筱田步美BEB-116下载:[原创]“牛田洋精神”的反思 【猫眼看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1:59:24
“牛田洋精神”的反思
      江晚秋
  
     目前,我国南方已进入雨季,抗洪排涝又将提上各级领导机关的议事日程。我手头有份2000年7月30日《南方周末》的剪报,题目是《牛田洋的“精神原子弹”》。当年牛田洋人那种与洪水以死相搏的做法很值得今天的人们反思。
  
      广东汕头市西部的牛田洋军垦农场,曾是毛泽东“五、七”指示的发祥地。1969年7月28日,一场12级台风袭击了牛田洋,夺去了533名部队官兵和大学生的生命。
  
      据说《风雨牛田洋》一书,对这一悲壮事件作了详细的报道和描述。我没有看到这本书,我所看到的是《南方周末》的报道,后又从2000年9月25日的《报刊文摘》上看到曾维浩先生的《风雨牛田洋:历史的创伤》,是从《风雨牛田洋》中节选的。相比而言,我觉得《南方周末》的报道较为全面、真实、详细,且有当年身历其境者的实话实说,给人的启迪是深刻的。而曾文只说死了那么多人,但到底是如何死的,却语焉不详。所节选的“悲壮”场面,仅是抗洪的一部分“人墙”唱着凯歌胜利归来,这就难免会产生误导,似乎用“人墙”抗洪是多么地壮烈、伟大。另外,《南方周末》还透露了一条极为重要的信息,即周总理对宣传牛田洋事迹曾有指示,即“人在堤在”不能讲,这一条不是以人为本。这个指示是完全正确的,对抗洪抢险斗争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而曾文对此却只字没提。
  
       不知自何时起,我们的抗洪斗争,总是强调“人在堤在”,大力表扬用肉体组成“人墙”的精神,似乎用“精神原子弹”就能战无不胜,造成许多无谓的牺牲,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误区。假如我们本着人本精神,看看《南方周末》所说两个抗洪“人墙”的场面,那末对“人墙”这一抗洪形式是否值得提倡就不难得出结论。


      一、“六连在大堤决口的紧要关头,副指导员叶植坤抱着石头带头跳进缺口,接着五班长、共产党员杨兵谷高呼:‘为党和人民献身的时候到了!’带领全班也跳入缺口,堵住海潮。五班的同志为捍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二、“在此同时,另一个缺口又出现了。九班长赖坤也立即带领本班战士手拉手,跳下了决口。他们几次被风浪冲倒,又几次坚强地站起来,把脚深深地插进泥里,与风浪顽强搏斗。后来大堤崩塌,九班同志壮烈牺牲。在打捞烈士遗体时,他们还是手挽着手,充分表现了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
  

     “人墙”抗洪到底是怎么回事,从上述两例事实中,不是看得很清楚了吗?“人墙”能阻挡洪水,只能是神话!或者说是愚笨!我总觉得这样的“临危不惧”、“视死如归”不值得提倡。而且,决口处的松软泥土早被洪水冲走了,打木桩尚且有困难,人的脚如何能插得进去?
    

     牛田洋的抗洪斗争,就是以“人在堤在”的气概,去作无望的抗争的。周总理关于不宣传“人在堤在”的指示,几十年来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也许许多人根本就不知道周总理有这一条重要指示,所以在此后的抗洪抢险中,我们仍大力宣传“人在堤在”,“与大堤共存亡”,并表扬抗洪中立“生死碑”的事例。其积极性、英雄气概固然可嘉,但违背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实在不可取。
    

     牛田洋人抗洪抢险斗争中的大无畏精神及英雄气概,值得后人学习,但他们的献身做法却不值得效仿。我既不赞成用血肉之躯组成“人墙”去阻挡洪水,也不赞成立什么“生死碑”之类,这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那誓言也是难以兑现的。我是农村出身,我不相信人墙真的能挡住洪水,我也不相信如果大堤垮了,真的有人会跳入洪水中与大堤共存亡。恐怕没有人会这么做,那么为什么要多此一举呢?把那个“生死碑”放在博物馆里又有什么意思呢?
  

      据《南方都市报》2003年7月12日报道,淮河防总副主任徐英三总结当年淮河防汛工作时指出,“不提倡严防死守,而是讲究以人为本,尽量让人和自然达到和谐统一,该行洪时行洪,该蓄洪时蓄洪”。报道说,这种科学抗洪与人本主义的指导思想,表明政府改变旧有思维,以保证人民的生命安全为抗洪的最大价值回归。在严防的同时,将死守限制在科学合理的限度,及时调度洪水,及时分洪、蓄洪、迁移灾民。这个经验是非常宝贵的,值得大力推广.。(不过我总觉得,“死守”的说法值得商榷,动辄言死,不可取。还是提“严防紧守”比较科学。当然,更为重要的,是未雨绸缪,而不是亡羊补牢!)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折腾,付出了多少中华儿女生命的代价,我国的抗洪事业终于走上了科学的、人本主义的道路,如能将淮河防汛精神贯彻到抗洪防涝中去,那就是中华民族的大幸!那种动辄与大自然以死相搏的愚蠢做法,实在没有必要再发扬了! “生死碑”也不要再立了吧!
                                                       ( 原载  中国杂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