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b化妆品:[转载]周代用玉制度笔记之组玉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8 18:18:08

组玉佩是指以璜、珩为主件,由玉珠、料珠、玉管等辅助配件串联起来的整组玉佩。在两周墓出土的玉器中,玉璜和玉珩形制差不多,由于出土时多已零散、摆放位置不复,要单从形制上分辨二者有难度。璜与珩的区别在佩带方式上,璜为拱面向下,凹面向上,珩则反之。璜的佩带方式既是拱面向下,则打孔多在璜两端,珩反之,打孔一般在拱面上,即使两端为悬挂其他玉件亦有打孔。打孔在拱面上的如龙形佩等,亦可通称为珩。

周代组玉佩主要分三种类型:

第一型为多璜组玉佩,以璜为主件,由料珠等串联而成。璜一般由二至七璜不等,亦有多璜。多璜组玉佩盛行于西周,春秋早中期或有残余。佩带方式是佩于颈间、垂至胸腹部的胸佩方式。

第二型为玉牌联珠串饰,由玉珠料珠等串联成多股,集束于玉牌之上。盛行时期大体上同第一型。佩带方式是佩于肩部、垂至身体一侧的胸佩方式。

第三型为环、珩为主件的组玉佩。此类组玉佩与一、二型相反,仅出现于东周墓葬,春秋晚期和战国常见。佩带方式是佩于革带、垂至下肢的腰佩方式。

从珩在组玉佩中的位置逐渐取代璜,可以推测珩当为取代璜而产生的新字,珩的出现当在东周。

从墓葬出土的多璜组玉佩实物考察西周用玉制度,得出结论为璜的数目跟墓主的社会等级和身份有关,在第一、二等级贵族墓出土的多璜组玉佩远多于第三、四等级的一般墓,璜的多寡也有显著差异,但在同一等级墓葬中,璜的数目并非定制。如墓主服佩一组四璜组玉佩,其妻妾可能服佩两组三璜、四璜组玉佩。因此,组玉佩的佩带可能是出于装饰目的而非出于强调身份?

组玉佩的佩带有特定意义,有节步作用。贵族身份和其步伐缓急有关,周人认为,身份越是贵重者则步伐越短、慢,所谓迟行缓步。有“改玉改步”的说法。

葱衡佩玉说疑有误。葱衡、黝衡是服饰而非佩玉。

组玉佩三种类型的演化可能跟服饰演化相关。深衣出现于东周。深衣上有两种衣带,大带用以束衣,因质地柔软,不足以承载组玉佩,故组玉佩系于革带上。东周以前上衣下裳分开,组玉佩佩带于颈间,腰上则佩“黻”(绂)。随着深衣取代上衣下裳和黻的退化,组玉佩逐渐移至腰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