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清区碧桂园独栋:2010年语文阅读与理解精选(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4 00:14:13

一、小心落叶(有改动)

唐元峰

⑴落叶是微不足道的。谁能去关注一片落叶呢?只有当它从高高的枝头跌落,那飘荡的曲线,也许会划亮一下你暗淡的目光。

⑵是的,匆忙劳碌,苦苦奔波,早使我们疲惫不堪。我们甚至不知道每个季节怎样来临,从不留意黄叶如花,装点你消逝的年华;甚至惊诧为什么这样快就下雪了呢。

⑶有一位俄国诗人在他的一首诗中提到,每到秋天,莫斯科街心花园里,都挂出一块小木牌,这块小小的木牌上写着四个字:小心落叶。

⑷这四个字久久挤在我的脑子里,我知道这是一个十分友善的提醒。落叶在脚下飘动,那是一种悲壮,一种无言的辉煌。看见那些苍绿蓬勃的枝叶,转眼间枯萎,不禁令人深思。

⑸许多无知和错误都过去了。我生命的绿树曾苍绿如水,我徜徉的脚步曾充满稚气,也漫不经心。在潮润的幼林中我挥霍着,因为我不相信春光能消逝,不相信几阵秋风就能像梳子一样,把树叶捋光。

⑹那是多么让人难以忘怀的时光,而今终于看到它一去不复返了!我还清楚地记得,那时的欢笑是怎样惊散树上的群鸟,是怎样在绿草上滚向无涯的远方。我也记得那透明的欢笑,在清澈的河面上欢跳,在悠悠的白云上飘摇……

⑺但从什么时候起,这一切竟被一团浓重的浊气所取代呢?无法回想,我们生命力所有鲜活的枝杈,是怎样颓败的。如今只剩下光秃秃的躯干,孤零零地呈现着令人伤感的灰暗!

⑻我在丛林中漫步,树林也由此充满灵性,充满了爱与悲哀,美丽与死亡。在许多方面,应该承认我们人类对自身的感悟远不及树木来的灵透。瑞士小说家赫曼·黑塞把居所前后的每棵树都用自己亲人的名字命名,崇敬并爱戴它们。与它们交流,向它们倾诉。他把它们当作朋友、父兄。可见在他深邃的心灵里,有着比常人更悠远的世界,他由此在自然中获得了灵感和艺术生命。

⑨落叶无声,在萧瑟的秋风里,他仍怀有最后一次奋舞的悍勇。当它伏在柔嫩的枝条上,刚刚绽开鹅黄色的初梦时,他看到的是什么呢?是浩渺的长天,还是嘈杂的市井?融融春光中,那金黄的季节怎样孕育?又是怎样,一步一步,准确而缓慢地向它移来?在它离开母体的一瞬间,是平静快乐,还是惆怅郁怀?当它完成生命中仅有的一次飞翔。坠入大地无边的怀抱,是否会溅起一次悠远的回声?它在泥土和寒雪的覆盖下,会不会再一次扣响春天的大门,进入那永无穷绝的枯荣?

⑽小心落叶。

⑾这充满着善意与博爱的提醒,也许就是对人自身的一种珍视,一种期望。

⑿对于这片小小的随风飘舞的落叶,假如你投以生命的关注,一股震颤会油然而生。你会感到这片不值一提的落叶实在是你自身的写照。而它却来的比你超脱,比你奔放,比你从容。面对落叶,你得思绪会被扯向生命的极限,跨越千年,包容万里。

⒀可否?让我在岁岁的深秋里,在你生命的花园里挂出一片木牌:

⒁小心落叶。

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第2段叙写我们日常匆忙劳碌,以致忽略了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的生活状态,使下文“小心落叶”的提醒具有了现实意义。

B.第9段,作者用诗化的语言回顾了树叶的生命历程,对树叶即将离开母体,飘零枯萎,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和惋惜。

C.结尾部分作者运用第二人称和拟人手法,直抒胸臆,具体细致地表明了对落叶的喜爱、对生命的追求以及对读者的期望。

D.面对落叶,作者反思了自己的生命历程,并对人生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全文感情基调昂扬向上,赋予哲理气息和思辨色彩。

E.树叶飘落,其生命即将走到尽头,这与人生暮年相似。作者运用人人熟悉的落叶做类比,把抽象的人生思考表现的形象易懂。

 

2.①在第5段中,“无知和错误”指得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8段中作者提到赫曼·黑塞用亲人的名字给树木命名的作用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文中三次提到“小心落叶”,“小心”的含义是什么?(1分)          

②三次提到“小心落叶”,各自的作用是什么?请分别说明。(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从“落叶”中感悟到了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想起母亲

鲍山宏

七月的一天,天公作美,太阳好像也歇双休日去了,轻风拂来,垂钓者更是心旷神怡。

围塘而钓的四个人,不一会儿都有较满意的收获,其中胡局长钓得最多,林雄乐得一个劲地在心中祈祷:太阳不要露脸,满塘的鱼都贪嘴,只要让爷高兴就成。

林雄出道10年,在本地的建筑行业已是首屈一指的人物。10年前他从一个小泥水匠干起,挑砖、洗灰、砌墙,脏活累活啥都干过。后来老板看重他勤劳朴实,把他培养成一个土木工程师。再后来,林雄另起炉灶,办起了自己的建筑公司。真是不尝不知道,一尝吓一跳。

干技术活林雄在行,可与人打起生意场上的交道,林雄就尝尽了苦辣酸辛。接工程要跑,工程验收要跑,讨工程款还是要跑。有道是会者不难,难者不会。渐渐地,林雄也跑出了经验,跑出了道道。今天他特地到乡下包了一个鱼塘,专门请M局的胡局长一行来钓鱼,因为M局还欠着他15万元的工程款没有结。香不烧好,菩萨不开口,你拿不到钱也只有干瞪眼。

瞧他们钓得不亦乐乎,林雄心中此时泛起一层层喜悦的波纹。林雄正想着自己的心思,那边同来钓鱼的小车司机扯着嗓子叫了起来。

林雄赶忙跑过去:“司长,有什么指示尽管吩咐。”

小车司机说:“你看,哪来的老婆子,捣什么乱,还让人钓不钓鱼了?”

林雄这才发现,一个身躯佝偻的老太太正在塘边用一根竹竿打捞塘中的水草。林雄一愣,刚才光顾高兴,水塘边多出个人来他也没注意。林雄忙跑了过去。

“老人家,你最好换个地方,别人在钓鱼。你这么一搅和,鱼惊了,就不咬钩了。”

老太太抬起头,一双混浊的眼睛看着林雄说:“我每天都在这塘里打水草的,猪崽等着吃呢。”

那边小车司机又嚷开了;“还不快走,哪来的老家伙,这么讨厌!”

林雄看着老太太花白的头发和满是皱纹的脸,一时不知说什么好:“老人家,这……”

小车司机又大声叫骂;“老家伙,还不快滚!”

林雄忽然鼻子一酸,猛然扭头冲着司机大骂道:“我操你祖宗!”

塘边的人都愣住了。林雄抹了把脸,伸手要过老太太手中的竹竿说:“老妈妈,你歇歇,我来给你捞!”

第二天,胡局长让人找来林雄。胡局长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张填写好的15万元的支票。

胡局长说:“林老板,钱可以给你,可你要告诉我,你昨天为什么敢发那么大的火,万一事情弄砸了你就不后悔?”

林雄问:“胡局长,你是要我说真话还是说假话?”

胡局长说:“真话,当然是真话。”

“胡局长,那时我啥也没考虑,我只想起了我的母亲。”

胡局长听了拍拍林雄的肩膀说:“兄弟.我也是!”

两人的眼睛都湿润了。

                                            选自《2002年度中国最佳小小说》

1.第三自然段中“林雄也跑出了经验,跑出了道道”一句,如何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写老太太“一双混浊的眼睛”、“花白的头发和满是皱纹的脸”有何用意?(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结尾,林雄和胡局长都想到了自己的母亲,但两人的心态显然不同,请加以分析。(5分)

①林雄的心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胡局长的心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   )

A.第二自然段中,林雄“在心中祈祷”的目的是让胡局长多钓一点鱼,只要局长一高兴,拖欠的工程款就可以结了。

B.由于林雄勤劳朴实,又是土木工程师,因此,他才出道十年,在本地的建筑行业已是首屈一指的人物。

C.本文由歪风写到正气,结尾充满人情味。

D.胡局长从林雄身上看到人格的力量,悔意顿生,终于结了工程款。

E.老太太的出现使文章出现逆转,伴随着小车司机的“说”、“嚷”和“叫骂”,文章迅速进入高潮。

 

 

三、明月清泉自在怀

孙见喜

读王维的《山居秒暝》时年龄还不,想像不来“松间明月”高洁,也不懂得“清泉石上”是怎么样。我虽然读诗句背得滚瓜烂熟,其意义依然不懂。什么空山,清泉,渔舟这些田园风物也只是朦胧,而乡野情致则更模糊了。

后来上了大学,有了些古文功底,常常自豪于同窗学友,翻来覆去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也能时常获得师长赞许,而后来深入乡材,那儿有田,却无松竹流泉;及至上了华山、峨眉山,并且专在月夜听泉,古刹闻钟,乘江南渔舟,访溪边浣女,都是寻找一维《山居秋暝》的那种灿烂意境,都为了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那份执着情结,一段时间,于世人纷杂之中,自以为林泉在胸,甚至以渔樵野老自居,说和同事纠纷,劝解祸中难人。自以为心中有了王维,就了却了人间烦恼,看透了红尘纷争;更自以为一壶清茶,便函可笑谈古今。

真正进入了人生的生存程序——结婚、生子、住房、柴米油盐等等,才知道青年时代“明月松间照”式的“超脱”,只不过是少年时代“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浮雕和顺延。真正对王维和他的诗的理解,是在经历了无数生命体验和阅历的堆积之后。人之一生。苦也罢,乐也罢;得也罢;失也罢——要紧的是心间的一泓清泉里不能没有月辉,哲学家培根说过:“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灵秀。”顶上的松阴,足下的流泉以及坐下的磐石,何曾因宠辱得失而抛却自在?又何曾因风霜雨雪而易移萎缩?它们自我中踏实,不变心性,才有了千年的阅历,万年长久,也有了诗人的神韵和学者的品性。我不止一次地造访过终南山翠华池边那棵苍松,也每年数次带着外地朋友去观览黄帝陵下汉武帝亲手植柏,还常常携着孩子在碑林前面的唐槐边盘桓……这些木中的祖宗,旱天雷摧折过它们的骨干,三九冰冻裂过它们的树皮,甚至它们还挨过野樵顽童的斧斫和毛虫鸟雀的啮啄,然而它们全都无言地忍受了。它们默默地自我修复、自我完善。到头来,这风霜雨雪,这刀你中虫雀,统统化做了其根下营养自身的泥土和涵育情操的“胎盘”。这何等的气度和胸襟?相形之下,那些不惜以自己的尊严和人格与金钱地位、功名利禄作交换,最终腰缠万贯、飞黄腾达的小人的蝇营狗苟算得了什么,且让他暂去得逞又能怎样?

王维实在是唐朝的爱因斯坦,他把山水景物参悟得那么透彻。坦城、执着、自识,使王维远离了贪婪、附庸、嫉妒和装饰,从而永葆了自身人品、诗品顽强的生命力。谁又能说不呢?的确,“空山”是一种胸襟。“新雨”是一种态度,“天气”是一种环境,“晚来”瞬间的境地遇。“竹喧”也罢。“莲动”也罢,“春芳”世罢,“王孙”也罢,生活中的诱惑实在太多太多,而物质的欲望永无止境,什么都要的结果最终只能是什么都没有得到。惟有甘于清贫甘于寂寞,自始至终保持独立的人格,这才是人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明月松间照”,照一片娴静淡泊寄寓我无所栖息的灵魂;“清泉石上流”,流一江春水细浪淘洗我劳累庸碌之身躯。浣女是个好,渔舟是个好,好的质地在于劳作,在于独立,在于思想——这是物质的创造,更是精神的明月清泉。(选自《青年博览》2000年10期)

1、 作者理解王维的诗《山居秋暝》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作者写终南山的松、黄帝陵的柏和碑林前的槐,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中划线的句子有什么深刻含义?

①到头来,这风霜雨雪,这刀斧虫雀,统统化做了其根下营养自身的泥土和涵育情操的“胎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什么都要的结果最终只能是什么都没有得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 本文通过对王维诗的理解过程,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体验和感悟。

B. 文中“诗人的神韵和学者的品性”指的是王维诗的魅力和他的品德。

C. 作者主张要创造丰富物质财富,也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二者并重。

D. 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拟化和由此引发的议论,深化了文章内容和主题。

 

 

四、生若直木

张承志

去年在南方,终于见识了从小听说的滕王阁。

那天一同登阁的朋友中,有老书家某先生。眼望秋水长天,大家心情舒畅,我随口向老先生求教,从纸到墨,听他讲文房四宝的奥妙。

滕王阁已翻盖一新,阁中层层店铺林立。看见摆的镇纸*光色新鲜,盘算是否也买一对。如今作家少文,个个的字都如鸡飞狗趴。我也一样,偶尔写字,怨笔赖墨,而且只有一把英吉沙匕首压纸。足踏着滕王阁的地板,心里寻思,这镇纸只卖十多块,不能说好,但是有落霞孤鹜的字儿,带回一对也算个纪念。

老先生却摇头,以为粗瓷生铜,不值一顾。他说江西书家的案上,没有这种次货,也不使菜刀压纸。镇纸多用檀木自制。我说我的字哪里要什么镇纸,砖头石头,有一次足矣:老先生沉吟半晌,说,我给你做一对吧。

囊匣装着的镇纸被捎来北京时,我正在读一个小说。

急忙掀开囊匣盖子,只见一双白润的檀木,静静躺在紫红的绒布里。真是性灵南国,书法家还做细木工!抚着满掌光洁,脑中现出柔润檀木划过宣纸的感觉。

怀着一丝谢意,握着镇纸继续读。小说的主人公,将面临他第二次的被捕。小说是我的一个朋友写的,历历细微的,满篇都是他在“四人帮”时的苦难遭遇。我用白檀木唰地一划,翻过下一页。

这篇小说,其实是因了我的怂恿,朋友才勉强写了出来。他是个内向的家伙,文字轻描淡写,但骨子透出凄凉和压力,使我们都敏感了,读着我想。

檀木握久了以后,光滑中沁出了一种冰凉。我想快些翻完这篇小说,好给江西的老前辈回信。可是故事却正在有趣处,不由我不先读完。警察监视他的房东,审讯他的女友,他把头上的一张大网,写得纲举目张。

一瞬间我意识到手中的镇纸。掂了一掂,觉得挺沉。确实,檀木决非杨柳杂属,不显形骸,不露纹理。这么一想再掂掂手里小说,突然感觉我辈的感情娇嫩。不是么,以前我的那些劳什子,不更是又嫩又酸么。

丢开小说,摩挲着檀木镇纸,心里不禁佩服。世间最不外露的,怕就是这光洁之物了。

其实当初斧子劈锛子*凿,它的内里该都是坑疤。人也一样,每逢出事,当事人处当时,都要让肉长的心迎着刀刃,哪怕它伤痕累累。

囊匣下面,覆着一条墨纸,我取出来一看,原来是老者的题字:

直木顶千斤    江西民谚

趁着一时感悟,我提笔兑墨,用这一对白檀木压住纸边。想了半天,编了两句,哪管字迹蠢劣,与江西老者唱和了一张:

生若直木,不语斧凿

我想,事物都大致雷同,无论一茎枯草,一头弱牛。政治的伤害比起永恒的大自然和长流的历史,比起存活下来的民众,是那么渺小。除了我们,被笔墨染了一身毛病的人,大家都不去炫耀自家伤痕。而且,大都是心广意宽,如打磨光滑的檀木镇纸,像穿了新衣裳的农民,干净漂亮地活下来。

[注]①镇纸:(书画家)写字画画时压纸的东西,用铜、铁,或玉石等制成。②锛子:斧的一种。

1.“生若直木,不语斧凿”是作者对“语斧凿”的否定,文中多处提到了“语斧凿”的表现,请概括说明其中两处。(6分)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摩挲着檀木镇纸,心里不禁佩服”,作者“佩服”的是什么?(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写作者“收到镇纸”时正好在“读一个小说”,这两件事是巧合呢,还是有意安排?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就本文的思想内容,谈一点你的感受(100字左右)。(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太湖的形成演变,一些学者认为:太湖形成是在全新世最高海面时,太湖平原受到了广泛的海侵,形成了一个大的海湾,以后由于长江口南岸和钱塘江北岸两大沙嘴不断增长,使这一海湾逐渐被封闭,成为泻湖。太湖及其周围的湖群就是由海湾--泻湖演变而来。

近几年来,我们对太湖湖底地形进行了大规模测量,对太湖的形成演变有了新的认识。测量表明,太湖的湖底,十分平坦,湖中既没有深槽也没有大规模浅滩,基本是一个平坦的湖底平原。湖底基本上为坚硬的黄土物质。据测,这层黄土形成于距今1.1万-2万年间。黄土层表面除少量薄层淤泥外,湖水直接侵没在黄土层之上。

从以上湖底地形和沉积特征看,太湖的前身并不是海湾和泻湖,而是一个覆盖着黄土的冲击平原环境。在这黄土平原之上,曾陆续发现大量的古脊椎动物骨骼和古文化遗址。经考察发现,在太湖一带的许多湖泊的湖底,广泛分布着距今2500-7000年间各个时代的文化遗址。又,北宋《吴县水利书》称:“锷城西宁八年(公元1075年),遇大旱,窃观震泽水退数里,清水湖乡千数里,而其地皆昔日邱墓、街井、枯木之根在数里之间。信之,昔为农田,今日太湖也。”这说明在公元1075年干旱时,太湖曾干涸,湖底出现了古街道、古墓地。以上史实表明太湖及太湖平原众多湖泊的形成都是在近期人类历史时期。

太湖平原这些湖泊相继形成,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气候影响,洪水泛滥,涝水内积。根据这里的孢粉分析及历史资料记载,约1万年以来,太湖平原至少经历了四次相对的温暖湿润时期。第一次距今6千年前后。第二次距今3500-4000年前后,推测当时的气温比现在高1.5-2度左右,当时海平面约比现在高,太湖平原上出现了许多湖泊沼泽。现在所发掘的大部分泥炭即形成于这一时期,这些泥炭层均直接覆盖在黄土之上。第三次大约是距今2千年左右,当时的平均温度亦比现在高1-1.5C度左右,雨量增大,平原河流泛滥频繁。大规模的治理洪水,整治河流,疏通震泽“三江”,就在这一时期。太湖就大约形成和出现在这一时期,湖底多次发现的战国青铜剑及古井等,均表明了湖泊形成的历史。第四次是唐宋时期,据史料推测,平均温度亦比现在高1-1.5度左右。《宋史·五行》记载,苏州郡在这一时期就发生大小水灾16次之多,不少洼地积水成湖。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海水上涨,海潮倒灌,人类围垦,河道淤塞,宣泄不畅。如太湖出口之一的吴淞江,北宋时宽10公里,海潮可倒灌到苏州城,以后因泥沙淤积和人类围垦,逐步束窄到2.5公里1.5公里,现在已不到0.5公里,一些地方仅四五十米,排泄遇阻,水涝内渍,致使许多洼地相继集成湖泊。据载,东汉时期太湖面积约1600-1700平方公里,宋时已达2千平方公里,解放前为2500多平方公里,以后虽不断被围垦,现在仍有2428平方公里。总之,________

1、对第一段中提到的“泻湖”这一概念进行解释。(30字以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文中所说的“新的认识”,包含哪几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本文说明的中心内容是太湖的成因,作者不只写太湖形成的那个时期的气候情况,还依次介绍了另外几个时期的气候情况。对此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本段不单写了太湖,还介绍了太湖平原上的其他湖泊,而它们是相继形成的,为了说明它们出现于不同的年代,所以要分别介绍其他几个时期。

B. 地球上气候的变化是缓慢的,要经历一个长期过程,为了说明这一变化过程,所以必须依次介绍太湖平原湿润气候的四个时期。

C. 太湖平原是一个整体,这里湖泊相继形成都是气候影响所致,分别介绍其他几个时期,目的在于说明这一共同性的规律。

D. 太湖平原的湖泊相继形成都是气候影响所致,写其他几个时期湖泊形成的史实,用意在于充分证明气候影响与太湖形成之间的必然联系。           答:[  ]

4、 为末段横线处续写一个结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A. 长期以来,人们虽不断治理洪水,整治河道,同时却又不断围湖造田,加上海潮倒灌,使洪涝面积大增,产生和扩大湖泊,导致今天的太湖形势。

B. 长期以来,人们虽没有放弃治理洪水、疏通河道的努力,但由于海潮倒灌,不断围湖造田,使河道排泄受阻,洪涝面积增加,扩大了湖泊,导致今天的太湖形势。

C.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忽视河道的整治疏通,加上高温多雨,内涝严重,扩大湖泊,导致今天的太湖形势。

D. 长期以来,人们只知一味围湖造田,加上海潮倒灌,使洪涝面积有增无减,形成湖泊,导致今天的太湖形势。                                   答:[  ]

 

 

 

1904年,遵照清政府《奏定中学堂章程》,独立设科的“语文”①含“古今文学流别、文风盛衰要略”,更要注重“文义”、“文法”及“作文”,还要修习楷书、行书、小篆,语文教育的形态一开始就有点简装版“国学”的味道。此时文学能在晚清“废虚文兴实学”的大背景里颇为诡异地升帐登场,是一个“醉心欧化”的结果。

“五四”时期改国文为国语时的“语文”②,与民族国家建立有关。当时的课程标准既包含了在语文教学中求得民族认同、开启民智的需要,也包含了新文学起步之初对自身发展的要求。这时的中学教科书,流行采取社会问题设置单元。“读经”已经废除,语文教学则以新“经”出现以让学生赶上前行的时代。这种“语文”理念在宏大的叙事氛围中承载了大多的“非语文”因素,而同样不可忽视的语言训练并未得到科学的体现。国人以学说为高、以求道为能,以工艺为末技的思想造成语文课程不断与经学、与政治争地位,语文课倒向知识权力的现象屡见不鲜。专重思想一面,忽略技术训练,使一般学生了解和运用文学的能力没得到适量发展,未免失掉了平衡。

建国初期,曾把“语文”③分为汉语和文学两门独立学科。语言学和文学性质不同,前者是一门科学,后者是一门艺术。可惜的是,文学课被讲成繁琐的文学知识课、模式化的文学分析课。汉语课同样存在问题,教学语法体系固然完备,却忽略了学生“能力养成”。文学课和汉语课也没能很好结合。

也有人认为,一旦引入语法,语文课就变成外语课了。的确,有些“美文”不用分析结构、语法,背诵下来就行,学生可以从吟咏中体会无言的美,文学教育的真谛就在于此。不过需要注意,和“外语教学”相对应的词,除了“文学教学”,只要换一个序列,也可以是“母语教学”。这就是语文课不可或缺的识字缀文、运用语言等技能性训练。毕竟文学教育的任务是使学生从文学作品中了解生活、感受命运、体验痛苦与幸福,并引起对文学的兴趣,这主要是语文“人文性”所决定的任务。而语文教育的任务主要是由语文的“工具性”决定。

一个民族需要文学,也需要文学教育,面对当下中学语文“文学性失落”的弊病,应当如何解决?在语文课程新标准中,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被界定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种调和一样容易导致语文自身的纠缠。这个问题需要吸取前人的经验与教训,认真思考、对待和解决。

1.文中加了序号的“语文”,特征是否相同?(1分)

①和②__,①和③___,②和③____。

2.根据文意,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作者对“语文教育”、“文学教育”的定义。(4分)

语文教育是_____;文学教育是_____。

3.文章结尾说“这个问题需要吸取前人的经验与教训,认真思考、对待和解决”,请你推想并简明表述出最接近作者的解决主张。(3分)

作者认为_________。

4.根据文意,选出下列推断中恰当的一项,并将错误的推断修改正确。(4分)

A.晚清时期的文化环境,尽管“国学”盛行,但西方文化已在产生影响。

B.“五四”时期语文特征的形成,既有政治、社会原因,也有文学因素。

C.推重学习和宗教,轻视工艺的传统思想,影响着“五四”时期的语文。

D.文学教育的真谛是让学生从吟咏中体会无言的美,不用分析结构语法。

 

 

七、祈  求

我曾经在长城上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画家画鹰。在北方特有的那种干燥湛蓝的天空下,苍劲古朴的长城默默地蜿蜒于群山之上。画家在一块白布上泼墨挥毫。长城上的风扬起老人的白发,鼓动每一个人的衣襟。他展开那面墨汁未干的鹰旗。雄鹰起伏振翅,直欲破空而上。阳光普照群山,也照在猎猎作响的鹰旗上。一瞬间,我忽然感觉到一种热血冲破冰层的眩晕,一种沉淀压抑已久的力量猛烈爆发:天空、阳光、长城、老人、长风、鹰。

那不是我第一次见到鹰,却是第一次为鹰震撼。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峭壁上看到了鹰的巢穴。那只是一个粗陋的石坑随便地搭上几根粗树枝,其余一无所有。它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后来又看到南方一种色彩艳丽的织鸟精致而温暖安全的巢时,我想到了北方的鹰。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鹰的身上有一种冷峻而直入人心的力量。我明白鹰不需要巢穴,它从不躲避风雨。它是天地间飞翔的精灵,高傲、敏锐、凶猛、无畏,永不留恋巢穴的温暖与安乐。

我带一身风尘回到家乡,听说公园里来了个动物展览团。我想起了鹰,于是我去了。

从羽毛的颜色和体形可以看出:那是一只已经苍老的鹰和一只年轻的鹰。鹰架距我不到三米。那只苍老的鹰的羽毛零乱而支楞突兀,腿上有一根粗大的铁链,它埋头翅间。那只年轻的鹰目光迟滞,仿佛在看什么,又什么也没看到。

一个小孩,忽然放肆地把手中的香蕉扔向那只埋头的鹰,他一定不知道他做了一件多么愚蠢的事,因为他还在得意的笑。那只鹰猛地昂起了头,有力的颈部弯曲成了一个矫健而凶猛的弧度。我看到它眼中凌厉地闪过什么,它闪电般地直掠下来。然而那不足一米的铁链狠狠拽住了它,它猛然回坠,被倒吊在高高鹰架上,晃来晃去,那只年轻的鹰展了展翅以便站稳,它冷漠地看了看脚下的同伴,又把茫然的目光投向远方。

那个被吓呆的小孩这时才清醒过来,悻悻地抓起一把泥沙朝那倒吊着的鹰狠狠扔去,又嘿嘿地笑起来,一边捡石块,一边大声地骂。那只苍老的鹰耸着翅,挣扎着,发出一串低沉鸣音。它的声音在颤抖。我分明地感到一种苍白而强烈的悲怆冷冷地漫过心头。我拦住那个小孩,叫他滚。

鹰渐渐停止了挣扎,静静地倒吊在高高的鹰架下。利爪笔直地伸向天空——那里曾是它的家园、梦想、荣耀和骄傲。四下沉闷,天地间只有蝉在不停地叫。

我不知道鹰是否会流泪。

那夜我在山顶坐了很久,天上有月,月旁有星;山上有风,山下有楼。我在山顶大梦一场,一颗泪珠从天上落到我的手上。清晨我再去看那两只鹰的时候,苍老的鹰依然倒吊着,刚刚死去。喂鹰的人说,野生的鹰是没法养活的——它不吃东西。他告诉我那只年轻的鹰是人工孵化的。

天空是蓝色的,一切都很安静。我想起北方的天空、阳光和鼓动衣襟的长风,想起伤痕累累的长城上那面猎猎的鹰旗。我不知道那只年轻的鹰在寻找什么,但我想那一定是一只被束缚的鹰对祖先血脉相承的东西的渴求——虽然它一生未曾飞翔。

我知道鹰的灵魂在天上。我祈求世上善良的人们,给鹰一颗高飞的心,让高飞的灵魂永不沉沦。

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作品写南方织鸟精致而温暖安全的巢,是为了与鹰的巢穴对比,以反衬鹰的敏锐与高傲。

B.作品写年轻的鹰茫然冷漠与苍老的鹰高傲暴烈,用意在于表明离开天空鹰就将失去灵魂。

C.作品描写遭到欺辱后的鹰的动作、眼神和鸣音,使其内在的精神和性情得到了充分展示。

D.作品通过对小孩无知行为的描写,对人类残害动物、摧残个性的行为给予了有力的批判。

E.作品用象征手法,通过对苍鹰性格及命运的叙写,表达了对志在高远的奋飞精神的渴望。

2.散文开篇,作者选择“长城”这个特定的场景,有什么用意?(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小孩欺辱苍老的鹰时,年轻的鹰“展了展翅以便站稳,它冷漠地看了看脚下的同伴,又把茫然的目光投向远方”,这表明了年轻的鹰的哪些特点?作者借它表达了什么意思?(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看到小孩欺辱苍老的鹰以及鹰的痛苦和无奈,作者为什么会感到“一种苍白而强烈的悲怆冷冷地漫过心头”?(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走过河流

每天每天,我都从一条河流上走过,一条比我生命更长久的河流。在我没有来到这个世上时,它就已经诞生了。在我离开这个世上时,它还将继续流淌。一条河流,从一个村庄到另一个村庄,如我简约的生命,一头一个家。每天每天,当我踏过它身上那架石板乔走向外面得世界,我都无法漠视它,就向无法漠视内心的欢乐与惆怅。每天每天,我都有一种冲动,我想和它对话,我想写写它,和从它上面走过的自己。哲人说,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我今天看到的它已经不是昨天的它了,虽然它仍叫着同一个名字。

逝着如斯。

但是,我仍愿意相信,这条曾润泽过我童年的河流。这条我曾经远离、终于有回到它身边的生命的河流,依然识得我的容颜,一如从前。昨天的太阳再也找不到今天的树叶,而今天的树叶不是昨天的那一片树叶了。想着想着,我又觉得自己实在好笑,为什么执拗得想让它记着我,认识我呢?我难道还是昨天的那叶子吗?

沿着河走,从一段生命到另一段生命,我踏实的走过一段寂寞、细碎的日子,但我渴望走过河流,走到外面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不只作为一个妻子、不只作为一个母亲,而是一个社会人,那样我的生命才是一个完整的生命。援着梦想的阶梯,在一双双温暖的手臂引领下,我终于跨过生命的河流,重又站在一条新的起跑线上。

河流的两岸年年开着相似的花朵,河流的两岸年年走着不同的人。走着走着,人就长大了,人就成熟了。应该说,我还是我自己,还是那个矜持善感的女子,但每一段生命的内容都不同,,每一段生命,我都有不同的目标和梦想。曾经得春天我有过许多梦想,关于爱情,关于诗歌,关于生命。对于人生的种种际遇,我的心满怀激情。积极向上地活着,忧伤但不颓唐。这条生命的河流,每当面对它,我就成了一个诗人,我觉得自己如同它岸边的一株清白的植物,不蔓不枝,活得坦然,活得真实,活得像我自己,不欺人不骗人,对得起自己的心灵。

走过河流,走过我自己。

1.(1) 怎样理解这条河流是“比我得生命要长久的河流”?(不超过三十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今天看到的它已不是昨天的它了”说明的是(不超过十五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它‘依然识得我的容颜,一如从前’”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不超过二十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 “为什么……那叶子吗?”这个反问句要强调的观点是:(不超过15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第四段写了几层意思?请概括层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社会人”的含义是:                                        的人。(2分)

3.(1)文中的“春天”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 “关于生命”的“生命”是指: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两答案各不超过5个字,每空1分)

(2)作者把自己的活比喻成“一株清白的不蔓不枝的植物”。“不蔓不枝”意在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面对文章的鉴赏,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写河流是托物言志,借自然河流,写我生命中的“河流”,生命的进程。

B.我无法漠视河流,是因为河流哺育了我而不能忘记河流的恩情。

C.“逝者如斯”说时间过的快,作者正是从这一感受引发出以下的“时间”思考。

D.作者以“走过河流,走过自己”一句简洁、含蓄的卒章显志,收束全文。

E.本文的主旨说明我的后半生活得有意义,对得起自己。

 

 

九、分而食之(节选)

聚而食之的场合,大概有三种,一种是家庭之聚,一种伙食团之聚,一种是宴会之聚。不论哪一种,都同样地不卫生。岂止不卫生而已,而且成了专门制造疾病的细菌传染工厂。有些卫道的酱瓜之士,一听说不卫生,马上热血沸腾,号曰:“洋大人抱着接吻就卫生啦?他们火车站也抱,飞机场也抱,马路上也抱,怎么不传染呀!偏偏中国人骨肉团聚在一个饭桌上,不过共喝一碗汤,共吃一盘菜,就不卫生啦?”呜呼,接吻有它特定的对象,。而且往往只不过一阵子,过了那股热乎劲,也就自动收山。聚而食之,却是每天三顿,病河永浴,白头偕老者也。夫家庭之聚,吃吃亲人的口水,或许没啥了不起。但是伙食团之取,或宴会之聚,去吃那些毫不相关、甚至陌生人的口水,就实在有些于心不甘。如果有病菌的话,顺着口水,倒灌入汤菜,然后再倒灌入自己尊肚,一旦躺到床上哼哼唧唧,小鬼敲门捉拿,还不知道该病是怎么弄到身上的,见了阎王报到填表时,连笔都难下。

四十年代,中国跟大日本帝国作战时期,很多学堂迁到后方,家在沦陷区的学生老爷,*着教育部的贷金,维持残生。举重庆沙坪坝的中央大学堂为例吧,八人一桌,四菜一汤,几乎用最精密的食油探测器都探测不出啥油水来。偶尔有盘花生米,立刻天下轰动,便约法二章:“只准骑马,不准坐轿。”骑马者,只能夹一粒;坐轿者,筷子平放,划地而起,一下子就是三五粒。嗟夫,一盘能有几个三五粒耶。这种往事,现在回忆起来,固余味无穷,但当时却是高级知识分子,在聚而食之压力不被逼出来的嘉言懿行。

柏杨先生不幸或有幸,曾参加过一个大伙食团,跟抗战时的学生老爷一样,见饭愁的镜头,再度重演——不过经常却是都有几块肉的,而奋斗的目标也就那几块肉。嗟夫,在聚而食之的战场上,最可怕的有三种人物,一日“菜狼”,一日“菜虎”,一日“菜端”——菜端最最高竿,英雄好汉把菜盘索性端到自己御而之前,别人多看一眼,他的鼻子都能冒出烈火。幸好“菜端”动物,属于稀世之宝,不容易碰见。最常碰见的是“菜狼”、“菜虎”。这类朋友的精彩表演,跟知识程度无关。柏老曾一度跟一位大学堂教习一桌,从第一顿开始,菜刚拿到台面上,他阁下就两眼发直,筷子在其尊手中转动如飞,抽冷子就把埋伏在萝卜深处的一块肉丁发掘出来。大家刚要惊呼,第一块“咕噜”一声,早下了肚,第二块已祭到半空中矣。三下五除二,饭才吃了几口,菜已全光。大家这才发现,大势不好,正跟虎狼之辈,面面相对。

呜呼,害不害臊?当然不害臊。一个人的热量如果低过于两千三百卡路里。就不会害臊;如果低过于一千五百卡路里,连羞耻之心都没有啦;如果低过八百卡路里,那就要杀人放火,社会秩序都无法维持。我们似乎还没有低到连羞耻之心都没有的程度,所以最后协议,改为分而食之,逐块分开肉,再逐个分开萝卜。于是圣玛利亚的奇迹出现,该大学堂教习忽然间文明万状,也不瞪眼啦,也不猛抢啦,平常菜都不够吃的,也够吃啦,而且还有剩的,总是留一块肉或半块肉到下顿没有肉的晚饭时吃。

不仅伙食团的聚而食之有这种奇观,纵然家庭中的聚而食之,也有这种奇观。兵强马壮的大哥大姐,往往先下手为强,对准一道好菜,立刻风卷残云,有些还身怀绝技,只要往火锅里一搅,就能把精华全部夹住,弱小民族的小弟小妹,抗议的抗议,嚎叫的嚎叫,气壮山河,声震屋瓦。老爹老娘则拉着嗓门吆喝,一会教训小子不准在盘子里连夹两次,一会告诫丫头不要在锅子里翻江倒海找虾仁,一会安抚小弟小妹要学“孔三岁,能让梨”——可是孔融先生让了大梨,还有小梨,小弟小妹让了那个鱼头,就再没有鱼头矣。于是大的喊,小的跳,老的擂桌子。

聚而食之完全*礼让来维持,只能律己,不能律人,律人就必然发生冷战热战 各种混战,不但伤感情,简直伤理智。而单方面的律己,也不能持久。必须把礼让变为有形式可遵循的条规,才算秩序,不能全*内省工夫。聚分虽是小事,便它每天三次再现,长年累月,影响中国人的性格行为却太大啦。只有改弦易辙才能帮助我们逐渐恢复坦荡的胸襟,至少可以使具有五千年传统文化的中国,先行在吃相上,成为真正的礼义之邦。

1.根据文意解释最后一段加点的两个词语的含义。(4分)

①内省指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②怎样做才算改弦易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作者反对将“洋人的接吻”和“中国人的聚而食之”相提并论的理由有哪些?(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全文分析“聚而食之”的害处有哪几点?分别举出哪些事例?论证方法有哪些?(6分)

答:①“聚而食之”的害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②所举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③论证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4.下列对这篇杂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本文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在预防“非典”的今天,它的论述确实值得恪守传统就餐习惯的人们深思;但真正付诸实践尚有很大难度。

B.第三段对“菜狼”“菜虎”和“菜端”的描绘十分精采,所采用的笔法也不尽相同。“菜狼”和“菜虎”采用了繁笔,相对而言,“菜端”采用的是简笔。

C.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且说理深刻,主要是作者采用了反语、夸张、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

D.文章对孔融三岁让梨的事例作了独到分析:让梨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让,一旦让完无梨可吃,恐怕也不会有这千古佳话的流传,其见解确实让人耳目一新。

E.作者集中“火力”猛烈抨击“聚而食之”;“分而食之”的主张因此呼之欲出,其好处列需再费笔墨论证,这一点确实值得我们作文时借鉴。

 

 

十、淡之美(有删改)

李国文

①淡是一种至美的境界。

②淡比之浓,或许由于接近天然,似春雨,润地无声,容易被人接受。

③苏东坡写西湖,曾经有一句“淡妆浓抹总相宜”,但他这首诗所赞美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也是大自然的西湖。虽然苏东坡时代的西湖,并不是现在这个样子的,但真正欣赏西湖的游客,对那些大红大绿的,人工雕琢的,市廛云集的,车水马龙的景色未必多么感兴趣。识得西湖的人,都知道只有在那早春时节,在那细雨,碧水,微风,柳枝,桨声,船影、淡雾、山岚之中的西湖,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展现在你眼前的西湖,才是最美的西湖。

④水墨画,就是深得淡之美的一种艺术。

⑤在中国画中,浓得化不开的工笔重彩,毫无疑义是美。但在一张玉版宣上,寥寥数笔便经营出一个境界,当然也是美。前者,统统呈现在你眼前,一览无余。后者,是一种省略的艺术,墨色有时淡得接近于无。可表面的无,并不等于观众眼中的无,作者心中的无,那大片大片的白,其实是给你留下的想象空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没画出来的,要比画出来的更耐思索。西方的油画,多浓重,每一种色彩,都惟恐不突出表现自己,而中国的水墨画,则以淡见长,能省一笔,决不赘语,所谓“惜墨如金”者也。

⑥一般说,浓到好处,不易;不过,淡而韵味犹存,似乎更难。

咖啡是浓的,从色泽到给中枢神经的兴奋作用,以强烈为主调。有一种土耳其款式的咖啡,煮在杯里,酽黑如漆,饮在口中,苦香无比,杯小如豆,只一口,能使饮者彻夜不眠,不觉东方之既白,茶则是淡的了,尤其新摘的龙井,就更淡了。一杯在手,嫩蕊舒展,上下浮沉,水色微碧,近乎透明,那种感官的怡悦,心胸的熨帖,腋下似有风生的惬意,也非笔墨所能形容。所以,咖啡和茶,是无法加以比较的。

⑦但是,若我而言,宁可倾向于淡。强劲持久的兴奋,总是会产生负面效应。

⑧人生,其实也是这个道理。浓是一种生存方式,淡,也是一种生存方式。两者,因人而异,是不能简单地以是和非来判断的。我呢,觉得淡一点,于身心似乎更有裨益。

⑨因此,持浓烈人生哲学者,自然是积极主义了;但执恬淡生活观者,也不能说是消极主义。奋斗者可敬,进取者可钦,所向披靡者可佩,热烈拥抱生活者可亲;但是,从容而不急趋,自如而不窘迫,审慎而不狷躁,恬淡而不凡庸,也未始不是又一种的积极。

⑩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不管你是举足轻重的大人物,还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只要有人存在于你的周围,你就会成为坐标中的一个点,而这个点必然有着纵向和横向的联系。于是,这就构成了家庭、邻里、单位、社会中各式各样繁复的感情关系。你把你在这个坐标系上的点,看得浓一点,你的感情负担自然也就重;看得淡一点,你也许可以洒脱些,轻松些。

⑾物质的欲望,固然是人的本能,占有和谋取,追求和获得,大概是与生俱来的。清教徒当然也无必要,但欲望膨胀到无限大,或争名于朝,或争利于市,或欲壑难填,无有穷期;或不甘寂寞,生怕冷落,或欺世盗名,招摇过市。得则大欣喜,大快活;不得则大懊丧,大失落。神经像淬火一般地经受极热与极冷的考验,难免要濒临崩溃边缘,疲于奔命的劳累争斗,保不准最后落一个身心俱弛的结果,活得也实在是不轻松啊!其实,看得淡一点,可为而为之,不可为而不强为之的话,那么,得和失,成和败,就能淡然处之,而免掉许多不必要的烦恼。

⑿人生在世,求淡之美,不亦乐乎?

1.下列对原文的解释,准确的两项是(4分)

A.油画欲突出每种色彩,而咖啡色味俱浓,体现的是浓重之美;而中国画有时淡近于无,茶则色浅味清,可体现出淡美神韵。

B.作者看来,奋斗者、进取者、所向披靡者、拥抱生活者,其浓烈人生,与从容、自如的恬淡生活者,皆可得积极人生之真谛。

C.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大空间,每个人都是社会的坐标点,因为必于纵向、横向与社会各方联系,这便构成各种繁复的情感关系。

D.把人生的坐标看得太浓、太重,感情的负担就会很重;而把人生的坐标看得轻些、淡些,就会洒脱、自然,可得淡美之真趣。

E.作者不赞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人生箴言,认为人生之患,不在于经大懊丧、大失落,也不在于得大欣喜、大快乐。

2.第三段说“虽然苏东坡时代的西湖,并不是现在这个样子的”。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它有什么深刻含义?(5分)

答: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深刻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是怎样从正反两个方面分别论述“淡是一种至美的境界”的。(5分)

答:正面论述:①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__________

反面论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评价本文,认为作者充分展示了“淡美”的精髓,而又不失之偏颇,请你从文中举出一个“不失之偏颇”的例子,并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邂逅霍金

葛剑雄

自从《时间简史》在中国翻译出版后,知道霍金的人越来越多。青年学人争读《时间简史》,一时颇有洛阳纸贵之势。我没有看过这本书,一则太忙,二则有自知之明,未必看得懂。但我对霍金以高度残疾之身能写出如此经典著作的精神和业绩,却是充满了深深的敬意。

我知道霍金是剑桥大学的,想不到在来剑桥的第二周就见到了他。

7月15日下午,一位青年朋友约我一起去那家有百年历史的ORCHARD(果园)茶宝,走过剑河边时他告诉我,傍晚霍金常在这里散步,有时可以遇见他。于是霍金成了我们的话题,我问这位学西方哲学的博士生是否看过《时间简史》,他说看过,但也没看完。这使我颇感自慰,我的选择看来是明智的。

六时半,当我们从茶室回家又经过剑河边时,忽然我见到前面缓缓驶来一辆轮椅车,上面坐的正是霍金——和以前在照片上见到的完全一样。

车驶近了,我却呆滞了,是敬仰,是震惊,是凝视,是沉思?都是,或许都不是——在他经过我身边的那段时间我什么也没做,只是目送着他静静地过去。

这是一个弱小的身躯,稍向右侧倾斜地*在——或者说是被安放在——轮椅车背上。除了他的目光,似乎见不到他有其他动作。他的目光显得异乎寻常,可以看成极度冷漠,也可以视为显示着超常的魁力。我想走上前去,又下意识地摸着照相机,但我既没有移步,也没有拍照,连拍一下他的背影的念头也很快被自己否定了。

或许是霍金独特的形象震撼了我。对于这样一位随时面对逼近的死神却依然像超人那样奋斗的人,对他的任何干扰都是一种罪恶,更不用说任何好奇的举动或过分的热情表现。

或许是周围的人感染了我。当霍金经过时,一切都是那么平静,认识他的和不认识他的人都毫无异样,就连照料他的老护士也不*近他的轮椅,只是默默地跟随着,大家都尊重他作为一个正常人的生存权利。

霍金的轮椅渐渐消失了,就像路上无数过往的行人一样。

霍金是不幸的,他在风华正茂时遭遇了罕见的疾病,要不,凭着他的才华和毅力,他完全能为人类作出更杰出的贡献。

霍金是幸运的,他生活在一个人的价值得到充分尊重的时代,他也生活在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要不,他如何能完成他的著作,如何能继续他的生命和工作?他的轮椅上装满了大大小小的机械和电脑,他的身前就有显示屏和特殊的键盘,这是IBM公司专为他设计制造的,所以他才能自如地操纵轮椅,才能传达自己的思维,才能延续他的生命。

我更庆幸霍金生活在剑桥,他完全可以像常人一样生活,不必随时面对镜头、鲜花、握手和掌声,不用应付集会、宴请、报告和表彰,因为大家都懂得个人的价值和时间的可贵。

愿霍金在平静中度过他不平凡的一生,更愿世界上其他“霍金”能像他那样幸运。

【注】霍金,英国理论物理学家,主要致力于黑洞量子力学的研究,患有肌萎缩性脊骨光侧索硬化症。《时间简史》是他的科普著作。

1.下面对原文的理解,不准确的两项是(4分)

A.本文从“青年学人争读《时间简史》”写起,客观再现霍金热现象,只是为了引出下文与霍金的邂逅,别无深意。

B.作者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了霍金身体的残疾和目光的异乎寻常,从而突出了他超常的毅力、智慧和做人的尊严。

C.这篇文章语言朴实深沉,耐人寻味,作者以饱蘸真情的笔墨表达了对霍金的敬仰之情,具有强烈的震撼力。

D.“霍金的轮椅渐渐消失了,就像路上无数过往的行人一样”,表现了剑桥人对霍金生存权利的尊重,作者认为这种尊重是霍金获得成功的唯一条件。

E.文章写霍金,却不局限于赞美霍金,作者用了不少笔墨写了周围人对他的态度,从而引发出对怎样尊重科学、尊重人的价值的思考。

2.从全文看,邂逅霍金前后作者的情感发展过程是:未见霍金前,___;见到霍金时,___;回味思考后,____。(3分)

3.阅读原文回答下面问题。

①为什么说霍金是幸运的?请分条加以说明。(4分)

答:________

②文章结尾写了作者的期望,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3分)

答:________

4.2002年霍金在浦东机场受到媒体追逐,人们争着花高价购买霍金报告的门票,而在听报告时,却有人呼呼大睡,有人交头接耳。请简评这种现象。字数60左右。(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心灵巨人——魏念滨

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巨人。这个巨人很早就停驻在我的心房,引领我在十年寒窗清苦的学习生活中咀嚼阳光的味道。那段日子确实单调乏味,尤其是高三,学习非常紧张,大家绷着弦拼着命整天与书本做伴,周而复始地吃饭、学习、睡觉,有限的课外活动也是和各种各样的学习知识紧密相联。我那时苦中寻乐,有个小小的习惯,下课铃一响,经常一个人跑到走廓尽头,打开窗户,看天上的流云。一看到那些自由的白云,我的心就会莫名地激动起来,那是我心中的巨人在作怪。它让我把白云想像成未来,高远而澄清,太阳光一照,有着热烈的色彩。上课铃一响,那个巨人又会不失时机地将从遐想中唤回,并且谆谆告诫我,要努力听课呦,要好好用功呦,为了你那多姿多彩的未来和崇高远大的理想。

虽然后来我没能如愿以偿实现自己的理想,考取自己喜欢的大学喜欢的专业,但我还是心平气和地接受了现实的安排,因为我心中的巨人给我了恰到好处的劝解与安慰,它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的。在它的感召下,我摩拳擦掌地在大学校园的各种舞台上释放青春的光芒;在它的牵引下,我如饥似渴地在校图书馆里汲取各种各样的知识营养,它总是在关键时刻将我从各种虚浮的诱惑中扯拽出来,将身心投入到更为有益的事情上去。有了它,我才知道辛苦的付出是为了什么;有了它,我才知道应该怎样去做,人生的旅途才不会短路。

大学毕业后,一脚迈进社会。悠闲的工作,甜蜜的恋情,宽敞的住房,美满幸福的婚姻生活,愉悦心灵的同时,也使心灵失去了动力——心中的那个巨人自以为功德圆满竟早早地躺在薄薄的档案里昏昏睡去了。生活在喝茶、看报、提职加薪、家长里短中以一种惯性的方式延续,生活的目的早已模糊不堪。和周围的许多人一样,我甚至希望自己的日子能够沿着这样一种惯性一直生活下去,波澜不惊,安然至退休,至死亡。

在某个不经意的早晨,送女儿去幼儿园的路上,我偶然间抬头看到了天上那一轮喷薄跃出的红日,映得它周遭的云彩红彤彤的一片,很是撩人情绪,记忆的一角豁然开启,心中昏睡的巨人竟以诗的形式复苏出现:“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大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是海子的诗,就是那个写了《瓦尔登湖》后卧轨自杀的诗人。时光荏苒,青春不再,海子式的浪漫与激情早已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沉淀,“喂马、劈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琐碎的日子里,我们早已忘了还要“周游世界”,我们不再有梦,不再有追求,在面对蔚蓝的天空时我们不再有飞翔的憧憬和拥抱太阳的热望。心灵缺少精神巨人的主宰,窗外的阳光、绿树、和风就不能尽收眼底,我们只关心“粮食和蔬菜”,我们看不到“春暖花开”,我们生活的空间变得越来越狭窄。

生活中总有一些东西是不能缺失的,醒醒吧,那些过早睡去的心灵巨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只要主人的躯体还活着,你们就应该燃烧出感觉和温度。即使这辈子能够做到的仅仅是“喂马、劈柴”,我们也不该放弃理想,停止飞翔,我们要怀着一颗诗心生活,面向生活的大海,我们的内心应该永远怀着春暖花开的期待。                 (选自《时文选粹》)

1.请用简洁语言概述高三学习阶段“心灵巨人”对“我”的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只关心‘粮食和蔬菜’,我们看不到‘春暖花开’”一句中,“粮食和蔬菜”和“春暖花开”分别指什么?(4分)

答:“粮食和蔬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暖花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写“大学毕业后,一脚迈进社会”一段的作用是什么(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咀嚼阳光的味道”含义是在清苦阴冷的学习生活中享受阳光的照耀和温暖。

B.文章以时间为顺序,借自己人生几个阶段的经历,抒发了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C.“心灵巨人”其实就是一种精神,一种信念,一种来自未来世界的美好呼唤。

D.正是因为“天上那一轮喷薄跃出的红日”的照耀,使自己冰冷的内心感到温暖,“心中昏睡的巨人”才得以苏醒。

E.文章借海子的诗,对自己现在的生活状态进行了反思,表达了要永远追求理想期待美好未来的人生态度。

 

十三

穿过岑寂的碎片——朱以撒

那方不毛之地一直为我神往。像我这般珍惜故纸的人,常常会留意典籍上、画册上的一些残破纸片。这些纸片都没头没脑,残损得不像样了。这时我总是心弦一颤;该不会又是楼兰的碎片吧?凑近一瞥,十有七八,真是楼兰出土的残破纸片。

楼兰,真是离我太遥远,又太亲近了。

曾经想过,楼兰于我来说,已不是地域上的一个名称了,而是一种精神领域的烙印。一开始我不知它具体的方位,只为那种莽原气象、苍凉气息吸引,心想什么时候也走去看看。后来有人告知楼兰在罗布泊附近,不由让我倒吸了一口冷气:天啊!倘没有天赐的力量,是断断难以进入这神秘领地的。

我分外喜爱楼兰的残纸,从外观上看,边缘都被时光的风霜啃噬得斑驳陆离,犹如一片片洞见筋脉的黄叶。这些残纸上写满了文字,古朴而雅拙。只是由于残片,即使从内容上细审,我也弄不清哪页残纸在后。一些重要的记载被风吹雨打腐烂去,一些关键的词组也剥蚀风化,神秘的气息开始飞扬,越往后越神秘莫测。我想会有一些人,面对那无尽荒漠的方位,踮起脚神往地张望。

我们完全可以在精神上还原,再现当年丰饶的场景啊!

两千多年前的楼兰,何等富庶和滋润啊!这个美丽的绿洲王国有如丰满而妩媚的少妇,林木葱茏,波光荡漾,百鸟啁啾,真正是一片乐土。它使黄河文化、恒河文化和古希腊文化水乳交融,楼兰以它的消失,使人感到再滋润饱满的生命,也会如流星一般,在瞬间化为虚无。

这些古典的碎片由于没有完整性,它使人们也就看到一个碎片的楼兰,只看到那些舞文弄墨的楼兰人迷蒙的背影。在我把玩到的一些墨迹里,这时的书体,正处在隶楷若即若离的阶段,那种楷有隶意、隶含楷法的驳杂胶着状态,有味品之不厌。这些墨迹和相应时期的魏晋名流风格如隔江海。楼兰残纸墨迹总是那么素朴,淡墨青衫一般天然动人。当然,有些笔画真的没有写好,读起来真让我皱眉头,不像是专门训练过的书手所为。深目高鼻的楼兰人,此时还没有学会含蓄呢。有时用笔恍若马背上挥刀,直通通地就挥过去。这宛如在纸面上作长枪大戟格斗,咣当作响。我当然不大习惯这种表现方式,觉得太抛筋露骨,只是书写中一如既往地不作态,则是我屡屡赞美的。这时的江南名士,已经能够写得一手流畅婉转的好字了,楼兰人的字迹却都处在未完成的品相里,似乎等着后人去弥补。可是我感到了字里行间充溢的宗教神秘的气息。这真是一个饶有深味的问题:有技巧的人足以达到完美,却全然写不出如此韵致,是心灵空间缺少了什么吧?

风沙越来越沉重地覆盖在楼兰遗址上,终日无绝,漫过基础,漫过城楼,着力剥蚀着突兀处,料想在不久,就连高耸的烽燧也要被遮埋,遗址外相将荡然无存。一切绚丽和辉煌,在如许长的岁月中,被黄沙摧残成一片迷蒙。

只余下楼兰残纸了。它们尽管是残片,却必将长存,就像楼兰上空的长风和楼兰身体上的沙丘一样长存。这些碎片有自身的特征,获得朴素的色调和质地,尤其是时日赋予了它们长存的生命力,已不惧怕世俗的侵入了。我慢慢地走近楼兰,当然是心路历程接近了。楼兰在我心目中被破碎万端,和碎片的纸本一个模样。其实,认识一个世界要达到周全是不可能的。面面俱到,反而什么都达不到,什么都肤浅之至。

从史料的完整性要求来衡量,碎片使人怜爱不已,但它的物质价值已抵不上完好者。若从审美价值上说,碎片却具有相当强的象征性:借残象以会意,妙在存残之间、藏显之外。

1.根据文意,完成下面两小题(4分)

(1)“穿过岑寂的碎片”中的“穿过”是什么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2)“楼兰于我来说……是一种精神领域的烙印”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说:“我想会有一些人,面对那无尽荒漠的方位,踮起脚神往地张望。”(4分)

(1)是什么引发一些人“神往地张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会“踮起脚神往地张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穿过岑寂的碎片”,作者联想到了些什么?答出其中三点。(6分)

答:(1)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散文的立意并不在于为早已消失的楼兰古国立史,而是借助这些历史的残片驰思骋想,从而突显作者的文化关怀和审美情趣。

B.文章虽然运用了时空顺序的结构方式,但却围绕“楼兰残片”展开天马行空式的遐想,真可谓“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C.“边缘都被时光的风霜啃噬得斑驳陆离,犹如一片片洞见筋脉的黄叶”运用比拟与比喻手法,突出了楼兰纸片的残破与久远。

D.“楼兰人迷蒙的背景”中“迷蒙”一语用得恰切,既符合楼兰的地域特征,也反映了楼兰的历史久远,并与“楼兰残纸”暗合。

E.文章通过楼兰书法与魏晋名流书法的对比,突出了魏晋书法技巧的完美,并表达了作者对楼兰书法欠缺婉转流畅的惋惜之意。

 

 

十四、算 命

当、当、当……小铴锣一响,晋菜园的算命瘸子就来了。

算命瘸子一来,总是将马扎放在老槐树底下,稳稳地坐了。他刚燃上劣质烟,母亲就去了。

从记事起直到现在,我已记不清算命瘸子来过多少趟了。只要他一到,第一个去算命的便是我母亲,算命后母亲一脸的喜色和满足,嘴里连声地说:“真准哪!几毛钱真没有白花!

母亲的广告还真起了作用,听她的赞叹,不少人都去求算命瘸子算上一卦。于是算命瘸子多是乘兴而来,乘兴而去,兜里也自然装满皱巴巴的票子。

我曾多次规劝文盲母亲,让她不要信算命那一套,母亲却总是一脸慈爱的笑,等算命瘸子一来,还是照算不误。我很生气,说你儿子好歹是个有文化的国家干部,你这样愚昧就太丢脸了。母亲安详地说:“你是你,我是我。”

我只好继续开导母亲,人的命并非天注定,更不是凡夫俗子能算出来的。算命人通常采取的伎俩是哄、骗、诈、吓、察言观色、旁敲侧击,他们用模棱两可的话来布下迷魂阵。比如“父在母先死”一句,就有好几种解释。

为使母亲彻底醒悟,一次,我借了一套衣服穿上,那是农民干活时的脏衣服,我就脏着手脸去找算命瘸子占卜前途,算命瘸子眯缝着眼细观细瞧,说道:“你这个人呀,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想吃国家的皇粮,可一辈子都是个泥腿子的命。你就死了这份心吧。”

回到家里,我脱掉衣服洗净手脸,眉飞色舞地讲给母亲听。母亲听后面色沉了下来:“全中国就你一个聪明人?骗一个瘸子,你良心让狗吃了?”她不说瘸子欺骗我,反倒说我骗了他。我不明白母亲她怎么偏在这件事情上这么糊涂。

不知何故,后来算命瘸子就来得少一些了,即便来,也不在槐树底下安营扎寨了。他像是做错了事似的总是躲着母亲,母亲求他算命,他便搪塞道:“给你算一百遍了,再算也算不出新鲜的了。”母亲却说:“你算,我听了心里踏实。”瘸子只好遵命。但母亲掏钱给他,他却趁没人的时候悄悄塞回给母亲,母亲又给他塞回去。

算命瘸子老了,老得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了,也不来算命了,听说靠救济粮应付一日三餐,日子就过得很是凄凉。逢年过节,母亲就让家里人送过去半袋粮食,拾元钱。母亲说:“他一个瘸子,肩不能挑,手不能提,身边又没一个亲人,不算命靠什么吃饭呢?”我后来才明白,不是母亲糊涂,糊涂的是我。(选自《文学天地》)

1、文章以“算命”为线索写了三个人,试简要概括文章所写其事件。(3分)

①瘸子:                                                              

②“我”:                                                              

③母亲:                                                              

2、文中划线语句是什么描写?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心情?(2分)

答:                                                                  

3、联系全文看,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答: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下面这个句子的理解。(2分)

我后来才明白,不是母亲糊涂,糊涂的是我。

答:                                                                   

5、当我明白母亲的用意后,一定有丰富的内心活动,请写出来。(50字左右)(3分)

答:                                                                   

 

十五、月 台

是起点也是终点,是开始也是结束;是欢聚也是离散,是出发也是归来。

从来没有一个地方,能汇集如许人的流动量,从来没有一个地方,能拥有如许悲欢离合。从清晨到白昼,从黄昏到晚上,从黑夜到黎明,数不清的脚印,带着来自各地的泥土,重重叠叠,密密麻麻踩上去;红色的土来自山间,褐色的土来自田野,黑色的土来自城市,白色的土来自海滨。聚拢又散失,堆积又泻落,没有一粒种子能在土里长根,如同没有一双脚步会在这里驻留。缘由——

这只是流动的浮土。

这仅是过往的月台。

月台展延在任何一个城与城交接的地方,守望在任何一个城镇的边缘,它只是默默地伫候,喧嚣不停的是人们,为生活、为名利、为野心、为梦想……来来去去,忙忙碌碌。这是个制造离散的时代,列车频频靠站又开走,卸下一批乘客在月台,又从月台上载走了另一批。来的脚步掩盖了去的脚印,去的脚步也覆盖了来的脚印。轻快的脚步播散着欢聚的愉悦,沉重的脚步载负着如许离愁,从容的脚步踱向预定的目标,匆促的脚步显示心情的迫切,迟缓的脚步缠绕于厌倦,悠闲的脚步只为一次探访,也有迟疑的脚步,属于那迷失了自己的旅客。

多少次,我也曾被卸在月台上;多少次,我也曾从月台离去。我不知道自己的脚步显示出了什么。近年来,别离总多于团聚,失望总多于获得。寂寞、惆怅,和一份深沉的苍凉,常是我亲切的伙伴。离去不是离去,心仍萦留于亲情;归来不是归来,浮土又焉能扎根?

人生旅程中有无数的月台,生命旅途中有无数的驿站。所有台和站,只是供中途小憩,只是供转车再出发。别长期滞留,滞留不是宁静,它将使灵魂腐蚀;别长期停顿,停顿不是安定,它将使生命委靡。

是起点,但愿不是终点;

是开始,但愿不是结束;

是出发,归宿尚待寻求;

是离散,欢聚当可期待。

携着轻便的行李——里面装满信心和小小的愿望,我随时准备踏上人生的月台,只等待时间的列车到来,出发再出发!(选自《时文选粹》第四辑)

1、文中的“月台”有的是实写,有的是虚写。请举出相应的例子各一句。(2分)

答:实写;                                                             

     虚写:                                                           

2、文中第二自然段在描写什么?(2分)

答:                                                                   

3、如何理解“人生旅程中的月台”?(2分)

答:                                                                   

4、从文中选择一句你最喜欢的语句抄在下面,并作简要分析。(3分)

答:句子:                                                            

     评析:                                                             

5、你将怎样面对人生中的月台?请简要谈一谈。(3分)

答:                                                                 

 

十六

青春胜利了。伤寒没有夺走保尔的生命。保尔已经是第四次跨过死亡的门槛,又回到了人间。卧床一个月之后,苍白瘦削的保尔终于站起来了,迈着颤巍巍的双腿,扶着墙壁,在房间里试着走动。母亲搀着他走到窗口,他向路上望了很久。积雪融化了,小水洼闪闪发光。外面已经是乍暖还寒的早春天气了。

    保尔不知不觉走到松林跟前,在岔路口停住了。右边是阴森森的老监狱,有一道高高的尖头木栅栏,把它和松林隔开。监狱后是医院的白色楼房。

    就是在这里,在这空旷的广场上,瓦莉亚和她的同志们被绞死了。保尔在原来设置绞架的地方默默地站了一会儿,然后走向陡坡,顺坡下去,到了埋葬烈士的墓地。

    不知是哪个有心人,在坟墓周围摆上了用云杉枝编的花圈,像给这块小小的墓地修了一道绿色的围墙。陡坡上挺拔的松树高高矗立,峡谷的斜坡上绿草如茵。

    这里是小城的边缘,寂静而冷清。松林在低语,春天的大地在复苏,散发着潮湿的泥土气息。同志们就是在这里英勇就义的。他们为了那些出生即贫贱、落地便为奴的人能过上美好的生活,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保尔慢慢摘下了帽子,悲痛,巨大的悲痛,充满了他的心。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卑鄙庸俗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要抓紧时间赶快生活,因为一场莫名其妙的疾病,或者一个意外的悲惨事件,都会使生命中断。

    保尔怀着这样的思想,离开了烈士墓。   

1、这几段文字选自前苏联长篇小说《                   》,主人公保尔的形象是以                为生活原型创作出来的,他的精神鼓舞了我国千千万万的读者。(2分)

2、本段文字饱含哲理,给人启迪。试用一句话概括出此处节选文段的主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有许多种,本段文字最突出的是____      _描写,通过保尔的_______    __(四个字),简洁而深刻地阐述了生命的珍贵及其意义。(2分)

   4、环境描写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本文着重描写的是____   __环境,但也揭示了当时的____     ___环境。(2分)

 

十七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

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已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哪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眼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老爷,别人说的都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选自《儒林外史》)

    1、选文主人公严监生,家有十多万两银子,就因为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在临死之际,“伸着两个指头,总不肯断气”,由此可见,他是一个_________ 的人。(2分)

    2、文段主要通过对人物的___  ____、____  ___描写来刻画严监生的形象。一再写他“伸着两个手指头”,“摇头”,从写作技巧上看,这叫___    ____描写,增强了文章的_________效果。(4分)

    3、文段开头不惜笔墨写严监生的病情,其作用是:                            

                                                                 。(2分)

 4、文中写“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从结构上看,这句话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2分)

  5、如果严监生能够讲话,在大侄子、二侄子、奶妈、赵氏问话后他会怎么说?试写出来。(50字左右)(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十八

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凌晨2:15。

当班的见习消防队员拉斯马森拿起突然铃声大作的电话,一阵微弱的喘息声传来:“我摔倒了,救命啊……”声音像一位老夫人,在确定不是恶作剧后,拉斯马森询问道:“请把您公寓的地址告诉我!”

“我……想不起来了。”。

“那请把您的名字告诉我!”

“我记不得了。”

“请您不要把电话挂断,我们好通过电信局找到您的住处!”拉斯马森想到了电信局,他马上与电信局取得联系。可值班人员却表示,现在人员不齐,要查清电话是从哪里打来的,根本做不到。……无计可施的拉斯马森叫醒了中尉,中尉拿起了电话:“夫人……夫人!能告诉我床前地毯旁边是什么吗?”“是镶木地板,老式的打蜡地板。”“天花板高吗?”“高……我觉得很高……”“这么说,您住的是老式房子!”百叶窗关着没有?“没关。”中尉兴奋地对拉斯马森说道:“寻找一幢窗户狭长的老式房子,房子的窗口有灯光,大约在二三层……”中尉又对着话筒问道:“夫人,能告诉我,您住的街道的名称吗?”

然而,话筒里再没有人搭腔了。中尉知道,老太太大概昏过去了,没有把电话挂上。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着,每分每秒都变得漫长起来,室内挂钟的滴答声越来越响,每一次的滴答声都像小锤子般敲在几个人的心上。

一个小时过去了,老夫人仍无反应。焦灼和冷汗悄悄地爬上了几个人的面孔、心头……拉斯马森对中尉说道:“我有个主意……”他的主意立即被采纳。

清晨3:40,14辆轻便消防车同时出动,开往依然沉睡着的城市的各个街区,警笛的尖啸声撕碎了夜的宁静。指挥部里拉斯马森把电话听筒紧紧地贴在一只耳朵上,把耳机扣在另一只耳朵上。整个哥本哈根城都被惊动了,家家户户灯火通明……拉斯马森突然叫道:“中尉,我听见了!我听见警笛声了!消防车大概就在离老夫人不远的街上!”中尉用手中的对讲机命令道:“1号车,停止鸣笛!”拉斯马森对中尉说道:“我还听得见。”“2号车,停止鸣笛!3号车,停止鸣笛!……6号车,停止鸣笛!……12号车,停止鸣笛!”拉斯马森惊叫道:“就是这里!”

“12号车,我是指挥部,就在你们那个地段,用扩音器说明一下理由,让这条街上所有的灯光都熄灭,最后亮着灯的一定是老夫人的家!”

5分钟后,12号车所在街区的窗口都黑了下来,只剩下一扇窗口还亮着。稍后,拉斯马森在电话里听到了撞破房门的声响彻云霄,继而是一位消防队员的声音:“喂!指挥部吗?我们已到现场,老夫人昏迷了,颅骨有伤,大概是床头磕的,脉搏有轻微跳动……”

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消防队不断有电话打进来,询问老夫人的情况。当获悉这位72岁的老人因为救助及时,已经在医院苏醒过来时,人们纷纷表示,那个凌晨,响彻哥本哈根的消防车的尖啸声,是他们听过的所有声音中最动听的声音。

1、本文所写的故事发生于凌晨2:15的哥本哈根,起因是               ,经过是                      ,结果是老夫人顺利获救。(每处不得超过16字)(2分)

2、请为本文拟个恰当的题目              。(8字以内)(3分)

3、从拉斯马森、中尉与老夫人的通话中,可看出消防队员         的品质。(2分)

4、文中画线句子为什么不直接引用中尉下达的“12号车,停止鸣笛”的命令,而是不厌其烦地从1号车说起?(3分)

                                                                           

5、下面两句话,写得很好。任选一句,说说好在哪里。(2分)

①每一次的滴答声都像小锤子般敲在几个人的心上。

②警笛的尖啸声撕碎了夜的宁静。

答:                                                                   

6、对于本文叙述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请写在下面。(含标点60字以内)(4分)

                                                                           

                                                                         

 

十九、染绿的声音

①山居的日子,是在山中一座精巧的石头房里度过的。天天,我都被一种巨大的宁静所震慑着。经过许多尘嚣侵扰的心灵,陡然回归到这旷古未有的宁静之中,而又知道周围全是绿色的森林,心里似乎也注满了一汪清涟之水,轻盈盈的,如半山塘里绽放着的一朵睡莲。

②也有声音,在白天的山峦;偶尔也有人语喧哗,幽谷回鸣。空山不见人,倒使人感觉到大森林的真切和人世的烟火之气。更多的是鸟声,从黎明的晨噪到傍晚的暮啼,耳闻着那密密松林里传出的啾啾鸟鸣,还可以看见那墨点般的小鸟,如大森林的音符跳荡着、栖落着。鸟鸣常常使大森林归于虚静,它天生就是一种虚幻的精灵呢!鸟声让人着迷地听,这时听出的就是一阵阵溅绿的声音。

③当然有许多声音是有颜色的。如皑皑白雪,潺潺流泉,响动的就是一大片白;如春花秋菊的凋谢,细心的人也会听出它的艳红和鹅黄的色调。在大森林里,此时我被激动的不是这种颜色的声音,而是满山攒动着森林——那浓绿浓绿的声音了。满山密密的松林、枫树、珍珠黄杨、翠竹……树丛间刮过的风也是绿的,绿将大森林融为碧翠的一体,分不清颜色的浓淡深浅。那声音自然也不用侧耳倾听,触目皆是——大森林的宁静固然会使人坠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孤独和虚空当中。而这染了绿的声音,却让人感到一种生命的快意和心灵的悸动。黎明的时候,“山路原无雨,空翠湿人衣”,森林里露珠“扑扑”滴落的声音,在我听出的是一种轻柔而凝重的绿色;森林静静肃立,树叶交柯,在我听出的是一种茁壮生长的蓬勃的绿色;狂风呼啸,排山倒海咆哮着的松涛,在我听出的是一种悲壮和磅礴的绿色;阳光拂动滔滔无边的绿海,阳光掠去又显出一江春水,在我听出的是一种恬淡而平和的绿色。……山居无事的时候,只要静静地穿行在这无边的大森林之中,我满心的尘垢,便一下子就被荡涤得无影无踪,只觉得身心惬意和愉悦,心中徒然就有层斑驳的绿爬上心壁,盈注着生命那清凉的绿意来。

④听惯了这种声音,在夜里我常常睡不着觉。拥被而坐,此时周遭那染了绿的声音已渐渐无声无息,看很白的月光,慢慢浮上窗棂,月光里的绿色冷冷如春水荡漾着,使人感觉到那绿色的声音一定是被浓浓的月光所消融,隐翳在莽莽苍苍的大森林之中了。但这时这刻,我思想的羽翅还翩翩起伏着,希冀那染了绿色的声音出现。有风的夜晚,我看窗外的大山果然是混沌未开的一团绿色,那染了绿的松涛之声,铺天盖地地在我石屋周围如狂飙般的春潮,惊涛拍岸,振聋发聩,让我激动得恨不得长啸……这些年,我知道我常常谛听水声,谛听鸟声,不仅是因为我对尘嚣之声异常地厌倦和唾弃,更多的是在寻找清纯的自然和人生的大自然。那是我生活须臾不可缺少的思想的源泉……若能轻轻地裹在这染了绿的声音里,心就会轻灵得像一朵绿荷,即便泊在波涛里滚动,那梦也是常常染了绿呢!

1、作者“山居”的环境氛围总体是            ,“也有声音”、“有许多声音”,这是一种             的写法(2分)。

2、文中第②段所写的声音有                                ,第③段用来表述“我”对绿的不同感受的词语有                                          。(4分)

3、作者倾心谛听大自然的声音的原因在于:                                  

                                                       。(用原文回答)(2分)

4、从本文语言的角度,写几句赏析的话。(50字左右)(4分)

答:                                                                          

                                                                         

5、从感情的角度,谈谈你读过此文之后的感悟。(50字左右)(4分)

答:                                                                     

                                                                           

 

二十、信阳茶韵

河南省信阳市是我国著名绿茶“信阳毛尖”的产地。一入境内,茶乡茶韵便扑面而来。

茶谚说:“春茶苦,夏茶涩,秋茶好喝舍不得摘”。茶乡虽说三季均可采茶,但要数春茶产量最大,品质最好。尤其是清明至谷雨这段时间,茶品也特佳,称作“雨前毛尖”。

经过一个冬天的积蓄,憋足了劲的茶树在和风吹拂下苏醒,新芽生长很快,要采得一芽或一芽一叶,刻不容缓。“早采一天是宝,晚采一天是草”。当天采下的鲜叶,当天必须炒制完毕。所以茶农不仅日夜忙碌,还要从外地请来女工帮助,种茶大户能请十个以上。采茶女走进茶园,身挎竹篮,双手在茶丛上鸡啄米似地点动。万绿丛中,游动着点点花红,回响着欢声笑语,偶尔飘过清亮的茶歌。

领略了大自然的妙境,跟着采茶姑娘的脚步,从茶园走过炒茶房,展现在眼前的是热气腾腾、茶香四溢的场面。地上,均匀铺放着“摊凉”的鲜叶。靠墙垒着一溜儿斜置炒锅。炒茶师傅把摊凉过的鲜叶,放入被木柴火烧得滚烫的炒锅,双手紧握竹制炒把,向着同一个方向不停地翻动。待青叶变软,并发出“啪啪”的爆响声后,转入温度较低的另一炒锅,用炒把在锅内不停地转动。当叶面互不相粘时,丢下茶把,用手不停地抓起茶叶,由虎口处迅速甩出,使其从锅上滚落锅底。到茶叶卷成条状后,出锅均匀摊放于竹编凸心烘蓝里,放于炭火上初烘,然后摊凉、复烘。最后,拣去杂质及未成形的叶片。经过这些工序做成的毛尖茶,茶条紧缩,光圆细直,色泽翠绿,白毫显现,香气清高。整个过程全凭经验丰富者手工操作,掌握不住火候、温度和炒制技巧,就生产不出精品“信阳毛尖”。

茶乡人不仅精于做茶,也非常喜欢喝茶,并且讲究礼。以茶敬客,俗成茶礼。无论你随意走进哪位茶农家里,都会受到让座敬茶的礼遇。茶农敬茶,一般不用茶壶,那样似乎小气。而是一人一杯,一杯一沏。茶具多选用透明玻璃杯。沏茶前,先请客人观茶形,看茶色,闻茶香。再往每杯放入一撮茶叶,用落滚的开水,冲上小半杯,稍停,倒去微尘和浮沫,谓之“洗茶”。接着,重注新水。可见茶叶随着水花在杯中上下翻滚。注入大半杯时则止,叫做“酒七茶八”。杯中水一平静,茶叶便迅速沉入杯底,舒展开来。若是芽头,则如雀舌重叠;若是一芽一叶,则似旗枪汇聚。汤色也由淡绿变浓,泛着微黄,透明清亮。主人双手捧杯献上。接过杯子,一股特有的茶香随着淡淡的白雾扑入鼻中,润入肺腑,慢啜细品,半杯之后,满口醇香,嗓眼儿里泛起一丝丝甜味,经久不衰。

敬茶之后,主人便坐下来陪客人。边叙谈边喝茶,茶水将尽时,开始续水。续第三遍时,茶汤仍色碧香高。一般不会续四遍水。三遍过后,主人会将你杯中的残茶倒掉,重泡新茶。几杯酽茶用过,神清气爽,特感精神。

信阳饮茶兴于唐,盛于宋。茶圣陆羽对信阳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宋时苏轼认为,“淮南茶信阳第一”。在1919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信阳茶获得金奖。近二十年来,“信阳毛尖”在全国绿茶评比中,多次获得金奖。茶农说,“深山云雾出好茶”。信阳境内多山,而且山清水秀,云雾蒸腾,空气湿润,四季分明,土壤微酸性,富含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茶叶生产条件得天独厚。

为了进一步发展信阳茶叶生产,弘扬茶乡茶文化,从1992年开始,在每年的春夏之交,都要举办茶叶节。目的是让朋友共同分享信阳丰富多彩的茶文化,同时也显露出茶乡人对茶叶飘香千里之外的关心、信心与雄心。

1、“信阳毛尖”茶全国著名,其品质特点有哪些?(3分)

答:                                                                      

2、茶乡人是怎样向客人敬茶的?请根据文章的说明作简要地介绍。(3分)

       答:                                                                        

                                                                              

3、划线句子运用的是什么表达方式?这样写有何作用?(2分)

       答:                                                                        

4、从文章说明的内容看,信阳茶业兴盛的原因有哪些?(2分)

       答:                                                                        

                                                                              

5、为宣传信阳丰富多彩的茶文化,茶乡每年都要举办茶叶节。请代他们拟一条广告宣传语。(2分)

       答:                                                                   

 

二十一、晚了,但还来得及

    ①当我们用“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格言鼓励年轻人抓住学习时机的时候,需要防止另一面,防止用绝对化的观点来看待“时机”。有时候出于主观的原因,人们没有果断地抓住学习的时机,它消逝掉了。可惜诚然可惜,但不要紧,别沮丧,机会还会光临的。

    ②历史上有过很多“大器晚成”的人物。“晚成”,当然不及“早成”来得理想,可毕竟也是一种成功,值得肯定。在我国诗歌史上,“首倡高雅冲淡之音”,“一扫六代之纤弱”的唐代诗人陈子昂,早年没有用心读书,以致“年十八未知书”——都18岁了,在学识上还一无所知,这还来得及?来得及。当然,要改弦易辙,要奋起直追,需要强大的精神动力,需要果断的抉择。果然,在父母的教育下,他一旦悔悟,入乡校求学,便“慨然立志”,“谢绝门客,专精坟典”。终于数年攻读,一举成才。

    ③既然已经错过了最佳的选择时机,已经在时间上落了后,那么再次选择时应更有紧迫感,在确定目标后应当更为坚韧。近代火车的奠基人斯蒂芬森,直到19岁才一边工作一边进入夜校读书。当一些少年看到斯蒂芬森这样一个大小伙子坐在他们中间时,有的讥讽,有的挖苦,斯蒂芬森却只是一笑置之,只顾埋头攻读,如饥似渴地吸收书本的养料。还有18世纪的美国电学家、政治家富兰克林,只读过两年书,后来当印刷工人。在工作的同时,他投身政治活动,成为一名政治活动家。40岁后他又转入科学领域,开始做电学实验。政治活动与科学活动的实践使他愈益认识到自己的学问之不足,于是正像他在《自传》里写的:“除了读书以外,我不允许我自己有其他的娱乐。我从不到酒馆、赌场或任何其他娱乐场所去消磨时光。”

    ④虽说富兰克林不允许自己娱乐未免过苛,但他这种力戒“消磨时光”的精神是可贵的。确实,“大器晚成”很不容易。一个人要后来居上,不仅要善于抓住新的机会,并且要善于在抓住机会后,排除各种杂念,盯牢目标,务期必成。唯有这样的人,才有资格说:虽然晚了,但还来得及。

    1、文章第①段中,“绝对化的观点”的具体含义是:                   。(2分)

    2、文章第③段中,画线句子属于哪一种论证方法?                    。(2分)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有何表达作用?(2分)

唯有这样的人,才有资格说:虽然晚了,但还来得及。

答:                                                                

4、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全文的观点。(3分)

答:                                                                

5、为了更好地证明观点,作者从哪两个角度展开论证?(2分)

答:                                                                 

 

二十二、人生的金字塔

    ①比萨塔斜了,可以成为世界级的景观,但如果人生的金字塔斜了,即便是其中的一角斜了,从旁观者来看,它所引起的担忧和同情一定远远大于美感;从当事人看,他所体验的倾斜的痛苦也必定大于审美的快感。

②人生的金字塔有三个支点:一是自我的生理平衡,二是自我的心理平衡,三是自我与环境的平衡。三个平衡中的任何一个平衡推动,都有可能导致其他的两个平衡的推动,使人生瘫痪。

③三大平衡中,心理平衡是最重要的,只要金字塔的这一角不塌,即使其他两个角都发生沉降,人生的斜塔也能得到扶正,所以,决定人生成败的关键是心理平衡能力。有的人不能经受环境的微微倾斜,上司的一次不轻不重的批评,足以让心理脆弱者去跳楼;而邓小平的三起三落,从巅峰到谷底,巍然不倒的是他挺拔的心理。

④一发财一升官司就露小人之态,也是一种心理失衡。有的人本来分量不重,在低处尚能站在地上,一被抬到高处,就会失重,就会像风筝一样飘荡,一缕微风就能让他把持不住自己。我看过某些上不了台面的家伙,一上了主席台就激动得十分稳重,十分严肃,那种本身并不具有的大人物感,那种生怕自己飘起来而使劲站稳脚跟的样子,让我忍俊不禁。

⑤倒霉而缺乏人生浮力的人,感到自己在沉没;走运而没有分量的人,觉得自己在飘然。不论是沉没,还是飘然,都是人生金字塔的倾斜,不同的是,沉没的金字塔毁灭的只是自己,飘起来的金字塔,如果塌下来,遭殃的就是与他有联系的整个事业和相关人员。

⑥维护人生的三大平衡,才会让人生的金字塔高高矗立。体育锻炼可以保持生理平衡,心性修炼可以维护心理平衡,求道与谋划可以恢复自我与环境的平衡。

⑦人不可能总是处在平衡状态。健康的人生状态是:三大平衡不断被打破,又不断恢复。我们的身体内调节随时都可能发生问题,我们与环境的关系时时都在发生变化,昨天是座上宾,今天可能是阶下囚;昨天是穷光蛋,今天可能是大富豪。心理调节能力如果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人生的金字塔就会不断摇晃。

⑧在我国传统的文化中,法家和早期儒家重视自我与环境的平衡,主张用道和谋的手法保持和恢复这种平衡;道家和佛家重视心理平衡,为了心理平衡,他们甚至取消了人和环境的关系,把所有关系都变成自己的心理关系,太极思想既重视环境平衡,也重视心理平衡,它的人生哲学是金字塔的哲学:三大平衡缺一不可,一角坍塌,塔身不稳。

1、本文论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分)

   答:                                                                     

2、文章论述的是人生的金字塔,可它在开头提到比萨斜塔,这是为什么?(2分)

答:                                                                    

3、为什么说三大平衡中,心理平衡最重要?(2分)

   答:                                                                   

4、第⑤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1分)

   答:                                                                  

5、第③④两段分别列举了哪两种心理失衡的情况,请用第⑤段中的原话回答。(2分)

   答:                                                                  

6、结合全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怎样才能让人生的金字塔在任何情况下不至于倾斜坍塌?(4分)

答:                                                                  

                                                                        

 

二十三、要学会关心自己

     ①初看这个题目你也许会觉得奇怪:关心自己?谁不关心自己呢?其实你错了。也许正如你所说,每个人都关心自己,但不一定人人都会关心自己,其间难免有人走入误区,所以今天我强调:要学会关心自己。
     ②关心自己的道理其实是浅显易懂,但如果仅仅是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角度来考虑的话,未免肤浅。的确,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是很必要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但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智力、学识、文化以及在社会上的地位、对社会的贡献等等,这些难道不值得关心吗?如果对这些问题都不关心,而只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一个人又怎么能全面成长呢?可见,学会关心自己的确非常十分必要。
     ③要学会关心自己首先要了解自己。了解自己除了要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还要知道自己“欠缺”什么。这里的欠缺不仅是指在物质生活方面的匮乏,还有精神生活、道德品质、为人处世、学识文化等等各方面的欠缺。一个人欠缺。一个人不可能十全十美,每个人欠缺的也各不相同,因此只有了解自己真正需要和欠缺的是什么,才能有的放矢地培养自己、完善自己。要知道“药到病除”的前提是“对症下药”。只有真正地了解自己,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才能说的上是关心自己,你才自己的关心才会有效果。
     ④要学会关心自己还要注意客观地评价自己,有褒有贬。如果只看到自己的优点而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就会过高地估价自己,盲目自满,丧失进取的动力。反之,如果只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就会过低地估价自己,妄自菲薄,动摇进取的信心。关心自己的目的是要使自己在不断地自我发现和反省中驱恶扬善,不断进步,而不是在孤芳自赏中不断后退。
     ⑤同时,我们必须懂得学会关心自己和学会关心别人这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学会关心自己决不是自私自利,只关心自己,不关心别人。社会是个大家庭,是由许许多多的人组成的。我们要在社会上形成一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好风气,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成为一个温暖、可亲的大家庭。目前,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人际关系似乎比以前“冷”了,这就更应提倡多关心别人,而我以为要关心自己都不懂得人会很好地关心别人。因此,我们要学会关心自己,才能更好地学会关心别人。
     ⑥现在你明白关心自己并不是每人人与生俱来的能力了吧。当然要学会也并不是一件难事,只要你不断改正缺点,完善自己,使自己各方面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那么你的人生道路一定会变得更加宽广,更加有意义。
   1、解释第④段中加点的两个成语在文中的含义。
   妄自菲薄:
   孤芳自赏: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第②段中加点的“这些问题”所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4、一个人怎样才能学会关心自己?
  
   5、文章第④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有什么表达作用?
  
   6、第⑥段画线句子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7、学会关心自己与学会关心他人这两者之间是否矛盾?请谈谈你的看法。

 

二十四、踏上上前的阶梯 跃上自己的思路

     ①我长期以来养成了定期到阅览室查阅闻新资料的习惯,不管工作多忙,都坚持不懈,因此我对世界上的各种最新的相关研究结果十分清楚,这就使我的研究工作始终立于最新研究基点之上。不仅如此,我认为,在各种资料的整理与利用中,一定要有自己独立的见解,不能人云亦云。看资料主要看别的人思路和方法,从中得到启发,然后在形成自己思路的基础上,再去看别人的结果。这样别人的结果便为自己的思路提供了资料,并往往使自己得到与他人的意图不同的结论,他人的研究成果成了说明自己思想的材料。
     ②例如氮素矿化问题,加了示踪化肥氮素后,释放量增加了,但人们往往忽视了另一方面,即化肥氮素残留在土壤中的问题。据此,我提出了自己的思路,即释放与残留抵消后,是不是有可能没有净增加?净激发究竟有多大?其激发量有没有实际意见义?仅从释放与残留的差值还看不出来,还要看净激发量占施入氮量的百分率有多大!根据这一思路,我总结了所有收集到的国内外有关资料,发现绝大部分资料的显示值都很低,有的还出现负值;旱地中的情况也一样,一般仅在10%以内。而这些实际的误差也在10%左右。因此所谓的净激发量其实都在实际误差的范围之内,不能说有净激发。于是我得出结论:氮素对土壤有激发,实际是通过微生物的转化,没有净激发,也没有净的释放,这看起来是机理问题,实际上是怎样评价氮妥的问题。如果真有激发,它会促进土壤氮素的消耗,致使土壤氮肥降低。这个问题关系到用什么指标来评价氮肥的利用,不能用示踪法作为农学评价的标准,而只能用差减法来评价。这样,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得到结论,为评价氮肥利用的效果提供了理论的依据。
     ③如果人云亦云,就永远不会超越,只有形成自己的思路、思想,多方面看问题,才能超出前人,千万不能受前人思想的束缚。我认为,科学既有继承性,但也不能局限于前人的思路和结论,要多自己的角度去整理资料,提出观点。
     ④对于思路的形成,我认为应归功到长期的思想准备和一时的突现。许多思路是长期工作后,顿悟出来的,而不是在工作台边产生的。把问题放在心上,长期思索,终于有一天突然产生出“路子”。这里关键是要做个有心人,积储知识时要注意广度和深度,对各方面的情况、各方面的知识都了解,对各种资料都熟悉。在这个基础上,才有可能跳出前人的材料和结论的圈子,自己的思想才能够闪现出来。
   1、本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第①段中“不仅如此”的“此”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3、作者的研究工作能够始终立于最新的研究基点之上的原因是什么?
  
   4、第②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其表达作用是什么?
  
   5、本文的标题是“踏上前人的阶梯 跃上自己的思路”,这里的“前人的阶梯”是指什么?“自己的思路”是怎样形成的?
  
   6、你从本文中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

 

二十五、魅力

     魅力,即对人的吸引力。文章有魅力,人们就喜欢看。人有魅力,别人就想亲近,就想与之交往。
     人的魅力有三个层次。
     一是容貌、仪表的魅力。人长得美,打扮得体,别人就爱多看一眼,在街上行走,有人想靠得近一点,或者“回头率”高。漂亮不完全等于美,美的内涵要丰富一些。有的人漂亮,还浓妆艳服,并不一定美,总觉得差点什么。差什么呢?风度。风度是打扮不出来的。
     二是人格、道德修养的魅力。有些人长得不算漂亮,也不一定有权有势,也不一定著书立说,但别人爱接近他,向他讨见识,请求他的帮助。他不一定显山露水,也不一定谄媚,也不笼络,但就是有凝聚力。找找原因,就是他的人格,他的道德修养的魅力。人的第一要义,是真诚。这是一切偷奸耍滑、惹是生非、玩弄权术的人所不理解的,也是无法企及的。
     三是思想的魅力。有的人为享受而活着,也有的人为思想而活着。当然他活着也得吃饭穿衣。一切实践,一切活动,都是他思维的材料。他在不停地思考,思想有时如电石火花,稍纵即逝,他努力捕捉,惟恐它溜走了。一种思想,如一把利剑,能斩乱麻,能开混沌,甚至能照亮黑夜。能成体系者,就是家了。思想家也不是神,也会犯错误。犯错误的思想家仍是思想家,他的思想贮存在他的著作、他的言论里,仍是这个世界的精神财富。思想的魅力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魅力。它高于人格、道德修养的魅力,更高于容貌、仪表的魅力,它不仅有吸引力、凝聚力,而且有影响力。平常说,某某有头脑,大抵是说他有思想。做个有思想的人吧!大而言之,时代呼唤思想家!
   1、人的魅力有哪三个层次?
  
   2、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文章主要使用了___________的论证方法。
   4、有一句话叫做“人因可爱而美丽”。读了本文后,你对这句话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5、你认为自己的魅力如何?你准备怎样使自己更有魅力?
  
   6、请仿照下面的例句,另选内容写一个句子。
   例句:一种思想,如一把利剑,能斩乱麻,能开混沌,甚至能照亮黑夜。

 

二十六、人和机会

     弱者待候机会,而强者创造它们。
     懦弱动摇者常常用没有机会来原谅自己。其实,生活中到处充满着机会!学校的每一门课程,报纸的每一篇文章,每一个客人,每一次演说,每一项贸易,全都是机会。这些机会带来教养,带来勇敢,培养品德,制造朋友。对你的能力和荣誉的线一次考验都是宝贵的机会。如果像道格勒斯这样的奴隶都能使自己成为演说家、著作家和政治家,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要知道,道格勒斯连身体都不属于自己!
     没有谁,在他的一生中,运气一次也不降临。但是,当运气发现他并不准备接待她的时候,她就会从门口进,从窗口出了。
     年轻的医生经过长期的学习和研究,他碰到了第一次复杂的手术。主治大夫不在,时间又非常紧迫,病人处在生死关头。他能否经得起考验,他能否代替主治大夫的位置和他的工作,机会和他面面相对。他是否能够否定自己的无能和怯懦,走上幸福和荣誉的道路?这就要他自己做出回答了。
     对重大的时机你作过准备吗?
     除非你作好准备,否则,机会只会使你显得可笑。
     “从这条路走过去可能吗?”拿破仑问那些被派去探测伯纳称这“死亡之路”的工程技术人员。“也许吧。”回答是不敢肯定的,“它在可能的边缘上。”“那么,前进!”小个子不理会工程人员讲的困难,下了决心。
     出发前,所有的士兵和装备都经过严格细心的检查。破的鞋、穿破的衣服、坏了的武器,都马上修补或调换。一切就绪,然后部队才前进。统帅的精神鼓舞着战士们。战士皮带的闪光,出现在阿尔卑斯山高高的陡壁上,出现在高山的云雾中。每当部队遇到特殊困难的时候。雄壮的冲峰号就会响彻群山之巅。尽管在这些危险的攀登中到处充满了障碍,致使部队延长到30公里,但是他们一点不乱,也没有一个人掉队!4天之后,这支部队就突然出现在意大利平原上了。
     当这“不可能”的事情完成以后,其他人才看到,这件事其实是早就可以做到。许多统帅都具有必要的设备、工具和强壮的士兵,但他们缺少毅力和决心。拿破仑不怕困难,在前进中精明地抓住了自己的生命。
     机会,也许就在你的面前。
   1、作者认为人和机会的关系是怎样的?
  
   2、文章主要围绕哪两个问题进行论述的?
  
   3、本文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有:
   4、如果你是文中那个年轻的医生,你会作出作出怎么样?
  
   5、请根据文章内容说明拿破仑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6、本章第二然段中说到生活中的许多机会,这些机会带我们带来教养,带来勇敢、培养品德、制造朋友。请结合生活实际具体谈谈机会给你带来来的好处,或者谈谈你失去一次机会的感受。(50字左右)

 

 

二十七、哺育规则

     ①古人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对于人类社会真是太重要了。法规、校规、交通规则、游戏规则、文明公约、道德规范、考试规定……哪一个规则不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呢?既然有“规则”,我们就得按“规则”办事。“规则”是人类自己制定的信条。
     ②只有按规办事,才能明理树信,“规则”才能称其为“规则”。商鞅立木为信,包公刚正执法,解放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哪一个不是“坚明约束”而后大获成功的呢?哺育“规则”需要严守“规则”的大力支持!
     ③当北京与2000年奥运会失之交臂时,我们失声痛器。然而,这使我们懂得了申办奥运的一个游戏“规则”,那就是“优胜劣汰”。于是,人们挥洒汗与泪来建设北京,政府不遗余力地支持北京,终于使山明水秀,空气清新,市民文明,交通方便,经济繁荣的历史古都——北京以幽雅的姿态闪亮登场,使“北京”这响亮的名字在2001年7月13日响彻全世界人们的耳边。从那时起,“优胜劣汰”的规则更深地印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中。于是这“规则”更加活力四射,生机勃勃。原来,哺育“规则”需要我们为之付出如此多的泪水与汗水。
     ④“规则”是个顽皮的孩子,当他调皮时,就需要人们来“调教”。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的生产力不断进步,因而人类的思想也在发展。当一些“规则”不适应时代的脚步时,人们就要适当地修改它,不能墨守成规,要勇于创新,使其为人类,为自然的发展起积极的作用。
     ⑤中国入世,是我们几十年来追求的梦想。而今梦圆,我们倍受鼓舞,因为这能促使我国的经济向前迈进一大步。然而WTO的“规则”中有一部分会给我们对外贸易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于是经济学者、法律专家聚在一起,商讨如何修改我国有关的法律,使之适应国际市场,为我国营利。可见,适当修改“规则”是大有必要的。
     ⑥“规则”需要人们来哺育!人类的发展需要“规则”为我们献智献力,让我们把握“规则”这一“诺亚方舟”,为祖国的繁荣、人类和世界的和平挥洒血汗吧!哺育“规则”,是我们为之努力奋斗所迈出的至关重要的一步。
   1、根据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不遗余力:
   ②墨守成规: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②自然段主要采用_________的论证方法,阐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4、哺育规则需要我们从哪些方面付出努力?
  
   5、古人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既然有“规则”,我们就得按“规则”办事。但是,在我们的社会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守规则的现象,请你举出一个例子,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6、你认为做人最基本的规则是什么?并简述理由(50字左右)

 

二十八

①倡导读书,也就是倡导文明,是对中外古今仁人志士读书成才、读书受益、读书进步的高度概括。刘向将书比作药:“书犹药也,善读书可以医愚。”凯勒将书比作船:“一本书将一艘船,带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广阔的海洋。”列宁将书比作动力:“书籍是巨大的力量。”高尔基称:“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能够医治愚昧,扩大视野,使人开拓进取,攀登高峰,这有铁的事实,是不容置疑的真理。
     ②倡导读书,革命导师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列宁一生读过许多书。据统计,仅在《列宁全集》中,他引用自己读过的书就有一万六千多种。读书是毛泽东同志最大的嗜好,他读过的书不计其数。在他逝世的前两年,仅借阅书籍就达一千一百多册。他生前的卧室里、睡床上、书柜中到处都是书,整个住房就像是个小小的图书馆。江泽民同志也是读书的楷模,从他报告的渊博知识,谈话中的_______________,诗词中的引经据典,运筹帷幄中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水平,可以看出他是如何博览群书的。
   1、第②段中的横线上应填的四字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
   2、用文中的词语填空。
   第①段中引用刘向、凯勒、列宁、高尔基的话是说明读书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别用文中的句子概括各段的内容
   第①段:
   第②段:
   4、两段文字在运用材料和阐述观点过程中有什么特点?
  
   5、给上文拟个恰当的标题。

 

二十九、学会学习

     ①由于社会信息、知识总量的急剧增加,即使世界上最聪明、记忆力最好的天才学生的头脑也容纳不下如此之多、而且还在不断激增的信息和知识。即使能容纳得下,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学习那么多的内容。正如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指出的:“光是浏览一下世界上一年内发表的化学论文和著作,一位化学家每周使用40个小时需要阅读40年。”因此,面对如此浩瀚的知识和信息,未来的学校教育只能传授那些最基本的理论、最重要的信息,其他很多东西,特别是那些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尚不存在的信息和知识,需要他们今后在工作和生活过程中自己不断再搜集、再学习。所以,学校教育十分重要的任务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研究、如何创造。教会他们如何在综合、分析、学习、消化、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创造的能力。
     ②在未来社会中,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将是加强基本训练,给学生传授那些最基本、最重要的理论知识、实际知识和综合化的信息,并在传授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如果说,在50年代我们用25%的时间学习基础理论课程的话,那么目前我们将用505的时间来学习基础课程,在未来,我们更将增加学习面向未来的边缘交叉学科和综合基础学科。如果说,未来的学生需要着重开发智力的话,那么,最最需要的是开发他们的右脑,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如果说,未来的学生需要着重培养各种各样的能力的话,那么,最最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独立自主进行学习、研究,获取和创造知识的能力。正如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在《未来的冲击》一书中指出的:“鉴于可以预见到的变革速度,我们可以推测,知识将会越来越陈旧和过时,今天我们认为正确的东西,明天将会成为错误的东西。学生们必须摆脱过时的概念,并知道何时、如何去替代这些过时的概念……总之,他们必须不断学习,未来的文盲不再是那些目不识丁的人,而是那些没有学习的人。”南斯拉夫的伊曼博士也指出:“学会学习的概念,意味着受教育的人将会知道从哪里能很快地、很准确地找到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在各级教育体系中,特别是在高等教育阶段,如果现在约用80%的时间传授知识,用205的时间来获得学习方法的话,”那么,在未来,“这个比例应该倒过来”。
     ③虽然用多少时间传授知识,用多少时间培养能力和开发智力的问题,在各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中不可能有完全统一的规定,而且计算也是极为困难的。但是,在未来社会中,学校教育必须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学习这一点是肯定无疑的。根据如上分析,所谓学会学习有如下三方面含义:
    (一)要求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具有理解、消化、吸收和概括的能力;
    (二)要求学生知道如何知道很快很准确地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和知识;
    (三)要求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
   1、通读全文,可知本文以_________________为题,回答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个问题,极富现实意义。
   2、如何理解第②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3、为什么纳伊曼博士主张在未来,传授知识所用的时间和获得学习方法、研究方法所用的时间的比例应该倒过来?
  
   4、根据全文内容,在末尾处简要概括出“学会学习”的第三方面内容。(不超过20字)。
  
   5、仿写句子
   例句:如果说,未来的学生需要着重开发智力的话,那么,最最需要的是开发他们的右脑,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如果说,未来的学生需要着重培养各种各样的能力的话,那么,最最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独立自主进行学习、研究,获取和创造知识的能力。
  
   6、读罢此文,你打算如何“学会学习”?

 

 

三十、工夫常负无心人

     “工夫不负有心人”,几乎成了公认的真理。不知有多少文人做到“功到垂成”、“攻不十,不易器”。其实,对于古人这句话,只谈“工夫”,不谈“有心”,只谈了真理的一半,人世间,“工夫常负无心人”的事比“工夫不负有心人”的事,甚至还要多。
     “工夫”重要,“有心”、“无心”更重要。传说车和船都是黄帝发明的。我们的这位老祖宗,看见有一种叫“浮蓬”的草,秋后干枯以后,风一吹,在地上滚来滚去,于是发明了车;看见枯木在水面上漂,于是发明了船,而看到浮蓬滚来滚去,看到枯木漂到水上的,何止黄帝一人?为什么发明车船的“专利”属于黄帝?关键就是黄帝是个“有心”人,有人说,黄帝是人民群众的象征,发明车船的是人民群众,即便如此,人民群众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也是那些有心的人。
     学过物理的人都知道,牛顿是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奠基人,牛顿小时候躺在苹果树下,看见苹果掉下来,于是提出疑问:“苹果为什么落到地上,不向天空飞去呢?”多么简单的问题,看到这种现象,并非牛顿始,为什么别人没有提出这样的问题,看来别人都没有像牛顿那样是个有心人。
     被人称为药圣的李时珍,怎么写出了《本草纲目》这部伟大著作?一因为他是个祖传医生,从父亲手里接过药箱,二因为他是有心人。他看到有个同行给一个癫狂病人开了一服药,其中有一味叫“防葵”,病人吃了很快就死了。另一个同行给身体虚弱的病人用了一味补药叫“黄精”,病人也死了,按古书记载,这些药本来都是不错的,李时珍经过研究,发现人们把防葵和狼毒,黄精和钩吻弄混了,而狼毒和钩吻都是极毒的药,于是决定修订药典。那两位用药致人死命的同行都没有想到这点。看来他俩都不像李时珍那样有心。
     “工夫常负无人心”,让我们记住这句话吧!这样或许可以减少一些劳民伤财的无效劳动,或许可以使我们的科学家、发明家成倍成倍地增加起来。每个人都应该问自己:是不是有心人?
   1、这篇文章列举了三个事例,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来:
  
   2、本文提倡做“有心”人,请你用概括的语言写出这种人有什么特点?
  
  
   3、第二段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的写作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联系现实生活举出一个“工夫不负有心人”的事例。

 

 

 

 

 

 

 

 

 

 

 

 

 

 

 

 

 

 

 

 

 

 

 

答案:

一、1、A E(B原文中没有“深切的同情和惋惜”,只有探究生命奥秘的遐想。C项“喜欢”应为憧憬,“具体细致”不和文章实际。D项“全文感情基调昂扬向上”不和文章实际。)

2、(1)不动岁月无情、不知珍惜青春。(2分)(2)说明数目是有灵性的,肯定人类从自然中获得了灵感和艺术生命,引出下文对落叶的感悟。(3分,每点1分)3、(5分)(1)“小心”在这里的意思是“关注思考”。(1分)(2)第一次提到“小心落叶”世界俄国诗人之口引出对落叶的“深思”。(1分)第二次提到“小心落叶”意在收束全文,与题目及前文呼应;(1分)并表达出读者真诚的期望。(1分)4、(4分)作者的感悟:树木有灵;时光易逝(答“要珍惜青春”、“对逝去年华的惋惜”亦可);对生命应从容、超脱与包容。(三点各1分,语言通顺1分。)

二、1、①生意场交道首先是一个“跑”字。②林雄认识到了并跑出关系,明白了生意之道,生意也做得顺利了。2、①肖像描写,塑造了一位饱经沧桑,至今仍辛勤劳作的老母亲的形象。这个形象触动了林雄内心深处的情感,为下文情节、情感的发展做了铺垫。②用老母亲贫弱的形象与小司机的“横”形成反差,促使林雄情感爆发,把小说情节推向高潮。

3、①林雄:这老母亲已经够可怜了,为什么还要伤害她?谁没有母亲,谁愿意自己的母亲受到伤害?不管有多大权势,谁也没有资格伤害一位母亲。②胡局长:能为一位老母亲不受伤害而不畏权势,这样的人是好样的。我也是母亲的儿子,也不应该做对不起母亲的事。

4、B、D

三、1、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①少年时代未读懂;②青年时期自以为读懂了;③成年时期经历了无数生命体验和阅读堆积之后才读懂。(每一点2分,每点中要答也出时间和读的情况才能得2分) 2、作者的目的是赞赏它们自我修复、自我完善的气度和胸襟。(4分。答也“自我完善”给3分,语句表达完整给1分。若只答出“自我修复”或“自我完善”的给1分)3、①木中的祖宗从大自然中汲取营养,培养情操。②追求物质享受的人最贫穷。(4分,每一句2分,意思对即可)4、B  C(4分,每项2分)

四、1、①朋友写的小说满篇都是他的苦难遭遇,骨子透出凄凉、压力。②我怂恿朋友写表现个人受迫害的小说。③以前我写的那些东西,显得感情娇嫩。2、 (5分)答案示例:檀木镇纸不显形骸,不露纹理。虽经斧子劈锛子凿,内里都是坑疤,却不外露。由此感悟出“人也一样,每逢出事,当事人处当时,都要让肉长的心迎着刀刃,哪怕它伤痕累累”,“不去炫耀自家伤痕”。 3、 (6分)下面两种看法均可,答案示例:①这是有意安排,由物到理的衔接(过渡),从镇纸的“不语斧凿”意识到写个人苦难的小说是“语斧凿”,进而升华到人生应如“直木”,应“不语斧凿”。②这是生活中的“巧合”,“我”从这个偶然巧合的事——收到镇纸时正在读朋友写的个人苦难的小说,顿悟到一种人生的哲理。评分标准:答案言之咸理即可,内容4分,语言2分。4、 (6分)答案示例:由檀木镇纸联想到“政治的伤害比起永恒的大自然和长流的历史,比起存活下来的民众,是那么渺小。”作者认为个人不必去炫耀自家伤痕而应该心广意宽,干净漂亮地活下去,这种的生活态度是积极的,人生的境界是高尚的。评分标准:答案只要是从文本出发,有自己的感受,即可酌情给分。内容4分,语言2分。

五、1、(2分)原来的海湾,因湾口被泥沙淤积封闭而形成的湖泊。2、(4分)“(从以上湖底地形和沉积特征来看)太湖的前身是一个覆盖着黄土的冲击平原环境”(1分)“(以上史实表明)太湖及太湖平原众多湖泊的形成,都是在近期人类历史时期”(1分) “太湖平原这些湖泊相继形成和出现,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气候影响,洪水泛滥,洪水内积。”(1分) “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海水上涨,海潮倒灌,人类围垦,河道淤塞,宣泄不畅。”(1分)3、(3分)D  4、(3分)B

六、1、(1分)①和③否,①和③否,②和③否。(错一处即不给分) 2、(4分)  语文教育是以识字缀文、运用语言等技能性训练为主要内容的一门科学;文学教育是以了解生活、感受命运、体验痛苦与幸福并引起文学兴趣为主要目的一门艺术。(每个定义2分:中心词1分,附加词1分。语句不通顺酌扣1分) 3、(3分)作者认为语文和文学应当分科,同时要注意二者的结合,注意学生的“能力养成”。(三个要点,各1分。语句不通顺酌扣1分) 4、(4分)恰当的推断是:B修改:[A]晚清时期的文化环境,“国学”已不盛行,西方文化影响浓厚。 [C]推重学说和思想,轻视工艺的传统思想,影响着“五四”时期的语文。

[D]文学教育的真谛是让学生从吟咏中体会无言的美,有些“美文”不用分析结构语法。(每项1分)

七、1、(4分)C、E(A.反衬的应是“鹰是“飞翔的精灵”“永不留恋巢穴的温暖与安乐”。B.苍老的鹰并没有失去灵魂。D.“对……摧残个性的行为给予了有力的批判”在文中没有根据)(每对一项2分,每多答一项扣2分,扣完为止) 2、(5分)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这个场景中,特定的景物使作者产生由鹰及人及民族的联想,使作者产生内心的震撼,这震撼不仅仅是对于鹰,更是对于中国人、中华民族鹰一般的爆发的力量和奋飞冲天的豪迈气概的深刻感受。(关键词。场景、象征、中华民族、联想、震撼或爆发,每个关键词1分,语句不通顺,扣1—2分) 3、(5分)从文中可以看出,“年轻的鹰”是人工孵化的;它展翅,只不过是为了“站稳”,它的目光“冷漠”,是缺乏“鹰”的情感;而“把茫然的目光投向远方”,“茫然”表明它从未曾飞翔,不知所措;“目光投向远方”,表明它还有着祖先的血脉.仍然有着对蓝天的向往。作者要表明的是:不要人为地制造能力退化,而要让高飞的灵魂永不沉沦。(关键词语:人工孵化、情感、未曾飞翔、向往、高飞的灵魂永不沉沦。最后一个词语是关键,2分,意思对即可) 4、(4分)苍白、强烈、冷冷,形容作者悲怆之深:一方面,愚昧(无知)竟然会使人变得如此残忍;另一方面,苍老的鹰,这高傲、凶猛的生灵,却被铁链锁住无法高飞,且当尊严受到冒犯时却无法还击。这里,有对愚昧者的怨愤,也有对奋飞者厄运的同情。(关键词:愚昧。残忍、怨愤;奋飞者、同情、意思对即可,其中“怨愤”“同情”是关键,各1分)

八、1、(1)无论是我未到还是离开了这个世界,它都在流淌着,哺育着人们。(2)世界万物都在不停的变化着  (3)用拟人的手法,从河流对我的爱写家长对我的爱。(4)我应该走过这条河流。 2、(1)两层。第一层:渴望走过河流。第二层:跨过河流,站在新的起跑线上。(2)积极投入社会生活,为社会做贡献。 3、(1)青年时代 人生价值 (2)遵守社会规范而又活的真实、生动。4、A.D

九、1、①律己(意思对即可)②分而食之或分餐等等(意思对即可) 2、①接吻有它特定的对象;有一定的阶段性或时效性。②聚而食之的对象繁多且聚餐频率高;时间持续人的一生。(①②点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 3、①有两点害处:A.传播疾病或不卫生(1分)B.从小就在饭桌上对人自私的心性作过度的培养或长年累月地影响中国人的性格行为,使之目光如豆,勾心斗角。(1分)(意思对即可)②所举事例:A.对比洋人接吻和中国人聚餐B.饭桌上编印法二章C.“菜狼”、“菜虎”等人的表现D.家庭聚餐的奇观(每两个事例占1分,意思对即可)③论证方法:A.举例论证B.对比论证C.比喻论证D.引用论证。  每两个论证方法占1分,答其他论证方法只要合理也可给分 4、C、E、(C、本文大量采用了比喻这一修辞手法。E、“呼之欲出”表意不妥,“分而食之”的好处在第四段有论述。)

十、1、 (4分)BC(A“中国画”中也有浓重的工笔画;D不是“把人生的坐标”,而是“把你在这个坐标系上的点”  看得太浓、太重:E“不赞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人生箴言”,于文中无着  选对1项2分;选两项,一错一对,也给2分:多选1项,减2分) 2、答案:(5分)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是:照应前面提到的诗句,过渡到后面的分析

深刻含义有:“苏东坡时代的西湖”,并非仅指“北宋”或“宋代”,而应该代指整个的“古代”或“过去的岁月”;无论过去和现在,在作者和“真正欣赏西湖的游客”心目中,最美好的西湖,只能是“大自然的西湖”,是“容易被人接受”的体现着“淡之美”的西湖。关键词:西湖、过去、现在、淡之美。(意思对即可。第一问2分,“照应诗句”,1分;“过渡后文”1分。第2问3分,有3个关键词,2分:表达通顺流畅,1分) 3、 (5分)正面论述:①“淡之美”接近天然,容易被人接受。②“淡之美”给人“留下的想象空间”,更加耐人“思索”。反面论述:“浓”,会造成“强劫持久的兴奋”,而这“总是会产生负面效应”的。(答对1条,1分:答对2条,3分:答对3条,5分:) 4、略

十一、1、(4分)A D 2、(3分)未见霍金前充满了深深的敬意,邂逅霍金时产生了强烈的震撼,回味思考后为之庆幸。(敬意、震撼、为之庆幸、三个得分点,一点一分。)3、答案:①(4分)分两条回答:(1)他生活的时代能提供给他改变命运的物质条件。(2)时代尊重他个人的价值,(剑桥)能给他平静的生活。②(3分)答题要点:首先,庆幸霍金能在平静中度过一生;更重要的是,祝愿所有像霍金这样有作为的人都能在平静中完成他们不平凡的事业。(或:呼吁社会珍视每个人,尤其是像霍金这样有作为的人的个人价值和个人时间,视他人的生活空间为神圣。)(意思对即可〕4、(4分)从以下几方面评述均可。①社会心态的浮躁 ②对人才的不尊重  ③对科学的亵读 ④对科学家的不尊重。(如有其他看法,合情合理即可。)

十二、1、下课时它让我畅想美好未来;上课时它告诫我努力听讲,好好用功。(两方面各2分) 2、 “粮食和蔬菜”指满足人们生存的物质条件。“春暖花开”指让我们憧憬向往的美好境界。(每点2分) 3、承上启下。写自己的“心灵巨人”睡去,失去动力。为后文的感悟思考过渡。 4、AD(A. “阳光”在文中指“理想”;D. “冰冷”“温暖”在文中无据,不符合作者当时心态)

十三、1、(1)神游;精神漫游;心路的漫游;在精神领域中驰骋;驰思骋想。(2)刻骨铭心的神往;向往;心驰神往;分外喜爱。 2、(1)是楼兰残纸(2)因为这些楼兰残纸弥漫着神秘的气息,引发人们的联翩遐想。3、(1)再滋润饱满的生命,也会如流星一般,在瞬间化为虚无。(2)技巧的完美不足以弥补心灵的缺陷。只有心灵的完美,才是真正的完美。技巧的完美,不是真正的完美。(3)朴素自然是一种美,它具有长存的生命力。(4)在美学意义上,残缺是一种美。残缺能够引起美的联想。(5)美好的东西,即使已经残破不全,但仍具有永存的生命。(以上五点,答对其中一点得2分,最多得6分) 4、BE。

十四、1、①替人算命,糊口谋生。②乔装打扮,找瘸子算命,戳穿其骗人的把戏。③以算命为由,救济瘸子。2、神态和语言描写,表现母亲施惠于别人后的一种轻松和愉悦。3、善良,有同情心,乐于帮助别人。4、开头我认为母亲迷信、固执、不明事理,所以说她糊涂;后来我才明白母亲是用一种不伤害别人自尊的方式来救济别人,而自己一直都不知道,所以说糊涂的是我。(意思对即可) 5、略。

十五、1、实写:月台展延在任何一个城与城交接的地方,守望在任何一个城镇的边缘,它只是默默地伫候。虚写:人生旅程中有无数的月台,生命旅途中有无数的驿站。所有台和站,只是供中途小憩,只是供转车再出发。2、在对实际生活中的月台做详细、生动的描写。3、人生旅程中的月台是指人生中每一个小阶段的起点和终点。4、示例:携着轻便的行李——里面装满信心和小小的愿望,我随时准备踏上人生的月台,只等待时间的列车到来,出发再出发!评析:“携着轻便的行李”是说要放下自己心里多余的包袱,抛开过去的烦恼。这一句话表现出了作者对生活、对明天的希望。5、我将满怀希望的从月台离开并登上属于自己的那列车,当我被卸在月台上时心中也不会存有丝毫的遗憾。因为每一个终点都是一个新的起点。(开放作答,言之成理即可。)

十六、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2、生命的意义在于为人类解放的壮丽事业而奋斗。3、心理,内心独白。4、自然,社会。

十七、1、灯盏里点的是两根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视才如命。2、动作、神态;细节,讽刺。3、突出其病情严重,与他为点两根灯草而不肯断气形成鲜明对比,进而突出其吝啬的性格特征。4、为下文“灯盏里点的是两根灯草”埋下伏笔。5、抓住其视才如命的性格特点来回答即可。

十八、1、起因:拉斯马森接到老夫人的求救电话。经过:消防队员全力寻找老夫人住址(消防队员全力救助老夫人)。2、最动听的声音(爱心救助、爱心大营救、救命电话)。3、“有责任感”或“有爱心”;“聪明”或“机智”。4、这样写真实地表现出寻找的过程,突出了寻找过程的紧张(或有序)。5、①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们焦灼(紧张、沉重、沉痛)的心情。②运用拟人,形象地写出(渲染)了当时紧张(焦急)的气氛。(如两题都答,按①题计分)6、示例: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真情救助是最美丽的。如果我们人人都能尽职尽责奉献爱心,世界一定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十九、1、宁静,反衬(或以声写静)。2、人语喧哗,幽谷回鸣,啾啾鸟鸣;轻柔而凝重,茁壮生长,蓬勃,悲壮和磅礴,恬淡而平和。3、不仅是因为我对尘嚣之声异常地厌倦和唾弃,更多的是在寻找清纯的自然和人生的大自然。那是我生活须臾不可缺少的思想的源泉。4、可从作品的语言特色、修辞手法等多层次来品味。5、抓住文中表达作者感受的语句,注意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也可联系生活实际来谈。

二十、1、茶叶紧缩、光圆细直、色泽翠绿、白毫显现、香气清高。2、先要请客人观茶形,看茶色,闻茶香;然后冲小半杯开水洗茶;接着注入新水泡茶,待汤色微黄、清香透亮时,再捧杯献上,请客人品尝。 3、描写,突出采茶的情景,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4、①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②茶叶生产历史悠久。 5、开放作答,略。

二十一、1、学习的时机失去了,就不可能再有。2、事例论证(或举例论证)3、强调了“抓住机会后,排除各种杂念,盯牢目标”的重要性。4、奋起直追是能够“大器晚成”,后来居上的。(符合文意,意思对即可。)5、①失去了学习的最佳时机,只要奋起直追,还来得及。②再次选择时机应更有紧迫感,在确定目标后应更为坚韧。

二十二、1、维护人生的三大平衡,才会让人生的金字塔高高矗立。2、通过联想,引出论题。3、决定人生成败的关键是心理平衡能力。4、对比论证。5、(1)倒霉而缺乏人生浮力的人,感到自己在沉没。(2)走运而没有分量的人,觉得自己在飘然。6、努力维护人生的三大平衡,要根据环境的变化、自我生理的变化,随时调节自己心理的平衡,使现实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意思对即可。)

二十三、1.本题考查对文中使用成语的理解能力。这两成语都不陌生,“妄自菲薄”在《出师表》一文中学习过,它的意思是“过分地看轻自己”。“孤芳自赏”也是常用的成语,它的意思是“比喻自命清高,自我欣赏”。2.本题考查对文章中心论点把握。就本文来说,题目本身就是中心论点,文章第①段也提出了中心论点,全文都是围绕“要学会关心自己”这一中心论点展开的。回答此题只要把题目照抄上去即可得分。3.本题考查代词指代内容的理解。这道题的难度不大。从第②段中即可找出答案: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智力、学识、文化以及在社会上的地位、对社会的贡献等等。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文章第③④⑤段都是从不同侧面谈“学会关心自己”的,所以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对这三段的内容加以概括,再用通顺的语言表达出来。文章第③④⑤段分别都有一个揭示本段内容的中心句,把这些中心句组织起来就是本题的答案。5.本题考查对论证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理解。解答这道题要具备“论证方法”的知识,常见的论证方法有四种,即道理论证、事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文章第④段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从正反面加以论证。其表达作用是使分析更加透辟,说明更加充分,给人的印象更加鲜明深刻。6.本题考查对文章中重要句子表达作用的理解能力。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照应文章开头,使全文首尾呼应,结构严谨。7.本题考查对学会关心自己与学会关心别人这两者之间辩证关系的理解。其实学会关心自己与学会关心他人这两者之间并不矛盾,学会关心自己是学会关心他人的前提和基础,而只有学会关心人人才能更好地学会关心自己。

二十四、1.本题考查议论文中最基本的提炼观点的能力,议论文的观点有时在文章的开头,有时在中间,有时在文章的结尾,有时需要自己提炼,有时题目就是论点。本文的论点可以从第一段中筛选出来:在各种资料的整理和利用中,一定要有自己独立的见解,不能人云亦云。2.本题考查的是指示代词的指代内容,这是阅读理解中最常见的题型,是最基本的阅读能力。一般而言找指代内容的方法是以代词为基准找它的前一句。本题的“此”指代的是“我的研究工作始终立于最新的研究基点之上”。3.本题考查提炼信息的能力,做这样的题先要学会分析,作者的研究工作能够始终立于最新的研究基点之上是结果,原因应当是“我长期以来养成了定期到阅览室查阅最新资料的习惯,不管工作多么忙,都坚持不懈”。4.本题考查论证方法,论证方法一般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四种,这是初中最常见的几种。本题说的第二段是典型的举例论证,它的作用是,用具体可靠的事例证明自己的论点。5.本题考查信息转述能力,文中的“阶梯”使用的是比喻,找见它的本体即可,文中指的是“前人的思想,前人的思路和结论”。自己的思路的形成靠“长期的思路准备和一时的突现”,“关键是做个有心人,积储知识时注意广度和深度”。6.这是一个开放性试题,可以从多种角度思考。如,要养成定期查阅最新资料的习惯;要有自己独立的见解;要从自己的角度整理资料,为我所用;要做个有心人等等。

二十五、1.一是容貌、仪表的魅力,二是人格、道德修养的魅力,三是思想的魅力。2.思想的魅力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魅力。3.对比论证4.这句话和本文的观点是一致的,同样说明了魅力的各个层次之间逐层提升的关系。或:这句话提醒我们不要过于重视容貌仪表的魅力,而应加强内在品格的修养。言之有理即可。5.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并结合自己对短文的认识来谈,表达出自己对魅力的追求,有自己的见解即可。6.答案示例:一个微笑,如一缕春风,能吹走冷漠,能带来温馨,甚至能照亮一个人的心灵。(句式符合要求,内容合理,句子通顺即可)

二十六、1.弱者待候机会,而强者创造它们。2.生活中到处充满着机会。机会只照顾有准备的人。(意思对即可)3.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4.可围绕长期的学习和研究使自己具备了真正做手术的能力,鼓励自己在机会面前要具备勇敢的品质,这样,就会得到荣誉和机会;否则,也许就会永远失去机会进行回答,能符合人物当时的心情即可。5.拿破化取得胜利的原因在于他有必要的设备、工具和强壮的士兵,还有超出常人的毅力和决心。6.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只要围绕与机会相关的经历,语句通顺即可。

二十七、1.①不遗余力:用出全部力量,一点也不保留。②墨守成规:指因循守旧,不肯改进。2.哺育规则或规则需要人们来哺育。3.举例 只有按规办事,才能明理树信,“规则”才能称其为“规则”。4.①哺育“规则”需要我们严守“规则”!②当一些“规则”不适应时代的脚步时,人们要适当的修改它。5.本题为开放性题,学生可从多个角度回答,如:采用不正当手段竞争,欺骗顾客、制造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不遵守公共秩序、交通规则等,或者说人类不遵守自然界的规则,无休止地开采资源,又向自然界排放废物,污染环境等,学生回答只要符合题意,语句通顺即可。6.本题为开放性题目,学生能联系实际提出健康积极的为人之道,阐明自己的理由即可。

二十八、1.博古通今(博闻强记 博学多才 博学多闻)2.医治愚昧,扩大视野,使人开拓进取,攀登高峰。3.第①段:倡导读书,是对中外古今仁人志士读书成才、读书受益、读书进步的高度概括。第②段:倡导读书,革命导师为我们树立了榜样。4.第①段引用名人名言来证明观点;第②段举出领袖善于读书的事例来证明观点。5.倡导读书。

二十九、1.学会学习 为什么要学会学习 怎样才算学会了学习2.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知识水平越来越高,将不存在不识字的人,而那些不会学习、不会获取新信息的人,将是文化层次最低的人。3.在未来,掌握学习方法、研究方法尤其重要。(或:在未来,学会学习,即知道迅速获取知识信息的方法及途径非常重要。)4.学会独立创造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5.略6.略

三十、1.①黄帝“有心”发明车船。②牛顿“有心”发明万有引力定律。③李时珍“有心”修订药典。2.留心观察,勤于动脑,发明创造。3.承上启下4.例证“工夫常负无心人”的道理,号召人们做个有心人。5.略。