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战争少女:四大名著原来可以这样读(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05:17:23
图说红楼梦

《红楼梦》是中国古今第一奇书,中国古典小说的顶峰。《红楼梦》自问世以来,便征服了万千读者的心。民间有“闲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一说,可证其盛。“红学”研究历时二百余年,仍然不衰,使人叹为观止。《图说红楼梦》依据前人文本,以轻松新颖的方式,在图文互释的解读中,层层梳理庞杂的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展现生活细节的微妙与幽深,带你直观、轻松地领略原著的种种奥妙与魅力。
《红楼梦》的版本,大致分为两个系统:一为仅流传八十回的脂砚斋评抄本系统;一为程伟元、高鹗整理补缀的一百二十回印本系统。脂评系统本,现存十个版本,不同程度地保存了原著面貌;程高系统本,又分程甲本和程乙本,其前八十回依据脂评系统本,但改动较多,程乙本尤甚。
《图说红楼梦》所依据的文本,前八十回以脂评系统本为底本,后四十回以程甲本为底本。
《图说红楼梦》全书共五大部分:
"人物篇":结合《红楼梦》的具体情节,试图从新颖的角度细致分析《红楼梦》中的人物,如被骂为"狐狸精"实则纯洁无瑕的晴雯,有男儿气质的史湘云等等,使读者对人物的认识更为准确。
"故事篇":简单地介绍《红楼梦》中的故事线索,挖掘相关的历史与人文知识,开阔读者的视野。
"寓意篇":从各个角度分析《红楼梦》的寓意,如风月宝鉴的象征,大观园的奴仆世界等,在对《红楼梦》的具体分析中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
"篇外篇":介绍《红楼梦》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原著的版本流传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等。
附录:《红楼梦》判词及十二支曲意蕴,《红楼梦》前八十回大事记,以及《红楼梦》主仆表。
第壹章人物篇
一、十二金钗
1林黛玉:花泪诗魂
《红楼梦》的女性世界,"千红一哭","万艳同悲",作为众女儿里的冠冕,黛玉的泪尤其多。
黛玉是绛珠仙草的化身。神瑛侍者的灌溉之德,使她五内郁结成一股缠绵不尽之意,于是她堕世历劫,欲倾一生之泪以报恩。然而,她爱上的宝玉却是假的"侍者",真的"顽石"。这种种的因果与错乱,注定了她的一生是凄婉、悲凉的。
黛玉出身于世袭侯爵的"清贵之家",但不幸父母早逝,被迫寄人篱下。她身体柔弱,才华横溢,脆弱使她敏感忧伤,捷才让她骄傲清高。而无依无凭的身世,又加深了她对世界的疏离和抗拒。她是自我的、纯真的、鄙弃凡俗的,她同宝玉一样,也是一个性灵至上,企图挣脱世俗束缚的叛逆者。所以她对于唯一的知己和依靠,其强烈的爱足以摧毁一切,包括她自身。在黛玉这里,爱而不得,只有玉碎,没有瓦全。
脂砚斋的评语里,揭示作者在情榜中将黛玉定为"情情",她的情只对心中的情人而发,专注而执着。当这纯洁、炽热的"木石前盟"遭遇世俗的"金玉良缘"的强大挑战时,孤苦无依的她只能用所有的泪和血来抵抗。见花掉泪、闻曲心伤的黛玉,看似柔弱,实则刚烈、决然。
黛玉生命的全部就是爱情和诗歌。其爱也真,其诗也真。
黛玉之诗,常给一草一木、一山一石等平凡事物以新奇的构思、独特的感受和见解,黛玉是将自己的灵魂融进所咏之物中。《白海棠》,既是对海棠神态的描摹,也是心灵的独白;《柳絮词》,句句似咏柳絮,字字实在写己;《菊花诗》三首,连中三元,艺压群芳。而在《葬花辞》里,黛玉更是以血泪作墨,感叹身世遭遇,抒发"花落人亡两不知"的哀愁与悲愤。
"木石前盟"最终敌不过"金玉良缘",宝玉与宝钗成亲之日,黛玉将诗稿焚烧殆尽,泪尽而逝……
(图1-1-1)
2薛宝钗:豪门淑女
宝钗恰可放进完美的框子里,举止言行,俱合豪门淑女标准。
宝钗的家世、相貌、涵养、才能,无不出色,堪称豪门淑女中的典范,是贾府的理想儿媳。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薛家世为金陵官商,有百万之富。因皇帝崇诗尚礼,凡仕宦名家之女,皆可备选公主入学陪侍,充才人赞善。于是,宝钗进京备选,投奔王夫人,并迁入大观园蘅芜苑。
宝钗相貌之美,不需服饰点缀,"任是无情也动人"。她的妩媚风流,连生活在美人窝里的宝玉也羡慕得发呆。她的才学也有目共睹:琴棋书画、诗词歌赋、诸子百家、佛学经典,无一不晓;各地风土、处世万般,样样皆通。有一回,诗社行酒令,黛玉不慎说出《西厢记》中句子,被宝钗点破。宝钗告诉黛玉,"西厢"及"元人百种"她都读过,但"女子无才便是德","应拣正经的书看"。看来,宝钗的谨守"礼"教,世故庸俗并非出自无知和缺乏灵性,而是她的自觉选择。
要做封建时代的淑女"词典",就不能有自我、天性。宝钗时时注意抑制自己流露出少女特有的纯真娇俏,动辄取出她的"冷香丸"。
她从来都是温柔敦厚,"安分随时,人谓藏愚;罕言寡语,自云守拙"。在复杂的荣国府中,她也左右逢源,赢得贾府上下,甚至忌恨一切的赵姨娘的交口称赞。她熟谙世故,很会"做人"。贾母给她做生日,她就依贾母喜好点戏,又将贾母喜吃的甜烂之食当作自己喜吃之物。王夫人逼死金钏儿,她反急忙去安慰王夫人。未来的婆婆、病中的黛玉、甚至赵姨娘都曾得到她的礼物。
可惜,尽管宝钗在"贤"与"德"上做到了极致,也不免"金簪雪里埋",青春与幸福终被葬送。

(图1-1-2)
3王熙凤:铁腕娘子
王熙凤,贾府中一人之下、数百人之上的顶尖人物。
王熙凤是一个懂权术、会管理的铁腕"辣"娘子。在贾府掌权,就须讨贾母的欢心。凤姐在这方面做得十分到位。下人面前,凤姐脸酸心硬;贾母面前,她百般献媚。
凤姐第一次出场,即黛玉进贾府时,其权术就表现得淋漓尽致。黛玉初次与外祖母相见,贾母抱着外孙女哭嚎,众人"皆敛声屏气",她却从后院笑着出来,一句"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既赞了黛玉,更奉承了在场的贾家姐妹。
在贾府,凤姐的管理本事首屈一指。她协理宁国府时,一眼就看出宁国府管理的五种弊端,并立即拿出处理的办法,令宁国府的人领教了这个"有名的烈货"的本事。她又知人善任,不但笼络平儿这位得力的心腹和助手,还在生病卧床时,让李纨、探春、宝钗三人各司其职,使里外下人都不得不更加老实。凤姐的精明勤勉赢得了贾府上下的交口称赞,让贾家这个濒临死亡的钟鼎望族回光返照了好长一段时间。
明察秋毫又身为一家总管,凤姐比任何人都深知贾府的窘境与暗淡前景:家里出去的多,进来的少,再有几年就会赔尽。于是她开始展露其贪婪、狡诈的本性,为了钱财不择手段。水月庵的老尼姑求她拆散张金哥的婚事,凤姐得三千两银子后,就轻易地毁掉了一桩婚事。她还把仆人们的月钱都挪去放债。
"辣"之外,凤姐还很毒。得知丈夫偷娶尤二姐为妾后,她装腔作势,连环设计,将尤二姐骗进贾府对付,最终逼得尤二姐吞金自尽。
贾母死后,"末世凤凰"凤姐倾尽才华心力,也无法阻止挥霍无度、财源枯竭的贾家的覆灭,自身也归入薄命册之中。
(图1-1-3)
4贾元春:寂寞芳魂
贾元春加封贤德妃,带来了贾府"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鼎盛时期。
元春是"贾府四春"之首,因生于正月初一,故名元春。她"贤孝才德"俱备,被选入宫为妃,晋封凤藻宫尚书。
元春以贵妃之尊贵,享尽人间繁华,但依然被作者归入薄命册。因为荣华富贵不等同幸福,在元春看来皇宫是"不得见人的去处",没有亲情,难遂天伦之乐。这也是个禁锢和磨蚀她青春的地方, "皇家规范,违错不得",是元春孤独悲苦的根源。在这里,元春不仅失去了青春,失去了倾诉与控诉的自由和权利,最终"虎兕相逢大梦归",也失去了生命。
《红楼梦》中,元春出场极少,却形象鲜明。元春与宝玉姐弟年岁相差悬殊,宝玉幼时由元春抚育,传授诗书,二人情谊深厚,相处宛若母子。入宫后,元春仍时常带信与父母,谈及对宝玉的教养等种种,其温柔可亲、眷念胞弟之态,跃然纸上。
元春省亲是贾府的大事。为此,贾府耗巨资兴建了大观园。然而,正月十五这天,元春"戌初起身"到荣国府,"丑正三刻"即回銮,只在家呆了很短的时间。在贾母正室,她"一手搀贾母,一手扶王夫人……只管呜咽对泣"。这是"珠宝乾坤,玻璃世界"中最真实的悲哀。父亲贾政在"帘外问安",元春隔帘含泪对他说:"虽富贵已极,骨肉各方,然终无意趣。"
省亲临别,元春不住叮嘱:倘明岁仍许归省,不可如此奢华。元春聪敏而明智,她深知伴君如伴虎,荣辱难定,一旦触怒龙颜,危及的将是整个家族。她将大观园正殿石牌坊上的"天仙宝镜"改为"省亲别墅",正是防嚣自晦,惟恐招灾于万一。
元春是贾府最重要的支撑力量,她逝去后贾府很快柱倒墙颓。

(图1-1-4)
二、十二副钗
1香菱:出水青莲
无论是莲是菱,都出污泥而不染。
香菱的人生际遇,正如她的原名甄英莲--真应怜。她幼年被人贩子拐走,连自己的父母、籍贯、姓名及实际年龄都不清楚,后来又被转卖给粗俗、蛮横的"呆霸王"薛蟠为妾。身处水深火热,她却依然保持娇憨、纯真的天性,满足而自得。
香菱容貌不俗,周瑞家的初见香菱,赞她"竟有些东府蓉大奶奶的品格儿"。她的心性、人品也极出众,纯良天真,还有一股执着的"呆"气。纵然身世悲惨,她从不以凄苦和愁怨示人,"笑嘻嘻"是她的惯常神态。丈夫薛蟠粗野、无情,对她毫不怜惜,但她还是尊重、爱护丈夫。同小丫头们斗草,她会把采撷来的小草命名为"夫妻蕙";不小心弄脏了裙子,得到宝玉的帮助,她会叮嘱不要告诉给薛蟠知道。无论外人眼中的薛蟠多么不堪,在她却是托付终生的爱人,香菱的痴情让人感动。
薛蟠出门经商,香菱得以搬进大观园居住。在大观园这个美好的地方,香菱展现了天生的聪慧本质。 "香菱学诗",就是她享受美好生活,追寻生命意义的动人记录。入园前尽管家务繁忙,香菱总能忙中"偷空儿"读几首诗。搬进蘅芜苑后,她的第一个要求就是求宝钗教她作诗。香菱把全副心力都倾注在学诗上。她拜黛玉为师,苦读古人作品,揣摩作诗之道。第一首诗作得不好,她忘形得以至"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作第二首诗跑题,更是"耳不旁听,目不别视",以至探春问她话,她所答的竟是诗韵。其真、其呆,可怜、可爱。
"苦志学诗,精血诚聚",香菱终于成了十二钗以外唯一一个会写诗的女孩。因为诗意即是真意,香菱与诗实在是天然合一的。
命运无情,清雅纯洁的香菱,在妒妇、恶夫的荼毒下,最终化为一缕轻烟。

(图1-2-1)
2尤三姐:烈火红莲
尤三姐,身为公侯子弟的玩物,身份低贱;她誓死追寻纯真的爱情,刚烈而高贵。
尤三姐本不姓尤,她和胞姐尤二姐都是贾珍之妻尤氏的继母尤老娘从前夫家带来的女儿。
对于贾府的纨绔子弟来说,家境贫寒、年轻貌美的尤氏姐妹,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礼物,他们可以随意轻侮、戏弄。为了生存,生性软弱的尤二姐一心攀高枝,渴望做贾府公子的姨娘侍妾。尤三姐却清醒地认识到,那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屈辱。她宁愿粗茶淡饭,也要过平等、有尊严、两情相悦的生活。
贾琏偷娶尤二姐做二房后,将尤老娘与尤三姐也一同接到新房居住。尤氏一家全靠贾府接济,贾珍、贾蓉之流更是肆无忌惮,时常来骚扰。尤三姐从心底里鄙夷贾府的浪荡子弟,对贾珍、贾琏的玩弄深感厌恶。她无力改变自己的处境,但也决不抑制自己的不满和鄙视。她大骂贾珍、贾琏:"拿我们姐儿两个权当粉头取乐儿。"又戏弄他们,故意在他们面前做出淫情浪态,撩拨之后立刻把他们逐出门外。事后,她肆意挑吃拣穿,挥金如土,闹得鸡犬不宁,迫使贾珍、贾琏同意将她嫁给柳湘莲。
柳湘莲,是尤三姐在五年前偶然所见的小生。尤三姐一直把干净、刚直的柳湘莲视为自己的精神支柱,她觉得与他有着难以言说的共鸣,甚至整个生命都可交付于他。她说,"这人一年不来,等一年,十年不来,等十年",若这人死了,她"情愿剃了头当姑子去"。
然而,尤三姐的痴情却错付了对象,柳湘莲听信传言,质疑尤三姐的品行。婚期临近,柳湘莲要求退婚,并要取回订礼鸳鸯剑。尤三姐听到消息,毅然决然拔剑自刎。
在黑暗污秽中,多数的人选择沉沦,尤三姐却是烈火里的红莲,将自己与罪恶都燃烧

三、十二又副钗
1晴雯:无瑕白狐
晴雯有如天顶的一轮明月,又似向晚的几抹云霞,光辉却易逝。
晴雯是曹雪芹唯一塑造完整的形象,其生和死,八十回中原本记载在册。她以"勇补雀金裘"、"千金撕扇"和抄检大观园时的"倒箱"之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尽管有人一口咬定晴雯是"狐狸精",这却是一只洁白无瑕、天真可爱的娇俏白狐。她机灵却没有机心,出自天性地厌恶一切权威、束缚和不公。
晴雯无名无姓,她是赖大家的买来孝敬贾母的,地位之低下,可见一斑。然而,她俊俏、灵慧,在荣国府丫鬟中首屈一指,即使在贾母、王熙凤这些主子眼中,也极为出众。
晴雯率真灵秀、嘴巧心热,有西施之美、黛玉之风,因此与宝玉情投意合。宝玉担忧黛玉,她为宝玉送两块旧帕子给黛玉;宝玉面临问书之"劫",她为宝玉出主意装病;宝玉为烧破雀金裘苦恼,她发着高烧挺身而出。他们的情谊自然而平等。宝玉爱晴雯,最赏其天性中的直与真以及不加掩饰的肆意妄为;晴雯重宝玉,也为的是他的真心体贴爱护,而不是冲着小老婆的位置而去。这一对主仆,主子不像主子,奴才不像奴才,光是这一点就叫无数"本分"的人如坐针毡了。所以,无论有无具体的仇隙,晴雯天然就是袭人、小红、秋纹之流的对立面。至于得罪王善保家的等仗势欺人的奴仆更是顺理成章的。
"绣香囊"事件发生后,王善保家的进入大观园抄检时,病中的晴雯自知前途险恶,却毫不退缩,最终被赶出大观园。宝玉偷偷去看望睛雯。睛雯攥住宝玉的手,哽咽了半日,说道:"我虽生得比别人略好些,并没有私情勾引你怎样,如何一口死咬定了我是狐狸精!我太不服……"尔后,将一件贴身穿的红绫袄并两根葱管般的指甲,一起给宝玉留念。这是晴雯最后的反抗。
睛雯病亡后,宝玉见池上芙蓉,作《芙蓉女儿诔》祭奠晴雯。

(图1-3-1)
2袭人:擒拿高手
"花气袭人知昼暖",袭人是宝玉的"大总管",衣食住行照顾妥贴。
袭人出身可怜,家里把她卖给贾家为奴,幼年即为生计忙碌。先是服侍老太太,后来贾母见她"心地纯良,克尽职任",就把她给了宝玉。作为宝玉的贴身丫鬟,袭人因与宝玉的私情而取得了宝玉半公开小妾的地位。她的终生愿望就是要做宝玉的妾,并为此倾尽心力,用尽心机。
袭人与宝玉朝夕相伴,对其小至佩物饰品,大至饮食起居,无不悉心照顾。宝玉出外回得稍晚,她不是倚门而望,就是到处寻找。宝玉脸色神情略有变异,她都能察觉,问寒问暖。炎热的夏午,丫鬟都睡觉了,她还在一旁尽心的服侍宝玉午睡。
袭人最擅长以柔克刚,始终保持一副温柔和顺的面貌,无声无息就掌控宝玉及自己身边的所有人。她深知不能用大道理压制宝玉,因而劝说宝玉时,先"用骗词以探其情,以压其气",然后进行规劝。她劝宝玉读书,只要他做个样子;宝玉满心欢喜时,她趁机强调"更要紧的一件"--不许与女孩子厮闹。对待宝玉屋里的丫鬟,袭人是以"德"服人。她与脾气直率、火爆的晴雯不一样,在小丫头们面前亲切、温和、一副大姐姿态。于是除了叛逆的晴雯对这个"西洋花点子哈巴儿"不以为然外,其它人都伏伏贴贴。
对于贾府上下众多的主子们,袭人也想方设法地赢得了她们的好感。袭人替宝钗打过络子,给湘云送过东西,结交了平儿,还去探望病中的凤姐。因为推测黛玉很可能成为宝玉的妻子,袭人初时对黛玉非常周到,不时往来,企图预先理顺妻妾关系。后来察觉情况转变,她的热情很快转到宝钗一面。
在宝玉的婚姻问题上,袭人从自己的处境和立场选择了支持宝钗。她向王夫人进言让宝玉搬出大观园,揭发了宝黛感情的同时,其"懂事"、"识大体",给王夫人树立了这是宝玉最合适的小老婆的形象。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贾家败落,宝玉出家,费尽心机的袭人只能听从姻缘的安排嫁给蒋玉菡。

(图1-3-2)
四、其他人物
1贾宝玉:多情公子
悲凉之气遍布华林,呼吸领会者,惟宝玉一人而已。
中国古代社会,王孙公子天经地义应当接受正统教育,加官晋爵,去维持家族的荣耀。宝玉却是一个叛逆,他痛恨男性世界的利欲横流,最不耐烦讲经济学问,"顽劣异常,不喜读书,最喜在内帷厮混"。
宝玉的生活中,美好的女儿世界鲜明对照着以父亲为代表的统治势力,一个纯净,一个污浊,一个明媚,一个阴暗。大观园里的小姐丫鬟,形形色色,各有各的辛酸悲苦,各有各的古怪别致,她们都以真诚纯洁的心包围着宝玉,向他展示出各具风姿的美丽。因而,宝玉说出了"女儿是水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的"混话"。
茫茫尘世,宝玉认为只有女儿世界是一片净土。他热爱、尊重、崇拜女儿。宝玉对黛玉的爱,以同情、关切、尊重、相知为基础,他对黛玉的身世、处境、心性体察最深,《葬花辞》尚未吟罢,他已恸倒在山坡之上。就连画上的美人,宝玉也怕她寂寞,特意去"望慰"一番。黛玉和湘云对他不满,他会"越想越无趣"。晴雯和袭人吵闹,也会令他伤心、心碎。他热爱这片净土,也尽力维持这方天地的美好。
脂砚斋透露,原书结尾《情榜》上宝玉为"情不情",对一切美好的人物、事物,他都有情且情深。元春省亲,众人都沉浸在鲜花着锦的繁华幻影里,独独宝玉为姐姐不由自主的命运悲伤;迎春即将出嫁给卑劣的孙绍祖,他自去徘徊瞻顾紫菱洲。他欣赏晴雯的率真,纵容她恣意行事;他敬重妙玉的高洁,对其恭谨而谦卑。他不爱交游权贵,却和秦钟、柳湘莲等人亲近,因为他们大多家世衰落,且有女儿般纯洁的人品。
宝玉是一块顽石,人世间的规矩条框、权利富贵,他都不屑一顾,他的评价标准,只有美不美、好不好。他是爱与美的先觉者。
黛玉死后,宝玉出家,不仅因为他痛失所爱,也因为他心中的美好世界已经毁灭。

(图1-4-1)
2贾母:太上家长
贾母虽把掌家权力交给晚辈,但她仍是贾府的最高权威--"太上皇"。
贾母是金陵世家史侯之女。当年,荣宁二公功名鼎盛时,她嫁与荣国公长子贾代善为妻,躬逢了几次金陵接驾的盛典。和她平辈的只有远支的贾代儒及几个不太相干的老妯娌,荣、宁两府上下男女三四百口,莫不在这位"老祖宗"的威名笼罩之下。贾母虽自称"老废物",实际上,她说的话就是贾府的"圣旨"。
作为太上家长,贾母日常生活的排场,在刚进贾府的黛玉眼里,进大观园的刘姥姥眼里,都体现了贾府之贵。其八旬大庆,更显其尊。
贾母对"不聋不痴,不作阿家翁"的传统治家术有深刻体会,掌控家族最后发言权。她常夸耀自己年轻时见多识广、精明强干,但对贾府的具体事宜只做间接处理。凤姐和贾琏夫妻吵架,明知凤姐"霸王似的",也知贾琏是"下流种子",但贾母并不干预。长子贾赦无德无行、贪恋女色,她也不管,只训斥其不要打她宠信的鸳鸯的主意。
贾母身上具有普通老祖母的共同特征,她疼爱自己的孙儿,凤姐、宝钗也时常得她的欢心。黛玉初见贾母,正欲下拜,早被鬓发如银的她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场面感人肺腑。她溺爱宝玉,视之为掌上珠、命根子。宝玉与黛玉拌嘴,她要亲自调解;宝玉捱打、丢玉,宝玉、凤姐为魇魔法所害,贾母声称恨不得跟宝玉而去。
抄家后,她开箱倒笼,将几十年积攒的东西都拿出来派给子孙,安慰众人起伏都是平常事。可以说,她是贾府最后的顶梁柱,她死后,贾府也就完全坍塌了。
 
(图1-4-2)
第贰章 故事篇
一、红楼缘起
甄士隐悟道出家,贾雨村进京谋缺,林黛玉进贾府,薛宝钗住进梨香院。
● 甄士隐逢贾雨村(第一~三回)
金陵人甄士隐白日梦见一僧一道谈论绛珠仙草为神瑛侍者还泪、顽石蠢物历劫之事。甄士隐梦醒,僧、道两人来度女儿英莲,并大打禅机妙语,士隐不理。元宵之夜,英莲丢失,甄家被大火烧毁,甄士隐出家。
甄士隐的相识贾雨村发迹后,娶了甄家丫鬟娇杏为二房,不久扶正。再不久,贾雨村因贪污被革职,来到巡盐御史林如海家中做西席。
贾雨村遇见朋友冷子兴,两人闲谈贾府。冷子兴为贾雨村讲宁、荣两府的现状,还大谈衔玉而生的贾宝玉。冷子兴批评贾宝玉,引出贾雨村关于邪正大仁大恶之人的评论。
● 钗黛进贾府(第三~四回)
黛玉之母早逝,贾母遂把疼爱女儿的心思用来疼爱外孙女黛玉,派人把她接到贾府。黛玉初进贾府,步步小心。贾母看见黛玉,想起女儿,悲从中来。贾母命孙女们陪黛玉,王熙凤赶来,夸赞黛玉,还不动声色把贾母及其孙女也恭维一番。黛玉拜见两位舅舅,未被接见。舅母王夫人提醒她,不要招惹魔星贾宝玉。黛玉随舅母回到贾母房中,宝玉还愿回来,两人一见如故。
贾雨村与黛玉一同进京,得贾政之荐,补授应天府知府。宝钗之兄薛蟠与冯渊争买英莲,打死冯渊。贾雨村欲拿薛蟠,被葫芦庙中的旧识门子阻止。门子献上应天府的"护官符",指出薛家乃金陵四大家族之一,而四大家族同气连枝。贾雨村听门子之计,徇情枉法,胡乱了结此案,放了薛蟠。
薛蟠杀人后,带着母亲和妹妹大摇大摆来到京城。一家人到贾府探亲,被王夫人挽留,住进了贾府的梨香院。

(图2-1)
二、宝玉初试云雨情
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初试云雨情;刘姥姥初进荣国府;贾宝玉初会秦钟。
● 宝玉游幻境(第五~六回)
宁国府花园梅花盛开,尤氏请贾母等人赏梅。午时,宝玉倦怠,卧于贾蓉之妻秦可卿房中。宝玉梦到一位貌似秦氏之女子带他入幻境。
幻境中,宝玉遇警幻仙姑,在薄命司中观看了"金陵十二钗"的正册、副册、又副册。警幻仙姑带他四处游览,并让他欣赏新作的《红楼梦》词十二支。警幻仙姑将妹妹可卿许配给宝玉,并授他云雨之事。在梦中,宝玉与可卿难解难分,二人携手游玩,遇险见海鬼,宝玉适时惊醒。
宝玉趁众人不在,将梦中之事告知袭人,与袭人偷试云雨情。
● 宝玉会秦钟(第七~十回)
刘姥姥初进荣国府,得了救济。
薛姨妈托周瑞媳妇给众姐妹和凤姐送宫花。周瑞媳妇最后才送给黛玉,黛玉生气。
宝玉随凤姐到宁国府,巧遇秦氏之弟秦钟,两人一见如故。宝玉撺掇秦钟到贾府家塾读书。
宝玉到梨香院看望宝钗。宝钗借他的通灵宝玉观看,丫鬟莺儿说玉上的字与宝钗金锁上的字正好成对。宝玉索看金锁,还要讨冷香丸吃。黛玉过来见了不悦,借雪雁送来手炉之际,语带双关奚落宝玉和宝钗。
次日,秦钟来到贾府见贾母,贾母大喜,令其与宝玉同上私塾。宝玉上学前,袭人苦劝他发奋。宝玉到父亲贾政书房请安,贾政训斥宝玉随从李贵,并令他转告学里太爷,要宝玉先把《四书》读熟。
秦钟结识香怜,遭金荣取笑,秦钟向贾瑞告状,但贾瑞偏袒金荣,惹恼贾蔷,贾蔷激茗烟大闹学堂。李贵息事宁人,金荣赔礼道歉。

(图2-2)
三、凤姐弄权
贾瑞调戏凤姐,被凤姐设局捉弄而死;秦可卿病亡,凤姐协理宁国府。
● 凤姐戏贾瑞(第十一~十二回)
贾敬寿辰之日,贾母派王夫人、凤姐等人前去宁国府。凤姐和宝玉看望秦氏,凤姐劝解秦氏。
贾瑞给凤姐请安时调戏她,凤姐大怒,立意整治贾瑞。凤姐传假信约他相会,贾瑞按约定,晚上钻入穿堂,中凤姐之计,关在里面冻了一晚。贾代儒罚贾瑞跪读文章,还打他数十大板,不许其吃饭。贾瑞贼心不死,再找凤姐,被她哄到房后小过道旁的空房里,被贾蓉、贾蔷捉住敲诈一番。
贾瑞大病,得到跛足道人的风月宝鉴后,不听劝告,正照宝鉴而丧命。
林如海染重病,贾琏送林黛玉回家探望父亲。
● 凤姐理丧事(第十三~十六回)
秦氏病死,贾珍欲大办丧事,为儿子捐了五品龙禁卫的官位。尤氏旧疾复发,不能打理事务,宝玉向贾珍推荐凤姐办理丧事。凤姐整治宁国府,把宁国府上下整得服服贴贴。
送殡之日,场面非常热闹。秦氏灵柩在铁槛寺停灵后,凤姐带着宝玉、秦钟下榻馒头庵。
秦钟在庵中相识智能儿,两人被宝玉戏弄。老尼请凤姐帮忙长安县张家女儿的婚事,凤姐答应帮张家断了与守备家的婚约,并收下老尼送的三千两白银谢礼。
秦钟因智能之事伤风病倒,智能儿偷偷进入秦府探望。秦父恼怒儿子行为不正,逐走智能儿,毒打秦钟,之后受气身亡。秦钟心身两伤,病势加重。宝玉前往看望秦钟,怅然若失。秦钟临终前,规劝宝玉要立志功名,以荣耀显达为务,并自悔生前自误。

(图2-3)
四、元春省亲
贾元春加封贤德妃,受恩省亲大观园,贾府添喜气。
● 建园省亲(第十六~十八回)
贾政生辰,亲友相庆之时,宫中传来喜讯,贾元春被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且被皇帝恩准,次年正月十五上元之日,可以回家省亲。
为迎接元春,贾家决定在府内修建省亲别院大观园。
大观园建成,贾政领门下清客游园,并议题园中各处的匾额、门联。贾政自称对诗词歌赋比较生疏,闻塾师赞宝玉于此中有才情,便带他游园拟题匾额。宝玉才华毕露,每有妙语惊人。
元春省亲前一日,贾府上下皆不曾睡。上元之日,五鼓时分(即凌晨三点至五点)贾府众人就在府外等候,候至戌时(晚七点到九点)初,元春才乘着凤舆,缓缓而来。
元春乘轿进了大观园,感慨家中过于奢华。之后,她来到贾母正室,叹息自己进入深宫之中,母女姊妹相见困难,又以相见之后父母都顾忌良深、不能承欢膝下为憾。元春与祖母、母亲叙离别之情、家务私情时,贾政至帘外问安,恭敬地以外臣之礼奏说家事,元春更觉伤感。元春与弟弟宝玉情同母子,遂令他来见面。
元春参观大观园,听说其中的诗联匾额多是宝玉所题,大喜,但她将"天仙宝境"改为"省亲别墅"。游园完毕,元春令众兄弟姊妹赋诗。宝钗和黛玉才华出众,夺得头筹,两人见宝玉很费精神,便帮他遣词作诗。观戏之后,元春将礼物赐予家人。次日己丑(凌晨一点到三点)正三刻,元春省亲完毕,回宫。
 
(图2-4)
五、宝玉情事(上)
袭人容情却遭骂;宝玉为黛玉、湘云调和卷入旋涡。
● 宝玉陷众香国里(第十九~二十四回)
宝玉将元春所赐的糖蒸酪留与袭人。宝玉奶妈李嬷嬷吃了酥酪,袭人怕宝玉生气,推说爱吃栗子,令宝玉忘记酥酪之事。袭人以赎身之说试探宝玉,引导宝玉发誓改过。
晌午,宝玉看望黛玉,见黛玉吃过就睡,遂与她闲话,还胡诌耗子精盗香芋的故事。
李嬷嬷大骂袭人是狐狸精,袭人气得生病。宝玉劝慰袭人,并为袭人喂药。宝玉陪麝月守灯,为她篦头,被睛雯撞见,嘲笑二人。
宝玉与宝钗顽笑后,随湘云到贾母处,黛玉也在。黛玉见宝玉眷恋宝钗,赌气回房。宝玉向黛玉讲"亲不间疏,先不僭后"之理,表明衷情。
袭人不满宝玉,诉诸宝钗,宝钗十分欣赏她的识见志量。
贾母给宝钗做生日,排场比黛玉高出一等。是日,龄官演戏,凤姐说龄官活似一人。宝钗笑而不说,宝玉不敢说,惟湘云直言像黛玉。
元春送来灯谜,贾母也命制作灯谜。众女所作灯谜皆不祥之物,令贾政伤悲感慨。
元春下谕让宝玉及宝钗等众姐妹移住大观园。
宝玉偷看《会真记》,遇见正欲葬花之黛玉,两人共赏奇书,一起葬花。宝玉还用《西厢记》中的词句戏弄黛玉,令黛玉嗔怒。宝玉去后,黛玉在梨香院墙外听见《牡丹亭》曲,心动神摇。
贾芸从醉金刚倪二处借钱买冰麝,以奉承凤姐求差事,途遇小红。后寻宝玉不着,离去。宝玉自北静王府归来,丫头们不在,小红给宝玉递茶,被秋纹、碧痕看见,小红遭骂。小红回房后,梦见贾芸拾其手帕。

(图2-5-1)
宝玉情事(下)
宝玉赴冯紫英之会;贾府齐赴清虚观看戏。
● 宝玉、凤姐入魔(第二十五回)
宝玉干娘马道婆骗得贾母每日五斤油供奉菩萨,保宝玉无灾。赵姨娘给马道婆写下五百两的欠契一张,叫马道婆设法害死宝玉、凤姐。马道婆教赵姨娘将纸铰的十个鬼和两个纸人分别置于二人床下,自己在家中作法。宝玉、凤姐一齐发疯,发烧昏倒。赵姨娘趁机叫贾母给宝玉办后事,遭到痛斥。贾赦为二人寻僧觅道。颠僧、跛道持诵通灵宝玉,宝玉病愈。
● 三角情缘初现(第二十六~二十九回)
小红、佳蕙欲离开怡红院,宝玉十分难受。宝玉传贾芸来闲谈,贾芸通过坠儿掉换了小红的罗帕。贾芸去后,宝玉来到潇湘馆,又用《西厢记》中的词句戏弄黛玉。
薛蟠生日将近,整治好藕、瓜、鲟鱼、熏暹罗猪等物,以贾政名义骗宝玉出门吃酒。宝钗前来探望宝玉,两人闲话间黛玉来访,被丫鬟挡在门外。黛玉看到宝钗从宝玉房中出来,回房呆坐至二更方睡。
芒种节,闺阁祭饯花神,众女孩在园中玩耍。宝钗欲寻黛玉,但见宝玉进了潇湘馆,就寻路回房,途中扑蝶作乐,却在滴翠亭听到小红和坠儿的私密谈话,被二人看见后,宝钗将祸转嫁到黛玉身上。黛玉伤春及己,独自葬花,宝玉因《葬花诗》恸倒在山坡上。两人诉衷肠,误会冰释。
宝玉到冯紫英家赴会,与薛蟠等人饮酒行令,与琪官蒋玉菡互赠礼物。
端午节,元春所赐的礼物,宝玉和宝钗一样,令黛玉心疑。
初一,贾府内眷到清虚观打醮看戏。张道士欲为宝玉说亲,贾母婉言谢绝。冯紫英等亲朋戚友赶来送礼。宝玉、黛玉因为张道士提亲之事闹别扭,结果宝玉砸玉,黛玉剪穗。
 
第叁章 寓意篇
一、风月宝鉴的象征
《红楼梦》一度名"风月宝鉴",风月宝鉴象征什么呢?
● 情色的象征
《红楼梦》第十二回是"贾天祥正照风月鉴"。贾瑞遭凤姐"毒设相思局"的捉弄,染病卧床不起,一个跛足道人送来风月宝鉴,说此物专治邪思妄动之症,有济世保生之功,但此镜子千万不可照正面,只可照背面。
贾瑞"向反面一照,只见一个骷髅立在里面","又将正面一照,只见凤姐站在里面招手叫他……"在这里,风月宝鉴是情色的象征。
● 盛衰荣辱的象征
风月宝鉴更重要的是象征了尘世的一切荣华富贵和盛衰荣辱。怡红院里的四大丫鬟之一麝月,就是一面风月宝鉴。南朝徐陵《〈玉台新咏〉序》中有"金星将婺女争华,麝月与常娥竞镜"。可见,麝月就是镜子。
宝玉梦见另一个大观园,见到另一个宝玉,于是在梦中大叫,袭人推醒宝玉,麝月就说:"怪道老太太常嘱咐说,小人屋里不可多有镜子。小人魂不全,有镜子照多了,睡觉惊恐作胡梦……"
在此之前的两回,浓墨重彩写了过年和元宵节,而这节则是全书由盛转衰的中间点。之所以让麝月对镜子评点一番,也许因为麝月本身就是安置在贾宝玉身边的一面风月宝鉴。美人象征贪欲,骷髅象征灾难、死亡,矛盾的双方共寓于一个统一体,这表明了一种深刻的哲学思维和蕴意:要善于透过美人这种形式,看到肉欲享乐的实质是灾难与死亡。
麝月一直待在宝玉身边,像镜子一样映照出宝玉由"花柳繁华地,富贵温柔乡"到"寒冬噎酸齑,雪夜围破毡"的人生的得意与失意历程。

(图3-1)
二、男性人物的女性气质VS女性人物的男性气质
"红楼"中人,既有男性有女性气质者,也有女子融汇浓郁男性气质者。
● 男性人物的女性气质
男性人物女性气质者,有贾宝玉、秦钟、蒋玉菡、柳湘莲、北静王水溶等。贾宝玉不但长着一副女孩的长相,其居室也像小姐的绣房一样精致。
贾宝玉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他之所以欣赏秦钟、蒋玉菡及北静王,并与之交往,正因为他们之间有着相同的特征。从相貌上讲,他们几个都形容俊美,言谈举止有女儿之态,脱去了一般男人的"浊臭逼人"。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之间才产生了相互吸引,成为了好友。
● 女性人物的男性气质
曹雪芹在《红楼梦》的创作中,将男性所追求的精神气质融入了他笔下的女性人物。在对女子衣装的描写上,避免一般女性化的倾向,主张男装打扮更加俏丽。这主要是通过对史湘云的描写来体现的。第三十一回,湘云穿宝玉的袍子和靴子,老太太说"扮上男人倒好看了"。第四十九回里,湘云身着男装出现,"越显的蜂腰猿臂、鹤势螂形",这是形容湘云的打扮像武士一般腰细臂长、轻捷便俏,也是对湘云男性气质的一次集中展示。
探春的屋子,如同英豪爽朗的文人雅士的书房,而这也衬托出探春颇有些爽利的男子气概。
还有一些女性身上,表现出男性的价值追求。史湘云性格豪放爽朗,以"真名士"自居。王熙凤幼小时,当作男孩子养,长大后言谈爽利,心机深细,能干而又狠毒,她的身上有权术文化中男性的智能、机变,甚至狠毒。

(图3-2)
三、隐士和侠客
书中有两位奇特的人物,从其行为和性情上看,堪称隐士和侠客。
● 隐士
小说开篇,隐士甄士隐就登场了,其名字的谐音为"真仕隐",意为真的名士和隐士。
所谓隐士,是指隐居不仕的士人。首先,他应属"士",即知识分子,否则就无所谓隐;其次为不仕,终身乡野,或遁迹江湖经商,或居于山林。
甄士隐居住在姑苏阊门城外的葫芦庙旁,"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每日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倒是神仙一流人品"。他过着隐居生活,不事稼穑,喜欢吟诗作对、结交才子,并且为人良善,曾接济寄居在葫芦庙里的书生贾雨村。
● 侠客
古书《韩非子》对"侠"下的定义为"弃官宠交谓之有侠"。魏晋以后,侠的概念扩大了,凡是以武挟制人、放荡不羁、行踪不定的人都被称为"侠"。《红楼梦》中的侠客指的是柳湘莲。
柳湘莲"素性爽侠,不拘细事,酷好耍枪舞剑,赌博吃酒,以至眠花卧柳,吹笛弹筝,无所不为"。他貌比潘安,喜欢串戏,即把演戏作为业余爱好。他擅长扮演生旦风月戏文,"酷好耍枪舞剑"是他尚武的表现,爱好"赌博吃酒"则表现出游士的习气。他"年纪又轻,生得又美",被好色的薛蟠调戏,结果反将薛蟠打了个半死。这表现出他快意恩仇、睚眦必报的侠气。
虽然柳湘莲游侠习气中有真性情,浪荡中又有豪爽性格,具有侠客之气。但是,他在守信重诺方面却差强人意,出尔反尔致使尤三姐殒命。
 
(图3-3)
四、同性恋·性梦·性变态
《红楼梦》涉及到不少有关性的内容。书中写到性方面的内容,比较突出的有三方面,即同性恋、性梦和性变态。
● 同性恋
同性恋爱在中国古代是一种较普遍的现象。古人常以龙阳之好、断袖之癖代称同性恋。
《红楼梦》中,典型的同性恋者就是薛蟠,他与金荣、香怜、玉爱等人"缱绻羡爱";后来还发生了因薛蟠嫉妒秦钟和香怜两人"弄眉挤眼",造成一场学堂闹剧。在这里,还出现了不少性事脏话和同性恋专用术语,如"贴得好烧饼"等。贾宝玉、秦钟、柳湘莲也有同性恋情,三人关系十分亲密。
● 性梦
古籍所载的"巫山神女",就是一个典型的性梦。
《红楼梦》中,典型的性梦是"游幻境指迷十二钗"。贾宝玉因于秦可卿的卧室午休,进入"太虚幻境"。在梦中,他由警幻仙子引进"香闺绣阁"之中,与名可卿貌似宝钗又似黛玉的女子行云雨之事。这个性梦,导致了宝玉的梦遗。这个性梦所涵盖的内容,是他日常场景与思维活动所促成的。
● 性变态
娈童癖,是以儿童为对象取得性满足的一种性变态行为,主要见于男性。早在南北朝时期,一些诗文中就有娈童癖的记载。到了清代,淫狎娈童的风气更盛,在清人的笔记中,如《阅微草堂笔记》中就写到:相传某巨室喜狎狡童,而患其或愧拒,乃多买瑞丽小儿,未过十岁者,与诸童戏,时使执烛侍侧,种种淫状……在其它的一些古代书籍中也可以看到这类记载。
《红楼梦》中,薛蟠和邢德全亦有娈童癖,两人还为此争风吃醋。
 
(图3-4)
五、茶香·酒韵
茶文化和酒文化在《红楼梦》中,比重相当大。
● 茶与身份地位
为不失名门望族的身份地位,贾府对饮茶十分讲究。据统计,《红楼梦》全书中有二百七十多处写到了茶,所涉及到的茶名就有好几种,如仙茗、六安茶、老君眉、暹罗茶、普洱茶、枫露茶、龙井茶等。
茶道讲色、香、味、器、礼,而水则是关乎色、香、味三者的重要物质。妙玉煎茶用水,就有"旧年蠲的雨水"和特意收集来的"雪水"。
《红楼梦》通过茶事描写,表现各人的身份、地位和修养。在栊翠庵,贾母将吃了半盏的茶,笑着递与刘姥姥。刘姥姥一口吃尽,笑道:"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惹得贾母与众人都笑了起来。
● 酒与生活情趣
《红楼梦》共出现"酒"字五百八十多次,喝酒的场面共有六十多处。秦可卿房中的"海棠春睡图"旁,居然也有秦太虚写的对联:"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袭人是酒香。"(第五回)以酒为内涵的对联悬于富家夫人的闺房绣壁,这说明饮酒是当时上层社会的一种高雅文化。
酒的品种各异:金谷酒、绍兴酒、蕙泉酒、桂花酒、烧酒、菊花酒、合欢花酒。饮酒名目也不少:年节酒、祝寿酒、生日酒、贺喜酒、祭奠酒、待客酒、接风酒、饯行酒、中秋赏月酒、赏花酒、赏雪酒、赏灯酒、赏戏酒、赏舞酒等。钟鸣鼎食的贾府,酒具也令人叹为观止:以质料分,就有金质、银质、铜质、锡质、陶土、细瓷、竹木、兽角、玻璃、珐琅。
喝酒还有增添情趣的酒令,种类繁多,雅俗共赏。如:牙牌令、占花令、曲牌令、故事令、击鼓传花令,以及射覆、拇战等。
二、《红楼梦》的作者
《红楼梦》乃曹雪芹撰写而成,或另有其人?
《红楼梦》开篇第一回正文,将作者归之为"石头",接着又提到:此书经"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
早期抄本中的大量脂批直指曹雪芹即作者。甲戌本第一回批语云:"若云雪芹披阅增删,然则开卷至此这一篇楔子又系谁撰?足见作者之笔狡猾之甚。"脂批还多次指出,《红楼梦》很多故事取材于曹家历史。脂批透露了作批者与曹雪芹及其家族关系密切,熟知甚至部分参与了《红楼梦》创作。
清代诗人明义在其《题红楼梦》诗序中说:"曹子雪芹所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盖其先人为江宁织府。其所谓大观园者即今随园故址。惜其书未传,世鲜知者,余见其钞本焉。"清代宗室诗人永忠作于乾隆三十三年的咏《红楼梦》诗题:"因墨香得观《红楼梦》小说,吊雪芹三绝句。"这或许是除脂批外,最早指出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的记载。
明义与永忠是曹雪芹的同时代人,没有证据表明他们认识曹雪芹,但他们与曹雪芹的朋友敦诚、敦敏兄弟往来密切。不过,迄今也没在敦诚、敦敏兄弟的文字中找到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的记载。
与曹雪芹同时代或稍晚的袁枚、裕瑞以及更晚的清人笔记中,都有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的记载。1921年,胡适在对清人笔记及曹雪芹家族考证的基础上,发表《红楼梦考证》,确定曹雪芹为《红楼梦》的作者。
关于后四十回的作者,程伟元在一百二十回本《红楼梦》序中说,后四十回中有二十余回是他自"藏书家甚至故纸堆"中找到,余十数回得之于"鼓担",他和高鹗只是"细加厘剔,截长补短"。但多数人相信,后四十回全出于程高二人之手。
三、曹雪芹之谜
旷世奇书《红楼梦》,或许是曹雪芹家族盛极而衰的嬗变过程。
二百多年前,确实有曹雪芹此人。从敦诚《四松堂集·寄怀曹雪芹》一诗及张宜泉《春柳堂诗稿》得知,他本名曹霑,字雪芹,又字梦阮,号芹圃。
关于曹雪芹的生卒年,至今没有定论。生年:一种看法认为他生于康熙五十四年乙未(1715年),另一认为他出生于雍正二年甲辰(1724年)。卒年:一为乾隆二十七年壬午除夕(1763年);一为乾隆二十八年癸未除夕(1764年);还有一种是乾隆二十九年甲申岁首(1764年初春)。
曹雪芹父亲的问题,也有两种看法:一为曹颙,曹雪芹是其遗腹子;一说曹雪芹是曹俯的过继子。
曹雪芹祖上问题:或云其祖籍河北登润,于明永乐年间至辽东铁岭,后随清兵入关;或云其祖籍是辽阳,上祖曹振彦原为明代驻守辽东军官,约于天命六年归附后金,后随清兵入关。
曹家发迹,自曹振彦始。曹振彦后来归入多尔衮属下的满洲正白旗,当了佐领,历任山西吉州知州、阳和府知府、浙江盐法道等官职。曹玺、寅、颙、俯,祖孙三代先后担任江宁织造,共五十八年,五十二年在康熙时代。
曹雪芹出生于南京,直至雍正六年曹家抄没后才全家返回北京。按生于乙未说,则其虚岁十四,按生于甲辰说,则其虚岁五。曹家回北京后的情况,文献记载很少。
红学家考证,曹雪芹在右翼宗学结识敦诚、敦敏,落魄至京西郊,生活穷困潦倒,至"满径蓬蒿"、"举家食粥"的境地。因他多才多艺,嗜酒狂放,朋友比之晋朝阮籍。敦敏《题芹圃书石》诗云:"傲骨如君世已奇,嶙峋更见此支离;醉余奋扫如椽笔,写出胸中磈礧时!"。著《石头记》,耗尽了曹雪芹毕生的心血。
(图4-3)
四、《红楼梦》的影响
"闲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在文学史上,《红楼梦》被视为"当与日月争光,万古不灭"的"开天辟地、从古到今第一部好小说"。
《红楼梦》不仅是其前大多数文学作品的全面总结、继承和发展,也是其后的文学作品的极好典范。
● 抄本、评本的流传
《红楼梦》自问世,一直以抄本形式在社会上流传。流传于世后,带有脂批的评本也在民间流传。《红楼梦》最初抄写目的,或为收藏,或为出售--"好事者每传抄一部,置庙市中,昂其值得数十金",却使得这部巨著不胫而走。
● 印本传播
《红楼梦》以抄本流传,很多人"始闻《红楼梦》之名,而未得见也"。乾隆辛亥年(1791年),出版了一百二十回本的程甲本《红楼梦》。次年,再次刊行了程乙本。嘉庆、道光年间又两次重刻。此后,翻刻更多,约有三十余种刻本。一时之间,《红楼梦》广泛流传,出现了"红热"的文化现象。随着刊印技术的日益改进,其流传更广。
● 海外"红热"
《红楼梦》程甲本刊行不久,就传到了日本。1830年左右,《红楼梦》传入朝鲜。19世纪中叶,法国人也看到了《红楼梦》。20世纪30年代,《红楼梦》在法国乃至整个法语世界好评如潮。此外,《红楼梦》还传入了越南、泰国、缅甸、新加坡、英国、意大利、希腊、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荷兰、西班牙、美国等国家。迄今为止,《红楼梦》已有十八种文字、六十多种译本,在世界各国发行。红学与甲骨学、敦煌学一起,被国外学者列为关于中国的三门世界性显学。
五、《红楼梦》之劫
中国古代早有文禁之风,巨著《红楼梦》问世后,屡遭清廷之禁。
"雪夜闭门读禁书",乃封建时代一些士大夫所谓的赏心乐事之一。禁书或有因"诲淫"之罪遭禁,或因政治原因遭毁。《红楼梦》屡遭禁止,主要原因有四:
● "淫书"
《红楼梦》开端,"大旨谈情"。其实,小说并没大肆渲染两性关系,涉及男女私情的地方,大多点到即止。虽与淫秽无关,但在当时,却不能容于当道。时人陈其元于《庸闲斋笔记》卷中云:"淫书以《红楼梦》为最,盖描摹痴男女情性,其字面绝不露一淫字,令人目想神游,而意为之移,所谓大盗不操干矛也。丰润丁雨生中丞巡抚江苏时,严行禁止。" 时人梁恭辰《劝戒录》载,梁章矩任安徽学政时,也曾严禁。
● 影射政治
或言《红楼梦》影射清世祖与董小宛之事;或言曹雪芹写的是自己家事,因其中涉及雍正时期的很多政治事件,故统治者禁锢此书。
● 反封建
红学家认为,《红楼梦》一书描写的爱情,引起封建时代渴望婚姻自主的青年们的共鸣。而且,书中主人公贾宝玉鄙弃功名利禄,厌闻"仕途经济"的学问,认为程朱理学之类的儒家著述,"都是前人无故生事",至于八股文更是"拿着诓功名混饭吃的",统治者将之视为洪水猛兽,加以禁毁。
● 文字狱
清朝大兴文字狱,《红楼梦》中可能含有违禁内容。乾隆帝的堂兄在《延芬室稿·因墨香得观红楼梦小说吊雪芹三绝句》写道:"第《红楼梦》非传世小说,余闻之久矣。而终不欲一见,恐其中有碍语也。"
⊙于千万年之中,于千万人之中,在时间无涯的荒野中,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好遇上了你!如果有一天你走的太倦,只要一转身,我的祝福就在你身边,不管离多远,不管多少年,化这祝福为蓝星点点,闪在晨曦,闪在日暮,闪在你生命的每一寸空间,五象之鹰图书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