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 drop bob marley:自我监控能力在高中数学学习中的分析与培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9 02:14:03
编辑怡爽文/
自我监控能力在高中数学学习中的分析与培养
- 作者:徐素琳    文章来源:作者原创
点击数:993    更新时间:2007-9-4 -
1.引言
数学学习的自我监控能力,是指学生为了确保数学学习的高效和成功,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将自己的数学活动作为意识对象,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验、调节和管理。数学学习过程自我监控能力的培养,实质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自我意识,使他们形成自我评价数学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掌握矫正和控制数学活动过程的技能,养成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悟性,从而深刻领悟数学的真谛,形成一定的数学素养。
2.影响数学学习自我监控能力的因素分析
(一)教师因素的影响
首先,教学能力高的教师能用自己准确的语言向学生表述自己是如何认识问题、如何制定学习计划及解题计划、如何选择策略、改变策略以及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实施自我监控策略,克服所碰到的所有障碍的。这样可以减少学生的模糊认识,促使学生有意识地控制所学的策略和明确需要运用策略的条件,逐渐掌握监控策略中所包含的全部心理技能,发展自身的自我监控能力。同时,学生就能从中获得较多的实际体验,更加明确地意识到自己数学学习的全部过程,从而使制定学习计划、正确使用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对学习的效果及时反馈与总结,对学习过程的缺陷及时补充以及控制和调节,使自己的学习过程等方面的自我监控能力得到提高和改善。
其次,数学教学模式制约着学生进行自我监控的主体意识。数学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是由教与学组成双边的共同的协调活动。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知识、信息的交流活动,如果教师只管讲,学生只管听,没有双边的共同活动,这个教学活动必然是失败的。同时,自我监控的学习理论相信学生是积极主动的机体,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学习过程。因此,一种良好的教学模式必须既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有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学生既要参与问题的发现,又要参与问题的解决,还要参与学习过程的评价与反思。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可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交互式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能有机会和空间主动地参与对数学学习过程的监控和调节。
(二)学生因素的影响
首先,学生认知因素是影晌学生数学学习自我监控能力的主要因素,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基本要素有:数学理论性知识,数学前提性知识,数学经验性知识,这些知识和经验构成了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监控的前提条件。
数学理论性知识主要是指数学中的概念、公式、法则、定义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方式。它们是数学认知结构中的“硬件”,是进行一切有效的数学活动的基础。数学前提性知识主要包括数学核心思想、数学思维模式和数学策略性知识。在数学思想指导下,数学方法往往可以超越特定的数学情景,或者变化模式以适应情景,所以,它对于学生数学学习的自我监控起统摄作用。数学思维模式是对数学学习思维过程的一般思维的程序化的概括。由于它是一般性的通用思想方法,因此,它能规范学生的数学行为,提高自我监控能力。策略性知识是指如何使数学学习或数学问题解决效果更好的监控知识。数学经验性知识主要包括数学程序性知识、数学情景性知识和数学评价性知识。数学程序性知识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相应的规则,对学习中的自我监控起到了控制作用。数学问题解决始于对问题情景的全面分析和透彻了解。数学情景性知识对学生的自我监控行为具有引导支持作用。具有丰富的评价性知识能对问题正确与否、拟定计划的可行性、学习的简捷性等问题作出及时的评估,因此,对自我监控行为起收敛、检查与调节的作用。
其次,学生非认知因素也是影响学生数学学习自我监控能力的主要因素,学生的非认知因素包括气质、性格、认知风格及动机、归因、自我效能感兴趣、动机等。
第一,动机和自我效能感通过决定学习者对问题的选择而影响其自我监控能力的高低。动机强、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充满热情和信心,在确定学习目标时也往往会倾向于选择适合自己的现有水平且又具有一定障碍的学习内容。这就意味着他们同时也向数学学习的自我监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反之则减少了自我监控能力提高的可能性。
第二,动机和自我效能感直接影响数学学习者的策略选择,从而影响学习者的自我监控能力。与动机强、自我效能感高的学习者相比,动机弱、自信心不足的学习者,由于他们对自己实力估计过低,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不愿尝试新的学习策略,难以根据实际情况自主选择适宜的策略并付诸实施,这就阻碍了他们自我监控策略的尝试与丰富。而动机强、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则乐于尝试新的学习方法与策略,从而会不断地丰富自我监控策略,提高对自身数学学习过程的监控能力。
(三)学习环境因素的影响
影响学生数学学习自我监控能力发展的环境因素中,除了教师因素和学生因素外,学生的学习环境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第一,课堂气氛与自我监控能力的发展。课堂气氛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而形成的集体心理倾向。综合反映了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态度、行为与情感体验。课堂气氛是教学能否促进学生自我监控学习能力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许多研究者和教师都十分强调良好课堂气氛在学生自我监控学习能力发展方面所起到的作用。    开放课堂是一种相对于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包括空间的灵活性、学生对活动的选择性、学习材料的丰富性、课堂内容的综合性、教学方式的多样性以及更多的个别或小组教学。开放课堂可以形成一种良好的气氛,这种气氛有助于学生进行评判性的学习,独立自主地开展学习活动,发展好奇心和冒险精神以及对自己的学习进行监控和调节。
第二,同学之间的交往与自我监控能力的发展。同学之间的交往不同于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往,它存在于学生之间,并以平等为主要特征的人际关系。在学生自我监控能力发展的过程中,同学交往的重要意义随其年龄增长而不断增加。由于在同学交往中几乎不存在持续的、有意义的权威教导,所以同学交往的平等性使得交往双方都具有特别的吸引力。积极的同伴交往可以向学生提供实现自我监控技能的机会,同时同伴交往也可以为学生提供自我监控的榜样。他们自发的互相模仿交流,丰富了自己的自我监控策略,不断提高自己的自我监控水平。
3.数学学习中自我监控能力的培养
(一)给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自主活动的机会
数学自我监控能力发展的基础是实践活动。教师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应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去解决、去总结、去发现;可以引导学生探索“为什么”;理解数学中的“道理”、“意思”中的过程,给学生探究、发现的机会;在设计数学教学情境、安排教学的过程中,努力反映数学的创造过程,做到既让学生理解“证明”,又让学生学会“猜测”,使学生能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比机械模仿、记忆那些不理解其来源、意义和相互联系的知识更容易发展学生自我监控能力;在教学中采取组织学生讨论的办法,调动起他们的想象、思维和创造力,使学生的监控能力得到较快的发展: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自我监控能力,教师应简化逻辑演绎的严格理性推导,为学生提供概念、定理的实际背景,设计定理、公式的发现过程,使学生有机会制定方案、收集资料、独立发现有效信息、选择解决问题,进而去评价自己的数学活动过程,让学生体验数学发展的“精神过程”,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觉性,领悟寻找和发现的方法和手段,培养自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数学教学中,应充分展示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学生有机会经历数学活动的真实过程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改变教材从概念到概念、从定理到推论、处处强调逻辑演绎的严格性的局而,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概念、定J里的实际背景,设计定理、公式的发现过程,让学生的思维能够经历一个从模糊到清晰、从具体到抽象、从自’觉到逻辑的过程.在由自观、粗糙向严格、精确的追求过程中,使他们体验数学发展的精神过程,领悟数学概念、定理的基木思想,掌握定理证明过程的来龙去脉,增强数学学习的自觉性,使学生在对概念形成过程的分析中,在对公式、定理的发现过程的总结讨论中,提高自我监控能力。
(三)强化知识的系统化,构建知识网络,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
学生对数学学习过程进行自我监控是以学生自身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如果不掌握必要的知识与技能,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是不可能实现的。从必要的知识来说,学生不仅要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定义、公理、法则等,而且要将这些知识形成网络结构,内化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要达到这一目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挖掘教材中知识内在联系,使知识系统化、深刻化,从不同角度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使新旧知识逐步形成紧密的锁链,形成知识网络,进而从不同的角度去激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发展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正迁移能力的培养,防止负迁移的干扰,实现认知结构的整体优化。
(四)利用数学交流培养和提高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建议
数学课堂是师生之间进行数学交流的主要场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通过交流将学生的思维和疑问暴露出来,以便对它们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和完善。具体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腾出时间专门用于师生之间的数学交流活动。特别是在解题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安排一些思考性较强、解题策略比较丰富的问题。当问题呈现于学生面前时,首先要求学生不要一开始就埋头于解题之中,而要他们充分思考:解决这个问题可能有哪些策略?准备选择什么策略?为什么要选择这个策略?在学生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再让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然后组织学生对各种策略进行讨论、分析、评价,最后再制定出具体的解题方法加以实施。在解题过程中,教师同样要注意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思维进行监控。在问题解决后,还要引导学生对解题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以达到对元认知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第二,在教学中,应给予学生走上讲台的机会,让学生“扮演”教师的角色。可以让他们讲述一段内容或一个解题过程,让学生自己动手、动口、动脑、互相讨论,这样不仅能使学生亲历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体会探索、创造的曲折、甘苦,学到数学的知识、方法、思想,而且能切实提高其思维水平和自我监控能力。
参考文献:
1.     范良火,教师教学知识发展研究[M] (2003版)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     胡炯涛著,马忠林主编,数学教学论[M] . 1996
3.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M].商务印书馆(1981版),1996
4.     卢家媚,学习心理与教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5.     陈瑰莲,高中生数学学习自我监控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硕士论文),2006
相关文章
如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解放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