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会议遗址:如何提高计算准确性 - 28156109hong的日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2:53:29

如何提高计算准确性

教学论文 2010-05-06 16:34:34 阅读184 评论0   字号: 订阅

    前言  教学实践中发现计算错误几乎在每个学生身上出现过,在平时的作业和测试中,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或多或少的出现计算错误,造成不必要的失分,针对这种现象,老师或家长往往认为这是孩子“马虎”造成。但这仅仅归结为“马虎”吗?其实,在教学当中是可以避免“马虎”,提高计算准确性的。

数学“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生活中最常用的知识是数学的计算。在小学阶段,计算也是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培养学生准确、迅速、灵活、熟练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每个小学生必须掌握的最起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是小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常受到学习态度、课堂实效、学习方法等因素的影响。根据上述原因,要减少小学生的计算错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在计算中就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进行矫正。

一、克服计算的两种不良心理。
  一是克服轻视心理,这是克服计算“马虎”最关键的一步,计算题到底在同学们心中的“地位”如何?老师曾做调查,结果是大家在做难题、应用题时,觉得有挑战性的,就会全神贯注去对待,大脑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答题效果良好,而在做计算题时大脑注意力处在放松状态,原因是出于同学们的轻视心理,有些学生会这样想:我肯定会算,题目类型大同小异没有挑战性;还有些学生会这样想:快点做完,反正计算题的占分不是很多,把更多的时间留在后面的大题。由于学生存在着这种轻视的心理后,就容易忽视了对计算题的分析及计算后的检查而造成计算的失分;二是克服畏惧心理,这种畏惧心理通常会在低年段就开始发生,因为低年级的学生比较喜欢趣味性的东西,而认为计算题枯燥乏味,每当看到计算量多,步骤多或者计算数字大时,就会产生厌烦的情绪,缺乏耐心和信心,因此计算就不准确。要帮助学生克服这两种不良心理,老师的指导是很重要的,首先改变在做计算题时的心态,下定决心在每次数学测试中,计算题争取不失分。答题时对自己刻意要求:郑重其事地、高度专心地做计算题,把它当成是整份试卷中最高挑战的题来对待。其次,平时的计算练习时要注意计算量的处理,计算题的训练要做到有目的、有类型、少而精,练习后有收获有提高,让学生觉得在计算中也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二、知算理、会算法,重视计算课教学。

   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制是以计算课的份量最重的,在教授计算内容时,也许有些老师认为,计算教学没有什么道理可讲,只要把法则告诉学生,然后让学生死记硬背法则,掌握计算方法,反复“演练”就可以达到正确、熟练的要求,不必再费工夫去理解算理,对算理教学一带而过。其实,理解算理和抽象算法两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要使学生会算,首先必须使学生明确怎样算,也就是加强法则及算理的理解,在教学时,教师应以清晰的理论指导学生理解算理,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正所谓“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我在执教整十数、整百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时,考虑到学生对于口算方法的掌握没有任何难度,而算理的理解有一定思维高度,怎样让学生在正确理解算理的基础上熟练算法成了我孜孜不倦追求的教学目标,算理教学这一片断我用了三种不同的方法,起到了不同的效果。

第一次执教:

1、300×20让学生说你是怎么算的,大部分学生都说先算3×2=6,再在6的后面添上3个0。

2、引导学生为什么可以这样算:

300×20  让学生理解20个300是3000

3、300×30让学生说你是怎么算的,大部分学生还是说先算3×3=9,再在9的后面添上3个0,教师想要学生出现的算理始终不能顺利引出。

4、教师再次引导因为10个300是3000,所以300×30=300×10×3=9000。

这样教学,学生能掌握算法,而且很多学生也能用这样的口算方法进行口算,但是对这算算法的理解学生始终不能很好去体验。

第二次执教,在第一次的基础上作了如下修改:

300×20为什么可以这样算,引导学生把300和20分别看成3个百和2个十,这样300×20就可以看成60个百或者600个十,所以都是6000。等到300×30为什么可以这样算的时候,部分学生能够把300和30看成3个百和3个十进行口算,但是还有好一部分学生仍然搞不清楚。

虽然在第一次教学和第二次教学时,我都在努力引导学生发现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启发学生抓住新旧知识的相同点,把学生的思维引到新旧知识的联结点上。但是不能达到教学设计时的设想——算理指导算法。

第三次执教,在第二次的基础上作了一点改进:

300×20引导学生把300看成3个百,3个百乘20等于60个百,或者把20看成2个十,2个十乘300等于600个十就等于6000。

没想到这么一丁点的改变,却在300×30这道题中发生了意想不到的结果,很多学生都能合理迁移把300看成3个百,3个百乘30等于90个百,或者把30看成3个十,3个十乘300等于900个十,所以口算结果是9000。

第三次教学,学生能在300×20的基础上分析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而且在300×30的这个环节顺利形成正迁移,把算理与算法融为一体,真正达到理解算理促进算法,最终形成口算技能,帮助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三、加强学生的口算、培养估算意识。

教学大纲提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础训练。口算就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组成部分,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口算方法,坚持经常练习,逐步达到熟练。”这就对学生的口算训练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也说明了口算的重要性。同时,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口算熟练了,笔算才能过关。只有抓好口算,计算能力才能提高,才能更有效地克服计算中的错误。要使学生对口算产生兴趣,这就要求口算的形式要多样,可以是视算和听算,视算活动的开展是建立在学生对口算内容一般熟练的基础上进行的计算活动。而听算是建立在学生对口算内容比较熟练的基础上进行的计算活动,也可以是多种形式的比赛活动,比如:“口算比赛”、“同学对口令”等等,还可以组织一些“找朋友”、“送信”、“给小动物找家”等大多数学生喜欢参与的游戏,进行多次反复的计算练习,学生兴趣浓,收效大,口算能力也在多次的练习中提高。

增加估算训练,培养学生的数感。估算是培养学生数感的一种常用的好方法,便于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估算只能看出明显的错误,不能代替验算,适当把估算和验算相结合,将会使计算做到既对又快。在教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为了让学生能正确计算,在计算前先进行估算商是几位数后再进行笔算,例如:708÷6,先把708估计成700,700÷6百位上够除,所以商是三位数,估算商是三位数后,计算时就很自然从百位开始试商,把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后,大大加快了试商的速度,也有效地预防了由于商没算在最高位而带来的失误。教学时,只有结合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估算训练,明确估算的意义、掌握估算的技巧、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才能使学生的计算错误大大减少,计算错误大大减少标志着学生的计算能力的提高。

计算教学不是某个时段的教学活动,而应该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做到课堂讲练结合,生活实践应用结合,有计划、有步骤,在时间上要讲求速度,在数量上要有密度,在形式上、内容上要求灵活新颖、只有持之以恒,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就一定能提高计算准确性。

参考文献:《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需要理性回归》——杜波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