年第九次泛美会议通过《美洲国家组织宪章》,泛美联盟改名为美洲国家组织。总部设在华盛顿。1979年,美洲国家组织成员国包括美国和27个拉美国家。
美国多次利用这个组织控制和干涉拉美各国内政 1959年6月,美国操纵雇佣军入侵危地马拉;1961年4月,美国组织雇佣军入侵古巴;在加勒比海危机中,迫使苏联作出让步;1964年1月,美国直接干涉巴拿马;1965年美国出兵多米尼加镇压多米尼加人民武装起义;1983年美国与6个加勒比国家组成多国部队出兵格林纳达。这些行动都可视为是门罗主义的继续。
20世纪70年代,美国开始在拉丁美洲推销新自由主义政策,操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开发银行、美洲银行、WTO等国际组织,以美元汇率为武器,以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进行了新一轮的拉丁美洲经济殖民运动。
经过20年的包括私有化、放松金融管制等内容的完全不对等的对外开放后,新自由主义全球化使得拉美在经济上逐渐形成对美国为主的外国的依赖,支柱产业得不到发展,无休止的外债压力,经济根本呆滞,无休止地被要求调整,被要求私有化。拉美成为一个被剥削、贫穷、急速的财富两极化、社会边缘化、社会分化所毁坏的次大陆。
20世纪60年代,拉丁美洲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GNP)增速为5 7%,70年代为5


1994年墨西哥比索危机(3)
6%,80年代却只有1%,90年代只有3 3%。80年代该地区人口增速为2%,这就意味着在这10年中大约每年的人均GNP要降低0 3%,因此也被称为 失去的十年 。
冷战结束后,美国利用经济全球化的强劲发展势头,在全球推行美国化的绝对自由主义市场经济,从而彻底把拉美国家变成美国的附属国,拉美经济变成美国的依附型经济。
紧接着 失去的十年 的是从1998年到2003年的失去的六年,这一时期延续了该地区不成功的经济发展趋势。受惠于国际经济形势好转的2004年,拉丁美洲的GNP增速达到5 5%,但仍然低于60年代的水平。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认为,拉美地区若要摆脱经济停滞的危机,恰当的办法就是要保持一定时期至少是6%的可持续增长率。
可以说,拉丁美洲的现状,是美国经济殖民战略的完美作品,实现了美国利益最大化, 拉美化 、拉美陷阱甚至成为美国经济殖民的代名词。
墨西哥是与美国接壤的近邻,又是北美自由贸易区的3个成员国之一,让我们看看新自由主义和华盛顿共识以及美国操纵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如何导演了1994年墨西哥比索危机。
二、美国为何巨资挽救危机中的墨西哥比索
冷战期间,由于资本自由流动和经济全球化的程度和广度不如21世纪,得益于美国10%的出口市场和美国国内市场,尤其是国际石油危机导致的油价上涨,与美国接壤的墨西哥,在20世纪60年代初至70年代中后期,经历了近20年的经济快速发展期,创造了又一个拉美国家的经济奇迹。墨西哥、阿根廷及巴西等拉美国家由此形成世界经济的 新兴市场 。
按1970年不变美元价格计算,墨西哥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绝对值1960年为124亿美元,1980年达到1670亿美元,经济整体规模接近比利时、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居世界第11位,在拉美地区居第2位。经济增长速度在整个拉美地区,甚至在全球范围内,也表现得十分突出,1960 1970年GDP年均增长率为6 5%,1970 1977年继续保持增长。人均GDP方面,1970年为893美元,1975年为999美元,1978年则达到了1220美元。
这种新兴市场的繁荣,很大部分得益于美国和欧佩克国家的大量资本输出,第一次石油危机导致的高油价和石油美元大多流向了拉美国家。
墨西哥最大出口市场美国,由于1979年下半年第二次石油危机爆发,油价从每桶13 77美元涨到37 29美元。油价上涨使成本上升,市场需求萎缩,从而触发了美国持续3年的经济危机,美元实行了紧缩政策。由于长期依赖美国消费市场和美元的持续流入,受美国经济危机影响,美国的直接投资很多撤回国内,于是墨西哥对美元实行了管制政策。
1982年,由于萧条的恶化和对利率及美元的监管使债务负担更加沉重,墨西哥无力按期偿还债务,出现了第一次墨西哥债务危机。
到1983年,墨西哥总共800亿美元债务中的140亿美元属于拖欠美国9家银行的欠款,其中最高债务相当于有关银行资产的50%。巨额外债使得1982年还本付息高达158亿美元,墨西哥出现了外汇枯竭、清偿拮据的严峻形势。
在这种情况下,墨西哥政府不得不请求国际金融机构准许延期偿还到期贷款,并要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紧急援助。由于通货膨胀加剧,比索严重高估,特别是墨西哥与主要贸易伙伴美国之间的通货膨胀率差距的扩大,使墨西哥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能力。为了改变这种不利状况,墨西哥政府在1982年内实行了3次比索大贬值,并采取了双重汇率。
此举使比索与美元的比价1年之内贬值500%。货币兑换率的不稳定更加剧了银行存款美元化和资本外逃。据非官方估计,1981 1982年2年内外逃资本


1994年墨西哥比索危机(4)
将近200亿美元。在国内资金奇缺的情况下,大量资本外逃进一步加深了墨西哥的金融危机。
美国断定,墨西哥的债务危机会很快蔓延到其他拉美国家,并由此引发连锁效应,也会让美国的经济危机进一步恶化。出于美国战略的需要和保证其后院的稳定,美国很快组织了80亿美元的经济贷款,其中20亿为自美国各州的紧急贷款,10亿为美国政府担保的银行贷款,50亿为国际清算银行和国家货币基金组织IMF提供的贷款,化解了这次比索危机。
正是在这次危机中,美国操纵国家货币基金组织,扮演着国际反危机的中心角色。它的战略思路主要是通过危机介入而推行新自由主义的经济体制,让拉美国家进一步推行市场化导向的经济改革。
IMF的这项稳定计划名为控制通货膨胀,主要政策包括市场化改革,进一步私有化,大量裁减国有企业的工人,进一步减少政府开支,进一步削减公共开支和公共福利,进一步放开金融体系,进一步放开外汇管理制和资本市场,放开国家贸易,放开资本流动,降低工资,提高利率,货币贬值等等。简而言之,IMF要通过危机把拉美进一步纳入全球化和新自由主义体系中。而实施这些改革是获得国际贷款的前提条件。
显然,这项名为 稳定计划 的政策目的是如何提高拉美国家的还债能力,保证拉美成为资本的净输出国。
1985年10月,世界银行和IMF又提出了以里根政府的财政部长贝克命名的贝克计划。贝克计划的核心还是IMF的计划,不同的是他的计划包含由私人银行向拉美提供贷款,但是作为获得贷款的条件是,拉美国家必须推行IMF开出的自由市场导向的经济改革。由于许多银行拒绝参与这项计划,拒绝提供贷款。而拉美国家则反复强调,没有足够的财政支持难以推动这类改革。
于是1989年布什政府的财政部长布拉德宣布,只要拉美国家愿意推行市场导向的改革,债务可以重新组合。重组后的债务将低于原有的债务额。
这些计划显然是不成功的,因为拉美地区不仅没有解决各自经济发展中的问题,虽然通货膨胀率维持在相对低位,但是失业率大幅度高升,贫富悬殊扩大。
按照1960年的数据,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51%的居民,也就是1 1亿的人口处于贫困状态。而70年代这一数据曾降到40%。据拉美经济委员会报告: 贫穷人口的数量从1980年的1 359亿(其中包括6240万赤贫人口)增加到1994年的2 093亿(其中包括9830万的赤贫人口)。在这一时期,贫困人口的数量增加了7340万。
结果是,20世纪以来,墨西哥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增长,加快了国有企业私有化进程,放宽对外国投资的限制,并在1991年加入了北美自由贸易区。
1983年至1994年墨西哥比索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造成比索高估,人为削弱墨西哥的出口竞争力,导致大量的经常账赤字,墨西哥必须依靠吸引外国资本流入保持国际收支的平衡。
1992年墨西哥债务高达1040亿美元,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37%,利息支出超过100亿美元。外国投资自1989年以来,大量涌入的墨西哥,在1993年外国资本的流入达到30 8亿美元,其中投资证券和投机性的货币市场基金占一半以上。如此大规模的外国投资,尤其是流入的短期投机资金,增加了墨西哥的金融和经济体系的脆弱性的国内和国际政治和经济形势,任何改变都可能导致资本外逃,从而引发金融危机。
这时,美国的利率上调成了墨西哥投机泡沫的 釜底抽薪 的杀招。
在1994年2月4日,格林斯潘领导下的美联储开始了自1989年以来第一次巨幅升息,利率上升到3 25%,紧接着在1994年年底升高到5 5%,到1995年2月1日,美国联邦利率达到6%。
不能说美国利率的大幅上调,是为了挤破墨西哥的金融泡沫,促使其爆


1994年墨西哥比索危机(5)
发危机,美国没有这么做的战略意义。但是随着大量美元贷款到期和获利资本的流失,以及美国利率的上调和美元走强,促使了大量美元投资回流到美国,美国养老基金约40亿美元的撤退成了压倒墨西哥比索危机的最后一根稻草。
1994年12月9日,新总统塞迪略宣誓就职19天后,墨西哥新政府想扭转比索过高的汇率、连年巨额逆差、资金大量外流、国际货币急剧下降等被动局面,突然宣布自12月20日起,比索一次贬值超过15%。第二天,墨西哥政府宣布,不再干预外汇市场,实施比索对美元的汇率自由浮动,导致比索汇率失控,三天内贬值超过60%以上,外汇储备由当初的180亿美元,剧减至54亿美元。该国1995年国民生产总值比上一年猛降6 9%,通货膨胀率高达50%,工资购买力丧失55%,金融危机演变成经济危机。
墨西哥比索危机,深刻地说明了美国的美元强弱走势和利率变化,对资本开放国家的经济体所造成的严重影响和后果,同时也说明了美元汇率武器的无可匹敌。
危机发生后,为了防止因经济崩溃造成的墨西哥移民潮拖累美国西南部经济,为了防止美国扶持的新总统垮台,也是出于维护新近成立的北美自由贸易协议的需要,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联手,开始了史上最大的救援行动,时值克林顿政府鲁宾财政部长当家。
出人意料的是,鲁宾提出的400亿美元的救援方案被国会否决,而且79%的民意反对美国协助墨西哥。
和1983年一样,墨西哥的比索危机,使美国华尔街的许多银行都深陷其中,而鲁宾就是来自华尔街高盛集团的财政部长。最后在被娱为华尔街马仔的克林顿总统的支持下,鲁宾绕过国会,动用了用于稳定美元的美国联邦汇兑稳定基金200亿美元做担保,会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了100多亿,世界银行和美洲银行合作银行提供30亿美元,国际清算银行提供78亿美元,其他拉美国家10亿美元等,总共约500亿美元的紧急贷款,化解了这次危机。
格林斯潘事后说, 当比索的信心又恢复时,这些钱就还回来了 事实上美国在这个案子上还赚了5亿美元 。
500亿美元,相当于1993年整个新兴工业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总额。美国为什么斥巨资下这么大的赌注去救墨西哥?
除了上面说的几种考虑外,美元的战略家们意识到墨西哥比索危机有可能演变为整个拉美地区的债务危机,导致其主导和推行的拉美新兴金融市场的新自由主义这杆大旗倒下。
墨西哥的一些评论说得好,美国新自由主义的华盛顿共识,毫不掩饰它们要将美洲大陆纳入美国轨道的企图,但它们制作的经济和政治外衣,没有一件适合于拉美地区,除了给拉美人民制造一次次的痛苦之外,别无他用。
随后发生的2001年的阿根廷和巴西金融危机进一步说明了这一点。
三、阿根廷的新自由主义经济试验田
新自由主义的核心内容就是私有化、自由化和非调控化。目前新自由主义已经形成了许多流派,包括以哈耶克为首的新奥地利学派以及由此衍生出的美国芝加哥学派、德国的佛莱堡学派、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学派、以卢卡斯为代表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以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学派等等。实际上,新自由主义的产生已经有近百年的历程。
1990年美国一手策划的所谓 华盛顿共识 ,提出了指导拉美经济改革的10条政策主张,名义上是要帮助拉美国家挽回失去的十年,实际上是不顾拉美国家的实际情况和利益,干涉它们的内政,要求它们全面开放货物与资本市场,放松外汇管理,实现绝对的新自由主义市场经济。
这一共识被称作华盛顿共识。该共识包括十个方面:(1)加强财政纪律,压缩财政赤字,降低通货膨胀率,稳定宏观经济形势;(2)把政府开支的重点转向经济效益高的领域和有利于改善收入分配的领域(如文教卫生和

1994年墨西哥比索危机(6)
基础设施);(3)开展税制改革,降低边际税率,扩大税基;(4)实施利率市场化;(5)采用一种具有竞争力的汇率制度;(6)实施贸易自由化,开放市场;(7)放松对外资的限制;(8)对国有企业实施私有化;(8)放松政府的管制;(10)保护私人财产权。
美国著名学者诺姆·乔姆斯基在他的《新自由主义和全球秩序》一书中明确指出:新自由主义的华盛顿共识指的是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一系列理论,它们由美国政府及其控制的国际经济组织所制定,并由它们通过各种方式实施。
古巴美洲研究中心主任阿达尔贝托·龙达·巴罗纳《当今拉美:全球化抑或其他选择》的论文中指出,全球化在拉美地区导致的问题并不是现在才有。对于这一地区大多数国家的政府和现存的资本主义而言,当面临着新自由资本主义和现存的资本主义的压力时候,为了解决依附性发展和一体化问题,唯一的答案就是所谓的华盛顿共识范式。在该范式的指导下,拉美地区进行了20多年的改革。
阿根廷曾经是全球第八大、最富有的经济济强国之一,2000年人均国民总收入达7440美元。因此,阿根廷曾被当做美国的扶持样板和新自由主义试验田,但是2001年的阿根廷经济危机却宣告了自由主义经济的 美国模式 的破产。
阿根廷自1991年开始实行的比索兑美元1比1的严格固定汇率制,限制了货币的发行量,因而曾一度抑制了4位数的通货膨胀。
但是通货膨胀降下来了,高估的比索却使阿根廷企业的竞争力不断下降,结果必然是出口减少、经常项目赤字增加、外债急剧增多;再加上财政赤字导致的利率升高,阻碍了投资和经济发展。高估的阿根廷比索也吸引了大量的国际投机资本。
到2001年7月,由于阿根廷经济持续衰退,税收下降,政府财政赤字居高不下,面临丧失对外支付能力的债务危机,酝酿已久的债务危机终于爆发,短短一个星期内证券市场连续大幅下挫,梅尔瓦股票指数与公债价格屡创新低,国家风险指数一度上升到1600点以上。国内商业银行为寻求自保,纷纷抬高贷款利率,利率水平一度曾经达到350%,美元投机资本加速逃离阿根廷。
12月1日,阿根廷政府强制法令管制,从当月3日起,任何人每个月出境带出外汇现钞不得超过1000美元,如确实需超过1000美元现钞,需经中央银行和外汇管理局批准。各商业银行为防止资金外流,拒绝放贷,囤积自保,并疯狂提升利率,以致各大银行隔夜拆借利率竟蹿升到了700%。
12月19日,阿根廷金融危机已经演变成经济危机。用于对外贸易结算或支付在境外消费费用的外汇,不得以现钞清算,可通过电子结算系统、银行汇兑、票据或其他非现钞手段支付。到2002年4月下旬,阿根廷人民长期积累、手中拥有约合125亿美元总额的银行存款被冻结,政府要求将其强制转换成低息政府债券。
和墨西哥当年的比索危机一样,阿根廷的金融危机将会演变成其严重的经济危机、政府危机、社会危机,并很快就会蔓延到拉美其他国家。但是,和拯救墨西哥不同的是,这次美国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都没有伸出援手,而是隔岸观火。为什么?
2000年IMF经济援助了阿根廷400亿美元的贷款,但条件是政府的赤字水平控制在65亿美元之内,显然这是办不到的,是绝对不可能办到的。
最为根本的是,在阿根廷政府已动用消耗了60亿美元外汇储备也无法阻止资本外逃的情况下,该国总统梅内姆发表讲话,主张将阿根廷经济美元化,公开呼吁阿根廷人将手中的每一个比索尽快地兑换成美元,这是试图将比索 美元化 的危险一步,导致了美国的警惕。
有分析认为,一再发生通货膨胀的国家,要求货币稳定的呼声很高,在对本国货币普遍失去信心的情况下,不惜采用别国货币,尤其是像墨西哥、加拿大这样


1994年墨西哥比索危机(7)
与美国有紧密经济联系的国家更具这样的条件。
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的经济学家史蒂夫·汉克也认为,在阿根廷人们不相信政治家的时候,实行美元化是使阿根廷摆脱经济混乱、避免发生恶性通货膨胀的唯一办法。
而对此,美国一些官员是早有戒心的。1999年时任美国财政部副部长的萨莫斯在参议院的听证会上说,有一种危险,即,因为没有货币主权而助长一种怨恨情绪,从而鼓励美元化国家的决策者把经济困难归罪于美国。
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则放话说,如果某国政府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或美国认为必要的货币政策于不顾,而只寄希望于美元化来确保经济稳定,那它很快就会发现这会失败。
正是美国处于美元霸权地位的长远考虑,为彻底打破弱小经济体把其货币与美元捆绑,或者干脆就以美元为其本土货币的做法,美国对阿根廷危机采取了消极观望态度。
在失去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输血和美国的刻意回避后,阿根廷金融危机,从酝酿前后到爆发跨越三年多时间,金融危机最终演变成经济危机,阿根廷政权更换频繁,一年之内换了五位总统。
救与不救,充分体现出美国一贯的 双重标准 ,其依据的背后,就是四个字: 美国利益 。
在自由贸易的旗号下,拉美国家大力推动国有企业私有化、金融体系和利率的自由化,方便外来投资,降低公共开支特别是用作社会福利的公共开支,严格履行对外债的偿还承诺,对政府进行重组和现代化改造。在美国模式下,原本就脆弱的民主被剥夺,经济自主决定权也被削弱。
新自由主义者却竭力宣称,在经过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结构性改革后,重组过于庞大、过多干涉、经济上无效率的政府,拉美地区经济将会增长,民众阶层将会从创造的财富中获得所谓的滴漏效应,脱离贫穷和被社会排斥的状况;适合于拉丁美洲的社会经济状况将会在其逐渐融入全球经济的过程中得以实现,并进入所谓的第一世界国家行列。实际上,在拉美许多国家,人均收入最高的10%人口拥有的财富是人均收入最低的40%人口的20倍还多。
美国模式的另一方面,就是向拉美国家大量的美元资本输出,而一旦获利资本回流,就引发连续的金融动荡。按照阿根廷著名经济学家阿尔多·费雷尔的计算,1982 1985年,拉美向外国支付了1500亿美元的利息,与此同时从这些外资中获得的净收益只有400亿美元。两者之间1100亿美元的差额需要用贸易盈余来弥补,这几乎等于该地区1/3的出口和50%的净储蓄。这些流出国境的资源导致了国内资本的紧缺,降低了人民的生活水准,增加了通货膨胀的压力。
以巴西为例,据统计,截至1998年年底,巴西的外债余额达到2300亿美元左右。同时,在1997年,巴西进入了偿还内债的高峰期,政府不断地从国内外市场上借入新债偿还旧债。这一方面加大了国内货币市场的压力,另一方面也给外汇市场造成相当大的冲击。1998年,资本的流入发生了逆转,国外资本开始逃离巴西市场,终于导致巴西在2001年发生了金融危机。
正如阿根廷拉美社会科学理事会执行秘书阿蒂里奥·博隆教授所说,疯狂的管制放松、金融自由化、私有化是新自由主义者为建立其新自由主义政府、满足霸权主义资本家的跨国利益以及满足盟国利益的结果。
取消第三世界债务委员会主席埃里克·托萨恩特指出,在1982 2000年间,拉美偿还外债利息高达1 452万亿美元,是全部外债的4倍还多。1982年达到了3332亿美元的最高峰。但是,债务还在持续增长并于2004年达到天文数字7230亿美元。这就是我们之所以说不能偿还债务并认为债务是不公正、不道德的原因。债务还是勒索与控制拉美的工具,阻碍了拉美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我们今天看到的厄瓜多尔总统总是连续被印第安人运动和平民


1994年墨西哥比索危机(8)
暴乱所推翻,阿根廷政府不断更迭,玻利维亚发生民众抗议,委内瑞拉发生玻利瓦尔革命等这些拉美国家的动荡,正是美国的经济殖民主义者希望看到的,这也是美国利益的需要。
但是,拉丁美洲也不是完全按美国设计的模式,经历过连续多年的经济动荡和政权更迭和越来越明显的社会不公后,拉美民族主义思潮的高涨,左翼政治势力的发展迅速,其中以查韦斯总统最为引人注目。
查韦斯于1998年当选委内瑞拉总统,为了纪念伟大的解放者西蒙·玻利瓦尔(西蒙·玻利瓦尔,1783 1830年,是拉丁美洲著名的革命家和军事家,由于他的努力,委内瑞拉、秘鲁、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玻利维亚和巴拿马六个拉美国家从西班牙殖民统治中解放出来,获得独立。人们常称他为南美的乔治·华盛顿),第二年他就把 委内瑞拉共和国 的国名改为 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共和国 。
简而言之,新自由主义民主在经济上缺乏生存力,政治上增加了不稳定因素,使得拉美人民转而支持非新自由主义的政府并寻找其他发展模式。
四、拉美陷阱与美国受到的挑战
拉美陷阱 和拉美化是中国经济改革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因为中国和拉美许多国家一样,都从农业经济向现代工业转型,都在搞吸引外资政策,走进口替代的工业化战略,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也一度成为中国经济的必修课。中国也一度出现中等收入人口比例少、失业人口较多、贫困和绝对贫困人口较多、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通货膨胀严重、金融潜伏危机等现象。
一方面是经济有所增长,另一方面是社会发展趋缓;一方面是社会有所富裕,另一方面是贫困人口反而增加;一方面是现代化有所进展,另一方面是在其总人口中有相当规模的人口却享受不到现代化的成果,这种情况,也就是经济专家们所说的拉美陷阱。
在整个80年代,拉美的经济增长建立在外国直接投资(FDI)基础之上。
据美洲开发银行统计,从1990 1994年,公共部门从694家公司的出售中获得了590亿美元收入,几乎比所有实行私有化的发展中国家该项收入1040亿美元的一半还多。如果从1990年算起,截至1996年,824 17亿美元的私有化收入几乎占实行私有化国家收入的53%;1997年和1998年,该项收入为710 58亿美元,占61 8%;1999年,该项收入为230亿美元,占54%。拉美在整个90年代的私有化收入占所有不发达国家私有化收入的56%。
这些数据可以说明为什么在结构性的经济改革中,拉美是新兴市场地区中私有化和国际化比例最高的地区。
但是,该地区来自直接融资FDI的收入并不意味着货币流量的增加。
截至1998年,超过40%的FDI是来自并购的收入,而这些并购仅仅意味着所有权的转移,并且主要还是流向跨国公司。从格兰德河到麦哲伦海峡,所有国家的真实情况是,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界限越来越多地被改变,大部分国家变得依赖私有经济和国际市场。
统计资料显示,结构调整导致失业率升高,社会不安全感增大。从1980 2003年的20多年里,拉美国家失业率长期上升。债务危机中的1983年失业水平上升了8 4%,墨西哥比索贬值后的1996年达到了最高值7 9%,在亚洲金融危机时又达到了更高值8 9%。
从同一角度来比较,平均失业率在2001年、2002年和2003年分别达到了极高的9 2%、9 3%和10 7%。甚至在该地区经济增速达到5 5%的2004年,失业率也仅仅是在经济活动人口中下降了10%。
也有学者认为拉美化是伪命题,外资其实对拉美各国的发展起着良好的作用,拉美的问题只是利用外资的方式不当造成的严重后果。中国这样以吸收直接投资为主的利用外资方式,不存在这样的危险。
孰是孰非姑且不


1994年墨西哥比索危机(9)
论,但有一点毋庸置疑,照搬西方开出的经济改革药方,不顾本国实践的需要,拉丁美洲的改革都证明这是一种饮鸩止渴的发展,是必然要失败的,拉美国家也在反省中开始了21世纪的自主经济之路。
对于 经济拉美化 和拉美陷阱,有一点被大多数经济学家所忽视,那就是发生金融危机的拉美富国都是石油资源丰富的国家,这样的国家危机频繁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荷兰病的困扰。
所谓荷兰病要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在那以前,荷兰是一个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化国家,后来,荷兰在北海开发出了新的天然气资源。当时的两次石油冲击导致油价上升,却给荷兰带来了意外的收入。
但情况似乎对荷兰不利,因为荷兰越是增加天然气的生产,其生产出口产品的制造业就越是萧条。由于天然气生产的迅速发展,工资和利润大幅攀升,挤压了传统制造业的人力和资本,使得传统制造业的成本上升,传统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就逐渐丧失了。经济学家把这种现象叫做荷兰病,又被称为 资源诅咒 。
荷兰病就是拉丁美洲不能免疫的富贵病。
除了拉丁美洲的足球运动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外,拉丁美洲其实还拥有丰富的能源。
目前已探明的石油储备量为1170亿桶,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12%左右,仅次于中东居世界第二位。近年来,随着勘探技术的发展,除了墨西哥和委内瑞拉,巴西的石油蕴藏量大增,哥伦比亚和玻利维亚等国又发现了油气田,拉美的资源优势倍增。
墨西哥是拉美第一大石油生产国,日产原油700多万桶,石油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40%。委内瑞拉是仅次于墨西哥的拉美第二大石油生产国,世界第五大石油出口国,石油和重油储量合计3150 82亿桶,包括重油在内的石油总储量已超过沙特阿拉伯,居世界第一。石油收入占委内瑞拉出口收入的80%以上。此外,石油和天然气也是秘鲁、玻利维亚等拉美国家的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
拉美国家70年代的经济增长,很大程度就是得益于1973年和1976年的两次石油危机导致的石油价格上涨。但是,拉美国家由此都不同程度地患上了荷兰病。
荷兰病导致资源产业在繁荣时期的膨胀,往往以牺牲其他行业发展为代价高素质的劳动力和资本被吸走,出口高额赢利使货币升值,从而削弱了出口行业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
货币升值就相当于在与美元投机资本的博弈中,毫无战胜的可能升值预期造成的投机冲击最终会导致短期外债剧增,而升值造成的出口下降又会造成经常项目的平衡更加不稳定,稍有风吹草动,资本外逃,繁荣就会结束,经济增长就会崩溃。
在拉美国家的对外贸易中石油出口占主导地位,随着美元操纵下的能源价格的波动,国际收支平衡失调的情况日益严峻。一旦油价下跌或者美元走强(美元升值也就意味着油价下跌),短长期的外债偿付压力就是前面讲的多次债务危机的根源。
过分依赖石油收入来发展其他工业部门,使得拉美宏观经济在世界原油价格波动频繁的市场条件下变得十分脆弱。比如1981年国际市场石油价格连续下跌,墨西哥经济随之陷入困境,经济发展计划和目标全面受挫,外贸赤字和外债都难以弥补,最后引发债务危机,并出现1983年的债务危机和1994年的比索崩溃。
在新自由主义的误导下,拉美国家的石油资源都由西方资本控制,能源收入的绝大部分被西方国家拿走。然而,新自由主义的式微和民心思变,促使拉美国家左派逐渐掌握政权。委内瑞拉等拉美地区的能源大国力图摆脱美国在政治和经济上的控制,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民族经济。
为了收回能源所有权,玻利维亚等国宣布资源国有化,巴西等经济较发达、对外经济交往也多的国家不但卖原油,还进行精加工,赚取更多的利润。拉美国家的石油等能源产量不断增加,出口量也直线上升,这让拉美能源在全球


1994年墨西哥比索危机(10)
的分量越来越重,欧洲、美国以及中国加紧了在拉美地区的石油争夺。
随着拉美国家的影响力开始加大,特别是在因美国主导的新自由主义政策而大受影响的中南美,开始建立起平民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政权,中南美左派国家领导人的反美路线已经进入有组织的阶段。
2007年,拉美10个国家大选,当选总统中有7个是反美的,至少是美国看不顺眼的。拉美国家还不顾美国的反对,同阿拉伯国家举行了44国领导人会议,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组织了反美联盟活动。
2007年在智利圣地亚哥,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玻利维亚总统莫拉莱斯等左派首脑们召开人民首脑会谈讨论了反美和地区协助问题,而巴西、委内瑞拉、厄瓜多尔等新兴能源强国正计划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拉开距离。中南美7个国家首脑计划还公开出台南美银行。
种种迹象都说明拉美诸多国家都在力图摆脱美国的控制,要求摆脱 主从关系 或 顺从关系 ,建立 平等的伙伴关系 。
但是美国对拉美并没有放松控制,相反对某些国家还加大了干涉力度。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就指责美国发动了针对他的未遂政变,委内瑞拉驻美国大使馆是反查大本营。
为了阻止卢拉当选巴西总统,美国借巴西金融市场动荡之机大肆造势,将金融风险全部归咎于卢拉的高支持率。在卢拉高票当选后,又伸出橄榄枝,企图将巴西拉入西方控制之内。
对红色古巴,美国更是如鲠在喉,尽管前总统卡特对古巴进行了破冰之旅,但是美国对古巴的强硬封锁政策却没有根本改变。
有专家指出,由于门罗主义,20世纪初期美国支援中南美的独裁者,随着左派力量重新掌权,这种影响力已经成为历史。拉丁美洲的领导人也从文人统治到军人统治再回到文人统治的循环中。美国《时代》周刊也认为,美国为了拥有中南美霸权而维持两个多世纪的门罗主义已经完全消失了。
一言以蔽之,出于经济殖民和地缘政治的需要,美国企图打造一个 顺从的后院 仍然是其对拉美政策的核心。
拉美陷阱出现的过分贫富分化、频繁经济危机、政权更迭和社会失范为特征的整体性危机,很大一部分应该归因于拉美的石油战略的失误而导致的荷兰病现象;政治上的频繁的军事政变和政权更迭,则是美国控制其后院的拉美战略使然,亦即是其门罗主义的延续。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1)
所向披靡洗劫亚洲
一提到亚洲金融危机,人们马上就会联系到投机大鳄索罗斯。数百亿美元的游资,真的就能横扫千军,把泰国、菲律宾、印尼及马来西亚的货币各个击破?!非也。水本无纹,闻风起浪。金融危机中的索罗斯之流的货币狙击战只是表象,美元刀对亚洲的财富掠夺才是本质。
凡为外所胜者,皆内不足。
凡为邪所夺者,皆正不足。
题记
一、东南亚金融市场上的货币战争
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以索罗斯为代表的投机资本横扫东南亚货币的过程。
1996年,泰国由于经常项目逆差迅速扩大、经济形势恶化,泰铢面临巨大的贬值压力。为了维持盯住制度,泰国中央银行通过增加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力度来保持泰铢稳定,这为国际投机资本提供了可乘之机。1997年年初,以乔治·索罗斯为首的国际投机商开始对觊觎已久的东南亚金融市场发动攻击。
泰国1997年2月出现了第一次泰铢贬值风波,泰国中央银行运用2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干预外汇市场,平息了这次风波。5月12日,国际金融市场上再次盛传泰铢贬值,引发泰铢汇率大幅波动。国际货币投机商开始大举沽售泰铢,兑美元汇率大幅下跌。面对投机商气势汹汹的进攻,泰国中央银行通过东亚中央银行总裁会议的会员国,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三管齐下,企图捍卫泰铢阵地他们动用了120亿美元吸纳泰铢;禁止本地银行拆借泰铢给离岸投机者;大幅提高利率。一番短兵相接之后,泰铢的地位暂时性保住了,汇率维持在25泰铢兑1美元的价位。但此时,泰铢贬值压力进一步增加,外汇市场出现了恐慌性抛售,而泰国中央银行在多次干预后,其外汇储备也大幅度下降。
国际货币投机商进行了强有力的反击,6月份,投机商开始出售美国国债,筹集资金,再度向泰铢发起致命一击。泰央行奋起还击。
为了阻止资本外流,稳定军心,6月30日,泰国总理差厄利发表电视讲话:我再次重申,泰铢不会贬值,我们将让那些投机分子血本无归。但是此时的泰国央行已弹尽粮绝,仅有的3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早已花光,失去了继续干预外汇市场的能力。
泰铢贬值的浪潮一浪接着一浪,泰铢兑换美元的汇率屡创新低。泰政府临阵换将,原财政部长庵雷·威拉旺被迫交出帅印,泰政府此举,犹如在波涛汹涌的湖面投下一颗重磅炸弹。
就在泰总理讲话两天之后,泰国央行被迫宣布实行浮动汇率制,放弃长达13年之久的泰铢与美元挂钩的汇率制,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当天泰铢汇率最低曾达到1美元兑32 6铢,贬值幅度高达30%以上。
7月29日,泰国央行行长伦差·马拉甲宣布辞职,8月5日,泰央行决定关闭42家金融机构,至此,泰铢终于失守。
当天,泰铢兑换美元的汇率即一路狂跌18%,外汇及其他金融市场一片混乱。泰国金融危机的爆发给那些依赖外国资金进行生产并用泰铢偿还外债的泰国企业带来灭顶之灾;泰国的老百姓也如惊弓之鸟,挤垮了银行56家;泰铢贬值60%,股票市场狂泻70%,泰国人民的资产大为缩水。
泰铢大幅度贬值,不仅给泰国经济造成重大灾难,而且迅速波及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和韩国等整个东南亚地区,最终引发了震惊世界的亚洲金融危机。
与此同时,菲律宾比索成为投机商的另一狙击目标,菲央行曾尝试一周之内4次加息,并宣布扩宽比索兑换美元汇率的上行波幅(上行即贬值),竭力对抗索罗斯。然而由于外汇储备有限,菲政府无非维护比索高估的汇率价位。7月11日,菲央行宣布允许菲律宾比索在更阔的幅度内波动,一时间,比索贬值惨不忍睹,比索保卫战全面失守。
马来西亚央行企图拉高沽空马来西亚林吉特的成本来阻止投机商的兴风作浪,印度尼西亚也入市支持印尼盾。但终挡不住投机商强有力的进攻,马币、印尼币对美元的兑换比价一低再低。邻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
国阵地的失守开始波及一向有 避难货币 之称的新加坡货币。
尽管新加坡也采取了诸如拉高利率等措施,但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新加坡元兑美元的汇率还是持续下跌。在索罗斯的强硬态势下,各国政府均感力不从心,纷纷放弃了汇率捍卫行动,任由本国货币在市场中沉沉浮浮,大幅贬值。
印尼这个2亿人口的大国,印尼盾失控,股市崩盘,经济乱象导致了大规模的暴动,总统苏哈托更是危机中黯然下台。
国际货币投机商更是有恃无恐,索罗斯开始节节挺进。在1997年8月15日开始攻击港币,香港特区政府投入外汇储备保卫港币。
香港也是采取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制度。8月14日和15日,一些实力雄厚的投资基金进入香港汇市,他们利用金融期货手段,用3个月或6个月的港元期货合约买入港元,然后迅速抛空。致使港元对美元汇率一度下降到7 75港元兑1美元。7 75被称为港元汇率的重要心理关键点。
香港金融管理当局迅速反击,通过抽紧银根、抬高同业拆息去迎击投机者。金管局提高对银行的贷款利息,迫使银行把多余的头寸交还回来,让那些借钱沽空港元买美元的投机者在极高的投机成本下望而却步。因此在很短的时间内,使港市恢复平静,投机商无功而返。
香港金融管理当局态度极其明确:坚决维护联系汇率制的稳定。正在英国访问的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离开伦敦前强调,特区政府有极大的决心维护联系汇率;财政司司长曾荫权在一次投资会议上说:我要重申,我们不会改变我们的货币制度或我们同美元的关系,拿港元投机而丧命的只有投机商。
国际投机者三番五次狙击港元的行动不仅志在港元汇价上获利,而且采用全面战略,要在股票市场和股指期货市场上获益。
股价指数期货是金融期货的一种,是以货币化的股价指数为标的物的期货合约。投资者可以利用它对股票现货投资进行套期保值,规避系统风险。其原理是根据股价指数和股票价格变动的同方向趋势,在股票的现货市场和股价指数的期货市场上作相反的操作来抵消股价变动的风险。简言之,就是投资者买入股票时是预期股票会上涨,如果下跌就是风险,为了避免割肉而造成净损失,投资人就会同时做空股指期货,堤内损失堤外补。
他们的做法是,先在股票期货市场上积累大量淡仓,然后买入远期美元,卖空远期港元,大造声势。待港府为对付港元受到狙击而采取措施大幅提高利息时,股票气氛转淡,人们忧虑利率大升拖低股市与楼市,这时投机者便趁势大沽期指,令期指大跳水。于是,股票市场上人心惶惶,恐慌性地沽出股票,炒家就可平掉淡仓而获取丰厚的利润。简言之,投机者虽然在港元汇价上无功而返,甚至小损,但在期指市场上却能狠捞一笔。
对此,香港金融管理当局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他们的措施,一是动用庞大的外汇储备吸纳港元,二是调高利息并抽紧银根。一番对攻之后,港股在连续下跌中止住脚步并开始强劲飙升。
当然,其中众所周知的主要原因是,中国政府庞大资金大举入市,24家蓝筹、红筹上市公司从市场回购股份,推动大市上扬。加上中国内地减息亦成大市上扬的题材,这些因素令恒指急速反弹。在股市强劲反弹之下,港元汇价恢复稳定。
8月28日,香港股市当日总成交金额达790亿港元,创历史最高纪录,恒生指数报收7829点。香港特区政府打击国际投机者的行动初战告捷。
在中国内地庞大外汇储备的支持下,这场较量以香港金管局的取胜而告终。
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大加赞扬财政司司长曾荫权及其同僚把这次危机处理得实在值得赞赏。但是以索罗斯为首的利益集团大造舆论,说中国和香港当局操纵汇率,违反了自由经济市场原则。实在是无耻之极!
到1997年10月22日,亚洲各国货币继续狂跌,金融危机进入最严重时期;10月28日,受金融危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3)
机影响,美国、香港股指均跌破历史纪录;1998年3月,危机波及韩国和日本。
由于中国实行外汇管制和固定汇率制度,人民币并非可自由兑换货币,没有来自国际金融市场的抛售压力,国际投机资本对人民币的直接攻击没有客观条件。
值得一提的是,在金融风暴期间,美国和日本都希望人民币贬值。
贬值虽然能使国民经济1/3以上的出口产业会获得新的竞争力,但这意味着与中国竞争的亚洲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更加困难,而亚洲消费市场也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再者,人民币贬值对中国危害更大,因为贬值会减缓外资流入,加剧外汇流出,这将制约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还直接影响国际收支平衡,有可能造成人民币进一步贬值,再度通货膨胀的恶性循环。因此,中国政府承诺人民币不贬值也是符合中国的长期利益的。
中国政府坚持人民币不贬值,极大程度上制止了国际资金将金融风暴的危机辐射到国内,稳定了当时亚洲人民的信心。
可见,以索罗斯为代表的国际投机资本似乎在这次的亚洲金融风暴中呼风唤雨,取得了大量的投机利益,给东南亚国家带来了金融动荡甚至政权更迭。
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说:这个家伙(指索罗斯)来到我们的国家,一夜之间,使我们全国人民十几年的奋斗化为乌有。泰国一银行行长差旺说: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瞧着索罗斯这流氓强盗剥夺我们曾经拥有的财富。
真的是索罗斯导演了这次亚洲金融危机吗?
二、真的是索罗斯导演了这次亚洲金融危机吗
1949年新中国成立预示着社会主义阵营的建立。出于冷战需要,美国通过强大的经济后盾在亚太地区建立了一个资本主义的统一战线:韩国、日本、中国台湾直至东南亚,都成为美国的经济附属区,给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飞速发展带来了经济支持。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韩国、新加坡和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推行出口导向型战略,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业,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的腾飞,被称为亚洲四小龙,所谓 东亚模式 引起全世界关注。
70年代以来,包括泰国、印尼等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出口经济迅猛发展,形成了除了拉丁美洲之外的第二个新兴市场,成为新的资本输出尤其是过剩美元的集散地。尤其是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超级强国,其货币美元成了主要国际贸易和国际储备及投资货币,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过度发行的美元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在全世界范围内加速流动。
国际产业分工和转移,使跨国公司的制造业纷纷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形成了对亚洲国家廉价土地和工资的巨大需求,美元直接投资大大增加。
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时,亚洲四小龙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繁荣景气和乐观情绪弥漫于这些亚洲国家和地区中,何以不到半年,泰国货币就在量子基金的冲击下土崩瓦解,最后竟然波及日本和世界第十一大经济体韩国?
虽然马来西亚总理以及许多人把危机的根源归因于以索罗斯为代表的国际游资的外汇投机,但是,如果我们真的这样看问题,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了。
亚洲金融风暴的发生首先有其外部环境原因,也就是美元经济体的经济波动是其外因。
前面讲过,1979年下半年爆发的第二次石油危机,油价飙升3倍,从每桶十几美元涨到近40美元。油价上涨使成本上升,市场需求萎缩,和其他国家一样,美国也经历了历时3年的经济危机。
当时美国里根政府借失业削减福利,削减工人工资,强硬打击罢工,同时削减税收,给企业以各种税收优惠,刺激企业投资;更为重要的是,里根政府大规模增加军费,增加国内需求。这两手相配合,终于使美国经济于1982年年底摆脱危机,走向历时8年的繁荣期。其原因有二,一是美元持续贬值使美国工人的实际工资下降,降至低于西欧主要工业国的水平,使得美国在一定程度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4)
上恢复了国际竞争力。1985年以后,日元大幅度升值,又严重地削弱了日本的国际竞争力。其次,石油价格在1986年3月一度降到12美元每桶,除去高通货膨胀因素,这一价格已经接近第一次石油危机前的水平,降低了美国的通货膨胀率。
里根8年任期内,累计财政赤字达13382亿美元,平均每年达1672亿美元,是70年代财政赤字水平的近4倍。在此期间,美国国内消费市场极度繁荣,个人债务也急剧增长,股票价格在1980年到1989年间上涨了181%,美国利率也一路走低,1989年接近历史低点。
80年代的繁荣极不平衡而且酝酿着更大的危机,以美国1987年黑色星期一为代表的股市暴跌,又使美国陷入了90年代初的衰退。随后的IT泡沫又使美国进入了克林顿政府的长达10年的 非理性繁荣。1989 1994年美国长期维持2 5%左右的低利率,而当时亚洲等国家的利率是美国的2倍甚至更高。
于是,美国IT经济繁荣造成的大量获利资本纷纷进入拉丁美洲和亚洲新兴市场寻求分散投资和更高的利差套利机会。20世纪末期以来,西方的投资银行,尤其是美国和欧洲的投资银行,开始建立了在东南亚的金融服务垄断地位。有分析指出,在1991 2001年期间,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韩国、中国台湾和泰国等六个开放程度较高的经济体的资本市场,吸收了来自不同国家的各大机构投资者在6个东南亚经济体所发行的金融工具的绝大部分。美国和欧洲的机构投资者占据了东南亚国外资本的50%以上的份额,同时日本的机构投资者有大约10%的份额。
以上是亚洲新兴国家大量美元投资的来源基础。
亚洲金融风暴的发生还有其重要的内因,这就是对美元依赖形成的经济脆弱性,使亚洲货币,成为美元刀的刀下鬼。
为了吸引外资,尤其是美元直接投资,以外向型即出口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主导的亚洲各国,纷纷采取固定汇率制度盯住美元,这样外国直接投资在投资到期后就不会因为汇率波动承受汇率损失。
比如说,美元的投资人以相当高的利率放贷,在贷款到期时,他们还可以以固定汇率用当地货币换回美元,获得了稳定的利息收入;而美元汇率损失如果汇率下跌,就是当地货币贬值,那他们就会损失,损失的大小取决于贬值幅度。
简言之,这些投资机构是在赌当地政府有能力维持住固定汇率。因此,固定汇率是吸引外资的必要条件。
为了获得更多的贸易盈余,亚洲各国又纷纷采取比竞争对手更低的汇率盯住美元,就是以货币贬值的办法取得出口产品的竞争优势。中国在90年代初也加入到这一行列,人民币从汇率改革前的1美元兑2元人民币贬值到1美元兑8 3元人民币。
在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下,经济体就可以搭美元贬值的顺风车。以泰国为例,1984 1994年,由于美元对主要货币持续贬值,泰铢实际有效汇率大幅下降,提高了泰国的出口竞争力,出口的快速增长有力地推动了泰国经济发展。在此期间,泰国GDP以每年超过8%的速度增长,制造业出口年增长30%,制造业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由36%上升到81%,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从22%增加到29%;农业出口比重由47 7%下降到13 9%,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由21%降为11%。
这就隐藏着一个巨大风险,就是当美元升值时,盯住美元的货币也会随之升值,那么如果其经济面支撑不了汇率的升值,或说强势,那么就是人为地高估其货币就如同前文说过的19世纪40年代的英镑和1983年及1994年的墨西哥比索危机中反映的那样。
实际上,国际外汇市场1995年就出现了逆转。如前所述,1994年美元对主要货币的汇率由贬转升。由于美元持续、大幅度升值,泰铢实际有效汇率跟随美元不断走强,削弱了泰国的出口竞争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5)
力,1996年泰国出口增长从1995年的24%下降到3%。出口下降导致泰国经常项目逆差迅速扩大。1995年泰国经常账户赤字达到162亿美元,占GDP比率超过8%。
我们知道,经常账户是国家收支最重要的项目,经常项目逆差,就得借钱过日子。一般有两种借法。一是使本币贬值,降低本国商品的出口成本,从而增加出口盈余,以贸易盈余弥补经常项目赤字,实现国际收支平衡,当然政府也可以实施出口补贴(比如出口退税等)增加盈余,但这会受到限制。固定汇率是吸引外国资金的必要条件,要降低汇率就要实行汇率自由浮动。这是一个矛盾。
还有一个直接的办法,就是政府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和高利率政策,吸引更多的外资流入,用资本项目盈余弥补经常项目逆差,实现国际收支平衡。政策调整的前提条件是资本市场开放,即资本可以自由地流入、流出,而且,必须是流入大于流出,才会有资本项目盈余。
在盯住制度下,由于泰铢汇价被人为固定,失去了调节贸易差额和国际收支的功能,面对不断扩大的经常账户赤字,泰国政府实际上只能有一种选择,即加快资本市场开放步伐,通过各种各样的优惠政策,以及高利率政策,吸引更多的国外资本流入。盯住制度与高利率政策的结合,使投机性资本可以实现无风险套利,这时,国外资本尤其是热钱大量涌入泰国。
外国私人资本1989年面向泰国的流出与流入分别在1000亿泰铢左右,1994年分别达到15000亿泰铢左右,4年间增加了十多倍。并且,在这些资本中,短期资本比例较大、增长较快,1995 1996年,非居民泰铢存款、企业短期美元借款、股票市场的国外投资等急剧增加。仅从对银行的债务余额看,1996年年底的701亿美元债务中就有65 2%为短期债务。
资本的大量流入当然不是坏事,但如果没有办法锁定这些资本,使之更长久地为这一地区的经济增长服务,那问题就严重了。短期资本显然更多的是投机资本。
在短期资本开始外流的情况下,泰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此时,需要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但是,为了维持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为了防止外资流出和为了抑制资产价格泡沫,泰国中央银行被迫继续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不断收紧银根,持续提高利率。1996年,泰国利率达到13 25%,为当时亚洲国家和地区最高水平。
高利率政策使风雨飘摇的泰国经济雪上加霜,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高利率政策催生了泰国金融危机。高利率政策进一步抑制了投资和消费,加剧了经济衰退,造成了商业银行的巨额不良资产。高利率加大了企业债务负担,迫使企业转而向国际金融市场寻求低成本筹资,从而进一步扩大了对外负债规模。1997年泰国外债达到900亿美元,相当于GDP的50%,其中,短期外债占到了60%,仅1997年6月到1998年6月到期外债就高达450亿美元。
回到上面说的美元的升值。当美国的利率上升,趋利资本就会换回美元,抛售当地货币。由于没有需求,货币就要贬值,如果维持固定汇率,当地政府就要动用外汇储备接盘,以维持汇率的稳定。这种博弈,就取决于一国外汇储备的多少了。当耗尽了所有外汇储备时,当地政府就只有两种选择:一是寻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别国的帮助,一是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实行汇率自由浮动。此即前面提到的三元悖论在泰国的货币市场的表现。
泰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就是按上述货币经济学原理操作的,结果是泰铢崩溃,汇率自由浮动,向IMF请求紧急援助。
在美国的金融霸权下,美国主导的IMF就会提出对美国有利的贷款要求,迫使外国接受,而这样的要求,无一例外的就是美元的经济殖民要求,比如彻底放弃资本管制,放弃银行对外资的限制等等,这些要求本质上就是放弃三元悖论中的货币主权,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6)
从而彻底使他国货币成为美元的附属货币,经济成为美元的殖民经济。
韩国就是最明显的例子。当时的韩国是世界第十一大经济体,在美国的地缘战略的需要下,美国至今在韩国保留了大量驻军,韩国的发展被视为亚洲成长的象征,而且韩国拥有25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
在日本银行决定不再延期对韩国的数百亿贷款的威胁下,韩国向IMF提出了救援。为此,美国财政部和IMF的官员准备了550亿美元的史上最大一笔紧急财务援助,但前提是承诺进行经济改革。这些条件是极其苛刻的,以至于韩国老百姓变卖黄金首饰,支持国家拒绝接受援助。
结果是,1998年3月31日,扛不住的韩国政府决定向外资全面开放金融业,从4月1日起允许外资进入证券、银行业,从7月起实行外汇市场自由化。这就是美国和IMF的救援真相格林斯潘事后回忆,和几年前救助墨西哥一样,贷款条件非常硬 。
印尼总统说,亚洲金融危机是美国主导的一次对新兴国家实施的金融战争的阴谋。
2003年,泰国已经提前还完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120亿美元贷款,但是为了偿还这些钱主动让泰铢贬值造成的损失还无法估量。泰国总理他信庄严地站在泰国国旗下,宣誓绝对不会再向这些国际银行家们要一分援助,甚至鼓励泰国企业拒绝偿还他们欠这些银行家的债务。结果3年后,泰国发生政变,他信被赶下台
以上就是在美元一贬一升过程中输出的亚洲金融危机的全过程。美元刀不血刃便可使一个国家的财富顷刻消融,甚至发生政权更迭。以泰国货币贬值为导火索的亚洲金融危机给我们的教训和启示,已经有很多的观点和论述,此处不再赘述。
因此,并不能说是索罗斯及其他金融大鳄的货币冲击导演了这次亚洲金融危机,但是美国纵容了这些国际游资的冲击,或者说,正是美元的过度发行产生了大量投机资本,而美国利用了资本趋利的天性,利用了危机从而植入经济殖民主义;也使美元刀武器,通过投机资本的媒介,杀向了全球的任何一个角落。
需要强调的一点就是,亚洲金融危机实际上就是蒙代尔三元悖论在亚洲新兴经济体的活生生的实例。在美元的霸权和殖民战略下,至今非美元经济体还是摆脱不了货币主权、汇率稳定、资本自由流动这个奇怪的三角形怪圈。


三、穷国养活富国
在金融危机之前,东盟国家和韩国由于经常账户赤字而成为净借款国。金融危机后的1999年7月,东南亚已经开始摆脱金融危机的阴影,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幅开始增长,其中,新加坡增长幅度为1 2%、菲律宾增长幅度为1 2%、马来西亚增长幅度为1 6%、泰国增长幅度为3 5%、印尼增长幅度为10 3%。此外,东南亚国家外汇储备有所增加,对外贸易也都保持顺差,所有的金融危机国家都成为净贷款国。
金融危机的教训使亚洲各国和地区纷纷大量积攒外汇储备,以对抗外汇市场上投机资本对本国货币的攻击。外汇储备又以美元资产投资为主,而这正是美国希望的。这一局面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也不会有大的改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世界经济展望》中给出的关于新兴市场国家资本流动规模的数据,1997 2004年间,新兴市场国家外汇储备增加了1 6万亿美元,其中仅2004年就增加了5190亿美元,2005年也在5000亿美元以上。这些国家的经常账户盈余在2004年达到3360亿美元。其中亚洲新兴经济体2004年的经常账户盈余是1930亿美元,占整个新兴经济体总额的一半以上。此情景与1996年大相径庭,那时这些国家的经常账户负债达到930亿美元。2004年的经常账户盈余按市场价格计算已经达到了它们国内生产总值的3 5%。
自欧元诞生以来,尤其是美国 9·11 恐怖袭击以来,布什政府的 赤字美元 政策导致了美国的经常项目赤字和美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7)
元的全球性流动泛滥。美国经常项目赤字近年来急速上升,从1991年的无赤字到2006年的占GDP的6 5%。
这些过剩美元其中一部分流向美国国内的房地产和金融衍生品的黑洞,还有部分流向新兴市场国家。这些国家在2004年就接受了1860亿美元的净外国直接投资,亚洲占据了870亿美元份额。净私人资本流入量达到1960亿美元,亚洲新兴经济体接受了其中的1300亿美元,占整个新兴市场经济体资本流入量的2/3。
与之对应的是,美元的走强使亚洲国家证券投资资本(金融资本)净流入有所下降,但是外国直接投资的净流入增长却有效地弥补了证券投资方面资本流入的下降和其他形式投资净流出的增加。与证券投资和银行贷款等其他形式的资本流动相比,外国直接投资具有期限相对较长、流动性低等特点。因此,越来越多的新兴市场经济体选择外国直接投资作为其资本流入的主要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应对国际资本流出冲击的能力,增加了金融市场的稳定性。
与之相反的是,长期以来,中国内地、日本、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等经济体积累了巨额的经常项目盈余,这些盈余无一例外地大部分都投向了美国国债和包括美国房地产债券在内的各种金融衍生品,这些盈余又回补了美欧的经常项目赤字,以至于使整个东亚地区成为净储蓄国。
截至2008年年底,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拥有超过2万亿美元,日本外汇储备为1 03万亿美元,韩国超过2000亿美元。外汇储备最多的东亚国家和地区依次为:中国、日本、中国台湾、韩国、中国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和印尼。上述9个国家和地区外汇储备总额占全球外汇储备总额比例的60%以上。
而美国呢,自1982年起,便从国际资本净输出国转为净输入国,国际资本流入规模逐年增长。美国利用了全世界近70%的净储蓄额,全球资本持续大规模流入美国,这导致美国金融市场长期繁荣,并为美国经济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
纵观全球,当今国际资本流动基本上形成两大趋势:一个趋势是资本在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间形成流动;另一个趋势则是资本在发达国家与各个新兴经济体之间形成流动。其中,仅美国、西欧和日本之间的资本流动,就占全球长期资本流动总额的2/3左右。
当前世界资本流动的特点便是,美国吸收了大量短期和长期投资,成为国际资本的集散地;新兴市场的地位很特殊,它们吸收了大部分发达国家流出的资本,同时,它们也在向发达国家输出资本。而且目前,东亚新兴市场资本流入额在减少,向发达国家的输出却在增长。这种资本逆流,造成了亚洲穷国补贴美国等富国的现象,其中,以中国为甚。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现象?
按照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的解释,最关键的因素是经济学家所谓的 本国偏好误差 大幅下降,以及美国生产力明显增长的缘故。
本国偏误是投资人在为其储蓄的投资作选择时的一种狭隘倾向,即使放弃外国更有利的投资机会,也要选择自己的母国。当人们对某个投资环境比较熟悉时,他们会认为风险小于环境不熟的远方投资,即使二者的客观条件一致。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半个世纪里,全球的本国偏好误差现象非常明显。国内储蓄几乎完全导入国内投资,即投资人所属国家的工厂、设备、存货和住宅。在一个本国偏误极为强烈的世界里,外部失衡现象非常小。
格林斯潘还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新兴市场国家私有财产权的保护和跨国资本流动限制瓦解,而且,咨询和通信科技之进步,有效地缩减了全世界各市场间的距离,扩展了投资人的地理视野,使得外国投资的风险看起来不再像几十年来那么高。越来越多的储蓄者跨越国界投资外国资产,显示本国偏好不是那么严重(即本国偏好误差下降)。这样的变动,造成亚洲国家的经常账目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8)
剩余增加,并抵消美国所增加的赤字。
真实情况是这样吗?作为储蓄资本,相对报酬率是决定超额储蓄导向投资去向的关键因素。实际上,连格林斯潘自己也承认,2005年美国对外投资2万亿美元的投资报酬率是11%,远高于美国支付给持有美国债券的外国人的利率。尤其在美国大幅降息后,除日本外,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利息远高于美国国债利息的情况下(所谓利差),投资美国有更高的报酬率的说法更站不住脚了。
其实,这正是美元武器的厉害之处,也是美元殖民战略的关键。在美元的金融霸权下,如果经常项目盈余国家不增加美元资产的外汇储备,就会遭到以美元为首的投机资本的攻击而导致本币崩溃。
这也正是美国的战略家们为什么千方百计要迫使其他国家放松外汇管制,允许资本自由流动的原因之所在。换言之,只要在资本自由流动下的投机资本的攻击的威胁存在,非美元经济体就不得不断地增加外汇储备,就不得不断地把外汇储备投向美国,换取美元形式的资产。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任何危机,包括战争的威胁,都会造成这样一个效果,就是美国是个相对安全的投资天堂,美元是世界储蓄的避风港。从过去的经验看,美国从没有在其本土发生过大规模的与外国的战争,经济局势相对维持在一个稳定增长的态势,造成相对较高的风险调整后预期报酬率,导致全球对美国资产之需求不成比例地上升。历史经验又强化了投资者的这一幻觉。因此,美国热衷于不断地创造危机,不断地利用危机,不断地驱赶美元流向美国。
这就造成这样一个局面:牢牢把握金融制高点的美国,不断地发行美元,亚洲等新兴经济体不断地生产商品供应美国以换取美元盈余,再投资到美国,为美国的经常项目赤字融资。美国实际上就成了最终贷款人和最终消费者。这就是所谓的穷国养活富国的现象。
亚洲国家、石油净输出国家和拉丁美洲的新兴国家,无一例外地成为为美国融资的输血者,成为美元殖民战略的牺牲者和美元刀的祭品。
再者,持有巨额美元外汇储备,还得承受美元贬值的剥削。面对日益增长的外债及其利息的支付,美国先天性地倾向会增发美元,使其贬值,以使其外债缩水以降低偿债成本,这是储备国家暗亏。如果储备国家大规模抛售美国国债,又会导致其贬值,从而变成明亏。这就是目前美元储备最多的中国政府的两难。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变成了烫手山芋,还姑且不论这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所造成的高能货币效用,给国内造成的流动性过剩和通货膨胀预期。关于这一点,在后面的章节还会谈到。
总而言之,美元向亚洲的输出和美元向美国的回流,本质上就是美国洗劫亚洲财富的过程,美元是刀,是新的殖民剥削。美元的升值和贬值对亚洲国家的经济发展影响巨大,亚洲经济越来越成为美国的附属经济特征,越来越成为具备殖民地经济的特点。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没有向美国蔓延,而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却能通过美元这个国际货币的流通媒介功能向亚洲传导,美元的输出,不仅输出了通胀,还输出了危机。
亚洲能摆脱美元吗?


四、亚洲的反击抑或不堪一击
1997年亚洲发生的金融危机和2008年美国输出的金融危机,都给亚洲国家的经济造成了极大的损失。是坐以待毙还是奋起反击?亚洲的经济安危当看亚洲的中、日、韩三国。
1971年后,美国与日本的经济关系就已经从从属关系转向了竞争关系,日本成为美国在亚洲的经济打击对象,猎杀日元一章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但从大国博弈的政治关系来讲,不论是美国还是欧洲,都对日本的生产能力、出口和投资进行了长达50年的压制,虽然日元曾经一度是,现在也仍然是世界主导货币之一。但随着欧洲统一货币欧元的诞生,日元逐渐在被边缘化。
日元的国际化,首先应该是亚洲的日元化。在20世纪70年代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9)
和80年代,日元国际化进程受到美国的阻挠后,亚洲仍接受了大量的日元贷款和以日元结算的贸易。但是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日元却贬值自保,没有像美国在墨西哥危机中所扮演的角色那样,对金融危机的后果起到缓冲器的作用。金融危机发生后,日元借口长达十几年的滞涨和物价没有上涨,继续维持零利率政策(0 5%)。
低成本的日元成了国际投机资本的提款机,这些投机资本继续在亚洲金融市场和房地产投机中兴风作浪,这就是日元套利交易。据估计,目前活跃在亚洲国家股市的投机资本有1/3以上来自日本,规模在数十万亿日元。
2002年以来,美国和欧元区的利率分别维持在为5%和3 5%,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利率更高。这样,投资者就会以低成本借入日元买入其他外币资产,以获取利息差收益。这些投机资本,也包括日元自身,大量投向中国、韩国、越南以及印度等国家的股市。
和美元一样,这些外币资本的流入催生了新兴国家的资产泡沫,似乎表面上是一片繁荣,但是有一个潜在威胁,就是当日元利率上升或者有上升预期时,投机资本便会大量抛售新兴市场国家货币,买回日元或者美元,从而造成金融动荡。资本外逃导致的亚洲金融危机就会重演。在这一进一出中,投机资本会攫取巨大的投机收益。
换言之,就是日元在亚洲经济区就如同美元在全球经济体中、当年的德国马克在欧洲汇率体系中作为中心货币一样,中心货币的利率变化极大影响了附属货币的汇率稳定。
2007年2月,中国股市暴跌和随后越南股市和房市的大跌的背景就是,2007年2月中旬,野村证券发布的报告指出,日本前一年四季度GDP增长率高达48%,远远高于先前38%的预期。出口强劲、公司服务物价指数的大幅上升等数据进一步提前了投资者对日本央行的加息预期。投资者担心日元与外币利差反转,因而这些投机资本大量回流到日本。
庞大的资金流出必然引起亚洲资本市场的强烈震荡。黑色星期二(2007年2月27日),当日,上海股市跌去88%。其后,美国道琼斯则在当日跌了33%,欧洲股市在当日跌了26%,中国香港跌去了18%,韩国也下跌了4%。新加坡股市在星期三上午一开盘就下挫了482%,澳大利亚则在星期三上午失去了3%的市值。从时间顺序上,在中国股市暴跌后全球主要市场股市均有较大幅度下跌。
据悉,日本国内一些媒体在全球股市暴跌后即指责中国股市导致了全球股市的下跌。而中国有些媒体则在其后刊出文章认为,日本央行提高利率导致日元套利交易平仓是中国股市和全球股市出现暴跌的导火索。
自2008年8月美国金融危机发生后至2009年2月末期间,10种主要亚洲货币除了人民币和港元基本保持了不变外,其余8种货币兑美元的汇率全部出现下跌。而3月初以来,除了日元以外,这些亚洲货币兑美元则全部上涨,而且部分货币涨幅惊人,其中韩元几乎抹平了之前的跌幅。
由此可见,日元企图以低利率继续充当国际资本在亚洲的提款机角色,部分取代美元,侵蚀亚洲国家的财富。这也是为什么本书指出,日元作为国际货币之一,是美元殖民战略的帮凶。
显然,日元不会成为挑战美元的亚洲堡垒。
韩国则在10年中的两次危机中反倒成为最严重的受害者。金融危机对韩国的金融系统造成沉重的打击。1997年9月,韩元兑美元汇率跌到了韩国至1990年以来的最低点906 1。1998年经济增长率为-5 8%,为以往45年来最大幅度经济衰退,1999年韩国银行业在金融危机中所遭受的损失达到了前所未见的14 48万亿韩元。
前面提到,1997年危机后按IMF的要求,韩国全面开放金融市场,对银行外资控股比例不加控制。这种开放式的自由经济,吸引了相当程度的外资进入,也促进了韩国经济的活力,使进出口贸易得到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10)
了极大发展。但是这也导致了韩国银行系统对外部资金过于依赖。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许多韩国银行的外方控股股东如汇丰、花旗等都被卷入了这场金融风暴,而韩国市场的高度自由性也为急需资金的国外银行集团提供了套现机会。
从2007年年中至2008年年中的一年时间里,韩国市场上累计套现额达到500亿美元左右,巨额的外资撤出导致韩国的股市市值急剧缩水,2008年10月9日韩元兑美元的比价也一度跌至1485 1。汇率的剧烈变化加重了韩国国内企业的经济负担,也导致了一部分投资外汇期权的机构资金链断裂继而宣告破产。甚至有经济评论认为,韩国将会是继冰岛后又一个面临破产的国家。
相比韩国,在1997年金融风暴期间,中国政府坚持人民币不贬值,极大程度上制止了国际资金将金融风暴的危机蔓延到国内,也稳定了当时亚洲人民的信心。毋庸置疑,这次美国金融危机,中国进出口贸易依赖型企业也受到相当大的影响,部分企业出现市场和资金周转困难甚至倒闭,但在政府扩大内需等经济刺激方案后,有望把损失减少到最小。这是由于外资在中国银行内占股比例受到限制,外汇的流入和流出都受到了控制,金融系统相当比较稳定。
值得提出的是,亚洲各国积累的外汇储备,在这次危机中,成为抵御金融风暴的屏障,为维护亚洲金融市场的稳定起到了保护作用。而且,亚洲国家加紧了区域内经济循环和货币互换的进程。
2007年12月4日,中国与俄罗斯就加快促进两国在贸易中改用本国货币进行结算进行了磋商,此前中俄已经进行了5年边境贸易本币结算的尝试。12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与韩国银行签署了一个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两国通过本币互换可相互提供规模为1800亿元人民币/38万亿韩元的短期流动性支持。中国还与包括俄罗斯、蒙古、越南、缅甸等在内的周边8国签订了自主选择双边货币结算协议。
2009年4月8日,中国则决定在上海和广东四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
另据报道,东盟10国与中日韩(10+3)三国财长发表联合公报宣布,规模为1200亿美元的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库将在2009年年底前正式成立并运作。公报指出,筹建区域外汇储备库有两个核心目标:一是解决区域内的短期资金流动困难;二是作为现有国际金融机构的补充。
这些措施,都可视为亚洲针对美元霸权的有限的反击。但是,在欧洲和日本的忽悠下,中国国内民族主义膨胀,以为人民币真的可以在亚洲一家独大,甚至媒体热炒要以人民币的国际化来挑战美元。真要走人民币国际化道路,则是跳进了欧美构筑的陷阱。
2008年中国GDP的全球占比约为7%,贸易规模的全球占比约为10%,而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比重却几近于零,中国在IMF投票权的占比则仅为3 66%左右,特别提款权(SDR)占比也仅为3 72%左右。以中国目前的经济实力和金融体制而言,人民币尚不具备成为区域化、国际化货币的实力。
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美元仍是最关键的世界货币,欧元不可能取代美元,日元正在被边缘化。面对美元霸权和美国的新形式的殖民剥削,如何应对和构思未来,现实在挑战亚洲人民的智慧,也在挑战全人类的智慧。


1998年俄罗斯崩溃(1)
锋芒毕露摧毁卢布
在完成美元与黄金脱钩,然后美元与石油挂钩的战略部署后,美国使用美元刀不费一兵一卒而决战于千里本土之外,在不动声色中利用极低廉的成本把一个巨大帝国彻底击败。美国的石油战略和美元战略的交替实施,使俄罗斯经济完全依赖于石油收入和西方的市场。21世纪的石油涨价刚使铁腕总统普京稍有实力全面对抗美国霸权,但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和石油价格雪崩又给俄罗斯当头一棒。
锦上添花天下有,雪中送炭世间无。


题记
一、冷战形成的经济学成果 软着陆
有一个笑话,讲的是美国的宇航员在宇宙飞船升入太空后,发现圆珠笔和钢笔由于失去了地球引力,竟然写不出字来。听说苏联人解决了这个问题,于是在美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技术攻关失败后,只好花大价钱从苏联人那里买了专门技术(就是Know-how),结果苏联人给的技术只有3个字用铅笔!
这个笑话的初衷肯定是告诉我们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和经济价值,但是当时苏联的太空技术领先于美国却是事实。
1957年,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4月12日苏联英雄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轨道,并绕地球一周,历时1小时48分钟,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载人宇宙飞行,实现了人类进入太空的愿望。
美国于同时期启动了登月计划即阿波罗计划,又称阿波罗工程,共有2万家企业、200多所大学和80多个科研机构,总人数超过30万人参与了这项工程。1961年的阿波罗1号宇宙飞船还未升空就发生了爆炸,3位宇航员罹难。经过反复的改进和实验,一直到1969年7月16日,经过11次改进后的宇宙飞船阿波罗11号搭载2名宇航员成功登上了月球,走出了美国人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美国率先苏联登陆月球完成了人类的登月梦想。
以上是美国和苏联在太空技术竞赛中的一个缩影。从当时看登月并没有太多的现实意义和经济利益,为什么美国要如此大动干戈,必须要先于苏联登上月球?这是当时美苏争霸的冷战战略的需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经济军事实力最强的国家,并推行全球扩张政策。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既是美国在全世界扩张势力的宣言书,也是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发动全面冷战的宣言书,又是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以美国为首的美欧等西方阵营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开始推行冷战政策。
赫鲁晓夫上台以后,提出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美苏合作、共同主宰世界的基本战略。随着战后苏联经济、军事实力进一步增强,从50年代后期起,美苏争霸的世界格局逐渐形成。1961年苏联分割东西德国而修筑柏林墙、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和太空竞赛就是那个时代的产物。
到70年代,美国因为两次石油危机和越南战争等因素经历了两次经济衰退,苏联的经济实力同美国的差距大为缩短,1975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上升,相当于美国的80%。苏联在军备方面赶上了美国,苏联的战略导弹至1975年已达2402枚,超过美国40%,1979年苏联在战略核力量上的开支几乎为美国的3倍。
美苏争霸的重点在欧洲,苏联在东欧、美国在西欧都集结了重兵,处于两军对峙的僵持状态。苏联一方面对欧洲以缓和战略麻痹西方,另一方面加紧在欧洲以外的地区扩张。1979年入侵阿富汗,标志着苏联霸权主义政策发展到了顶点。
苏联还对中国推行霸权主义,企图控制中国,使得中苏关系恶化。美国1969年后的尼克松主义,调整全球军事部署,收缩亚洲兵力,1973年从越南撤军,1979年同中国建交。
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是美苏争霸的第三阶段。1981年,里根出任美国总统以后,开始对苏联采取强硬态度,遏制苏联在全球的扩张势力。在核战


1998年俄罗斯崩溃(2)
略和核军备方面,美国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通过以高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军备竞赛,从而拖垮经济力量相对落后的苏联。在争夺第三世界方面,美国立足于在军事上打小规模的局部战争,打击亲苏政权。
苏联则由于国内经济发展缓慢,在与美国争霸中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包袱。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后,开始放弃争夺军事优势的做法,转为裁减军备,从对外扩张转向全面收缩。1989年柏林墙倒塌,标志着苏联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1991年12月底,苏联解体,美苏冷战争霸的局面结束。
美苏冷战是除战争以外的敌对和对抗行动;美苏争霸则是既有和平方式的对抗,也有局部战争,如美军侵略越南和苏军入侵阿富汗在本质上都是对欧洲之外的地区战略地点的争夺。
2001年美国 9·11 恐怖袭击的元凶、塔利班的基地组织头目的本·拉登就是美国为了对抗苏联而扶持起来的反苏武装。而越南战争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遏制社会主义中国。
冷战中美苏争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历史的原因,更有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经济竞争、军备竞赛、控制盟国和战略要地等方面的矛盾因素。冷战的过程,表面上看是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其实质是美苏争霸是争夺世界霸权的冲突。
苏联解体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这方面的论断也很多,比较一致的观点就是,里根政府的星球大战计划是个幌子,美国通过军事竞赛的经济手段拖垮了苏联。但是大多数分析都忽视了美元因素,尤其是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的美元霸权导致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拖垮苏联的必然性和可能性。
首先,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和战后的美苏联手,基本上遏制了前德国和日本的军事实力的复活,避免了挑战美苏的军事霸权国家的出现,在这一点上,美苏的战略利益是一致的。北约组织的重要成员英法两国站在了美国一边,美国在欧洲地缘政治上就占据了优势。
其次,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新成果,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促使经济进入一个相对稳定和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它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
再次,最重要的是,二战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美国利用冷战和美元武器成功地胁迫当时最大的经济体西德和日本成为美元的附属货币和美国的附属经济。而苏联一方面受到美欧的经济封锁,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出口受到压制,另一方面还投入了大量的经济力量到军事竞赛中。
虽然在当时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资本管制和外向性经济还没有成为主导经济的政策,美元不能利用汇率武器直接攻击卢布,但是美元的霸权导致了美国能操纵国际油价。一方面是苏联的石油开发成本高于中东地区,一方面美国千方百计压低油价以切断苏联的外汇来源,迫使其陷入经济困境,进而瓦解苏联人对国家制度的信心。
在以美元霸权为基础的金融战争和经济博弈中,苏联根本没有战胜的可能。美国的美元战略不费一兵一卒而决战于千里本土之外,在不动声色中利用极低廉的成本把一个巨大帝国彻底击败。随着苏联解体,美国军事霸权得到了巩固,更加强化了美元货币的超级霸权。于是,美国得以继续以美元武器加紧了对俄罗斯的经济控制和疯狂的财富掠夺。
值得一提的是,冷战虽然结束,但却留下一个经济学理论遗产,那就是软着陆。软着陆其实就是前面提到的美苏太空竞赛中的宇宙飞船回到地面或者到达月球表面而采取的一系列缓冲措施,是避免硬着陆后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经济学中的经济要素软着陆虽然到目前也没有一个


1998年俄罗斯崩溃(3)
完整定义,但作为控制经济现象超常扩张的反制手段,软着陆一词却一直沿用至今。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虽然苏联对飞船的软着陆技术得心应手,却在美元霸权下的经济领域几乎没有机会应用,因为苏联和后来的俄罗斯从来没有过经济飞上天的实质性的大规模增长,没有高增长,自然没有软着陆;而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休克疗法的经济改革,又是一次真正的硬着陆。


二、格林斯潘参与了颠覆苏联
大家都知道苏联解体和柏林墙的倒塌有关系,也都知道苏联解体肯定是外因和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你也许不知道,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实际上参与了颠覆苏联的活动,这也印证了美元武器和美国的金融霸权在苏联的解体中所起的独一无二的作用。
1983年至1985年,在任美联储主席的前几年,格林斯潘在里根政府的外国情报顾问委员会(President sForeignIntelligenceAdvisoryBoard,PFIAB)任职,他的任务就是评估苏联在军备增加过度耗用资源时的承受能力,其赌注就是,里根的星球大战计划将会使苏联经济无法增长;其策略就是保持冷战的强大压力,压低石油价格,断绝其外汇来源;一旦军备竞赛升级,苏联如果跟进其经济就会崩溃,如果不跟进,就会要求谈判;不论哪种情况发生,美国都可以出手,解除苏联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势力范围,从而结束冷战,成为世界超霸。
前面讲了,1971年后形成的美元霸权,已经使欧洲和日本等强大经济体默认了美国政府滥发美元以扩充军备、进行全球军事扩张的单边经济政策,为了打败苏联,美国政府尤其是里根政府充分利用了美元武器并最终成功了。为了纪念里根总统,美国就有一艘航空母舰以里根总统命名。
二战后的第三次新科技革命加深了国际分工,使国际性的经济技术和文化交流的联系日益紧密,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它在世界市场上的适应性和竞争力。而苏联的企业多年来没有吸引新技术的内在要求,许多企业缺乏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产品几十年一贯制,技术长期得不到改进,产品质量低、缺乏竞争能力。
苏联从60年代开始,由于劳动力来源日趋紧张、原材料和燃料动力供应矛盾日趋尖锐、资金不足和生产效率低下等原因,致使基本建设的增长速度不断下降,由50年代的74%,下降到70年代的53%,80年代前5年又降到3 2%。
戈尔巴乔夫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开始掌握苏共的最高领导权的。他推出了政治民主改革的 新思维 和经济改革的 加速战略 。加速战略仓促上马,对长期形成的畸形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对农业体制的深入改革未予重视,对企业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以致各项改革效果不佳。1986 1988年,国民收入增长率仅为2 8%,尚低于改革之前,而财政赤字却在上升。当时的苏联经济规模,与英国相当,只相当于欧洲的1/6。
星球大战 计划实施的结果就是,苏联没有能力和美国展开军事竞赛,而巧合的是,戈尔巴乔夫配合美国进行了一系列自毁长城的政治和经济改革。不幸的是,正是在戈尔巴乔夫倡导的改革过程中,在他的任期内,苏共被解散了、苏联被解体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仅仅走过74年就从世界版图上永远地消失了。
格林斯潘事后回忆认为,很难说是戈尔巴乔夫有意让苏联瓦解,但是可以确定的是,戈氏没有出手阻止苏联的崩溃。
与苏联的卫星国东德、捷克和波兰一样,政权更迭的 最后一根稻草无一例外的是货币贬值的恶性通货膨胀列宁的预言,摧毁一个政权的最好方式就是使其货币丧失购买力,恶性通货膨胀可以不为人察觉地达到其目的,在他自己创造的帝国应验了。
1989年苏联的经济形势全面恶化,工业产值仅增长1 7%,其中生


1998年俄罗斯崩溃(4)
产资料增长07%,农业产值增长1%。这样低的增长速度在苏联历史上是少有的。市场供应严重不足,与居民的购买力严重脱节,全国到处出现抢购风。1989年苏联36个大城市实行分配卡制度,在1200种生活消费品中,有1150种供应不足。国家财政赤字剧增,赤字额相当于国家预算支出的1/5和国民生产总值的1/10。市场供应的严重不足和财政赤字的剧增,造成了严重的通货膨胀,1989年,卢布贬值一半,食品和消费品大幅度涨价。
随后苏联又推出了矫枉过正的经济健康化计划,开始了戈尔巴乔夫的第二阶段改革。结果是改革没有取得任何效果,经济形势继续恶化。从1990年开始,生产出现前所未有的绝对下降局面,财政赤字不断上升,货币发行无法控制,通货膨胀加剧。市场供应一片混乱,黑市交易取代国营商业零售网。美元成了当地人手中的黄金般的通货,卢布贬值3/4,处于崩溃的边缘。
随后就是1991年8月强硬左派发动的政变中,戈尔巴乔夫下台,苏联解体,叶利钦成了俄罗斯的新总统。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老路肯定是走不回去了,叶利钦时代的俄罗斯开始全面倒向西方,在美国政府,包括格林斯潘本人,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为首的战略家们推销的休克疗法改革中,苏联开始了全面私有化和自由市场经济,并寻求IMF的资金支持。从此,俄罗斯被纳入美元经济体系,成为又一个美元武器的靶标,也是美元战略下的最大的一个靶标。
休克疗法本是医学术语,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被美国经济学家萨克斯应用于治疗玻利维亚的经济危机中。当时玻利维亚通货膨胀率高达24000%,经济负增长12%,民不聊生,政局动荡。与以往渐进式的积极调整不一样的是,休克疗法主张放弃扩张性经济政策,紧缩货币和财政,放开物价,实行自由贸易,加快私有化步伐,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上述做法一反常规,短期内造成经济剧烈震荡,仿佛病人进入休克状态,但随着市场供求恢复平衡,经济运行也回归正常。两年后,玻利维亚的通货膨胀率降至15%,GDP增长2 1%,外汇储量增加了20多倍。
为了诱惑俄罗斯,苏联解体前美国又把 休克疗法 用于波兰,也取得了成功,竖起了一个 榜样 。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继承了1700万平方公里领土,1 5亿人口,继承了原苏联的大部分家底。但是,1万亿卢布内债、1200亿美元外债,还有一大堆半死不活的企业、物价飞涨。面对当时的局面,叶利钦总统大胆启用35岁的盖达尔为政府总理执行其激进改革计划。
1992年年初,一场以休克疗法为模式的改革,在俄罗斯联邦全面铺开。
休克疗法的重头戏,是放开物价。俄罗斯政府规定,从1992年1月2日起,放开90%的消费品价格、80%的生产资料价格。与此同时,取消对收入增长的限制,公职人员工资提高90%,退休人员补助金提高到每月900卢布,家庭补助、失业救济金也随之水涨船高。物价放开头三个月,似乎立竿见影,收效明显。购物长队不见了,货架上商品琳琅满目,习惯了凭票供应排长队的俄罗斯人,仿佛看到了改革带来的实惠。可没过多久,物价像断了线的风筝扶摇直上,到4月份,消费品价格比上年12月上涨6 5倍。政府原想通过国营商店平抑物价,不想黑市商贩与国营商店职工沆瀣一气,将商品转手倒卖,牟取暴利,政府的如意算盘落了空,市场秩序乱成一锅粥。由于燃料、原料价格过早放开,企业生产成本骤增,到6月份,工业品批发价格上涨14倍,如此高价令买家望而生畏,消费市场持续低迷,需求不旺反过来抑制了供给,企业纷纷压缩生产,市场供求进入了死循环。
休克疗法的第二步是大规模推行私有化。经评估,俄罗斯的国有财产总值1 5万亿卢布,刚好人口是1 5亿


1998年俄罗斯崩溃(5)
,以前财产是大家的,现在分到个人,也要童叟无欺,人人有份。于是每个俄罗斯人领到一张1万卢布的私有化证券,可以凭证自由购买国有资产和企业的股份。可是,经过连续几年的恶性通货膨胀,此时的1万卢布,只够买一双高档皮鞋,结果,大批国有企业落入特权阶层和暴发户手中,形成了以控制能源产业的寡头资本家和一个全新的富裕阶层。美国 福布斯 于2008年估计,俄罗斯境内共有100多位亿万富豪,仅次于美国。
但是,这些官员、前经理和银行家们控制的资源并不是投资到新的有形资产中,而是又转手卖给了外国人,并将收益转移至国外。于是资本外逃成了俄罗斯私有化改革以来最蔚为壮观的一道景观。据估计,1993年以来的5年内,资本外逃的速度是大约每月20亿美元,资本外逃总额为1250亿美元。这些外逃资金并不全部是外商投资的外汇。面对日益的强烈通货膨胀预期,人们越来越多地储存美元等通货,大量地把卢布兑换成外汇,然后转移至国外。有人估计,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发行的美元,有1/3在俄罗斯的市场中流通。
为了降低物价和获取外国资金,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要求,俄罗斯实行了货币紧缩的财政政策。财政紧缩主要是开源节流、增收节支。税收优惠统统取消,所有商品一律缴纳28%的增值税,同时加征进口商品消费税。与增收措施配套,政府削减了公共投资、军费和办公费,将预算外基金纳入联邦预算,限制地方政府用银行贷款弥补赤字。紧缩的货币政策,包括提高央行贷款利率,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实行贷款限额管理,以此控制货币流量,从源头上抑制通货膨胀。
其结果是,由于税负过重,企业生产进一步萎缩,失业人数激增,政府不得不加大救济补贴和直接投资,财政赤字不降反升。紧缩信贷造成企业流动资金严重短缺,拖欠个人工资和企业间的三角债现象日益严重,使俄罗斯的经济越发依赖进口。政府被迫放松银根,1992年增发货币1 8万亿卢布,是1991年发行量的20倍。在印钞机的轰鸣中,财政货币紧缩政策流产了,通货膨胀如脱缰野马,一发不可收。
1992 1993年期间,恶性通货膨胀迅速将俄罗斯家庭的储蓄一扫而空,失去了对公共财产所有权的购买力。取而代之的是进入俄罗斯的外国资金,它们主要是购买俄罗斯公司的股份,但这些钱并没有形成直接投资提高生产力,而是形成了外逃资金和支付俄罗斯日益攀升的外债。为了支付外债利息和维持卢布汇率稳定,又不得不卖掉更多的卢布以换取美元。
这些经济乱象加剧了俄罗斯的国际收支失衡,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卢布不断贬值 进口依赖日渐加深对外负债日益增加通货膨胀日益加剧。
这一切,都来源于1990年12月美国操纵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经合组织及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的《苏联经济》计划的休克疗法阴谋,是配合美元战略的货币主义对俄罗斯的经济侵略和成果的掠夺。该计划加速剥夺俄罗斯的资产和资本外逃,把俄罗斯的原材料出口能力所有权转移给美国和其他西方投资者。
1991年10月,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会上,苏联官员和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决策官员有史以来第一次坐在了一起。格林斯潘在其回忆录中这样说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只能谈及货币,而货币对我们来说不是问题。私有财产和自由市场必须从死亡中复活回来
其结果是,1992年1月开始的休克疗法剥夺了俄罗斯的主权信贷,加速了俄罗斯工业的瓦解,使该国的经济只能依赖国外的资本和消费品,而俄罗斯只能出口石油、天然气和其他原材料。
正如《金融帝国》的作者迈克尔·赫德森指出的那样,俄罗斯是唯一自愿接纳,而不是在金融困境下被动接受这一计划的国家。
对于弱小经济体,IMF的资金和美国的


1998年俄罗斯崩溃(6)
力量完全可以操纵休克疗法的疗效,而对昔日最大的对手俄罗斯的疗法,美国却利用美元武器有意引导俄罗斯经济走向了休克,中招的俄罗斯终于在1998年遭受了卢布崩溃的命运。
三、1998年卢布崩溃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1998年金融危机中的韩国动了摧毁其货币主权的大手术后,下一个躺在病床上的就是一直处于休克状态的俄罗斯了。
俄罗斯自1992年初推行休克疗法改革后到1996年,生产连续下降,终于在1996年起对外资全面开放,形成自拉丁美洲和亚洲以后的又一个新兴市场,同时兴起的还有印度,这就是传说中的拉美的巴西、亚洲的中国和印度,以及俄罗斯组成的金砖四国。
1997年年底,以索罗斯为代表的国际投机资本在香港市场大败而归后转战俄罗斯。1997年是俄经济转轨以来引入外资最多的一年,俄罗斯从1991年起一共引入外资237 5亿美元,其中1997年即达100多亿美元。
前面讲过,休克疗法后的几年,对俄罗斯实体经济投资的外资其实并没有实际投入到俄的生产力扩大上,而是收购被俄新兴富豪和寡头资本家出卖的廉价的原国有资产,这些资本其实最后又外逃回了欧美的金融市场。而此时的这些外资总额中直接投资只占30%左右,70%左右是短期资本投资。俄罗斯的股票面值定得很低,平均只值50美分~5美元之间,股票回报率平均高达1倍以上;俄国债的回报率也在20%以上,而且80%是3~4个月的短期国债,兑现快。1997年10月间,外资已掌握了60%~70%的股市交易量,30%~40%的国债交易额。
行文到此,读者通过前面讲述的拉丁美洲和亚洲的货币战争中的描述,对接下来要发生什么就很清楚了。
股票和债券市场的繁荣掩饰不了俄罗斯经济结构的矛盾和宏观经济的失衡。在IMF威逼利诱下,俄长期推行紧缩的货币主义政策,导致生产萎缩,经济虚弱,财政拮据,一直靠出卖资源、举借内外债支撑,而且是挖东墙补西墙,举新债还旧债。如果这道资金流断裂或者资金外流,接下来就会重演泰铢崩溃的一幕。
自1997年10月28日到11月10日期间,由于泰国等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示范效应,俄罗斯的投资者开始大量抛售股票,股价平均下跌30%,股市殃及债市和汇市,后者也纷纷告急。当时俄罗斯央行拿出35亿美元拯救债市,欲以维持国债收益率的办法吸住外资。虽然国债收益率上升至45%,但外资依然撤走了100亿美元。
接下来,俄罗斯的外债偿付危机浮出水面。俄自1992年以来一直存在财政赤字,由于政府采取发行国债、举借外债、拖延支付等所谓软赤字办法加以弥补,再加上偿付债息不包括在预算支出内,因此政府公布的财政赤字似乎并不高,除1994年赤字占GDP10 7%外,其余年份均在3%~4 6%之间,但是1998年大笔债务陆续到期,而连续几年俄罗斯生产一直下降,财政收入基础越来越小;由于税种过多,税率过高,引致企业税务过重,因此逃税现象十分普遍,据分析,几乎一半单位偷、漏税;拖欠工资额不断增加;
连续多年的国际能源价格下降,使俄罗斯每年减少收入50亿~70亿美元。为支撑经济生活运转,不得不大量借新债还旧债,而且要借更多新债。除还内债外,还要弥补财政缺口,于是债务越滚越多,形成债务金字塔。
到了1998年3月,寡头资本家代表诺尔西石油股份公司经理基里延科接任总理时,俄内债达70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是中短期国债,外债达1300亿美元。1998年预算中偿还旧债和弥补赤字加在一起,占国家开支的58%。当时财长承认,至少需再借100亿~150亿美元才能渡过难关。
俄罗斯当时的内外债务总额不算高,还未超过GDP的44%。其主要问题是还


1998年俄罗斯崩溃(7)
债集中,短期债务缺乏偿债能力,债务构成中绝大多数是借期不到一年的短债。由于频繁更换总理和对政府的不信任感,购买国债人数大量减少。1998年4月俄发行国债不到200亿卢布,而当月还本付息高达367亿卢布,借新债已经抵不上还旧债,财政更加紧张。
为了稳定信心,阻止资本外逃和提高国债的购买信心,和墨西哥及泰国政府一样,俄罗斯政府不外乎采取如下几个办法:
首先,确保卢布汇率,办法是提高利率。央行将贴现率由5月19日的30%不断上调至5月27日的150%。短短8天,提高了4倍。6月4日起曾降至60%,但不久又上调至110%。同时抛售美元干预汇率,外汇储备由年初的200亿美元减少到150亿美元。
其次,由举借内债转向举借外债。俄从1993年到1998年5月通过发行国债来弥补财政赤字,但代价很大。据报道,财政从市场每筹措1卢布资金就要花费12卢布的代价,而国际金融市场上筹资的利息一般无如此之高,故而俄于1996年11月起大规模发行欧洲债券,并筹得约45亿美元,1998年拟再发行60亿欧洲债券。
最后,寻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帮助。1998年7月13日IMF和西方大国金融机构承诺提供230亿美元的紧急贷款。
财政部将7月13日从IMF得到的首期48亿美元贷款中拨出10亿美元用于清偿,余下38亿美元增加外汇储备。
原以为当天付出的53亿卢布中会有一部分再购债券而回笼。殊不知,债民不但未购新债券,还将大部分清偿款用于购进美元,其余则撤出市场,或留在手中以待时机。8月13日国际大炒家索罗斯在报刊上公然敦促俄政府卢布贬值15%~25%。当天,俄国际文传电讯社计算的100种工业股票价格指数大跌,跌到仅及年初的26%,跌掉74%。若干外资银行预期卢布贬值,纷纷要求俄银行提前还贷。
同时,7月份税收只征收到120亿卢布,而执行预算每月不少于200亿卢布,而企业拖欠的工资,按照危机前的汇率算大约为500亿至600亿美元,政府的资金缺口不断加大。眼看国债券又将陆续到期,年底前政府需偿还内外债240亿美元,而当时外汇储备仅为170亿美元,不够还债,更难以干预外汇市场。政府在此内外交困形势下,就贸然决定于8月17日推出了三项强硬的应急措施,即:第一项,扩大卢布汇率浮动区间,调低卢布汇率的上限到9 5 1。这实际上是将卢布兑美元的汇率由6 295贬至9 5,贬值50%以上,市场有此预期,以后卢布汇率必然大跌,10天内跌到20~21 1,将稳定了3年多的卢布汇率瞬间冲垮了。
而此时,IMF的釜底抽薪导致了卢布的全面崩溃。和以前一样,IMF的紧急援助不是免费的,面对削弱金融主权的财务改善和经济改革条件,俄罗斯国会在收到第一笔贷款后就清楚地表达,不愿意接受其苛刻条件。
比如,当时俄罗斯政府调整了其私有化政策,俄罗斯统一电力系统股份公司已有28%的股票售予外商。可俄国家杜马又专门通过关于该公司股票处置法,规定外资拥有该公司的股票份额不得超过25%。
面对俄罗斯的反抗,IMF必须作出选择:继续借贷还是停止继续拨款。但当时的国际炒家,包括索罗斯,都认为因为俄罗斯核弹太厉害,西方一定会出资拯救这个跌倒的超级强权。但是,他们这次赌错了。
格林斯潘在其回忆录中这样写道:
美国和其盟国早已悄悄运作,协助叶利钦政府把核弹头锁得好好的,结果,俄国对兵工厂的控制,做得远比经济管理好。因此,经过仔细考虑,克林顿总统和其他领袖研判,IMF撤销贷款不会增加核弹风险,同意IMF把插头拔掉。我们都屏息以待。
从这段话里,我们清楚地看到,美国最忌怕的确实是俄罗斯的核武器的安全,美国确实在利用IMF等国家组织主导他国的经济运行;


1998年俄罗斯崩溃(8)
而且,美国实际上操控着IMF的运作。关于这一点,下编的美元战略还要讲到。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清楚了,IMF没有继续提供贷款,外国投机者在那次金融大风波中约损失330亿美元,其中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即对冲基金)亏损25亿美元,索罗斯量子对冲基金亏损20亿美元,美国银行家信托公司亏损4 88亿美元。
而俄罗斯呢,9月2日,卢布汇率失守,央行宣布任由卢布自由浮动,卢布贬值70%。老百姓挤兑卢布以换进美元,国内居民存款损失一半。股市更是一泻千里。俄国际文传电讯社综合指数所包括的100种股票的市价已跌至159 2亿美元,比年初的1033 56亿美元,下跌85%,后来干脆停业,变成一文不值。
大批商业银行,尤其是大银行损失惨重。它们前期为牟取利差,曾大量借取利率较低的外债,估计共约300亿美元,兑为卢布后,购进高回报率的国债券。现在卢布贬值,国债券又要由高利、短期转换为低利、长期,里外损失巨大。仅金融七巨头之一的SBS-农业银行当时就握有相当于10亿美元的俄国家短期债券,顷刻之间不值几文。据估计,商业银行中有一半濒临破产。俄罗斯的SBS-农业银行和国际商业银行已被暂时置于中央银行管理之下,其余几家大银行不得不将自己的商业账户转移到俄罗斯储蓄银行。
这场金融危机一直持续到1999年才结束,格林斯潘称其为 1998年俄罗斯的破产崩溃 。西方战略家们则称是又一次的冷战胜利。
而这一次,战争的对象不是南美的墨西哥和阿根廷或者巴西,也不是亚洲诸国,而是昔日最强劲的战略对手,其意义非同寻常。在西方的步步蚕食下,俄罗斯的经济完全被西方主导,包括内债和外债都被外资控制。
危机后普里马科夫出任政府新总理,组成中左政府,以控制银行业著称的俄罗斯金融七巨头与政治关系基本被割断,势力大为削弱。西方报刊称这次金融危机导致了俄罗斯金融寡头们的没落。
随着2000年普京总统的上台,俄罗斯的 新左派 们借助于石油涨价而积蓄的国力,开始了对欧美的全面反击。
拥有世界最强大核武器的俄罗斯,轻而易举地被美元击败;美元刀击败卢布和摧毁俄罗斯,是美国最辉煌的战果。
经济学家一般都认为,俄罗斯卢布危机是因为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辐射的影响导致的。笔者倒坚信,此次俄罗斯的危机是美国对俄罗斯经济摧残的必然结果,没有亚洲金融危机,俄罗斯一样会爆发卢布崩溃的命运。
压倒卢布的最后一根稻草,其实是石油价格下跌,当时的油价,为每桶11美元,是1983年的最低点除去美元贬值的因素,其油价比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之前的油价还要低,而俄罗斯经济经过休克疗法以后,越来越依赖于石油收入了。


四、 荷兰病 人的绝地反击
自1971年美国单方面撕毁美元兑黄金的协议以来,美国就已经享受了美元的全球发行带来的铸币税式的好处和经济殖民的巨大利益。美国的国库券代替黄金,成了新的储备物资虚拟化的纸黄金。而美国自打出白条那天起,就没有打算偿还这些白条除非美国卖出它的黄金和实物资产(出售公司等),相反而是以新的白条替换旧的白条。在整个替换过程中,只是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上动几个数字而已,美元头寸还是稳稳地留在美国这些纸黄金并不能被储蓄国所使用。
美元从发行到最后转回美国,美国通过货币循环从全球收割了大量的实物财富,接着下一个循环就要开始了。源源不断出口到美国的中东的石油、日本和欧洲的汽车、中国的轻工产品,换回的是可以无限印刷的纸。这是一个荒谬和畸形的世界,是美国主导下的世界经济新秩序。
可怕的是,全世界都心知肚明,但是就没有人挑破,也没有人真正抗争。世界在等什么呢?
答案也许从伊朗核危机看出端倪。在2007年准备
1998年俄罗斯崩溃(9)
针对伊朗的新的军事行动时,国际形势变了,美国踌躇了 因为俄罗斯正在绝地反击。
俄罗斯经过10年的经济休克,整个国家还在IMF和美国的紧缩货币政策指导下提高利率以筹备资金偿还外国投资者的债务,低工资和廉价出售的公共部门,解除金融管制和私有化,以利外国投资者可以收购能源等基础设施。
而美国,如前所述,经过克林顿政府的非理性繁荣的泡沫后,再次通过发行债务支撑其经济成长,而2001年的 9·11 恐怖袭击帮了美国的忙。
向往和平的世界人民的良好愿望被当做美国人的筹码,战争和危机成了美国的最好的滥发美元的掩护,也是确保美元回流的最好策略。这也是为什么美国那么喜欢危机、争端和战争,而且美国的战略家们还能让非美元国家为其战争开支埋单。1991年的第一次海湾战争就是日本和西欧埋的单,第二次海湾战争是全世界埋的单,包括俄罗斯和中国,其手段就是美元武器。
美国开始了大规模的政府支出和减税和大幅降息步伐,毫不顾忌其双赤字。战争屏蔽了美国滥发美元债务的行动。以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为主线的反恐战争的战略目的有三:一是加紧控制中东石油资源,拿下伊拉克后就剩一个反美的伊朗,通过伊朗问题分化俄罗斯和欧洲;二是推高油价,加大中国和欧洲的经济发展成本,并对中国形成西部战略遏制包围;三是高油价形成对美元的强大需求,就如同第一次石油危机时美国所做的那样在1973年日本和西德为其日益增长的美元储备喋喋不休时,20倍的石油涨价立马让美国的顺差国的美元储备不够用了。
但是长达10年的低油价让俄罗斯于1998年崩溃,高油价却也成就了21世纪初俄罗斯的大国主义的复活。
推高油价可能导致俄罗斯大国沙文主义的复活的风险,美国的战略家们是不会忽视的。他们认为,经过10年的休克疗法,基本摧残了俄罗斯经济发展基础,俄罗斯的经济越来越依赖西方的市场,也越来越依赖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产品的出口,即使油价走高,俄罗斯也会像墨西哥一样,会患上荷兰病。
前面讲过,被称为 资源诅咒 的荷兰病,是在发现石油和天然气的天然财富后,对其国的货币需求就会大增,导致该国货币升值,就会削弱其他产业的出口和经济增长,于是该国就越来越依赖石油的出口,此时,荷兰病就会发生。俄罗斯也不例外。资源丰富的新兴国家和地区,其GDP的发展比资源匮乏的国家反倒差了很多,日本、德国和香港就是这方面的例子。
石油涨价后的俄罗斯普京政府其实就一直在与 荷兰病 作斗争。
普京总统通过大规模的铁腕行动把能源和金融寡头逐出克里姆林宫,还把油气、电力等能源企业收归国有,成立了如俄罗斯天然气公司、俄罗斯石油公司等国有企业,还把尤科斯石油公司的创办人关进了监狱并没收其财产,以至于西方称俄罗斯不再是个自由国家。在石油和天然气价格飙升的1999年一直到2008年,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占其GDP收入的1/5,非油气产品出口只占上述出口的一半,而且卢布相对于竞争对手的货币币值已经升高了2倍。升值造成的投机冲击显而易见。
于是,普京政府大量用卢布吸收外币,就如同中国的强制结汇一样。这样也带来一个问题,就是这些外汇其实是高能货币,因为买进1美元就要发放等量的20个卢布,这将引发国内的通货膨胀和流动性过剩。俄政府的一个办法就是再发行大规模的债券,吸收多发出去的卢布。而且,在2004年,俄罗斯还成立了外汇稳定基金,当石油价格超出他们认定的一个目标价位时,就把石油收入存入这个基金,总额超过2000亿美元,其中美元和欧元各占一半。
同时,俄罗斯用外汇大量购买非能源而是资源性产品,如钢铁、铝、锰、钛和轮船、飞机等。2005年俄罗斯还成立了国家控制的科技特区,加强科技


1998年俄罗斯崩溃(10)
投入。
俄罗斯毕竟是曾经的世界强国,拥有广袤的土地和地下资源,拥有良好的高素质人口和完善的工业体系,通过诸多措施,俄罗斯成功避开了荷兰病的侵扰,成为一个有竞争力的经济实体。其通货膨胀率从1998年的127%降到了个位数,外汇储备增加到了5000亿美元。
正是这些经济实力的提高,才有了俄罗斯与美国在阿富汗问题、伊朗问题、科索沃问题、朝核问题、格鲁吉亚问题上的对美国的绝地反击。俄罗斯的反击一是在全球范围同时展开,同时也涵盖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的所有领域。
俄罗斯问题专家戴旭曾撰文指出, 9·11 的烟雾,掩盖了美国的国家大战略。很多人天真地认为,在1991年苏联解体后,冷战就结束了。其实,只有美国清楚,在世界范围内,能够与它在军事上分庭抗礼的,以前是苏联,以后则是继承了大部分苏联实力的俄罗斯。苏联这个巨人只是倒下了,但并没有断气,它还以独联体的方式活着。继续肢解后苏联时代的俄罗斯,因此自然地成为美国大战略的第二步目标。
俄罗斯对美国的战略自然是洞若观火。普京在2006年5月10日发表的国情咨文中称美国为狼同志,并指出,我们看到世界上在发生着什么,都看在眼里了。如俗话所说,狼同志知道该吃谁。
面对独联体国家的颜色革命和美国的步步紧逼,2008年8月8日,俄罗斯和格鲁吉亚冲突爆发,俄罗斯以一套眼花缭乱的组合拳,连续打出承认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独立、总统公然宣布不惧怕和西方冷战、和北约舰队在黑海对峙、禁止进口美国牛肉、放风中断欧洲天然气、退出WTO谈判、宣布不再配合解决伊朗核问题并可能支持伊朗、在委内瑞拉进驻战略轰炸机TU-160并进行俄委联合军事演习、帮助古巴建立空间站、警告乌克兰、敲打波兰、军演练打航母等等。最凶悍的动作是2008年9月12号一天宣布两个重大决定:一是重修驻叙利亚海军基地,一是组建中亚四国联军,矛头直指美国和北约。一月之内,俄罗斯采取的明火执仗的战略对抗行动,比过去20年中采取的都要多,都要剧烈。
对于俄罗斯的绝地反击。欧洲惊呼新冷战已经到来,美国人则将其概念纠正为 温热战 。
也正是因为于此,有舆论认为,2008年下半年的美国金融危机是一次金融战争阴谋,美国通过这次危机,操纵国际油价,拖垮产油国经济,尤其是21世纪以来在各个领域和地域挑战美国霸权的俄罗斯、伊朗和南美的委内瑞拉。因为在美元霸权下,操纵美元计价的石油价格的暴涨暴跌,对美国而言举手之劳而已。
真假暂且不论,事实是,在这次金融战争中,数年来的高价石油先是耗掉了中日欧等石油进口国的庞大资金,如今的低油价又使以俄罗斯、伊朗、委内瑞拉等为代表的反美石油出口国遭到重创。
事实是,早在2000年,美国学者施魏策尔在《里根政府是怎样搞垮苏联的》一书中就透露了里根政府是如何不择手段打垮苏联的,其中一个重要手段就是操纵国际石油价格,以低油价以耗尽苏联的外汇来源,迫使其陷入经济困境。结果是,苏联解体的前10年正是国际油价暴跌的10年。
而俄罗斯独立后的10年也是油价低迷的10年。上节也讲过1998年卢布崩溃的最后一根稻草其实是石油价格下跌,当时的油价,为每桶11美元,是1983年的最低点除去美元贬值的因素,其油价比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之前的油价还要低。
2008年危机爆发的开始,俄罗斯总理普京曾对法国《费加罗报》记者说,俄罗斯经济对外资而言是平静的港湾,话音刚落,国际油价由7月时每桶147美元的新纪录开始走低,5个月内跌破36美元。
2008年8月8日,俄罗斯的外汇储备5461亿美元,2个月后,较8月高点大减了1120亿美元。而同期的俄罗斯民间资金外流,预估在1


1998年俄罗斯崩溃(11)
100亿至1400亿美元之间,单10月份就多达500亿美元。伴随着资本外逃的是俄罗斯股市的暴跌。继9月份股市大跌停盘两天之后,10月俄罗斯的两大证券交易所 RTS和MICEX股指重挫接近20%,股票指数达到2005年的最低点,下跌幅度已经超过了1998年金融危机。
美国智库保罗·桑德斯评论说,如果当前的石油价格持续一年,俄罗斯也许还能挺得住,但如果此价格持续2~3年,对俄罗斯来说可能就是致命的打击,不排除经济危机将演变成政治危机。
受油价暴跌打击的还有伊朗。伊朗的财政收入有80%依赖石油出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8年8月发布的报告认为,如果油价跌到每桶75美元以下,从中期来看伊朗的财政支出就将出现困难。路透社评论说,油价下跌将加深伊朗政府内贾德的执政危机。这恐怕是美国最愿意看到的结果吧。
国际油价的暴跌,将使以 世界左翼反美领袖 形象出现的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在经济和执政上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
因此有评论称,国际油价下跌,俄罗斯、伊朗、委内瑞拉等产油大国有可能被迫削减军事预算, 反美的力道恐将不若以往 。
活生生的实例让我们看出金融战争的威力。能使他国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消耗掉如此强大的国力,倒退十年乃至数十年,迄今为止,也只有战争能达到如此的毁灭性效果,而金融战争甚至能够达到一般战争所不具备的优势:安全、高效、诡秘。


凭着手中的美元刀,美国不仅掠夺了世界财富,同时还打击了对手,包括俄罗斯这样的巨人。所有美国发起的金融战争,是以美元完胜的一场不对称战争,俄罗斯又是一例。
虽然金融危机让美国经济也遭受了一定的重创,但是这种壮士断腕,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危机,是不是也是美国的绝地反击呢?!

答案留给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