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主超强超宠溺百度云:亲子教育的典型误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01:22:55

在我的《调教——独生世代的新亲子关系》一书出版以后,受到了很多读者的关注,也有不少读者来咨询问题,特别将大家谈到最多的家长教育误区问题做一个简要的罗列。认识误区才能使得我们自觉地寻求革新的新模式与新出发点,才能让我们知道放弃一些习惯性的做法。

1.      决策替代。为孩子好为出发点,而为孩子做了大部分甚至所有的决定,导致孩子没有决策习惯,成为无主见的孩子。决策替代的出发点是善良的,过程是劳累的,结果是糟糕的。

2.      人格替代。把家长自己的理想与追求标准转化为对孩子的要求,不知道自己的使命是发现孩子潜力而不是人工塑造孩子的未来,使得孩子成为自己的人格奴隶,让孩子不明白自己的人生价值与天性是啥。人格替代的基础问题在于家长没有意识到其实他们是没有权利替代孩子人格,而且孩子有完全独特的自我,如果我们有机会去看同一父母生的两个孩子,你就会发现其实他们的人格与个性差异就会非常大,甚至完全相反。

3.      应试帮凶。坚定地帮助学校绑牢孩子所有时间与精力满足考试需要,甚至另外为孩子设定课外应试项目,忽略了对于孩子多元见识、启发爱好方面的工作,让孩子慢慢失去了个人偏好的感受与表达能力。

4.      压力缺失。创造性地研发启发孩子兴趣,给孩子施加适度的内在压力的游戏、见识、特定任务项目,以实现适当的潜力发挥与新自我认知。

5.      自然角色。缺少在教养孩子中父母自觉的与有计划的角色分工,使得孩子均衡地拥有表现空间与遵守规矩的双重意识。

6.      社交偏差。建立孩子交往的同龄伙伴圈子,使其拥有同龄人心理社会,并在个人成长过程中始终保证适度的对外社会交往与承担适当的社会任务,具有适当的社会化水平。

7.      行动抽离。鼓励孩子在行动中尝试、反思、总结、提升的模式,而非圈养与空想的模式,使孩子透过体验,获得带有自身知识特征的自我强化。

8.      欠缺规矩。大部分家长只满足于或者只知道让孩子生活在亲友规则、私人化熟人规则中,而未提供适当的职业化熟人与陌生人规则的训练,因此年轻人在社会场合容易遭到直接的社会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