炖排骨放多少盐:【铜钟功——少林小八卦内功】(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9 10:20:43

【铜钟功——少林小八卦内功】(二)

(2006-10-09 11:25:11) 【概 述】

「铜 钟 功 —— 定 劲」
     铜钟气功,原名“铜钟功”,又名“定劲”。属少林小八卦内功的第一步基本功。
    少林小八卦内功,属少林拳法中的蛇法。相传少林有龙、蛇、鹤、虎、豹等五种功法,且有龙练神、蛇练气、鹤练精、虎练骨、豹练力之说。少林小八卦内功即其中的蛇法,是一种"内功柔术",俗称"软法"。共有铜钟劲、一字劲、八字劲、分力法、花交手、单手、阴阳手、洗肩、四门走马、小八卦拳等十步功法。前三步是静功,以下是动功,是一套动静相结合的功法。
    铜钟劲(即铜钟式气功)是第一步基本功,而且铜钟劲对治疗各类型馒性疾病很有疗效。
    一字劲和八字劲是马步功,是练马步根基坚固。对治疗神经衰弱失眠很有疗效。如在临睡前练一字劲和八字劲,效果更好。
    分力法是练横力和直力,花交手、单手、阴阳手是内功柔术练功夫的用手,洗肩是练肩关节灵活。它是花交手、单手、阴阳手的辅助功,能使气血劲力容易到达指尖,以便运气发劲。对肩、肘、腕关节炎有防治作用,特别是肩周炎。
    这五个动作,可以单练,也可以连接起来连贯练。四门走马是进一步练马步灵活,手法精捷。
    最后才可练小八卦拳法。
    它的分步锻炼是为了运动量渐渐增强,前一步为后一步的基础,逐步深入,逐步巩固,求渐进而不求速效,尚柔而不尚刚,用意气而不用力。
    因此,对于神经系统、呼吸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各种慢性疾病都有很好的疗效,特别适应身体衰弱而需要体育锻炼的人们锻炼身体。
    它不仅能防治疾病,而且能练就功夫。
    铜钟气功的功法功理是根据"八卦"的原理而创制的,是用"无极变太极"、"太极变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来定方位和安排布局的气功拳术。
    由于是"内功柔术",练时无须用力,所以无论男女老少,有病无病都可以练。有病可治病,无病可健身,达到防病治病,强身自卫,益智健美,延年益寿之目的。

「关于拳法中的蛇法问题」
     蛇练气,蛇遇到打击时,会把气充实到全身来抵抗打击。蛇在不动时很静,在行动时柔而有劲。它在与鸟雀斗争时,应用"以静制动"、"以柔克刚"的战术来战胜鸟雀。
    铜钟气功第一步基本功(静功)就是要练得象蛇一样,能把内气充实到全身,遇到打击时能发劲还击。而在练动功时要柔而有劲,要把身躯的内劲贯通四肢透三关到指尖(就是肩、臂、手指、腿、脚、足趾)。把两手当作蛇头,中指、无名指、小指并拢,作蛇咀的上腭,食指和大拇指为下腭。练功和应用时,手运至平肩,与身成90°;指尖微寓起意,主发劲,是实手,成为蛇口状;另一手平脐,与身成45°,为助劲,是虚手,为蛇尾。两手变动时,则另一手为蛇头。所以把两手当作两头蛇。在技击时着重用指尖,因指尖面积小,穿透力比拳掌强。特别是中指和食指(催劲)。常用于点穴运气治病,但功夫主要靠长期坚持磨练,才能贯通三关达指尖。应用时才能有得心应手的妙技。

「练 习 之 四 大 要」

    1.学拳之式,如习射然惟射则拘其手、拳则放之(手指伸直象打太极拳一样)。两手向下,拳腕横竖,出力同而用法略异,拳之初步要聚精会神于指下着意(意顾指尖)一落呆相则机滞不通,其力便有限量,马步木然。总而言之,第一关头须认得磨练二字,若徒贪多,则心烦意乱(花样不要多),用功虽欠,毫无得力。至定劲面壁之功,则要坚持有恒,不可时作时辍也。
    2.习拳全仗精神气,精不凝则神不聚,神不聚则气不固。一堂学习,俱受师传,而或劣或优,有霄壤之别,其故何在,一则气旺神聚,一则气馁神散。学者苟知精气神三宝而直养无害,其于拳术虽未遽优,然于学习之方思过半矣。
    3.习拳每须早站静室中,外屏诸缘,内息诸妄,收视返听,调匀鼻息,舌舔上腭,四肢不动。使眼、耳、舌、鼻、身之五识,俱返其根(丹田),魂魄精神各安其舍(心定),行往坐卧念念不忘运用,施为惺惺不昧,而后其技乃有进境。
    4.习拳必先运气,运气之初自命门达肢体,由膂使臂,由臂使指,若逆行之则气不归丹田,艺何由进,故一节偶动,则全身力至,如气球走马一般,中有热力转旋,撤上撤下任外界之千摇万动,其主宰仍自如,惟其中具二气之其既胎息之旋、发挥之复策之以精进、持之以果毅,愈久愈熟愈灵,灵则四肢百骸自然听命于心,心之所至,气亦至焉,其神化不可以方物,其力量不可以计数。

【功法——铜钟功的十大功法】

「铜 钟 劲」


【铜钟功——少林小八卦内功】(二)(2006-10-09 11:25:11)转载 分类: 铜钟内功 【概 述】

「铜 钟 功 —— 定 劲」
     铜钟气功,原名“铜钟功”,又名“定劲”。属少林小八卦内功的第一步基本功。
    少林小八卦内功,属少林拳法中的蛇法。相传少林有龙、蛇、鹤、虎、豹等五种功法,且有龙练神、蛇练气、鹤练精、虎练骨、豹练力之说。少林小八卦内功即其中的蛇法,是一种"内功柔术",俗称"软法"。共有铜钟劲、一字劲、八字劲、分力法、花交手、单手、阴阳手、洗肩、四门走马、小八卦拳等十步功法。前三步是静功,以下是动功,是一套动静相结合的功法。
    铜钟劲(即铜钟式气功)是第一步基本功,而且铜钟劲对治疗各类型馒性疾病很有疗效。
    一字劲和八字劲是马步功,是练马步根基坚固。对治疗神经衰弱失眠很有疗效。如在临睡前练一字劲和八字劲,效果更好。
    分力法是练横力和直力,花交手、单手、阴阳手是内功柔术练功夫的用手,洗肩是练肩关节灵活。它是花交手、单手、阴阳手的辅助功,能使气血劲力容易到达指尖,以便运气发劲。对肩、肘、腕关节炎有防治作用,特别是肩周炎。
    这五个动作,可以单练,也可以连接起来连贯练。四门走马是进一步练马步灵活,手法精捷。
    最后才可练小八卦拳法。
    它的分步锻炼是为了运动量渐渐增强,前一步为后一步的基础,逐步深入,逐步巩固,求渐进而不求速效,尚柔而不尚刚,用意气而不用力。
    因此,对于神经系统、呼吸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各种慢性疾病都有很好的疗效,特别适应身体衰弱而需要体育锻炼的人们锻炼身体。
    它不仅能防治疾病,而且能练就功夫。
    铜钟气功的功法功理是根据"八卦"的原理而创制的,是用"无极变太极"、"太极变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来定方位和安排布局的气功拳术。
    由于是"内功柔术",练时无须用力,所以无论男女老少,有病无病都可以练。有病可治病,无病可健身,达到防病治病,强身自卫,益智健美,延年益寿之目的。

「关于拳法中的蛇法问题」
     蛇练气,蛇遇到打击时,会把气充实到全身来抵抗打击。蛇在不动时很静,在行动时柔而有劲。它在与鸟雀斗争时,应用"以静制动"、"以柔克刚"的战术来战胜鸟雀。
    铜钟气功第一步基本功(静功)就是要练得象蛇一样,能把内气充实到全身,遇到打击时能发劲还击。而在练动功时要柔而有劲,要把身躯的内劲贯通四肢透三关到指尖(就是肩、臂、手指、腿、脚、足趾)。把两手当作蛇头,中指、无名指、小指并拢,作蛇咀的上腭,食指和大拇指为下腭。练功和应用时,手运至平肩,与身成90°;指尖微寓起意,主发劲,是实手,成为蛇口状;另一手平脐,与身成45°,为助劲,是虚手,为蛇尾。两手变动时,则另一手为蛇头。所以把两手当作两头蛇。在技击时着重用指尖,因指尖面积小,穿透力比拳掌强。特别是中指和食指(催劲)。常用于点穴运气治病,但功夫主要靠长期坚持磨练,才能贯通三关达指尖。应用时才能有得心应手的妙技。

「练 习 之 四 大 要」

    1.学拳之式,如习射然惟射则拘其手、拳则放之(手指伸直象打太极拳一样)。两手向下,拳腕横竖,出力同而用法略异,拳之初步要聚精会神于指下着意(意顾指尖)一落呆相则机滞不通,其力便有限量,马步木然。总而言之,第一关头须认得磨练二字,若徒贪多,则心烦意乱(花样不要多),用功虽欠,毫无得力。至定劲面壁之功,则要坚持有恒,不可时作时辍也。
    2.习拳全仗精神气,精不凝则神不聚,神不聚则气不固。一堂学习,俱受师传,而或劣或优,有霄壤之别,其故何在,一则气旺神聚,一则气馁神散。学者苟知精气神三宝而直养无害,其于拳术虽未遽优,然于学习之方思过半矣。
    3.习拳每须早站静室中,外屏诸缘,内息诸妄,收视返听,调匀鼻息,舌舔上腭,四肢不动。使眼、耳、舌、鼻、身之五识,俱返其根(丹田),魂魄精神各安其舍(心定),行往坐卧念念不忘运用,施为惺惺不昧,而后其技乃有进境。
    4.习拳必先运气,运气之初自命门达肢体,由膂使臂,由臂使指,若逆行之则气不归丹田,艺何由进,故一节偶动,则全身力至,如气球走马一般,中有热力转旋,撤上撤下任外界之千摇万动,其主宰仍自如,惟其中具二气之其既胎息之旋、发挥之复策之以精进、持之以果毅,愈久愈熟愈灵,灵则四肢百骸自然听命于心,心之所至,气亦至焉,其神化不可以方物,其力量不可以计数。

【功法——铜钟功的十大功法】

「铜 钟 劲」



1.姿势
    正身站立,两脚八字分开,脚跟宽与肩平,头颈端正,意如顶天,目光平视,眼神不动,两肩松沉,两手臂向两侧分开,手距身约尺许(约与身成45°),手掌向下微向后,手心如抑物状,大拇指与食指分开,余三指稍并,成蛇口状。
    立身中正,脊梁竖直,不要左偏右斜,不要前俯后仰.不要耸户弓背,不要挺胸突肚,尾闾内收,屁股不要突出,两腿自然伸直,膝挺直不屈,但不可用力。
    脚底前后及址趾平衡踏地,意如粘吸在地上。铜钟劲的姿势只有一个站式,没有坐卧及其他姿势,在病员练功时,如体弱病重者,初学练功时,两手臂分开少些,手指下垂。不用手指分劲练法。
2.呼吸和意念
    姿势摆好后,肌肉放松,思想集中,平心养气,静虑凝神。
    第一步,自然腹式呼吸法(即顺呼吸法)。初学练功的人,先以自然呼吸着手,即呼吸象平时一样,但须稍有意识,使呼吸匀,细渐长意守下丹田(即脐下小腹部)。
    如体弱病重者,呼吸短促可先守中丹田(即脐上中腹部),随着练功进度,渐渐向下延伸,逐渐练成自然腹式呼吸。在吸气时,下腹部缓缓向外膨突达到下腹部丹田有内气充实的感觉(即所谓气贯丹田),并随着练功的进度,逐渐适当延长吸气,但不可勉强吸得太深,要循序渐进,要留有余地,使转呼气时不至迫切。要求做到细渐长,自然而有规律。
    这种呼吸方法,吸气是主动的,呼气是被动的,吸气时间比呼气时间较长,但气体交换是相等的。
    这种呼吸方法适用于初学气功者及体弱有病的人,也适用于中老年人,并作为进一步练逆型腹式呼吸的基础。
    逆呼吸与自然腹式呼吸法相反。它要在呼气时脐下小腹部缓缓外突随意念由头顶至山根(鼻)经玉池(舌下)由胸前任脉运入丹田。达到脐下小腹部腹部丹田有内气充实的感觉,并随着练功的进度,逐渐适当延使内气在丹田聚集起来,以培育丹田内气,丹田内气充实后会自会阴(即所谓气按丹田)。转吸气时,脐下小腹部自然回松,内气由丹田向命门贴背脊沿督脉缓缓上升,同时微微提肛,含胸拨背,神贯于顶,即所谓:“神贯元首”。
    这种呼吸方法,呼气是主动的(即意识支配呼气)。吸气是被动的(吸气任其自然),呼气时间比吸气时间较长,但气体的交换也是相等的,又称谓“长呼短吸法”。它是练铜钟式气功的主要呼吸法。它的作用是,培育丹田内气,为贯通任肪、督脉及下一步运气入四肢打好基础。
    第三步,运气入四肢,有了第二步"气按丹田"逆型腹式呼吸法的基础,才可以练第三步,达到上至于顶,下至于踵,掌含抑力,意顾指尖,四指落地,六指朝天(又称运八卦)。
    其方法以意领气,即在气丹田的呼吸动作时,丹田内气继续向下延伸,至会阴后,经两脚后外侧至脚趾涌泉及脚跟(到脚时,脚底及十趾如粘吸在地上),即所谓“下至于踵”;并同时在呼气经胸时,由(中府云门)分向两臂,经臂内侧到掌心(劳宫)达十指指尖。同时注意中指与食指分开(到掌心时,掌心象抑住东西、指尖如有气向外放射),即所谓掌含抑力,意顾指尖,并注意大拇指和食指与余三指分开,大拇指与食指意向下落与脚趾取得联系,即所谓四指落地。
转吸气时,即在神贯元首吸气动作时,小腹部回松自然内收,丹田内气向命门贴背脊沿督脉缓缓上升。同时微微提肛,含胸拨背,引足趾及脚底涌泉内气经两腿内侧入腹与丹田向命门之气汇同上升,同时手指内气由手背经臂外侧至肩,达颈到大椎与督脉上行内气汇同上面至头顶(百会)。即所谓“六指朝天,上至于顶”。
    有了以上三步功法的基础,内气已能随意在周身运行,循环不息,由于注意了内气运行的方法,注意力自然集中,无需用其他方法帮助人静,就能达到自然人静。
    第四步,“畅胸实腹、坚托铜钟”。
    有了以上三步功法的基础,内气已能在周身随意运行,再进一步,练到“畅胸实腹、坚托铜钟”。
    其方法:无论自然呼吸或逆呼吸,也不管呼气或吸气,内气都要充实到丹田,使下腹部丹田自然沉突,达到实腹,而且还要在呼吸时胸部保持自然舒畅,这就叫“畅胸实腹”。
    以上功法,经过长期坚持锻炼,内气由丹田缓缓向两胁软腰前后充实,使章门、期门两穴关闭,然后上腹部胸窝部,凡是软的地方,都能有内气充实,全身各处都能发劲达到身体内外,坚若铜钟,这就称谓“铜钟劲”。
    上面所谈“气贯丹田”是吸气时下腹部外突,丹田有气充实感觉。
    “气按丹田”是逆呼吸,是在呼气时下腹外突,丹田有气充实感觉。
     这两种呼吸方法及第三步运气入四肢方法,如难以形成时,可用以下辅助方法帮助形成。
    (l)“气贯丹田”,把两手按在肚脐两旁,随着呼气轻轻向内按,使腹部内收,转吸气时腹部就自然外突,这样反复练习几次,"气贯丹田"就会较快形成。
    (2)“气按丹田”的辅助方法:把口缓缓尽量张大,不要用意吸气,空气会自然进入肺内的,随着张口时下腹部向内收缩,然后闭口呼气,小腹就自然外突,内气就会自然沉到丹田,反复练习几次,“气按丹田”就会较快形成。
    (3)运气入四肢的辅助方法:即在缓缓把口尽量张大时,脑子里默念“ 哼”字,仍不要用意吸气,手指及手掌,脚趾及足掌随着下腹部内收动作,内气自然缓缓上升至头顶,然后呼气,脑子里默念“哈”字,口微开,由口呼气(不发声音),这时随着腹部外突,内气会自然运入四肢,到达手心、手指、足心、足指。

    3.呼吸出入以口、鼻的问题
    初步练功,练功开始时,先以鼻吸口呼,称谓“鼻吸天地清气、口吐肠胃浊”。如此七次,然后鼻吸鼻呼,收功时亦以鼻吸口呼。第二步:逆呼吸,鼻吸鼻呼也可,鼻吸口呼,但用口呼气时,嘴唇不宜张得太大,如鼻吸鼻呼时,嘴唇亦不要闭得太紧,要求似开非开,似闭非闭的自然状态,总之练铜钟功时,无论采用何种呼吸都会变得自然深长;鼻吸鼻呼或鼻吸口呼都可应用,但都要自然。练时要把注意力放在腹部,口和鼻子只是气体出入的门户,要使气体出入时口鼻好象没有在呼吸。
    (l)牙齿不宜咬紧,应稍微离开,保持休息状态时的自然咬间隙,使嘴嚼肌能保持放松,有助于唾液分泌。
    (2)舌尖轻抵上腭,但不要舔得太紧,可以舔在上腭牙龈之间,有利于舌下唾液的分泌,但也可以任其自然。
    有唾液时应随时咽下,这叫“咽津”,咽下时以意送至丹田,以后唾液咽下时,会听到咕咕咕向下流动的声音,一直自食道到胃里,练气功咽津的好处很大,有滋润咽喉,帮助消化的功效。“咽津”又能提高食欲,冲洗食道,并可使咽喉食道,喷门产生运动等作用。
    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结果,唾液中不仅有唾液淀粉酶,而且还有脂酶、氧化酶、精氨酸酶、脱水酶等。唾液中的蛋白酶和辅酶能与食物发生聚合作用,因此能帮助消化和提高食欲,还有人认为唾液有防癌作用,它还有内分泌功能。
    关于练功时间及次数:每天早晚各练 l一2次,一般为20-30分钟,有时间可适当增加 l一2次。练时要聚精会神,振作精神,坚持有恒,认真练习,马马虎虎是练不出好功夫来的。
    病重体弱的人根据情况,不要勉强,要站几分钟就收功,休息几分钟再练,然后根据进度逐渐加长练功时间,有条件最好在医师或教导员指导下练功。
    铜钟劲的收功问题。铜钟劲是武术中的气功,一般不会出偏差,在练功时,两臂虽然放松,但里面的肌肉为了维持站功的姿势,仍在不断地收缩,心脏根据需要把血液运到手指足趾,血液带着养料氧气来供应在运动的肌肉及组织,这时毛细血管大量开放,但是因为它是一种静力锻炼,肌肉为了维持这个姿势,必须不断收缩,因为不是节律性的运动,静脉血和淋巴液的流回较忙。在练到一定时间时,手指和脚底就觉得发胀、发麻,象针刺、触电等感觉(练气功时气感),这时就要收功。
    先将两手缓缓放下,然后两手交叉向前后运出,右手向前,手心向上,运至平肩;左手向后,手心向下,运至平脐,两手同时翻掌,交叉运行十余次,使静脉血和淋巴液加快流回心脏,同时作鼻吸口呼深呼吸十余次,以还氧债,这就是铜钟劲所以要这样收功的理由。

     4.铜钟功的内劲和要领
    铜钟劲又名“定劲”,定是指姿势站着不动,心要定,劲是由内气而化生的力量,这里称内劲,即里面在练内劲。
    铜钟劲的内劲分为:丹田劲下丹田)、顶劲(头上)、踵劲(脚底)(顶劲和踵劲又称乾坤劲)、起劲(中指、无名指、小指)、落劲(大拇指、食指)、抑劲(掌心)、沉劲(肩)、催劲(中、食指)等八股内劲。
    它的练法有十三个要领,即:气按丹田、神贯元首、上至于顶、下至于踵、沉肩笔立、顶天立地、六指朝天、四指落地、掌含抑力、意顾指尖、走神觉耳、呼吸自然、用意(气)不用功,兹将要领解说如下:
    (l)气按丹田:逆呼吸呼气动作,即用意把内气按于丹田(练法已详述于上面呼吸功法内)。
    (2)神贯元首:转吸气时,内气随着含胸拨背,微微提肛动作,自然升至头顶。
    气按丹田,神贯元首是练丹田劲,它是整个功法的总纲,丹田的起伏开合、内气的阴降阳升、前后循环都是随着气按丹田、神贯元首的呼吸动作而产生运动的。
    (3)上至于顶:随着神贯元首的吸气动作,内气由脚踵(脚底掌心及十趾)上升至头顶,是练顶功。
    (4)下至于踵:随着气按丹田的呼气动作,内气由头顶下达至脚踵,是练踵劲。
    (5)沉肩笔立:站着练功时,两肩松沉,不要耸肩,身体要自然伸直,是练沉劲。
    (6)顶天立地:顶天是指头要端正,意如顶天,但不可用力硬顶,要求虚灵,是练顶劲,立地是指两脚平衡踏地,意如粘吸在地上,是练踵劲。顶劲和踵劲又称乾坤劲。沉肩笔立、顶天立地是指练顶劲和踵劲的姿势外形,上至于顶下至于踵是指内气上、下运行,两者相辅相成,内外相合,上下相随。
    (7)六指朝天:六指是两手的中指、无名指、食指,练功时这三指稍并拢,朝天是指随着神贯元首的吸气动作,手指内气由手臂经臂外侧达肩颈到大椎与督脉,内气汇同上面至头顶(这个朝天的“天”是指顶天立地的“天”,即头上),是练起劲。

    (8)四指落地:四指是指两手的大拇指和食指,这二指分开,并与中指、无名指、小指分开成蛇口状,落地是随着气按丹田的呼气时,内气经胸分向两臂曲池达掌心到指尖时,大拇指和食指意向下落于脚趾(这个落地的"地"是指顶天立地的“地”,即脚下),是练落劲。
    (9)掌含抑力:是指掌心好象抑佐东西,可使手心(劳宫)劲力增强,是练抑劲。
    (10)意顾指尖:也是在气按丹田呼气时达掌心到指尖,并注意中指和食指分开,指尖里面含有气向外射之意,但不可用力,是练催劲。
    六指朝天和四指落地是手指分劲的外形,是左右两手与头上及脚下联系起来组成外八卦的姿势,掌含抑力意顾指尖是左右两手内气运行的内意,也是随着气按丹田和神贯元首的呼吸动作而同时运行的。
    (ll)定神觉耳:走神是练眼,觉耳是练耳的听觉。
    铜钟功练时要求两眼睁开,目光平视并在对面设一个固定的目标,如在室内练功,可在距离2-3米的墙上划一个固定目标,平视时不是钉佐看目标,而是要对准目标,使站着姿势不易变动,如在室外,有树木可对准树木绿叶,距离远点也可以。
    眼神不动,就是不要东张西望,思想不要分散,所谓“含而不放、视而不见”。
    觉耳的练法:是要心静耳能觉察各种细微声音。
    (12)呼吸自然:练铜钟式气功时,无论采用那种呼吸方法,如自然腹式呼吸或逆型腹式呼吸法,都能使呼吸变得自然深长,因此在练功时,呼吸要求自然,不要勉强吸得太深,要留有余地,让转气时不至迫切,以后渐渐达到匀细,缓慢,自然深长。
    (13)用意不用力:用意不用力是指以上练功要领都要求用意不用力,练静功时,一是意识引导内气运行,二是摆好姿势,做到平宜端正,轻松自然,练动功时以意识引导动作,要轻轻引导,手到终点时,意识要贯注指尖,指端渐渐产生气感,这样才能做到“意气合一”。
5.练功须知
    练铜钟式气功,必须树立坚强的信心,要有足够的勇气,坚持有恒,因这种气功是求渐进而不求
速效的。练时必须掌握要领,逐步注意内运,不要用拙力,要顺乎自然,不要执意妄想,勉强追求,
要认识“磨练”二宇,因为工夫是一工一工地练出来的,所以叫做功夫,否则会欲速则不达,但也不
要畏难而退。
    6.练功效应
   (l)练功中途常有两臂上部出现沉重胀痛等感觉,这是练功时内气加强的反应,一般胀痛,可以坚持练功,可以把手放松点,就会减轻胀痛。
   (2)练功中途及练好后常有脚底发胀、发热、发麻,有时象针刺,有时象触电,手指也常有这些感应。这是练功有效的反应,放下后活动几分钟就会恢复,但不要用手去摩擦。
   (3)收功后两手手掌手指常现红色或紫色,这是练功时运到两手的气血增加的缘故。
   (4)练功中途常有放屁和腹鸣。这是胃肠消化增强,浊气下降的关系。
   (5)练功时常有下腹部温热、发胀等感觉,这是内气聚集于丹田的关系,是练功有效的反应。
    7.练功的注意事项
   (l)早上练功前,排净大小便,喝点开水或饮料,如肚饥吃点点心,但不要吃饱。
   (2)衣服鞋子要稍宽,不要穿高跟皮鞋练功,裤带不要太紧,如天气冷,衣服要穿暖些,以防受寒。
   (3)吃饱后要隔半小时才可练功,饥饿时不要练功。

   (4)练功场地要清洁,空气要新鲜,不要在有煤气和有灰尘的地方练功,如在室内应开窗透空气,不要对大风练功,有大雾的天气不要在露天下练功,雷电时不要练功。
   (5)练功时如发生恶心,想吐,接着头昏,可以在原地坐下或蹲一会儿就会恢复的,不必顾虑。

    8.丹田
    丹田的命名是从前道家练功时,说这个地方(指脐下小腹部的下丹田)会练出长生不老的内丹来的,这个地方是出仙丹的田,所以命名为丹田,这种说法,当然是不科学的,但是这种锻炼的方法确实能使人得到健康和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功效。
    那么“上丹田”和“中丹田”有什么用处呢?
    “上丹田”藏神。
    练铜钟气功练功时的神贯元首就是练气化神。
    内气升到头顶百会穴时稍微提一提神,这时就用到了“上丹田”。
    “中丹田”的用处是:凡是体弱病重呼吸短促的人,初开始练功时,先守中丹田。如果呼吸短促你叫他守下丹田,那就得不到气感,而且会上气不接下气了。
    (l)丹田的部位和丹田内气。
     丹田的部位有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之分。
    “上丹田”在头顶的百会穴内,即头上两耳直上的正中。
    “中丹田”在心窝部的脑中穴内,即两乳中间。
    “下丹田”在脐下三寸的里面。
    《中国医学大辞典》说:丹田是人体中的一个重要部位,它位于膀肮之后直肠之前,是一个夹室,有气则开,无气则合。
    为任脉督脉冲脉所起之处,又是诸经汇集之所,它是经络的枢纽,是生命动力的源泉,下丹田的部位从外表来说,相当于脐下三寸的里面。
    铜钟气功用气按丹田的动作,就是用脐下小腹部里面为丹田,推动内气下行聚集于丹田,以培育丹田之气,为贯通任督打好基础,经过长期坚持锻炼,丹田渐渐产生丹田内劲。这不仅能够防治疾病和益智延寿,而且能练就功夫强身自卫。

    所谓练成“丹田混元气、走遍天涯无人敌”。
    这就是丹田气练成功后,在技击时,丹田气向下一沉,丹田内气化做劲力,运入四肢,由脚底反射到手指,手指发劲时就象炮弹出膛打出去一样有力,而它的劲力的来源是丹田气,丹田气向下沉,好比炮弹发射时的挫力,但是这个动作是由心意气的紧密协调而产生的。
    (2)“意守丹田”、“气贯丹田”、“气按丹田”有什么区别?
    ①“意守丹田”是练功时注意力集中在丹田使腹部肌肉帮助胸部呼吸,渐渐过渡到“气贯丹田”。
    ②“气贯丹田”是自然腹式呼吸法的吸气动作,即吸气时,下腹部渐渐向前下膨突,丹田有气充实感觉。
    意思是说:气由鼻子吸进而贯到丹田。
    它的作用是使肺活量逐渐扩大,同时推动腹腔蠕动,改善腹腔内脏气血循环。
    ②“气按丹田”是逆型腹式呼吸法的呼气动作,在气呼出时腹部反而向前下方膨突。
    意思是气呼出时,用意识把内气按佐于丹田。
    它的作用是培育丹田内气,为贯通任脉督脉及运气入四肢打好基础。
  
    练“气贯丹田”是为了肺能多纳气。
    练“气按丹田”是为了应用。因为在技击发劲及点穴放外气时,都是应用"气按丹田"的呼气动作的。它也可以应用到各项体育竞赛的基本功。
    另外“气按丹田”的练功方法对防治疾病、保健强身都有很大的好处。

1.姿势
    正身站立,两脚八字分开,脚跟宽与肩平,头颈端正,意如顶天,目光平视,眼神不动,两肩松沉,两手臂向两侧分开,手距身约尺许(约与身成45°),手掌向下微向后,手心如抑物状,大拇指与食指分开,余三指稍并,成蛇口状。
    立身中正,脊梁竖直,不要左偏右斜,不要前俯后仰.不要耸户弓背,不要挺胸突肚,尾闾内收,屁股不要突出,两腿自然伸直,膝挺直不屈,但不可用力。
    脚底前后及址趾平衡踏地,意如粘吸在地上。铜钟劲的姿势只有一个站式,没有坐卧及其他姿势,在病员练功时,如体弱病重者,初学练功时,两手臂分开少些,手指下垂。不用手指分劲练法。
2.呼吸和意念
    姿势摆好后,肌肉放松,思想集中,平心养气,静虑凝神。
    第一步,自然腹式呼吸法(即顺呼吸法)。初学练功的人,先以自然呼吸着手,即呼吸象平时一样,但须稍有意识,使呼吸匀,细渐长意守下丹田(即脐下小腹部)。
    如体弱病重者,呼吸短促可先守中丹田(即脐上中腹部),随着练功进度,渐渐向下延伸,逐渐练成自然腹式呼吸。在吸气时,下腹部缓缓向外膨突达到下腹部丹田有内气充实的感觉(即所谓气贯丹田),并随着练功的进度,逐渐适当延长吸气,但不可勉强吸得太深,要循序渐进,要留有余地,使转呼气时不至迫切。要求做到细渐长,自然而有规律。
    这种呼吸方法,吸气是主动的,呼气是被动的,吸气时间比呼气时间较长,但气体交换是相等的。
    这种呼吸方法适用于初学气功者及体弱有病的人,也适用于中老年人,并作为进一步练逆型腹式呼吸的基础。
    逆呼吸与自然腹式呼吸法相反。它要在呼气时脐下小腹部缓缓外突随意念由头顶至山根(鼻)经玉池(舌下)由胸前任脉运入丹田。达到脐下小腹部腹部丹田有内气充实的感觉,并随着练功的进度,逐渐适当延使内气在丹田聚集起来,以培育丹田内气,丹田内气充实后会自会阴(即所谓气按丹田)。转吸气时,脐下小腹部自然回松,内气由丹田向命门贴背脊沿督脉缓缓上升,同时微微提肛,含胸拨背,神贯于顶,即所谓:“神贯元首”。
    这种呼吸方法,呼气是主动的(即意识支配呼气)。吸气是被动的(吸气任其自然),呼气时间比吸气时间较长,但气体的交换也是相等的,又称谓“长呼短吸法”。它是练铜钟式气功的主要呼吸法。它的作用是,培育丹田内气,为贯通任肪、督脉及下一步运气入四肢打好基础。
    第三步,运气入四肢,有了第二步"气按丹田"逆型腹式呼吸法的基础,才可以练第三步,达到上至于顶,下至于踵,掌含抑力,意顾指尖,四指落地,六指朝天(又称运八卦)。
    其方法以意领气,即在气丹田的呼吸动作时,丹田内气继续向下延伸,至会阴后,经两脚后外侧至脚趾涌泉及脚跟(到脚时,脚底及十趾如粘吸在地上),即所谓“下至于踵”;并同时在呼气经胸时,由(中府云门)分向两臂,经臂内侧到掌心(劳宫)达十指指尖。同时注意中指与食指分开(到掌心时,掌心象抑住东西、指尖如有气向外放射),即所谓掌含抑力,意顾指尖,并注意大拇指和食指与余三指分开,大拇指与食指意向下落与脚趾取得联系,即所谓四指落地。
转吸气时,即在神贯元首吸气动作时,小腹部回松自然内收,丹田内气向命门贴背脊沿督脉缓缓上升。同时微微提肛,含胸拨背,引足趾及脚底涌泉内气经两腿内侧入腹与丹田向命门之气汇同上升,同时手指内气由手背经臂外侧至肩,达颈到大椎与督脉上行内气汇同上面至头顶(百会)。即所谓“六指朝天,上至于顶”。
    有了以上三步功法的基础,内气已能随意在周身运行,循环不息,由于注意了内气运行的方法,注意力自然集中,无需用其他方法帮助人静,就能达到自然人静。
    第四步,“畅胸实腹、坚托铜钟”。
    有了以上三步功法的基础,内气已能在周身随意运行,再进一步,练到“畅胸实腹、坚托铜钟”。
    其方法:无论自然呼吸或逆呼吸,也不管呼气或吸气,内气都要充实到丹田,使下腹部丹田自然沉突,达到实腹,而且还要在呼吸时胸部保持自然舒畅,这就叫“畅胸实腹”。
    以上功法,经过长期坚持锻炼,内气由丹田缓缓向两胁软腰前后充实,使章门、期门两穴关闭,然后上腹部胸窝部,凡是软的地方,都能有内气充实,全身各处都能发劲达到身体内外,坚若铜钟,这就称谓“铜钟劲”。
    上面所谈“气贯丹田”是吸气时下腹部外突,丹田有气充实感觉。
    “气按丹田”是逆呼吸,是在呼气时下腹外突,丹田有气充实感觉。
     这两种呼吸方法及第三步运气入四肢方法,如难以形成时,可用以下辅助方法帮助形成。
    (l)“气贯丹田”,把两手按在肚脐两旁,随着呼气轻轻向内按,使腹部内收,转吸气时腹部就自然外突,这样反复练习几次,"气贯丹田"就会较快形成。
    (2)“气按丹田”的辅助方法:把口缓缓尽量张大,不要用意吸气,空气会自然进入肺内的,随着张口时下腹部向内收缩,然后闭口呼气,小腹就自然外突,内气就会自然沉到丹田,反复练习几次,“气按丹田”就会较快形成。
    (3)运气入四肢的辅助方法:即在缓缓把口尽量张大时,脑子里默念“ 哼”字,仍不要用意吸气,手指及手掌,脚趾及足掌随着下腹部内收动作,内气自然缓缓上升至头顶,然后呼气,脑子里默念“哈”字,口微开,由口呼气(不发声音),这时随着腹部外突,内气会自然运入四肢,到达手心、手指、足心、足指。

    3.呼吸出入以口、鼻的问题
    初步练功,练功开始时,先以鼻吸口呼,称谓“鼻吸天地清气、口吐肠胃浊”。如此七次,然后鼻吸鼻呼,收功时亦以鼻吸口呼。第二步:逆呼吸,鼻吸鼻呼也可,鼻吸口呼,但用口呼气时,嘴唇不宜张得太大,如鼻吸鼻呼时,嘴唇亦不要闭得太紧,要求似开非开,似闭非闭的自然状态,总之练铜钟功时,无论采用何种呼吸都会变得自然深长;鼻吸鼻呼或鼻吸口呼都可应用,但都要自然。练时要把注意力放在腹部,口和鼻子只是气体出入的门户,要使气体出入时口鼻好象没有在呼吸。
    (l)牙齿不宜咬紧,应稍微离开,保持休息状态时的自然咬间隙,使嘴嚼肌能保持放松,有助于唾液分泌。
    (2)舌尖轻抵上腭,但不要舔得太紧,可以舔在上腭牙龈之间,有利于舌下唾液的分泌,但也可以任其自然。
    有唾液时应随时咽下,这叫“咽津”,咽下时以意送至丹田,以后唾液咽下时,会听到咕咕咕向下流动的声音,一直自食道到胃里,练气功咽津的好处很大,有滋润咽喉,帮助消化的功效。“咽津”又能提高食欲,冲洗食道,并可使咽喉食道,喷门产生运动等作用。
    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结果,唾液中不仅有唾液淀粉酶,而且还有脂酶、氧化酶、精氨酸酶、脱水酶等。唾液中的蛋白酶和辅酶能与食物发生聚合作用,因此能帮助消化和提高食欲,还有人认为唾液有防癌作用,它还有内分泌功能。
    关于练功时间及次数:每天早晚各练 l一2次,一般为20-30分钟,有时间可适当增加 l一2次。练时要聚精会神,振作精神,坚持有恒,认真练习,马马虎虎是练不出好功夫来的。
    病重体弱的人根据情况,不要勉强,要站几分钟就收功,休息几分钟再练,然后根据进度逐渐加长练功时间,有条件最好在医师或教导员指导下练功。
    铜钟劲的收功问题。铜钟劲是武术中的气功,一般不会出偏差,在练功时,两臂虽然放松,但里面的肌肉为了维持站功的姿势,仍在不断地收缩,心脏根据需要把血液运到手指足趾,血液带着养料氧气来供应在运动的肌肉及组织,这时毛细血管大量开放,但是因为它是一种静力锻炼,肌肉为了维持这个姿势,必须不断收缩,因为不是节律性的运动,静脉血和淋巴液的流回较忙。在练到一定时间时,手指和脚底就觉得发胀、发麻,象针刺、触电等感觉(练气功时气感),这时就要收功。
    先将两手缓缓放下,然后两手交叉向前后运出,右手向前,手心向上,运至平肩;左手向后,手心向下,运至平脐,两手同时翻掌,交叉运行十余次,使静脉血和淋巴液加快流回心脏,同时作鼻吸口呼深呼吸十余次,以还氧债,这就是铜钟劲所以要这样收功的理由。

     4.铜钟功的内劲和要领
    铜钟劲又名“定劲”,定是指姿势站着不动,心要定,劲是由内气而化生的力量,这里称内劲,即里面在练内劲。
    铜钟劲的内劲分为:丹田劲下丹田)、顶劲(头上)、踵劲(脚底)(顶劲和踵劲又称乾坤劲)、起劲(中指、无名指、小指)、落劲(大拇指、食指)、抑劲(掌心)、沉劲(肩)、催劲(中、食指)等八股内劲。
    它的练法有十三个要领,即:气按丹田、神贯元首、上至于顶、下至于踵、沉肩笔立、顶天立地、六指朝天、四指落地、掌含抑力、意顾指尖、走神觉耳、呼吸自然、用意(气)不用功,兹将要领解说如下:
    (l)气按丹田:逆呼吸呼气动作,即用意把内气按于丹田(练法已详述于上面呼吸功法内)。
    (2)神贯元首:转吸气时,内气随着含胸拨背,微微提肛动作,自然升至头顶。
    气按丹田,神贯元首是练丹田劲,它是整个功法的总纲,丹田的起伏开合、内气的阴降阳升、前后循环都是随着气按丹田、神贯元首的呼吸动作而产生运动的。
    (3)上至于顶:随着神贯元首的吸气动作,内气由脚踵(脚底掌心及十趾)上升至头顶,是练顶功。
    (4)下至于踵:随着气按丹田的呼气动作,内气由头顶下达至脚踵,是练踵劲。
    (5)沉肩笔立:站着练功时,两肩松沉,不要耸肩,身体要自然伸直,是练沉劲。
    (6)顶天立地:顶天是指头要端正,意如顶天,但不可用力硬顶,要求虚灵,是练顶劲,立地是指两脚平衡踏地,意如粘吸在地上,是练踵劲。顶劲和踵劲又称乾坤劲。沉肩笔立、顶天立地是指练顶劲和踵劲的姿势外形,上至于顶下至于踵是指内气上、下运行,两者相辅相成,内外相合,上下相随。
    (7)六指朝天:六指是两手的中指、无名指、食指,练功时这三指稍并拢,朝天是指随着神贯元首的吸气动作,手指内气由手臂经臂外侧达肩颈到大椎与督脉,内气汇同上面至头顶(这个朝天的“天”是指顶天立地的“天”,即头上),是练起劲。

    (8)四指落地:四指是指两手的大拇指和食指,这二指分开,并与中指、无名指、小指分开成蛇口状,落地是随着气按丹田的呼气时,内气经胸分向两臂曲池达掌心到指尖时,大拇指和食指意向下落于脚趾(这个落地的"地"是指顶天立地的“地”,即脚下),是练落劲。
    (9)掌含抑力:是指掌心好象抑佐东西,可使手心(劳宫)劲力增强,是练抑劲。
    (10)意顾指尖:也是在气按丹田呼气时达掌心到指尖,并注意中指和食指分开,指尖里面含有气向外射之意,但不可用力,是练催劲。
    六指朝天和四指落地是手指分劲的外形,是左右两手与头上及脚下联系起来组成外八卦的姿势,掌含抑力意顾指尖是左右两手内气运行的内意,也是随着气按丹田和神贯元首的呼吸动作而同时运行的。
    (ll)定神觉耳:走神是练眼,觉耳是练耳的听觉。
    铜钟功练时要求两眼睁开,目光平视并在对面设一个固定的目标,如在室内练功,可在距离2-3米的墙上划一个固定目标,平视时不是钉佐看目标,而是要对准目标,使站着姿势不易变动,如在室外,有树木可对准树木绿叶,距离远点也可以。
    眼神不动,就是不要东张西望,思想不要分散,所谓“含而不放、视而不见”。
    觉耳的练法:是要心静耳能觉察各种细微声音。
    (12)呼吸自然:练铜钟式气功时,无论采用那种呼吸方法,如自然腹式呼吸或逆型腹式呼吸法,都能使呼吸变得自然深长,因此在练功时,呼吸要求自然,不要勉强吸得太深,要留有余地,让转气时不至迫切,以后渐渐达到匀细,缓慢,自然深长。
    (13)用意不用力:用意不用力是指以上练功要领都要求用意不用力,练静功时,一是意识引导内气运行,二是摆好姿势,做到平宜端正,轻松自然,练动功时以意识引导动作,要轻轻引导,手到终点时,意识要贯注指尖,指端渐渐产生气感,这样才能做到“意气合一”。
5.练功须知
    练铜钟式气功,必须树立坚强的信心,要有足够的勇气,坚持有恒,因这种气功是求渐进而不求
速效的。练时必须掌握要领,逐步注意内运,不要用拙力,要顺乎自然,不要执意妄想,勉强追求,
要认识“磨练”二宇,因为工夫是一工一工地练出来的,所以叫做功夫,否则会欲速则不达,但也不
要畏难而退。
    6.练功效应
   (l)练功中途常有两臂上部出现沉重胀痛等感觉,这是练功时内气加强的反应,一般胀痛,可以坚持练功,可以把手放松点,就会减轻胀痛。
   (2)练功中途及练好后常有脚底发胀、发热、发麻,有时象针刺,有时象触电,手指也常有这些感应。这是练功有效的反应,放下后活动几分钟就会恢复,但不要用手去摩擦。
   (3)收功后两手手掌手指常现红色或紫色,这是练功时运到两手的气血增加的缘故。
   (4)练功中途常有放屁和腹鸣。这是胃肠消化增强,浊气下降的关系。
   (5)练功时常有下腹部温热、发胀等感觉,这是内气聚集于丹田的关系,是练功有效的反应。
    7.练功的注意事项
   (l)早上练功前,排净大小便,喝点开水或饮料,如肚饥吃点点心,但不要吃饱。
   (2)衣服鞋子要稍宽,不要穿高跟皮鞋练功,裤带不要太紧,如天气冷,衣服要穿暖些,以防受寒。
   (3)吃饱后要隔半小时才可练功,饥饿时不要练功。

   (4)练功场地要清洁,空气要新鲜,不要在有煤气和有灰尘的地方练功,如在室内应开窗透空气,不要对大风练功,有大雾的天气不要在露天下练功,雷电时不要练功。
   (5)练功时如发生恶心,想吐,接着头昏,可以在原地坐下或蹲一会儿就会恢复的,不必顾虑。

    8.丹田
    丹田的命名是从前道家练功时,说这个地方(指脐下小腹部的下丹田)会练出长生不老的内丹来的,这个地方是出仙丹的田,所以命名为丹田,这种说法,当然是不科学的,但是这种锻炼的方法确实能使人得到健康和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功效。
    那么“上丹田”和“中丹田”有什么用处呢?
    “上丹田”藏神。
    练铜钟气功练功时的神贯元首就是练气化神。
    内气升到头顶百会穴时稍微提一提神,这时就用到了“上丹田”。
    “中丹田”的用处是:凡是体弱病重呼吸短促的人,初开始练功时,先守中丹田。如果呼吸短促你叫他守下丹田,那就得不到气感,而且会上气不接下气了。
    (l)丹田的部位和丹田内气。
     丹田的部位有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之分。
    “上丹田”在头顶的百会穴内,即头上两耳直上的正中。
    “中丹田”在心窝部的脑中穴内,即两乳中间。
    “下丹田”在脐下三寸的里面。
    《中国医学大辞典》说:丹田是人体中的一个重要部位,它位于膀肮之后直肠之前,是一个夹室,有气则开,无气则合。
    为任脉督脉冲脉所起之处,又是诸经汇集之所,它是经络的枢纽,是生命动力的源泉,下丹田的部位从外表来说,相当于脐下三寸的里面。
    铜钟气功用气按丹田的动作,就是用脐下小腹部里面为丹田,推动内气下行聚集于丹田,以培育丹田之气,为贯通任督打好基础,经过长期坚持锻炼,丹田渐渐产生丹田内劲。这不仅能够防治疾病和益智延寿,而且能练就功夫强身自卫。

    所谓练成“丹田混元气、走遍天涯无人敌”。
    这就是丹田气练成功后,在技击时,丹田气向下一沉,丹田内气化做劲力,运入四肢,由脚底反射到手指,手指发劲时就象炮弹出膛打出去一样有力,而它的劲力的来源是丹田气,丹田气向下沉,好比炮弹发射时的挫力,但是这个动作是由心意气的紧密协调而产生的。
    (2)“意守丹田”、“气贯丹田”、“气按丹田”有什么区别?
    ①“意守丹田”是练功时注意力集中在丹田使腹部肌肉帮助胸部呼吸,渐渐过渡到“气贯丹田”。
    ②“气贯丹田”是自然腹式呼吸法的吸气动作,即吸气时,下腹部渐渐向前下膨突,丹田有气充实感觉。
    意思是说:气由鼻子吸进而贯到丹田。
    它的作用是使肺活量逐渐扩大,同时推动腹腔蠕动,改善腹腔内脏气血循环。
    ②“气按丹田”是逆型腹式呼吸法的呼气动作,在气呼出时腹部反而向前下方膨突。
    意思是气呼出时,用意识把内气按佐于丹田。
    它的作用是培育丹田内气,为贯通任脉督脉及运气入四肢打好基础。
  
    练“气贯丹田”是为了肺能多纳气。
    练“气按丹田”是为了应用。因为在技击发劲及点穴放外气时,都是应用"气按丹田"的呼气动作的。它也可以应用到各项体育竞赛的基本功。
    另外“气按丹田”的练功方法对防治疾病、保健强身都有很大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