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飞来峰结局好恶心:地球的一个气温变化周期至少10万年,现在是间冰期中的温暖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9 10:23:47
地球的一个气温变化周期至少10万年,现在是间冰期中的温暖期2010/12/28




  □撰文/肖祥

  2009年11月,风云一号气象卫星观测到的北半球图像。与往年对比,可见灰白色的极冰区在缩小,这是全球变暖的一个特征。供图/肖祥

  ICPP(政府间气候变化小组)科学家们通过对树木年轮、珊瑚礁、冰等历史纪录的研究,发布的“过去1000年北半球气候变化趋势图”。横坐标代表年份,纵坐标代表温度,可以明显看出,北半球气温在最近的100多年里一直在上升。资料图

  仅凭一场推迟的雪来断定暖冬,或者凭一个暖流的速度减缓来判断千年极寒,都是常识错误。今年欧洲将现千年极寒的说法从何而来?三点驳倒“波兰学者”的“冰河世纪”说。

  今年中国将遭遇寒冬还是暖冬?只能说冷暖变化幅度较往年大。

  湖南省气象局68岁气象工程师肖祥,访问国内四位著名气候专家,解答一则来自天空的谜题。

  新闻背景  提出“千年极寒”的波兰人至今没找到,俄罗斯人恐慌最甚

  在网上查找“千年极寒”的新闻,最早是10月13日,让人“震惊”的消息这样写道:波兰学者预测在拉尼娜现象的影响下,来自北大西洋墨西哥湾暖流活动速度减缓和变冷,加之近几年来规模缩小到只有过去的一半,无法发挥中和极地南下冷空气的效用,一旦墨西哥湾暖流完全停止活动,欧洲将进入新的冰河世纪,今年冬季将出现千年极寒。

  我查找了10月份的国内媒体报道,没有哪一家能说出这个预测是出自波兰哪个机构,哪个学者,他姓甚名谁,仅有一个说法称他是一个供职于波兰国家气象与水文研究所的学者。不过10月21日的网易新闻报道:这个研究所的新闻办公室负责人卡塔瑞娜·别聂科在接受罗马尼亚一家媒体的采访时说,“我们没有向新闻媒体发表过这样的预测言论”。至今,在波兰国内也没有哪位科学家站出来承认。

  千年极寒始作俑者究竟是谁?至今仍是个谜。

  尽管英国、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的主要媒体都没有报道这个新闻,但“极寒”的消息还是在俄罗斯不胫而走,引起了相当一部分民众的恐慌。因担心市政工程无法保障供暖,一些人开始抢购电暖器等防寒保暖用品,以致引起了相关部门关注。俄罗斯水利气象中心主任罗曼·维尔凡德说,“千年极寒说与气象部门的正式预告并不吻合,没有任何一家专业气象杂志发表了类似的预测,而媒体却接连不断地说欧洲气象学家预告今冬将遭遇千年最冷的天气,这一切无疑显得很可笑”。

  专家说法 只有当整个格陵兰岛的冰都融化了,才会出现湾流变冷的现象

  据史料记载,人类有详细的气象观测记录的历史不过150年,设立气象观测站的历史更短。美国有线及卫星电视气象频道的高级气象学家斯图·厄斯特罗认为,“那项无从证实的预测似乎太过猜测性且耸人听闻,事实上,人类至今仍无法获得千年前的准确气象记录,又怎能说今冬是千年最冷的冬天呢”?

  俄罗斯科学院院士、气象学家尤里·伊兹拉埃尔认为,“墨西哥湾流变冷在理论上是可能的,因此这一问题曾经备受关注,但关于它变冷的观点并没有得到证实。只有当整个格陵兰岛都融化了,才会出现湾流变冷的现象,而目前情况远非如此”。世界气象组织的专家则说,有关欧洲将面临千年一遇严寒的说法是“臆测”,并无科学依据。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研究员分析说,这个说法的科学依据非常不充分,是完全可以被驳倒的。把拉尼娜和墨西哥湾暖流扯到一起有“风马牛不相及”的感觉,因为它们是属于不同时间尺度的变化。拉尼娜是年际尺度,逐年之间的波动起伏比较大;而大西洋暖流却是相对稳定的,主要表现为十年以上的长周期变化,而且近几十年来的观测显示,大西洋暖流只有很弱的减少趋势。目前国内外研究还缺乏足够的科学证据来证明拉尼娜与墨西哥湾暖流有直接关系。

  其次,拉尼娜的直接影响仅局限于热带太平洋地区,对中高纬度地区天气气候的影响是间接而复杂的。举个例子来说,自1986年以来,欧洲地区发生过4次拉尼娜事件,其中只有两次出现了冷冬。2007年12月至2008年2月,拉尼娜现象期间,欧洲气温普遍较常年明显偏暖了1℃至4℃,并没有出现偏冷的现象。所以,单单靠目前出现的拉尼娜现象就预测欧洲将出现千年极寒,这显然是缺乏科学依据的。何况,目前在科学上还不具备预测“千年一遇”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能力。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资深研究员林之光在电话里很肯定地说:“我谈三点看法。第一,千年极寒说来路不正,是媒体故意炒作;第二,没有科学依据,如果有的话,请他拿出来让大家看看;第三,根据观测资料,北冰洋的冰雪融化,北大西洋的海水变冷,那不是一年半载的事情,这种现象几十年都不可能发生。”

  因为气候系统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涉及到大气、冰雪、岩石、生物、水五大圈层,甚至还包括了人类活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前世界气象组织委员会成员张家诚看了网上的报道,气愤地说,“如果拿不出有说服力的证据,那就是无稽之谈”。

  分析预测  地球气温变化的一个完整周期为10万年-12万年,气候冷暖变化还存在30年左右的小周期,今冬我国气候可能是正常偏冷

  国家气候中心原气候预测室主任赵振国在电话里说,气候变化有明显的周期性,全球气候变冷与变暖是相互交替的,地球气温变化的一个完整周期为10万年至12万年。

  未来气候如何变化呢?我们要从全球气候变化总趋势来观察分析。衡量气候变化有气候学尺度标准(万年、千年、百年尺度),从万年尺度看,近万年地球处于第四纪大冰期中的间冰期;从千年尺度看,近千年地球处于间冰期中的温暖期;从百年尺度看,近百年处于温暖期中的暖期。从气温变化图中就能看得很清楚,它是一条波动式的曲线,近百年地球气候经历了若干冷暖的交替。其中,20世纪中国气候变化总趋势是,20年代前期是冷期,20-40年代是暖期,50-70年代是冷期,80年代至现在是暖期。通过对历史气象观测资料统计分析,气候冷暖变化存在30年左右的小周期。21世纪至少头十年全球气温是变暖的,这是毫无疑义的。

  从1986年开始出现暖冬,连续暖周期已持续20多年,在一个暖周期里,也不是年年暖冬,有些年份也会变冷,例如2007、2008年是冷冬,2008年我国南方,尤其是湖南等省发生严重冰冻灾害。今年冬天气候怎么样?赵振国说,“由于受拉尼娜现象影响,我认为今年冬天气温可能正常偏冷,不会出现千年极暖”。

  宋连春主任指出,目前拉尼娜正处在发展阶段,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总体偏强,但稳定性较弱,位置变化幅度较大,中高纬地区的冷空气逐渐活跃,但还并未明显偏强。11月份,中国气象局组织了全国性的会商,综合分析预计,今年冬季我国冷暖变化幅度较大,部分地区可能较常年周期偏低,也可能出现阶段性强降温过程。

  今年冬天湖南的天气气候如何?12月27日,湖南省气候中心新闻发言人谢益军博士说:“整体而言,今年冬天湖南的气温接近常年略偏低,有前冬略为偏暖,后冬略为偏冷的趋势。元月中下旬,可能出现低温雨雪时段。”

  名词

  厄尔尼诺

  是西班牙文“圣婴”的音译,是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的厄瓜多尔和秘鲁北部沿岸水域异常增温的现象。它使大范围的海水升温3-6℃,形成巨大的能量,通过“海气作用”,影响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进而影响我国东部天气气候。

  拉尼娜

  是西班牙文“圣女”的音译,又称反圣婴现象,是指热带海洋温度出现异常变冷的现象,通常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的第二年,对美、欧等国的天气气候造成一定影响。它的出现往往使中国冬季气温比正常年份偏低。今年7月,赤道中、东太平洋进入拉尼娜状态。

  链接

  目前有30多个国家

  发布长期天气预报

  我们每天从中央电视台看到的天气预报是24小时或48小时的短期预报。长期天气预报又称为短期气候预测,是指一个月至1年的天气预报,主要有月、季度与年度三种预报。1年以上的称为超长期预报,气象台站是不制作的。目前世界上有30多个国家发布长期预报,如英国发布季度预报,日本发布月和季度预报,有资料介绍,日本的季度预报准确率为50%。我国的长期天气预报主要是提供给党政领导及有关部门决策参考,不具体向社会公开发表。

  国家气候中心原气候预测室主任赵振国先生坦率地说,目前长期预报准确率不高,有些年份报的比较准,有些年份报的不太准。比如1998年初,我们作出“今年夏季长江流域降水偏多,可能出现大的洪涝灾害”的长期预报,结果与实况相符。但是1999年我们作出的“今年夏天江南降水偏少,雨带北移”的长期预报出现失误,实况是长江流域出现了连续两年的“姐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