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短篇小说:《春秋战国时代》(连载未完不续) 作者:秦望山若耶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4:09:40

春秋战国时代(连载未完) 作者:秦望山若耶水
  
  1、鲁隐公是位让国的贤君
    
  《左传》开始的时间是鲁隐公元年。当然左丘明如果是依照孔子的《春秋》来写历史的话,他就没有选择,只能从鲁隐公开始他的写作。
      
  鲁隐公是周平王时代的人,周平王是周王室迁都到成周后的第一位天王,而鲁隐公是位让位的诸侯贤君。如果周平王能够祈天永命、绍开中兴,鲁隐公能够弘宣祖业、光启王室,就会重现西周时代美好的文武之业,所以《左传》才选择了从鲁隐公开始。这是给《左传》做注的杜预的见解。
    
  我们知道,司马迁的《史记》的本纪开篇是五帝,世家的第一是吴太伯,列传的第一是伯夷叔齐。太史公这样安排的涵义是什么呢?黄帝、颛顼、帝喾、尧、舜是禅位天下的;吴太伯也是禅位君位的;伯夷叔齐也是禅位君位的。
      
  但太史公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当然有他的意图。但孔子的《春秋》安排从鲁隐公开始,当然也表明着孔子的意图。因为鲁隐公是位让位的贤君。那么太史公是否受到了《春秋》的影响?
    
  鲁隐公的父亲是鲁惠公,而他的母亲是声子。鲁隐公为什么会成为一个让位的贤君,还得从他的母亲声子说起。
      
  声子不是鲁惠公的妻,只是妾。妾就是小妻。中国古代,一个贵族可能有几个妻子,所以要分大小。大的叫妃或夫人,小的就叫妾。鲁惠公的妻是孟子,《左传》称谓孟子的名词是“元妃”。元在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第一个,二是最大的。可见鲁惠公在娶孟子前,没有纳妾。在这里存在着一个很有意思的前置话语,就是国君,在没有娶妻前,可以纳妾。
    
  但孟子死时,没有自己亲生儿子,是否有女儿,不敢下结论,这样鲁惠公就没有嫡子。嫡子就是妃或夫人生的儿子。
      
  声子被鲁惠公晋位为继室。什么是继室呢?就是虽掌有内宫的最高权力,但却没有妻或者说是夫人的名份。声子是个什么身份的人呢?她有以下几种可能,或是孟子的妹妹,或是孟子的侄女,或是与孟子同姓的诸侯国陪嫁的女子。我们得知道,子是宋国的姓。
    
  如果事情至此,没有什么变故的话,声子就一直做她的继室好了。但此时宋国国君宋武公得了一个女儿。有了女儿也没有什么,但这个女儿与别人不同,这女孩的手纹看上去很象“鲁夫人”。
      
  我们不知道,宋武公是在这女孩多大时发现有这个现象。但鲁惠公知晓此事当然愿意娶这女孩,而宋武公当然也想把这女孩嫁给鲁国国君。因为这是天意,是吉祥的表示!这女孩就是仲子。
    
  声子有个儿子名叫息姑,就是鲁隐公。仲子嫁给鲁惠公后也有了儿子名叫轨,就是后来的鲁桓公。从地位上讲,声子与仲子没有区别。但鲁惠公娶仲子不就是因为仲子手上的“鲁夫人”吗?什么是夫人?就是正妻。但这只是鲁惠公心理的意思,并没有付诸行为,也就是说并没有立仲子为夫人。
      
  但在鲁惠公薨后,必须有人继位。在没有夫人的情况下,鲁隐公的母亲是继室,也就是在内宫是最高地位的。那么从常理上讲,由鲁隐公做鲁国国君是当然的。
    
  就这样,在周平王的四十九年(前722年)正月,息姑成为了鲁国的国君,他就是鲁隐公。这就是春秋时代的开始。这是一个让人着迷的时代,这是一个真正的每个人都可以尽性表达自己性情的时代。
      
  但鲁隐公只是认为自己在摄行君王的权力而已。他认为父亲的意向是由弟弟轨来继位的。所以他就拥立弟弟轨为太子,自己暂行君权,想待弟弟成人后,再将权力交还。这就是为什么说,鲁隐公是位让位的贤君的理由之一。
      
  当然怎样理解“是以隐公立而奉之”这句话,各人是有不同见解的。有说是立轨为君,由隐公摄政;有说是立轨为太子,由隐公摄政。如果是立轨为君,那么隐公就不能自己行使权力,必须在表面上向轨请示后才能作为;如果是立轨为太子,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从隐公在位时的作为看,我认为是立轨为太子的。当然哥哥当君,弟弟当太子,好像是别扭了点。但似乎那时,还没有立太弟一说。
    
  鲁隐公自他做了鲁国国君之日起,就打算好了,早晚会把君位让给弟弟的。弟弟的母亲仲子去世了,鲁隐公以夫人的待遇给与办理丧事,而自己的母亲声子过世却没有依照夫人的礼节办丧事。
      
  那么怎样才算是夫人的葬礼呢?有三条必须做的事情。一是必须讣告同盟的诸侯国;二是下葬后,要先回到祖庙哭,然后再到殡葬地招来死者的魂灵;三是将死者的主即牌位移到祖庙。区别夫人的还有称呼上的不同,夫人、小君是国君妻子的称呼,夫人死叫“薨”,而不是夫人的只能说是“卒”。这当是第二条理由。
      
  在今天的人们,可能不能理解这样的等级观念有什么意义,但在春秋那个时代,这是最要紧的事情了。鲁隐公这样做就是为了表示自己不过是摄政。他始终是为了成全父亲的没有实践的意愿,立仲子为夫人。既然仲子是夫人,那么弟弟轨当然就是国君的继承人了。
    
  在鲁隐公被剌杀前,他所有的言行都证明他是诚心地要传位给弟弟轨的。羽父向鲁隐公提出杀轨,鲁隐公马上表示,自己只是因为弟弟年少,所以没有把权力交给他,现在我想交权给弟弟了,我退休吧。并命人给自己翻修建造菟求这个小的城邑,在这个离鲁都较远的地方,过一个不闻朝政的人的生活。当然最终鲁隐公没有顺利地自然地交权给弟弟,而是被羽父派剌客给剌杀了,时间是鲁隐公十一年十一月十五日。但从隐公的意识上看,他是要让位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鲁隐公是位让位的贤君的最充分的理由。
      
  羽父在向公子轨也就是鲁桓公提出弑杀鲁隐公时,我们没有看到鲁桓公的态度。但从后来羽父实施了剌杀行为看,鲁桓公至少是默许了羽父的谮言和行为。而此时的鲁桓公已是成人。可以证明的有,一是鲁隐公准备让位,条件是弟弟大了;二是鲁桓公在其即位的第三年就与文姜成婚,但关键是他有个大儿子庆父,是庶长子,可见他在与文姜成婚前,已有了庆父的母亲。可见他在鲁隐公十一年时,是个成人了。
  
  
  2、郑庄公攻打弟弟共叔段
    
  孔夫子修订的《春秋》中,记叙的郑庄公与共叔段之事,只是用了“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8个字。
      
  我们很清楚地看到了,时间是鲁隐公元年五月,地点是在鄢,人物是郑伯和共叔段,事件是郑伯在鄢这个地方打败了共叔段。绝妙的记叙,在古人看来,能用最简洁的文字将一件复杂的事情记叙下来,就可以了。因为那时的书写材料是木片和竹片,很沉重的,不像现在的纸那么轻。所以当时能简洁就简洁。
    
  当然,这只是表面的意思,在孔子,其实在这个记叙中,隐涵着他的政治态度的。
      
  第一,称郑伯,即打败共叔段的是郑伯,而郑伯是共叔段的哥哥。也就是说是哥哥打败了弟弟。如果这样理解,那么问题就不是其它的了,而是哥哥姑息其恶,不早为之所,弟弟作乱了,一心要杀死弟弟。
      
  第二,称共叔段,而不称共叔段为弟,是因为共叔段对郑伯没有弟弟的的情义。而且,预谋着夺取哥哥的君位。
      
  第三,共叔段实际上是出奔到共了,但《春秋》没有说共叔段出奔,而是说郑伯克段。克这个词是用在国与国、君主与君主的交战时的用语。用这个词,一方面,说明了共叔段的强大,就如另一诸侯一般;另一方面又表示了郑庄公,意在取走弟弟性命的意志。
    
  郑庄公与共叔段是亲兄弟,也就是古人说的,共叔段是郑庄公的母弟,因为他们是同一个母亲武姜生育的。应该讲,如果在有众多兄弟的那个时代,他二人的血缘是最近的。
      
  但血缘近,未必就感情深。感情是靠后天的培养才会有的。武姜因为不喜欢郑庄公,而更加地爱共叔段。共叔段因为母亲的爱自己恶哥哥,而一样地跟着母亲不爱哥哥。共叔段的这样的感情的产生,完全是由于母亲武姜的影响的结果。武姜在两个儿子上的情感上的扭曲,是造成郑庄公强烈地要杀死弟弟的原因。
    
  在大儿子寤生当了国君后,武姜提出给小儿子的一个城池是制邑时,已表明的武姜的心意,那是一个有险要地形的城池。郑庄公当然不能答应,但还是答应给了弟弟京邑这个地方。
      
  弟弟到了京邑,马上做的事情,就是扩大加固城池。虽然《左传》没有说,但在段到了京后,祭仲就说了,“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的一段论述。祭仲当然不会无缘无故地说这样的道理,正是因为段到了京后的城池建设,已超过最高限度,所以才有祭仲的这番道理。
    
  郑庄公为什么最后会用二百乘战车的军队去攻伐弟弟所在的京呢?在郑庄公下决心要讨伐弟弟时,段的势力已相当大了。段在经营了京这座城池后,又先后将郑国的西部和北部的边疆地区纳入了他的势力范围。这样的结果,以至于公子吕都认为郑国是否会有段来统治?因为他的势力完全可以得到人民的支持。
      
  但郑庄公的沉稳是让人难以想像的,他一再地放纵弟弟的可以招致毁灭的不义行为。我们看不到郑庄公的对付弟弟的行动,但他确实在行动。
  
  鲁隐公元年,也就是说,郑庄公打败弟弟共叔段的这一年,郑庄公在位已二十二年了。我们不能肯定,共叔段是否在郑庄公即位时,就到了京,从“庄公即位,为之请制”这句话推断,共叔段当是在郑庄公即位不久,就到了京。那么,共叔段经营郑国的西北部,也有二十年左右的时间。
  
  那么,我们是否先了解当时的地理情况。郑国的国都是在新郑,也就是在今天河南省的新郑市,而京在今河南省荥阳市的东南方。也就是说,京在新郑西北方约四十公里的地方。在京的以北和以西,当是共叔段的势力范围了。
  
  我们看到的是,共叔段修筑城池、准备粮草、修补武器、训练军队,并在鲁隐公元年的时候,准备攻打郑都,夺取政权。只有四十公里的路程,共叔段很容易地可以立即进入郑国的国都。但同样,郑庄公也可以很轻松地攻打开京的城门。
  
  应该是二十年左右的时光,武姜一直想着的是共叔段能成为郑国的国君,共叔段也是这样想的。而郑庄公考虑的是什么呢?他真的以为弟弟这样的多行不义必自毖吗?他真的相信有另外的所谓道德的力量可以惩罚弟弟吗?
  
  不会的!郑庄公不会这样地天真。从他知道共叔段准备袭击郑后的果断行动看,他一直就没有放松对弟弟和母亲的警惕。
  
  共叔段袭击郑,由母亲在城内接应。但我们千万不要以为由武姜去打开那扇城门,这是绝对不可能的。武姜此时已是一个五十左右的老妇人了,何况她又是君夫人。武姜在都城内,当然有她自己的亲信,这些亲信同样地反对郑庄公支持共叔段。守城门的军士中应该有武姜的亲信,就是郑庄公的亲兵中,也当有武姜的亲信。
  
  但同样,郑庄公在母亲和弟弟的身边也按插了他自己的亲信。否者,我们就无法明白,郑庄公会知道共叔段袭郑的时间,以及母亲会做为内应,将城门打开的情报。
  
  在共叔段经营了多年的夺取政权的准备后,实际的交锋并不精彩。而这样的不精彩,却正是说明了,郑庄公的老谋深算。“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太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即太叔段是在五月二十三日出奔到共国去了。
  
  我们来体会这段文字的奥妙。“公闻其期”如果郑庄公没有在公叔段的身边按插自己的人、或是谍报人员,他怎么能知道弟弟要袭郑这样绝密的军事情报呢?
  
  当郑庄公知道了弟弟准备袭郑,只说了句“可矣。”我们从这句话体会不出郑庄公的什么感情取向,但却可以感觉到他的胸有成竹的气势。然后就是命子封的二百乘战车伐京。
  
  而子封在京的战斗情况,史书没有记载,但从京叛大叔段这样的结果看,共叔段的势力不应该是,只要子封的二百乘战车伐京了就可以解决的。一乘战车,有十名战士,二百乘就是二千名战士。如果说共叔段不能够抗御这二百乘战车的军队,那么他就不用想着郑国国君的位置了。所以可以推想的是,郑庄公在京这个弟弟的地盘上,按插了足以将弟弟置于死地的,郑庄公自己的亲信。这才是为什么,京这样的共叔段的巢穴,会在顷刻之间叛变的缘故。这也就是说明,郑庄公为什么可以等着这样长的二十年的时间,来解决弟弟的问题。郑庄公绝对有把握可以等待这二十年。
  
  然而,有些问题确实不能让人明白。共叔段在京背叛了自己后,没有向北或向西去,因为那是他的地盘,而是穿过郑国的国都,向东南方向的鄢逃跑。鄢在今天河南省的鄢陵,在新郑市东南大约四十公里的地方。
    
   而接下来的是,郑庄公亲自伐鄢,这也是为什么《春秋》记叙此事时,说郑伯克段于鄢的又一缘故。  
  
  在哥哥亲自讨伐自己时,共叔段才明白了事情的严重。自己不能战胜哥哥,如果自己被哥哥捉住,结果会是什么呢?这是一个很难判断的问题,因为只有郑庄公才会知道,他会怎样对待弟弟。所以共叔段选择了出亡。他出亡的地方就是共。共当时只是一个很小的诸侯国,在今天河南省辉县。而共叔段所以叫共叔段,也是这样的原因。
    3、看来,还是母子情深
  
  弟弟的问题解决了,但引起兄弟之间冲突的根源却是在母亲。郑庄公一直没有听从祭仲和子封的意见,对弟弟早早动手。一则,郑庄公确实顾忌到母亲的感情,郑庄公本来就是位孝顺母亲的儿子,他当然不能不考虑母亲的感受。二则他或许在心里,总有一时的这样念头会起来,那就是弟弟这样做,是不会有好下场的。他多少总以为会有另外的力量可以教训弟弟,不需要自己动手,以伤了母亲的心。当然,他并不完全相信这点。
  
  而现在的情况是,弟弟竟然要袭击郑,以武力夺取政权,而母亲又完全站在弟弟的一边。郑庄公当然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所以在弟弟的问题解决了以后,郑庄公马上将母亲送到了城颍,并发誓不及黄泉不相见。但当郑庄公做完这件事后,马上就后悔了。
  
  但后悔又怎么样呢?事情没有糟糕到更坏的程度,是因为郑庄公只是说了“不及黄泉,无相见也!”这样一句形象的话,来表达死后相见的意思。郑庄公说出这样的话,意味着他必须承诺,用一生来兑现,不能收回,不能作废。
  
  这时管理颍谷边疆事务的颍考叔,来到国都向郑庄公贡献。郑庄公招待颍考叔时,颍考叔不喝羹汤,郑庄公就问他为什么?颍考叔说,我的母亲,我所吃过的她全都尝过,而今天我在您这吃的这羹汤,母亲没尝过,我拿回去给母亲。听了这话,自然使庄公想起了自己的母亲,就说出了你有母亲可以送给她吃的,我却没有的话来。
  
  颍考叔实际上是知道了郑庄公与其母亲的关系后,专门到国都来见郑庄公的,他就是来帮助郑庄公解决这个看似棘手的问题的。听了郑庄公的这句话,颍考叔马上问,为什么?武姜您的母亲不是在吗?郑庄公就把自己向母亲说了的绝情的话,以及母亲现在居住在城颍的事告诉了颍考叔,并表明自己的后悔。
  
  颍考叔说,这不是很好办的事吗?您只要叫人挖一个隧道,这个隧道一直挖到见到地下水的地方,也就是有泉水的地方,然后你们母子在隧道中相见,不就兑现了您的誓言了吗?
  
  郑庄公听从了这个意见,并在隧道中与母亲相见。母子二人还各自吟诵了一句临时做出的诗。儿子说“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母亲说“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看来人只要高兴了,都是诗人。看看武姜这个老太太都会吟诗,就明白了。当然究竟是儿子的诗,流传得深远。多数人,只知道其乐也融融,而不知道老太太的其乐也泄泄。
  
  颍考叔只是一个管理边疆的微贱的小官,但他用他的智慧使郑庄公与母亲和好如初。这样,郑庄公母子能够相见,郑庄公可以尽其孝道于其母亲,母子二人当然欢喜,这也是为什么母子二人在隧中很自然地吟诵诗的原因。
    4、郑庄公的家史
  
  心情当然舒畅的郑庄公,此时该是专心于周天王卿士的职责了。此时,身为周天王的周平王,在位五十一年时去世,史书载是平王崩,时间是鲁隐公三年(前720年)三月十三日。
  
  从各诸侯与现天子的血缘讲,郑庄公与周平王是最近的。想当年,郑庄公的祖父郑桓公在周天子的身边做着周司徒。或是因为工作勤勉、成绩斐然,得到了周天子和百姓的赞赏和爱戴。政治上敏感的郑桓公感觉到,周朝内部要有变故,所以专门向周太史史伯请教,想找一个可以安身的地方。
  
  本来,郑桓公在周畿内有一块封地,这就是郑(陕西华县),如果周朝内乱,一定会殃及郑,故此,郑桓公才考虑另找一块地方,以逃避祸乱。所以才想着请教这位有知识、有见解的史伯。
  
  史伯考虑了两个地方。一是成周周边,也就是今天的洛阳。但他认为这个地方,不可以安身。因为,在成周的周围,不是周天子的子弟就是舅甥,还有散落居住的荆蛮戎狄。这应该是一条公理,就是说,在有王室子弟多的地方,就没有发展空间;在有非华夏族杂居的地方,也不太会有大的发展空间。
  
  史伯在否定了成周这个地方后,提出了虢、郐之间的这块土地。这块地方,北面是黄河,南面是颍水,东面是济水,西面是洛水。在这个地方,虢、郐算是较大的诸侯国。这个虢是指东虢,在今天河南省荥阳市;郐在今天河南省新密市。
  
  史伯为什么会选择这个地方呢?史伯了解到虢国、郐国的国君,都依仗着所处地理的险势而不修德,有骄侈怠慢之心,加之以贪冒。现在如果郑桓公提出,暂时将家里老小和财物寄放在他们那儿,虢、郐的国君不会不答应。如果周朝出现内乱,就不能控制各诸侯,那么像虢、郐这样的诸侯一定会兴风作浪,不听周王的使命。那么,郑桓公就可以借用成周的军队,以周天子的命令,讨伐虢、郐二国,是一定会成功的。解决了虢、郐这两个在此地区相对较大的诸侯,其它小的城邑就好解决了。
  
  但郑桓公死于周朝的内乱,没有实现史伯的计划。这个计划是郑桓公的儿子郑武公实现的。这个地方就是新郑。新郑的说法是与周畿内的郑相区别而言的。
  
  
  5、由交质到交恶的周王和郑伯
  
  郑武公和郑庄公相继做了周朝的卿士,也就是周朝的最高执政。祖孙三代,尽心尽责地为周王服务。但不管多么亲密的关系,时间长了总会有厌倦的情绪产生的。周平王没去世时,已考虑由虢公参与执政,削减郑庄公的权力。当郑庄公得知这一情况时当然非常地不满意,以至有些怨恨周平王。
  
  周平王应该明白一个道理,就是尽可能地不要与诸侯过不去,不要得罪他们。因为他实际上是经历过这样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周平王的父亲周幽王,因为喜欢褒姒而立其子伯服为太子,而当时的周太子宜臼,也就是后来的周平王被废。宜臼的外祖父申侯不能忍受这样的结果,因为女儿是王后,外孙是王太子,这些现在竟然都是曾经的事情了。所以申侯联合犬戎进攻镐京,父亲周幽王被杀。平王自己虽然在外祖父申侯的主持下,当上了周天王,但也只能迁都到成周。到了成周的周王,此时与其它诸侯已没有什么区别,唯有的就是还保留的天王的称号。天王是当时的人,为了区别楚王、越王、吴王而特别造的名词。但周平王当不记得这些了,因为时间已过去了五十年了,而对当下的局面也已是习以为常,没有什么感觉了。而现在周平王想着削减郑庄公的权力,怕是又要得罪诸侯了,而且不管怎么说,郑庄公总是周朝的执政。
  
  但当郑庄公抱怨周平王想着分权给虢公,并在周王面前表达出这样的情绪时,周平王坚决否定自己有分权的想法。看来,周平王此时还不想,或者是不能与郑庄公翻脸。
  
  但既然郑庄公已挑明了这件事情,总得让郑庄公放心,让他不要再怀疑自己要分他的权。周平王如果只是口头上否认,是不能消除郑庄公的怀疑和不满的。为此,提出了交质的办法。史书的记载是“周郑交质”。质在古代,指的是,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抵压物,相当于现在典当行里的当品一样。有了质可以换取你需要的钱,在你有了钱并想要回质时,也可以赎回的这样一种东西。现在周平王和郑庄公就要相互交换这样的东西,有了这样的东西,就表明了周平王不会分郑庄公的权,不会用虢公为卿士。
  
  而周郑交换的这样的东西竟是人,一个是周平王的儿子王子狐为质于郑,一个是郑庄公的儿子公子忽为质于周。这就是人质,交换人质的原因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诚信,交换人质的目的是在有一方不诚信时另一方可以拿人质做文章。所以,人质是必须能使周郑的任何一方如果准备失信时,却不敢做出违信行为的保障。
  
  但在周平王去世后,周朝却马上做出了违信的行为,准备交给虢公执政权。那么,很有意思的问题是,郑庄公本来是周的执政,其权力的来源是周平王的授予,现在周平王去世了,郑庄公如果想继续拥有其权力,就必须得到新的周天王授权。而史书所载是说“周人将畀虢公政”,这儿的周人是指什么人呢?很难确定,但绝对不是新继任的周桓王。身为周朝的最高执政,却被其它的人剥夺了权力,这不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吗?
  
  郑庄公并没有对王子狐怎么样,因为自己的儿子还在成周。故此,郑庄公来个对物不对人的报复行为,以表示对周人不守信的有利抗议。鲁隐公三年(前720年)三月二十五日,周平王去世,之后周人就失信,四月郑庄公派祭仲带着军队,将周室所属温这个地方的麦子给抢夺了回来,到了秋天祭仲的军队一直赶到了成周,把周王国都地区的谷子都收获了回来。这个行为,应该是对周王室的沉重打击。郑庄公在周朝执政,他知道此时周王的财政已是相当的困难了,那么这样地教训一下周桓王,会给周王留下深刻的印象的。这确实给才继任的周桓王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以至后来郑庄公朝见周王时,周王都不要见他。
  
  周郑从交质到交恶,告诉我们的一条处理国际事务的准则,就是国与国之间,可以不讲信用。我们前面已说过,郑庄公对母亲说了句,不到黄泉不相见的话,为了兑现这句话,他要人专门挖了隧道。可见信用的要紧。但在与他国的政治关系上,却可以不守信用。
  
  但我们都知道诚信是一个人的优秀品德的要件之一,而信用就是这个优秀品德诚信的表现。《左传》的君子说“信不由中,质无益也。”信是什么?信是人说的话,是人说的表达了他的意愿或意志的话。人说的话,如果不是他的意愿或意志的表象,那就不是真心话,就不诚,就不信。不论你用什么外在的东西去代替这个意愿或意志,都是不可能改变你的意愿或意志的。所以,在周平王的内心已有了削减郑庄公权力时,早晚会付诸行动的。所谓的交质,不过是一种反证他的内心的意愿与行为的同一不了的证据罢了!
    6、有高尚品格的宋穆公
   
  但春秋时代,有多少有着高尚品德的人,用他们的一生,来实践着他们自己认为的高尚品德。同是这一年,也就是鲁隐公三年七月,宋国的公子冯来到了郑国。公子冯是接受了他的父亲宋穆公命令,来到郑国的。因为宋穆公应该说,正是这样一个有着他自己以为有高尚品德的人。他准备做一件,在春秋这个时代也已很少有人愿意做的事情。
  
  在郑国的东面大约130公里左右的地方,就是宋国的国都商丘。此时在位的宋国国君,是宋穆公,也就是公子冯的父亲。宋穆公的父亲就是宋武公,也就是鲁桓公的外祖父,我们说过宋武公的女儿声子嫁给了鲁惠公,生了鲁桓公。这确实是春秋时代一个很特殊的现象,贵族们说起来,相互之间,多少都有不是血亲就是姻亲的关系。
  
  但宋穆公并不是从父亲手里,继承君位的。宋武公去世时,是传位给宋穆公的哥哥宋宣公的。但宋宣公在临终前,还是决定传给弟弟宋穆公,而不是自己的儿子公子与夷。从宋穆公病重时召见孔父时所说的话,可以推想,宋穆公一直怀着对哥哥的深厚的感激之情,来看自己即位国君一事的。因为,实在说来,哥哥就是传位给与夷,也是很正常的。从一般的情理上讲,宋穆公当上国君的机会,概率是很小的。当然,在传位方式上,宋确实与其它诸侯又不同。
  
  宋是殷商的后裔的诸侯。在殷商时代,君位的传承方式,可以传给儿子,也可以传给弟弟,这是惯例,也就是说传给弟弟如传给儿子一样的正常。就是宋的开国国君微子开,也没有传位给他的嫡孙,因为他的嫡子先他去世了。而是传位给了他的弟弟衍,即微仲。所以,宋其实是微仲的后人的诸侯,并不是微子开的后人的诸侯。如果考虑到宋家祖先的这样的一种传承习惯,对宋宣公传位给弟弟的行为,也就可以理解了。但宋穆公不这样想,他有他的想法。
  
  宋穆公认为,自己能成为国君,是因为贤。而宋穆公的贤,一定要有一条,就是不能弃德不让,简单地说,就是愿意将君位传给弟弟或侄儿,我们就事论事地这样理解。而宋穆公的这个贤实际上是由哥哥宋宣公传位于他时赋于他的。可能一下子很难理解,因为这看来像是因果倒置了。一般认为,哥哥认为弟弟贤,所以将君位传给弟弟。但哥哥怎么会知道弟弟贤呢?回答说,是从日常的弟弟的言行中推断出来的。但哥哥所看到的是现在的弟弟,以后的弟弟不一定与现在的弟弟一定是同一的。
  
  而当哥哥把君位传给自己时,宋穆公就背上了必须具备高尚品德的人格的沉重的担子,就是能贤,这个担子压了他一生。在他病重时,他感觉到自己要解脱了。从宋穆公与孔父的谈话可以感觉到,他是为了贤这个名誉才传位给哥哥的儿子与夷的。宋穆公说,如果自己死了,在地下见到哥哥时,哥哥问到与夷时,我如果不传位给与夷,我怎么向哥哥回答?宋穆公说,如果我不传位给与夷,就是废弃了哥哥的传位给我这样一种能贤举动,那么我怎么能算是能贤呢?宋穆公说,发扬哥哥这样一种让位给弟弟的美好品德,怎么能不做呢?宋穆公对孔父说,你不能废弃我哥哥的这样有着美好品德的功业,不拥戴与夷而拥戴我的儿子公子冯为国君。
  
  我们从上面的宋穆公的谈话中,已明显地感觉到了他的被能贤这样道德品格压抑着的心情。所以,正是哥哥的传位给自己,才使宋穆公,有了贤这样的品德。而从宋穆公下面的这句话中,才可以看出他的可能的真正的心情。他对孔父说,请你拥戴我哥哥的儿子与夷为国君,我就是死了,也不后悔。宋穆公说的是不后悔,也就是主观上要求自己不后悔。我们反过来这样想,如果宋穆公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公子冯,他会说,我不后悔吗?不会!因为他一定是心甘情愿的。所以,首先要有后悔的可能,才有不后悔的事实出现。而有后悔的可能,就不是由衷的一种行为。当然,在宋穆公决定了由与夷继位时,他身上的那个沉重的能贤的品德的担子,就可以放下了。但宋穆公的儿子却并不在意这些,公子冯到了郑国,就图谋着夺取自己应有的国君的职位。这点不知宋穆公有没有预料到?
  
  
  7、卫国的州吁篡位
  
  鲁隐公三年八月十五日,宋穆公去世,与夷即位,这就是宋殇公。而公子冯到了郑国。郑庄公见了公子冯后,就考虑是否帮助他回到宋。但此时这只是一个想法而已,并没有真的采取行动。
  
  但使郑庄公想不到的是,到了第二年的夏季时,也就鲁隐公四年,宋与卫、陈、蔡等四国反倒联合起来,攻打郑,新郑城的东门被围了五天,然后四国才离去。我们从历史的记载中,不知道这次四国出了多少兵、多少战车,但好像四国并没有得到什么利益。但到了秋季,这四国加上鲁国又来伐郑。这回郑的步兵,被五国联军打败,而且眼见着成熟了的谷子被五国联军收了去。我们不说,五国联军是否得了便宜,但能确定的是郑一定是吃了亏。而郑庄公应该想到的是,五国伐郑与宋公子冯在郑,一定有关系。
  
  然而,伐郑的主谋却不是宋殇公,而是卫国的国君州吁。州吁鼓动宋殇公伐郑,名义上是为了去除宋殇公的政治对手公子冯,而实际上不过是为了稳定他自己的政治地位。
  
  在鲁隐公四年(前719年)春季,郑庄公就接到了卫国使臣的通报,这年的三月十六日,卫桓公被弑,卫国公子州吁即位国君。这是春秋时代第一例记载国君被弑的史料。
  
  二部史书都用了“弑”字。什么是弑呢?就是做臣子的杀了国君,叫做弑。这就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特征。什么都要讲究等级。臣子杀国君,不能说杀,而是要说弑。你看,就是被杀,国君的待遇也与臣不同。当然,接下去的被杀,一定是死了,但死的说法也不一样,也是分等级的。周天王如果死了,叫做崩,诸侯叫薨,大夫叫卒,士叫不禄,庶人叫死。你看,只有平民死了,说他死了,比庶人身份高的阶级都有各自的称呼死的专用名词。
  
  卫桓公就是被他的兄弟州吁弑杀的,州吁当上了卫国的国君。
  
  卫国在淇水与河水之间的原先的商墟的地方,即今天河南省淇县。在周武王去世时,担负着辅佐和监督纣王儿子禄父的管叔、蔡叔,因为怀疑哥哥周公旦威胁周成王的王位,而起兵反周公。周公平定了叛乱,诛杀了禄父、管叔,流放蔡叔。但怎样安排平叛后的政治格局呢?特别是怎样来解决殷都中的殷遗民呢?周公采取了这样的措施,将大多数殷人迁到成周。宽容的周公,立纣王的哥哥微子启为君,但分封的土地不是商墟,而是商丘。少部分殷人留下来,周公立小弟弟封为卫君,卫国的土地才是商墟的地方。而现在州吁就是这块土地上的君主。
    8、州吁的身世
  
  州吁如果不弑卫桓公篡夺君位,他就永远没有机会当国君。虽然州吁的这位兄弟卫桓公完,与州吁是一样的身份,不是嫡子,是庶子。卫桓公与州吁都是卫庄公的儿子。
  
  卫庄公的夫人是齐国的女公子庄姜,但庄姜自己没有生育。庄姜没有生育的原因,如果我们只是用简单的推断,总以为可能她是不能生育。但如果读毛诗,见了毛亨的传,你会大吃一惊。他在传《硕人》时认为,庄姜没有生育的原因是,卫庄公宠爱那些地位低于庄姜的妃子,或者说是嬖人,而很少到庄姜的寝宫,故庄姜没有自己的孩子。这也说明了另一个问题,也就是说卫庄公不爱庄姜。
  
  那么是否庄姜不美吗?不是的,我们看卫国人眼中的庄姜是“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我想这样的描写是不能用白话来说的,因为如果用白话说了,卫庄公真的就不会喜欢庄姜了。不过说实话,从这诗的描写看,庄姜真是一位无与伦比的漂亮女人,然而漂亮又怎样呢?不管原因是什么,庄姜没有自己的孩子。
  
  好吧,不论庄姜会不会生育,有没有机会生育,卫庄公当然不就只有她一个妃子,所以卫庄公有他自己的孩子。嫁给卫庄公的陈国的两位女公子,厉妫和戴妫都为庄公各生了一个儿子,可惜姐姐厉妫的儿子孝伯没活下来,而妹妹戴妫的儿子公子完长大了。庄姜蛮喜欢这孩子的,所以就当公子完是己出的孩子。所以,在没有意外的事发生的情况下,公子完当是储君无异。
  
  而公子完有位兄弟,就是公子州吁。州吁的母亲,不是妻也不是妾,而是嬖人。嬖人就是地位下贱的人,被国君宠幸的女人。她有可能是侍奉国君的奴婢。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历史现象,身份高贵的贵族,以至君王,却可以有身份非常下贱的女人,而这个女人的孩子却与父亲一样,是贵族。公子州吁就是贵族,就是公子。
    9、石碏的教义
  
  别看州吁是嬖人的儿子,卫庄公倒是特别宠爱他的。国君宠爱自己的儿子,应该没有什么错误的,但卫国的大夫石碏却向卫庄公提出了一套很有见地的理论。
  
  石碏认为,国君宠爱儿子,不能太过了,也就是要有个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会产生骄奢淫逸这样不好的性情,而一个有了骄奢淫逸的性情的人,一定就会产生邪恶的念头,有了邪恶的念头自然就会做邪恶的事情,成为危害国君、国家的祸根。那么为什么一个有着骄奢淫逸性情的人会产生邪恶的念头呢?比如一个被宠爱太过了的人,一定就有骄的性情;有了骄的性情的人,就会把自己看得很高、很重;如果你想让他放下他的很高、很重的骄心,他一定要怨恨你的;他要是怨恨你了,他就不会自重了,就会做出邪恶的事情来。
  
  石碏说,真要喜欢自己的儿子,应该教导他按照义的规则去做事。那么什么是义的规则呢?石碏谈了六顺六逆,六顺是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六逆是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也就是要教导儿子按照六顺的规则去做事,不要按照六逆的规则去做。
  
  在春秋这个时代,如果多数人,不论是国君还是平民,不论是父亲还儿子,不论是哥哥还是弟弟,能够真的按照石碏的这套理论去做,就不会发生鲁桓公弑兄这样的事,这位如此仁厚的哥哥鲁隐公被弟弟所弑;也不会发生郑庄公将弟弟赶出他的祖国,让共叔段到外面去流浪;也不会有州吁弑自己的兄弟卫桓公了。而实际上,在这之后的春秋时代的二百四十多年里,再加上二百五十多年的战国时代的舞台上,一直都在上演着,违背着石碏的理论的历史戏剧。而现在说着的这位历史舞台的主角州吁,就在做着六逆的勾当。
    10、石厚的处境
  
  卫庄公宠爱州吁,石碏看出了这样会导致国家的内乱。因此,提出要么立州吁为太子,要么就不能这样过分地宠爱州吁。但卫庄公并没有采纳任何一条建议,照样地不立州吁为太子,照样地宠爱州吁。
  
  在周平王四十六年(前735年),卫庄公去世。次年公子完即位,这就是卫桓公。也是在这一年,石碏退休,回家养老去了。
  
  然而,石碏放心不下的是自己的儿子石厚,因为石厚追随在州吁左右,如果州吁是祸源,儿子不是会为祸所害吗?因此,石碏要求儿子离开州吁,但儿子不听。这里的有两个需要进一步考察的问题。
  
  一是石碏有没有将对卫庄公说的话对儿子讲,并对儿子说明州吁如此下去的危害?史书没有记载。那么我们来想,如果说了,儿子不听,则石碏的理论连自己的儿子都不要听,其它人又怎么会去当回事呢?也就怪不得卫庄公不去采纳他的建议了。如果不说,你叫儿子怎么做出离开州吁的决定呢?总要有个理由才行。这样就出现了,要么就是体现了石碏的理论的软弱,别人也知道你的理论好,但不愿去实践;要么就是石碏没有理由让儿子离开州吁。
  
  二是石厚有没有策名委质于州吁?春秋时代,如果要出来为仕,必须要选好主人,这个主人是国君或国君的公子。但不是只要对主人说,我为您来做事,就是主人的臣仆了,是要有手续的。什么手续呢?就是策名委质。但对于策名委质的说法大致有两种,晋时的杜预认为策名是将自己的名字写在主人的专门写有臣仆的简策上,这点应该没有问题,但问题是委质怎么理解。杜预认为质是指人的身体,委质就是屈着膝为主人做事。而屈膝就是下拜,以表示敬奉主人。还有一种说法是,质通贽,而贽是古人相见时送人的礼品。委质就是委贽给主人,不再收回,永远给主人做事。但我觉得两种解释都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我个人以为,策名委质,就是将自己的名字,写在简策上,然后交给主人,做为质压物,表示自己的身心都交给了主人,由主人安排一切。那么,我们就是要想一下,石厚有没有策名委质于他的主人州吁呢?
  
  这个时代,如果策名委质于主人了,就不能再给其它人做事,否者就是有罪。而策名委质的内涵是什么呢?就是做臣子的,从他的内心,从他本人的意愿,从他的潜意识里,都是存在着,我愿意为主人做事的思想的。这是这个时代的人的很自然的一种普遍心理。而春秋以后的时代,更多的可能是,你要我做事。这里的你,可以是国君,也可以是上司。而原因是什么呢?这恐怕就是春秋时代是贵族世袭时代,而后代是靠武力夺取政权的时代。贵族生下来,就是人上人,我只能服侍您。而后代的权贵,可以用武力夺取,那么,人们崇尚的只能是力量。而力量是变化着的,所以地位也在变化着。所以力量小的只能是服侍力量大的。
  
  这里,应该可以确定石厚是策名委质了州吁,所以他就只能一辈子为州吁做事,没有其它的选择。石碏要自己的儿子离开州吁,不是要儿子做违背做臣的原则的事吗?这样石厚当然不能答应父亲的要求,当然不能离开州吁。
    11、联军伐郑
  
  石厚只能为公子州吁做事,所以不论州吁想做什么事,石厚都得帮着去做。到了卫桓公在位的第十六年,州吁采取了行动,弑卫桓公。从《左传》的记载看,我们不知道州吁具体弑君的细节。但司马迁的《史记》有简单的叙述。司马迁说,在卫桓公即位的第二年,由于州吁骄奢,卫桓公取消了州吁的超过他公子身份的特权,也可能是公子的特权,所以州吁出奔国外。到了卫桓公十六年,州吁收聚流亡在外的卫国人,袭杀了桓公。这段记叙,或是司马迁有其它的资料来源,我们且做参考吧。我个人以为还是以《左传》的态度,来看待此事,也就是我们只要知道,州吁弑卫桓公,不需要细节的了解。
  
  这样,州吁当上了卫国的国君。正是因为州吁的君位,不是正常继承来的,所以面临着合法不合法,被承认不被承认的问题。
  
  州吁首先想到的是采取了向宿敌郑国交战的办法,来得到国内各方面对自己君位的支持。但卫国不是郑国的对手,所以他就想出了联合宋国一同攻打郑国的计策。因为宋国的公子冯在郑国,那是宋殇公的政治对手。所以州吁派使者对宋殇公说,您若是讨伐郑国,将公子冯除去,您做统帅,我用卫国的税赋,加上陈国和蔡国的军队帮助您。这是我的真实的心愿!你看,州吁绝对是位聪明的国君,他知道利用对别人有利的行为,来达到也利于他自己的想达到的目的。
  
  应该讲,两次对郑的侵伐,不论是四国联军及加上后来鲁国参与的五国联军,都取得了优势,获得了利益的。但这主要是军事上的,加上经济上的。州吁年少时喜欢玩弄兵器以及研究战争,所以指挥这样的战役应该没有问题。但州吁发现,两次伐郑后,国内的局势对他的地位的稳定并没有多大的帮助。怎么解决好这个政治地位的稳定问题呢?可能在与石厚研究商量后,也没有个好的办法。这时石厚想到了退休在家的父亲石碏。
  
  
  12、去觐见周王
  
  在石厚想来,凭父亲的政治智慧,应该可以拿出好的办法来,解决州吁的政治地位问题。于是向父亲请教,怎样才能使州吁的国君地位稳固?石碏提出,可以去到成周觐见周天王,如果能够向周王行使觐礼,就算是得到了周王的承认,也就有了合法的国君的地位了。石厚想想也有道理,但怎么去见周王呢?石碏说,陈侯此时被周王宠爱,如果先到陈国去朝见陈侯,通过陈侯的帮助再去成周觐见周王,就可以做到觐见周王了。
  
  时值秋季,如果要见周王,就只能用秋天见天子的礼仪觐礼。春秋这个时代,四季去见周天王的礼仪是不同的。春天见周王用朝的礼仪,夏天用宗的礼仪,秋天用觐的礼仪,冬天用遇的礼仪。
  
  石厚当然会将父亲的建议告知州吁,州吁也认为是个好办法,所以州吁当是学习好了觐见的礼仪后,便带着石厚坐着马车向南面的陈国驰去了。
    13、州吁君臣落入陷阱
  
  陈国在郑国的东南方,大约100公里左右的地方,也就是今天河南省淮阳市。卫国离陈国大约是200公里。此时的陈国国君,是陈桓公鲍。陈桓公是舜帝的后人。从舜禅位给禹以后,舜的儿子商均封为虞君,也就是今天的山西省平陆县。而当周初时,周武王又封舜的后人满为陈国国君。在周取得天下后,并没有忘记前世帝王功臣的后裔。周先后封舜的后人为陈,禹的后人为杞,殷的后人为宋,皋陶的后人为英、六,伯夷的后人为齐。我们且记住,周封的这些诸侯是实实在在的有土地有人民的诸侯,而且这些诸侯,与姬姓诸侯共存着,有些诸侯一直生存到秦帝国的建立。
  
  现在,州吁就坐在马车上,向着南方驶去,去朝见那位舜的后人陈桓公。他心里当然希望着,真的能够如石碏所言,可以觐见周王,可以使自己的君位合法化。同样,石厚也是这样想的,他当然愿意自己的主人能够平安地坐在国君的位置上,这一定是他的心愿。但他们错了,因为他们的最初始的判断就是错的!
  
  当州吁、石厚一路风尘仆仆地到了陈国时,却被陈国人扣压起来。这在州吁、石厚是不可能想到的,因为他们一路上思考的恐怕是怎样尽快地到成周去见周王,而陪同去的就是陈桓公。而现在怎么会将自己扣压起来呢?也许这就是历史的奥妙所在吧。你以为可能的历史进程,未必就是真的历史进程,因为历史是由无数的人的意志决定的。这里的历史进程,似乎完全由石碏的意志左右了。但我们想想,如果陈桓公不与石碏合作,而是继续与州吁合作呢?这样历史又会怎样走下去呢?同样,如果州吁的政治智慧不比石碏差,那么就不会去陈国,历史又会怎样走下去呢?
  
  
  14、州吁之死
  
  这里石碏用他政治智慧,使州吁和他自己的儿子落入了他布置好的罗网。在州吁往陈国去的路途上,石碏的使者,先到了陈国,见到陈桓公后,使者转达了石碏请求陈国帮助解决州吁、石厚的要求。石碏说,我们卫国是小诸侯国,我的年纪也大了,七八十岁的人了,我已经没有什么能力了。现在来到贵国的州吁和石厚,就是弑我寡君卫桓公的人,敢请贵国帮助解决了这两人。
  
  石碏所言确实是事实。在州吁弑卫桓公后,州吁的政治地位虽然没有真正稳定下来,但在卫国真要与州吁作对,胜算的概率还不大。否者石碏也就在国内自己动手了,不需要将州吁、石厚诱到陈国去,因为,这毕竟有风险,不管怎么说都有陈桓公不与石碏合作的可能的。而石碏之所以选择了陈国作为诱使州吁去的地方,主要还是由于卫桓公是陈桓公的外甥。但仅凭此不能保证陈桓公一定会支持石碏,因为我们看到这之前,陈桓公与州吁联合起来伐郑,表明陈桓公未必把外甥卫桓公当回事儿。而且在春秋时代,非正常即位的国君,只要与诸侯会盟了,也就表明了诸侯承认了他的国君的地位,也就不能再讨伐他了。陈桓公二次与州吁相会,并伐郑,说明已承认了州吁地位的合法。现在石碏提出要陈桓公解决了州吁,实际上就是要陈桓公在做着废黜他国国君的事了。
  
  但不管怎么说,陈桓公还是先把州吁和石厚扣压起来了,但也只是扣压而已,怎么解决,陈国还是请石碏来决定。
  
  卫国派大臣右宰丑到陈国将州吁杀死,石碏派自己的家臣到陈国将石厚杀死。
  
  州吁是在鲁隐公四年(前719年)九月,被杀的。到了这年的十二月,公子晋回到卫国即位,史称卫宣公。
    15、郑庄公所安排的外交格局
  
  现在我们必须要回到郑国来。郑庄公当然会得到卫国使者的通报,知道了州吁被杀。不管怎么说,郑庄公是不会难过的,对于这位与自己为敌的卫国国君州吁的死。而让郑庄公难过的是,目前郑国的四周都是敌人,此时的郑庄公要考虑的是,怎样破解郑国此时外交上的困难局面的难题。
  
  我们来看,郑国的西面是成周,那儿有周天王,周桓王这位与郑庄公由交质而交恶,乃至交战的周天王。北面有卫国,东面有宋国,东南面有陈国,南面有蔡国,还有东北面有鲁国,这些国家的国君都与郑庄公作对。春秋早期算是强大的十二诸侯,就有五国与郑作对,而且都是近邻的诸侯国。还要再加上一个周天王。处于这样的环境,郑庄公只要出门,一定都是怨家对头。
  
  但郑庄公并不怕这些近邻,他以为和近邻们为敌虽然日子难过,但生活毕竟有趣。所以他确定了远交近攻的战略方案。我们一个一个来看郑庄公是怎样处理与各国的关系的。
  
  首先是与周王的关系。不管怎么说,周王是天下共主,心里不愿意与之和好,但表面上要过得去。所以,郑庄公决定必须与周王改善关系。契机是由于晋国出现内乱,在鲁隐公五年的秋天,郑国帮助晋国的曲沃庄伯攻打晋翼侯,周桓王也派军队支持曲沃庄伯。这样看来,周、郑还是有共同利益的,有了共同利益就会有共同语言。所以到了第二年的冬季,郑庄公来到成周朝见周天王,虽然周王对他是不理不睬的,这也难怪周桓王,因为他现在还实在心痛那些被郑国夺去的谷子。而恰好这一年,周的粮食欠收,出现了饥馑,这更让周桓王不能忘却郑庄公以前的作为,所以根本就没有按照正常的礼节接待郑庄公。而在郑庄公自己想来,自己是尽到了自己的诸侯的义务了,现在总没有失礼的地方吧?这或就是郑庄公高明之处吧,与周这样不冷不热的关系,一直维持了十年。不管怎么说,郑庄公向周王表示了低姿态,换得了他西面的暂时安宁。
  
  那么,再来看郑庄公怎样处理与齐国和鲁国的关系。由于齐、鲁与郑相隔较远,所以郑国与齐、鲁二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特别是齐国,与郑国的政治关系相当密切。这并不是说,郑庄公喜欢齐僖公或鲁隐公,而是由于客观地缘状况决定的。其实,近邻由于土地接壤,反倒会有利益冲突。而作为这个时代强大的诸侯国,就是想干涉他国事务,也是近邻好办些。而弱小的诸侯也怕近邻强国干涉其内部事务,所以要么干脆做邻近强国的附庸,要么就寻求其它强国的保护。所以郑与齐、鲁有着友好关系也就理所当然了。
  
  但对于近邻,那些与自己为敌的诸侯国,郑庄公愿意用战车去碾压他们的领土,愿意用戈殳去剌杀他们的士卒,郑庄公愿意用剑和血来证明他自己的力量!
    16、郑卫交战
  
  鲁隐公五年(前718年)四月,郑国的军队向卫国进发,以报复卫国在鲁隐公四年时,攻打郑国东门一战。郑国的军队一直打过河水,进入卫国的郊外牧一带,这里就是周武王伐纣时,与纣王的军队交战过的地方。而现在,在这里,似乎只是郑庄公的一种炫耀武力的姿态而已,卫国并没有很大的损失。刚即位的卫宣公,当然不能一回国就被人欺侮,为此,很快地卫国就开始反攻,时间是同一年的六月。
  
  但卫宣公此次反击并不是亲自出战,而且卫国的军队也不出战。卫国是用南燕国的军队去攻打郑国北制。这个北制就是当年共叔段想要得到的地方,在今天河南荥阳市。南燕国在卫国的南面,也就是今河南省延津县。
  
  当南燕的军队,浩浩荡荡地来到北制城外时,郑国的祭仲、原繁、泄驾已布置好了战阵,等待着他们了。南燕本就是很小的诸侯国,加上是为卫国出兵,再看到郑国军队如此威猛,先就在心里上怯阵了。而令南燕军想不到的是,在其阵地的后方又出现了郑国的另外的军队,这只军队是由曼伯和子元率领的。曼伯与子元,是率领着军队绕道到南燕军的后方,以期给以南燕军出其不意的打击的。应该讲,郑对此次战役是相当重视的,布署也非常周密,而结果也很好,郑打败了南燕。
  
  郑此次打败南燕,虽对卫没有特别的损伤,但从心里上却使卫对郑有了顾忌。郑庄公当然会感到欢喜的。但什么时候教训一下宋呢?郑庄公当然会这么想的,因为他相信自己有能力狠狠地向宋报复,报复宋在去年攻打郑国东门。而机会也确实来了。
    17、郑宋交战
  
  在宋国的东北约160公里的地方,有个很小的诸侯国邾国。邾国离鲁国很近,就在鲁国的南面二三十公里,也就是在今山东省邹县。或许宋殇公觉得邾国这样的小国,欺侮一下,不会有什么风险吧,所以竟去占领了邾国的田地。但在宋到邾的途中,还要经过其它的诸侯国,当然都是些小国。如极、任、滕等诸侯国,如果宋真的拿到邾国的田地,似乎由于道路远,又隔着其它诸侯,其管理成本一定不低。当然,宋殇公不会考虑这个,他需要的是欺侮小国时,发自心理上的那种愉悦的状态。
  
  在邾国此时的国君邾子克想来,当然不能这样地白给人家欺侮,所以要找个能对付宋的大的诸侯国来为自己声张正义,寻求公道。邾子克想到了郑国,于是派使者到郑,对郑庄公说,您是否向宋报复一下,宋攻打你们东城门的那一仗?我们邾国愿意帮助您。
  
  郑庄公当然愿意。但他想到了,卫国此次竟然用南燕的军队来攻打自己,自己为什么不能用周王的军队呢?不管怎么说,我也是周王的卿士吗,我还是有权力指挥周王的军队的。于是郑庄公便调动了周王的军队,向宋进攻,一直打到宋国都城的外郛。总算是报了仇。这事发生在鲁隐公五年九月。
  
  但宋殇公也不示弱,在同年的十二月,向郑国进军,一直打到郑庄公的眼皮底下,长葛这个地方。而到了第二年的冬天,宋还真的拿下了长葛这个地方。
    18、鲁郑订立和平盟约
  
  就在鲁隐公五年的一年里,郑庄公就先后与卫、宋交战了四次。主观上郑庄公是想教训一下卫、宋,但客观的结果,是人家也同样将教训回敬了给了郑庄公,教训了郑庄公。但郑庄公绝不会以为人家教训了他。他以为必须全面地报复,以雪当年五国联军围东门之耻,那就必须出兵到宋、卫、陈、、蔡才行。但为什么郑不考虑伐鲁呢?一个理由就是上面说的,鲁毕竟离郑较远,远交近攻对郑有利;另一个原因就是郑伐宋时,宋国使者在见鲁隐公时的外交措辞不当,导致了郑国有机可乘地与鲁国改善关系。
  
  原来,当郑国打到宋国都城的外郛时,宋殇公派出了使者,前往鲁国,请求救援。在宋使者还未到鲁国时,鲁隐公已知道了郑国打到了宋国的外郛。
  
  但在接见宋国使者时,鲁隐公还是问了声,现在郑国的军队打到了什么地方?使者回答说,还没有攻入城内。这应该是一句很实在的话,但也是一句含糊的话。使者这样说,有两种可能,一是使者认为鲁君已知道,郑国攻到了郑国的外郛,还要再问这样的话,所以就说,还没进入城内,也就是表示对鲁君明知故问的反感的回答。另一可能是,宋国使者,只是讳言郑国已攻到外郛,所以说还没打到城内。但不论那种解释,都伤害了鲁隐公的自尊心,因为,宋的使者,不讲实情。
  
  所以本打算帮助宋国的鲁隐公就停止了准备救援宋国的行动,因为他实在生气得很。但鲁隐公的外交措辞很有水平,他对宋国使者说,你们的主君要求寡人,相互体恤彼此的困难。现在,我问了声使者,郑军的情况,您的回答是,还没有攻入城内,这句话,可不是寡人敢知道的啊!将宋国的使者打发走了。我们看到,一个人的一句话,可以改变另一个人的主意,也就可以改变一段历史的走向。这真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情!
  
  所以当郑庄公知道此事后,马上派使者与鲁隐公联系,协商改善两国关系。应该说,是谈成功了,到了第二年的春天,也就是鲁隐公六年,郑庄公就与鲁隐公达成了平成协议。在解决好了与鲁的关系后,郑庄公马上向陈国报复。
  
  
  19、以周王的名义伐宋
  
  鲁隐公六年(前717年)五月,郑庄公出兵陈国,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虏俘了很多的陈国人。但到了第二年,郑很快就与宋、陈和好。在齐僖公的斡旋下,郑与宋、卫于鲁隐公八年(前715年)秋天,达成平成协议。至此,总算了结了自鲁隐公四年开始的,五国围郑国东门之战的恩怨。但我们知道新的恩怨又会生起,这就是历史进行下去的动力。
  
  鲁隐公九年(前714年)夏季,郑庄公以宋不朝见周王为理由,再次挑起争端,讨伐宋。但从表面上看,郑庄公有充分的理由,讨伐宋殇公。郑庄公这次借用的是周王的命令,因为他还是周王的卿士,虽然是左卿士。因为就在去年,周王已正式任命虢公为周王的右卿士了,周王终于将郑庄公的权力分解了。但郑庄公还是在有效地在行使着他的还有的权力,所以,他此次伐宋,就用周王的名义。而在春秋时代有多少诸侯国会去主动地朝见周王呢?郑庄公不过是一借口而已。
  
  在郑先伐宋之后,郑庄公觉得还不满意,于是向鲁国、齐国及其它诸侯国派出使者,告知周王的命令,讨伐宋国,因为宋不朝见周王。
  
  鲁隐公十年(前713年)五月,齐、鲁、郑三国集结军队准备讨伐宋国。六月三日齐僖公、鲁隐公、郑庄公在老桃(山东济宁)会面,郑庄公与鲁隐公的再次相见,当是感概良多吧。因为在这之前,二人见过面的。不过那时候,鲁隐公是郑的俘虏。而现在大家为了各自的利益又走到一起来了。
  
  从路程看,老桃这个会面的地方,齐是最远的,但相对其它的进攻宋的地方而言,对齐而言又是最近的。其次郑离此较远,鲁最近。在这个地方集结,其实就是准备从北面进攻宋国。这应该是郑庄公取得齐、鲁参战的对齐鲁两国最好的进攻地点。从郑国的利益来看,从西面进攻宋国最合适,而且获得的利益也最大。从北面进攻,对齐、鲁有利。但为了使齐、鲁参战,也只能如此。
  
  鲁隐公于六月七日,在菅打败了宋军。然后,在六月十五日郑拿下了郜,六月二十六日又拿下了防,郑国攻下了两座城邑。菅、郜、防在今山东省成武、单县、金乡一带。郑国所拿下的郜、防两座城邑,马上交给了鲁国,划归给了鲁国的版图。这是郑庄公的精明之处。一则,他以周王的名义讨伐宋国,那么郑国就不宜占有这两座城邑;二则,这两座城邑,毕竟离郑国太远,就是得到了也难以管理;三则,用宋国的城邑,取得鲁国的欢心,于郑不是有失,而是有得。
  
  我们看到,春秋早期的战争,原因当然是各君王之间的赌气,但战争的结果却是占有土地和人民。各诸侯并不是为了土地和人民才进行战争的,而恰是战争的结果。这个原因和结果,应该是清楚的,我们千万不要把它想得倒了过来。
    20、郑齐鲁伐许
  
  七月五日,在郑军从郜、防回到郑都远郊时,宋、卫军队已先期攻打了郑国都城,然后马上离开郑都,向东进攻郑国的戴城。郑庄公也率军折向东面,八月八日,郑庄公将戴围困起来,八月九日,打败了宋、卫、蔡三国联军。到了八月二十四日,郑庄公攻打了宋都。
  
  也许郑庄公已厌倦了与宋、卫之间的无休止的征战,他在考虑找另一个可以能使他有新鲜感的对手来较量一下,但又必须使自己能够战胜对方,以期使自己的心理上,能有虚荣的感觉。他找到了这个对手,就是许国。
  
  许国在郑国的南面约40公里的地方,也就是今河南省许昌市。许是姜姓,是尧时四岳伯夷的后代。周武王封许庄公的先祖文叔于许,此时的许国国君就是许庄公。
  
  郑庄公与齐僖公、鲁隐公商议后,确定了许国犯有不法的罪名。许有此罪名,所以在鲁隐公十一年(前712年)七月,三国军队来到许国城下,讨伐许国。
  
  郑国的大夫颍考叔举着郑庄公的大旗蝥弧,先登上了许都城墙。这里蝥弧是军旗的名字,而且是郑庄公专门使用的军旗。我们不知道蝥弧究竟是怎样的,但周朝时的旗还是有讲究的。天子的旗,上面画着太阳和月亮;诸侯的旗,上面画着龙;军队用的旗,上面画着熊和虎。从卿到大夫士,都有一定规格的旗,不能乱用。这就是等级社会。颍考叔举着郑庄公的蝥弧,说明郑庄公在指挥着郑国的军队。
  
  这位颍考叔就是使郑庄公母子和好的那个颍考叔。在颍考叔登上城墙后,照理郑国的军队应该随之登上城墙,攻入许国才是。但城下的郑人,却看到了城墙上的颍考叔身中一箭,从城墙上颠坠下摔死,而这一箭很清楚是从郑国军队里发射的。也就是说颍考叔是被自己人射杀的。
  
  郑国大夫瑕叔盈从颍考叔手中取过大旗蝥弧,继颍考叔后又再次登上了城墙,并挥舞着大旗蝥弧,向郑国的军队喊道,我们的君也已登上城了。这样郑国的军队全部上了城,进入了许城内。时间是鲁隐公十一年七月三日,许庄公只好出逃,到卫国去避难了。
    21、就此灭了许国
  
  进入许都城内的齐僖公、鲁隐公及郑庄公开始讨论怎样处置许国。在达成了灭了许国的共识后,齐僖公首先提出将许送给鲁国。但鲁隐公却表示不能接受。他的理由是,我们讨伐许的理由是许不法,许不按规矩行事,我才随着您来到了许国。现在许已伏罪了,虽然您有命令要我拥有许国,这命令真是我不敢听到的。当然或许这真是鲁隐公的想法,但从另外的角度看,鲁隐公也未必愿意要许。因为许离鲁大约300公里,中间又隔着其它的诸侯国,这块飞地对鲁国而言,实在没有实在的意义。而齐不提出对许的领土要求,可能也是这个原因,因为齐离许更远,有近500公里的路程。否者鲁、郑应该首先会提出将许送给齐的,毕竟齐是大国。
  
  齐让许给鲁,不过是一种表示友好的姿态而已,如果我们上面所推断的鲁不可能要许是成立的,那么齐僖公在鲁隐公面前做了回好人,然后在郑庄公面前又做了回好人。因为在鲁决意不要许后,齐僖公又提出将许送给郑。而郑是一定会接受的。这就是齐僖公的外交上的高明之处。如许的归属问题,次序很重要,你不能先提出给郑,郑如果不客气地收下了,齐就不能讨好鲁,就不能如先给鲁这样可以取得郑、鲁两国的欢心。当然,在这里我们也看到了这个时代的战胜者,在刮分战利品时的君子风度,不论是表面的做作,还是真心的表露,都会激起我们的感慨。但那个时代的郑庄公对能否长期拥有许的信心并不坚定!
  
  郑庄公是这样安排已归入郑国版图的许国事务的。请许大夫百里,奉许叔住在许的东部边陲,主持管理许国的政务。许叔是许庄公的弟弟,也就是后来的许穆公新臣。又派郑国大夫公孙获住在许的西部边陲,协助治理许国。也就是在许这个地方,有两个政治中心。当然,郑庄公的思路很明确,是以许叔为主要的权力中心。他这样安排,其实是由于他对于许归属于郑,成为郑国的版图的一部分,并没有坚定的信心,我们从他对许国大夫百里和郑国大夫公孙获的交谈中,可以感觉到这一点。
  
  郑庄公对百里说,我的子孙什么时候灭亡,我都没有时间去考虑,我怎么敢占有许呢?郑庄公对公孙获说,你不要将器用财货放在许,我死后,就马上离开许。而郑庄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他为什么认为,只有他在世时,还可以占有许,他不在了,许也就必须放弃了呢?
  
  我们分析郑庄公与百里和公孙获的谈话,明显地感觉到他的对人世、对世界的变幻莫测的无奈,以及他对历史进程无法把握的沮丧心境。
  
  许的灭亡,郑庄公并不认为是他本人的意志决定了他的行为。他说,这是天要加祸于许,是鬼神对许不满,所以要灭了许,但天必须要找一个人来执行灭许,所以我郑国不过是替天行道。我们可以想象,当郑庄公攻下许时,当郑庄公接受了齐僖公的礼物将许收下时,当郑庄公知道许庄公避难到了卫国时,他当然会有成就感。但同时他也可能会想到,我真的有这么强的力量吗?就算加上齐、鲁二国,真的就把许灭了吗?郑庄公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开始怀疑人的力量。
  
  郑庄公说,我有几个叔伯和堂兄弟,与他们好像不能安然相处,因此我怎么敢把许当做自己的功劳呢?如果我可以灭许,那么为什么我不能与叔伯和兄弟们好好相处呢?我有个亲兄弟,也不能和协,他现在跑到国外去,每日只能用粥来填饥,我自己的弟弟都只能过这样的生活,我怎么敢长久地占有许呢?如果我可以长久地占有许,那么为什么我却不能给亲弟一碗比粥好些的饭吃呢?可见,不但是许的灭亡,使郑庄公怀疑自己的力量和人的力量,就是兄弟之间的不和协,他都认为是天的意志的结果。
  
  郑庄公说,现在的周王室已不像以前那么的高贵和有权威了,一步一步地在走向没落;周家的子孙,也日渐失去所能依靠的祖先们的功业的优势。既然天都厌弃了周德,那么我们这个同样是周的子孙的郑,怎么敢与许去竞争呢?因为许是四岳的后人,四岳也曾有德于天下人过的。在郑庄公想来,姬周既然是已走向了黄昏的夕日,那么会不会次日的朝日是姜姓的许呢?就是不是许,则周是一定不会再复兴的了。郑庄公觉得自己把握不了历史的进程,他觉得是历史在操纵着自己和其它的人。就如颍考叔的死一样,也是他郑庄公所不能把握的。
    22、只是诅咒射杀者
  
  在了结了许的各项事务后,郑庄公想到颍考叔的死,死去的颍考叔一定是会使郑庄公伤心的。所以他叫士卒们诅咒那个射杀颍考叔的人。也许我们很难确定郑庄公究竟是真不知道,还是假装不知道,颍考叔是被公孙阏射杀的。如果说郑庄公不相信诅咒的效力,那么他也就同样不会相信祭祀的作用,但古人一定相信祭祀的,所以也一定相信诅咒。那么也就是说,郑庄公从内心上讲,是希望为颍考叔报仇的,他也以为诅咒是能发挥作用的。所以我的推论是,郑庄公当不知道颍考叔是由公孙阏射杀的。
  
  那么,为什么公孙阏要射杀颍考叔呢?当然不会无缘无故的。在伐许前,鲁隐公十一年五月二十四日,郑照例要在郑的祖庙举行授发战车武器的仪式。颍考叔与公孙阏同时争抢同一辆战车,颍考叔挟着车辕就跑,试图摆脱公孙阏的争抢。公孙阏看到颍考叔挟着战车跑了,拿起长戟就去追赶,想夺回他也想要的那辆战车。从祖庙一直追到大道上,公孙阏没能追上。公孙阏非常地愤怒。所以,在攻许城时,当颍考叔先登上城墙时,公孙阏就从城下向挥舞着大旗的颍考叔射了一箭,颍考叔死了,公孙阏的愤怒也就平息了。
  
  其实,郑庄公知道,人之间的关系,要么友好,要么斗争,当然还有是不好也不用斗。而诸侯之间的关系,又何尝不是如此?人之间,因为一句话,一个行为的友善或恶意而好得不行或恨得要死,诸侯国之间也是同样。无非一个是人,一个是集团,但这个集团还不是由人说了算吗?
    23、度德量力的郑庄公
  
  在郑的南面约240公里的地方,有个姬姓的小诸侯国息国,在今河南省息县。就如同颍考叔与公孙阏不经意地有了不愉快一样,郑与息之间也因言语上的不厚道,而播下了仇恨的种子。郑庄公或是由于国内及外交上的事务多得使他无暇顾及息国,所以郑一直就没有动手教训息,因为以郑庄公的禀性,早就想出兵伐息了。
  
  对于这样的僵持局面,息侯反倒已难以再忍受下去了,他需要解决这场纠纷,有个了断,所以兴兵伐郑。郑庄公很轻松地就打败了息的进犯。那么息侯的这样一个行为,古人给了他一个定性的判语,叫不度德量力。因为息侯不及郑庄公有德,息国又比郑国小,那么息怎么能够战胜郑呢?世间事,不是说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你得考虑各方面的情况。战争首先要比较的就是双方的力量大小,这是最基本的常识,但这位息侯不想这些。
  
  接着,又有德、又有力量的郑庄公请虢公帮助出兵,再次伐宋,鲁隐公十一年十月十五日大败宋师。而正是由于,郑庄公不断地出兵与宋交战,使宋的一位大夫,有了弑杀宋君宋殇公的口实,当然他弑君的起因,只是为了一个女人。
    24、美艳的女人惹的祸
  
  在鲁桓公元年(前711年)的冬季的一个日子里,在宋都城的街道上,华父督偶然地遇见了一个女子,也就是孔父嘉的妻子。就我们平常的想法,在路上遇见个人,没有什么;就算是遇见个女人,也没有什么大不了;就再算是遇见个卿大夫的妻子,又会有什么大不了呢?然而,祸端就起于这样一个在常人看来大不了的事情。大不了的事情,就真的大了。
  
  当华父督看到孔父嘉的妻子时,华父督说出了他见到这个女人时的感觉,这就是美艳。
  
  美艳的女人总有,但这个美艳的女人不是华父督的妻子。这在多数人见过也就过去了,但华父督却放不下这个女人,他想得到这个女人。但人家孔父嘉也是宋氏的子孙,又是大司马,他的妻子,华父督怎么能得到呢?
  
  这位孔父嘉就是宋穆公临终前,将宋殇公嘱托的那个人。孔父嘉的高祖弗父何是宋泯公的嫡子。当然我们不妨先知道,这位孔父嘉,就是孔子的六世祖。应该讲孔子是殷的后人,是有着高贵血统的帝胄。
  
  当然,这位华父督也是宋君的后人,他是宋戴公的孙子。
  
  要抢夺人家的妻子,只能用暴力。华父督不可能去找孔父嘉商量,要人家把妻子让给你。因为,君位和妻子,虽然不能相比,但真要你让,可能还是君位容易让出去,妻子更难些。当然,我们这样讲,是以正常人的思维,来做出推断的。
  
  所以要想得到孔父嘉的妻子,也只能用暴力了。但如果华父督对人讲,我为了得到孔父嘉的妻子,我准备使用暴力。也可以讲,但理由似乎不太说得过去。华父督是太宰,是管理国家事务的大臣,是宋殇公的股肱大臣,所以还是以维护国家利益的名义,来给孔父嘉定罪,消灭了孔父嘉,其妻子不就可以成为华父督的妻子了吗?而且用国家的名义,说出去也是冠冕堂皇的。
  
  找个什么罪名送给孔父嘉呢?在宋殇公即位后的十年里,宋就参与了十一次的战争。战争不但要死人、伤人,还要消耗大量的战争物资和财富,如粮食、草料、战车、武器,而这些物资和财富最终是由人民来承担的。和平时期,这些物质和财富可以用于生活消费和再生产,可以改善和增进人们的生活福利。而战时,这些物质和财富却用于战争。而长久的战争,还会要削减人们的生活必须品,以用于战争。所以一定会造成人民的不堪忍受。
  
  而孔父嘉是宋的大司马,是最高军事长官。宋参与了十一次的战争,孔父嘉有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所以,华父督向人民宣布,正是由于孔父嘉的主战立场,使宋连年与他国交战,造成你们的痛苦。所以要消灭孔父嘉,才能抚平你们心灵上的伤痛,才能解除你们的沉重负担。因为孔父嘉是造成你们伤痛和负担的根源。
  
  在鲁桓公二年正月初八,华父督用军队进攻孔父嘉的住宅。孔父嘉是一定要死的,他也确实死了。但他的妻子没有死,活了下来,做了华父督的妻子。宋国人民心灵的伤痛未必能抚平,华父督的心愿倒是实现了。
    25、宋公子冯即位
  
  从一个念头的起来,到实现了这个念头,可以用一天、十天、百天,一年、十年、百年,但不管要多少时间,这个念头的实现,是需要用行动来兑现的。而行动,又可以各种各样的。娶一个女人,可以依照古人定的标准办法,用六礼,就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而华父督的暴力手段,也是一种达到目的的办法,无非这种办法被认同是比较困难罢了。宋殇公就不认同,这位国君,当然感恩于孔父嘉辅佐自己,对其死于这样的事件,当然悲伤,故此也就对华父督的杀其夫娶其妻的行为,产生了震怒。
  
  宋殇公的震怒,使华父督感到不安。为了使自己能够平安地生活下去,消除这使自己不安的因素,华父督决定宋殇公要先他离开人世。所以华父督在杀死孔父嘉的同一天,弑杀了宋殇公。要别人的命就这么简单,可以有理由,也可以没有理由。宋殇公死了,宋国国君的位置,出现了空缺,由谁来填充这个空缺呢?当然只能是国君的儿子。这是这个时代的规矩。华父督,不会想到自己来即位。这不是说他谦逊,而是这个时代的人,真是还没有这样意识。
  
  华父督派人到郑国去,与公子冯商量,要他回国即位。这在公子冯是求之不得的好事,自然答应。当然,他华父督也当仁不让地做了第一执政,掌管了宋的大权。而郑庄公当然也满意,毕竟早就有这样的想法,而公子冯回宋即位,郑宋两国可以一改多年的对峙局面,两国可以成为好朋友、好邻居。这位新的宋国国君公子冯,就是宋庄公。
  
  
  26、周天王讨代郑庄公
  
  但华父督毕竟是弑君的贼臣,而宋庄公回到宋即位,与正常的先君去世即位又不同。那么怎么才能得到诸侯的承认呢?贿赂当是个好办法。所以,华父督先后向郑、鲁、齐、陈等国送去宝物,以换得人家对宋庄公,及华父督他自己的地位的合法的默许或承认。应该讲,效果还不错。在他国而言,谁当宋国国君,与其并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如果可以得到好处,一句承认的表示,又有什么困难呢?这样的交换,应该是大大地赚了。但作为华父督,也未必吃亏,因为他们华氏,在之后的二百多年里,就一直掌控着宋国的大权。
  
  用宋国的宝物,来换得自己的利益,这是华父督高明的地方。而郑庄公的高明,也正在于此,不过他是用他可以完全做主的承认,来换得宋国的宝物。而同样的,周天王在鲁桓公五年,也用他的承认,确定了完全剥夺郑庄公在周朝廷的执政权。这真是个渐进的过程。从鲁隐公三年,到鲁桓公五年,用了13年的时间,周桓王总算是将祖父周平王的心愿给了了。
  
  回敬剥夺自己权力的方式,就是从此不再朝觐周天王,这是郑庄公的正当的作为。因为,这个时代,不是说,只有他郑庄公不朝觐周王,其它诸侯也很少或不朝觐周王。但周王不这样认为,他只知道,你郑伯做我的卿士时,常在我的身边,现在不要你执政了,你倒不来了?周王当然非常生气!这其实是一种心态,平时,见着这人讨厌,而这人真不在身边了,还真惦记。可见,一个人被人讨厌,总还显示着你的存在的理由,比不被人记得,倒是还算幸福!而另一面,有个讨厌的人在身边,对讨厌者来讲,也还算是一种幸福,所以周桓王要挽回这个失去的幸福。他组织了卫、蔡、陈等三国军队,加上周王自己的军队,向郑国进发,讨伐这个让他讨厌的郑庄公。
  
  在郑庄公,有没有想到周王会讨伐他呢?我们不去推测。但不管怎么说,郑庄公没有因为周王剥夺他的执政权,而去用武力挑衅周王。虽然,在十三年前,周王只是有意向分他权时,他出兵去成周抢了些粮食。现在可能是年龄大了,脾气好了,所以郑庄公想想,大不了我不见你周王,总过得去了吧?但既然周王一定和他郑庄公过不去来讨伐自己,自己也就只能进行自卫,不论郑庄公的脾气多么好了,自卫这点气节当还有的。
  
  当周桓王来到繻葛,也就是长葛,将战阵排好后,郑庄公的军队也到了。这个季节正是鲁桓公五年的秋天,也正是草木凋零的时候,顺应时节的变化,进行战争,去斩杀敌人,也恰是合适的时间。周桓王当然是中军主帅,中军有周王的军队组成;虢公林父为右军主帅,右军由蔡、卫两国的军队组成;左军主帅是周公黑肩,由陈国军队组成。
  
  郑庄公这边,由祭仲做左军主帅,曼伯为右军主帅,郑庄公为中军。在布阵前,郑国的子元提出用方阵来对抗周王的战阵。这是一场真正的阵地战,也就是交战双方,约定好交战的地方,布好阵,然后开始战斗。在这样的交战中,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应该说,力量强大的,获胜的概率要大些。
    27、最后的灿烂夕阳中的郑庄公
  
  而事实上,其它的某个因素,也有可能使战争朝着有利于某一交战方发展。子元已然感觉到了跟随周公黑肩的陈国军队,是周王阵营中较弱的一方。因为陈桓公就于这一年的春天因病重而去世。而陈国出现了内乱,陈桓公的弟弟公子佗杀太子免,自己做了陈国国君。公子佗或是为了得到周王对他国君地位的承认,答应派兵帮助周王伐郑。反正一直一来,陈就与郑不友好,那么为了自己的地位,也就不难为再不友好这一次了。但参加作战的陈国军队,由于搞不清国内的局势到底有否稳定,所以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战斗。 所以子元提出先向周的左军,也就是陈国的军队发动进攻,以期先打退陈国的军队。这个判断是非常正确的,而且这个决策也是非常正确的。
  
  郑曼伯率领的左军,很快就打败了周公黑肩指挥的陈国军队。周桓王的中军想照顾一下左军的周公都没有机会。而右军的卫、蔡军队也抵抗不了祭仲的进攻。这样,周王阵地的两翼,被郑斩去,周的中军也就乱了阵脚,郑庄公便将三军合起来,开始向周王的中军进攻。
  
  春秋时代的作战,主要用车战。因此,周王和郑伯的军阵,实际上是用战车布置的。一般战车是用四匹马来拉,战车上有三名甲士,左边的是车首,或叫车左,一般手执弓箭;驾车的御手在车中;车右手执长兵器,如戈、矛、戟、殳与敌交战。而主帅的战车,位置有变化,御手到左边,主帅在车中。
  
  在指挥上,我们看,在郑庄公这边,中军处有一面很大的旗,叫旝,是用丝帛制作的,染成深红色,用以指挥军队。而在三军主帅的战车上,就应该有鼓和铎,擂鼓就是进攻,摇动铎铃,就是撤退。当郑国的左右两军的主帅,看到中军的大旗命令进攻时,战鼓擂动起来时,战车上的御手便驾驭着战车向敌阵进攻,而车首和车右,就用弓箭和长兵器射杀、剌杀敌人。那时的战斗大概是这样进行的吧?
  
  而这场正在进行的繻葛之战,以周王的失败而结束。在战斗中,非常不幸的是,周桓王的肩被射中了一箭,但是,这位天王照样像一开始那样充满信心、镇定自若地指挥着已在溃败的军队作战。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王家气度,那不是学了就会有了的。失败真是没有什么,因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变数太多,战争中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一个失败者的安宁的表情,与一个胜利者不能自己的喜悦神态相比,并不逊色。当你只是看到这两张面孔,而不知道发生过一场战斗时,也不知道谁是胜者,谁是败者时,你可能还会更加愿意接受那个有着安宁的表情的人。不过,这场战斗的胜利者郑庄公,也并不是一个忘乎所以的人,毕竟他也是周王的后裔,同样有着典雅的君子风范。
  
  当祝聃提出追击已战败的周王时,郑庄公否决了他的提议。郑庄公以为,一个有修养的人,是不会想着去凌驾他人之上的,谦恭是人的最好的美德。而对于已战败的周王,我们怎么能再去陵压他呢?他是王,我是伯,他来打我是合理的,我如果反过来去主动打他,那我就是欺上,那就是我的不对。现在,我们是自卫,已保全了社稷无损,这样的结局已很好了,何必再去为难周王呢?
  
  祝聃是位射手,他在与周军作战时,看到了周天王的战车,他描着周王,就张弓放箭,一箭射中了周王。看到周王受伤,他想着是否继续追击,把周王拿获或杀死?这是一个可怕的先例,一个臣民可以射杀天王。如果,郑庄公允许祝聃继续追杀周王,就是准备着有一天,他自己或许也会死在那个臣民的利刃下。这也是他的潜意识不能答应祝聃的追击周王提议的原因吧。不但如此,郑庄公还连夜派祭仲,到周王的宿营地慰问周王。这是郑庄公的一种表示,一则表明他不敢与周王对抗到底,二则告诉他的臣民,我是这样对待周天王的,你们该怎样对待我呢?如果出现了类似的情况?
  
  打败了周王的郑庄公是如此地风光,但不断强大了的楚国、晋国以及齐国的国君们,已然开始走上这辉煌的历史舞台,更加多姿多彩历史画卷将会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而在春秋早期,这个伟人却要走下舞台了,他在位四十三年,他是在鲁桓公十一年(前701年)五月七日去世的。
  
  
  28、楚人也敢称王
  
  在鲁桓公二年时,郑庄公和蔡桓侯在蔡进了会面。两国国君这次会面主要的议题是关于楚国可能产生的威胁问题。郑庄公已有了畏惧楚的心理。这是一个政治家的不经意的感觉呢?还是一个政治家的经历,使他推断出来后,而产生的感觉呢?不论郑庄公是怎样产生这种畏惧的心理,实事上,一个强大的楚国,确实在不知不觉中成长起来,这是不以郑庄公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的结果,从我们后人来看,是这样的。而这之后,楚国就与郑国始终保持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时好时坏的关系。而郑国却总是被楚欺压是一定的。此时楚国在位的国君,是楚武王。
  
  楚武王名熊通,芈姓。在郑庄公与蔡桓公会见的这一年,他在位已三十一年了。他的这个王,是自封的,楚本是子爵。在春秋时,有五等爵,由高而低依次为公侯伯子男。公爵的诸侯,有我们知道的宋国,宋是先王的后人。侯爵的有鲁国、齐国。而公和侯是一个层次的。伯爵的有郑国,子爵就是楚国,男爵的有许国。爵位的高低,在外交事务中是要讲究的,但不论是那档爵,在封地内就是主君。楚人自称王,是以蛮夷自居,不受周王体制约束的结果。有时人因自己的处境的不堪而自卑,而采取的行动,看上去却好像是有副高昂的气势,但终究掩饰不了那脆弱的心弦的痕迹。楚人大概就有这样的心理吧?
  
  楚武王的祖先,是在周成王时被封为楚君的,第一任楚君叫熊绎。封于楚地,都丹阳(湖北枝江)。从地形上看,楚国的西面是鄂西山区,南面是长江,江南是蛮濮之地。而北面和东面是江汉平原,再向北是中原,那是当时最发达地区之一。所以不论是友好交流,还是武力征服,向北挺进当然是最佳的途径,也是唯一的途径。
  
  开拓疆域的事业,不是所有的国君都想做或能做得了的。首先,你得有这个念头,其次你得去做,再其次是要做得好。而是否有开拓疆域的念头,是决定于人的性情的。楚武王,就具备这样的性格。我们怎么能知道这点呢?因为他的君位是夺来的,也可以说是政变取得的。楚武王的父王是霄敖,霄敖传位给儿子蚡冒,蚡冒去世时传位给自己的儿子,但蚡冒的弟弟熊通弑其子,自己做了楚君,这就是楚武王。一个敢于争夺君位的人,必有一种不断想获得一切他认为有必要得到的东西。在封地内,他可以杀死亲人,夺取君位,以满足他的欲望。那么对外的扩张,无非是与他人为敌,应该更容易下决心去做。所以楚武王一定会向北发展。
    29、斗伯比的策略
  
  在楚的北面偏东200公里的地方,有个诸侯国随国(湖北随州)。随是一个姬姓的诸侯国,在江汉之间的地域内,算是一个比较大的诸侯。楚武王如果想北进,就必须征服随。
  
  鲁桓公六年(前706年)春天,楚武王帅大军渡过汉水,向随进发,来到随国的瑕这个地方后,楚武王将军队布置好,派薳章前去随都,向随侯提出和谈建议。带着军队去和谈,是否能表达楚武王的和谈诚意呢?一走上历史舞台的楚武王,与他人的行事规则就不同。和谈是友好的希望,军队是侵伐的工具,但楚武王却将这两者统一到了一个事情上了。面对这样一个对手,随侯只好答应和谈,并派少师代表自己,前去楚军与楚王和谈。看来楚武王的思路是正确的,因为这就达到了他的目的。
  
  但很奇怪的是,楚人的思路都是非常规的。斗伯比又提出了他的见解。他认为,楚如果只是与随和谈,并没有什么实在的意义,如果随与汉东诸侯精诚合作,楚在汉东还是难有作为的,怎么办呢?汉东地区,随是大的诸侯国,其它的诸侯国较弱。所以,如果随国能够明白这点,并使随因此而产生自傲的情绪,那么随大概就不大会看得起周围的小诸侯国了。随小看了周围的诸侯国,小诸侯国们就会离开随国,那么汉东地区就不是一块完整的力量,楚就可以一个一个地对付他们,这对楚是有利的。实际上,斗伯比的思路,就是依楚国现在的实力,只能各个击破汉东地区的诸侯国,而首要的问题,就是使随与其它汉东诸侯国产生矛盾。
  
  那么怎么才能达到斗伯比所设想的使汉东诸侯与随产生矛盾的目的呢?斗伯比提出,在随少师来到楚军时,不是在他面前炫耀楚军的威猛,而是要给他一个楚军并不强悍,其力量可能不如随的军队的印象。也就是示弱于少师。
    30、季梁的思想
  
  那么依照斗伯比的思路,当随少师见到如此不堪一击的楚军时,一股傲慢的情绪,会很自然地从随少师的心中生起。当朋友们之间,看到弱者时,生起于心中的是怜悯;而当敌人之间,看到弱者时,当然生起于心中的是鄙视;当然,我们不能排除,那些有高尚道德的人,会对弱小的敌人,也产生怜悯。当然,在这里,随少师是绝不可能有高尚道德的,因为他不但鄙视楚军,小看楚王,而且,回到随后,马上建议随侯发兵攻击楚军。
  
  随侯想想也好,原来你楚王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看来并不如人所想像的那么强大,所以答应出兵。而此时,季梁出面阻止随侯,他认为,楚的羸弱是故意表示给我们看的,实际情况并不如此。那么实际情况是什么呢?就是楚强随弱,楚大随小。
  
  季梁认为,一个弱小的诸侯要想与强大的诸侯为敌,要有两个必要条件,一个是弱国有道,一个是强国淫辟。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什么为有道呢?就是你做国君的,对人民要忠,对神要信。对人民的忠表现在时时事事为人民谋福利;对神信,就是在祭祀时,要对神讲实话。在人民与神的关系上,季梁提出了人民先于神,人民是第一位,神是第二位。神是依照人民的意愿来行事的。我们必须明白,古人是相信神能左右人间事物的,所以古人是真诚地相信,祭祀先祖及天、地、山、川,以至门、户、灶神,就会得到神的佑助。这也正是那个时代,人们有着这样的坚定的信仰,社会才可以因此而相对稳定的重要原因。而季梁提出的神是依照人民的意愿行事,更是大大地丰富了当时人们原有的思想,这个思想的提出对社会的稳定有着更加积极的意义。
  
  那么强国的淫辟是指什么呢?季梁没有说明这点。季梁的原话是“臣闻小之能敌大,小道大淫。”唐人孔颖达的正义为“小国得道,大国淫辟”。可以推断,季梁所指的淫,是指邪僻的、放纵的行为。也就是说,大国在国内实行了使整个国家走上邪僻的放纵的道路上的政策时,有道的小国才能与之相敌。
  
  而此时的随国是怎样的状况呢?季梁认为是,人民饥馁,而你随侯却在想方设法地要实现自己的无穷欲望。人民饥馁,就是你随侯没有为人民谋福利的结果;而在祭祀神时,你随侯的祝史却对神撒谎,不讲这些实情,这说明你随侯不道;你随侯只想着自己的无穷欲望的实现,这说明你随侯淫辟。你随侯只有淫,而无道,你怎么能与楚为敌呢?楚国现在可正是天神襄助他的时候啊!季梁提出的的两个必要条件,随国的现状是一个都没有成立。
  
  那么我们随国该怎么办呢?季梁提出了两条方案,在国内修政,在国外与姬姓的兄弟诸侯国建立友好关系。只有这样,我们随国才有可能免除灾难。在季梁看来,随国的当务之急,不是与楚争雄,而是先要能安全地生存下去。
  
  随侯听了这一番话,当然感到恐惧,原来自己面临着这样可怕的处境,所以听从了季梁的建议,在国内实行政治改良。可以讲效果非常好,能证明的就是楚国暂时不敢有侵伐随的打算了。那么,随的政治改良是什么呢?从上面季梁的话语中,可以推断出,就是随国的一切政治纲领的建立,政治措施的实行,都是围绕着,谋求随国大多数人民的最大利益的这个中心环节的。
    31、楚武王伐随
  
  而众多政治家的决策的形成,绝不都是我们所想象的那么严肃认真。有时真是凭着喜好或厌恶的情绪来左右其政治行为的。这位随侯当是这样的一位君主。随侯不知怎么的,就特别地喜欢那位少师,以至于到了宠爱的地步。在一个人能对另一个人这样地宠爱时,在涉及到这个被宠爱的人的事情时,这个爱着的人的理性就会从他的头脑中消失,他不用理性,而是用情感来支配他的决策或行为。因为喜欢或者爱一个人,就会想办法去取媚那个他喜欢或爱的人,这是一定的。随侯也不会例外的。
  
  正因为如此,所以,当楚国的斗伯比知道随侯宠爱少师后,马上建议楚王出兵伐随。那么为什么,随侯宠爱少师,就可以伐随呢?斗伯比当然有他的理由。斗伯比见过少师,他看出了少师那种天生就有的傲慢性格;斗伯比也知道,少师领教过楚军的阵势,那是斗伯比安排的示弱的表演,但却给这位少师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一个傲慢的人,对于一个他认为完全可以轻视的对象,当然是不会放在眼里的。这就是轻敌,轻敌就意味着轻敌者失败的概率的增大。如果随侯用了少师,随不就是朝着失败的深渊走近了一步吗?而随的失败概率的增大,不就是意味着楚胜利的概率的增大吗?所以斗伯比认为可以出兵伐随了。
  
  楚武王采纳了斗伯比的建议。但得找个理由吧?所以,楚派出多路使者到江淮之间的诸侯国,邀请他们的国君到楚国的沈鹿来会见。果然,随国就不来,还有一个黄国也不来。一是路远了些,二是楚此时还不打算对黄国怎么样,所以只是派薳章到黄国,向黄国国君提出抗议或者是谴责而已。
  
  楚要对付的是随国,在有了讨伐随国的充分的理由后,鲁桓公八年(前704年)春天,楚军再次渡过汉水,来到随国的南面的速杞这个地方,摆开战阵,准备与随交战。
  
  随国的君臣们当然要商议怎样与楚军作战。季梁还是坚持他一直以来的想法,就是随国首先应确保能安全地生存下去,而不是与楚为敌。所以他提出了两步走的策略,先向楚表示顺服,如果楚能答应,则是最好的结局;如果不答应,那么也只有开战。
  
  季梁的想法是,我们先有礼于楚了,如果楚无礼于我们,就会激起我们的士兵的愤慨,这样的愤慨可以提升士气,对作战是有利的。但少师的思路与季梁完全相反。他向随侯提出,应该立即发动进攻,否者,楚军就逃走了,我们就失去了绝好的一次教训楚军的机会。
  
  随侯宠爱少师,当然不想得罪他,而且总以为少师讲得应该不会错,所以随侯决定与楚为敌。季梁提出的政治改良所取得的成果,就被少师的这一句话断送给了楚王。随侯马上发兵,来到速杞,准备与楚决战。
  
  在季梁来讲,既然与楚交战了,总是希望能打败楚军,虽然这样的结局是如此地渺茫。他对随侯说,楚人上左,所以楚王当在楚军的左军,楚军的优势也当在楚军的左军。那么我们不要与楚军的左军交锋,避开楚王,而是进攻较薄弱的楚右军,打败了其右军,整个楚军也就崩溃了。这个作战思路不用去论证,就知道是正确的。
  
  但随侯不听季梁的,他要听少师的主张。少师说什么呢?他说,你随侯不亲与楚王交战,你就不是楚王的对手!这明显地是一句刺伤随侯自尊心的带有挑衅性的话。随侯不可能不要面子,再加上这话,是他自己宠爱的少师说出来的。我们看到了,这里随侯那里还有什么理性?情感完全支配了他的一切。不论是虚荣心还是爱心的情感,都比理性的光辉更加灿烂,因此而迷住了随侯的双眼以及心灵。
  
  当一个人看不清、辨不明事物时,这个人遭遇更多的当是挫折。随侯也一样,他与楚军的作战,以随军的战败,以少师的战死,以他自己的逃跑而结束。留在他心中的是更加没有面子的耻辱的回忆!
  
  而楚武王也得势不饶人,想着索性我灭了你随国吧。还是斗伯比劝楚王说,少师已死了,这是老天帮着随侯去掉了他身上的一块病灶,他的身体好起来了。随还不能灭。到了这年的秋天,楚随两国订立了和平盟约。楚与随订立的盟约,不过是表明,楚暂时不考虑灭随,但楚武王,却始终在寻找机会,向北方进发,他总想着,有一天能饮马河水。但必须一步一步走。    
  32、楚武王伐邓
  
  在楚国的北面约190公里的地方,有个不大的诸侯国,邓国,曼姓国。在今天河南省邓州市。是楚武王夫人邓曼的娘家。在邓国的南面不远处有个诸侯国巴国,在今天湖北襄樊市。巴国是个子爵的姬姓诸侯国。这一年的春季,也就是鲁桓公九年(前703年),巴子派出他的使者韩服来到楚国,晋见楚王,什么事呢?请求楚王作中间人,巴想与邓建立睦邻友好关系。
  
  楚王当然高兴。被人看得起是一种自我陶醉的幸福,被人看得很有能力也是一种自我陶醉的幸福,楚武王也一样的有这样的心理,因为,人家巴人,认为楚王有能力办好这件事。楚王命道朔为使者,陪同韩服前往邓国。在楚武王想来,这样一件好事,应该很容易地就可以办好的。但有些事情往往就在你不经意的时候或地点发生,而这个事情又是非常理可以预料到的。
  
  邓国的南面有座城邑叫鄾,鄾人在巴、楚使者路过时,将使者所带的聘礼给抢了,韩服与道朔被杀。楚王得知后,马上派薳章前往邓国,向邓君提出抗议和谴责。但傲慢的邓君,却不接受楚的抗议和谴责。这在楚王是一个严重的心理打击。本来是做一件好事,没做成,已经感到懊恼了。现在你邓君,还不承认自己的过错,楚王感到的是愤怒。楚王怎么能就此罢手呢?从一种非常愉快的心境,转到了极度愤怒的状态,这种心情上的落差,必须要给予削平。在楚武王,所用的方式,就是战争。
  
  夏季来临时,楚王命斗廉帅师会同巴师,将鄾城围了起来。邓君派出养甥、聃甥前去救援鄾。二甥也算是有头脑的人,他们将军队组织起来,进攻相对弱小的巴军。但没想到,发动了三次进攻都没有将巴军打败。斗廉便想出一计,将楚军布置在巴军的中间,列为横阵,与邓军作战,然后详败。见到败退的楚军,邓军当然乘机追击,巴军截断邓军后路,楚军再回头夹攻邓军,邓军大败。鄾城内的军民,只好在夜里出逃。二甥也逃回邓去了。
  
  邓国在处理与楚的关系上,确实是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本来邓曼是楚武王的夫人,邓、楚的关系可以融洽友好。但邓君,并不把楚王放在眼里。这点可见其政治洞察力,是绝不如郑庄公的,我们说过郑庄公早已感觉到了楚人的潜在威胁。在观察国际事务时,有了错误的判断,那么在错误的方针的指导下的错误行为,必然导致失败。这也就是邓在不久以后就灭于楚的原因所在。因为楚必须要北进,在此前题下,不会考虑其它的因素。而你邓偏偏给了楚行动的把柄。当然,如果邓能够表示顺服楚国,楚倒有可能缓上几年灭邓,也说不定。这是后话。因为,此时楚武王并没有打算灭邓,他此时想着的,是否先将近处的小诸侯国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
    33、斗廉的军事才能
  
  两年后,鲁桓公十一年(前701年)春,楚与贰、轸二国,谈好准备订立和平盟约。但另一个诸侯国郧国,却要反对楚国。郧国在其南部边境城邑蒲骚布置了军队,准备讨伐来此与贰、轸缔结盟约的楚人。郧还联合了随、绞、州、蓼四国的军队,要他们一同参与伐楚。很明显,反对楚国的势力还是不小的。
  
  而此时,前往签约的楚国莫敖屈瑕已在路上了,虽然他带有部分军队,但还是感到问题棘手,不知该是进还是退。陪同前去签约的斗廉认为可以这样布置作战方案,请屈瑕带领部分军队住扎在郊郢一线,以准备抵御前来进攻的四国军队,斗廉自己带上精锐的部队,在夜里向蒲骚发动袭击。作出这样的布置,斗廉是源于如下的考虑,郧人将军队布置在蒲骚后,就等待着四国的援军到来,然后一同攻击楚人。所以,由于蒲骚城还算坚固,在蒲骚的郧军不会特别地警惕。这正是楚可以利用的一个好机会。
  
  但屈瑕认为兵力不够,想请楚王派出增援的军队。对此,斗廉讲出了一句很有质地的话来,师克在和不在众。而且他还举了一个例证,就是周武王伐商纣王时的力量对比,周武王的兵力比商纣王要少得多,但却打败了商纣王。这里的“和”是个可以好好琢磨的字,是和顺、是和协、是和同、是和调,我们完全可以这样地想下去。当一个集体是这样的一种和的状态时,其产生的力量,不是简单的加法,而是乘法的结果。和当然不是同,和是指,在这个集体中的每一分子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和是一种最佳的结构形式与其内容的最完美的结合。斗廉以为,楚军现在就达到了这样的和的状况,所以不用再请援兵。
  
  屈瑕又要卜占一卦,还是斗廉说,我们都有信心地毫不怀疑地认为我们楚军必胜,为什么还要卜卦呢?只有我们把握不了局势时,怀疑自己的能力时,才去卜卦呀。莫敖屈瑕听从了斗廉的意见。还好,斗廉打败了蒲骚的郧军,随等四国见状只好罢手回国。屈瑕也与贰、轸二国订立了盟约。结果是如此地简单,但过程却是如此地曲折。而曲折的过程,主要是在决策者的判断与决断上。这种判断和决策就是人的意志。而人的意志,决定着一切,这就是庙算。
  
  通过两次的作战,也就是鄾城之战和蒲骚之战,我们看到了斗廉是一位优秀的军事家,这就是楚材。不过此时的楚材,还在为楚王效力,可见,此时的楚国当是一个人尽其材的国度。因为,此时楚国确实在走向富强,楚王需要人才!当然,我们不是说莫敖屈瑕就不是人才,他也是人才,否者,楚王也不会用他为最高军事长官了。而且他的实战也是成功的。但他真是伤在他自以为是人才的感觉上的。
    34、楚武王伐绞
  
  鲁桓公十二年(前700年),莫敖屈瑕再次领兵出战,这次要去征讨的是绞国,就是去年帮助郧国准备攻打楚国的那个绞国。绞在楚国北面约320公里处。关于行军路线,我猜想有两种可能的走法,一是先沿汉水的西岸,向北走,到了绞国的对岸时,再渡过汉水,到达绞国城门前。一是先渡过汉水,沿着汉水的东岸北进,直接到达绞国的城门下。但不论屈瑕走那条线路,现在,总算来到了绞国的城下,屈瑕将军队扎营在绞国的南城门一带。
  
  然后,我们看到屈瑕也开始进行判断推理。他认为,绞是个小国,绞人的禀性是轻佻、轻率,所以不会去仔细思考问题。绞国的南面是汉水,北面是山,而楚军现在均布置其城南。因此,他设计了比较周密的作战方案,这个方案的要点,就是要将绞人的军队,引出城。屈瑕认为,在绞这里作战,地点离楚太远,所以应尽量用最小的损失,取得最大的战果,所以必须避免攻城。如果不攻城,就只有想办法,将绞国的军队引出城来。
  
  屈瑕先命那些专为军队采樵的民夫,在没有军队保护的情况下,到绞城北面的山中去砍柴。绞国的士卒看到这些民夫,没有军队保护,就出城抓捕了三十个民夫。楚军每天都要用柴草来烧饭,所以第二天,民夫照样地去砍柴,屈瑕照样地还是没有派军队保护。但屈瑕却在山中先埋伏下了部队。绞国的士卒看到,昨日那么容易地就抓到了三十个民夫,所以更多的士卒或者说绞国的大多数士卒出了城,去山中追捕那些在山中砍柴的民夫。
  
  而屈瑕知道绞军出城后,迅速地将剩下的楚军转移到城北。当绞军在山中遇到埋伏的楚军,想退回到城内时,见到的却是布置在城北门的楚军。绞军大败是必然的结果。但另一个结果,可能是当初绞人想不到的,就是楚与绞在绞国的城下订立了盟约,这在当时,对诸侯来讲是最大的耻辱!
  
  这一仗在屈瑕来讲,是相当完美的杰作。判断正确、布署周密、指挥得当。他判断了绞人的轻佻、轻率,他给了绞人一个无比的耻辱。但让人想不到的,莫敖屈瑕,在不久以后,也同样给了他自己一个无比的耻辱,原因同样就是那个轻佻、轻率。
    35、莫敖屈瑕上吊而死
  
  楚军在攻打绞国时,路过罗国。罗想趁机伐楚,但只有想法,还没行动。楚军当然可以得到罗欲伐楚的情报的。在楚又是找到了讨伐人家的借口,楚是不但有想法,还有行动。
  
  第二年的春天,鲁桓公十三年(前699年),莫敖屈瑕再次出兵,向罗进军。在出发前,屈瑕向全军发布了一条纪律,就是任何人不得就此次军事行动,向他提出谏言,否者,用军法处罚。此时屈瑕的自我感觉当然很好,多年的出征,并且取得的胜利,使他已不用思考,就觉得自己真是个人才。在他以为,人才做出的事是不会错的,我是人才,那么我做的事,就不会错。虽然,我们知道,他的这个推理的大前题,就是假的。但他不觉得,否者他不会发布那样一条纪律的。
  
  楚军伐罗,必须渡过鄢水,在渡水时,楚军已乱了阵形,上了岸就再也没有整顿好队伍。一方面是军队主帅的自以为是,另一方面是整个部队的松散无备,这样的军队得到的只能是失败。罗国联合卢戎打败了楚军,取得了绝对的胜利。
  
  这样的结局,实出于屈瑕意料之外的。但看来在人世上,高明的人确实总有的,斗伯比就知道,此次屈瑕是一定要打败仗的。在屈瑕出征前,斗伯比去送行,见到的莫敖屈瑕,在走路时,脚抬得很高很高。他分析认为,脚抬得高了,就会使屈瑕的心思不牢固扎实,出现浮,出现漂这样的心境。而不实的、浮的、漂的心境,一定会影响判断事物的正确性。应该说斗伯比的分析是对的,但在因和果的关系上,或许他搞反了。在屈瑕的脚抬得很高,当是由于他心境的浮漂不实的结果,而不是原因。但不管怎么说,屈瑕的这一趾高,断送了他的一切,他的政治前途、他的无尚荣耀,还有他的生命。
  
  在屈瑕而言,是不能再回国见楚王了。他羞愧、他感到耻辱,他不能这样地带着羞愧的情感,带着耻辱的光环,活在世上。他选择了自杀,用的是一条丝带。他选择死的那个地方的名字,也让人感到了他的不用再用语言表达的心情,这地方叫荒谷。
  
  这就是春秋时代的,那些贵族的风范,死在他们而言又算什么呢?  
  36、楚武王死在征途中
  
  以后的九年这里,楚国就没有再出兵诸侯了。到了鲁庄公四年(前690年)春,已是年迈的楚武王,准备在太庙,举行一个仪式,就是排列楚人自己设计的兵阵,并向士卒发放戟,准备伐随。因为在此之前,楚人并没有戟这样的兵器。看来,自楚被小小的罗国打败后,楚人是在闭门思过,是在修身养性,是在积极备战。要楚人,只是受到了挫折后,而就此罢手,未免太天真了。然而,这也许,是那个时代,希望能融入华夏大家庭的楚人的一种不自觉的精神,就是只能北进,不能退。
  
  举行仪式前,楚王斋戒时,感到身体不对。斋戒完后,对夫人邓曼说,我在斋戒时,觉得心静不下来,心跳得很快,就像是在摇荡。邓曼感伤地说,王啊,您的福份怕是要用尽了。就如盛水的器皿,水满了才会溢出来。这恐怕是先王们已知道了您的福尽了,所以在您准备出征斋戒时,让您的心摇荡。多么可爱的夫人,不说楚王将不久于人世这样让人多少心寒的话,而是说,您的福已用尽了,一生都是福,不是件快乐的事吗?带着快乐的心情准备离开这个世界,又有什么可感伤的呢?当然感伤,毕竟是两个世界两重天,邓曼当然感伤。
  
  但现在,楚武王只能出征,他可能想像着,这次,一定要拿下随国来,我这样的年纪了,机会实在不多了。但楚武王真的年纪大了,他死在了行军途中。我们知道,一个国君,能死在宫内的路寝中,是最合宜的,这叫寿终正寝。但处于创业时期的楚武王,他死在了战争的征途中,这在他也当是合宜的。
  
  跟随楚王出征的令尹斗祁和莫敖屈重,在楚王去世后,不能就此退军,还是要继续前进。楚军渡过溠水,一直挺进到随国的边境,把大营扎下。随见到楚军如此的势头,只好派人向楚求和。楚、随立了盟约后,楚军还楚,渡过汉水,才宣布楚王去世。这样第二年,楚武王的太子熊赀即位,这就是楚文王。
    37、楚武王的夫人邓曼
  
  楚文王是邓曼的儿子,邓曼是一位有着丰富政治经验和卓越政治智慧的女子。我们看到的两件事情,可以证明这个论断。
  
  一个是屈瑕伐罗前,斗伯比感觉到屈瑕必败后,回来见楚王时,不好明白地讲,屈瑕因为自傲轻浮不实,有可能要打败仗,而是委婉地向楚王提出,应给屈瑕增兵。楚王回到内宫,就对邓曼谈了此事。邓曼对楚王说,斗伯比的意思,不是说要增兵,而是,屈瑕因为蒲骚一战的胜利,必小看罗国,他将自以为是地不听他人意见地指挥作战,其结果会是失败。这里,可看出几点,一是邓曼非常熟悉朝廷内的大夫情况,他了解莫敖屈瑕,也了解斗伯比;二是他知晓楚国的政治事务,譬如她知道蒲骚之战的情况;三是楚武王有重大的政治事务,均会与邓曼商量。
  
  邓曼不但有处理政治事务的能力,还有她自己的政治见解。她向楚王提出了楚王对臣民的三原则,一是用真诚来安抚普通的人民;二是教育那些士、大夫,要他们培养自己的高尚的德性;三是对待像屈瑕这样自以为是的大夫,要用刑来威慑。
  
  还有一件事,就是楚武王去世时,邓曼对战局的判断,她认为,楚王此次出征,最好的结局就是楚王能不死于交战时,楚军又没有大的损失。应该可以推想的,楚王在听了邓曼的话后,就与令尹斗祁和莫敖屈重,布置了万一他楚王病重以至病死于作战时的各种后续作战安排。这才是楚军能顺利回楚的重要原因。因为,先就谋划好了。
  
  由此,我们就证实了前面提出的那个论点,邓曼是位卓越的女子!当然,她的儿子楚文王也同样是位优秀的政治领袖。
    38、是楚文王灭了邓国
  
  楚文王即位后,禀承其父王的遗愿,继续北进。他走的步子更大。鲁庄公六年(前688年),楚文王亲帅大军伐申(河南南阳)。在路过邓国时,邓祁侯邀请楚王进城,并盛情款待楚王,因为楚王是他的外甥。
  
  这时,邓侯的另外三个外甥,在邓国做大夫的骓甥、聃甥、养甥,向邓侯提出杀死楚王的建议。聃甥、养甥就是曾与斗廉在鄾城交战过的,并被打败的那二甥。但邓侯并不接受他三人的建议,邓侯以为,如果我在招待外甥时,杀死了外甥,他人就会鄙视我,唾弃我,这在我来讲,是不能忍受的。三甥说道,如果您不杀死楚王,将来灭邓国的人,一定是这个楚王。您不早动手,将来怕是噬脐不及呀!再说,如果楚王灭了您的邓国,您还有什么面子不面子了?您的生存都成问题了,还在乎其它什么呢?但邓祁侯不听。看来,邓祁侯将他自己名誉的好坏看得比他的祖国的存亡还要重。
  
  三甥的推断是正确的。楚文王伐申回国时,顺路就伐邓。再过了十年,楚文王竟把邓国给灭了。不论怎么说,邓国是他楚文王的外婆家,邓祁侯是他的舅舅。但他不管这些。那么,真的就如三甥所言,杀死了楚文王,楚就不会灭邓国了吗?当然未必如此。但楚文王拿下邓国后,这对他进入中原地区,是一个很好的开端。我们看到,楚得到邓国后,他就到达了南阳盆地,就可以从方城进入豫东平原,然后一直北上,就可以到达黄河。饮马河水,问鼎中原,这样的事儿,已没有什么悬念,剩下的不过是时间的流失而已。但楚文王是不愿意让时间白白地流淌走的,他要紧握时间的这辆战车的缰绳,去追逐他自己和他父王的那个美好的理想。
    39、俘获蔡哀侯
  
  在鲁桓公二年时,郑庄公和蔡桓侯曾会面,讨论的问题就是楚国的潜在威胁问题。但到了鲁庄公十年(前684年)时,这个威胁真的来了。
  
  蔡国在今河南省上蔡县,此时的国君是蔡哀侯,也就是蔡桓侯的弟弟。蔡哀侯的祖先,就是在周成王时,反对周公旦的那个蔡叔度。周公平息了武庚、管、蔡之乱后,将蔡叔度流放。蔡叔度死后,周公知道了蔡叔度的儿子胡,是个有德行的人,就命他为自己封地鲁国的卿士。在胡的治理下,鲁国大治。因此,周公向周成王提出,封胡于蔡地,这就是蔡仲。从蔡仲到蔡哀侯已是十二世了。
  
  这一年,鲁庄公十年,息侯娶了陈国的公女,也就是息妫。从陈国到息国,要路过蔡国。而蔡哀侯的夫人也是陈国公女。蔡哀侯以为息妫是自己的姨,就邀请息妫进城。但在见到息妫时,行为不礼。也许蔡哀侯搞错了,他将人家息侯的夫人,当成了他自己的夫人的娣侄了。在那时,一个国君可以同娶姊妹,或是姑侄。当然,这回,息妫这位陈国的女公子,并没有随她姐姐嫁给他蔡侯,而是嫁给息侯。
  
  蔡侯对息妫不礼的事儿,就算息妫不说,别人也会对息侯讲的。从息妫以后的言行看,我以为她是不会讲的。息侯知道后,非常地气愤。我们现在不知道,蔡侯究竟对息妫如何无礼,但息侯竟然想到了,用战争手段来解决,来报复。可见,息侯是忍无可忍了。
  
  而息侯想出的办法又很奇特,他不是直接与蔡国交锋,而是请求楚王伐自己,然后请求蔡国救援息,楚国再伐蔡国。是够绕的了,但不管怎么说,息侯的意思是想借助于楚国的力量,来报复蔡侯的对其夫人的无礼之举。
  
  当楚文王见到息侯的使者,知道了息侯的想法后,当然愿意。楚文王是这年的九月出兵,蔡哀侯被楚王打败,并被俘虏到了楚国。看来息侯总算是报复了,心理上或许也可以暂时的安宁了。但其实,真正的仇家是他息侯自己请进来的,这位仇家就是楚文王。当然,息侯,他也会得到更大的安宁,只是这个安宁,是他绝想不到的,也不想要的。那就是社稷被戮,妻子被掳。而死去的息侯,不会再有什么感想了,心灵当然安宁了。
    40、是人的情感推动着历史前进
  
  在蔡哀侯而言,当然不能就这样地被息侯弄得背井离乡,有家难归,被囚于南蛮之地。因此,他也在考虑,该怎样地报复息侯呢?既然他蔡侯是因为息妫而落到如此的下场的,那么还是从息妫身上,找出办法,来计划行动吧。蔡哀侯选择了一个恰当的时机,向楚王说起息妫,大意是赞美息妫的美艳吧。其实,有时语言的魔力是相当大的,你所亲眼看见了的真相,未必能引起你的感觉,但语言可以让人遐想,可以让人以为语言所表达的事物,真是那么美好。楚文王在听了蔡哀侯对息妫的赞美后,立即就产生要得到这个女子的念头。于是楚文王来到息国,以到息国行饗礼的名义,进了城,把息国给灭了,息妫被楚王带回了楚国,成了楚王的姬妾。
  
  而事态并不是就此就结束了,似乎一切都是老天早已安排好了的。楚王灭息的时间,大致是在鲁庄公十年到鲁庄公十三年之间。楚王得到息妫后,息妫很快就有了楚王的孩子。但很奇怪的是,到息妫生下孩子时,楚王并不知道,息妫怀了他的孩子。而息妫也没有对楚王讲。当楚王问息妫,有了孩子为什么不对他讲时,息妫说,我一个女子,服侍过两个男人,就算我不去死,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听了此言,楚王看到还沉浸于感伤中的息妫,不免对她产生了怜悯,不免对蔡又产生了恨。本来是他楚王灭了人家的祖国,占了人家的妻,现在却把一切的责任推到了蔡国的身上。在爱与恨的交织的情感的作用下,楚文王在鲁庄公十四年(前680年),出兵伐蔡,一直攻入了蔡的都城。算是对息妫的安抚吧,算是对自己爱与恨的解脱吧。
  
  在息侯与蔡侯的恩恩怨怨的纠葛中,真正得到利益的是楚文王这个第三者。那么息侯与蔡侯就真的错了吗?他们俩真的就不知道借用楚王的恶果吗?如果我们今天的人,读到这段历史时,能够想到他们是错了,那么他们俩当然也会想到借用楚王的力量的危害。但他二人却照样地做下去,目的就是报复对方。这就是政治,这就是历史,并没有什么让人费心思的玄妙。
  
  政治就是在人的情感的波动中,来来往往地争斗;历史就是在人的意志的坚持下,曲曲折折地走向未来。如果息侯没有愤怒的情感,就不会想着借用楚王的力量,而他的愤怒的产生,是一个男人的本来的性情所决定了的。如果,蔡侯没有怨恨的情感,也不会使出那样的毒计来,而他的怨恨是人的一种本能反应。楚文王,似乎比他二人要高尚些,因为他想着他的理想,但当他知道了息妫时,他的直接动力就不是那个理想了,而是这个女人。而这段历史的成就,正是因为他们三人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意志的结果,如果哪个中途变动了他的意志,这段历史的走向也就变了。
    41、郑厉公出亡
  
  而也正是楚人的意志的不变,不断地想着北进,终于楚军来到了郑国城下了,这一年是鲁庄公十六年(前678年)。这在郑庄公是早已料到的了,但郑庄公已是故人了。
  
  那么楚人为什么要伐郑国呢?楚文王给了一个很说得过去的理由,就是你郑伯,当了国君,为什么不向我通报呢?那么谁是现在郑国的国君呢?说来真是话长,这样,我们只有从郑庄公去世的那年开始说起。
  
  郑庄公是在鲁桓公十一年(前701年)夏去世的。郑太子忽理应是未来的国君。但在春秋时代,新的国君,必须要到次年的正月里才能举行即位仪式,而且改元纪年。因为那时,纪年方法就是以各自国君的在位时间来排序的。公元前701年是郑庄公四十三年,那么这一年,就只能是郑庄公四十三年。如果太子忽在这一年即位,那么又成了郑昭公元年了。公元前701年,在郑国就有二个年了,一个是郑庄公四十三年,一个是郑昭公元年,这样就会出现纪年上的混乱。所以,新的国君,就只能到次年即位。
  
  正因为这样,所以太子忽在公元前701年,虽然已掌握了国君的权力,但他还不能称为国君。依惯例,到了次年,太子忽当即位,但没有,因为郑国出现了政治变动。第二年实际即位的不是太子忽而是公子突。而策动这次政治变动的,不是郑国内部的斗争的某一人,而是宋国的干涉。
  
  公子突的外婆家是宋国的雍氏,雍氏得到宋庄公的宠爱。雍氏在得知郑庄公去世后,就向宋庄公提出应该立公子突为郑国国君。宋庄公就是曾避难到郑国的那个公子冯。当然,他在郑庄公的帮助下,回国做了国君,那是人家左右他们家的内部事务。现在自己也有机会来左右别人家的事务,为什么不做呢?也算是对他郑庄公的知遇恩情的回报吧。
  
  郑国此时的卿是祭仲,所以宋诱使祭仲来到宋国,将其扣压,要挟他必须立公子突为国君,否者就是死。祭仲只好答应,并与宋人订立了盟约。宋也将公子突扣压,并要求他回国当上国君后,要送给宋国财赂。这样公子突和祭仲就回到了郑国。
  
  郑庄公是七月去世的,九月太子忽跑到卫国避难,公子突被立为国君,次年即位,这就是郑厉公。但新即位的郑厉公,首先就面临着,宋国无法满足的的索要财赂的贪欲。为此,郑厉公请鲁桓公出面调停,但宋却只认财赂,不给鲁桓公面子。所以,郑与宋只好用武力解决。先是鲁郑伐宋。再是郑鲁纪三国与齐宋卫燕四国交战,齐国一方战败。看来,郑厉公可以松口气,暂时不再有宋人索贿的烦恼了。但有些人从来就是愿意找烦恼来折磨自己的心灵,好使自己的生活充实得有意义些。郑厉公或就是这样的人。
  
  本来已当上了国君,那就好好当吧。但郑厉公不自在,因为他觉得祭仲的权力太大,什么事儿都得要他说了算,感觉自己就如一个傀儡似的。其实有人给你操心治理国家,你可以乐得享清闲,过自在的日子。但郑厉公不这样想。
  
  郑厉公与祭仲通过谈判,使其交权给自己的可能几乎没有。所以,郑厉公只好采取非常手段,这就是谋杀。而郑厉公选择的刺杀者,是郑国大夫雍纠。
  
  雍纠是祭仲的女婿。我的推测,他与宋国大夫雍氏,当是一个氏族。也就是说,郑厉公的外公或舅舅,与这位雍纠,是叔伯侄儿或是堂兄弟。那么郑厉公与雍纠也当是舅甥或表兄弟的关系了,正因为如此,所以二人的感情比他人更为深厚些,关系更为亲密些。在选择谋杀祭仲的人选时,郑厉公当然认为非雍纠不可。雍纠想得办法是,在郊外宴请祭仲时杀死祭仲。
  
  祭仲知晓女婿要宴请自己,也没想什么就答应了。但祭仲的女儿雍姬,却对父亲说,雍纠为什么不在自己家里宴请您,而要到郊外去?我心中总有疑惑,父亲您想想看?祭仲这样的政治老手,一下就明白了。先将雍纠杀死,并将其尸体丢在周氏的池塘里。郑厉公只好出奔,但他没忘记把雍纠的尸体也一同带上。并对着雍纠的尸体说,你办这样的事儿,都要给女人知道,你真是该死呀。这是郑厉公对雍纠的又怨又恨的表示。
  
  郑厉公说的女人当然是指雍姬了。在雍姬知道雍纠预谋刺杀父亲时,她的心理很矛盾。一边是父亲,一边是丈夫。放任雍纠的行为,就是面临着父亲的被杀;阻止他的行为,就有可能是丈夫被杀。作为一个政治家的女儿,她明白,这样残酷的政治斗争是很正常的。那么她就必须在父亲和丈夫之间作出抉择。但她选择不好。为此她问了母亲一个问题,父亲和丈夫,哪个更亲?母亲说,丈夫,在女儿没出嫁时,或者要改嫁时,男人都可能是丈夫,而父亲只有一个,你说哪个亲?
  
  母亲的这句话,包含着诸多的含义。你可以理解为,多的就不如少的,因为多的可以再得到,而少的没了,就得不到了。你也可以理解为,我一个女人,没了这个丈夫,可以再找另外一个,而父亲却没地方去找。你还可以理解为,丈夫是姻亲关系,父亲是血亲关系,血亲当然亲于姻亲。我们不知道,雍姬是怎么想的,但她听了母亲的话后,就将雍纠的阴谋报告给了父亲。她的抉择,就是要保留父亲的生命。
  
  在关于一个人生死的问题上,特别是关系到自己的亲人时,不要说由女人来抉择,就是男人,他也不一定知道该怎样抉择。所以必须要找到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不论这个理由能否站得住脚。当然,这个理由,不过是在今后的岁月里,来安抚自己在想到此事时可能会伤痛的心而已。我们绝不能对雍姬进行责备、责难,这是那个时代的政治斗争的结果,雍姬不管怎样抉择,她都是这场政治斗争的最悲惨的受害者。而这场政治斗争的受益者,却是那个出逃到卫国避难的太子忽。
    42、郑厉公又回来了
  
  郑国的太子忽在鲁桓公十五年六月(前697年),回到了郑国,这就是郑昭公。而郑厉公是在五月出逃,先到蔡国,再攻打下郑国的栎(河南禹县),在栎这个地方,郑厉公算是有了个安身的去处了。
  
  但郑昭公在位只有二年时间,鲁桓公十七年时,被高渠弥弑杀。高渠弥弑昭公的理由很简单,怕郑昭公杀他自己。因为,郑昭公从来就不喜欢高渠弥。郑庄公以前想用高渠弥为卿,郑昭公就反对,但郑庄公还是用了。现在郑昭公回来了,虽然时间过去了很久,但难保他郑昭公就不讨厌自己了。人的性情就可能决定了一个人的行动,高渠弥明白这点。所以,他先下手把郑昭公弑杀了。
  
  但高渠弥与祭仲并没有迎回郑厉公,而是立公子亹为国君。但公子亹在位也只有一年,他是在鲁桓公十八年,在与齐襄公会面时,被齐襄公杀死的。陪同去的高渠弥被齐襄公处以车裂。而精明的祭仲,称身体不好,没有前去会盟,而拣了条性命。这样祭仲立公子仪为国君。
  
  子仪在位十四年,他是被郑国的大夫傅瑕弑杀的。
  
  鲁庄公十四年(前680年),在栎已居住了十七年的郑厉公,时刻在准备着,积蓄着力量,准备回国。但好像他就没有了机会似的,现在他已不能再忍受这样的待遇了,从子忽、子亹到子仪,郑庄公还有八个儿子,这样的轮下去怕是不会再有他当国君的机会了。所以他要自己行动,他要恢复他原有的地位。于是他开始向郑进军。
  
  在进军到大陵时,郑厉公捉住了前来抵御的郑国大夫傅瑕。傅瑕怕死,主动对郑厉公说,如果您不杀我,我会想办法帮助您回国。郑厉公当然高兴地答应了,而且二人还立了盟誓。傅瑕回去后,就将子仪给弑杀了,将郑厉公迎回国。但郑厉公马上又把傅瑕给杀了,罪名是他对郑厉公有二心,因为傅瑕又在密谋着迎立其它的公子当国君。在这里,盟誓不过是为了达到眼前目的而相互设置的门槛而已,其实再高的门槛又怎能会走不过去呢?郑厉公不需要傅瑕时,就可以违背盟誓,但他却可以给傅瑕一个罪名,这个罪名就是他走过这道门槛的通告证。
  
  从郑昭公、郑厉公、子亹、子仪的即位情况来看,在国君没有成为国君前,是由卿大夫说了算的。只要你是国君的子孙,都有可能成为国君。在国君有很多公子时,你这位公子能否即位,就看你有没有,有实力的大臣襄助了。这是又一种传承权力的方式。我们已知道了的一种是,老国君去世,已立为储君的太子即位,这是最好的最正常的,如楚武王之后的楚文王;一种是通过政变方式即位,如鲁桓公、州吁。只有出现了太子不能正常即位的情况,才会出现卿大夫左右局势,或政变的传承权力的方式出现。当然,非正常即位的另一种情况,是其它诸侯国的干涉,但这只能是一种动因,而不是方式,因为诸侯干涉他国事务,最终还得通过本国的权势人物来实行,如宋庄公立公子突,是由祭仲来完成的。
  
  好吧,不管怎么说,郑厉公又回来了,他复辟了。但他没有将自己复辟的事儿向楚国通报,这就是使楚文王有了伐郑的理由。鲁庄公十六年(前678年)秋,楚军一直打到郑厉公盘踞了十七年的栎,算是给郑国对楚国不礼的教训吧。然而,楚文王能教训郑国的无礼之举,却对臣下的无礼,无可奈何。
    43、楚文王也死在征途中
  
  鲁庄公十八年(前676年)秋天,巴人进攻楚国。先是进攻那处,并攻破了那处,那处的守尹阎敖只身逃回了郢城。楚国的国都,此时已从丹阳迁到了郢,也就是今天湖北省荆州市纪南镇。楚文王杀了阎敖。到了冬天,阎敖的家族与巴人联合,一同攻打楚文王。
  
  第二年的春天,楚文王亲自带兵与巴人作战,在津这个地方,被巴人打败。楚文王只好回都,但城门却不开。原来,负责城门守卫的鬻拳不给楚王开门。楚王只好带着部队向北去,一直打到黄国(河南潢川)。在回国途中,楚文王死在了湫这个地方,时间是这一年的六月。让人难以想像的是,与楚武王的相似之处,就是楚文王也是死在战争的路途中。与他父亲同样幸运的是,没有死于与敌人的格斗中。但创业的艰辛已可以深刻地在这父子俩身上体现出来了。
  
  鬻拳在办完楚文王下葬后,也自杀在楚文王的墓前,安葬在楚文王墓门内的过道中,算是殉葬吧。他生前是负责郢都城门的,死后照样守卫着楚文王的大门,不过只能是墓门了。而那个对楚文王不敬,而楚王又无可奈何的人,就是鬻拳。
  
  在不知什么时候,不知为了什么事儿,鬻拳对楚文王提出谏言,但楚王不听。鬻拳大概认为,必须要楚王听从自己的意见吧,所以手握兵器以胁迫楚王听从自己的谏言,楚文王只好同意。但事后,楚王并没有怎么去为难鬻拳,因为他明白,鬻拳这样的举动是真的为他楚王好。
  
  但为了楚王的好,就能用兵器相挟持吗?鬻拳知道,这一定是不对的。虽然楚王不追究,但自己能不反省自己的行为吗?反省的结果,是自己有过错,是自己必须惩罚自己。于是,鬻拳将自己的双足斩下。在鬻拳看来,只有用自己的双足的失去,才能抵消自己的过错。在那个时代,对国君的崇敬,是发自内心的,不论这国君的品德如何。所以,你不能对你崇敬的国君,有不敬的行为。但作为国君,当人对他不敬时,第一的反应就是惩罚吗?未必。楚文王就没这样做。而这样的国君,是否更会让人崇敬呢?
  
  楚文王去世了,他的儿子堵敖先做了国君,后来是楚成王。但我们得先放下楚国了,我们得向北去,一直到齐国。我们要讲齐国。因为就在鲁庄公十五年(前679年),齐桓公已确立了他的霸主地位。
  
  
  44、齐桓公的祖先
  
  齐桓公的祖先就是吕尚。而吕尚的祖先与上面说过的许国是同一个祖先,都是四岳,姜姓。吕是吕尚的祖先的封地,故为吕氏,四岳的后人是在舜帝时被分封于吕的。尚是他的名,牙是他的字。太公望是周文王对他敬称。据说,周文王的祖父古公亶父曾说过,当有圣人到我们周地来,他来了,我们周才会兴旺发达。当周文王见到吕尚时,说我太公望您很久了,所以称太公望。这儿的太公不是指吕尚,而是古公亶父。
  
  吕尚襄助周武王灭了商后,被封于齐,都营丘,今山东省淄博市。后曾迁都到薄姑,到胡公时,再回到淄博市临淄区。
  
  齐桓公的父亲就是曾与郑庄公、鲁隐公一同灭许的那个齐僖公。齐僖公去世时,是传位给太子诸儿的,这就是齐襄公的,这一年是鲁桓公十五年(前697年)。齐桓公是齐襄公的兄弟,当时不过是位公子而已,这就是公子小白。但当齐襄公即位后,公子小白就离开了齐国,公子小白是听从了师傅鲍叔牙的意见,在鲍叔牙的侍陪下,来到了莒国。因为鲍叔牙已料到齐国会发生内乱,来到莒国不过是为了避难。
    45、鲁桓公死在马车上
  
  当然齐襄公做了国君,首先是做给了别人灾难,鲁桓公十八年(前694年),鲁桓公准备与齐襄公会面,但此次出行,鲁桓公是带着夫人文姜一同去的。
  
  文姜是在鲁桓公三年时嫁给鲁桓公的。当时是由文姜的父亲齐僖公亲自把女儿送到鲁国的境内,鲁桓公也是亲自去与齐僖公见面,并把文姜迎娶回来。关于齐僖公送女儿嫁人,当时的人士,还认为是不合乎礼的。因为,文姜出嫁,最高的礼节,也不过是下卿一级送到鲁国。但我们从中也看出,文姜当是一个很受其父钟爱的一个女儿。当然,这之前,齐僖公曾想把文姜嫁给郑国的太子忽的,但太子忽借故推却了。这也可以看出,齐僖公是希望文姜能够成为国君夫人,也就是小君。在当时,并不是所有的公女都能够成为小君的。
  
  到了鲁桓公六年的九月,文姜为鲁桓公生了一子,就是子同,也就是后来的鲁庄公。这是春秋时期,鲁国十二国君中,唯一的嫡妻所生的嫡长子,并即位为国君。而且有准确的出生年月日。《春秋》是这样记载的,鲁桓公六年,九月丁卯,子同生。
  
  文姜如果就这样地在鲁国生活下去,本来有着很美满的婚姻,有着很幸福的家庭,多么好!但祸患就生起于人们的不知不觉中。
  
  鲁桓公十八年的春天,鲁桓公与齐襄公在泺会面后,本当回国。但不知为什么,却与文姜跟随着齐襄公来到了齐国。既然来到了齐国,那么就依照惯例进行国事活动吧。但齐襄公不可能十二个时辰都陪着你鲁桓公,那么文姜可以领着鲁桓公各处走走,给鲁桓公指点一下各处风景,回忆一下她在鲁国做公女时的生活,这在文姜和鲁桓公,不是一样的有情趣吗?但让鲁桓公想不到的是,齐襄公不陪自己,夫人文姜也不在身边。
  
  原来,文姜和齐襄公,他们兄妹二人幽会去了。这在鲁桓公当然是一个无法承受的严重打击。我们可以想像任何不管怎样的关系的男人和女人,可以相爱、相恋。但我们不能想像兄妹之间的恋情。兄妹之间可以有爱的情感,那是血亲之间的情感,但不当有恋人的情感。
  
  但齐襄公和文姜之间就有了这样的男女恋情。从本质上讲,兄妹之间这样的情感,本没有什么罪过。但古人早就知道,同姓结婚,子女很难成活。所以古人从优生的方面考虑,就反对同姓之间结婚。那么兄妹之间,就更不能成婚了。而大家都这样认为了,同姓之间不能婚配,兄妹之间不能相恋,如果有人做了,就是件很罪过的事情。
  
  但情感管这些吗?不管!情感的动力,是其它任何力量都消灭不了的。除非你消灭了有着这个情感的人。
  
  但似乎鲁桓公还没有想到要消灭齐襄公或文姜中的那一个。在鲁桓公知道文姜和齐襄公之间的关系后,当然要向文姜发泄他的愤怒,这是一定的,也是很自然的。因为是耻辱的情感,使他产生了愤怒。而文姜对鲁桓公的责难乃至斥骂,也当然不能忍受。由于有着对兄长的恋情的情感,与在鲁桓公面前的羞辱的情感,这样的两种情感的交错,使文姜当然产生了对鲁桓公的怨恨。这是两个人两种情感的较量。
  
  较量的结果是鲁桓公输给了文姜。齐襄公与鲁桓公约好,要设宴款待鲁桓公,也定好了日子。鲁桓公应邀按时参加了齐襄公的宴请。宴罢,齐襄公要公子彭生送鲁桓公到车上,彭生一直把鲁桓公送到车上,但在彭生走下车时,鲁桓公去世,时间是鲁桓公十八年的四月十日。我们知道,是公子彭生杀死了鲁桓公。
  
  这在鲁桓公是绝对想不到的。如果他知道,他去赴宴就会被谋杀,那么他当然不会去。也许他死之前都不知道是谁在主谋,要杀死自己。然而,这时,我们却很自然地想到了鲁隐公,鲁隐公被刺杀前会知道谁在主谋要杀死自己吗?也许也不知道。而鲁隐公的被刺是鲁桓公默认了的,那么也就是说,鲁桓公可以说是主谋。但可悲的是鲁隐公也许不知道。而现在,鲁桓公同样也有可能不知道,谁是杀死自己的主谋,这又是同样的让人觉得可悲。因为,要谋杀他们的,是他们最亲密的人,一个是弟弟,一个是妻子。从最亲的人到置人于死地的主谋,这种角色的转换是如此地容易,又是如此地残酷。从常理推断,这当是不可能的。但却是实实在在地发生了。这样的事,就是由人做出来的,而且是贵族们做出来的。
  
  在公子彭生下手结束鲁桓公的生命时,鲁桓公看到的只是公子彭生。但指使公子彭生的是齐襄公,而促使齐襄公下此决心的是文姜的几句话。当文姜被鲁桓公责骂后,她来到了齐襄公面前,对齐襄公说了鲁桓公责骂自己的话。有一种说法是,文姜在齐襄公面前,故意说了鲁桓公的坏话。也就是要激怒齐襄公,激怒齐襄公的意图,可能就是想要结束鲁桓公的生命。可见在文姜的意识里,或潜意识里,已有了杀夫的念头了。
  
  那么,文姜说了什么呢?她说,我夫君责骂我时,对我说,子同不是他的儿子,是你兄长的儿子。我们不知道,齐襄公听到此话时,究竟想了些什么。但我们知道齐襄公的行动,那就是杀死鲁桓公。这就是情感的力量?在鲁桓公去世后,文姜去世前,文姜前后有八次,与兄长齐襄公相会。这在死去的鲁桓公不知是否会想到,但鲁桓公与文姜的儿子太子同,也就是鲁庄公是看到了的。
    46、卫宣公与夷姜
  
  这就是齐襄公即位后,给人带来的灾难,他首先要鲁桓公死。然后他又杀死了,郑国国君子亹,我们上面已说过了。齐襄公在外交上,实行强硬的政策,他可以用杀戮来解决一切问题。那么在国内事务上呢?他也以为我说怎么着,就怎么着。也是一派强硬的态度。但并不是成功了的政策,永远都是正确的。时间、地点、人物、环境等等的改变,就可能使其以为是正确的政策,成为不正确的了。齐襄公的强硬态度,正在给他自己准备了他必须得到的灾难,这是一定的。
  
  但灾难并不是那么容易地就会来到的,人必须做到连他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能力时,上天才会给他报应。齐襄公也是如此。他在鲁庄公五年的夏天,与文姜在齐国相会后,到了冬天,齐襄公就率领着鲁、宋、陈、蔡等联军伐卫,目的是要卫惠公回到卫国重新执政。这时的的齐襄公真是春风得意,一面是情场上的胜利,一面是战场上的报捷。
  
  在齐襄公的帮助下,卫惠公在第二年的夏天,鲁庄公六年(前688年),回到了卫国。那么卫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还得从卫宣公开始说起。
  
  我们前面说过了,州吁是在鲁隐公四年九月(前719年)被杀的。到了这年的十二月,公子晋回到卫国即位,史称卫宣公。
  
  卫宣公大概是在卫桓公时,与他的庶母,也就是他的父亲卫庄公的妾夷姜相好,这时卫庄公已去世了。后代的贵族,在父亲去世后,可以纳娶自己的庶母,这在那个时代似乎是很普遍的事情,我们后面还会看到很多此类的情形。
  
  到了卫宣公即位时候,他就立夷姜为夫人。可见卫宣公对夷姜的宠爱。恩恩爱爱的夫妻俩有了孩子,就是急子。急子长大成人了,卫宣公想着给他娶个媳妇吧。就派人到齐国,向齐僖公提亲。齐国就把公女宣姜配给了急子。
  
  但当卫宣公见到宣姜时,他却改变了主意,这位齐国的公女不能嫁给急子,为什么呢?因为她生得美,所以卫宣公自己纳娶了宣姜。在卫宣公而言,只考虑他自己的享受,不考虑儿子和宣姜的感受,更不会考虑其它人的感受了。当然,我们切记,父亲娶儿子的媳妇,在那个时代,可不是普遍现象,这不过是个特例。
  
  娶到了宣姜的卫宣公,或是与夷姜来往少了、关系疏远了、感情淡漠了,或是有更严重的行为。总之,卫宣公的所作所为,给夷姜的心理上带来了使她无法承受的伤害。在这样的伤害中,夷姜选择了死,她用一条丝带,了结了自己的生命。
  
  从恩爱夫妻到陌路人,卫宣公的情感,在变化着。而夷姜的情感应该没有变,如果她变了,就不会去死,她就可以适应那已变化了的世界。
    47、是卫宣公杀了儿子急子
  
  卫宣公娶了宣姜后,宣姜有了公子寿和公子朔两个儿子。哥俩一同长大,但哥俩的性情却不同。而这位公子朔却与他的母亲宣姜的性情倒是相似。
  
  在宣姜嫁到卫国前,宣姜知道自己要嫁的人是急子的,但当她成为卫宣公的夫人后,就不再在乎急子了。这是很自然的,毕竟她嫁过来之前,没见过急子,更不用说有什么感情了。但是,从一个本来是人家的妻子,变成了人家的母亲,这种角色的转换,是否也带来了感情上的转换呢?也就是说,宣姜对急子是否该有母爱的那种情怀呢?这好像很难有,相仿的年纪,难堪的关系,已使宣姜处于尴尬的境地了,她怎么还会什么母亲的情怀呢?那就当做陌路人吧,大家相互不要往来。但做不到啊。
  
  当宣姜嫁到卫国已近二十年时,与她性情相同,当然被她宠爱的公子朔长大了,但却只是公子,不是太子。不管怎么说,急子是前夫人的儿子,又是太子,将来卫国的天下,就是他急子的。这在宣姜,是不甘心的。怎么办呢?从急子的手中夺过太子的地位,这就是宣姜与公子朔想要做的。
  
  要想夺取太子的地位,就得让卫宣公下决心废黜急子的太子。最好的办法是进谗言,在卫宣公面前,说急子的坏话。这母子二人说坏话的结果,就是促使了卫宣公下定了决心,不但要废黜急子的太子,还要他急子的生命。谗言真是一把让人难以置信的,比任何武器都锋利的尖刀,它可以刺透任何人的心灵,而使这个心灵流出恶毒的念头的血滴来。
  
  有了这样恶毒的念头的卫宣公,就是要儿子的性命,也布署了一番。当然从另一方面讲,他或者是,不愿意看到儿子在自己的眼前死去。卫宣公派急子出使齐国,然后叫刺客在卫国边境的莘这个地方,对急子行刺。
  
  但刺杀计划,不知怎么被公子寿知道了。我们说过公子寿与其兄弟公子朔性情不同。他马上将父亲要刺杀急子的事告诉了急子,并劝急子出国避难。急子听后,并没有惊恐。他说,我不能那样做,因为我这个做儿子的,不能违背父亲的命令,除非这个世界存在着没有父亲的国家。这种镇定的神态,这种视死如归的气魄,或许只有急子这样的人才会有。当然,在春秋时代,有很多很多这样的人,在他们面临死亡时,都会这样的。
  
  公子寿见急子不肯出走,就给急子饯行,劝急子喝了酒。公子寿自己则载着急子出使用的旌旗,驾着车向莘地驰去。等候在莘地的刺客,见到了急子出使用的旌旗,以为车上的公子是急子,就把公子寿给杀了。在公子寿的本意,就是代哥哥急子去死。想来,他只有用自己的死,才能使母亲和兄弟公子朔,放弃对哥哥急子所作的伤害。公子寿当然爱他的母亲,爱他的兄弟公子朔,同样他也爱他的同父异母哥哥急子。但在母亲和急子两方,公子寿都不愿意他们任何一方受到伤害。虽然母亲一方已在做着伤害急子的事了。为此,公子寿只有用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换取母亲和急子的平安。我们又看到了一位视死如归的人,这位公子寿。
  
  但当急子酒醒,也赶到莘地时,弟弟公子寿已死了。急子对刺客说,我自己愿意来这儿求死,公子寿有什么罪啊,你们要杀了他?请你们杀了我吧!刺客当然不会心软,也杀了急子。
  
  急子应该知道弟弟公子寿的想法,那就是替自己去死。既然,弟弟已死了,急子为什么还要去死呢?这在公子寿不是件叫人更加伤感的结局吗?因为公子寿的意愿是,不想叫急子死,所以才舍去了自己的生命。而最终的结果,非但公子寿死了,而且急子死了。
  
  鲁桓公十二年十一月十八日(前700年),卫宣公去世,第二年,公子朔即位,这就是卫惠公。卫惠公在位的第五年,卫国的公子洩、公子职另立公子黔牟为国君,卫惠公只好离开卫国,到齐国避难。而此时齐襄公也刚即位为齐国国君。
  
  到了鲁庄公五年(前689年),齐襄公在鲁宋陈蔡等国的协助下,攻打卫国,帮助卫惠公回到卫国。第二年,卫惠公终于回到了卫国。回到卫国的卫惠公,先做了下面的事,流放黔牟到周,杀死公了洩和公子职,然后再即位。
    48、齐襄公被弑于门后
  
  这在齐襄公而言,是做了一件非常了不起的大事,帮助卫惠公复辟。这或者会使齐襄公觉得自己能力是无穷的,自己可以左右一切。人的判断和推理,多数是以从前的经验来做为前件或大前题的。齐襄公也不例外。但我们所经历的很多事实,告诉我们并非如此地简单。在这样的经验的前件或大前题下,就有可能,使一个人的判断或推理的结论,是错误的。
  
  鲁庄公八年(前686年)夏,齐国和鲁国一同攻打郕国。战败了的郕国却向齐国称降。这在鲁国是一大耻辱,所以当时庆父向鲁庄公提出伐齐。还好鲁庄公没答应,否者,在齐襄公如此事事顺心的时候,说不定鲁国还真打不过齐国。看来,伐郕一战,我们的齐襄公再次证明了他的英明。
  
  英明的齐襄公,也得休息、也得疗养。但那时贵族们的休息疗养,就是打猎。打猎即是休息,打猎也是娱乐,打猎还可以健身,为来年的战事而演习。所谓春蒐、夏苗、秋狝、冬狩。因为君主们,最要紧的两件事,有一件就是战争,不是抵御它国的来侵,就是准备侵入它国。还有一件事,就是管待好祖宗和天地日月星辰等等的神鬼们,也就是祭祀。齐襄公狩猎,就是在演习战争。所以狩猎,也是国之大事。做这样的大事,齐襄公以为自己当是完全可以胜任的。因为他是英明的。但他错了。
  
  到了这年的冬天,鲁庄公八年的十一月,齐襄公来到了临淄北面的姑棼,距临淄约三十公里的地方,在贝丘这个地方狩猎。正在寻找猎物的齐襄公和随从们,忽然看见,在他们的面前突然出现了一头很大的野猪。在齐襄公看到的是野猪,但齐襄公的随从们,看到的却是公子彭生,也就是杀死鲁桓公的那位公子彭生。这些随从对齐襄公说,那是公子彭生,不是野猪。齐襄公一边说,你彭生竟敢出现,一边用箭去射。这时,齐襄公看到了,那个野猪,就如人一样地站立起来,在那儿哭叫。这倒真让齐襄公有些骇怕了,不小心就从车上摔了下来,连自己的脚都受了伤.
  
  能在这儿见到公子彭生,是齐襄公绝对想不到的。在九年前,公子彭生在齐襄公的指使下,将鲁桓公杀死。鲁国派出使者到齐国,对齐襄公说,对于我们国君死在你们齐国,我们没有什么好责怪别人的地方,谁让国君已完成了国事活动而不回到鲁国呢?但只是要求由公子彭生来偿命。齐襄公当然愿意这样,不就是由公子彭生去死吗?只要鲁国不再提这事,死一个公子又算什么呢?就这样,公子彭生去偿了人家鲁桓公的命,而齐襄公继续与文姜来往。而现在彭生怎么变成了野猪来到了这个地方呢?
  
  摔下车的齐襄公回到临时的寝宫,才发现自己是光着脚回来的,鞋子不知什么时候丢了。齐襄公大怒,他要求寺人费,也就是侍候自己的奄人,马上把丢了的鞋子找回来。但回来的寺人费并没有找回那丢了的鞋子。齐襄公就鞭打他,抽打得他的背上都是血痕。一个君王难道就那么看重一只鞋子吗?这似乎不太可能。那么齐襄公为什么为了只鞋子而鞭打下人呢?也许他认为,他的惊惶失措的举动,使他丢尽了面子?为了挽回这个面子,他才那样去做。而其实他的行为的结果,反倒使他丢尽了面子。有时,一个人的大度和宽容,一个人的谦卑和自责,反倒使人觉得他的高大和伟岸。而真能做到这点,其实很难。何况这位总是,自以为是的齐襄公?
  
  寺人费被鞭打完,走出院落时,在大门口,被人捉住并绑了起来。寺人费立即明白了这人是干什么的了,他们是剌客。寺人费对剌客说,我怎么会帮助齐君来对抗你们呢?说着要他们解开他的衣裳,将背上的伤痕给他们看。意思是说,我被齐君打成这样,我怎么会再去为齐君做事呢?见剌客相信了自己,寺人费提出由他先进到院内,帮助他们来行剌齐襄公。
  
  剌客相信了寺人费,放他先进到院内。进到院内的寺人费,马上将外面的情况报告给了齐襄公,并把齐襄公隐藏了起来。然后,他自己再走出大门,与剌客交战。但寺人费怎么会是人家剌客的对手呢?他死在了大门内。寺人费的行为,在今天看来,当是不可理喻吧?刚刚被自己的主人鞭打过,疼痛当还未消去,但寺人费却没有一丝的怨恨,他所有的,就是对主人的忠心,虽然这个主人对他并不好。
  
  攻入大门内的剌客,又把在台阶上抵抗的,齐襄公身边的小臣石之纷如杀死。然后进入屋内,见床上躺着一人,以为是齐襄公,杀死后,仔细一看不是,是齐襄公的寺人孟阳假扮齐襄公。再一找,看到了门后面的一双脚,原来这躲藏在门后面的才是齐襄公。结果,当然是齐襄公被弑。就这样,齐襄公绝没有想到,他是会有这样一个死法,十一月七日,被人剌杀。那么是谁要剌杀齐襄公呢?
——————
  下面是以前写的札记,附在后面。
  
  齐襄公被刺客所弑。
    
    连称、管至父在葵丘戍边,因为齐襄公没有及时换防而心生怨气,继而要刺杀齐襄公。
    
    齐襄公狩猎时,从车上摔下时丢了鞋子,要侍人费去找,找不到,而被责怪,并用鞭子抽打他,被打得都出了血。但费出门时发现有刺客欲刺杀齐襄公后,仍然想办法帮助齐襄公躲藏好,然后出来和刺客拼命。还有石之纷如和孟阳也都是侍奉齐襄公的小臣,却也都视死如归。而从费被鞭打来推断,齐襄公平时对身边的人未必好。
    
    但小臣不论怎样,对齐襄公还是尽忠的;而大臣们,连称、管至父为了一时的不快就要弑君。
    
    从刺杀的经过看,费从门外遇到刺客后,用背上的鞭痕表示自己不会帮助齐襄公,得到刺客的信任,可见费是个聪明人。但当他回到屋内,却把齐襄公隐藏在门后面,让孟阳假扮齐襄公躺在床上,自己再出来战刺客,就让人觉得很幼稚。因为在房间里,不管你怎么藏都一定会被找到的,你就那么大的地方吗,而齐襄公竟听从了这样的安排。我们设想,就是关门抵抗,或者想办法杀出去一个人寻找援军,或者让齐襄公从其它的门窗逃出去,也比现在这样的安排有逃生的机会。所以,有可能是,当突然知道有刺客后,人由于恐惧紧张,分辨不清这种安排是否合理。当然,或者当时的状况,这种安排是最合适的。因为既然要刺杀国君,就要选最保险的方案,也就是说如果连称、管至父的布署周密的话,齐襄公也就只能躲在门的后面。
    
    现在的问题是,齐襄公出猎究竟带了多少人?或者说,在齐襄公所住的房间周围究竟有多少卫兵?难道只有这三个小臣吗?如果真是这样,又不是特例的话,我们可以判定,春秋时代的国君是很随意的。
    
    还有刺客有多少?是一个吗?不太可能,因为这样的话,齐襄公他们完全可以用其它的办法对付这一个刺客。那么是多少呢?
——————  49、公孙无知当上了齐君
  
  原来是他的堂兄弟公孙无知。那么公孙无知为什么要剌杀齐襄公呢?我们还是从齐襄公被剌的前一年说起。在鲁庄公七年夏季的时候,齐襄公派连称和管至父两位大夫,去戍守葵丘这个地方。这二人去的时候,正好是田地里长出瓜的时候,所以当时齐襄公就说,到明年瓜再熟的时候,我会派人来替换你们的。
  
  但到了瓜熟的时候,连称和管至父却没见齐襄公派人来接班。二人以为是齐襄公公务忙,把这儿事给忘记了,所以就派人到宫里,向齐襄公说明了自己戍守葵丘已到一年了,该派人来替换了。但齐襄公却不答应。齐襄公的不答应,总有他的理由。他或者认为,你俩就得在那儿多呆些时候,没有理由也是一种理由。或者他正好见到这位见他的人时,心情不好,以不许替换给打发了。当然,我们可以有很多的猜测。但不管怎么说,齐襄公的很自然的想法,就是我说怎么着,就怎么着。
  
  是啊,不让换防,是您国君说了算,但也有人家说了算的事儿。连称和管至父就商量着他二人说了算的事儿,剌杀,就剌杀了您齐国国君吧。这就是他二人商量的结果。如果这位齐襄公死了,总得重新立个国君吧,他二人想到了公孙无知。
  
  公孙无知是齐僖公弟弟夷仲年的儿子。因为齐僖公在世时,挺喜欢这位公孙的,所以公孙无知的待遇就与齐僖公的嫡子相同。但当齐襄公即位后,马上就将公孙无知的待遇给予降格处理,这在公孙无知总有想法的,或者总有对齐襄公的不满的情绪的。当一个人曾有过的东西,而且是美好的,如果后来没有了,这对他是一种失落的感觉,这种感觉会使他的心情懊恼。而使他失落了那美好的东西的人,就有可能成为他愤恨的对象。但在剌杀齐襄公之前,公孙无知也就只是愤恨而已。
  
  在连称和管至父想到公孙无知,是认为杀死齐襄公后,可以立公孙无知为国君,因为公孙无知一定痛恨齐襄公,所以一定会支持弑君。而且他公孙无知还可以当上国君。从高高的嫡子待遇被拉到了很低的位置,再从很低的位置,被捧上国君那样高的地位,这在公孙无知是一次心情的旅行,让他有喜有悲,有爱有恨,有苦有乐。
  
  要剌杀齐襄公就得知道他和行踪,然后安排好剌杀计划。而能够知道齐襄公行踪的当然是他的身边的人了。连称推荐了他的堂妹,可以做这事儿。因为他的堂妹是齐襄公的妾,但却得不到齐襄公的宠爱。当然她做这样的事儿,是要有回报的。公孙无知答应,如果事情办成了,立她为夫人。
  
  现在齐襄公死了,公孙无知当上了齐国国君。但公孙无知也只当了几个月时间的齐国国君,他自己也被人剌杀了。
    50、然后是公子小白当上了齐君
  
  公孙无知是在鲁庄公九年的春天被杀的。这在鲁庄公是一个绝好的干涉齐国国政的机会。在他父亲的鲁桓公死于齐国后,鲁庄公一直就采取了与齐和好的策略,虽然他即位时不过是个十二岁的少年。母亲几乎每年回到齐国与齐襄公会面,鲁庄公并不阻挠,当然或许这也是他无能为力的。而齐国有什么要鲁国出面办的事儿,鲁庄公都尽心办理。如齐襄公娶王姬,要由鲁国办理出嫁的事宜;如鲁国出兵帮助齐国伐卫、伐郕;如调停齐国和纪国之间的关系。
  
  现在的情况是,齐襄公被弑,公孙无知被杀。齐国出现了国君位置的空缺,而齐僖公的儿子,公子纠在鲁国。公子纠是在公孙无知剌杀齐襄公后,来到鲁国的。这样鲁庄公理所当然地可以帮助公子纠成为齐国国君,这时的鲁庄公已是一位二十一岁的青年了。
  
  鲁庄公派人与齐国的大夫商议立公子纠为君的事,齐国方面也马上同意了,并派出大夫来到鲁国,与鲁庄公订立了盟约。鲁庄公以为自己做了这些事,公子纠回去做齐君是没有问题了。所以也就宽心地想等到合适的时候,再送公子纠回去。因为,这个时候还是春天。
  
  但齐国国内并不是所有的大夫都一致同意立公子纠为国君的。齐国最重要的两位大夫国氏和高氏,就有另外的人选在考虑。这个人选就是公子小白。我们上面说过,在齐襄公即位时,公子小白就离开了齐国到莒国,算是避难。看出齐国会出现内乱的是鲍叔牙,也就是辅佐公子小白的鲍叔牙。这一点鲍叔牙比管仲要能力强,此时的管仲辅佐公子纠。因为,管仲和公子纠是在公孙无知弑齐襄公后,齐国已出现了内乱,才离开齐国的。
  
  国、高等大夫就派人与莒国的公子小白接洽,谈成了由公子小白回国即位。双方一谈成,公子小白就马上回国。我们可以推测的是,鲁庄公知道了公子小白准备回国即位的情报,这样就打乱了他原先的计划。所以也匆匆忙忙地带着军队护送公子纠回国去即位。但还是公子小白快了一步,回到齐国的公子小白当上了齐国国君,这就是齐桓公。
  
  鲁庄公是在夏季送公子纠回国的,但当齐桓公已即位后,鲁庄公并没有离开齐国的边境,而是将军队住扎下来。鲁庄公的可能的想法是,会不会还有机会使公子纠回国即位,就是想从齐桓公手中夺回君位。但到了秋季的七月,齐桓公将齐襄公的丧事给办了,这就证明了齐桓公已确立了他的国君的地位。齐襄公去世九个月,到了齐桓公时才下葬。
  
  在春秋时代,一般而言,周天王从去世到下葬可停殡七个月,因为各路诸侯要来吊唁,再加上天王的葬礼规格高,操办需要更长的时间,所以要七个月。诸侯可以停五个月,因为曾同盟过的诸侯国要来吊唁,还有其礼节也一样地不会简单。大夫是三个月,士是要过了一个月。现在这位齐襄公死了九个月才下葬,是超过了当时的五个月的期限的。这当然是由于国内政治动荡造成的。在齐桓公即位后,可以把齐襄公的丧事办完,说明齐桓公已控制了国内的局势。
  
  
  51、不想死的管仲回了国
  
  齐桓公在自己的君位已稳定后,才考虑到怎么处置住扎在国境边的鲁国军队。既然人家是军队,那么也只能用军队来解决。鲁庄公九年八月十八日,齐桓公就出兵与鲁国的军队交战,战场就在乾时。结果是鲁国战败。鲁庄公是在放弃了他的战车,上了另外的一辆战车,才免于被擒的。鲁庄公乘坐的战车的车右和御手为了使鲁庄公能够逃跑,驾驭着战车,打着鲁庄公的旗帜引诱齐军去了,这二人被齐军俘虏。可见,当时鲁庄公的危险处境。摆脱了危险境地回到鲁国的鲁庄公,后面却跟来了鲍叔牙。
  
  鲍叔牙向鲁庄公提出了在鲁国境内杀死公子纠,管仲和召忽二人要带回到齐国,由齐桓公来处置。那么为什么鲍叔牙要将管仲召忽带回国去呢?原来在乾时一战中,管仲一箭射中了齐桓公的带钩,正因为如此,齐桓公没有丧命。但关于此事的记载,是从三十多年后的晋文公时的寺人披口中说出来的,在乾时之战中,并没有正面的记叙。寺人披的原话是,齐桓公置射钩而使管仲相。当然,我们现在所知道的只是,鲍叔牙要求管仲必须回到齐国去接受处置。
  
  这在鲁庄公是没有办法不答应的,只能答应鲍叔牙的要求。公子纠被杀于生窦。召忽自杀。管仲没有象召忽那样自杀,而是请求鲍叔牙把自己绑起来,押送回国。但在进入齐国境内到了堂阜这个地方时,鲍叔牙就给管仲解绑了。这在他二人是心心相通,一个知道自己死了没有什么大的意义,大不了落得个召忽那样的让人尊敬而已,但召忽已成为了那样的人了,那么就让人们去尊敬召忽吧;一个知道这个人不能死,这个人死了对齐国是一个严重的损失和打击,而活下来,不但可以避免损失和打击,还可以使齐国更加强盛。
  
  回到国都,鲍叔就向齐桓公推荐,要管仲辅佐齐桓公,因为他的治国安民的水平要大大高于齐国的国卿高敬仲。鲍叔牙说这样的话,在今天看来是大忌的。你不能抬上去一个人,却要踩下去另一个人。当然,鲍叔牙的话里,是暗含着高敬仲是齐国最有治国安民才能的人的意思的。但以常人的心态,听了这样的话,心里总不舒服。但这之后,齐国的君臣们相处得很好,可见鲍叔牙的坦率和识人,高敬仲的谦冲和友善,管夷吾的能力和责任,这些正是成就了齐桓公霸主事业的基础。
    52、齐桓公灭了谭国
  
  那么我们就要看看齐桓公是怎样开始他的辉煌的政治生涯的,怎样就成为一代霸主的。
  
  齐桓公是在鲁庄公九年(前685年)夏季,回到齐国当上齐国国君的。乾时一战的胜利,并没有使齐桓公消除对鲁庄公的怨恨,所以第二年的春天,鲁庄公十年正月,齐国再次出兵攻打鲁国。两国交战的地方是长勺,在曲阜北面。但结果是齐军战败。这在齐桓公是一个不小的心理上的打击。本来已在乾时一战中,打败了鲁国,那么应该的结果是,再次给鲁庄公一个更严重的教训才是。但现在反倒是自己失败。
  
  但齐桓公并不灰心丧气,他继续要打击教训鲁庄公。到了这年夏季的六月,齐宋两国,联合攻打鲁国,来到了曲阜近郊的郎这个地方。但结果是宋军被鲁军打败,一直被打退到乘丘这个地方。齐军也只好撤退回国。
  
  战事的不利,使齐桓公和他的谋士们在考虑,这样地与鲁国对抗,是否合适。鲁国虽然比齐国弱小,但鲁国并不是非常弱小的诸侯国,完全可以与齐对抗,所以并不是很容易可以征服的。如此在鲁国耗费精力财力,又一时得不到便宜,那么就应该改变政策。
  
  由鲁国的不能立即被征服,可以得出的结论,就是齐国应该寻找一个比鲁国还弱小的诸侯国来下手。但比鲁国弱小的诸侯国有很多,不能没有理由就去征讨人家吧。这样,有理由可以征讨的、又是弱小的诸侯国,就有了一定的目标了,那就是谭国。
  
  据说,齐桓公离开齐国去莒国避难时,路过谭国(山东济南),谭国的国君,对这位齐桓公,当时还是齐国的公子,没有按照当时的,应该给予的礼节来招待。这在当时是大忌。在等级分明的那个时代,礼是最要紧的。但我为什么说是据说呢?我们知道,当年的齐桓公是到莒国避难的,莒国在哪儿呢?在齐国的南面偏东约150公里。而谭国在哪儿呢?在齐国的西面约100公里,那么为什么齐桓公到莒国去,却要往西走呢?方向不是错了吗?
  
  但我们不能就断定,齐桓公是在编造谭国不礼于他的谎言,而借此讨伐谭国。我们可以找出的理由是,当时齐桓公离开齐国时,是向西去的,他准备到他的外婆家卫国去,卫国是在齐国的西面呀。但不知怎么的,齐桓公后来没有去卫国,而是到了莒国。正是他齐桓公在去卫国路过谭国时,在谭国被无礼了。
  
  而问题并不就只在于此,在齐桓公即位后,很多诸侯国都派使者前去祝贺,但谭国又没有依照礼的惯例,去齐国祝贺。这在齐桓公就是眼前的证据,你谭国国君,是不能否认的。但难道那时,只有他谭国没有派出使者去齐国祝贺吗?我们完全可以依谭国的所为,来推断,不会只有谭国。谭国这样的小国,都不派出使者去祝贺,那么比谭国大的诸侯国,就更有可能这样做。
  
  那么究竟什么是礼呢?我们在此先不谈什么礼三百或礼三千那些具体的条款。我们得先明白礼的总的理念。礼有三个层面,一是在人的心中,始终存有敬的意识,无论对谁,无论做何事,都要有敬的理念。二是在人的表情和行为上,应该始终存有肃穆,就像是在思考问题时的样子。三是在与人交谈时,要想好说些什么,不能说出违背礼的话来。据说,这三个层面是针对君王们说的。看来谭国国君正是没有这样一个礼的理念,才会做出无礼的行为来。
  
  好了我们现在看到,齐桓公手上有了伐他谭国的理由,那就是他谭国无礼于当年的公子小白,今天的齐国国君。而伐这个谭国,胜算的概率又很大,最起码比胜鲁国的概率要大得多。而打败了谭国后的影响会是什么呢?各诸侯国会明白两件事情,第一,做什么事都不能无礼;第二,如果无礼,其待遇就是被齐国讨伐,以至于灭国。而齐国讨伐无礼,正是为了维持当时的礼的社会的稳定。
  
  到了鲁庄公十年十月,齐国出兵,很顺利地就把谭国拿下,并把谭国给灭了。所以,我们看到了,齐桓公做了国君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灭了人家的社稷。而灭人家的社稷的原因和理由,就是人家曾无礼于他。我们来想,一个无礼的行为危害和份量,真的可以大于一个社稷的存亡的份量吗?这要看,由谁来做出判断。如果是齐桓公,他一定以为无礼于他的行为大于那个谭国的社稷。否者,他就不会去灭了人家的社稷。而在谭国国君,当然不会认为,他的无礼行为的危害会大于他的社稷江山,否者他也就不会对任何人无礼了。因为在当时,谭国国君实在很难判断出,这位公子小白能够回国当上齐国国君。那么在其它的诸侯国国君,有什么想法呢?可能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看法,但有一点,是可能相同的,就是齐桓公这个人,是讲究礼的。
    53、齐桓公与鲁庄公结盟
  
  讲究礼的齐桓公,要娶周王的王女,来做自己的夫人。所以在他即位的第三年,鲁庄公十一年,他就通过鲁国,娶走了王女,也就是共姬。我们上面说过了,齐襄公娶的也是王女,也是通达鲁国。那么为什么齐不能直接从成周娶回王女,而必须通过鲁国呢?原来,周天王与齐侯不一个层次的等级。所以周王嫁女儿就必须得找一个同姓的诸侯为王女主婚。鲁国当然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在这一年的冬季,齐桓公亲自来到鲁国,把共姬娶了回去。这一段历史与当年齐襄公即位时的情景有些相似。当年,齐襄公杀死鲁桓公后,很快就由鲁国主婚,齐襄公娶回了王女。这位齐襄公是鲁庄公杀父的仇人啊,但是没有办法,周天王要他鲁国主婚,也只能照办。但那时,鲁国搞了一个变通的办法,就是在城外专门给王女建造了馆宫,就是为了齐襄公来亲迎时,鲁庄公可以不与他会面。
  
  那么现在是什么情景呢?在齐桓公即位前后,鲁国就与齐国打了三次仗,双方有战事就是敌人。而现在,敌人的齐桓公要娶的夫人,又是由鲁国来主婚,这真是有意思的事儿。周王把王女交给鲁国,嫁给齐侯,就如鲁君嫁自己的女儿一样。也就是鲁国,有这样的两次,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敌人。而鲁庄公的这两次嫁王女,在他不知是怎样的心理滋味。这恐怕也就那个时代,有这样的事情可以发生。吉礼与凶礼,战争与婚姻,可以在同一的时间,同一当事人中进行。
  
  通过鲁国的主婚,娶了王女共姬的齐桓公,似乎并没有与鲁国签订盟约的打算,所以实际上,两国还是处于敌对状况。这样敌对了大致近二年。到了鲁庄公十三年(前681年),也就是齐桓公即位后的第五年,齐桓公开始行动了。在这一年的冬季,齐桓公与鲁庄公,在齐国的柯邑这个地方会面。两位国君,当然会有很多的感想。在鲁庄公,当年不就是想着,从这位齐君的手中,夺过君位,交给公子纠吗?但公子纠已成故人了,而这位小白还在做着他的齐国国君。看来,鲁国的力量真的不如他齐国。在齐桓公,见到这位鲁国国君时,不论他心里是恨还是怨,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齐桓公真想拿下鲁国,使其成为齐国的领土。但现在两位国君却要准备结盟。
  
  古人结盟大致是这样的。先将牛,也就是牲,杀死在已挖好了的坑中,然后相对地位低的人,手执牛耳,地位高的人站在旁边,将牛的左耳割下,用器皿将血盛起。然后宣读盟辞,参加盟誓的人,每人微饮血。最后将盟书正本放在牺牲身上,埋了。副本由参加盟约的人带回去放到宗庙内。现在齐桓公和鲁庄公就在进行着这样的盟誓的仪式。进行这样的仪式就是化敌对为友邦,就是和平共处。但这里对齐桓公是有一个前题的,那就是鲁国是不太可能成为他的菜板上的鱼肉,而任其宰割的。而就是在这一年夏季的六月,也就是齐桓公与鲁庄公结盟的前几个月,齐桓公把遂国给灭了。
  
  遂国在齐国的西南约175公里的地方,鲁国北面60公里,今天山东省宁阳县。齐国跑到那么远的地方,鲁国的家门口,来灭了遂国,给人的感觉就好像是在警告鲁国似的。所以几个月后,鲁、齐结盟。这也算是一个推断吧。但真正的原因是,齐桓公在这一年的春季,在北杏这个地方,举行了一次诸侯的盟会。在这次盟会中,遂国国君不来参加,所以齐桓公就把遂国给灭了,并派住了军队。北杏之盟,可以看作是齐桓公第一次召集诸侯国盟会,而这次盟会的议题是解决宋国的政治危机。那么,从这次的盟会的结果看,齐桓公实际上解决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宋国的内政,一个遂国的无礼。这样的一个盟会,其实还很难说,就确立了他齐桓公在诸侯中的政治地位。但齐桓公只要做了,他就会做下去,这是他成功的要点。但我们还是得先看看,宋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54、南宫万弑宋闵公
  
  前面我们说过,宋殇公被华父督弑杀后,立公子冯为国君,这就是宋庄公。宋庄公在位十九年,好像也没有什么大的事情发生,他安稳地渡过了他的一生。太子捷即位,这就是宋闵公。宋闵公十年时,也就是齐桓公的北杏盟会的前一年,鲁庄公十二年八月十日(前682年),宋闵公被弑。弑宋闵公的是南宫万。而南宫万弑宋闵公的缘由,是让人不会想到的。
  
  鲁、宋乘丘一战,也就是上面我们说过的,齐、宋联军在郎会合,准备攻打鲁国。鲁国的公子偃提出先进攻宋国军队。当时鲁庄公不同意。公子偃就自己带着他的部属从南门出去,向宋军进攻。当时公子偃将战马蒙上虎皮,宋国的战马,没见过这场面,以为是真的虎,所以宋军战败。在公子偃带兵出了南门后,鲁庄公也率领军队出城去增援公子偃。
  
  鲁庄公的战车在进攻时,遇上了宋国大夫南宫万的战车,鲁庄公用箭射伤了南宫万,鲁庄公的车右将南宫万俘获。被俘在战场上是很正常的,不要说他南宫万这样的大夫,就是鲁隐公这样的国君,在当公子时,也曾在作战时被俘。被俘在当时没有什么可耻的,但却有可能成为人家议论的材料,沦为人们消闲时的或有感想时的话题。但战俘,如果在敌国不被杀死,就有可能回到祖国。回到祖国不被杀死,他就有可能继续国君效劳。
  
  在宋国的要求下,鲁国把南宫万送回了宋国。南宫万回到了宋国。宋闵公并没有杀南宫万,还是用他为大夫。但在见到南宫万时说了句玩笑话,以前我敬仰您,可现在的您,是人家鲁国的俘虏,我不会再敬重您了。南宫万也许是个实心的人,没明白这句是玩笑话,当真了。这话一当真,就会一直地折磨着他的心,让他难过,让他生出恨来。所以南宫万就弑杀了宋闵公,顺手把华父督也给杀了,这倒也是让人没想到的。
  
  宋闵公被弑后,南宫万立公子游为国君。但很快,宋国的贵族们,群起反对南宫万,他们请卫国帮助,出兵伐宋,杀死了子游,立公子御说为君,这就是宋桓公。南宫万跑到陈国去了。在宋国向陈国送了财赂后,陈国答应交还南宫万。方法是让几位女子陪南宫万喝酒,南宫万酒醉了后,用犀牛的皮将南宫万捆裹起来,用马车送回宋国。但当宋国人见到南宫万时,发现他将犀牛皮都给抓破了。原来南宫万不但力气大,而且确实是有功夫的人。他在剌杀宋闵公时,遇见了宋国大夫仇牧,一掌批下去,就杀死了仇牧。这一掌的功力,可能不是几年能练成的。他在逃到陈国时,是带着他的母亲一齐去的,由于出逃仓促,没有用马驾车,而他自己驾着车,带着母亲向陈国跑去。宋国到陈国约是100公里,他南宫万一天就到了。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有功夫有力气的人,却因为被鲁庄公射伤而被俘。那么我们又可以看到,鲁庄公的箭术是有相当高的水平的。这就是那个时代的特征,不论是国君,还是大夫,还是士,都有作战的本领。不但会指挥作战,还会实际的作战技能,譬如会射箭,会使有长兵器的戈戟,会驾驭战车,会擒拿格斗等等。鲁庄公的箭术,南宫万的武艺,不是一天两天,可以练就的,那是日积月累的辛勤苦练的结果。
    55、齐桓公称霸
  
  好了,我们还是回到齐桓公。上文所言,就是宋国发生的政治危机。当齐桓公知道了此事后,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他在诸侯中树立政治地位的好时机。所以他派出使者到诸侯国去,要他们参加北杏盟会。我们不知道,齐桓公向多少诸侯国发出了邀请,但实际参加盟会的,有宋、陈、蔡、邾,然后加上齐,也就是说,只有五国诸侯参加了北杏盟会。但不管有多少诸侯参加,只要盟会的仪式启动了,只要诸侯国参加了,只要他齐桓公的意志能够一步一步地在实现了,他齐桓公就是在向着成功的殿堂的阶梯攀登。
  
  在北杏盟会上,五国达成了协议。而这个协议宋国也认可了,我们现在看不到盟约的具体内容,但可以肯定,就是齐桓公等四国承认了宋桓公的君位,而宋桓公也要作出什么承诺来。
  
  但不知为什么,宋国到了这一年的冬季,却不遵守盟约,弃盟背约,也就是不遵守盟会上的承诺。这在齐桓公又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因为可以借此机会,再次将自己的意志传达给诸侯国,以试探他在诸侯国中究竟有多大的政治能量。
  
  鲁庄公十四年(前680年)的春天,齐国联合陈国和曹国讨伐宋国,理由就是宋弃盟背约。但我们看到,此次出兵,北杏之盟中的蔡、邾没有参加,而并没有参加北杏之盟的曹国却参加了。我们不好妄猜为什么会这样,但其产生的结果是,似乎盟约对诸侯的约束确实不是那么严厉,这也是宋国敢于背盟的原因吧。虽然,盟约上一般都讲,如果背盟会遭到明神殛之这样的后果,但是人们是现实中,真的看到了这种情况的出现吗?如果真的会有明神来鉴定盟约的践行,在现在宋国背盟时,就会有神来惩办宋国,就不需要齐桓公出兵讨伐了。而事实恰恰相反。
  
  齐桓公不但与陈、曹一同讨伐宋,而且派出使者到成周,向周天王汇报,并请求周王派军队来,请周王来指挥讨伐宋国。齐桓公真的是军力不足吗?不会,如果是军力问题,他完全可以要求参加过北杏之盟的蔡国和邾国出兵。这就是齐桓公人所不及之处,他要屈己而尊周王,他在遵循着礼的准则来处理政务。什么是礼?礼就是卑己尊人。何况是对周天王呢?而最要紧的是,当时的天下,终究还是周天王的天下,周天王还是天下的共主。齐桓公这样做,完全符合当时人们的思维模式,所以诸侯们当然会追随齐桓公。
  
  这使我们想起了郑庄公。我们比较齐桓公和郑庄公后发现,郑庄公或许就没有明白,可以充分地利用他当周王卿士的地位,来成就他的伟大事业。但是郑庄公没有这样做,而且他还与周王顶着干。这就是差别,有差别的,就不会产生同一的结果,这也许就是郑庄公不能称霸主的原因之一吧。
  
  周王派出周的大夫单伯,来参加讨伐宋,算是接受了齐桓公的礼遇。这在周王当然是一种心情上欣慰。当人人都不再记得他周天王时,他周天王已沦落到差不多如二三等的小诸侯国一样时,齐国这样一个当时算是大的诸侯国,却向自己致敬,表示尊崇自己本应有的天王的地位,这怎能不让周王感动。人是需要被理解的,我们不敢说齐桓公理解了周王的处境,所以才这样做。但齐桓公尊周王的结果确实是在抚慰他周天王已伤痛了很久的心。人在饥饿了的时候,再差的饭菜都是香甜的;人在寒风中,再破的衣裳也是温暖的。同样,人在最落魄的时候,一点点的关怀,都如天一般大的恩情。周天王,这时是周僖王,不会忘记齐桓公的情意的。
  
  所以,到了这一年的冬季,周王再次派出大夫单伯,参加了齐桓公召集的盟会。这一次参加的有周王派出的单伯、宋桓公、卫惠公、郑厉公,还有就是齐桓公。盟会的地点是卫国鄄这个地方。这次盟会,宋桓公表示了绝对服从齐桓公。看来齐桓公这次是真的达到了他目的,解决了宋国的政治危机。由于宋国问题的解决,由于周天王的使者的到会,由于先后有宋、陈、蔡、邾、曹、卫、郑以及周天王,顺从了齐桓公的意志,所以齐桓公其实已在诸侯国中确立了他的应有的政治地位。
  
  到了第二年,齐桓公再次在鄄盟会,参加的诸侯有宋、陈、卫、郑加上齐共五国。这次盟会《左传》的记载是“十五年春,复会焉,齐始霸也。”
    56、何为霸主
  
  那么我们就分析一下,这里的霸究竟是什么含义。我们看到,北杏之盟、伐宋、二次鄄之盟,这样四次诸侯的行动,都是由齐桓公组织实施的,也就是说领袖人物就是齐桓公。那么也就是可以这样推断,诸侯中的领袖就是霸主。各诸侯国虽然爵位不同,但并不说,你爵位高的诸侯国,就可以领导爵位低的诸侯国。何况如果说爵位高,那还得说人家宋国是公爵呢。当然公与侯是一个档次,伯子男是一个档次。既然不是爵位的问题,那么是否是周王委任了呢?也不是。我们至齐桓公始霸的这一年,还没有见到周天王,有委任齐桓公为霸主的命令。那么就有可能,是当时的诸侯国们,或是后来的左丘明认为,齐桓公是霸主了。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因为齐桓公确实在领导着诸侯国们。
  
  这就是我们上面说过的,齐桓公如果做了什么事,他会做下去的,只要做下去了,就有可能会成功。你的意志,要别人去执行,一次可以,二次三次四次,人家会执行吗?如果中间人家不再执行了,你的意志强加不到人家的意识里了,那么你就不可能再领导别人了。而齐桓公的四次意志,全部都实现了。所以他就完全可以凭着他的意志来行事了。而这就是领导人的本质。他齐桓公是诸侯国的领导人,也就是霸主。
  
  如果要验证齐桓公是否是霸主,就看他的意志能否继续被诸侯国执行。第二年的冬季,公元前678年,齐桓公在幽盟会。这次有九国诸侯的国君参加。鲁、宋、陈、卫、郑、许、滑、滕,还有齐。我们看到,鲁国、许国、滕国、滑国是第一次参加齐桓公召集的盟会。这次盟会,主要是解决宋郑之间的矛盾。齐桓公站在了宋一边,所以在这次盟会之前,也就是这一年的夏季,齐与宋卫三国曾讨伐郑国。而幽之盟会的召开,是齐桓公完全征服了郑国的结果。幽之盟会,也说明了齐桓公已是当之无愧地确立了他的霸主地位了。但并不是说,有了霸主了,天下就太平了。这个时代已是躁动的时代,人们不安于往日的平静的生活了。否者,就不会出现霸主,否者他齐桓公只要召开一次盟会,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但不是这样的,所以齐桓公必须要时常地盟会、时常地讨伐,以使诸侯们的躁动的脉搏平静下来。
  
  
  57、鲁庄公想娶齐国的公女
  
  齐桓公的伟大的霸主事业的形式,就是不断地会盟和讨伐。齐桓公十一年(前675年)冬,齐、宋、陈三国联军伐鲁。理由有两条,一是幽之盟会,鲁庄公不亲自参加;二是鄄之盟会,鲁庄公不但自己不参加,还让那个送公女出嫁的公子结来代替。
  
  幽之盟会我们上面已说过了。鄄之盟会,是齐、宋两国国君在鄄会面。当时鲁国的公子结送公女到卫国去,鲁国的公女与卫国的公女一同嫁给陈国国君,当然鲁国的公女这次只是去给陈国做妾,而卫国的公女是夫人。当时的礼节是,妾先送到夫人那儿,然后与夫人一同嫁到夫君家。既然是送公女出嫁,就把这事办好吧。但当公子结走到卫国的鄄地时,知道齐宋两国国君在鄄会面,所以临时改变计划,让别人送公女到卫国,再到陈国,他自己则参加了齐宋的盟会。在公子结想着,是做件好事儿,加强与齐国宋国的友好关系。但你一个大夫,与人家国君盟会,明摆着不是压低了齐宋两国国君的地位吗?而陈国娶夫人,虽然鲁国的公女是妾,但也得你大夫送去才是,你反倒让一个没有身份的人送去,不是也明摆着看低人家陈国吗?如此地不明白事故,也怪不得齐、宋、陈三国要讨伐鲁国了。
  
  鲁庄公也觉察到了自己的无礼,怎样来解除这个误会呢?已在位二十年的鲁庄公,此时还没有立夫人。所以他想到了,就到齐国去娶一位夫人吧。但当他定下此事后,母亲文姜在鲁庄公二十一年七月去世,到了第二年的正月才下葬。如果真要为母亲守孝,鲁庄公在三年时间内,就不能娶夫人。但三年时间,齐鲁关系的好坏,实在对鲁国关系重大。所以鲁庄公也管不了这些了。到了七月,鲁庄公先是屈驾与齐国的卿高傒会盟,这样可以与公子结和齐桓公的盟会扯平,算是给了齐桓公面子。到了年底,鲁庄公亲自来到齐国纳幣,算是正式向齐国提婚。
  
  纳幣也就是《仪礼》〈士昏礼〉上说的纳徴。一般地说,在经过了纳采,也就是男方向女家表达了娶女家女儿的意思后,再经过问名、纳吉的程序后,纳幣就是说明昏事已定下了。那么幣是指什么呢?是指向女家送的财礼。一般是用丝织成的帛,颜色用玄和纁,用五两,一两是四十尺,五两就是二百尺了。另外还要再加上两张鹿皮。而鲁庄公这样的诸侯,还要再加上一个大璋。看来,那时娶媳妇,没有经济实力,还真娶不起。
  
  但是,这在鲁庄公倒是反做了两件无礼的事儿,一是母亲才去世就纳幣娶妻;一是纳幣当由卿大夫去送,鲁庄公本人不该去。但是如果从齐鲁关系考虑,礼可能还是要服从国家利益吧。还有可能是鲁庄公确实想对齐国表示自己的诚意,所以也就顾不上这些了,而这恰是礼的精义所在,就是屈己尊人。所以也可以说,鲁庄公这样做,并没有违背礼的精神。
  
  到了第二年的春季,鲁庄公才从齐国回来,算来在齐国也有一、二个月的时间。之后,在这一年里,鲁庄公又先后三次与齐桓公会面。先是夏季到齐国观社,然后再与齐桓公在谷会面,再与齐桓公在扈结盟。我们看到,在经过了这么多的事情后,齐鲁两国的国君,才第一次正式结盟。应该讲,齐鲁两国之间的关系,已是战略伙伴的档次了。这当然是由于鲁庄公的努力的结果。
    58、鲁庄公对孟任和哀姜的情义
  
  鲁庄公二十四年(前670年)的夏季,鲁庄公来到齐国,亲自来迎娶夫人。鲁庄公在齐国一直过了整个夏季,到了秋季才与夫人回到鲁国。这位夫人就是哀姜。但是鲁庄公与哀姜并不是同时回到鲁国的,鲁庄公先回来,夫人哀姜嫁到鲁国的时间,是这一年的八月二日,她是后于鲁庄公来到鲁国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呢?据说,这是哀姜要挟鲁庄公的缘故。原因是鲁庄公早有一位心爱的女人了。我们可以算出来,此时的鲁庄公已是三十六岁的中年人了,他即位二十多年后才决定娶夫人,当然有他的原因。
  
  鲁庄公是一位非常喜欢搞基建的国君。他在位的三十二年里,有关筑城邑、筑台的记载很多,说明他确实喜欢搞这些。就是哀姜要嫁过来了,鲁庄公也没忘记,把哀姜要去朝见的他的父亲的桓庙给装修一番。将桓庙的柱楹子涂上红色的漆,将桓庙的椽子刻上漂亮的图案。这真是人的天生的本性吧。当然,为此他还受到了鲁国大夫御孙的批评,说鲁庄公不够节俭,大概是过于奢侈了。批评就批评吧,鲁庄公为了齐鲁之间的友好关系,以此来讨好哀姜,以此来讨好齐桓公,也就不听他御孙的话了。
  
  在鲁庄公年轻时,这一年,他在鲁国大夫党氏家的旁边建造台。什么是台呢?就是可以了望远处的高高的土坛。而这样的高台,在公宫中,在大夫的家中,都有建造。除了子望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避难,我们在后面会看到那些避难的人,首先就是先逃到台上去。鲁庄公造了很多这样的台。这一天,鲁庄公大概是来检查工程的进展或质量情况时,遇见了一个女孩,这就是孟任,党氏家的女儿。孟任是任性的大夫党氏的女儿,而党氏是鲁国的异姓大夫。这是很重要一点,因为当时的现状是同姓大夫比异姓大夫要多。而同姓是不能结婚的。所以在娶亲时一定要搞清楚,女孩子的姓。
  
  鲁庄公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个女孩子孟任,追赶着孟任,要她嫁给自己。这在鲁庄公是绝对的一见钟情。但人家孟任却不愿意。逃回家,把门关上,不让鲁庄公进来。看了吗,世上也有这样的女子,对你国君并不在乎。而人世上,得不到的,就一定是好的,所以孟任不答应嫁给鲁庄公,鲁庄公就越想得到她。为此,他对孟任说,愿意娶她做夫人。这在鲁庄公或许是最能打动孟任的条件了。这倒让孟任心动了。人只要心动了,就可能会考虑人家提出的条件。人只要一考虑,进行了分析判断推理,就会决定他以为比较好的选择。所以孟任将关着的门打开,答应嫁给鲁庄公。
  
  但你鲁君不能这样说了句话,我就相信你了。所以孟任要求二人歃血为盟。鲁庄公此时还有什么不会答应的?所以孟任将自己的手臂割破,滴下来的血,二人吮了,算是歃血,盟誓没有记载,想来就是鲁庄公答应立孟任为夫人,否则就要怎样怎样吧。嫁给鲁庄公的孟任,我理解最后并没有立为夫人。但她给鲁庄公生育了一个儿子,这就是子般。从后来,鲁庄公希望子般能立为太子,即位为国君看,以及鲁庄公娶哀姜之前始终不娶夫人看,鲁庄公确实是喜欢孟任和她的儿子子般的。当然他不立孟任为夫人,也一定有他的苦衷吧。而现在他为了国家的利益,娶哀姜为夫人,也是迫不得已吧。所以正因为鲁庄公有了这样一位女人孟任,哀姜才不和鲁庄公一同回到鲁国,而以此来要挟鲁庄公。但好像鲁庄公并没对哀姜承诺什么有关孟任的解决办法,所以也只好由着哀姜后一步来到鲁国了。想来哀姜没有要挟成功?
  
  鲁庄公为了挽回不能承诺哀姜,对哀姜造成的心情上的不愉快,在接待哀姜的礼节上采取了很高的规格,可以说又违反了当时礼的规定。怎么回事呢?
  
  依照当时的礼节,哀姜嫁到鲁国后,要接受同姓大夫的夫人们的朝见。在大夫的夫人朝见哀姜时,鲁庄公故意地提高了当时的礼节的规格。原来在当时,人们相见都要手里捧着贽,作为见面的礼物。而所捧的贽,因为地位的不同而不同。国君应当是捧玉或帛,卿是捧着羔,下大夫是捧着雁,士是捧着雉。除了第一次朝见本国国君时的贽,不用还给来宾外,其它的情况,不论是士与士相见,还是士见大夫,大夫之间相见,贽都是要还回给来宾的。
  
  而女人们相见所捧的贽,也是有规定的。她们不能捧着玉、帛、羔、雁、雉,她们只能捧着榛、栗、枣、脩。因此,这些同姓大夫的夫人们,应该捧着这些榛栗枣脩,来见哀姜。而哀姜是小君,这些大夫的夫人是第一次来见哀姜,所以这些贽礼就不还给这些大夫的夫人了。依照正规的礼节是这样的。
  
  但鲁庄公,不这样,他命这些大夫的夫人,要捧着玉帛来见哀姜。而玉帛是国君们用于见面的贽。当哀姜收下这些玉帛后,或许会原谅他鲁庄公以前的过错?而实际上他鲁庄公之前有什么错呢?但不管怎么说,齐鲁两国的关系确实好了。从鲁庄公二十四年,娶回哀姜后,到鲁庄公三十二年去世这一年,齐鲁两国国君,几乎每年都要相见,还经常地会盟、讨伐他国。而鲁庄公可能不会想到的,是他的夫人哀姜是被齐桓公处死的。
    59、叔牙之死
  
  鲁庄公三十二年(前662年)八月五日,鲁庄公去世,享年四十四岁。这位国君,是我们最清楚他的出生和死去时间的一位。我们知道,鲁庄公出生在鲁桓公六年九月丁卯,也就是九月二十四日,公元前706年。因为他是春秋时期,鲁国十二国君中唯一的嫡长子,所以《春秋》上记载了他的出生日期。
  
  但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春秋》所以记载鲁庄公的生日,就是为了消除人们对鲁庄公的父亲是谁的疑问。鲁庄公的父亲是鲁桓公,这是想当然的。但是他的母亲文姜,由于与其亲哥哥齐襄公有牵扯,而据说鲁桓公知道文姜与齐襄公的关系后,很生气地对文姜说过,子同,也就是鲁庄公是齐襄公的儿子。那么《春秋》记载鲁庄公的出生日,就是告知天下,子同是鲁桓公的儿子。为什么呢?子同出生在鲁桓公六年,而文姜是在鲁桓公三年嫁到鲁国的,在鲁桓公四年,特别是在五年和六年,并没有记载文姜到齐国,或齐襄公到鲁国。那么,鲁庄公就不可能是齐襄公的儿子了。这也是记载鲁庄公出生日期的一种说法吧。好了,我们还是回到鲁庄公去世的这个时候。其实,在鲁庄公去世前,鲁国已出现了政治动乱。
  
  在鲁庄公病重,并感觉到自己有可能不久于人世时,鲁庄公召见了弟弟季友。问他,如果自己死了,可以立谁为国君。由此,可以推知,到鲁庄公病重的时候,鲁庄公还没有立太子,否者就不会出现现在这样的事情。季友说,臣愿意以死来保证,侍奉子般。也就是说,季友希望由鲁庄公的儿子子般即位,子般就是孟任的儿子。但鲁庄公对季友说,我已问过叔牙,他向我推荐庆父,说庆父有治国的才能,也就是希望由庆父即位。庆父是鲁庄公的庶长兄,叔牙是鲁庄公的庶弟。而季友是文姜的儿子,也就是说,是鲁庄公的同母弟弟。那么叔牙敢于在鲁庄公面前,提出由庆父即位,则也是由于鲁庄公未立太子的缘故吧。
  
  我们现在不知道,是由鲁庄公授意后,还是季友自己的主张,季友决定叔牙必须死。如果,我们上面对这四兄弟的关系的判定是符合史实的话,季友要叔牙死,就是理所当然的事了。你说,鲁庄公如果没有儿子,你可以提出由鲁庄公的兄弟来即位。现在鲁庄公不但有儿子,还不只一个儿子,你竟然要鲁庄公不传位给儿子,而传位给兄弟,你不是犯了人家的大忌了吗?
  
  季友派出使者去见叔牙,传达了鲁庄公的命令,要叔牙先到鲁国大夫鍼巫氏家,等待下一次的命令。然后,再给鍼巫氏下令,要他给叔牙喝下去毒酒。那时用得最普遍的毒酒,是鸩酒,也就是用一种毒鸟鸩的羽毛化于酒中,这酒就有毒了,喝下去的人就会死。鍼巫氏给叔牙喝的就是鸩酒。季友叫鍼巫氏传给叔牙的话是,喝了此酒,你的后人就能在鲁国生活下去;否者,你不但要死,你的后人也难说。那时的人说话都很讲究修辞,实际上说白了,就是说,你叔牙喝了鸩酒死了,你的后人就可以做鲁国的大夫,那么你就有子孙祭祀你了,所以你在鲁国就有后了。如果不饮鸩酒死,也会要你死的,也就是说你敢反抗,你是不会胜的,那么你不还是死?而这样你反抗而死,你的子孙的待遇就与你饮鸩酒的结果不同了。
  
  叔牙只能喝下去鸩酒,这是他唯一的、而且是最正确的选择。但叔牙喝完鸩酒后,并没有马上死,他是在回家的途中,死于逵泉这个地方的。叔牙是死于鲁庄公三十二年七月四日。季友立即兑现了他的承诺,立叔牙的后人为叔孙氏。这样叔孙氏就是鲁国的有实权的世袭大夫家族了。我们从叔牙的后人为叔孙氏,再来验证一下,古人姓氏的不同的问题。
  
  
  60、春秋时代的姓氏
  
  我们知道,叔牙是鲁桓公的儿子,那么他就是公子,也就是说,可以称叔牙为公子牙,牙是他的名,叔是他的字。也可称他为子牙。现在叔牙死了,他的儿子们就是公孙,如叔牙的嫡子是公孙兹。而公孙的儿子们,也就是曾孙,就可以用叔孙这个氏了,如公孙兹的儿子是叔孙得臣,他的氏就是叔孙。这个氏的来历,是因为叔牙的字是叔,古人可以用祖辈的字来用作氏。
  
  那么叔孙氏,他们的氏是叔孙,他们的姓是姬。因为鲁国国君的祖先就是周文王,而周文王是姬姓。但叔孙氏家的男人,一般永远不大会提他们的姓的,除非他们叔孙氏家的女儿,如果要嫁人,姬姓是一定要提的。
  
  我们再看,鲁庄公的氏什么呢?就是鲁。所以完全可以称他为鲁同。《春秋》上有一条经文,就是鲁庄公九年“齐小白入于齐。”因为齐桓公在进入齐国前还不是齐国的国君,不能写成“齐侯入于齐”。但经文把公子给省略了。你可理解为,齐是指齐国,但其实也是小白的氏,所以齐小白的齐,也就是小白的氏。那么由此可以推断,国君的公子、公孙的氏,就是他这个诸侯的国号。比如,叔牙的氏,就是鲁。可以称他为鲁公子牙,或者是鲁牙。
  
  另外,用一条后面的材料来佐证。在晋文公主持的践土之盟的盟词上,是这样记载各位国君的。“王若曰,晋重、鲁申、卫武、蔡甲午、郑捷、齐潘、宋王臣、莒期。”这里,重是晋文公的名,申是鲁僖公的名,武是卫叔武的名,甲午是蔡庄侯的名,捷是郑文公的名,潘是齐昭公的名,王臣是宋成公的名,期是莒兹丕公的名。在这里,很明显,国君的氏,就是国号。而其中,卫成公的弟弟叔武,并不是国君,只是公子,所以他的氏,也是卫,称他为卫武。所以氏可以和名连读,但姓不能和名连读。你不能这样称呼,姜小白、姬重耳、姬同、姬牙、子王臣。这样称呼是不合当时的习惯的。
  
  再加上一条佐证的材料。《国语》《周语》说,夏禹这个人,将天下赐给他,赐他姒姓,氏是有夏。也就是说,夏禹的姓是姒,国号是夏,氏是夏。《国语》又说,四岳这个人,命他为侯伯,赐姓为姜,氏是吕。也就是说四岳的姓是姜,国号是吕,氏也是吕。我们知道,齐国的开国之君是吕尚,他就是四岳的后人,吕尚是姜姓,吕氏。但是齐国的国君,是姜姓。除吕尚外,不能称吕氏,而是齐氏。
  
  关于姓的来源,依照《左传》中鲁国大夫众仲的说法,就是“因生以赐姓”譬如,商宋的子姓,是由于商的祖先契的母亲吃了燕子的卵,也就是子,而生下契,所以为子姓。周王的祖先弃的母亲姜原,因为踩了巨人的足迹而生下弃,所以为姬姓。还有齐的姜姓,是因为其祖先生活在姜水边,而为姜姓。陈的妫姓,也是因为其祖先生活在妫水边,所以为妫姓。不管姓是怎么来的,姓是百世不变的。但氏不一样。同姓的人可以是不同的氏。
  
  那么我们归纳一下春秋这个时期的姓氏关系。姓是大于氏的。姓是百世不变的。姓是因为祖先的出生而得来的。男人在称呼时不用姓的。女人在称呼时要用姓的,这是为了避免同姓结婚。氏是小于姓的。氏是可以诸侯赐给的。氏是可以用曾祖父的字或谥的。氏也可以用官号的。氏也可以用封地的号的。同姓未必同氏。这个时代,姓氏是只有贵族才有的。特别是氏,一定是只有贵族的男子才有的。女子是没有氏的。
    61、是庆父弑杀了子般和鲁闵公
  
  好了,我们还是回到鲁庄公去世的这件事情上来。季友将叔牙毒死后,却并没有对庆父采取行动。到了八月五日,鲁庄公去世。公子般即位。这个即位,是指即丧位,因为他要到第二年的元月才可以即国君位。看来季友似乎已掌控了鲁国的整个政局。但问题没有这么简单。子般即位后,来到了他的外婆家党氏小住时,被圉人荦弑杀。时间是鲁庄公三十二年十月二日。而指使圉人荦行剌的,正是庆父。
  
  原来,在这之前,公子般到鲁国大夫梁氏家演习雩的礼仪。雩是祀天的,主要是祈祷老天降雨一种礼仪,在夏天举行。子般的妹妹也一同来观看。这时圉人荦,从墙外看见了子般的妹妹,就与她说笑,不时还说些不敬重的调情的话来。这些话,被子般听见了。他当然不愿意自己的妹妹被人这样戏弄,所以叫人把圉人荦用鞭子抽打了一顿。在子般想来,不过是教训一下圉人荦,让他知道尊重一下我们贵族,特别是要敬重女公子。
  
  圉人,就是管养马的一个下人。但这个圉人荦,却很出名,连鲁庄公都知道他。当子般回到宫里,对父亲鲁庄公说起抽打圉人荦一事后,鲁庄公说,这个圉人荦力气很大,动作也非常地敏捷。他可以从地上,翻身跃上南城门稷门。这样的人,应该杀死,不该用鞭子抽打。鲁庄公的意思是说,你抽打了他,他会怨恨你的,怨恨了,他就有可能会报复。鲁庄公不愧为优秀的政治家,他可以敏锐地感觉到一个人的心理,并判断出他可能采取的行动。但圉人荦,只有报复的心理和动机,并不一定就必然会采取行动。
  
  但有了报复的心理,就有采取行动的可能。所以,这一点被庆父利用上了。庆父令圉人荦,在党氏家剌杀了子般。而以为自己已掌控了政局的季友,只好离开鲁国,出奔到了陈国。我们看到了,子般还没有正式成为国君,就被剌杀了。但第二年即国君位子的却是子般的庶弟公子启方。这一年公子启方不会超过八岁,这就是鲁闵公。他是哀姜的女弟叔姜的儿子。因为哀姜自己没有生育,如果有的话,也不会立子般了。我们觉得很奇怪,庆父杀子般就是为了立公子启方为国君吗?但从目前的情景看,确实如此。
  
  由公子启方即位,这也是庆父无能为力来改变的事实,因为齐国坚决支持公子启方即位。齐国比鲁国强大,齐桓公又是此时的霸主。而对齐国来讲,由齐国的外甥,来做鲁国国君,是最大的利益。就如鲁庄公是齐国的外甥一样。鲁庄公当然还有其它的儿子,但齐国有意向的人选了,鲁国就得顺从。
  
  庆父没有办法,季友也没有办法。季友在陈国,他不可能左右鲁国的局势。在鲁闵公即位后,鲁闵公与齐桓公在齐国的落姑会面,这是鲁闵公元年的八月,鲁闵公向齐桓公提出要求,请季友回国。在齐国的斡旋下,季友回到了鲁国。此时季友还能怎样呢?只能承认现实,顺从齐国,或者说是顺从庆父的意志?
  
  但是,这在庆父确实是件痛苦的事情。因为他真的想当这个鲁国国君。公子牙在鲁庄公面前推荐庆父,未必是他庆父的指使,但绝对是他的意愿。在他弑杀了子般后,国内的各种政治势力并不全都支持庆父即位,所以他也只好,随着季友离开鲁国后,也离开了鲁国,跑到了齐国去。在季友回到鲁国后,庆父也回到了鲁国。
  
  但是庆父绝不甘心于这样的政治状况。在鲁闵公二年,庆父又剌杀了鲁闵公。
  
  原来,鲁闵公不过是个八岁左右的孩子,但他也知道敬爱自己的师傅。怎么回事呢?鲁闵公的师傅,抢夺了鲁国大夫卜齮的土地。应该讲这是他师傅的错,但鲁闵公护着师傅,不维护卜齮的正当权利。这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鲁闵公是个孩子,但他又是国君。当臣民们有了矛盾时,最终的裁判者,当然是鲁闵公,何况这事儿还涉及到他的师傅。而鲁闵公也当然会维护他的师傅的利益的。不要说鲁闵公是个孩子,就是一个成人,他在做出裁决时,考虑更多的可能还是情感,而不是所谓的理性。而你在用情感决定这件事时,别人也一样地会用情感来做另一件事。
  
  卜齮想在鲁闵公的主持下得到公正是不可能了,所以他对鲁闵公的情感就是仇恨。而庆父又出场了,他指使卜齮弑杀了鲁闵公,时间是鲁闵公二年(前660年)八月二十四日。地点就是鲁闵公的寝宫的武闱旁。杀一个八岁的孩子当然不会太费力,但要是剌杀一个国君,不论这个国君是个成人,还是孩子,在剌杀者,必定有着沉重的心理压力。而恰是因剌杀者有着比这压力更大的利益,或者有着比这压力更大的仇恨,才会做出剌杀国君的行为。同样理性也告诉卜齮弑杀鲁闵公是错的,但情感告诉他,必须杀死鲁闵公。鲁闵公可以凭情感做事,卜齮也一样可以凭情感做事。
    62、庆父死了,哀姜也死了
  
  我们看到庆父真会利用别人的情感,特别是仇恨的情感,去达到他个人的目的。他主谋弑杀了子般和鲁闵公,但他利用的是圉人荦和卜齮的情感。他其实还在利用着另一个人的情感,这个人就是哀姜。庆父在鲁庄公去世之后,与哀姜好上了。他真的爱哀姜吗?我们不能做出判断。但他与哀姜好,可能还是在利用人家的情感。因为自从哀姜与庆父好上后,哀姜就主张立庆父为国君了。但鲁国已有国君了,那就只能消灭这个国君。所以哀姜是预谋了庆父剌杀鲁闵公的行动的。
  
  但非常奇怪的是,庆父剌杀鲁闵公后,先是哀姜离开鲁国,跑到邾国去,时间是鲁闵公二年的九月。之后,庆父在季友带着公子申先离开鲁国到了邾国后,也离开了鲁国,独自跑到了莒国。从庆父弑杀鲁闵公的目的看,他就是想自己当国君。但为什么在剌杀成功后,哀姜和庆父都离开了鲁国呢?而且之前是季友先离开鲁国的。如果说季友与庆父是政治对手的话,季友离开鲁国是可以理解的,但庆父和哀姜离开鲁国,就难以让人理解。这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个迷,因为,左丘明在记叙时,没有做说明。
  
  在庆父离开鲁国后,季友回到了鲁国,他立公子申为国君,这就是鲁僖公。
  
  这次季友,不会放过庆父了。他让人给莒国送去了财赂,要求莒国将庆父送回鲁国。莒国只能照办。庆父也只好回到鲁国。在走到密这个地方时,庆父让公子鱼先回到鲁国,向季友请求,能否不要庆父的命。季友能答应吗?不能!庆父弑杀了两位国君,虽然子般没有正式即位,他的罪行难道还不够他去死吗?正是当年,在季友得知庆父有自立为国君的念头时,没有对庆父采取行动,才使庆父弑杀了子般,又一次弑杀了鲁闵公。这个教训季友是不会忘记的。但季友并没有想着治庆父的罪。因为,如果庆父有罪了,他的子孙,就不能在鲁国立足下去了。但庆父必须死。庆父最好的结果是自杀。公子鱼在请求不允的情况下,回到密,他是哭着来见庆父的。当庆父听到公子鱼的哭声后,庆父明白了,自己只能死。所以他用丝带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但同样,季友却保证了庆父的子孙,能够在鲁国世世代代地掌权。庆父的后代,就是孟孙氏。再加上季友的后代的季孙氏,这样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就成为鲁国的世袭大夫。这就是三桓。因为这三兄弟都是鲁桓公的儿子。有时候,你不能不相信命。鲁隐公这样的好人,子孙却没有得到什么,而鲁桓公这样的人,他的子孙却得到了他们想得到的一切。
  
  而到了第二年,鲁僖公元年七月二十七日(前659年),哀姜被齐桓公派人杀死。在鲁僖公的请求下,到了十二月,哀姜的尸体从齐国被送回到了鲁国,并下葬。
    63、齐仲孙湫的诸侯外交四原则
  
  这就是我们上面说的,鲁庄公绝没有想到的,哀姜是死于齐桓公的命令的。鲁庄公那么多年了,都不立夫人。而当他有可能不顾孟任的感情,而决意到齐国娶位夫人时,他想着的是,鲁齐两国的关系可以改善。他只能做到这一点。他已不能左右哀姜的意志了,在他去世后。就如孟任不能左右他鲁庄公的意志要娶哀姜一样。哀姜要与庆父好,哀姜要立庆父为国君,这是哀姜的意志。当然哀姜她也左右不了齐桓公的意志,齐桓公要她死,她就只能死。看来她是可以被齐桓公的意志左右的。
  
  在齐桓公而言,他是此时的霸主,他的意志如果他愿意,就可以实现。但也必须是可以实现的愿望的意志。他想杀哀姜可以,他想立鲁闵公可以,他想叫季友回到鲁国可以。但也有他不可能办到的事情。
  
  在鲁闵公元年,齐桓公派仲孙湫到鲁国去视查鲁国的政局。仲孙湫回到齐国后,对齐桓公说,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就是说,如果不解决了庆父的问题,鲁国就必然会出现政治动乱。齐桓公问,怎样才能解决了庆父呢?仲孙湫说,如果鲁国的政治动乱不停止,庆父就一定会被解决掉。你看,庆父是鲁国动乱的原因,而鲁国动乱又是庆父完蛋的原因。在仲孙湫看来,庆父在做着为他庆父自己营造坟墓的勾当。
  
  这时,齐桓公问了他心里始终想着的问题,鲁国可以取过来吗?就是说,我可以灭了鲁国吗?因为在齐桓公想来,我可以灭谭,可以灭遂,为什么不可以灭鲁呢?仲孙湫对齐桓公讲,不可以灭鲁。他认为,因为鲁国还在践行着周礼,所以不能灭。看来,不是齐桓公想怎么着,就怎么着的。但仲孙湫却提出了他的四条十二字外交政策。就是亲有礼、因重固、间携贰、覆昏乱。就是还在按照周礼的规矩做的诸侯要亲近他,政治稳定的诸侯要利用他,出现内部矛盾的诸侯要离间他,而昏昧动乱的诸侯要颠覆他。
  
  但我们必须明白,仲孙湫的这四条外交政策是针对华夏族内部的。当华夏与戎狄出现纷争时,这四条政策就没有效力了,因为超出了其有效的范围。那么总要有一个解决华夏与戎狄关系的政策吧,这个政策是管仲提出来的。
    64、邢国迁都就如回到老家
  
  在鲁庄公三十二年的冬季,邢国遭到了狄人的入侵。邢国是周公旦的后裔的诸侯国,在今天河北省邢台市。这样的事情,算是大的了,齐国很快就知道了此事。管仲就此向齐桓公提出了他的主张。他说,戎狄就如豺狼一般的贪得无厌,他们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华夏族的诸侯,是最亲近的了,我们不能抛弃他们;而宴安自逸,就如用鸩鸟的毒羽化了的酒一样,喝了是要害死人的。所以结论是,齐国应该打击戎狄,齐国应该救助邢国,而齐桓公应该将劳苦当做必修课来经常地学习,以避开宴安这样的享受。那么管仲的调整华夏戎狄的政策,就是扶助华夏,打击戎狄。这里,不存在华夏诸侯是否有礼和重固与否的问题,也不存在携贰和覆昏的问题。只要是华夏与戎狄出现了争端,齐国必定站在华夏诸侯一方。
  
  齐桓公当然接受了管仲的主张。鲁闵公元年(前661年)春季,齐国出兵救邢。但似乎并没有解决真正的问题。到了鲁僖公元年(前659年)春季,狄人再次攻打邢国。齐国带领着宋国和曹国的军队前去救援,但只是将军队住扎在聂这个地方。此地离邢国约150公里。在齐宋曹三国的意思,是先看看形势的发展再说。但形势确实让人难以想像,邢国很快就被狄人打败,并被攻下国都。被击溃了的邢人,只好向东跑,一直来到了三国联军住扎的地方。此时,三国联军才出兵,迎击狄人的军队,将狄人驱赶走。
  
  但邢国原先的国都是不能再回去了。所以齐桓公决定将邢国迁徙到夷仪这个地方(山东聊城)。由于当时齐宋曹三国确实是为邢国着想,在鲁僖公元年六月将夷仪城建造好了以后交给邢国,所以邢国就觉得象是回到了原来的家一样,没有那种迁徙的感觉。
  
  这是齐桓公实践管仲关于华夏与戎狄关系的政治策略的第一个行动,他取得了成功。可以试想一下,邢国在已是灭亡了的情况下,齐桓公给他们建都,给他们生活必须品。让邢国的国君,继续有自己的社稷和宗庙,邢国的人民可以安闲地生活,邢国人能不感激齐桓公吗?而其它的诸侯能不敬仰齐桓公吗?但这只是他的第一个行动,第二年,齐桓公又重新封卫国于楚丘。
  
  
  65、亡了国的卫人,以为自己没有亡国
  
  鲁闵公二年十二月,狄人侵伐卫国。敌人来侵犯了,就得抗击。卫懿公在组织军队时,却有很多的抵制上战场的军士,向他说出怨言。他们抵制上战场的理由是,卫懿公用一个大夫的俸禄,来养一只鹤。那么你卫君还是请鹤们帮您去打仗吧。这在卫懿公真是无言以对。他自己确实是喜欢鹤,所以平时鹤的出行,都是用相当于大夫的马车载送。现在怎么办?鹤又不能打仗,而军士们,又有怨气。而作战还是要用人的,要用那些有怨气的军士的,不可能用鹤去打仗。
  
  在这样的时刻,一个君主的品格的修养就显现出来了。卫懿公将守城的任务,交给了石祈子和宁庄子,将一个玉玦和箭矢交给了这两位守城的大夫。表示了卫懿公希望二位大夫,在此关键的时刻,能够果断地下定决心,誓死保卫卫国。玉玦在这儿有两个意思,一个表示了卫懿公与二位大夫的决别;另一个表示,希望二位大夫要处事决断,只要对卫国有利,就可以采取行动。而箭矢的意思,是誓死,是抵御,也就是要求二位大夫誓死保卫卫国。他还对自己的夫人说,要她听从二位大夫的决策。卫懿公的夫人当然只能守在城里,但卫懿公必须出城。卫国是他卫君的。他卫君,不为保卫卫国而出城作战,还有谁应当出城作战?
  
  卫懿公走出了朝歌城,他率领着卫国的军队向狄人进攻。交战的地点在荧泽。卫国的军队大败。在此情形下,卫懿公却并没有撤下他的战车上的那面,指示着他是国君的大旗。狄人看到这面大旗,就知道,这战车上的是卫君,所以更猛烈地向这辆战车进攻。结果是卫懿公战死。卫国灭亡。实际上,在卫懿公出城时,他明白自己所面临着的是什么,那就是死亡。他将玉玦交给二位大夫,已表明了他的永别的心情。这种永别的想法,是基于他对于整个局势的悲观的判断,而这个判断的产生,就是国人的不愿意参战的言论的表示。我们必须承认,是意志决定了一切。战争的胜负,不是一个人能够决定了的,只有全体将士的意志是一致时,才有取得胜利的可能。
  
  我们看到,几乎所有古代的军事理论家,都提出了一个民心向背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是关系到战争胜负的绝对关键的要点之一。这个时代的军事家孙武说,在道、天、地、将、法五个方面,首先谈到的道,就是指全体人民与君主的意志,是否一致?如果是一致的,那么人民就会与君主同生同死,而不会害怕危难和死亡。当然孙武在这里谈到的道,既是目的,又是手段。目的就是使人民与君主同心同德。手段就是你君主,用什么办法,使人民与君主同心同德。卫懿公当然没有做到这一点,他没有好的手段,也就达到不了这样的一个目的。所以他的结局只能是失败。
  
  在打败卫懿公出城的卫国军队后,狄人一直攻入卫国的国都朝歌,守卫国都的军队和百姓,只好出城逃命。而狄人还是穷追不舍,一直将卫人追逐到河水边。而当时宋国先知道了此事,宋桓公在河水边迎接这些逃跑的卫人,在天黑下来的时候,卫人渡过河水,来到河南面的曹邑,暂时寄住。宋桓公立卫戴公为卫国国君。这时,卫国原来国都朝歌中,出逃到曹邑的人只有七百三十人了,其它的人,不是被杀,就是走散到其它地方了。宋桓公提出,由卫国的共邑和滕邑迁居人口,使曹邑的人口达到五千人。
  
  如此看来,至此好像都是宋国在帮助卫国解难。不错,但齐桓公马上就行动了。他命自己的儿子公子无亏帅三百乘战车,三千名甲士,到曹邑来保卫卫国。并且馈赠给卫国战马战车,牛羊鸡狗,绸帛木材等财物。这在卫人的感觉上,是一种安慰。人有危难的时刻,需要的是帮助,而不是落井下石。齐桓公当然想灭了诸侯国,扩大自己的国家的版图。就如他曾想着要灭鲁国一样,他当然也会想着灭了卫国。但这个时代,荣誉当是最重要的,人的品格的高尚是最重要的。如果齐趁机灭了卫国,而且是在狄人灭了卫国后,那么齐桓公的人格会是什么样的呢?更不用讲荣誉了!所以,在管仲提出的关于扶助华夏,打击戎狄的政策,一方面确实是政治的需要,而另一方面,也是那个时代,一个华夏的贵族的优秀的品格所决定了的,他齐桓公必须这样做,那就是扶助卫国。
  
  到了鲁僖公二年(前658年)春季,齐国将楚丘修建好(河南滑县),交给卫国,做为卫国新的国都。齐桓公用他的这个时代优秀贵族的人格,和他的霸主的力量,重新建立起了卫国的社稷。而在卫国人的感觉中,就似乎国家没有曾灭亡过一样。
    66、卫文公复兴了卫国
  
  而此时卫国的国君是卫文公燬,因为卫戴公即位不久,就去世了。卫文公是卫戴公的弟弟,也是卫惠公的同母异父弟弟,但又是卫惠公的侄儿。因为卫文公的父亲,是卫惠公的庶兄昭伯,而母亲却是卫惠公的母亲宣姜。这是一个非常混乱的血缘关系。我们知道汉时的王昭君嫁给匈奴呼韩邪单于后,在老单于死后,又嫁给了老单于的儿子,这就是妻后母,匈奴人实行这样的婚姻制度。但实际上,在春秋时代,华夏文化的地方,早就存在这样的妻后母的现象的。
  
  卫文公还有三个姐妹,一个嫁给了宋桓公,一个嫁给了许穆公,再一个就是嫁给了齐桓公。所以宋桓公如此急切地去救卫国,实与其夫人是卫文公的姐妹有关。但我们不能就此断定,齐桓公也是由于他的如夫人是卫文公的姐妹,而作出他的扶助卫国的决策。
  
  卫文公即位后,面对的是百废待兴,重振山河的局面。那么他是怎样去实施他的伟大振兴卫国事业的呢?
  
  第一,卫文公在他即位后,一直都身穿着粗布衣裳,厚缯冠,以表示自己始终处于国丧、家丧之中。这是一种有意识的对自己的勉励。当他一看到自己的衣裳时,就可以想到,一个国破家亡的场景,虽然当时卫文公不在卫国,在齐国。但他不会忘记,他初来到楚丘时,面对着只有五千人的国都,连生活必须品都得由齐国供应的现状。人会随着时间的流失而把以往的事情忘记的,这是一定的。怎样不使自己忘记那个不应该忘记的事情呢?就是提醒,时时地提醒,卫文公这样的衣着,就是为了使自己不要忘记。后来的夫差,在其父王阖闾被越人剌伤,去世后,就命人站在庭院里,当自己出入时,就对自己说,你忘记了句践杀死了您的父亲吗?这同样是为了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这是卫文公所作的第一点,这一点是针对自己的。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卫文公的意识里,不再有勉励他的动力的话,他的复兴大业,很可能就会半途而废。
  
  第二,在国家恢复建设上,卫文公提出了“务材训农,通商惠工”的发展经济的政策。材在这里是指可以制作工具的木材,务材就是兴办林业,训农就是发展农业,通商就是鼓励商业,惠工就是补贴工业。木材是当时最重要的原材料。房屋、车辆、农耕用的工具等等都要用到木材,所以卫文公首先就是想到了要有木材。而木材的来源,一个是原始森林的砍伐,一个就是植树。农业的重要性,就更不用说了。但卫文公提出的是训农,也就是教农,大意是用科学的方法搞农业生产。有了农林,这样基本的生活和生产资料,还必须要互通有无,所以要鼓励商业发展。农林商发展了,政府就可以得到更多的赋税,而这些增多的赋税就可以补贴手工业。因为当时的手工业,几乎都是官营的。也就是说,只有卫国国君,可以开工厂。而手工业的发展,又可以促进农业林业和商业的发展。这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经济发展纲要。
  
  第三、在政权建设上提出了“敬教劝学,授方任能”的指导方针。就是实行全民教育,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制定行政规章;任用那些有才能的人,为国家做事,但要依照制度规章去做事。
  
  我们看到了卫文公在他个人的操守上,在国家的发展经济的上,在国家的行政管理人事安排上,都有了明确的办法。那么,在主观和客观上,卫文公都希望能够实现复兴大业。而结果,也确实达到了卫文公的愿望。可以用一个数据来说明,在卫文公即位时,卫国的战车是三十乘,到了二十年后,战车是三百乘。也就是说,卫国的实力增长了十倍,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卫文公做到了。这正借用卫文公的姐妹许穆夫人的那首诗《载驰》里的一句话“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行动是最重要的。卫文公就是用他的一生在做着复兴卫国的大业。这在卫文公不过是在做着治国的伟业。而另一个伟人却是在做着平天下的更伟大的事业。
    67、齐桓公的夫人蔡姬嫁给了别人
  
  齐桓公在邢国和卫国,做了他一个霸主应当做的事情。这就是救患和分灾。在邢卫已是亡国的情况下,齐桓公去帮助邢卫重新立国,而且不惜给予财物上的支持。这就是救患和分灾。但作为霸主,还有一个必须做的就是讨罪。一个是拯救危难,一个讨伐罪恶,这就是一个霸主的两件效率最高的工具。
  
  鲁僖公四年(前656年)春,齐桓公帅宋陈卫郑许曹鲁等八国诸侯国讨伐蔡国,蔡国当然被击溃。而齐桓公出兵蔡国的原因,却实在有些拿不到台面上来。蔡国的公女是齐桓公其中的一个夫人。这点要说明一下。本来春秋时代,按规矩,一位国君,只能有一位夫人。但规矩说到底还不是人说了算。齐桓公才不管这些,他有三位夫人,就是王姬、徐嬴和蔡姬。另外他还有如夫人六人。也就是说,有夫人名份的和享受夫人待遇的共有九人。他有九位夫人。这位蔡姬就是齐桓公的夫人。
  
  既然蔡姬是齐桓公的夫人,齐蔡两国关系理应是不会不好的,为什么齐桓公要帅诸侯讨伐蔡国呢?因为蔡姬又嫁人了。这在齐桓公并不是不能忍受,齐桓公不能忍受的是他自己并没有说不要蔡姬了,只是一时的生气,才让蔡姬回到蔡国。而让蔡姬回娘家,是因为,齐桓公和蔡姬二人坐着船在湖溏里游玩时,蔡姬与齐桓公开玩笑,使劲地摇晃船。齐桓公可能是不会水,所以很骇怕,多次叫蔡姬不要摇,但蔡姬玩得高兴,没有听,继续摇,吓着齐桓公了,所以,齐桓公叫蔡姬回娘家蔡国去。而性情刚直的蔡姬,回到娘家后,干脆也就再嫁人了。
  
  蔡姬嫁人,这就是齐桓公伐蔡的理由吗?当然可以,对于一个强者,他只要想行动了,什么都可以成为理由的,这里不是因为有了理由才有行动,而是有了行动,再找理由。但齐桓公帅七国诸侯讨伐蔡国,而且是七国国君亲自统帅着本国的军队,这样的一个场面,就是为了蔡姬吗?不是的,齐桓公此次出兵的主要目的是针对楚国的。因为楚国此时经常地攻打郑国。就在鲁僖公元年和二年,楚国就出兵两次郑国。到了鲁僖公三年,齐桓公在阳谷召集诸侯盟会,就是讨论楚侵郑的问题。而郑国,在楚国的进攻下,已经准备与楚国结盟。正是这个原因,齐桓公考虑是否与楚国交涉一下,解决好郑国的问题。所以应该这样讲,伐蔡是顺路,齐桓公的真正目的是讨伐楚国。
    68、唯是风马牛不相及
  
  当齐桓公的诸侯大军继续向南挺进,进入楚国边境时,楚成王派出的使者,来到齐桓公面前,向齐桓公提问,您为什么要进入我楚国的疆界,您住在靠近北海的地方,我们楚国住在靠近南海的地方,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为什么?管仲代齐桓公回答说,你楚国有两条罪状,第一条罪状是,周天王用于祭祀的包茅,你楚国很久没有进贡了,周王进行祭祀时,就没法向神贡酒。不能向神贡酒,就是对神的不敬,就是罪过。而进贡包茅是你楚国的职责,所以你楚国有罪。
  
  茅是生长在江南的一种草,将其包裹起来,在祭祀时用于浇沃酒,象征着神在饮用。在中国的这个时期,人们相信有鬼神,但鬼神是否与活着的人相似,人们的观念却很含糊。比如,古人在祭祀时,有时用的是人可以食用的食物,如胙,就是用于祭祀的酒肉,在鬼神用完后,人还可以用。说明古人,认为鬼神与人一样,也要饮食的。但另一方面,古人又认为鬼神与人不同,所以在祭祀时,用的是明器,即专门为鬼神用的东西。这里古人给鬼神用酒,就是将鬼神当做人一样对待。当酒倒在包茅上时,就如神们在饮用。而楚国竟敢不向周王进贡这样重要的祭品,当然有罪,当然要被齐国当做讨伐的口实。
  
  管仲给楚国定的第二条罪状是,当年周昭王南征来到汉水边,死于汉水边,没能回去,楚国也有责任。周昭王是周康王的儿子。周从武王夺取政权后,先后有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等三王治有天下。在周成王和周康王时,天下大治,史称成康之世,刑措四十年不用。到了周昭王时,国家强盛,财力雄厚,所以周昭王到南方去炫耀武力。到了汉江,他乘坐的船沉了,昭王就这样死了,据说这船是当地人做了手脚的。那么也就是很多年前,当时居住在汉水边的人干的。现在管仲将此项罪责,定在了楚人的身上。
  
  这两条罪状确实够大的,一个是不进贡包茅使周王不能祭祀,而祭祀是当时国家最重要的大事。一个是很久以前的周王死在了汉水边,楚人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楚国的使者的回答,却给了齐桓公和管仲一个不软不硬的钉子。他说,包茅没有及时进贡,是我们楚君的罪责,今后改过,及时进贡。但周昭王没能从汉水里救出来,您还是去问那个时候汉水边上的人吧。楚国使者这样说,是因为在周昭王时,楚人还未扩张到汉水边,所以周昭王的死实在是与楚国根本没有关系。
  
  齐桓公听了楚国使者的话,感觉楚人并不畏惧诸侯大军。所以继续进军,一直到了陉这个地方。
    69、很有名的召陵之盟
  
  诸侯们是在春季出发的,先是击溃了蔡,然后再继续南下到了陉。此时已是夏季了。楚成王再次派出了使者,这次是楚国大夫屈完出使。屈完到陉后,看到诸侯国这强大的阵势,便提出了结盟的请求。
  
  这在屈完是临时自主做出的决定。当时他出使时,楚成王只是想让他看一下诸侯大军的实力的强弱,然后,做出和谈或抗拒的决定。在屈完看到诸侯的情况后,便主动提出与诸侯结盟,而且希望就在陉这里结盟。这在齐桓公是一个惊喜。当第一个楚国使者离去后,齐桓公不可能就此退兵,只有继续前进。虽然几个月过去了,但看来这样的结果还是让人欢喜的。
  
  但齐桓公并不在陉与楚结盟,而是向后退军,一直退到了召陵(河南郾城)。这是齐桓公对楚屈完想要结盟的一种回敬。陉这个地方,是表明着齐桓公准备征伐楚的意志的结果,如果在陉结盟,就表明了楚是因为怕齐的征伐而结盟。现在退到了召陵,就是表明,齐桓公愿意与楚和平共处。
  
  在结盟前,齐桓公将诸侯的军队排好阵,请屈完与自已坐在戎车内,检阅诸侯的军队。国君所乘的战车叫戎车。我们知道这次共有八国诸侯出兵,但史书没有记载有多少军队。我们可以从齐桓公与屈完的对话中,看出其数量当是不小的。齐桓公说,这些诸侯来到这里,难道是为了我吗?不是,他们是为了继续我们之间的,由我们的先君们开创了的友好关系。您也与我们友好吧?屈完马上表态,您开恩,向我们楚国的社稷求福,让您受辱,接受了我楚君的友好表示,这是我们楚君的本来的愿望。这样看来,齐楚已是达成了和平的意向了。但齐桓公却突然话锋一转,对屈完说道,我用这样的军队去作战,有哪个敢于抵挡?我用这样的军队去攻城,哪个城会攻不破?屈完听了这话,回答说,您若以德来抚慰诸侯,有哪个敢不服;您若是想用您以为强大的军事力量来对待我们楚国,那么我们楚国就用方城为城墙,用汉水作护城河,与您对抗,您的力量再强大,也没有用武之地。
  
  屈完在这里说的方城,有多种解释,但方城指今桐柏山、大别山较为贴切。因为能与汉水并列的当是这样的大山。屈完的意思,就是如果您齐国敢于进犯我楚国,我们楚国会在汉中大地与您周旋。在这样的广阔的的大地上,您齐国以及诸侯的军队,就显示不出其威力了。
  
  我们从屈完与齐桓公的对话中,感觉到了屈完的智慧。但最让我们不能忘记的是他的性情,这种由衷表现出来的人的本性。不卑不亢、有礼有节。当然齐桓公也一样地让人敬佩,之后,齐桓公等诸侯与屈完结盟。齐桓公解决了楚国多年来对郑国的骚扰。
    70、辕涛涂与申侯
  
  在齐桓公等诸侯与屈完订立了召陵之盟后,屈完向南去,回到了楚国。但齐国鲁国卫国的国君及军队,如想回国,有一条道路,就是向北去,那么就要从陈、郑两国中间过去。这样陈、郑两国,就必须再拿出财物来供给诸侯使用,这一定还是一个不小的开支。
  
  这时,陈国大夫辕涛涂私下里对郑国的大夫申侯说,如果诸侯军队从我们陈、郑两国之间回国,我们两国的负担太重。如果诸侯军队往东走,以耀武扬威于东夷地区,然后沿着海边回国,不就可以解除了你我两国的经济负担了吗?申侯说,这样最好。辕涛涂见申侯同意了,马上就向齐桓公说了自己的想法,辕涛涂在对齐桓公说想法时,当然将不走陈、郑之间,可以解除陈、郑的供给负担一说,给省略了。齐桓公当时听了,觉得有道理,利用回国的途中,可以向东夷各国炫耀齐国的军事力量,不是顺便得到的利益吗?
  
  但随后,申侯在见齐桓公时,却说出了这样的话。他说,诸侯的军队,特别您的军队,已在外好几个月了,此时的军队实际上是没有战斗力的。如果在回国途中遇见了敌人,恐怕很难投入战斗。不如从陈、郑之间回国,由我们两国为您供应军队所用的物资。这才是最佳的回国路线。
  
  这在齐桓公马上明白了,申侯是真的为他齐君着想,辕涛涂原来是为他陈国打着小算盘,根本没有把他齐君放在心上。所以齐桓公当即命人,将辕涛涂扣压了起来。到了这一年的秋季,齐桓公还出兵陈国,理由就是陈国不忠于齐国。
  
  这在辕涛涂真是想不到的。当时是与申侯私下谈的,而且是为了陈、郑两国的利益的,申侯当时也表示赞成的,但结果申侯不但在齐桓公面前出卖了自己,而且陈、郑两国的利益也出卖给了齐国。他申侯这样干,究竟是为什么?申侯这样干当然有他的利益。他得到了虎牢这个地方。这个地方本来就是郑国的,但齐桓公令郑文公将这个地方给了申侯,作为他申侯的封邑。这就是申侯的利益。
  
  看来申侯用他的自以为得意的聪明,占了个大大的便宜,同时,他坑害了辕涛涂,也损害了郑文公的利益。但事态的发展,未必就会这样下去地成就申侯。
    71、聪明的申侯输给了辕涛涂
  
  第二年,鲁僖公五年,齐桓公在卫国的首止,召集诸侯盟会。参加此此次盟会的有齐宋鲁陈卫郑许曹等八国国君。但这里还有一位,就是周太子郑。齐桓公这次的会盟,就是为了稳固太子郑的王太子地位。太子郑是周惠王的太子,太子郑还有一位母弟,就是王了带。因为惠后宠爱王子带,周惠王有意废黜太子郑,立王子带为储君。
  
  这次盟会,辕涛涂和申侯也都来参加了。当辕涛涂再次见到申侯时,禁不住,就想起了自己因申侯的谗言而被齐桓公囚禁的事儿,一股怨恨的情感自然生起。但在辕涛涂见到申侯时,并没有表现他的那个真实的情感。反而对申侯说,您应该把齐君封给您的虎牢,好好地修葺一番,这可是这个时代的霸主封给您的啊!要么我向齐君提个建议,由现在盟会的诸侯,来帮您修葺您的虎牢城池。
  
  申侯可能有的只是惭愧和抱歉了,你看,我以前这样地对待人家,现在人家却这样地对待我,多么不好意思。申侯当然应允了。诸侯的军队帮着申侯,把虎牢城修缮一新。但随后,辕涛涂却在郑文公面前,说了这样的话,申侯请诸侯,帮他修缮城池,是准备造您的反啊!这句话,郑文公听进去了。
  
  到了秋季与会的诸侯国准备歃血为盟。这时郑文公却逃回到了郑国,没有参加结盟仪式。原来郑文公接到了周公宰父带来的周天王的信,要他不要参加盟誓,周王可以向楚晋提议,由楚晋两国来保护和帮助郑国。
  
  郑文公能有周天王如此的看重,再加上郑与齐之间的本来就不和协的关系缘故,所以郑文公决定听从周王的建议,丢下了陪同他一齐来的郑国军队,独自逃回到了郑国,没有参加首止之盟。
  
  这在周惠王也不过是因为怨恨齐桓公主持这样一个盟会,来维持王太子郑的地位。齐桓公的行为已干涉了他周王的家事了。由八个诸侯歃血盟誓来稳固他周惠王准备废黜的太子的地位,这真有些说不过去。所以周惠王就叫周公宰父鼓动着郑文公逃盟。也算是给齐桓公一个面子上的难堪吧。其实,你说他周惠王会真的为他郑君着想?
  
  郑国的大夫孔叔就认为逃盟不好,对郑国和您郑君都是不利的。果然,到了第二年,鲁僖公六年(前654年)夏季,齐桓公帅诸侯军队前来讨伐郑国,理由就是郑文公逃盟。楚成王知道后,也马上出兵包围许国,以救郑国。因为许国是齐国的盟国。看来楚国还是听从周王命令的。齐桓公只好放下郑国,来救许国。这样两方面就都撤回了自己的军队,郑许两国都解除了危险。
  
  鲁僖公七年(前653年)春,齐桓公再次伐郑,但这一回只有齐国自己干。看来战争是用来解决人与人之间不和协的最佳方案。因为只要能够将对方打败,对方就一定会听从自己的。那就不只是和协的关系了,一定是服从的关系了。而让人服从,比起人与我之间的和协来,感觉上要更愉快些,所以齐桓公继续用战争来对待郑国。
  
  这时郑国大夫孔叔向郑文公谏言,他说有句谚语是“心则不竞,何惮于病”意思是说,一个人在意志上不能强盛,又怕什么去做屈辱的事情呢?一个诸侯既然不能强大得使人敬畏,又不能弱小而顺从强大的诸侯,这样的局面是很危险的。您还是赶快屈服齐国吧。郑文公说,我知道齐国为什么来讨伐我们了,等我一时,我已有办法使齐国退兵了。到了夏季时,郑文公将申侯给杀了,传给齐桓公的话,应该是这样的,郑文公逃盟,是申侯出得主意。而齐桓公也就相信了?不再追究郑文公了。
  
  这就是政治。郑文公逃盟,明明是他听从了周天王的话,而自己作出的决定,而现在却嫁祸于申侯。申侯已死了,也无法对证了。在郑文公是杀死了一个他想杀的人,并且用这个死了的人,解了国家的危难。
  
  而在齐桓公,未必知道申侯是冤枉的,齐桓公对他申侯也算是有恩,从常理推断,申侯怎么会做这样忘恩负义的事呢?但我们千万不能忘记,他申侯曾出卖过辕涛涂,那么他就有可能出卖齐桓公。这是申侯自己没有想到的。但不论齐桓公是否真的相信是申侯的主意,但郑文公的行为,总是说明了郑国已表示服从齐国了,这才是齐桓公发兵的目的,现在目的达到了,是否他申侯的主意,和申侯死不死,就与他齐桓公没有关系了。
  
  面辕涛涂在郑文公面前的谗言,到了此时,终于起了作用,最终申侯还是输在了辕涛涂的手下。
    72、管仲的道德哲学思想
  
  还是这一年,鲁僖公七年七月,齐鲁宋三国国君,和陈国的太子款,郑国的太子华,在宁母结盟。这次的结盟,主要是针对郑国。在这次盟会上,郑国的太子华向齐桓公提出了,请求齐国出兵讨伐他自己的祖国郑国。而理由是,当年郑文公在首止逃盟,是郑国的泄氏、孔氏和子人氏,三家大夫出的主意。太子华说,如果您齐君,能够把这三个大夫去除掉,我将来即位,就把郑国当做您齐国的内臣,您不是也有利益吗?原来太子华是想利用齐桓公的力量,清除了这三家大夫的势力。
  
  就是针对郑国太子华的去除三家大夫的事情,管仲提出了他的有关道德哲学思想。我们来看看。
  
  管仲在这里,提出了德礼信三个概念。他对礼的解释是,子父不奸之谓礼。奸是犯的意思,在父子之间,子不能冲撞顶犯父亲的意志,这就是礼。父亲,我们不需要论证,就知道比子尊贵,所以父亲的意志,子不违背,就达到了礼的要求了。那么推广开来,礼就是低贱的人,不能违背尊贵的人的意志,这就是礼。在这个时代,人的尊贵低贱,是自然形成的。儿子一定是父亲的儿子,国君的儿子一定是公子,庶人的儿子一定还是庶人。所以儿子的地位一定比父亲低,而庶人的地位也一定比公子低。那么也就是说,儿子一定要服从父亲,而庶人一定要报从贵族。这就是礼,礼就是维持自然所形成的等级制度。
  
  那么信这个概念怎么理解呢?管仲说,守命共时之谓信,这里信还是针对地位低贱的人说的。守就是做事,守命就是做君主交待的事。共时,也是指办事。所以信就是尽心尽力地办君主交待的事情。我们再推广开来,就是地位低的人,要尽心尽力地办好地位高的人交办的事情。那么信也是为了维护等级社会而需要的一个道德内容。
  
  管仲对齐桓公说,您应该以礼和信来使诸侯服从齐国,如果违背了礼信这样的道德,就是最大的犯上的行为。我们看到了,礼就是不违背上级,信就是服从上级。
  
  管仲对德没有解释,只是说明了德的作用。那么德有什么作用呢?就是一个有德的人,是会被很远的人所怀恋的。那么德究竟是什么,不必去探究,答案一定不只一个。只要你能够让远方的人都怀恋,你就是有德的人。所以德不过是一个有修养的人的一种最高的境界,怎样修养,没有关系,关键是你怎样达到这个境界。
  
  这就是管仲提出的道德哲学的三个概念。其实,我们要明白,在道德哲学的概念上,每一个思想者,都有他自己的关于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而中国的古代道德哲学也是如此。就如礼、信、德这样的三个道德概念,在春秋时代,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的。所以,我们只能就这些概念的上下文来理解,这些概念的涵义。
    73、葵丘之盟也很有名
   
  鲁僖公九年(前651年)夏,齐桓公在葵丘盟会。参加的诸侯有鲁、卫、郑、许、曹等国国君,还有才即位的宋襄公。周襄王派出周公宰孔前来参加会议。
  
  周惠王是在鲁僖公七年的闰月去世的,但到了鲁僖公八年十二月十八日,鲁国才接到了周王去世的讣告。周王太子郑即位,这就是周襄王。
  
  周襄王能够当上天子,是齐桓公帮助取得的。由于母亲喜欢王子带,加上父亲周惠王也曾有意思立王子带,所以在周惠王去世后,太子郑立即向齐桓公求救,希望能够帮助自己顺利即位。为此,齐桓公先是在鲁僖公八年正月,也就是周惠王去世的次月,在曹国的洮地盟会,支持太子郑即位周王。而太子郑也确实顺利地当上了天子。现在齐桓公又在葵丘盟会,周襄王当然要表达一下自己的那份感激之情了。
  
  当时齐桓公等诸侯正在会谈有关修好结盟时,周公宰孔把周天王祭祀社稷宗庙的胙带进了会场,并对齐桓公说,天子祭祀文王、武王等周的祖先,命我赐给您胙。胙是用于祭祀的祭品。这个时代,周王祭祀用的胙,一般是只分给姬姓的诸侯和宋杞这样夏商王的后代诸侯的,齐这样的异姓诸侯一般是不赐胙的。现在周襄王特意赐胙给齐桓公,就是为了表示,希望齐国也能同享周的先祖们赐给的福禄。这就是感恩,而且可以说是用了最崇高的形式,来表达周襄王的诚意。因为古人绝对相信,在祭祀了祖先后,祖先们会赐给自己福禄的。
  
  周襄王特别交待不要齐桓公下拜,因为此时的齐桓公已是一个七八十岁的老年人了。但齐桓公不敢不下拜,他说天威常在我的面前,我小白怎么能不下拜呢。这样齐桓公先是走下台阶,下拜,然后再走上堂,郑重地接受了天王赐的胙。
  
  周公宰孔先离开葵丘回国去了。九月十四日,七国诸侯在葵丘盟誓。据孟轲说,葵丘之盟没有杀牲,也没有歃血。因为齐桓公相信,诸侯们不敢背盟。盟词也是孟轲的记载完整。“初命曰,诛不孝,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再命曰,尊贤育才,以彰有德;三命曰,敬老慈幼,无忘宾旅;四命曰,士无世官,官事无摄,取士必得,无专杀大夫;五命曰,无曲防,无遏籴,无有封而不告。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
    74、周襄王与王子带
  
  葵丘之盟是齐桓公最重要的一次盟会。在鲁庄公二十七年时,周王已命齐桓公为侯伯,也就是相当于霸主了。但,那时,不过是周王派出召伯廖到齐国去委任,而诸侯国未必都晓得。这次葵丘之盟,周襄王赐胙于齐桓公,当然是一种宣传,表明齐桓公的地位与他人不同。另一个也是表达他周襄王对齐桓公的感激之情。周襄王以为,自己的地位已稳定了,弟弟王子带不会再闹事了。但他周襄王想错了。王子带并没有放弃夺取王位的想法,只要还有机会,他都会尝试的。
  
  鲁僖公十一年(前649年)夏,王子带召来戎人伐京师,期望利用戎人的力量来夺得王位。戎人一直攻入了王城,将东门焚烧。秦晋两国国君进京伐戎救周,晋惠公还想和解周戎关系,但戎人不买帐并与晋交战。但周襄王总算先保住了自己的位置。
  
  鲁僖公十二年(前648年)夏,周襄王讨伐王子带,王子带跑到了齐国避难。齐桓公命管仲调解周戎,隰朋调解戎晋。管仲和隰朋都非常成功地完成了调解工作。
  
  到了鲁僖公十三年,齐桓公再次派出仲孙湫到成周,一是朝见周王,一是想看看,周王是否有意,允许王子带回国。但一直到仲孙湫完成了朝见的礼仪后,仲孙湫也没有对周王提王子带的事儿。回国对齐桓公复命时,仲孙湫说,天王还很生气,怕要等十年才有可能销了这口气,那时王子带才能回去吧。
  
  在齐桓公是希望自己能够调解成功,周天王与他弟弟王子带的兄弟关系的。但看来在十年之内,周王是不会允许王子带回国了,那就等着吧。但齐桓公年龄大了,他没有能等到王子带回国的那一天。
  
  
  75、宋襄公拥立齐孝公
  
  鲁僖公十七年(前643年)十月初七,齐桓公去世。但齐桓公死后,他的尸体却一直放在床上,没有入敛。到十二月十四日才殡殓,放了六十七天的齐桓公的尸体都生出了虫蛆。一代霸主,却得了这么一个死的结果。
  
  我们说过齐桓公有三位夫人,六位如夫人。这正是齐桓公为自己的悲惨的死,而埋下的祸根。齐桓公的三位夫人都没有儿子,而六位如夫人倒是都有。长卫姬,就是卫文公的姐妹,也就是齐子,有自己的儿子公子无亏,也就是当年帅三百乘战车保卫卫国的那个齐国公子。易牙这个寺人,不知怎么得到了长卫姬的宠爱。易牙有一手很高明的厨师的技艺,齐桓公也很喜欢易牙烧的饭菜,所以也很宠爱易牙。易牙先是由于得幸于长卫姬,而后才得幸于齐桓公,他要报恩,所以他对齐桓公说,是否可以立公子无亏为储君,齐桓公也竟就答应了。
  
  但在之前,齐桓公与管仲已将郑姬的儿子,公子昭托付给了宋襄公,立公子昭为太子。此时的齐桓公可能是因为年老,或许就不记得早已立公子昭为太子之事了。而管仲是先齐桓公去世的。在齐桓公死后,易牙还有竖人貂,就立公子无亏为国君,公子昭只好出逃到宋国,去找他的保护人宋襄公去了。
  
  宋襄公是宋桓公的太子,名兹父。宋桓公病重时,太子兹父向父亲提出,由庶兄公子目夷即位为国君。他说公子目夷是我的哥哥,而且特别的仁厚,应该立他为太子,将来即位。宋桓公听从了太子兹父的话,命公子目夷为太子。但公子目夷推辞掉了,他说,能将国家都让出去,还有比这个更仁厚的事吗?这真是我所不及的,而且我又不是嫡子,立我为太子是不顺的。这样,太子兹父才在父亲去世后,当上了宋国的国君,这就是非常有名的宋襄公。
  
  宋桓公去世的那一年,就是齐桓公等诸侯葵丘之盟的那一年。宋襄公参加了葵丘之盟。正是在葵丘,齐桓公与宋襄公会面了。我们猜测二人当都是非常地谈得来,是知心的朋友。而且管仲也与宋襄公很要好。之后,宋襄公与齐桓公又见过三次面。就是这四次见面的某一次,齐桓公和管仲将公子昭托付给了宋襄公,要他帮助公子昭将来即位为齐国国君。一个是齐桓公相信宋襄公的人品,另一个是齐桓公相信宋襄公的力量。没有这两点的相信,齐桓公是不会把这样重要的事情交给一个外国国君的。
  
  现在易牙、竖貂竟敢立公子无亏为齐君,而齐桓公托给自己的公子昭却成了亡命者,这怎么能行呢?宋襄公必须得完成齐桓公交待给自己的嘱托。
  
  鲁僖公十八年(前642年)正月,宋襄公联合曹卫邾等诸侯伐齐,准备护送公子昭回国即位。这就是宋襄公的气势,他敢于向比自己强大的齐国挑衅,虽然他有齐桓公的嘱托,但毕竟人家齐国已有了自己的国君了,而且齐国是强国,还是霸主。但宋襄公不管这些,他要对得起信任自己的齐桓公。
  
  三月,在宋国等诸侯国的压迫下,齐国内部出现了分裂,公子无亏被杀。一部分齐国人愿意接受公子昭为国君,但另外四位公子的支持者却出城与宋襄公作战,但被宋军打败。宋襄公终于完成了立公子昭为齐君的这样的一件死去了的齐桓公嘱托的事情,公子昭就是齐孝公。从正月到五月,我们看到了宋襄公的守信和毅力。在这五个月,其它诸侯先后回国,宋襄公实际上是靠宋国的军队和他自己的坚强的意志,打败了齐国四公子的支持者的,立公子昭为齐君的。看来齐桓公和管仲确实没有看错人,这位宋襄公。
  
  但从此后,齐国却再也不能使自己强大得使诸侯们听从自己的命令了,因为接下去,齐国处于不稳定的状况中。虽然此时的宋襄公、秦穆公、楚成王都想称霸中原,而另一个诸侯国虽然此时还处于自顾不暇的时刻,但这个诸侯国终究会成为春秋时代最伟大的诸侯国,因为之后百年多的历史,其实就是这个诸侯国的历史,这也是一个霸主,但却是几代称霸,这就是晋国。
  
  而此时,晋国最伟大的国君,还是公子,而且在流浪,这就是公子重耳。当然,我们还是要将晋国的历史简单地梳理一下,以使我们能够更清楚地了解为什么会出现晋文公,以及有着百年多霸主时间的晋国。
  
  
  76、晋国历史的简单回顾
  
  晋公子重耳的祖先是周武王,周武王生子虞叔,到周成王时封于唐(山西翼城)。到唐叔虞之子时改国号为晋。
  
  重耳的父亲是晋献公,晋献公的父亲是晋武公,晋武公的父亲是曲沃庄伯,曲沃庄伯的父亲是曲沃桓叔,桓叔是晋穆候的公子,但不是太子,太子是桓叔的哥哥晋文侯。从桓叔到庄伯,都不是国君,只是公子公孙,以及公孙的儿子、孙子而已。
  
  但从桓叔被封邑于曲沃开始(山西闻喜),曲沃的城池就比翼城大,桓叔又是一位有德的人,所以深得晋国民众的心。到了庄伯,虽然出兵过晋,想夺取晋的社稷,但没有成功。到了武公时,就改变了这一切,他下定了决心,要从晋侯手中,夺取江山。鲁庄公十六年(公前678年),武公打败了晋侯缗,并得到了周僖王的承认,成为晋国的国君。两年后,晋武公去世,其太子诡诸即位,这就是晋献公。也就是公子重耳的父亲。
  
  晋献公是在鲁庄公十八年(前676年)即位的.这时原先晋侯缗的势力已基本被清除干净。但是,多年来,在与原晋侯争夺社稷时,桓叔、庄伯的公子公孙,全力帮助晋武公,在消灭了原晋侯后,这些桓叔、庄伯的子孙的势力也随之慢慢地强大起来了。这在现在的晋侯看来,是一件非常严重的威胁,毕竟晋武公是从人家兄弟那儿,夺得晋国天下的。那就难保,这些其它的兄弟,不会再从他晋献公手中夺走晋国天下。因此必须消灭桓、庄之族,这是由晋献公的祖辈的切身经历所得出的经验。大概这也就是当时的世袭制度社会,一个非常悖论的事情,血亲是最靠得住的,所以一切都以血亲的远近来考虑问题。但血亲又是最危险的所在。
  
  晋国大夫士蔿为晋献公提出了,先消灭桓、庄之族中最强大的富子,然后再解决其它的公子公孙的行动步骤。士蔿先是离间富子,然后利用桓、庄之族来消灭富子。之后士蔿又离间另一较强大的游氏,游氏被杀。鲁庄公二十五年,士蔿在聚这个地方筑城,请桓、庄之族的子孙都居住到聚邑来。冬季时,晋献公出兵包围聚邑,将桓、庄之族全部消灭。
  
    
  77、晋献公的五位公子
  
  灭了桓庄之族的晋献公,把国都迁到了绛。在最早时,晋国建都于唐,就是今天山西省翼城县。当然还有一种说法是山西省太原市。翼城县处于今天临汾盆地东侧,其东面北面和南面都是山地,向西去就是临汾盆地。汾水经临汾盆地流向黄河水。在汾水的东边是太岳山,西边是吕梁山。
  
  而当年桓叔被封于的曲沃,在今天山西省闻喜县。闻喜县处于运城盆地的北端,中条山横亘于其东南面。曲沃在翼城西南约70公里处。所以当年曲沃武公灭翼时,实在没有什么大的困难。从曲沃到翼,路程不远,也不难走。武公第一次灭翼是在鲁桓公八年(前704年)春,同年周桓王立公子缗为晋侯,武公只好再回到曲沃,一直到他再次攻下晋,才建都到了翼城。
  
  到了晋献公灭了桓庄之族后,士蔿被命为大司空,主持工程事务。士蔿办得第一件事就是修建绛城(山西绛县)。绛正好在翼与曲沃之间。到士蔿修缮好了绛城后,晋献公就迁到了绛,绛成为晋国新的国都。
  
  晋献公的夫人是贾姬,但贾姬无子。晋献公又纳娶了后母齐姜,有了一个女儿,嫁给了秦穆公,一个儿子,就是太子申生。晋献公还娶了大戎狐姬,生子就是重耳;娶小戎子,生子夷吾。我们发现晋献公完全不理睬同姓不婚的规矩,照样娶了贾姬和重耳的母亲,而且重耳的母亲的祖先就是晋献公的祖先叔虞。
  
  在晋国东南面,有一个诸侯国骊戎国(山西阳城)。晋献公想要攻下这个地方,但卜卦后,史苏说可以战胜,但却不吉利。晋献公没有听史苏的话,照样攻打骊戎,并攻下。而且还把骊戎国的两位公女娶了回来。这两姐妹也是姬姓,姐姐就是骊姬,她为晋献公生了个儿子,就是奚齐,妹妹为晋献公生了儿子,就是卓子。
  
  晋献公在清除了桓、庄之族后,也确实需要自己的子孙来维持晋国的江山稳固,所以多生几个儿子也是很正常的。但骊姬在得到了晋献公的宠爱后,却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国君只能有一个,但公子却有很多,也就是只有一个公子可以成为将来的国君。所以她就想着,自己的儿子是否可以争取到太子的地位呢?骊姬看到晋献公非常宠爱东关五和梁五,就送给这二五财物,联络感情,然后叫这二人在晋献公面前进言,将太子申生和重耳、夷吾分别住防到曲沃、蒲和屈这三个地方,而奚齐和卓子却留在绛。而在晋献公面前说出来的理由是,曲沃是先祖桓叔宗庙所在的地方,蒲和屈是重要的边境城邑,分别由三位公子住守,可以起到震慑国人而使戎人惧怕的效果,将来还可以开拓疆土。
  
  晋献公听从了这个建议,到鲁庄公二十八年的夏季,命三位公子分别到曲沃、蒲和屈三座城邑去了。
  
  
  78、太子申生自杀
  
  在当年鲁庄公十六年(前678年),晋武公被命为诸侯时,晋国只有一军,是小国的军事力量。但到了晋献公十六年时,晋国已强大起来了,所以就新成立了一军,这样就有了二军,上军和下军。
  
  鲁闵公元年(前661年),晋献公和太子申生亲帅二军灭了耿、霍、魏三个姬姓诸侯国。回国后,晋献公马上命人为太子申生修缮曲沃城。士蔿认为这是一个不好的先兆。曲沃这样的曾是国都的城邑由申生住守,而统帅下军又是相当于卿的地位,如此就达到了为人臣的极限的地步了,怎么可保得住太子的地位呢?太子应该向吴太伯学习,逃走,将太子的位子让出去。与其被废黜或暗算,还不如得到个让贤的名声。但这个意见,好像士蔿没有对太子申生讲。
  
  鲁闵公二年冬(前660年),晋献公又命太子申生伐东山皋落氏(山西垣曲),在绛南面约30公里处。应该说申生已带兵打过仗了,在灭耿霍魏时,申生就是带着下军出征的。但这次与上次不同,这次是晋献公不出征,而申生是这次战争的最高统帅。从表面上看,这应该是个好事,说明晋献公,不是要锻炼一下申生,也是完全地相信太子申生。从这个举动看,晋献公此时并没有废黜太子申生的意向。
  
  但晋国大夫里克却看出了一般人可能看不出的现象来。他对晋献公说,太子有两个最重要的事情要做,一个是在祭祀社稷宗庙时,太子手里要捧着盛有祭品的器皿;一个是当早饭和晚饭时,太子要查看父亲的膳食。所以太子又名冢子。在君父离开国都时,太子留守在家,保卫宗庙,这叫监国;在跟随君父出行时,这叫抚军。所以太子不能单独帅军出征。里克还论证了太子独自帅军出征的不利。但晋献公听不进去,并说我有好几个儿子,还不知道哪个儿子将来即位呢。这里,似乎表明了晋献公不确定是否将来由太子申生即位。但这只是说说。如果晋献公真有此念头,他就不会命申生出征,因为这是很危险的举动。如果申生知道了自己太子地位不稳,难保太子不会利用手中的军队政变。当然晋献公幸运的是,太子申生倒确实没有这个念头。而且晋献公真要废黜太子,也不需要这样,他完全可以很轻松地就把太子拿下。
  
  申生也感觉到了这个问题,里克见申生时,申生问,我会被废黜吗?里克在申生面前只能说,你要怕的是不孝的言行,而不用怕是否会被废黜。修己而不责于人,就可以避免灾难。但这也只不过是里克说说而已。因为并不是你自顾修身了,别人就不找你麻烦了。因为修身与太子的地位的稳定,并不是直接因果的两件事。所以如果你不让出太子的位置,骊姬是不会放过你太子申生的。
  
  出征前,晋献公让申生穿上了偏衣,也就是左右两边有不同色彩的衣裳。还给申生佩上了青铜做的玦。这样的两个举动,又引起了随申生出征的大夫们的各种猜测,而多数人的看法是,太子申生的地位不稳。但不管怎么讲,东山皋落氏一战,晋国胜利。
  
  而这场战争的胜利,并没有给太子申生带来好运。到了鲁僖公四年(前656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太子申生在曲沃自缢身亡。这在申生看来,是他最佳的选择了。
  
  原来,当骊姬都安排好了一切后,就召见申生,说你的君父昨晚梦见了你的母亲齐姜,你赶快去祭祀你的母亲。申生就赶回曲沃,祭奠了母亲。然后把胙送回到绛,给父亲用。但申生来到绛时,晋献公正好出去打猎了。申生就将胙交给了骊姬。过了六天,晋献公才回来。而骊姬,就将胙放了毒药,再给晋献公。晋献公应该是想马上就食用,但骊姬说,外面拿进来的东西,会不会有问题?这样,晋献公就将胙放于地上,地上马中就鼓起了土坟,给犬吃,犬就死了,再给下面的小臣吃,小臣也死了。这真是吓着了晋献公。骊姬马上说,这是申生干的。
  
  申生也没想到自己给父亲的胙竟有毒,他也没有说什么,就离开了绛,回到了曲沃。申生身边的人劝他,到晋献公面前把前因后果的事情说清楚,晋献公一定会明白不会是申生你要害死父亲的。但申生说,父亲如果没有了骊姬,就会坐卧不安,吃不下饭。我如果向父亲说清楚了,骊姬就一定有罪,有罪的骊姬就可能要死。但父亲老了,没有骊姬就没有快乐了,而这却是因为我说明了真相的缘故。而父亲如果是这样,我又不快乐,那么我为什么要去说清楚呢?看来在申生认为,活着就是为了快乐,如果没有快乐,而只有痛苦,那么还不如死去的好。而父亲的不快乐了,申生就不快乐。
  
  这时又有人劝申生到国外去避难。申生说,父亲不知道我无罪,我却背负着欲弑君父的罪名出走,还有谁会收留我呢?这样申生就只能用死来延续父亲的快乐,因为只有这样,在另一个世界的申生或许才会快乐。
    79、重耳与夷吾出走
  
  骊姬在逼死申生后,并不就此罢手,因为重耳和夷吾还在国内,不管怎么说,对自己的儿子奚齐总是威胁,重耳和夷吾也是晋献公的儿子,当然有可能成为继承人。所以她继续她的早已设想好了的行动计划。她对晋献公说,重耳和夷吾是知道申生想毒死您这件事儿的。意思是说这两位公子也是同谋者。既然是同谋者,就与申生有一样的罪,所以当然应当受到与申生相同的处罚。
  
  晋献公命寺人披带着军队前去蒲城追杀重耳。重耳知道后,对手下的人宣布,君父之命不校。这就是我们上面分析过的管仲的那个礼的道德概念,即不能违背君父之命,君父就是要你死,你也得死,就如申生一样。重耳说,谁要是敢抵抗,谁就是我的仇人。这样重耳就只能逃命,如果他还不想像他的哥哥申生那样死的话。寺人披在追杀重耳时,斩下了重耳的衣袖,重耳也没有反抗或命自己的武士帮助自己,而是翻墙逃走。重耳逃到了狄人居住的地方去了。
  
  而晋献公派贾华去追杀夷吾时,夷吾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在实在不能抵抗住的情况下,夷吾才与贾华谈判,表示自己愿意离开晋国。贾华同意了。在选择出逃避难之处时,夷吾也想到重耳避难的狄人居住的地方。而郤芮认为不好,因为可能给人的感觉是夷吾与重耳真的是同谋一样。不如到梁国去,梁国离秦国较近,又与秦国关系不错,将来或许可以利用秦国回到晋国去。这样夷吾就去了梁国。
  
  从重耳与夷吾的以上表现看,重耳是一位知礼懂事的公子,性格与申生有些想像,但比申生要硬朗。而夷吾却相反。那么他夷吾这样的一个人,反倒先回国,当上了晋国的国君。
    80、荀息殉死于自己的诺言
  
  晋献公驱逐走了重耳、夷吾,申生也死了,就可以答应立骊姬的儿子奚齐为太子了。骊姬的愿望终于可以实现了。
  
  但晋献公并不放心,在病重时,他召见了大夫荀息,也就是奚齐的师傅。晋献公对荀息说,奚齐年纪太小,我把他托付给您,您怎么来保护太子呢?荀息说,臣竭其股肱之力,加之以忠贞。什么意思呢?就是荀息将以他最大的力量来保护奚齐,使奚齐将来可以登上国君的位子。而这全凭着他荀息的忠贞的道德思想。什么是忠?就是对国君有利的事情,如果知道了,就坚决去做。什么是贞?就是老国君去世了,新国君即位,老国君和新国君都不会猜疑自己的忠心。这就是荀息在晋献公面前所保证的。有了这样的保证,晋献公可以放心了。
  
  鲁僖公九年九月十日,晋献公去世。荀息立奚齐为国君。但晋国大夫里克想着立公子重耳为君。为此对荀息说,申生、重耳、夷吾三公子的支持者将要作难,国外又有秦的辅助,晋国朝廷中,也有很多大夫表示同意,您准备怎么办?荀息说,那我就死吧,我曾对先君说过,不能对先君和奚齐二心。当然我也不能阻止你们为了你们忠于的公子而采取的行动。那么我也就只能死。
  
  十月里克杀奚齐,荀息本想去死,但有人劝他可以立卓子。卓子是骊姬妹妹的儿子,也算是对晋献公的交待吧。但十一月里克又杀死了卓子。荀息自杀。
  
  荀息所表现出来的重然诺的品格,是这个时代最光彩照人的形象之一。我们知道,这个时代已有了“食言”这样的词语。什么是食言?就是把说过的话,再吞回去。当然,这不过是个比喻,话说出去了,不可能再吞回去。但食言所表现的那种不守信、信口开河、不负责的承诺等现象,在那个时代已普遍存在了。当荀息在晋献公面前用他的生命承诺了自己的保证时,他的生命价值已低于他的诺言价值了,两者相权衡,那么就只能保留诺言,而不是生命。
    81、骊姬是为了复仇
  
  当然里克在杀奚齐和卓子时,也把骊姬两姐妹杀了。这在里克来讲,是很自然的连带行为,杀了人家的儿子,就不可能留下人家的母亲。否者,就是给自己留下麻烦。
  
  从《左传》的记载看,骊姬只不过是为了让自己的儿子立为太子,将来即位当国君,才使出了离间晋献公与申生等三公子的计策来。但从《国语》的记载看,在晋献公灭了骊戎国,并娶回骊姬两姐妹开始,骊姬就想着报仇雪恨了,因为她的祖国没有了,父亲被杀了,而干这个事的,就是她现在的夫君晋献公。
  
  史苏在晋献公灭了骊戎国后说过,有男戎必有女戎,戎这里可以当作战士讲。如果晋用男戎战胜了骊戎,那么骊戎一定会用女戎来报复晋国的。即晋用男的战士战胜了骊戎国,骊戎国就会用女的战士来战胜晋国。他举出了历史上很有名的几次亡国的事例,来证明他的观点的正确。
  
  一个是夏桀伐有施,娶回了妹喜,妹喜得了夏桀的宠爱,而使夏灭亡。一个是商纣伐有苏,娶回了妲己,妲己得到了商纣的宠爱,而使商灭亡。一个是周幽王伐有褒,娶回了褒姒,褒姒得到了周幽王的宠爱,而使西周灭亡。当然,历史上的简单类比是不科学的,但一个亡国的女子,为了复仇而使战胜国灭亡,却是极有可能发生过的事情。
  
  史苏说到晋献公,您灭了人家的社稷,杀了人家的父亲,却娶回了人家的女儿为夫人,并特别地宠爱她,这是灾祸的根源呀。因为这个骊姬很有可能就是来灭您晋国的女战士。
  
  那么骊戎国被灭了,父亲被杀了,自己却当上了战胜者的夫人,这在骊姬会是怎样的心境呢?骊姬能嫁人了,说明她已是成人了。晋献公如此地宠爱她,我们不敢说她如何的美貌,但她一定让人觉得可爱。如果骊姬只是一种单纯的可爱,则说明不了什么。但她设计陷害太子申生,和离间晋献公父子,就完全可以证明,她的可爱,不过是为了赢得她复仇的胜利而必须设置的一条道路,她只能这样走。而复仇,最好的办法,就是由自己的儿子替代晋献公其它的公子,成为将来晋国的国君。那么将来会怎样呢?可以有这样的一个推测,待奚齐或卓子即位国君后,可以重新恢复骊戎国的社稷?如果不能这样做,或做不了,那么将来的晋国国君的血脉中,总是流着骊戎国君的血液了,骊姬的祖先也算是重生于它处了。
    82、公子夷吾当上了晋国国君
  
  里克杀奚齐、卓子,本来是准备迎立公子重耳的,但重耳没有答应回国即位,所以晋国的大臣才决定,请公子夷吾回国。
  
  而实际上,夷吾之前早已在行动了。他听从了郤芮的建议,答应重重地贿赂秦国,以期得到秦国对自己回国即位的支持。郤芮的理论很有意思,他说,如果晋国是别人的,我为什么要爱惜晋国呢?就是我把整个晋国送给别人也与我无关。但如果能回到晋国为君,就有了人民,那么就可以用人民的力量,夺回送给别人的土地。其实郤芮的理论的可怕点,在于晋国对夷吾来讲,就不是自己的祖国似的。最多不过是一个可以使自己能够获得享受的东西而已,在自己不能享受到时,就干脆送给别人。依据这样的理论,夷吾就送给了秦国五座城池。
  
  鲁僖公十年四月,夷吾回到了晋国,并即位,这就是晋惠公。晋惠公回国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杀里克。杀里克,一是表明,晋惠公不是里克杀奚齐、卓子的同谋,并且是反对里克的举动的。这一点很重要,如果晋惠公不表明这个态度,他就是篡位,而不是正常即位。但正如里克所说,不有废者,君何以兴?如果奚齐、卓子不死,还真轮不到他夷吾做国君。但这没有办法,你里克虽然为夷吾的即位,铺平了道路,但在他夷吾为了他自己的利益需要时,可以杀了你。
  
  二是,正如晋惠公问里克的话所表示的,你杀了二位国君,做你的国君,是不是风险太大了些?说不定你也会杀了我的。这倒是晋惠公不能不考虑的问题,因为人们的判断和推理,多数是以曾经发生事件为依据的。但其实,这个观点是站不住脚的。我们知道,里克是有他的鲜明的政治立场的,不是那种滥杀国君的那种人。他主张杀骊姬一党,拥护申生、重耳、夷吾三公子的。但为了自家性命的保险,晋惠公杀了他里克还是有必要的。
  
  第三,才是真正促使晋惠公杀里克的原因吧。就是当初里克并没有想着立夷吾,而是想立重耳。只是在重耳不愿回国时,才不得已而立夷吾为君。这说明,你里克并没有把夷吾放在最重要的地位,这一定在夷吾心中产生了很不舒服的感觉。人与人之间如果进行了比较,就会显示出等级来,而处于下一级的人,心理上如果调整不好,就会产生不服气的感情来,而这种不服气的感情,就有可能会使这个人采取激进的行为。所以,晋惠公不但杀里克,还杀里克的党羽。晋惠公所要宣示的就是,你们少拿我与重耳比较,否则就是下一个里克。
  
  
  83、背信弃义的晋惠公
  
  在晋惠公杀里克时,里克的党羽丕郑正好出使秦国,任务就是向秦穆公解释,为什么送给秦国的五座城池,要晚些时候才交割的原因。无非是找个借口,暂时不给,到时候,有机会了,就耍赖不给秦国了。但当丕郑知道晋惠公杀了里克后,就将晋惠公不交割五座城池的责任,推在了吕甥、郤芮、郤称等人身上。要秦穆公派出的使者回访时,请这三位大夫到秦国来,然后将此三人抓捕。丕郑则想办法逐出夷吾,请秦穆公立重耳为晋君。看来丕郑,又拿夷吾与重耳说事儿了。
  
  秦穆公见夷吾一回国,就修筑城防,不交割五座城池,准备与秦为敌。就真的派出泠至出使晋国,并请这三位大夫出访秦国。郤芮觉察出不对,就没有去秦国,反劝晋惠公屠杀里克、丕郑之党。秦穆公看看没有机会,也就放弃了再立新的晋国国君的念头。虽然,丕郑的儿子丕豹力劝秦穆公伐晋,但秦穆公没有采纳。
  
  鲁僖公十三年,晋国出现了饥荒。晋惠公派出使者到秦国,商谈购买秦国粮食的事宜。面对晋惠公这样一个忘恩负义背信的家伙,秦穆公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他问公孙枝,卖不卖给晋国粮食?公孙枝说,如果您卖给晋粮食,而有了回报,您还想得到什么呢?如果他不回报您,那就是不义,晋国的人民就会叛离他晋君,我们去讨伐,就一定可以胜利。公孙枝的想法,就是可以卖给晋国粮食,不论他晋惠公报恩与否,对秦都是有利的。公孙枝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就是秦国的利益。
  
  秦穆公还下不了决心,又问百里奚怎么办?百里奚说,天灾就如水一样地流淌,一个国家一个国家地经过,所以,今年是晋国有天灾,明年就可能是秦国。救灾恤邻,是您该走的道路,走这样的道路,您就会有福禄的。百里奚的想法很朴素,主是因为我也有可能会有天灾,所以应该帮助别人来渡过这个困难的时候。那么在我有了天灾的时候,别人也会帮助我的。
  
  为此秦穆公采纳了公孙枝和百时奚的意见,而否决了逃到秦国避难的丕豹的,趁晋有灾而伐晋的意见。秦国输送给了晋国粮食。从秦国的国都雍(陕西凤翔),到晋国的国者绛,经渭水到河水,再到汾水,计360公里的水路上,全是载运到晋国的粮食的船只。这样的一个气势,表明了秦穆公的仁爱之心。他并不因为晋惠公的毁约不交割五座城池,而在晋国人民饥荒时,不救济晋国。因为这是两个问题,两件事情。而这样一个浩大的工程,历史上专门有讲法,叫“泛舟之役”。
  
  如果说百里奚有如此的卓越的见识,而使人敬佩,那么晋国的庆郑也是一个卓越的人物。第二年,秦国出现了饥荒,这被百里奚言中了。秦派出使者到晋国,要求购买粮食。如果见识过泛舟之役的晋国人,记性真的不坏的话,应该不会忘记,他们在饥饿时的难过的滋味,以及解除他们的饥饿的秦国送来的粮食。但或许晋惠公忘记了这些,或者他就没有感觉过。他断然拒绝了秦国的购买粮食的请求。
  
  这时晋国大夫庆郑向晋惠公谈了四点失德的行为,可能产生的危害。一是背施无亲。有施当有报,秦施晋,而晋却不回报,这就是背施。这样谁还会再施于您呢?所以就不会再有人亲近您了。二是幸灾不仁。晋在秦有了天灾,不去扶助,而是想利用这样的时候,得到自己的利益,就是不仁。三是贪爱不祥。无尽止的贪欲,和吝啬的禀性,是不祥的事件的发端。四是怒邻不义。由于背施、不仁和贪爱,所以就是不义,必然使秦国愤怒。看来,晋惠公是将四个德,全部给摒弃了,他就是个失德的人。这样一个失德的人,得到的只能是被秦国,和晋国人民抛弃。
    84、秦穆公与晋惠公在韩开战
  
  秦穆公用他的行动证明了庆郑的观点的正确。鲁僖公十五年(前645年),秦国出兵伐晋。当秦军渡过河水,来到韩(山西河津)这个地方时,晋惠公才感到情况不对。他叫来庆郑,问他,秦军已进入晋国国境那么深了,怎么办啊?庆郑实在是怨恨这位晋君,所以说道,您的所作所为让秦军深入到我们的境内,有什么办法呢?晋惠公没想到,庆郑如此地说话,对自己一点也不恭敬。但想想看,也只有进行抵抗的一条路可走。
  
  在出征前,晋惠公又做错了两件事,一是在选晋惠公的车右时,用庆郑吉,但晋惠公不用,因为庆郑,说的那句话,实在让他伤心。二是晋惠公驾战车的马,用的是郑国送的小驷。庆郑对晋惠公不用自己为车右,倒没有说什么。但对用郑国的小驷,却有异议。他认为,在战争中,所用的战马,应该是本国的,因为生其水土而知其人心,安其教训而服习其道。而用异域的战马,及惧而变,将与人易。但晋惠公不听,他在赌气,你那样与我说话,我就是不听你的,我就是用郑国的小驷,怎么样?
  
  九月,晋惠公帅大军来到韩,秦军早已排好了战阵。晋惠公命韩简查看一下秦军的情况。韩简看后说,秦军少于我,但斗士却比我军多。晋惠公没有明白过来,问为什么?韩简说,您出逃晋国到梁国,用的是秦国的资助;您回到晋国又是秦国的帮助;在晋国出现饥荒时,又是秦国输送粮食到晋国。秦国这样的三次施与,您都没有回报人家。秦晋两国,这样截然不同的对待对方的态度,就使秦国的战士,有了更加高的士气,而我们晋国的战士,士气就低落了,所以秦国的斗士还不只是晋国的两倍呢。从韩简的话,可以证明,晋国中不只是庆郑对晋惠公的所作所为持反对的态度。
  
  但晋惠公做了那样许多的事情了,也就不在乎再这样地做下去了。正如虢射所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既然做了这样的人,就不改了。所以,就只能与秦作战,希望能从战场上,打败秦国,给自己的行为找一个坚强的理由。所以晋惠公派出韩简到秦军阵地请战,当韩简见到秦穆公时,带来晋惠公的话是,我是一个没有本事的人,但我可以把军队集合起来,使其不离散,意思是说,我有本事率领军队与您作战,您若不回到秦国去,就没有地方逃命了。
  
  秦穆公也让韩简给晋惠公带回话,说您在外流浪时,我非常地恐惧;您回到晋国,君位还没有稳定时,我还是很担忧;现在您似乎已站稳了脚跟,坐稳了国君的位子,我敢不听您的话,与您交战吗?韩简听了秦穆公的话说,我最好是被秦国囚禁起来,这反倒可能是最荣幸的结果了。
  
  九月十三日,在韩的平坦的大地上,秦晋两国开战。从整个战况看,秦还是有被晋打败的可能的。而且秦穆公差点被晋活捉。但最终被捉住的却是晋惠公。在战斗中,晋惠公的战车,走进了泥泞的道路,在里面打旋,出不来了。晋惠公就大声地喊着庆郑,要他来帮助自己走出困境。我们说过车右就是干这事儿的,战车有了问题,都是车右下车去解决。看来,此时晋惠公车上的车右不能把战车推出泥泞地,大概庆郑正好在晋惠公戎车的附近,所以晋惠公喊庆郑来帮忙,因为庆郑很有可能,此时在其它的战车上当车右。但庆郑听到晋惠公的喊声后,却对晋惠公说,您这样一个愎谏违卜、自个找失败的人,还要逃什么呀?看来庆郑对晋惠公不听自己的建议,也是耿耿于怀,所以也是赌气没去帮助晋惠公。
  
  而此时,韩简的战车正好遇上秦穆公的戎车,眼看就可以捉住秦穆公了,却听到了晋惠公的喊声,而由于庆郑不去解救,所以韩简只好先放下秦穆公,去救晋惠公。但已迟了,晋惠公被俘。
  
  这场战斗,如果庆郑能够及时去帮助晋惠公,韩简就可能俘虏秦穆公。而晋惠公如果用庆郑为车右,晋惠公就可能不被俘。这就是战争,瞬息之间,胜败就决出了。但这个胜败的决出,确实又与之前的准备有关联的。
  85、秦穆公不杀晋惠公
  
  当秦穆公的夫人,晋惠公的姐姐穆姬,知道弟弟夷吾被俘,就将带到秦国时,就叫人准备了柴禾堆在高台下,穆姬和太子罃、公子弘还有两位女公子简和璧站到了高台上,意思是准备自焚。然后,命人带上丧服去见秦穆公,意思是告诉秦穆公,我们娘四个是要死的,您回来就准备办丧事吧。带给秦穆公的话是,你们两位国君,不是以玉帛这样的聘朝礼仪见面,而是兵戎相见。如果晋君早上进入秦国,我们就晚上死,如果是晚上进入秦国,我们就早上死。您就看着办吧。
  
  秦穆公听了这话,就真的不敢带晋惠公进入雍城了,而是将晋惠公安置在灵台。与大臣们商议的结果是,与晋和谈。到了十月,晋国大夫吕甥来到秦国,在王城与秦结盟。
  
  当秦穆公问吕甥,晋国现在的民心怎样,对晋惠公生死前途的看法是怎样时,吕甥说,在晋国有两种观点。一个是小人的看法,他们以晋惠公被俘为耻,准备立太子圉,不惜增加税赋来扩充军备,宁可借用戎狄的力量,向秦国报仇。他们认为晋惠公不可能活着回到晋国。而另一个是君子的看法,他们热爱他们的国君,但也知道晋惠公做错了很多事情,对不起秦国。但只能听从秦国的安排,我们晋国必须报德,要么就是死。他们认为,我们晋国知罪了,秦君一定会送还晋惠公的。听了这话,秦穆公说,我就是有你们晋国中,君子所说的那种想法。并马上送给晋惠公七牢,这样诸侯国君的待遇,以安抚晋惠公。即表达出秦还是把他夷吾当成晋国国君的,虽然他此时不过是个战俘。
  
  鲁僖公十五年(前645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晋惠公回到了晋国。而在进入国境前,晋惠公命人先把庆郑杀了。庆郑是必须死的,他因赌气而使晋国在韩之战中大败。但不能就此将所有失败的责任都推给了庆郑。其实最根本的原因是晋惠公,正如秦穆公所说,他怨恨晋惠公,所以才会攻打晋国。不知晋惠公回国后,能否静下来反省一下自己的所作所为,分析一下是是非非,找出一个自己失败于秦国的原因,然后改正那些不好方面。我们不知道晋惠公有没有反省,但这之后的几年里,晋确实没有再与秦作对,一直到他去世时,晋国总算是平安地走过来了。再一个,这段时间,诸侯国不论发生什么事情,晋国都不参与。那么我们就先放下晋,来看看此时另外两个人物,一个是宋襄公,一个是楚成王,他两个都想填充齐桓公去世后,留出的霸主的空缺。
  
  
  86、试图争当霸主的宋襄公
  
  宋襄公在鲁僖公十八年(前642年),帮助公子昭回到齐国当上了国君,这是他宋襄公做得第一件非常成功的事情。也可以说,第一次办的事,就这样顺利,所以让宋襄公的自我感觉太好了。到了鲁僖公十九年,宋襄公先是在三月,将滕宣公囚禁起来,到了六月份,他又命邾国将前去邾国朝聘的鄫子杀死,用于祭祀次睢的社神。宋襄公想用这样的恐怖手段,来达到他意想统领东夷各诸侯国的目的。宋襄公当然想称霸。
  
  到了秋季宋襄公又出兵伐曹,虽然在六月份刚与曹结盟,但曹并不甘心于奉承宋襄公称霸,所以对待曹等这样的不服气的小国,宋襄公就用武力来征服。
  
  在关于囚禁滕子、用鄫子祭神以及伐曹的事情上,公子目夷,也就是当年宋襄公想让位给他的那位庶兄,却有他自己不同的见解。要点是,祭祀是祈福给人的,人才是神的主宰,你用人去祭神,神怎么敢享用呢?在诸侯不服从自己时,应该向自己的内心去反省修炼,以使自己的德能够完满起来,这样诸侯就会因您的有德而真心地听从您的命令了。但宋襄公听不进去,因为这样的修炼实在是太虚,无处着手。也看不清,真的会有,德完满了,人家就听您了的这样一个结果。所以,宋襄公照样依照他自己的想法去做事。
  
  鲁僖公二十一年(前639年)春,宋齐楚三国国君,在鹿上会盟。宋襄公在会上向楚成王提出请求,要他支持自己称霸,因为齐桓公已死了,而齐孝公此时,根本就不可能继承他父亲的事业。楚成王答应了。
  
  但楚成王不过是口头上应了就算了,根本没当回事儿。因为,楚国此时,也想成为霸主,而且已在行动了。齐桓公是在鲁僖公十七年去世的,十八年郑文公就跑到楚国向楚成王报到,表示愿意服从楚王的意志。楚成王一高兴,还赐给了郑国很多的上好的铜。十九年楚鲁陈蔡郑齐等在齐国会盟,主题就是不要忘记齐桓公的仁德。这次盟会,就专门把宋国给排除出去,因为正是宋襄公的暴虐,才使人们想起了齐桓公。所以什么都是在比较后,才能看出好坏来。而楚这样本不会被中原诸侯接受的蛮地的国君,反倒参加进来了。而在汉水流域,楚成王在二十年时,已打败了妄想叛楚的随国,汉东诸侯均臣服于楚国了。在楚后方已安全的情况下,中原的诸侯又热情地欢迎楚成王的北上,楚成王为什么不自己称霸中原,而要拥戴你宋襄公呢?
  
  鲁僖公二十一年(前639年)秋,宋楚陈蔡郑许曹等诸侯在宋国的盂会面。这是自齐桓公去世后,参加诸侯最多的一次会见。但让诸侯们没有想到的是,楚成王不但没有拥护宋襄公称霸,反而把宋襄公给囚禁了起来。然后帅诸侯伐宋。在宋表示了服从楚后,才释放了宋襄公。然后楚成王在宋的薄地结盟。一共有八国诸侯。这样看来,是楚成王可以用他的意志,左右诸侯们的行动了。那么楚成王实际上就是继齐桓公之后的霸主了。
  
  但从楚的囚禁中,获得自由的宋襄公并不甘心于就这样地败在了楚人的手下。第二年,鲁僖公二十二年(前638年),当郑文公再次到楚国朝见楚成王时,宋襄公就帅卫许滕伐郑,表示了他对楚成王的间接打击。而对郑国的警告就是,我宋才是中原的霸主国。
  
  而另一个以中原霸主自居的楚成王,当然不能坐视自己的与国郑被宋来欺侮,所以出兵伐宋,以解救郑国。宋襄公只能回国,准备与楚会战。十一月初一,宋楚两军在泓水相遇,泓水在今河南省柘城县。宋在此次战斗中,有两次非常有利的机会,可能可以战胜楚国。但宋襄公都放弃了。第一次是宋军已布好了阵,楚军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时,公子目夷劝宋襄公出击。第二次是楚军虽然已渡过泓水,但军阵还未布好,公子目夷又劝宋襄公出击。但宋襄公都没有答应。在楚军的军阵都排好后,宋襄公才下令进攻,在军队人数多于自己的楚军面前,宋军战败,宋襄公的腿上也受了伤。
  
  对于此次战争的失败,宋襄公并不认为自己是错的,因为他关于战争的理解,就与别人不同。宋襄公以为,一个君子式的军人,不会对已负伤的敌人,再给予重创,不会去俘虏年老的敌军。而作为一个军队的将帅,不应该利用有利的地形与敌作战,也不应该向还未布置好战阵的敌军进攻。
  
  而公子目夷认为,作为一名军人,要牢记的就是要多杀敌。敌人受伤,还没有死,为什么不再给予打击?不论年老年少,都是我们的敌人,而且楚又是强国,为什么不俘虏他年老的军人?强敌在险境而且没有布好阵,是上天赐予我们的约好的机会,为什么不利用?
  
  看上去,宋襄公的想法,有些迂腐。但他所表现出来的君子的风度,却让人敬佩。就是失败,也要在合乎规范的规则中进行下去。不能乱了规则。当然,谁会不知道,战争就是你死我活的较量?但在死与规则之间,如果只选择一项,那么一个君子所选择的当是死或是失败,绝不能选择乱了规则。这就是宋襄公。
  
  第二年,鲁僖公二十三年(前637年)五月二十五日,宋襄公因泓之战受伤,未能治愈而去世。他没有实现他称霸中原的愿望。这是很正常的,不是每个人的每个愿望都可以实现的。就是一个国家的国君也不例外。这就是人的意志,被否决了的部分,而否决的力量就是其它的相关者的意志。
  
  
  87、公子重耳回到了祖国
  
  现在我们再回到晋国,也是在这一年,鲁僖公二十三年九月,晋惠公夷吾去世,太子圉即位,这就是晋怀公。晋怀公的母亲,就是梁国公女,当年晋惠公出逃避难的梁国国君的女儿。很有意思的是,太子圉还有一个双胞胎的妹妹。当年,晋惠公从秦国被放回时,就是用太子圉为人质,而且还加上他的妹妹一同留在秦国,侍奉秦穆公为妾。一个国君的公子公女,一个名为圉,圉是养马的下人,一个名为妾,妾是可以用钱买来的没有地位的女人。这在当时,也并不太忌讳,但这兄妹俩,真的就成了他们的名字所指示的那种身份了。
  
  即位的晋怀公下达的第一个命令,是限期所有的跟随公子重耳的人,离开重耳回到晋国。否者,就按有罪处罚。重耳确实是晋怀公最担心的忧患,因为现在只有他是可以夺取自己君位的公子了。但以一个命令的形式,就可以左右这些人的已形成的拥护重耳的意志,并抛弃重耳吗?可能很难。
  
  而此时的重耳经过十九年的漂泊的流亡生活,现已来到了秦国。之前,重耳先后在狄、卫、齐、曹、宋、郑、楚等国短暂停留或长期居住过。此时的秦穆公已允诺,支持重耳回国执政。这不是说,秦穆公此时才有这样的想法,在十多年前,他就是想立重耳为晋国国君的,但当时重耳不想回国。而晋惠公的背信、忘恩,以及晋怀公私自逃回晋国,都使秦穆公更加坚定了他立重耳为晋君的决心。
  
  鲁僖公二十四年(前636年)正月,秦穆公帅军送重耳回国。渡过河水后,就马上把令狐围困了起来,并攻下了桑皋,臼衰。二月初三,晋怀公的军队,在吕甥和郤芮的率领下,在庐柳集结,准备抵抗秦军。但秦穆公并没有发动进攻,而是派使者到晋军谈判。吕、郤二位大夫同意了拥立重耳,并将晋军退到了郇。二月初十,重耳派狐偃为自己的代表,与秦国大夫、晋国吕、郤二大夫结盟。这样秦晋,就达成了一致的意向,公子重耳回国即位。晋怀公被无情地抛弃了。二月十一日,重耳进入了郇,吕、郤所率领的军队归顺了重耳。二月十五日,重耳进入了曲沃,并在第二天朝拜了武宫庙。二月十七日,重耳派出的使者,下令将跑到梁邑的晋怀公杀死。令狐、桑皋,臼衰、庐柳在今天山西省临猗县和运城市。
  
  重耳,就是晋文公。在晋文公回到晋国时,虽然得到了吕甥、郤芮的反戈支持,但吕、郤一党从内心讲,还是支持晋怀公的。当时在秦军的压迫下,一时的犯了糊涂,才倒戈归顺了晋文公,现在还是怕晋文公容不下自己的。所以反倒后悔了自己的错误的行为,为此二人便阴谋要刺杀晋文公。
  
  但他们此次的行动却被寺人披知道了,并报告给了晋文公。晋文公只好先离开绛都,悄悄地来到河上的王城,会见秦穆公,将吕、郤密谋叛乱的事儿对秦穆公讲了。三月二十九日,晋文公的宫殿起火,吕甥和郤芮没有捉住晋文公。反倒是吕、郤二人被秦穆公诱杀。为了确保晋文公的人身安全,秦穆公特别送给了三千人的武士给晋文公,作为晋文公的护卫,重耳再次回到了国都绛。
  
  刚刚坐上国君的晋文公,完全是依靠秦穆公的支持,才回国的,才当上国君的。因此他所面对着的,是十多年来,晋惠公所经营了的晋国,不论晋惠公多么地可恶,总有人支持惠怀二公的。而在惠怀二公掌权时,晋国的很多大夫,都曾与重耳为敌过。怎样对待这些人,使他们能够不但不自疑,还愿意为晋文公效劳,就是晋文公所要做的重要事情。
  
  而晋文公接见寺人披,就很鲜明地表达了晋文公的这样的一个意愿。就是晋文公对待过去的人和事,都是既往不咎的,只要你从现在起不再反对他就行了。寺人披曾有二次刺杀晋文公,一次就是在追捕重耳时,在蒲城将重耳的衣袖都斩下的那一次。还有一次是,重耳与狄君在田猎时,寺人披又奉晋惠公之命来追杀重耳。就是这样一个寺人披,当他知道重耳即位,而吕、郤一党要谋害晋文公时,来见晋文公时,晋文公也并没有因为他二次追杀自己而报复,只是不想见寺人披。这就可见重耳的仁厚的禀性。当寺人披指出,如果晋文公还要追究那些与他曾为敌的人,那么反对他的人就不会减少,最多只是逃到国外去。并要晋文公想想齐桓公是怎样对待曾刺杀过他齐桓公的管仲的。故此,晋文公才会见了寺人披,寺人披也才就吕、郤的阴谋告诉给了晋文公。如果说,晋文公能够赦免了寺人披的过错,其它人还有什么更大的过错,不能得到晋文公的原谅呢?
  
  晋文公在外十九年,跟随着的人,在他即位后都得到了赏赐,这是一定的。但只是这样还不够。就是常和重耳在一起的人,难免没有不得罪他重耳的事情发生。在重耳即将回国即位时,重耳的舅舅狐偃,就对重耳说,要告辞离开重耳,原因就是怕在跟随的这么多年时间里,一定有让重耳心里不快的事情发生,就怕重耳将来追究。重耳为此专门在河水边,立了誓,证明自己与舅舅狐偃同心。狐偃是重耳的舅舅都怕这一点,其它人就更可想而知了。所以重耳必须用官位、爵禄、财富来慰劳这些一同与自己流亡的人,这不但是赏劳,其实也是安抚他们不安的心。
  
  通过这样的举动,以及晋文公自己的对人真诚的友善,晋国上下才拥护他。
  
  
  88、晋文公平定王子带之乱
  
  晋文公即位的第二年,鲁僖公二十五年(前635年),听从了狐偃的建议,主动承担了平定周王室的内乱。
  
  前面我们说过,王子带由于不能即王位,跑到了齐国去。齐桓公当时想让周襄王与王子带和好,但周襄王当时无意于请王子带回成周,所以也就放过这事。过去十年后的鲁僖公二十二年,周襄王接受了富辰的建议,召回了王子带。富辰的理由,就是您周王,兄弟都不能和睦相处,又怎么能责怪诸侯们之间的争斗呢?其实富辰的话,不去深思的话,是有道理的。但兄弟之间,如果有了利益的因素参在了里面,就难保兄弟不争斗。何况是诸侯们,本身就是为了利益才相互地侵伐?王子带本来就是想要与哥哥争夺王位的,而周襄王又不愿意让位,他二人怎么会和睦相处呢?怎么会不争斗呢?
  
  回到成周的王子带,并没有把兄弟情谊当回事儿,在不能做天王的境况下,就先把天王的王后隗氏弄到手,也算是对自己的安慰吧。当周襄王知道王后,与弟弟私通后,只是把隗氏的后位给废黜了,对弟弟王子带倒没有处置。
  
  但隗氏的娘家人不干了。当年周襄王与郑文公在关于滑邑的归属问题上,有了矛盾,周襄王借助狄人的力量向郑国报复。为了报答狄人,周襄王娶了狄人的女儿隗氏,并立隗氏为后。现在,王子带的党羽,周的大夫颓叔和桃子主谋,于鲁僖公二十四年(前636年),拥立王子带,请狄人发兵攻打成周,周襄王只好跑到郑国去了。而占领成周的王子带,并没有居住在成周,而是纳娶了隗氏,居住在温邑。
  
  现在晋文公所要做的事情,就是恢复周襄王的王位。这就是勤王。勤王可以使诸侯们信任自己,借此可以成为霸主。所以晋文公请准备勤王的秦穆公回军,由他晋文公率领晋国的军队,来解决王子带之乱。秦穆公,可能也没想那么多,就真的没去勤王,回国去了。
  
  鲁僖公二十五年(前635年)三月二十日,晋军顺着东去的河水,来到了阳樊(河南济源)。然后兵分两路,一路直奔温邑,并将温邑围困起来,准备抓捕王子带。一路来到郑国,迎接周襄王回京。四月初三,周襄王回到了成周。而王子带被杀。四月初四,晋文公朝见周襄王。周王非常慷慨地送给了晋国四座城邑,阳樊、温、原、和欑茅。而这四座城邑,都在太行山以南,河水以北,晋国人称南阳。进入了南阳,就为晋国向东的发展打开了一扇大门。这扇大门是周襄公给晋国打开的。
  
  但四座城邑中,阳樊人并不情愿归属于晋国。晋文公就用军队把阳樊给围了起来。而这样的举动更加使阳樊人增加了对晋的反感。阳樊人说,德以柔中国,刑以威四夷。何况我们都是周王的子孙或姻亲,你晋国不但不用德,反而用军队,我们怎么能服从呢?
  
  这时晋文公才明白自己这样对待阳樊人,是一个错误的举动,但已无法挽回了。所以只好同意,不愿意留下来的人,可以离开阳樊。这样晋文公实际上就只是得到了一座空城,无人耕种的田地的阳樊。
  
  还有就是原邑的人,也不愿归顺晋国。晋文公还是带着军队去围原邑,但下令只带了三日的粮草。三天过去了,看上去原城内的人并无投降的意思,于是晋文公下令撤军。这时晋国安插在原城内的间谍出城报告,说原城打算投降了。但晋文公还是命军队撤离原城,然后在三十里的地方,纳降。
  
  晋文公在原城,围而不打,是接受了阳樊城的教训。限期三日,是表明自己希望原城人仔细考虑是否投降。而主动撤军,是表示自己不强求于人归顺自己。退一舍受降是表示尊重原城人,晋国与原城人是平等的。不搞城下之盟。晋文公知道,自己必须以平等的关系处理与原城的事务,而这种平等的关系,其实是为了得到整个天下的诸侯们,承认一个不平等的现状,就是晋国是高于其它诸侯的霸主。晋文公平定王子带之乱,或许得到了他的想得到的政治资本,但晋文公处理原城的事件,所得到政治好处可能更多。
  
  
  89、晋国的三军将佐  鲁僖公二十八年(前632年),晋文公率诸侯与楚战于城濮,楚军战败。而晋楚的这场战争的起因,却是因为宋齐两国。楚国在伐宋,伐齐。宋齐两国都向晋文公请求帮助。
  
  楚成王伐宋,是因为宋国背叛了自己。宋襄公在泓之战受伤去世后,太子王臣即位,即宋成公。宋成公很快就与楚结盟,实际上是成为楚国的同盟国。这样宋郑两国就成为楚国一方最大的诸侯国了。当晋文公即位后,宋成公的父亲,由于曾有恩于重耳,所以宋成公想脱离楚而进入晋国阵营。原来,当年重耳流亡到宋国时,宋襄公对重耳非常客气,并馈赠给了重耳八十匹马。给重耳这样丰厚的馈赠,在当时还有一位齐桓公做过。这可见宋襄公、齐桓公,还有晋文公确实是意气相投的朋友。
  
  宋成公想借着父亲与晋文公的交情,弃楚就晋,这当然惹怒了楚成王。鲁僖公二十六年(前634年),楚成王命子玉、子西伐宋。第二年楚联合陈蔡郑许两次围宋。宋成公派出公孙固到晋国请求救援。
  
  楚成王伐齐是因为,齐孝公曾出兵伐鲁,鲁国向楚国请援。楚派出申公叔武伐齐,并占领了齐的谷邑。所以齐国也请求晋国帮助驱逐走楚国在谷邑的军队。
  
  现在晋国既要解宋国之围,又要帮助齐国赶走在谷邑的楚军。但一下子要解决两个问题,比较难办。所以,狐偃提出了伐楚国的盟国曹卫,以逼使楚军离开宋齐,援救曹卫,这样就可以解救宋齐两国。
  
  而为了打胜这场战争,晋国将军队扩编为三军,也就是当时诸侯大国的应当配置的军队编制。经晋国君臣的讨论,这很重要,是君臣共同讨论,不是晋文公一个人说了算的。由郤谷为中军将,郤溱为中军佐;狐毛为上军将,狐偃为上军佐;栾枝为下军将,先轸为下军佐。
  
  这就是晋国的六卿。这里中军将,又称元帅,是排位第一的上卿。后面依次排列,是中军佐,上军将,上军佐,下军将,下军佐。这里要清楚,将不一定比佐大,如上军将,就比中军佐低一级;佐也不是就比将低,如上军佐,就比下军将高一级。其排列上,中军高于上军,上军高于下军。
  
  这样我们就第一次,清楚地看到了晋国的领导核心集团。国君是晋文公,六卿是郤谷、郤溱、狐毛、狐偃、栾枝、先轸。实际上晋国能够称霸中原,并不单靠一位国君的英明,也不是单靠一位大臣的才能。而是有一代一代的领导核心集团的不断更新,而这个领导核心集团的成员,就是六卿加上国君,也就是说,晋国是靠集体的智慧取得霸主地位的。
  
  
  90、恩怨分明的晋文公  鲁僖公二十八年(前632年)正月,晋伐曹(山东定陶)。晋先向卫国借道,但卫成公不答应。晋军只好先渡过南河,进攻曹国,然后再北上攻打卫国。晋军非常顺利地拿下了卫国的五鹿(河南濮阳)。
  
  五鹿这个地方,晋文公是不会不记得的。当年,他重耳流亡到卫国,卫成公的父亲卫文公就对他重耳不礼。重耳只好离开卫国准备到齐国去。在走到五鹿时,因为没有食物了,就向当地人讨要。但人家只是从地上,拿起一块土块给了重耳他们,把重耳气得要用鞭子抽打人家。还是狐偃劝重耳说,这是天意,要送土地给我们。所以重耳才恭恭敬敬地接受了这土块。然后饿着肚子离开了五鹿这个地方。现在重耳真的有了晋国这块那么大的土地,当他再回到五鹿时,当是会感慨良多。
  
  而此时,齐昭公也来到了卫国。齐孝公在鲁僖公二十七年八月去世,他的弟弟公子潘即位,就是齐昭公。齐昭公在敛盂,与晋国结盟。卫成公看到晋攻下了五鹿,就想与晋和谈,但晋不答应。卫成公只能彻底倒向楚国。但卫国人民又不答应,并把卫成公给逐出了国都楚丘,卫成公跑到了襄牛。
  
  二月,在暂时解决了卫国后,晋文公再回过头来,攻打曹国。但此时中军将郤谷去世,由下军佐先轸破格晋升为中军将,这个破格可不是一级,而是五级。命胥臣为下军佐。这样在先轸的指挥下,晋军将曹国整个地围困了起来。然后攻打城门。但晋军士卒死伤惨重,而城门却并没有攻下。而这些死伤的士卒却被曹人放在城墙上陈放,以向晋人示威。晋军就把军队住扎在了曹人的墓葬地,以此恐吓曹人,意思是有可能挖曹人的祖坟。曹人也确实很骇怕,就把死了的晋国士卒用棺木给盛敛起来。而晋军就是在曹人因恐惧,而没有士气时,攻下了曹。时间是三月初九。
  
  而在进入曹时,晋文公专门下达了一道命令,不许进入曹国大夫僖负羁的宅院。这是晋文公在报恩。也是当年,重耳流亡到曹国时,曹共公知道重耳长得很特别,是骈肋,所以想看看。在重耳沐浴时,曹共公就躲藏在帘子后面偷看了。这事儿,不但重耳知道了,僖负羁也知道了。关于此事,妻子对僖负羁说,公子重耳所跟随的人都是有能力辅佐国君,经营天下的人。有他们的帮助,重耳一定能回国即位,也一定能够得志于诸侯,并讨伐那些无礼于他的人,而曹国就是首选,因为曹君对公子重耳无礼。您得向重耳表示,您与曹君不同。这样僖负羁就在送给重耳饭菜时,在饭菜里放了一枚玉璧,表示自己用外臣的礼节,向重耳致敬。
  
  但对于晋文公的这个命令,魏犫和颠颉却不满意,他们因长期跟随重耳,但在封官时,他二人却封得很低,魏犫由于力气大,不过做了晋文公的戎右。颠颉的职位,也不是核心集团。看来晋文公多少还是有疏忽的事情,但人实在难以把事情做得十分完善,有缺陷也是正常的。这二人就违背晋文公的命令,把僖负羁的宅院给点火烧了。为了整肃纪律,晋文公只能杀二人,但由于晋文公很喜欢魏犫的有力气,所以派人去看,如果受伤的魏犫不行了,就杀死他。但魏犫确实是位壮士,他还能跳高三百次,跳远三百下。所以晋文公留下了他一条性命,但那个颠颉被杀。
  
  这样晋国就攻下了卫曹两国,并逮捕了曹共公。为了使齐秦两国参战,先轸提出,由宋国向齐秦两国请援,并由齐秦两国向楚提出和谈。而我们晋国这里,却把曹卫两国的部分田地割给宋国。那么楚国不可能放弃曹卫,所以就不会答应齐秦两国的和谈,这样齐秦就必然会参与到伐楚的战争中来。
  
  
  91、晋在城濮打败了楚
  
  而此时,围宋的是楚国的令尹子玉。楚成王先回到了申,并命令子玉撤出围宋的军队,命申公叔武也从齐国的谷地撤离。并对两位大夫传令,不许追击晋国的军队。晋君在外流亡了十九年,险阻艰难都尝到过了,对人性的好坏真假都看明白了。重耳能有今天的地位,都是上天的意志。且兵书《军志》上说的三句话,就是指晋君这样的敌人的。允当则归,知难而退还有就是有德不可敌。允当而归是说,不要做太过分的事情,是就晋楚两方面而言;知难而退是说,楚成王自己明白自己,很难打败晋文公,所以应该退却,是指楚一方而言;有德不可敌是说,晋文公这样一个身世的人,是有德之人,他所领导的晋国,绝不是楚国可以相匹敌的,是指晋一方而言。所以,这样分析的结果,楚成王的想法,就是撤退。
  
  但楚国的令尹子玉,也就是成得臣,却坚决要求与晋作战。楚成王虽然很生气子玉不听从自己的命令,但也不能不答应子玉的请求。所以还是派出了一些军队前去增援子玉。这样子玉就率领着这些增援的部队和部分围攻宋的军队,向卫国进军,以解救曹卫两国。
  
  来到卫地的子玉先命宛春去见晋文公,要求晋重新恢复曹卫两国的诸侯地位。而楚也将从宋撤军。狐偃认为这是子玉无礼的表现。子玉是一个大夫,却用一个宋国,向晋文公这样的国君,交换曹卫两国,不但不对等,而且是僭越了这种等级了。所以应该马上向楚宣战。但先轸认为,应该答应楚国的要求,否者,就是抛弃了宋、卫、曹三国。楚国一个建议,使三国得到好处,而晋国如果不响应楚国的建议,就会得罪三国。但可以这样做,我们私下里答应恢复曹卫两国,但却把宛春扣压下来,这样楚必与我作战。晋文公采纳了,而曹卫两国也马上就与楚断绝了外交关系。
  
  子玉没想到会是这样,可以说是大怒。我们是为了曹卫而来,现在你曹卫却背叛了我们。但还能对曹卫怎么样?还是要先对付晋国。子玉下令楚军向晋军靠拢。晋文公下令退兵三舍,即九十里路。这一举动,是为了报答当年重耳与楚成王的约定。到了城濮(山东菏泽),两军停了下来。在晋国一方有秦、宋、齐及晋四国,在楚一方有陈、蔡和楚三国。四月初一,两方都排好了战阵。
  
  楚军一方,中军是子玉,右师是子上和陈蔡的军队,左师是子西。晋军一方,中军是晋文公、先轸和郤溱,上军是狐毛、狐偃,下军是栾枝、胥臣。楚国的中军对面是晋国的中军,楚国的右师对面是晋军的下军,楚军的左师对面是晋军的上军。
  
  但晋文公对这场战争,有两个顾虑,一个是楚成王当年有恩于自己,一个是确实也怕打不过楚军。楚成王当年,在重耳流亡到楚国时,给予重耳很高的礼遇。在一次宴席上,楚成王问重耳,如果您回到晋国当上了国君,您怎样报答我。重耳说,我晋国有的东西,你们楚国也有,我还能用什么来报答您呢?但楚成王一定要重耳报答。所以重耳说,如果哪一天,楚晋交兵,在中原相遇,我先退避您三舍地,您如果还不依不饶,我就只好左手握着马鞭,右手抚着箭壶,以与您在战场上周旋。这点重耳与夷吾确实不同,夷吾可以把土地送给秦穆公,但重耳却愿意在礼节上让楚成王一回,但却绝不出卖祖国。
  
  对于晋文公的这个顾虑,栾枝劝慰道,他楚国将汉阳诸姬都给灭了,这是咱们姬姓的耻辱,他楚王的小惠比这大耻,又算得了什么。狐偃也给晋文公鼓劲,打消了晋文公惧怕楚国的念头。
  
  楚国派出了使者,向晋文公请战,晋文公答应第二天开战。四月初二,先是晋国的下军佐胥臣,击溃了陈蔡的军队,楚军的右师随之溃败。然后,上军将狐毛和下军将栾枝假作逃跑。晋军这样的举动,有二种情况最有可能会发生,一个是楚军的中军,可能会出击晋的假作逃跑的上军,或下军;还有一种可能是,楚军的左师出击晋的假作逃跑的上军。但相对而言,楚中军行动的可能性要小于楚左师。果然,楚左师在子西的率领下,向晋上军发起了进攻。在楚左师的战车冲向晋上军后,晋的中军,在中军将先轸、中军佐郤溱的率领下横击楚左师,狐毛、狐偃的上军,再回过头来夹击楚左师,楚左师也被击溃。只有子玉的中军因为没有作战而得以保全,但从大势上看,楚军是失败了。
  
  这场战斗,晋出动了七百乘战车。但这只是晋国的军队,还不包括齐、宋、秦的军队,实际晋军一方的军队还要多。楚国究竟有多少军队参战,没有确实的数据,但一定超过三百乘战车。估计,应该与晋一方的战车相差不多。
  
  得胜的晋军,四月初六离开城濮,四月二十七日到达衡雍,并为即将到来的周襄王建造了临时宫室。五月初十,晋文公与郑文公结盟,郑文公已与楚国断交。五月十一日,晋向周天王献上了楚国的战俘。五月十三日,周襄王设享招待晋文公,并赐晋文公为伯主。五月二十七日,晋、齐、鲁、宋、蔡、郑、卫、莒等国君盟于践土。盟词是,皆奖王室,无相害也。有渝此盟,明神殛之,俾队其师,无克祚国,及而玄孙,无有老幼。
  
  
  92、子玉只好自杀  当楚成王得知楚军战败时,派人给子玉传话,您如果还回国,您怎样面对那些死于此战的申、息城邑战士们的父老们?意思是要子玉自裁。但子西和子玉的儿子成大心对使者说,子玉本来是想自裁的,是我们说的,要他回到楚国接受楚王的杀戮。其实,这是一种策略,希望用拖延时间的办法,来得到楚王可能变更的态度。但一直走到连谷这个地方,楚成王都没有赦免子玉的命令,子玉只好自杀。
  
  当晋文公知道子玉死了时,高兴得都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他太高兴了。因为子玉是真心想为楚王和楚国人民做点事情的人,但却因为这样一次失败,就了结了性命。晋文公认为,之后楚国的执政者,不会再像子玉这样对晋国有重大的威胁了。晋文公又怎么会不高兴呢?敌人高兴的事情,对自己来讲,一定是件坏事情。如果楚成王先知道了他晋文公的这样的心情,或许就不要子玉死了。但或者是楚成王知道得迟了,或者就一直没有知道过。总之,子玉死了,晋文公高兴了。
  
  而子玉提拔为令尹是当时令尹子文的建议。鲁僖公二十三年秋,子玉伐陈,并攻下了三座城邑,算是取得了较大的战绩。这时令尹子文,就把令尹的位子,交给了子玉。子文当时的想法,一个人取得了很大的功绩,如果不给他一个相适应的地位,他就会不愉快,就有可能作乱。子文的看法,子玉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但对于子玉的才能,似乎楚国的有些大夫,是不认同的。如叔伯,如蒍贾就这样认为。蒍贾说过,他子玉性格刚烈,又不会治国,所带军队超过三百乘,他就不会指挥了,要么攻不进敌人的阵地,要么这三百乘战车就不能回到楚国了,是说子玉一定要打败仗。把子玉说得一文不值。
  
  而从子玉所表现出的言行,更多的自信和自傲。楚成王命令不要与晋作战,子玉却请求伐晋,他以为他可以战胜晋国。他向晋国提出用宋交换曹卫的条件,他认为说出去了,就可以办到。他向晋文公请战时说,我们楚军的士兵与您晋军的士兵,在战场上作战,我成得臣和您晋君一同观看。表明的是他与晋文公是一个层面的人物。他并没有把晋文公放在眼里,把人家当国君看待。但就是这位他成得臣不放在眼里的晋文公把子玉打败,这才是事实。接下去的事实,是子玉是不会指挥打仗,但晋文公却怕他。这是一个让我们后人读到这段历史感到迷惑的事情。
    93、晋文公取得城濮之战胜利的主要原因  晋文公城濮一战取得的胜利,史书认为是由于晋文公经过了四年的准备。这四年,晋文公主要做了三件事情,以达到三个目的。
  
  第一件事是帮助周襄王稳定天王的地位,这一举动称为义。这里的义,是指君臣之义。由于晋国从晋献公之后,先后有奚齐、卓子、晋惠公、晋怀公当上国君,除晋惠公外,都是被弑杀的。这样的一个政治局面,使得晋国人民,特别是晋国的贵族们,不敢对现任的国君给予希望,因为可能那一天,重耳或许就死在了政治对手或刺客的手下。所以,晋国人此时的心态是过一天算一天,没有什么长久的打算。这样一种民情,晋文公又怎能使人民为自己的事业出力呢?所以,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使人民相信国君。晋文公于是就帮助周襄王,打败了王子带。这个演示就是告诉给晋国人民,要维护君臣之间的自然关系,也就是要讲君臣之义,君一定比臣地位高,臣不能去动摇君的地位,只能服从君。我重耳维护周天王的王位,相似的,晋国人民也应该维护我晋君的君位。所以,晋文公帮助周襄王,目的还是为了自己。
  
  但仅凭帮助一次周襄王,晋国人民就拥护重耳了吗?重耳当然不会这么天真,这种不给人利益的演示,只对周襄王有利,对晋国人民并没有实在的好处。于是,晋文公与倡导君臣之义相配合的行动,是做有利于晋国人民的事情。他免除了人民欠国君的债务,他降低了人民的税赋,他用国库的财物施于受到灾祸的人民、救济贫困的人民,他减轻关税、鼓励通商,他劝农务耕,他节省政府开支。这些政策的实施,使得人民的财富得到了增长。人民的财富增长了,就希望能维持这样的局面。这个局面是谁创造的呢?是重耳。于是结果是什么呢?就是晋国人民,衷心拥护重耳这位国君。
  
  第二件事是伐原,而这样一次伐一座小城的举动,却演示了信这样一个道德规范。晋文公说过,信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法宝,因为信,可以庇护人民。信怎么是可以庇护人民的呢?这里的信,其含义还是清楚的。信,就是用语言,真实地表达出的一个人的内心的意识,而这个意识,又是正确地表现给了外在的世界。我们用晋文公的伐原之战,来解说信这个道德规范。
  
  鲁僖公二十五年冬,晋文公下令,只准备了三天的粮食,带军队围困原邑。三天到了,原邑并无投降的表示,晋文公就下令撤围。这里,晋文公的意识,就是只围原邑三天,并且已将这个意识,变成了意志,下达命令给晋国军队了。如果围困的时间多或少,都与当初晋文公的意识不同一。那么什么是信呢?围困三天,是信;多或少,就是不信。很明显,信所要求的,就是意识和行为的一致。而这个意识,又必须表达给了别人。
  
  这样分析起来,好像很绕圈套子。如果说得明了些,信,就是说话算数,就是说老实话。据说,自从晋文公倡导信的道德规范后,晋国人民,经过一段时间后,都讲信了。有一个现象可以证明。做买卖的人们,相互之间,说得都是真话。我卖的东西,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绝不以次充好,以假乱真。
  
  第三件事是在被庐这个地方大蒐。蒐是指春天打猎,这里可以理解是晋国,通过这样的大蒐,来训练军队,也可以理解为军演。这样的一个准军事行动,必然是按实战时的要求来实施。晋国很多次的三军将佐的任命,也都是通过大蒐来确认的。那么大蒐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要晋国人民,遵守礼这个道德规范。大蒐与礼有什么关系呢?原来,在春蒐时,每个人是要按照贵贱少长排列并行事的。这就是礼。礼就是等级分明。每个人,在队伍中有了自己的位置,就不会乱,这支军队就是一支纪律严明的军队。这样的军队,一定是有战斗力的。
  
  那么,我们来看,义,达到了晋国人民拥护晋文公的目的;信,达到了每个人说的话,做的事,都是真实的信息;礼,达到了晋国军队是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一个有威信的国君,统帅着有战斗力的军队,去完成一件人人明白的事情,这个事情一定可以完成得很好,这个事情,在这里是指战争。这就是晋文公城濮之战,胜利的主要原因。而这三件事情,是狐偃向晋文公提出来的。
  
  
  94、卫成公杀弟弟叔武  城濮之战前,卫国是晋文公打击的对象之一,晋文公是想以此而迫使楚军放弃围宋。在卫成公愿意与晋和谈时,晋文公却不应允。在这样的局势下,卫成公只能倒向楚国。但卫国人民又不同意卫成公倒向楚国,并把卫成公逐出了国都,他跑到了襄牛。
  
  当卫成公知道城濮一战,楚国败于晋国时,因骇怕而从襄牛跑到了楚国,然后再到陈国。诸侯要在践土结盟,卫成公命大夫元咺奉自己的弟弟叔武代自己参加。这在卫成公,是一个很矛盾的现象,一边自己倒向楚国,并想寻求楚国的保护;一边却派自己的弟弟,参加晋主持的盟会。他是想在晋楚两方面都讨好吗?还是自己想到那儿,就做到那儿呢,并没有一个成熟的政治主见?
  
  但在叔武参加践土之盟后,在卫成公身边的一些人却告诉卫成公,说元咺立叔武为国君了。这个消息,当然让卫成公很不高兴,或者就很愤怒了。自己是要弟弟去代自己参加盟会,并不是说弟弟就是国君了。我让你代我,当然是因为我信得过你,你只是代理。现在,你倒就此当上了国君。但卫成公,对弟弟又没有什么办法。想想这事都是元咺的主谋,卫成公马上命人把元咺的儿子元角给杀了,因为元角就在卫成公身边。而元咺虽然知道了儿子被杀,在参加完践土之盟后,还是奉叔武回到了卫国,但叔武只是代理国君的事务,没有即位称君。
  
  鲁僖公二十八年六月,晋文公允许卫成公回国,还是承认卫成公的国君地位。跟随卫成公的宁武子,代表卫成公与叔武派出的卫国大夫在宛濮结盟,盟词主要的意思是,跟随卫成公的人不要以有功自居,而与叔武镇守卫国的人也不要怕自己有罪,互相谅解。看来,正是有了误会,才有结盟的行为。叔武同意结盟,并欢迎卫成公回国,应该说这已证明了叔武没有当国君的想法。
  
  但卫成公实际上是不相信叔武的,他认为叔武就是篡位。所以他在约定回国的日子之前,提前回到卫国。叔武不知道,但宁武子知道了。宁武子便又赶在卫成公之前回到卫国,想在这两兄弟之间进行斡旋调解,使两兄弟消除误会。但还是卫成公先到了卫国。当叔武知道哥哥回来时,正好在洗头,他也就不洗了,也顾不上梳理头发,非常高兴地握着头发,出门来见卫成公。但却被卫成公的先驱给射杀死了。而当卫成公看到这个场景时,他明白了,弟弟并没有篡位的意识。看来,有的事情,能够证明一个人的意识的,就是看他的行为。但此时,已晚了,卫成公将弟弟的尸体放在腿上,悲痛地哭了起来。
  
  而元咺却只能离开卫国,他来到了晋国。来到晋国的元咺,向晋文公说,叔武并没有篡位,而卫成公却因此射杀叔武,是冤案。晋文公命两方面进行对质。卫成公派出宁武子、鍼庄子还有士荣,与元咺面对面地进行诉讼对质。叔武确实没有篡位,结果是卫成公一方输了。士荣被杀,鍼庄子被砍足。卫成公从卫国被捉到成周,关进了囚室。宁武子也一同来到成周,侍奉卫成公。而元咺却回到卫国,并立公子瑕为国君。看来,这回元咺是真的要立新的国君了,而卫成公好像是被废黜了。
  
  晋文公捉卫成公到成周的本意,是判他有罪,想杀了卫成公的。但由于卫成公的前驱杀叔武,只是前驱自己领会的卫成人的意思,卫成公并没有亲自下令杀叔武。所以,不能确认就是卫成公杀了叔武。所以,才先把卫成公关在囚室里,没有立即杀他。但最终,晋文公还是决定,杀了卫成公。卫成公是鲁僖公二十八年冬,被捉到成周的,到鲁僖公三十年(前630年)夏,他在成周已关压了一年多了。这时,卫成公身体不好,要医生看病。晋文公就命医衍前去给卫成公看病,借看病的机会,鸩杀卫成公。宁武子知道后,送给医衍财贿,要他下毒少一些,这样由于毒药的量不够大,卫成公侥幸没有死。
  
  卫国不管怎么说,也算是一个较大的诸侯国,而这个诸侯国国君的生命权,却掌握在别国国君的手里。晋文公俨然以一个最高司法裁判者的身份,来决定另一个国君的生命。这当然,是因为卫成公是疑犯,否者晋文公判他有罪也很难。但对于卫成公这样的疑犯,此时,也只有晋文公可是审判,因为他是霸主。其实,晋文公之前,别的人已干过相似的事,郑庄公灭许国,齐桓公灭谭国、遂国,宋襄公杀鄫子。这些事件,都是一个相对强大的诸侯国君,拿别的国君的生命,别的诸侯的社稷,来炫耀自己的权威。这种权威,远比针对本国的人民的权威,要更有权威的味道。这种味道,是每一个到了强国的地位的国君,都想尝试的。
  
  还好的是,在鲁僖公的请求下,外带着送给周襄王和晋文公每人玉十瑴,周襄王答应释放卫成公。看来鲁僖公与卫成公的关系很好。不过,我们也看到了,卫成公的命,也就值玉十瑴,即二十块玉吧。是贵,还是贱呢?
  
  可被释放的卫成公到哪里去呢?卫国已有了新的国君。自己有二个可能选择的道路,要么在国外流亡;要么就重新回国,夺回君位。他选择了第二条道路。卫成公用财物贿赂卫国大夫周颛、冶廑,说如果自己回国,就可以命他二人为卿。二人就将卫君公子瑕,还有元咺杀死。可见,公子瑕的生命也可以折抵成财物,但值多少,没有记载。
  
  卫成公回到了卫国。但当周颛在卫国的祖庙里,准备接受卫成公的任命为卿时,却很突然地发病死去,吓得冶廑也不敢接受任命了。这样算来,公子瑕,也就值那些财物,他的生命,不可能再交换给这这两位大夫卿位。  
  95、烛之武的智慧  鲁僖公三十年(前630年)九月十一日,晋秦两国讨伐郑国。晋国在汜南,秦军在函阴(河南新郑)。伐郑的理由有三,一是郑暗地里与楚国勾结来往;二是晋文公当年流亡到郑国时,郑文公不礼重耳;三是郑没有参加鲁僖公二十九年六月,晋国发起的翟泉之盟。晋文公要旧账新账一齐向郑文公算。
  
  面对这样的两大诸侯的讨伐,郑国大夫佚之狐对郑文公说,您得请烛之武出来了,请他去见秦君,才有可能使秦军撤退,以解郑国当前之危难,因为郑国实在很危险了。但当郑文公对烛之武说明后,烛之武很客气地说,我年轻时,才能都不及别人,现在年纪大了,更不行了。郑文公说,不是您这样说的,我以前没有早用您,是我的错。现在有危难了才想到您,是我不好。但如果郑国真的灭亡了,您也不会有什么好处的。烛之武听了这话,就答应去见秦穆公。但我们可以判定的是,烛之武绝不是因为郑国灭亡对自己不利才答应郑文公,而是郑文公的自我检讨的话,让他感动才答应的。看来烛之武,一定是位有才华的人,但郑文公一直不用,这也没有什么。历史上、人世间有多少有才华的人也就默默无闻地度过了一生,所以烛之武不会为这个而抱怨什么的。但在国家有危难时,郑文公却想到了他,也是对他烛之武的才华的认可。再说郑文公毕竟检讨过了。人就是这样,人家认可自己了,只要对方肯低下去身子,自己也就会愿意为对方出力的。
  
  这样烛之武才出城去见秦穆公。怎样才能使秦穆公撤军呢?烛之武首先告诉秦穆公,如果灭了郑国,对秦国根本就没有什么好处。郑国在秦国的东面,中间有晋国。实际上就是块飞地。这样的一块土地是很难管理的。所以如果灭了郑,有可能的是晋国得到郑,而不是秦。而晋国得到郑,就会更加强大。晋国的强大,意味着晋国得到的利益大,也就是秦国的利益被晋国拿去了,秦国就失去了利益。然后,烛之武告诉秦穆公不灭郑国的好处,您可以用郑国做东道上的主人,您的使者路过郑国时,我们会热情地招待他们的。这之后,烛之武又说了晋国的坏话,当年您帮助晋惠公回到晋国,晋国答应送给您五座城池,但却反悔了。烛之武把晋惠公的恶行笼统地算在了晋国的身上,也就是算在了晋文公的身上。烛之武说,晋是个贪得无厌的诸侯,他们得到了郑国,就会向西发展,那么就可能侵害到您秦的利益,而且有可能会想着灭了你们秦国呢。这样的一个情况,您看着办吧。
  
  烛之武的这篇说辞,确实让人听后会不由自主地表示同意。因为每个诸侯做一件事情,都有他的目的。而能够获得利益是做一件事情的原动力。这个原动力消除了,也就没有了做这件事的意义了。烛之武的说辞,就是告知秦穆公,您伐郑是不会得到利益的,而且会失去利益。所以,秦穆公当然对烛之武的分析表示同意,所以下令撤军,但却命杞子、逢孙和扬孙三位大夫留下来,帮助郑国守城。
  
  晋也没有想到秦会作出这样的举动,以至狐偃提出进攻秦军,但晋文公不肯,他到底受过秦穆公的恩惠,所以下令也撤军。这样郑国就避过了可能亡国的结局。
    96、秦穆公还是想得到郑国  鲁僖公三十二年(前628年),郑文公去世。他是郑厉公的儿子,他在位是四十五年,算是一位老国君了。
  
  郑文公早先曾立过太子的,就是子华。但子华因想借助齐桓公的力量清除郑国当权的三位大夫,而得罪了郑文公,在鲁僖公十六年时被杀。这之后,郑文公就没有再立太子。
  
  到了鲁僖公三十年,晋秦二国伐郑,在郑国大夫石甲父和侯宣多的主张下,立公子兰为太子。公子兰很早离开郑国,避难到了晋国。他一直就跟随着晋文公,所以与晋文公有良好的个人友情。立公子兰可以改善郑晋两国的关系。这是当时立公子兰为太子的初衷。在郑文公去世后,公子兰即位,这就是郑穆公。
  
  而在郑穆公刚即位不久,帮助守郑国的秦国大夫杞子派人向秦穆公报告,说他杞子现在掌管着郑国北门,如果秦军悄悄来袭击郑国,可以占领郑国。秦穆公知道了这个情况,又不知该怎么好了,一时拿不定了主意。因为烛之武说过,郑国对秦国而言,是越国而鄙远,君知其难也。也就是,郑国这样要经过晋和周才能占领的土地,秦国在管理上是非常麻烦的。但在有利的事情面前,秦穆公不愿意想到烛之武的话。他征询蹇叔的意见。蹇叔也说,这么远的路去偷袭一个诸侯,从来没有听说过。路程这样的远,也就是行军的时间长,那么就很难做到整个行动的保密性,也就谈不上偷袭。在郑国有备,而路途遥远,军队疲劳的情况下作战,是要失败的。但秦穆公听不进去,命孟明、西乞和白乙三位大夫帅军出兵袭郑。
  
  蹇叔见秦穆公不听自己的意见,反命孟明等出征,就哭着对孟明说,我看见您带着军队出征,却看不到这支军队再回来了。这话给秦穆公知道了,他专门派人对蹇叔说,您老知道什么?您如果是活到中寿,您老的墓上的树都要有的怀抱那么些粗了。意思是说,您活得太长了,已经是个老糊涂了。可见一个国君,如果作出了决策,在没有得到结果前,他是不会承认自己的决策会是错误的,所以对反对者的意见是很反感的。
  
  而蹇叔的儿子也在这支出征的军队中,蹇叔对儿子说,晋军必在殽这个地方(河南洛宁),阻击秦军。在殽有两座山陵,南陵是夏帝皋的墓葬地,北陵是周文王曾经避过雨的地方,你们就是战死在这两陵之间,我只能在那儿找寻你们的尸骨了。
  
  蹇叔能够判断出晋军阻击秦军,有可能这样分析的,由于秦军偷袭郑时,要路过晋,但却因为是偷袭而不能向晋借道,这是对晋的大不敬,所以有可能晋会对秦军动武。
  
  而晋文公以及其周围重要的谋士确实已得到了情报,知道秦军要偷袭郑国。但晋文公却突然去世,时间是鲁僖公三十二年(前628年)十二月初九。在晋文公的灵柩从绛迁到曲沃时,卜偃宣布了秦军可能要从我晋路过,偷袭郑国,晋军应该攻击秦军,因为一定可以取得胜利。
    97、晋在殽大败秦军  鲁僖公三十三年春(前627年),秦军来到了成周的北门。但秦军不是按照当时的礼节,将武器包裹起来,将盔甲放到布袋里,而只是将头盔脱下来,表示一下对周王的尊敬而已。周大夫王孙满就说,秦军轻佻而且无礼,这样的军队必败。为什么呢?轻佻的人就不会多多去思考问题,这样判断事情,就要出错;而无礼的人就行事不谨,这样行事不谨也一样要出错。出错就有可能失败,结论就是秦军可能要失败的。
  
  在秦军来到滑时,正好遇见了前去成周做买卖的郑国商人弦高。弦高用四张牛皮和十二头牛犒劳秦军。并对秦军将领说,我们郑国国君知道你们秦军要进攻我们郑国,叫我在此等待犒劳你们。而且我们郑国已做好了准备,只要你们秦军在这里一天,我们就会给你们供应一天必须的伙食费开支;如果你们要离开这里,进攻我们郑国,我们也已做好每一天的防卫事务,准备抵抗你们的进攻。而其实郑并不知道秦要袭郑,所以弦高同时命人坐着驿车,回到郑国向郑穆公报告秦军的行动。
  
  不久孟明也得到了杞子的报告,他杞子已离开郑国,跑到齐国去了。原来,郑穆公得到弦高的报告后,就派人去查看住在宾馆的秦国大夫杞子等三人的动向。这三人此时,已是战车已驾好,兵刃已磨利,战马已喂饱。准备迎接秦军的到来,做里应外合了。郑穆公派出皇武子去见秦这三位大夫,很客气地请他们离开郑国。这样孟明就认为,郑国已有防备,攻下郑国很难,而围困起来,又一下子没有后续部队的支持,也难于长久下去。还是回国吧。
  
  而此时晋国内部,先轸主张伐秦师,理由是秦穆公贪要郑国而使秦国人民出兵,这是老天给我们晋国的好机会。但栾枝以为,晋文公刚死,就伐秦,是背秦恩惠的举动。先轸说,他秦国在我晋君去世时,攻伐我同姓郑国,就是他秦军的无礼。有了这条罪状,就什么都不用说了。这条理由,实在是说说而已。如果他秦国这样的异姓伐郑国,是无礼,那么之前你晋国这样的同姓为什么要联合秦军伐郑国呢?
  
  先轸是元帅,虽然要听取其它大夫的意见,但先轸当是有决策权的。特别是此时的晋国国君晋襄公,还在丧期,父亲晋文公还未下葬。而且是新即位。所以这样的军国大事还是要听先轸的意见。
  
  四月十三日,晋襄公亲自出征,御仆是梁弘,戎右是莱驹。在殽大败秦军。孟明、西乞和白乙被俘。得胜回来的晋襄公,此时才给晋文公下葬。看来真的让先轸说对了,这是老天给晋国的一个礼物。但正是这个礼物,却要了他先轸的命。
    98、先轸还有狼瞫愿意死在了敌人的阵地上  晋襄公的嫡母文嬴知道孟明等秦国三大夫被俘后,就把晋襄公叫来说道,这三个人是使我们秦晋两国发起战争的罪人,我秦君就是吃了他们的肉,也不解恨,你何必要费心去对付他们呢?还是送回秦国,由秦君来杀戮他们吧,也算是让我秦君能够消消他的气吧。晋襄公当然要听母亲文嬴的话,就真的把孟明等三人给释放了。
  
  当先轸朝见晋襄公,问起孟明等三人时,晋襄公说自己听了母亲文嬴的话,把三人给释放了。这对先轸是个想不到的打击。他的想法,就秦这样的敌人,有机会就得狠狠地打击,这样的打击是为了解除晋国的忧患。而现在晋襄公却把三人给放了。先轸怒吼道,我们武夫用力量在战场上俘虏的敌人,一个妇人一下子就在都城里给放走了。毁坏军队的士气,长敌人的志气,国家灭亡的日子就要来了。说完转身离开,还往地下吐口水,头都不回。这是一个非常不礼貌的举动。不过在气头上的先轸也想不到这些,或者就根本没有想这些。这种率真的情性的表达,其实是一个不成熟的政治家的表现。但却是一个人的本来的情性。看来,政治家不过是为了掩盖了人的本来的情性,而在表演着他自以为精彩的节目。先轸的节目不够精彩,所以他成不了成熟的政治家。
  
  被先轸的夸大了的话一恐吓,再加上先轸暴怒的样子,晋襄公毕竟年轻,也搞不清事情有多严重,而且有些怕先轸,所以赶忙命阳处父去追赶孟明等三人。阳处父追到河边时,孟明等三人已在船上了。阳处父赶紧解下左骖马,说是晋襄公赐给他孟明的。意思是叫他回来受领。孟明当然明白阳处父的企图,想诱捕自己。但却说道,你们晋君给了我一个恩惠,不杀我用于祭战鼓,让我回到秦国接受我秦君的处罚。如果我秦君要杀我,那是我的不朽的光荣;如果不杀我,三年后,我一定来拜谢您晋君的赐与。这样孟明就回到了秦国。
  
  晋襄公没有再捉住孟明等三位秦国大夫,觉得自己好像是对不起先轸,但实际上先轸觉得自己对不起晋襄公。到了八月,狄人来进攻晋国。这场战斗晋取得了胜利。但先轸却将头盔脱去,冲向敌阵,死在了战场上。因为他说,我这个匹夫在国君面前那么地无礼,但国君却并不杀戮我,我怎么能不自己讨伐自己呢?当狄人将先轸的头送回晋国时,还和活着时的一样有生气。看来,先轸只能是一位优秀的军人。
  
  秦国的孟明并没有忘记他对阳处父说过的话,要报答晋襄公的恩赐,当然这种报答是用战争的手段。鲁文公二年(前625年)二月,孟明所帅的秦军与晋军在彭衙打了一仗,但秦军还是失败了。
  
  但在这次战斗中,晋国的狼瞫却死在秦军的阵地上,他是自己要死在那儿的。我们前面说过,在殽一战中,晋襄公的戎右是莱驹。在战斗中,晋襄公缚住一个秦囚,命莱驹用戈斩杀。在莱驹举戈就要斩时,秦囚因骇怕死而大叫起来,莱驹也被吓得失落了手中的戈。这时旁边的狼瞫走向前,拾起地上的戈,将秦囚斩杀了。然后追上秦襄公的戎车,也就成为了秦襄公的戎右。
  
  但在箕之战中,先轸却命续简伯为晋襄公的戎右,狼瞫被罢免了。这在狼瞫是一个耻辱。不是自己不勇,那么为什么先轸要撤换自己呢?好友对狼瞫说,您这样还不如去死。狼瞫说,我还没有找到合适于我去死的地方。好友说,我和你先杀了先轸,然后再去死。狼瞫说刺杀长官是不义,这样的不义行为不是勇,戎右是要用有勇的人的,如果我杀了先轸,就不勇,也就理所当然地要被罢免,说明先轸没有看错我。所以我不能做这样刺杀长官的事儿。
  
  彭衙一战,狼瞫率自己的部属,向秦军冲去,晋军也随着狼瞫的队伍向秦军进攻。这样秦军战败,但狼瞫却死了。他是自己要这样死的。他要做一个有着义的道德规范的人。
    99、秦穆公一心一意用孟明  鲁文公三年(前624年)夏季,秦穆公亲率秦军再次攻晋。渡过河水后,秦军就将渡船全部焚烧了,表示必与晋军死战,才有生的可能,也就是必须打败晋军。面对这样的敌人,晋军也就不敢出战了,只能防守。秦军攻下了王官(山西闻喜),并一直打到了绛都城郊。在这样没有抵抗的晋国境内横扫后,南下渡过南河,进入殽山两陵间,将殽之战中,死亡的秦军的尸骨掩埋好,然后回国。这样一个夏季,秦穆公和孟明都是在征途中。而回到秦都雍后的秦穆公,经过这一夏季的远征,已确立了他在西戎的霸主地位,而取得这样的业绩,主要的功劳,应该是由孟明创造的。
  
  孟明,氏百里,名视,字孟明。其父是百里奚。我们知道他在殽之战中,败给了晋国的先轸,并被俘。在被晋襄公释放回到秦国时,秦穆公并没有杀他,在迎接孟明时,秦穆公是穿着素衣,在雍郊等候孟明。在见到孟明时,秦穆公是检讨自己没有听从蹇叔的意见,才使孟明等被俘,秦军战败,这是自己的罪过,不罢免孟明的职务,因为他没有罪。秦穆公还说了这样的一句话,我不会因为一个人的一点小小的过失,而忘记了他的大德。被敌人打败,三大夫被俘,秦穆公却说是小小的过失。那么在秦穆公心里,什么才算是大的过失呢?没有记载。
  
  但孟明不至于真的就那么笨,不知道自己的罪过的大小。从表面上看,秦穆公已然将责任揽在自己身上,并将大事化小了,似乎事情已过去了。但实质上,秦穆公考虑的是今后的事情。过去的失败或者胜利,都已过去了。再去追究或炫耀,也不过是对当事人的心理上的一种影响而已。对胜利者的奖赏,当然是一种鼓励;而对失败者的惩罚,也是一种警示。但警示的效果,或者产生的是正面的效果,或者会是反面的效果。秦穆公他不责罚孟明,而是继续重用孟明。这在孟明是一种无穷大的鞭策力量,这个力量就是来自秦穆公把过失揽在自己的身上,给予孟明的却是鼓励。可见不论是胜利者,或者是失败者,鼓励都是最重要的手段。而鼓励的真正内涵,就是相信你。被人相信的人,就会将自己的所有能量都释放出来,以报答信任自己的人。
  
  彭衙之战的再次失败,也没有使秦穆公不再信任孟明的意念生起,也没有处罚孟明,而是更加地信任和重用。所以在孟明的治理下,秦国实力大增,在彭衙一战后的一年后,就伐晋,并称霸西戎。在孟明治国中,主要采取的是增修国政,重施于民的政策。看来秦穆公之前战争的失败,主要的原因是秦军没有斗志,而人民也不支持。重施于民,就是给下层人民更多的好处,这样人民才有生产的积极性,而士卒也会奋力作战。所以晋国的赵衰说,秦是因为惧怕,而修德。德是什么?就是得人心,而要得人心,就要有付出,重施就是付出。
  
  但只有一个孟明是不可能使秦国称霸西戎的,还要有秦穆公的完全的信任与全权的委托。在秦穆公首先要认得清,孟明是有能力使秦国强大的。然后,才可以全权委托。而全权委托,是否能做到始终相信,就要看秦穆公是否会因孟明所犯的一时或一事的错误而改变自己的任用孟明的初衷。秦穆公用孟明的事例,被后人称为使功不如使过。一个犯过错的人,如果还有补过机会,他会比常人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抓住这个补过的机会的。所以在秦穆公不因孟明的失败,就不用孟明了,而是继续使用。孟明所做的就是不懈的努力,但蛮干是不行的,善于思考,善于总结失败的经验,提出改进的方案,才是要紧的。
    100、赵盾执政  鲁文公六年(前621年),秦穆公、晋襄公先后去世。
  
  秦穆公去世时,用子车氏的三个儿子给他殉葬,这三人都是有着优良品德的贤人,所以秦国人民都为这三人而悲伤,而秦穆公的死倒没有对秦国人民有什么情绪上的影响。当时的有见识的人就认为,这正是秦穆公没能成为中原霸主的原因。他不管后面的事儿了,只为他自己进入另一个世界的事情打算,所以把子车氏的三个儿子也带进了他的坟墓。
  
  晋襄公是在八月十四日去世的。但在他去世前,晋国的的新的一代的领导核心集团已构架好了。晋国第一代元帅是郤谷,第二代是先轸,第三代是先且居,先且居是先轸的儿子。先轸在箕之战死后,晋襄公就命先且居为中军将了。第四代是赵盾了。在鲁文公五年之前,先且居、赵衰、栾枝、胥臣都先后去世。赵衰做到过中军佐。
  
  赵盾是赵衰的儿子,母亲是狄人叔隗,叔隗的妹妹就是季隗,季隗嫁给了晋文公。可见晋文公和赵衰是连襟。当赵衰随晋文公回到晋国,晋文公又命赵衰娶了公女赵姬,这位赵姬究竟是哪位晋君的女儿,很难做判断,但我不敢说她是晋文公的女儿。因为如果赵姬是晋文公的女儿,那么晋文公与赵衰既是连襟,又是翁婿了。赵姬也有了自己的儿子赵同、赵括、赵婴。但赵姬还是劝赵衰迎回叔隗和赵盾,并立叔隗为正妻,赵盾为嫡子。可见赵姬是位非常谦恭的公女。真正的有涵养的贵族当是如赵姬一样的,没有傲气,有的反倒是谦恭;没有妒意,有的反倒是关怀。
  
  赵盾能够当上中军将,当然与他这样的身世有关。父亲赵衰也曾当过中军佐。当然,赵盾能够当上元帅,还有一个重要的人物的作用才是最主要的。这就是阳处父。本来,晋襄公是任命狐射姑为中军将,赵盾为中军佐的。狐射姑是狐偃的儿子。但阳处父却向晋襄公建议,让狐、赵二人调换位置,也就是赵盾为将,狐射姑为佐。阳处父的理由是,赵盾有才能,用他做中军将当元帅,对国家有利。而实际上还有重要的一条是,阳处父曾是赵衰的属大夫。从他个人感情上讲,他支持赵盾执政。而晋襄公也听从了他阳处父的建议。
  
  赵盾也确实有才,他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治国策略,使晋国的行政司法,有了法典。一是制事典,这是大致相当于今天的行政法的法典。二是正法罪,这是相当于今天的刑法的法典。三是辟狱刑,这是相当于今天的刑事诉讼法的法典。四是董逋逃、由质要,这相当于今天的民法的法典。治旧污、本秩礼、续常职、出滞淹,这相当今天的公务员法的法典。
  
  所以,晋国的中军将,不但是军职,更重要的,是执政。所以左传称赵盾当上中军将时,说赵盾于是乎为国政。为国政,就是执政。他是晋国的第一执政。当然,赵盾,与其它执政者的不同处,是他制定了相当完备的治国法典。左传称今天的法典为常法。这是赵盾对晋国所做的最大的贡献。
  101、赵盾立晋灵公为君
  
  在晋襄公去世后,本应立其太子夷皋为晋君,但由于他年纪小,此时还在襁褓中,怎么办?赵盾提出了另立晋文公的儿子公子雍为国君的建议。因为公子雍是晋文公喜欢的一个儿子,禀性和善,现在是秦国的亚卿,年富力强。但狐射姑反对,他提出立公子乐,公子乐此时在宋国。公子乐也是晋文公的儿子。
  
  这里我们又看到了这个现象,国君是一个诸侯国的领袖,是最高地位的人。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地位的人,却要由比他地位低的大夫们来选定。本来太子夷皋就是太子,赵盾只要到第二年,请太子即位,新的国君就产生了。但不是这样,赵盾考虑到了晋国的利益,想另立国君。
  
  对于狐射姑提出立公子乐,赵盾并不理睬,赵盾还是坚持自己的主张,派先蔑和士会前去秦国,商谈迎回公子雍为国君一事。狐射姑见赵盾如此地不把自己的意见放在眼里,不把自己这位同僚当回事,当然生气。所以,狐射姑也派人去宋国迎回公子乐,与赵盾对着干。但是还是赵盾果断,命人刺杀了公子乐。狐射姑对赵盾的行为非常不满,但又不能怎么样来对付赵盾。而赵盾如此嚣张,正是由于阳处父使狐、赵二人易位的结果。本来狐射姑是中军将,那么赵盾就应该听从他狐射姑的。现在好,他狐射姑只能听从他赵盾的为所欲为了。所以满腔的怨恨就只能发泄到阳处父身上了。九月,狐射姑叫续简伯刺杀了阳处父。十一月,赵盾下令杀续简伯,狐射姑只能出奔,他来到了他的外婆家,狄。
  
  关于阳处父的死,当时有人就评价阳处父这个人性格太刚,没有一点柔韧性,要吃亏的。就比如赵盾和狐射姑的换位这件事,晋襄公已定下了的由狐射姑任元帅,那么你就听从好了。但阳处父不干,他就是要拥护赵盾为元帅。为此而得罪了狐射姑。而狐射姑敢于刺杀阳处父,也是因为阳处父得罪人太多,没有多少人支持阳处父。
  
  当太子夷皋的母亲穆嬴知道赵盾要另立国君时,就每日抱着太子在朝廷上哭诉,说先君有什么罪?太子有什么罪?不立太子,而外立君,那么太子怎么办?哭得大臣们劝也不是,安慰也不是。穆嬴又来到赵盾的家,向着赵盾顿首,并说,先君当初把太子托付给您,说这孩子如果有才,是您赐给他的;如果不才,他只会恨您。先君相信您能教育好这孩子的。现在先君不在了,可话语犹在耳边,您却背弃了您的诺言。
  
  赵盾见穆嬴如此地纠缠,也怕国人因同情她而做出内乱的事情来,所以与大夫们商量后,决定还是立太子夷皋为国君吧,这就是晋灵公。但此事却是背着先蔑和士会定下来的。此时的先蔑和士会已从秦国出使回来,秦康公也准备送公子雍回国即位。并答应送给公子雍多一些的护卫。秦康公是秦穆公的儿子,就是那个太子罃。
  
  这样在约好了的时间,鲁文公七年(前620年)三月,赵盾帅晋军,名义上是迎接公子雍,但实际上赵盾已决定抵抗秦军送回公子雍了。在公子雍及秦军渡过河水时,赵盾宣布,现在我们已有了自己的国君,那么秦军送来的就是敌人。我们现在要迅速地行动,在秦军还未有准备之前,先进攻他们。夜晚,晋军向秦军进攻。四月初一,在令狐大败秦军。秦军只好护着公子雍回到秦国。而先蔑和士会也随后到秦国避难去了。
  
  先蔑与士会,之前出使秦国,与秦康公商谈迎立公子雍。现在的情况是,赵盾立晋灵公,而公子雍被拒。从先蔑和士会来讲,一则在晋灵公看来,自己是罪人;二则在公子雍看来,自己也有谦意;三则赵盾并不信任自己,立晋灵公了,还不通告自己。所以二人只好出奔到秦国去了。
  
  而在当初先蔑出使秦国时,荀林父就劝过先蔑不要去。因为晋襄公的夫人穆嬴和太子夷皋都在国内,太子很有可能即位。而您却要跑到国外去迎新君,肯定不行。你可以称病,辞去这次出使,否则祸害会降临到您的身上。先蔑不听。果然,赵盾立了晋灵公。在先蔑到了秦国后,荀林父把其家小,也送到了秦国。算是再一次对得起这位同僚。
    102、秦晋河曲之战
  
  秦军撤回,赵盾就正式立太子夷皋为国君。鲁文公七年八月,赵盾代表晋灵公与齐宋卫郑许曹等诸侯盟于郑国的扈邑。而秦康公对晋的背信弃义大为不满,在第二年鲁文公八年(前619年)夏,秦军出兵伐晋,并攻取了武城,算是报了令狐之仇。但秦康公对此事,似乎总是不能忘怀,一直到了四年后,秦又与晋交战,为的还是令狐之仇。
  
  鲁文公十二年(前615)冬,秦军伐晋,先就攻下了羁马(山西永济),晋只能出兵抵御。新的领导核心集团是,中军将赵盾,中军佐荀林父,上军将郤缺,上军佐臾骈,下军将栾盾,下军佐胥甲。栾盾是栾枝的儿子,胥甲是胥臣的儿子。臾骈是赵盾的属大夫。
  
  当晋军来到河曲(山西永济),正好与秦军相遇。但晋军并不出击攻打秦军,而是加固壁垒,与秦军对峙而已。秦康公问此时在秦国为大夫的士会,怎么样才能使晋与我交战?士会说,一定是赵盾的属大夫臾骈给出的这个不与秦作战的计谋,目的就是使我秦军在外的时间拖长,又不能作战,以使秦军失去战斗力。士会提出,可以这样,赵穿是晋君的女婿,但年轻又没有经历过战争,好勇而且狂妄自大,他对臾骈升任上军佐本就不服气,而他又偏归属于上军。所以,可以先进攻晋的上军,然后马上撤退,可能会使晋军与我作战。
  
  秦康公将玉璧投入河水,以祈祷自己能够战胜晋军。十二月初四,秦军突袭晋上军,但上军将郤缺和上军佐臾骈命军队不许动。赵穿见秦军攻了过来,然后又马上撤退,就率自己的部属向秦军出击,但没有追上秦军。回到本营阵地,赵穿大怒,我们裹粮坐甲在这儿干什么?我们为什么不和敌人作战?敌人到了阵地前,却不与之交战,还在等什么?军吏解释说,是在等最有利的时机,再与秦交战。赵穿以自己不知道,有这样的军事布署为由,自己再次出兵,向秦军进攻。
  
  当赵盾知道赵穿率所部已冲向秦军时,判断赵穿一定会被秦军俘虏,所以下令三军全线出击,但秦、晋两军,也只是接触了一下,就各自撤军回到本营阵地。在秦军当时只是想消灭了赵穿的小股部队,没有打算与晋军全面战斗;而晋军当时也没有做好全面进攻的准备,只是临时的应急。所以两方面在此达成了一致的意见,撤退。
  
  到了晚上,秦军的使者来见赵盾,向晋提出明日再战,因为今天的一仗大家都没有尽兴。使者走后,臾骈看出了使者的眼珠子乱动,说话声又特别的大,实际表现出的是他的心理不安,故此有可能秦军要回去了。提出可以乘秦军撤退时,追击敌人,可以取得胜利。但赵穿和胥甲又反对,我们晋军死伤了的士卒,还在沙场上没有收载回来,不顾他们,却去攻打撤退的秦军,这是不惠,这是无勇。赵盾就没有下令追击秦军。而秦军果然在晚上撤了回去。
  
    
  103、士会又回到了晋国
  
  
  河曲之战,使赵盾意识到,士会在秦国,对晋是个潜在的威胁和隐患,必须消除掉。所以在鲁文公十三年(前614年)夏,在郊外的一个秘密的地点,召开了六卿参加的会议,议题就是商量请士会或狐射姑回国的问题。荀林父提出,请狐射姑回国,因为他的父亲狐偃有功于晋国,而且他又是个狄人,可以处理好晋与狄之间的关系。但郤缺反对,说狐射姑作乱,杀了阳处父,有罪。不如请士会回来。士会这个人,会安心于低贱的位置,但你却不能污辱他;人很温柔,但你却又不能无义而冒犯他。而且他又无罪,不过就是迎立公子雍吗,这又不能怪他。而且这个人有相当的智慧。这样,六卿会议,就定下了召回士会,而狐射姑就只能永远地留在狄了。
  
  但不是说你赵盾请士会回来,他就回来了。士会现在是秦国的大夫,他本人要进行利害的分析和判断。而秦康公是否肯放士会回来,也是一个问题。因此,六卿想出了一计谋,来赚取士会回国。让魏寿余假装叛晋逃秦,逃到秦国的魏寿余,他的妻小被晋囚禁了起来,秦康公相信了魏寿余。这样魏寿余向秦康公提出,自己可以与魏邑的长官和谈,使魏邑归属秦。秦康公当然高兴有这样的好事。而在秦的朝廷上,魏寿余也与士会打过招呼了,当然不是用语言,而是用行动。他用脚踢了士会的脚一下,表示请他可以离开秦国了,就是可以回晋了。
  
  在秦康公带着军队来到河水边,准备接受魏邑投降时,魏寿余提出请一个原先就在秦国的晋人,和他一同去渡过河水,接受魏邑降秦。这个人选只能是士会。秦康公请士会去。但士会不能不说清楚,自己的家小都在秦国,如果过了河,回不了秦,秦康公会怎样对待他的家小呢?所以对秦康公说,晋人就如虎狼一样的无信,如果我过了河,晋人不把魏交给您,那么我的家小不是会被您杀了吗?这样的事发生了,后悔都来不及,对您又没有什么利益,我还是不去吧。
  
  秦康公此时想的就是能得到魏邑,对士会也没有什么疑心,就说,如果真如您所言,我也不会杀您的家小的。其实此时秦康公应该记起晋公子雍的事儿,就是令狐之战,但他忘记了。在利益的驱动下,人会失去本来应有的理智的。但在士会临走时,秦国的大夫绕朝赠送给了士会一根马策,并说,您别以为秦国就没有人,我也算是个人才吧,您的那点小小的伎俩,我早就看穿了。现在我只是还没有被我秦君任用,如果任用了我,您就想想看好了。士会与魏寿余渡过河水,果然就没有再回到秦国,魏邑也没有交给秦国。但秦康公还是将士会的家小送还给了士会。
    104、宋昭公被弑杀
  
   鲁文公十七年(前610年)春,晋中军佐荀林父帅卫陈郑三国军队伐宋,理由就是责问宋,为什么弑杀了宋昭公。
  
  鲁文公七年(前620年)四月,宋成公去世。其少子杵臼即位,就是宋昭公。刚当上国君的宋昭公,本想逐出群公子。但群公子先行动了,宋穆公、宋襄公的子孙,攻打宋昭公,杀死了宋昭公的党羽公孙固、公孙郑。在宋国六卿的调解下,宋昭公与群公子达成和解意向。
  
  但宋昭公这个人或许是性格使他这样,他讨厌群公子,对他的祖母宋襄夫人可能也讨厌,一点也不尊敬老太太。老太太就联合戴氏将宋昭公的党羽孔叔、公孙钟离和公子卬杀死。那个司城荡意诸跑到鲁国去了。在鲁文公的说情下,荡意诸很快又回到了宋国,继续当他的司城。
  
  司城就是司空,因为宋武公的名是司空,为了避讳,后代的宋人,就把官名司空改为司城了。宋国的六卿与晋国不同。晋国是军政合一,设三军,各军设将佐二人,其地位高下是依中军、上军、下军的将佐来排的。中军将是正卿,又称元帅。而宋的六卿分别是,右师、左师、司马、司徒、司城、司寇。从官名看,宋是军政分开的,右师和左师是统帅军队的,而其它四卿是执掌行政司法的。但上卿是统帅军队的右师。鲁文公十六年(前611年)时,华元为右师,公孙友为左师,华耦为司马,鳞鱹为司徒,荡意诸为司城,公子朝为司寇。华元就是当年刺杀宋殇公的华父督的曾孙。
  
  宋昭公有个庶弟公子鲍,人不但长得很帅气,还特别的有心计。他几乎每天都要走访六卿家,以联络感情。他还与宋国的有才华的人交朋友。在宋国出现灾荒时,公子鲍将自己家的粮食拿出来救济国人。公子鲍的嫡祖母宋襄夫人也拿出粮食,帮助公子鲍救济国人。据说这位老太太看上了这位孙子,想和他要好,但公子鲍不干,所以老太太就用行动表达对孙子的爱。
  
  老太太不但帮助公子鲍救济国人,还要帮助公子鲍夺取君位。她请宋昭公到孟诸去田猎,并安排了刺杀宋昭公的计划。宋昭公也知道了这事,但他不想逃。荡意诸是劝他出奔,宋昭公觉得自己的性格不好,与大夫关系不好,与祖母关系不好,与国人关系不好。如果到了其它诸侯国,也不会与人搞好关系的。况且毕竟自己当过国君,到其它诸侯国给人当臣,怎么能受得了?鲁文公十六年(前611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宋昭公在孟诸被宋襄夫人派去的人刺杀。司城荡意诸为宋昭公殉死。公子鲍当上了宋君,这就是宋文公。
  
  荀林父虽然来责问宋弑宋昭公,但最终还是承认了宋文公的地位合法。
    105、齐懿公也是被弑而死
  
  鲁文公十八年(前609年)五月十五日,齐懿公也是被弑而死。这位国君,与宋文公倒是有点相似的地方。
  
  齐桓公死后,先是宋襄公立公子昭为齐孝公。齐孝公死后,其弟公子潘即位,就是齐昭公。齐昭公于鲁文公十四年四月二十九日去世,其子太子舍即位。但齐桓公的另一个儿子公子商人,用自己的家财施于国人,身边聚集着很多有才能的人。七月,公子商人弑齐君舍。公子商人先提出请兄长公子元为君,公子元不干。因为公子元明白公子商人自己就是想当国君,如果自己不客气当了国君,他公子商人还不也会一样地杀了自己。这样公子商人即位,这就是齐懿公。
  
  但齐懿公只当了四年的国君。刺杀他的是邴蜀和阎职。邴蜀是给齐懿公赶车的,阎职是给齐懿公陪乘的。这二人怎么会想着要刺杀齐懿公呢?这天二人陪着齐懿公来到了申池。这二人就到水里去游水,在水中邴蜀用树枝抽打阎职,阎职当然很生气。邴蜀就说了,我打您几下,您就生气了。君把您的妻子夺去,您倒没有说一句话怨恨的话。阎职听了这话,也回给邴蜀一句话,您也好不到哪去,您的父亲的脚都被君砍了下来,您也没事儿人一样。
  
  这二人说的是什么事呢?原来齐懿公以前当公子时,曾与邴蜀的父亲争抢一块田地,但抢不过邴蜀的父亲,这块田地就成了邴蜀的父亲名下的产业。但齐懿公当上国君后,不但夺回田地,还把已死了的邴蜀父亲的尸体,从坟墓中挖出来,将脚砍了下来,以泄当年积下的怨气。可让常人想不到的是,齐懿公却命邴蜀给自己赶车。
  
  齐懿公当上国君后,看上了阎职的妻,就把人家阎职的妻,夺过来做了自己的女人。让常人还是想不到的是,齐懿公命阎职给自己骖乘。这两个人可以说是仇人的儿子,但齐懿公却安排在自己的身边,当了最亲近的人。
  
  这俩齐懿公最亲近的人,在相互的激励后,就把齐懿公给弑杀了。公子元当上了国君,这就是齐惠公。他也是齐桓公的儿子。
    106、晋灵公也是被弑杀的
  
  让我们再回到晋国来。晋灵公即位时,还只是个婴儿。但当十四五年的时间过去后,已是位少年国君时,却变成了一个失去为君之道的没有教养的一个人了。而赵盾或许将心思都放在国家大事的处理上了,根本就没有时间来教导这位少年国君。
  
  你说他一个少年贪玩可以,比如站在高台上,用弹弓射过路的人,看人家挨打或躲避弹丸,以得到他以为有趣的快乐。这种事情,只是说明他还小,还有童心,或者说是顽皮。但他把没有烧熟熊蹄的膳夫给杀死,就变成了另外一个性质的问题了。不但杀了人,还让人抬着从朝廷经过,好像是在警告赵盾他们什么。
  
  赵盾问明了情况后,感觉这晋灵公的行为已出了格,事情严重了,再不能不管了。准备去劝谏。士会提出由他先去向晋灵公讲讲道理,看能否说服他改正,如果不行,再请赵盾出面。
  
  这样士会就来到了公宫,当士会进入宫门时,晋灵公实际上已看见士会了,但他假装没看见。在士会三次给他行礼后,他才看看士会,并马上说,我知道我错了,准备改正。看来晋灵公也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是错的。士会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没有比这个更大的好事了。有句诗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能够补过的人实在很少。您如果能补过,能不再犯错,就是我们晋国社稷的保障了。
  
  晋灵公承诺得快,忘记得也快,他是照样不改。之后,赵盾也向他劝谏过多次,而这反倒使晋灵公怕赵盾再来找他的不愉快,所以命刺客刺杀赵盾。一早刺客来到赵盾家的庭院,见到的是赵盾早已起床了,朝服也穿好了,准备上朝见晋君。因为时间尚早,所以闭着眼睛打个瞌睡。刺客看见这个情景,就退了出来。他以为一个对国和君这么忠诚的人,一定是人民的主心骨,杀这样的人是不忠。但不杀又违背了晋灵公的命令,是不信。不论是不忠或不信,都得去死,他就撞向槐树,死了,来表明他进退两难外的唯一抉择。
  
  派刺客没有成功地杀死赵盾,晋灵公就在鲁宣公二年(前607年)九月的一天,设宴款待赵盾。但实际上晋灵公埋伏下了甲士准备再次刺杀赵盾。在赵盾喝了三爵酒后,赵盾的车右提弥明察觉到了晋灵公的阴谋,所以就对赵盾说,您在君面前,喝酒已过了三爵了,再喝就是无礼了。扶着赵盾要离开公宫。晋灵公就招呼他的猛犬去嘶咬赵盾。提弥明杀死了猛犬。并与包围上来刺杀赵盾的甲士格斗。赵盾边战边退,逃了出去。但提弥明为了掩护赵盾却死于格斗中。
  
  而赵盾能够逃脱,其实是还有一个人的帮助。此人就是灵辄,他是晋灵公的甲士,也是被安排刺杀赵盾的。但他却倒戟反攻晋灵公的甲士,保护着赵盾逃了出去。赵盾问起来才知道,灵辄就是当年自己送给他饭菜的人。那年,赵盾在首山田猎,见树下有一个饿得快不行了的人,就送给他饭菜,但他只吃了一半,说另一半要送回家给母亲吃。赵盾,就把自己所有的饭菜都送给了他。这人就是灵辄。现在他就是报答赵盾当年的一筐饭菜之恩的。
  
  在被晋灵公这样的刺杀,赵盾在晋国是呆不下去了,只能出走。但在他还没有出境时,鲁宣公二年九月二十六日,赵穿在桃园弑晋灵公。赵盾知道后,就没有出境,又回到了绛都。
  
  但晋国太史在记载此事时,并不是说赵穿弑晋君,而是写着,秋九月乙丑,晋赵盾弑其君夷皋。赵盾没想到太史会这样写,不承认是事实。但太史给了他一个他无法驳倒的理由,您是正卿,出逃没有出境,说明您还是正卿,还是可以左右晋国的政局。回来后,您也知道是谁弑君,但您却不讨伐赵穿,说明您认可了此次的弑君行为。也就是说,此次弑君,是您的意志,所以就是您在弑君。这样赵盾,就永世背上了弑晋灵公的罪名了。
  
  国君被弑了,就得再立新君。赵盾派赵穿到王城去迎接公子黑臀,鲁宣公二年十月初三,公子黑臀回到了曲沃,朝见了武宫,正式成为晋国国君,就是晋成公。他是晋文公的儿子,晋襄公的弟弟。
    107、楚成王被儿子商臣弑杀
  
  我们知道,楚文王之后,就是楚成王。楚成王与齐桓公有过来往,就是召陵之盟。他与晋文公也有过交往,就是城濮之战。但与这两位霸主同一个时代,确实是他楚成王的不幸,他没有办法胜过齐桓公和晋文公。不过还算不太坏的是,他楚成王曾打败过那个想称霸的宋襄公,还打败过那个小诸侯国许国,灭了英国、灭了蘷国。但他一个最大的不幸是,楚成王是被他的太子逼死的。
  
  鲁文公元年(前626年),楚国的太子商臣弑杀了他的父亲楚成王。在楚成王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死于自己儿子的手上,但令尹子上却早就看出来了,楚成王想立商臣为太子,子上曾对楚成王说,商臣这个人是蜂目豺声,是会做出别人做不出来的不义的事情的。但那时楚成王不相信,所以还是立商臣为太子。
  
  子上说了商臣的坏话,商臣总想找机会报复。在鲁僖公三十三年,晋阳处父侵伐蔡国时,子上领兵前去救蔡。当时两军夹汦水而分别布阵在两岸。阳处父就派人对子上说,文不犯顺,武不违敌,您若想作战,我可以先退兵,等您渡过水,布好阵,我们再开仗。要不您先退后,我们渡水后,布好阵开仗。不然我们这样对峙于两岸,既浪费时间,又浪费财物,没有什么意义。子上想答应,由楚军渡河,但成大心说,不可,晋人不讲信用,如果我军渡水一半时,晋军向我军进攻,我们后悔都来不及了。不如我们退军,让晋军渡水。这样楚军就向后退了三十里,请晋军渡水。但阳处父并没有渡水,却宣布说,楚军逃回去了,便撤军回国去了。晋军撤退了,仗没法打了,子上也只好回国。但商臣却在楚成王面前说,子上得到了晋国的好处,所以才避让晋军,这是楚国人的耻辱,没有比这个更大的罪行了。楚成王还真的听了商臣的话,把子上给杀了。他不知道这是商臣在报复子上。
  
  而杀了子上的楚成王,过了不久又想废黜商臣的太子,立公子职为太子。这个消息商臣听来了,但却不敢证实是否真实,就问他的师傅潘崇怎么办?潘崇给的意见是,要商臣设宴款待楚成王的妹妹,商臣的姑姑江芈,但不要敬重她。果然江芈大怒喊道,呼,你这个卖苦力的臭小子,看来君王想杀你,立公子职为太子,做得太对了。这就证实了父亲要废黜自己的消息。在这样的境况下怎么办?他商臣,一不肯臣事公子职,二不肯出国避难,那么只有行大事,刺杀父亲这条道了。
  
  鲁文公元年十月十八日,商臣用自己太子宫的卫队,包围了楚成王的王宫。楚成王看到自己一时是不能逃出去,所以请求,在自己死以前,能否烧只熊掌给自己吃。商臣当然不会答应。因为他知道这是父亲在拖延时间,期望中间有变故,好脱身得救。所以商臣反倒迫使父亲早些自尽。楚成王没办法,只能上吊自杀。商臣为楚君,即楚穆王。
  
  当上国君的楚穆王,在位时间是十二年。他在位时,一共灭了三个诸侯。先灭了江国,时间鲁文公四年秋。当然楚穆王出兵围江是在鲁文公三年秋,当时晋国不但自己出兵救江,还请求周王派兵救江。但都没有办法挽回局面,江国还是被灭了。到了鲁文公五年秋,楚穆王又把六国给灭了。这年的冬季,又把蓼国给灭了。
  
  
  108、楚庄王问鼎中原
  
  楚穆王去世后,太子旅于鲁文公十四年(前613年)即位,这就是楚庄王。楚庄王做了国君的前几年,与其父亲的作为完全不同。他是无所事事,只是沉浸在声色场中。不过他有他自己的安排。他说过,我这只鸟,不飞则已,飞将冲天;不鸣则已,鸣将惊人。果然,鲁文公十六年(前611年),楚庄王先就把庸国给灭了。
  
  鲁宣公三年(前606年)楚庄王伐陆浑戎。顺道就来到了周天子的脚下,洛水边,将军队排好阵,给周天子演示了一回。这其实,就是用武力在周天王面前炫耀自己的强大。周定王派出大夫王孙满出城来慰劳楚庄王和他的军队。
  
  楚庄王与王孙满见面时,很突然地向王孙满问了一个问题,就是安放在王城的九鼎,究竟有多大,有多重?这句问话,表面看是问一个他不知道的物件的情况,但深想一下,他楚庄王是否有取走这九鼎的意思呢?而取走这九鼎的意义,是否想要夺有周王的天下呢?难保没有。所以王孙满回答说,在德不在鼎。你有德了,自然就有了天下,不要说鼎了;没有德,就是有了鼎,有了天下,也会失去的。他举了夏商周的例子,来证明这个论点。
  
  当年夏后有德,九牧献上了九鼎。到了夏桀,所有的只是昏德,所以鼎就迁到商,九鼎在商放了六百年。商纣那样一个暴虐的人,自然也就失去了德,所以九鼎就迁到了周。周成王时,将九鼎放到了王城,当时算卜,鼎可以放在周家是七百年。周此时虽然已是衰弱得不行了,但天命还没有改变,所以鼎的轻重,是不好问的。意思是,你楚不可能夺有天下的。
  
  楚庄王的问话还算含蓄,不过是问了问鼎的轻重大小,没有明说要取有周的天下。所以王孙满的回答,倒也没有给楚庄王什么难堪的。但并不是说,王孙满说,不能取有周的天下,楚庄王就不取了,他不要一下子得到周天下,他可以一步一步地来。问鼎中原,不过是这场争霸天下戏剧的一个小小的序幕而已。
  
  楚庄王初年的不理朝政,要么是他真的不想管事;要么就是他在做着深入地思考,确定着他这一生的政治目的。但不论他是不想管事,还是在做着思考,他都是一个有着非常卓越政治才能的国君。只要他有心去做他想做的事情了,他就一定能做下去,并且能够做好。
  
  
  109、楚庄王饮马河水
  
  我们知道,郑国的地理位置正好是在晋楚都可以很容易进入的地方,而此时的楚庄王频频向中原示威。在郑国倒向晋时,楚就会侵伐郑,在郑国倒向楚时,晋就侵伐郑。不管你郑怎么办,得到的结果,就是挨打。楚庄王先后于鲁宣公三年、五年、九年、十年、十一年、十二年伐郑。
  
  鲁宣公十二年(前597年)春,楚围郑国已达十七天了,郑想与楚和好,但卜卦后不吉。没办法郑襄公只好准备迁居离开郑国。所以整个郑国上下都是哭声。郑襄公是郑穆公的儿子。楚庄王听到了郑国人的哭声,觉得心里难受,就下令退兵了。但郑国人又马上修缮城池,准备抵抗。楚庄王就又进军围郑,这样又围了三个月。并攻下了郑国。郑襄公只好投降,并与楚结盟。但之前晋知道楚围郑后,就在六月出兵救郑。这次晋国的新的领导核心集团又更新了。赵盾去世后,荀林父为中军将,先縠中军佐,士会上军将,郤克上军佐,赵朔下军将,栾书下军佐。赵括、赵婴齐、巩朔、韩穿、荀首、赵同为三军大夫。韩厥为司马。
  
  当晋军行进到河水边时,才知道了郑已与楚结盟的消息。荀林父主张不要再前进了,等楚军回国后,再出兵伐郑,以警告他郑国,背叛晋国是要挨打的。士会和荀首同意,但先縠反对,并帅自己的部属渡过了河水。韩厥建议一同渡河,否者先縠一定会败于楚军的。
  
  楚庄王的军队,此时也在向河边进发,来到延邑时(河南郑州)后,就准备回国,因为楚庄王需要的是一个仪式,就是饮马河水,以表示楚国的势力已渗入到了中原地区。但随后有消息说,晋军也渡过了河水,准备与楚交战。楚庄王本来是想回国的,不想与晋作战。但伍参建议与晋交战。理由是晋国的统治集团的关系还未理顺。荀林父才当上元帅,先縠就不服气,不肯听命于荀林父。而其它的将佐都想根据自己的意愿行事。如果听任先縠的妄为,晋军就不知道该听从谁的指挥了。这样的军队是不可能打胜仗的。看来,一个集团,必须用一个意志,来指挥行动,才有可能取得胜利。所以,伍参的结论就是,此次战斗,晋军必败。而您一个楚君,却要逃避晋国的大臣,怎样回去向社稷交待呢?
  
  但楚国的孙叔敖反对伍参的建议,他支持楚王回国。他认为,楚国去年伐陈,杀死夏徵舒(这件事情,以后会讲到),今年又伐郑国,这样年年有战事,难保就一定全胜。如果打了败仗,他伍参的肉怎么能够让人解恨够吃的呢?并将自己的战车掉头向南,指挥大军的旗帜也指向了南方。孙叔敖是令尹,他想发出的命令,就是回国。伍参怎么说呢?如果这场战争,楚国胜利了,他孙叔敖就是一个不会谋算的人;如果楚国战败了,那我伍参的躯体,一定是被晋军俘去了,也轮不到让人解恨去吃了。所以,权衡后的结果,楚王还是听从了伍参的建议,继续北上,来到了管邑。此时晋军也把大营扎在了敖、高间(河南荥阳),离楚军所在的管邑(河南郑州),约三十公里。
  
  
  110、大战前忙碌的是各国的使者
  
  这时郑国的皇戌来到晋军的大营,说明了郑国倒向楚国是出于无奈,郑国对晋国是没有贰心的,并请晋军出兵伐楚。他提出了三条可以伐楚的理由,一、楚师频繁地作战,并取得胜利,已有骄心;二、楚军已无战斗力;三、楚军的防备松懈。听了皇戌的话,先縠还是赞成出击楚军的,他以为既然可打败楚军,又可以使郑国降服,为什么不出击?但栾书驳斥了皇戌的三点理由。
  
  
  第一是楚军不骄。有三点来证明,一是楚庄王每日都在告诫国人,人民之生存都不易,还有随时可能出现的灾难,所以不可不有戒惧之心。二是警示将士们,胜利可能会在转瞬之间转化为失败。三是提醒楚人,不要忘记,当年楚国的先君若敖和蚡冒创业时的艰难,得出的经验就是,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一个有着谨慎心理的人,做事就会小心,所以也就不可能有骄心产生,一般就不会出大错。
  
  第二是楚军有战斗力。军队是否有战斗力,主要表现在战士们是否有斗志。而斗志又来源于这场战争的起因,是不是能提升士气。现在是我们晋不德,却发兵伐楚,也就是说,战争的理由,是楚人站得住脚,我军站不住。因为师直为壮,师曲为老。那么现在就是,楚军直,晋军曲。所以,楚军有战斗力。
  
  第三是楚军的大营阵地,有非常严密的防守体系,并不是防备松散。比如,楚王的亲兵,分为两队,称作右广和左广。早晨到中午,是由右广巡防;中午到黄昏,是由左广巡防。夜晚由内官值勤。而楚王每天都亲自参加巡防。每广有战士一百二十五人,十五辆战车。楚王这样布置,就是以防不测。
  
  而且栾书还认为,此时的楚郑关系很好,郑不过是在看形势的转换情况,而决定是倒向楚,还是倒向晋。所以不要听信皇戌的说辞。
  
  楚国也派出使者少宰,传楚庄王的话给晋,从我的祖父楚成王和父亲楚穆王开始,就来到过郑国,对郑国进行教育,要郑国服从我们楚国。现在,因为郑国忘记了我祖父和父亲的教育,所以我楚军也只是再来教育一下郑国,要他郑国不要忘记要服从我楚国。我楚国不敢得罪你们晋国,你们几位大夫还是先回国吧,不要耽搁在这个地方了。在楚国,好像是拿郑国说事儿,并没有针对晋国意思。
  
  士会代表晋国回答了少宰,以前,周平王曾命我晋与郑夹辅周室,不要放弃了周王的命令。现在郑国就没有遵守周王的命令,所以我们只是来责问郑国,不敢劳驾你们楚国。士会所言,也好像就是针对着郑国来的,也没有把楚国当成假想敌。先縠听到了士会这样的答复,感觉有谄媚于楚国的味道,就让赵括对楚少宰说,刚才士会的回答,说错了,不算数。我晋君就是命我群臣,来这里将你们楚军从郑国赶出去。我晋君下令,不许避敌,所以我们不能不听从命令,只能与你们楚军作战。
  
  但楚庄王并不就此放弃与晋和谈,所以又派出使者与晋谈判,双方好像是达成了结盟的意向,而且结盟的时间也已定下来了。
  
  
  111、楚军向晋军挑战
  
  可是楚庄王又并不马上简单地与晋和好。他又派出乐伯、许伯和摄叔到晋军大营进行单车挑战。人的思维路线,或许就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从一个点,向着各个方向去的。他虽然此时在沿着一条线路去,但随后可能会马上,将这条线路的思维撤回来,改走另一条线路。楚庄王的又是和谈,又是挑战,就说明了这一点。而楚庄王这样地举动,就使晋国捉摸不透楚国究竟是怎样的意图,使晋国无法安排下一步的措施和计划,这显然对晋国非常不利,因为晋国已处于被动的状态,被楚国牵着摆鼻子走了。
  
  春秋时代,作战主要是用战车,所以挑战也就是用战车。挑战也称致师,意思是向对方表达自己想与对方作战的意念,使对方与己作战。挑战是有讲究的,是有规矩的。一辆战车上,有三位战士。一位是御手,在战车的中间,两边各是车左和车右。御手在挑战时,要将战车驾驭得飞快才行,还要使车上的旗帜都要斜倒下去,这是因为快速奔驰时的风的作用。然后,迅速掠过敌人的壁垒。车右在挑战时,要进入敌人的壁垒,杀死敌人,割下敌人的左耳。车左在挑战时,要准确地用箭射杀敌人,并帮助御手揽辔。而此时御手就从车上下来,给马刷刷毛,把马鞅整理一下,表现出闲逸的情致来。乐伯是车左、许伯是御手,摄叔是车右,他们三人都很成功地完成了他们各自的挑战任务。
  
  在乐伯他们挑战时,晋也派出了三路战车来追击乐伯他们的战车。乐伯只是用箭来射杀晋军左右两边战车上的战马和士兵,使其不能合拢包围自己。这样晋军的追兵,就只能以排开一线的纵的队形战阵追赶乐伯他们。但此时,射击着的乐伯,发现箭只剩下了一支了。恰好前面出现了一头麋鹿,乐伯就用最后的这一支箭射杀了这头麋鹿,而且用的是打猎中最标准最完美的射技,叫做丽龟,就是说箭是从麋鹿的背上射进其心脏的。而晋国的鲍癸就在后面追赶。摄叔就跳下车,抱着麋鹿,献给了鲍癸,并且说道,现在还不是向宗庙敬献麋鹿的时候,这头麋鹿就送给您,用于您的部下的膳食吧。鲍癸见乐伯有如此精湛的射技,摄叔又如此从容地说话,都是君子的风范,就命令不再追击乐伯他们了。乐伯他们不但挑战成功,还安全地回到了自己的营地。
  
  
  112、楚军向晋军发起了进攻
  
  楚国的单车挑战,也引起了晋国的两位勇士的好战念头。一位是魏锜。在交战前,他本想晋升到公族大夫的位子,但因为没有得到而怨恨。所以就想着怎么让楚军打败晋军,以给自己出口怨气。所以请求去挑战,没被同意。只好请求出使楚军。他到了楚营就向楚军请战,他魏锜还是希望楚晋交战。然后就驾车往回走,楚军在潘党的率领下追杀魏锜。当魏锜跑到荥泽时,见有六头麋鹿,就射杀了一头,然后回过头来,献给追赶的楚国大夫潘党,潘党也放走了魏锜。
  
  而另一位想去楚军营前挑战的是赵旃。他本想升做卿,但却没当上,也有怨恨。又对楚军挑战者乐伯给放走,表示不满,所以也请求挑战,也没有被同意。所以只好要求去与楚和谈结盟,这才被同意去楚营。赵旃来到楚军大营前时,魏锜已回去了。赵旃怎么向楚军表示结盟的呢?他自己席坐在楚军大营的前面,命其它的战士进入楚营,向楚军挑战。他也不是真来谈结盟的,也是来挑战的。此时天也暗了下来。这时楚王亲自帅军驱逐赵旃。上面已说过,从中午到黄昏,是楚王的亲军左广巡防,而楚王正好亲自参加这次巡防。给楚王驾车的是彭名,车右是屈荡。时间是鲁宣公十二年(前597年)六月十三日傍晚。赵旃见楚王亲自来追杀自己,就弃车往树丛中奔跑。屈荡下车,徒步追打赵旃,二人搏斗时,赵旃的甲裳被屈荡得到。甲裳是护下身的甲。看来赵旃的武艺还是屈荡高一筹。但屈荡并没有擒获住赵旃。
  
  在晋军方面,郤克认为,魏锜和赵旃二人到楚营,一定是去惹怒楚军来与我作战的,提出应该做好战斗准备。然后,晋军也派出了部队,前去迎接魏锜和赵旃回营。晋军的战车奔驰在前往楚营所在的地方管邑,扬起的尘埃,让潘党看到了,此时的潘党在追赶魏锜后,还未回到楚营。他马上派人回营报告,但楚王此时不在楚营内,在追杀赵旃。楚营中的楚国令尹孙叔敖,怕楚王误入晋军中,所以命令楚军离开了营地,主动向晋军进攻。孙叔敖的理由是,宁我薄人,无人薄我。孙叔敖以为,先人有夺人之心的力量。
  
  楚军就离开管邑,向北面,朝着晋军所在敖、鄗的方向进军。楚军是急行军,战车是奔驰,徒兵是奔跑。两方面的挑战,终于使晋楚要进行正面的交战了。看来,楚庄王还是想要与晋打一仗的,虽然他之前,确实有过不想与晋打仗的念头的。当然,我们切记,楚军向晋军进攻,是孙叔敖下达的命令。但如果没有楚庄王与孙叔敖之前的分析和决策,他孙叔敖是不敢随意下达没有经过楚庄王认可的命令的。
  
  
  113、楚庄王在邲打败了晋军
  
  晋军方面,上军将士会命巩朔和韩穿在敖地,设了七处的伏兵。而中军大夫赵括、赵婴齐,在战前就准备了船只在河边,大意是时刻准备着逃跑。
  
  当楚军进发到敖鄗晋军大营所在地时,晋军根本就没有做好战斗准备,特别是中军和下军,几乎就没有想到楚军会攻过来,因为两方面当时已准备结盟了。准备结盟的,就是朋友,朋友是不会和自己打仗的。但楚庄王偏偏就打了过来。这真让晋军措手不及。
  
  荀林父见楚军攻了上来,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就去击鼓,击鼓是命令全军出击,向敌人进攻,但同时荀林父下的命令却是,谁先渡过河,就有赏。渡河就是向北逃跑,也就是奖赏逃兵。这样逃命都有奖赏,所以中军和下军的士卒就争着抢渡船逃命。由于船少人多,所以船中被斩下的手指都可以用手捧起来。那是已在船上的士兵斩下的,后面还想上船的士兵的,扶着船舷上船逃命的手指。
  
  在晋的三军中,只有上军没有溃退。但楚军在潘党的指挥下进攻上军。郤克问士会,是否进行抵抗?士会以为,楚军士气正旺盛,如果都来进攻我上军,必被其歼灭,还是撤回伏兵,渡河北还,我们也算是逃兵罢,以减轻中军和下军的罪过,还可以减小战士的死亡。在士会、郤克的亲自掩护下,晋上军安全地渡过了河水,没有很大的死伤。
  
  到天全黑了下来时,楚军来到了邲,邲就是晋军扎营的敖鄗北面的一条水,敖鄗是两座小山,敖鄗与邲水北面,就是河水。所以,这就是晋楚二军在敖鄗作战,但却为什么称为邲之战。
  
  来到邲水边的楚庄王看到,晋军的军营早已不成样子,可以听到就是晋军渡河的声音。而这场战斗的时间,并不是很长,用现在的时间来计算,不会超过一个小时。为什么呢?从管邑到敖鄗约二十公里,四匹马拉着的战车的时速约三十公里。夏天六月的时光,到了晚上的六七点钟,天还是亮的。何况这天又是十三日,正是圆月当空的日子,所以,就算是天黑了下来,借着月光,也可以交战。何况两军又没有真正地大战。因为实际上两军并没有正面地全面地战斗。从晋军一见到楚军开始,晋军就在渡河逃命。先是中军和下军,然后是上军。晋国的三军在这场战斗中所表现的只是逃命。
  
  这场战斗,晋军战败。这就是有名的楚与晋的邲之战。春秋经的记载是,夏六月乙卯,晋荀林父帅师及楚子战于邲,晋师败绩。
  
  
  114、逢大夫和他的俩儿子
  
  邲之战,打得究竟激烈与否,打得残酷与否,从上面的记叙,我们似乎看不出来。但是我们看到了下面的两个这场战斗中的场景后,就应该有了一个非常明晰的判断,这场战斗是非常激烈和残酷的。
  
  上面已说过赵旃在向楚军挑战后,逃到了树林,虽然被屈荡追打并夺去了甲裳,但幸运的是,还没有被俘虏,赵旃回到了晋营。但他回到晋营时,楚军也随后攻到了晋军的大营。赵旃也和晋军的其它将士一样,只好向北逃跑,准备渡河。赵旃使用的战车,有二匹算是好马。好马的意思就是指,这马跑得快、跑得远。赵旃见当时的情况不好,就把这二匹好马,送给了他自己的哥哥和叔叔,用于他们驾车。赵旃的本意,是希望哥哥和叔叔,能够快一些地逃走。因为赵旃和他哥哥叔叔不是在一辆战车上。但由于好马送走了,赵旃他自己的战车,就跑得慢了,所以,赵旃的战车就被楚军追上,他只好再次弃车,独自跑向树林。
  
  赵旃二次弃车跑向树林,说明了,当时由于是战车作战,如果进入树林这样的地方,战车就失去了其优势,除非战车上的人下来,与赵旃进行博斗,就如屈荡那样。而这次赵旃跑到树林里后,好像楚军方面,没有人下车,马上去追杀赵旃。
  
  而恰好此时,晋军的逢大夫的战车,却从赵旃前面驰过。车上还有逢大夫的两个儿子。逢大夫的战车应该也是向北去的,准备渡河逃命的。逢大夫自己驾车,他对两个儿子交待过,要他们不要回头看,但为什么不让儿子回头,逢大夫没有说明,也不好说明。而两个儿子,可能也没把父亲的话当真,就真的回头看去了。这回头一看,就看见了跑进树林的赵旃,哥俩就报告给了父亲。
  
  逢大夫很生气,命俩儿子下车,下车的地方正好有棵树,逢大夫要儿子们就呆在这棵树下,等他回来好找到他们的尸体。然后请赵旃上了车。结果是赵旃得救了,而逢大夫的俩儿子却被楚军杀死,第二天,逢大夫回来找寻到那棵树,看见自己的儿子,那兄弟俩一同死在了那棵树下。
  
  我们看到,在车战的年代,谁如果离开了战车,就意味着要战死。赵旃没有死,是由于他跑进了树林里,避开了楚军战车上的车左的射杀,和车右的刺杀。还有就是,当时没有楚军士兵下车去追杀他。而逢大夫的俩儿子,似乎就没有准备抵抗,或者就无法抵抗,哥俩儿就在那儿等着楚军士兵来杀自己了。因为抵抗也是无用的,反倒有可能使父亲找不到自己的尸体。这样的一个场景,当然使我们感觉到了战斗的残酷。
  
  而这样一种残酷的战斗,我们却看不到当事人表现出的悲哀和痛苦,所能看出的倒是人对死亡的无畏的心理,和从容的表情。逢大夫为什么不让儿子回头?就是怕看到战场上那些无法逃命就要战死的同胞。没看到,就不用去拯救这些人;但看到了呢?逢大夫的行为,告诉了我们,看到了就必须要拯救这些人,宁可让自己的亲人死去。
  
  
  115、荀首擒杀敌人以赎回自己被俘的儿子
  
  逢大夫和他的两个儿子一同上了战场,这并不是特例。在那时的战场上,这样的父子兄弟一同上战场的家庭当是占多数的。上面说的赵旃与他的哥哥,和他的叔叔,一同上了战场。在邲之战中,还有一对父子,也一同走上了战场,这就是荀首和他的儿子荀罃。
  
  荀首此时是晋军下军的大夫,而荀罃也只是一名战士。在战斗中,荀罃被楚军俘虏。荀首当是已逃过河,或者已在河边准备渡河时,才知道儿子被俘的消息。荀首马上重新渡过河来到河南,或者就没有渡河北逃,他率领着自己的私属部队又回到了战场,他要想办法营救回自己的儿子来。而给荀首驾车的就是那个向楚军挑战的魏锜。
  
  回到战场上的荀首,在战车上不断地向楚军发射箭,但每当他抽出质量非常好的箭矢时,就把这箭矢放在了魏锜的箭袋里。我们说过,如果不是军队的元帅,驾车的驭手是在战车的中间,所以,此时荀首是站在战车的左边,右边还有一位车右。当荀首从自己的箭袋里拿出了质量非常好的箭矢时,就很顺手地放进了魏锜的箭袋里了。放在魏锜的箭袋里,荀首可以很容易地辨识出箭的好坏来,也就可以很容易地取出质量好的箭来。
  
  而魏锜不能理解荀首为什么要这样做?魏锜以为,箭这次用完了,还可以再去制造,又用不完,为什么要把好的箭矢留下来呢?荀首告诉魏锜,我如果不能捉住楚军将帅或国君的儿子,就不可能救回我的儿子。把好的箭矢留下来,就是为了用在最需要的时候,也就是只有在遇见了楚军的将帅或楚君的公子时,荀首才会去使用质量好的箭矢。这时使用质量好的箭矢,是为了保证他最大概率地射伤或射死敌人。他的想法就是只有射伤或射死了楚军的这样的重要人物,才有可能用这样的人,去赎回自己的儿子。
  
  果然,荀首先是把连尹襄老射死,然后又把楚君的公子谷臣射伤,并俘虏了公子谷臣。当然荀首也没有放过连尹襄老,将他的尸体也一同载着回到了河北。
  
  荀首用箭矢可以射伤或射死敌人,可见弓箭的威力。而荀首并不只是就射伤、射死了公子谷臣和连尹襄老。而战场上也不只有荀首在射箭,还有很多的晋国将士和楚军将士在射箭。战场上,也不只有弓箭这样的武器,还有戈、殳这样的长兵器在击杀着敌人。战场上的将士们所做的事情,就是杀死敌人。这样的战争能不残酷,能不激烈吗?虽然邲之战,总的说来是晋军在逃跑,并不是完全正面交战的那样一种战斗。
    116、荀林父请求以死谢罪
  
  回到晋国的荀林父向晋景公请求以死谢罪。晋景公是晋成公的儿子。对于荀林父的请求,晋景公已同意了的,因为晋军此战确实败得够惨的,以致楚国大夫潘党向楚庄王提出,应该建造一个京观,来埋葬那些死了的晋军士兵,以昭示楚军此战的功勋。所以,作为晋军的元帅荀林父,确有不可推卸的领导指挥责任。
  
  但士贞子向晋景公进言,当年晋楚城濮之战,楚被晋打败,而其实最后,那次战争楚失败了两次。为什么呢?当楚军战败后,楚又杀死了那场战争的楚军指挥者子玉。而子玉的死,对晋来说,是求之不得的的。所以当晋文公知道子玉死了,都不知道怎么来表达他的高兴的心情。同样,现在晋军战败了,如果再杀荀林父,不就是晋军的再次战败吗?荀林父是一位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的社稷之臣,为什么要杀他?之前的失败已过去了,不可能再挽回。而要紧的是,今后怎么战胜对手。荀林父既然是位退思补过的社稷之臣,如果继续用他,晋国今后就有可能战胜楚国。晋景公听从了士贞子的意见,就没有让荀林父死。
  
  而先縠却在第二年被杀,他们先氏家族,整个被灭了。因为在邲之战中,正是由于先縠的首先渡过河水,与楚作战,又不作好战备,而使晋军战败的。谨慎小心的楚庄王,不但打败了晋,还使晋灭先氏,当然这似乎与他楚庄王没有什么利害关系。但并不是没有利害关系,就一定不会去做事了。楚庄王愿意做看似没有利益的事情。
    117、楚庄王灭萧
  
  
  打败晋军的这年的冬季,楚庄王就出兵伐萧。
  
  萧是宋的附庸国,所以宋当然要救萧。而萧成为宋的附庸国,还有一个特别的原因。前面说过,当年宋国的南宫万因为宋闵公的一句玩笑话,而刺杀了宋闵公,并杀死了华父督和仇牧两位大夫,立子游为国君。而萧叔大心,联合其它的贵族,借用曹国的军队,讨伐南宫万,杀子游,南宫万出逃到了陈国。萧叔大心等贵族立公子御说为国君,即宋桓公。正是由于萧叔大心平定南宫万和立宋桓公的大功,宋桓公将当时是宋国城邑的萧送给了萧叔大心,并且作了宋的附庸国。
  
  萧邑,就在今天安徽省萧县。楚庄王出兵就是要伐这个萧邑。而宋是不能坐视自己的附庸国被楚国欺侮的,所以命大夫华椒带领着蔡国的军队去救萧。开始楚似乎没有占到多大的便宜,萧还把两位楚国大夫熊相宜僚及公子丙捉住。楚庄王请宋不要杀这两位大夫,表示自己愿意撤军。但萧人不买帐,照样杀了这两位楚国大夫。楚庄王是大怒,将萧围困起来,并攻克了萧。一个可以说强大得很的楚国,灭他一个小小宋国的附庸国萧,实在是太容易了。但还是先损失了两位大夫。
  
  但对于楚国的军人而言,总是冒着死亡的威胁去战斗。而那些能够活下来没有死去的楚国士兵,此时还立在严寒中,为他楚王战斗。所以申公巫臣请楚庄王前去慰问楚国的士兵。楚王答应了。他来到了战士们的中间,向战士们表示慰问,这只是语言上的表示。楚庄王还俯下身子,去拍拍战士们的身子,用行动来表示他的慰问。楚庄王的言语,可以让三军将士都听得到,但楚庄王不可能去拍每一位将士的身子,但只要他楚庄王拍了战士们的身子,就表示了他一个国君的对战士们的体贴,这是一种心灵之间的最好的沟通方式。所以,楚军的将士们,听到了楚庄王的话,见到楚庄王的行动后,在那寒风中,就如披上了丝织成的冬衣一样,心里暖融融的,身子也就不觉得冷了。
  
  
未完不续
——————
作者:秦望山若耶水 回复日期:2007-10-23 13:14:03   
  谢谢各位朋友对这个贴子的关注。由于事务繁多,我没有时间修改文章,不能再进行更新了,非常地对不起。
  我看了,网上讲春秋的贴子还是比较多的,朋友们可以选择阅读。————
作者:秦望山若耶水 回复日期:2007-2-14 15:04:06   
  各位朋友,新年要到了,提前祝你们新年好!
  
  另,向各位说一声,我准备小别5个月,我想将春秋这段历史的初稿写好,然后再来更新,战国的那段以后再说。我估计要5个月的时间。但不论在这5个月内能否写完,我都会在8月份回来的。欢迎你们到时候再来。真的特别感谢读我贴子的朋友,你们的厚爱,使我的心里总是充实的,总有事情要做,也总想把这个事情做好。我总以为思想的能够交流,是人活着最大的幸福,我衷心地感谢你们!谢谢,再见!
————
作者:爱海的狐狸 回复日期:2007-8-2 16:28:39 
春秋战国的确是个让人着迷的时代,那时候的人行事有时候让人觉得可笑,有时候有让人觉得可爱,但更多的时候是让人觉得可敬.作者:秦望山若耶水 回复日期:2007-8-3 13:26:18   
  谢谢爱海的狐狸!其实还有一点,我以前也没有想到,就是这个春秋时代,还有让人可悲的人和事。这个时代,并不是我们所想的那么童话,那么美好。人类可能一下子就是成人了,人类可能就没有进步过
————
作者:秦望山若耶水 回复日期:2007-8-14 15:10:14 
九合诸侯是指,齐桓公组织的九次与诸侯的会盟。但每次会盟的诸侯,未必相同。九合诸侯后面还有一句话,是一匡天下,就是指稳定周襄王的太子之位的首止之盟。
  
  春秋时代,有较多事迹记载的诸侯是十二诸侯,司马迁有十二国诸侯年表。而有些较大的诸侯国并没有列入此表,如许国,如薛国,如杞国,如越国,如莒国,如随国,如邾国等诸侯国。而这个时代诸侯国有几十个。春秋末期时,最多一次会盟的诸侯达十七个诸侯,这就是由晋国主持的召陵会盟,时间是在鲁定公四年。这样的盛会,可能只有今天的社会才可以达到吧。
————作者:秦望山若耶水 提交日期:2008-1-29 20:49:00    来看看,
  上面这些朋友还记得这贴。看样子,我得继续贴?近来也空了些。要么,稿子修改下,再贴上来。战国时期也可以写了。
————
作者:秦望山若耶水 回复日期:2008-2-5 13:25:34   
  一下子不能上贴,先贴一段笔记吧。
  
  
  郑武公坚决不同意立共叔段为太子的。
  
  在郑武公时,由于姜氏喜欢小儿子,数次向郑武公提出立共叔段,但郑武公不答应。这一点郑武公头脑很清醒,他没有迁就自己的夫人的无理的要求。
  
  而在郑武公去世作,姜氏马上就向大儿子提出了要求将制邑封给共叔段的请求,看上去,一个是姜氏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一个也表示了她势在必得的决心。而郑庄公,并没有答应母亲的这一要求,但却给了母亲一个台阶,除去制以外城邑,都可以封给弟弟,但只有制邑,不行。这无非是手段,因为制邑虽然险峻,但却并不是理由。如果,姜氏先提出了要封京邑,给共叔段,郑庄公也会提出其它的理由,也一样地不会答应封给共叔段的。而如果后来姜氏提出要制这个地方,他郑庄公也会把制这个地方封给共叔段的。
  
  所以,郑武公与郑庄公对待姜氏提出的要求,所采取的态度是不同的。这与一个是夫妻关系,一个是母子关系,有相当大的关系。在郑庄公,既不得罪母亲,又能维护自己的权威,是他必须考虑的。而他的方法,确实都照看到了这两点。
————作者:秦望山若耶水 回复日期:2008-9-8 19:23:58  
  对不起楼上的各位朋友,这个贴子确实不更新了。不过天涯上有关春秋战国的好贴子有很多,朋友们可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