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体院游泳馆营业时间:新桥市韩五卖春情,引出夏日养生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0:18:41

《新桥市韩五卖春情》这篇小说,见“三言二拍”中的《喻世明言》。

临安府新桥开丝绵铺的富户吴防御的儿子吴山,结识了一个私娼韩金奴,也就是韩五。起初,韩五卖弄风情,强行搬进吴山的店铺的空房子里,勾引吴山,与吴山做了露水夫妻,后来,迫于乡邻的压力,韩五不得不搬到别处,但与吴山依旧藕断丝连。韩五好不容易傍上个大款,能轻易断交么?吴山也是色迷心窍,仍然惦记着韩五,许诺以后常去看她。

这时候,正是六月初,炎热的夏季来了。书中写道:

 

且说吴山原有害夏的病:每过炎天时节,身体便觉疲倦,形容清减。

 

这种害夏的病,主要是暑气导致的。暑气是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邪气之一,与其他邪气不同的是,暑邪不是单纯的一个邪气,而是热邪和湿邪的交织。夏季一到,人体毛孔张开,气血走表,阳气主要浮在体表,这时候,内脏势必阴寒,体内的阴寒导致津液不化,形成湿。再加上人们在夏季喜欢吃生冷食品、瓜果梨桃,这有加剧了体内的阴寒和湿邪。而此时,外界的热邪又不依不饶,总是企图从体表往体内渗透。这样一来,湿热便交织起来。更何况,在南方,六月初旬左右正是梅雨季节,雨水较多,往往还下一阵雨,又出一阵太阳,湿热之气非常重。湿困气机,热伤元气,体内的湿热和体外的湿热里应外合,当然很多人会出现不适。

所以,几乎大多数人一到夏天,都会出现打不起精神、吃不好饭、身体疲倦、昏昏欲睡等症状。这就是暑气导致的。只不过,有人这些症状很轻浅,可以忽略不计,扛过去,这是因为他身体强悍;有人症状很重,非常难受,这就是因为体质太弱了。吴山有“害夏的病”,也正说明他身体素来就比较弱。

何况这一年,吴山遇上韩五,男欢女爱之际,难免消耗过多。所以,他害夏的病,只能是更加严重。男欢女爱的消耗果真有那么严重的后果吗?当然有。中医认为人身有“三宝”:精、气、神,精居第一位,有精才能有气,有气才能有神。我的师祖,江西名医袁学农老先生经常说这样一句话:“营卫之道,纳谷为宝;寿命之本,积精至刚。”要想气血充足,最重要的是食欲要好,能吃饭;要想益寿延年,就不能耗精过度。

而且,男女性生活是要分季节、分时候的。农历的四月、五月(也就是夏至前后),冬月、腊月(也就是冬至前后),是天地阴阳交替的时候,人尤其需要节欲以养精。孙思邈《千金方》明言:四月,“忌男女同房”。《礼记·月令》也说:四月,“君子斋戒,处必掩身,毋躁,毋进御,薄滋味,毋违和,节嗜欲,定心气。”五月俗称“恶月”,说明在这个月里,禁忌更多,一不小心就要出乱子。《礼记·月令》说:“仲夏阴阳交,生死之分,君子节嗜欲,毋任声色。”《遵生八笺》引《道经》云:“五月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日,谓之九毒,戒夫妇容止。”所谓“夫妇容止”,就是夫妻之间的性生活。夫妇之间尚且禁止房事,何况夫妇之外的非分之欲?

吴山正是在四五月间,动了夫妇之外的非分之欲,这对身体的斫伤可想而知。这注定了他这一年的“害夏”之症会更严重。

本来,“害夏”也是可以治愈的。吴山也采取了治疗措施:

 

此时正值六月初旬,因此请个针灸医人,背后灸了几穴火,在家调养,不到店内。心下常常思念金奴,争亲灸疮疼,出门不得。

 

可惜,他的这个治疗方法是错误的。像他这种病,正确的预防措施是调理气血、健脾化湿,如果能喝一点汤药,效果会好些,但他偏偏用的是艾灸。艾灸法,就是在人体穴位上点燃艾火,用艾火的热力去刺激穴位,达到祛病强身的目的。艾灸应用广泛,但夏季不宜多用。因为夏季气血走表,体表本身就热力有余,此时在穴位上进行艾灸,只能助长体表的热,而难以温通体内的寒。所以,丘处机《摄生消息论》中说:“三伏内腹中常冷,特忌下利。恐泻阴气,故不宜针灸,唯宜发汗。”而且,吴山做的是瘢痕就,就是艾火灼烧过后,会留下烫伤的伤口。我们都知道,夏天的伤口容易感染,而且洗澡会很不方便,出了汗会很难受。所以,我建议,无论什么人,夏季都要尽量不要做艾灸,除非是真的一派寒证,不借艾火之力不足以温通经络。至于瘢痕灸,三伏天是万万不宜的。

祸不单行,吴山既遇庸医,又遇淫妇。那位韩五韩金奴依然对他不依不饶。听说吴山病了,她也很着急,于是:

 

当日金奴与母亲商议,教八老买两个猪肚磨净,把糯米、莲肉灌在里面,安排烂熟。

 

这就是她慰问吴山的礼物,送给吴山吃的。吴山很高兴,当即陪着八老吃了一个,回家后又陪着妻子吃了一个。总之,他吃得最多。其实,这又是一重祸害。当然,韩五并非有意害吴山,她其实是一番好意,只因她是个娼妇,平日只想些男女风月之事,不曾关注养生,所以是个养生盲。她做的糯米莲肉灌猪肚,的确是好东西,有大补的功效:猪肚滋阴养胃,糯米黏腻,也是养阴滋补之品,莲子健脾,而且味涩,味涩即能收敛阴精。对于那些平时色欲过度,真阴亏耗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大补的食疗方,可能是韩五给她众多情人、嫖客补阴养精的经验方、常用方。但她不知道,服用这个食疗方的前提是:没有外感、没有表证,没有时令病,而且,夏季要慎用。

夏季,气血走表,人体内部阴寒之气相对较重,此事肠胃功能较差,容易厌食,也容易拉肚子。所以,夏季饮食,一定要清淡。这既有利于消化,又有利于透散身体的湿热之邪。中医里讲:“清则能透,淡则能渗。”透,就是使人体内外通透,邪气、汗液能即使透散出去;渗,主要是就渗湿而言,凡是淡味饮食,都能有利于湿邪的渗透。夏季体内的湿热,靠清淡的饮食,最能透散。

恰恰相反,韩五送给他的糯米莲子灌猪肚偏偏是黏腻收敛的。猪肚糯米滋阴,但此时吴山虚不受补,补阴不成即生痰,猪肚和糯米没能化成阴精,相反化成了痰湿;而且,糯米黏腻敛湿,莲子性涩敛邪,三者一起,不但不能帮助体表散邪,反而在本已虚寒的肠胃中作乱,把体表的邪气往体内拉。正常人尚且受不了,何况有病在身的吴山?

吴山的“害夏”之症是一个时令病,是因为夏季湿热之气不能很好地从肌表透出,以致体内湿热交织,湿重于热,缠绵不去。这时候只能吃得清清淡淡的,以求把停滞在肌肤之间的湿邪往外透一透。西瓜皮、荷叶对他来说,是首选。但他偏偏吃的是那么黏腻而又收敛的食品,而且吃得还不少。这无疑对他又是一大伤害。

三天后,吴山向父母妻子撒了个谎,溜到韩五家。此时的吴山,已是危机四伏:先是四五月间耗精过度,再是有“害夏”之症,三是艾灸误治,四是饮食内伤。但他自己浑然不觉。其实,我们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对自己健康隐患浑然不觉的时候,等到病来如山倒,还一头雾水,觉得很冤枉。其实,任何病都有它的原因,而且来得合情合理,只是我们不懂医理和养生,不晓得其根源在哪里而已。

吴山见了金奴,当然免不了饮酒作乐:

 

吃过十数杯,二人情兴如火,兔不得再把旧情一叙。交欢之际,无限恩情。事毕起来,洗手更酌。又饮数杯,醉眼朦胧,余兴未尽。吴山因灸火在家,一月不曾行事。见了金奴,如何这一次便罢?吴山合当死,魂灵都被金奴引散乱了,情兴复发,又弄一火。正是:爽口物多终作疾,快心事过必为殃。吴山重复,自觉神思散乱,身体困倦,打熬不过,饭也不吃,倒身在床上睡了。

 

此前吴山之所以还没有倒下来,是因为精气神还在那儿撑着。这一回,泄精两次,可谓釜底抽薪。大病的导火索终于点燃了。所以,醒来后,他急急忙忙回家。

 

肚里渐觉疼起来。在轿过活不得,巴不得到家,分付轿夫快走。捱到自家门首,肚疼不可忍,跳下轿来、走入里面,径奔楼上。坐在马桶上,疼一阵,撒一阵,撒出来都是血水。半晌,方上床。头眩眼花,倒在床上,四肢倦怠,百骨酸疼,大底是本身元气微薄,况又色欲过度。

 

这里的腹痛,作者并没有详细讲明部位,我觉得应该是小腹痛,也就是肚脐下方痛,因为这个部位的腹痛属肾。这说明,下元已经极度亏虚了。下元亏虚,肾不能固摄封藏,所以,血随小便而下。这是肾气将绝的标志。此外,头晕眼花,是肝在告急,因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又开窍于目;四肢倦怠,是脾在告急,因为脾主四肢;百骨酸痛,是肾在告急,肾主骨,肾气将绝则百骨酸痛。

吴山一回家就这个样子,家里人难免要问。吴山当然不可能说实话,就开始编瞎话:

 

“因在机户人家多吃了几杯酒,就在他家睡。一觉醒来热渴,又吃了一碗冷水,身体便觉拘急,如今作起泻来。"

 

如果果真是吴山说的那样,那么,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内伤饮食,是一个实证,根本不是什么险症。一般来说,那样的病只要泻完了就会平复,根本要不了命。但是他的身体饶不了他,瞎话刚说完,就:

 

咬牙寒噤,浑身冷汗如雨,身如炭火一般。

 

这分明是“大汗亡阳”的症状。我们知道,在人体中,阴阳是交抱着,须臾不可分离的,一旦阴阳分开,就叫阴阳离绝,人就要死了。所以,人在要死的时候,会出现阴阳离绝的现象,往往阳脱于上,阴脱于下,这样,阴阳就离绝了。阳脱于上,就会出现大汗淋漓、肌肤滚烫、脉浮大等现象;阴脱于下,就会出现大便泄泻不止,小便不禁,如果是年轻男子,还会出现精液狂泻等现象。吴山下元精气已经亏耗,真阴大虚,阴虚则不能敛阳,于是出现阳脱于上的现象,已经非常危险了。

 

防御慌急下楼,请医来看,道:“脉气将绝,此病难医。”再三哀恳太医,乞用心救取。医人道:“此病非于泄泻之事,乃是色欲过度,耗散元气,为脱阳之症,多是不好。我用一帖药,与他扶助元气。若是服药后,热退脉起,则有生意。”医人撮了药自去。父母再一盘问,吴山但摇头不语。

 

很显然,这个医生已经不是前面那个针灸医生了。这是一位明医,他没有迷惑于吴山编的那些瞎话,直接指出吴山的病不是普通的拉肚子,而是“色欲过度”,已经到了“脱阳”的时候了。

在学医的时候,我师父经常告诉我:“中医诊病,必须四诊合参,望闻问切一个都不能少,不能单凭一种,而要把四者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尤其是问诊,千万不可全信病人所言。因为很多病的起因,病人是羞于启齿的,有的病人还故意说谎,去误导医生,去试探医生的水平。所以,对于一般病人,问诊只能信他七分,而对于那种比较狡黠的病人,或对一些敏感问题的问诊,我们只能信他两分,其余的要考脉象、舌象等去综合判断。”这是非常中肯的。我们小说里的这位医生并没有完全相信吴山编的瞎话。

按理说,对于这种宁死都要面子,不肯说实话的危重病人,聪明的医生是不能治的。就像吴山这例病,万一没能挽回,家属会说:“病人只是酒后喝了点凉水,怎么会死呢?是你把他治死了。”这位医生起初,肯定也有很多推脱之词,后来,病人家属苦苦哀求,才开了方子。书中虽然没有说是什么方子,但我可以断定,此时非参附汤莫属。

参附汤由两味药组成:人参和附子,人参可用四钱至一两,附子用三钱即可,水煎服。这是回阳救逆的救命方。其中,人参大补元气,能“会阳气于无何有之乡”,也就是说它能在阳气快要断绝的时候把元气拉回来;附子则温壮真阳,相当于一剂强心针。这两个药合用,大问大补,力量极大,往往能把人从死神手里夺回来。

果然,吴山喝了药,睡了一觉后:

 

洒然而觉,颜色复旧。浑家摸他身上,己住了热。起身下床解手,又不泻了。一家欢喜。复请原日医者来看,说道:"六脉己复,有可救生路。"撮下了药,调理数日,渐渐好了。

 

身上不再发烫了,说明,阳气已经内敛,不再浮越于体表了,不泻,表明阴气已经收敛,不再往下奔泻了,阴阳离绝之势已被挽回,人命保住了。所以,后来,医生从容处方调理。

吴山的病是好了,他也因此获得了很多教训。中国人的智慧在于,没有必要非得自己亲自“吃一堑,长一智”,往往,别人吃一堑能使我长一智。我们也要善于从别人的教训中汲取经验,这就是那些传诵千古的小说带给我们的巨大精神财富。(作者:唐文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