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建委2016年354号文:中学生高效学习策略之七——反思与质疑,思维自己的思维(转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01:07:24

高效学习策略之七——反思与质疑,思维自己的思维(转载)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应归功于“如何”,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巴尔所克(法国著名作家)

 

慎思与蒸汽机

 

人在认识事物本质特征和内部规律的过程中,要通过大脑运用表象、概念、语言等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和整合,对新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出事物的本质,上升为系统化的理性知识,建立新的知识结构,制作出新的思想产品,这就是思维过程。平日人们遇到问题常说“让我好好想一想”、“考虑考虑再说”、“动动脑筋”等,这在心理学上就是指思维活动。

思维是人的认识、学习过程的高级阶段,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之中。思维能力是智力和学习的核心,反映出一个人的聪慧程度,是最重要的学习能力之一,良好而正确的思维,是打开世间未解之谜的钥匙。

大凡对人类有所贡献的成功人士,都是善于观察的思考者,烧水壶里的水开了,水蒸汽把壶盖顶了起来,这是多少年来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但是,在瓦特那里,情况就不一样了,正是由于他的进一步思考,人类才有了蒸汽机,开创了一个工业时代。无数的人看到了苹果(物体)落地,只有牛顿多问了个“为什么?”才有了万有引力定律。

人不善于思考,就没有发现,也就没有进步。思考是运用个人的经验知识和心智对知识再加工的过程,对消化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具有重要意义。

人如果不善于思维、不会思维,也就不善于学习、不会学习。学会学习,其实质就是学会思维。人可以掌握同样的知识,但不一定具备同样的思维能力,有的人可以熟背知识,却不能很好地对知识进行阐释和理解,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不一定能够熟练运用,或不能完全运用,说到底这是思维能力的差别。

如果深入了解某些同学的学习过程,就可发现其学习有一种不自主、不自控的状态,比如:知道自己有薄弱学科,而到底弱在哪里却不明确。读书时不爱动脑,浮光掠影,或囫囵吞枣,或满足于吃现成的东西,深入不了,不能产生疑问和新的想法。课堂上老师讲过了,满足于已经掌握了,过后不能及时进一步总结深化,学习浮在表层,练习、考试发生了错误,改过来就完事了,不能再深入一步思考为什么会发生错误,过后可能照样出错。学习成绩长期没有长进,不知道是何原因,以至常常畏难发愁,遇难而退等等。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几乎是共同的,就是只知学,不知思,或是少思,没有动脑去反思自己的学习和思维。

《学记》中提出过人在学习中有四种过失:“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意思是说:一是贪多不求甚解,俗话说的“贪多嚼不烂”。二是知识面过于偏狭,这势必导致基础不稳、不牢。三是学习不能深钻细研,浅尝辄止,表面化。四是畏难而止。这“失则多”和“失则易”正说明了学习的思维功夫不到家。所以,古人也早就提出了治学的五种态度和要求,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慎思之”就是要善于思考。

 

思维的方法

 

中学生的学习内容主要是书本上别人或前人通过实践创造积累下来的经验和知识,叫做间接经验。要真正掌握理解这种知识,除了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外,还必须善于动脑思考。因为学习掌握理性的知识,不可能事事要通过实践来验证的,离开了思维能力,就不可能真正地理解,这就需要掌握和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

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分析方法是指把研究的对象,或学习的知识的各个方面、各个要素、各个部分、各个层次分解开来,一一进行研究学习。把整体的个别特征或个别属性分离、分别出来,以便于更精确地把握学习研究对象。在学习中,分析是认识事物的必然阶段。

综合的方法是把研究或学习对象的各个部分、各个因素、各个特征联结起来,形成对象的统一整体、全貌,进行考察和研究。

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无论是研究事物或是学习新的知识,总是从一个个具体的概念、原理到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例如:中学生阅读课文时要分章节、分段学习领会,然后,再把各章节、各段的中心思想和要点加以综合,联成一体,发生关系,融会贯通,这样才学得深透,又能获得关于知识的总体把握。在考试中做题的第一步就是读题和审题,这就需要分析能力。而审题出错,大多是对题目中的要素、条件和要素条件之间的关系,以及要求等分析不透造成的。

比较与归类的方法。比较的方法是指对材料或对事物的认识进行整理和系统分类,把事物和知识的个别部分、个别方面或个别特征以及事物整体之间进行比较,确定它们之间的同或异,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抓住事物的本质特点,获得对事物的准确认识。

归类方法是按照一定的标准,依据事物的特性,把事物或知识划分组合成不同的类别。只有认识了事物的共同的一般属性和本质属性之后,通过比较,才能对事物进行归类。在学习中采用归类法进行类化,能使知识更加趋于系统化、条理化。归类学习能够更好地理清知识的层次和关系,使复杂的学习内容得到简化。

只有通过比较才能认识事物,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是认识事物的必由之路。在学习中,通过新旧知识的比较,在横向上可以更好地把握知识的区别与联系,你可以用对应或图表的方式列出相对的概念和定义中的关键词,在对比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纵向上,你可以用发展线索的方式比较知识发展的不同阶段,会更好地把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在练习中,通过比较相同题目的不同解法,可以培养自己的发散思维能力。比较是以分析为基础的,只有把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各个方面,才能对其进行比较,区别事物。

比较与归类的方法在阶段复习和总复习课中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在高三的总复习中,老师常用分专题、切块的讲解方式,就是把不同知识归类为不同的体系中进行的。好多综合性的知识用比较归类的方法去学习,更能从整体上理解、把握,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在自学中也可以不同的标准和线索对知识进行重新归类,变化、组合知识的不同呈现方式,发生新的关系,达到灵活理解和运用的目的。学过的知识无非由概念、原理、定理等构成,它们可以不同的标准、从不同的角度构成不同的关系和联系,就象盖房子一样,有了一定的材料,可以不同的标准和要求盖出不同形状的房子,这全靠思维的技巧。

抽象与概括的方法。抽象是在区别出事物的真象与假象、基础的东西与派生的东西的基础上,深入事物内部,把决定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属性抽象出来,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舍弃事物非本质的特征和外在的联系。抽象是在分析、比较和综合的基础上进行的。

概括是根据大量的已知事实,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舍去各个事物的个别特点,把抽取出来的事物的一般属性或本质属性联结、联合起来,从而形成概念、原理等,得出新的结论。

在学习中,理论化的知识都是通过抽象和概括而获得的。例如,科学的概念、原理、定理、科学理论都是抽象和概括的产物。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在谈到学习时有一段精彩的表述:

当你看到一个陌生人时,首先的印象,总是他的个头、衣着、美丑等具体的东西,决不是它的思想、知识、人格、性情等抽象的东西。要认识这些抽象的东西,总得先认识具体的东西,乃至言行等等,之后才有所知。而不能先将抽象的概念之马,在头脑里狂奔一番,踩下了许多零乱的蹄迹再去一一理出其来龙去脉,这是很难的。

这正是从具体知识到合理抽象的关系,学习掌握知识同样要运用这一方法。

知识的系统化和具体化。系统化就是把获得的材料或知识进行系统整理,抓住其主体脉络,使其归入一个特定的顺序或体系之中,建立整体结构。知识的系统化有助于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理清知识的发展线索,突出主干知识结构,有利于对知识的记忆、巩固和理解,这就是“把厚书读薄”。

系统化本质上是一种分类,分类是系统化的一个方面。在学习中,一个章节或一部分内容结束后,你可以用这种思维方法进行总结学习,在掌握单个知识点的基础上,用拟提纲,列要点,建立树状知识网络图、主体概念关系图等方式,把繁杂、具体的知识简约,总结出书本的主干知识,编织成知识网络系统。

具体化就是把概括或系统出来的知识推延、灵活运用到同类具体的事物中去,使抽象知识同具体的事物建立起联系,利用原理解释现象,运用知识解答习题等都属于具体化。在学习中你可以按照知识的主体网络结构,放射延伸开去,补充血肉,抓出一条线索能带出相关知识点,直到知识的最基本单位,也就是“把薄书读厚”。如此,在练习中也就能灵活运用知识。

尹鹏是河北省高考理科状元,物理得了满分,被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系录取,他的优异成绩得益于科学的思维方法:

物理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有众多的概念和规律。在高三复习中,课本应是我们的立足点。读书,一定要读透,不要只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地翻一遍;也不要对知识死记硬背,生吞活剥。注意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领会:明确各个概念、公式和定律的内涵及外延;对一组相互关连的概念,分清主次,比较其相同点和不同点;对一组定律、公式,搞清其相互联系和前因后果……一方面要深入把握各个知识点、知识块;同时还应站在高处,把握整个物理知识体系,从整体上和相互联系上来掌握知识。整个物理体系,就像一座宏伟的大厦,内部有和谐、完美的结构,每个知识点都有各自的位置,它们背后有相互联系。

归纳和总结的工作,对于理清知识脉络,在头脑中建立一个完整而和谐的知识体系是必不可少的,建议高三的同学能有一个总结本,用于知识的归纳和整理,相信这对大家的学习不无裨益。

在学习过程中从具体的知识到系统的结构,再从系统的结构到具体细化的知识,这是两个不同方向的思维过程,能够认真完整地经过这两个过程,你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就会达到一个复述的水平,在答题应用中就会得心应手。

 

思维始于问题

 

在学习和培养、运用思维方法的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人的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能把人的思维和研究引向深入和深刻,问题决定思维的方向、内容、深度和广度,多一个问题就多一个思路,多一种探索,多一份收获,发现问题既是思维的起点,更是思维的动力。当有了问题,产生了解决问题的需要时,大脑才会兴奋活跃起来,思维能力才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来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他自己也认为:“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

学业进步是与发现和解决疑问相联系的,并且,学习进步不等于你没有了问题,而是越是进步深入,问题反而越多,这才是高层次的进步,真正的进步。有的同学知识掌握了不少,可学习成绩却长时间不能提高,往往是因为发现不了和提不出问题。虽然思考不能代替知识,但知识同样也不能代替思考,两者都不可缺。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里的“罔”就是迷惑不解,“殆”就是危殆不安。意思是说光学习而不去思考,就会迷惑不解,迷惘无知,就得不出结果,不能真正理解知识的意趣。相反,这个“思”必须与“学”相结合,思想、思绪无边,当你在思考中产生了疑问,遇到了障碍,又必须再回到书本上来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不思考就不会有新想法、新思路,也不会有创造,在思考中产生的新思路,是从学过的知识中生发出来的,不学习不读书,就没有思考创新的基础,通过学提升思,通过思促进学,学思并重,学思循环,相互攀升,学问才得以进步。

孔子还提出:“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正是有了这个“思”才能把人的思维引向深入、深刻,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

再看尹鹏的做法:

做题,要把握住两个字:一个是“精”,一个是“思”。

“精”,主要对题目的选择而言,现在出版的物理习题;复习书数不胜数,这样多的书,必然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如果选了一本不好的习题书,埋头做下去,如同在一块贫瘠的土地上辛勤耕作,汗水洒了许多,收获却甚为廖廖,选择习题时,最好是请教一下老师或往届的学生,参考他们的意见,再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适宜的选择。

“思”,主要对解题过程而言,在这里特别要谈一下很重要而又常被忽略的“题后思”,每道题都对应着一个或几个知识点,一种或几种解题方法,解完题后要想一想,如果这些知识点或解题方法自己掌握不好,那么在这个题上做一个记号,同时把这个知识点或方法总结到自己的笔记本上,如果这道题自己没能解出来,看过答案之后,自己最好再独立地解一遍,以便更深入的领会和掌握这种方法。选题要“精”,做题要“思”,若能把握住这两点,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问、思、疑是学习的基本态度,也是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环节,而多思善疑,产生疑问和善于发现问题是学习的核心。实际上,人的精力和能力差距并不很大,只不过在于是否善于思考,以及思考习惯的集中与分散的差别。这就要求我们保持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培养问题意识,善于发现问题。

要学会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型,有发问的意识,平日交流尝试多用提问的方式谈话,读书学习多问几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当掌握了一个概念或原理时,可以尝试给问题重新下定义,或是变换表达方式,做出新的解释,寻求新的答案。

中学生在平日学习中习惯于用分析的方法,实际上分析与综合要综合运用,互相渗透,互相支持。在学习中,你可以先将自己想到的问题、方法一一写下来,不作任何判断和结论,也可以在别人的观念想法上加上新的观念和想法,然后再进行比较分析,集中思维;学会多用综合的方法,以不同的线索、从不同的角度,将问题中的不同成分和知识重新组合编排,就会得到新的问题和答案。还可以将不同的知识或事物进行反复比较,尝试找出它们之间的共同之处,再把这些知识或事物进行组合。

觉着难以发现问题的同学可以从思考别人提出的问题开始,特别是在课堂上老师的提问和设问,同学的问题等等,经过一段时间,逐渐养成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跨过“高原期”

 

在中学生的学习中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自己用了不少的功夫,却感觉没有收获,成绩停滞不前,甚至下降。特别是在总复习阶段更为突出,这就是所谓的学习中的“高原现象”,也称为“高原期”。就象人的高原反映症一样,在高原上,到了一定高度,因为缺氧,感觉身上无力,不能再前进了。

加强思维训练,特别是注意反思自己的思维,有助于克服学习中的“高原现象”。

从思维方法的角度看,思维不条理、不深刻,是产生“高原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经过一段学习和练习后,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学习技能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要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就要求对原有不适应的学习方式、方法进行调整改变,才能提高学习成绩。

例如,在复习的阶段,特别是高三“二轮”复习中,突出了知识的系统整合,对综合能力的要求有了提高,以前的一些学习方法可能不太适应,正是在这个过渡阶段,成绩出现波折或停滞。或者是在复习过程中,脑子里装满了大量的信息、知识,未来得及进行疏理,知识的联系没有完全建立,知识的线索和框架结构还不十分明晰,或是相近、相关的学科知识、技能互相干扰。这时正需要强化反思理解,运用思维的方法,使知识得以疏理和建构,得到拓展和深化,形成综合能力。一旦越过“高原期”,学习就会实现进步。这也正应验了托尔斯泰的一句话:“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