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a澳洲bioisland:胡适的胸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0:04:43
这个为学术和文化的进步,为思想和言论自由,为民族的尊荣,为人类的幸福而苦心焦思、敝精劳神以致身死的人,现在在这里安息了!我们相信,形骸终于要化灭,陵谷也会变易,但现在墓中的这位哲人所给予世界的光明,将永远存在!
                  ——台北胡适墓碑文
                  
                  2005年9月,李敖到大陆进行“神州文化之旅”访问,曾表示愿意捐出150万新台币(约35万人民币),在北京大学给胡适立一座铜像,他说:“胡适在我年轻穷困之际,曾给我1000台币,今天我要用1500倍的人情报答他。”就在胡适去世时,据说自发送葬者达到30万人,沿途居民燃香路祭。
                  学者朱学勤认为:“胡适始终以一种从容的态度批评着那个时代,不过火,不油滑,不表现,不世故。仔细想想,这样一个平和的态度,竟能在那样污浊的世界里坚持了60年,不是圣人,也是奇迹。胡适的性格,与这一性格生存的60年环境放在一起,才会使人发现,也是一件值得惊讶的事。”正因为这种乐观豁达温和的性格,使得他能够从容地周转于严酷的环境,为争取国家的民主和自由赢得了时机,也为众多文化界人士的生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那样的时代里,若无胡适,中国社会怕是还要黑暗得多。
                  
                  大好人
                   
             诚然,胡适是这个世界的好人——的的确确的大好人。胡适自己说:“我一半属父母,一半属朋友。”这都是因为他有宽阔的胸襟,宽阔的胸襟帮助了一大批患难中的人们。
                  1919年,林语堂带着新婚的妻子到美国留学,他是半公费生,在美国生活相当拮据。偏偏在哈佛大学专心求学时,他的半公费奖学金又突然被停了。在他走投无路的时候,想起了一位并不太熟悉的朋友——胡适。林语堂在万般无奈中给胡适拍电报,请他代向北大校方申请预支1000美元。过了不久,钱竟然寄来了。后来,林语堂得到哈佛大学硕士学位后,转入德国莱比锡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又向北大借了1000美元。
                  林语堂学成回国,如约到北大任教,去向校长蒋梦麟归还2000美元的借款。蒋梦麟查询财务,发现并无此笔支出。蒋校长恍然大悟,告诉林语堂说:“那是胡适个人的钱。”林语堂深为感动。如此不留姓名地救人于困,试问当时中国有几人能如此慷慨!
         胡适与沈从文的故事,可以称之为千古美谈。1928年春天,胡适应邀担任上海中国公学的校长,从此开始了他的校长生涯。这所学校成立于1905年,是由中国留日学生创办的。1906年~1909年,胡适曾在这里读书,并在这里度过了难忘的学习时光。
        胡适上任后,受到师生的热烈欢迎。胡适对学校事务采取“无为而治”的态度,聘请了许多文化界的名人担任学校教师。沈从文是其中一个,他是由徐志摩介绍来的。胡适欣然同意聘用沈从文为中国公学讲师,主讲大学部一年级现代文学选修课。论资历,沈从文只有小学毕业,就写过几篇白话文小说,竟被聘为大学的教师,实在是一种大胆而开明的决断。
         沈从文第一次登台授课,慕名而来的学生甚多,教室里挤得满满的。他抬眼望去,只见黑压压一片人头,心里陡然一惊,竟呆呆地站了近10分钟。好不容易开了口,一面急促地讲述,一面在黑板上抄写授课提纲。预定1小时的授课内容,在忙迫中10多分钟便全讲完了。他再次陷入窘迫,无奈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道:“我第一次上课,见你们人多,怕了。”下课后,学生们议论纷纷。消息传到教师中间,有人说:“沈从文这样的人也来中公上课,半个小时讲不出一句话来!”议论传到胡适耳里,胡适微笑着说:“上课讲不出话来,学生不轰他,这就是成功。”
         更出乎人意料的是,沈从文居然爱上了自己的学生张兆和。这位年轻的文学老师开始天天写情书,把情书一封封寄出去,以打动对方的心。张兆和把它们一一做了编号,却始终保持着沉默。后来,学校里起了风言风语,说沈从文因追求不到张兆和要自杀。张兆和情急之下,拿着沈从文的全部情书去找胡适校长理论。胡适看了沈从文的情书,微笑着说道:“他非常顽固地爱你。”张兆和马上回他一句:“我很顽固地不爱他。”胡适说:“我也是安徽人,我跟你爸爸说说,做个媒。”
胡适的纵容,使得沈从文又开始了他马拉松式的情书写作,到最后成就了这一对美丽的婚姻。
                  
                  营救不同政见者
                   
        胡适一生倡导自由主义,为中国民主和自由而奔波。他供职于国民党政府,却始终与政府保持着距离。
                  1931年,左翼作家胡也频遇难,沈从文通过胡适参与营救未遂。胡适日记1931年1月20日记有:“沈从文来谈甚久。星期六与星期日两日,上海公安局会同公共租界捕房破获共党住所几处,拿了廿七人,昨日开讯,只有两女子保释了,余25人引渡,其中有人为文学家胡也频。从文很着急,为他奔走设法营救,但我无法援助。”(《胡适的日记》(手稿本)第10册,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0年版)
                  两年之后的1933年5月,丁玲被绑架囚禁。沈从文便在胡适主持的《独立评论》第52、53期合刊(6月4日出版)上登出《丁玲女士被捕》一文,公开营救丁玲。当年6月4日,沈从文再次写信给胡适:“先生提倡人权多年,且因提倡人权,每当说过了些比较公平的话时,就吃过政府的小亏,在这件事情上还盼望能主持公道,说几句话,提醒一下政府。政府既尽作糊涂事于前,就不能禁止年轻人作糊涂事于后,恐怕作家尽全力提倡被治者与被虐待者用暗杀来对于政府行为作报复时,政治上将更多一重纠纷,中国也更多一种坏习气,有了这种纠纷,已发生这种坏习气,以后要和平处置,也就不大容易处置了。”胡适顶着当局的压力,极力营救丁玲。丁玲与胡适的信仰不同,所走的道路也不一样,但胡适却能在丁玲患难的时候伸出营救之手,可见他的胸襟之宽阔。
                  
                  普通人的朋友
                  
                  正是这样的胸襟,让他与普通百姓拉近了距离。在胡适晚年的孤寂境遇里,有一位卖芝麻饼的小贩竟做了他的朋友,给他带来一点意外的安慰和快乐。小贩名叫袁瓞,他做饼卖饼之余,还爱读一点书,喜欢与人讨论英美的政治制度。
                  1959年10月,袁瓞贸然写了一封长信向大学者胡适请教。胡适接到这封信,知是一位卖芝麻饼的小贩,竟能在业余勤奋自修,关心国家大事,便亲笔写了一封回信。信中说:“你提出的问题太大,我很惭愧,我不能给你一个可以使我自己认为满意的解答,我只能说,你说的英国制度和美国制度其实没有什么大分别。你信上叙述的那个‘杜鲁门没有带走一个人’的故事,也正和邱吉尔在1945年离开顿宁街10号时没有带走一个人,是一样的。……我还可以说,我们这个国家里,有一个卖饼的,每天背着铅皮桶在街上叫卖芝麻饼,风雨无阻,烈日更不放在心上,但他还肯忙里偷闲,关心国家大计,关心英美的政治制度,盼望国家能走上长治久安之路──单只这件奇事,已够使我乐观,使我高兴了。……如有我可以帮你小忙的事,如赠送你找不着的书之类,我一定很愿意做……”从此,小贩袁瓞便成了胡适的知心朋友。
                  胡适的胸襟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真正理解了人生后修炼而成的。这样的胸襟需要洞悉人间的光明和黑暗,人生道路的平坦和困顿,方能真正懂得如何用自己的胸襟去包容世人,包容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