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标尺L怎么用:追忆消失的村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2:43:38

追忆消失的村庄

后惟泰

我的故乡在芜湖县湾沚镇蟠龙村店屋里,由于县城发展,于去年年底全村整体搬迁。最近接到迁坟的通知,我于310日,匆匆重返故里,下榻在已落户县城蟠龙山庄的堂弟家。第二天乘车来到故地,村庄已不见踪影,满眼是新平整的一片黄土地,一条新开的公路由东向西贯通数平方公里的故乡旧址。原先高低不平的山坡沟壑池塘洼地全推平了,据说村里数十幢房屋的废渣全填到路基和深塘里去了。

我这次回来迁祖坟,也算是向生我养我的这块土地告别,以后再来的机会很少了,即使来也是观光新的建设,再也见不着原来的村庄了。

我带着祖辈的遗骨离开这片热土,在返回的路上我一次又一次地回头,环顾眼前广阔的一片黄土,一座消失的古老村庄十分清晰地浮现在我的脑海,抚今追昔,无限感慨。

店屋里是个有五十多户的古老村庄,交通方便,土地肥沃,自然生态平衡。村庄距离县城湾沚镇原先有七华里,上街有三条路。一条是小路,向南过周坝滩,沿着圩埂经摇渡坝、汤村坝、毛公桥进街;另一条路是向东经黄土院走三华里到长山头上芜屯公路可以乘汽车进街,或到芜湖市;再一条是水路,村西边一条大河,向南通湾沚,向北可到清水,直达芜湖市,也可到当涂黄池。

店屋里地势东高西低,西面毗邻鳜鱼坝,有大片的水田,是稻米的主要产地,圩中的水沟种藕种菱,养鱼虾鹅鸭,水产极为丰富。

村子西边紧靠坝中的水沟,有石砌的水埠头,村里人叫跳板,用水比较方便。旁边有座土地庙,过去逢年过节村民常来此焚香叩拜,祈求土地爷保佑一方平安。

从土地庙向南沿沟边田埂,过一座土桥可到坝中间的各个田头。穿过几条田埂上圩埂,向北可到湫溪口、滩沿上、后宕坝、方家庄、赵家桥等村庄。

村东边是低矮的山地,以栽种山芋、棉花、小麦等旱地作物为主。过去还有些荒山专养茅草作农家燃料,后来人口多了荒山全开垦成耕地。

丘陵山坡间也有农田,当地叫山冲田,有朱冲、翟冲、上塘冲、高山凹等,冲田呈梯状,每道冲上头都有水塘,可供灌溉,打开塘闸塘水即可入田,可谓自流灌溉,十分方便。

村南的周坝滩是一片草地,以前的放牛娃把牛往滩上一赶,只管凑在一起玩耍,那真是放牛娃的乐园。

以前大河里的水很清,有劳力的人家常到河里挑水吃,有的妇女也到河边洗衣服。

村子北面的窑墩山,有些园地,但主要是墓地,村里去世的人大都葬在这里,山坡上植被很厚,不见一丝泥土。

村北最后一排人家的后院大多栽满了树木,绿荫华盖,郁郁葱葱,是遮隔墓地的天然屏障。

店屋里村庄范围较大,西为大村,东为小村。住房宽松,村前村后绿树成荫,环境十分优美。

上世纪五十年代村里的住户情况大致如下:

大村的老住户多,由南向北大致分四排,最南面有姓后的三家瓦屋,其余全是茅草屋。后家老长辈家住村中间,东边是孙家,西边是丁家,后面是魏家。老魏家的东边是沈家。各家的门前都有比较大的场地,村里人叫稻场,是用来晒稻谷的。沈家的场地最大,过去正月里玩灯唱戏多集中在这里。

大村的东边是小村,中间有口大水塘,称上塘,上塘北面是后惟歧两兄弟家,门前有个很大的院子,用泥土垒成院墙,院里栽着许多树木,是令人羡慕的农家小院。

小村地势高,住户较少,当时只有刘家、张家、惟恭等几家。有个单身汉名叫常本洲,住在小村的最南端,刚解放时担任农会主席。

店屋里是个多姓氏的村庄,但村民和睦相处,没有宗派现象。

六十年代村里办起了砖瓦窑,各家陆续掀掉了茅草盖上了瓦。改革开放后村子逐渐向东转移,新盖的楼房就有三十多幢,住平房的人家已很少了。前年清明节我回去见到那些豪华的民宅大为震惊,只为进村的道路不畅而感到遗憾,看来当时传说村子要拆迁路不修了的信息是可靠的。

店屋里是蟠龙村的一个村民组,整个蟠龙村全拆了。县城北面新建的蟠龙山庄、碧园小区有近百幢六层楼的安置房,有几千套住房。进住的村民已不再是农民了,全部农转非。蟠龙山庄东边马路那边是芜湖机械工业园,村里年轻人大多在工业园打工,上下班很方便。小区南面是规模庞大风景优美的东湖公园。小区北面的大门口有公交车停靠站,出门很方便。

据说从汤村坝、九坝直到店屋里的那一大片土地是计划建设农业观光园,目前尚未启动,我正等着听未来发展的好消息。

我曾在报上见过这样一条信息,说当年逃离农村进入城市体系的法国农民,后来又开始慢慢回迁到农村去了,在国内也有类似的报道。由此我想到,家乡的村庄消失了,但农村依然是人们心目中的理想家园,农村的地位永远不会消失,它只是以新的方式而存在。

再见吧,依依惜别的乡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