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蛋能壮阳吗:语文教学的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20:08:46

语文教学的思考

摘要:实施新课改后,我在语文教学中产生很多困惑,从而对语文教学有了新的认识,确定了在阅读课和活动课中要注意的关键点。

关键词:困惑    再认    重构

 

 

 

当语文教学不再仅仅是把佳作名篇详剖细讲,不再仅仅是字句段篇、标点修辞,也不再仅仅是师授生收、记录考核,对我们语文教师来说,这似乎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终结。
      一、困惑
    在这几年的摸索实践中,我发现了不少问题,产生了不少困惑:
    1、为了实施新课标中“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一建议,我们力图将课堂还给学生,一时间,课堂上活动多多,形式多多,很多老师都使出浑身解数,力求通过创设热闹、活泼、多姿多彩的课堂氛围来实现新课程的改革,一段时间以后,问题来了:“繁华”落尽,学生的课堂收获却少之又少,纷繁的活动形式吸引了他们更多的注意力。
    2、为了“重视语文课堂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了“联系实际,谈谈感悟”等环节,力图引导学生在课文学习之余,通过谈自己,谈人生,谈社会形成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谁知,问题来了:政治老师向我们提出了“抗议”,认为我们力图占据他们的阵地,抢了他们的“饭碗”,而我们自己也感到语文课堂变味了,意境没了,语文味淡了,课上得没劲了。
    3、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拓宽他们的视野,激活他们的思维,我们在课堂注入了大量的课外相关信息,我们让学生信马由缰、畅所欲言,对他们能想别人所不能想、说别人所不能说大加赞赏。对每一篇课文,我们让他们把握自己最喜欢、最感动的内容,他们的理由就成了我们课堂的“标准答案”,都能得到教师的赞扬和认可。甚至有时,教师还会被学生的与课堂风马牛不相及的观点牵着走,盲目讨论,结果背离了教学目标和思路,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而字词标点、重点句段的具体分析,文学创作手法及规律的讲解在语文课堂上渐渐隐退了。一段时间以后,问题出来了:学生的错别字、病句比比皆是,一学期下来,分不清什么叫表达方式、什么叫写作手法;不知道文章的结构与顺序有什么区别。阅读、写作能力的提高在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收效甚微。
    4、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我们扣住课本每单元之后的综合性学习,上起了语文活动课,一节课吹拉弹唱、小品相声、辩论竞赛,热闹红火,学生喜欢、老师得意。可听课的人心中起了疑惑:这莫不是班会课?语文活动课等同于班会?就这样,新的问题产生了:综合性学习怎样体现语文学科的特色?难道新课改的诞生竟意味着语文学科知识的没落?
     二、再认
    通过对课改初期工作的总结和反思,我的思路渐渐明晰起来:语文课改首先需要的是革新教学观念。摒弃了传统课堂“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为了适应新课标,试图用更新的学习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于是运用了大量新颖的形式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殊不知,在忙于这些形式的同时,忽略了语文教学的本质。在总结了这些经验教训之后,我确立了一些新的观念:
    1、新课标所提倡的“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是我们的教学目标,而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和方法。即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语文学习中何时让学生自主、何时让他们合作、探究,用怎样的形式来实现,都取决于教学目标的要求。切不可根据新课标要求机械地选择教学形式,买椟还珠。
    2、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里的平等不能理解为形式上的平起平坐,更不能在知识水平上与学生划等号,因为教师还肩负着引导学生掌握更多、更新、更深的语文知识的重任,完全尊重肯定学生的言论,不给与适当的点拨和拔高,学生是不会进步的。因此,抛开了传统课中教师为主体的模式,教师应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同时又高于学生,真正起到“主导”的作用。
    3、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这并非要我们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去生硬地专设相应的学习环节,而是根据课文内容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及凭借语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最佳教学境界。
    4、很多教师认为,新课标的最后落实应是“学生动起来”,动耳、动眼、动口、动手,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大家都动起来了,目的就达到了。其实,在语文学习中,调动并不等于真正的激活,一节课或一个活动,气氛虽不热闹,但只要每位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状态,学生的感情一直沉浸于其中,这就是“动”;相反,学生疏于思考而忙于热闹的形式,“动”也无益。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任务绝不仅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更在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启动学生的情思,这才是“动”的真正意义所在。
    树立了这些新的观念,在实际操作中就会避免很多误区,得到更大的收益。
    三、重构
     1、对话——阅读教学的关键
    “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1)摆正三种关系。

一是处理好课内与课外的关系。“探究”不仅是学生的活动,也包括教师自身对教材的探究和挖掘,如何将教材讲深讲透,很好地挖掘文本是我们搞好课堂教学的前提。万不能课文还未读懂,就找课外知识来联系,须知知识的迁移不是见异思迁,向课外延伸应有“度”,很多时候,我们可以将延伸的内容作为课外作业完成,会更有收获。

二是处理好“形”与“实”的关系。任何课堂的形式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应实实在在,有很强的借鉴性和操作性。教学活动要讲求实效,防止流于形式,产生“作秀”之嫌。

三是处理好师生互动的关系,要遵循教师角色定位的三个原则:到位不越位。教师既不能什么都交给学生,也不能做学生的主宰,师生间可共同发问、共同质疑、共同解惑。参谋不代谋。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但不能用自己的思想代替学生的思想,要帮助、引导学生尽可能独立地完成学习任务。指导不诱导。教师帮助学生去寻找答案,但万不能用设定好的固定答案去“套”学生,千方百计地要学生说出教师自己想说的答案,最终众口一词,僵化了学生的思维。
   (2)走出三个误区。

一是不能让语文课变成朦胧诗,即阅读文章不求甚解,笼而统之,了解大意即可。

二是不能将语文阅读变成警句摘读,即学生只需找出自认为最精彩、最感人的语句,任意阐述缘由即可。

三是不能让阅读课变成MTV之娱,即歌一曲,舞一段,飘然度过。

   (3)推荐三种做法。

一是设计一个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阅读思路是让学生“动起来”。学生的认知规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从内容到主题等,虽然可以根据教学目标灵活运用,但万变不离其宗,违背了规律,学生的思维或超前、或滞后,教师均无法充分调动其潜能,更不要说让学生动起来、活跃课堂了。

二是提供自主探究的角度、方法和思路帮助学生学有所获。在近几年的语文课堂上,我们常见“你觉得哪里写得最精彩?”“文章的哪里令你最感动?”等问题,这些问题本身提得很好,但我们在设计这些环节时常常忽略了目的性:你想让学生通过说精彩、感动得到什么?是对写作手法的了解?还是对内在含义的领悟?学生应从哪个角度、用什么方法和思路去阐明“精彩”、“感动”的缘由呢?无目的的提问,随意的回答,既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不能培养学生回答问题的严谨性,只是在做低效劳动。

三是朗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朗读是品味文章的一个重要手段,课堂上老师范读完男生读,男生读完女生读,然后齐读,读不好就反复读,花样繁多,不一而足。每节课变来换去,周而复始。其实好的朗读是建立在了解文章内容、揣摩文章语言和体会文章情感的基础上的,脱离了这些,空泛地评价读的好坏及反复朗读都是无效劳动。多问几个“这里应该怎样读?”“为什么要这样读?”“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应该用什么语气语调来读?”等,这样既教会了学生朗读的方法,同时也品味了文章的语言,体会了文章的情感,可谓一举两得。
     2、综合——活动课程的本质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综合,活动课程的本质。
   (1)教师的引导是活动课程的保证。活动课中的教师绝不仅仅具有幕后策划、开场主持及结束总结的功效,在活动课过程中,教师的意义非同寻常。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总是浅层次的,得依靠教师的点拨帮助他们引向纵深。教师应作为课堂的一员参与其中,点在关键处、拨在心弦上,引导学生思考、领悟,把他们掌握的知识引领到教学目标应有的高度,切实提高活动课的质量。
   (2)深掘的内蕴是活动课程的关键。很多的活动课仅停留在活动成果的展示,这是远远不够的。如以《古诗苑漫步》这一活动课为例,应点拨学生:如何积累古诗词?怎样给古诗词分类?为什么这样朗诵?如何为诗配画、给画配诗?赏析诗歌有哪些方法?这样,学生既拓宽了知识面,学会了与古诗相关的语文知识,也掌握了阅读、鉴赏诗歌的方法,这样的活动课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将会起到深远的影响,真正上出了语文学科的特点。
   (3)问题的设计是活动课程的灵魂。一是需要理清活动课程教学环节内在的逻辑关系。一次活动课的教学环节设计,或是从内容到主题,或是从课内到课外,或是从古到今,或是由浅入深,无论怎样,每一个环节的安排必须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让整个课堂完整有序。二是需要设计好活动课的评点与过渡,让每一节活动课不再是拼盘、杂烩,而是浑然一体,一气呵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