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悬浮列车小实验: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昨日召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02:54:02

  几经拖延后,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下称环保大会)12月20日在北京召开。为中国环保领域最高级别会议 各地和8大央企签署“十二五”减排“军令状”。

  各省此前一直在争取能源消费总量,旨在为未来的GDP增长赢得空间。

  几经拖延后,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下称环保大会)12月20日在北京召开。环境保护部(下称环保部)部长周生贤与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华能、大唐、华电、国电、中电投、国家电网、中石油、中石化(集团)公司正式签署“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责任书。

  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20日出席环保大会强调,加强环保可以倒逼经济转型,是转方式的重要内容,也是检验转方式成效的重要标志。预计“十二五”期间,仅节能环保产业一项的产值就将达到十几万亿元。他指出,要修订并发布更加严格的空气质量标准,抓紧做好增加PM2.5监测指标的准备,鼓励各地分期实施,逐步与国际标准接轨。

  此次环保大会为期两日。该会每五年召开一次,作为中国环境保护领域最高级别的会议,从1973年到2006年,环保大会总计召开了六次。

  问责和一票否决制

  根据环保部网站昨日发布的通稿,在此番环保大会上签署的目标责任书主要内容包括: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8大央企“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主要减排任务和措施等。

  “各签署单位全面落实目标责任书要求后,将完成5561个工程减排项目。”目标责任书要求,“各省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污染减排负总责,确保总量削减目标和重点减排项目按期完成。”

  根据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和《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通知》,政府将每年组织对省级人民政府总量减排目标责任评价考核,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告。对年度减排目标未完成或者重点减排项目未落实的地方和企业,实行问责和一票否决。观察人士指出,兹事体大,原本定于今年11月初召开的环保大会拖延至今,也就不难理解了。

  重点减排项目清单

  地方层面的另一考虑是,重点减排项目与地方经济也息息相关。

  除了总量控制,重点减排项目清单也被列入了昨日签署的目标责任书内。

  环保部网站昨日发布的通稿称,根据各地情况,目标责任书列出了各省(区、市)和企业集团重点减排项目清单。据统计,按目标责任书所列项目,“十二五”期间,全国将至少新建1184座城镇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总能力4570万吨;4亿千瓦火电机组建设脱硝设施,以及一大批造纸、印染、钢铁、水泥等治理工程。

  各地为GDP争取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在事关地方经济的另一总量目标——由国家能源局牵头研究制定的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和分解目标方面,各省此前都在竭力争取能耗总量。接近国家能源局的知情人士告诉早报记者,此举旨在为未来的GDP增长赢得空间。

  在限制能耗方面,中国眼下的思路是总量限制与强度限制相结合。前者是绝对指标,后者是相对指标。在相对指标上,根据9月初国务院发布的《“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在上海、江苏、天津、广东、浙江等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限制达到了18%,是最高的。而新疆、青海、西藏等西部地区,该指标只有10%。

  考虑到涉及总量控制,那么在强度指标确定的情况下,就相当于为未来各省的GDP增速以及增长空间设置了天花板。

  “探索环保新道路”

  “环保新道路的基本内涵就是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要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以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支撑更大规模的经济活动。……要坚持污染预防与环境治理相结合,用适当的环境治理成本把经济社会活动对环境损害降低到最小程度。”中国环境报12月20日为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配发的社论如是写道。

  该社论题为《深化认识积极探索环保新道路》。该文要求,“把环境保护摆在与经济社会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更加注重发挥环境保护倒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统筹推进排污总量削减、环境质量改善、环境风险防范和城乡环境保护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促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和安全发展。”

  《深化认识积极探索环保新道路》一文同时提道,“环境保护是重大的民生问题,事关群众健康和福祉。目前,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土壤污染、危险废物和化学品污染问题日益凸显,水、空气和土壤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的任务非常繁重。因此,要切实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和突发污染事件;要严格化学品环境管理,对化学品项目布局进行梳理评估,健全全过程环境管理制度。”

  PM2.5纳入国标

  似乎是作为呼应,昨日新华社接连刊发针对PM2.5的文章。

  此前的11月16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次公开征求意见,将PM2.5纳入常规空气质量评价。新华社援引环保部科技标准司司长赵英民的话说,中国将争取尽快发布实施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并采取分步实施方案,一些经济技术基础较好且复合型大气污染问题比较突出的地区率先实施新标准;鼓励各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和区域环境保护需要自行提前实施本标准;各地最迟在2016年1月1日全面实施新标准。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站长罗毅表示,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从2007年起就布置开展了对灰霾及PM2.5的长期监测,选取了天津、上海、重庆、广东、深圳、广州、苏州、南京等9个已有监测工作基础和监测能力的省市,自2008年1月1日开始开展试点监测。总体而言,试点城市的PM2.5超标状况较为严重。

  新华社援引环保部的表态说,中国将力争2013年在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和“三区六群”重点城市群区域形成监测能力,2015年底前在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配备PM2.5和臭氧的监测设备并开展监测,同时将及时发布各重点城市主要污染物小时监测数据。

  长期和大气污染打交道的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大气室副主任李健军博士说,城市中常见的灰霾天气,PM2.5往往是“元凶”。这些不到头发丝1/30粗的颗粒物,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根据相关研究,PM2.5能穿过鼻腔中的鼻纤毛,直接进入肺部。

  历次环保会议回顾

  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

  1973年8月5日-20日

  敲定“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32字环境保护工作方针。此次会议首次承认,社会主义制度的中国,也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环境问题,需要认真治理。由此,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序幕揭开,环境保护在中国开始列入各级政府的职能范围。会议之后,从中央到地方及其有关部门,都相继建立了环境保护机构,并着手对一些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城市和江河进行初步治理。

  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

  1983年12月31日-1984年1月7日

  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鹏在会议上宣布,将环境保护确立为基本国策。此次会议制定了中国环境保护的总方针、总政策,即“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

  第三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

  1989年4月28日-5月1日

  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及国务委员、时任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主任宋健出席会议。此次会议形成了中国环境管理的“八项制度”和“三大环境政策”(即环境管理要坚持预防为主、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

  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

  1996年7月15日-17日

  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出席了座谈会,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出席了开幕式。此次会议提出了保护环境的实质就是保护生产力,要坚持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并举,“坚持不懈地开展造林绿化”,“搞好防风治沙试验示范区”。

  第五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

  2002年1月8日

  时任国务院总理朱?基在会上指出,保护环境直接关系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和中华民族的复兴。朱?基指出,“十五”期间,环境保护既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方面,又是扩大内需的投资重点之一。要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凡是新建和技改项目,都要坚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要特别加强以京津风沙源和水源为重点的治理和保护,建设环京津生态圈;要进一步扩大退耕还林规模,推进休牧还草,加快宜林荒山荒地造林步伐。

  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

  2006年4月17日-18日

  此次会议提出了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要求坚决摈弃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做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会上强调,要加快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二是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三是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