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two most common:《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智子疑邻 塞翁失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6 15:45:59

《咏雪》 

   一、词语积累  [内集]家庭聚会。内,指家人。集,聚集。 [儿女]指子侄辈,这里指家中年轻一代人。 [讲论文义]讲解诗文。义,道理,意义,文章表达的意思。 [俄而]不久,一会儿。 [欣然]高兴的样子。 [似]相似,像。 [差(chà)]大致、差不多。 [拟]相比。 [未若]不如,比不上。 [因]由于。  

   二、文学常识  1. 《世说新语》:六朝志(记)人小说代表作。全书8卷,分德行、言语、方正、政事、文学、雅量等36门。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2. 本文选自《世说新语笺(jiān)疏》中的“言语”一门。 

   三、内容点击  《咏雪》讲的是晋朝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少女谢道韫表现了以柳絮咏雪的才能。 

   四、阅读探究 

   1. 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怎样一种家庭气氛?  轻松、温馨的家庭气氛。 

   2. 从上下文看,“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文中“儿女”即子侄辈,指家中年轻一代人。今天的“儿女”专指子女。 

   3. 文章结尾交代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暗示作者赞赏她的才气。 

   4. 以“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第一种意见:“撒盐空中”好。它注重了形似,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与盐比较接近;而柳絮是灰白色,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与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 

   第二种意见:“柳絮因风起”一句好。好的诗句应有深刻的意蕴,“柳絮”句将物象与意蕴统一起来,形成了诗句的意象,给人以春天即将来临的感觉;而“撒盐空中”仅有物象而无意蕴。 

  五、迁移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以比喻描写飞雪的古诗佳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陈太丘与友期》 

   一、词语积累 (一)常规词语   [期行]约定同行。期,约定。 [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中午。期,约定的时间。日中,正午时分。 [舍(shě)去]不再等候就走了。舍,放弃。去,离开。 [乃]才。 [时年]当时的年龄。 [戏]嬉戏,玩耍。 [客]客人,指朋友。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委]丢下、舍弃。 [君]有礼貌地称呼对方。 [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无信]不讲信用。 [引]拉。 [顾]回头看。 (二)通假字    [不]同“否”。 

二、文学常识    出自《世说新语笺疏》中“方正”一门。 

三、内容点击   《陈太丘与友期》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面对父亲的友人的无信、无礼,义正辞严地加以反驳的故事。既表现了他的聪敏,更写出了他的懂得为人的道理。 

四、阅读探究 1. 陈太丘“期日中,过中不至”,陈太丘的朋友反怒责陈太丘,说明朋友是怎样的人? 不讲信用,粗野无礼。  2. 元方面对父亲朋友的粗野语言,针锋相对地指出他的“无信”“无礼”,这说明元方是个怎样的人?  聪敏,机智,善辩,懂得维护家人尊严,懂得为人之道。  3. 有人认为客人已经认错,元方就应该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之极,无地自容,这的确有些失礼。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 [第一种意见]不同意。元方当时才七岁,他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从容不迫地反驳一个成年人,使对方明理,并赢得对方的叹服,维护了父亲的名誉,这已属不易。我们不能对一个七岁的孩子求全责备。 [第二种意见]同意。父亲的友人已经表示了歉意,应该给人改正过错的机会。人没有一生都不犯错误的,只要改正,就是好的,不能总是抓住人的“小辫子”不放。 

   4. 有人认为,陈太丘的朋友也有可取之处,你同意这个看法吗? 

   同意。面对元方的反驳,有人很惭愧,想与元方握手道歉,这说明他有知错能改的精神。 

   5. 友人为什么能够哑口无言、赔礼道歉? 

   元方的反驳有理有据。第一,从信用方面看,父亲朋友失约在先,无信;从礼貌方面,父亲的友人当元方的面骂元方的父亲,无礼。因此,友人最后哑口无言,只得赔礼道歉。 

五、迁移拓展 

   1. 面对他人的无礼,你该如何处理? [意见一]抓住对方失礼之处,针锋相对,维护个人名誉不受侵害。  [意见二]针对对方失礼之处,摆事实,讲道理,使对方明白自己的过错,既维护个人名誉,又不伤害对方。自己不能向对方一样失礼。 

   2. 如果父母不在家,家中来了客人,你该如何接待? 

   在能确定对方身份的前提下,以礼相待;如果不明对方身份,要机智地探询对方情况,提高安全意识。 

   3. 你还知道哪些《世说新语》中的故事?  如“王戎识李”。 

   4.有不少成语出自《世说新语》,请写出几个。 

 望梅止渴、难兄难弟、鹤立鸡群、标新立异、一往情深 

   5. 古代像谢道韫、陈元方这样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还有很多,你能举出几个这样的事例吗? ㈠ 王冕四岁作画;   ㈡ 曹植七岁作诗; ㈢ 甘罗十二岁做宰相; ㈣ 司马光砸缸。 

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下雨)墙坏(坍塌,毁坏 ).其子曰:“不筑(修筑),必将有盗(盗贼)。”其( 他家的)邻人之(的)父(老人)亦云(说)。暮(晚上)而果(果然)大亡(丢失)其财,其家(他的家人)甚智(认为……聪明)其(他们的)子,而(表转折)疑邻人之父。

宋国有个富人,因下大雨,墙坍塌下来。他儿子说:“如果不(赶紧)修筑它,一定有盗贼进来。” 隔壁的老人也这么说。 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这家人很赞赏儿子聪明,却怀疑偷盗是隔壁那个老人干的。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天雨:下雨  2、墙坏:坍塌,毁坏   3、不筑:  修筑  4、盗:盗贼   5、父 :老人     6,云:说 7、亡:丢失   8、暮:晚上9、果:果然 10、亦:也   11、智:认为……聪明

二、指出下列多义词在句中的意思

1,其家甚智其子:  前“其”:他的,(他即富人的儿子)  后“其”:他们的

2,大亡其财:  他的,(即富人的)     3,其邻人之父: 他家的

三、翻译下列句子

1、天雨墙坏。            译文:宋国有个富人,因下大雨,墙坍塌下来。

2、其邻人之父亦云。       译文:隔壁的老人也这么说。

3、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译文:这家人很赞赏儿子聪明,却怀疑偷盗是隔壁那个老人干的。

四、填空题:

《智子疑邻》选自《 韩非子 》,作者是 战国 末期的著名思想家  韩非  

五、问答题

1、开头一句在故事中起什么作用?

 答: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宋:地点。富:被盗原因。天雨:墙坏原因。墙坏:盗窃条件)

2、为什么富人的儿子和邻居老人作出同样的预言,两人所得的结果不同?

   答:只因两人身份不同(实即跟主人的亲疏关系不同)。

3、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答;听意见,只应听正确的,而不要看这意见是什么人提出,对人不能持偏见。

4、本文的主旨,至少有两种角度的解释。请按要求填空:

①从消极方面来说,这篇文章的主旨:如果关系疏远,即便说的意见正确,效果也不见得好

②从积极方面来说,这篇文章的主旨:听意见只应听正确的,而不要看这意见是什么人提出,对人不能持偏见。

塞翁失马

①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③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④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 ⑤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⑥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⑦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⑧近塞之人,死者十九。⑨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译文:1、靠近边塞居住的人中,有位擅长推测吉凶掌握术数的人。一次,他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胡人的住地。2、人们都为此来宽慰他。那老人却说:“这怎么就不会是一种福气呢?”3、过了几个月,那匹失马带着胡人的良马回来了。4、人们都前来祝贺他。那老人又说:“这怎么就不能是一种灾祸呢?”5、算卦人的家中有很多好马,他的儿子爱好骑马,结果从马上掉下来摔断了大腿。6、人们都前来慰问他。那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变为一件福事呢?”7、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边塞,健壮男子都拿起武器去作战。8、边塞附近的人,死亡的占了十分之九。9、这个人惟独因为腿瘸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俩一同保全了性命。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马无故亡而入胡(亡: 逃跑             )
②人皆吊之(吊:安慰                    )
③此何遽不为福乎(何遽: 难道           )
④居数月(居:过了                      )
⑤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将:带领            )
⑥死者十九(十九:十分之九              )
2、文中共有九句话,在下列序号中划分文章的层次。(用||线划开)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3用一个成语概括文章的内容。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4、联系你的生活这则寓言给我们以什么启示?

生活的事都具有两面性,不能只看到事物好的一面,也不能只看事物坏的一面,要全面分析5、翻译句子

(1)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翻译:靠近边塞的地方有一个善于术数的人,(有一在)他的马没有缘由地逃亡就进入了胡人的地方了
(2)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翻译:他的儿子却只因为腿瘸的缘故,父子的性命都得以保全。
《〈论语〉十则》 

一、词语积累 (一)常规词语 [子]先生,指孔子。 [时习]时常地复习。时,时常(又:按一定时间)。习,温习、复习、实习。 [朋]同门,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 [亦]也。 [自]从。 [(不)知](不)了解。[愠(yùn)]生气,发怒。 [君子]指高尚的人。 [吾]我。 [日]每天。 [三省(xǐng)]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三,泛指多次。省,反省。 [为(wèi)]替,给。 [谋]谋划,指办事。 [忠]尽心竭力。 [交]结交,交往。 [信]真诚,诚实。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故]指学过的知识。 [罔(wǎng)]迷惑。意思是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 [殆(dài)]有害。 [诲(huì)]教,教导。 [知(之)]知道(它)。 [是]此,这。 [贤]贤人,有才德的人。 [齐]看齐,一齐。 [内]指内心。 [善者]指长处。善,好。 [从]跟从,这里指学习。 [士]士人,封建时代称读书人。这里指有抱负或有特殊地位的人。 [弘(hóng)毅]刚强,勇毅。 [任]负担,担子。引申为责任、职责。 [重]重大。 [已]停止。 [岁寒]寒冷的冬天。岁,指时间。 [凋(diāo)]凋谢。 [行]奉行。 [其]大概。 [恕(shù)]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欲] 想,希望。 [勿(wù)]不要。[施]加。 

(二)通假字、古今字 

   1. 通假字:[女]同“汝”,你。 [(是)知(也)]通“智”,聪明、智慧。 

   2. 古今字:[说]“悦”的古字,愉快。 

(三)成语 

   [不亦乐乎] 原意是“不也很快乐吗?”现用来表示达到极点的意思。 

   [温故知新] 温习旧的知识,能够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认识现在。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程遥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见贤思齐]看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向他学习,和他一样。 

 二、文学常识 

   1. 《论语》: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2.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1)“恕”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什么关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对“恕”的诠释。 

   (2)你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观点? 

   这句话现在看来,有其现实意义。其中包含相互体谅的意思。遇事如果换位思考,推己及人,仁爱待人,就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改变已有的不正确做法,这样就会多一分理解,少一分对立,避免对他人造成伤害。 

  四、总结迁移 

   1. 请按照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品德修养给十则语录归类。 

   ①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学习态度:有朋自远方来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见贤思齐 三人行,必有我师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③品德修养:人不知而不愠 吾日三省吾身 士不可以不弘毅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2. 《论语》中含有大量的成语,请再从《论语》中挑选出几个本文外的成语。 

   不耻下问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3. 又要重新布置班级了,请在本文中选择几条格言,书写成条幅,挂在班级墙壁上。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⑤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⑦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4. 学了本文,你受到哪些教益? 

   作为学生不应死学书本,应该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更应加强思想品德修养,使自己的各方面全面发展,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适应社会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