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份驿站要交多少钱:“读经典简直是噩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9:27:54
尸解经典:大家一起做噩梦 经典阅读需要真正内行的用心引导。 新华社发(李博 摄)

【本期关注】 “读经典简直是噩梦!”这是孩子们的感叹。因为每次老师布置读经典,接下来肯定是写读书笔记、大量记忆、考试、挨训斥、品尝沮丧。再加上稀奇古怪的考题,读经典简直如履薄冰。对此,一位学者语出惊人:“这是向经典名著里掺撒砒霜,是一种反经典式阅读,或称‘尸解经典’”

  ■卜之  

  听过《歪批三国》吧,那叫幽默;

  看过《大话西游》吧,时称情幻;

  见过“尸解西游”吗?闻者惊呼“见鬼”!

  朋友的儿子在北京某著名大学附中上初一。一天,笔者无意中见识到了他们整个初一年级闭卷考《西游记》的试题,叹为观止。孩子说,成绩计入平时成绩,这次考“惨”了。且看:

  猪八戒的耙子几个齿?

  孙悟空毁掉人参果树后,是被扒皮?还是油炸?还是被棍打?

  某某菩萨的坐骑是什么?

  某某洞里住着什么妖怪?

  从书中抽出一句诗,请问下句是?

  这样总共一百题。笔者被孩子当场测试,我这个古代文学的硕士“被考”得哑口无言,突然有上气不接下气的感觉,直到孩子说“你也不过如此”,笔者才醒过神来:真是“世道”变了啊!“是一次《西游记》知识游戏活动吧?”笔者问。孩子说:“不是!给你说了,是计入成绩的闭卷考试。老师已经准备考《天龙八部》了”。

  这是脑筋急转弯吗?不像!是语文测试?肯定不是,尽管是语文课上考的。是社会知识?更不是,哪有这样的社会啊。更不像历史知识,因为妖怪和神仙们的岁数是一笔糊涂账。反正是一种“知识”,而且要算成绩,事关最后中考。

  这真是一种折磨人的“知识”啊,多年前读《西游记》时,这些“知识”都擦眼即过。如果过度关注这些“劳什子”,会被老师呵斥。但现在却真金白银地被测考了。

  几年前,听说过经典在课堂上被肢解的事情。批评说,这样肢解经典,会减弱经典的魅力,会导致学生疏远经典。当时笔者想,那肯定会有个别老师不知道经典该怎么讲读,只好拆开来说,老师逐渐有了经验,自会改良经典课堂。不料,“读经典”已进步如此,实在跨度太大。

  听说,该校初一年级共有9个班,这是他们的必考题。估计考完后,孩子们该对经典有“清醒的认识了”。

  “读经典简直是噩梦!”这是这个孩子的感叹。因为每次老师布置孩子们读经典,接下来肯定是写读书笔记、大量记忆、考试、挨训斥、品尝沮丧。再加上目前这样的考题,读经典简直如履薄冰了。这叹出了多少孩子的辛酸和无奈啊。经典岂不成了“万人恨”?

  在此,我们不能怀疑老师们的责任心。他们认真出题,印刷试卷,一一批阅,登记考分,该有多么辛苦。我们只能怀疑所考知识是门不知何名的新学科。因为,这与经典所承载的文化几乎无关,也与有效的知识和思想积累无关,也与思维能力的培养无关。对此,一位学者语出惊人:“这是向经典名著里掺撒砒霜,是一种反经典式阅读,或称‘尸解经典’”。

  这样的阅读测试,至少向孩子们宣示了读经典的“唯一正确方法”:“这样读经典才能应对考试”,会指引孩子的眼光专盯经典名著的这些重要“考点”,不然则是无效阅读。

  这样的阅读指引,把经典的所有魅力都颠覆得一塌糊涂,阅读过程几乎如受酷刑。一道美味大菜,让你把所用作料一一品尝,你只会品尝到太咸、太酸、太辣、太腻,就是不可能享受到美味。

  吴承恩也许某一天会被气得醒来。如果这样尸解《天龙八部》,不知道还活着的金庸先生的心脏和血压能不能扛得住。

  笔者曾满怀理想地阐述道:“读经典就是在与大师们对话,大师们的智慧就会在对话过程中渗透到学子们的头脑中;优秀文化传承的最佳手段就是让学子们读经典;学子们不读经典,人文修养就难以过关,他们的成长就让人不放心。”可是,如果按考卷这样的标准尸解经典,经典成一地垃圾矣!

  近年来,在“读经典名著,传优秀文化”的大声吆喝下,中小学确实在如火如荼地推广“读经典”运动,在缺少真正内行的用心引导下,“读经典”成了学生们不由分说必须咽下的一块干粮。因为这种干涩的吞咽,大伤孩子们的阅读胃口,读经典几乎等于噩梦,那么这样的运动除了带来一声叹息,还会带来什么呢?

  在此,我们斗胆问一句:学生有没有选择“不读经典名著”的权利?至少有些经典名著并不适合未成年人阅读。包括《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也是存在争议的;外国经典中也有不少不适合当下阅读能力并不理想、是非鉴别能力尚未成熟的孩子们。因为只要是经典,就要客观地、立体地呈现现实,有些书中所呈现的现实对于某些免疫力欠缺的未成年人来说是危险的。

  更可怕的是,经典正以某种方式被异化或被妖魔化,以至于学子们一听经典就怵。如果面对经典,学子们又要去分析主题思想、段落大意、写作特点、人物形象,读完了还要写该死的读后感,这就坏了学子们的胃口。这种把本来失败的课堂又进一步延伸的课外经典阅读,无意中为经典化了妆——面目可憎的一群妖魔。更何况是尸解名著呢?

  一位老师曾这样反思过:现今的很多学者和语文老师,大都接受过正统的学院式教育,高楼深院中对经典的膜拜及相应的学术训练,培养了他们的唯经典主义,养成了他们精英主义的自恋并与大众文化的阅读趣味拉远了距离,似乎“与大师对话”、“净化自己的灵魂”、“培养高尚的审美趣味”成为课外阅读的唯一目的。“然而,老师们一厢情愿的布道与劝谕,并不能改变学生对经典日甚一日的疏离与冷漠。”

  这位老师的反思至少可以让我们思考这样一些问题:经典就是标准吗?经典的都是非大众的吗?读书非要承载这么多的东西吗?

  有了这些疑问,我们似乎变得有些轻松:既然有些,甚至是很多经典不是非读不可,既然经典不一定是标准,那么至少有些经典不读也就没那么可怕,有些经典没按照老师的“标准”去读也不太要紧,有些经典不妨缓缓再读。

  其实,我们无须站在学者、老师、家长或别的什么人的立场上,只须站在学生的立场,把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生命,把学习时代作为一个重要的生活阶段,在这样的前提下再谈读书;如果我们能够宽容些,不给学子们读经典设置那么多标准、布置那么多作业,没有那么多重大意义和功利目的,让学子们从容、放松地读经典;不喜欢这种经典,就再换一种;不喜欢读的段落就跳过去,挑喜欢的段落读;写不好读后感就说一说、问一问,关键要有所感。这样做很严重吗?这样,也许才是课外阅读的本来面目,至少可使学生们不憎恶经典,反而亲近了某些经典,说不定从中找到感觉而跨过门槛进入经典的院落。学子们也许因此找到机会逐渐建立自己的读书思维和心理体系,自己学会去选择和认识。无论以何种方式,达到何种层次,只要用心、投入地读了,就是“有效阅读”。让阅读有些弹性,又何必用“必读”去命令,你凭什么让人家必读?

  这些议论还是以直面名著、保留名著的完整性为前提的,与尸解名著还不是一个层次。因为尸解名著是逼孩子们吞下一堆堆的垃圾山,是在把名著粉身碎骨,是在把孩子、家长甚至更多的人拉入噩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