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人制足球站位图解:笋用竹营造技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12:32:33
笋用竹营造技术
[日期:2006-09-14] 来源:东方农业信息网 作者: 阅读:269 次
一、优良笋用林主要竹种简介
1.早竹。又叫早园竹、燕竹。一般在3月上中旬出土至立夏前后结束,笋期约2个月,亩产鲜笋在1500~2000公斤,最高亩产2500公斤,亩产值2000~10000元。
2.雷竹。笋期比早竹早,12月即可出土,一直延续到5月上旬,亩产鲜笋2000公斤以上。经济价值与早竹相近,分布浙江各地。
3.角竹。主要分布于余姚、绍兴等县,笋期在4月底至5月底,亩产鲜笋2000公斤以上,最高达3000公斤,为著名高产笋用竹,经济价值高,杆还可作材用。
4.红哺鸡竹。笋期4月中旬至5月上旬,亩产鲜笋1000~1500公斤,笋、材两用竹种。
二、笋用林营造技术
1.选好母竹。发展窄叶型早园竹和细叶雷竹是较理想的竹种。母竹要选择1~2年生,胸径粗2~3厘米,无病虫害、无开花竹,生长健壮竹为好,母竹保留竹枝5~7档。
2.竹园地选择。要求选择向阳,靠近水源缓地,土质疏松,排水透气性好的微酸性或中性沙质壤土。旱地、四旁、河滩都可种植,但不宜积水,以防烂鞭。
3.种植时间:以6月份梅雨季为最好,造林成活率高,竹鞭发鞭快,当年就能出笋。
4.挖母竹要求:母竹鞭必须保证来鞭20厘米,去鞭长30厘米,鞭根健全,鞭芽饱满,母竹应尽量多带宿土,可用草绳捆扎泥球,切忌手提、肩背、摇晃竹杆。
5.种竹质量、密度:竹园地要求全面深翻40厘米,种植穴规格60×60×45厘米,打底肥,每穴施腐熟有机肥10~15公斤,先复表土,再种竹,并浇足定根水,种植密度一般3×3米或2×3米,即每亩70~100株。
三、新造林培育管理要点。
1.留笋养竹:造林后头一年、二年,要留笋养竹为主,一般每条鞭留种笋1株,一株母竹留种笋2~3株,第三年后再留养比母竹多2~3倍的粗壮种笋,清明后要多留,到4月15日留足,一般每亩留养800株左右。
2.合理施肥:头2~3年,可在母竹和新竹周围沟状或挖穴施肥,每墩施腐熟过的畜肥10~15公斤或饼肥2公斤,如遇天气干旱,可施2~5%浓度水肥。
3.抚育套种:新造林应及时松土除草,保持林地疏松。头二年还可在林地空间套种农作物,套种作物最好选择固氮的豆科植物或生长期短,施肥量多的植物,如黄豆、马铃薯、西瓜、蔬菜等,不要套种高秆、延藤、耗肥多的南瓜、玉米等。
4.抗旱和排水:造林后当年夏秋季要注意保护竹秆,浇水抗旱。如遇久旱不雨,午后竹有卷叶时,应每隔一天清晨或傍晚在母竹周围浇水,并用柴草或细土覆盖。注意开沟排水筑高床。一般隔5~8米开一条排水沟,沟深40~50厘米以上,总沟宜深,分沟略浅,并使竹林地筑成中间高,四周低的宽垄高床。
四、防止畜禽伤害,防治竹子病虫害
新竹林地要做好保护措施,做好篱笆、围墙等,防止禽畜随意入内。同时还要注意防治蚜虫,竹丛枝病,煤污病等病虫害。
对蚜虫可用50%乐果乳剂1000倍5月下旬依虫情进行喷杀;竹丛枝病一般发生在管理不善的老竹林内,主要加强竹林管理,及时挖除病竹、病枝,保持合理立竹度,改善透光条件;竹煤污病由蚜虫或介壳虫为害所致,因此防治该病应以消灭蚜虫和介壳虫为主,此外适当疏伐老竹,增强通风透光度,减少发病机会。
对于开花竹问题,应及时挖除开花竹,增施氮肥,少施磷肥,对少数即将开花的竹株,可单独增施氮肥,尿素0.1~0.2公斤,促进复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