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面钛金板:务实发展这一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0 03:07:53

务实发展这一年

在线荐稿记者博客联系记者

  投资增长的内升动力不断增强。   粮食产量实现“八连增”。   教育领域改革加快推进。   保障性安居工程大规模展开。

  在河南的发展史册上,2011年是特殊而辉煌的一年。这一年,奋进的河南大事多、喜事多、难事也多;这一年,中原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之大事、省之大计、民之大业。

  12月23日召开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回顾总结2011年的经济工作,让我们欣喜振奋:在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下,河南抢抓机遇、持续求进、务实发展、积极作为,扎扎实实地在年末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呈现出比较好的趋势、比较好的态势、比较好的气势。

  这一份成绩来之不易,更要倍加珍惜;这一份成绩催人奋进,更要倍加努力。

  成绩来自务实,责任仍需担当。清醒忧患,责任如山。让我们把务实发展作为一种追求、作为一种品格、作为一种责任,走出一条中央嘱托、人民期望的发展路子,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富民强省目标!

  评价

  》

  来之不易

  倍加珍惜

  今年以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着力巩固经济向好势头,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呈现总体持续、总体提升、总体协调、总体有效这样一个比较好的趋势、比较好的态势、比较好的气势。

  比较好的趋势,主要指经济持续向上的发展方向、发展势头。比较好的态势,主要指发展后劲、发展基础不断增强。比较好的气势,主要指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和在发展实践中形成的强大合力。

  这样的发展形势,既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的基础,又体现着近年来发展的成效,凝聚着包括全省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广大干部群众,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在内的上上下下、方方面面共同努力所付出的心血,确实来之不易,应当倍加珍惜。

  要珍惜创造、珍惜成果、珍惜已经形成的思路、珍惜一直持续的举措、珍惜发展面临的新机遇。特别是要珍惜全省上下谋求发展的意识、以人为本的理念、扩大开放的境界、领导方式的转变、关键在做的运作、统筹协调的合力、攻坚克难的精神、务实河南的形象。

  这是最值得珍惜的,也是我们实现明年发展目标最关键的保障。

  经验

  》

  解放思想

  关键在做

  回首2011年,我省取得的显著成绩,源自省委、省政府正确、有力、有效的决策部署和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得益于改革发展打开了更为广阔的新天地。

  战略:中原经济区在更高起点上明确了战略导向

  这一年,围绕中原经济区展开的大事不断:6月13日至17日,国家部委联合调研组在我省18个省辖市进行专题调研;9月28日,以《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出台为标志,中原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11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在京召开发布会,介绍中原经济区建设相关情况。

  国之大事,省之大计,民之大业,中原经济区不仅显著提升了我省地位,为河南改革发展拓展了广阔空间,而且让每一个河南人在自豪的同时,又肩负责任、心怀使命,迸发出了干事创业的极大热情和干劲。

  举措:“八策并举”带动全局

  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矛盾和苗头性问题,我省创造性提出以“八项关键举措”带动全局,成功取得了扩大需求、稳定投资、调整结构、改善民生的综合效果:

  持续推进大招商活动,“一举应多变”;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竞争力,争取主动权;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实现“四集一转”,落实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增强跨越式发展支撑能力;创新投融资机制,解决资金制约问题;创新土地开发利用管理机制,保障发展用地需要;大力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富民增收,提升承接产业转移竞争力;大规模开展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扩投资、促消费、惠民生。

  改革:增强动力活力

  站在新的战略起点上,抢抓机遇,激活内力,借助外力,我省把改革创新作为破解深层次矛盾和各种瓶颈制约的根本途径,把强力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作为事关全局的综合性战略举措。全省外贸总额直接跨过200亿美元大关,打破了多年来进出口总额长年徘徊在200亿美元以下的局面。

  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扎实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新进展,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试点顺利实施,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重组继续深化,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显著增强。

  转变: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省委书记卢展工《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一文在中原大地激起了思想解放的滚滚热潮。从“一文九论十八谈”,到还在进行中的“新十八谈”,全省上下在理清思路中,由谈到干,不仅形成了合力攻坚、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而且务实发展静悄悄,有力推动了解放思想、科学发展和中原经济区建设。

  (本报记者 龚砚庆 芦 瑞)

  (本报资料图片)

  成绩

  》

  1

  经济发展速度结构质量效益全面提升

  【亮点数据】

  初步预计,2011年我省生产总值突破2.7万亿元,同比增长11.7%,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

  

  【新闻延伸】

  2011年,在全国不少地区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我省经济增速持续上扬,而且经济发展的速度、结构、质量、效益全面得到提升。

  “这主要得益于省委、省政府今年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河南实际,总体正确、有力,因此取得较好成效。”省统计局有关负责人这样评价2011年经济工作。

  从速度看,我省生产总值11.7%的增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5个百分点。

  从结构看,今年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其中,六大高成长性产业是今年我省着眼于结构调整,重点推动的产业大类之一,涉及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工、建材等行业,今年以来,我省六大高成长性产业不仅投资增长较快,而且产业发展的质量和速度也比较令人满意,其增加值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左右。此外,新能源汽车、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四大战略性支撑产业也已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品,特别是物流、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

  从质量和效益看,预计今年我省财政总收入将达到2820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700亿元以上、支出4000亿元以上,分别增长23.1%、17.1%。;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今年有望突破4000亿元,比上年增加1000亿元。

  在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中,民间投资成为一大亮点,预计民间投资增长对投资增长的贡献率将达八成以上,这表明我省投资增长的内生动力正在不断增强。此外,我省产业集聚区目前在建的亿元及以上项目占全省亿元及以上项目的比例已达六成以上,大项目不断向产业集聚区集聚,其龙头带动作用正在逐步彰显。

  (本报记者 杨 凌)

  2

  对外开放综合带动作用更加凸显

  【亮点数据】

  预计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有望突破100亿美元,同比增长60%,均居中部地区首位;实际到位省外资金突破4000亿元,增长45.8%;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300亿美元,增长70%以上,其中出口增长近80%,增速居全国第2位。

  

  【新闻延伸】

  “我和老公在深圳富士康工作已经5年了,现在富士康来河南建厂,我们都回家了,感觉真好!”据统计,富士康进驻河南之后,像李静这样从深圳回到河南工作的富士康员工就有几万人,这是对外开放给我省百姓生活带来的显著变化之一。

  “今年是历年来引资总额最多、招商质量最高、进出口规模最大、开放成效最为显著的一年。”省商务厅厅长李清树说,今年以来,我省举办了一系列重大招商活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港澳台经贸交流活动、豫商大会等给河南带来了大量省外资金。与央企的合作也进入新的高潮,6月在京举办的央企合作重点项目签约仪式上,我省和央企一次签订了19项战略合作协议和130项合作项目,总投资2898亿元,创下河南与央企合作历史之最。

  与此同时,我省对外开放的载体和平台也在不断完善。180个产业集聚区和10个城市新区已成为我省开放招商的主平台。11月5日,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正式封关运行,这让中部大省河南又多了一块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当天,富士康科技集团总裁郭台铭亲自到场助阵,并竖起大拇指,力赞河南的投资环境。

  有关专家评价说,对外开放的持续深入给我省带来了一系列令人惊喜的“连锁效应”,真正实现了“一举应多变”、“一招求多效”的作用。在强力拉动经济增长,并为我省带来资金、技术、人才的同时,还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推动了我省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数据是——今年我省农村劳动力省内转移就业总数首次超过了省外就业,仅富士康一家在我省招工就达到12.5万人。此外,对外开放还有力推动了我省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观念更新和政府职能转变,提升了河南对外形象,等等。

  (本报记者 杨 凌)

  3

  事关全局的大事难事取得重大进展

  【亮点数据】

  今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108.5亿斤,丹江口库区16.2万移民迁安“四年任务、两年完成”目标如期实现,预计全年城镇化率超过40%。

  

  【新闻延伸】

  这一年,天气大旱,我省粮食总产量却实现“八连增”,并首次登上1100亿斤新台阶。省农业厅厅长朱孟洲称,除我们自己用外,每年还调出省外2000万吨原粮和粮食制成品。按照每人每天平均一斤粮食计算,我省生产的粮食可供全国13亿人同时食用80天。

  这一年,南水北调世纪工程移民搬迁工作取得伟大胜利。8月25日一早,淅川县滔河乡张庄村312户1192名和大石桥乡大石桥村255户1029名最后两个村庄移民搬迁至许昌市襄城县王洛镇和南阳市宛城区金华乡。至此,我省丹江口库区16.2万移民迁安“四年任务、两年完成”目标如期实现。

  这一年,我省“城乡统筹、城乡一体”的探索和努力正在被广泛认知。“我们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谁都不会想到这是咱农民住的地方!”滑县暴庄村暴关帅如今住上了新型农村社区——锦和新城的别墅,过上了幸福生活,新型农村社区正成为城乡统筹的结合点和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我省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新型城镇化引领作用正在逐步凸显。

  此外,全省产业集聚区的龙头带动作用明显,基础设施投资持续增长。前11个月,我省产业集聚区完成投资6671.18亿元,占全省投资的44.8%,全省产业集聚区在建项目9196个,占全省在建项目个数的29.9%,大项目不断向产业集聚区集聚,产业集聚区龙头带动作用逐步彰显。前11个月,全省基础设施投资2729.60亿元,同比增长18.5%,其中,城市基础设施投资1177.30亿元,同比增长23.5%。

  (本报记者 谭 勇)

  4

  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深入推进

  【亮点数据】

  预计全年新增贷款1600亿元左右,利用资本市场融资1500亿元左右;民间投资达1.39万亿元左右、增长25.5%左右;全年完成职业技能培训突破300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0万人以上。

  

  【新闻延伸】

  今年11月,建行河南省分行与郑州市政府签署的一份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十分令人注目。根据这份协议,双方确定,未来五年建设银行河南省分行将向郑州市提供1000亿元的融资计划,资金分别投向基础设施、城市建设、民生改善等领域。

  “2011年,围绕破解‘资金、土地、劳动力’等要素约束,我省把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作为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各种瓶颈制约的根本途径,大胆实践,加强运作,有力增强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如是说。

  在破解资金约束方面,我省积极推进投融资体制创新,在国家信贷偏紧的情况下,我省全社会融资总量稳中有升,新增上市公司数、首发融资额均创历史新高。

  在破解土地约束方面,我省深入推进土地整治、集约用地和管理机制创新,在土地供需矛盾加剧的情况下,基本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用地需求。

  在破解劳动力约束方面,我省持续实施“职教攻坚计划”和“全民技能振兴工程”,通过培训提升劳动者素质,加快转移步伐,使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量达到2465万人,省内就业人数首次超过省外,基本保障了企业用工需求,提升了承接产业转移竞争力。

  此外,我省在其他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也在扎实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新进展,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试点顺利实施,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重组继续深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有序展开,文化、教育、科技、集体林权等领域改革加快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快速发展,等等。    (本报记者 杨 凌)

  5

  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

  【亮点数据】

  预计全省财政用于民生支出超过2500亿元,增长30%以上,45.12万套保障性住房全部开工,全年可建成22万套以上。

  

  【新闻延伸】

  我省各级党委、政府积极破解“民生怎么办”难题,城镇居民和农民“不差钱”。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发布的数据显示,继2010年我省城镇居民收支双双突破万元大关后,今年前三季度,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40.49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8%,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7.7%;我省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5199.54元,同比增加923.79元,同比增长21.6%,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3.9%。

  “努力让困难群众住有所居,我省已经出台了《关于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若干意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刘洪涛表示。我省以解决城镇中低收入群众住房困难为根本出发点,按照广覆盖、多途径、保基本的原则,大规模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尤其自2007年以来,省委、省政府连续五年把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列入“十项民生工程”之一。2007年至今,我省累计建保障房达99.94万套。今年国家下达我省的工作目标是新开工45.12万套,截至10月底,我省新开工各类保障性住房45.57万套,其中: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房以及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住房开工43.6万套,垦区和林区危旧房改造开工1.97万套。前10个月,全省已建成保障性住房16.83万套,分配入住8.07万套,困难群众住有所居的目标正渐行渐近。

  今年,在郑州打工的新生代农民工小郭也萌发了买一套小户型房子的愿望。有关专家分析,在国家和地方一系列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政策的作用下,我省房价上涨较快的势头得到遏制,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有效供给增加,越来越多的老百姓离买得起房的理想越来越近。

  此外,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还体现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保障、新农合和教育等方方面面。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前11个月,我省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投资133.49亿元,增长33.5%;教育投资207.63亿元,增长9.3%。 

  (本报记者 谭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