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天动地副本介绍:药茶的特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9:30:52

 

 

 

药茶的特点

 

“闪闪星1978的个人图书馆” 整理&收藏,http://www.360doc.com/userhome/2206147

 

 

 

一、中医茶疗的特点

1、吸收快

药茶作为液体制剂,口服后不存在崩解和溶出过程;进入胃肠道后可直接被吸收,所以药茶剂具有吸收快、显效迅速的特点。

药茶可为复方,药物之间能相互促进,相互制约,达到增强疗效、缓和药性之目的,能充分发挥中医药方剂中的药物配伍作用。

同时,茶疗方可根据病情变化,随时进行药物的加减,符合中医辨证施治,随症加减的原则,这也是药茶的特点之一。

2、有利于提高药效

要想充分发挥药物的疗效,必须选择好合适的剂型和给药途径。

药茶制剂把药材粉碎成粗粒或粉末,增加了溶媒与药材组织的接触面,加快了有效成分的浸出。

一般地说,药材粉碎得越细,颗粒的表面积越大,与水接触面越大,越有利于浸出。

据实验研究,果实种子类和根茎类药材粉碎后的煎液浓度较原药浓度高得多,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

同时,药茶能较多地保留挥发性成分。

挥发油又称精油,药理作用主要表现为止咳、祛痰、乎喘、消炎抗菌、镇痛、镇静、催眠、降温、降血压、抗癌等,其他还有促进胆汁分泌及胃液分泌的作用。

一般气味芳香、含挥发油多的药物,如薄荷、藿香、陈皮、青蒿、肉桂、石菖蒲、玫瑰花等在煎煮过程中,其挥发性成分容易随水蒸气一起挥发而损耗。

挥发油中低沸点的成分要比高沸点的成分损失更多。现已知道,解表药含有的挥发油成分,在常温下就能挥发,因而更易随水蒸气挥发,久煎则使有效成分挥发而失效。

茶疗采用冲泡法,在低于100℃的热水中浸泡,可部分溶解挥发性成分。同时冲泡后用杯盖紧盖,使随水蒸气的挥发成分冷凝在杯盖上,随水珠滴落,挥发油重入药茶中,这样也能提高药效。

有些药物久煎易分解破坏。

如钩藤含钩藤碱,煎20分钟以上其降压成分易被破坏。杏仁含苦杏仁甙,久煎则水解产生氢氰酸,随水蒸气散失,减弱止咳作用。

将煎煮法改变为茶疗法后,上述有效成分就不会被破坏。

3、应用面广

早在唐代,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提出:“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表明茶的主治和应用范围是非常广泛的。

现代对茶叶的研究表明,茶叶功效较多,药理作用广泛,临床应用较广,若是配伍药物,则应用面更广,可以用到大多数病种上,也就是说,大多数疾病是可以用茶疗法治疗和辅助治疗及预防的。

因此茶疗的另一个特点是应用广泛。

4、味好毒小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良药苦口”之说,但茶疗法所用茶叶有味道好的特点,可以说是“良药可口”,而且药茶配伍的药物大多数味甘、味淡,即使有少数味道不好的药物,也可被掩盖。

“是药三分毒”的说法也是众所周知的,但茶疗方中一般不使用毒性药品,茶疗法所使用的药茶相对比其他药味道好,无毒性,一般成人、儿童、老年人都能接受。

5、制备方便,便于服用

目前,中成药剂型尚不能充分适应临床的需要,如中医在急诊室抢救病人,需要高效、速效的中成药。

有些中药制剂如汤剂,制备较为复杂,而药茶的制备则较为简便。

适当地发展茶疗法,使之充分发挥药效,降低毒副反应,可以起到很好的配合作用。

对于慢性病患者,便于长期用药;对于老年和小儿患者,尚可解决服药困难。

药茶配制好后,临用时按需要量的比例取药即可,避免了每日煎汤的烦琐,且剂量小,服用和携带方便,被广大群众采用。

6、节省药材

一般药茶中所用药物的剂量较小,可节省药源。

以葱豉茶中的荆芥来说,一包茶剂每日量只需荆芥0.3克,而服用汤剂就要多用8.7克。

如果某一药店每天配200付葱豉汤剂,一年就要多耗荆芥626.5千克。

以此类推,改用茶剂后所节省的各种药材数目是相当可观的。

同时茶剂可在保暖杯中用开水冲泡,节省了煎药时间。

7、价格便宜

药茶与颗粒剂、口服液、汤剂等剂型相比制备简单,制作一般不需加糖、蜜、色素、防腐剂、黏合剂等辅料,故费用大为下降,加之药茶的用药量远比汤剂少,故茶疗法亦具有价格便宜的特点。

 

二、茶叶广泛的药理作用

许多中外学者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茶叶进行了深入研究,检测出茶叶中含有300多种化学物质,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及药效作用,有广泛的药理作用。

1、兴奋中枢神经

茶叶的药理作用主要由其所含的黄嘌呤衍生物咖啡因及茶碱所产生。

茶叶中的咖啡因和芳香物质是兴奋剂,能兴奋高级神经中枢,特别是大脑皮质,因而可改善思维活动,提高对外界刺激的感受性,使精神兴奋,思想活跃,消除疲劳,有益于工作和学习。

过量则引起失眠、心悸、头痛、耳鸣眼花等不适症状。

据研究,喝茶和喝咖啡虽然都是提神,但喝咖啡会导致动脉硬化,而喝茶却能抑制动脉硬化。这是因为茶叶中含有较多的茶多酚和维生素C,避免了咖啡的不良作用。

2、增强循环系统功能

咖啡因、茶碱可直接兴奋心脏,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心率加快,扩张冠状动脉,扩张末梢血管,促进血液循环。

茶叶中的鞣质,具有维生素P的活性,能保持或恢复毛细血管的正常抵抗力,增强血管的柔韧性和弹性,可以降低血胆固醇,防止脂肪在血管壁沉积。

据动物实验提示,服龙井茶的家兔血清胆固醇的浓度和胆固醇与磷脂的比值,比不服龙井茶的家兔显著降低。经解剖观察,服龙井茶的家兔主动脉硬化病变过程也明显减轻。以上实验证明茶能够防治冠心病、慢性心功能不全症、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症等。

3、抑菌消炎作用

茶叶浸剂或煎剂在试管中,对各型痢疾杆菌均有抗菌作用。

据临床观察,对急、慢性菌痢均有效果。对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霍乱弧菌亦有明显的杀灭作用。

茶叶抗菌的有效成分一般认为是鞣质。其抑菌效价与黄连不相上下。

一般而言,花茶、绿茶的抗菌效能大于红茶。

茶叶中含有硅酸,可促使肺结核病变部位形成瘢痕,制止结核杆菌扩散。

硅酸还能使白细胞增多,对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有很大帮助。

4、抗病毒作用

茶叶有抗病毒作用,茶叶中所含的茶黄素等可与感染性核酸相结合,能阻碍病毒的毒性。

印度科学家研究证实,多种茶叶的水浸出液对人体肠道病毒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其中对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的抑制率在99.75%以上,其有效成分为儿茶多酚类化合物和咖啡碱。

有研究表明,坚持用茶水漱口可以有效地预防流感。这主要是茶提取液可阻止流感病毒在动物细胞上的吸附,因而可以减轻流感病毒的侵染。

亦有研究表明,茶叶中的有效成分对艾滋病病毒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5、增强免疫功能

研究表明,饮茶可以提高人体中的白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数量和活性,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对放化疗中恶性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有保护作用。

近年来有人对粗老茶叶中茶叶多糖进行的体液和细胞免疫的药效实验表明,其有明显的增强双向免疫作用,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特别是对老年人机体抵抗力下降者,效果明显。

6、抗癌作用

茶叶的抗癌作用已为动物实验及流行病学研究所证实。

一般认为,绿茶的抗癌作用较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的研究发现:绿茶中的儿茶素具有很强的清除自由基及抑制细胞突变、癌变作用,可抑制吸烟引起的肿瘤发生。亦有研究表明,绿茶有抑制癌细胞扩散的功效。

众多的研究表明,茶叶抗癌机理主要是通过:①抑制致癌物在体内的合成;②抑制致癌物的致癌作用;③抑制癌细胞的生长扩散;④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达到抗癌的目的。

7、利尿降压作用

咖啡因,特别是茶碱能抑制肾小管的再吸收,增加肾脏排泄功能,因而有利尿作用。

由于茶叶还有抗菌作用,故对肾盂肾炎、膀胱炎和尿道感染有辅助治疗作用。

茶叶还有一定的降压作用,对高血压患者能帮助降低血压。

8、助消化作用

现代研究表明,茶叶中的咖啡碱能刺激胃液分泌,增进食欲,促进胃的消化功能。

茶叶中所含的维生素B及芳香油,也是开胃健脾,帮助消化的有效物质,对胃口不佳者有提高食欲的作用,对饮食呆滞者有疏导下行的功效。

而红茶经过发酵,其中含有酵母菌类,因此,饮用红茶更有助于食物消化。

9、明目作用

茶叶中含有许多与视力有关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素A,维生素B1、B2、C等,都是维持正常视力不可缺少的物质。

维生素A是眼底视网膜的重要营养物质,如缺乏可引起夜间视力障碍,发生夜盲症。

维生素B1是维持神经(包括视神经)功能的营养物质,如缺乏可引起视力模糊。

维生素B2在代谢过程中,对眼部上皮细胞组织起营养作用,故其缺乏也会影响视力。

维生素C是眼内晶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保障供给也是维持正常视力的一大要素。

10、其它作用

茶叶中含有的茶碱能松弛平滑肌,故用以治疗支气管哮喘、胆绞痛等。

咖啡因能增加胃腺体分泌,故有促进食欲,帮助消化的作用,但活动性消化道溃疡者不宜多饮。

茶叶中的单宁酸与金属或碱类物质结合,使其沉淀,有延缓人体吸收毒物的作用,故能解毒。

茶叶有抗病毒作用。

茶叶中的某些成分对白血病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其中以乌龙茶最为有效。

日本学者发现喝茶对医治糖尿病有一定作用,对预防放射性物质的损害也有一定效果。

茶叶中含有微量的氟化物,可防治龋齿。

茶叶有消毒杀菌作用,用浓茶冲洗皮肤溃烂处,可促使伤口愈合。

此外,茶叶还有抗氧化作用及抗衰老、抗疲劳、抗溃疡、抗过敏、抗凝血等多种作用。

当然,饮茶的好处虽多,但也以适度为宜。

饮茶不宜过浓,否则会使大脑极度兴奋,心跳加快,失眠,影响消化和吸收,失眠和高血压病人不宜喝浓茶。

饮茶不宜过量,过量则增加体内水分,小便频多,加重肾脏负担。

 

三、茶的医疗保健功能

茶是世界上的优良饮料之一,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茶,根据历代中医药书籍记载和实践证明,它不但有多种保健功能,还有治疗多种疾病的作用,所谓“清茶为各病之药”。

据药理研究,茶叶含有多种维生素,恒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共有30多种成分。这些成分对人体防病治病有着重要的作用。

我国历代最具影响力的中药学著作中,均有“茶”或“药茶”的专门论述。张仲景、华佗、吴普、陶弘景、孙思邈、张元素、罗天益、危亦林、李时珍、费伯雄、蒲辅周等一大批古今著名中医学家也均对茶疗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认真的总结。

中医药经过数千年的实践,探索出茶叶具有醒脑提神、清利头目、清热利尿、清肺祛痰、下气消食、消暑解渴、减肥降脂、解毒止痢等诸多功能。

1、提神醒脑

我国的茶叶品名繁多,归纳起来有五大类:

一是红茶,系发酵而成,性偏温;

二是绿茶,未经发酵,性微苦寒;

三是乌龙茶,属半红半绿茶,气香味醇;

四是花茶,加花胚加工而成,气味芳香,能舒气;

五是紧压茶(茶砖、沱茶),偏苦涩,消脂解腥秽。

可按照地区习惯和需要,分别选用。

人们在头昏脑胀、精神疲惫的时候,喝一杯新泡的茶,顿觉精神爽朗,正如释皎然《饮茶歌》说:“一饮涤昏寝,情思爽朗泼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随息居饮食谱》说:“茶微苦微甘而凉,清化心神醒睡除烦”,也是这个意思。

2、清利头目

长期饮茶能够清利头目,达到神清脑爽、目明耳聪的功效。

张洁古说:茶能“清头目”。《随息居饮食谱》说:茶能“凉肝胆”,“明目解渴”。

茶为什么能明目?因为肝开窍于目,一旦肝火上升则目不明。《本草纲目》说:“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沉也,降也,最能降火……火降则上(头目)清矣。”饮茶可防治肝火上亢,清利头目。分析起来,茶能明目的道理似乎如此,其实茶能清头目是多种成分综合作用的结果。如饮茶能利尿清热降火,也是防治眼病、保护视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3、消暑解渴

防暑降温的饮料虽然品种繁多,但是仍以茶为首选饮料。

茶的优点是饮后爽口,随之“除烦止渴,解腻清神”(《日用本草》),茶不像其他含糖饮料喝后有口中黏腻之感。《本草别说》说:茶能“治伤暑”。杨士瀛说:“姜助阳,茶助阴,并能消暑,解酒食毒”。《随息居饮食谱》说:“凡暑秽痧气腹痛……(茶)饮之辄愈。”饮茶能消暑解渴,也是历代医家实践的经验,而且强调茶“食之宜热,冷即聚痰”(《本草拾遗》)。

饮热茶为什么能降暑热?因为茶叶中的许多成分只有在沸水乃至热水中才能得到充分溶出,且热茶饮后可以促进茶中的芳香油、咖啡碱等成分尽快发挥作用,扩张血管,开放汗腺,使身体微微汗出,散发体内的热量,从而达到消暑降温的目的。加之热茶饮后能增加尿量,促进小便排泄,自然有一部分热量随着小便排出体外。发汗、排尿使体温降低,口渴欲饮之感也随之缓解了。因茶碱能松弛胃肠平滑肌,缓解胃肠痉挛,故饮茶也能治疗暑热,“痧气腹痛”。

4、减肥降脂

减肥降脂的方法很多,其中以饮茶减肥最为普遍,也最为简便易行。

当今的许多减肥降脂茶,尽管多以几种天然植物药物组合加工而成,但是均以茶叶为基质,说明茶叶是主体。《本草求真》说:“茶味甘气寒,故能入肺清痰利水,入心清热解毒,是以垢腻能涤,炙能解……”《本草备要》更进一步说:“饮茶有解酒毒、油腻、烧灼之毒。多饮消脂,最能去油。”故有茶“久食令人瘦”之说。

根据茶叶所含的有效成分来看,减肥降脂宜用绿茶为佳。

绿茶所含的多种成分,好比一个大复方,它的综合功能,具有良好的减肥降脂作用,可以延缓动脉硬化,防治冠心病。

若进一步分析其道理,茶叶中含有大量的茶多酚、黄酮类、槲皮素及多种维生素,尤其大量维生素C,而茶多酚能溶解脂肪,黄酮类、槲皮素能帮助降低血胆固醇,维生素C能帮助利尿、促进胆固醇排泄,其他维生素能改善体内代谢,亦有助于防治血管硬化。

其次,绿茶中的叶绿素,进入人体后能破坏食物中的胆固醇,阻碍胆固醇的消化吸收,从而达到降低体内胆固醇含量的功效。

5、下气消食

人们往往在吃过油腻荤食后,需要泡一杯茶频频饮用,在城镇如此,乡村也如此,这几乎成为我国的风俗,且沿袭已久。

说明茶能助消化、解油腻、除宿食。这一是来源于长期实践经验,二是认识上根深蒂固。

饮茶还能“下气消食”?《本草经流》解释道:“下气消食者,苦能下泄,故气下火降,而兼涤除肠胃,则食自消矣。”“是以垢腻能涤”,“凡一切食积不化,服之皆能有效。”(《本草求真》)

6、解毒止痢

痢疾是夏秋季肠道传染病,其治疗药物、方法甚多,用之对症也皆可收良效。然而其中以饮食疗法最为简便,患者也乐于接受。

有人可能对饮茶疗痢的效果有疑虑。其实对轻型痢疾初起用之确有良效。《日用本草》说:茶“炒煎饮,治热毒赤白痢。”杨士瀛认为,茶不但可治疗急性痢疾(热痢),也可以治疗慢性痢疾(冷痢),他指出:“姜、茶治痢,姜助阳,茶助阴,并能消暑解酒食毒。且一寒一热,调平阴阳,不问赤白冷热(痢),用之皆良。”《随息居饮食谱》在此基础上又扩大了应用范围,指出:“凡暑秽痧气腹痛、霍乱、痢疾等证初起,(茶)饮之辄愈。”这里所说的痧气、霍乱,类似夏季急性肠炎,而并非真霍乱,二者与痢疾同属肠道病,故一并以茶治之。

茶叶煎剂或浸剂,对各型痢疾杆菌皆具有抗菌作用,其抑菌效价与黄连不相上下。

一般而言,花茶、绿茶的抗菌效能大于红茶。

茶叶抑菌是茶叶多种成分的综合效能,当然其中所含茶多酚、鞣质在抑菌中起着主要作用,且鞣质对肠黏膜还具有收敛止泻作用。

不论痢疾或肠炎,由于腹泻都伴有不同程度的脱水,饮用大量的浓茶,不仅可以补充水分,其中所含的多种矿物质离子,还可以纠正体内的水、电解质失衡。

所以用茶治痢疾是很有道理的。

7、清热利尿

茶有清热利尿作用。唐《食疗本草》最早记载茶叶有“去热”作用,其后《本草拾遗》载其“破热气”,《随息居饮食谱》载其“涤热”等。据现代的《中华药海》记载:“(茶叶)可治膀胱湿热之小便不利证,茶叶苦寒,入膀胱经,苦可燥湿降泄,寒能清热泻火,湿去热除则诸证自愈。”

茶的利尿作用有助于清热。研究表明,人饮热茶后9分钟,体温可下降1℃~2℃。茶的利尿作用则古今都有记载,如《千金翼方》、《饮善正要》、《本草拾遗》等均载茶叶能“利小便”,“利水”。《唐本草》载,“茶,主瘘疮,利小便”。可见,茶叶的清热利尿作用是得到古今医家肯定的。

8、清肺祛痰

对茶叶的清肺祛痰作用,历代本草医籍多有记载。

《唐本草》最早记载茶叶有“去痰热渴”作用,《食疗本草》载有“解痰”功能,《本草纲目》载“浓煎,吐风热痰涎”。清代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称茶能“逐痰”、“涤痰清肺”。《本经逢原》指出:“茶,味苦而寒,最能降火消痰。”可见古代医家对茶叶的化痰作用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现代临床即有用茶叶清肺化痰。如《中药大辞典》即载茶叶有化痰功用,《中华药海》对茶叶的化痰作用还进行了解释:“本品可治痰热郁肺证。茶苦而寒,入肺经,功能清热泄火,热清则痰无以生,故具清热化痰肃肺之效。”

9、防癌抗衰

茶叶中的茶多酚能阻断人体内致癌物亚硝基化合物的形成。

绿茶的阻断作用最强,阻断率达90%以上,一般茶叶的阻断率也在55%以上,因而能够降低患癌症的危险因素。

茶叶中的茶单宁可控制人体中产生的过氧化脂质,其对脂肪酸过氧化的抑制作用达74%,大大超过维生素E,因而喝茶能延缓老化。

此外,茶叶还有其他一些保健治疗功能。

例如,饮茶可以减轻醉酒,缓解慢性酒精中毒症状。

由于茶叶中含有微量元素氟,长期饮用有护齿防龋作用。

饮茶能扩张周身微血管,增强排尿功能,且茶叶中含有大量维生素C,有利于延缓血管硬化,故对高血压患者来说能帮助降低血压。

茶叶中含有茶碱,能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故有清肺化痰止咳的效用。

今后随着茶的应用范围拓宽,还将会有新的效能被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