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歌曲感动:校史:应大力开发的“校本课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7:53:54
  但凡是知名学校,不管是百年老校,还是校龄只有二三十年的学校,几乎都有一本印刷相当精美、篇幅也不小的《校史》。但就笔者见闻所及,这些校史大多千篇一律,写法雷同:都记载着学校的校名、校训、校徽、校歌等的由来和学校历史沿革的“流水账”;都以歌功颂德的语气描述学校的教育教学成就;对沾边或不沾边的知名校友都大书特书以增添荣誉的光环,等等。不难看出,这些校史基本上都是“应校庆而生”---专门为校庆而编纂的。这样的校史读起来,自然难以使人感动。  
    这种现象表明,我们许多学校的管理者根本不懂得也不重视校史的挖掘、研究、整理和编撰的重要意义与价值。其实,真正的校史是一所学校兴建、发展和壮大的历史轨迹的真实记录,是学校各方面工作成就精华的浓缩;内容丰富、编写精彩的校史还是一本生动的教科书,是学校传统精神的映射和风格特色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一所学校“自我反省”、确定新航向并寻求超越发展的重要指针。因此,其意义与价值不容小觑,尤其是校史的育人功能,我们更不可低估。加强校史的挖掘和研究,可以提炼学校精神,拓展学生视野,从而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激发在校学生的学习动力,对他们的学习和成长都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内容生动多样、博大精深的校史,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范本,是培养优良校风、学风,构建先进校园文化的重要工具。丰富而具体的校史资料,可以真实、生动、感人地再现学校历史和现实中的优秀人物的风采、知名校友的事迹,从而促使广大学生依据“亲近---认同---羡慕---热爱---仿效”的品德养成模式,高效地形成学校和社会所期望的优良品质。正如一位学者所论述的那样,“校史教育应是新生入学前的必修课、是育人工作的起点。一个学校的历史和传统精神、学术文化氛围和校友的榜样,都将对一代代学子产生终身铭记的不可估量的影响”。
  所以,我们的学校管理者应该高度重视校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特别是那些拥有久远历史和丰厚校史资源的百年老校,更应该把校史作为一门必修的校本课程来大力开发,为广大师生提供一部“精、气、神”十足的德育教科书。学校管理者必须摒弃校史“应校庆而生”的观念,改变校史研究、编纂中“意义不明确、体制无保证、写作‘粗线条’”的不良状况,真正将校史纳入到学术研究的范畴,作为正式的校本科研课题来操作---
  常设专门的校史课题研究组织。吸收真正对校史研究感兴趣的教师组成稳定的研究骨干队伍,同时吸收和接纳感兴趣、有热情的学生和校友,积极参与到校史资料的搜集和整理中来。如此做法,可以说好处多多:能够最大限度地丰富校史的资源量,提升校史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可以使参与学生通过参与体验接受“自然的教育”;可以激励校友为母校发展献计献策、尽点心力,同时也扩大对外宣传,促进学校与社会各界的交流与学习,等等。
  校史编研的内容要丰富,体例要活泼。除了学校大事、历史沿革、文件汇编、校友事迹等这些基本的内容外,还应该记录学校历史上有纪念意义和典型代表性的文化艺术活动、社团活动,以及学生事迹、名师风采,更要大力搜集、挖掘和收编校友中一些知名人物的事迹。校史不是“记事簿”,其编纂除了使用编年体例外,也可以用纪、传、志、表等更为多样的体例组织材料,如依据知名校友的事迹编写具有正面教育意义的人物传略。丰富的史料和活泼的编纂体例,更能体现校史的历史真实性、文学生动性,从而也更具有细节的可读性,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兴趣。
  校史呈现方式应尽可能的直观、生动、多样。如一册图文并茂的校史画册可以让人爱不释手,反映知名校友、优秀教师事迹的一盘光碟可让学生既见其人又闻其声。直观、生动的校史材料,可以使学生感到亲切可信,无形之间就缩短了时空距离,较之空洞的理论说教更容易让学生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