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女幽魂手游1级金刚钻:中国首次表彰30位“国医大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17:24:57

中国首次表彰30位“国医大师” 

2009年06月19日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6月19日电(记者王茜、崔清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日在京联合举办首届“国医大师”表彰暨座谈会。30位从事中医临床工作的(包括民族医药)的老专家获得了“国医大师”荣誉称号。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部门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国家级中医大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启德出席表彰会并颁奖。

 获得首届“国医大师”称号的30名中医专家是:王玉川,1923—,现年88 、王绵之1923-2009享年86、方和谦1923~2009享年86、邓铁涛1916-现年95、朱良春1917--现年94、任继学1926--现年85、苏荣扎布(蒙医)现年85、李玉奇1917--现年94、李济仁1931--现年80、李振华1927——2005,享年78、李辅仁

  

李辅仁

1919现年92、吴咸中1925--现年86、何任1921,现年90、张琪

  

1922,现年89、张灿玾1928,现年83、张学文。1935,现年76、张镜人1923,现年88,、陆广莘1927,现年84、周仲瑛、贺普仁、班秀文、徐景藩、郭子光、唐由之、程莘农、强巴赤列(藏医)、裘沛然、路志正、颜正华、颜德馨。

 卫生部副部长张茅在会上说,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中医药事业涌现了一大批德高望重、医术精湛的名医大家。“国医大师”评选表彰活动对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据介绍,首届“国医大师”评选工作于2008年10月28日正式启动,是从全国中医药系统从事临床工作的中医药(包括民族医药)人员中遴选出来的,均为省级名中医或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同时还要具备品德高尚,获得社会广泛赞誉;为发展中医药事业作出突出贡献;中医药理论造诣深厚,学术成就卓越,在全国及行业内具有重大影响;从事中医临床或中药工作55年以上,在群众中享有很高声誉等条件。

 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表示,开展这次评选表彰工作有利于中医药优秀文化的弘扬、有利于促进中医药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传承,有利于振奋中医药行业精神、凝聚行业力量,有利于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据悉,这30位“国医大师”将享受省部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待遇。今后“国医大师”每5年评选一次。
 


我国首次评出30位国医大师其中最小者74岁

 

2009年06月20日 来源:京华时报 .


  本报讯(记者叶洲)昨天,30位从事中医临床工作55年以上的泰斗级老中医获得了“国医大师”荣誉称号,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国家级中医大师。他们中年龄最小的也有74岁高龄。

  国医大师是我国政府授予中医药从业人员的最高荣誉,评选标准十分严格。
 
当选者必须在中医药领域从业55年以上,并且医德高尚、学术成就卓著。本次当选的30位国医大师是从37万多名注册中医医师中脱颖而出的。当选者中年龄最大的93岁,最小也已74岁。

  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表示,评选国医大师的重要目的就是推进中医药学术经验的继承与创新。即日起,国医大师所在地区和单位将建立“国医大师研究室”,配备助手和学员。同时,国家将对国医大师学术思想和经验进行有组织的整理及研究。

  据悉,今后我国每5年进行一次国医大师评选,并将吸纳对中医药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年专家以及更多少数民族的医学人才。此外,中国民间中医专家也有望成为国医大师。

 

 

“国医大师”诞生记

 

本报记者 田雅婷 刊发时间:2009-06-20 光明日报

 

  6月19日,30位老中医获得了“国医大师”的称号。他们有的由家人陪同,有的坐在轮椅上由工作人员推上台领奖,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部门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国家级中医大师。

 
  这不仅是30名老中医的荣誉,也是我国广大中医工作者的光荣。卫生部北京医院主任医师李辅仁非常激动,他说:“当知道自己获得'国医大师’的荣誉后,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使命崇高。那是一种承续中华民族五千年中医药血脉的责任,一种为中华民族复兴、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贡献的使命。”

  “我家四代都是中医,我对中医有着深厚的感情”,陕西中医学院主任医师张学文很自豪,“我最小的孙子今年才7岁,他从小就在中医药的氛围中受熏陶,现在已经认识很多种药材了,而且有些药材连功效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国医大师”评选工作于2008年10月28日正式启动,成立了“国医大师”评审专家委员会。为保证评选工作的公平、公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部门的纪检监察部门,对整个投票过程进行了监督,并采用公开唱票方式公布投票结果并向社会公示。

  这次评选的“国医大师”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涵盖了东、中、西大部分地区;既有中医、中药专家,也有民族医、中西医结合专家;既有在中医医疗、教学、科研机构工作的专家,也有在综合医院工作的专家。这些“国医大师”中,年龄最大的已96岁,最小的年龄也已经74岁。他们都从事中医临床或中药工作55年以上,具有主任医师或主任药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经验丰富,技术精湛,在群众中享有很高声誉,而且技术方法独到,在全国及行业内具有重大影响,为中医药学术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同时还无私传授独到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积极培养学术与临床继承人,培养了一批德业双修的传承人,许多已成为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的中坚力量。

  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表示,“国医大师”为中医药行业树立了一面旗帜,要以此为开端,既要加强对他们的学习和宣传,振奋行业精神、凝聚行业力量,更要探索和完善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不断培养造就新一代名医大家,推进中医药的继承与创新。

 

 

让中医药在新时代造福大众

本报评论员 刊发时间:2009-06-20   光明日报

  6月19日,我国首次评选出30位国医大师。这在新中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在中医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一代又一代名医大师,组织对国医大师的评选,是推动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切实举措,有利于营造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今年4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把满
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作为中医药工作的出发点。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优势,推动继承与创新,丰富和发展中医药理论与实践,促进中医中药协调发展,为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服务。这是一部指导当前乃至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表明了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和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鲜明态度和坚强决心,为中医药事业在新世纪新阶段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在中医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国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作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发展的医学科学,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在长期发展进程中吸纳、融会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中医药文化不仅体现了中医药的本质与特色,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中医药文化天地一体、天人合一、天地人和、和而不同的思想基础,整体观、系统论、辨证论治的指导原则,以人为本、大医精诚的核心价值,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认知方式和价值取向,具有超前性和先进性,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认同。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中医药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初步建立了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在广大农村建成了以县、乡、村为基础的农村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在城市大力推进以社区为基础的新型城市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社会力量兴办中医医疗机构发展迅速。目前,全国有县级以上中医医院3165所,72%的乡镇卫生院、34%的村卫生室,92%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54.7%的社区卫生服务站能为群众提供中医药服务。目前,全国具有中医执业医师(含助理执业医师)资格人员60余万人,注册中医医师37万多人。中医药作为我国独具特色的卫生资源,与西医药共同担负着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重要使命,是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科技进步和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中医药事业发展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难以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中医药特色优势逐渐淡化,服务领域趋于萎缩;老中医药专家很多学术思想和经验得不到传承,一些特色诊疗技术、方法濒临失传,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创新不足;中医中药发展不协调,野生中药资源破坏严重;中医药发展基础条件差,人才匮乏。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影响了中医药作用的发挥。

  改革开放为中医药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随着科学技术日益发展,中医药的科学价值日益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中医药事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国医大师评选活动的举办,就是对《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贯彻落实,有利于在全社会营造支持中医药事业、尊重中医药人才的良好氛围。我们要继续努力,让中医西医并进发展,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事业中,共同承担起使命和重任。我们相信,古老的中医药一定会在新时代重新绽放异彩。

 

 

 

 

中医养生热的原因

    第一,中医有明显、确切的疗效;第二,中医药的简便、低廉;第三,中医符合健康总体需求,符合大生态的医学模式;第四,中医吸取了中华文化的精华,符合国人的文化传统,贴近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

    为什么在现代科学高度进步、现代医学高度发达、物质生活高度富裕的西方国家掀起中医热?为什么中医养生在我国反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热潮?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中医有明显、确切的疗效。疗效才是硬道理。我参加过一个“关于中医药学特色与优势的调查和研究”项目,调查表明,中医药治疗具有安全、有效、低毒等优势,通过辨证论治原则组成的复方,具有比单味药更优越的整体调节功能,从而更有力地纠正机体的各种不平衡状态,为有效地治疗复杂疾病奠定了基础。中医非药物治疗使用器械或手法,发挥着整体功能综合调节和协助人体自然康复的作用,强调因人施用、辨证施用,注重医患双方的互动性和方法的实用性、有效性。通过临床调查,结合文献研究,发现中医擅长诊治多系统、多器官、多组织的综合病变,擅长治疗经西医化验、透视、拍片却无法诊断的疾病,如头晕目眩、疲倦无力、四肢倦怠,或心悸、失眠、健忘、无名发热等;心因性疾病、心身疾病;男性病如阳痿、精少,妇科病如痛经、闭经、不孕症、月经少、经期延长等;对病后调理、体质虚弱、气血两亏的人、服西药有过敏反应及副作用者采用中医治疗往往能有满意的疗效,对长期服西药不见疗效的人,改服中药往往速见疗效。针灸治疗偏头痛、腰腿痛比西医具有更好的疗效。许多疾病西医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这是西方国家发展中医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二,中医药的简便、低廉。这是经济的原因。国外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为什么要发展中医呢?除了中医的疗效以外,其主要原因就是医疗费用低廉。WHO西太平洋区传统医学官员曾说过:“使用中医比西医在某些程度上性价比更高。”海外中医发展迅速就是考虑到降低医疗保健成本。因为政府在公民医疗保健方面的财政负担过重,为了省钱,为了用较低的投入获得较好的医疗保健效益,所以选择中医药、针灸。

    第三,中医符合健康总体需求,符合大生态的医学模式,符合回归自然的世界潮流。当代社会疾病谱发生变化,人们健康观念有所改变,现代医学模式由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和环境相结合模式转变,现代医学理念由治愈疾病向预防疾病和提高健康水平方向调整,全球崇尚天然、回归自然、绿色环保的潮流进一步发展。中医药恰恰符合这种社会需求,因为中药大都是以植物、动物等为原料,污染少,副作用小。而针灸、推拿等非药物疗法更符合这一潮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普通百姓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健康,人们害怕生病,也生不起病,所以开始越来越重视养生,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和方法符合普通百姓这一基本愿望。

    第四,中医吸取了中华文化的精华,符合国人的文化传统,贴近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医养生是建立在中华文化的基础之上的。当老百姓从“春捂秋冻”、“冬吃萝卜夏吃姜”等谚语中感受到这里面含有中医养生的道理时,就不仅对中医是亲切的,而且是感情深厚的,对它就有了高度的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