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市硖石小学:绿洲在热土上延伸[彭阳县扶贫攻坚工作纪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9:57:44

2008年5月10日  

2008-05-10 18:32:54|  分类: 默认分类 |字号 订阅

 

绿洲在热土上延伸

——彭阳县扶贫攻坚工作纪实

 

历史,构筑了一道奇特的景观.在这片躁动的红土地上,解放宁夏第一仗的“任山河战斗”是在这里打响的,近四百名烈士用鲜血在中国革命史册上书写了光辉壮丽的一页。当年“红色革命”求解放,今天“绿色革命”奔小康。如今你来到这里,只要掬起一把红土,就能闻到麦香果甜,录下一声涛音,便能听到红土地儿女奔涌热血的歌唱。

这就是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的彭阳县。全县现辖3镇9乡156个行政村,国土总面积2528.65平方公里,总人口25.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3.3万人,占总人口的92%。境内梁峁起伏、沟壑纵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据统计:截止2003年底,全县仍有11.1万贫困人口未能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占全县农业人口的48.3%。面对着这贫穷的现实和时代的要求,中共彭阳县委、政府审时度势,励精图治,勇敢地挑起了扶贫攻坚的重担,带领全县人民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扶贫热潮……

命脉之水

   时间匆匆。沐浴着2006年夏日的阳光,我们来到了彭阳县。

谈起彭阳的扶贫工作,县扶贫办李廷枢主任的眼里闪烁着一份由衷的感触和凝重。他说:“到扶贫办工作已经半年了,通过这半年的实践和体会,我认为扶贫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扶贫办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要做好这项工作,就要坚定不移地按照区、市党委、政府的大政方针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还要结合彭阳的实际情况,在新的时期新的形势下,做到因地制宜、不断创新工作机制,以县委、政府提出的党建“四个新”创建为动力,全面落实地、水、人、和环境“四篇文章”,不断完善扶贫的各项政策措施,真正地用心去扶贫,才能早日实现困难群众的脱贫致富……”

扶贫工作千头万绪,怎样才能远近交攻,解决突出问题、要害问题,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问题,而又为长远发展打好基础,开创彭阳发展的新局面?

   水是生命之源,彭阳贫困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干旱缺水。干枯的山梁、干涸的河流、干裂的土地,干得彭阳扶贫人的心里冒出了烟,嘴皮裂开了口,人有米下不到锅里,牲口有料咽不到肚里,人畜闹水荒不可等闲视之,怎么办?干旱多灾的县情决定了扶贫工作必须首先在“水”上做文章,把“有效涵养水源、有效蓄积天上水和有效开发利用地表水、地下水”的“三水”资源作为改善贫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关键。

   于是,我们更进一步地走进山村、走进农民、走进贫困户。

在采访中,一位村干部告诉我们:“过去我们家家洗脸不用香皂、洗衣服不用洗衣粉,因为就那么点水,洗完脸洗衣服,完了还得饮牲口。去年,扶贫办给咱打了水窖,还建了水场,一下子解决了我们吃水困难的问题。通水以后,老百姓可高兴哩!咱这儿的百姓都朴实着呢,让他们说更多的啥也说不出来,就是从表情上你能看出,就是高兴啊!”

来到罗洼镇,没进村就听到推土机隆隆的轰响声。在一个山凹里,小山一样的松软黄土在推土机的巨铲下被涌起摊平。在山凹的锅底处,一眼深水井里亮着静静的一泓清水。一位村民红红的脸膛,戴着一顶遮阳帽,蹲在井边,似乎闻不够井下传来的味道。他拍着井沿的石头乐呵呵地说:“公家帮咱们打了这眼井,再也不用拉水了,村里几百口人的吃水解决了,连发展牲畜的水也都解决了。”他还指着正在“隆隆”作业的推土机大声说:“这也是咱们扶贫办帮我们搞的扶贫筑坝工程,这个坝一起来,就能蓄更多的水……”。他还领我们到他家转了转,洁白的院墙配合着一栋已经封顶好了的红色新砖房,透露出生活的改善和富裕的气息。

不是亲眼见了,亲耳听了,又怎能了解馥郁繁华背后的情节?据统计,仅2005年扶贫办为百姓新打水窑862眼,建集水场1000处,建成人饮工程3处,水保骨干坝9座,新治理小流域3个,完成治理100平方公里,治理河道270条11.2万亩,有效解决了干旱片带区人畜饮水困难的问题,为群众的脱贫致富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

采访一路,追踪着水的踪迹,与水的话题同行。的确,作为彭阳县“四篇文章”之一的“水”的文章已深入民心,成为带动彭阳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大命题,自然也是彭阳扶贫开发工作的重大命题。

以人为本

在多年的扶贫开发过程中,彭阳县已将智力开发和科技扶贫作为有效解决农民温饱和脱贫的治本之策。

扶贫先扶智。俗话说:“穷不读书穷根难断,富不办学富路不长”。彭阳县委、政府正是把教育扶贫放在一个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施以人为本的治县方略,才使扶贫工作从根本上有了新的突破。

教育扶贫的眼光是面向未来的,重在治本。落后的教育现状和因贫失学儿童的俱多,成为彭阳扶贫工作者经常牵挂的一件事。在他们竭尽全力,多方奔走下,社会帮扶在教育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各帮扶部门和单位将一双双友爱的双手伸向校园,伸向一颗颗求知的心灵。2005年新改扩建中小学校舍2.25万平方米,使农村适龄少年入学率达到了95.9%,极大地改善了贫困村的办学条件;另外还通过落实国家 “两免一补”政策,使全县4万多名学生受益,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人民群众尽快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广大受益者更是对教育扶贫充满了感激之情。在修建一新的彭阳草庙中学,一位初一年级的学生在他的日记里这样写道:

宁夏新闻出版局的叔叔阿姨们:

我是你们直接受助的千百个贫困学生之一,没有你们亲人般的关怀和帮助,就没有我们这些贫困学生的今天。除了对你们深深地感激之外,最大的报答就是努力学习,将来报效祖国,不辜负党和政府以及你们这些恩人对我们真诚的希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了彻底改变彭阳的贫困面貌,在抓好基础教育的同时,扶贫办还十分注重利用科技扶贫来加强对农村贫困人口文化知识和实用技术的教育培训。2005年 通过“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和“百万农民培训工程”等共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510场(次),培训农民8.8万人(次),使90%以上的贫困户每户至少有1人掌握了1-2门农业实用技术,从而促进了科技与生产的有效对接。   

扶贫办在认真开展好各项扶贫工作的基础上, 还把提高贫困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与加强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以及控人增收有机结合起来,全方位地利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科学知识对群众进行素质扶贫。2005年,通过劳务产业“321”工程联系输出务工人员4264人,将重点贫困村的160名初、高中毕业生输送到宁夏水利学校、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固原农校等职业学校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拓宽了就业渠道,提高了就业率,部门(单位)及干部职工投入扶持资金达45.2万元,创收261.8万元;2005年全年共计输出劳务人员5.12万人(其中有组织输出2.08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45亿元,使贫困村80%的农户实现了户均输出1个劳动力的目标,促进了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劳务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广大群众摆脱贫困的能力和战胜自然灾害的能力。

另外,为了有效遏制贫困户的超生现象,县委、政府还大力实施“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完善和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严格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将全县人口出生率控制在了17.4‰以内,使计划生育率提高到了85.4%,形成全县上下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良好氛围。同时,还大力发展卫生事业,认真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民参合率达90%以上,据统计,2005年还新建村级卫生室20所,为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搭建了平台。

通过实施以人为本的扶贫机制,农村社会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有利于从根本上缓解和消除贫困,使贫困群众的思想观念、综合素质、生存生活质量方面得到不断提高,加强了脱贫致富的步伐,从而为实现扶贫工作由“输血型”向“造血型”的转变。

情系彭阳

诗人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总是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脚下的这片土地有着刻骨铭心的热爱。”

一份努力,一份收获。彭阳的扶贫工作得到了广大老百姓的称赞,他们评价扶贫工作者是在真正地为他们在用“心”扶贫。

在县委,我们采访了风尘仆仆下乡归来的县委书记刘文英,刘书记说:“彭阳自建县以来,扶贫工作在中央和区市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各厅局和有关市县的帮助下,通过历届县委、政府带动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在生态建设、党的建设、平安建设等方面取到了一定的成绩,干部团结务实、人民安居乐业、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和谐进步,形势很好,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党的各项扶贫政策分不开,也与所有的扶贫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分不开,彭阳广大干部群众非常感激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我们也热忱地欢迎各位领导、同志们多来彭阳,为彭阳的发展出谋划策。”

在采访中,刘书记的言谈举止流露着他对彭阳以及彭阳人民事业无限的深情与厚意。他说:“这是一块充满希望的热土,彭阳的干部很穷很苦,但彭阳的百姓很幸运很幸福。”2005年,彭阳全年地方生产总值、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6.72亿元、1319万元和1764元,同比增长10.3%、6.3%和16.2%,特别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绝对值居固原市第一,增速位居全市第二,贫困人口也由2004年的8.9万人减少到7.6万人,减少了1.3万人,使贫困面由38.5%下降到32.8%,下降了5.7个百分点,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与全体干部群众、特别是扶贫工作者的努力分不开的。

的确,彭阳县的扶贫工作者总是在实实在在的用“心”为百姓扶贫,彭阳县的各对口帮扶和定点帮扶单位也是在用“心”的为百姓帮扶。数年来,他们带着各级党委、政府以及人民的重托和浓浓的深情,为彭阳的贫困乡村办了大量实事、好事.2005年共争取到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援助资金168万元,宋庆龄基金会帮扶资金147.5万元,区、市、县定点帮扶单位捐助资金320万元,通过扶贫,各对口帮扶和定点帮扶单位与彭阳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为进一步改善贫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作出了重要贡献。

彭阳是一块沃土,充满生机、充满希望。彭阳人民热爱绿色,向往文明。街道两旁绿树棵棵,公路两边杨柳成行,全县上下到处是树木,或青叶初露,或已茁壮成长,县城葱郁一片,乡间绿树成荫,使这个年轻的县城焕发出勃勃的生机。畅游在绿色的海洋,又怎能忘记扶贫工作者为之付出的艰辛。县委、政府在做好“水”和“人”的文章的同时,还充分发挥县土地资源的优势,认真实施“种子工程”、“沃土工程”、“以畜调草”工程,在“地”上做文章。据调查,2005年彭阳县在紧紧围绕退耕还林(草)工程和淤地坝系建设的基础上,实行山、水、田、林、草、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推行基本农田审报和招投标试点制度,并鼓励多元投入,在主要流域和重点贫困村布设机修农田点37个,推土机140台,全年完成了新修水平梯田5.6万亩(其中整村推进贫困村新修农田10760亩,人均接近3亩);兑现退耕还林18万亩,开展了“退耕还林质量管理年”活动,完成退耕补植56万亩、抚育管护75.6万亩;另外,以贫困为重点,新修村级道路36条156公里,养护乡村道路890公里,贫困村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的目标;同时,完成了20个自然村的通电任务,新建广播电视小站17个,通讯基站24处,架设光缆180公里,使贫困村群众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有力的改善。

2005年,彭阳县扶贫办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围绕县委、政府培育壮大草畜产业和马铃薯产业的要求,扩大蔬菜和特色种植两个基地,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的收入。新建节能日光温室256栋,辣椒小拱棚1400栋,菌棚200栋,种植马铃薯、辣椒、菌草、黄花菜等特色经济作物28.2万亩,建立特色种植示范点36个,示范面积1万亩;另外通过实施“以畜调草”工程,种植多年生牧草5.2万亩,创建了固原市第一个“百万亩牧草种植基地”;扶持群众新建“三贮一化”池1.36万立方米,建设暖棚4005栋,培育出了以刘沟门为典型的一批养殖重点村,为全县草畜业发展树立了典型。通过在“地”上作文章,打破了传统农业模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产出率,全面提升了农业农村经济效益,加速了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的转化。

彭阳县扶贫人所想的和做的每件事都倾心于广大贫穷百姓,看到群众解决了温饱,增加了收入,学生背起书包进了学校,他们的心里就格外充实。是的,他们为人民谋利益,办好事的实例举不胜举,且不说他们如何和村民一道种菌草,建饲舍,单说他们帮扶农民兴修水利、改造农田建设、狠抓教育、创建优质学校等等,就足以让所有的受益群众赞叹不绝。

是的,在旅游者的眼里,彭阳的这点浓青淡绿还根本不成风景。但是,从扶贫工作的角度来看远山近坡的那一簇簇小树浅草,我们看到的却是充满希望的远景、却是格外养眼的生命之绿。作为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县,20多年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党和政府的扶贫开发政策是分不开的,应该说,包括彭阳在内,宁夏20年的扶贫开发业绩骄人。党和政府对西海固人民的贫困是极为关切的,几十年来,倾注了巨大的财力,修梯田、打井窖、铺地膜等温饱工程和一些种养加项目,国家都给予一定的补助。据自治区扶贫开发办主任李文录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到1999年,宁夏西海固地区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整体基本解决温饱的目标,全区8个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3年的429元提高到1999年的1108元;人均粮食产量也由273公斤,提高到了358公斤;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由1993年的139.8万人减少到了1999年的30.5万人;贫困地区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有了很大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进步。

在新一轮的扶贫开发攻坚战中,彭阳县扶贫办主任李廷枢说:“我县的扶贫开发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工作中仍然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如整村推进工作进展不平衡,扶贫资金投入不足,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还比较落后等等,这些问题还需要在今后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另外,扶贫开发工作也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各部门各单位只有搞好协调、配合、团结协作,才能实施好每一个扶贫项目。”

成绩属于过去。在新的起点上,彭阳县扶贫办将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各项扶贫开发政策的基础上,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扶贫开发工作,以县委党建“四个新”创建为动力,以减少贫困人口、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为目标,以实施整村推进、劳动力培训转移和产业化扶贫为重点,全力做好地、水、人和环境“四篇文章”,努力实现全县经济、社会、文化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李廷枢主任满怀信心的表示,2006年要力争使全县20个整村推进村人均纯收入超过1000元,全县贫困人口下降到6万人,贫困面下降到25.5%,实现稳定解决温饱目标……

一套套切实可行的扶贫方案,一条条充满希望的致富之路——实行全方位扶贫,展现出一幅美好的蓝图。可以坚信,有着光荣历史的彭阳县人民一定能够延着希望的热土,早日走上小康富裕之路,彭阳这块红色的土地将焕发出更加灿烂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