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思暮想的意思:【新提醒】袁甲三与楚州张公馆的奇闻逸事 文:米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02:01:33

[淮楚人物] 袁甲三与楚州张公馆的奇闻逸事 文:米南 [复制链接]

虎龙

版主

菜籽
787 粒
在线时间
181 小时
最后登录
2011-12-25
注册时间
2011-9-26
主题
61

  • 串个门
  • 加好友
  • 打招呼
  • 发消息
楼主 发表于 2011-12-7 19:11:0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pcb{margin-right:0} 楚州张公馆,即道光年间时任山东巡抚张汝梅的公馆。原址位于今天的楚州区东长街回龙小区一带,原房屋占地范围很广。
+ r! ^  A5 b4 r" v5 F
  ■淮 楚

  袁甲三(1806-1863)河南项城人。其父袁耀东,是个庠生,但不到四十岁就去世了。据说是读书太用功累死的。, e  k) G0 j, u

  袁甲三的大哥袁树三是贡生,曾经署理陈留县训导兼摄教谕。他也是晚清权臣袁世凯的祖父。

  官位最显赫的要数在兄弟之间排行第二的袁甲三,他是日后袁氏家族兴盛的奠基人。道光十五年,甲三不负众望,春闱报捷,中了进士,完成了乃父之愿。这一年他正好三十岁,恰值而立。从此,他春风得意,官运亨通,历任礼部主事、军机处章京、江南道监察御史、兵科给事中、太朴寺卿、漕运总督、钦差大臣。他曾和任礼部右侍郎的曾国藩一道师从“理学大师”倭仁,研求程朱理学,二人志趣相投,过从甚密。他与曾国藩的特殊关系为他日后的仕途铺平了道路。咸丰年间,袁甲三奉命驻兵临淮,负责安徽、河南、江苏三省军务,成了帮办团练大臣。他率领子侄,转战淮河两岸,有功于清王朝,皇帝多次传旨嘉赏,并赏戴花翎,穿黄马褂。袁甲三死后,清廷赐谥“端敏”表其一生,并宣付国史馆立传,这在当时是极荣耀的事情。8 ]3 w$ m" P- s; u) O
) Z" u  `5 j% L% t' \
  袁甲三在淮安府做漕运总督期间,有功于淮安父老乡亲。在他去世后,淮安人民没有忘记他,当时淮安府在淮安丽正书院(即今天的楚州第二中学南校址)专立袁“端敏”公祠,春秋二祭,定为章程,朝廷并赐有香火田,以永远纪念他。# X- j; R5 Q& C

  楚州张公馆,即道光年间时任山东巡抚张汝梅的公馆。原址位于今天的楚州区东长街回龙小区一带,原房屋占地范围很广。据当年张公馆附近原住地老居民徐文兵(徐老,今年93岁,身体硬朗矍铄。曾借住张公馆西火巷一间半卷轩暂住,并在这里结的婚。另一间半由一位叫丁三爹爹暂住,徐老对张公馆来龙去脉了解甚多。)所言:张公馆东至回龙巷林家竹园与袁家寿材铺附近、南至打线巷与牌楼巷之间、北至东门大街有司水巷口高家豆腐店附近。# s- O: H1 ?5 T/ a
$ ]+ ?  Q9 M  e* }( s% A
  张公馆原有厅、堂、轩、楼、榭二百余间,还有一些凉亭曲桥、奇花异草,在淮安郡城清代后期称得上是数一数二的大宅豪门。整个布局分东、中、西三路而建,中路前部为议事厅、后为上房、花园;西路是主人接待贵客和子女们学习读书的地方,东路有家庙、祠堂、还有亲属的住所。
5 o- U1 p5 C4 C7 H; s
  张公馆中路大门位于牌楼巷与打线巷之间,大门外围还有一座旁门,如同淮安城门一样,进了这座旁门拐个大弯,大约二十步,才能进得大门。大门三间,石鼓为槟榔石,比现今淮安府衙仪门抱鼓石大出两倍有余,左右均有门房一间,来人须门子禀报,才能入内。大门内院东有上马台与下马台各一座,为便于来往的官员乘马之用。

  因山东巡抚张汝梅的儿子张香谷娶了晚清权臣袁世凯的胞妹袁书贞,漕运总督袁甲三又是袁书贞的二祖父,张家与漕运总督袁甲三有着亲戚关系,这座大宅门也给当时的两淮带来一些神秘色彩。

  那么袁甲三的侄孙女袁书贞的公公张汝梅是怎样发迹的呢?据现存《续纂清河县志·卷十一·人物·流寓》云,张汝梅行武出身,早年投效袁甲三,忠心报国,为清王朝立下汗马功劳。光绪十七年,权倾朝野西太后慈禧在颐和园仁寿殿过58岁生日,山东巡抚张汝梅送去了两架玉如意,一架刻八仙庆寿,群仙各异、神态和蔼可亲;另一架是百子贺寿,细节处细若发丝、栩栩如生,被称为绝技。这两架玉如意,工艺精湛乃是稀世珍品,颇得慈禧太后欢心。又加上袁世凯的嫡亲二祖父袁甲三举荐,张汝梅从此官运亨通。宣统三年,这两架玉如意曾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一块金牌。) G) x$ N5 m& `( q2 ~1 n2 Y

  张汝梅的儿媳袁书贞,是晚清不可一世的权臣袁世凯嫡亲胞妹,在袁世凯称帝时,也极力反对其兄称帝。袁世凯平时和妹妹书贞常有平安书信来往,逢年过节,总要馈送礼物。袁世凯自为帝制那年,正好是袁书贞五十整寿。袁世凯命自己的五子克权,带一份丰厚的礼物到淮安张公馆祝寿。但袁克权万没想到,他一到姑母家却吃了闭门羹。袁书贞拒不接待,而且还让别人传话说:“我娘家无兄,也无内侄。”袁克权只得扫兴而归,将姑母的话转告其父。正当袁世凯纳闷之际,他收到了妹妹的来信,信中说:“袁张两姓,世受清恩。兄代清为民国总统,犹得曰是民主也,非篡窃神器可比。今兹称帝,兄何以见隆裕太后(隆裕太后,即光绪帝的皇后,又是慈禧皇太后的亲侄女)于地下乎?虽云从民意,以妹视之,直叛逆耳!妹幼读诗书,稍知君臣大义,请自今日起,兄为君主,妹愿为前清遗老之妇。”

  袁世凯的妹妹袁书贞,在楚州当地又叫做张老太太,清末民初经常来往于淮安与北京之间。据说死后,葬在城东大官荡(大官荡,即今天的楚州区世纪佳苑现址),又叫做“皇姑娘坟”,至今未听说找到或被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