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好玩的旅游景点:第七名——中国国际影响力新座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0:11:20


“只有更好地了解世界对中国的真实想法,中国才能更好地检讨、反省和发展自己。”
 

图表中白色部分代表着“视情况而定”或“中立”        **不包括中国受访者评分数据

    第1名:德国;第2名:日本。倒数第1到第4名:伊朗、以色列、巴基斯坦、朝鲜。
    这是2008年4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BBC)公布的本年度全球民意调查报告结果。在调查中,来自34个国家的17457份调查答卷被用作评价中国、英国、法国和印度等14个国家或地区的正面或负面世界影响力。
    关于中国对世界的影响,持正面评价的民众总体比例由去年的44%微升至47%;而负面看法则保持在32%。在被评价的14个国家或地区中,中国位列第七,与上年基本持平。排名在中国前面的依次为德国、日本、欧盟、法国、英国和巴西。“在一定程度上,这次民调的结果反映了目前不同国家人们的精神状态和对世界的认识。”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的宿景祥博士说。

中东、非洲给中国赞许最多
    根据这份调查报告,对中国的好感主要来自中东和非洲,而对中国的负面评价大多来自欧美国家。日韩之外的亚洲国家中,民众对中国的看法总体趋向正面。在BBC多年追踪研究的23个受访国中,14个国家民众对中国影响主要持正面看法,7个主要持负面看法,2个持平。排名在中国前的的,依次为德国、日本、欧盟、法国、英国和巴西。
    埃及、肯尼亚和黎巴嫩的民众给予了中国最高的认可——在这三个国家,都有超过70%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对世界有积极影响。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朱锋教授对此的分析是,中东、非洲比较主张世界有多样化的价值,而且它们本身也受到西方人权问题等方面的攻击,自然对中国的政治理念和外交价值持相对积极的看法。“在中东,中国的立场常常与美国对立,而美国在中东招致了很多负面的情感,所以那里的人们很容易对中国有更多正面的感知。”美国马里兰大学国际政策态度项目(Programon International Policy Attitudes,PIPA)的主管史蒂芬·库尔博士(Dr. Steven Kull)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在BBC的委托下,国际调查公司GlobeScan与PIPA合作,共同执行并完成了这次调查。

欧美国家对华弹多赞少
    与中东和非洲大不相同的是,在日本、德国、土耳其、美国和意大利,认为中国对世界主要呈负面影响的受访者均超过半数,其比例分别为:59%、59%、58%、54%和50%。
    其中,德国受访者给中国的正面评价只有28%,负面评价却有59%。而中国受访者对德国评价几乎相反,正、负评价分别为58%和16%。但也有相反的状况,比如以色列受访者对中国表现出毫不吝啬的喜爱,正评价65%,负评价21%;但中国受访者对以色列却并不认可:正评价只有23%,负评价却高达49%。
    PIPA的库尔博士告诉记者,在欧洲和美国谈到中国影响,除了经济增长,人们联想到的议题更多的会是人权、西藏、达尔富尔等问题,“大部分国家的民众赞成中国成为正在赶超美国的超级经济力量,但对中国军力的增长感到并不舒服”。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的宿景祥博士提出了另一种意见,他认为今天的世界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由西方主导的,在政治经济、精神文化占统治地位的还是旧秩序。“而中国代表了发展中国家,是一种新兴的力量,欧美传统强国很有可能对此持负面态度。”
    调查中,土耳其的受访人对中国影响世界的正面和负面评价分别是30%和58%,这恐怕也是很多中国人没有想到的。在宿景祥博士看来,土耳其民众对中国作出这样的判断可以想象,因为土耳其是阿拉伯世界里最亲近西方、最西化的国家。“亚洲的日本,美洲的墨西哥可能都存在同样的问题。”此外,泛突厥主义思潮的影响和东突问题可能也是致使土耳其民众对中国印象减分的因素。

年轻人给出更多正面评价
    库尔博士介绍说,调查结果显示,总体上人口统计学因素,如性别、年龄、教育、宗教和收入等,对结果的影响并不显著。就中国来说,不同性别、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准的受访者对中国并没有显著不同的评价。
    但有趣的是,不同年龄段的人对中国的态度有所变化。在世界范围内,年轻人倾向于对中国予以更多的正面评价,24岁以下的年轻人对中国影响的正面和负面评价分别为54%和27%;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受访者对中国的负面印象也逐渐增加,35-44岁年龄段的受访者对中国影响的正向和负向评价则分别是44%和34%。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可能对于部分中国公众来说,中国在此次民调中的排名状况并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在与近邻日本的比较时。为什么中国的公众对日本的认识比较消极的时候,在世界更大范围内日本的形象会比较好?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朱锋教授指出,这是我们必须接受的现实。“这符合今天欧美和世界其他国家对日本一般的认识,”朱锋说,“日本对他国的援助比较大,日本产品的国际形象比较好,日本公众和游客的谦和、礼貌让人印象深刻,日本的民主制度、经济竞争力和它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份额也是不容忽视的。另外其他大部分国家和日本没有什么历史问题,没有中韩两国的切身之痛。”
    在朱锋教授看来,这也是我们应当重视BBC这份调查报告的原因之一。“我们的媒体常常有一种报喜不报忧的心理,实际上这种报告反而应该更加报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只有更好地了解世界对中国的真实想法,中国才能更好地检讨、反省和发展自己。”

 
(责任编辑 林楚方 李小鸣 )
来源:www.infzm.com
原文链接:http://www.infzm.com/enews/20080410/pol/200804/t20080409_424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