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魔忍雪风工口漫画:四大名著原来可以这样读(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3 20:04:51
图说三国演义

前 言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积淀,凝聚了先人的智能,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标志。
纵观世界文明史,中华文化是当今世上唯一仍在传承的古文明。为了让今人更多地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感受中国古典文学的艺术活力,我们编辑了图说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
编创宗旨:以弘扬民族文化为要旨,梳理原著庞杂的人物和情节。除了让读者一般地了解原著的故事情节,熟悉原著的人物外,还对原著的背景、寓意、版本等相关知识有较为全面的介绍,藉此扩大读者对原著的认识。
编创形式:兼顾知识性和趣味性,以“一页文字+一页图解”的形式,力求深入浅出,翻出新奇,从一个宽广的视野引导读者全方位了解原著和中国古典文化的魅力。
《三国演义》既是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又是古代章回小说之滥觞,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历史演义。小说描绘了公元三世纪近一个世纪的大动荡时代,展现了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三国演义》并不简单复述三国人物和历史事实,它取材于历史又不拘泥于历史。小说一出世,就以其通俗易懂的风格,俯拾即是的智能权谋,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忠君爱民的英雄理想,一直广泛流传于茶坊酒肆、戏剧舞台、学舍书斋、街谈巷议之中。小说中“跃马檀溪”、“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等精彩的故事,“马中赤兔,人中吕布”、“千里走单骑”等鲜活的形象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还广泛流传于海外。
《三国演义》融中国古代政治、军事、外交、法律、人才、伦理、宗教、史学、文学等方面的智能与精粹为一体。长期以来,中国及海外的许多学者分别从文学艺术、人际关系、经营管理、商战谋略等角度对《三国演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第壹章 人物篇
一、魏
1曹操:乱世奸雄
《三国演义》描写纷纷乱世,堪称“一世之雄”者,非曹孟德莫属。
曹操在《三国演义》中首次出场,作者就藉许劭之语定其为“乱世奸雄”,之后通过一系列政治、处世、用人及军事战争事例,论证了这一点。
曹操一生戎马倥偬,统一天下是其毕生愿望。当孙权年少、刘备寄人篱下时,曹操就已成长为杰出的军事统帅。自镇压黄巾起事始,曹操就以宏图大志为轴心,所到之处广聚人才,诱降义军,扩充军事实力。
讨伐董卓时,曹操高举“忠义”大旗,聚十八路诸侯,俨然核心领袖。尔后不失时机“挟天子令诸侯”,掌握了汉室大权。
少年时代就能“装病谗叔”离间父叔关系的曹操,有了汉献帝这块挡箭牌,更能名正言顺地除去其成就大业的绊脚石。他设计使心腹大患吕布、刘备、袁术等人互相争斗,坐获渔利。太尉杨彪是袁术的亲戚,曹操怕他作内应,密使人诬告杨彪通袁术,将其下狱。北海太守孔融据理力谏,曹操佯称:“此朝廷之意也,吾不知。”
随着势力的壮大,曹操的行动由隐蔽转为公开,大肆拓展地盘。官渡大战,他以弱胜强,大败河北之雄袁绍,尽得冀、幽、青、并四州,又相继灭掉刘表、张鲁等割据势力,结束了军阀割据的混乱局面,统一了北方,为三国鼎立之局面揭开了序幕。
曹操雄心勃勃,之后继续逐鹿中原。面对孙权、刘备二强敌,曹操或集中兵力对付一方,或使两家相斗以从中获利。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再次率军攻打东吴,又乘夏侯渊占领陇右的时机,西取汉中,最终占得天下三分之二,为后代夯实了魏国基业。

2荀彧:首席谋士
荀彧是最早投靠曹操的主要谋士,他不但善进良策,而且还善荐良才。
曹操能征得北方、中原,离不开荀彧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功。
荀彧初投曹操时,即为曹操举荐荀攸、钟繇、郭嘉等人,他们皆为良臣谋士。曹操初见荀彧时,称其“吾之子房”。
荀彧出身书香门第,但绝非文弱书生。曹操征伐亲力亲为;而荀彧在后方调集粮草,稳定政局。曹操征战能不忧后方而屡获全胜,多得荀彧之功。
曹操初获兖州,率领大军往徐州报家仇,在兖州极有势力的张邈叛变,陈宫又怂恿吕布袭曹操。兖州大部分落入敌手,曹操四面楚歌。正是荀彧,准确洞察形势,与程昱在兵微将寡的情况下保全鄄城等三县。

治国大师荀彧,统揽全局,所提的方案周全完备,极具长远的战略眼光。李傕、郭汜二人把洛阳搞得昏天暗地时,荀彧劝曹操立即救驾,此招让曹操占得先机,独揽汉室大权。为助曹操铲除吕布、刘备,荀彧献“二虎竞食”计,让刘备与吕布互相厮杀;献“驱虎吞狼”计,让袁术伐刘备,吕布趁虚攻徐州,令刘备失去地盘。
袁、曹官渡之战,双方相持数月,曹操兵力只有袁绍十分之一,且粮草将绝。在曹操踌躇不定之际,镇守许昌的荀彧指点曹操,军粮虽少,却未像楚、汉之战般紧张,刘邦、项羽都没因粮草问题先退军,先退者必受损,现在与袁绍抗衡,守其咽喉令其不进已有半年,其军必将有变。曹操从其计,不久便一举击败袁绍。
思虑远密,洞悉利害,荀彧为曹操指明了大业通途。正是他,使天下形势不再像群雄割据时复杂多变,使曹操在诸葛亮为刘备献计之时已一统北方,实力处于绝对优势。

3程昱:奇谋迭出
他每次出场,都屡出奇计,且有惊人之论,他是第一流的智囊人物。
程昱,一位纯粹的谋士,他对曹操成就大业,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
程昱之计,建立在识人至深的基础之上,往往收到预想的效果。关羽被围下邳时,程昱深知曹操爱关羽之才,也知关羽之义,一招“调虎离山”之计,既断了关羽后路,又迫降了关羽。后来,曹操兵败华容道遇上关羽,曹操打算破罐子破摔,与关羽决一死战,程昱利用关羽“欺强而不凌弱,恩怨分明”的性格,使曹操死里逃生。
至于计骗徐庶,更是妙不可言。徐庶化名“单福”,屡破曹军,程昱慧眼识英雄,揭破了徐庶的老底。同时,他利用徐庶之孝,骗徐庶离开刘备投曹操。尽管徐庶不为曹操所用,但却使刘备失去了一位出色的佐才。
荀彧镇守后方,程昱却一直追随在曹操左右,随时为他出谋划策。袁、曹大战中,程昱的“十面埋伏”是极其厉害的一着。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取胜,追击袁绍到河北,程昱劝曹操伏兵十队,引诱袁绍追至河上,激励诸军死战,袁绍一退,便埋伏四起,令其防不胜防。结果,袁绍大败,舍命奔走,从青、幽等州纠集来的三十万大军,死伤殆尽。经此一役,袁绍再无与曹操决战的资本。
赤壁之战时,程昱察觉东南风起,担心曹军战船首尾相连,恐防有变,但曹操骄傲自大,听不进程昱的劝告。而当黄盖来降时,程昱及时指出黄盖之船轻且浮,船上必非粮草,令曹操猛然醒悟,及时撤出战场,保全了性命。其后,让曹操封赏东吴,离间孙刘联盟以至于诸葛亮气死周瑜,这一系列改变三国格局的大事件中,也有程昱的身影。
二、蜀
1刘备:皇叔之梦
“煮酒论英雄”时,曹操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三国演义》中,刘备空有中山靖王后裔之名,既无曹操般的家族势力,也无孙权父兄遗留的基业,却凭着耐性和仁义,在三分天下中占一席位。
刘备自称刘皇叔,一生怀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理想,以“光复汉室”为己任。但势单力薄的他一直不敢表露,以至于与曹操青梅煮酒时,以为曹操识其韬晦,惊得手中匙箸落地。
为完成心中的理想,刘备先后投过公孙瓒、陶谦、吕布、曹操、袁绍、刘表、刘璋,阅人无数,练成了超凡的政治手段。于长阪坡惜赵云而摔亲子于地,三顾茅庐求“卧龙”,诚比周文王渭水访贤。
刘备的仁义之心,令惊世雄才诸葛亮以及有万夫不敌之勇的赵子龙等五虎将都终身追随,至死不渝。白手起家的刘备,从兵不满千,至十数年间,巧收四郡、席卷益州。屡败屡战、苦心经营的他,一步步接近自己的理想。
然而,忠义的信条,至性至情的性格束缚了他,甚至令他付出梦碎的惨痛代价。陶谦三让徐州才肯接受;迟迟不夺刘表、刘琦的荆州牧;张松献图,法正内应,夺益州水到渠成,他却因与刘璋同宗而执意不从;恪守诺言,为弟报仇,率七十万大军挥戈南下,结果不但无功而返,还令蜀汉国力大削,后来经过长时间休养生息,才又劳师动众六出祁山,即使如此,依然寸土未得。
在刘备生命的最后两年,蜀汉人才凋零,辅君之人只剩一个诸葛亮。他给儿子刘禅留下的,是一个烂摊子。不过,在世袭制时代,敢把江山交托于外姓之人者,也只他刘备一人。

2诸葛亮:寂寞智囊
从“水镜先生”司马徽第一次提到他的道号“伏龙”,直至他星殒五丈原,诸葛亮一直处于小说的中心位置。
诸葛亮未出茅庐,就提出据蜀、联吴、抗魏的思想;一出山,即令天下三分。“火烧博望”、“草船借箭”、“巧借东风”,料事如神;南征北伐,骄兵计、疑兵计、反间计、空城计,计计得胜。
古来圣贤皆寂寞,诸葛亮亦不例外。被誉为“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的诸葛亮,时常长叹“群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
诸葛亮一生,都在独力支撑蜀汉大厦。刚出山时,张飞鄙视过他的出身。兄弟们早已在政治上及地域上和他彻底分了“家”,划清了界限,诸葛瑾就一直与他各事其主;就连贤妻之父,本为隐人高士的黄承彦,也因妇人之仁放走了他布阵围困的强敌陆逊。
创业之初,为联合孙权抵御曹操,在刘备没有实力的前提下,诸葛亮孤身走江东,舌战群儒。他一手导演了有声××的赤壁大战,使多年飘泊无依的刘备得到荆州这一扼中原咽喉的战略要地。然而,刘备虽对他言听计从,但他军师地位始终不比兄弟。关张二人死后,刘备拒不听诸葛亮的劝谏,坚决伐吴以报兄弟之仇,几乎断送了诸葛亮一手为他打下的蜀汉江山。
刘备死后,留下的是岌岌可危的蜀汉和无能的后主,蜀国上下全靠诸葛亮一人独力支撑。他不但要担负全国的军事、政务,还要大事小事事必躬亲。为了蜀汉事业,诸葛亮惨淡经营,致力巩固后方,但是元气大伤的蜀汉,良臣谋将寥寥无几。
客死五丈原,壮志未酬,成了诸葛亮寂寞一生的结果。

3庞统:奇才·狂士
周瑜英年早逝,孙权以貌取人,让这只原本属于东吴的凤凰飞向西蜀。
他是水镜先生推崇的“得一人,便可以得天下”中的其中一人;多年的怀才不遇坚定了他“士为知己者死”的信念,满腹经纶和胸中大略是他挥斥方遒的资本。此人,就是庞统。
赤壁之战中,献连环计使曹操用铁索连战船,令周瑜得以火烧之,庞统之奇才,于此可见一斑。庞统先骗得蒋干信任,只身到曹营,施展辩才,夸耀曹操功绩,与众谋士“同说兵机,统高谈雄辩,应答如流”,令曹操“深敬服”,又借醉引出妙策,使曹操“下席而谢”。更能在献计之后,以劝降江左豪杰的借口离开,轻而易举就令曹操放走了他。
庞统本非蜗居江东之辈。虽然初时刘备有眼不识泰山,令其在耒阳县理事,但只见庞统“手中批判,口中发落,耳内听词,曲直分明,并无分毫差错”,“不到半日,将百余日之事,尽断毕了”。此后,庞统登上了刘备麾下军师之职,前途如拨开云雾见青天。
凤凰一旦不再谦虚,比任何人都狂傲。收西川是诸葛亮“隆中对”里早已订下的方略,法正也力劝刘备取西川,但刘备顾及仁义,迟迟不下决定。庞统从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分析西川优势、荆州劣势,令刘备明白“宜从权变,逆取顺守”之理,坚定意志攻蜀。攻蜀过程中,刘备毁书辱使,眼看前功尽弃,又是庞统冷静思考,尽谋士之极致,献上中下三计。
可惜,恃才狂傲刚成就了庞统,就令他付出无以挽回的代价。眼看攻蜀大功告成,他却置刘备劝告于不顾,分兵攻雒城,低估了刘璋的手下张任,令落凤坡成为他生命最终的归宿,庞统真正成为了“凤雏”。

三、吴
1孙权:东吴霸主
老谋深算的张昭、周瑜为其辅佐,“马革裹尸”的勇将程普、黄盖为其戮力。
东汉末年,年仅十九岁的孙权,藉父兄基业,用柔弱的肩膀撑起了江东,可见,此人天生就具备帝王的威严和驾驭群臣的能力。
孙权不懂带兵,却长着一双善于发现人才、识拔人才的慧眼,擅长在不失君王之尊的前提下,与群臣和睦相处。周瑜评价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
孙权既尊重老臣,又大胆起用新人。张昭学富五车,资历最深,孙策殒命时,哀恸过度的孙权,完全忘记了当务之急,张昭及时出现并训导之,直至孙权一身戎装重新出现。对追随过孙坚、孙策的老将,孙权认为他们忠勇有余,智谋不足,所以他逢大战皆用新人:让出身寒门的平虏将军周泰镇守濡须坞,朱然、徐盛任副手;吕蒙曾受鲁肃轻慢,但孙权坚决用吕蒙,还为他广造声势;陆逊被任为抗蜀主将时,孙权仿效“韩信拜将”大起将台。
孙权也有称霸中原的雄心和意图,即“思有桓文之功”。经鲁肃规劝,识时务者为俊杰。所以他身为王者,坐镇江东,据长江之险要,拒各诸侯于彼岸。赤壁之战前夕,面对数倍于自己兵力的曹氏军团,孙权并非没有踌躇。战败,长江门户被打开,必将生灵涂炭;不战,无法给父兄亡灵交代,子民也将成为亡国之民。权衡再三,他打了这场战争,赢得了三分天下的局面。曹操后来数次南征,也都止步于长江。
孙权百般警惕,与蜀和亲,继而又想与魏通婚,在江畔筑就了一道天下诸侯无法攻克的屏障,保障了江东一方的太平。此等隐忍与韬晦,不得不令曹操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

2周瑜:英年早逝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三国志》中,周瑜的形象是完美的。他出身于官宦之家,姿质风流,文武双全,且精通曲艺。烽火连绵的乱世更显其出众才情,助孙策平定江东,既为谋士又为武将,与孙策分娶大小二乔,传为千古佳话。赤壁一役,更是名震天下。
演义中的周瑜常常被冠以“器量窄小”之名。但在没有遇到诸葛亮的时候,他同样具有儒将风采。他身居“六郡八十一州大都督”,领导群雄,拥有世人梦寐以求的一切。他出场后,不但为孙策推举名士,还辅佐其攻占横江、秣陵、江夏等江东要地,回师平豫章,定庐陵,最终平定江东,令东吴逐渐形成与魏抗衡的强盛实力。
身担东吴军国大任的周瑜,不但能善待老将黄盖、程普,还能与行伍出身的吕蒙、甘宁成为朋友。
赤壁之战前,曹操大军压境,东吴一片混乱。周瑜回柴桑,张昭、顾雍等文臣便来访,让周瑜劝孙权降曹。随后,程普、黄盖等武将来访,让周瑜说服孙权抗曹。接着诸葛瑾、吕范等文臣前来陈述投降理由,吕蒙、甘宁等当着周瑜与之争议不休。此时周瑜表现的,是从容不迫的气度。大战在即,他指挥若定,从与黄盖共同谋划,指使阚泽献书,到庞统授计,智斗蒋干,巧设苦肉计,直至三江口纵火,显出的是他运筹帷幄的大将风度。
其实,周瑜的“小气”,主要表现在与诸葛亮的矛盾中。诸葛亮轻而易举识破他每一步棋,还能于曹军万箭齐发中,与惊慌失措的鲁肃把盏对饮,完成“草船借箭”这个艰巨的任务。这令周瑜失去了理智,必除之而后快,但却反被诸葛亮“气”死。周瑜的“小气”,终结了他在“三国”舞台上的表演。

3鲁肃:大智若愚
鲁肃并非是平庸憨厚的忠厚长者,演义中的大量描写显示,他不同寻常。
周瑜向孙权推荐鲁肃:“此人胸怀韬略,腹隐机谋。”鲁肃侍孙权后,献计孙权“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这与多年后诸葛亮的“隆中对策”英雄所见略同。孙权接受他的立国大计,广纳贤士,自此江东得人才之盛,为迎战曹操奠定了基础。
鲁肃的大智能远不止于此。曹操平定北方,欲南下并吞荆州和东吴,而此时东吴和蜀剑拔弩张。鲁肃意识到形势危急,马上请命以吊刘表丧为名与刘备结连,并认为这个联盟如能缔结,天下可定,然后风尘仆仆赶到江夏,见刘备,请诸葛亮。回到柴桑后力排众议,劝孙权早定大计,才有了“孔明用智激周瑜,孙权决计破曹操”。
当孙、刘联盟内部产生矛盾,尤其是好友周瑜三番五次陷害诸葛亮时,鲁肃总是心甘情愿被诸葛亮“利用”,巧妙地加以掩护,使诸葛亮免遭毒手。
鲁肃一生,推荐过很多人才——诸葛瑾、吕蒙等。赤壁大战后,诸葛亮已闻名天下。而此时的庞统,还是正在访投明主的“白衣”。周瑜临终前,特意写信给孙权,推荐鲁肃继任三军大都督。鲁肃却竭力举荐庞统,他对孙权说:“此人谋略不减于管、乐,枢机可并孙、吴,往日公瑾多用其言……何不重用?”鲁肃放着高官厚禄不要,主动让位于才学超过自己的庞统,令人肃然起敬。当孙权因庞统长相不美,所学和周瑜不同而不任用时,鲁肃并不怕庞统投靠他人损害自己的利益,反而主动把他推荐给刘备。
如此这般“诚恳老实、心地纯良”,不但无损鲁肃形象,更给人们显现了这位战略家大智若愚的风范。

第贰章 故事篇
一、时代背景
东汉的历史,从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刘秀称帝算起,至汉献帝延康元年(220年)曹丕代汉,总共一百九十六年。
东汉中后期一百余年的历史,是外戚和宦官争夺统治权的历史。期间除明、章二帝外,继位皇帝都很年幼,政权首先落入外戚手里。后宦官助皇帝打倒外戚,实权便落在宦官手里。不久皇帝短命而亡,于是外戚又专权。
宦官嚣张,是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造成的:皇帝和外戚有矛盾,害怕同姓诸王和大臣篡夺政权,而觉得宦官没有篡权的危险;东汉强化君主专制,内侍由宦官担当,不断增加其人数,扩大其职权;宦官自幼生长于宫禁,势力盘根错节。《后汉书》载,宦官“手握王爵,口含天宪”。
历史上,宦官六次打倒外戚。《资治通鉴》载,汉桓帝时期,权势专归宦官。汉灵帝时期,有张让等十二个宦官,人称“十常侍”。十三岁的汉灵帝说:“张常侍是我公,赵常侍是我母”。“十常侍”横征暴敛,卖官鬻爵,父兄子弟横行乡里,祸害百姓。
宦官猖獗之日,正是士人的经济、社会力量与日俱增之时。东汉统治者都大力提倡学习儒家经典,广开士人利禄之途。宦官专权引起政治腐化、农民起事,为国为己,士人都不得不与宦官展开斗争。士人除一般富户出身和太学生外,还包括许多中央和地方大小官吏。太学生、名士以及有声望的官吏,影响和指导各地士人行动,形成了“党锢之祸”。
汉桓帝死后,宦官有恃无恐,杀害作风耿直的士人,死、徙、废、禁者,有六七百人。自此,士人转而明哲保身,或偷偷“交结豪杰”待改朝换代,或劝说有实力的将领发动兵变以期取代汉室。

二、天下大势
《后汉书》载,汉灵帝时,地方官吏贪污成风,“官非其人,政以贿成”。且看罗贯中如何刻画三国故事——
汉末“十常侍”为奸,朝政日非,人心思乱。钜鹿人张角兄弟起事,号“黄巾军”,百姓拥护,官军望风披靡,汉帝下令各地招收新兵镇压。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在桃园结义,一败黄巾军于涿郡,二败黄巾军于青州。三人救出被张角打败的董卓。董卓对平民出身的刘备态度很傲慢,张飞则欲斩董卓。曹操拜骑都尉,引兵征剿黄巾军。
刘、关、张三人与朱俊、孙坚合力打败黄巾军。朱、孙二人分别被诏封,只有刘备听候日久,才被封为定州中山府安喜县尉。任官一个月,刘备与百姓秋毫无犯,与关张情同手足。但任官未及四个月,朝廷督邮就来索贿,引发张飞怒鞭督邮之事,为避祸三兄弟只好前往幽州投靠刘恢。后来,刘恢把他们推荐给刘虞。刘虞领幽州牧,三兄弟助刘虞平黄巾军,刘虞、公孙瓒上奏刘备之功,荐刘备为别郡司马。
灵帝驾崩后,后宫斗争愈烈。何皇后的兄长何进与宦官“十常侍”周旋。何进不听曹操的劝告,从袁绍之计召集四方之士要除掉宦官。西凉刺史董卓奉诏进京前,何进就中了“十常侍”之计入宫被斩。袁绍、曹操入宫大杀宦官,宦官们劫了汉少帝和陈留王北去邙山,闵贡追回汉少帝,半路遇上董卓。董卓趁机将汉少帝及陈留王送回宫中,并把人马驻扎在城外。董卓欲废汉少帝立陈留王,遭到荆州刺史丁原等人的反对。丁原领着义子吕布讨伐董卓。董卓很欣赏吕布,但又畏惧他,谋士李肃向董卓献计,以赤兔马及金银珠宝诱降吕布。李肃亲自去游说吕布,吕布杀了丁原,提着丁原首级,投奔董卓为义子。

三、董卓专政
《后汉书》载:“卓纵放兵士,突其庐舍,淫略妇女,剽虏资物……”
● 曹操反卓
董卓废汉少帝立陈留王,迫蔡邕为侍中。汉少帝心怀不满,董卓便令李儒以鸩酒毒死了汉少帝。因董卓残暴,群臣密谋杀之。曹操持王允宝刀杀董卓,不成,逃亡路上被中牟县令陈宫擒住。曹操机智地宣称,谋刺董卓乃欲与国家除害,令陈宫肃然起敬,放弃请赏的机会,并且弃官与曹操一起逃跑。但是,逃亡路上,曹操因多疑而杀害其父结义兄弟吕伯奢全家,陈宫视曹操董卓为一路人。
曹操到陈留,召集天下之士,立袁绍为盟主,讨伐董卓。公孙瓒荐刘、关、张。十八路诸侯战吕布而败后,上演了刘、关、张“三英战吕布”的好戏。
● 孙坚之死
董卓从李儒之计从洛阳迁都长安。李傕、郭汜驱洛阳百姓数百万,死者不可胜数;纵士兵淫人妻女,夺人粮食,烧民房屋。孙坚飞奔洛阳救火,于井中捞得传国玉玺,带领人马离开袁绍去了江东。曹操领兵讨伐董卓,被吕布打败,他埋怨袁绍“迟疑不进,大失天下之望”,投扬州而去。公孙瓒与刘、关、张相继离开袁绍,十八路诸侯四分五裂。袁绍屯兵河内,与公孙瓒争夺冀州。袁术向袁绍要马不得,向刘表借粮不果,便使书叫孙坚伐刘表,并讨伐自己的兄长袁绍。刘表从蒯良之计,在岘山布阵诛杀了孙坚。
● 董卓之死
王允与貂蝉暗设连环计,要借吕布杀董卓。吕布趁董卓与皇帝共谈,与貂蝉私会于相府后园的凤仪亭,董卓大怒。李儒让董卓把貂蝉赐与吕布,收买其心,貂蝉随机应变,坚决不去。董卓领貂蝉去郿坞,王允派李肃假传天子之诏要禅位于董卓,董卓欣然前往,结果被吕布杀死。

四、曹操兴起
曹操以少胜多得兖州根据地,另一主角刘备,也正式登上舞台。
曹操破黄巾军,将所获精锐俘虏兵编为“青州兵”,其余尽令归农,威名日重。曹操在兖州招贤纳士,接父亲曹嵩由陈留琅琊往兖州,途中曹嵩被黄巾军降将所杀,曹操为报父仇,亲讨降将新主陶谦。
北海太守孔融准备救陶谦,自己却被黄巾军管亥打败并包围。太史慈与刘、关、张来救,杀败黄巾军,刘备还借得公孙瓒二千兵及赵子龙一行往徐州救陶谦。救援成功后,陶谦要让徐州与刘备,刘备不受。曹操因吕布助张邈夺取兖州而退兵。陶谦二让徐州与刘备,刘备不肯,从陶谦而屯小沛。陶谦病危,三让徐州与刘备,刘备还是不受,陶谦以手指心而死,刘备无法再推辞,只好从命暂领徐州。
曹操攻城略地,攻下颍川、汝南,大败黄巾军何仪、黄劭后,使埋伏计俘许褚。接着曹操又大败吕布,复得兖州、濮阳,尽得山东之地。
李傕、郭汜二人几次密谋杀汉献帝、分天下,汉献帝只好移驾。后在杨奉、董承等人护驾下重回洛阳。杨彪奏请召山东曹操保驾,李、郭二人又来劫驾,汉献帝只好起驾离开洛阳去山东,恰好曹操赶到,保驾归洛阳。谋士贾诩劝李、郭二人投降曹操,无奈二人不听,贾诩单马走乡里。其后,果然不出贾诩所料,李、郭二人与曹操大战不敌,落败而走。
曹操从正议郎董昭之计,实施“挟天子令诸侯”,他宣称许昌邻近山东,粮食供应便利,请汉献帝移驾许昌,汉献帝及文武百官被迫迁都。杨奉等人领兵拦路,曹操谋士满宠夜入杨奉部队,说动杨奉部将徐晃降曹操,令杨奉败走。曹操移驾许昌,封赏部下,将汉室大权独揽于己身。

五、东吴立业
曹操迎汉献帝于许昌,东吴小霸王孙策也在江东开创了自己的天地。
刘备攻打袁术取得胜利,却被吕布偷袭了徐州。袁术使书与吕布,要他攻刘备,并许以金帛。刘备不敌吕布而逃跑,吕布向袁术索取金帛不得,欲伐袁术。陈宫劝吕布令刘备还屯小沛再攻袁术,吕布从之。刘备回徐州,吕布与之和好,让其屯小沛。
孙策丧父后依附袁术,但袁术相待甚傲,孙策不甘久居人下,用朱治之策,以救援母舅、保护亲属为名,以亡父孙坚的传国玉玺作质向袁术借得三千士卒、五百马匹,往江东开创基业以自立。
孙策向南进兵至历阳,便遇上昔时好友周瑜。周瑜不但愿为孙策效犬马之劳,还举荐了具有经天纬地之才的张昭、张纮。孙策亲到二张之家力聘,二张经不住盛情邀请,答应出山。
孙策夺取江东的主要对手是扬州刺史刘繇。孙策不但武艺高强,而且胆略过人。他先打败刘繇部将张英,占领军事要津牛渚,缴获大批粮食、军器,壮大自己军力;又与刘繇会战于神亭,大获全胜;然后回兵牛渚,再败刘繇;最后攻取秣陵,擒太史慈,降服刘繇余部。
在很短的时间内,孙策聚数万之众,下江东安民恤众,令投者无数,江东之民都亲切称之为“孙郎”。消灭刘繇集团,占领丹阳郡后,孙策乘胜挺进,打败号称“东吴德王”的严白虎,夺得吴郡;再击破会稽太守王朗,占领会稽郡,在江东站稳了脚跟。
立业的过程中,孙策大显神威,酣战太史慈,挟死于糜,喝死樊能,飞剑刺死严白虎;他善于用人,得周瑜、张纮等当代名士辅佐;又善于用兵,军纪严明,深得民心。短短八年,孙策便平定了整个江东,打下了东吴建国的基础。

六、曹操VS吕布
白门楼,吕布走完了他的一生,刘备没为吕布求情,曹操也没放过吕布。
吕布因张飞夺去其买来的好马一百五十匹,出兵讨刘备。刘备欲送马讲和,吕布听陈宫之计不允,刘备冲出重围往许都投曹操。曹操不杀刘备,送给兵粮,使其领豫州牧屯小沛。张绣从贾诩计投降曹操,又因曹操霸占其叔父张济妻而反目。曹操败师淯水,于禁打败张绣。曹操封赏于禁,责夏侯惇治兵不严之过。
袁术称帝,听说吕布结好曹操,他便领军征徐州,被吕布打败,他向孙策求救被斥。曹操称赞刘备斩杀纵兵掠民的杨奉和韩暹,又到徐州安抚吕布。曹操同刘备、吕布攻袁术,破寿春。曹操回许都后又讨张绣,途中有麦熟之田,曹操因马践麦田而割发代首。曹操大败张绣,攻南阳城。
张绣从贾诩计又败曹操,曹操出奇兵胜张绣,然此时袁绍袭许都,曹操只得回防。谋士郭嘉分析曹操十胜而袁绍十败,并与荀彧献计曹操攻吕布,曹操从之。陈宫得刘备结连曹操的书信,吕布大骂曹操后去攻打刘备。刘备向曹操求救,曹操出兵助刘备。夏侯惇被吕布部将曹性射中左目,拨箭啖睛,赶杀曹性。
刘备被吕布打败,往许都投曹操。曹操以陈登父子为内应败吕布,夺得徐州。接着,曹操再攻下邳,吕布不听陈宫之言,而听其妻之言不出战。曹操从郭嘉之计,决沂、泗之水,淹下邳城。吕布恃有赤兔马,不听陈宫之计,耽溺于酒色。吕布部下侯成把赤兔马献给了曹操,其部将魏续、宋宪还绑了吕布迎曹操入城。陈宫拒不降曹操,曹操泣杀陈宫,缢死了吕布。

七、煮酒论英雄
刘备借口攻打袁术破网而去,曹刘二人的争战由此展开。
曹操班师回许都,徐州百姓请留刘备为牧。曹操领刘备见汉献帝,帝排世谱,刘皇叔于此得名。程昱劝曹操称帝,曹操请天子田猎以观动静。曹操遮于天子前迎受群臣将校呼“万岁”之礼,关羽欲斩曹操,被刘备阻止。
刘备害怕被曹操谋害,门也不出,于后园种菜以为韬晦之计。曹操青梅煮酒,请刘备于小亭畅饮,论天下英雄只有他们二人。
袁绍杀了公孙瓒,袁术使人欲送传国玉玺于袁绍。刘备以截击袁术为名从曹操手中要兵五万,逃离许都。曹操派手下与刘备同行,刘备打败袁术,袁术吐血而死,传国玉玺落入曹操手中。刘备回到徐州,让曹操手下回许都。曹操大怒,从荀彧之计,联合徐州刺史车胄追杀刘备,不料车胄反被刘备结连陈登、陈珪而杀,还被刘备夺了徐州。
曹操起兵二十万,分五路攻徐州。刘备从陈登之计,请郑玄写信求袁绍相救。袁绍调兵三十万救刘备,并令陈琳起草讨曹操檄文。曹操正患头风,读过陈琳骂他的檄文,居然发汗病愈,他一面派刘岱、王忠打着“丞相”的旗号攻打徐州的刘备,一面亲率二十万大军对拒袁绍。
袁绍内部不和,不思进取,曹操令曹仁等拒之,自领兵回许都。关羽生擒王忠,张飞生擒刘岱,然后放他们回去,让其报告曹操说刘备不反。刘备从孙干之计,认为徐州非久居之地,遂让孙干守徐州,派关羽守下邳,自己和张飞守小沛,成掎角之势,以防曹操。

第叁章 寓意篇
一、七实三虚
《三国演义》基于史实而演义,它一问世,就有人研究它有几分真。
《三国演义》最大的优点在于,它的基本轮廓忠实于历史,描写的重大史实都有据可查。虽然它对某些史实“张冠李戴”,在小范围内有所弃取、夸张或缩小,但小说中增加的一些细节描写,即章学诚所说的“七实三虚”中“虚”的部分,并没有违背重大史实和史评的总倾向。
《三国演义》的一些情节、故事乃至人物与史实有出入,或者全系文学虚构,并不影响其文学、历史价值。唯其形象、生动,故事情节才会如此深入人心;虚构的笔法更使得关羽、诸葛亮等三国人物大放光彩。
以“孔明挥泪斩马谡”为例,小说大体符合史实。此故事的基本框架“失街亭、弃三郡、斩马谡”是真实的,人物的主要性格,如马谡言过其实,诸葛亮赏罚分明也是真实的,甚至人物的某些言语,如蒋琬惜才之言也录自史传原文。但据《三国志》载,“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合拒亮,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合战于街亭”。由此看来街亭之战,魏军主将是张合,小说却将诸葛亮的对手改作司马懿。司马懿又是派人侦察、亲自巡哨,又是断绝水道、围而不攻、放火烧山、多次设伏,精通兵法又有实战经验,绝非等闲之辈。作者在此处“张冠李戴”,以同样多谋善断的司马懿来映衬诸葛亮,更能突现诸葛亮的指挥若定、用兵如神。同时,街亭之战中浓烈的战争气氛,人物言语神态一定程度的虚构、渲染和夸张,使小说人物形象更加逼真。
虽然《三国志》与《三国演义》相比,前者更接近史实,但其作者陈寿,本是蜀人,蜀亡后成为晋臣,编写三国史书等于是“当代人”写“当代史”,对历史的记载也有不够真实的地方,而且存在时代局限、材料局限等问题。

二、尊刘抑曹
《三国演义》中“尊刘抑曹”的思想,体现了王朝正统和汉民族独特的民族意识。
史学家与文学家的历史使命不同:《三国演义》创作之前,曹操和刘备的形象已经定型。历史上的曹操、刘备,为人准则及政治品质确实迥然不同,但演义仍要突出曹操的奸诈险恶、猜疑诡谲和刘备的诚笃宽厚、忠义仁德,将二人通过艺术加工而塑造成残暴的象征和仁义的化身。
《三国演义》中的“正”、“邪”之分,由“正统”道德观决定。三国历史上,曹操、曹丕曾竭力制造天命谶纬符瑞神话,为代汉称帝的“正统”作准备;刘备自称西汉中山靖王之后,以汉祚当然继承人自居。
中国历史的传统,以统治中原者为正统。撰述正史的陈寿在西晋为官,晋朝代曹魏,承认曹魏的合法,西晋的正统地位才能确立。因此,《三国志》以曹魏为正统。
东晋时代,少数民族建立北方政权,按照“地处函夏,人传正溯”的标准,如果承认曹魏是正统,那偏安江南的东晋王朝就算作僭伪,相当于三国时的吴、蜀。于是,东晋的史家主张“尊刘抑曹”,取消曹操的正统地位,为偏安江南的司马氏政权张目。
隋朝统一后,历唐、五代、北宋,中原为汉族政权所统治,这个问题并不突出,北宋司马光修《资治通鉴》仍把曹魏列为正统。但到了南宋,金人统治中原,重现南北朝时汉人偏安江南的格局,于是南宋的史官们又重新肯定了蜀汉正统,用“尊刘抑曹”来表示抵抗北方势力的思想感情。
南宋的裴松之《三国志》注虽沿袭陈寿的体例,但也受时代影响,加进许多有损曹操形象的资料。可以说,《三国演义》曲折地宣泄了以民族意识为背景的汉族正统观——“蜀汉正统观”。
三、儒家伦理
1仁政
孟子设计出“仁政王道”的政治蓝图后,历代知识分子为之奋斗不息。
自汉武帝采纳董仲舒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后,儒学便上升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自此虽朝代更替,但儒家意识形态正统地位一直没变。
《三国演义》的儒家伦理道德观十分突出,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褒贬取舍无不以儒家仁、义、诚、信作为评价标准。
仁是孔子对善良人性的规范和肯定,孟子提出的“王道”与“仁政”便是后世典型的儒家理想。对暴政的批判与对仁政的褒扬成了《三国演义》重要的价值取向。
小说中的明君良臣,政治上行“仁政”,人格上重道德。刘备无论作为历史还是演义人物,最大的特点是“仁”。陈寿对三国人物有褒有贬,唯独对刘备无一贬损之词。相反,白面奸雄曹操生性残忍嗜杀,而且逼献帝篡权,自然得不到后世的好评。刘备是作者理想中的“仁德”明君,手下大臣也皆有“救国救民之心”。赵云就明确表示“方今天下滔滔,民有倒悬之危。云愿从仁义之主,以安天下”,诸葛亮在临终前手书遗表教后主“达孝道于先皇,布仁恩于宇下”。
虽然曹操有时为了笼络人心,也略施权术,以示有“宽仁大德之心”,但他心灵深处信奉的却是“宁使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思想。与曹操类似的董卓、袁绍、袁术、曹叡、孙皓、刘禅等人,无曹操的雄才大略,却同样轻民,当然走向灭亡。董卓将“民为邦本”视为“乱道”,专肆不仁,人神共愤,暴尸时,“百姓过者,手掷董卓之头,至于碎烂”,“城内城外,若老若幼,踊跃欢忻,歌舞于道”。对于残杀无辜的统治者的愤恨,更能反映出广大民众对“仁政”的渴望。
2忠义
儒学中,“忠”指尽心为人办事,不分对上与对下;“义”指办事准确,包括处理一切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问题,派生出道义、正义、义气等词汇。
汉代以后,“忠义”用来称赞既能对上讲忠,又能对他人讲义的道德品质。《三国演义》中的“忠”与“义”也是浑然一体的,但特别标举“义”。
小说中的“匡扶汉室”,是一种传统的“忠”,对割据的群雄来说,只是一种口号。周仓曾谴责鲁肃:“天下土地,惟有德者居之,岂独是汝东吴当有耶?”除此之外,诸葛亮出使东吴斥孙权,张松劝刘备入主西川,华歆逼汉献帝退位时都阐明了这种理论。可见,“忠”只有相对的意义,倒戈相向、择主而事的现象层出不穷。
“义”在小说中却是绝对的,是判断人品、是非的主要标准,其内涵包括:爱民的君主之义,忠君的臣下之义,一诺千金、知恩图报的朋友之义,以及生死与共的兄弟之义。吕布反复无常,最终命丧白门楼;魏延“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他后来救黄忠,杀韩玄,献长沙,仍无法抵其过。关羽放弃原则,释曹操于华容道,被誉为“义释”;刘备不顾大局兴兵伐吴遭到惨败,也因“为三人之义”而得到谅解。
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忠于刘汉王朝是刘关张共同的政治理想。“忠义”旗帜在“桃园结义”时就呈现出来,并成为维系整个蜀汉集团内部团结的纽带。刘备说过:“备不量力,欲申大义于天下。”
在作者心目中,刘备的蜀汉集团集中表现了“忠义”的所有内涵,正如关羽“挂印封金”前所说:“是朋友而兄弟,兄弟而又君臣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千古贤相诸葛亮,更是“忠义”的积极维护者,他自出山后即守信重诺至死,堪称一生忠义。
四、英雄颂歌
中国传统文化重温良内敛,但孔孟也时将“忠勇”、“信勇”相提并论。
时势造英雄,国难出才俊,英雄主沈浮。
三国时期,波澜壮阔的争霸使华夏大地动荡不安,造就了“古今贤相第一奇人”诸葛亮,“古今名将第一奇人”关羽,“古今奸雄第一奇人”曹操等英雄。
尽管《三国演义》“尊刘抑曹”,但小说又分明宣示:刘、关、张、诸葛亮是英雄,曹操也是英雄,孙策、孙权也是英雄。其他如周瑜、司马懿、陆逊、赵云、黄忠、马超、典韦、许褚、张合、夏侯惇、吕蒙、黄盖、甘宁、太史慈等,均不乏英雄行为。
英雄或以文治武功割据为王,或以智术谋略运筹帷幄,或以超绝武艺纵横驰骋,或以忠肝义胆为主献身,或以卓尔不群为人仰慕。气度、忠心、义气、情谊,都是英雄高贵的品质。《三国演义》中的“桃园三结义”,关羽不为曹操重金所动,正是秦汉以来重义轻生的侠义精神的深化。
英雄大多志存高远,广交豪杰,不拘礼节。刘备不甚好读书,“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曹操幼时“有权谋,多机变”。至于诸葛亮悲歌梁父,抱膝长啸;关羽刮骨疗毒,饮酒谈笑自如;赵云血战重围,背雏救嫂等所歌颂的,正是豪迈、自由、悲壮、赤诚的英雄主义精神。
即使被张飞骂为“三姓家奴”的吕布,也有英雄的一面——“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谚是人们对他的由衷赞美。最有趣的是,《三国演义》中的战斗场面,常常是两军对阵,大将出马大战若干回合,一旦落败,则千军万马如鸟兽散,这并不符合中国古代战争的实际情况,却正是民间“英雄崇拜情结”的表现。
五、人才
1良马与伯乐
人们极力推崇诸葛亮的才智,也赞扬刘备的虚怀求贤、诚心用贤。
综观《三国演义》全书,三国时代人才辈出。群雄角逐,先夺人才。能否拥有人才、使用好人才,成为胜败的关键。
对于人才,曹操的观点是:“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这里的“智”指谋臣,“力”指武将。
曹操曾宴饮长江,以诗歌倾诉自己渴望人才之心,以“山不厌高,水不厌深”自比,抒发自己礼贤纳士的博大胸怀,希望归附的人才越多越好。他不仅对主动投靠者礼遇有加,甚至对敌营中的人才也想方设法争取过来为己所用:见许褚“威风凛凛”,心中暗喜;见贾诩应对如流,甚爱之。
魏、蜀、吴之所以最后成三足鼎立之势,其决定因素是各集团的济济人才。徐庶本来为刘备效力,曹操拿徐庶的母亲来要胁,孝子徐庶只好被迫就范。这场求贤战,刘备显然更胜一筹,留不住徐庶,他便坦诚地表达惋惜之情,为其送行,令徐庶在曹营终生不设一谋。孙权敬慕鲁肃,命周瑜前往聘请。鲁肃正打算到别处谋事,周瑜引用东汉初马援对刘秀说的话,“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力赞孙权的“礼贤下士”以劝说鲁肃。鲁肃权衡再三,投奔了孙权,自此君臣相济。
凤翱千里,非梧不栖;士伏一方,非主不依。孙权不用庞统,庞统投奔了刘备,当了刘备的副军师。诸葛亮卧隆中,是以待天时,选择明君。许攸、张合弃袁绍投曹操,得以大展才华;赵云弃公孙瓒追随刘备,获五虎将的美名;关羽被迫暂时降曹,历尽千辛万苦也要回到刘备身边,成就一段千古佳话。
2知人善用
爱才,还应人尽其才,才足其用。
得了人才,还要使用好人才,方能昌盛,这是《三国演义》留给后世的深刻启示。无论是魏国曹操,还是蜀国刘备、吴国孙权,他们的阅历、出身、性格各有不同,但其共同的特长都是会用人。
孙权主宰的东吴,满朝文武百官一直齐心协力,曹操拥有百万之众,屡战而不可克;诸葛亮也认为东吴“可以为援,而不可图”,究其原因,与孙权善于“用人”有关。董卓、袁绍、袁术、吕布之辈,一度不可一世,但因不善于“用人”,终至身败名裂。
● 不论资排辈
刘备亲率大军伐吴,孙权派人讲和不成,阚泽出奏,推荐陆逊任大都督,可抵御蜀军。东吴不少谋臣或说陆逊是一位白面书生,或说陆逊年幼望轻,或说陆逊的才能只能治理一个郡邑,难当重任。孙权力排众议,大胆任命陆逊为大都督、镇西将军。
● 唯才是用
诸葛亮率师首伐中原,连取三城,但在天水时遇到姜维,几次被姜维识破计谋,进攻受挫。诸葛亮得知姜维智勇兼备,为人孝顺,就以计谋收降姜维。他大胆地培养原是蜀之敌人的姜维,并传之平生之学。
● 用人不疑
刘备用人,颇能推心置腹,始终信任。他一见赵云,就十分敬爱且不舍之。在长阪坡,糜芳、张飞都以为赵云已投奔曹操,刘备却毫不怀疑:“子龙从我于患难,心如铁石。”此举令赵云终生追随。
第肆章 篇外篇
一、陈寿与《三国志》
三国一统后,晋朝史学家陈寿就把三国鼎立的历史编成史书《三国志》。
陈寿的《三国志》是一部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其中《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六十五卷。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六十年的历史。
陈寿(233年~297年),字承祚,蜀将陈式之子,西晋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北)人。少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任观阁令史,不肯屈从黄皓,屡遭遣黜。西晋司空张华爱陈寿之才,就向司马炎推荐,陈寿得以再次为官。入晋后,陈寿历任著作郎、治书侍御史等职。280年,晋灭东吴,陈寿开始撰写《三国志》,成书后受到了时人的好评,尚书郎范頵在陈寿死后上表:“陈寿作《三国志》,辞多劝诫,朋乎得失,有益风化,虽文艳不若相如,而质直过之,愿垂采录。”
陈寿撰写《三国志》时,魏已有王沈的《魏书》,鱼豢的《魏略》,吴也有韦昭的《吴书》。《三国志》中的《魏书》、《吴书》,主要取材于这些史书。然而蜀政权未设置史官,无专人负责搜集材料、编写蜀史,因此,《三国志》中《蜀书》里的许多重要人物,记载简略。《魏书》为曹操写本纪,《蜀书》和《吴书》只有传,没有纪。记刘备为《先主传》,孙权为《吴主传》。名义上尊魏为正统,实际魏、蜀、吴三国各自成书,如实记录三国鼎立局势,表明它们各自为政,互不统属。
《三国志》叙事简略,三书很少重复,记事翔实,材料取舍严慎。因此,史学界把《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合称前四史,视为纪传体史学名著。
二、《三国演义》成书历程
《三国演义》成书前,中国各类小说篇幅短小,但民间早已流传有三国的故事。
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晋和南朝人的笔记、小说中,如梁朝殷芸《小说》、刘义庆《世说新语》,均有许多生动的三国人物故事。
中国戏曲界有句老话:“唐三千,宋八百,演不完的是三国。”杜宝《大业拾遗记》载,隋代已有关于“三国”的表演,隋炀帝就观看过曹操谯水击蛟、刘备檀溪跃马等节目。到了晚唐,连儿童也熟悉“三国”的故事。宋代则有专门“说三分”的艺人,苏轼《志林》载:“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
元代至元明之际的戏曲舞台上以三国为题材的杂剧剧目更多达六十多种,大部分以蜀汉为中心,尊刘贬曹,情节结构、语言风格有浓厚的民间色彩。
三国故事的流传,说书人的长期演义,令“三国”内容越来越丰富,人物形象越来越饱满。因此,《三国演义》血肉部分的真正创作者,应该包括长期以来尤其是宋元时期的民众、民间艺人、下层文人。
一般认为,罗贯中综合民间传说和戏曲、话本,结合《三国志》及裴松之所注史料,根据个人对社会人生的体悟,参照《资治通鉴》的编年体形式,把《三国志平话》的故事作全部改写,删去了许多荒诞的故事,增加了许多史实,精思妙裁,创作了这部“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
三、《三国演义》的版本
《三国演义》的明刻本有二十多种,清刻本有七十多种。
一般认为,《三国演义》现存最早的刊本是明嘉靖壬午年(1522年)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俗称“嘉靖本”,共二十四卷,二百四十则,每则前有七言一句的小目,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卷首有弘治甲寅年(1494年)庸愚子(蒋大器)所作的《序》和嘉靖壬午修髯子(张尚德)写的《引》。其后的版本多从此出,在插图、考证、评点和卷数、回目、个别文字方面稍有调整。后至《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将二百四十则并为一百二十回,回目由单句变双句。
嘉靖至天启年间的刊本中不少书名为“三国志传”,如《新刻全像大字通俗演义三国志传》、《新刻按鉴全相批评三国志传》等,除文字、情节有出入外,还穿插了关羽次子关索一生的故事。关索自称花关索,一番波折才与关羽相认。关索与父失散后,与母得索员外相救,认为义子,后拜花岳为师,故集三家姓氏为花关索。现存有一些宋、元、明时关于关索的独立评书、平话,如《花关索说唱词话》等。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以李卓吾评本为基础,参考嘉靖至天启年间《三国志传》,辨正史事,增删文字,对回目、正文作了较大的修改、增删,加上了详细点评。
今人张志和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发现一本“明书林黄正甫刊《新刻考订按鉴通俗演义全像三国志传》”,他将黄正甫刊本《三国志传》与嘉靖壬午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及其他版本作对勘,将各版本书名、封面、分卷、目录、序言、批注的异同,以及语言文字和人名、地名、故事的差别,作梳理分析后得出结论:黄正甫刊本《三国志传》是《三国演义》最初整理写定的本子,刊行时间比嘉靖壬午本早二十年以上。
《三国演义》版本略览
·《三国志通俗演义》,二十四卷,二百四十则。嘉靖壬午(1522年)刊刻,首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
·《三国志通俗演义》(新刻校正古本大字音释),十二卷,二百四十则。明万历辛卯年金陵周曰校勘本,版心下题“仁寿堂刊”。
·《三国志通俗演义》(新刊校正古本大字音释),十二卷,二百四十则。明夏振宇刊本,版心上题“官板三国传”。
·《三国志演义》(新镌校正京本大字音释圈点),十二卷,二百四十则。明郑以祯刊本,封面题“李卓吾先生评释圈点三国志,金陵国学原版,宝善堂梓”。
·《三国志传》(新锓全像大字通俗演义),二十卷。明闽书林刘龙田刊本。
·《三国志传评林》(新刊校正演义全像),二十卷。明万历年间余象斗刊本。
·《三国志传》(新刻京本按鉴考订通俗演义全像),二十卷,二百四十则。明天启年间闽芝城潭邑黄正甫刊本。
·《三国志传》(新刻京本补遗通俗演义),二十卷。明万历丙申书林熊清波刊本。
·《三国志传》(新锲全像大字通俗演义),二十卷。明万历年间笈邮斋刊本。
·《三国英雄志传》(新刻按鉴演义全像),二十卷,二百四十则。明闽书林杨美生刊本。
·《三国志传》(天德堂刊本李卓吾先生评),二十卷,二百四十则。天德堂为明书肆。
·《三国志传》(李卓吾批),二十卷,二百四十则。烟水散人编次本,清初啸花轩刊本。
·《三国英雄志传》(新刻按鉴演义京本),六卷,二百四十则。清三余堂覆明本,存北京大学图书馆。
·《三国志传》(李卓吾批),一百二十回,不分卷。明建阳吴观明刊本,此本并二则为一回,目录每回二句。
·《三国志》(李笠翁批),二十四卷,一百二十回。又名“笠翁评阅绘像三国志”。
·《毛宗岗评三国演义》,六十卷,一百二十回。清康熙刊本,首题“顺治甲申(元年)金圣叹序”。
四、海外“三国热”
数百年来,《三国演义》在亚、欧、美诸国的全译本、节译本达六十多种。
《三国演义》早在明隆庆三年(1569年)已传至朝鲜,崇祯八年(1635年)明刊《三国志传》入藏于英国牛津大学图书馆。
日本、印尼、越南、泰国、英国、法国、俄罗斯等国都有本国文字译本,并有不少研究论文和专着。
《三国演义》最早的外文译本是1689年日本人湖南文山用日文翻译的《三国演义》。日本作家吉川英治在其编译本的序言中说:《三国演义》结构之宏伟与人物活动地域舞台之广大,世界古典小说均无与伦比。俄译本附科洛克洛夫论文亦说:它可说是一部真正具有丰富人民性的杰作。《大英百科全书》1980年版第十卷“元朝白话小说”条称《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是第一位知名的艺术大师,并认为《三国演义》是十四世纪出现的一部广泛批评社会的小说。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如忠贞机智的诸葛亮、刚烈勇武的关羽等人,皆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和尊崇。朝鲜很早就为诸葛亮立庙,1695年朝鲜又明令以岳飞配祀诸葛亮。日本、朝鲜、越南、马来西亚、印尼等国都有关羽庙。
《三国演义》还对一些国家的社会生活和文学艺术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泰国散文体文学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得力于《三国演义》。泰国文学学会于1914年把《三国演义》的泰文译本评为优秀小说,泰国教育部还曾明令把它作为中学作文模板。日本著名作家泷泽马琴的代表作《南总里见八犬传》汲取了《三国演义》的许多故事情节。
日本还不止一次地组织“《三国演义》之翼”访华团,来中国探访三国遗址,凭吊三国人物。
⊙转藏我的贴子时把我的祝福也带走!祝福是份真心意,不用千言和万语,将默默的祝福你,祝你平安!祝你快乐!五象之鹰图书馆欢迎你常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