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 celeron:中国历史:“宁可疑而错,不可信而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8:59:05

    这句话不是我的发明,而是胡适先生说的。

    他举例说,甚至世界公认的东方文化瑰宝《诗经》,其实也是有问题的,“至于《诗经》,本有三千篇,被孔子删剩十分之一,只得了三百篇。”因此,胡适先生对大家说:疑古的态度有两方面好讲:(一)疑古书的真伪。(二)疑真书被那山东老学究弄伪的地方。他还举例说:如中国的历史,从盘古氏一直相传下来,年代都是有“表”的,“像煞有介事”,看来很是可信。但是我们要怀疑,这怎么来的呢?我们总要“打破砂锅问到底”,究竟来源怎样,要知道这年月的计算,有的是从伪书来的,大部分还是宋朝的一个算命先生,用算盘打出来的呢。由此胡适得出的一句真理——“我们疑古的目的,就是得其“真”,就是疑错了,亦没有什么要紧。”     我想,对中国历史的疑的态度是由于中国历史资料伪多真少的这一客观现实决定的。伪多:是因为许多官方史料都是由统治集团乃至皇帝决定主题思想,下面的御用文人组成写作或编纂班子,然后按旨意炮制出来,最后经上头审批后定稿。《四库全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在《四库全书》卷首的《圣谕》中写的明明白白。一代一代搞下来的“官本位”文化的产物其积累起来是非常可怕的。大多数的人被忽悠了。真少:是因为凡不合当朝统治者或利益集团胃口的东西,哪怕仅仅是因为一个字犯了忌讳,都会在有意无意间湮没了,例如《四库全书》就是一次对历代文化进行大规模的销毁、删削与篡改。历经这么多的朝代的变相“焚书”,还能剩下多少真实的历史?     中国历史伪多真少除了主观上的人为因素,一个重要的客观原因也是不可忽略的:古代中国语言与文字之间的落差。古代人讲的是当时的日常用语(即白话文),但是作为历史记录下来的却是文言文,我们现在读历史又要将这些文言文用我们当代的日常用语解读出来,这其中几经周折的翻译所造成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官方的史料,大量的生动形象的日常语言(例如民间俚语)被剔除了,代之以“八股腔”的文言文,这从语言学上分析,历史已经在这里被涂改了,走样了。     有趣的是,胡适和鲁迅这两位迥然不同甚至“分庭抗礼”的思想大师,却在这一点上有共识:读中国历史,要读野史!     另外还有一个途径,就是去找国外的信息资料。按照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思想,当初一些中国的珍贵文物被流到国外,未尝不是一件幸事,可以肯定--如果它们留在国内,面对无休止的战乱和政治运动,必然是所剩无几了。而外国人却是把它们当作东方文明的宝贝精心保护着呢。胡适先生在多处演讲中提到,他对历史学的重大贡献,其中一些就是去欧洲的馆藏中考证出来的。这好像有点黑色幽默,让人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 胡适的声音  1919-1960:胡适演讲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附赠胡适演讲原声CD,让读者亲耳聆听胡适先生充满睿智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