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苞欲放的意思是什么:紫甘薯丰产栽培实用技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00:37:50


紫甘薯丰产栽培实用技术


农业书屋 收藏于 2011-06-02


        紫甘薯是块根作物,用途很广,可以做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作物,种植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在世界粮食生产中甘薯总产排列第七位。随着我国人口不断增加,农产品需求不断增长,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水资源愈显不足,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我国粮食需求面临着巨大压力,粮食供求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紫甘薯投入少,产出多,单位面积可食用的干物质居各种作物之首。甘薯抗灾力强,耐旱,耐瘠薄,丘陵山区也能种植,在作物较难生长的地方,紫甘薯也能获得较好的产量。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紫甘薯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的作用日益突现。紫甘薯不仅具有种植面积大,增产潜力大的优势,而且保健功能好,转化利用效率高,除用作饲料和保健食品外,还是理想的淀粉资源和能源作物。许多专家认为:紫甘薯是成为21世纪最理想的食物之一,同时,紫绀甘薯也是最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原料之一。  一、我国紫甘薯的生产区划  1、我国紫甘薯的生产区划  紫甘薯在我国种植的范围很广泛,南起海南省,北到黑龙江,西至四川西部山区和云贵高原,均有分布。近年来各薯区以淀粉加工业、食品加工业方面等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北方春薯一般在5月间栽插,10~11月收获,秋薯一般在6月中旬至7月中旬栽插,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收获,紫甘薯生长期约在120~150天。  二、紫甘薯的生长发育  1、紫甘薯的生长发育特点  紫甘薯属旋花科,甘薯属,多年生或一年生的蔓生性草本植物。原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起源于南美洲、非洲南亚地区。  1)、温度:紫甘薯喜暖怕冷,低温对甘薯生长有害,当气温降到15℃,就停止生长,低于9℃,薯块将逐渐受冷害而腐烂;地上部茎叶经霜冻时很快丧失生活力而死掉。在18~32℃范围内,温度越高,紫甘薯生长速度越快,超过35℃则对生长不利。块根形成与膨大的适宜温度是20~30℃,以22~24℃最适宜。  2)、水分:紫甘薯的地上部和地下部产量都很高,茎叶繁茂,根系发达,生长迅速,蒸腾作用强,所以,紫甘薯一生的需水量较大。据测定在甘薯整个生长期间,每亩需用水400~600立方米。发根缓苗期和分枝结薯期各占总耗水量的10~15%,茎叶盛长期约占总耗水量的40%,薯块迅速膨大期占35%。土壤相对含水量在生长前期和后期保持在60-70%为宜,生长中期是茎叶生长盛期和薯块膨大期,土壤相对含水量以保持在70~80%为好。若土壤水分过多,则氧气供应困难,影响块根膨大,且会降低干物质含量。  3)、光照:紫甘薯喜光喜温,属不耐阴的作物。它所积累贮存营养物质基本上都来自光合作用。光照越足,对增产越有利。受光叶片比遮荫叶片的光合强度大6倍多。光照不足,叶色变黄,严重的脱落。受光不好的一般减产20~30%,所以,不宜在紫甘薯地间套种高秆作物。紫甘薯是短日照作物,每天日照时数在8~10小时范围内,能诱导紫甘薯开花结实:而每天日照时间长有利营养生长,促进增产,以每天13个小时左右较好。  4)、土壤:紫甘薯对土壤的适应性强,耐酸碱性好,能够适应土壤pH4.2~8.3的范围,高产优质紫甘薯的土壤条件以pH5~7为最适宜。提倡水旱轮作,水田可将旱田的病、虫、草的危害降至最低程度,同时,对土壤养分进行重新分配。以土层深厚疏松,通气性良好的砂壤土或壤土为佳,能结薯多、大薯率高、高产质优、薯皮光滑色鲜,商品率好。土层深厚疏松,保水保肥,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和块根增重。通透性好,则供氧充足,能促进根系的呼吸作用,有利于根部形成层活动,促进块根肥大,也有利于土壤中微生物活动,加快养分分解,供根系吸收。  5)、通风:宜选开阔通风田块。在紫甘薯生长中后期薯蔓较厚密,薯蔓间的空气含有较高的水蒸气及其他有害气体,不利于植株的呼吸作用,同时也影响光合作用。当田块有较好的空气流通条件,可将过多的水汽带走,调节薯蔓间温湿度,使藤蔓生长健壮,不徒长,促进养分向地下部的转移。  6)、块根形成:紫甘薯一般用茎蔓或块根进行无性繁殖。薯蔓节上最初发生的根称为不定根,在紫甘薯生长过程中,不定根又分化发育成纤维根、柴根和块根三种。见图1。  纤维根又叫细根或须根,细而长,上有很多分枝和根毛,具有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功能。纤维根在生长前期生长迅速,分布较浅;后期生长缓慢,并向纵深发展。纤维根主要分布在30厘米深的土层内。  柴根又叫牛蒡根,当不定根受到不良气候条件如低温多雨,土壤条件差或施肥不当如氮肥过多,而磷、钾肥过少等影响,使根内组织发生变化,中途停止加粗而形成柴根。柴根消耗养分,无利用价值。  块根也叫贮藏根,是可供人们食用和加工的薯块。紫甘薯块根既是贮藏养分的器官,又是重要的繁殖器官。块根是蔓节上比较粗大的不定根,在土壤的光、温、水和肥等条件适宜的情况下长成。甘薯块根多生长在5~25厘米深的土层内,很少在30厘米以下土层发生。块根通常有纺锤形和圆形等几种形状。薯皮基本色有白、黄、红和紫色等,薯肉基本色有白、黄、红或带有紫晕,薯肉里胡萝卜素的含量影响肉色的浓淡。  2、紫甘薯生育期  经研究,一般把紫甘薯生长期划分为4个时期,但由于品种特性、栽培条件和生长表现的不同,各生长时期的具体时间段不同。  1)、发根缓苗期:指薯苗栽插后,入土各节发根成活。地上苗开始长出新叶,幼苗能够独立生长,大部分秧苗从叶腋处长出腋芽的阶段。  2)、分枝结薯期:紫甘薯根系继续发展,腋芽和主蔓延长,叶数明显增多,主蔓生长最快,茎叶开始覆盖地面并封垄。此时,地下部的不定根分化形成小薯块,后期则成薯数基本稳定,不再增多。结薯早的品种在发根后10天左右开始形成块根,到20~30天时已看到少数略具雏形的块根。  3)、薯蔓同长期:紫甘薯茎叶覆盖地面开始到叶面积生长最高蜂。茎叶迅速生长,茎叶生长量约占整个生长期重量的60~70%。地下薯块随茎叶的增长,光合产物不断地输送到块根而明显膨大增重,块根总重量的30~50%是在这个阶段形成的。  4)、薯块盛长期:指茎叶生长由盛转衰直至收获期,而以薯块膨大为中心。茎叶开始停长,叶色由浓转淡,下部叶片枯黄脱落。地上部同化物质加快向薯块输送,薯块膨大增重速度加快,增重量相当于总薯重的40~50%,高的可达70%,薯块里干物质的积蓄量明显增多,品质显著提高。  三、紫甘薯栽植  1、备耕  1)、深耕  土壤板结会造成甘薯生长缓慢,就算多施肥料也难增产。深耕能加深活土层,疏松熟化土壤,增强土壤养分分解,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蓄水能力,改善土壤透气性,有利于茎叶生长和根系向深层发展,从而提高甘薯产量。  对土壤结构良好,有机质含量较高,或表土黏厚的应深翻,但一般不要超过40厘米,过度深翻反而容易招致减产。一般深耕30厘米比浅耕15厘米增产20%左右。宜在晴天深耕,切忌在土壤粘湿时耕作,以免造成泥土紧实。深翻要结合施有机肥,增加土壤有机质,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  2)、起垄  紫甘薯主要是起垄种植,垄作优点是,比平作栽培增加地表面积,增大受光面积,增加土体与大气的交界面,昼夜温差大,且有利于田间降湿排水。在起垄时要尽量保持垄距一致,如宽窄不匀会造成邻近的植株间获得的营养不同,造成优势植株过分营养生长,而弱势植株可能得不到充分的阳光及养分,生长不匀影响产量。  紫甘薯的起垄方式差异很大,各有优缺点,其中一种起垄方式是,起垄时,垄顶整平,有的在种植薯苗后,略在垄两边勾土垫高,中间做成沟形,这有利苗期淋水抗旱,也方便两边施肥,保水保肥好,在生长中后期方便逐渐多次盖土,防治象鼻虫。但要注意用此法种植甘薯时,一是容易插植薯苗过深,有深达10厘米的,二是后期盖土时,容易造成薯块覆土过深,当块根生长于垄心深层,处于板结贫瘠且水热和通风透气不良条件下,不利结薯和薯块膨大,造成低产。另外,就是多数垄距过宽,有些达1.5米,未能充分利用土地,因紫甘薯苗期长势慢,封行迟,也不利抗旱,且封行慢导致的除草工也多,另外,垄距过宽则每亩苗数少,不利获得高产。  2、育苗选苗  1)、品种要纯  紫甘薯生产应尽量采用同一品种和种苗质量一致,当不同品种或优劣种苗混栽时,极易导致减产,这是目前紫甘薯低产劣质的主因之一。由于甘薯不同品种间和优劣种苗间存在较大差异,有的前期生长旺盛,有的前期生长迟缓,有的品种耐肥,有的品种耐瘠,还有的品种蔓较长,有的品种蔓较短,那么,混栽后的部分植株获得优势,营养生长过盛,从而影响了另一部分弱势植株的生长,另外,有些优势植株的茎叶旺长,反而会导致薯块产量低于正常水平。一般情况下,就算两个高产品种混栽也会降低产量。  2)、壮苗  要用壮苗,剔除弱苗,壮苗与弱苗的产量可相差20~30%。因为壮苗返苗快,成活率高,长出的根多、根壮,吸收养分能力强。要求薯苗粗壮,有顶尖,节间不太长,无病虫害症状。采苗时如乳汁多,表明薯苗营养较丰富,生活力较强,可作为诊断薯苗质量的指标之一。薯苗长度一般要达15~25厘米,具有六个展开叶较好,薯苗太长则带的叶片较多,蒸腾面积大,返苗迟,而苗太短,则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达到正常苗的长度,薯苗过长过短都不利高产。  培育壮苗必须采用薯块育苗,一般在插植前100天,选择大小适中(单薯重以200~300克为宜)、整齐均匀、无病虫、无伤口、薯块作种。先在1米宽的苗床排种育苗,当薯块长出的薯苗长度达15~25厘米时,即进行假植繁苗,并在假植苗节数达到6~10个节位时进行摘心打顶促分枝。在计划种植前5~8天薄施速效氮肥培育嫩苗壮苗,当薯苗长度达15~30厘米时,应及时采苗种植。强调剪采第一段嫩壮苗作种苗,剪苗时应留头部5厘米内的数个分枝,但不可留得过长,从新发苗,如此循环剪苗。  尽量使用第一段苗,切忌使用中段苗(第二、三段苗),主要原因是紫甘薯常常携带黑斑病、根腐病菌及线虫病等,薯块中携带的病原物会缓慢向薯芽顶部移动,而顶苗可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薯苗携带病菌,原因是病原物的移动速度低于薯芽的生长速度,病原物大部分滞留在基部附近,上部薯苗带病的可能性比较少。  3)、紫甘薯脱毒育苗  脱毒紫甘薯是利用生物技术将甘薯内的病毒清除出来,并培育出无病毒的紫甘薯秧苗,恢复优良种性,提高产量和品质。  4)、灭菌杀虫  灭菌:主要目的是预防因病害而造成老小苗的发生。方法是采用40%多菌灵胶悬剂5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700倍液,把薯苗基部6~8厘米段浸泡10~15分钟。  杀虫:杀灭种苗虫源,可用乐果等杀虫剂先喷杀准备采苗的紫甘薯田地,种前,可用乐果500倍液浸甘薯藤的头部1-2分钟。  3、栽插  1)、栽插时间  春夏薯区,主要包括山东、河南、河北、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山西、湖南,一般在5月间栽插,秋薯一般在7月栽插。  最好选择阴天土壤不干不湿时进行,晴天气温高时宜于午后栽插。不宜在大雨后栽插甘薯,这易形成柴根。应待雨过天晴,土壤水分适宜时再栽。也不宜栽后灌水,栽后灌水或在大雨后栽插,成活率较高,但薯苗往往长时间长势不好,原因在于土壤呈现水分饱和状态,且土温偏冷,同时,土壤也变得比较紧实,土壤中的氧气含量减少,妨碍了根系发展,生长缓慢。久旱缺雨,则可考虑抗旱栽插,挖穴淋水,待水干后盖上薄土,栽苗后踩实,让根与土紧密接触,提早成活。如栽苗后才淋水,则需再覆干土在表面保湿。  2)、合理密植  每亩插植2500~4000株,在一定密度内,一般产量随着密植程度提高而增加,而大中薯率随着密植程度提高而下降,如果是作为食用,不需要大薯,可适当密植,收获中小薯,容易销售。一般以垄宽1米,垄高25~35厘米,每亩插3300株左右最为适宜。要注意插植的株距一致,株距不匀,则容易造成靠在一起的两株成为弱势植株。  3)、栽插方法  紫甘薯栽插方法较多,主要有以下5种栽插法,一般以水平栽插法为佳,见图2。  水平栽插法:苗长15~25厘米,栽苗入土各节分布在土面下5厘米左右深的浅土层。此法结薯条件基本一致,各节位大多能生根结薯,很少空节,结薯较多且均匀,适合水肥条件较好的地块,各地大面积高产田多采用此法。但其抗旱性较差,如遇高温干旱、土壤瘠薄等不良环境条件,则容易出现缺株或弱苗。此外,由于结薯数多,难于保证各个薯块都有充足营养,导致小薯多而影响产量。如是生产食用鲜薯,则小薯多反而好销。  斜插法:适于短苗栽插,苗长15~20厘米,栽苗入土10厘米左右,地上留苗5~10厘米,薯苗斜度为45度左右。特点是栽插简单,薯苗入土的上层节位结薯较多且大,下层节位结薯较少且小,结薯大小不太均匀。优点是抗旱性较好,成活率高,单株结薯少而集中,适宜山地和缺水源的旱地。可通过适当密植,加强肥水管理,争取薯大而获得高产。  船底形栽插法:苗的基部在浅土层内的2~3厘米,中部各节略深,在4~6厘米土层内。适于土质肥沃、土层深厚、水肥条件好的地块。由于入土节位多,具备水平插法和斜插法的优点。缺点是入土较深的节位,如管理不当或土质黏重等原因,易成空节不结薯,所以,注意中部节位不可插得过深,砂地可深些,黏土地应浅些。  直栽法:多用短苗直插土中,入土2~4个节位。优点是大薯率高,抗旱,缓苗快,适于山坡地和干旱瘠薄的地块。缺点是结薯数量少,应以密植保证产量。  压藤插法:将去顶的薯苗,全部压在土中,薯叶露出地表,栽好后,用土压实后浇水。优点是由于插前去尖,破坏了顶端优势,可使插条腋芽早发,节节萌芽分枝和生根结薯,由于茎多叶多,促进薯多薯大,而且不易徒长。缺点是抗旱性能差,费工,只宜小面积种植。  4、栽插注意事项  1)、浅栽。由于土壤疏松、通气性良好、昼夜温差大的土层最有利于薯块的形成与膨大,因此,栽插时薯苗入土部位宜浅不宜深,在保证成活的前提下宜实行浅栽。浅栽深度在土壤湿润条件下以5~7厘米为宜,在旱地深栽也不宜超过8厘米。  但在阳光强烈且地旱的条件下,要注意如果过浅栽插,因地表干燥和蒸腾作用强烈,薯苗难长根,茎叶易枯干,导致缺苗,应考虑适当深栽等措施。  2)、增加薯苗入土节数。这有利于薯苗多发根,易成活,结薯多,产量高。入土节数应与栽插深浅相结合,入土节位要埋在利于块根形成的土层为好,因此以使用15~25厘米的短苗栽插为好,入土节数一般为2~4个。  3)、栽后保持薯苗直立。直立的薯苗茎叶不与地表接触,避免栽后因地表高温造成灼伤,从而形成弱苗或枯死苗。  4)、干旱季节可用埋叶法栽插。埋土时,要将尽可能多的叶片埋入土中,埋叶法成活率高,返苗早,有利增产,由于紫甘薯的叶面积较大,通常需要较多的水分供其生长,特别是薯苗栽插后对水分需求较高。此时如果将大部分叶片暴露在土壤表面,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需要大量的水分供其生理调节,但刚栽插的薯苗没有根系,仅靠埋入土中的茎部难以吸收足够的水分,结果造成叶片与茎尖争水,茎尖呈现萎焉状态,返苗期向后推迟,严重时造成薯苗枯死。而将大部分叶片埋入湿土中可有效地解决薯苗的供水问题,叶片不仅不失水,还可从土壤中吸收水,保证茎尖能够尽快返青生长。  四、田间管理  目前,许多地方的紫甘薯多种在干旱、土层薄、肥力低的差地,有些地方则是连年种植甘薯,土壤得不到轮作和休闲,土壤保水保肥能力降低,土壤的水肥条件满足不了高产紫甘薯的生长要求,这是甘薯低产劣质的主要原因之一。  1、施肥  紫甘薯的根系发达,且茎蔓匍匐生长,茎节可遇土生根,吸肥能力很强。紫甘薯主要吸收氮、磷和钾肥,其需要量以钾最多,氮次之,磷居第三位。  据研究,甘薯生长期长、所需养分较多,每亩目标产量3吨鲜薯,约需15公斤纯氮(N)、12公斤五氧化二磷(P2O5)、24公斤氧化钾(K2O)。总的施肥原则是平衡施肥,促控并重,掌握前期攻肥促苗旺,中期控苗不徒长,后期保尾防早衰,具体施肥原则是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追肥又以前期为主,后期为辅。一般来说,由于紫甘薯多种在沙壤土或瘦地,所以,要注重早施重施,并多施有机肥和草木灰等,并且,施足基肥,早施苗肥,合理密植,可提早封垄以增强覆盖,减少水分蒸发,提高土壤含水量,从而提高紫甘薯产量。推荐施肥方法:  1)、苗肥:在犁耙地或起垄时,每亩施有机肥100~200公斤,亩施氧化钾20~30公斤。插薯苗前,可在垄心施尿素和复合肥,然后盖土,插或放薯苗,再盖土,这样比较省工,且薯苗既不接触肥料防止伤苗,苗期又能及早吸收肥料营养,早生快发。如备耕和插苗时未施肥,也可在植后7~15天,当苗和叶直立回青,马上早施苗肥,一般可适当淋施人粪尿,或施尿素和复合肥,一般亩施20公斤复合肥(15:15:15)。  2、种后1个月,重施壮薯肥,一般亩施尿素10~15公斤,氯化钾10~20公斤,可两边开沟施肥。有条件可在垄面适当撤施草木灰或火烧土。  3、种后3个月,看长势适施壮尾肥,迟熟品种或后期长势差的紫甘薯才考虑,一般不施。  4、灌溉、除草、松土、培土  灌溉、除草、松土、培土好处在于:充足水分和通风透气有利甘薯高产优质,且可防治病虫害。当天气干旱蒸发量大,主要根据垄面干燥开裂来判断灌水,灌水要灌透全垄,一般当水浸过垄的一半以上,观察水是否能逐渐湿润到垄顶即可,淋水喷水则要观察是否湿透垄。  等灌水后垄沟稍干不沾泥,即要除草、松土和培土,用松土盖好垄面裂逢,防止象鼻虫和茎螟等地下害虫钻入垄中蛀食块根和藤头,影响产量和品质。不论在灌水后或不干旱灌水的甘薯全生长期,都可随时用畦沟泥盖好畦面裂逢,防治病虫害。  栽插前后,要适当浇水保活促长。在苗期封垄前,结合施肥,松土1~2次,切断地表毛细管,减少地表蒸发。当甘薯茎叶基本覆盖垄面后,则不要扯动薯藤,防止打乱茎叶的正常分布和损伤根系,影响光合作用和营养吸收,并可利用薯蔓的不定根吸收水分抗旱。  由于目前的紫甘薯新品种选育目标多是短蔓和茎蔓少发根的良种,所以,一般不提倡翻蔓。但在连续大雨后或连绵阴雨天,会引发甘薯茎蔓徒长和滋长新根,这会增加营养损耗,并且中后期的新根难结薯,就算成薯也小,应适当翻蔓控长和抑制茎蔓长根。翻蔓应是提蔓断根,轻放回原位,不可翻乱茎叶的原有正常分布,特别是茎叶反放,需较长时间才能恢复,会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和产量。  五、病虫害  紫甘薯的主要病害有甘薯黑斑病、甘薯茎线虫病、甘薯软腐病、薯瘟病、甘薯疮痂病、甘薯蔓割病、甘薯根结线虫病、甘薯根腐病、甘薯病毒病和甘薯紫纹羽病等。甘薯的主要害虫有象鼻虫、蝼蛄、金龟子、地老虎、甘薯天蛾等。紫甘薯病虫害的防治,坚持以防为主,目前主要以象鼻虫危害最大。  象鼻虫,又称甘薯蚁蟓或甘薯小象甲,属鞘翅目,蚁象虫科,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甘薯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害虫,通常使甘薯减产20~50%,损失严重,甚至绝收,是甘薯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全年发生6~8代,成虫寿命长,世代重叠。从甘薯幼苗到收获,象鼻虫幼虫和成虫均能为害甘薯,而以幼虫蛀食薯蔓和薯块为主,使茎叶生长缓慢,同时,大量幼虫蛀入薯块,使薯块变黑,气味辣臭,人和家畜均不能食用。目前,世界上尚没有找到有效的抗虫基因,至今仍没有培育出高抗象鼻虫的品种。  建议综合防治象鼻虫措施:1)、水旱轮作;2)、对甘薯病虫害多的田地,进行灌水杀灭虫源,充分犁耙翻晒土壤,并用“好年冬”和“杀虫丹”等土壤处理剂处理;3)、杀灭种苗虫源,可用乐果等杀虫剂先喷杀准备采苗的紫甘薯田地,种前,可用乐果500倍液浸甘薯藤的基部1~2分钟,种后1星期,打一次乐果或敌百虫(正常用药量),对准薯苗和藤头喷,或用80%敌百虫500倍液浇灌蔓头1~2次,可杀小象鼻虫。以上防治措施不必全用,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乐果等农药均按正常用药说明使用。  紫甘薯的其它主要害虫有卷叶虫、甘薯天蛾、斜纹夜蛾等,可用乐果、敌敌畏和杀螟松等杀虫药,按正常用药说明使用,在午后喷杀。  主要防治紫甘薯病害措施:1)、选用抗病品种,注意种薯和种苗的病害检疫;2)培育无病壮苗,从无病区选留无病种薯和种苗,或选用脱毒种苗;3)、用50%多菌灵或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浸甘薯藤2分钟以上,凉干后种植;4)、大田发现病株应立即拔除烧毁,并用50%多菌灵1000倍液喷洒,根据情况,可连续隔7天喷1次,直到根除;5)、收获时彻底清理病残植株,注重水旱轮作,加强水肥管理,注意排水、通风透气,适当增施草木灰和石灰,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力。

紫甘薯丰产栽培实用新技术 http://player.56.com/v_NDU1NDYzMDk.swf
【山东莱阳一品蔬菜开发中心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