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淮河的主要分界线:清代書法鑒賞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0 04:03:18

清代書法鑒賞2  

2007-08-22 11:07:18|  分类: 十三少書法鑒賞 |  标签:书法  谈艺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清代书法鉴赏2    十三少鉴别整理
(此为十三少多年呕心沥血之作,请勿随意复制,引用请注明十三少作品。多年浏览相关书法著作,相当不易。)


======================================

朝代  书法家  碑帖名称  书体  收藏地  收藏情况
======================================

清  阮元  字伯元,号芸台,江苏仪征(今扬州)人,著名经学大师。乾隆进士,嘉道时曾任户、兵、工部侍郎、云贵总督、体仁阁大学士。精于金石,尊碑仰帖,著有《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论》,力倡宗法北碑,此观念对晚清书坛影响深远。阮元作品:《五言联》、《归田偶成行书诗卷》、《行书七言联》、《京邸看花诗》
清  阮  元  《归田偶成行书诗卷》
清  阮  元  《京邸看花诗》<轴  四川省博物馆藏>
清  阮  元  《五言联》<取汉隶笔意,宽博大气,沉厚古朴,正如赵彦尔评阮氏书:“偶尔落笔,便见醇雅清古,不求工而自工,亦金石书籍之所成也”。 博大,独具淳雅之意。>

清  沈荃  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字贞蕤,号绎堂,又号充斋,官至翰林院侍读学士。工书,有书名,当时以能求到其书为荣。书法学董其昌、米芾,深受康熙器重,凡碑版、殿廷屏障、御座箴铭,多由其书写。书风雍容闲雅,如《行书如天马赋轴》仿米芾,运笔敦厚,端整有馀,劲健不足。有《充斋集》。《清史稿》卷二百六十六有传。沈荃作品:《浪淘沙词一首》
清  沈荃  《浪淘沙词一首》

清  孙星衍  (1753-1818)清经学家。字渊如。江苏阳湖(今武进)人。官山东督粮道。治学范围较广,对经史、文字、音韵、诸子百家、金石碑版等,均曾涉及。工篆隶,精校勘,擅诗文。所撰有《寰宇访碑录》等书,并刻有《平津馆丛书》、《岱南阁丛书》等。书者尤长篆书,故此联为得意之作。

清  孙星衍  《孙星衍篆书八言联》篆书<上海博物馆藏纸本。纵131.9厘米,横29.2厘米。>
清  清圣祖  康熙皇帝,即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世祖三子。1661一1722年在位,是历史山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八岁即位,年号康熙。亲政后,智捕鳌拜,永停圈地,出旗为民,发展生产,加强皇权,平定三藩,平噶尔丹,驱逐沙俄,巩固一统。精于儒学,对算学、水利、测量亦多造诣。设馆纂修《明史》、《古今图书集成》、《康熙字典》等。
清  清圣祖康熙  《行书七言绝句扇面》草书<纸本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清世宗  雍正皇帝,即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圣祖四子,清代皇帝,1722一1735年在位。康熙未,得隆科多、年羹尧之助夺得帝位,即处死、监禁参与争位的诸兄弟,借故杀隆科多、年羹尧。削弱下五旗,严禁僚属朋党,大兴文字狱,设军机处,夺内阁与五大臣重权,设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划定中俄中段边界。
清  清世宗雍正  《行书七言绝句扇面》草书<纸本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

清  清高宗  乾隆皇帝,即清高宗(1711一1799),爱新觉罗·弘历,世宗四子。清代皇帝,1735一1795年在位。继位后,先后讨平西北、西南,抗击廓尔喀入侵,拒绝英使马戛尔尼的无理要求,鼓励垦荒,颁布禁书令,迭兴文字狱,开四库全书馆,编纂《续三通》、《皇朝三通》等。晚年,自号十全老人,陶醉于文治武功,听任和砷专权,日益腐败。乾隆一生酷爱书法,历经数年,刻意搜求历代书法名品,御览、御批、钦定多部传世藏帖,集我国历代书法艺术之大成。大学士梁诗正等赞曰:“皇上性契义爻,学贯仓史,每于万机之暇,深探八法之微。宝翰所垂,云章霞采,凤翥龙腾。综百氏而集其成,追二王而得其粹。又复品鉴精严,研究周悉,于诸家工拙真赝,如明镜之照,纤毫莫遁其形。仰识圣天子好古勤求,嘉惠来学,甄陶万世之心,有加无已。”
清  清高宗乾隆   《行书五言律诗》

清  宋  曹  宋曹,字彬臣,号射陵,自号耕海潜夫。大纵湖北宋状(今属盐都县)人。其著作传世的有《书法约文》`《草书千字文》`《杜诗解》`《会秋堂诗文集》等。 宋曹曾人明朝的"中书舍人",明亡之后,即隐居盐城南门外的汤村,筑"蔬坪园",借口供养老母,几次拒绝出任清朝官吏。清康熙元年(1662年),下诏举他为"山林隐逸",他以母老固辞。59岁时,清政府又以纂修明时,征举海内明儒,要举他为博学鸿词,他仍坚持不赴。一个曾是明朝官员新乐侯刘文炳的弟弟刘文召,在明亡之后,整天漂泊江湖。他就劝慰要奋发应回故乡去做事,他在心中写道:游山半载不如归,到处骊歌事事违,纵有绨袍何足恋,莫将落魄与人看。可见他崇尚气节的可贵。后来,两江总督于成龙特地迎请他到南京,纂修《江南通志》,他处于事业考虑,勉强应命,但完成后,坚持不列自己的姓名。晚年,他仍过着隐居的生活,以吟诗写字自娱。诗风以杜甫自诩,书必杜诗,以表示对清朝的不满。康熙四十年(1701年),病故与"蔬坪园",终年82岁。

清  宋  曹  《临张芝·王羲之四帖卷》
清  宋  曹  《行书立轴》

清  王文治  (1730-1802)江苏丹徙(今镇江)人。清代书家。字禹卿,号梦楼。乾隆进士,殿试第三人。官翰林院侍读。出任云南临安府。罢归。十二岁便吟诗作书,诗有唐人风范,书学米、董、后法二王,得力李北海,喜用淡墨。乾隆35年(1770)探花,时称“淡墨探花”、“淡墨翰林”,与喜用浓墨的刘墉成鲜明对照,其书名与刘墉齐。与姚鼐交往甚密。行书作品《待月之作》清妙妍美,俊朗疏秀,可见其晋唐功底深厚。工书法,能得董其昌神髓,与梁同书齐名。文治平日喜用淡墨,以表现潇疏秀逸之神韵,时称“淡墨探花”,“谈墨翰林”。善画墨梅,韵致卓绝。诗宗唐、宋,自成一家。并精音律之学。著有《梦楼诗集》、《论书绝句三十首》等。传世书迹较多。《唐玄宗书鹡鸰颂卷跋》,书于癸丑(1793)。纸本墨迹。行书。跋文二则。凡12行,共132字。竖24.8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石渠宝笈三编》著录。王文治的书法,秀润淡雅,法度谨严,给人清新明快的感觉。在清代书坛上有一定的影响。丁文隽在《书法精论》一书中认为王文治与当时的姚鼐、梁、梁同书等面目相近,“均以秀逸见长”,用这一评语来看待王文治的这幅行书题跋是颇恰合的。这幅作品给予人们的绝不是浓重,而是淡逸;绝不是魅力,而是风神。在字里行间,可以窥见王羲之与赵孟頫,却很难见到颜真卿与苏东坡。从此跋字的形态上看,能一任平和自然,不故作惊人之姿,看似寻常,而要达到此境,又并非容易,却不失为此跋的可贵之处。

清  王文治  《待月之作》行书<纸本  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  汪士慎  字近人,号巢林,溪东外史等。排行第六,人称“汪六先生”。 嗜茶如命,号称“汪茶仙”。安徽歙县人。久居扬州。为扬州八怪之一。工绘画书法,金石篆刻,善隶。六十七岁时双目失明,乃作狂草,自号“心观道人”,金农称其“盲其目不盲其心”,清贫一生。

清  汪士慎  《七古一章》行书<为汪氏四十岁时书,清劲爽朗,生动有致,透出刚介自在之精神。>
清  汪士慎  《隶书立轴》

清  万经  字授一,号九沙,浙江鄞县(今宁波)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进士,选庶吉士,官授编修。精经史,工隶书,著有《分隶偶存》。梁同书《频罗庵书画跋》云;"其书如商彝周鼎,古色黝然;又如苍松老柏,可爱可敬。"他的隶书取法汉碑,尤醉心于《曹全碑》,去其纤秀,而得其沉雄。"云鹤梅炎"一联是他传世隶书精品之一。此联纸本,纵116、横34厘米。墨迹曾刊载于《书法丛刊》1998年第3期和文物出版社出版的《邓永清收藏明清书画选集》等。原为邓永清先生收藏,1993年捐赠徐州博物馆。上联"云鹤游天群鸿戏海",语出梁武帝萧衍《古今书人优劣评》评魏钟繇书:"钟繇书如云鹤游天.群鸿戏海,行间茂密,实亦难过耶。"此文简称《书评》或《评书》,唐以前典籍未见引及,最早见于宋《淳化闻帖》卷五"隋僧智果书"。这段文字主要形容钟繇(元常)书法轻重得宜、刚柔相备、多力丰筋、古雅茂密的超妙境界。下联"梅炎藻夏"的意思是说初夏梅天的炎热装点着夏季,正与下文"麦气迎秋"成流水对仗,字句工稳,妙手天成。万经作品:《隶书云鹤梅炎八言联》、《隶书中堂》
清  万经  《隶书云鹤梅炎八言联》
清  万经  《隶书中堂》

清  吴昌硕  (1844-1927),清末著名书画家,篆刻家。原名俊卿,字昌硕,别号苦铁,浙江安吉人。少年时他因受其父熏陶,即喜作书,印刻。他的楷书,始学颜鲁公,继学钟元常;隶书学汉石刻;篆学石鼓文,用笔之法初受邓石如,赵之谦等人影响,以后在临写《石鼓》中融汇变通。沙孟海评:吴先生极力避免"侧媚取势","捧心龋齿"的状态,把三种钟鼎陶器文字的体势,杂揉其间,所以比赵之谦高明的多。吴昌硕的行书,得黄庭坚、王铎笔势之欹侧,黄道周之章法,个中又受北碑书风及篆籀用笔之影响,大起大落,遒润峻险。

清  吴昌硕  《临石鼓文》
清  吴昌硕  《临石鼓文中堂》
清  吴昌硕  《七言联篆书<(独鹤不知何事舞/赤鲤腾出如有神)朵云轩藏>
清  吴昌硕  《吴方彝款识》楷书
清  吴昌硕  《行书普宁寺牡丹》行书<吴昌硕八十四岁时所作。>
清  吴昌硕  《篆书七言联》篆书<丁卯(1927年)作 。>
清  吴昌硕  《篆书四条幅》篆书<纸本,39厘米*108厘米。>
清  吴昌硕  《篆书三言联》篆书<金石寿书画缘。>
清  吴昌硕  《篆书小戎诗册》篆书<楠木面裱本,纸本,共二十四面,每面纵三七厘料,横二二厘米,计有篆书一百一十九字。落款“右录小戎诗一章,即请客亭老件大人正腕,乙酉花朝先一日,昌硕吴俊并记”。钤朱文印“璧禅”。白文印“吴昌硕”、“吴俊卿信印大利长寿”。另有受书者白文收藏印“张镜私印”、朱文印“客亭”。首页钤朱文印“张氏存耕庐藏”。昌硕先生时年四十二岁,册首题签“吴仓石篆书小戎章”,钤白文印。张镜私印”。此篆书册有二跋,每篇二百余字。其一为张炳翔跋。除此件外,另有两件内容相同的篆书屏,一件是藏于日本的四条屏篆书小戎诗,为光绪庚寅(1890)所书,另一为藏于上海博物馆的篆书小戎诗四屏,为光绪丁酉年(1897)所书。>

清  吴昌硕  《篆书小戎诗四条屏》篆书<光绪丁酉年(1897)吴氏五十四岁所作。上海博物馆藏。>
清  吴昌硕  《篆书赠步畴先生联》
清  吴大徵  《临金文三种》篆书

清  吴历  原名启历,字渔山,因居处有言子墨井,故号墨井道人,又号桃溪居士。清初江苏常熟人。吴历学富才高,好书画,能鼓琴;书法笔力刚健雄浑,流畅奔放,气韵酣畅饱满,作画笔墨厚重朴拙,既有北方之刚劲雄健,又有南国之清雅率真;与清初著名书画家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恽寿平共称“清六家”。吴历少孤,清洁自好,于世俗多不厝意;明亡后曾随天主教教士柏应理至澳门,学习拉丁文和天主教教义,七年始归。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卒于上海,年八十七岁。著有《墨井画跋》、《墨井诗钞》等。《清史稿》卷五O四有传。吴历的书法师法颜真卿、苏东坡,早年对苏东坡法书下过极大的苦功,曾因见到苏东坡《醉翁亭记》墨迹,朝夕揣摩,数日临习不辍,直至废寝忘食的地步。吴历书法既得苏东坡之丰腴跌宕,又能于苏东坡之外另得淡雅浑朴、自然生动之趣。吴历行楷书《题画诗》信手写来,疏密匀停,应规入矩,将苏东坡的丰腴跌宕、天真烂漫的情趣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件作品气韵平和,用笔平淡中暗藏凌厉,无拘无束且统一协调,显示了作者较高的驾驭笔墨的能力。章法以匀停为土,其中略有变化也不显山露水,一切都尽敛藏在温润儒雅之中。在结字上,吴历通篇字字微倾扁方,侧意取势,虽刻意却不见斧凿之痕迹,横轻竖重,直法苏东坡之意态,尤其是开篇“元”、“人”二字,淳古秀伟,几似就是出自苏东坡之亲笔了。吴历生于诗书礼乐之地,长于艺文鼎盛之乡,又经历了明亡的巨变,故其人生价值取向上颇耐人寻味。他不热衷于功名利禄,倾心于书画艺术;他信奉天主教,却于书画上严守传统,不受西风影响,这些矛盾都构成了他人生价值的矛盾,也成为影响其艺术上臻极致。王翚曾称吴历可与倪瓒、沈周“并重天壤”,但从我们今天的角度来看,至少书法上吴历相对于倪瓒、沈周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当然,即便是这样,吴历在书法上取得的成就还是相当可观的,他于传统的承继,前人营养的吸收等方面下的苦功为自己的艺术创作打下了坚固的根基,而又能在坚实的基础上倾力创新,将绘画的技法巧妙掺入书法之中,使书带画意,以画境营造出书境,使其书法进入“思清格老,命笔造微”的境界,应了他题画诗“不将粉本为规矩,造化随他笔底来”。至于他一生没能摆脱苏东坡的影子在这里也只能说是一个小小遗憾了。吴历作品:《题画诗》
清  吴历  《题画诗》

清  姚鼐  字姬传,一字梦谷,别号惜抱,安徽桐城人。任刑部郎中,四库馆撰修等官,历主杨州梅花书院、安庆敷文书院、江宁中山书院四十余年,为桐城派散文大家。论学主张集义理、考据,词章为一,论诗主雅正,为桐城派奠定文论基础。姚鼐书法,远不及他的文学成就卓著,但能见其墨迹飘逸秀姿中蕴藏的儒雅文士气息,不同凡响。姚鼐作品:《行草七绝》
清  姚鼐  《行草七绝》

清  杨守敬  (1839-1915)湖北宜都人。清末著名的书法家、书学理论家和学者。字惺吾,号邻苏,晚号邻苏老人。同治壬戌科举人。光绪六年至十年在任出使日本大臣庶昌的随员期间,广泛搜集国内散佚的书籍,并带去汉、魏、六朝、隋、唐碑帖13000余册,致力于六朝北碑书法的传授,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特殊贡献。著有《书举要》、《评碑记》、《学书迩言》、《望堂金石》、《重订说文古本考》、《楷法溯源》。论者赞许为千古绝业。《行书七言联》,书于光绪十三年(1887),纸本墨迹,行书。七言联1则,凡上下联14字,款9字。共23字。杨守敬精于书学理论,曾作《书学迩言》一书,阐述书法理论,多有独到见解。他的书法在日本影响很大,开日本现代书法的先河。这幅行书作品,运笔加强力度,撇、捺、垂露都笔笔送到,大有雄放之气,同时,在法度之中加以变化。亦有的笔画,如撇、捺却加以放纵,使整幅作品气韵生动而富有个性。字的结体取横势,是六朝碑版的特点。从行笔上看又不尽是六朝笔法,字里行间有很浓的粘味;每个字结构疏密参差,纯朴古拙,得自然之趣。整体章法一气呵成,气势贯通。

清  杨守敬  《孟浩然诗》纸本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  杨沂孙  (1813-1881)江苏常熟人。清代书法家。字子舆,一作子与,号泳春,晚号濠叟,官凤阳知府。工篆书,融会大、小篆。篆法精纯,学力深厚。自唐李阳冰之后,无能有继承者,孙氏以篆书著称于世,行书较罕见,但也写得很好。邓石如、杨沂孙以其独特风格的篆书方法,令人一新耳目,使这种已失去实用价值的文字以其独特的美感,在书法艺术园地中重放光彩,其功不可泯。马宗霍《霋岳楼笔谈》评其篆书:“濠叟篆书,功力甚勤,规矩并备,所乏者韵耳。”传世书迹较多。《赠少卿尊兄七言联》,纸本墨迹,行书。七言联1则。凡上联下联正文14字,款10字,刊于日本《明清书道图说》。此行书联,以颜、柳之楷为体,又取各家之长,使圆浑之劲,用藏锋之功,寓巧于拙,借古于今,创造出自家的风格。由于他书法的功力深厚,字迹笔划劲利,布局法度谨严,且有疏朗开阔、遒婉俊逸的华采。这是杨氏此作的主要特点。此联中的小字落款,也十分得体,笔势流畅、洒脱,字的大小与整幅字配合得很是协调,给整个作品增添了活跃的气氛。
 
清  杨沂孙  《金文扇面》金文
清  杨沂孙  《篆书迈孙集句》篆书<上署“迈孙老弟集句属书”,下署“光绪政元二月六日濠叟杨沂孙篆”。>
清  杨沂孙  《篆书七言联》篆书<释文:“邀云作伴远忘返与鹤分巢宽有余”,为杨沂孙晚年作品,婉转流通,精妙自然,正如时人评其篆书:“功力甚勤,规矩亦备,所乏者韵耳。>

清  杨沂孙  《篆文》篆书
清  伊秉绶  (1754-1815) ,字组似,号墨卿,默庵,福建汀州宁化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迁员外郎,曾任惠州知府,扬州太守等官。他为官清廉,勤政爱民。《芜城怀旧录》誉之:“扬州太守代有名贤,清乾嘉时,汀州伊墨卿太守为最著,风流文采,惠政及民,与欧阳永叔、苏东坡先后媲美,乡人士称道不衰,奉祀之贤祠载酒堂。”伊秉绶出生于书香门第喜绘画,工四体,其行楷有颜真卿之神韵,博采广收,兼师百家,自抒己意,为时人瞩目。其隶书成就最高,为清代碑学中的隶书中兴的代表人物之一。书体横平竖直,结体方正,有较强的装饰意趣;用笔圆浑,毫不夸张,意到笔止;初看有点、平淡、呆板,但细加推敲,则会觉察到他的字齐而不板、整而不呆、厚而不满。气韵生动,飘逸脱俗,结体别出新意,极富变化,讲究疏密变化,收放得体。大字雄强挺拔、愈大愈壮,小字清新雅丽,端庄多姿。

清  伊秉绶  《光孝寺虞仲翔祠碑》隶书
清  伊秉绶  《隶书舫西先生诗联》隶书
清  伊秉绶  《隶书翰墨烟云联》隶书
清  伊秉绶  《隶书横幅》隶书<纸本,纵32cm,横130.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轴为横幅,隶书“華嶼讀書堂”五字,末识:“簡田十六先生雅屬並正,秉綬。嘉慶壬申歲。”左钤“墨卿”、“東閣梅花”印二方,右侧下角钤“墨庵”印,左下角钤“藥農平生真賞”收藏印。“嘉庆壬申”为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作者时年60岁,此幅为其晚年所书。>

清  伊秉绶  《隶书三千一十联》隶书<三千余年上下古,一十七家文字奇。>
清  伊秉绶  《隶书十一言联》隶书<1801年作。"海阔天空容得闲曹充史隐,水深云在好从寂境悟禅机">
清  伊秉绶  《隶书五言联》
清  伊秉绶  《隶书咏风觞月联》隶书<咏风多古意,觞月具新欢。>
清  伊秉绶  《临古法帖》
清  伊秉绶  《临张迁碑》
清  伊秉绶  《蔷薇花诗》
清  伊秉绶  《题钱杜梅花册》隶书<纸本,纵29公分,横44公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隶书寒香千古,为钱杜(一七六四-一八四五)〈梅花〉画册特别题写的。>

清  伊秉绶  《行书蔷薇花诗》行书
清  伊秉绶  《行书手札》行书
清  伊秉绶  《行书喜雀诗轴》行书<周培源收藏。>

清  赵之谦  (1829—1844),浙江绍兴人。初字益甫,号冷君;后改字撝叔,号铁三、憨寮、又号悲庵、无闷、梅庵等。所居曰“二金蝶堂”、“苦兼室”,官至江西鄱阳、奉新知县,工诗文,擅书法,初学颜真卿,篆隶法邓石如,后自成一格,奇倔雄强,别出时俗。善绘画,花卉学石涛而有所变化,为清末写意花卉之开山。篆刻初学浙派,继法秦汉玺印,复参宋、元及皖派,博取秦诏、汉镜、泉币、汉铭文和碑版文字等入印,一扫旧习,所作苍秀雄浑。青年时代即以才华横溢而名满海内。他在书法方面的造诣是多方面的,可使真、草、隶、篆的笔法融为一体,相互补充,相映成趣。赵之谦曾说过:“独立者贵,天地极大,多人说总尽,独立难索难求”。他一生在诗、书、画、意上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一代大师。
 
清  赵之谦  《楷书册》楷书
清  赵之谦  《楷书孟贲魏征联》楷书<孟贲子路并为一,魏征封伦恨不双。>
清  赵之谦  《楷书魏碑七言联》楷书魏碑<纸本,立轴,128×30厘米。>
清  赵之谦  《隶书汉歌隋文联》隶书<汉歌风台存大篆,隋文选楼传古音。>
清  赵之谦  《为子鹤书八言联》行书
清  赵之谦  《行书八言联》行书<纸本,均纵145公分,横38公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赵之谦  《行书何人坐客联》行书<何人更似苏司业,坐客仍携王子渊。>
清  赵之谦  《篆书龚仪部诗七言联》
清  赵之谦  《篆隶二体团扇》
清  赵之谦  《篆书联》
清  赵之谦  《篆书铙歌册》篆书<纵32.5cm,横36.8cm。此册篆书录《铙歌》“上之回”、“上陵”、“远如期”三章,计12开,74行,行3字。末识:“同治甲子六月为遂生书,篆法非以此为正宗,惟此种可悟四体书合处,宜默会之。无闷。”下钤“之谦印信”印。无藏印,未见着录。 据自题知此册书于同治三年(1864年),时赵之谦35岁,当是其早年书风初成时期的作品。另从题语分析,此册应是其为习书弟子所书范本,与《许氏说文叙》册属同一性质作品。此册用汉篆法,又有隶书笔法融汇其中,起笔处多方隽,复具魏碑书法特色,由此可见赵氏书法融铸古今、各体杂揉、终为己用的独特书法面貌。结字略长,中锋用笔,沉实厚重,精气内敛,是赵之谦篆书代表作之一。释文:上之回所中溢夏将至行将北以承曰泉宫寒暑德游石关望诸国月支臣匈奴服令从百官疾驱驰千秋万岁乐无极 上陵何美美下津风以寒问客何从来言从水中央桂树爲君船青丝爲君笮木兰爲君棹黄金错其间沧海之雀赤翅鸿白雁随山林乍开乍合曾不知日月明醴泉之水光泽何蔚蔚芝爲车龙爲马览遨游四海外曰露 初二年芝生铜池中仙人下来饮延寿千万岁 远如期益如寿处天左侧大乐万与天无极雅乐陈佳哉纷单于自归动如惊心虞心大佳万人还来谒者引卿殿陈累世未尝闻之曾寿万岁亦诚哉汉铙歌三章 同治甲子六月爲遂生书篆法非以此爲正宗惟此种可悟四体书合处宜默会之无闷>

清  赵之谦  《篆书许氏说文叙册》篆书<纸本,纵32.4cm,横57.5cm。每页10行,行4字。此册篆书节录汉许慎《说文解字叙》一段,末开识云:“方壶属书此册,故露笔痕以见起讫转折之用。”署款:“之谦”,款上押“赵氏之谦”印。无鉴藏印记,未见著录。从赵之谦识语推测,此册当是为弟子习字用所书范本,上款"方壶"应为其弟子或爱其书者。此册书法结构谨严,篆法精丽,起讫之处未用藏锋,其意为使弟子易见笔法之踪痕,却获得了一种意外的效果,使之不同于一般篆书之圆润流美,自具特色。同时,此册笔力健劲,使转自如,将北碑书法融于篆书之中,也为赵氏书法之一大特色。本册具体书写时间不详,但从书法风格及为弟子书写范本的情况看,当为赵氏中年以后作品,是赵之谦具有代表性的篆书作品之一。释文 黃帝之史倉頡,見鳥獸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百官以乂,萬民以察,蓋取諸夬夬揚于王庭。言文者,宣教明化于王者,朝廷君子所以施祿及下,居德則忌也。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著於竹帛謂之書。書者,如也。以訖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體,封于秦山者七十有二代,靡有同焉。周禮八歲(入)小學,保氏教國子先以六書。一曰指事。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可見,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三曰形聲。形聲者,以事爲名,取辟相成,江河是也。四曰會意。會意者,比類合誼,以見指撝,武信是也。五曰轉注。轉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託事,令長是也。及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與古文或異,至孔子書六經,左邱明述春秋傳,皆以古文厥意可得而說。許氏說文敘。>

清  曾国藩  生于1811年,湖南湖乡人。原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道光朝进士。曾任四川乡试正考官,负责四川省考取举人的科举考试事务,后任翰林院侍讲学士、内阁学士、礼部右侍郎等职。他是军机大臣穆彰阿的门生,因而能平步青云,连连升迁。他还从倭仁、唐鉴等著名学者研习宋明理学,在学问上颇有造诣,在中国近代学术史上应有一席之地。

清  曾国藩  《楷书佳山养气联》
清  曾国藩  《楷书赠显庭参军扇面》
清  曾国藩  《楷书竹亭老人长联》
清  曾国藩  《行书独汲静听联》行书<独汲寒泉鸣细绠,静听漏鼓下高城>
清  曾国藩  《行书古镜露叶联》行书<古镜宝佥寒不动,露叶风枝晓自匀>
清  曾国藩  《行书七言联》行书<美酒留连三夜月,水光翻动五湖天>
清  曾国藩  《行书绕屋疏林诗》

清  郑  燮  (1693--1765),字克柔。江苏省兴化人。清代著名诗人、书画家。早年家贫,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进士,曾任山东范县(今属河南)、潍县知县,有政声,后以助农民胜讼及办理赈济,得罪豪绅而罢官。“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做官前后居扬州,以书画营生。擅写兰竹、石、松、菊等,而画兰竹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取法于徐渭、石涛、八大诸人,而自成家法,以草书中竖长撇法运笔,体貌疏朗,风格劲峭,工书法,用汉隶八分参入行楷,自称“六分半书”,又称乱石铺街体,并将书法用笔融于绘画之中。主张继承传统“十分学七要抛三”,“不泥古法”,重视艺术的独创性和风格的多样化,所谓“未画之先,不立一格,既画之后,不留一格”,对今天仍有借鉴意义。诗文真挚风趣,为人民大众所喜诵。亦能治印,“接近文何”。能诗文,《悍吏》、《私刑恶》、《孤儿行》、《逃荒行》等作,描写人民疾苦,颇为深刻。所写家书《家书》、《道情》,自然坦率,为世人所称。为“扬州八怪”之一,有《板桥全集》、《板桥先生印册》等。

清  郑  燮  《楷书册》楷书
清  郑  燮  《李白长干行一首》<纸本  四川省博物馆藏>
清  郑  燮  《论书轴》行书<墨迹纸本纵104.4cm横54.4cm9行178字 上海博物馆藏>
清  郑  燮  《七绝一首》
清  郑  燮  《手札》
清  郑  燮  《田游岩传》楷书
清  郑  燮  《行书扇面》
清  郑  燮  《行书条幅》
清  郑  燮  《行书中堂》
清  郑  燮  《行书轴》行书<日本東京国立博物馆藏。>
清  郑  燮  《新修潍县城隍庙碑记》楷书<此碑为郑板桥书,司徒文膏刻。>
清  郑  燮  《自书诗》行书

清  郑  簠  郑簠,清代书法家(1622-1693)字汝器,号谷口。江苏上元(今南京)人。善隶书,沈著飞舞。为名医郑之彦次子,深得家传医学,以行医为业,终学不仕,工书。少时便立志习隶习,学汉碑达三十余年,为访河北,山东汉碑,倾尽家资。清方朔《曹全碑》跋:“国初郑谷口山人专精此体,足以名家,当其移步换形,觉古趣可挹。至于联扁大书,则又笔墨俱化为烟云矣。”他倡学汉碑,对后来汉碑之学的复兴起了重要作用。他自称:“作字最不可轻易,笔管到手,如控于钧弩,少驰则败矣。”梁(山献)《论书帖》称:“郑簠八分书学汉人,间参草法,为一时名手。”马宗霍《霋岳楼笔谈》称:“谷口分隶,在当时殊有重名,以汉石律之,知其未入古也;然较唐分则稍纵,故尚不伤雅。”钱泳《履园丛话》称:“谷口始学汉碑,再从朱竹垞(彝尊)辈讨论之,而汉隶之学复兴。”其隶书飘逸虚灵,活脱洒丽。包世臣《艺舟双辑》将其隶书列为“逸品上”。后人称之为清代隶书第一人。

清  郑  簠  《李白诗一首》隶书<隶书,纸本。>
清  郑  簠  《隶书浣溪纱词轴》隶书<纸本。>
清  郑  簠  《隶书剑南诗轴》隶书<纸本,纵104cm,横56.7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本幅录七言诗一首,末识:“劍南詩庚午春歸日書,谷口鄭簠。”下钤“鄭簠之印”、“脈望樓”印二方,首钤“酒原泉處福長”印。右下角钤“伊秉綬印”。“庚午”为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郑簠时年68岁。此轴书法用笔厚重,结字稍扁。郑簠隶书到晚年产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尤其在用笔上少了一些轻灵飘逸而增加了沉实厚重的气息,特别是一些出挑的用笔变化较大,结字也更加紧凑,在汉隶的基础上求新求变,反映了郑簠弥老弥坚的艺术追求。此轴曾藏清代中期著名书法家伊秉绶处,伊氏也为隶书名家。>

清  郑  簠  《隶书五律册页》隶书<纸本。台湾何创时书法艺术馆藏。清方朔《枕经台题跋.曹仕碑跋》云:“国初郑谷口山人专精此体,足以名家。当其移步换形,觉古趣可挹。至于联扁大书,则又笔墨俱化为烟云矣。”《史晨碑跋》云:“本朝习此体者甚众,而天分与学力俱至,则推上郑汝器,同邑邓顽伯。汝器戈撇参以《曹全碑》故沈著而兼飞舞。”可见郑谷口是偏爱汉碑《曹全》及《史晨》两种,他可以移步换形,化为烟云。沈著而兼飞舞,却很适切地概括了郑簠那种飘飘然如羽化登仙,錚錚然似曲音升华。皆是师古人而能消化成自已的血肉的很好的例子。但这不是一蹴可及的,清张在辛《隶法锁言》曰:“作字正襟危坐,肃然以恭,执笔在手,不敢轻下,下必迟迟,敬慎为之。”这当然是指的书学的基础,要有点滴的累积,辛勤的耕耘。最重要的是诚心笃实,持敬为之。郑簠的这件隶书五言诗,大体都和史家所评类同,但它却多了点媚态,表现在收尾的波磔裹,笔长意远,像长袖善舞,面貌姣好的女子,轻轻一挥便飘进了曹全登上了史晨,把汉碑的两种石刻碑美的极致即刻化成历史的烟和云。(文/李肃錕)>

清  郑  簠  《隶书轴》隶书<纸本 纵166.8厘米 横50.3厘米,南京博物院藏。>
清  郑  簠  《陶渊明诗一首》隶书<纸本,录陶渊明《移居》诗一首。释文: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清  郑  簠  《陶渊明诗轴》隶书<隶书,纸本。录陶渊明《时运》诗第三首,诗云:“延目中流,悠想清沂。童冠齐业,闲咏以归。我爱其挣,寤寐交挥。但恨殊世,邈不可追。”>

清  郑  簠  《谢灵运诗轴》隶书<纸本。录谢灵运诗《石室山》一首,诗云:“清旦索幽异,放舟越垌郊。莓莓兰渚急,藐藐苔岭高。石室冠林陬,飞泉发山椒。虚泛径千载,峥嵘非一朝。乡村绝闻见,樵苏限风霄。微戎无远览,总笄羡升乔。灵域久韬隐,如与心赏交。合欢不容言,摘芳弄寒条。”>

清  张廷玉  中国清代大臣。字衡臣,号研斋。安徽桐城人。康熙三 十九年(1700)进士。康熙时历官内阁学士、吏部侍郎。世 宗继位,擢礼部尚书,入直南书房,任《圣祖实录》副总裁, 纂修缮写实录及起居注,深合上意,又任《明史》总裁。廷 玉为世宗所倚任,军国大事,多与参决,鸿典巨文,也多出 其手。雍正四年(1726),晋大学士。七年,参赞军务。时 为西北用兵,特设军机处,经制规划,多为其手定。世宗死, 与鄂尔泰同受顾命。乾隆初为总理大臣辅政,任《世宗实录》 总裁官。三年(1738),罢总理事务之名而以大学士掌机要 如故。旋进封三等勒宣伯,与鄂尔泰同为三朝老臣,屡主顺 天乡试及会试。姻亲子侄,门生故吏,布列中外,高宗忌之, 时加裁抑。朝中在事诸臣及言官也屡加参劾,高宗对他日渐 疏远,兼之年老,乃于乾隆十三年自请致仕,并求按世宗遗 诏,死后配享太庙,高宗许之。旋即以张廷玉未亲至宫门谢 恩,严辞诘责,并削伯爵 , 罢配享之命 。复以其姻亲犯法, 追缴历来赏赐诸物。二十年三月卒,谥文和,仍命配享太庙。 清代,汉大臣配享太庙者仅张廷玉一人。张廷玉作品  行书五言联

清  张廷玉  《行书五言联》行书
清  朱  耷  (1626—1705),原名统,又名朱耷,字雪个,又字个山、道朗、个山驴、朗月、 庵、传綮、破云樵者、人屋、驴屋和因是僧、八大山人等。江西南昌人。明朱元璋之子宁献王朱权的后裔,是第九世孙。明亡后,遭国毁家亡之难,心情悲愤,便装哑扮傻,在门上贴个大哑字,不与人语。23岁削发为僧,取法名传綮。由于长期积忧抑郁,遂患颠狂之疾,颠态百出。清代著名画家,清初画坛“四僧”之一,八大山人是他名号之一。 他的晚年书画均署八大山人四字。这名号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说“尝持八大人觉经,因号八大”;另说“八大者,四方四隅,皆我为大,而无大于我者也”。据《个山小像》八大的自署,少为世袭贵族。天性聪颖,八岁能诗。明亡时为诸生(秀才)。他二十岁时“遭变,弃家后避贤山中”。二十三岁“剃发为僧”,释名传綮,号刃庵。三十一岁时“竖拂称宗师,从学者常百余人”。康熙十七年(1678)夏秋之交,病癫。至康熙十九年(1680)还俗。此后住江西南昌,以诗文书画为事,直至去世。八大经历明清之际天翻地覆的变化,自皇室贵胃沦为草野逸民,为避害而出家。但其诗文书画极其出色,颇引人注目,清统治者又千方百计地笼络他,“遂发狂疾”。他装哑未狂,均因家国之恨使然。其内心之悲怆由此可见。对山人的种种奇行,当时人们都认为“其癫如此”。八大山人书法成就颇高,但被画名所掩,注目者不多。黄宾虹尝称“书一画二”,确为至言。 八大的书体,以篆书的圆润等线体施于行草,自然起截,了无藏头护尾之态,以一种高超的手法把书法的落、起、走、住、叠、围、回,藏蕴其中而不着痕迹。藏巧于拙,笔涩生朴,此中真义必临习日久才能有所悟。简而言之,是用篆书的笔法去写行草书,与《天发神恰似□碑》以隶笔写篆书一样异曲同工。八大山人在中年时各体书风全貌的,莫过于《个山小像》中八大的自题了。他以篆、隶、章草、行、真等六体书之,其功力之深,罕与伦比,可谓集山人书法之大成。 八大去世前夕,书法艺术水平达到顶峰,草书不再怪伟。如八十岁写的《行书四箴》、《般若波罗蜜心经》、《仕宦而至帖》(即《昼锦堂 记》帖),平淡天成,丝毫不加修饰,静穆而单纯,不着一丝人间烟尘气。高僧书法大致如是。近人得其精髓者只弘一法师一人。八大亦善篆刻,山人的印文往往别出心裁,变化有奇。八大也很注重印章的艺术本体,如:两方“驴屋人驴”印,前一方白文方印把“人”放大,俨然一个铁帐罩在屋上,造成的纵向线条与右侧的横向线条形成对比,右部又多圆形转角,整个印面不 板不滞,巧妙自然。后一方设计尤为巧妙,只用驴、屋、人三字,通过上下左右排列,表达出完整的含意。近人研究八大书法,追其师承渊源众说纷纭。或曰宗二王、宗董其昌、宗王宠等等,终如寻其书画师承,至今无一定论一样。据王方宇先生考证,最初,八大山人受欧阳询的影响很深,稍后学董其昌的行草,又转入黄庭坚的夸张开阔等,多方探索,再追寻魏晋人书法的气质,终于参用篆书笔法,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中锋圆润,又婉约多姿且厚重浑成,富有晋人气度。他的书法的成就,主要是笔法的改变。

清  朱  耷  《草书爱莲说》
清  朱  耷  《草书对联》
清  朱  耷  《草书中堂》
清  朱  耷  《草书张说和尹从事懋泛洞庭七绝诗轴》<释文: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闻到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八大山人>
清  朱  耷  《节录兰亭序》
清  朱  耷  《录禹王碑文》<纸本 四川省博物馆藏>
清  朱  耷  《行草斗方》
清  朱  耷  《行草手札》
清  朱  耷  《行书半截碑直迹》
清  朱  耷  《行书诗轴》
清  朱  耷  《行书手札》
清  朱  耷  《行书送李愿归盘谷序轴》行书<日本国立东京博物馆藏。>
清  朱  耷  《自题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