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网三95剑纯pvp技能书:孙禄堂先生著八卦剑学全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5:34:45

 

 

八卦剑学

古无所谓剑术也,自猿公教少女以刺击,而剑术始见于记载,其他如宜僚之弄丸,魏博之取合,似与剑术有关,然不传其术,无从加以评论。予幼好技击苦无师承,清季觅食春明,见有所谓三才、纯阳、六合、太极、青龙诸剑名,心好之而终以为未至也,后从亲灸禄堂夫子始得见所谓八卦剑者,窃以为叹观止矣。盖此剑脱胎于八卦拳术,左旋为阳右旋为阴,于开合变化之中见参互错综之妙。静则太极动则爻变,究其神之所至,即在不动时已含有静极而动之妙用,非所谓阴阳合撰者耶,禄堂师父近复以所著八卦剑术见示,虽仅有八纲,学者如神而明之,则六十四卦之交错无不寓于八纲剑之中,尤之八卦实源于乾之一画,是在学者体会已耳。自愧一知半解,未能阐发禄堂师之意,爰就所知者粗述之,附骥名彰抑,亦鲰生之幸已。

民国十四年十二月岁次乙丑东台吴心榖拜序

自序

八卦剑术,传者佚其姓名,自董海川太夫子来京始辗转相传,而八卦剑之名遂著予亲灸程廷华夫子之门廷,华师固受业董太夫子者也。窃本得之廷华师者,因有此编之作,请得而申其义焉。按八卦始于太极,由是而生两仪生四象生八卦,其本体则一太极也。吾人各有一太极之体,故此剑之左旋右旋阴阳相生,实具太极之妙用,一动一静不离爻变,极其变化神奇之功,终不外参互错综之理,故其外圆内方也,亦即圆以象天,方以象地之义也。伏羲之卦先天也,文王之卦后天也,盖先天着其体,后天者其用,剑之本体太极先天也,剑之纵横离合后天也,惟其有先天之用,故寂然不动,惟其有后天之功,故变幻莫测。分而为八错成六十有四,而实具于太极之中,所谓散则万殊,合则一本也。自其用言之曰八卦剑,自其体言之实即太极剑也。学者明吾身在太极之中,循吾书而求之,自然领会。复次第作图以明之,以示途径,举一反三,是在善悟者,至于神而明之则又存乎其人已。

民国十有四年十二月岁次乙丑直隶完县孙福全自序

目 录

2

自序 2

目录 3

绪言 6

第一章 左右手纳卦诀 8

第二章 练剑要法八字 9

第三章 八卦剑左右旋转与往左右穿剑穿手之分别 9

第四章 无极剑学 9

第五章 太极剑学 10

第六章 乾卦剑学 11

第一节 乾卦蛰龙翻身 11

第二节 乾卦天边扫月 12

第三节 乾卦扫地搜根 12

第四节 乾卦白猿托桃 13

第七章 坤卦剑学 13

第一节 坤卦日月争明 14

第二节 坤卦流星赶月 14

第三节 坤卦青龙返首 15

第八章 坎卦剑学 15

第一节 坎卦天边扫月 16

第二节 坎卦仙人背剑 16

第三节 坎卦仙人换影 16

第九章 离卦剑学 17

第一节 离卦日月争明 17

第二节 离卦白猿偷桃 18

第三节 离卦仙人脱壳 18

第十章 震卦剑学 19

第一节 震卦白蛇伏草 19

第二节 震卦潜龙出水 20

第三节 震卦青龙探海 20

第十一章艮卦剑学 21

第一节 艮卦黑虎出洞 21

第二节 艮卦白蛇吐信 22

第三节 艮卦青龙截路 22

第四节 艮卦白猿偷桃 23

第五节 艮卦仙人入洞 23

第六节 艮卦日月争明 24

第七节 艮卦流星赶月 24

第十二章巽卦剑学 25

第一节 巽卦叶里藏花 25

第二节 巽卦叶里藏花 25

第三节 巽卦叶里藏花 26

第四节 巽卦猛虎截路 26

第十三章兑卦剑学 27

第一节兑卦扁刂膀 27

第二节兑卦回马剑 27

第三节 兑卦回头望月 28

第四节 兑卦仙人钓鱼 28

第十四章 八卦剑应用要法十字 29

第十五章八卦变剑要言 30

绪言

一、是编名为八卦剑学,其道实出于八卦拳中,习者应以八卦拳为主,以八卦剑为辅,不独此剑为然,各派剑术亦莫不以拳术为其基础。谚云:精拳术者未必皆通剑法,善剑法者未有不精拳术。诚知言也。

二、是编发明此剑之性能,纯以抚养正气为宗,内中奇异名目不过因形式而定,一切引证均于道理相合,而诸法巧妙亦寓于是。

三、是编剑法不务外观,但求真道以期动作运用旋转如意。

四、是编剑术于易经先天八卦、后天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以至于变化无穷之理莫不相同。

五、是编剑术之作仅举八纲,八纲者,乾坤坎离震艮巽兑,八卦也,亦即八正剑也,至于变剑无穷,要不出乎八纲之外,而八纲又系乾坤二卦之所生,书内节目数十,虽即八纲之条例次序,实即衍此乾坤二卦也。

六、是编剑术练时,步法不外数学圆内求八边之理,勾股弦之式,其手法亦不外八线中弧弦切矢之道。立法如是,学者亦毋拘拘语,其究竟,求我全体无处不成一〇而已。

七、是编练法虽系走转圆圈,而方圆锐钝曲直各式即含于其中。练至纯熟,而后则纵横斜缠上下内外联络一气,从心所欲,无入而不自得,无往而非其道矣。

八、是编标举八卦剑生化之道,提纲絜领条目井然,由纳卦说起,至变剑要言终,是为全编条目。自虚无式起至太极式终,为八卦剑基础。内中起止进退伸缩变化,一一详载,练时一动一静,按照定法不使错乱,则此剑神化妙用之功,庶几有得矣。

九、是编与他种剑术不同,名为走剑又名转剑,或一剑一步,或一剑三四步,动作步法即是行走旋转。譬之丈径之圈,执剑不动,身体环绕,或一周而返,或三五周而返,功纯者或数十周而返。他种剑术或刚或柔,或方或直,或纵或横,或成三角等形式,其步法剑法,要不外乎一剑一步,或一剑二步一剑三四步,或剑动步不动,数者与此旋转者不同,至其应用则亦有异。

十、是编剑术,初学须按式中步法规矩,若练之纯熟,步法或多或少无须拘定,至于剑中节次,亦为便于初学,不得不加分析,习而久之,始终只是一贯也。

十一、是编每式各附一图,庶使八卦剑之原理及其性质,藉以切实表现用达八卦剑之精神及其巧妙,因知各剑各式实系互相联络合为一体,终非散式也。

十二、是编附图均用照相纲目版,俾使学者得以模仿形式,实力作去,久之精妙自见,奇效必彰。世有同志者,愿将此道极力扩充传流后世,不令淹没,庶不负古人发明此道之苦心,著者有厚望焉。

第一章 左右手纳卦诀

剑之动作运用与左右手之法决,不外乎阴阳八卦之理,里裹外翻扭转之道,亦即阳极生阴阴极生阳之道也。右手执剑,手虎口朝上或向前,谓之中阴中阳;自中阴中阳往里裹,裹至手心侧着,谓之少阳;自少阳往里裹,裹至手心向上,谓之太阳;自太阳再往里裹,裹至极处谓之老阳。又自中阴中阳往外扭,扭至手背斜侧着,谓之少阴;自少阴扭至手背向上,谓之太阴;自太阴再往外扭,扭至极处谓之老阴。再手中阴中阳,胳膊往下垂着,剑尖向前指着或剑尖朝上,皆谓之中阴中阳;剑从下边中阴中阳着,往身后边去,剑尖向外着谓之老阴;右手在下边中阴中阳着,剑尖向前,手不改式拉至后边,剑尖仍向前,此式仍谓之中阴中阳;手中阴中阳着,自上边从前边往后边去,在前边剑尖向上,谓之中阴中阳;剑尖向后并手向后边去,谓之老阳;手在上边剑尖向后边,手亦在后边,手老阳着手不改式往前边来,剑尖仍指后着,此式仍谓之中阴中阳,此右手执剑之诀窍也。左手之诀窍,中二指与大指伸着,无名指与小指屈着,但非舞剑一定不易之诀,亦有五指俱伸之时,然亦因式而为。盖左手五指之伸屈,藉以助右手运剑之用,不必格外用力,至其阴阳老少扭转之式与右手相同,惟左手在头上太阴着,手腕极力塌住,谓之老阴;左手在右胳膊下边太阴着,靠在右胁处,手腕极力塌住,亦谓之老阴,此左手之诀窍也。以上左手手之诀窍学者要详辨之。

第二章 练剑要法八字

走转裹翻穿撩提按,为练剑要法八字。走者,行走步法也;转者,左右旋转也;裹者,手腕往里裹劲也;翻者,手腕向外翻扭也;穿者,左右前后上下穿法也;撩者,或阴手或阳手,望着前后撩去,或半弧或圆形,因式而出之也;提者,剑把往上提也;按者,手心裹边向下按也。

八卦剑左右旋转与往左右穿剑穿手之分别

起点转法无论何式,自北往东走转之不已,谓之左旋。自北往西走传之不已,谓之右转。凡穿剑穿手往左右穿者,无论在何方,若往左胳膊或左足处穿剑穿手或迈足者,谓左穿左迈;往右胳膊或右足处或穿或迈者,谓之右穿右迈。此左右旋转与左右穿剑穿手迈足之分别也。

第四章 无极剑学

剑学之无极者,当人执剑身体未动之时也,此时心中空空洞洞混混沌沌一气浑然,此理是一字生这〇,一字者先天之至道,这〇者无极之形式,是先天一字之所生。人生在世,未尝学技动作自然,是道之所行,是一字也。及手执剑正立身体未动,是一字生这〇也。譬诸静坐功夫,未坐之时呼吸动作,是先天道之自然之所行,如同一字也。甫坐之时,两腿盘跌两目平视,虽未垂帘观玄两手打扣,而心中空空洞洞无思无想一气浑然,如同〇也。及心神定住,再扣手垂帘塞兑观玄,又如同这矣。所以剑学与丹道,初无差别,分之则二合而为一,是即剑学无极之理,天地之始也。或者丹书云:道生虚无返,回练虚合道,是此意也。学者细参之,此理大中秘密言之。(或者丹书云:道生虚无,返回练虚合道,是此意也。)

起点面正,身子直立不可俯仰,两手下垂直,两足为九十度之形式。右手执剑,手为中阴中阳之诀式,剑尖与剑把横平直,左手五指伸直手心靠着腿,两手两足不可有一毫之动作。心中空空洞洞,意念思想一无所有,两目望平直线看去,亦不可移转,将神气定住。此式自动而静由一而生这〇,即为无极形式,内中一切情形与八卦拳学无异,此道执械则为剑,无械即是拳,所以八卦拳学于各种器械莫不包含,学者可与八卦拳并参之。

第五章 太极剑学

太极者,剑之形式也,无极而生,乾坤之母,左转之而为乾像,右旋之而为坤形,剑之旋转是内中一气之流行也,此理是一字而生这〇。自这〇而又生φ也,这φ当中之一竖,是由静极而生动,在人谓之真意,在丹道谓之先天真阳,一气为慧剑,在形意拳中谓之先天无形之横拳,在八卦剑中谓之太极。此式初动,内虽有乾坤之理,外未具乾坤之象,所以谓之太极剑也。譬诸坐功,由神气定住再垂帘塞兑回光观玄之时,此时剑之初动是万物之母,是以此剑不必格外再用内功之气,剑之动作规矩法则,无不是内家拳术之道与丹道学之理。丹书云:慧剑可以消身内之魔,宝剑可以避世上之邪。

起点,先将腰塌劲,头往上顶住劲,两肩往下垂着劲,舌顶上颚,口似张非张似脗非脗,鼻孔出气,呼吸要自然不可着意,两足亦往上蹬劲,诸处之劲皆是自然用意不要用拙力。再将左手大拇指与二指中指伸直,无名指与小指用力屈回,稍节与中节根节直着与中指相并,五指屈伸用力要均匀,左手之式并非与他剑捏诀相同,取其五指屈伸,左手不必格外用力,此式能助右手之剑屈伸往来变化之力,亦并非一定不易之规矩,有时亦可五指俱伸,因剑之形式而定,学者不可胶执。再将右足往里扭直,与左足成为四十五度之式,两手自中阴中阳,皆与右足往里扭时亦同时往外扭,扭至两手皆至太阴式停住,两胳膊仍靠着身子,再将两腿徐徐曲下,两腿里曲不可有死弯子,如图是也。右手之剑亦与两腿下曲时同时,胳膊靠着右胁,剑尖往着左足尖前平着伸去,与左足尖前边成一交会线,手仍是太阴,剑把剑尖与心口平。左手亦于剑动时,手太阴着同时胳膊靠着左胁,往右胳膊肘后下边穿去,手背挨着右胳膊,左胳膊靠着心口,两眼望着剑尖看去,将神气定住。头顶,两肩下垂有往回缩之意,皆是自然,不可用拙力,方可得着中和之气而注于丹田也。

第六章 乾卦剑学

乾卦剑者,是从太极剑这φ而生后天有形,这〇因此式有圆之象,有左旋之意,故名之为乾卦剑。

第一节 乾卦蛰龙翻身

起点,先以两手上下分开,右手之剑往外扭至老阴,扭时带往上抬,抬至手背到头额处停住,剑尖仍与心口相平,此剑之理有动根不动稍之式,是此意也。左手亦于右手扭时同时往外扭至老阴,扭时胳膊靠着身子带往下伸,伸至小腹处停住,中食二指指地,腰再往下坐,两腿再往下曲,头虚灵定住,两肩亦往下垂住,左脚后跟欠起前脚掌着地,周身重心归于右腿,两眼仍视剑尖,如图是也。以上自两手分时以至于左足跟抬起,重心归于右足,动作俱是同时,要归成一气,所行皆是用意,动作要自然不可拘滞,学者要心思会悟身体力行,内中之理方可有得也。

第二节 乾卦天边扫月

将两手左右分开,右手之剑仍是老阴着往上起过头,胳膊往上伸直又往右边扫去,如一上半月形式,至右边胳膊伸直手往右边扫时,扫至手太阴着手与右肩平停住,剑尖略比剑把仰高点。左手老阴着于右手剑往上又往右边扫时,亦同时胳膊靠着身子往左边搂去,搂至手太阴与左膝相齐,上下相离四五寸许勿拘。左足亦于左手往左边搂时,同时极力顺着左手迈去,足落下地时足尖往里扣着点停住,头虚灵顶住,两肩松开,腰塌劲,两腿里根均往里缩劲,顶松塌缩皆是用意不可用力,右边小腹放在右边大腿上,两眼看剑之中节,所动之形式如图是也,学者思悟明晓而后行之。

第三节 乾卦扫地搜根

随即将右手之剑手太阴转少阴,胳膊往下落,直着往左边扫去,剑离地高矮随便,右手自太阴转至太阳停住,肘靠着右胁前边,手比肘较低下点,剑在右足尖边斜直着,剑尖与右胳膊肘成一斜三角形式。右足于剑动扫时,同时迈至左足尖处,与左足成为倒八字形式,两足尖相离一二寸许勿拘。左手亦于右手剑动时,同时直着往上抬起自太阴转老阴,老阴又转至太阴与头平,大指与左额角处相离二三寸许勿拘,停住胳膊为半月形式,两眼看剑尖。腰塌两腿里根缩力头顶肩垂仍如前,惟是右手剑太阴着往左边扫时,两肩要松开,腹内亦要松空,停住之形式如图是也,此式学者要深悟之。

第四节 乾卦白猿托桃

随后再将右手之剑,手太阳着胳膊往前往右转,连伸带转伸去如C形式,手自太阳往里裹,裹至老阳剑刃上下着,手与口平,剑尖与右肘成一斜三角形式,剑把对左肘(成一斜三角形)胳膊如半月形式,腰随着剑转时亦同时向着右跨扭转,右腿里根极力往回缩,亦随着腰往右胯扭转,内中之意思里腿根要圆不要棱角,意如C之形式,两眼看剑尖。左手于剑动时,亦同时手太阴着从头往外翻又往上伸去,伸至极处手翻至老阴,手虎口亦对着剑尖,左胳膊上节相离左耳一二寸许勿拘停住。再右足于剑动转时,亦同时斜着往前迈去,落地之形式与左足成一斜长方形式,身形之高矮随便勿拘,两足相离之远近总以再迈后足时不移动形式与内中之重心为至善处,此节之形式观图自明。将形式定住再往左旋走去,旋转圆圈数目之多寡与地之宽狭不拘。

乾卦剑之目次分成四节,形式虽停而意未停,练时总要一气贯穿,不独此卦为然,至于他卦以至变卦剑亦如是也,学者要知之。

第七章 坤卦剑学

坤卦剑者是从乾卦剑这个有形之〇,物极必反阳极而生阴成为这●,乾卦剑是自老阴旋转而至老阳,故为这〇,坤卦剑是自老阳旋转而至老阴,故为这●,所以此式与干卦剑有左右旋转之形式,彼左阳旋取钱之名,此右阴转定名坤卦。

第一节 坤卦日月争明

起点从白猿托桃旋转时,右足在前微停即将左足往右足尖迈去,与右足成一倒八字形式,右手剑自老阳往外翻往下落如扫下半弧线,翻至右边手至太阴停住,剑把与剑尖相平直,手与右足尖上下相齐,手高矮与心口平,剑往下扫时离地高矮勿拘。右足于右手剑动时同时迈至右边,落地之形式与左足成一大斜长方形式,两足相离之远近以右胳膊伸直手与右足尖上下成一直线为度。再左手自头上老阴着,于右手剑翻动时顺着左边身子往下落,自老阴往里裹,连裹带落手至太阴,手虎口与左胁平,相离二三寸许勿拘,胳膊半月形式停住。两眼看剑吞口前三四寸许勿拘,两腿里曲仍是半月形式,两腿里根松开劲,小腹如放在右腿根上之意,两肩亦松开劲,腰仍塌住,头虚灵顶住,停住之形式如图是也。

第二节 坤卦流星赶月

再将右手剑太阴着往右边提转,转至右手高与鼻平,手仍太阴着,剑尖与腿根平,胳膊略微弯曲点,左手太阴着于右手剑动转时同时往里裹,靠着左胁往右胳膊里根连穿带裹,穿去至右胳膊里根手太阳着停住。左足于左手亦同时往前迈去至右足尖处,与右足成一倒八字形式,两腿弯曲着。右手剑提转时,是身子并腰与右腿根同时往右转,不惟剑转也。两眼看右手,停住之形式如图是也,头定肩垂腹松裆开腿根缩劲塌腰皆如前。

第三节 坤卦青龙返首

再即将右手剑太阴着往外翻,又往左边如扫横弧线,又极力往前穿去,手至老阴手高与头平,手背离头二三寸许勿拘停住,剑尖与左胯相平,左手太阳着与右手剑同时翻至老阴,手腕塌住往前伸直,胳膊仍靠着身子。左足于右手剑穿时亦同时往外迈去(足左边为外),落地与右足成一斜长方形式,身子形式高矮勿拘,两眼看剑尖。转动时是腰与左腿根同时往左边扭转,停住之形式如图是也。内外一切之动仍如前,微停,再往右旋转走去,旋转一周或二周或数周勿拘,圈之大小亦勿拘,转法与乾卦白猿托桃法相同,彼是手老阳着此是手老阴着,彼是往左旋转此是往右旋转,转之数虽多寡不拘,但此剑之效力惟在左右变换旋转,总期旋转之数多多益善,此节与本卦第一节虽分三节亦是一气串成,形虽停而意未停,学者要知之。

第八章 坎卦剑学

坎卦者水之象也,剑之形式如流水顺势之意,故名为坎卦剑也,内中有扫托之式,又有换式截抹之法,于此剑中用之变换最巧者也。

第一节 坎卦天边扫月

从坤卦青龙返首式,将左足在前边随即再将右足迈至前边,落地与左足成一倒八字形式,随后将右手剑老阴着,胳膊直着往右边扫去如扫上半月形式,至右边胳膊直着手往里裹,扫时扫至手太阴手与右肩平停住,剑尖略比剑把仰高点。左手老阴着于右手剑往里裹扫时同时,胳膊靠着身子从右胁往下又往左边搂去,搂至手太阴与左膝相齐,上下相离四五寸许勿拘。左足于左手往左边搂时,亦同时极力顺着左手迈去,足落地足尖往里扣着点,两眼看剑之中节,停住之形式一切之劲性与乾卦二节式相同。

第二节 坎卦仙人背剑

即将右手剑太阴着往里裹扫又往上提裹至右手老阳与头平,右手相离头左边四五寸许勿拘,剑刃与右肩尖上下相齐,两眼回头看剑尖里边五六寸许勿拘。右足于右手剑裹时同时往左足尖处迈去,落地与左足成一倒八字形式。左手太阴着于右手剑动时,亦同时回到腹处大指根靠着脐处,手腕塌住劲,两腿弯曲着,身子高矮勿拘,停住之形式如图是也,塌腰顶头缩腿根之劲仍如前。

第三节 坎卦仙人换影

即将右手剑老阳着从右边往上抬起,过头再往里裹扫如扫一上半小弧线,裹至头左边手至太阴再往下落,落在左胳膊下节中间上边,右手相离左胳膊肘前边二三寸许勿拘,手由太阴至中阴中阳,又由中阴中阳翻至少阴停住。身子并腰如螺丝意,于剑裹落时同时往左边扭转,剑尖高与眼平,又剑尖与左胯尖并左肩尖相对,两眼看剑尖里边三四寸许勿拘。左手太阴着于右手剑动时,同时从脐处胳膊靠着身子往右胁处极力伸去,手背挨着右肘后边停住。左足于右手剑裹落时亦同时往左边直着迈去,落地与右足成一斜长方形式,两足相离远近勿拘。盖身式高矮既不拘定,故两足距离亦因而勿拘,初学之形式高矮如图可也,停住一切之劲并精神贯注气归丹田之理仍如前。

第九章 离卦剑学

离卦者属火也,空中之象也,于此离卦剑式之中,有托换搜抹虚空灵妙之法,故取名为离卦剑也。

第一节 离卦日月争明

起点从白猿托桃式,右足在前微停,即将左足往右足尖处迈去,与右足成一倒八字形式。右手剑自老阳往外翻着往下落,如扫一下半弧线,翻至右边手至太阴停住,剑把与剑尖相平直,手与右足尖上下相齐,手之高矮与心口平。剑往下扫时右足同时迈至右边,落地之形式与左足成一大斜长方形式,两足相离之远近,右胳膊伸直手与右足尖上下成一直线为度。再左手自头上老阴着,于右手剑动翻时顺着左边身子往下落,自老阴往里裹连裹带落手至太阴,手虎口与左胁平,相离二三寸许勿拘,胳膊半月形式停住,两眼看剑吞口前三四寸许勿拘,一切之形式与坤卦剑第一节式均相同。

第二节 离卦白猿偷桃

再将右手剑太阴着,胳膊直着往外翻扭又往上起,翻扭至手老阴与头平,手背离头三四寸许勿拘,剑尖与左胯成一平直线。左手太阴着于右手剑往外翻扭时,同时往里裹靠着左胁往右胳膊下节中间极力穿去,至手太阳与心口平。左足于左手穿时亦同时迈至右足尖处,与右足成一倒八字形式,两眼看剑尖里边四五寸许勿拘,两腿弯曲着,停住之形式如图是也,一切之劲仍照前。

第三节 离卦仙人脱壳

再将右手剑老阴着,从头前往上起又往外翻,扭到极处手至太阳,又从头上往右边,胳膊直着如返扫弧线往右胯前边落下去,手至少阳,胳膊仍直着,手与右腿里根平,手离腿根远近,手与右足尖在一圆弧线上为度,剑尖与右肩尖成一平线,两眼再看剑尖里边六七寸许勿拘,翻身之时眼看着剑过来。再腿根与腰亦同时向右扭转,再左手太阳着于右手剑往上起时,同时往外翻扭又往上起至头上,胳膊伸至极处手转至老阴,手虎口对着右手,左胳膊之形式与白猿托桃左胳膊形式相同。右足于两手动时亦同时往右边迈去,落地与左足成一斜长方形式,两足相离之远近勿拘,形式高矮亦勿拘,初学时远近高矮照图形式可也。内中一切之情形与八卦拳学大蟒翻身意思相同,形式虽分三节,内中之神气务要一贯,学者要知之。

第十章 震卦剑学

震卦者动之象也,在卦则为雷,在五行则为木,有青龙之象,在剑学则有直穿斜穿上下左右穿刺之形式,因有穿刺之法则,故取名为震卦剑,木形之理也。

第一节 震卦白蛇伏草

起点从坤卦青龙返首式,右手剑老阴着,左足在前随即将右足迈在左足尖处,两足成一倒八字形式。再将右手剑从老阴往里裹又往下落,裹至手中阴中阳胳膊半月形式,手离右腿根四五寸许勿拘,剑与右腿根相平,剑离身之远近一二寸许勿拘。左手从右胁老阴着,于右手剑往里裹时同时转太阳,靠着身子往下伸直又往左边搂去,搂至胳膊伸至极处手至老阴,手与剑尖相平成一直线。左足于左手往左边搂时亦同时往左边迈去,落地两足相离之远近,左足尖与左手稍上下相齐为度,两腿弯曲下,腰塌住劲,身子往前俯着点,俯至左边小腹放在左大腿根上之意,两眼看左手中二指稍,停住之形式如图是也。

第二节 震卦潜龙出水

起点即将左足抬起不可高,极力往外扭,落地足尖向外。右手剑中阴中阳着往前直着穿去,穿至极处再按把,剑尖随着往上抬起,起至剑尖与把上下相直,剑尖微往外坡着点,胳膊直着,右手之高矮与左手相平。右足于右手剑穿时同时往前迈去,足尖往里扣着,落地与左足尖成一倒八字形式,此式两足尖相离略远点,大约五六寸许勿拘。再左手老阴着于右手剑动穿时,亦同时往心口下边来,从老阴裹至太阴,大指根陷坑靠住身子心口下边。两眼于剑往前穿时看剑尖,俟剑尖抬起停住时看剑半腰中,上下勿拘。腰塌住劲两腿弯曲着,停住之形式如图是也。

第三节 震卦青龙探海

即将右手剑中阴中阳着往外翻扭又往上起,望着右眉处而来,至眉处手转成老阴,剑尖从上边往左边来,从眉前斜着往前又往下极力探去,去手仍是老阴着,手与心口相平,剑尖与左足成一平线。再左手太阴着,于右手剑动时同时往里裹至手太阳,俟右手至眉处往前探时,亦同时手太阳着胳膊挨着身子从心口处往上穿去,手至头正额往外翻扭,扭至老阴胳膊过头伸至极处停住。左足于剑探时并左手往上穿时,亦同时往上提起,脚面鼓着足心在右膝上边挨住,腰塌住劲,两腿里根缩住劲,身子微往前俯着点,两眼看剑尖,停住之形式如图是也。此式亦是一二三节合成一气练之,譬如坤卦,初变震,次兑次乾,虽然形势变化有三,内中实是一气贯穿,八卦剑形势变化亦然,无论何卦剑之形式,外边虽分节次,内中亦皆是一以贯之也,学者要细悟之。

第十一章 艮卦剑学

艮卦者山之象也,艮其背,不擭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此剑有止而不进之意,又有退藏之形,故取名为艮卦剑,昔人云:缩身藏于剑之下,有见剑不见人之意是此意也。

第一节 艮卦黑虎出洞

起点从坤卦剑末节返首剑,手老阴着,左足在前随即将右足迈在左足尖处,与左足成一倒八字形式,微停,即将右手剑从老阴往里裹又往下落,裹至手中阴中阳,胳膊半月形式,手离右腿根四五寸许勿拘,剑与右腿根相平,剑离身之远近一二寸许勿拘。左手从右胁老阴着,于右手剑往里裹时,同时转太阴靠着身子往下伸直又往左边搂去,搂至胳膊伸至极处手至老阴,手与剑尖相平成一直线,两眼随着看左手中二指稍。左足于左手往左边搂时往左边迈去,落地两足相离之远近,左足尖与左手稍上下相齐为度,此时与白蛇伏草式相同,往下则不同矣。式不停随即将右手中阴中阳着极力平着往前刺去,剑之高矮剑尖剑把与心口平,两眼俟剑刺出看剑尖。左手从老阴着于右手剑刺时,同时转太阴,又于剑刺至极处时,亦同时五指伸开扣在右手腕上前,左膝极力往前攻,右腿极力蹬直,左边小腹放在左边大腿根上,腰塌住劲,头顶,两肩往回缩住劲,身子微往前俯着点,停住之形式如图是也。

第二节 艮卦白蛇吐信

即将右手剑中阴中阳着,往下按剑把,剑尖往上起一条弧线着往右边来,从左边至右边成一半月形式,右胳膊曲回时靠至右胁,右手转为老阳,右手离胸前一二寸许勿拘,剑尖与剑把平直。再左手太阴着,于右手按剑把时同时往里裹,裹至太阳再从右手腕里边胳膊靠着身子往外扭又往下穿去,至左腿根手转成太阴。左足于右手剑往右边歪时,亦同时扭足跟足尖往里扣,此时之形式似停而未停,右手剑仍老阳着往前刺去,胳膊伸至极处,手之高矮与上胸平,两眼看剑尖。左手太阴着于剑往前刺时,亦同时往左边搂去,胳膊伸至极处,手转成老阴,手高矮与左胁下窝平,两腿弯曲着,停住之形式如图是也。

第三节 艮卦青龙截路

即将右手剑老阳着往外翻扭,扭至太阴胳膊直着,手与右足尖前上下相齐,右手高矮与胸前平,剑尖与左肩成一平线亦勿拘,两眼看剑当中勿拘。右足于右手剑往外翻扭时,同时足尖往外摆,落地与两足八字形相似。左手老阴着,于右手剑翻时亦同时往里裹,胳膊曲回手裹至太阳靠住左胁,两腿曲下,两腿根缩住,腹内要松空,停住之形式如图是也。

第四节 艮卦白猿偷桃

再将右手剑太阴着,胳膊直着往外翻扭又往上起,翻扭至手老阴手与头平,手背离头三四寸许勿拘,剑尖与左胯成一平直线。左手太阳着从左胁于右手剑往外翻扭时,同时靠着身子往右胳膊下节中间极力穿去,穿至极处手仍太阳着,手与心口平。左足于左手穿时亦同时迈至右足尖处,与右足成一倒八字形式,两眼看剑尖里边四五寸许勿拘,两腿弯曲着,停住之形式如图是也。

第五节 艮卦仙人入洞

再将右手剑老阴着,从头前往上起又往外翻,扭到极处手至太阳,又从头上往右边,胳膊直着如翻扫弧线往右边落下去,胳膊伸直极处,手至少阳与小腹平,手离小腹尺许勿拘。身子于右手剑扫时同时往右边扭转,两眼看剑当中,上下勿拘,剑尖与右足尖相平直勿拘,剑尖又与右肩成一斜直线。右足于右手剑往下落时同时极力提起,起至足心挨着左膝上边,脚面鼓着。左手太阳着于右手剑往上起时,同时往外翻扭又往上起至头上,胳膊伸至极处手转至老阴,手大指根对着右手,左胳膊之形式与白猿托桃左胳膊动作相同,左腿弯曲着,两腿里根往里缩劲,腰塌住劲,身子微向前俯着点,停住之形式如图是也。

第六节 艮卦日月争明

即将右足往右边迈去,落地足尖直着微往里扣着点,与左足成一大斜长方形式。右手剑自少阳着,于右足迈时同时往外翻扭,胳膊直着往下边如扫下弧线,翻至右边手至太阴停住,剑把与剑尖相平直,手右足尖上下相齐,手高矮与心口平,剑往下扫时离地高矮勿拘。再左手自头上老阴着,于右手剑动翻时顺着左边身子往下落,自老阴外里裹,连裹带往下落手至太阴,手虎口与左胁平,相离二三寸许勿拘,胳膊半月形式,手腕往后撑着劲停住,两眼看剑吞口前三四寸许勿拘,一切之形式劲性与坤卦第一节形式相同。

第七节 艮卦流星赶月

再将右手剑太阴着往右边提转,转至右手高与鼻平,手仍太阴着,剑尖与腿根平,胳膊略微弯曲点。左手太阴着于右手剑动转时同时往里裹,靠着左胁往右胳膊里根连穿带裹,穿去至右胳膊里根手太阳着停住。左足于左手亦同时往前迈去至右足尖处,与右足成一倒八字形式,两腿弯曲着。右手剑提转时,是身子并腰与右腿根同时往右转,不只剑转也。两眼看右手,停住之形式与各处之劲与坤卦第二节相同。

第十二章 巽卦剑学

巽卦者风之象也,在天为风,在人为气,在卦为巽,巽卦剑有顺旋逆返之式,回风混合之理,有散有收,因有风之理,故名为巽卦剑也。

第一节 巽卦叶里藏花

起点白猿托桃式,右足在前即将左足迈在右足尖处,与右足成一倒八字形式停住。再将右手剑老阳着往外翻扭,扭至手太阴。右足于右手剑往外翻扭时同时往右边迈去,落地足尖往外摆着。身子于剑往外翻时同时往右边扭转,右手靠着左胁,剑平直着,剑之所指与左足根上下成一直线。左手于右手剑往外翻扭时,亦同时老阴着往里裹又往下落,裹至手太阳,胳膊直着高与心口平,两腿曲下,两腿里根缩住劲,腹内松空着,两眼顺着右肘往前平着看去,停住之形式如图是也。

第二节 巽卦叶里藏花

右手剑与左手不动,即将左足迈至右足尖处,与右足成一倒八字形式,两腿曲着塌腰缩腿里根,一切之劲仍如前,两眼仍顺着右肘往平看去,停住之形式如图是也

第三节 巽卦叶里藏花

再将右足往右边摆着迈去,落地直着,足尖微往里扣着点,两足之形式仍与长方形相似勿拘,随即右手剑太阴往右边横平着扫去,身子于剑往右扫时同时往右边扭转,剑扫至与左足根上下为一平线,手仍太阴着,两眼看剑尖。左手太阳着于右手剑往右边扫时,同时与右手左右分开,胳膊伸至处手仍太阳着,与右手左右相平,腹内松空神气定住,两腿曲着,停住之形式如图是也。

旋转之形式,自一节起左足扣右足往外摆,至二三节,两足之形式皆是从着圆圈外边〇摆扣,不往圈里边去,学者要知之。

第四节 巽卦猛虎截路

两足不动,即将右手剑太阴着往里裹又往上起,起至与头平手裹至老阳,右手离头五六寸许勿拘,剑在两腿中间,剑尖与后腰平勿拘。左手太阳于右手剑往里裹时,同时往外翻扭往脐处来,胳膊靠着身子,两眼看剑当中勿拘,此式似停而未停,即将头与身子扭转左边来,右手剑老阳着,胳膊伸直与身扭转时同时往里裹,从头上如扫弧线扫至左边来,手裹至老阴,手高与头平,右手离头五六寸许勿拘,剑尖仍与后腰平直勿拘,两眼看剑尖或剑尖里边勿拘。左手太阴着,胳膊靠着身子,于右手剑往左边裹时,亦同时往右胁伸去,伸至老阴大指根靠着右胁,两腿弯曲着,腹内松空气沉丹田,停住之形式如图是也。再走右手剑往外扭转仍老阴复于青龙返首之式,往左旋走去,走时先迈左足。

第十三章 兑卦剑学

兑卦者泽之象也,有金之义焉,此式剑中有撩之法,又有劈挅之形,有搜捉之理,皆刚属之义,故名为兑卦剑也。

第一节 兑卦扁刂膀

起点乾卦白猿托桃式,右足在前,即将左足迈至右足尖处,与右足成一倒八字形式。右手剑老阳着,于右足迈时同时往左膀尖外边扁刂去,胳膊伸直往下落去,胳膊靠着身子,右手剑中阴中阳着,手挨着左腿里根,剑尖与左肩平勿拘,两眼看剑尖或剑尖里边勿拘。左手老阴着,从头上于右手剑动时同时往里裹又往下落,落至脐处手至中阴中阳不停,即速肘靠着左胁手心挨着身子,于右手剑时同时往上穿去,穿至中二指与头齐,手太阳着(手心对面即是太阳),两腿曲下,腰塌住劲,两腿里根往回缩住,停住之形式如图是也。

第二节 兑卦回马剑

即将右手剑中阴中阳着,胳膊直着从左腿根处如走弧线往右边又往上提去,提至右手与胸平手至老阴,剑尖往前斜指着,剑尖高与膝平勿拘,此式有撩剑之意,两眼看剑尖处。左手太阳着从头前于右手剑往右边提时,同时顺着身子往下落,落至脐处手心挨着身子。右足于两手动时亦同时往前迈去,落地足尖微往外扭着点,步之大小不可有意,务要腿往前迈时与平常行路一样自然不可勉强,停住之形式如图是也。

第三节 兑卦回头望月

即将右手剑老阴着,直着胳膊往上提起,起至头上手仍是老阴,自头上不停再往右边身后劈去,胳膊伸至极处手中阴中阳着,剑尖往外仆着点,手高与胸平,两眼看剑中间勿拘,剑往后边劈时剑尖走一条上弧线,自前边往后边劈过。身子于剑往后劈时同时往右边扭转,左手中阴中阳着从脐处于右手剑往上提时,同时往前又往下斜着伸去,伸至极处手与腿根平,此时右手到头上,右手剑在往后边劈时左手亦同时再往上起,起至高与右手前后相平,手至太阴停住。再左足于右手剑往上提时同时迈至前边,落地足尖直着微往外摆着点。再右足于右手剑从头上往后边劈时亦同时迈至前边,落地足尖往外摆着,两腿微弯曲着点,迈左右足时均要自然,意与行路无别,停住之形式如图是也。

第四节 兑卦仙人钓鱼

随即将右手剑中阴中阳,胳膊直着如画弧线往下落,落至离右胯六七寸许勿拘,剑刃亦直着往下落,落至剑尖与剑把相平,剑尖往下低点亦勿拘。左手太阴胳膊直着,亦如画弧线于右手剑往下落时同时往上起,起至手过头仍是太阴,与右手上下前后成一斜直线。左足于两手动时亦同时往前迈去,落地足尖极力往外摆着,形式不可停,再将右手剑中阴中阳着从右胯后边如画下弧线往前边撩去,撩至手老阳手高与胸平,剑尖与右胁平,两眼望着右手前边看去。再左手太阴着,于右手剑往前边动作撩时同时往外扭,扭至老阴如画上弧线往左边来又往下落,落至与右手相平,胳膊直着手又转至太阴。右足于两手动时亦同时迈至前边,落地足尖极力往里扣着,与左足成倒八字形式,此倒八字形式,两足尖要相离四五寸许勿拘。再将右手剑老阳着,胳膊直着如画上弧线从右边往左边斫去,胳膊伸至极处手中阴中阳着,右手高与心口下脐上相平,亦勿拘。身子于右手剑往左边斫时同时向左扭转,两眼看剑尖处。再左手太阴着往里裹,与右手剑动时同时到小腹处,手心挨着身子,又从小腹处于剑往下斫时同时顺着身子往上去,胳膊伸至极处,手扭成老阴。再左足右手剑往左斫时,亦同时极力抬起脚面鼓着足心,挨右膝上边,两腿里根往里缩住劲,头顶劲,身子微往前俯着点,右腿略有曲之意思,停住之形式如图是也。

此四节虽有停住形式,亦要一气贯穿,学者要细参之

第十四章 八卦剑应用要法十字

挑、托、抹、挂、扁刂、搜、闭、扫、顺、截。

挑者,手老阴着,如青龙返首式,往前去挑住敌人之手腕或胳膊皆可,谓之挑。

托者,手老阳着,如白猿托桃式,往前去托住敌人之手腕或胳膊俱是,谓之托。

挑时多在敌人剑里,托时多在敌人剑外。

抹者,将敌人之手腕或胳膊用剑挑住或托住后,身形与剑或左或右走去,是谓之抹。

挂者,敌人之剑已及己腕或斫己身右边时,用剑迎在敌剑上边,曲回胳膊缩回身体与剑一气往回带,敌之剑随带随出,看势击敌,是谓之挂。

扁刂者,敌人用手托住左臂或剑将及左臂时,即将左胳膊往右胳膊下边伸去,用剑往左肩前边斫去是谓之扁刂。

搜者,敌人之剑或斫我上或斫我下,我之剑意在敌先,望敌手腕或左或右似削物然速去速回,倐忽若电是谓之搜。

闭者,敌人之剑将出而未出之时,即速用剑堵住敌手不令出剑,此谓之闭。

扫者,上下扫也,敌腕被我用剑挑住,彼欲变法,我速用剑缠绕彼腕,令彼欲变不得是谓上扫。敌剑斫我里腕或外腕时,即速缩身下式或左或右,用剑望着敌人之腿如扫地一般斫去,谓之下扫。

顺者,敌剑望我击来,我顺彼势随之引出,或敌剑将要抽回,我顺彼势随之送入。

截者,敌剑击来我速用剑挡住敌腕或剑,令彼不能得势,无分上中下三路,均谓之截。

上十字者即此剑应用之要法也。虽云要法,然用时亦必内而神意,外而手足,与剑合为一体,方可应用咸宜,变化无穷。

第十五章 八卦变剑要言

八卦剑之道,有正剑,有变剑。正剑即体剑也,亦即八纲剑也。变剑者,自八纲剑互相联合,错综变化而生无穷之形式也。譬之易卦,伏羲八卦为先天八卦,是体卦也,文王六十四卦为后天卦,是变卦也,至于周公三百八十四爻则又变中之变也。或曰是剑既有变化之道,自应与正剑一体,为之图为之解,以贻后学,俾免失传,奈何是编仅举八纲而不及其变乎?曰:是虽言也,鄙意亦何尝不尔。惟是此剑之理虽与易道变化相同,然此剑形式之变化则与易道有异。易卦形式之变,乾变坤坤变乾,泰变否否变泰,或上变而下不变,或下变而上不变,或上下不变而内卦变,内中之理无论如何变化,外形固皆有迹象之可寻。是剑之变化则不然也。例如乾卦剑中白猿托桃一式,身形不动是此式,身形高矮不同仍是此式,走转一步是此式,走转无数步亦是此式,故剑变身不变者有之,身变剑不变者有之,手与剑不变而足变者固谓之变,身剑手足皆不变,惟眼神所注上下左右有所移换,则亦变也。其变化之至微妙者,外形完全不变而内中之意变,亦不可不谓之变也。一身之变化与天地生物不测之意正同,则其式宁可数计,若为图解,既非若卦画之简易易明,则仍难免挂一漏万之诮。是以提纲振领,仅举正剑之形,不及变剑之式,然学者即身体验时,习力行求其正,即以达其变,见仁见智,识大识小,亦各存乎其人,久久精纯,道理自得,充于中,形于外,从心所欲,罔或踰矩,静则存动,变则变,而至于化,化而通于神,正剑云乎哉,变剑云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