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处可逃txt铁扇:古代汉语教案(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5 21:50:56
第十一章古书的标点问题

  一、培养古书标点能力的必要性

  用现代标点符号标点下面文言文

  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嫂常抚汝指吾而言日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时尤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答案:

  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嫂常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且。"汝时尤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庭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王公卿士以为然不对曰实如圣旨帝曰朕尝与李冲论此冲曰四方之语竟知谁是帝者言之即为正矣冲之此言其罪当死

  二、古书标点的注意事项

  1。注意正确地点断句子

  (1)所断的每个句子必须各自成立。

  (2)必须符合事物的情理和作者的原意。

  2。注意引语的有无和起迄

  3。注意句子的结构层次

  三,古书标点致误原因

  1。词汇方面

  2。语法方面

  3。音韵方面

  第十二章古汉语今译问题

  一,翻译要求

  1。信:翻译时要忠实反映原文的意思,表达要准确。

  2。达:翻译的文章的表达要通顺,晓畅。

  3。雅:翻译时语言要典雅,能反映原文的语言风格。

  二,翻译方法

  1。每个句子的各个字词必须力求在翻译文章中得到落实,能对译但是应该做到一一对译。只在无法对译的情况下,使用意译法。翻译时注意要把文章中省略的成分加以补充。

  2。在句法结构和词序方面,应该尽可能地对照原文进行直译。而古今不同的语法形式则应该按照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进行翻译。

  3。对古文中所用修辞手段和古代文化专有名词,翻译时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处理。

  4。翻译时要忠实地反映原作品的语气和感情色彩。

  第十三章古代汉语的修辞方式

  一、用典:引用古人的历史事迹或者古代典籍中的言语词句,来证明自己的论点或者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二、委婉:不把要表述的内容直截了当地说出来,而是有意识地把话说得婉转曲折,含蓄有致。

  1。谦敬语

  2。避讳语

  3。迂回语

  三、分承:又称并提,指在遣词造句中年,把本来应该写成两个短语或者两个句子的话,合并为形式上的一个短语或者一个句子,把相同的语句成分放在一起并提,但在表意上却仍然必须按照两个短语或者句子的组合关系来分别相承。

  四、共用:在行文中,两个相连接的词或者词组共用某一个或者几个词语。

  五、同义连用: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意义相同或者相近的词语临时组合在一起,使其意义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成为一个整体意义。

  六、复合偏义:把两个意义相对相反的词组合在一起,但在表义上只让一个词起作用,另一个词并不表义,仅仅是一种陪衬。两个意义相关相类的词组合在一起,也会产生偏义现象,我们把它叫做"连类而及"。

  七、互文见义:为了避免行文的单调平板或者适应文体表达的某些要求,把一个意思比较复杂的语句有意识地分成两个形式相同,用词交错有致的语句,使这两个语句的意义内容具有彼此隐含,彼此渗透,相互呼应,相互补充的关系。

  八、变文同义:为了避免行文重复,以增加文采,加重语气或者感情,古人常常在同一语言环境中变换使用不同的字词来反复表达大致相同的意义内容。

  第十四章古今语音的异同

  一,古韵和今韵的不同

  二,古今声母的不同

  三,古今声调的不同

  第十五章上古音简说

  一,"叶音说"及其错误

  1。"叶音说"是怎样产生的

  《诗经·邶风·燕燕》第三章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

  之子于归,远送于南。

  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诗音义》:"协句,宜乃林反。"

  把用后代的语音读古代的诗文,不押运了的韵脚,临时改读为一个押韵的音,即为"叶音"。

  2。"叶音说"的错误

  掩盖语音发展的真相

  造成汉字读音的混乱

  二,语音发展观点的确立

  陈第批判"叶音说"

  《屈宋古音义·跋》:"余少受《诗》家庭,先人木山公尝曰:叶音之说吾终不信,以近世律绝之诗叶音者且寡,乃举三百篇尽谓之叶,岂理也哉!然所从来远,未易遽明尔,竖子他日有悟,毋忘吾所欲论著矣。余于是默识教言。"

  《毛诗古音考·序》:"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

  三,上古韵部的研究

  1。顾炎武利用韵文研究古韵

  2。段玉裁利用谐声偏旁研究古韵

  段玉裁首创古韵谐声表

  段玉裁:《六书音韵表》分古韵十七部

  3。其他学者的古韵研究

  江 永:《古韵标准》,十三部。

  戴 震:《声类表》,二十五部。

  孔广森:《诗声类》,十八部。

  王念孙:《古韵谱》,二十一部。

  江有诰:《音学十书》,二十一部。

  章炳麟:《成均图》,二十三部。

  黄 侃:《音略》,二十八部。

  四,上古声母的研究

  1古无轻唇音(钱大昕)

  2,古无舌上音(钱大昕称作"舌音类隔之说不可信")

  根据上古典籍中大量的通假异文,注音,声训材料及谐声字现象提出来的。

  3。古音娘,日二纽归泥说

  "娘日二纽归泥"这个结论是章太炎提出来的。意思是说中古汉语的"娘"母和"日"母在上古汉语中是没有的,它们在上古归入"泥"母。

  4。喻三归匣,喻四归定说

  "喻三归匣""喻四归定"是由曾运乾提出来的。意思是说中古的"喻"母在上古一分为二,"喻"母三等归入"匣"母,"喻"母四等归入"定"母。

  5。"照二归精""照三归端"

  所谓"照二归精,照三归端",意思是说,上古时期,中古的"庄"组("照二")与"精"组字关系密切,"章"组("照三")与"端"组的关系密切,他们在读音上很相近。这个观点主要是由黄侃提出来的。

  五,上古的声调问题

  段玉裁:古无去声

  江有诰:古有四声

  黄 侃:古有平,入二声

  王 力:古有长平,短平,长入,短入四声

  第十六章古书的读音问题

  一,破读:就是改变一个字的原来读音以区别意义或者词性的方法。

  1。本属于名词或者形容词转化为动词的,动词破读为去声。

  2。本属于动词转化为名词的,名词破读为去声。

  3。某些动词或者形容词在使动用法中破读为去声。

  4。词性无别,意义有所改变,破读为去声。

  二,通假

  1。同音通假

  2。音近通假

  双声通假

  叠韵通假

  声韵相邻通假,就是借字和本字的声母和韵母都不相同,但都相近。

  第十七章诗律

  一,今体诗或者近体诗,古体诗:

  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被称为近体诗或今体诗,古人这么叫,我们现在也跟着这么叫,虽然它其实是很古的,在南北朝的齐梁时期就已发端,到唐初成熟。唐以前的诗,除了所谓"齐梁体",就被称为古体。唐以后不合近体的诗,也称为古体诗。

  古体诗和近体诗在句法,用韵,平仄上都有区别:

  1。句法:古体每句字数不定,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乃至杂言(句子参差不齐)都有,每首的句数也不定,少则两句,多则几十,几百句。近体只有五言,七言两种,律诗规定为八句,绝句规定为四句,多于八句的为排律,也叫长律。

  2。用韵:古体每首可用一个韵,也可以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韵,允许换韵;近体每首只能用一个韵,即使是长达数十句的排律也不能换韵。古体可以在偶数句押韵,也可以奇数句偶数句都押韵。近体诗只在偶数句押韵,除了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以平声收尾则押韵,以仄声收尾则不押韵。五言多不押,七言多押),其余的奇数句都不能押韵;古体诗可用平声韵,也可用仄声韵;近体一般只用平声韵。

  3。平仄:古,近体最大的区别,是古体不讲平仄,而近体讲究平仄。唐以后,古体也有讲究平仄,不过未成规律,可以不管。

  古体诗基本上无格律,所以以下只讲近体诗。

  二,用韵

  唐人所用的韵书为隋陆法言所写的《切韵》,这也是以后一切韵书的鼻祖。宋人增广《切韵》,编成《广韵》,共有二百余韵。实际上唐宋诗人用韵并不完全按这两部韵书,比较能够反映唐宋诗人用韵的是金人王文郁编的《平水韵》,以后的诗人用韵也大抵根据《平水韵》。

  《平水韵》共有一百零六韵,其中平声有三十韵,编为上,下两半,称为上平声和下平声,这只是编排上的方便,二者并不存在声调上的差别。近体诗只押平声韵,我们就只来看看这些平声韵各部的韵目(每韵的第一个字):

  上平声: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

  下平声: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

  光是从这些韵目就可以看出古音和今音已大不相同。有一些在古代属于不同韵的,在现在已看不出差别,比如东和冬,江和阳,鱼和虞,真和文,萧,肴和豪,先,盐和咸,庚和青,寒和删,等等。

  如果我们具体看一看各个韵部里面的字,又会发现一个相反的情况:古人认为属于同一韵的,在今天读来完全不押韵。比如杜甫《三绝句》第一首(以下引诗均以杜诗为例,不再注明):

  楸树馨香倚钓矶,

  斩新花蕊未应飞。

  不如醉里风吹尽,

  可忍醒时雨打稀。

  "飞"和"稀"在平水韵中同属五微,但在普通话读来并不押韵。

  又如第二首:

  门外鸬鹚去不来,

  沙头忽见眼相猜。

  自今以后知人意,

  一日须来一百回。

  "猜"和"回"在《平水韵》中同属十灰,但在现在普通话中也不押韵。

  古体诗的押韵,可以把邻近韵部的韵,比如一东和二冬,四支和五微,混在一起通用,称为通韵。但是近体诗的押韵,必须严格地只用同一韵部的字,即使这个韵部的字数很少(称为窄韵),也不能参杂了其他韵部的字,否则叫做出韵,是近体诗的大忌。但是如果是首句押韵,可以借用邻韵。因为首句本来可押可不押,所以可以通融一下。比如《军中醉饮寄沈八刘叟》:

  酒渴爱江清,

  余甘漱晚汀。

  软沙倚坐稳,

  冷石醉眠醒。

  野膳随行帐,

  华音发从伶。

  数杯君不见,

  都已遣沈冥。

  这一首押的"汀,醒,伶,冥"属下平声九青,但首句借用了八庚的"清"。这叫做借邻韵发端,在晚唐开始流行,到了宋代,甚至形成了一种风气。

  现代人写近体诗,当然完全可以用今韵。如果要按传统用《平水韵》,则不能不注意古,今音的不同,读古诗更是如此。这些不同,有时可以借助方言加以区分,但不一定可靠,只有多读多背了。三,四声

  汉语声调有四声,是齐,梁时期文人的发现。梁武帝曾经问朱异:"你们这帮文人整天在谈四声,那是什么意思 "朱乘机拍了一下马屁:"就是'天子万福'的意思。"天是平声,子是上声,万是去声,福是入声,平上去入就构成中古汉语的四声,上去入又合起来叫仄声。

  这四声中,最成问题的是入声。梁武帝接着又问:"为什么'天子寿考'不是四声 "天,子,寿是平,上,去,考却不是入声,可见当时一般的人也搞不清楚什么是入声。

  那么什么是入声呢 就是发音短促,喉咙给阻塞了一下。一类是以塞音t,p,k收尾,另一类是以喉塞音 收尾。在闽南语和粤语中,还完整地保留着这四种入声,在吴语中则都退化成了较不明显的 收尾了。以t,p,k收尾的入声,并不真地发出t,p,k音。塞音在发音时要先把喉咙阻塞一下,然后再送气爆破出声。在入声中,只有阻塞,没有送气爆破,叫做不完全爆破。比如英文的stop,美式英语在发这个词时,并不真地发出p音,而只是合一下嘴就完了,这就是不完全爆破,也可说是一种入声。

  在普通话中,入声已经消失了。原来发音不同,分属不同韵部的入声字,有的在今天读起来就完全一样。比如"乙,亿,邑",在平水韵中分属入声四质,十三职,十四缉不同韵,在普通话读来毫无差别(用闽南语来读,则分得清清楚楚,分别读做ik,it,ip)。

  入声的消失也导致了古,今音声调的不同。一部分古入声字变成了现在的上,去声字,还属于仄声,我们可以不管;但是另有一部分入声字在普通话中却变成了平声字(阴平或阳平),这就值得我们注意了。前面"天子万福"的"福"字就是这种情况。常见的入声变平声字有:

  一画:一

  二画:七八十

  三画:兀孑勺习夕

  四画:仆曰什及

  五画:扑出发札失石节白汁匝

  六画:竹伏戍伐达杂夹杀夺舌诀决约芍则合宅执吃汐

  七画:秃足卒局角驳别折灼伯狄即吸劫匣

  八画:叔竺卓帛国学实直责诘佛屈拔刮拉侠狎押胁杰迭择拍迪析极刷

  九画:觉(觉悟)急罚

  十画:逐读哭烛席敌疾积脊捉剥哲捏酌格核贼鸭

  十一画:族渎孰斛淑啄脱掇郭鸽舶职笛袭悉接谍捷辄掐掘

  十二画:菊犊赎幅粥琢厥揭渤割葛筏跋滑猾跌凿博晰棘植殖集逼湿黑答插颊

  十三画:福牍辐督雹厥歇搏窟锡颐楫睫隔谪叠塌

  十四画:漆竭截牒碣摘察辖嫡蜥

  十五画:熟蝠膝瘠骼德蝶瞎额

  十六画:橘辙薛薄缴激

  十七画:擢蟋檄

  十九画:蹶

  二十画:籍黩嚼

  讲保留有入声的方言的人,要识别这些入声字自然毫无困难,只要用方言来念就行。对讲北方方言的人,可以根据声旁进行归纳帮助识别,比如"福幅辐蝠""缴激檄",但大多数还是只能死记硬背。现代人写旧体诗,完全可以根据现代四声来写。但写旧体诗本来就是因为好古,有人愿根据古代四声来写,也无可厚非,那就要特别注意这种入声变平声的字了。用普通话读古诗,碰到这种字怎么办呢 我以为,为了保持声调的和谐,不妨读成去声。去声较低沉,再读得短促一些,听上去就有点象入声了。实际上,这类入声字,有的人就习惯读成去声,如"一,幅,辐",很多人都读成去声。

  古代很大一部分上声字,在普通话中都读成了去声。上声和去声都属仄声,我们可以不管这一类字。但是还有一种声调变化必须注意一下:某些古代的平声字,现在读成了仄声字。如《宿府》:

  清秋幕府井梧寒,

  独宿江城腊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

  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

  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

  强移栖息一枝安。

  第四句的韵脚"看"就是平声字,我们读时最好也读成阴平才顺口(现代"看守"的"看"仍读阴平)。

  又如《夜宴左氏庄》:

  风林纤月落,

  衣露净琴张。

  暗水流花径,

  春星带草堂。

  检书烧烛短,

  看剑引杯长。

  诗罢闻吴咏,

  扁舟意不忘。

  最后一句的韵脚"忘"也是平声,我们读时也应该读成平声才不感到别扭。至于第六句开头的"看"虽也是平声,按今音读成去声也无所谓。

  除了"看,忘",类似这种在现在一般读仄声,而在古代读成平声(或平,仄两读)的还有:

  筒纵撞治(动词)誉(动词)竣闽纫奔蕴漫翰叹患跳泡教(使)望醒胜(承受)售叟任(承担)妊

  这些字,如果是在韵脚或是句中平仄关键处,都应该读成平声。

  还有极少数字,在现在是平声,在古代反而是仄声,如"思""骑"当名词时都读成去声。象《一百五日夜对月》:

  无家对寒食,

  有泪如金波。

  斫却月中桂,

  清光应更多。

  仳离放红蕊,

  想像颦青蛾。

  牛女漫愁思,

  秋期犹渡河。

  第七句的最后一字"思",就该读成去声。四,律句

  汉语虽有四声,但在近体诗中,并不需要象词,曲那样分辨四声,只要粗分成平仄两声即可。要造成声调上的抑扬顿挫,就要交替使用平声和仄声,才不单调。汉语基本上是以两个音节为一个节奏单位的,重音落在后面的音节上。以两个音节为单位让平仄交错,就构成了近体诗的基本句型,称为律句。对于五言来说,它的基本句型是:

  平平仄仄平或

  仄仄平平仄

  这两种句型,首尾的平仄相同,即所谓平起平收,仄起仄收。我们若要制造点变化,改成首尾平仄不同,可把最后一字移到前面去,变成了: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除了后面会讲到的特例,五言近体诗无论怎么变化,都不出这四种基本句型。七言诗只是在五言诗的前面再加一个节奏单位,它的基本句型就是: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七言近体诗无论怎么变化,也都不出这四种基本句型。

  这些句型有一个规律,就是逢双必反:第四字的平仄和第二字相反,第六字又与第四字相反,如此反复就形成了节奏感。但是逢单却可反可不反,这是因为重音落在双数音节上,单数音节就相比而言显得不重要了。

  我们写诗的时候,很难做到每一句都完全符合基本句型,写绝句时也许还办得到,写八句乃至更长的律诗则几乎不可能。如何变通呢 那就要牺牲掉不太重要的单数字,而保住比较重要的双数字和最重要的最后一字。因此就有了这么一句口诀,叫作"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就是说第一,三,五(仅指七言)字的平仄可以灵活处理,而第二,四,六以及最后一字的平仄则必须严格遵守。这个口诀不完全准确,在一些情况下一,三,五必须论,在特定的句型中二,四,六也未必分明,在后面我们会谈到,但接下来我们先来看看如何由这些基本句型构成一首完整的诗。五,粘对

  我们已经知道了近体诗的基本句型,怎样由这些句子组成一首诗呢

  近体诗的句子是以两句为一个单位的,每两句(一和二,三和四,依次类推)称为一联,同一联的上下句称为对句,上联的下句和下联的上句称为邻句。近体诗的构成规则就是:对句相对,邻句相粘。

  对句相对,是指一联中的上下两句的平仄刚好相反。如果上句是:

  仄仄平平仄下句就是:

  平平仄仄平同理,如果上句是:

  平平平仄仄下句就是:

  仄仄仄平平

  除了第一联,其它各联的上句不能押韵,必须以仄声收尾,下句一定要押韵,必须以平声收尾,所以五言近体诗的对句除了第一联,只有这两种形式。七言的与此相似。

  第一联上句如果不押韵,跟其它各联并无差别,如果上,下两句都要押韵,都要以平声收尾,这第一联就没法完全相对,只能做到头对尾不对,其形式也不外两种:平起: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起: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再来看看邻句相粘。相粘的意思本来是相同,但是由于是用以仄声结尾的奇数句来粘以平声结尾的偶数句,就只能做到头粘尾不粘。例如,上一联是: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下一联的上句要跟上一联的下句相粘,也必须以平声开头,但又必须以仄声收尾,就成了: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为什么邻句必须相粘呢 原因很简单,是为了变化句型,不单调。如果对句相对,邻句也相对,就成了: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第一,第二联完全相同。在唐以前的所谓齐梁体律诗,就是只讲相对,不知相粘,从头到尾,就只是两种句型不断地重复。唐以后,既讲对句相对,又讲邻句相粘,在一首绝句里面就不会有重复的句型了。

  根据粘对规则,我们就可以推导出五言绝句的四种格式:1。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2。仄起首句押韵:

  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3。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4。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五言律诗跟这相似,只不过根据粘对的原则再加上四句而已。比如仄起首句押韵的五言律诗是:

  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根据粘对规律,还可以十句,十二句……无限地加上去,而成为排律。

  粘对也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基本上也是遵循"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口诀,也就是说,要检查一首近体诗是否遵循粘对,一般看其偶数字和最后一字即可。如果对句不对,叫失对;如果邻句不粘,叫失粘。失对和失粘都是近体诗的大忌。相比而言,失对要比失粘严重。粘的规则确定得比较晚,在初唐诗人的诗中还经常能够见到失粘的,即使是杜甫的诗,也偶尔有失粘的,比如名诗《咏怀古迹》的第二首:

  摇落深知宋玉悲,

  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

  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

  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

  舟人指点到今疑。

  第三句就没能跟第二句相粘。这可能是不知不觉地受到齐梁诗人的影响而一时疏忽。

  对的规则在齐梁时就确立了,所以在唐诗中很少见到失对的。现存杜甫近体诗中,只有《寄赠王十将军承俊》一首出现失对:

  将军胆气雄,

  臂悬两角弓。

  缠结青骢马,

  出入锦城中。

  时危未授钺,

  势屈难为功。

  宾客满堂上,

  何人高义同。

  第一,二句除了第一个字,其它各字的平仄完全相同,是为失对。这可能是赠诗时未来得及仔细加工而一时疏忽。

  还有一种情况,是为了表达的需要而不顾格律。比如杜甫的另一首名诗《白帝》:

  白帝城中云出门,

  白帝城下雨翻盆。

  高江急峡雷霆斗,

  古木苍藤日月昏。

  戎马不如归马逸,

  千家今有百家存。

  哀哀寡妇诛求尽,

  恸哭秋原何处村

  第二句的第二字本来应该用平声,现在用了仄声字"帝",既跟第一句失对,又跟第三句失粘。但这是有意要重复使用"白帝城"造成排比,所以只好牺牲格律了。六,孤平和三平调

  前面讲到"一三五不论"并不完全正确,在某些情形下一三五必须论。

  比如五言的平起平收句:

  平平仄仄平

  这一句的第三个字是可以不论的,用平声也可以。但是第一字如果改用仄声,就成了:

  仄平仄仄平

  除了韵脚,整句只有一个平声字,这叫"孤平",是近体诗的大忌,在唐诗中极少见到。前引杜诗"臂悬两角弓"即是犯了孤平,象这样不合律的句子,叫作拗句。老杜有意写过不少拗体近体诗,这种探索另当别论。

  如果第一字非用仄声不可,怎么办呢可以同时把第三个字改成平声:

  仄平平仄平

  这样就避免了孤平。这种作法,叫作拗救,意思就是避免了拗句。例如《复愁十二首》其三:

  万国尚戎马,

  故园今若何

  昔归相识少,

  早已战场多。

  第二句本该是"平平仄仄平",现第一字用了仄声"故",第三字就必须改用平声"今"了。

  七言诗与此相似,也即其仄起平收句"仄仄平平仄仄平"的第三字不能改用仄声,如果用了仄声,必须把第五字改成平声,才能避免孤平。例如《绝句漫兴九首》其一:

  眼见客愁愁不醒,

  无赖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开深造次,

  便教莺语太丁宁。

  第一句本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现在第三字用了仄声"客",第五字就改用平声"愁"来补救(注意"醒"是平声)。

  所谓"孤平",是专指平收句(也就是押韵句)而言的,如果是仄收句,即使整句只有一个平声字,也不算犯孤平,至多算是拗句。例如把"仄仄平平仄"改成"仄仄仄平仄",这不算犯孤平,是可以用的。

  还有一种情况,是五言的仄起平收句:

  仄仄仄平平

  在这种句型中,第一字是可平可仄的,但是第三字不能用平声字,如果用了平声字,成了:

  仄仄平平平

  在句尾连续出现了三个平声,叫做"三平调",这是古体诗专用的形式,做近体诗时必须尽量避免,而且无法补救。

  同样,七言平起平收句"平平仄仄仄平平",第一和第三字都可平可仄,但是第五字不能用平声,否则也成了三平调。

  只要能够避免孤平和三平调,"一三五不论"就是完全正确的。七,拗救

  如果仔细看一下前面所举的近体诗的几种基本格式,会发现一个规律:在一联之中,平声字和仄声字的总数相等。如果我们在"一三五"这些可灵活处理的地方,该用平声字而用了仄声字(或该用仄声字而用了平声字),那么往往就要在本句或对句适当的地方把仄声字改用平声字(或把平声字改用仄声字),以保持一联之中平,仄数量的平衡。也就是说,先用了拗(不合律),再救一下,合起来就叫拗救。

  前面谈到的对孤平的补救属于在本句自救。还有一种情况,是在对句补救。比如在五言"仄仄平平仄"这种句型,第三字改用了仄声,往往就在对句的第三字改用平声来补救,也就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变成了"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例如《天末怀李白》:

  凉风起天末,

  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

  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

  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

  投诗赠汨罗。

  第三句"鸿雁几时到"第三字该平而仄,第四句"江湖秋水多"就把第三字改成了平声。七言的与此相似,是"平平仄仄平平仄"的第五字用了仄声,就在对句的第五字改用平声来补救,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变成"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甚至是第一字,诗人也喜欢救一下。比如《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第七句第一字该平而用了仄声"晓",第八句的第一字就改用平声"花"补救。

  又如《阁夜》:

  岁暮阴阳催短景,

  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

  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

  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

  人事依依漫寂寥。

  第三句第一字该平而仄("五"),第四句第一字就改仄为平("三");第七句第一字该平而仄("卧"),第八句第一字就改用平声("人")。

  有时候,是本句自救和对句补救混用。比如《解闷十二首》之一:

  草阁柴扉星散居,

  浪翻江黑雨飞初。

  山禽引子哺红果,

  溪女得钱留白鱼。

  严格的格律应该是: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而此诗的平仄为:

  仄仄平平平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仄

  平仄仄平平仄平

  这里有本句自救(以"江"救"翻",以"得"就"溪"),也有对句补救(以"留"救"哺"),但也有拗而未救的("星")。实际上,在"一三五"位置上拗而未救的也是很常见的。象《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第二句的"沙"救了"渚","渚"又救了第一句的"风",但是第一句的"猿"就未救。

  象这样拗而未救,破坏了一联之中平仄数量的平衡,但是这些都发生在"一三五"的位置上,只要不出现孤平或三平调,就是可以容忍的,确切地说不能算拗。另外还有一种拗,出现在"二四六"的位置上,那才是真正的拗,在这里不讨论。但是有一种拗句,在唐诗中用得相当多,不能不提一下。请看《天末怀李白》:

  凉风起天末,

  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

  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

  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

  投诗赠汨罗。

  第一句本该是"平平平仄仄",却写成了"平平仄平仄",第二,四字都用平声,违反了我们一开始就提到的逢双必反的规律。在七言中,就是把"仄仄平平平仄仄"写成"仄仄平平仄平仄",比如《咏怀古迹五首》,几乎每一首都用到这种特殊句型。其一:

  支离东北风尘际,

  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

  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

  词客衰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

  暮年诗赋动江关。

  第七句是这种句型。其二:

  摇落深知宋玉悲,

  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

  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

  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

  舟人指点到今疑。

  第七句"泯"可平可仄,如果读为平,就成了这种句型。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

  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

  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

  分明怨恨曲中论。

  第七句还是这种句型。其四:

  蜀主窥吴幸三峡,

  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里,

  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

  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屋常邻近,

  一体君臣祭祀同。

  第一句是这种句型。其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

  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

  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

  指挥若定失萧曹。

  福移汉祚终难复,

  志决身歼军务劳。

  第五句又是这种句型。由于这种句型用得实在太多(经常用在第七句),几乎和常规句型一样常见,我们只好不把它算成拗句,而当成一种特殊的律句。诗人们之所以喜欢用这种特殊句型,可能是因为常规句型"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中有三个平声,虽然不在句尾不算三平调,读起来还是有点别扭,所以干脆变一变。值得注意的是,在用这种句型时,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须是平声,不能不论。八,对仗

  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按照规定,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绝句的两联也是可对可不对。排律的首联可对可不对,中间各联都必须对仗,最后一联不对,以便结束。

  对仗的第一个特点,是句法要相同。如《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

  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这是首,颔,颈都对仗。首联第一句没有谓语,第二句也用无谓语句式相对。颔联上句的句式是"主谓定宾状",下句也用相同的句式相对。颈联用的也是相同的句式。

  又如《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

  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

  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避,

  况乃未休兵。

  颔联上句的写法是把"白露"一词拆散,下句的写法也相同,是把"明月"一词拆散。

  对仗的第二个特点,是不能用相同的字相对。象"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种对仗,在词,曲中是允许的,在近体诗中则绝不允许。实际上,除非是修辞的需要,在近体诗中必须避免出现相同的字。

  对仗的第三个特点,是词性要相对,也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代词对代词,虚词对虚词。如果要对得工整,还必须用词义上属于同一类型的词(主要是名词)来相对,比如天文对天文,地理对地理,数目对数目,方位对方位,颜色对颜色,时令对时令,器物对器物,人事对人事,生物对生物,等等,但不能是同义词。前面所举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星"对"月"是天文对,"野"对"江"是地理对,而"垂"对"涌","平"对"大","阔"对"流",也都是在词义上属于相同类型的动词,形容词的相对。象这样的对仗,叫做工对。

  有一些对仗,是借用了同音字形成工对,叫做借对。象《野望》:

  西山白雪三城戍,

  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

  天涯涕泪一身遥。

  唯将迟暮供多病,

  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

  不堪人事日萧条。

  首联"西"对"南"是方位对,"山"对"浦"是地理对,"三"对"万"是数目对,而"白"对"清",则是借用"清"的同音字"青",而构成了颜色对。这样的借对,也属工对。

  这种谐音的借对,多见于颜色对。比如《秦州杂诗》其三:

  州图领同谷,

  驿道出流沙。

  降虏兼千帐,

  居人有万家。

  马骄珠汗落,

  胡舞白蹄斜。

  年少临洮子,

  西来亦自夸。

  颈联以"珠"谐音"朱",与"白"相对。又如《独坐》:

  悲愁回白首,

  倚杖背孤城。

  江敛洲渚出,

  天虚风物清。

  沧溟恨衰谢,

  朱绂负平生。

  仰羡黄昏鸟,

  投林羽翮轻。

  颈联以"沧"谐音"苍"而与"朱"相对。

  一联之中,如果大部分字都对得很工整,其它字就可以对得马虎一点。比如《春望》: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玉不胜簪。

  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时"和"别"算不上是相对,但其它各字都对得非常工整,合起来也还算是工对。

  对于七言来说,第五字可以不拘。比如杜诗《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繁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颈联"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第五字"天"和"老"未对。有一些对仗,表面上看起来不对,实际上是用了别义相对,象这一联,"朝"对"顾"用的是"朝"的别义来相对,"下"对"臣",用的是"下"的别义来相对,而不是用它们在句中的意思。另外有一些对仗,要明白其出处才知道是相对。比如《曲江二首》之二:

  朝回日日典春衣,

  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

  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

  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

  暂时相赏莫相违。

  颔联以"寻常"对"七十"似乎不对,其实"八尺曰寻,倍寻曰常","寻常"两字也可当成数目字,与"七十"对得相当工整。象这样用了别义,典故,要拐一下弯才对上,出人意料的,也属借对,而且往往被认为是不俗的佳对,与灯谜的"求凰格"有异曲同工之妙。

  一联之中对仗的上下两句,一般内容不同或相反。如果两句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叫作"合掌",是作诗的大忌。但有时上下句有相承关系,讲的是同一件事,下句承接上句而来,两句实际是一句,这称为"流水对"。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尾联下句描述的是紧接上句的行程,就是一流水对。又如《秋兴》其二:

  夔府孤城落日斜,

  每依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

  奉使虚随八月查。

  画省香炉违伏枕,

  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

  已映洲前芦荻花。

  尾联也是一流水对。流水对一般也被认为是不俗的佳对,如果尾联要用对仗,经常就用流水对收住全诗。

  有时候一句之中也有对仗。如《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一首诗四联全都用了对仗,而句之中又有对仗,第一句"风急"对"天高",第二句"渚清"("清"谐音"青")对"沙白",第七句"艰难"对"苦恨",第八句"潦倒"对"新停",都是先在本句自对,再跟对句相对。有趣的是,第一句因为押韵,跟第二句在平仄上就无法完全相对,而在字义上却对得天衣无缝。这首诗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即使仅从形式上看,也当得起此美称。

  写出下面诗歌的平仄。

  1晚晴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

  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

  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

  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乾后,

  归飞体更轻。

  2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4春望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玉不胜簪。

  5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

  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

  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避,

  况乃未休兵。

  6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

  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7《咏怀古迹五首》其一

  支离东北风尘际,

  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

  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

  词客衰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

  暮年诗赋动江关。

  其二:

  摇落深知宋玉悲,

  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

  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

  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

  舟人指点到今疑。

  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

  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

  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

  分明怨恨曲中论。

  其四:

  蜀主窥吴幸三峡,

  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里,

  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

  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屋常邻近,

  一体君臣祭祀同。

  其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

  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

  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

  指挥若定失萧曹。

  福移汉祚终难复,

  志决身歼军务劳。

  8解闷

  草阁柴扉星散居,

  浪翻江黑雨飞初。

  山禽引子哺红果,

  溪女得钱留白鱼。

  9阁夜

  岁暮阴阳催短景,

  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

  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

  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

  人事依依漫寂寥。

  10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11白帝

  白帝城中云出门,

  白帝城下雨翻盆。

  高江急峡雷霆斗,

  古木苍藤日月昏。

  戎马不如归马逸,

  千家今有百家存。

  哀哀寡妇诛求尽,

  恸哭秋原何处村

  第十八章词律

  一,词调,词牌和词谱

  词调就是指写词时依据的乐谱。词调的名称叫做词牌。词谱是词调所包含内容的具体描写。

  二,词的用韵

  三,词的平仄和句式

  四,词的对仗

  文选讲读

  学习古代汉语,主要目的在于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以便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我国古代悠久而又灿烂的民族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建立崭新的新时代的新文化。为了达到此目的,除了系统地学习古代汉语的理论知识而外,更要通过阅读大量的文选,增加感性认识,才能达此目的。为此,我们开列了文选中若干阅读篇目,供阅读时参考。

  1。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娲补天,蝜蝂传,桃花源记;

  2。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鞌之战,吕相绝秦,西门豹治邺;

  3。谏逐客书,论贵粟疏,封建论,留侯论;

  4。季氏将伐颛臾,小国寡民,逍遥游,秋水,许行,五蠹;

  5。滕王阁序,离骚,陋室铭,赤壁赋;

  6。《诗经》若干篇,古体诗,近体诗各若干首,唐宋词若干首。

  以上篇目仅供参考,原则上要求教材中所选的先秦两汉的散文和诗歌都应阅读。作到准确理解,能够正确解释文选中所出现的各种语言现象:文字的,词汇的,语法的,语音的,修辞的,古籍注疏的,以及诗词格律等方面的。这是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运用,应多加训练。

  除了以上所列文选中的散文和诗词而外,有条件的时候还应阅读其他一些历史散文和文学散文。如儒家十三经,前四史,诸子百家,昭明文选,及其他秦汉唐宋文集等。

  学习文选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字,词,句做到逐字,逐词,逐句落实,不能囫囵吞枣。

  自学者在学习文选时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那就是只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对句中的字,词,句没有具体落实,结果却往往似是而非,常常会误解原文的意思,在考试时造成无谓的丢分。

  例如《郑伯克段于鄢》中有一句是:"多行不义必自毙",很多人以为"毙"字是死的意思,其实在这句话中的意思是倒下,扑倒,这正是因为我们没有注意到"毙"的真正含义。所以我们在学习每一篇文选时,都应该将文章中的每一个词的意思准确地加以掌握,在字,词落实的基础上,做到理解每一句话的意思和全篇文章的内容。

  二,对精读的每一篇文章做到熟读,背诵。

  自学者熟读文选,甚至能够背诵文选,这不仅是对学习古代汉语字词和语法知识有比较的作用外,还对做古文标点和古代汉语翻译题都是大有好处的。

  三,学习时做到与古代汉语常识结合。

  在学习文选时应该注意与古代汉语常识结合,把对大量的感性材料的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的高度上来。这样,我们就可以把语言现象和语言规律结合起来,是学习古代汉语常识和古代汉语文选都有比较高的效率。

  郑伯克段于鄢

  本文选自《左传·隐公元年》。标题引自《春秋》,意为郑庄公在鄢地打败了共叔段。《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传,是阐明经义的意思。全书三十卷十八万字。作者春秋时鲁国史官左丘明。《左传》记载的时间起于公元前722年,止于公元前453年。最通行的注本是《十三经注疏》中的《春秋左传注疏》,为晋杜预注,唐孔颢达疏。

  (一)题解

  《左传》又称《春秋左传》或《春秋左氏传》,顾名思义,这部书是一位姓左的人为《春秋》所作的传。《春秋》本是东周时期各国史书的统称,当时各诸侯国都设有专门的史官记载本国发生的大小事件,他们编写的历史书都叫"春秋"。不过除了鲁国的"春秋"以外,其它各国的"春秋"都没有保存下来。现在我们能见到的《春秋》据说是孔子依据鲁国史官编写的"春秋"重新加以整理修订而成的,它记载的历史始于鲁隐公元年即公元前722年,截止到鲁哀公十四年即公元前481年,共计242年。人们就把这段历史称为春秋时期。

  所谓"传",是儒家用来解释经典的文字。《春秋》是儒家一部重要的经典,因此就把《春秋》称作"春秋经",而用来补充说明"春秋经"的三部书则分别称作《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这三传实际上是《春秋经》的三种讲解本,传授本。"左"相传是指左丘明,"公羊"是指公羊高,"谷梁"是指谷梁赤,这是三位解说传授《春秋经》的人。本来,经与传是分开的,不编在一起,古人叫做"别本单行"。到了西晋,杜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把《春秋经》和《左传》按年编插在一起,从此《左传》与《春秋》就合在一起了。

  关于《左传》的作者,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目前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左传》是春秋晚期鲁国史官左丘明创作的,不过最后成书大致是在战国的中期,这中间经过了他人的增补。

  "郑伯克段于鄢"。"郑伯"是指郑庄公,"伯"是郑国国君的爵位名,春秋时期周天子分封诸侯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克"是战胜的意思;"段"是郑庄公的弟弟的名字;"鄢"是地名,在今河南省鄢陵县境内。整句话意思是"郑伯在鄢这个地方战胜了他的弟弟段。""克"本来是用于敌对双方的,现在却用于骨肉兄弟之间,这就表明了作者对这一事件的态度和看法。

  (二)第一段串讲

  1。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

  初:当初。《左传》在追述以前的事情时,习惯上都用"初"。"初"字把时间向前推移了39年,追述到郑庄公的母亲出嫁到郑国的那一年,即BC761年。

  这一句中"郑武公"是谥号,下一句"庄公"也是谥号。所谓谥号,是在一国的君主或大臣去世以后,根据他的生平事迹,他一生的所做所为所封的号,带有盖棺论定的性质。因为"郑伯克段于鄢"这一历史是在郑武公和庄公去世后整理出来的,所以叙述他们生前的活动都要用他们死后的谥号,这是古代史书叙事的习惯。

  申:申国。申国的国姓是姜姓,而郑国的国姓与周天子相同,是姬姓,按照当时的风俗,同姓不婚,所以郑国的国君一定要娶异姓国的女子为妻。曰武姜:娶的妻子叫武姜。"武"是她丈夫的谥号,"姜"是她娘家的姓,合在一起作她的名。

  译:当初,郑武公从申国娶妻,叫武姜。

  2。生庄公及公叔段。

  "生"的主语承上省略,应该是"姜氏生"。庄公是郑国国君,所以用谥号称述他。公叔段:"段"是名,"叔"是弟弟的意思,"共"是段后来失败流亡的诸侯国名。及:连词,与,和。

  译:姜氏生了庄公和公叔段。

  3。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寤:本指睡醒,这里是通假字,通"牾",倒着。"寤生"就是倒生,胎儿出生的时候脚先出来,也就是难产。《史记·郑世家》里记载这件事情说:"生之难。"可以与此处相互印证。惊:吃惊,受惊,是个不及物动词,这里用作使动用法,"惊姜氏"意思是使姜氏受惊。

  译:庄公出生的时候难产,使姜氏受惊,所以取名叫寤生,姜氏于是不喜欢他。

  4。爱公叔段,欲立之,

  译:姜氏喜欢公叔段,想要立他作太子。

  5。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亟:音qi4,副词,屡次。这个字读ji2,意思是"急"。弗:否定副词,一般否定及物动词,而且及物动词的宾语不出现,所以很多学者认为"弗"是"不+之"的合音形式。许:答应,同意。

  译:屡次向郑武公请求,武公不答应她。

  (三)第二段串讲

  1。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及:等到。即位:就位,指开始做国君。为(wei4):介词,替,给。之:指代公叔段。制:地名,在今河南省汜(si4)水县西,又名虎牢,原来是东虢国的领地,东虢国被郑桓公所灭,制因而成为郑国的领地。

  译:等到郑庄公就位的时候,姜氏替公叔段请求制这个地方。

  2。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

  公:郑庄公。这里"公"是诸侯的一种统称,与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中的公爵不是一回事。此处"公"字的使用体现了母子地位发生了变化,已经由家庭内部的母子关系转变为政治上的君臣关系。

  岩:险峻,险要。邑:人群聚居的地方,大小不定。"制,岩也"是一个很典型的判断句。

  虢叔:是东虢国的国君,东虢封国始于虢仲,虢仲死后虢叔继位,《国语·郑语》:"虢叔恃势。"韦昭注:"势,地势。"《史记》里也记载说虢叔依仗制这个地方地势险要,傲威不驯,郑武公的父亲郑桓公就率领军队将他消灭了。死焉:死在那里。

  佗:旧读tuo1,其它,别的。又写作"他"。"他"在上古汉语中只表示"其它的","别的",作第三人称代词是到唐朝初年的事情。"唯命"是"唯命是听"的省略,这种省略形式在《左传》里很常见,大概是当时的习语。

  译:郑庄公说:"制是个险要的城邑,虢叔死在那里,如提出别的地方我唯命是听。"

  制既然是一个十分险要的地方,姜氏要求把制封给公叔段,显然是有所企图。郑庄公的回答表面上看很尊重姜氏,实际上暗含锋芒,非常严厉。

  3。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这三句话换了三个主语,并且都省略了。"请京"的主语是姜氏;"使居之"的主语是郑庄公;"谓之"一句的逻辑主语社会上的人们。《左传》中"谓之"是一个常见的句式,指当时社会上人们普遍这样称说,这样认为。"谓之"的主语通常不出现。唐·孔颖达注为:"以宠禄过度,时呼为大叔。"其中用"时"称说"谓之"的主语。

  京:地名,在今河南省荥阳县东南。下文"京城"所指相同。京是郑国最的城邑,所以姜氏请求封给公叔段。当时郑国国都是新郑。

  使居之:使公叔段居住在京这个地方。

  大:即"太",上古无"太"字,只有"大"字,如《周易》有"大极",《春秋》有"大子",《尚书》有"大誓"等。"太"是个后起字。"大"有极,最,过分等意思,"叔"通常是指小的,排行在后的,把这两个字放在一起称呼"大叔",显而易见不只是一种尊称,所以孔颖达注云:"以宠禄过度,时呼为大叔。"由此我们知道郑庄公对公叔段采取了骄宠纵容的态度。

  译:姜氏又请求京邑,庄公同意了,让公叔段居住在这个地方,人们称他为京城大叔。

  4。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祭仲:郑国大夫。春秋时代大夫的地位在卿之下,士之上,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都:都邑,大城邑。《谷梁传·僖16》:"民所居曰都。"从字形上分析,"都"从邑,者声。后来引申指国都。城:城墙,这是"城"的本义,后来引申出"城市"的意思。"都城"即大城市的城墙。雉:古代丈量城墙的单位,古代城墙长一丈高一丈是一堵,三堵是一雉。百雉:三百平方丈。国:指诸侯的封地,与今天"国家"的概念有区别。

  译:祭仲说:"都邑的城墙超过一百雉,是国家的祸害。"

  5。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先王:指周代开国君主周文王和周武王,他们所立下的制度被奉为标准。国:指国都,具体地说应是国都的城墙或国都的规模。叁:同"三",数词,这里用作动词,"三国"意思是将国都的城墙三等分,"三国之一"是说将国都城墙三等分取其中的一份,也就是国都城墙的三分之一。"中五之一"是省略的形式,应是"中都不过五国之一",同样,"小九之一"即"小国不过九国之一","五"和"九"都是数词用作动词。

  译:按照先王立下的制度,大城邑的城墙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城邑的城墙不能超过国都的五分之一,小城邑的城墙不能超过国都的九分之一。

  6。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度:法度,标准。这里用作动词,意思是合乎法度,合乎标准。"不度"是说不合乎法度。非制也:不是先王的制度,即违反了先王制定的制度。实际上,祭仲的意思是说,公叔段不按照先王规定的标准行事,而是擅自扩建京邑的城墙。作者没有直接写公叔段在京邑的所作所为,而是通过祭仲指口说明公叔段在京邑扩充实力,已经对庄公的统治造成威胁。所以祭仲说:"君将不堪。"您将经受不了,意思是您将经受不住这种违法行为的冲击。

  译:如今京邑的城墙不合乎法度,违反了先王制定的制度。您将经受不住这种行为的冲击。

  7。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 "

  郑庄公在此称自己的母亲为"姜氏",是否是因为跟姜氏有严重的利害冲突,所以对姜氏不敬才如此称呼呢不是。这只是当时的一种习惯称法。欲之:姜氏想要这样做,"之"指代上述公叔段的违法乱纪行为。焉:表反问的疑问副词,哪里,怎么。这跟"虢叔死焉"的"焉"是两个词,只是都使用了"焉"这个字形。"焉辟害"就是怎么能避开祸害呢

  译:郑庄公说:"姜氏想要这样做,怎么能避开祸害呢 "

  8。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

  何厌之有:有何厌,有什么满足呢 即没有满足的时候。为了表示强调,把宾语"何厌"提到动词"有"的前面来,然后用代词"之"来复指前置的宾语"何厌"。

  为之所:双宾语结构,近宾语或间接宾语"之"指代公叔段,远宾语或直接宾语"所"是名词,处所,地方。动词"为"意思比较虚,需要根据具体的上下文加以分析和翻译,在这里"为"可以翻译作"安排"。这种双宾语在现代汉语里不再使用了,"安排他一个地方"改成现代汉语相应的表达方式是"给他安排一个地方。"也有的学者把这类句式叫做为动结构,为之所=为之为所,前一个"为"是介词,替,给;后一个"为"是动词,需要根据它所带的宾语具体理解,由于这里动词恰好也是"为",所以容易误解,我们再看一个例句:《左传·襄14》:"天生民而立之君。"立之君=为之立君,给百姓立一位君主。回到"不如早为之所",这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不如早点给公叔段安排个地方",即给予他必要的处置。

  无:通"毋",是一个否定副词,不要。无使滋蔓:不要让他的势力再发展了。下面"蔓,难图也"是解释上一句的,因为势力发展了,就难以对付了,"蔓,难图也"是一个判断句的形式,不过很明显并不表示判断,而是表示解释。"蔓"与"难图"之间是假设关系,如果势力发展了,那么就难以对付了。

  "犹…况…"是一个表示让步关系的句式,相当于"尚且…何况…"。蔓延开的野草尚且不能除掉,何况是您的尊贵的弟弟呢 句中"乎"是疑问语气词,在这里表示反问,并不要求回答。

  译:祭仲回答说:"姜氏有什么满足!不如早点给公叔段安排个地方,不要让他势力再发展了,如果势力发展,就难以对付了。蔓延的野草尚且不能除掉,何况是您的尊贵的弟弟呢 "

  9。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不义:指不义的事情。毙:倒下去。古代汉语中"毙"不是死亡的意思。这个字本写作"",姑:副词,姑且。之:指代公叔段自毙的事情。

  译:庄公说:"多做不义的事情必将自己摔跟头,您姑且等着瞧吧。"

  (四)第三段串讲

  1。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既而:不久。"既"表示时间过去,与"而"连用表示时间刚过不久,这里是指祭仲与郑庄公的谈话刚过去不久。

  鄙:边邑,边远的地方。贰:两属,臣属于二主,与"专属"相对,凡是本属于某,后来又另属于某,就叫做"贰"。具体到这一句,西鄙和北鄙本来都专属于郑庄公,现在公叔段命令这些地方臣属于自己,这样一地有二主,就要同时向两方缴纳贡赋。因此所谓"贰",总是对新臣属的一方而言。"贰于己"可以翻译为"同时臣属于自己。"

  译:不久公叔段就使西部和北部的边邑同时属于自己。

  2。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

  公子吕字子封,是郑国大夫。堪:承受,经得起。不堪:承受不了。"贰"是堪的宾语,表不堪之事,即上文所说西鄙北鄙两属的情况。这种两属的情况继续发展下去,庄公的统治地位就会动摇。"若…何"是固定格式,表示"对…怎么办","之"是"若"的宾语,指代两属的情况。

  译:公子吕说:"国家承受不了两属的情况,您将对这件事情怎么办呢 "

  3。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欲"和"与"都是动词,"与大叔"是"欲"的宾语。动词"与"一般带双宾语,这里省略了直接宾语,即"君位",是一种含蓄的说法。

  "请"字后带动词时在古代汉语里有两种用法,一种跟现代汉语的用法相同,表示请对方做什么事情,例如"若弗与,则请除之";第二种用法是表示请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件事情,例如"欲与大叔,臣请事之"一句中的"请"字,是指公子吕请庄公允许自己去事奉公叔段,而不是"请庄公去事奉他。"第二种用法在古汉语里比较常见,而在现代汉语里不太常用,只是在一些词语里还保存着,例如"请问"意思是请对方允许自己询问某个问题;"请降"意思是请对方允许自己投降;等。对这种用法的"请",需要特别加以注意。"事"指事奉,为…服务。

  若:表假设的连词,如果。弗于=不之与,不给公叔段。除:本义是台阶,作动词表示"除掉"的意义是假借义。

  无:通"毋",不要。"无"的一般用法是相当于"没有",是动词。用作表禁止的否定副词是假借用法。古汉语里通假字比较多,实词有通假字,虚词也有通假字,而虚词的意义比较虚,所以虚词中的通假字辨认起来难度就更大一些。生民心:使民生心,使老百姓产生二心,使老百姓产生想法。这里"生"我们理解为使动用法,"生"的后面带双宾语,我们可以把这种结构叫使动双宾语结构。

  译:您打算把君位让给大叔,请允许我去事奉他;如果您不想把君位给他,就请您把他除掉。不要让老百姓产生二心。

  4。公曰:"无庸,将自及。"

  庸:通"用","庸"的这种通假用法一般只出现在否定句里,如"不庸","勿庸"等。成语"无庸讳言","毋庸置疑","无庸置喙"等都保留了这一用法。这一句里"无庸"是说用不着除掉公叔段。

  及:赶上。"自及"即自及于祸,意思是自己赶上灾祸,也就是说公叔段将自取灭亡。

  译:庄公说:"不用,他将自己赶上这个灾祸。"

  5。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延。

  贰:这里指两属的地方,即西鄙北鄙,相当于"贰者"。以为:以之为,把这两地作为。所谓"收贰以为己邑",是说公叔段使这两个地方不再向郑庄公缴纳贡赋,也就是由原来的"二属"变为专属。至于:不要理解为现代汉语的连词。延:地名,在今河南延津县北部。"至于延"指公叔段在收取两属的地方之外,进一步侵夺,到达延这个地方。

  译:大叔又把两属之地收为自己所有,进一步到了延这个地方。

  6。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

  矣:句尾语气词,说明新情况的出现或事情的变化,"可矣"是说以前不行,现在行了。厚:本义是山陵大,这里指占领的土地扩大。众:指百姓。"厚将得众"是一个条件复句,如果厚,那么将得众。

  译:子封说:"行了,可以除掉公叔段了。如果这样扩展地盘,那么必将得到广大的人民。"

  7。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

  昵:是"昵"的异体字,意思是亲近。"不义不昵"是一个条件复句,"不义"是条件,"不"是结果,意思是如果多行不义,那么就会没有人亲近他。课本上把"不义不昵"理解为并列关系,认为指对君不义对兄不昵,可以参考。崩:山崩塌,这里指崩溃,垮台。"厚将崩"是一个让步条件复句,即使厚,也将崩。

  译:庄公说:"多行不义的人必然没有人亲近他,即使地盘扩大也必将自行灭亡。"

  第三段写公叔段不断扩张实力的情况。郑庄公的大臣认为形势已经非常严峻,应该立即动手除掉公叔段,而郑庄公却依然不动声色。

  (五)课文第四自然段串讲

  1。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

  完:本义是完整,完好,是形容词,它的同义词是"备"。引申为使完整,修缮。古汉语里的"完"没有完了,完毕的意思。聚:本义是聚集人,引申指积聚粮食等物资。此处"聚"的宾语没有出现,所以历来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理解认为"聚"是聚集百姓;一种理解认为"聚"是聚集各种物资。这两种理解都可以成立。

  缮:修缮,修理整治。甲:铠甲。兵:兵器,武器。这是"兵"的本义。具:准备好,准备充足。卒:步兵。乘(sheng4):兵车,甲车。袭:偷袭,乘人不备发起进攻。

  启:本义是开门。《左传·昭19》:"启西门而出。"这里"启"是打开城门的意思。之:指代公叔段,启之=为之启,替他打开城门。

  译:大叔修固城墙,聚集百姓,整修铠甲和武器,准备好步兵和车兵,将要偷袭郑国。夫人将为他开城门。

  2。公闻其期,曰:"可矣。"

  公叔段要搞偷袭,行动日期自然是秘密的。公闻期,说明庄公对公叔段早有戒备,而且对公叔段的一举一动都了如指掌。

  译:庄公听到公叔段行动的日期,说:"可以了。"

  3。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帅:本义是军队的主将,统帅,引申指带领,率领。以:连词,相当于"而"。伐:大张旗鼓,堂堂正正地正式讨伐,跟公叔段的"袭"形成很鲜明的对照。

  译:命子封率领二百辆兵车前去讨伐京邑。

  4。京叛大叔段。

  叛:背叛,反叛。京邑的百姓自动起来反叛公叔段,因此公叔段等于不攻自破。

  译:京邑的百姓背叛了公叔段,(而倒向郑庄公。)

  5。段入于鄢。公伐诸鄢。

  入于鄢:进入鄢。"鄢"是郑国的城邑。诸:"之于"的合音,"之"指代公叔段。

  译:公叔段跑到鄢地,庄公又到鄢地攻打公叔段。

  6。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五月辛丑:指五月二十三日。古人使用干支记日,即以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配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组成六十干支。这是古代主要的纪日法,在甲骨文里就已经出现了。古书里也经常单独使用天干或单独使用地支来纪日,十二地支又称十二辰。如《楚辞·哀郢》:"甲之吾以行。"意思是在甲日这一天的早晨我出发了。

  出奔:指逃亡到国外避难。奔:急跑,逃跑。金文写作,以三表示比走速度更快。共:春秋时的一个小国,在今河南辉县。

  译:五月辛丑这一天,大叔逃亡到共国。

  (六)第五段串讲

  1。遂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

  遂:连词,表示事情前后的连接性,于是,就。寘:放置,安置,这里有放逐的意思。城颍:地名,在今河南临颍县西北。"黄泉"是地下的泉水,"不及黄泉"是指不到死后埋入黄泉。注意,翻译时不要把"不及黄泉"译成"不到死后",因为这样翻译,则后文郑庄公"阙地及泉,隧而相见"以实现自己的诺言的事就没有着落了。"悔之"是指后悔自己发誓说的话。

  译:于是把姜氏放逐到城颍,并对她发誓说:"不到黄泉路上就不要相见了。"不久又后悔这个话。

  (七)第六自然段串讲

  1。颍考叔为颍谷封人,

  颍考叔:郑国大夫。颍谷:郑国边邑,在今河南登封县西南。封人:是管理边界的官吏。

  译:颍考叔是颍谷管理边界工作的官员。

  2。闻之,有献于公。

  献:恭敬地送给,这里用作名词,指进献的东西。

  译:听说上述事情以后,对庄公有所进献。

  3。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

  食舍肉:等于说"食而舍肉",前后两个动作有伴随关系。舍:放在一边,搁下。公问之:公问食舍肉之故。

  译:庄公赏赐给颍考叔食物,颍考叔吃的时候把肉搁在一边不吃。庄公问他这样做的原因。

  4。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皆:表示"尝小人之食"的周遍性,而不是指主语的周遍性,比较"我们都吃过饭了。"羹:带汁的肉,注意不要理解为汤,上文说"食舍肉",此处言"未尝君之羹",可见肉和羹所指是相同的。请:请允许我。以:介词,把,后面省略了宾语"之",指代肉。遗:赠送。在这个意义上"遗"读wei4,不过在先秦时,表示"遗失"义的"遗"和表示"赠送"义的"遗"读音相同,均为余母微部。

  译:颍考叔回答说:"小人上有老母,小人的饭食她都吃过了,没有吃到过国君吃的肉,希望允许我把肉带回去给我的母亲。"

  5。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

  繄:句首语气词,作用与"惟"相近。

  译:庄公说:"你有母亲可以敬奉,唯独我没有!"

  6。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 "

  敢:谦辞,意思是从地位上讲不应这样问,相当于"大胆,冒昧"。何谓:谓何,说的什么意思。

  译:颍考叔说:"我冒昧地问一句,您说的是什么意思啊 "

  7。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语之故"和"告之悔"是两个双宾语结构,其中两个"之"字都是指代颍考叔。

  译:庄公向他说了这件事情的原委,并且告诉他自己后悔了。

  8。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公从之。

  患:忧虑,担心。《论语·学而》:"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意思是不要总是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应该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何患:患何,担心什么。焉:于是,对这件事情。阙:通"掘",挖掘。隧:名词用作动词,挖隧道。其:语气词,加强反问的语气。然:这样,这里指黄泉相见。从之:听从了他的意见。

  译:颍考叔回答说:"您对此事有什么发愁的呢 如果掘开地到有泉水的地方,再挖隧道,在隧道里相见,谁说不是黄泉相见呢 "

  9。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融融:形容和谐快乐的样子。

  译:庄公进入隧道并赋诗:"在宽大的隧道之中,那快乐啊融融。"

  10。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

  "泄泄"意思与"融融"相同。"泄"和"外"在普通话里并不押韵,但这两个字在上古汉语里都属于月部,互相押韵。上文"融"跟"中"古今都是押韵的。

  译:姜氏走出隧道,赋诗道:"在隧道之外,那快乐啊没法说。"

  11。遂为母子如初。

  译:于是作为母亲和儿子象当初一样。-也就是恢复了母子关系。

  齐晋鞍之战

  本文节选自《左传·成公二年》(公元前589年)。鞍,齐地名,在今山东济南市附近。

  (一)第一段串讲

  1。癸酉,师陈于鞌。

  癸酉:指成公二年六月十七日。古代使用干支纪日,以十天干配十二地支,得六十甲子,如下: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未,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六十甲子不断地轮回,用来纪日。一个轮回大致相当于现在的两个月。在先秦两汉,所有的古书基本上都是使用这种纪日方式。后来虽然有初一,初二,初三等纪日法,但史书上仍旧使用干支纪日法。

  癸酉这一天是这场战争决战的一天,因此作者特意说明具体日期。六月份正是初夏季节,请注意这一点,后面的一些情节与此有关。

  陈:摆开阵势。"陈"即"阵",古代凡是布阵的"阵"都写成"陈",南北朝以后才写成"阵","阵"是个后起字。

  译:癸酉这一天,齐晋两国的军队在鞌摆开阵势。

  2。邴夏御齐侯,逢丑父为右。

  邴夏,逢(pang2)丑父都是人名,齐侯即齐顷公。这场战役齐国方面由齐侯亲自指挥作战。

  御:驾车,古代战车的御者一般坐在中间,但如果主帅的战车上因为要安置指挥作战的战鼓,所以主帅居中间位置,这时御者就得坐在左边。战车的右边有一名有勇力的人负责保卫尊者,称为车右或骖乘。

  译:邴夏为齐侯驾车,逢丑父担任车右。

  3。晋解张御郄克,郑丘缓为右。

  解张:姓解,名侯,字张。郄克:又称献子,是晋军主帅;郑丘缓复姓郑丘,名缓。这三个人是晋军帅车上的人物。

  译:晋军方面解张为郄克驾车,郑丘缓担任车右。

  4。齐侯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不介马而驰之。

  姑:姑且。翦灭:消灭。此:指代晋军。朝食:本是"早饭"的意思,这里是动词,吃早饭。介:假借为"甲",铠甲,这里用作动词,"介马"指给马披上铠甲。驰:驱马进击。注意:"驰"在古代指人的行为,到后来才指马的行为。之:指代晋军。

  译:齐侯说:"我姑且先消灭了晋军再吃早饭。"不给马披上铠甲就驱马进击晋军。

  5。郄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

  伤于矢:被箭射伤。于:表示被动关系的介词。及:动词,到达。绝:使…停下来。

  译:郄克被箭射伤了,血流到鞋子上,仍然没有让鼓音停下来。

  古代车战,主帅居战车中央掌旗鼓,用旗鼓来指挥三军作战,鼓声是表示前进的号令,所以绝对不能随意停止。刚才我们谈到齐侯很骄狂,这同时就意味着战斗一开始齐军的攻势就很猛烈,所以连晋军的主帅都身负重伤。此时晋军显然处于劣势。

  6。曰:"余病矣。"

  病:指伤势很重。"病"和"疾"在指身体患病时,"疾"指一般的生病,"病"指病重。自己受的伤太重了,无法再坚持下去了。上面说到郄克被箭射伤以后,仍然坚持击鼓指挥作战,到现在他感觉支持不住了,所以说"余病矣","矣"表示情况的变化。据《史记·齐世家》记载:"克欲还入壁。"郄克想要退回自己的阵地。

  译:郄克说:"我受重伤了。"

  7。张侯曰:"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吾子忍之。"

  张侯:即解张,这里是称呼他的名和字。古人在同时称呼一个人的名和字的时候,要把字放在前面,名放在后面。合:指交战,两军交锋。贯:穿透。对"矢贯余手及肘"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是一箭,从手部射进去,一直到达肘部;有人认为是两箭,一箭射穿手掌,一箭射穿肘部。之所以有不同的理解,关键在于"及",第一种意见把"及"理解作动词"到",第二种意见把"及"理解为连词"和",在上古汉语里,这两个意义都是"及"的常用义,因此单凭这句话本身我们不能确定上述两种意见哪一种是正确的,《史记·齐太公世家》也记载了这场战争,其中解张说"我始入,再伤,不敢言疾。""再伤"就是两次受伤,一次在手,一次在肘,据此我们可以确定第二种意见是正确的。

  折:折断,指把射进手和肘部的箭折断。以:目的连词,表示"折"的目的是为了"御",因为箭带在手上和肘上会影响驾车,所以解张把箭折断以便驾车。

  朱:红色。殷:红中带黑的颜色。"朱殷"本来都是名词,在这里用作动词,指染成深红色。解张是御者,位置在车子的左边,所以受伤之后鲜血就流到左边的车轮上,因此说"左轮朱殷。"

  岂:反问副词,怎么,哪里。这句话表面上在说:"我怎么敢说自己受了重伤呢 "实际上,解张的意思是说,眼下正是战斗最紧张最激烈的关键时刻,不是说自己受伤的时候。

  子:表尊称,用来称呼对方,略等于今天称"您",而"吾子"表示更亲近。

  译:解张说:"从一开始交战,箭就射进了我的手和肘,我把箭折断以便继续驾车,左边的车轮都被血染成了深红色,我怎么敢说自己受了重伤呢 您就忍耐一下吧。"

  8。缓曰:"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 -然子病矣。"

  险:从阜佥(qian1)声,跟地势有关,本义指不平坦的难通过的道路,由此引申出"险要"的意思。

  识:知道。战斗异常激烈,主帅竟然没有注意到自己的车右下去推车。下面接一破折号,表示郑丘缓说到这儿突然停顿了一下,然后转移了话题,很惋惜地说:"不过您确实伤势很重了。"大概郑丘缓这时注意到郄克的伤势确实非常严重了。

  译:郑丘缓说:"从一开始交战,如果有难走的路,我一定下来推车,您难道知道这些吗 -不过您确实伤势很重了。"

  9。张侯曰:"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

  "师之耳目,在吾旗鼓"意思是全军的眼睛在看着我们的旗帜,耳朵在听着我们的鼓音。古代作战靠旗帜和战鼓来指挥,军队或进攻或撤退都要看帅旗,听鼓音,因此旗鼓就好象军队的耳朵与眼睛。《国语·晋语》:"张侯曰:'三军之心在此车矣,其耳目在于旗鼓:耳听鼓音,目视旗表,车表鼓音,进退异数。'"

  殿:镇守,坐镇。之:复指"此车"。集:本义是鸟群停在树上,引申指一般事物的聚集,又引申为"完成,成功"的意思,如《左·襄26》:"今日之事幸而集。""集事"即成事,使战事成功,获得胜利。"可以"是两个词,"以"是介词,凭借。这句话是说帅车上有三个人,假如其中两个人战死了,只留下一个人坐镇,也还有获胜的希望,三个人关系到全局胜负,所以除战死外决不能离开岗位。

  若之何:表反问,相当于"如何","怎么能"。其:语气词,表反问语气。以:介词,因为。败:毁掉,《韩非子》:"法败则国乱。"意思是法律毁掉了国家就会大乱。君之大事:指战争胜负的大事。这个反问句表示否定的意思,解张实际上是说不能因为我们自己负伤而使整个战争失败。下面他接着从正面说明这一点。我们先把刚才几句翻译一下:

  译:解张说:"军队的眼睛和耳朵,在于我们的旗帜和战鼓,(军队)或进或退都听从旗鼓的指挥,因此这辆帅车只要有一个人镇守它,就可以凭它获胜,怎么能因为负伤而毁掉了国君的事业呢

  10。擐甲执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

  擐:穿,一般指穿铠甲。这个词表示的意思比较单纯。执:把某物抓紧。即死:走近死亡。勉:为…尽最大努力。之:指代君之大事。

  译:穿上铠甲,拿起武器,本来就是走近死亡,虽负重伤而还没有死,您就应该为晋君的事业尽最大努力。

  11。左并辔,右援枹而鼓。马逸不能止,师从之。

  并:并拢。合在一起。"并辔"指把马缰绳合握在一起。古代一辆战车有四匹马,御者要双手分别握住马缰绳,来控制战车行进的方向和速度,现在解张只用左手握住马缰绳,目的是要腾出右手来,以便"援枹而鼓",取过鼓槌来击鼓。鼓:动词,击鼓,这是"鼓"的本义,大家可以从字形上去分析。郄克是在战车的中间位置,战鼓也在中间,而解张作为御者是在左边,因此解张要代替克击鼓,就需要用右手。解张勇猛顽强,超过了克,他早已负伤,但一直忍着不说,这时又一边驾车,一边击鼓。前面说过,解张的手和胳膊都已受了重伤,这时又要抓住马缰绳又要击鼓,所以马狂奔起来便无法制止了。逸:指马脱缰奔跑。帅车冲在了最前面,整个晋军也就紧跟在后面冲了上去。从:跟从。之:指代帅车。

  译:左手把缰绳合握在一起,右手取过鼓槌击鼓,马狂奔起来无法制止,晋军跟从帅车冲上前去。

  12。齐师败绩,逐之,三周华不注。

  败绩:本义指车子翻倒,部件摔散,引申指军队溃败失去建制,不成行列。三:表示多,不是实指。华不注:据《水经注·济水》:"华不注…不连丘陵以自高,虎牙桀立,孤峰特拔以刺天。"就是说这座山孤峰突起,周围的地势比较平坦,所以战车可以绕着山奔跑驰骋。

  译:齐国的军队溃败,晋军追击齐军,围绕着华不注山跑了很多圈。

  (二)第二段串讲

  1。韩厥梦子舆谓己曰:"旦辟左右!"故中御而从齐侯。

  韩厥:又称韩献子,是晋国大夫,在这次战役中担任司马,掌管祭祀和赏罚。在前来齐国的途中,他曾以军法斩人,郄克听说后赶紧去制止,到达后人已经被杀掉了,郄克马上通报全军,替韩厥分担错斩人的过失。子舆:韩厥已故的父亲。辟:避开。"辟"跟"避"是古今字的关系。韩厥是司马,应该坐在车子的左边,主射。他的父亲在临战前的夜里托梦给他,告诫他第二天作战不要在车子的左右两侧,所以第二天作战的时候他"中御",即在车子的中间驾车。

  译:韩厥梦见父亲子舆对自己说:"明天作战不要在车子的左右两侧。"所以他在中间驾车而追赶齐侯。

  2。邴夏曰:"射其御者,君子也。"

  君子:是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统称,跟被统治的"小人"或"野人"相对。后来指有才德的人。邴夏看到韩厥虽然是在御者的位置上,但仪态象个君子,不象一般的御者,"君子也"就是他所作出的判断,判断主语承前省略了,应该是"御者,君子也。"邴夏是御者,故请主射的齐侯射后面的韩厥。

  译:邴夏说:"射那个驾车的人,那人是个君子。"

  3。公曰:"谓之君子而射之,非礼也。"射其左,越于车下。射其右,毙于车中。

  非礼也:不是礼,不合乎礼。齐侯虽然打了败仗,但在礼的方面毫不含糊,这是当时的道德观念。齐侯说完这番话便朝韩厥车子左右连射两箭,都射中了,第一箭射中车子左边的人,那人中箭后摔到车子下面,越:坠落。第二箭射中车子右边的人,车右中箭后倒在车子里。注意:"毙"是倒下,不是死。

  译:齐侯说:"称他君子而射他,不合乎礼。"于是射那车上左边的人,那人中箭摔到车下;又射那车上的车右,车右中箭倒在车里。

  4。綦毋张丧车,从韩厥曰:"请寓乘!"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

  丧:丧失,失掉。不要理解为"毁坏",当然綦毋张是因为战车毁坏而"丧车"的,课本的注解正是解释丧车的原因。寓:寄。凡临时性地依托于别人或别处都可以称"寓"或"寄",如寄寓,寄宿等等。这里"寓乘"相当于今天说"搭车"。从左右:指綦毋张上车以后想从左边或右边进入车左或车右的位置。下面"皆肘之"的主语是韩厥,韩厥用胳膊肘撞开綦毋张,让他站在车子的后边。很明显,因为韩厥的父亲在头天晚上托了梦,告诉他车左和车右的位置有危险,他为了保护綦毋张,所以不让綦毋张站在左右两边的位置,但当时战场上形势紧急,韩厥执辔驾车追赶齐侯,所以来不及说话,只能用胳膊肘撞开他。

  译:綦毋张失掉了战车,跟随韩厥的车后说:"请允许我搭车。"从左边和右边上车,韩厥都用胳膊肘撞开他,让他站在自己身后。

  5。韩厥俛,定其右。

  俛:"俯"的异体字,俯身,弯下身子。古人站立着驾车,因此要俯身。上文车右中箭倒在车中,现在韩厥怕他摔下去,就把他放稳当,"定其右"即使其右定,"定"是使动用法。

  译:韩厥俯身将车右放稳当。

  (三)第三段串讲

  1。逢丑父与公易位。

  易:换。上古没有"换"这个字,凡表示交换的意思一般用"易"。

  译:逢丑父跟齐侯交换了位置。

  逢丑父为什么要跟齐侯交换位置呢 因为他看到韩厥紧追不舍,齐侯难免被俘,于是就趁韩厥俯身的时候,与齐侯交换了位置,这样便于齐侯寻机逃脱。古代的军服国君与将佐相同,所以只要交换位置就可以欺骗对方。

  2。将及华泉,骖絓于木而止。

  骖:古代驾辕的两匹马叫"服",服马两侧的马称为骖。絓于木:被树木所阻碍。齐侯乘坐的战车在快要到达华泉的时候因为骖马被树木所阻而无法前进,所以被晋军追上了。

  译:将要到达华泉,齐侯的车因骖马被树木所阻而停下来。

  3。丑父寝于輚中,蛇出于其下,以肱击之,伤而匿之,故不能推车而及。

  寝:指躺着休息,可能在睡觉,也可能没有睡觉。栈车:用竹木编成车厢的轻便车子。其下:指栈车的下面。匿之:隐瞒了被蛇咬伤这件事情。及:被追赶上。比较:鸡吃了。

  译:头天晚上逢丑父在栈车里躺着休息,一条蛇从车下面爬上来,逢丑父用胳膊击打蛇,胳膊受了伤,但他隐瞒了这件事,所以此时他无法推车而被追赶上。

  4。韩厥执絷马前,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

  这几句是韩厥在追上齐侯的车子以后,按照古代的礼节,向齐侯行礼。絷:绊马的绳索。按当时的礼节,军帅在拜见敌国君主的时候应该"执絷"。絷:古文字写作,字形上跟马相近,"絷"后面的"马"字是误增的,按《说文解字》引文,此句应是"执絷前"。前:动词,走上前去。再拜:拜两次。行礼的时候,俯身拱手至地。再拜之礼一般用于平辈之间,如《论语·乡党》:"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托人给在外国的朋友问好,要向受托者行再拜之礼送行。)如果是臣子对国君行礼,就不能只行再拜之礼,还要行稽首之礼,所以古书中我们经常看到"再拜稽首"连文的情况,如《礼记·玉藻》:"凡献于君,再拜稽首送之。"

  稽首是古代九拜之礼中最重的一种礼节,表示对对方的极其恭敬。行礼的时候,先跪下,然后双手合抱按地,头伏在手的前面,稍稍停留之后再起来,整套动作比较缓慢。

  奉:双手捧着。觞:是古代用来盛酒的器皿。加璧:加上玉璧。

  译:韩厥拿着栓马的绳子走上前去,行再拜稽首之礼,捧着觞和玉璧进献给齐侯。

  5。曰:"寡君使群臣为鲁,卫请,曰:'无令舆师陷入君地。'

  韩厥在向齐侯行礼之后,开始致词,他首先代表晋国国君讲话,说我们是奉国君之命来替鲁国和卫国求情的,求什么情呢 韩厥没有说,但从上下文我们可以知道,韩厥是指请齐国不要进攻鲁国和卫国。第二句话是直接引用晋君的话,晋君说不要让军队深入齐国的领土,这是因为晋君担心被齐国打败不能返回晋国。这些都属于外交辞令。

  译:韩厥说:"我国国君让群臣替鲁国和卫国求情,并说:'不要让众多的军队深入齐国领土。'

  6。下臣不幸,属当戎行,无所逃隐。且惧奔辟,而忝两君。

  "下臣"是韩厥对自己的谦称。属:读zhu3,副词,表示正好遇上某种情况,适值,正巧。当:动词,遇上。戎行:兵车的行列,这是指齐军。忝:辱。

  译:我韩厥不幸,正巧遇上齐国的兵车行列,没有逃走隐藏的地方,而且怕逃跑躲避会给两国的国君带来耻辱。

  7。臣辱戎士,敢告不敏,摄官承乏。"

  辱:使…蒙受耻辱。臣辱戎士:我使战士蒙受耻辱。敢:谦辞,大致相当于"冒昧地"。告:禀告。禀告什么呢下文"不敏,摄官承乏"是"告"的宾语。不敏:不聪明。摄官:代理官职。承:接受,继承。承乏:表示自己担当的职位暂时没有适当的人选,由自己来补缺充数,含有自己不称职的意思。古书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承乏"这个词,一般都是在任官吏的自谦之辞。从上下文义的联系看,"摄官"的原因是"承乏",即因为缺少人选暂时代理个官职。"敢告不敏"和"摄官承乏"之间是轻微的转折,即虽然"不敏",却"摄官承乏"。

  译:我不称职地当个战士,冒昧地向您禀告,我迟钝不会办事,只是因为人材缺乏而暂时代理官职。"

  这段文字即:

  我们晋国的国君派自己的群臣前来替鲁国和卫国求个情,并对我们说:"不要让军队深入齐国领土。"我韩厥很不幸,正巧遇上你们齐国的军队。没有可以逃走隐藏的地方,而且也怕自己逃跑躲藏会给两国的国君带来耻辱,所以只好努力作战。现在我作为一名不称职的战士,冒昧地向您禀告,我虽然迟钝不会办事,只是因为人材缺乏而代理个官职,却必须履行自己的职责,把您抓起来。

  8。丑父使公下,如华泉取饮。郑周父御佐车,宛茷(wan3fei4)为右,载齐侯以免。

  这几句交代齐侯逃跑的经过。前面提到,逢丑父与齐侯已经交换了位置,刚才韩厥行礼,致辞,大概都是对着逢丑父,逢丑父看到韩厥上了当,真的把自己当成了国君,于是乘机让齐侯下车,表面上是派他到华泉给自己取水,实际上是让齐侯借这个机会溜掉。结果齐侯到华泉以后就被保护着逃跑了。佐车:副词。免:指免于被俘。

  译:逢丑父让齐侯下车到华泉去取水,郑周父驾着副车,宛作车右,载着齐侯免于被俘虏。

  9。韩厥献丑父,献子将戮之,呼曰:"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将为戮乎 "

  战斗结束以后,韩厥将逢丑父作为战利品献上去,经过审问知道这不是齐侯,克明白自己上了当,于是想杀掉丑父。任:本义是抱。《诗经·大雅·生民》:"是任是负。"引申泛指负担,负荷,对抽象的事物则为承担,"任患"就是承担患难。《国语·齐语》:"负任儋荷。"这是四个表示负载操作的动词,都从人作为偏旁,中古以后都变作以手作偏旁,任-抱,儋-,荷-掮。

  代其君任患者:是一个者字结构。为戮:被杀掉。为:助动词,表示被动,相当于"被"。这一句,逢丑父实际上是在说,我是替自己的国君承担患难的,你们如果杀了我,就不会再有这样的人了。

  译:韩厥献上逢丑父,献子将要杀掉他,逢丑父大喊道:"从今以后没有代替自己的君主承担患难的人了,有一个在这儿,将要被杀掉吗 "

  10。郄子曰:"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劝事君者。"乃免之。

  免:避免,指避免祸患。"免"是个不及物动词,不能带上指人的名词,如果带上了指人的名词,一般都是用作使动用法,意思是"使sb免于祸患。""以死免其君"就是用死来使自己的国君免于祸患。

  难:形容词,困难。这里带上宾语,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难,即认为…是困难的,把…看作是困难的。这个人不把用死来使国君免于祸患看作难事,意思是这个人能够很坦然地为国君而死。

  不祥:不吉利,神不佑。劝:勉励。事:事奉,为…服务。以:介词,后面省略了宾语,以(此),以赦免逢丑父一事。乃:连词,于是。

  译:郄献子说:"这个人不把用死来使自己的国君免于祸患看作难事,我杀了他不吉利,赦免他,以此来勉励事奉国君的人。"于是赦免了他。

  齐桓公伐楚

  本文选自《左传·僖公四年》。

  (一)课文第一段串讲

  1。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

  四年:指鲁僖公四年。僖公是鲁国国君,《左传》是鲁国的史书,所以叙事均以鲁国国君在位的年份来纪年。

  齐侯:指齐桓公。齐国是侯爵位诸侯国,所以齐国国君都可称齐侯。以:介词,凭借,用。诸侯之师:各诸侯国的军队。这篇文章里没有明确说明有哪些诸侯国参见了这次军事行动,根据《春秋经》的记载,参见征讨的有鲁,宋,陈,卫,郑,许,曹等国。

  译:鲁僖公四年的春天,齐桓公凭借各诸侯国的军队进攻蔡国。

  2。蔡溃,遂伐楚。

  溃:溃败,被打垮。遂:连词,表示在时间上接着上面行动而发生的事情,相当于接着,就。伐:讨伐。

  译:蔡国溃败,接着讨伐楚国。

  3。楚子使与师言曰:

  楚子是指楚国国君楚成王,楚国是子爵位诸侯国,所以楚国国君称楚子。使:动词,派遣使者。与:介词,跟,对。师:指以齐国为首的诸侯联军。

  译:楚成王派遣使者对诸侯联军说:

  4。"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君:国君,楚国使者称呼齐桓公的身份,是表示尊敬对方。处:居住。北海:指现在渤海。齐国在今山东半岛,濒临渤海。寡人:寡德之人,是古代诸侯对自己的谦称。这一段话是楚国使者在转述楚成王的话。南海:即现在的南海。楚国的主要统治地区在现在的湖北省,距离南海还很远,这里楚成王只是在强调齐,楚两国相距非常之远,所以对这样的话没有必要考实。

  唯:句首语气词。是:代词,作主语,指齐,楚两国的距离,即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这一情况。"风马牛不相及"是谓语,"风"是动词,指马牛一类的牲畜在发情期雌雄相诱,到处乱跑。"马牛"是"风"的宾语,又是后面"不相及"的主语,不相及:互相不到达,即楚国的马牛不会跑到齐国去,而齐国的马牛也不会跑到楚国来。也:句尾语气词,表示一种确定肯定的语气。这一句大意是说,两国相距之远,即使马牛发情到处乱跑,也跑不到对方的边境。简单地说,就是我们两国各自一方,互不相干。与此相类似的还有一种解释:《古文观止》:"牛走顺风,马走逆风,两不相及,喻齐楚不相干也。"

  译:您住在北方,我住在南方,相距很远,即使马牛发情到处乱跑,也跑不到对方的境内去。

  5。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 "

  虞:料想,预料。涉:趟水过河,甲骨文写作,是个会意字,河水的上下两边有两只脚,一前一后,趟水而过,由本义引申为"进入"或"到"的意思。之:连词,连接主语"君"和谓语"涉吾地",使这个主谓结构变为名词性成分,作动词"虞"的宾语。这一句是说,没想到你们进入我国的领地,这是什么缘故呢

  译:没想到你们进入我国的领地,这是什么缘故 "

  6。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

  诸侯联军一方由管仲出面应对楚国的使者。管仲是齐国的大夫,姓管,名夷吾,字仲,是春秋时代著名的政治家。召康公:周文王的庶子,名,食邑在召,即今陕西省凤翔县,死后的谥号为"康","公"是尊称。召康公是周武王的弟弟,周成王的叔叔,在成王的时候担任太保,是帝王的老师,地位很高。先君:后代君臣对本国已经去世的君王的称呼。太公:指姜太公姜尚,他是周王朝的开国功臣,武王将他封在齐这个地方建立诸侯国,因此他是齐国的第一位国君;周成王即位的时候年龄很小,当时发生了管蔡叛乱,四周各民族也不服从新诞生的周王朝,所以当时代成王摄政的召康公只好倚重齐太公,他对齐太公说:

  五侯:五等诸侯,指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的诸侯,即天下所有的诸侯。九伯:九州岛岛之伯,九州岛岛的行政长官,传说中原一带的行政区域划分为九州岛岛,九州岛岛的名称,各书的记载不一致。这里"九伯"所指实际跟"五侯"是一个意思,都是说天下的诸侯。女:通"汝",你。实:句中语气词,表示命令或祈使的语气。征:征讨,征伐。女实征之:你都可以征讨他们,这是周王室赐给齐太公可以使用周天子的名义征讨有罪诸侯的特权。夹辅:辅佐,扶植卫护,"夹"有辅助的意思。

  译:管仲回答说:"从前召康公命令我国的先君太公说:'天下的诸侯如犯有罪过,你都可以去征讨他们,以辅助周王室。"

  楚成王说齐楚两国互不相干,现在管仲援引当初召康公赐给齐太公的特权,说明齐国拥有讨伐有罪诸侯的权利。

  7。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

  履:本是动词,践踏,这里是名词,指践踏的地方,相当于边界,管辖范围。古人对这句话有不同的注释,有的说"赐我先君履"是指赐给齐国的疆域,有的说是指齐国可以征讨的范围。发生分歧的原因在对下面几句的理解有所不同。

  海:指黄海和东海。河:指黄河。对这两个地方的理解没有异议。穆陵:一说是齐国的地名,即山东临驹县的穆陵关;第二种看法认为应该指现在湖北麻城的穆陵关,当时在楚国境内。无棣:一种说法是齐国北部的边邑,在现在山东无棣县的北部;第二种看法认为是指现在河北卢龙县。如果按照对"穆陵"和"无棣"的第一种解释,这几句是谈论齐国的疆域,管仲在夸耀当年周王室赐给齐国的国土很辽阔;如果按照对"穆陵"和"无棣"的第二种解释,那么这几句就是在说明齐国可以征伐的范围。我们从上下文的逻辑联系上看,管仲此言是针对楚国使者"不虞君之涉吾地"的说法而发的,意思是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周王当年赐给我们齐国可以征伐的范围就包括了楚国,怎么能说是我们擅自进入到你们楚国的领地呢 这样说来,采用第二种解释更合理一些。

  译:赏赐给我国先君征伐的范围,东边到达大海,西边到达黄河,南边到达穆陵,北边到达无棣。

  8。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

  贡:贡赋,下属向上级进献的东西。周王朝时各地诸侯都必须按期向周王室纳贡,这是一种义务。茅:青茅,是楚地的土产,楚国作为贡赋按期向周王室缴纳。包茅:包扎成捆的青茅,古人用来滤酒,把酒里的渣滓过滤出来。注意这一句的结构,"尔贡包茅"是主语,"尔贡"与"包茅"是同位语的关系。入:交纳。你们楚国应纳贡的包茅没有交纳。共:即"供",供应,供给,"不共"就是供应不上。"无以缩酒"等于说无包茅以缩酒。缩酒:渗酒,在祭祀的时候将包茅立在地上,把酒浇在上面,酒一滴一滴地顺着包茅渗入地下,意味着神享用了酒,而酒里的渣滓留在包茅上面。楚国因为没有按期交纳包茅,结果影响了周王室的祭祀活动,足以构成罪过,所以管仲便将"包茅不入"列为楚国的一条罪状。寡人是征:寡人征是,我要查问这件事情。"是"指代"包茅不入"一事,作动词"征"的宾语;征:问,责问。注意,"征"和"征"在古代是两个字,意义上没有关系,到现代简化字里作为同音字归并为"征"。

  译:你们楚国应纳贡的包茅没有交纳,周王的祭祀用品供应不上,没有用来缩酒的东西,我要查问这件事情。

  9。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昭王:指周昭王,名瑕,是周成王的孙子,周康王的儿子,周穆王的父亲。他是有名的昏君,骄奢淫逸,晚年喜欢游山玩水,便到江南去巡游,当地的老百姓怨恨他腐败,故意把一只用胶粘起来的船献给他,昭王坐着这只船渡汉水的时候,船在江心开裂了,结果昭王被淹死在水里。"南征而不复"指的就是这件事情。楚国在这件事情上并没有责任,周昭王的时候汉水根本就不在楚国境内。而且对周王室来说这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情,况且距离齐桓公伐楚已经过了二三百年的时间,属于历史的陈年旧帐,管仲提出这个理由完全是个借口而已。征:指巡行。寡人是问:跟"寡人是征"结构意义完全相同。

  译:周昭王到江南巡行而没有返回,我要追问这件事。

  10。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供给

  "贡之不入"是主谓结构中间插入连词"之"构成的名词性成分,在这儿充当判断句的主语,判断谓语是"寡君之罪也"。"寡君"是臣子对别的国家的人谦称自己的国君。

  译:楚国使者回答说:"贡品包茅没有按时献纳,这是我们国君的错误,岂敢不供给

  11。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其:语气词,表委婉语气,相当于"还是","恐怕"。诸:之于。

  译:至于昭王没有返回,您还是到水边去查问此事吧。

  12。师进,次于陉。

  次:军队临时驻扎,《左传·庄3》:"凡师,一宿为舍,再宿为信,过信为次。"这是古汉语中一个常用动词。陉:楚国地名,在现在河南省偃城县南。

  译:诸侯联军继续向前推进,驻扎在陉这个地方。

  (二)第二段串讲

  1。夏,楚子使屈完如师。

  使:派遣。屈完是楚国大夫。

  译:这一年夏天,楚成王派遣屈完到诸侯联军中去交涉。

  据《史记·楚世家》:"楚成王使将军屈完以兵御之。"我们可以知道,屈完这次出使诸侯联军,身后带了强大的军队作为后盾,因此下文便有联军退兵的举动。

  2。师退,次于召陵。

  召陵:楚国地名,在偃城县东。

  译:诸侯联军向后撤退,在召陵临时驻扎下来。

  3。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

  乘:乘车,古注:"同载也。"可知齐桓公跟屈完是同乘一辆战车。

  译:齐桓公把诸侯的军队陈列出来,跟屈完一同乘车观看军队阵容。

  齐桓公这一举动的用意很明显,是在炫耀武力,向楚国示威。

  4。齐侯曰:"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谷同好如何 "

  岂:疑问副词,相当于"难道"。不谷:不善,是诸侯对自己的谦称,与上文"寡人"意思相同,都可以译作"我"。好:友好;第一个"好"是名词,指齐楚两国先君之间的友好关系;第二个"好"是动词,指相互友好。如何:是固定格式,用来征询对方的意见。"不谷是为"和"先君之好是继"都是宾语前置的格式,即"不谷是为"应该是为不谷;"先君之好是继"是继先君之好,现在为了强调宾语,把宾语放在动词的前面,条件是用代词"是"复指前置的宾语;为了表现强调的语气,我们在翻译的时候可以加上"是",如"岂不谷是为"翻译为"难道是为了我个人吗 "

  译:齐桓公说:"这次用兵难道是为了我个人吗 是为了继承先君的友好关系。跟我共同友好,怎么样 "

  5。对曰:"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

  惠:表敬副词,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为,意思是说,对方这样做是对自己的恩惠,例如赠送给别人东西可以写上"某某惠存",意思是对方保存自己赠送的东西是对自己的恩惠;请别人"惠临敝舍"意思是对方能到自己家里来是对自己的一种恩惠。翻译的时候大致可在句子前面加上"承蒙"一类的字眼来表达尊敬的意思。

  徼:求。敝邑:谦称自己的国家。社稷:土地神和谷神。《左·昭29》:"后土为社。"古代各国的君主都要祭祀社稷,后来"社稷"就成了国家的代称。《史记·文帝本纪》:"计社稷之安。"意思是考虑国家的安定。辱:谦辞,表示对方这样做是受屈辱了,这是通过自谦来表示对对方的敬意,"辱收寡君"意思是"收寡君"使对方蒙受了屈辱。这个"辱"大致也可以用"承蒙"来翻译。收:收容,是针对上文齐桓公所说的"与不谷同好"而言的,所以"收寡君"可以译为"收容我们的国君作为同好。"

  译:屈完回答说:"承蒙您向我国的社稷之神求福,收容我们的国君为同好,这本是我们国君的愿望。"

  6。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 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

  城:城墙,城池。这是"城"的本义。

  译:齐桓公说:"用这么多的将士去打仗,谁能抵挡得住他们;用这么强大的军队去攻城,什么城池攻克不了!"

  前面管仲和齐桓公又是拿周王室的话来作为借口,又是打出继承先君友好关系的旗号,这些手段都没有达到使楚国屈服的目的,于是露出了本来面目。

  7。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 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绥:安抚。方城:山名。按照杨伯峻先生的说法,凡现在的桐柏山,大别山,楚国统称为方城。池:护城河,与"城"一样都是古代的防御系统。方城以为城:以方城为城,"方城"是介词"以"的宾语,现在前置。这种宾语前置都是为了突出和强调宾语。无所用之:没有用之的地方。

  译:屈完回答说:"您如果用德行安抚诸侯,谁敢不服从您 您如果要凭借武力,我们楚国就用方城作为城墙,拿汉水作为护城河,这样,即使您的将士再多,也没有用它的地方。"

  8。屈完及诸侯盟。

  及:介词,跟,与。盟:动词,古代指在神的前面立誓缔约。这是"盟"在先秦的主要用法。屈完与诸侯订立盟约,就不是专与齐国缔约。

  译:屈完与诸侯订立了盟约。

  触龙说赵太后

  本文选自《战国策·赵策四》。说,用言词劝说别人使人听从自己的主张。赵太后,即赵威后,赵惠文王的妻子,赵孝成王的母亲。

  (一)第一段串讲

  1。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

  赵太后:赵惠文王的妻子,赵孝成王的母亲。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去世后,孝成王继位,因其年幼,由母亲代理国政。用事:当政。当时秦国国君是秦昭王,他看到赵国寡母幼子,便趁机加紧进攻赵国,据《史记》记载,孝成王元年,秦攻占了赵国三座城市,赵国形势危急。

  译:赵太后刚开始当政,秦国便加紧进攻赵国。

  2。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赵氏:指赵国,可以参看教材注解。古代妇女称×氏,是在娘家的姓的后面加氏,不是在夫家的姓后加氏。齐国此时是齐襄王在位。长安君是赵太后小儿子的封号,战国时君位由长子继承,其它儿子皆有封地,有时有封号,如赵国赵武灵王的弟弟赵胜号平原君,齐国田文号孟尝君等等。

  质:人质。

  译:赵国向齐国求救,齐王说:"一定要以长安君作为人质,军队才派出。"

  3。太后不肯,大臣强谏。

  强:应读qiang3,副词,通常表示努力去做自己不愿做或没有能力做的事情,相当于"极力","竭力"。

  译:赵太后不同意,大臣极力劝谏。

  赵太后不同意的原因大概是担心长安君的安全,在当时作人质有生命危险。

  4。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唾其面:朝他的脸上吐唾沫。这是一种很不礼貌的做法。

  译:赵太后明白地告诉身边的人:"如果有再说要长安君作人质的,我这个老婆子一定朝他的脸上吐唾沫。"

  (二)第二段串讲

  1。左师触詟愿见太后。

  左师:春秋战国时期宋,赵等诸侯国执政大臣的官名。触詟:《史记·赵世家》作"触龙"。清代学者王念孙《读书杂记》认为《战国策》的"触詟"应该是"触龙言",今本"龙言"二字误合为"詟"。古书竖行,出现这样的讹误可能性很大。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里有一本类似《战国策》,学者整理时定名为《战国纵横家书》,其中正好有"触龙说赵太后"一段文字,这一句作"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这就证实了《史记》的说法与王念孙的考证是正确的。

  译:左师触龙说:希望能拜见太后。

  2。太后盛气而揖之。

  盛气:怒气冲冲,"盛气"修饰后面的"揖之"。"揖"是古代一种拱手礼,用在这里讲不通。《史记·赵世家》里此句"揖"为"胥","胥"同"须",等待。《太平御览》引此文正是"盛气而须之"。清代王念孙认为"揖"是"胥"之误,隶书"胥"写作,与""字形相近,于是误为"",后人又加上"扌"旁。马王堆帛书作"胥之",证明《史记》的文字和王念孙的考证都是正确的。从意义上看,触龙只是请人通报愿见太后,此时尚未走到太后面前,所以太后不应在此时行拱手礼,况且君对臣决无行此礼的做法。

  译:赵太后(听说后)怒气冲冲地等待着他。

  3。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

  入:指触龙进入太后所在宫殿之中。徐趋:"徐"是慢慢地;"趋"是快步走。这里触龙见赵太后本应疾趋,但因脚有毛病,所以只能"徐趋"。谢:道歉。这是"谢"的本义。

  译:触龙进入宫中小步紧走上前,到了太后跟前自己先道歉说。

  4。"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

  曾:副词,加强否定语气,相当于"一点都…"。得:能。"得"表示"能够"的意思指客观情况是否允许;而"能"表示"能够"的意思指主观能力是否允许。

  译:我的脚有毛病,一点都不能快步行走,没有能来拜见您已经很久了。

  5。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郗也,故愿望见太后。"

  "窃自恕"一句在意义上是与上文关联还是与下文关联<1>属上。强调自己是因为病足而没能来看望太后,因此只好自己原谅自己了。这样,下面用"而"字把语气轻轻一转:可是又担心太后的身体有什么不舒适,所以还是要前来看望一下太后。<2>属下。虽然自己内心里原谅自己,可是还是担心太后的身体。

  译:我私下原谅自己,但又担心太后的贵体欠安,因此很想看望拜见太后。"

  触龙见面先谈身体,用聊天的方式开始了与赵太后的谈话。

  6。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

  辇:先秦指用人拉着走的车子,后来专指国君乘坐的车子。

  译:太后说:"我依靠车子行走。"(即我出门要靠车子。)

  7。曰:"日饮食得无衰乎 "

  得无…乎:是古代一种常见句式,意思是该不会…吧

  译:触龙又问:"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 "

  8。曰:"恃鬻耳。"

  译:太后说:"靠喝粥罢了。"

  9。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也。"

  今者:近来。《说文》:"今,是时也。"段注:"今者,对古之称。古不一其时,今亦不一其时,云是时者,如言目前,则目前为今,目前已上皆古。"步:动词,行走,散步。少:副词,稍微。注意,"少"表示"稍微"的意思很常见,但不是通"稍"。"稍"主要表示"渐渐"的意思,《说文》:"稍,出物有渐也。"这两个字古代读音相近,意义也有关联,因此是同源词的关系。"少益"课本注解说是"两个副词连用,稍微渐渐地。"不过我们觉得这两个意思如此连用有点别扭,如果把次序颠倒一下:渐渐地,稍微喜欢吃点东西了。这样就觉得语气比较通顺。

  和于身也:对于身体安适舒服。

  译:触龙说:"我近来特别不想吃饭,就自己努力去散散步,每天走三四里,渐渐地稍微喜欢吃点东西了。这对身体有好处。"

  10。太后曰:"老妇不能。"太后之色少解。

  能:动词,有能力做到。色:脸色。这是"色"在古代的主要用法。"作色"就是脸色改变,通常指发怒。"颜色"指脸上的气色和表情。解:和缓。《易·序卦》:"解者,缓也。"

  译:太后说:"我做不到。"太后的脸色稍微和缓了一些。

  以上第二段。写触龙拜见赵太后。赵太后原以为触龙又是来劝说她让长安君作人质的,所以先板起面孔一腔怒气地等着。没想到触龙见面后聊起了天,谈自己近来脚有了毛病,问起太后的身体,谈谈饮食情况,这些谈话内容与长安君作人质一事无关,而且很随便很亲切,所以赵太后的脸色和缓下来了。触龙让太后放松了神经,打破了僵局。

  (三)第三自然段串讲

  1。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

  贱息:对别人谦称自己的儿子。"息"古代有生长,滋长的意思,如成语有"休养生息",《庄子·秋水》:"消息盈虚。"其中"消"是消亡,跟"息"是反义词。引申为子息,子女。"贱息"就是低贱的子女。不肖"不成材。

  译:左师公说:"我的儿子舒祺,年纪最小,不成材。

  2。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

  爱:喜欢。怜:也有"喜爱"的意思。所以这里"爱怜"是同义词连用。得:能够。

  译:但我老了,私心里疼爱他。希望让他能做一名侍卫,来保卫王宫。

  3。没死以闻。"

  没:通"昧",冒昧。死:死罪,犯死罪。"没死"即冒昧而犯死罪。这是臣子对君主讲话或上书时常用的客套话。"没死"不能理解成"冒死"即冒着死罪的危险,因为"没"通"昧"只有"冒昧"的意思,没有"冒犯"的意思。以闻:以之闻太后,把这件事情使太后听说,把这件事情禀告太后。

  译:我冒昧地把这件事禀告您。"

  4。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 "

  诺:表示答应别人的要求或意见,前面加上表敬副词"敬",相当于说"听令"。

  译:太后说:"好吧。年龄有多大了 "

  5。对曰:"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之。"

  及:赶上,引申指赶上某个时候,也可理解为赶在某个时间之前。填沟壑:谦称自己死亡。古代对于不同的人的死亡有不同的委婉说法。《史记·范雎蔡泽列传》:"王稽谓范雎曰:'…宫车一日晏驾,是事之不可知者一也;君卒然捐馆舍,是事之不可知二也;使臣卒然填沟壑,是事之不可知三也。'"这里"宫车晏驾"指君主死;"捐馆舍"指贵族,大臣死;"填沟壑"指百姓死,也谦称自己死。

  托:托付。之:指代舒祺。

  译:触龙回答说:"十五岁了。虽然还小,但希望趁着自己没有死的时候把他托付给您。"

  6。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

  译:太后说:"男人也疼爱自己的小儿子吗 "

  7。对曰:"甚于妇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

  甚:厉害,严重。古代汉语里的"甚"是个形容词,可以作谓语。"甚于妇人"是个比较句。异:副词,特别。

  译:触龙回答说:"比妇人还要严重。"太后笑着说:"妇人特别疼爱小儿子。"

  8。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以为:认为。贤:胜过,超过。贤于长安君:比起长安君超过了,即胜过长安君,更具体一些的话,这一句应该是:贤于媪之爱长安君。这种省略的说法如果放到现代汉语,就可能产生歧义,一种意思是:您爱燕后胜过爱长安君;另一种意思是:您爱燕后胜过长安君爱燕后。但在古汉语里不存在这个问题。

  译:触龙回答说:"我私心里以为您爱燕后胜过爱长安君。"

  9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

  过:错。不若长安君之甚:我之爱燕后不若爱长安君之甚。

  译:太后说:"您错了,不象爱长安君这么厉害。"

  (四)第四自然段串讲

  1。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为:介词,替,给。计:考虑,打算。

  译:左师公说:"父母疼爱自己的子女,就应该替他考虑得长远。

  2。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

  媪之送燕后也:您在送别燕后的时候。"之"是连词,使"媪送燕后"这个主谓结构变成一个时间分句,可以翻译成"在…的时候"。持其踵:握着她的脚后跟。念:惦念。

  译:您在送别燕后的时候,握着她的脚后跟为她哭泣,惦念她的远离,为她的远离而悲伤,十分地哀怜她。

  3。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

  祝:祝祷。使反:使之反。

  译:燕后走后,不是不想念她,可祭祀的时候一定为她祝祷,祷告说:"一定别让她回来。"

  4。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 "太后曰:"然。"

  岂…哉:难道…吗这是一个表示强烈感叹语气的反问句式;"非…也"是一个否定判断句,用在反问句式里,表示的是肯定的意思:是为了替她长久打算…啊。

  译:难道不是为了替她长久打算,有子孙一代接一代相继为诸侯王吗 "太后说:"是的。"

  这一句是由上面赵太后对女儿的态度引发而来,触龙对此很有感慨。自然太后对此也有共识。

  5。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主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 "曰:"无有。"

  今:现在,指孝成王时。下面的话是由孝成王向上推溯赵国国君的世系:1。赵烈侯(bc408)→2。赵武公→3。赵敬侯→4。赵成侯→5。赵肃侯→6。赵武灵王→7。赵惠文王(bc298)→8。赵孝成王。今三世以前:从现在往上推到三代以前,即赵武灵王的时候,赵国国君自此开始称王;至于赵之为赵:一直到赵国成为赵国的时候,到赵氏立国的时候,即赵烈侯的时候。赵氏本是晋国的大夫,后来韩,赵,魏三家大夫分晋,赵国成为独立的诸侯国,第一代国君即赵烈侯。"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是时间状语,修饰下面的"赵主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对这一句,我们需要先解决一个校勘的问题。马王堆帛书本此句作"赵主之子侯者",无"孙"字,当从帛书本。

  译:从现在算起,三代以前,上推到赵氏建立赵国时,赵国国君的儿子封侯的,他们的继承人有在的吗 "太后说:"没有。"

  6。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 "曰:"老妇不闻也。"

  微:副词,表否定。非,不。《礼记·檀弓下》:"虽微晋而已。"郑玄注:"微,犹非也。""微"和"非"也是同源词的关系。诸侯有在者乎:诸侯之子侯者其继有在者乎 其它诸侯上推三代甚至推溯到立国时,他们的儿子封侯的,现在还有人在吗

  译:"不只是赵国,其它诸侯的儿子封侯的,他们的继承人有在的吗 "太后说:"我没有听说。"

  7。"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

  这两句概括总结上述情况。此:指代上文所谈之事,相当于"如此说来","这样看来"。其:指代赵及其它诸侯之子侯者。近者:指距离灾祸近的。

  译:这样看来,人主的儿子封侯的总要遭到灾祸,离灾祸近一点的,灾祸便落在了他自身,离灾祸远一点的,灾祸落在了子孙头上。

  8。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

  帛书本此句作"岂人主之子侯则必不善哉 "《史记·赵世家》:"岂人主之子侯则不善哉 "都没有"孙"而有"侯",可知今本《战国策》有误。上文总结说人主之子封侯便遭到灾祸。这里用反问句提出问题:

  译:难道说君主的儿子封侯就一定不好吗

  下面触龙紧接着解释造成这种结局的原因:

  9。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奉:俸禄。功:工作,劳动。劳:本义是费力,劳苦,引申指功劳,这里"功"与"劳"是同义词。重器:古代有确定含义,指象征国家权力的贵重器皿,如鼎。

  这一句是判断句,用来说明原因,所以句尾用语气词"也"。

  译:这是因为他们地位很高但没有什么功勋;俸禄优厚但没有什么功劳。然而他们却拥有大量贵重的宝器。

  10。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

  尊: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膏:油脂;腴:腹下肥肉。膏腴:肥沃。

  译:如今您使长安君的地位很显贵,而且把肥沃的土地封给他,赐给他很多贵重的宝器。

  11。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于赵

  山陵崩:指国君或皇后之死,也可以单用"崩"或"宫车晏驾"。何以:凭借什么。自:寄托自己。"自"是很特殊的一个代词,作动词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前面。所谓"自"是指托身立足。

  译:却不趁着现在让他为国立功,一旦您去世了,长安君凭借什么在赵国托身立足呢

  12。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

  以:动词,认为。以为:认为。注意辨析"以为"在不同的句子中有不同的意思。

  译:我认为您替长安君考虑得太短浅了,所以觉得您对他的爱不如对燕后的爱。

  13。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

  恣:动词,任凭,听任。后面一般跟一个名词性词组。如:《史记·楚世家》:"恣尔所欲。"所使之:支使他的方式,即如何支使他。"君"作所字结构的定语。翻译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到现代汉语的"任凭","听任"都只能带动词性成分作宾语。

  译:太后说:"好吧,任凭您怎样支使他吧。"

  14。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

  约:本义是用绳索捆缚,套,引申为抽象意义的约束,限制,由此再引申出订立盟约的意思,因为订立盟约的目的是使各方面的行为受到约束。约车:套车,准备车马。质:动词,作人质。

  译:于是给长安君准备好一百乘车马,到齐国去作人质。齐国于是派出了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